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性学革命

性学革命

性学革命
性学革命

性学革命

作者:赵芳赵玲赵合句

中国古代性问题的探讨与实践总结被称为房中术,相当于现在的“性学”。性学囊括了性研究、性教育和性治疗等几个方面。我国早在距今2000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和先秦时期就孕育和形成了世界上最早也最完备的古代性学。研究和发展性科学,特别是探究性与健康的奥秘,的确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我国古代性学的形成

1.1 彭祖是性学始祖

彭祖传说为颛顼帝玄孙陆终氏的第三子,姓钱名铿,自尧时举用,历夏至殷末,为殷商时之贤大夫,据传享年八百余岁。因封于彭城(今江苏徐州),故称彭祖。他在古代的影响颇大,故历代文献多有反映。不但汉代刘向的《列仙传》和晋代葛洪的《神仙传》载其传闻事迹,就连《论语》、《庄子》乃至《楚辞》等也都提到他。

据《国语》和《史记》记载,彭祖以长寿著称。晋代医学家葛洪曾为他立传。彭祖认为:情欲不可禁,男女相需犹如天地相合,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禁欲违反自然规律和人性有损健康,和谐的夫妻生活能增加精神活力,延年益寿。彭祖回答素女说:“受精养神,服食众药,可得长生。”他还对采女说:“黄帝宜知交接之法。法之要者,在于多御少女,而莫数泄精,使人身轻,百病消除也。”据《抱朴子》记载,彭祖曾有著作《彭祖经》问世。他不但是华夏养生之鼻祖,房中术之权威,而且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美容专家。据《北梦琐言》记载:“闾邱公大理评事时得此术(彭祖房中术)两面如桃,年过七十。”传说中的素女、玄女都是彭祖之术的传人。《素女经》说行房做到“八动不泻,身体生光”。《玄女经》说:“能知其道(指房术),乐而且强,寿即延增,色如华英。”孙思邈曾总结彭祖房术,认为大要在于“闭固”,“闭固”是指交不即泄(延长交合时间)和不屡交屡泄(多交少泄)。彭祖一派认为,这样做不但可“乐而不损”,而且能起到“老有美色”的作用。

范文澜在《中国道史简编》中说,房中类“是调节性欲以求寿考”。在历代著名养生家中首推彭祖,因为他的房中术使他在防老抗衰、长寿、美容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彭祖采用导引、服饵、房术、蒸脐法等,都是围绕提高性腺机能活力这个轴心的,这是他长寿美容的秘诀所在。因此葛洪说:“长生之要,其在房中”。而房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即是以“闭固”为大旨,即在性交时体内真气不外泄而求得延年长生。历代养生家都十分重视房中,“房中”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性理养生”。

1.2 我国房室学说的三大学派

我国古代房室学说有如下三大学派,即道学学派、儒学学派和医学学派。所谓道学学派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派。春秋时期的老子提出“节育保精”之说,是我国古代房室学说的基本思想。秦汉之际的黄老学派,东汉以后的道教学者,是托黄帝立言而对老子学说进行改造和发展的一种新道学。这一学派继随、发展了老子的节育保精之说,这从马王堆房中著作及《黄帝内经》等黄老之说的著作中可以充分看得出来。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据《纬》书载,孔子曾著有房中学著作《秘书房记》一书。儒家道家是从人体生命学的角度去研究房中学,因此对于房中养生的理论、方法较为专深,较为开拓。是在礼仪道德的政治观和哲学观的支配下去研究修生养性,从而注重房中节育的问题的,礼法框架较多。

自汉代开始,统治者尊崇儒学,视医为儒者之余,因此儒学出身的医家才以防病除疾为专门职业,在房中医学上主要以治疗性病为主,如华佗《结毒(花柳病)科秘传》就是这种性医学著作。儒家亦重视养生延年,所以不少医家亦接受了道家房中养生的理论方法。

从发展时期来看,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先秦两汉时期,这一时期以节育保精之说为宗旨;第二个时期是汉末魏晋以后,直至隋唐五代时期,这一时期过多地宣扬“数数御女”,闭精不泄,还精补脑之说,因此以纵欲固精为其特点;第三个时期是宋元明清时期,这一时期由于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统治的影响,以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封建道德观的作用,因此房室文化遭禁抑和房中求嗣的研究是其特点。自此,性学问题的研究在中国社会里扭曲、变形,被禁锢差不多有千余年。

1.3 对我国古代性学的评述

我国古代房室学说不但开创早,且所存文献资料数量之众多,内容之丰富,也是世界各国所不能相比的。从现存文献所提及的古代房中著作的书名来看,亦有几百种之多。它为现今性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中国古代性学家对性生理、性心理、性行为、性与时间、性与环境、性与健康、性与养生、性与美容、性与长寿、性与智慧、性与优生、性与社会、性与自然、性与医药、性与文艺、性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有些方面特别是性与养生、性与长寿、性与智慧等领域的实践,更令现代性学家们望尘莫及。国际性学会有人提出世界三大性学经典之说:印度之《伽玛素特喇》(Kamasutra),说是印度孔雀王朝时的作品;古犹太王国之《达妙德》(Tamud),说是2900年前之作;中国之《素女经》,他们说是春秋战国或秦汉之际的作品。但前述两书皆极其简略零星,唯我国之《素女经》有论、有方、有药、完整成帙,堪称经典。

荷兰学者高罗佩在其所著《中国古代房内考》中评论道:“由于中国人认为性行为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而且性交是每个男人和女人的神圣职责……也许正是这种几乎不存在任何压抑的精神状态,使中国古代性生活从总体上讲是一种健康的性生活,它显然没有像其他许多伟大的古老文化那样有着许多病理和心理的变态”。

也必须指出的是我国古代房室学说亦有偏颇或不科学之处。正如中国性学会理事、江苏省性学会副理事长储兆瑞教授所说:“中国的性文化一直提倡‘节精养生’、‘节精长寿’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我们当用历史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观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去研究和应用我国古代的房室学说。

2 现代性学的发展

2.1 我国现代性学的发展

我国近代性科学的倡议者,要算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的风俗调查委员会主任张竞生博士。20世纪30年代初期,他编著的《性史》一书出版,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声轩然大波。他在汕头的一些报刊上介绍霭理士性生理学的某些科学理述,发表了“节育优生”的意见,竟被认为是“卖春博士”。

潘光旦教授于1939年11月开始翻译霭理士的《性心理学》并把许多有关性方面的情况都注了进去。1946年,此书的中文版正式出版。社会学家费孝通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生育制度》一书,论证了两性行为对社会绵续和稳定具有的两重性。

新中国成立后,关于性学问题的研究仍像严冬一样,未予解冻。只有1956年出版过王文斌的《性的知识》和于光远主编的《性知识》两本小册子,此后20余年不见动静。直到1963年周总理指示医务工作者,一定要把青春期的性卫生知识教给男女青年们,这才将这方面的知识写入教材。但总的来说,对于性学的研究仍处于封闭状态,人们依然谈性色变,深怕有诲淫之嫌。

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推动下,一方面是外国的性学著作传入国内,更主要的是医学家要深入研究其疾病的治疗问题,生理学家、遗传学家、解剖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法学家、教育家等,均从自己的专业出发而对性学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中国养生之学大兴,益寿延年之学具有广泛的魅力,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遗传、优生与长寿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因而,婚姻、恋爱、健康、血缘、房室交合等都对优生起着重要的作用。1982年吴阶平教授主持编译了《性医学》一书。此后,在不到10年时间内,竟出版了性学著作90余部,其中关于中国古代的房中学著作亦有二三。此外,各地性学会的相继成立和性学杂志的问世,使中国文化界在性学研究方面出现了蔚为可观的崭新气象。

2.2 西方现代性学的发展

西方性学研究一般认为最早出现于19世纪的德国。1886年德国精神病医生克拉夫特·埃宾的著作《性心理病》的出版,是性学成为独立科学的标志。这本书以后又修订了12版,它概括了早期医学,尤其是精神病学对性的研究。以奥地利的弗洛伊德和英国的霭理士为代表的性学初创时期的首批学者,他们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性变态和正常人的性心理。霭理士曾先后出版7卷巨著《性心理研究》。弗洛伊德于1950年出版了性学三论。参与过性研究开创工作的还有摩尔、福勒尔、赫西菲尔德等人。摩尔是德国医学家,世界第一本《性学手册》就是他

编写的。福勒尔是瑞士的一家医院的院长,他热心性科学的普及和教育工作。赫西菲尔德也是德国医生,1896年他用笔名写了一本书《怎样解释男人或女人爱同性的人》,1908年,他编辑出版了世界上第一种性科学杂志。被誉为性科学之父的布洛赫是现代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最早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引入性障碍研究,“性科学”术语就是他最先提出来的。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生物学教授金西创造了一套特殊的面对面调查和记录的方法,接受其调查者达17000人之多,对每个被调查者的提问多达350个。他在1948年和1953年发表的《人类男性性行为》和《人类女性性行为》被誉为现代性学的第一座里程碑。美国的马斯特斯和约翰逊在1959年以后重新闯入曾使华生(他在1920年前后对人类性反应进行了实验室研究)身败名裂的研究禁区。经过对700多名男女受试者多种性行为方式的上万次性反应过程的科学观察和测试,于1966年发表了《人类性反应》专著,被誉为现代性学的第二座里程碑。又于1970年发表了《人类性功能障碍》一书,为行为疗法奠定了理论基础。紧随其后的美国卡普兰女士,提出了性欲是性反应的基础,在1974年出版了她的处女作《新性治疗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性学对阳萎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提出。1982年《G点》一书的出版,为女性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近十年来性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这是与多学科的交叉渗透的结果。以性是“以大脑为中心,以皮肤为终端”的新概念,否定了“性的中心是生殖器”的观念,同时也发展了性技巧、性工具、性药物和性手术。

大体而言,在东西方历史上均有着相似的长期的性禁锢,性科学、性文化长期停滞在十分愚昧僵化的状态。因此,在19世纪以前,世界各民族都没有形成严格独立的性学。严格地说,直到目前为止现代意义上的性科学也只是初具规模,和行为科学、生理医学科学中的成熟学科相比,性学在某些方面仍然是不健全的或者存在空白。尤其是人们对性学的认识、性与健康的关系等,还普遍存在着较大问题,甚至是“盲区”。因此,性学革命还任重道远啊!

3 当前性学革命的主要任务

3.1 加强青少年的性教育

3.1.1 我国性教育的开展

我国是世界上开展性教育最早的国家,从“马王堆汉墓医书”中的性医学文献中得知,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了性教育的必要性。这些文献中的房中专著《天下至道谈》认为:“人产而所不学者二,一日息,二日食,非此二者,无非学与服。”即人生不用学习的一是呼吸,二是饮食,除此之外都必须学习和练习。中国古代房中术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向人们传授必要的性知识,以增加夫妻之间的性乐趣,和睦家庭。据《新唐书》记载,唐太宗的妹妹丹阳公主嫁给薛万彻(唐初三大名将之一),由于他不懂行房之道,引起公主不高兴,以致俩人几个月都不同床。唐太宗得知此事后,觉得应该想个办法加以解决。于是他备办酒席,把他的妹夫(或姐夫)们全部召来,大家边喝边对薛万彻进行性教育。之

后,唐太宗用他的宝刀与薛万彻夫妇打赌,如果再“阳不胜”的话,这把宝刀归你们。通过这个性教育故事的叙述,对我们今日如何开展性教育,当有一定的启发。

1963年,周总理指示医务工作者一定要把青春期的性卫生知识教给男女青少年,让他们能用科学的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健康,促进正常教育。1973年,周总理又向有关部门的同志询问实施性卫生教育的情况,再次谈到这个问题,并且要求不仅在教材上要有这一章,而且在讲课时应有大幅彩色男、女性器官的挂图,便于形象的说明。直到1975年,他老人家病危时还一再嘱咐一定要把青少年性卫生教育搞好。

3.1.2 青少年性发育提前

据医学文献记载,1932年产科专家依索美尔(Esomel)首先报告一例5岁的妈妈,这女孩名叫林娜·美地娜(Lina Medina),系南美秘鲁人。当她8个月时即已开始来月经,随后出现乳房发育及阴毛生成。5岁8个月时剖腹产下一个3kg重的活泼小男孩。一时轰动医学界。以后在非洲、印度等也陆续有类似情况的报道。

在我国武汉市新洲的方娟3岁就来了“例假”。她的乳房已有成人拳头大小,并生成深色乳晕。经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检查,方娟的性激素较高,卵巢已出现孵泡,属性早熟。从各大医院的门诊病例分析,目前儿童性早熟的发病度明显上升,8岁女孩乳房就开始发育,10岁男孩出现睾丸、阴茎增大,这些都是典型的性早熟信号。性早熟儿童常会伴发各种心理、生理问题。此外,由于骨骼生长加速,骨骼提前闭合,所以性早熟的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身高往往比同龄伙伴约矮10~15cm。

再者,现在年轻人的恋爱、婚嫁也出现问题。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生育研究所所长熊承良的抽样调查结果,大学生中未婚有性生活的学生占12.07%,学生中未婚但有男女朋友的占31.67%。熊承良说,高校本科、硕士、博士生一直是生殖健康教育的空白。目前,在高校周边医院接受人流术的高校女生不少,这类人群处于性活跃期,也是避孕失败进行人流术的高危人群,他们需要政府关怀,急需获取避孕节育技术的服务。因此,华中科技大学承担一项“尖板眼”课题——研究大学生生殖健康。

3.1.3 急需加强青少年的性教育

对青少年加强性教育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事,需要全社会关注,特别是学校和家长负有重要责任。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湖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周运清说,我们的青少年就多数而言,不缺学历、不缺文凭就缺文化底蕴或文化教养。他说人类的性是文明的性,不是野蛮的性。所谓性文明是指人们在性观念或者性行为上都能遵守社会所公认的科学的进步的行为规范。近20年来,青少年性传播疾病发生率明显上升,许多国家性病患者的第一群体都是处于性活跃期的青少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表明,在每年全世界新发生的3.33亿性传播疾病患者中,至少有1亿是20岁以下的年轻人。我国

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病例为80万例左右,每天约190人感染艾滋病,有40%左右的患者为16岁~20岁的年轻人,他们成为艾滋病蔓延最迅速的高危人群。

中国性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大医学部医人文系主任胡佩诚教授曾就“走向人类性健康”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学校性教育应从7岁开始,中国大学生的性知识水平只能打66分。他指出“教唆论”、“无师自通论”、“简单无用论”等三大错误观念,阻碍了中国性教育和性学研究的发展。根据崔庚寅的调查,我国的初中生92.3%有“性梦”。50~60%的大学生则有自慰行为。他指出,对我国1093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其7.1%的男性和2.2%的女性有性经验。他说,性教育的理想途径中,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学校,其次是家庭。但实际上,目前学生们了解性知识的途径是书,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性教育的不足。

2006年12月,浙江省性学会召开第一次学术交流会,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朱琪教授参加了交流会,他指出性道德教育,是要理直气壮地提倡性道德,旗帜鲜明地反对性自由,明正言顺地以确切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告诉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应该做到不要有婚前或婚外性行为。

3.2 维护老年人的婚姻权利

3.2.1 性健康者长寿

性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长寿,我国很早以前已有人认识到这一点。汉代学者班固就说过:房事“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损性命。”日本妇科医师高彬指出:性活动能使整个脊椎的肌肉和关节保持良好状态,增进血液循环,助长深呼吸,增加心脏贮备力,“这是有利健康的”,“很少有运动可以和性交相比”。日本熊本县政府对当地7200名88岁以上与家人同住的老人调查,得出结论:“性爱与长寿息息相关”“性爱兴趣和活动是长寿的主要条件”。苏联学者尤里·留里科夫认为,文明的性欲,长久的爱,“有利于健康,延迟衰老,保持精力充沛,给人的精神和肉体以新的力量”。外国有研究者说:“性的偏离或失去平衡量,也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科学家们发现有些孩子患有疾病,甚至是由于其父母年轻时缺乏性知识造成的”。

20世纪以来,有不少科学家在“丧偶后对健康的影响”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发现死亡的夫妇之间在时间上有着明显的相互联系。当丧偶后的一个较短时间内,丧偶者的死亡时间有聚集现象,此外配偶间死因,诸如肺结核、肺炎、流感、心脏病及癌症亦有显著的联系,这意味着社会心理和环境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夫妇生前所处的社会环境很可能是构成他们死亡的共同原因。就传染病而言,就可在夫妇间传染,丧偶状态本身可产生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影响,这包括了悲伤、饮食条件变差、贫困和社会生活的改变等。另外,还有些学者对再婚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再婚有益于丧偶者,再婚者的死亡水平较之未再婚者甚至未丧偶者低,说明再婚也有延寿作用。

3.2.2 不要干涉黄昏恋

有前资料表明,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人约有一亿多人,其中因丧偶、未婚、离婚而独身的有3500多万人(其中男性约为1100万,女性约为2400万,老年独身男女之比约为1:2)丧偶老年人的心理变化通常比较强烈,可以概括为震惊、悲痛欲绝阶段、情绪波动和追忆往事阶段、孤独和祈求同情阶段、宽慰自我阶段、重新新的生活。另一个常被忽略的问题是独身老人的心理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调适和恢复,性的自然本能和高于本能的情感(即性欲与情爱)也随之恢复。他(她)们渴望性活动和情感交流,但由于传统的观念影响,子女、亲友和社会对独身老人性要求的疏忽,使他(她)们常常感到烦恼和压抑,因而常表现为爱发脾气或性格古怪。由于与配偶在几十年生活中建立的性爱和情爱关系已深深地占据了他(她)们的心,所以回忆增多,在回忆中得到性的满足(慰籍)。同时,由于性能量的郁结使他(她)们对性兴趣更为广泛了,如通过言情小说、影视作品来满足精神上的性体验,通过手淫来满足性生理的需要。调查结果表明,独身老年妇女性自慰行为通常比其他老年妇女为多。我们希望独身老年人的子女和社会一起来关注独身老年人的性问题。

但是老年婚姻问题上社会阻力是很大的,一是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思想上没有解脱出来,什么“老不正经”、“老骚货”之类的言传危害着老年人。据报道,武汉市东西湖慈惠农场的杜爹爹(71岁独居),他在老年活动中心认识了守寡多年的农妇洪女士,两人惺惺相惜,很快坠入黄昏恋。哪知杜家二子一女均坚决反对,其长子指责其父“为老不尊”,并从附近买来花圈放在门前,警告洪女士赶快滚回去,否则后果自负。眼见“黄昏恋”要被搅黄,杜爹爹气得拨打110

报警求助。另有四川省一逆子为阻止父亲再婚,三番五次到父亲家掀桌子、扔砖头,威胁两位老人。“为了能和后老伴过安稳日子,我都给他跪地磕头了”老人江德山含泪到当地公安机关说,为防止儿子闹事,他大白天也得用粗铁丝把门从里面缠紧。对于老人的不幸遭遇,公安机关表示:坚决查处。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上了年纪的人,尤其是单身老人,最怕冷清寂寞,如果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老伴相陪,平时生活上互相关照一些,每天散散步,晚年生活也会平添一份情趣。所以,对这种事做子女的不必从中作梗,也没有权利“打破”。有些子女反对老年人再恋再婚,说白了还是担心自家老人的财产“改姓”。其实,只要事先大家坐下来,平心静气地把这类事妥当处理好,想来日后也不会有什么矛盾的。

3.2.3 像他们那样去争取“性福”

据媒体报道,2006年十大爆炸性征婚事件之一,最夸张年龄的征婚——百岁老人征婚,他拥有双博士学位,年已105岁老人宫杜若在包头征婚的消息在媒体公布后,多家媒体陆续跟进报道。为了扩大征婚的范围和影响力,2006年10月9日老人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成为当日互联网的重要新闻。百岁老人博客一天的点击量就超过5万次,超过了一些明星的博客。另据《武汉晚报》报道,91岁的武汉大学教授刘老想找个伴引发热捧,首日即有30多位应征者,年龄最小者25岁。又据《城市晚报》报道,81岁老汉魏德祥举着广告牌在长春市永春人力资源市场内征婚。还有汉口年已七旬的郑爹爹,执意去割眼袋是因为看上了一位年轻的婆婆。

3.3 探究性理与健康的奥秘

3.3.1 西方对性理养生的实验研究

西方科学研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人体衰老最主要标志是性衰弱和性衰老。抑制和防止性衰老,可以改变和延缓人体各种衰老特征。”曾引起医学界轰动的兰德曼·塞格·弗尔诺医生,他于20世纪20年代初,在里维拉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他认为“人体内的性激素在相当长时期内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他甚至预言:“那些多年来保养良好,身体健康的老人,也许只需医生为他们施以微妙的外科手术即可恢复其容貌青春与活力。”他为一些求医者移植了类人猿的睾丸,在非洲丛林中作了2000多例的这类睾丸的移植术。

法国的米尔沃基威斯康星医学院的丹尼尔·拉德曼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脑垂体产生的一种叫做生长激素的物质的数量越来越少,人的衰老象征是生长激素数量的减少造成的。他用6个月时间,给12位年龄在61~81岁之间的男性老人每周注射3次生长激素,将他们血液中这种物质的含量提高到只有年轻人才有的水平。结果惊人的是:这些人的肌肉几乎增加了9%,脂肪减少14%以上,皮肤的厚度增加了7%。这些变化,等于将时钟倒拨了10~20年。

3.3.2 中外高寿者的实践经验

辛亥革命老人郭叔蕃先生(生于1893年)是西安市武术协会副会长,他曾任杨虎诚先生拳师28年。他的强身保健功除每天早起从脚心到头顶按摩一遍外,就是坚持练习“铁裆功”。他认为练习此种功法,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生理机能,促进性腺的分泌能力,睾丸变得坚硬起来,虽年老而不衰,并促使延年益寿。

日本前首相(日本二战投降后当上首相)东久迩宫稔产(1887~1990年),他养生有术,享年103岁,是历届日本首相中寿命最长的一个。他总结出防衰强身五法:①脑下垂体刺激法;②肾脏摩擦法;③乳腺摩擦法;④睾丸摩擦法;⑤甲状腺摩擦法。此五法实际上就是“强肾养生”为主的按摩养生法。

3.3.3 作者的养生效果和体会

本文作者之一的赵合句老人已年逾古稀,但别人说他只有五、六十岁。2004年他与女儿赵菲(30多岁)外出旅游,随行者问她:“小赵,这是你老公吧?”她赶紧解释:“这是我老爸!”问者惊讶地说:“你老爸这么年轻!”2005年有人请他到四川绵阳市讲课,那天晚上集团老总等为他接风洗尘。同行者介绍:“这是全国著名的老专家,已70多岁了。”这时集团女秘书吃惊地道:“你不说,我还以为赵专家只有四十多岁呢!”赵先生身体健康,满脸红光,他自觉有“返老还童”之感。2006年他在评析《现代健康报》的“性与健康”专栏时曾写道:“古人谈性色变多,而今性学尚开壶。贵报卓识避专栏,性与健康奥妙多。”他的养生奥妙尽在本文中,让我们深入研究性理养生,以促进人类的健康长寿。

【参考文献】

[1] 严丽春.历代房事秘经[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

[2] 宋书功,主编.房事养生与性病诊治[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

[3] 王立.中国传统性医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8.

[4] 蔡俊,李文坤,主编.性科学与中国传统性修炼[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

[5] 齐豫生,夏于全,主编.中华养生百科[M].第3卷.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

[6] 哲龙,编著.性的超越[M].第2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7] 相建华,编著.性活力强健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8] 徐斌,编.性生活夜话——消除您的性困惑[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9] 雪儿·海蒂,著.海蒂性学报告(情爱篇)[M].海南出版社,2002.

[10] 美智仁,编.不老之路——美容妙法[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11] 美智仁,编.不老之路——长寿要诀[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12] 闻毅,张平宁,著.人人都可活百岁[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13] 郭德信,编著.名人长寿[M].武汉出版社,2001.

[14] 古墨,主编.家庭医生集锦[M].武汉出版社,1990.

[15] 长寿编写组,编.长寿·养生要旨[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6] 长寿编写组,编.长寿·百龄秘闻[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7] 李振琼,主编.补肾壮阳验方[M].广州出版社,2003.

[18] 赵芳,赵玲,赵合句,等.论强肾健体[J].中国中医药杂志,2005,3(6):756~758.

[19] 赵芳,赵玲,赵合句,等.人体睾丸移植问题探讨[J].中国医学杂志,2005,3(3):104~105.

[20] 赵合句.尤爱“性与健康”[N].现代健康报,2007,13:11.

弗洛伊德性学说

弗洛伊德性学说 奥地利医生S·弗洛伊德关于性的学说是其整体精神分析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 性本能与里比多学说弗洛伊德早期认为人类有两大基本本能:1、性(欲)本能。2、自体生存本能,包括饮食本能、避险求安本能等,但从某种角度看,它仍是为了繁殖后代而存在的。所以从生物学种族生存的长链看,性本能始终居于核心环节。后来他修改了原来的观点,认为人类的两大基本本能为:1、爱及生存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自体生存本能; 2、攻击与破坏本能。 弗洛伊德提出:各种原始本能的大本营居于本我,本我又是各种本能活动能量的源泉。他将性欲本能的能量叫做里比多,里比多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贯注、活动或转移。弗洛伊德认为爱及生存本能与攻击和破坏本能虽然是对立的,但也可相互转化(如爱转化为恨),而且还可以结合在一起。当性欲本能与攻击本能结合后,如指向外界的性对象时则形成性虐待,如转而指向自身时则形成性受虐心理变态。 性心理发展学说 弗洛伊德将个体出生后至性成熟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口欲期。 自出生至1岁左右。该时力比多贯注于口唇、口腔活动,婴儿从吮吸母乳中不但获得必要的营养,而且也获得极大快感。婴儿吃饱奶后的甜密入睡,与成人性交获得性乐高潮后的入睡状态相似。婴儿不仅从吮吸乳汁中获得快感,并且对其他口唇、口腔活动也极感兴趣,他们经常从吹泡泡、咯咯发声、咀嚼东西等活动中取乐,还喜欢吮吸手指、把手头能拿到的东西放在嘴里。弗洛伊德认为在幼婴期性欲的表现主要是追求躯体方面所产生的快感,并无成人的性意识与交媾意愿,他称之谓“自体性欲满足”。婴儿在口欲期的上述行为,即是其追求自体性欲满足的表现,即口欲满足。 精神分析学认为,母亲亲自哺乳,不仅对婴儿提供最佳营养(代乳品远所不及)而且对婴儿的母爱需要与口欲满足也是不可缺少的,对婴儿心理健康的发育是必要的。哺乳期的断奶问题也值得注意,一般以生后10-12个月为宜,过早或过迟都可能对婴儿的心理发育不利。在断奶问题上可能会发生3种偏差: 1、断奶过早使婴儿口欲不足,于后来可能成为儿童贪食症与异食癖的心理根源,也可能成为成年后贪食、嗜饮(酒)与吸烟癖的心理根源。 2、断奶过迟与给婴儿长时间的塞吸奶瓶,使其口欲过度满足,可能成为幼儿与青少年神经性厌食与神经性呕吐的心理根源。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1.哲学基础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教育理论的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促进人的多方面的发展,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通过实践才能实现人的主体性,研究性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来这一特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在实践中创造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寻求发展,而这种实践性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特征。 第二,唯物辩证主义理论。唯物辩证主义主张任何事的发展都有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事物发展的基础是由外因引起的,而事物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内因造成的,内因才是决定外因形成的关键作用。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就相当于是外因,而内因指的就是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建立基础,扮演着学习中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者,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体现,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2.教育心理学基础 第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中,主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做学习的自由人”的教育理念。人本主义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把学生看作独立的人,并具有独特意义的个体。在教学过程中,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提出,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发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避免自身的威胁,并及时给予学生安全感等教学要求。研究性学习在教学原则上也体现出了人本主义这一教育理念。 第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在学习上强调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构建性,通过知识点的学习能够对知识进行联系和梳理,形成系统的知识理论体系;二是强调社会互动性,学生通过互动交流,能够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见解,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研究;三是学习的情境性,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当下的情境,从而更好的理解与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哲学理论还是在教育心理学理论上,都是能够证明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比较科学并且可行的教学方法。

中国当代性学发展概论(邓明昱).

六十年代的中学生 中国当代性学发展的萌芽阶段(1949-1979) ----中国当代性学发展概论(一) 邓明昱博士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性学空间并未完全封闭。公开出版的一些性知识书籍,图书馆和新华书店可以很容易地看到。与此同时,地摊书摊还出售着四十年代的一些情色书刊和裸体画册。 1954年,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刘少奇在座谈节育问题时曾说,卫生部可以卫生常识名义专门编写一些技术性的小册子,宣传节育知识。 1955年出版的由北京协和医院王文彬、赵志一和谭铭勋医生编写的《性的知识》,是中华人民MDCFGH共和国建国后第一本有关性知识的书籍。最早的一版内容较为丰富。比如,有男女生殖器官性交状态时的剖面图,还介绍避孕套的用法。 然而,随着政治运动的不断扩大,人们把性和罪错联系在一起,科学的性知识的获取日渐困难。1957年改版的《性的知识》里,删掉了一些内容和很多图片。与此同时,生活作风问题的性质被空前严重化,可以用来打击一切男女。尽管《性的知识》在中学生中广泛

流传,但只是偷偷摸摸地看。一旦被发现,要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严厉批评。 1963年3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卫生科技规划会议期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召集儿少卫生专家叶恭绍教授、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教授、皮肤性病专家王光超教授等十来位专家开了一个座谈会。周总理指示:一定要把青春期的性卫生知识教給男女青少年,让他们能用科学的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健康。周恩来还说,要在女孩子来月经之前,男孩子发生首次遗精之前,把科学的性卫生知识告诉他们。 从1963年起,叶恭绍教授等在一些报刊上介绍了一些性发育、性卫生的知识,反响十分强烈。在文章发表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先后收到全国各地青少年的一千多封信。开始,叶教授每天一封封回信。后来因为信太多,只好整理成文公开发表。当时,在全国带动了性咨询的研究。即后,在中学讲授性卫生知识课,也逐渐开始。 1966年“文革”开始,刚刚萌芽的性咨询和性教育被打入冷宫了。王文彬、赵志一和谭铭勋医生编写的《性的知识》受到批判。其中一个作者在还挨整了,就是因写了这本书,被说成是流氓。 1973年,周恩来又向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询问实施性卫生教育的情况。并且要求中学教材上不仅要有这一章的内容,而且在讲课时应有大幅彩色男女生殖器的挂图,便于形象说明。尽管当时中学二年级的《生理卫生》课本有“生殖器官”这一章,还加了插图,但在大多数中学,仍未讲授。 当时,王文彬医生等编写的《性的知识》,仍然在大、中学生中流传。这是一位朋友在2003年写的一篇文章:“30年前(1973年),我正上高一。那时,班上有一本《性的知识》在传阅,一时间搅得我六神无主,一种本能的渴望驱使我期盼那本小册子能早点传到我的手中。于是,上课时我开始分神了。终于,有一天上晚自习时,这本书传到我这儿了。我像做贼似的夹着那本被揉得十分破旧的小册子,躲到厕所里,蹲在那里假装“方便”,慌慌张张地看了起来。灯光虽然昏暗,但我看得却非常清楚,特别是看着那些令人怦然心动的图解,眼珠子都快冒出来了......” 在“文革”期间,年轻人谈情说爱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思想”,公开约会被视为思想品质不好,他们只能以“谈工作”为借口进行地下活动,情书的开头一定要称呼某某同志,结尾也必须是致以革命敬礼。 八十年代以前,中国的性学研究和应用几乎处于空白,性教育也几乎等于零。尽管少数医学和教育的专业人员也默默地把性学知识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帮助人们解除性苦恼,但只是一种“半地下”工作。严格地说,中国当代性学的兴起,是八十年代才起步的。

从理论性教学到应用性教学

从理论性课程教学到应用性课程教学转变 ——教学型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学型院校这种类型的划分已经被大多数地方院校所接受。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观念,也成为教学型院校的基本教育观念。但是如何从理论性课程转向应用性课程教学,形成应用型人才的课程教学培养模式还是大多数教学型院校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的课程教学中仍然充斥着大量的理论讲授和知识记忆学习活动。原因就在于我们还不清楚应用性人才培养在课程教学中如何体现,如何操作。没有形成应用性人才培养课程教学的操作思想和模式。因此,如何从理论性教学转向应用性教学,形成应用性人才的课程教学模式就成为一个必须研究的问题 教学型院校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应用性。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大量需要决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以应用性为主、教学型院校的教育层次决定他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只能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一、实现从理论性到应用性转变的关键是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大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基本有两种类型,理论性课程教学和应用性课程教学。理论型课程教学与应用性课程教学的差异。1、培养目标不同,理论性或学术性课程教学是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的,课程教学中以理论和学术观点、学术思想教学为主;应用性课程教学是以应用性人才为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中以应用性知识和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课程教学中以应用性、综合性知识和实践教学为主。2、专业课程课程设置中,理论性课程教学中课程具有明显理论性、专业性、研究性特征;应用性课程设置中课程中具有明确的应用性、综合性和操

作性特征。3、教学与科研的地位不同。理论性课程教学中科研与教学并重,甚至以科研为主,用科研带动教学;应用性课程教学中科研与教学的地位教学先于科研、应用重于学术、科研为教学服务,科研以应用为主。4、教学活动中,理论性课程教学以理论知识、学术思想、课堂实验和学术思维能力为主;应用性课程教学中以应用性、综合性知识、模拟训练、实训操作为主。5、课程教学中的主体评价中,理论型课程教学以科研为主、教学为辅,以科研成果的多少评价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应用性课程教学中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教师以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对教师能力和水平的评价以教学为主。 长期以来形成高等教育观念认为高等教育是一种培养科研人才的学术教育。不论是高校的管理者还是教师最求的科研学术成果,教学只是教师要完成的一个任务而己,并不是教师的主要职责。重科研轻教学、重学术轻应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没有明确的划分和定位。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类型和学校层次虽然基本明确,各个学校有了自己基本明确的定位。但从主观上仍然存在着升级观念,教学型院校希望上升为教学研究型院校、教学研究型院校又希望上升为研究型大学,认为从事教学型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院校层次低。其实从社会需要看不论培养什么层次的人才,只要能为社会培养适用的人才就是对社会的贡献、就是学院的成功。市场经济社会是以财富的创造作为衡量组织和个人价值的尺度的。大学只要能培养出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才就是教育的成功。因此,教学型院校科学的学校地位和人才培养理念的形成,是从理论性课程教学转向应用性课

中华女性学礼仪知识竞赛试题

附件1 中华女性学礼仪知识竞赛试题 1. ()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言行规范和待人接物的习惯做法,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A 礼节 B 礼貌 C 礼仪 2.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出自()的这一名句论述了礼仪的重要性。 A《论语》B《荀子》C《礼记》 3. 礼仪修养与人们的生活和事业发展密切相关,所以()说:“不学礼,无以立。”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4. 礼仪的三大要素包括语言、行为表情和()。 A 物质水平 B 服饰器物 C 历史传统 5.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爱国守法、()、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A 开拓创新 B 敬老爱幼 C 明礼诚信 6. 在社交场合,为别人做介绍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 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 B 先将晚辈介绍给长辈 C 先将级别高的女士介绍给级别低的女士 7. 在社交场合,女士与男士见面时应该()。 A 主动伸手与男士握手 B 不与男士握手 C 等男士主动伸手与自

己握手 8. 女士携带的手提包,在正式宴会就餐期间应() A 放在背部与椅背之间 B 挂在自己椅子的靠背上 C 挂在衣架上 9. 在参加各种社交宴请中,应从座椅的()入座,动作应轻而缓,轻松自然。 A 右侧 B 左侧 C 右侧左侧均可 10. 宴会上,为表示尊重,主宾的座位应()。 A 在主人的右侧 B 在主人的左侧 C 随其所好 11. 使用餐巾时,不可以用餐巾()。 A 擦嘴角的油渍 B 擦手上的油渍 C 擦拭餐具 12. 自助餐取菜顺序为()。 A 汤、冷菜、热菜、点心、甜品、水果 B 热菜、汤、冷菜、点心、甜品、水果 C 冷菜、汤、热菜、点心、甜品、水果 13 .如果在你的餐巾前有大、中、小、高脚杯四个杯子,应该分别装()。 A 水、红葡萄酒、白葡萄酒、香槟酒 B 啤酒、水、红葡萄酒、 香槟酒 C 水、啤酒、白酒、红葡萄酒 14. 进餐时如发现菜肴中有昆虫或碎石等异物,应该()。 A 告知一起进餐的人 B 大声喊来侍者处理 C 轻声告知侍者更换 15. 西餐中,吃软面包时,应该()。 A 用手撕成小块后再吃 B 用嘴咬着吃 C 直接拿整块面包涂黄油 16. 喝咖啡时,应该()。 A 用匙舀起咖啡喝 B 用食指和拇指拈住杯把端起来喝 C 端起咖

理论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环节)

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环节 1.提出问题,创设情景 教师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如教师引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师生之间的讨论)激发学生提出科学的问题。接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特定的学习情景(如观察、实验、案例分析、研究图片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同时提供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仪器。 2.提出假设,科学验证 探究学习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是要求学生提出假设、设计探究方案进行探究,直至得出结论。这阶段是自主探究阶段,具体包括:(1)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收集的信息作出比较合理的猜想、假设和设计探究方案;(2)由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教师放置在校园网网络服务器上的网络资源库。学生带着问题或实验方案通过网络的必要帮助独立进入教师设置的学习环境进行探究;或者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多媒体实验辅助系统进行实时实验探究,收集实验数据。 3.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这阶段是协作探究阶段,具体包括:(1)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鉴别、处理,得出结论;(2)对得出的结论作出科学解释。在分析讨论过程中,必要时可通过网络的辅助进行网上协作学习。学生通过网络的辅助,将各自的猜想、假设、实验方案或得出的结论带入网络讨论区进行交流,比较各小组的探究过程和思维结论,从中获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使自己的思维过程更趋合理。 4.小结交流,测试反馈 (1)学生对各自的探究过程进行小结,陈述各自的探究结论或实验现象与结论,并对各自的探究过程和结论进行反思、评价;(2)学生对他人的探究过程和结论进行反思、评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3)教师对本课的学生小结进行适当的补充、总结和评价,最后让学生形成综合性的评价小结;(4)小结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测评,完成自我测试,测试结果当即反馈给学生。 这种探究学习教学设计不仅关注学生“知道什么”,更关注学生“怎样才能知道”,在“让学生自己学会并进而会学”方面下功夫,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动态建构”。 5.评价迁移 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目的是获得教学设计方案的成功或失败的反馈信息,对教学设计方案作出进一步的修改,提高教学设计方案的质量,真正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就教学评价而言,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这种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探究技能的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以学生的探究活动过程为重点,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主动性原则: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主动参与的程度;(2)实践性原则: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深入和拓展程度、探究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开展探究活动的效率;(3)创造性原则: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是否提高;(4)建构性原则: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中国古代的性学理论

中国古代的性学理论> 以阴阳学说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性学理论,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核心内容: 1 男性属阳,女性属阴 天地万物一概分属阴阳两性。人,天生分为男人和女人两部分,古人认为男人属阳,女人属阴。分析八卦的阴阳两爻图形造型,显而易见,阳爻(——)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阴爻(--)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为父,坤为母”。由三阳爻组成的乾卦代表男性,由三阴爻组成的坤卦代表女性,体现出男性属阳,女性属阴的本质。 两性之间的一切关系,无论是生理的、心理的,或是社会的,都遵循着阴阳学说规律。男女两性的爱情、婚姻、家庭,既存在着阴阳相生相长的和谐统一之道,又存在着相生相制的矛盾对立之理。 2 阴阳互补 男人属阳,阳性刚;女人属阴,阴性柔。阴阳互补,刚柔相济,体现了《易经》“刚、柔相摩,屈、伸相感而利生”的论述。古人将房室之事称为“阴阳之道”,唐代白行简描写性行为的《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就以天与地,阴与阳的交合表示男女交欢。孤阳不长,寡阴不生,两性交合通过阴阳结合实现阴阳互补,达到利生目的。 3 生育源自阴阳结合 《易经》“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天人合一,男女两性心理上的彼此吸引,生理上的互相交合,对应着天与地的交融,于是就有了天地交融而万物生,男女交合而子嗣育。《妇科玉尺》谓“男女情动,彼此神交,然后行之,则阴阳和畅,精血合凝,有子之道也。若男情已至,而女情未动,则精早泄,谓之孤阳;女情已至,而男情未动,则女兴已过,谓之寡阴。”《玉函经》说“孤阳寡阴即不中。譬诸鳏夫及寡妇,谓不能生育也。”尽管受精怀孕与夫妻生活同时达到性高潮并无必然联系,今人不应苛求古人,然而用阴阳之道阐释孤阳寡阴,进而推论性生活和谐的重要性,却是值得称道的。 4 男尊女卑 乾为天,坤为地;乾为男,坤为女。《易经》的“天尊地卑”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男尊女卑。中国古代延续了两千多年的男尊女卑,生男贵如璋,生女贱似瓦,便是建立在这一认识基础之上的。 “男尊女卑”的定规,使女性身份低贱卑微,不准参加科举考试,不得任公职,也不能从事绝大多数社会职业。某些为社会所必须的职业尽管允许女性从事,其中有的甚至只适合女性去做,然而凡是从事这些职业的妇女,均被列入倍受歧视的“三姑六婆”(佛教的尼姑,道教的道姑,占卜的卜姑;为人牵线买卖奴婢、侍妾的牙婆,介绍婚姻的媒婆,画符念咒、求神消灾的巫婆或师婆,妓院的鸨母虔婆,卖药的药婆,助产接生的稳婆)之列,成为卑下的另类贱民。 5 男主女从 《易经》虽然没有男主女从的直接论述,但是有“男尊女卑”之说,而卑贱自然要臣服尊贵,因此女性服从男性也就理所当然。古代中国,女性的独立人格完全被剥夺,未婚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从”到最后就是“从一而终”。古代女性任何时候都处于从属地位,毕生都是男性的附属品。 《易经·第三十二卦恒》“《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易经》卜辞中的“贞吉”含义与后世的“贞洁”有所差别。“贞”

以建构性学习理论指导幼儿语言学习的认知与实践

五大领域:以建构性学习理论指导幼儿语言学习的认识与实践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彭菲尔德(Penfield)博士从大脑生理学的角度对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作出了解释:在大脑神经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存在 关键期。在关键期之前,大脑既没有完全成熟,也不够灵活;但如果错过了这一关键期,学习语言所需要的灵活性就会丧失。因而语言学习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语言学习有明确的目标指向与教育要求,并给出了指导要点。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能力的高下,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下,也会影响其一生的成就与命运。所有的教育理论都证明,人类每种知识的获得,或多或少都和语言能力有关,因此语言能力几乎成为儿童全部智能发展的基础。只有语言能力发展好了,即在他的关键期得到了科学、系统的训练,整个智力结构才能优化发展,潜能得到最佳的开发。这样的孩子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勇于接受挑战,在面对未来激烈的竞争时,自然能表现得比别人更出色。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好奇心、探索精神、想象力和创造性十分活跃的时期,幼儿语言教育必须充分利用其特点,为他们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他们的探索和想象,让他们的求知欲、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保持和发扬下来。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①。当今的建构主义是皮亚杰等思想的发展,认为“学习者的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自然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教师或学习伙伴等)帮助指导,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的方式而获得。②”同时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性学习的四大要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指导要点指出:“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语言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在各种活动中进行”;“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应重视与幼儿的个别交流,以及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育应当是跨领域的综合教育。”因而,应用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展示活动成果。 2.通过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成果。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直入题目: 1.这段时间,我们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了深入了解,相信大家很有收获,现在我们就来在班中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中华传统节日) 二、解决问题,汇报结果 (一)小组汇报交流 1.小组汇报研究的节日专题。下面先请各小组负责人举起标志牌,大声宣读一下你们组研究的节日专题。 2.全班交流。下面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其他小组成员边听边想,有问题可以及时提出。 哪个小组首当其冲来展示你们的调查研究成果?(可以向大家展示一些文字资料、图片、照片、录音片段等)(板书:文字资料、图片、照片、录音片段)除此以外,当学生有个性化的展示时,教师应予以鼓励,充分肯定他们的创造

A.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1)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2)把自己的习作展示给大家看。 示例: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团圆日,我们会放烟花、放鞭炮、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年夜饭…… 大年三十这天一大早,我们一家人很早就起来了,爷爷和爸爸在贴春联,我在旁边递东西,奶奶忙着剪窗花贴在窗户上,妈妈忙着准备团圆饭。忙完这些,我们就坐着看电视,等待夜晚的到来。 夜晚终于来了,我和爸爸抬着烟花和花炮来到空旷的前坪燃放。我们首先放的是花炮,一条长长的花炮放完之后,我们就放烟花,把引线点燃后,烟花就开出了花儿,那时的天空全部被花儿遮住了,漂亮极了。烟花一个一个放完了,我们就心满意足的进屋,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其乐融融! 过年真开心呀!要是天天都像过年一样就好了! B.展示活动成果 民间工艺组的制作展示:现场剪窗花,赠送个人作品等。 民族艺术组的表演展示:现场写一幅春联,现场画一幅图画等等。 诗词赏析组的诵读展示:配乐诗朗诵,节日诗词表演,对诗等等。 民俗风情组的话题展示:教大家包粽子、包饺子。 神话故事组的趣味展示:我来演,你来猜! 节日美食组的多方位展示:现场赠送月饼、粽子、饺子等。 (板书:民间工艺组民族艺术组诗词赏析组民俗风情组神话故事组节日美食组)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体现课改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理论基础: 1、研究性学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往往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特别好问,他们具有创造和研究的潜能。研究性学习本身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以及求知欲。 2、研究性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因为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现成的书本知识,而是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主动建构的过程。 3、研究性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尊重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因为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来自于对外界尝试、研究、索性的活动,而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式研究新知,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方法;教师再进行因势利导”,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3、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提倡学生自由研究、自由创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以及表现与发展的机会,鼓励学生自由奔放和新异的想象,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 4、研究性学习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因为学生只有在努力研究新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个性得到完全的解放。 4.转化学困生,提高教学整体质量。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学思想,转化学困生、提高中等生、发展特长生。要求教师不放弃任何一个基础差的学生,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培优”、“转化”工作。教师上课,起点是后进生,重点也是后进生,课堂上回答提问、板演、做实验都是由后进生来打“头阵”。坚持利用课堂中的“边角”时间,有重点地检查后进生的自学情况,后进生的作业批改也优先批阅,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单元清”。排座位时坚持优生与后进生搭配,便于“兵”教“兵”。在课堂上老师及能注意优生的培养,更能照顾到大多数的中差学生,实现了为了一切学生,一

中华性学宝典《十问》

中华性学宝典:《十问》 黄帝问于天师曰:“万勿(物)何得而行?草木何得而长?日月何得而明?”天师曰:“(尔)察天之请(情),阴阳为正①,万勿失之而不◇(继),得之而羸。食阴◇阳,稽于神明②。食阴之道,虚而五臧(脏),广而三咎③,若弗能出握。食之贵静而神风④,距而两◇,参筑而毋遂⑤,神风乃生,五声乃对。翕毋过五⑥,至之口,枚之心⑦,四辅所四贵,玄尊乃至。饮毋过五,口必甘昧(味),至之五臧(脏),刑(形)乃极退。◇(薄)而肌肤,及夫发末,毛脉乃遂,阴水乃至,浅坡(彼)阳◇,坚蹇不死,饮食宾◇(体),此胃(谓),复奇之方,通于神明。”天师之食神气之道。 黄帝问于大成曰:“民何失而◇(颜)色鹿◇◇,黑而苍?民何得而奏(腠)理靡曼,鲜白有光?”大成合(答)曰:“君欲练色鲜白,则察观尺◇(◇)之食方,通于阴阳,食苍则苍,食黄则黄。唯君所食,以变五色。君必食阴以为当(常),助以柏实盛良⑧,饮走兽泉英⑨,可以却老复壮,曼泽有光。◇(接)阴将众,◇(继)以蜚虫⑩,春◇(爵)员骀(11),兴坡(彼)鸣雄,鸣雄有精,诚能服此,玉荚(策)复生。大(太)上◇遇,◇坡玉窦,盛乃从之,员骀送之,若不◇遇,置之以◇。诚能服此,可以起死。”大成之起死食鸟精之道。 黄帝问于曹熬曰:“民何失而死?何得而生?”曹[熬答曰]:□□□□□而取其精(12),侍(待)坡(彼)合气,而微动其刑(形)。能动其刑(形),以至五声,乃入其精。虚者可使充盈,壮者可使久荣,老者可使长生。长生之稽(13)。侦用玉闭(14),玉闭时辟(15),神明来积。积必见章,玉闭坚精,必使玉泉毋顷(倾),则百病弗婴。故能长生。◇(接)阴之道,必心塞葆(16),刑(形)气相葆,故曰:“壹至勿星(17),耳目葱明;再至勿星,音气高阳(扬);三至勿星,被(皮)革有光;四至勿星,脊◇不◇(伤);五至勿星,尻脾(髀)能方(18);六至勿星,百脉通行;七至勿星,冬(终)身失(无)央(殃);八至勿星,可以寿长;九至勿星,通于神明。”曹熬之(接)阳治神气之道。 黄帝问于容成曰:“民始蒲淳溜刑(19)。何得而生,溜刑成◇(体),何失而死?何曳之人也?有恶有好,有夭有寿?俗闻民气赢屈施(弛)张之故(20)。”容成合(答)曰:“君若欲寿,则顺察天地之道。天气月尽月盈,故能长生。地气岁有寒暑,险易相取(21),故地久而不腐。君必察天地之请(情),而行之以身。有征可智(知)间虽圣人(22),非其所能,唯道者智(知)之。天地之至精,生于无征,长于无刑,成于无◇(体),得者长寿,失者夭死。故善治气◇(搏)精者(23),以无征为积,精神泉益(溢),翕甘潞(露)以为积(24),饮◇(瑶)泉灵尊以为经(25),去恶好俗,神乃溜刑,翕气之道,必致之末,精生而不厥。尚(上)下皆精,塞(寒)温安生?息心探(而深)而久,新气易守。宿气为老(26),新气为寿。故善治气者,使宿气夜散,新气朝最(27),以彻九徼(窍);而实六府。食气有禁,春辟(避)浊阳,夏辟汤风(28),秋辟霜◇(雾),冬辟凌阴,必去四咎,乃◇(深)息以为寿。朝息之志,卞(其)出也,◇(务)合于天,卞入也,◇(揆)坡(彼)闺◇(29),如臧(藏)于渊,则陈气日尽,而新气日盈,则刑有云光,以精为

有效性教学和反思性教学的理论

有效性教学和反思性教学的理论 第一部分基本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发展至今形成了多种流派,呈现极大的丰富性,从前苏联来说,有凯洛夫的“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步教学法,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模式等等;在西方,随着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教学理论也呈现出多样化。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学理论,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以“从做中学”为基础的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反思性教学理论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教学理论的发展深受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这些心理学理论从学习过程的角度来研究教与学到底该怎样进行,形成了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课程和发现教学理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和信息加工学习模型、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以及越来越蓬勃的有效性教学理论等一系列在教学领域影响重大的教学理论。 以上理论对当代教学理论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鉴于本章篇幅有限,要一一述及似无可能,也无必要,因此,本章所选择的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上比较流行,且代表教学理论不同发展方向的两种教学理论——有效性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理论与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理论。 一、有效性教学理论 (一)有效性教学的定义 有效性教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的有效性教学是指一切能够有效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过程。这样有史以来的教学理论都可以被涵盖于有效性教学之中,因为任何一种教学理论的产生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狭义的有效性教学则是特指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因此研究的是教师的哪些活动和行为与预期教育结果(包括学生的成就、考勤、带任务学习行为、学生及家长的满意等)有密切联系。本论文所论及的是狭义的有效性教学。 有效性教学最早由谁提出还不及检索,但是,仔细考察一番就会发现,20世纪60年代以前,有关有效性教学的研究大多数是试图明确与教学效能有关的教师特征,如教师的性格特点、性别、年龄、知识和培训。例如,1931年加太尔(R. B. Cattell)的研究关注的主要就是教师的性格特点,他与254个人进行了访谈,对象包括教育管理者、教师培训者、学校教师和学生,让他们“写下成熟教师最重要的十个特征,青年教师最重要的十种品质,以及青年男教师与青年女教师通常不同的品质”。结果发现其中有五种品质出现的频率最高——“性格与意愿”、“智能”、“善良与机智”、“思想开放”和“幽默感”。①这类有效性教学的研究并非是直接关注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而是试图通过测量教师的个性来判断其教学的有效性。实际上,专门用于教学的个性量表开发很少,多数的个性量表都是用来测量临床情境中的变态或非正常行为。无疑,好的教师需要一定人际的、情感的行为,但是把这类测量移植于定义好的教师所应当具有的课堂教学行为,或者说根据心理健康领域的成功来编制预测教师课堂行为的有效个性测验,并不能很好地说明好的教师在课堂上所需要的积极社会行为。因此,麦克纳马拉(D. R. McNamara, 1980)把那些试图探究教师的特征与教育结果之间关系的研究称为“暗箱”(black-box)研究,暗箱即比喻班级。 20世纪6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转而研究教师的具体行为对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

协同学理论

协同学理论 协同学是研究协同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协同系统是指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能以自组织方式形成宏观的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开放系统。协同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为共同工作。 协同学是20世纪70年代初联邦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创立的。60年代初,激光刚一问世哈肯就注意到激光的重要性,并立即进行系统的激光理论研究。 在深入研究激光理论的过程中,哈肯发现在合作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某种更为深刻的普遍规律。他在1970年出版的《激光理论》一书中多处提到不稳定性,为后来的协同学准备了条件。 1969年哈肯首次提出协同学这一名称,并于1971年与格雷厄姆合作撰文介绍了协同学。1972年在联邦德国埃尔姆召开第一届国际协同学会议。1973年这次国际会议论文集《协同学》出版,协同学随之诞生。1977年以来,协同学进一步研究从有序到混沌的演化规律。1979年前后联邦德国生物物理学家艾根将协同学的研究对象扩大到生物分子方面。 协同学研究协同系统在外参量的驱动下和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下,以自组织的方式在宏观尺度上形成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条件、特点及其演化规律。协同系统的状态由一组状态参量来描述。这些状态参量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是不相同的。当系统逐渐接近于发生显著质变的临界点时,变化慢的状态参量的数目就会越来越少,有时甚至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 这些为数不多的慢变化参量就完全确定了系统的宏观行为并表征系统的有序化程度,故称序参量。那些为数众多的变化快的状态参量就由序参量支配,并可绝热地将他们消去。这一结论称为支配原理,它是协同学的基本原理。序参量随时间变化所遵从的非线性方程称为序参量的演化方程,是协同学的基本方程。演化方程的主要形式有主方程、有效朗之万方程、福克-普朗克方程和广义京茨堡-朗道方程等。 协同学的主要内容就是用演化方程来研究协同系统的各种非平衡定态和不稳定性(又称非平衡相变)。例如,激光就存在着不稳定性。当泵浦参量小于第一阈值时,无激光发生;但当其超过第一阈值时,就出现稳定的连续激光;若再进一步增大泵浦参量使其超过第二阈值时就呈现出规则的超短脉冲激光序列。 流体绕圆柱体的流动是呈现不稳定性的另一个典型例子。当流速低于第一临界值时是一种均匀层流;但当流速高于第一临界值时,便出现静态花样,形成一对旋涡;若再进一步提高流速便其高于第二临界值时,就呈现出动态花样,旋涡发生振荡。 协同学中求解演化方程的方法主要是解析方法,即用数学解析方法求出序参量的精确的或近似的解析表达式和出现不稳定性的解析判别式。 在分析不稳定性时,常常用数学中的分岔理论。在有势存在的特殊情况下也可应用突变论。协同学也常采用数值方法,尤其是在研究瞬态过程和混沌现象时更是如此。 协同学有广泛的应用。在自然科学方面主要用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等方面。例如,在生态学方面求出了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群体消长关系等;在社会科学方面主要用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等方面。例如,在社会学中得到社会舆论形成的随机模型;在工程技术方面主要用于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和土木工程等方面。 协同学与耗散结构理论及一般系统论之间有许多相通之处,以致它们彼此将对方当作自己的一部分。实际上,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系统论提出了有序性、目的性和系统稳定性的关系,但没有回答形成这种稳定性的具体机制。耗散结构理论则从另一个侧面解决了

性学革命

性学革命 作者:赵芳赵玲赵合句 中国古代性问题的探讨与实践总结被称为房中术,相当于现在的“性学”。性学囊括了性研究、性教育和性治疗等几个方面。我国早在距今2000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和先秦时期就孕育和形成了世界上最早也最完备的古代性学。研究和发展性科学,特别是探究性与健康的奥秘,的确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我国古代性学的形成 1.1 彭祖是性学始祖 彭祖传说为颛顼帝玄孙陆终氏的第三子,姓钱名铿,自尧时举用,历夏至殷末,为殷商时之贤大夫,据传享年八百余岁。因封于彭城(今江苏徐州),故称彭祖。他在古代的影响颇大,故历代文献多有反映。不但汉代刘向的《列仙传》和晋代葛洪的《神仙传》载其传闻事迹,就连《论语》、《庄子》乃至《楚辞》等也都提到他。 据《国语》和《史记》记载,彭祖以长寿著称。晋代医学家葛洪曾为他立传。彭祖认为:情欲不可禁,男女相需犹如天地相合,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禁欲违反自然规律和人性有损健康,和谐的夫妻生活能增加精神活力,延年益寿。彭祖回答素女说:“受精养神,服食众药,可得长生。”他还对采女说:“黄帝宜知交接之法。法之要者,在于多御少女,而莫数泄精,使人身轻,百病消除也。”据《抱朴子》记载,彭祖曾有著作《彭祖经》问世。他不但是华夏养生之鼻祖,房中术之权威,而且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美容专家。据《北梦琐言》记载:“闾邱公大理评事时得此术(彭祖房中术)两面如桃,年过七十。”传说中的素女、玄女都是彭祖之术的传人。《素女经》说行房做到“八动不泻,身体生光”。《玄女经》说:“能知其道(指房术),乐而且强,寿即延增,色如华英。”孙思邈曾总结彭祖房术,认为大要在于“闭固”,“闭固”是指交不即泄(延长交合时间)和不屡交屡泄(多交少泄)。彭祖一派认为,这样做不但可“乐而不损”,而且能起到“老有美色”的作用。 范文澜在《中国道史简编》中说,房中类“是调节性欲以求寿考”。在历代著名养生家中首推彭祖,因为他的房中术使他在防老抗衰、长寿、美容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彭祖采用导引、服饵、房术、蒸脐法等,都是围绕提高性腺机能活力这个轴心的,这是他长寿美容的秘诀所在。因此葛洪说:“长生之要,其在房中”。而房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即是以“闭固”为大旨,即在性交时体内真气不外泄而求得延年长生。历代养生家都十分重视房中,“房中”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性理养生”。 1.2 我国房室学说的三大学派 我国古代房室学说有如下三大学派,即道学学派、儒学学派和医学学派。所谓道学学派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派。春秋时期的老子提出“节育保精”之说,是我国古代房室学说的基本思想。秦汉之际的黄老学派,东汉以后的道教学者,是托黄帝立言而对老子学说进行

中华女性学礼仪活动知识竞赛试题及标准答案

中华女性学礼仪活动知识竞赛试题及标准答案 竞赛试题 1.()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言行规范和待人接物的习惯做法,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C ) A 礼节 B 礼貌 C 礼仪 2.“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出自()的这一名句论述了礼仪的重要性。(B ) A 《论语》 B 《荀子》 C 《礼记》 3. 礼仪修养与人们的生活和事业发展密切相关,所以()说:“不学礼,无以立。”( A )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4. 礼仪的三大要素包括语言、行为表情和()。(B) A 物质水平 B 服饰器物 C 历史传统 5.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爱国守法、()、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C ) A 开拓创新 B 敬老爱幼 C 明礼诚信 6.在社交场合,为别人做介绍时,不正确的做法是()。(C) A 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 B 先将晚辈介绍给长辈

C 先将级别高的女士介绍给级别低的女士 7.在社交场合,女士与男士见面时应该()。(A) A 主动伸手与男士握手 B 不与男士握手 C 等男士主动伸手与自己握手 8.女士携带的手提包,在正式宴会就餐期间应()(A) A 放在背部与椅背之间 B 挂在自己椅子的靠背上 C 挂在衣架上 9.在参加各种社交宴请中,应从座椅的()入座,动作应轻而缓,轻松自然。(B) A右侧B 左侧C 右侧左侧均可 10.宴会上,为表示尊重,主宾的座位应()。(A ) A 在主人的右侧 B 在主人的左侧 C 随其所好 11.使用餐巾时,不可以用餐巾()。(C) A 擦嘴角的油渍 B 擦手上的油渍 C 擦拭餐具 12.自助餐取菜顺序为()。(C) A 汤、冷菜、热菜、点心、甜品、水果 B 热菜、汤、冷菜、点心、甜品、水果 C 冷菜、汤、热菜、点心、甜品、水果 13.如果在你的餐巾前有大、中、小、高脚杯四个杯子,应该分别装()。(A) A 水、红葡萄酒、白葡萄酒、香槟酒

中国心性学说经典之《原性》 韩愈

中国心性学说经典之《原性》(唐:韩愈) 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上焉者之于五也,主于一而行于四;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则少反焉,其于四也混;下焉者之于五也,反于一而悖于四。性之于情视其品。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外其中;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与甚,直情而行者也:情之于性视其品。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荀子之言性,曰人之性恶;杨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恶混。夫始善而进恶,与始恶而进善,与始也混而今也善恶,皆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叔鱼之生也,其母视之,知其必以贿死;杨食我之生也,叔向之母闻其号也,知必灭其宗;越椒之生也,子文以为大戚,知若敖氏之鬼不食也:人之性果善乎?后稷之生也,其母无灾,其始匍匐也,则岐岐然,嶷嶷然;文王之在母也,母不忧,既生也,傅不勤,既学也,师不烦:人之性果恶乎?尧之朱,舜之均,文王之管、蔡,习非不善也,而卒为奸;瞽叟之舜,鲧之禹,习非不恶也,而卒为圣人:人之性善恶果混乎?故曰三子之言性也,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曰然则性之上下者,其终不可移乎?曰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其品则孔子谓不移也。 曰今之言性者异于此,何也?曰今之言者,杂佛老而言也。杂佛老而言也者,奚言而不异?

中华性学宝典《采女经》

中华性学宝典《采女经》 中华性学宝典《采女经》白话文 采女经(一) 文本说明 在两汉时期,“采女”是对一种下等宫女的称呼。“采”字在《说文解字》的第一百二十部,意为“五彩”。“采女”的名称,应该是相对于“素女”而出现的。 和《素女经》《玄女经》不同,《采女经》更侧重于性养生。 在中国历史上,两汉是以重养生之道而闻名于世的,它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西汉初期的推重黄老之学,其中著名的人物是孝惠帝时期的丞相萧何和窦太后。窦太后原是汉高祖刘邦的一个宫女,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嫁给代王刘恒。刘恒继位为汉文帝后,她被立为皇后,汉景帝时被尊为太后,直到汉武帝建元六年去世,在朝四十五年。因为窦太后喜欢黄老之学,“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内经)》《老子》,

尊其术”。 为了讨好窦太后,当时的淮南王刘安,还招致门客,集体创作了一部以反映黄老之学为主导的哲学著作《淮南鸿烈》,也就是《淮南子》。 两汉时期的皇室贵族重视养生,尤其是性养生,最突出地反映在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遗址三号坟出土的帛书《养生方》中。在帛书《养生方》列举的三十二种养生药方中,关于性养生的在一半以上,占绝大部分。具体归纳起来有五个方面: 一、治疗阳痿方:老不起,为醴,不起等。 二、一般壮阳方:加,弄,为醪酌,治阳,麦卵,□□洒男,便近内,巾等。 三、治阴肿方:病撮肿等。 四、女子用药方:□灼,治阴,益甘,戏,去毛等。 五、房中补益方:□语,食引等。

从《采女经》中的采女,很容易联想起倡导黄老之学的窦太后。 从《采女经》的开头,我们便能深切地体会到,采女作为下等宫女的特殊身份。但是,在后世关于男女交合的著作中,采女也被说成是黄帝时代的女神。 从两汉时期重视性养生的时代气氛,再联系《采女经》的内容,就不难更明确地肯定,《采女经》是形成于两汉时期的,与《素女经》《玄女经》同时的性学著作。 采女经(二) 一、不死之道 原文 有采女者,妙得道术。王使采女问彭祖延年益寿之法。 彭祖曰:爱精养神,服食众药,可得长生。然不知交接之道,虽服药无益也。男女相成,犹天地相生也。天地得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