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检验前标本质量控制

检验前标本质量控制

检验前标本质量控制
检验前标本质量控制

检验前标本的质量控制

随着基础医学的飞速发展,先进科学技术和实验仪器的广泛应用,医学检验质量不断提高。医学检验的目的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诊断依据。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必须坚持全面质量控制(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om)。临床医学检验全程的高质量是保证医疗高质量的重要环节。

目前全国大多数临床实验室虽已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但多仅应用在分析中及分析后,对分析前环节的质量控制重视不够。从临床医学检验质量全面管理看,分析前的标本质量也很重要,标本采集、保存及处理不当可造成结果的不准确,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影响。

检验前质量管理是决定检测结果“真实准确性”的前提,全员参与性是其特征,包括检验人员、临床医师、护士、护工人员以及受检者本人,任一环节的疏漏或不规范均可导致检验结果的误差。在实际工作中,没有一份合格的病人标本,检验人员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一份反映病人真实状况的检验报告。因此,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环节,标本的规范化采集是结果准确性的保证。

检验前质量管理过程中,患者的情况和状态对能否反映患者的各种生理指标有重大意义。为使检验效果有效地服务于临床,医护人员包括检验工作者应了解标本采集前患者的状态要求和非疾病

影响因素,并将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指导患者正确配合

我院20082011年检验不合格标本分析

实用医技杂志2013年2月第20卷第2期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ques,February2013,Vol.20,No.2 我院2008—2011年检验不合格标本分析 山东省济宁市兖矿集团第三医院(272072)王桂焕王怀彩曹君亮 实验室结果误差按其产生过程分类,可分为分析前误差、分析中误差和分析后误差。分析前误差因素逐渐成为引起实验结果误差的首要原因,占46.0%~62.8%[1]。 分析前过程包括医师开具的医嘱、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送、标本接收及离心等,其中又以标本的采集方法及盛放容器最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我科记录的不合格标本,并结合与临床沟通后制定的改进措施,探讨如何控制和降低不合格标本量,以确保分析前质量。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标本来源: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2011年记录的所有病区送检的血液不合格标本600份。血液标本由病区护士采集,由工勤人员送检。 1.1.2试剂与仪器:血液标本采集容器2008年为我院以注射器-玻璃管/硅化塑料管加自配抗凝剂采血方式向真空采血系统过渡的阶段,自2009年起全部使用真空采血系统。其中玻璃管为中国上海玻璃厂生产;硅化塑料管为中国拱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真空采血管包括:含分离胶及促凝剂的血清管(黄盖)、柠檬酸钠抗凝管(蓝盖)、乙二胺四乙酸(EDTA)-K2抗凝管(紫盖)、肝素抗凝管(绿盖),均为美国BD 公司生产。 1.2方法 1.2.1不合格标本判断:检验科工作人员在接收标本时检查是否有以下情况:①标本凝块:抗凝标本中找到凝块;②标本量少:标本采集量无法满足检验需求或抗凝标本采集量未达到规定要求;③标本类型错误:使用了错误的标本采集容器; ④标本容器破损;⑤送检超时:标本采集后未在规定时间内送达检验科;⑥标本信息有误:患者信息有误、条形码号重复、无检验项目等;⑦标本溶血:影响检测结果的中重度溶血;⑧严重脂血:白色、牛奶状脂血,可因严重高脂血症或静脉营养液所致;⑨标本污染:静脉、留置管采血或补液静脉采 血、标本运送途中因未加盖受到其他标本的污染等。其中第7和8条在标本离心后判断,第9条一般由负责检测的工作人员判断。凡符合上述情况均判断为不合格标本。 1.2.2不合格标本的处理:检验科工作人员电话告知相应病区护士标本需要重新采集的原因,并在工作记录表中记录该不合格标本的相应信息,包括:收到日期、送检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号、检验项目、不合格的原因、接收人及电话通知临床的受话人。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2007数据库汇总及分类统计不合格标本量与不合格率。2008年不合格标本量大,不合格率用百分比(%)表示;2009年起不合格标本量明显下降,不合格率用千分比(‰)表示,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Pearsonχ2检验比较不同种类的抗凝管发生标本凝块的风险,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008年注射器-玻璃管/硅化塑料管加自配抗凝剂采血方式与真空采血系统不合格标本分析:2008年共收到血液标本18650份。其中注射器-玻璃/硅化塑料管加自配抗凝剂采集的标本6714份(36%),真空采血系统采集的标本11936份(64%)。记录到不合格标本共计1607份,总不合格率高达8.62%,其中最主要的不合格原因为标本凝块、溶血及标本量少,分别占所有不合格标本的38.2%、22.5%及9.1%。注射器-玻璃管/硅化塑料管加自配抗凝剂与真空采血系统各种原因不合格率比较:见第176页表1。可见真空采血系统的不合格率低于注射器-玻璃管/硅化塑料管加自配抗凝剂采血方式,尤以标本凝块的下降为主;此外玻璃管常见的运送途中发生的污染及离心时试管破损等情况未在真空采血系统中发生。 2.22008—2011年真空采血系统不合格标本比较:不合格率分别为1 3.29‰、1.49‰、0.96‰及0.52‰,呈逐年下降趋势,且2009较2008年下降最为明显。 175 ··

检验科分析前质量控制

检验科分析前质量控制 -陆晓柒 1、申请项目的选择。医生对申请检验项目的选择与结果的阳性预测 值与诊断特异性有关,合理的项目选择是现代循怔医学的要求,由 于临床医生对检验项目的选择习惯不同,不同病人要求检验的项目 不同,因此应在规范的基础上又有选择的灵活性。我们在设计申请 单时根据不同诊断价值进行分类,分成不同的诊断系列又进行高、中、低不同项目的组合,医生在选择项目时既直观又灵活。 2、患者的知情同意。各种检查的目的、标本的采集方法、可能的误差、收费等信息是患者应该知道的权利,有些项目涉及患者个人隐私,有些项目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甚至医疗合同。医护人员往往 由于各种因素对此不够重视,有时甚至导致医患纠纷。对于住院患 者我们采用书面表格形式供患者了解并签字确认;门诊患者在申请 单上注明免责声明,采血窗口张贴收费标准、注意事项、有疑问时 当天提出免费复查及免责声明;某些检验项目在报告单上注明阳性 或阴性结果的临床意义、提示的价值,以免医生或患者做出错误的 判断。 3、标本采集前患者的准备。是实验室前质控的重要环节,包括生活 习惯与条件如饮食、饮酒、饮料、用药、劳动与运动、工作条件、 精神情绪、抽血时间、生理病理状况等。有资料显示一顿标准餐后 对生化指标造成的影响为5%-50%;大量饮酒后GGT升高一倍以上,TCHO、TG升高40%;长期坚持锻炼者血清中CK、AST、LDH升高;大 部分生化项目的日间变化在5%-10%,ALT在一天的生理变化达5%-30%,酸性磷酸酶日间变异达50%-100%。许多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因素患者不知道,甚至临床医生也不了解,因此抽血前的告知非常 重要。对此我们印制了包含标本采集前患者注意事项的宣传单,对 于住院患者作为住院须知发给患者,门诊病人在导医台,采血窗口,体液室窗口等张贴和发放,在检验申请单上标示注明,采血后再发 给一份。另外标本采集的时间相对固定,住院患者早晨7-8点,门 诊患者7-9点,尽量减少生理时差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4、标本采集时的姿势。人体在不同的姿势时水,电解质在血管和组 织的分布不同,对血液中的成分影响很大,如直立位时,水,电解 质从血管渗入组织,血液浓缩,血清蛋白,酶,血细胞压积,激素 等平均升高5%-8%,从直立位转入坐位需要15分钟的平衡。当 人体位置从坐位转入仰卧位,水,电解质重回血管,血液稀释,血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技术要求,必须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进行控制,特制定本规定。 一、外购件及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一)外购件及原材料程序控制 l、按照公司生产计划,由供销科制定外购件及原材料明细计划,内容包括:外购器材名称,牌号(型号)规格,数量及质量要求。 2、计划报经理批准后,由采购员按计划购买。 3、采购员买回外购件或原材料后交到库房复验, (二)外购件及原材料质量控制 1、末经复验或复验不合格的外购器材或材料,不得办理入库手续,更不得投入使用。 2、复验原则 a、一般类外购件主要复验其型号、规格、数量,并查验所带来的质量证明文件,及在发运中有无损伤等,无合格证不予验收。 b、关键、重要类外购件及原材料,除按上述a的规定复验外,还应按其技术标准、质量要求逐件 (或逐批)进行检查复验。 c、经复验合格后,由保管员建卡入库。 d、经复验不合格的外购件或原材料,由采购员退货处理。 二、外协件的质量控制

(一)外协件过程控制 1、按照公司生产计划,由生产科制定外协件明细计划,内容包括:外协件数量,协作进度及流程。 2、技术部门提供外协技术资料,包括;图纸、工艺及其它必要的技术标准。 3,由生产科组织有关人员联系外协加工厂家,签字协作加工合同,其内容包括:数量、进度、价格、质量要求、验收方法及服务内容等。 (二)外协件质量控制 1、自带材料毛坯工艺外协工件,每批转回公司须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2、由外协厂家提供原材料加工而成的锻件,铸件毛坯,交货时除附产品合格证明外,还需附"化学成份分析报告"或"机械性能检测报告"。 3、外协件存在加工后才能发现的内在缺陷:如气孔、夹杂裂纹等应由协作员退回厂家更换。 4、外协件进厂后,随同有关的质量证明文件交检验员进行复检,并做好记录,验收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时,由生产科负责退货,并联系返修或更换。 三、产品零部件质量检验控制 (一)产品质量检验的依据是图样、技术文件、工艺规程、检验规范和有关标准及订货合同的要求。

检验科质量管理及监督记录文本

检验科质量管理与监督记录 濮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二〇一六年度

实验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一、质量管理 1、科主任负责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制度,体现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应有适宜的实验室信息系统(LIS)进行检验数据管理,存在问题有分析、处理程序及改进措施,有记录文件。 2、每月召开1次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会议,内容要体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有记录。 3、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全员参与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员工知晓指控要求、程序与方法。 4、制定专业人员继续教育计划,做到知识不断更新,对特殊检测项目和新技术、新业务实施准入管理、有制度、有相关培训内容、讨论记录和操作规程,有代表科室特色及水平的技术项目,有本科工作统计数据资料,有与院外先进水平比较的检查项目。 二、工作规范 1、开展临床检验项目必须是经批准的准入项目,开展特殊检查的实验室应有验收、准入程序,工作人员有上岗资格证明文件、应建立实验项目临床应用指南或手册,定期更新,对本院尚未开展或条件不具备的部分检验项目应有规范的外送运行机制,并签订有保障合同或协议及委托合同或协议,有检查服务项目清单,能够提供24h急诊服务,能够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2、科室布局与流程合理、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有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有废弃物处理程序,并落实到位,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实验室废弃物、尖锐器具的处理应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规范要求,具有生物危害标志,使用正确。 3、有室内质控制度及室内质控失控处理程序,参与省市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有记录,有EQA回报不及格结果的处理程序,有工作记录,检测

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常见原因分析

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常见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充分了解医院检验分析前标本的不合格发生情况,对其产生原因进行深 入调查,从而制定相应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对医院2013年2月到2014年9月不合格检验 标本的情况及其原因进行统计。结果医院各临床科送交的不合格标本总共99份。其中血液 凝固不合格数在血标本不合格数中占最多,为34份,不合格率为33.84%.标本溶血17份, 不合格率为17.17%。此外,前列腺液和精液等均有不合格样本出现。结论医院应加强标本采集的完善工作,不断规范标本运输操作的规范和流程,将不合格标本的出现降到最低。 【关键词】医院;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进步,医院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更加依赖于客观的检验标准。因为 检验结果的准确程度取决于检验标准的质量,所以不合格的检验标本会对检验结果造成直接 影响,进而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造成重要影响。而不准确检验结果需要进行重新取样复查, 这样就会及加重患者的痛苦,同时增加患者的医药费用,导致医疗纠纷的产生。根据有关调查,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标本采集不合理导致的,所以加强标本的质量管理,确 保检验标本的合格性具有的重大意义。 1材料和方法 1.1临床材料 将医院2013年2月到2014年9月期间临床各科室中检验标本不合格的情况进行统计, 送检过程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临床检验的有关规定进行,各送检标本都经过严格核对。 1.2方法 检验人员检查标本外观,通过检查分析、复查,并联系临床医生等方法,发现和确定检 验标本的不合格情况,并对情况进行及时详细的登记。 2结果 2.1不合格标本的分类统计结果 医院对临床科室送检的被检验标本进行统计,共统计出不合格的检验标本99份,其中 血液凝固不合格数在血标本不合格数中最多,为34份,不合格率为33.84%.标本溶血17份,不合格率为17.17%。此外,前列腺液和精液等均有不合格样本出现。 2.2标本不合格原因 抗凝剂和血液的比例不适当,抗凝血剂和脂血、溶血或者血液稀释、细小凝块等和检测 项目不相符。粪便容器被污染或者没有标本存在。尿标本量不达标、未添加防腐剂或者放置 时间太长。精液的采集没有严格按照规定严格执行,使得标本采集不完全,记录时间出现偏差。此外,前列腺液的标本在采集时质量出现问题,没有进行及时送检,导致容器污染、标 本干涸等情况发生。护士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做到“三查八对”,有些医生在开标本申请单时 很不符合规定,字迹潦草、书写随意,出现标本和申请人的姓名不相符,标本没有粘贴标签,容器不符合标准等情况。 3讨论 3.1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的分析

检验科检验全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检验科检验全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一项检验从医生提出申请到检验报告单发出,有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三个阶段的一系列程序,而且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要得到良好的检验结果,应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程序,即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影响分析结果可靠性的各方面因素或各个环节,以及检验的全过程。 一、主要步骤 完成上述全过程的监测和控制,至少有10 个基本步骤。 1.有专人负责全面质控工作。 2.对工作人员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和业务培训,普及质控知识。 3.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是质控方案得以实施的保证。 4.有标准化的操作规程。 5.有分析前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程序。 6.仪器量器的定期鉴定、校正和正确使用。 7.实验用水、试剂、质控品及校准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8.所采用的各种测定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等技术性能良好。 9.选择合适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常规开展室内质控,对失控结果及时采取相应 的处理措施。 10.参加实验室间的质量评价活动或能力比对检验,认真分析回报结果,对失控的 项目要及时检查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正措施。 二、分析前质量控制 检验结果受到许多非病理因素的影响,如由于饮食、性别、年龄、活动、昼夜节律等引起的生物学变异;药物可能对分析物组成或分析本身的干扰;标本采集、处理不当,而发生溶血、水分蒸发或使标本被污染等;申请单填写不清楚、不完整,标本编号错误等。这些分析前因素可能引起比分析误差更大的问题,必须严格控制。所有的标本采集者(包括实验室检验人员、护士、医生)都必须接受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培训。 三、分析后质量控制 通过严格的分析前和分析中质量控制产生的检验结果,仍然可能由于结果的传递和解释而产生误差。良好的实验室信息系统管理可极大地减少结果传递的误差,但并不能完全消除误差。由经过培训的检验师对检验结果进行适当的解释,并考虑以下问题:该结果正常吗?是否与前次结果明显不同?是否与临床信息吻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进一步的实验检查

医院检验科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医院检验科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摘要】为了解我科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提高分析前质量控制水平,对2004-2007年标本按不同目的、类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发现血液标本和胸腹水标本的不合格比率较大,其中血液标本溶血和标本凝固占不合格标本比率达71. 18%,并逐年下降。溶血和标本凝固是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加强对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可提高分析前质量控制水平。 【关键词】标本;质量控制;胸腹水;血液 随着医院诊疗手段的不断完善,实验检查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但一个准确的检验结果是要经过检验分析前、中、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才能得到。目前多数实验室都有较完善的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制度,但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由于存在实验室难以掌控的影响因素是个薄弱环节[1]。为了解近年来我科分析前阶段不合格标本的成因,提高我院标本采集合格率,加强分析前质量控制,现对2004—2007年我科收到的标本进行总结分析。 1材料与分析 1. 1标本来源和种类 2004—2007年我科共收到标本552601份,其中2004年117123份,2005年129980份,2006年140129份,2007年165369份,包括血液、尿液、粪便和胸腹水标本,不合格标本6245份,不合格率1. 13%。 1. 2不合格标本的类型分布(表1)表12004—2007年不合格标本的类型分布6345份不合格标本中血液标本的不合格率最高(1. 23%),胸腹水的不合格率次之(0. 61%),尿液和粪便的不合格率较低。 尿液和粪便不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血液和胸腹水与尿液和粪便的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提示不合格标本主要出现在血液和胸腹水标本中,因此应加强对这两类标本采集和处理方面的学习和培训。 1. 3不同年份不合格标本分布(表2)表22004—2007年不合格标本的分布2004—2007年各年份检验标本不合格率呈逐年降低趋势。 1. 4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分析(表3)表32004—2007年6245份标本不合格原因分布本科收到不合格标本总数为6245份,按照不合格原因所占比率由大到小排列如下:溶血、标本凝固、标本量少、标签贴错、用错标本容器、标本量多、输液同侧采血、饮食影响、标本受污染、药物影响,溶血和标本凝固是标本不合格

产品质量控制与检验流程

江苏永昇空调有限公司 产品质量控制与检验流程为加强产品在采购、生产制造、调试试验、包装出厂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提高质量、降低质量损失,特对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的控制和检验流程进行统一化与程序化。 所有检验必须依据《产品检验调试规范》、《工艺文件》、标准、图纸、设备明细表、合同要求等。 一、外购、外协产品质量控制与检验 1、外购、外协产品进司后堆放在待检区或指定区域,由经办人员对其数量、规格型号、外观质量、附件资料等进行自行检查、核对; 2、外购、外协产品经办人检查核对无误后填写送检单,要求准确、详细,涉及到专用物资应备注,连同图纸、设备明细表等相应文件一并递交检验员报检; 3、检验员按送检单内容,对外购、外协产品进行资料收集、质量检验并填写检验报告,对质量检验状态进行标识,将检验结果在送检单上明确标注; 4、外购、外协产品经办人员根据检验结果,合格的办理进库手续。不合格的进行隔离并采取退货、更换、返工、维修等方法处理,自检合格后重新履行送检程序; 5、试用件的质量由质管部负责跟踪,并适时提供给供应部; 6、检验员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处理情况进行跟踪、追溯; 7、仓库和其他任何使用方不得接受不合格的外购、外协产品。 二、钣金油漆车间产品质量控制与检验 1、钣金油漆车间在施工前应认真阅读图纸、技术说明等,全面、真实了解产品技术要求、外观颜色、防腐级别、装配构造等; 2、机架组的制作的底座、机架在拼装前对已氧化、锈蚀的材料进行磷化、除油、除锈处理,对于外形尺寸较小、无保温材料的可以制作成型后进行磷化、除油、除锈处理。做好后进行自检、互检,报检验员确认合格后方可转序; 3、钣金组制作的框架、壳体、门板等下料、折边后需油漆的,进行自检、互检,检验员抽检确认合格后方可转序; 4、承水盘、电控箱、安装板、壳体、门板等需外协镀锌、喷塑、发泡的,必须提前将应存在的马脚、接地柱、导线板、螺丝孔等全部制作好,做好后进行自检、互检,报检验员确认合格后方可转外协加工。风冷分体空调如因导线板、马脚等不能预先焊接好,应采用二次装配,试装后再外协; 5、钣金组制作的框架、壳体、门板等拼装时,隐蔽部位或以后防腐有困难的部位,必须预先做好防腐处理; 6、钣金组最终转序前进行自检、互检,所有产品的机组标识卡、部件标识卡要求填写完整、准确,经检验员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转序,并将流转卡传递到下道工序,质量记录交检验员保存。 7、所有工件、部件、机组油漆前,表面的油污、氧化层、锈蚀、焊渣、飞溅、锐边等必须清除干净,并得到质检员的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油漆过程中发现

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4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 一、标本类型错误率 定义: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标本类型错误率= ×100% 意义:反映所采集标本的类型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标本类型符合要求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条件。 二、标本容器错误率 定义:采集容器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标本容器错误率= ×100% 意义:反映用于采集标本的容器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三、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定义:采集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100%

意义:反映标本采集量是否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标本采集量不足或过多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四、血培养污染率 定义: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占同期血培养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血培养污染率= ×100% 意义:反映血培养过程是否操作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五、抗凝标本凝集率 定义:凝集的标本数占同期需抗凝的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抗凝标本凝集率= ×100% 意义:反映标本采集过程抗凝剂是否正确使用的情况,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六、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 定义:检验前周转时间是指从标本采集到实验室接收标本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检验前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计算公式: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n+1)/2, n 为奇数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 n/2+X n/2+1)/2,n为偶数 注:n为检验标本数,X为检验前周转时间。

XX医院检验科质量控制方案及流程

检验科质量控制方案及流程 一、质控内容:从临床医生申请实验开始至实验室完成检测,以及登记和发出报告的全过程中一系列保证实验质量的方法和措施,包括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中质量控制和分析后质量控制。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 二、质控方案: (一)血细胞分析的质量控制 1、分析前质量控制 (1)上岗前应清楚工作程序,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并通晓仪器操作规程及仪器维护。 (2)仪器的校准:首先,lH750长期使用原装配套试剂和标准液,每年对仪器校准一次。同时,测新鲜血样,并用此血样结果校准其他血球仪并作记录。 (3)仪器的质控:每日先用lH750的配套质控品测WBC.RBC.Hb.PLT四项作日间质控,用多规则(1 2SD警告、2 2SD失控、1 3SD失控、10X失控)判定,如在控,正常进行标本测量工作,如失控需分析原因纠正后再进行标本测量工作,并作记录和绘制质控图。同时,每日测新鲜血样一个,用此血样对比其他血细胞分析仪结果, 结果差率小于总误差。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表1-2-17。 (4)比对:WBC.RBC.Hb.PLT四项按检验项目检测系统间的比对程序每季度比对一次。要求结果偏差不超过1/2PT,参照(CLIA'88)见《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P80表1-2-18 (5)室间质评——参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活动并及时分析结果。 (6)标本的采集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保证标本质量。 2、分析中质量控制 检测前标本要充分混匀,严格按操作规程上机检测。 3、分析后质量控制 发报告前认真核对每项结果,不明原因异常结果与临床沟通并作记录。凡WBC<3.5×109/L 或>20.0×109/L、RBC<3.0×1012/L、HGB<100g/L、PLT<100×109/L或>400×109/L的结果无明显诱因者,复查并涂片镜检,组长审核。 附血涂片及分类的质量控制:a推制薄厚适宜、分布均匀有头体尾无空泡的血涂片并迅速干燥 b 尽快染色并根据温度控制染液浓度 c 分类时选择体尾交界处并遵循一定方向连续进行如“城垛式”,不遗漏和重复视野并全部记录白细胞 d 计数100个细胞。 (二)尿液分析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 1、分析前质量控制 (1)上岗前应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熟悉仪器操作规程及仪器维护。 (2)标本的采集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宜新鲜随机中段尿,避免污染,不加防腐剂保正标本质量。 (3)尿液分析质控程序(标准条每日一次,质控物同批号每周一次) 1.用质控物进行质控 超出质控范围在质控范围内 进行第2步开始进行标本测定 检查质控物是否失效、是否正确储存、是否污染 是这些问题没有明确说明

临床血液样本不合格常规检验标本分析

临床血液样本不合格常规检验标本分析 发表时间:2016-01-05T13:32:29.42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3期作者:强仕兴 [导读] 贵州省开阳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当血液检验结果不准确或出现异常时,检验结果无法准确反应患者真实身体状况及病情,严重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贵州省开阳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550300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血液检验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越来越多的为疾病的早期确诊提供科学依据[1],对医师的治疗和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2-3]。当血液检验结果不准确或出现异常时,检验结果无法准确反应患者真实身体状况及病情,严重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因此本研究对我院2015年3-9月收集的80份不合格血液标本进行分析,旨在找出临床上出现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9月在该院接受检验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标本拒收标准验收,其中80例送检血液标本为不合格血液标本。 1.2标本采集 (1)静脉采血法。临床血液采集中,静脉采血部位通常为体表浅静脉,肘前和肘正中静脉为最佳部位。静脉采血法分为真空采血、开放式采血2种。血液采集前,让患者坐或仰卧,告知患者尽量放松,保持平和情绪和已态。进行采血操作前仔细检查、核对所用器皿,在相应器皿上贴好标签,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采血穿刺操作[4-6]。穿刺前行相应的摸、拍操作,明确较为清晰充盈、易于固定的血管,尽量避免在静脉留置导管采血,防止血液标准中存在凝块。行静脉采血操作时须对针筒进行仔细检查,观察其是否存在空气。血液采集完毕后严格进行相应的消毒、密封操作。(2)皮肤采血法。同时也是毛细血管采集法,这种方法最为常见。它主要采集的是微静脉、微动脉、毛细血管的棍合血液。一般都是在患者手指的无名指内侧的部位进行采集。指端内侧的血液为最佳血液标本[7-8]在采血之前,必须准备好用具,并且严格核查。采血过程中要进行消毒处理,医护人员按住采血部位,先用碘和酒精进行消毒。右手持针,垂直进针大概2mm,将第1滴血拭去。因为第1滴血可能混有组织液。在采集完毕以后,还要按住患者的手指,直到不再出血。 1.3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均录人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0例不合格标本主要原因分别为凝血、溶血、抗凝剂适应不当、送件不及时和样本量少等。其中,凝血为17例,占21.25%,溶血为22例,占27.50%,抗凝剂适应不当为7例,占8.75%,送检不及时为15例,占18.75%,样本量少为11例,占13.75%;其他原因为8例,占10.00%(见表1)。 3 讨论 对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3.1 凝血 当血液凝固以后,会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无法流动的固体状态,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也会慢慢变成不溶的纤维蛋白[9]。造成血液样本凝固也有很多的因素,比如采血管的导管内壁粗糙,或者是采血的针头太细,也有可能是采血的时候没有进行无菌操作,使得细菌侵人了其中[10]。另外,保养液与血液混合的比例不当,也或者保养液中的抗凝剂不够,这些现象都能够导致血液凝固产生。 3.2 溶血 溶血是干扰临床检验的主要因素之一,血液样本溶血的主要原因有血液在注人试管过程中用力过大或未将针头拔下,导致血液中红细胞发生破裂;与采血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关,如止血带拉扯过紧、采血部位拍打过度、注射器内芯反复抽动或真空采血管内压大大造成红细胞破裂、使用不合格的采血器具等。 3.3 抗凝剂使用不当 抗凝剂是指通过无力或化学方法将血液中的凝血因子除去,避免血液的凝固。为了避免由于抗凝剂使用不当导致血液样本的不合格,检验人员需加强培训关于抗凝剂使用的原则[11]。于此同时,检验人员在使用抗凝剂时,需将不同抗凝剂标注好,避免由于慌忙导致的错误。 3.4 送检不及时 一般情况下,样本送检的时间不能超过24 h,如果是急诊的血液样本,更应该及时地送检。在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很多医护人员容易忽视送检的时间,血液中的很多成分会因为时间的延迟而产生变化,因此,标本必须在20 min内送检。 3.5 样本量少 血管塌陷或是针尖封堵;终点判断不正确,换管时间太早;真空采血时使真空泄露致采血量不足;采血针的型号较小,且换管时间延长;或是患者自身因素致采血量不足;这些因素导致样本采集量少,从而引起临床检验不合格[12]。 本文80份不合格血液样本中多由于凝血很溶血相关因素所致,其余不合格原因还包括受到样本量少、送检不及时等。提示临床医护工作者应在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完成操作,谨慎进行每个操作环节,尽量降低上述不合格因素发生率,保障临床血液检验

7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七、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与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与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与各级各类员工的岗位职责。重点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急诊检验,标本接收与处理管理,防止院内感染制度,检验质量管理,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差错事故等级管理,教育培训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检验报告审核与发放,检验结果登记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就是《中华人民共与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与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件》、《医疗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机构临床试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

护理规范与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检验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与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与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与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与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二)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标本采集、检验、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与行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1目标 使血常规检验的受到全程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 2质量控制 血常规检验质量控制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3个方面。 2.1血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2.1.1检验单的申请:检验申请单中应包含足够的信息,如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住院科室、床号、疾病的诊断,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服药史、特殊的病理变化,与血常规检验有关的既往史等患者信息,以便检验人员查对。申请的检验项目应准确无误,如需特殊检验应注明。 2.1.2患者的准备:许多生理因素可引起血细胞数的改变,如剧烈运动、饱餐、饥饿、紧张等,常使白细胞数增加,所以在采血前应尽量避免这些生理因素的影响。在采血前患者应把自己的生理状态、病理状态告知医生,以便确定最佳的采血时间。 2.1.3标本的制备:高质量的标本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其最基本的要求是保证血液标本中各项细胞形态的完整。 2.1.4标本的采集 2.1.4.1详见《检验科标本采集手册》 2.1.4.2抗凝剂:血常规标本必须经抗凝剂抗凝处理。 2.143标本采集后,立即将抗凝标本轻轻180度混匀8-10次。最后再次核对 病人姓名和号码。 2.1.5标本的运输和储存:采血完成后应尽快检测,,尽量减少运输和储存的时间。因为标本储存过程中,血细胞的代谢活动、蒸发作用和升华作用、化学反应、微生物降解等因素会直接影响标本的质量。如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应在4-8 C 低温保存,但不要超过4小时。 3血常规检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3.1测定时间对标本的影响 3.1.1标本取好后,放置的时间长短会对标本的质量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用EDTA抗凝的静脉血标本,在标本收集后的8h内(室温)检测,可以得到最佳的检测

8检验分析前中后的质量控制及流程

检验分析前、中、后的质量控制及流程 1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该阶段是从体检科开出检验单、患者准备、原始标本的采集、储存、运输直至检验科验收、检验等全过程。 1.1准确打印检验申请单:各科工作人员要根据受检者所选择的检验项目,打印检验条形码,字迹要清晰可读,内容包括写明患者姓名、年龄、性别、所检项目、条形码号及条形码。如果这些内容一旦被漏填、忽视、错填或者填写不清,都会使检验人员在检验操作过程不能全面获取受检者信息,以至于不能对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出现错报、漏报、误诊等情况。 1.2受检者准备:此项工作可以确保送检的标本质量,避免一些生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例如当受检者处于兴奋、激动、恐惧状态时,可导致白细胞、血红蛋白增高。受检者运动时,可以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等一时增高,而且还可以引起血中钠、钾、钙以及清蛋白、血糖等指标的变化;高蛋白饮食可引起尿素、三酰甘油、尿酸、血糖等增高;另外服用药物以及疲劳、熬夜、饮酒等都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性和可靠性。所以当采集受检者标本时应尽可能的规避上述情况。如果确要检验,而又存在上述情况应该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从而方便检验人员客观地解释检验结果。 1.3标本采集注意事项:正常情况下,对受检者进行采集标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核对检验申请单所填写与标签是否一致

②采血最好以坐位或卧位,从而确保安全。③止血带压迫时间不宜过紧、过长,也不要用力拍打穿刺部,采血人员应在穿刺入血管后立即放松止血带。④采集标本的器材一定要符合实验要求。 ⑤避免血标本的溶血和标本的污染。 2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该阶段是从接受标本开始,主要包括维护仪器、准备试剂以及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等,直至检测结果出来。 2.1维护仪器:良好仪器是确保检验结果的关键。所以,必须加强仪器的维护。检验仪器维护要按规定做好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以及季保养,使仪器终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验仪器在更换部件时一定要做好书面保养记,从而有利用仪器发生故障时方便查询。 2.2准备试剂:检测项目的试剂一定要按流程操作,要按试剂说明书来配制。暂时不用的试剂必须迅速放回冰,以防止试剂挥发,对平时不经常使用的试要观察其稳定性,对不符合检验要求的试剂要及时更换。 2.3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临床检验作为一项以实验为基础的工作,一定要建立和完善客观全面的质量管理体,从而使检验分析的全过程中都处于规范受控的状态,这样才能使检验结果客观、准确、及时。 一是要确保仪器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做好室内、室间质控,一旦出现失控情况必须要有失控的调查记录及改正措施。

不合格检验标本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不合格检验标本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3-01-17T14:45:36.7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6期供稿作者:刘洁[导读] 目的分析我院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以寻求处理对策。刘洁(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广元 628017)【摘要】目的分析我院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以寻求处理对策。方法对我院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不合格的项目及科室不合格送检率进 行分析。结果我院检验送检标本不合格率为0.81%,其中不合格原因以溶血、乳糜血、凝血、条码错误、项目与标本类型不符等原因居多;不合格项目以生化标本最高,其次是血常规;不合格标本送检率较高的科室是ICU、儿科、社区、分院、体检中心。结论针对不合格标本原因,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或减少不合格标本的发生,才能确保检验结果的质量,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参考依据。【关键词】不合格标本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6-0143-02 Unqualified test specimen caus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Guangyuan's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division 【Abstract】Objective Our test specimen analysis unqualified causes, seek treatment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the data test specimen unqualified causes, unqualified project and conformation of unqualified inspection rate were analyzed. Results Our inspection inspection specimens, including 0.81% fraction defective is unqualified causes with chylothorax haemolysis, blood, and clotting, barcode error, project and specimens types inconsistent reason such as the majority, Unqualified project with biochemical specimen was the highest, routine blood; Unqualified specimen inspection higher rate of department is ICU, paediatrics, community, sorting, medical center. Conclusions for substandard specimen reasons,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reduce or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unqualified specimens, to ensure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test result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provide reliable reference. 【Key words】 unqualified specimens The causes countermeasures 为保证检验结果的质量,首先要保证有合格的标本,正确规范采集合格的标本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才能为临床诊疗护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为确保医疗质量,避免或减少不合格标本的发生,现将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869份不合格的检验标本发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我院2008年3月~2009年10月住院及门诊检验标本中的869份不合格标本。 1.2 筛选方法对样本无法进行检测或检测后会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标本,均认定为不合格标本或质量有缺陷的标本。不合格标本的筛选方法:(1)检验者在检验前接收标本时发现的溶血、乳糜血、凝血、标本量少、条码错误、检验项目与标本类型不符、检验项目与容器不符、标本采集留取时间不当、标本污染、标本送检不及时、标本保存不当、抗凝剂选择不当、空管空盒无标本等检测前标本;(2)输液过程中同侧采血等原因引起检测值超过可接受范围的检测后标本。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种不合格原因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共收到107526标本,其中有869份标本不合格,不合格率为0.81%。其中不合格原因从表1可以看出:溶血321例(36.94%)、乳糜血182例(20.94%)、凝血102例(11.74%)、条码错误96例(11.05%)、其它168例(19.33%);不合格检验项目从表2得知:出现不合格最多的项目分别是生化595份(68.47%)、常规148份(17.03%)、急诊67份(7.71%)等项目;科室送检标本不合格率比例较高的科室是:ICU、社区、儿科、体检中心、分院等,具体情况见表3。表1 不合格标本原因构成比(n,%) 不合格原因份数构成比 溶血 321 36.94 乳糜血 182 20.94 项目与标本类型不符 49 5.64 无项目 32 3.68 凝血 102 11.74 条码错误 96 11.05 血少 39 4.49 采错标本 28 3.22 容器原因 20 2.30 表2 不合格标本在检验项目中的分布(n,%) 不合格标本的项目份数构成比 生化室 595 68.47 常规室 148 17.03 急诊 67 7.71 微生物室 23 2.65 血液室 16 1.84 免疫室 12 1.38 细胞室 8 0.92 表3 科室不合格标本送检率 科室送检标本(份)不合格标本(份)不合格率(%)内科系统 27052 183 0.68

《检验前样品的质量控制》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检验前采样质量控制》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一、多选题 * 1. 实验室检查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包括:() A.分析前(正确答案) B.分析中(正确答案) C.分析后(正确答案) 2. 分析前质量控制主要包括:() A.患者的准备(正确答案) B.样本的采集(正确答案) C.样本的储存(正确答案) D.样本的运送(正确答案) E.样本的处理(正确答案) F.己知的和需考虑的生物因素和干扰因素(正确答案) 3. 样本采集前下列患者状态对检验结果有影响的是:() A.是否空腹(正确答案) B.精神状况(正确答案) C.体力活动(正确答案) D.使用药物(正确答案)

4. 下列哪些检验项目属指定时间采集样本() 尿蛋白定量(正确答案) B.葡萄糖耐量试验(正确答案) C.尿常规 D.血常规 5. 采集静脉血时,止血带压迫静脉时间过长,可引起下列哪些检验项目结果升高() A.乳酸(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E.肌酸激酶(正确答案) 6. 采集血样本时,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溶血() A.采血器具无菌、干燥、洁净 B.用力抽吸和推注(正确答案) C.化学污染(正确答案) D.细菌污染(正确答案) 7. 下列应及时保温送检的样本是:() A.淋球菌检查样本(正确答案)

B.脑膜炎奈瑟氏菌(正确答案) C.生化检测样本 D.血常规检查样本 8. 送检样本时需同时提供的患者身份识别信息包括:() A.姓名(正确答案) B.性别(正确答案) C.年龄(正确答案) D.其他有效识别身份的编号(正确答案) 9. 送检样本时需同时提供的患者的病历信息包括:() A.科别、床号、病历号(正确答案) B.临床诊断(正确答案) C.样本类型(正确答案) D.样本的采集日期和时间(正确答案) E.申请者姓名(正确答案) F.申请日期(正确答案) 二、单选题* 10. 采集血液样本后未及时送检,可引起:() A.血糖降低,乳酸和丙酮酸升高(正确答案) B.血糖升高,乳酸和丙酮酸降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