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唐朝诗歌的发展脉络

唐朝诗歌的发展脉络

唐朝诗歌的发展脉络
唐朝诗歌的发展脉络

唐朝诗歌的发展脉络

摘要:

每次我们提到诗歌必会想到唐诗,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不仅名家辈出、群星璀璨,而且内容广阔、形式丰富,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文化的珍品。唐朝立国后,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明,百姓生活安居乐业。在这一情况下文学艺术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唐代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刻意创新的独创精神,缔造出中华文明史上光彩夺目的高峰。以下即是唐朝诗歌不同的发展阶段。

正文:

初唐诗歌

唐代建国伊始,统治集团接受了杨隋速亡的严重教训,把巩固王朝政权作为一切政策措施的出发点,不可避免的催发了文学的变化。相较于隋朝,它明显表现为:理论上阐述了对南北文学传统的清醒认识;实践上无论创作题材还是形式技巧均有改观,这在初唐贞观年间的文坛上体现的较为清楚。唐太宗是此际文坛的核心,虞世南、魏征等宫廷文人则是他的羽翼,他们的文学主张和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导向作用。而归隐田园的王绩却自弹心曲,为贞观诗苑培植了一簇引人注目的奇葩。但初唐时期,诗坛基本上还是笼罩在南朝颓靡浮艳的宫体诗风之下,由于这个时期的诗人大多都是朝廷重臣,如上官仪、“文章四友”(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沈佺期、宋之问。他们明显受到南朝诗风的影响,大都离不开应制、奉和、闺阁艳情及游宴生活,形式上追求辞采华艳、绮错婉媚,而内容空洞、感情贫弱。然而,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也在感召着诗人的创作灵感,清新刚健的新诗风开始显露出来。

这一时期,真正能反映时代精神和创作追求的,是被称为“唐初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是新兴的一代诗人,年辈不一,诗歌创作各具特色,“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然而他们也有很多共同点:“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出身庶族,活动于宫廷之外,社会阅历丰富。在国运昌隆、充满希望的时代氛围里,他们怀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和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积极性。在进仕之路上,他们的理想与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而行为浪漫,狂放狷介、恃才傲物的禀性气质又颇受时人谤议,始终蹉跎官场,屡遭打击,

竟致潦倒终生,空怀报国之志,结局相当悲惨。然而他们却继承寒士文学的传统,不满宫廷诗歌的创作模式,出于相同的认识,勇敢的举起反潮流的旗帜,批判“龙朔文场变体”。他们于“唐诗开创期中负起了时代使命”,他们勇于改革齐梁浮艳诗风,逐渐扩展宫体诗的表现内容,将诗歌从狭隘的宫廷世界转向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初唐时期的诗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刘希夷、张若虚继踵卢、路,长于歌行,两人的创作成就,标志着六朝后期所酝酿发展的歌行体已完全成熟,他们的建树影响很大,竟使歌行在卢、路之后,成了唐代诗坛一种重要体裁。刘希夷注重淘漉前人的成果,熔裁提纯,创造出婉丽明畅的风格和以象尽意、情理相生的诗境,为写歌行的继承者开辟了一条门径。张若虚则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优美的意象之中,诗情与画意完美结合,使意境的刻画达到了高超的水平,预示着盛唐诗歌创作高潮的来临。

陈子昂提倡“汉魏风骨”,在诗歌创作中他从根本上抛弃了宫体,继承《诗经》、《楚辞》托物寄意的比兴手法,他反对那种柔弱纤细、崇尚形式的诗歌,向后世的创作者展示了诗歌创作的新天地。

盛唐诗歌

盛唐是唐朝的鼎盛阶段,唐诗也迎来了第一个创作繁荣时期。社会的安定繁荣和国势的空前强大给诗人的精神面貌以深刻的影响,这时期的诗人充满了自信和幻想,摆脱束缚、张扬个性成为他们共同的精神追求。这个时期的诗歌作品,展现着广阔壮大的境界,充满着昂扬奋发的精神,蕴含着明朗浓烈的感情。诗人在创作中,不仅努力营造出完美的诗歌境界,同时也努力追求清新流丽的自然之美。盛唐诗人在陈子昂和沈、宋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正确的方向和完美的形式结合起来。

盛唐前期比较有影响的诗人,概略来说是:资深位显的张说、张九龄;职低诗少的王翰、王之涣;诗名远扬却终生未仕的孟浩然。张说在盛唐时期的文坛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山水诗给盛唐前期的诗坛增添了山水佳什,它们透出的神韵被认为是“巴陵之作,句格成就,渐入盛唐矣”张九龄最有文学价值的诗章,是他在荆州所写的《感遇诗》十二首,均为兴托讽谏之作,对促进初唐诗风向盛唐深入转化有着一定效力。一言以蔽之,盛唐前期的二张,扩大了陈子昂的文学成果,特别在创作实践上进一步证实其诗歌革新理论的深远意义,有力提升了诗歌的艺术个性。

田园山水诗人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最知名,他们的诗多反映闲适、退隐的思想情绪,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用五言律绝和五言古体。孟浩然在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群中是接二张之后的先导者。他运用格律严整的形式写出了意态纷呈的诗篇。他善用白描把捕捉的形象以水墨写意的画法表现出来,风清骨秀,韵致飘逸。他的恬淡清远的诗风,淡化意象、突出兴味、注重传神的艺术经验,在王维之前为山水田园诗的创作拓新一境。储光羲在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群中,表现出明显的独特性,他能注意观察乡间生活的细节,逼真描绘某些时刻特有的情趣和具体的劳动情境。常建因他的出世避俗思想较一般诗人浓厚,故其山水诗形成了以仙境和禅境为主的基本特色.

在盛唐的山水田园诗人群体中,王维是稍后于孟浩然的又一位拓疆者,两人的创作实践突破了“诗言志”的理念,为诗歌发展增添了新质,提升了诗歌的美学意义。由于他们的身世经历、性格志趣、艺术修养、仕隐心态和生活地域等条件的差异,在诗歌取材、造境、风格诸方面,各标风韵,形成了山水田园诗创作在南北两地争奇斗艳的新局面。

王维的诗歌成就是多方面的,如果结合他的生平阅历,依题材归类,大体可以看出,前期创作的幽愤诗和边塞诗较为出色,后期则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于世。他的幽愤诗多是将心中的不平之气化为激愤的诗篇,有着较为强烈的批判精神。边塞诗多描写将士跃马横戈、驰骋沙场的战斗豪情,与不畏艰苦,献身祖国的崇高品质。而最能展示王维过人诗才的是山水田园诗,其田园之作充溢牧歌情调,表现闲逸萧散的旨趣和恬淡自适的心境。王维对田园诗的创作之初,突出表现在把封建主义的田园意识转化为高雅优美的诗篇,丰富了诗美的艺术内涵。王维山水诗的写作吸收了谢灵运的诗歌精致淡雅的旨趣,改造其平铺直叙的笔路和堆垛意识的呆板格局。王维以画入诗并形成了他的山水诗富有诗情画意的基本特征。首先,可以从其诗篇中看出绘画的“经营布置”技巧。其次,他凭借画家对光线的特殊敏感,准确适时的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特征,反映千汇万状的景象。再者,王维深谙音乐,尤善弹奏,他将曲趣入诗,形成乐声诗。最后,王维诗语言凝练含蓄,清新明快,句式、节奏变化灵活,音韵响亮、和谐,具有音乐美。王维诗风格多样,慷慨悲壮、雄浑刚健者有之,秀丽精工,高洁丰润者有之,而以淡雅幽远为主。对其诗风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楚辞》、陶渊明和谢灵运。他学陶之自然浑成,取谢之细丽精工,染有骚体的一往情深,含英咀华,成为盛唐诗坛的开宗立派大师。

边塞诗派以王之涣、李颀、王昌龄、崔颢、高适、岑参为代表,其作品气氛浓郁、情调悲壮,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绝。其中高适和岑参的影响更甚。高适的边塞诗可以概括为:

第一,歌颂边庭将士保国御虏、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战斗豪情。

第二,像组诗《蓟门行五首》其一,为孤苦伶仃的边塞老兵代言,倾诉他们的痛苦和不幸。其二,对戍边战士惨遭压榨的生活处境,表示深切的同情。其三,在讽刺边将奢侈专横的同时,表达对长期征战不得反乡归里的戍卒的关切。

第三,提出消弭边患、民族和睦的理想。高适的创作为盛唐诗歌开拓了题材和意境,享有“独步诗名在”的称赞。

岑参的边塞诗按其内容归类大致可分为三方面:

第一,以雄壮有力地笔触描绘积极奋发的戎马生活和英勇无畏的战斗豪情、饱满昂扬的爱国精神。

第二,以浓墨重彩描绘西北边疆的奇异风光,以及对奇特自然现象、地理形貌、气象变化的惊异感觉。

第三,以怡悦深情的笔调描写边塞风俗,表现名族之间的友好情谊。除边塞诗之外,岑参还写了很多赠别酬答,感叹身世,忧怀民生,眷乡行役等内容的诗章,其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亦不可否定。

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标志。李白是继陈子昂之后,能够自觉地发扬从《诗经》、屈赋到建安文学所形成的古典诗歌关系政治、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的诗人。李白又是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有着复杂思想、强烈个性和创新意识的诗人,因此,他的创作开拓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在盛唐诗坛上他和杜甫一起成为弘扬传统、奋力创新的卓越代表。

第一,李白诗歌关心国运民生,自觉描写社会现实生活,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实际上,李白诗歌对唐王朝存在的各种严重政治问题与社会弊端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反映和批判。首先,诗人较早的揭露了盛唐时期统治集团的昏庸与腐败。其次,李白诗歌犹如政治风云的晴雨表,反映了重大的时局变化。再者,李白直接写普通劳动人民生活题材的作品,尽管数量不多,但是表现的思想内容却给人别开生面之感。

第二,高唱理想壮志,宣泄悲愤怨怒,张扬个性,展示自我,变现了藐视权贵和桀骜不驯的叛逆性格,以及自负独立、不肯屈己下人的抗争精神,为诗歌创作开辟了前无古人的新境界。其一,抒发雄心抱负及主观理想与客观现实的矛盾所引起的悲愤,是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也是区别于同时代其他诗人的显著标志。其二,在描写对权贵的态度和追求个人自由的内容上,所表现的狂放不羁的性格及兀傲不驯的抗争精神,远超当时和前代诗人。

第三,李白描写山水题材的诗歌不拘一格、千姿百态,于盛唐山水诗人群体中自成一派,展示了山水诗创作的新变化。

诗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是推动诗歌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李白以自己的审美个性对前人积累的创作进行筛滤、熔铸,在传承与创新过程中提升了古代诗歌的艺术品位,在塑造形象、抒情表意、驾驭诗体、驱遣语言和构建风格等方面,开辟了新途径,有力的促进了诗苑盛唐气象的到来。

第一,李白的诗歌创作深受屈原、曹植、鲍照等人诗美的浸润,无论是抒情还是叙事、写景之作,通常带有强烈的主体精神,生动的展示出个性鲜明的诗人自我形象。

第二,李白传承庄子的美学精神,突破常人的思维模式的束缚,展开丰富而奇幻的想象,打破物我界限,赋予天地万物以人的意志和情境,创造出波诡云谲的诗境。

第三,李白注重从前辈诗人的创作及绚丽多姿的民歌作品中汲取丰富的艺术滋养,坚持因革出新,表现了自如驾驭多种诗体的娴熟技巧。

第四,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呈现多样化的特色。其中雄奇飘逸、豪迈奔放者有之,清新俊爽、明丽精美者亦有之。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他的诗是盛唐诗歌创作中理想追求的豪放风格和要求自由、发展及解放精神的集中代表。李白的身上集中了盛唐时期的万千气象,表现了那个恢宏的时代,在富庶安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人生抱负的强烈追求和对自身才能的高度自信。李白的诗处处挥洒着自信与豪放,时时洋溢着理想与浪漫,因而,他的诗明朗而奔放,热情而欢快,丰富的想象与意境的灵动完美交织,壮观奇景与风神情韵自然天成。李白是盛唐的李白,盛唐是李白的盛唐。

杜甫的诗则是动乱时代的诗史,忠实地记录了国家的变乱和人民的苦难;博大精深,沉郁顿挫;开新乐府运动先声。一部杜诗,题材内容宏阔厚重,展示出非凡的拓新精神。

简述以下四点:

其一,感时念乱的忧患意识,心怀天下的爱国意识。

其二,揭露统治者罪恶的批判精神,反映百姓苦难的爱民情怀。

其三,反映战乱的社会悲剧,表达复杂的战争观点。

其四,咏物、题画、论诗,取材独辟新径;叙友情、谈亲情,内容别开生面。

杜甫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技法,表现包罗万汇的题材内容,达到了珠联璧合、完美无缺的境界。其诗赋法的妙用、律诗的新变、语言的锤炼、风格的打造等诸多方面,为文苑诗家高扬了创新的旗帜。

第一,杜甫在叙事诗里妙用赋笔,舒卷随心,艺术效果显著。

第二,杜甫律诗的新变,成就卓著,贡献巨大。

第三,千锤百炼与丰富多彩的诗歌语言,是杜诗艺术传承与创新的组成部分。

第四,在传承与创新中打造诗风。

杜甫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诗人,他自创的“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诗,直接催发了中唐元稹,白居易等人的新乐府创作,以至蔚为大国。杜甫劈山开路的独创品格,培育了韩愈、孟郊等人刻意求新的精神。在诗歌语言、格律、技巧等方面,他善于转益多师,广泛地吸取前人和并世作者的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为后世诗歌发展开辟了众多途径。

中唐诗歌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国势陵夷,中央权威遭到严重削弱。生活于中唐前期的诗人,大多目击身经了从安定繁荣到灾难迭生的沧桑巨变。在乱世中成长并走上诗坛的这些作家,面对满目疮痍的社会,艰难坎坷的人生,追还盛世的辉煌,感慨乱世的黯淡,再也无法激起前辈那样昂扬浪漫的情怀,饱经忧患的歌喉吟唱着

忧郁、哀怨并时带激愤的音调。由于盛世文化的惯性作用,此时的诗坛既存有盛唐诗风的流风余韵,也体现了自己时代的鲜明个性。

中唐后期,社会经济有了一定的恢复,唐王朝出现了中兴局面,诗歌创作也随之出现了复苏和活跃的景象,唐诗又迎来了一个短暂的繁荣高峰。这一时期,诗歌创作流派风格多样,诗人们在诗歌理论和创作技法上都有所创新,为唐诗的发展开辟出了新的途径。

开、元盛世已随风而逝,但新兴权贵仍沉醉于中兴的幻象中。在诗人们成为权贵宴集中的文化点缀的文化背景和现实创作环境下,“大历十才子”(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纬、夏侯、审唱和)应时而生。十才子诗歌内容以酬赠送别、感伤身世、隐逸思归为主,存在着频发狭隘、唯美伤感的倾向。在艺术风格上的主要特征是省净精约。体现为:一是意向的精巧;二是诗体的工整;三是语言的炼饰。大历诗风的出现标志着盛唐文学向中唐转变,十才子在唐诗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影响,可用“神情未远,气骨顿衰”加以概括。

李益的边塞诗以七绝最为世称。他的边塞诗的三大内容是:

一:抒发边塞将士安边定远,以身许国的壮烈情怀。

二:描写边塞雄奇瑰丽的自然风光,展现多姿多彩的军旅生活。

三:表现军人久戍边庭、厌战思归的浓重乡愁。

当十才子周旋于权贵,迎往送来之时。刘长卿、韦应物却仕途失意,壮志难酬。只有在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中才能暂时得到排遣,他们作于此间的山水行旅诗,使盛唐王、孟山水田园诗的清音再次回响在中唐的青山绿水间。刘长卿诗众体皆工,尤长于近体,其中五言律诗最为人称道,。在风格上,他的诗体物情深,工于铸意;清夷闲旷,饶有怨思。语言淡雅洗练,流畅自然,极富表现力。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资质天然,若不经意,而通体浑融,一片清空,意境完整而自然。

安史之乱后,下层人民遭受着战乱与苛政的双重折磨,生存艰难,这使那些关注现实的诗人受到极大刺激。元结、顾况的拟古诗,以内容真实深切、形式古雅质直为特点,将儒家诗教精神与写实传统相结合,为随后而起的元,白新乐府诗歌创作开拓了一条新路。

继元结、顾况等拟古诗之后,贞元、元和之际,以白居易、元稹为首,包括张籍、王建、李绅等一批诗人,继承杜甫“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手法,以光大儒家传统诗教说为己任,直面痛苦人生,揭露社会弊端,共同创作了大量“新乐府”诗,形成了一个以尚俗、崇实、务尽为特色的诗派。白居易诗论要点主要集中以下四个方面:一:为时为事的创作原则。二:讽谕美刺的创作内容。三:崇实尚俗的创作追求。四: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而他的诗的主要内容又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揭露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深切同情下层人民的痛苦。

第二,抨击豪门贵族的骄奢淫逸,批判中唐社会的各种弊端。

第三,抒发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主意思想,谴责穷兵黩武的侵略战争。

第四,关注妇女命运,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

他的作品有着独特的艺术成就:

一,主题专一,事件典型。

二,成功的外貌、心理刻画。

三,强烈鲜明的对比。

四,通俗平易的语言风格。

元稹、张籍、王建,都是白居易志同道合的诗友,元白诗派的中坚,他们的新乐府诗歌创作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元稹的乐府诗反映现实相当广泛。有哀叹民生疾苦的,也有批判荒逸,抨击奸佞的。元稹的悼亡诗字字真挚,声与泪俱,是古今悼亡诗的杰作。张籍、王建均出身贫寒,才高志壮,但仕途淹蹇,潦倒终生。在贞元、元和年间,他们同以题材、风格相似的乐府诗齐名诗坛,并称“张王”与“张王乐府”。他们的乐府诗继承了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于事发”的现实主义精神,或旧曲新声,哀时托兴,或新题古义,即事名篇,真实反映了中唐社会广阔的社会生活。

“韩孟诗派”以“不平则鸣”为旗帜,光大屈原以来“发愤以抒情”的骚客精神,以矫激怨怼之词主要揭示士人郁结不平的内心世界。这一诗派的重要作家还有贾岛、卢仝等人。韩愈对中唐诗歌的贡献在于,以充溢的才气,雄健的笔力,

突破传统美学的藩篱,力矫大历清丽纤弱之风,在李白的雄奇豪放和杜甫的沉郁奇险的基础上,融入个人情性,精思结撰,出之以奇僻拙拗之语,开出千古未有之面目。在中唐诗坛上,孟郊以他孤高绝俗的思想和雄骜的才力,一反温柔敦厚的传统儒家诗教,创新词开新调,走出了一条与盛唐诗人和大历作者不同的艺术创作道路。贾岛对孟郊既有继承的一面,更有发展和创新的一面。贾岛把孟郊五古幽僻奇险的意境、苦涩寒峭的风格引入五律,独开生面,为五言律诗的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卢仝的诗趋险尚怪,故为粗犷。想象神奇恢诡,多用奇言僻字及散文句法,力求生新拔俗。

在元和诗坛上,李贺以自己独特的视角、非凡的智慧、天才的想象,笔补造化,独树一帜。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是李贺诗歌的主要内容。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具体表现为:一是丰富奇特的想象。二是诡丽幽冷的意境。三是精妙绝伦的比喻。四是奇峭冷艳的语言。

中唐诗坛上,刘禹锡和柳宗元也以各具个性风格的诗篇而闻名,“子厚骨耸,梦得气雄,元和之二豪也。”刘禹锡的政治讽刺诗,观点鲜明,锋芒毕露。他的咏史怀古诗以及其众多的杰作给予晚唐五代诗坛以深远影响。刘禹锡参与改革,长流不赦,但始终傲兀不屈,直面惨淡人生,他的感慨身世之作骨力豪劲,绝少颓唐感伤的低沉情调。柳宗元的抒情诗,大多抒写流窜边荒的苦闷和去国怀乡的哀怨。他的山水诗与其山水游记一样,在寻幽探胜、模山范水中深蕴着骚人逐臣的忧愤和悲叹。柳宗元的诗歌语言峻洁,气体明净,善于从幽静孤寂的意境中,表现其孤高哀怨之情。

晚唐诗歌

晚唐时期国运日渐式微,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诗人的创作内容,这个时期的诗作颇有忧时伤乱之作,但情调难免伤感而低沉,唐诗的风貌再次出现了明显的转变。晚唐诗风渐趋纤巧。虽有过在文学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作者和作品,但总的来说,缺少盛、中唐的阔大气魄与浑融境界。

晚唐诗人的代表是人称“小李杜”的杜牧和李商隐。杜牧论文提倡以意为主,反对只注重形式,追求艳丽的弊端。其诗歌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感怀时事,抒发自己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杜牧的咏史怀古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关照古今迁替,揭示兴亡规律,体现自己对历史的冷峻沉思。针砭奢侈淫乐,总结兴亡教训,也是杜牧咏史怀古诗的一大主题。杜牧的写景诗,善以清丽的语

言,白描的手法,描摹自然之美,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自己俊爽豪迈的心情。杜牧的诗歌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艺术上有极鲜明的特色。他的古诗体感慨时事,直抒胸臆,笔力峭拔,意气纵横在苍莽雄直中显示出清旷超拔的隽逸和清新。他的七言律诗,力矫时人柔糜熟滑,骨气豪宕,往往于拗折峭健之中见风华掩映之美。其中尤以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的七绝成就最高。其咏史绝句,善用唱叹有情的笔调,翻新出奇,发警策透辟的议论。他的诗歌语言凝练含蓄,抒情性很强,善于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于一体,又擅长以软语抒豪情,形成豪爽俊逸、清丽明快的风格特色。

李商隐是晚唐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在文学思想上,他和杜牧一样,对传统文学观提出了大胆的挑战,提现了晚唐文学思想的典型特征。他的政治诗内容深刻,情感悲愤。对藩镇分裂割据的揭露和抨击,对平藩战争的支持和歌颂,表现了李商隐鲜明的政治态度,也是他政治诗题材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还有很多政治诗,是以咏古讽今的形式出现的。这些诗集中批判了统治者昏聩腐朽,奢侈糜乱、迷信方式、穷兵黩武等丑行。使李商隐在中国文学史上卓然名家的是他的爱情诗。其诗的风格特征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一,结体森密,旨趣摇深。

二,用典使事,精工灵活。

三,语言凝练,对仗工稳.

晚唐诗坛,除杜牧、李商隐外,其余如温庭筠、许浑等人,也在当时产生了一定影响。温庭筠的诗在当时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他学习吴歌西曲和梁陈宫体诗的表现手法,又借鉴李贺诗奇诡艳丽的特色,形成了色彩斑斓、意象富丽的一家之风。许浑的律诗圆稳工整,属对精切,用字清新,标志着唐代律诗的纯熟。他的许多名篇佳句,精丽工致,情味隽永,耐人讽诵。不足的是立意布局,缺少变化:写景赋物,句多雷同。

唐诗,因其丰硕的成果而创造了中国古典诗歌史上难以逾越的巅峰,它不仅数量巨大,名家众多,而且,创作技法的创新与完善丰富了古典诗歌的艺术形式。唐诗的内涵博大而深邃,在历史的长河中,她的价值日益彰显,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瑰宝。

唐代诗歌发展历史概述

唐代诗歌发展历史概述 理学院130131112 吕霄博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隋唐五代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而历时近三百年的唐代,则是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坛上百花齐放,文学成就辉煌灿烂。其中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骄傲,唐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4个阶段。 初唐诗歌 初唐诗歌沿袭齐梁陈隋诗风, 宫廷文臣以及帝王后妃在诗坛上非常活跃,形成了阵营庞大的诗人群体。但大多诗作浮艳柔丽上官体绮错婉媚。只有魏徵、王绩和诗僧王梵志等少数人能够清新脱俗,不被世风束缚。初唐四杰对歌行体进行改造,具有诗赋交融的特点。篇之恢宏,敷叙精巧,以气御诗,辞藻华丽。促进初唐诗歌混融意境的形成。陈志平. 四杰与初唐诗歌的新变[D]. 华中师范大学, 2003. DOI:10.7666/d.y513591.真正廓清梁陈诗风的是陈子昂,陈子昂针对齐梁文风,提出“兴寄”和“风骨“两种主张,唐诗风骨才为之一振,遂开盛唐诗风的先河。张澎. 陈子昂与初唐诗风的变革[J]. 语文学刊, 2012, (5).同时代的沈佺期、宋之问以及被称为文章四友的李峤、崔融、苏味道、杜审言,他们的作品多是奉和应制、点缀升平,但其中也有一些佳作。尤其是杜审言的诗,以律诗著称。他与沈佺期、宋之问被后世称为五、七言律诗定型的奠基人。 盛唐诗歌在前人的努力下,进一步走向辉煌。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标志。百年初唐后,李白横空出世,为诗国带来新的美学楷模,宣示了对宫廷陈式做派的胜利,他极大地影响了后代士人的人格并融入民族的精神史,而自贞元,元和以后则出现了宗杜思潮,诗人们以坚实的步履沿着“少陵路径”前进。罗时进. “前李杜”时代与“后李杜”时代——唐代诗歌发展的转关与演进[J]. 文学评论, 2007, (2):193-199.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在盛唐诗中占有很大比重。边塞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异域奇葩,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诗中往往写出一种远大、明确的社会理想,与天下苍生共同的理想。其诗不回避战争艰苦的生活,但诗人在描写战争残酷的时候,却能够表现信心和勇气。在述说艰难痛苦的时候,能够想到胜利和未来。王强. 初探盛唐边塞诗的特征[J]. 作家, 2008, (8).山水田园诗派就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中国的山水田园诗不始于唐代,六朝时就有了,还是比较成熟的山水田园诗。但六朝时的山水田园诗是公开的,以陶渊明为代表是写田园风光的;以谢灵运、谢眺为代表是写山水的。二谢的山水诗,按前人的评价是“有句无篇”,只有些好句子,没有整个篇章好的。而王维的诗歌里描写性要强些,这与诗人具备的艺术才能无不相关,其空间画面感是其主要特色;而孟浩然单纯的经历和性情使得他的诗歌相较王维的而言,平淡许多。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里有某种事实情节,具备一种时间接续的故事性。杨卫丽. 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异同论[D]. 山东大学, 2012. 中唐诗歌由于国家的衰落也变得不景气。此时期最为杰出的应数韦应物,其田园山水诗高雅闲淡,而其乐府歌行则于婉丽流美中颇寄讽喻。永贞革新和元和中兴使诗坛重新活跃。。白居易、元稹、李绅、张籍、王建一派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大量广泛反映现实、批评时政的政治讽喻诗,风格舒徐坦易。中唐新乐府诗人在选择体裁样式时别具匠心,从中透射出他们的乐府观。一方面借鉴汉魏古乐府之体式,采用古体,有五言、四言、杂言等,风格古朴浑厚,富有情感张力。另一方面又有所新变,吸收唐代民间流行的歌谣体"三三七体"来改造乐府诗,这种体式流利宛转,易于唱诵,为时人所喜,便于实现诗人以诗为奏议的目的。中唐新乐府还采用组诗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表现主题,这类组诗有总题、分题,组诗内的每首诗风格一致,篇幅接近,各个单篇以某个视角来展现共同的主题,有助于深层次开掘主题,有利于传播组诗所呈现出的情感内容和艺术风格。陈瑞娟. 中唐新乐府诗体探析[J]. 理论界, 2012, (2). DOI:10.3969/j.issn.1003-6547.2012.02.039.而韩愈、孟郊、李贺、贾岛则以奇险峭刻见长。但各有

简述唐代边塞诗的发展概况

简述唐代边塞诗的发展概况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极其辉煌的朝代之一,政治上清明,相继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封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大兴科举制,加强对外的文化交流,兼收并蓄,有着极其丰厚的文化积累。强盛的唐帝国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边塞诗在唐代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来说,就有近2000首,达到了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唐边塞诗的发展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内容丰富深刻,体裁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初唐时期诗人写作的边塞诗,约略有几种情况:一是以李世民、虞世南的边塞诗作品为代表,是"洗濯浮夸,兴寄独远"之作,以雄放的境界,奠基了盛唐之音。二是由于贬谪而写作的边塞诗作,可以骆宾王为代表,因为是贬谪生活,同时,也因为初唐时代尚未形成盛唐的胸襟气势,所以,其边塞诗作中多有悲凉气氛,在雄奇的西域风光中融入了个人离国别乡、羁旅边地的愁怨;三是并没有到达过边塞,而写作对于边塞生活的渴望,是想象中的边塞诗,以所闻地名为点缀,以虚拟的故事或人物为背景,可以初唐四杰中王勃、杨炯、卢照临为代表。 初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郁勃。这种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强敌入侵的愤然抗击,一是对时事政治的喟然长叹。前者代表是骆宾王,后者代表是陈子昂。他们参加从军出塞,对边塞生活有亲身体会和深刻感触。唐初政治经济开始发展,知识分子积极参政,诗人们关心国家大事,对边塞战事有一定的关注。他们有对爱国精神的颂扬,有对征戍苦难的申诉,初唐边塞诗得到一定发展。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盛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豪雄,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中唐以来,边塞诗的数量并未下降,在思想和艺术上也不断有新的追求和创新。李益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诗作豪放明快、雅俗共赏,富有音乐美,从多方面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边塞战争的实际,闪耀着现实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光彩。中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苍凉沉郁。唐由盛转衰,对外优势逐渐丧失,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降低,诗人们开始对朝廷进行讽刺,对征戍之苦的描写增加,边愁乡思成为主要写作内容。此时,边塞诗的创作有着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晚唐时期,这一阶段的乐府题边塞诗情调凄苦,呈现出低沉黯淡的氛围,其主导风格是萧飒。晚唐,国运衰弱,战事起,边塞诗从边将报国之志,戍卒思乡之愁,征妇孤独之怨,边地沦陷百姓流离之苦等方面展现了晚唐边塞的真实图景。惨淡凄清的自然意象与晚唐边塞诗低沉萧飒的情感基调相适应,沮丧、绝望情绪蔓延。中唐后期及晚唐只有对昔日盛况的追慕以及凄凉现实的哀叹。 唐代边塞诗是对边塞战争和边塞生活的精彩描绘,反映了诗人们的创作才华,更反映了诗人们对国家民生的关心,远大的抱负,表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人道主义和民族进取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清代诗歌发展脉络表

清代诗歌发展脉络图

代 诗 人屈 大 均 《翁山诗 外》 《翁山诗 略》 屈大均诗以 屈原为楷模,效 法注重民生的 诗圣杜甫,但又 自铸伟辞,开辟 出自成一家的 “翁山诗派”, 形成词语璀璨 瑰丽、情感沉烈 恢宏、意象雄奇 的独特风范,将 文采美、性感美 与理性美有机 地结合在一起, “他的文采美 发自情感美,而 情感美又遵循 着理性美,这种 完美的结合,使 得他的诗文具 有动人心魄的 艺术感染力。 的空疏浅薄,恢复了诗歌 的风骚传统和斗争精神, 为清代诗歌的发展开辟 了道路。其中以顾炎武、 屈大均最有代表性。 吴 嘉 纪 《陋轩诗 集》 他终日把卷苦 吟,写出了大量 反映社会黑暗, 民不聊生的诗 篇。他的诗以其 真实而深刻的 内容和高度概 括的手法,反映 了当时劳苦大 众苦不堪言的 生活困境和自 己的思想感情。

清代 自 珍 亥杂诗》表示态度和愿 望。他以政论作 诗,但并不抽象 议论,也不散文 化。实际他写得 多的还是五七 言“古体侓诗”, 七言的“近体 诗”,而以七言 绝句为大宗。一 般趋向是不受 格律的束缚,自 由运用,冲口而 出。这也以七言 绝句表现得最 突出。 富而深刻。而表现方法也 十分多样,或直率,或奇 诡,散行中有骈偶,简括 中有铺陈,语言瑰丽古 奥。 宋 诗 派 与 同 光 体 宋 诗 派 郑珍《下 滩》 何绍基 创作倾向是“合 学人、诗人之诗 二而一之”。宋 诗派学古并不 主张机械地拟 古,他们也吸收 了宋人学唐而 “力破余地”的 艺术创造精神, 追求诗歌的独 创性。 成就较为突出的郑珍以 刻炼之笔出以平易面目, 确有独自风格。不过由于 他们缺乏新思想,又或为 达官贵人,或为贫寒学 者,生活面狭窄,尽管尖 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也曾在他们的诗歌中激 起一点回响,但总体说 来,诗歌的现实内容是较 为贫乏的。宋诗派至光绪 年间衍为“同光体”。

《沧浪诗话》与盛唐诗歌的经典化诗歌的

《沧浪诗话》与盛唐诗歌的经典化 【内容提要】 严羽《沧浪诗话》是集宋代诗学辨体理论大成的理论著作,它对明清诗学批评理论影响最大的是对盛唐诗歌的经典化。《沧浪诗话》对盛唐诗歌的经典化,是宋代诗学批评辨唐宋诗风差异的理论总结,也是对江西诗派的全面清算,同时显示了严羽试图在儒家理学体系之外建构诗学话语的努力,指引着明清诗学批评的基本路径,具有极其重要的诗学批评史意义。 【关键词】《沧浪诗话》;盛唐诗歌;宋代诗学 严羽《沧浪诗话》是整个宋代诗话中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著作,也是集宋代诗学辨体理论之大成的理论著作,它对明清诗学批评的最大影响是在标榜格调的理论旗帜下对唐诗尤其是盛唐诗歌的经典化。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主任宇文所安教授认为:“《沧浪诗话》的流行产生了一个严重后果,那就是把盛唐诗经典化了,盛唐诗从此成为诗歌的永恒标准,其代价是牺牲了中晚唐诗人。虽然盛唐代表诗歌高峰的信念可以一直追溯到盛唐时代,但严羽给盛唐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权威,一种类似禅宗之正统的文学之正统。绝对的诗歌价值存在于过去的某个历史时刻,这种观念,或好或坏,一直左右着后世读者对诗歌的理解。以盛唐诗为正统的观念时不时受到谨逊的限制或激烈的反对,但它始终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认识,其他见解都围绕着它做文章。”①对盛唐诗歌的经典化, 侧重于强调诗学批评中存在着某种凌驾于具体创作之上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准 与典范,这种标准与典范首先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假设上,即任何一种文学体裁都具有某种最典范的创作阶段,这一阶段该体裁的创作具有整齐划一的时代风格,而这一风格则是超越时代的典型范本,必然成为后世长期师法遵循但永远无法达到的创作楷模。对这种典型范本的归依与膜拜是古代诗学辨体理论的重要特征,也是格调派诗学复古的潜在内涵。 首先,《沧浪诗话》对盛唐诗歌的经典化,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是从贬抑宋诗新变的成就,重新思考诗歌发展路径开始的,具有正本清源的意味,也是宋代诗学批评辨析唐宋诗风差异的理论总结。 在严羽确立盛唐诗审美规范之前,北宋诗人黄庭坚、陈师道试图从中唐诗人杜甫、韩愈的刻意锤炼、辞必己出出发来奠定宋诗的崛奇拗峭、朴拙生硬的诗风;南宋诗人如陆游、杨万里试图从古诗及唐诗的美文传统中寻找新的审美规范来补救江西诗派末流的枯瘦艰涩、拗硬奇险的弊病,但是他们所景仰与效法的只是中晚唐诗歌的清新自然、圆转流丽的诗歌风格,与严羽取法乎上,效法盛唐的雄浑雅健、华采空灵的诗歌风格迥异。尤其是宋代诗人对传统儒家道德气节价值观与以美刺讽谏为中心的诗歌政治功能的强化,冲淡了其文学风格论的独特的诗学意义。故《沧浪诗话?诗评》称:“唐人诗与本朝人诗,未论工拙,直是气象不同。”② 《沧浪诗话》对盛唐诗歌的经典化,尤其是建立在对江西诗派的全面清算的基础上的。严羽在论述具体诗体上,如:“五言绝句中,众唐人人是一样,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文档标题]

唐诗的发展历程 摘要: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洪荒时代,即便从《诗经》开始算起,也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了。中国的诗词博大精深,历朝历代都有杰出的诗人和作品问世,其中以唐代的诗歌最为出名,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极为亮眼的一颗明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为繁荣的篇章。 关键词:初唐诗歌;盛唐诗歌;中晚唐诗歌 唐诗是中国诗歌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是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现在的学生都要学习唐诗,甚至牙牙学语的小孩都会念《咏鹅》。唐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在现代社会已经十分普及,那么,唐诗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它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初唐诗歌 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重要诗人有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张若虚、宋之问等。大唐建国之初,诗歌仍沿着南朝诗歌的惯性发展,柔靡纤弱,毫无生气。“四杰”的出现使这种风气发生了转变。他们才气横溢,不满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气和壮烈的抱负,拓宽了诗歌的题材。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盛唐诗歌 唐玄宗执政期间,唐王朝出现了历史上着名的“开元盛世”,政治、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鼎盛。这一时期相继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和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其中两大诗歌流派指“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双子星座”指李白和杜甫,二人合称“李杜”。

试论武则天时期唐朝诗歌发展状况及形成原因

试论武则天时期唐朝诗歌发展状况及形成原因 袁梦蓓 摘要:武则天时期是唐诗走向繁荣的过渡阶段,为唐诗发展高潮的到来作了铺垫,使一批以文学见长的寒士跻身朝列,对盛唐文学的繁荣产生了直接的促进作用。武则天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和不同于男性君主的政治手段为诗歌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环境。 关键词:武则天诗歌文学 Abstract:Empress Wu Tang period was a transitional phase towards prosperity for the Tang Dynasty was foreshadowing the arrival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tide, so that a number of literary known for Scholars among the North Korea out of the prosperity of Tang Dynasty literature, had a direct role in promoting.Empress Wu of women in her unique perspective and different from the male monarch of the political mea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etry created a unique environment. Key words:Wuzetian poem promoting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统治唐朝达半个多世纪,对当时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以诗歌为例,粗略梳理武则天时期诗歌发展的状况,并进而探讨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一、发展状况 初唐是唐诗繁荣昌盛的酝酿准备时期。在近百年期间,由于宫廷内外诗人的相互推动,相互补救,唐诗一方面革除齐梁余习,一方面完善表现艺术,实现了重大的变革和发展。开国之初,太宗君臣在文学创作上明确提出反对浮华淫糜。为求文质彬彬的主张和理想,他们歌唱建国伟业,宣扬大唐声威。不少作品风度雍容雅正,气象壮丽恢弘,显示了南北合流的文学趋势,传达出诗歌变革的时代信息。高宗朝诗人上官仪适应诗歌演进的要求,在艺术表现、写作技巧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为律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是宫廷之外的优秀诗人,史称初唐四杰。为了矫正六朝以来的浮靡风气,补救龙朔变体的缺失,他们坚持轻“绮碎”而重“骨气”的美学追求,突破宫廷诗歌应制奉和、歌功颂德的狭小气局,转向对江山塞漠和个人性灵的书写,极大地拓展了诗歌内容的领域。同时他们的创作又促进了五言律诗的成熟和七言歌行的发展。(1)但是他们的诗未能完全摆脱绮艳文风的影响,尚存在着“词旨华糜”的弱点。

唐朝诗歌发展流派

唐朝诗歌发展流派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唐朝诗歌发展流派 唐诗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不同阶段的变换。每个阶段对它来说都具有不同意义的。唐诗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唐末五代5个阶段: (一)初唐:诗歌仍受到前六朝的影响。除了魏徵、王绩、王梵志等少数人能自拔于流俗。太宗李世民及周围的文人诗作依旧浮艳柔丽直到初唐四杰的出现才将诗歌的内容和形式开拓出行的面貌。可惜的是他们的创作依然带着六朝后期“采丽竞繁”的影响。直到武后时期的陈子昂提倡“汉魏风骨”,以复古为革新,抵制浮靡诗风,唐诗才开始走向自己独有的风格,摆脱以往的旧框架。与他同时而不同流派的,如沈佺期、宋之问和文章四友(李峤、崔融、苏味道、杜审言),虽作品多是奉和应制、点缀升平,但他们在律体完成方面也贡献不少。沈、宋、杜三人被后世称为五、七言律诗定型的奠基人。 (二)盛唐:在唐朝的鼎盛时期诗人在创作实践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各种体裁和形式的同时也开创了很多的流派。不同的流派在诗歌创作上表现了多钟头面貌的风格而让唐诗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壮观。 (i)边塞派 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等等(边塞诗人)。王翰、王之涣、崔颢、刘湾、张谓等。他们的边塞之作将边塞沙场奔驰、建功伟业的英雄壮志,爱国的思想和西北的奇异壮丽之色都生动的表述出来。同时也抱怨战争对夫妻、民族之间、将军和兵士之间的矛盾,反映出当时社会在战争的现实面貌。 (ii)田园派 诗人代表:孟浩然、王维、储光羲、陶渊明、谢灵运等等。这些诗歌的作品都以描写山川的自然和田园的闲适生活。通过他们的笔锋生动将壮阔的山河、有恬静的村庄和秀丽的园林灵活灵现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不过这些诗人中也有描写边塞的作品。如王维的边塞名篇《老将行》。所以,虽为同派同人但却又展现独自的风格和特点。 (iii)浪漫主义派

古代诗歌以及唐代诗歌发展概况.doc

古代诗歌以及唐代诗歌发展概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古代诗歌发展与唐诗的发展概况以及简要知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所了解的一些诗人、诗作的回忆,理清古代诗歌和唐诗的大致发展历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祖国灿烂的古典诗歌文化 【教学重点】了解古代诗歌发展与唐诗的发展概况以及简要知识 【教学难点】理清古代诗歌和唐诗的大致发展历程,了解唐诗宋词的辉煌成就。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忆法 【教学设想】 这节课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和唐诗的大致发展历程,从而使学生了解唐诗宋词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位置和辉煌成就。从而为后面课程的学习进行铺垫并激发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兴趣。 【教学准备】制作CAI课件,播放《唐之韵》影像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古代诗歌发展概况: (一)先秦时期

A.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创造了诗歌。《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也被称为“诗三百”。《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其中“风”为民歌,是其中的精华部分。《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有人将“风、雅、颂、赋、比、兴”归纳为《诗经》六义。《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语出《诗经周南桃夭》。此以桃花的鲜艳茂盛比喻新嫁娘美丽成熟的风韵,语言质朴,但不乏流丽之态。 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语出《诗经卫风硕人》。这两句诗从动态的角度描述了卫庄公的夫人庄姜令人消魂的风采.微笑时酒窝中贮满了爱意,双目流动时,明亮的眸子更是黑白分明。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语出《诗经王风黍离》。东周初年,王朝大夫重返镐京,见到宗庙破败,黍稷离离的荒凉景象,不由得感慨万千,诗人说,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心怀忧郁,不了解他的人会以为他在寻找什么,老天在上,到底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后一句尤为发人深省,其中既有对周幽王无道的谴责,也有对犬戎入侵的不满。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语出《诗经小雅采薇》。这几句诗反映了守边战士在返回故乡的途中所表现的凄凉之感,诗中的"杨柳"和"雨雪"已经完全人格化了,它们和作者一道担负着人生的重压,成了人生聚散离合的直接参与者,此中语言的清新圆润,很容易使人想起魏晋以后诗歌的风调。 5.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语出《诗经郑风风雨》。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鸡乱叫,这个时候,女主人公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因此,当意中人到来时,不由得欣喜若狂.诗句风格直率,无忸怩之态,十分快人心意。 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语出《诗经秦风蒹葭》。芦荻青青,白露成霜,在这寂寞的秋日,亲爱的人儿却在水的那一边.诗人以秋景作为发端,可谓道尽了人生的忧患.因为秋天是生命走向死亡的季节,天人相对,不能不激起满怀的悲绪,这是中国古代文人普遍的悲凉感,而这几句诗可谓其滥觞。 7.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正是我的好伴侣。 8.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你的衣领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心。 10.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11.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古代诗歌以及唐代诗歌发展概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古代诗歌发展与唐诗地发展概况以及简要知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所了解地一些诗人、诗作地回忆,理清古代诗歌和唐诗地大致发展历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祖国灿烂地古典诗歌文化 【教学重点】了解古代诗歌发展与唐诗地发展概况以及简要知识 【教学难点】理清古代诗歌和唐诗地大致发展历程,了解唐诗宋词地辉煌成就.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忆法 【教学设想】 这节课是《唐诗宋词选读》地起始课.目地在于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和唐诗地大致发展历程,从而使学生了解唐诗宋词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地位置和辉煌成就.从而为后面课程地学习进行铺垫并激发学生学习唐诗宋词地兴趣.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播放《唐之韵》影像资料 【教学课时】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古代诗歌发展概况: 定义: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地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地思想感情与丰富地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地节奏,和谐地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地美.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地思想感情;第三,丰富地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地发展历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先秦时期 .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创造了诗歌.《诗经》是我国地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地诗歌作品篇,也被称为“诗三百”.《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其中“风”为民歌,是其中地精华部分.《诗经》地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有人将“风、雅、颂、赋、比、兴”归纳为《诗经》六义.《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地光辉起点. .在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人诗人和他在楚歌地基础上创制地诗体,这就是屈原和楚辞.因楚辞地代表作是《离骚》,故楚辞也被称为骚体诗.楚辞地特点: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骚”还常与《诗经》中地“风”并称为“风骚”,常用来代称文学作品,或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地创作传统.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地第一个伟大地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地先河.《离骚》是其代表作.《离骚》是现存我国古代最长地一首政治抒情诗,也是一首浪漫主义地杰作.其作品还有《九歌》(九为虚数,共十一篇)《天问》《九章》(九为实指)等. (二)两汉时期 .代表两汉诗歌地最高成就为乐府诗.乐府,最先是指汉朝地音乐机关,主要任务是搜集歌辞,训练乐工.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地诗叫“乐府”,于是乐府由官府名称演变成一种带音乐性诗体地名称.汉乐府最基本地艺术特色是叙事性.代表作《孔雀东南飞》.

唐诗发展历程、主要风格流派和代表作家

xx发展历程、主要风格流派和代表作家 一、初唐是唐诗繁荣到来的准备阶段。就表现领域说,逐渐从宫廷台阁走向关山与塞漠,作者也从宫廷官吏扩大到一般寒士;就情思格调说,北朝文学的清刚劲健之气与南朝文学的清新明媚相融合,走向既有风骨又开朗明丽的境界;就诗的形式说,创造了一种既有程序约束又留有广阔创造空间的新体诗——律诗。 1.“初xx”: “四杰”指大都生于唐贞观年间的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人的创作个性是不同的,所长亦异,其中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四杰”作诗,强调要有刚健骨气,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因此在诗中开始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这种壮思和气势,在古体和歌行中表现得尤为充分。特别是卢、骆的七言歌行,气势宏大,视野开阔,写得跌荡流畅,神采飞扬,较早地开启了新的诗风。,“四杰”所写的五律,尤其是王勃和杨炯的五律,也透露出一种非常自负的雄杰之气和慷慨情怀,这主要反映在他们羁旅送别之作和边塞诗中。这种激扬文字的书生意气,是构成其诗歌“骨气”的重要因素, 2.xx与xx风骨: 陈子昂是武后时期才登上诗坛而崭露头角的诗人,陈子昂的诗歌创作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是陈子昂诗歌创作的个性风采,也是他倡导的风雅兴寄中能反映一个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新内容,被称为唐诗风骨的东西。 二、盛唐开元、天宝盛世,唐诗全面繁荣。诗人的创作中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前人所谓“盛唐气象”,指的就是这种富于浪漫气息的精神面貌。诗中的代表人物是隐士和侠少。 1.盛唐xxxx: 代表作家xx、xx、xx、xx等。

唐代诗歌发展概况

唐代诗歌发展概况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到隋唐五代时期发展到一个全面繁荣的新阶段,整个文坛出现了自战国以来所未有的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其中诗歌的发展,更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唐代不到三百年的时间中遗留下来的诗歌就将近五万首,比自西周到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中遗留下来的诗篇数目多两三倍以上。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五六十个,也大大超过战国到南北朝著名诗人的总和。而李白、杜甫的成就,更达到诗歌创作的高峰。古体近体争奇斗艳,各种风格流派异彩纷呈。初、盛、中晚各期,名家辈出,星驰云涌。 一、初唐诗歌 初唐时代,当政的文臣多年深受齐染影响的前朝遗老,唐太宋本人也带头写浮靡浮艳的宫体诗,富丽呆板的宫廷诗,贞观年间的诗坛,多为奉和、应诏待宴等类作品,如虞世南、上官仪。如上官仪的《八咏应制》“瑶笙燕始归,金赏露初稀”,“风随少女至,虹共美人归”“残红艳粉映帘中,戏蝶流莺聚窗外”此外还有宋之问,沈住期等。 随上述宫廷诗人之外,先后或同时,还陆续出现了一些新起的诗人,他们在创作上努力突破宫廷诗风的统治,取得一定成就,即唐开国初年的王绩和高宗武后时期的四杰及陈子昂。 1、王绩,字无功,自长东臬子,早年有过一些事业抱负,但是仕途一失意,就心灰意冷,归田以后,常以陶渊明自比,作诗也处处模仿他们,但缺乏陶诗那种内在理想和热情,结果只剩下一种封建七大夫闭造懒散的生活情调,此外还从庄子学来一套既愤世又混世的人生哲学,如《过酒家》“此日长昏炊,非关养性灵。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但是比宫廷诗显示出了清新朴素,可以说王绩是唐代山水田园诗农的先驱人物。 2、“初唐四杰”“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初唐四杰”地位都比较低下,但积极开始诗歌的思想题材的领域。 (1)王勃,字子安,是王绩的侄孙,一生处于下位,最后溺海而死,他是一个才学兼备的青年诗人,和宫廷诗人走着不同的道路,诗歌已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泰,风烟望五律。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同是宦游人的赠别,心情本来是复杂的,但他去用“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样开朗壮阔的诗句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变悲凉为豪放,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抱负。 (2)杨炯,四杰中他恃的数量最少,成就最低 (3)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一生不得意,晚年得恶疾,卧病十余年,最后自沉颍水而死,擅长七言歌行。 (4)骆宾王,作过小官,曾遭事下狱,最后因参加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后的活动,写了著名的《讨武檄》事败被杀。四杰中他的诗最多,擅长七言歌行,名作是《帝京篇》也写了不少边塞诗。 总之,由于历史条件以及他们本身生活的限制,他们的诗都没有彻底洗净齐梁的习气,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

先秦两汉 一、《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周代的诗歌305首,被称为(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1、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2、代表作品:《卫风·氓》《秦风·蒹葭》《邶风·静女》。《卫风·氓》:叙述女子(从恋爱到被弃)的经过。“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二、屈原《离骚》我国最早的一首(抒情)长诗,被称为(浪漫主义文学)源头。 1、这是屈原前半生心理痛苦的郁结,一种深广的忧愤,一出雄壮的悲剧。全诗通过述怀,上下求索而不改其志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屈原高尚的人格和强烈的爱国爱民的精神,再现了他前半生不懈地追求理想而历尽坎坷的心理历程。 2、取兴作比构成象征,以香草美人和恶禽臭物构成两大肯定和否定的意象系统。 三、东汉文人《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四、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魏晋南北朝 一、时代背景:

这是一个大动乱的年代,东汉末年农民起义——三国鼎立——司马炎建立西晋,八王之乱,十六国分裂——东晋——宋齐梁陈。佛道盛行,门阀制度等 二、代表作家作品:三曹:曹操《短歌行》、《步出夏门行》(其一东临碣石)(其四神龟虽寿);曹植(陈思王)《白马篇》《七步诗》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 三、东晋陶渊明 1、作家生平:田园诗人之(鼻祖),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人称之(五柳先生)。 2、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在危机四伏的大混战、大分裂时代,北方鲜卑的拓拔氏统一北中国,南方东晋偏安江左,过着腐化的生活,引起了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顶峰。陶出身低微,不可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为生活所迫而出仕,因受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善其身”思想及道家崇尚自然的意识影响而选择了归隐,躬耕田园,找到了自己心灵的慰藉,保全自己清高的品格。 3、作家个性:(“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晋书陶潜传》) 4、作品风格:(平淡自然)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 [文档副标题]

唐诗的发展历程 摘要: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洪荒时代,即便从《诗经》开始算起,也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了。中国的诗词博大精深,历朝历代都有杰出的诗人和作品问世,其中以唐代的诗歌最为出名,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极为亮眼的一颗明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为繁荣的篇章。 关键词:初唐诗歌;盛唐诗歌;中晚唐诗歌 唐诗是中国诗歌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是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现在的学生都要学习唐诗,甚至牙牙学语的小孩都会念《咏鹅》。唐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在现代社会已经十分普及,那么,唐诗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它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初唐诗歌 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重要诗人有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张若虚、宋之问等。大唐建国之初,诗歌仍沿着南朝诗歌的惯性发展,柔靡纤弱,毫无生气。“四杰”的出现使这种风气发生了转变。他们才气横溢,不满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气和壮烈的抱负,拓宽了诗歌的题材。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盛唐诗歌 唐玄宗执政期间,唐王朝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政治、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鼎盛。这一时期相继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和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其中两大诗歌流派指“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双子星座”指李白和杜甫,二人合称“李杜”。 (1)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

唐代诗歌发展史

唐代诗歌发展史之三:盛唐诗人群体(1) 第三章.盛唐的诗人群体 唐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涌现出大批禀受山川英林之气而天赋极高的诗人。初唐以来讲究声律辞藻的近体,与抒写慷慨情怀的古体汇而为一,韵律与抒情相辅相成,就如人们所说的“神来、气来、情来”了,达到了声律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这就成为了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 第一节.王维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 一.王维与孟浩然 1.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从15岁起,他游学长安数年,于开元九年(721)擢进士第,因事获罪,贬济州司仓参军。此后他开始了亦官亦隐的生涯。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起至德元年(756),叛军攻陷长安,他被迫接受伪职。次年两京收复时,他因此获罪下狱,但不久就得到赦免,不仅官复原职,还逐步升迁,官至尚书右丞,不过,王维晚年已无意于仕途荣辱,退朝之后,常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于761年卒于辋川别业。 王维早年对功名也是充满了热情和向往,有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王维赴河西节度使幕时到过塞外,他出塞前后写的诗如《从军行》、《观猎》、《出塞作》《送元二使安西》等,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如《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1,属国过居延2。 征蓬出汉塞3,归雁入胡天4。 大漠孤烟直5,长河落日圆6。 萧关逢候骑7,都护在燕然8。 1.单车:单车独行。问边:慰问边防。

2.属国: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员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3.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4.归雁:因季节是夏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 5.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今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6.长河:疑指今石羊河,此河流经凉州以北的沙漠。 7.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侦察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8.都护: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

论唐朝诗歌发展的脉络

论唐朝诗歌发展的脉络 摘要:唐代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光辉灿烂的鼎盛期,文苑诗林群英荟萃,名篇浩如烟海,体制繁复完备,风格多姿多彩,题材博大深厚,前所未有。诗歌代表了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我国古典诗歌之冠冕。唐人传承和创新的精神十分饱满,全面发展汉魏六朝出现的各种诗体,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题、绝句,靡不备矣,尤将五、七言古今体诗的创作推向了巅峰,诗歌至唐朝,菁华极盛,体制大备。 关键词:唐朝;诗歌发展 正文: 初唐诗歌 隋及初唐文学上承复杂多变的魏晋南北朝文学,下与声名大振的盛唐文学相接,是一个跨越朝代的特殊的文学发展阶段。唐代建国伊始,统治集团接受了杨隋速亡的严重教训,把巩固王朝政权作为一切政策措施的出发点,不可避免地催发了文学的变化。唐太宗是此际文坛的核心,虞世南、魏徵等宫廷文人则是他的羽翼,他们的文学主张和作品产生了很大导向作用。 虞世南的诗歌创作可视为隋唐之际诗风渐变的实例。其《从军行》二首清代沈德潜评为:“犹存陈隋体格而追琢精警,渐开唐风”。但是虞世南的诗歌仍保留着南朝文士追求华美典雅的积习。魏徵创作成就高于虞世南,他的《述怀》借典故抒发胸襟抱负,表达了以身许国的壮志,言情激越。他的文章以谏疏为主,竭力为当朝政治服务。如《谏

太宗十思疏》,强调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十渐不克终疏》,指出“贞观”的善政未能善始善终。 而归隐田园的王绩却跳出宫廷牢笼,自弹心曲,为贞观诗坛培植了一簇引人注目的奇葩。他的诗歌内容大都为蛰居乡里的隐逸之姿,写得朴素真切、颇具田园风味的诗。他的突出贡献就是以平淡疏野的诗文风格自拔于宫廷文学之外,在南北文风的融合日趋深化中,他比贞观诸家走得更远。 从高宗永徽元年至睿宗延和元年的六十余年,唐代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空前激烈,帝位几易其主,年号频频更换。政治上强有力的人物武则天自立国号为周,这段历史称为高宗武周年代。此时的文坛景象已非贞观旧貌,一批年轻的诗人崛起于宫廷之外,他们不满宫廷诗风,努力培育新硕果。不过宫廷的文坛中心地位仍未改变。在频繁的游宴活动中“帝有所感,即赋诗,学士皆属和”,侍从文人“惟以文华取幸”。宫廷诗的创作很快繁荣起来,表现技法上形成了对偶的规范化,律诗的定型化。高宗朝显赫一时的上官仪,武周时走红的“文章四友”,备受武则天恩宠的沈佺期,宋之问,则是宫廷诗人群里的佼佼者。 上官仪的诗现存二十首,内容局限于宫廷生活,单调乏味。“绮错婉媚”是“上官体”的最主要特征,讲求对仗精工,辞藻华丽,色调音韵。但是刻意求工,雕琢成癖的匠气淹没了他的才华种。上官仪总结前人经验,把六朝以来诗歌对仗方法归纳为所谓“六对”“八对”的程式,在初唐宫廷诗的发展进程中,它起到了从贞观到武周的过渡

唐代诗歌发展史

唐代诗歌发展史 --我的古代文学作业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隋唐五代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而历时近三百年的唐代,则是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坛上百花齐放,文学成就辉煌灿烂。其中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骄傲,唐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4个阶段。 初唐诗歌 初唐诗歌仍处于陈隋时期的影响下,宫廷文臣以及帝王后妃在诗坛上非常活跃,形成了阵营庞大的诗人群体。但大多诗作浮艳柔丽上官体绮错婉媚。只有魏徵、王绩和诗僧王梵志等少数人能够清新脱俗,不被世风束缚。一直到后来的初唐四杰,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才有所开拓。但他们仍未摆脱六朝后期“采丽竞繁”的影响。后来的陈子昂提倡“汉魏风骨”,以复古为革新,抵制浮靡诗风。同时代的沈佺期、宋之问以及被称为文章四友的李峤、崔融、苏味道、杜审言,他们的作品多是奉和应制、点缀升平,但其中也有一些佳作。尤其是杜审言的诗,以律诗著称。他与沈佺期、宋之问被后世称为五、七言律诗定型的奠基人。 盛唐诗歌 盛唐诗歌在前人的努力下,进一步走向辉煌。开元、天宝年 间,诗歌全面繁荣,名家大量出现。他们的作品精丽华美、雄

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山 水田园诗和边塞诗在盛唐诗中占有很大比重。山水田园诗人以王维、孟浩然、常建最知名,他们的诗多反映闲适、退隐的思想情绪,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用五言律绝和五言古体。与前朝相比,山水田园诗人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其中以王维成就最高。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其作品气氛浓郁、情调悲壮,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绝。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标志。李白以丰富的内容、题材,多侧面、多层次地反映盛唐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特征。杜甫的诗则是反映社会真实的诗史,忠实地记录了国家的变乱和人民的苦难;博大精深,沉郁顿挫;开新乐府运动先河。 中唐诗歌 中唐诗歌由于国家的衰落也变得不景气。此时期最为杰出的应数韦应物,其田园山水诗高雅闲淡,而其乐府歌行则于婉丽流美中颇寄讽喻。此外,卢纶、李益有部分苍凉伤感、意境雄浑的边塞绝句。顾况、戴叔伦等也有反映民生疾苦的佳篇。永贞革新和元和中兴使诗坛重新活跃。白居易、元稹、李绅、张籍、王建一派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大量广泛反映现实、批评时政的政治讽喻诗,风格舒徐坦易。而韩愈、孟郊、李贺、贾岛则以奇险峭刻见长。但各有特色,韩诗气豪,孟诗思深,李诗幽丽,贾诗清苦。除此之外,柳宗元的诗或澹泊雅丽,或哀怨激荡。刘禹锡的诗精练含蓄,意境优美,韵律和谐。诗人们的创新精神和个性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线索 一、上古——口头歌谣 二、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代表作家:屈原) 三、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四、魏晋南北朝—— 1、建安文学(文学的自觉时代):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两晋文学:西晋:左思 东晋: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 谢(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 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 五、隋唐五代——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2、盛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3、中唐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 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诗境诡谲) 4、晚唐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温庭筠诗歌的风格特征:哀艳 六、宋代—— 1、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2、苏轼(北宋时代最有成就的诗人) 3、“诚斋体”:杨万里 4、陆游(南宋诗坛当之无愧的盟主) 宋诗特点(好议论、重理趣、以文为诗) 七、元代——杨维桢(铁崖体) 八、明代——高启、李梦阳与前七子、李攀龙与后七子 九、清代—— 1、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2、国朝六家: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等 3、诗界革命(黄遵宪、梁启超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