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北工程大学宏观经济学试题整理

河北工程大学宏观经济学试题整理

河北工程大学宏观经济学试题整理
河北工程大学宏观经济学试题整理

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如下

一、名词解释(5个,共15分)

1、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这里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指的是由最终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服务,而不被用作投入品以生产其他产品和服务。它主要包括消费性产品和服务以及新的耐用产品。

2、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3、奥肯定律:由于失业意味着生产要素的非充分利用,失业率的上升伴随着实际GDP 的下降,描述失业率和GDP 之间这一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律。失业率与GDP 增长率之间存在关系:实际GDP 变化的百分比=3%—2*失业率变化率

4、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不规则的上下变动。通常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其他一些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来衡量,其演变的过程往往是随机的和难以预计的。

5、GDP 消胀指数:是给定年份的名义GDP 与实际GDP 之间的比率:GDP 消胀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可以衡量基年和本年度之间的价格变化。

6、CPI :已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为样本,比较根据当年价格计算的商品总价值和根据基年价格得到的商品总价值,得到的比值就是消费者价格指数。

7、稳态:在储蓄率一定,折旧率也固定,而生产函数具有边际产出递减的性质时一定存在唯一的满足新增投资正好与折旧相同的点,此时资本存量的变化量等于零,即人均资本存量保持稳定不变。我们称这个资本存量水平为资本存量的稳定状态或简称稳态。 8、黄金律稳态:在索洛模型中,长期消费水平最高的稳态资本存量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在资本的黄金律水平,资本的边际生产力等于折旧率。

9、充分就业:指的是工作机会与失业人口数量相同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所有的失业人口均为摩擦性失业或结构性失业人口,而不存在任何周期性失业人口。 10、摩擦性失业:来自于劳动力市场正常变动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劳动力市场变动通常有两种起因:一是人们在不停的改变自己的经济活动方式,二是经济的运行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 11、结构性失业:这一类失业来自于经济结构的变动导致的特定地区或行业就业机会的减少。这种就业机会的减少可以是因为永久性的技术更新,也可以是由于国家竞争力的下降。

12、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扩张步伐变慢或者经济周期而产生的失业称为周期性失业。 13、古典两分法: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实际变量由经济中各市场的一般均衡来决定,而名义变量则取决于货币的供给数量。货币供应数量增加,只会导致普遍的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不会改变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所以货币数量的变动不会改变产商和家庭的决策,也不会改变产出和就业这类实际变量。这种观点将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分割开来犹如泾渭分明,互不影响,因此这种观点被称为古典两分法。 14、乘数效应:政府购买乘数是总收入的增量和政府购买的增量之比,即每增加以单位的政府购买所带来的收入的增量,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把政府购买增加对于国民收入的放大效应称为乘数效应。 15、总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也就是对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需求,反映了价格水平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 16、总供给:是指在任一价格水平下,企业所愿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反映了价格水平和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17、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 18、投资乘数:是指投资量变化与国民收入变化术的比率,它表明投资的变动将会引起国民收入若干倍的变动。 19、计划总支出:我们把一个社会中家庭、企业和政府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定义为意愿或计划总支出,它由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三部分构成。 20、挤出效应:在IS-LM 模型中,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政府购买的增加,直接提高了总需求和总收入,货币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就会上升,利率的上升增加了私人投资的成本,私人投资下降,这种由于政府购买增加而使利率上升,从而导致私人投资下降的现象被称为挤出效应。

IS-LM 模型:描述的是在价格不变情况下宏观经济的均衡状态。其基本公式: IS:Y=C*(Y-T)+I(r)+G

LM: =M —

/P=L(r,Y) 21、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利率的传导机制:货币供给的增加使利率下降,从而导致投资的增加,最终引起收入的上升,这被称作为利率的传导机制。 22、有效劳动:如果技术进步发生,它会通过影响劳动和资本投入使用效率对产出产生影响,假定技术进步仅影响劳动的使用效率,而不影响资本的使用效率,我们可以定义体现技术进步的有效劳动,可表示为E=T*L,T 为技术进步变量,反映了一个经济随着生产技术改进和劳动者技能改善而导致的劳动效率提高。 23、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就是指持有货币在交易过程中的便利性,而人们愿意持有货币以保持这种便利性的倾向,就被称作为流动性偏好。 24、政府购买乘数:是总收入的增量与政府购买的增量之比,即每增加以单位的政府购买所带来的收入的增量。 25、价格粘性:指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价格粘性模型认为,由于产品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在这个价格水平上企业可能无法销售出所有的产品,这时劳动力需求曲线将随着经济周期而移动,从而使实际工资变动能表现出某种顺周期性。 26、外部时滞:又称生效时滞,指一项政策从形成之后到其真正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之间所用的时间。

27、交易性动机:是指人们持有一定数量货币的目的是为了日常交易。 28、预防性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意外事件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 29、投机性动机:是指人们持有货币是为了在证券市场上进行投机。 30、通货膨胀:简称通胀,指的是一国平均价格水平的上升。平均价格指数通常用价格指数来衡量。

二、简答题7个左右,共35分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即以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财政与金融、经济增长等等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2、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有什么区别? GDP 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GNP 是指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两者的差别:(1)GDP 是个地域概念而GNP 是个国民概念;(2)GNP 衡量的是一国公民的总收入,而不管其收入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获取的;GDP 衡量的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价值,而不管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 3、比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答: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与劳务的总量乘以“货币价格”或“市价”而得到的数字,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因此,即使总产量没有增加,仅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仍然是会上升的。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只是一种假象,有实质性影响的还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所以使用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指标时,还必须通过GDP 缩减指数,对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做出调整,从而精确地反映产出的实际变动。二者的关系为:名义GDP=实际GDP ×通货膨胀率;实际GDP=名义GDP / 通货膨胀率 消费价格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

4、解释GDP 为什么不能成为总体福利或幸福感的良好衡量尺度?

答:GDP 并不是评价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它不能准确反映经济增长过程的成本及财富分配,更不能提供大众福利状况的全部真实信息和反映民生状况,GDP 的增长强势甚至有可能掩盖住一个地区发展的隐患。因此,必须真切地看到,“GDP 崇拜”和幸福感式微的反向困境,真切地认识到提升公众的幸福感才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 5、分析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分歧。

答:主要分歧有:(1)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古典学派认为,人们的预期不是被动地重复过去,而是主动的、有理性的,人们能够利用现有的一切信息形成理性预期并指导自己的行动,由于理性预期的存在,价格、工资就具备完全伸缩性,市场是能够出清的。凯恩斯学派则认为,即使理性预期存在,价格、工资的刚性仍然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从而导致市场不能出清。(2)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古典学派认为价格、工资具备充分伸缩性,市场能够出清,因此政府干预经济是没有必要的。而凯恩斯学派认为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缺陷,市场出清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此政府要担负起市场出清的任务,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是必要的。 6、国民收入的衡量方法有哪些? 答:国民经济的产出水平(总收入)有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二是各种生产要素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生产要素的投入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等,当投入一定的资本和劳动时,产出水平取决于生产的技术状况,可以用生产函数来反映,Y=F(K,L)。表示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技术联系,而任何生产方法和技术水平的改进都会导致新的投入产出关系,使生产函数发生变化。当资本存量增加和就业量增加时,产量会提高。另外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会促使产量提高。 7、什么是资本积累的黄金法则?实现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的条件是什么?

答:长期消费总水平最高的稳态资本存量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记为k*。 长期消费水平最大化的条件是:在资本的黄金律稳态水平,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折旧率,即MPK=δ。也就是说,在黄金律水平,资本的边际产出减去折旧等于0。 8、简要说明技术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扮演的角色。 答:技术进步正是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重要之处。在宏观经济中,考虑到技术进步时的总产量生产函数与技术具有正向关系,即给定资本和劳动,技术状况的改进将带来产量的增加。在增长理论中,为了便于分析技术进步,常将生产函数写为如下形式:Y=f (K,NA ),NA 为劳动与技术状况的乘积。这种考虑技术状况的方法据说更容易考察技术进步对产出、资本和劳动之间关系的影响。如果将NA 称为有效劳动力,则技术进步意味着增加了经济的有效劳动力。在这种考虑之下,公式所示的生产函数表示产出是由资本K 和有效劳动力NA 两个要素生产的。由于有效劳动力被定义为NA ,即劳动力N 与技术状况A 的乘积,因此,有效劳动力NA 的增长率为劳动增长率与技术进步增长率之和。在稳态时,总产出的增长率由劳动力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之和所决定,这一增长率与储蓄率无关。利用这一重要结论,并注意到人均产量被定义为总产量与劳动力之比,则知,在稳态时,人均产量增长率决定于技术进步率。 9、试分析外生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答:(1)外生增长理论假定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等因素都是外生变量,而内生增长理论则放宽这些假设条件,将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这些因素作为内生变量来考察。

(2)外生增长模型的生产函数具有编辑报酬递减的性质,而内生增长模型的生产函数具有边际报酬不变的性质;内生增长理论把一国总资本的边际报酬不变主要归纳为以下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人力资本,另一个原因是:知识积累(技术进步)

(3)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储蓄率s 决定着一个经济的长期均衡增长 。在索洛模型中,依靠储蓄积累起来的资本仅仅局限于物质资本,物质资本的单纯增长的必然是边际报酬递减, 资本的积累并不能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而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储蓄所带来的投资延伸到了人力资本和知识领域,资本的积累不仅包括物质资本的增长,而且包括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知识的积累,因此,储蓄的增加必然带来要素生产力的提高,持续的经济增长才有可能成为现实。内生增长理论之所以强调储蓄在经济主张中的决定作用,正是因为储蓄带来的人力资本开发、知识积累等因素,构成了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推动力。 10、为什么在一个岗位空缺市场和失业市场并存的经济中,劳动者并不能在两个市场中自由转移? 答: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中,工作机会的数量和失业工人的数量一般来说是相当的,因此,我们可以假定两个不同类别的劳动市场。在一类市场上,劳动的需求大于供给,工作岗位大量闲置:而在另一类市场上,劳动的供给大于需求量,许多人处在失业状态。由于劳动者在市场之间转移需要时间和成本,因此,劳动市场岗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的现象将持续下去。

11、为什么说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失业?

答:从政府行为来看,最低工资制度用政府行为替代了市场的调节,使劳动市场无法达到供求平衡的市场出清水平,从而导致失业。 从企业行为来看,企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可能主动地将实际工资水平定在高于劳动市场出清的均衡水平上,从而导致了失业。 从劳动者行为来看,劳动者组成工会后,通过集体谈判决定的工资水平往往会高于市场水平,也会导致失业。

12、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1)作为货币现象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货币增长和产量增长都会引起通货膨胀2)需求拉动又称超额需求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3)成本推动又称成本或供给通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上涨4)结构性在没有需求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5)通胀持续不断持续的趋势(价格水平持续上升即工资,价格) 13、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答:随着潜在GDP 的变动,长期总供给曲线也会移动。正常情况下,长期总供给曲线随

经济增长而向右方平行移动;如果发生自然灾害或战争,一个经济的生产能力被破坏,长期总供给曲线也会向左移动。

14、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价格水平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下降,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导致利率上升,投资下降,总需求量减少。第二,价格总水平上升时,资产的实际价值下降,人们实际拥有的财富减少,为了保持一定量的财富,人们必然增加储蓄,减少消费。第三,价格总水平上升时,人们的名义收入水平增加,会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从而增加人们的税收负担,减少可支配收入,进而减少消费。第四,国内物价水平上升,在汇率不变条件下,使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上升,导致本国居民增加对国外的商品购买,外国居民购买本国商品减少。因此,净出口减少。

15、造成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有哪些?

答: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主要取决于实际资产效应、跨期替代效应、开放替代效应等三个因素。

(1)实际资产效应(庇古效应)

当价格水平上升时,货币实际购买力减少,人们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价格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愿意购买的商品总量增加,总需求曲线因此向下倾斜。(2)跨期替代效应(利率效应、凯恩斯效应)

一般来讲,价格上升时会抬高利率水平,利率水平的提高也就意味着当前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加而未来消费的预期收益提高,人们会减少当前消费量,增加未来消费量。而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下降,人们则会用当前消费来替代未来消费从而增加对商品的总需求量,这就是跨期替代效应。跨期替代效应也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3)开放替代效应(NX效应)

当一国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就会变得相对便宜,进口增加;而外国居民则用本国产品替代外国产品,出口减少因此净出口需求量从而商品总需求量会减少。当一个经济对外开放时,开放替代效应就构成了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另一个原因。

16、用总供给冲击模型说明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答:总供给冲突是移动总供给曲线,这种冲突的直接效应就是提高价格水平和降低产量,假设总供给的冲突不影响潜在产量水平,则实际价格要低于人们预期水平。供给冲突发生以后,若要使经济总供给冲突恢复到冲突前,人们会按照下降的实际价格调整预期,从而促使工资与价格水平一起下降,这样失业和产出会增加,当人们的预期和实际达到一致,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就会和冲突钱一样。而运用扩张性政策对付供给冲突,促进经济尽快从衰退走向繁荣,使实际价格和预期价格实现一致,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但价格水平比冲突前上升。

17、菲利普斯曲线的意义是什么?

答: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如下几个重要的观点:第一,通货膨胀是由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这就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正是根据这一理论,把货币工资增长率同通货膨胀率联系了起来。第二,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存在着交替的关系,它们是可能并存的,这是对凯恩斯观点的否定。第三,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u)时通货膨胀率为0。因此可以把自然失业率定义为通货膨胀为0时的失业率。第四,由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因此可以运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也可以运用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这就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18、IS曲线和LM曲线怎样移动才能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才能做到这一点?

答:(1)IS 曲线是代表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收入和利率的所有组合。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在两部门经济中,IS 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 I(r)=S(Y) 它的斜率为负,这表明 IS 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产品市场上,位于IS 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位于IS 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 IS 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 (2) LM 曲线是代表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收入和利率的所有组合。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LM 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 M \P=L(r,Y)。它的斜率为正,这表明LM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货币市场上,位于 LM 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位于 LM 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 LM 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 (3) 一般而言,如果仅仅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即LM 曲线不变,而向右移动IS 曲线,会导致利率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如果仅仅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即 IS 曲线不变,而向右移动 LM 曲线,可以降低利率和增加国民收入。考虑到 IS 曲线和 LM 曲线的上述移动特点,如果使IS、LM曲线同方向和同等幅度的向右移动可以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而要达到上述目的,就需要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相机抉择),一方面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挤出效应”,使经济得以迅速复苏、高涨。

19、为什么说IS-LM模型的政府支出乘数要小于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的政府支出乘数?答:在国民收入决定的模型中,政府购买的乘数dY/dG=1/(1-b), 0<b<1,即此时政府购买乘数显然会大于1。

而在IS-LM模型中,政府购买乘数dY/dG=z/(1-b)=f/[f(1-b)+qh],其中z= h/[h+dk/(1-β)],很显然0<z<1,f代表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q代表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h代表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程度,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通过比较可以发现IS—LM模型的政府支出乘数要小于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政府支出乘数。

20、简述IS-LM模型的基本含义。

1.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 IS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表示物品市场的均衡,即I=S,LM曲线上任意一点都是表示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于E,在E 点上则是两种市场的同时均衡,这时决定了利率水平为i0,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0。而且,也只有在利息率为i0,国民收入水平为Y0时,两种市场才能同时达到均衡。)21、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曲线有什么关系?

答:前者揭示了通货膨胀率与事业率之间的替换关系,后者则揭示了总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体现了一致的宏观经济学思想。

22、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有何不同?

答:1)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 2)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3)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 4)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23、在萧条经济中,价格水平下降。根据向下倾斜的总需求曲线,将刺激总需求增加。这样,萧条将会自动走向繁荣。这种说法对不对?试分析。答:不对,根据总需求曲线,价格下降确实会使总需求增加,但只是有可能性,是否下

降还要取决于总供给,在萧条经济中,总供给处于能够接受的最低价格水平,价格不可

能继续下降,因此,虽然由于可能性的价格下降,引起总需求扩张,但是这种方式不可

能是经济自动由萧条走向繁荣。

2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何区别?

答:(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

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

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

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

济发生作用。(2)内容不同。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

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

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

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25、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应如何运用经济政策?

答:(一)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压力大的时候采用。"紧"的财政政策的

措施主要是增加税收、压缩支出等;"紧"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采取紧缩银根,减少货

币供应量,措施是提高利率、减少贷款、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贴现率等。这种结合

方式的积极效应是可以有效地抑制社会总需求,控制通货膨胀;但是其消极作用也是很

明显的,就是容易造成经济的萎缩。(二)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这种双"扩张"的财政

货币政策的搭配通常是在总需求远小于总供给、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出现经

济衰退的情况下所采取的对策. 扩张的财政政策总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加财政支

出投资,另一方面是减税。扩张型财政政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减少税收、增加支出、发

行国债等一些方法来扩大投资需求,达到拉动经济的目的。同时扩张性货币政策,主要

途径是通过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降低存款准备率等,以

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其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刺激投资,促进

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消极效应是往往产生财政赤字、信用膨胀并可能诱发通货膨胀。(三)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中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是指通过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以实现

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平衡的经济政策。即我们日常所说的 "松""紧"搭配结合的财

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这种财政货币政策是在经济调控中最常用的调节方式。(四) 稳健

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时期

三、计算题2道,20分

1、设一个国家的总量生产函数是:y=k0.5,其中y和k分别指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

如果储蓄率为28%,人口增长率为1%,技术进步率为2%,折旧率为4%,该国稳态状态

的产出是多少?如果储蓄率下降到10%,而人口增长率上升到4%,其他不变,新的稳

态产出又是多少?

:稳定状态时,△k=sf(k)-(δ+n+g)k=0 则(δ+n+g)k=sf(k)

0.28·y=(4%+1%+2%)k 得出:稳态时k=16; 稳态产出 y=4 Sf(k)=( δ+n+g)k 0.1y=(4%+4%+2%)k 得出 k=1; 稳态产出y=1

2、假设货币需求为L=0.2Y-10r,实际货币供给量为200,消费C=60+0.8(Y—T),T=100,

I=150,G=100。(1)求IS和LM曲线(2)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3)政府支出从

100增加到120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4)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5)用草图表示上述情况。

解:(1)由C=60+0.8 ,T=100,I=150,G=100和Y=C+I+G得IS曲线为:

Y=C+I+G=60+0.8 +150+100

=310+0.8(Y-100)=230+0.8Y

化简得:0.2Y=230

Y=1150……………………………(IS曲线)

由L=0.2Y-10r,M=200和L=M得LM曲线为:

0.2Y-10r=200

化简得:Y=1000+50r………………………(LM曲线)

(2)由IS-LM模型联立方程组解得均衡收入为:

Y=1150,均衡利率r=3,投资I=150

(3)由C=60+0.8 ,T=100,I=150,G=120和Y=C+I+G得IS曲线为:

Y=C+I+G=60+0.8 +150+120

=330+0.8(Y-100)=250+0.8Y

化简得:0.2Y=250

Y=1250……………………………(IS曲线)

由L=0.2Y-10r,M=200和L=M得LM曲线为:

0.2Y-10r=200

化简得:Y=1000+50r………………………(LM曲线)

由IS-LM模型联立方程组解得均衡收入为:

Y=1250,均衡利率r=5,投资不受利率影响仍为常量,即I=150。

3、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实

际货币供给为150,货币需求L=0.2Y-4r。

(1)求IS和LM曲线(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IS曲线:IS曲线的意义是投资=储蓄

s=y-c 即 s=y-(100+0.8y)=0.2y-100

i=s 即 0.2y-100=150-6r

得到:r=250/6-1/30y

LM曲线:LM曲线的意义是货币需求=货币供给

L1=L2 即 0.2y-4r=150

得到:r=-37.5+0.05y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

250/6-1/30y=-37.5+0.05y

得到:y=950

r=10%

4、假设一个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200+0.8Y,投资I=300-5r,货币需求L=0.2Y-5r,

实际货币供给M/P=300,试求:(1)求IS和LM曲线(2)求均衡收入、利率(3)

若充分就业的有效需求水平为2050,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或货

币政策,追加的投资或货币供给分别为多少?做出新的IS-LM模型。

(1)s=y-c=0.2y-200

IS:i=s 0.2y-200=300-5r 0.2y+5r=500

LM:L=M 0.2y-5r=300

y*=2000 r*=20 c*=1800 i*=200

(2)若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即均衡时y*1=2020

扩张性财政政策:LM曲线不变,即仍为0.2y-5r=300

由y*1=2020得,r*1=20.8

由y=c+i+g得,c*1=200+0.8y*1=1816,i*1=300-5r*1=196

得g*1=2020-1816-196=8

即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政府支出为8亿元。

扩张性货币政策:IS曲线不变,仍为0.2y+5r=500

由y*2=2020得,r*2=19.2

设新增货币供给为M1,则有LM曲线为:0.2y-5r=300+M*

于是M*=0.2y*2-5r*2-300=8

即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新增货币供给量为8亿元。

5、假设一个封闭型经济中,消费C=200+0.75(Y-T),投资I=200-25r,政府购买和税收均为100,货币需求L=Y-100r,货币供应量为1000,价格水平为2,试求:(1)求IS和LM曲线(2)求均衡收入、利率(3)当政府购买从100增加到150时,IS 曲线将如何移动,移动距离是多少?并求出此时的均衡利率和收入水平。(4)假设价格水平可以变动,试推导出总需求曲线。

答:(1)由 Y=C+I+G C=200+0.75(Y-T) I=200-25r G=T=100 可得IS曲线方程为: Y+100r=1700 ①由(M/P)d=(M/P)S (M/P)d=Y-100r MS=1000 P=2,解得LM曲线方程为:Y-100r=500 ②

(2)①、②两式联立可得: Y+100r=1700 Y-100r=500 解得均衡利率为:r=6,均衡收入水平为:Y=1100。

(3)假设政府购买从100增加到150,IS曲线会向右平移150-100=50。新的IS曲线方程为:Y+100r=1900 ③②、③两式联立可得: Y+100r=1900;Y-100r=500 解得均衡利率为:r=7,均衡收入水平为:Y=1200。

6、设某一经济的菲利普斯曲线为:∏=∏e-0.4(u-0.06),求(1)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为多少?(2)画出该经济的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解答:(1)自然失业率是指通货膨胀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一致时的失业率。在本题中,预期通货膨胀率为上一期的实际通货膨胀率,故在所给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中,令π=π-1,得u=0.06,因此,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为6%。

(2)由所给方程知,该经济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为-0.4,且是一条经过点(u=0.06,π=π-1)的直线。如图18—2所示。

图18—2 菲利普斯曲线

在长期,预期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通货膨胀率,相应地,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故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位于自然失业率的垂直线。

四、论述题论述:2道,30分

1、用IS-LM模型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IS曲线和LM曲线移动时,不仅收入会变动,利率也会变动。① 当LM曲线不变而I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时,不仅收入提高,利率也上升。这是因为,IS曲线右移是由于投资、消费或政府支出增加,一句话是总支出增加。总支出增加使生产和收入增加,收入增加了,对货币交易需求增加。由于货币供给不变(假定LM不变),所以,人们只能出售有价证券来获取从事交易增加所需货币,这就会使证券价格下降,即利率上升。② 当LM不变而IS曲线向左下移动时,收入和利率都会下降。③ 当IS曲线不变而LM曲线向右下移动时,收入提高,利率下降。这是因为,LM曲线右移,或是因为货币供给不变而货币需求下降,或者是因为货币需求不变,货币供给增加。在IS曲线不变,即产品供求情况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凡LM曲线右移,都意味着货币市场上供过于求,这必然导致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使收入增加。④ 当IS曲线不变而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时,会使利率上升,收入下降。⑤ 如果IS曲线和LM曲线同时移动,收入和利率的变动情况,则由IS和LM如何同时移动而定。如果IS向右上移动,LM同时向右下移动,则可能出现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的情况。这就是所谓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结合可能出现的情况。

2、用失业理论分析我国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你对此有何政策建议?

摩擦性失业;劳动力市场正常变化的失业;结构化失业: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同需求下降而造成失业。A最主要是解决厂商与员工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如增加交流b在培养学生时要注意培养各方面能力c政府采取一些宏观战略的财政政策扩大劳务需求,政府可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失业者寻找工作从而减少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人数,一种方法是通过政府管理就业机构,这种机构经常发布有关岗位空缺的信息。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 答案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其基本分类方法有哪几种? 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基本分类方法有:按照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定值,随动,程序】;按照系统的结构特点【反馈,前馈,前馈-反馈复合】。 热电偶测量的基本定律是什么?常见的冷端补偿方式有哪些 均质材料定律:由一种均匀介质或半导体介质组成的闭合回路中,不论截面和长度如何以及沿长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如何,都不能产生热电动势,因此热电偶必须采用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组成,其截面和长度大小不影响电动势大小,但须材质均匀; 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接入中间导体后,只要中间导体两端温度相同,则对热电偶的热电动势没有影响; 中间温度定律:一支热电偶在两接点温度为t 、t0 时的热电势,等于两支同温度特性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 、ta和ta、t0时的热电势之代数和。只要给出冷端为0℃时的热电势关系,便可求出冷端任意温度时的热电势,即 由于冷端温度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难以自行保持为某一定值,因此,为减小测量误差,需对热电偶冷端采取补偿措施,使其温度恒定。冷端温度补偿方法有冷端恒温法、冷端补偿器法、冷端温度校正法和补偿导线法。 为什么热电阻常见三线制接法?试画出其接线原理图并加以说明。

电阻测温信号经过电桥转换成电压时,热电阻的接线如用两线接法,接线电阻随温度变化会给电桥输出带来较大误差,必须用三线接法,以抵消接线电阻随温度变化对电桥的影响。 对于DDZ-Ⅲ型热电偶温度变送器,试回答: 变送器具有哪些主要功能? 变送器的任务就是将各种不同的检测信号转换成标准信号输出。 什么是变送器零点、零点迁移调整和量程调整?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的输入电路主要是在热电偶回路中串接一个电桥电路。电桥的功能是实现热电偶的冷端补偿和测量零点的调整。 大幅度的零点调整叫零点迁移。实用价值是:有些工艺的参数变化范围很小,例如,某设备的温度总在500~1000度之间变化。如果仪表测量范围在0 ~1000度之间,则500℃以下测量区域属于浪费。因为变送器的输出范围是一定的。可经过零点迁移,配合量程调整,使仪表的测量范围在500~1000℃之间,可提高测量精度。

统计过程控制(SPC)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过程控制(SPC 课程培训测试题 部门: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变差:过程的单个输出之间不可避免的差别;变差的原因可分为两类: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 3.1固有变差:仅由普通原因造成的过程变差,由? = R/d 2来估计。 3.2总变差:由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共同造成的变差,用?S来估计。 2、特殊特性:可能影响安全性或法规的符合性、配合、功能、性能或产品后续生产过程 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3、标准差:过程输出的分布宽度或从过程中统计抽样值(例如:子组均值)的分布宽度的 量度,用希腊字母或字母s(用于样本标准差)表示。 4、控制限:控制图上的一条线(或几条线),作为制定一个过程是否稳定的基础。如有超 出了控制极限变差存在,则证明过程受特殊因素的影响。控制限是通过过程数据 计算出来的,不要与工程的技术规范相混淆。 5、过程能力:一个稳定过程的固有变差(6? : R/d2 )的总范围。 6、C pk (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为一稳定过程【某一天、某一班次、某一批、某一机台 其组內的变差(R-bar/d2 or S-bar / C4 )】下的“能力指数”,计算时须同 时考虑过程数的趋势及该趋势接近于规格界限的程度。即:通常定义为CPU 或CPL中的最小值。 7、P pk(性能指数,即初期过程的性能指数):为试生产阶段一项类似于Cpk的能力指数, 某一产品长期监控下的“能力指数”;但本项指数的计算,是以新产品的初期过程 性能研究所得的数据为基础。即:通常定义为PPU或PPL中的最小值。 8 PPM(质量水准,即每百万零件不合格数):指一种根据实际的有缺陷材料来反映过程能力 的一种方法。PPM数据常用来优先制定纠正措施。

第七章过程控制系统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过程控制控制系统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 单回路控制系统由传感器、调节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组成。 2. 一个包含伺服放大器的电动调节阀,实际上是一个以调节器送来的信号为给定值、阀门位置信号为被控参数的单回路控制系统,该系统所采用的调节规律是位式调节规律。 3. 单回路控制器常见的五种控制规律是位式控制规律、比例控制规律、比例积分控制规律、比例微分控制规律及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 4. 当对象调节通道和测量元件的时间常数T 0较大,纯滞后τ很小,即τ/ T 很 小时,应用微分作用可以获得相当良好的效果。 5. 当对象调节通道时间常数T 较小,系统负荷变化较大时,为了消除干扰引起的余差,除了比例作用外还应采用积分作用。 6. 串级控制系统有两个控制回路。 7. 串级控制系统的内回路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其给定值为外回路中的主调节器输出。 8. 串级控制系统主要用于控制通道时间常数太大的被控系统。 9. 串级控制系统副调节器一般选择比例调节规律,最好不采用积分调节作用,他会牺牲副回路的快速性,彻底消除偏差也不是副回路的职责,微分调节作用也是不能采用的,否则一旦主调节器的输出稍有变化就会引起执行机构的大幅度动作,加大其磨损。 10. 串级控制系统的主调节器最好包含积分控制作用,以保证干扰被彻底克服。 11. 某个干扰能否用前馈控制系统来克服的前提条件是该干扰信号可测量。 12. 单纯的前馈控制系统能实现良好控制效果的前提是能获得相应干扰通道精确的数学模型。 二、选择 1. 串级控制系统的副回路一般采用的调节规律是(A)。 (A)比例调节规律(B)比例积分微分(C)比例微分(D)比例积分2. 对串级控制系统副回路的要求是(B)。 (A)消除稳态误差(B)快速克服主要干扰(C)消除所有干扰(D)消除主干扰3. 单回路控制系统由(A)组成。 (A)控制器、执行器、变送器和被控对象(B)控制器、执行器和变送器(C)输入、反馈、控制器和执行器(D)PID调节器、变送器和电动调节阀 三、判断 1. 串级控制系统有内外两个控制回路,主副两个调节器、两个执行器和两个被控对象。(×) 只有一个执行器,一个被控对象被分为了主对象和副对象。 2. 采用一步整定法对串级控制系统进行参数整定是考虑到对副变量控制的要求不高,允许它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这一前提,根据经验先将副调节器一次放好,不再变动,然后按一般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整定方法直接整定主调节器参数。(√) 3. 由于串级控制系统副回路具有快速性的特点,所以应将所有干扰包含在副回路中,以使干扰被快速克服。(×) 如果要将副回路包含所有的干扰,则副回路必然变得冗长而失去其快速性的优点,违背了串级控制系统设计的原则。 4. 串级控制系统中,副回路的控制目的就是稳定副变量。(×)

过程控制期末试题及其答案学习资料

过程控制期末试题及 其答案

1.控制系统对检测变送的基本要求是___准确___、__迅速__和可靠 2.从理论上讲,干扰通道存在纯滞后不影响系统的控制质量。 3.离心泵的控制方案有直流节流法、改变泵的转速n 改变旁路回流量。效 率最差的是改变旁路回流量。 4.随着控制通道的增益K o的增加,控制作用___增强_______,克服干扰能 力___最大______,最大偏差_____减小_____系统的余差减小 5.控制器的选择包括结构材质的选择、口径的选择、流量特性的选择和正 反作用的选择。 6.防积分饱和的措施有对控制器的输出限幅、限制控制器积分部分的输出 和积分切除法。 7.如果对象扰动通道增益K f增加,扰动作用__增强__,系统的余差__增大__,最 大偏差_增大___。 8.简单控制系统的组成,各部位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 简单控制系统由检测变送装置、控制器、执行器及被控对象组成。 检测变送装置的作用是检测被控变量的数值并将其转换为一种特定输出信号。 控制器的作用是接受检测装置送来的信号,与给定值相比较得出偏差,并按某种运算规律算出结果送往执行器。 执行器能自动地根据控制器送来的控制信号来改变操纵变量的数值,以达到控制被控变量的目的。 被控对象是指需要控制其工艺参数的生产设备或装置

9.气动执行器由__调节__机构和执行机构两部分组成,常用的辅助装置有 __阀门__定位器和手轮机构。 10.调节系统中调节器正反作用的确定依据是保证控制系统成为负反馈。 11.被控变量是指工艺要求以一定的精度保持__恒定 _或随某一参数的变化而 变化的参数。 12.反应对象特性的参数有放大倍数、时间常数、和纯滞后时间。 13.自动调节系统常用参数整定方法有哪些?常用的参数整定方法有!经验法*衰 减曲线法*临界比例度法*反应曲线法) 动态特性参数法,稳定边界法,衰减曲线法,经验法。 14.检测变送环节对控制系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检测元件的滞后和信号传递 的滞后问题上。 15.什么是对象数学模型,获取模型的方法有哪些? 答:对对象特性的数学描述就叫数学模型。 机理建模和实验建模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解析法)和(实验辨识法) 机理建模: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演绎方法,对已知结构、参数的物理系统运用相应的物理定律或定理,根据对象或生产过程的内部机理,经过合理的分析简化而建立起描述系统各物理量动静态性能的数学模型。 实验建模步骤:1确定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信号;2测试;3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16.简述被控量与操纵量的选择原则。. 答:一、(1) 被控量的选择原则: ①必须尽可能选择表征生产过程的质量指标作为被控变量;

2019河北工业大学考研大纲-821 机械原理

河北工业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21 科目名称:机械原理 适用专业:机械工程、机械工程(专业学位)、车辆工程(专业学位) 一、考试要求 机械原理适用于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机械工程(专业学位)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学位)专业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主要考察机构学和机构动力学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以及应用所学机械原理基本知识进行机械运动方案分析与设计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 试卷采用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相结合的形式,主要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作图分析设计题、计算题等。考试时间为3小时,总分为150分。 三、考试内容 (一)平面机构结构分析 1、机构的构成:运动副的概念和运动副的类型;运动链;机构。 2、机构运动简图:常用机构运动简图符号;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识别与绘制。 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自由度的概念;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方法。 4、机构组成原理:基本杆组的概念;机构组成原理;机构结构分类。 (二)平面机构运动分析 1、速度瞬心法:瞬心的定义;平面机构瞬心位置的确定;瞬心

在平面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 2、矢量方程图解法II级机构运动分析:矢量方程图解法的基本原理;应用矢量方程图解法对平面II级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三)平面机构力分析、效率与自锁 1、考虑摩擦时机构受力分析:常见运动副中总反力作图分析;考虑摩擦时平面机构的受力分析与平衡力计算。 2、机械的效率:机械效率的定义;理想机械的概念;基于理想机械的机械效率计算。 3、自锁:自锁的定义;常见运动副自锁的条件;机构自锁的一般条件(效率条件)及计算方法。 (四)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1、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2、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铰链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平面四杆机构的急回运动及行程速度变化系数求解;压力角、传动角、死点位置的概念与求取;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连续性的概念与分析。 3、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按连杆给定位置、按连架杆给定对应位置设计铰链四杆机构;机构倒置法原理;按行程速比系数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4、平面多杆机构:常用平面多杆机构的特性、组成机构设计与运动分析。 (五)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1、凸轮机构的应用与分类:凸轮机构特点及应用场合;凸轮机构分类 2、推杆的常用运动规律:等速运动、等加速等减速运动、五次多项式、余弦加速度运动(简谐运动)、正弦加速度运动(摆线运动)规律的特点;刚性冲击与柔性冲击的概念及成因,组合运动规律设计。

河北科技大学紫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实验三紫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实验目的: 1、掌握紫外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及要求 2、掌握建立分析方法的一般程序 3、进行扑热息痛片的含量测定 实验内容: 一、线性关系的测定 精密称取扑热息痛对照品约40mg于250ml容量瓶中,加0.5%NaOH50ml溶解后,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标准贮备液。分别精密量取2,4,6,8,10,12ml标准贮备液于6个100ml 容量瓶中,加0.4%NaOH15ml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257nm测定吸收度。计算在此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方程A=a+bC(r= ,n=6),线性范围0.32~1.92mg/ml. 二、回收率试验 取扑热息痛片10片,精密称定并研细,精密称取6等份细粉(相当于扑热息痛40mg)于250ml量瓶中,按1:1分别精密称取并加入扑热息痛对照品,按样品测定项下操作测定吸收度。按标准曲线或对照品吸收度计算百分回收率。 三、精密度试验 按样品测定项下操作测定的同批样品,计算6份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RSD). 四、样品测定 取扑热息痛片10片,精密称定后研细,精密称取细粉(相当于扑热息痛40mg)于250ml 量瓶中,加0.4%NaOH50ml及50ml水,振摇15min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5ml于100ml量瓶中,加0.4%NaOH10ml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257nm测定吸收度。按C8H9NO2百分吸收系数为715计算百分含量。 五、溶液稳定性试验 待测样品溶液室温放置,于1,2,4,6小时测定结果与0小时比较。 注意事项: 1.空白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必须澄清,不得有浑浊。如有浑浊,应预先过滤,并弃去初滤液。 2.测定时,除另有规定外,应以配制供试品溶液的同瓶溶剂为空白对照,采用1cm的石英吸收池。 3.在规定的吸收峰波长±2nm以内测试几个点的吸收度,以核对供试品的吸收峰波长位置是否正确,除另有规定外,吸收峰波长应在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波长±2nm以内;否则应考虑该试样的真伪、纯度以及仪器波长的准确度,并以吸收度最大的波长作为测定波长。 4.一般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度读数,以在0.3~0.7之间的误差较小。 5.吸收池应选择配对,否则要引入测定误差。在规定波长下两个吸收池的透光率相差小于0.5%的吸收池作配对,在必要的情况时,须在最终测量扣除吸收池间的误差修正值。 6.由于吸收池和溶剂本身可能有空白吸收,因此测定供试品的吸收度后应减去空白读数,再计算含量。 思考题: 1、简述紫外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及要求,试验注意事项。 2、简述建立分析方法的一般程序。

河北工业大学软件工程期末复习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总结 第一讲概述(选择U填空U简答) 1、1 软件工程的研究内容 软件工程要考虑专业软件开发所需要的理论、方法与工具----工程技术问题 软件工程要考虑如何有效的在软件开发中利用有限的成本资源----工程管理的问题 1、2 什么就是软件? 软件包括:---软件的内涵 ①能够提供客户所需功能与性能的计算机程序; ②使程序能够适当的操作信息的数据结构; ③用以描述程序开发过程及使用的文档。 软件产品可以为一个特定的用户设计开发,也可以为某一类通用的市场设计开发。 软件产品可以分成: 一个新的软件并不一定就是全新开发,可以由现有软件或可复用软件成分配置形成。 1、3 什么就是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就是涉及软件生产各个方面的一门工程学科 软件工程涉及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方面,从软件需求的确定到软件退役。 软件工程:(1)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与维护的过程,即将工程化应用于软件;(2)研究(1)中的方法、 ——IEEE[IEE93] 1、4 什么就是成功的软件项目 一个成功软件项目的三个要素包括: 按时交付不超预算满足用户要求。 1、5 软件过程与软件生命周期的相关概念 软件过程就是指开发或制作软件产品的一系列活动及其成果、 所有的软件过程中都包括四个基本活动:(填空) 1、描述( Specification)- 系统应该提供的功能及其开发约束; 2、开发( Development)- 软件产品的生产过程; 3、有效性验证(Validation )- 检验软件产品就是否满足了客户的需要; 4、进化( Evolution )- 按照用户的变更要求不断的改进软件。 软件生命周期就是软件过程的另一种形象描述,通常包括需求定义、分析与描述、软件设计、实现、测试、维护与退役等活动。 1、6什么就是优良软件的属性? P8 (填空U选择) 优良的软件应能交付相应的功能与性能,而且应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可依赖性、有效性与可用性:(选择题,考法内涵匹配) 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 Software must evolve to meet changing needs; 可依赖性(Dependability) Software must be trustworthy;

过程控制作业题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思考题 一. 1.什么叫串级控制系统?绘制其结构方框图。 串级控制系统是由两个控制器的串接组成,一个控制器的输出做为另一个控制器的设定值,两个控制器有各自独立的测量输入,有一个控制器的给定由外部设定。 2.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相比,串级控制系统有哪些主要特点? 多了一个副回路,形成双闭环。特点:主控制器输出改变副控制器的设定值,故副回路构成的是随动系统,设定值是变化的。在串级控制系统中,由于引入了一个副回路,不仅能及早克服进入副回路的扰动,而且又能改善过程特性。副调节器具有“粗调”的作用,主调节器具有“细调”的作用,从而使其控制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3.为什么说串级控制系统由于存在一个副回路而具有较强的抑制扰动的能力? ①副回路的快速作用,对于进入副回路的干扰快速地克服,减小了干扰对主变量的影响; ②引入副回路,改善了副对象的特性(减小副对象的相位滞后),提高

了主回路的响应速度,提高了干扰的抑制能力; ③副回路可以按照主回路的要求对副变量进行精确控制; ④串级系统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4.串级控制系统在副参数的选择和副回路的设计中应遵循哪些主要原则? ①将主要干扰包括在副回路; ②副回路尽量包含多的干扰; ③为保证副回路的快速响应,副对象的滞后不能太长; ④为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将具有非线性时变部分包含于副对象中; ⑤需要对流量实现精确的跟踪时,将流量选为副对象。 5.串级控制系统通常可用在哪些场合? * 应用于容量滞后较大的过程 * 应用于纯时延较大的过程 * 应用于扰动变化激烈而且幅度大的过程 * 应用于参数互相关联的过程 * 应用于非线性过程 6.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各有什么特点?绘制前馈控制系统结构方框图。 前馈:基于扰动来消除扰动对被控量 的影响; 动作“及时” ;

信息工程专业介绍

信息工程专业介绍: 1.专业简介:信息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把信息技术列为21世纪发展战略计划的首位。信息工程是一门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传输、存储和显示技术的学科。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在信息工程,重点是光电信息工程领域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的高级信息工程科技人才。毕业生将在光电信号的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显示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企业管理中展示才华。 2.主修课程:光电信息物理基础、光电子学、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图像处理、传感器原理技术、光电检测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光纤通信、计算机通讯网络、工程光学、微机原理、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基础以及有关数理基础和工程基础方面的课程。 3.毕业去向:本专业历年输送了大量优秀毕业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除此之外,主要为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电信部门、信息产业部门、企事业单位及有关公司录用,从事光电信息工程与技术、通信工程与技术、光电信号检测、处理及控制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很广的范围。电话交换局里怎样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象,我们周围的网络怎么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知识。我们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进行维护和更先进的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 你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以及结合计算机的实验。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自己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的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对整体进行了解,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的设计。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日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社会需求量相当大。现在是一个热门专业。 毕业后干什么——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本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可成为: 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起薪一般2000元——6000元/月; 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起薪一般4000元/月以上; 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进行科研项目等 专业是个好专业:适用面比较宽,和计算机、通信、电子都有交叉;但是这行偏电,因此动手能力很重要;另外,最好能是本科,现在专科找工作太难了!当然大虾除外 本专业对数学和英语要求不低,学起来比较郁闷要拿高薪,英语是必需的; 吃技术这碗饭,动手能力和数学是基本功当然,也不要求你成为数学家,只要能看懂公式就可以了,比如微积分和概率统计公式,至少知道是在说些什么而线性代数要求就高一些,因为任何书在讲一个算法时,最后都会把算法化为矩阵计算(这样就能编程实现了,而现代的电子工程相当一部分工作都是编程) 对于动手能力,低年级最好能焊接装配一些小电路,加强对模拟、数字、高频电路(这三门可是电子线路的核心)的感性认识;工具吗就找最便宜的吧!电烙铁、万用表是必需的,如果有钱可以买个二手示波器电路图吗,无线电杂志上经常刊登,无线电爱好者的入门书对实际操作很有好处

过程控制试题库及答案

过程控制期末试题库 (适用于沈阳建筑大学自动化专业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本题共计10分,包括3小题,10个填空,每空1分) 1.一般一个简单控制系统由(检测/变送)装置、(被控对象)、(调节)器和(执行)机构组成。 2.过程控制系统常用的参数整定方法有:(经验法)、(衰减曲线法)、(稳定边界法/临界比例度法)和(响应曲线法)。 3.在PID调节器中,调节器的Kc越大,表示调节作用(越强),Ti值越大,表示积分作用(减弱),Td值越大表示微分作用(增强)。 4.常见的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分为下列几种典型形式:(操作指导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5.在闭环控制系统中,根据设定值的不同形式,又可分为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1)定值控制系统 特点:设定值是(固定不变); 作用:保证在(扰动)作用下使被控变量始终保持在设定值上。 2)随动控制系统 特点:设定值是一个(变化量); 作用:保证在各种条件下系统的输出(及时跟踪设定值变化)。 3)程序控制系统 特点:设定值是一个(按一定时间程序变化的时间函数); 作用:保证在各种条件下系统的输出(按规定的程序自动变化)。 6.热电偶温度计的基本组成部分部分是(热电偶)、(测量仪表)、(连接热电偶)和(测量仪表的导线)。 7.串级控制系统能迅速克服进入(副)回路的扰动,改善(主)控制器的广义对象特性,容许(副)回路内各环节的特性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而不影响整个系 统的控制品质。 8.定值控制系统是按(偏差)进行控制的,而前馈控制是按(扰动)进行控制的;前者是(闭)环控制,后者是(开)环控制。 二、选择题(本题共计10分,包括5小题,每题2分) 1.由于微分调节规律有超前作用,因此调节器加入微分作用主要是用来(C):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及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C卷 一、填空题(每空1.5分)(本题33分) 1、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和测量变送等环组成。 2、过程控制系统由工程仪表和被控过程两部分组成。 3、压力检测的类型有三种,分别为:弹性式压力检测、应变式压力检测、压阻式压力检测。 4、气动执行结构主要有薄膜式和活塞式两大类。 5、根据使用的能源不同,调节阀可分为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和液动调节阀三大类。 6、过程数学模型的求取方法一般有机理建模、试验建模和混合建模。 7、积分作用的优点是可消除稳态误差(余差),但引入积分作用会使系统稳定性下降。 8、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比值控制系统可分为单闭环比值控制、双闭 环比值控制和变比值控制三种。 9、造成积分饱和现象的内因是控制器包含积分控制作用,外因是控制器长 期存在偏差。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本题15分) 1、过程控制:指根据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采用测量仪表、执行机构和计算机等自动化工具,应用控制理论,设计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 2、串级控制系统:值采用两个控制器串联工作,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由副控制器的输入去操纵调节阀,从而对住被控变量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3、现场总线:是指将现场设备与工业控制单元、现场操作站等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具有全数字化、分散、双向传输和多分枝的特点,是工业控制网络向现场级发展的产物。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本题32分) 1、什么是PID,它有哪三个参数,各有什么作用?怎样控制? 答: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简称。其三个参数及作用分别为:(1)比例参数KC,作用是加快调节,减小稳态误差。(2)积分参数Ki,作用是减小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3)微分参数Kd,作用是能遇见偏差变化趋势,产生超前控制作用,减少超调量,减少调节时间。 2、前馈与反馈的区别有哪些? 答:(1)控制依据:反馈控制的本质是“基于偏差来消除偏差”,前馈控制是“基于扰动消除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2015年)

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 科目名称机械原理(I)科目代码822 共3页 适用专业机械工程 注:所有试题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填空(共20分,每题2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1、按照运动副引入的约束数,旋转副属于。 AⅢ级副 BⅣ级副 CⅤ级副 DⅥ级副 2、对于曲柄摆动导杆机构,以导杆为原动件,当时为机构的死点位置。 A曲柄与导杆共线B当曲柄与机架共线C当曲柄与导杆垂直D当曲柄与机架垂直3、曲柄滑块机构,如果需要改变滑块的行程,下列哪个措施是无效的? A调整曲柄长度B调整连杆长度C改变偏距D改变曲柄转速 4、凸轮设计中,一下不能通过增大凸轮基圆直径解决的问题是。 A凸轮最大压力角过大B从动件的刚性冲击C凸轮轮廓出现尖顶D平底推杆运动失真现象5、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齿数为z1,螺旋角为β,基圆柱上的螺旋角为βb,则其当量齿数z v= 。 Az v=z/cos3β B z v=cos3βb C z v= cosβb D z v=z/cosβ 6、对于渐开线标准齿斜齿圆柱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 A>17 B<17 C=17 D与螺旋角无关 7、对于宽径比(b/D)≥0.2的不平衡刚性转子,需。 A动平衡B静平衡C先静平衡后动平衡D先动平衡后静平衡 8、若凸轮从动件运动规律为等速运动规律,当凸轮转速提高一倍时,从动件的速度提高倍。A1 B2 C4 D0.05 9、∑=90°的渐开线标准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传动比i12= 。 Atgδ1 B tgδ2 C ctgδ2 Dsinδ1/ sinδ2 10、下列间歇运动机构中没有冲击的间歇运动机构的是。 A不完全齿轮机构B棘轮机构C槽轮机构D凸轮间歇运动机构 二、问答题(共30分,每题6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1、机械系统方案设计过程中工作循环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绘制工作循环图? 2、什么是机构的自锁?机构自锁的一般条件是什么? 3、什么是正传动?正传动的特点是什么?正传动与正变位有什么区别?

河北工业大学-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基于哈夫曼编码的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哈夫曼编码的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及其相关操作。 (2)掌握构造哈夫曼树的基本思想,及其编码/译码过程。 二、实验内容 利用哈夫曼编码进行通信可以大大提高信道利用率,缩短信息传输时间,降低传输成本。但是,这要求在发送端通过一个编码系统对待传输数据预先编码,在接收端将传来的数据进行译码。对于双工信道,每端都需要一个完整的编/译码系统。试为这样的信息收发站设计一个基于哈夫曼编码的通信系统。 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1)初始化处理:建立通信系统 (1)建立有100句中文的信息集合,每个句子称为一条信息。(2)输入编码参数: ①从终端输入编码字符集大小n,字符编码长度m(设n为4,m为8); ②从终端输入编码字符(设为A,B,C,D); (3)生成每条信息的字符编码,构造字符编码集合; (4)计算每个字符编码集合中出现的概率; (5)根据字符概率构造哈夫曼树,求出每个字符的二进制编码。 2)发送端信息编码 (1)用户从信息集合中选择一条信息,找到该信息对应的字符

编码; (2)根据该信息的字符编码,哈夫曼树求出的每个字符的二进制编码,构造出该信息的二进制编码,记录二进制比编码。 3)接受端信息译码 (1)根据得到的信息的二进制编码,利用哈夫曼树求出每个字符的二进制编码还原出信息的字符编码; (2)根据信息的字符编码,找到对应的信息。 三、源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char *codechar; int ncodechar,lcodechar; int *arraychar[100]; char *temp; float *proba; char pass[50]; int passl; struct node { float pro; int num; struct node* p; struct node* lc; struct node* rc; char *res; int length; }*hc; char message[100][20]={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首孝弟"}, {"次见闻"},

过程控制试题及标准答案

三:简答题32分 1.什么是PID,它有哪三个参数,各有什么作用?怎样控制? 答: 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简称。其三个参数及作用分别为: (1)比例参数KC,作用是加快调节,减小稳态误差。 (2)积分参数Ki,作用是减小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 (3)微分参数Kd,作用是能遇见偏差变化趋势,产生超前控制作用,减少超调量,减少调节时间。 2.正反方向判断气开气关,如何选择?P84 答:所谓起开式,是指当气体的压力信号增大时,阀门开大;气关式则相反,压力增大时,阀门关小。气动调节阀气开气关形式的选择,主要从工艺生产的安全来考虑的。详见例题3-5 气开气关调节阀的选择主要是从生产安全角度和工艺要求考虑的,当信号压力中断时应避免损坏设备和伤害操作人员。如阀门处于开的位置时危害性小,则应选气关式反之选用气开式。 3.控制器正反方向判断 P133 答:所谓作用方向,就是指输入作用后,输出的变化方向。当输入增加时,输出也增加,则成该环节为“正环节”,反之,当输入增加时,输出减少,则称“反作用”。具体步骤 (1),判断被控对象的正/反作用那个方向,主要由工艺机理确定。 (2)确定执行器的正/反作用方向由安全工艺条件决定。 (3)确定广义对象的正/反作用方向 (4)确定执行器的正/反作用方向 4.串级系统方框图P176及特点是什么? 答:特点(1)减小了被控对象的等效时间常数;(2)提高了系统工作频率;(3)对负载变化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5.前馈反馈的区别有哪些? 答:(1)控制依据:反馈控制的本质是“基于偏差来消除偏差”,前馈控制是“基于扰动消除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 (2)控制作用发生时间方面:反馈控制器的动作总是落后于扰动作用的发生,是一种“不及时”的控制;扰动发生后,前馈控制器及时动作。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2011年A卷)

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 科目名称机械原理(II)科目代码822 共3页 适用专业机械工程 注:所有试题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填空题(共20分,每题2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1、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齿轮的压力角与啮合角在处相等。 2、直齿圆锥齿轮的标准参数规定在。 3、在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中,除了用变位方法来凑中心距,还可用来凑中心距。 4、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因极位夹角,所以机会特性。 5、对于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为减小升程压力角,则应凸轮的基圆半径。 6、曲柄导杆机构,若导杆为主动件,则机构出现死点的位置时。 7、当使机器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稳定运转,可采取下列措施:当机器主轴转速具有周期性波动时,使用调速;而当机器主轴转速具有非周期性波动时,则使用来调速。 8、从受力观点分析,移动副的自锁条件是;转动副的自锁条件。 9、作相对运动的三个构件的三个瞬心必。 10、当两个构件组成移动副时其瞬心位于处。当两构件组成转动副时,其瞬心位于。 二、简答题(共34分) 1、(6分)什么是机械的自锁?自锁与死点位置有什么区别? 2、(6分)同一构件上不同两点A和B间的速度及加速度有何关系?两构件上的重合点B1和B2间的速度及及加速度有何关系? 3、(6分)一对标准齿轮的实际中心距略大于标准中心距时,其传动比有无变化?仍能继续啮合吗?其顶隙、齿侧间隙有何变化?请说明原因。 4、(8分)何谓刚性转子的动平衡?何谓刚性转子的静平衡?他们各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各至少需要几个平衡平面进行平衡。 5、(8分)为什么要建立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确定模型所应遵循的条件是什么? 三、计算题(共40分) 1、(16分)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传动比i12=2.5,模数m=4mm,压力角α=20°,

过程控制习题与答案

第1章绪论思考题与习题 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 解答: 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 2. 控制方案丰富 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 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 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 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解答: 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机构,检测变送装置。 1-3简述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扰动(干扰)量、设定(给定)值和偏差的含义? 解答: 被控对象自动控制系统中,工艺参数需要控制的生产过程、设备或机器等。 被控变量被控对象内要求保持设定数值的工艺参数。 操纵变量受控制器操纵的,用以克服扰动的影响,使被控变量保持设定值的物料量或能量。扰动量除操纵变量外,作用于被控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因素。 设定值被控变量的预定值。 偏差被控变量的设定值与实际值之差。 1-4按照设定值的不同形式, 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 解答: 按照设定值的不同形式又可分为: 1.定值控制系统定值控制系统是指设定值恒定不变的控制系统.定值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克服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使被控变量最终回到设定值或其附近.以后无特殊说明控制系统均指定值控制系统而言. 2.随动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的设定值是不断变化的.随动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使被控变量能够尽快地,准确无误地跟踪设定值的变化而变化 3.程序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的设定值也是变化的,但它是一个已知的时间函数,即设定值按一定的时间程序变化。 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 解答: 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为什么说研究控制系统的动态比其静态更有意义? 解答: 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在自动化工作中,了解、研究控制系统动态比其静态更为重要。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干扰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在扰动引起系统变动后,就需要通过控制装置不断地施加控制作用去消除干扰作用的影响,使被控变量保持在工艺生产所规定的技术指标上,以满足过程控制的要求。一个正常工作的自动控制系统,时时刻刻都受到扰动的频繁作用,总是处在一种频

2021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看到贴子的考研党们,恭喜大家和我一样走上考研这条追梦之路,考研这条路是真的不容易走完它需要我们倾尽心力,因此我也想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我的考研之路是怎么走过的,希望可以为想考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同学提供有用的帮助。 我觉得考研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因为考研准备期间的坚持是很重要的,在考研准备期间不像高考那样,考研是没有人监督,也没有人强迫,全靠个人的毅力去坚持,所以对于考研的动力需要我们自己把控,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就是很好的动力。 河北工业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等专业基础课程。数据结构这一部分在考试内容中是分数占比最高的一部分,所以复习专业课的重点就要从这一部分下手,而且一定要熟练的掌握各种数据结构和排序查找算法,并且经常抽时间过一遍,不能再学会之后就不在看,如果不经常抽时间看肯定会忘记,而且这些数据上的东西每一次看都会有不一样的理解,这科概念性的东西相对来说比较少,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路。 关于数据结构这一部分的复习我推荐《数据结构(C 语言版)》这一本书,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从抽象数据类型的角度讨论了各种基本类型的数据结构及其应用,还主要讨论了查找和排序的各种实现方法及综合分析比较。对于数据结构的描述比较详细,适合数据部分的学习,如果可以把这一本书掌握透彻,相信对于语言结构你会有更新更深的理解。 计算机组成原理相比数据结构来说稍微简单一些,但是也是不能忽视的部分,我认为想要学好计算机的组成原理重要的是理解,一定要理解计算机的组成原理,理解之后在很多问题上都可以从原理上找到答案,计算机相关的专业还是不需要太多的死记硬背的,计算机的组成原理的知识点比较多,要是光靠背到考试时一紧张可能就忘记了。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复习资料我这里有2本推荐书,第一本《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通过对一台计算机的剖析,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具体的理解总线是怎么把计算机各大部件互连成整机。书里的概念简单清楚,书里的所举案例力求与当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更好地帮助理解计算机组成的原理。第二本我推荐《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主要

最新过程控制期末试题及其答案

1.控制系统对检测变送的基本要求是___准确___、__迅速__和可靠 2.从理论上讲,干扰通道存在纯滞后不影响系统的控制质量。 3.离心泵的控制方案有直流节流法、改变泵的转速n 改变旁路回流量。效 率最差的是改变旁路回流量。 4.随着控制通道的增益K o的增加,控制作用___增强_______,克服干扰能力- ___最大______,最大偏差_____减小_____系统的余差减小 5.控制器的选择包括结构材质的选择、口径的选择、流量特性的选择和 正反作用的选择。 6.防积分饱和的措施有对控制器的输出限幅、限制控制器积分部分的输出 和积分切除法。 7.如果对象扰动通道增益K f增加,扰动作用__增强__,系统的余差__增大__,最 大偏差_增大___。 8.简单控制系统的组成,各部位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 简单控制系统由检测变送装置、控制器、执行器及被控对象组成。 检测变送装置的作用是检测被控变量的数值并将其转换为一种特定输出信号。 控制器的作用是接受检测装置送来的信号,与给定值相比较得出偏差,并按某种运算规律算出结果送往执行器。 执行器能自动地根据控制器送来的控制信号来改变操纵变量的数值,以达到控制被控变量的目的。 被控对象是指需要控制其工艺参数的生产设备或装置 9.气动执行器由__调节__机构和执行机构两部分组成,常用的辅助装置有 __阀门__定位器和手轮机构。 10.调节系统中调节器正反作用的确定依据是保证控制系统成为负反馈。 11.被控变量是指工艺要求以一定的精度保持__恒定 _或随某一参数的变化而 变化的参数。 12.反应对象特性的参数有放大倍数、时间常数、和纯滞后时间。 13.自动调节系统常用参数整定方法有哪些?常用的参数整定方法有!经验法*衰 减曲线法*临界比例度法*反应曲线法) 动态特性参数法,稳定边界法,衰减曲线法,经验法。 14.检测变送环节对控制系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检测元件的滞后和信号传递 的滞后问题上。 15.什么是对象数学模型,获取模型的方法有哪些? 答:对对象特性的数学描述就叫数学模型。 机理建模和实验建模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解析法)和(实验辨识法) 机理建模: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演绎方法,对已知结构、参数的物理系统运用相应的物理定律或定理,根据对象或生产过程的内部机理,经过合理的分析简化而建立起描述系统各物理量动静态性能的数学模型。 实验建模步骤:1确定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信号;2测试;3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16.简述被控量与操纵量的选择原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