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泌外药

泌外药

泌外药
泌外药

泌尿外科常用药

第一节抗感染药

常用抗感染药物作用机制及分类:

1.阻断细胞壁合成: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和杆菌肽等。

2.阻止核糖体蛋白的合成:如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等。

3.损伤细胞膜影响通透性:如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

4.影响叶酸代谢:如磺胺类、异烟肼、乙胺丁醇等。

5.阻断DNA、RNA的合成:如喹诺酮类、利福平、阿糖腺苷、新生霉素、甲硝唑

等。

第二节利尿药

一、利尿药的分类、作用部位及机制

利尿药是作用于肾,增加电解质及水排泄、使尿量增多的药物。临床应用很广。常用的利尿药按它们的效应力分类如下:

1.高效利尿药有呋塞米、依他尼酸及布美他尼等。作用于髓袢升枝粗段,能特异性地与Cl-竞争Na+-K+-2Cl-共同转运系统的Cl-结合部位,抑制NaCl再吸收而发挥强大的利尿作用。

2.中效利尿药包括噻嗪类利尿药及氯酞酮等。作用于髓袢升枝粗段皮质部(远曲小管开始部位)抑制NaCl的再吸收,此段排Na+量达原尿Na+的10%~15%,尿中除含较多的Cl-及Na+外,还含K+。长期服用可致低血钾、低血镁。本类药物

-的排泄。具有碘酰胺基的结构,对碳酸酐酶有轻度抑制作用,所以也略增加HCO

3 3.低效利尿药包括留钾利尿药如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

二、利尿药的临床应用

1.消除水肿这是利尿药的主要适应证,水肿常见于心、肝、肾性疾病,其病因及病理变化虽不相同,但基本表现均是细胞间液增加,Na+潴留是细胞间液增加的主要因素,利尿通过排Na+、排水而治疗水肿。在应用利尿药前要注意下列几点:①对基本疾病作病因治疗;②动员组织间水肿液或体腔中积液进入血液循环,便于利尿消肿。这就要求患者卧床休息并进行支持疗法等;③低盐饮食以减少体内Na+量;④注意治疗失败的可能,如观察肾小球滤过率是否下降,醛固酮分泌是否继发性增多等。

(1)心性水肿治疗心性水肿主要依靠改善心功能,利尿药能减少或消除水肿而降低心负荷、改善心功能。用噻嗪类利尿药,宜加用钾盐。对中度水肿可用氢氯噻嗪加留钾利尿药。对一般利尿药无效的严重水肿,可合用高效利尿药和留钾利尿药,要定期检查血钾含量。此外,利尿药的用量不宜过大,否则尿液排泄速度超过水肿液进入血浆的速度,会引起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而降低利尿作用。

(2)肾性水肿急性肾炎时,一般不用利尿药,必要时用氢氯噻嗪。主要采用无盐膳食和卧床休息以消退水肿。肾病综合征时,水肿的形成与大量蛋白尿引起血浆白蛋白减少及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关。又因循环血量减少可继发性地致醛固酮分泌增加,导致NaCl及水再吸收的增加而加重水肿。故应限水、限NaCl,并给予白蛋白以提高胶体渗透压。对高度水肿者可用噻嗪类药物加留钾利尿药。效果不明显时可用高效利尿药加留钾利尿药。

(3)肝性水肿肝性水肿多伴有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所以开始治疗时不宜采用高效利尿药,否则将会引起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甚至因严重低血钾症而诱发肝昏迷。一般宜先用留钾利尿药,或留钾利尿药加噻嗪类利尿药,如疗效不显著,可合用留钾及高效利尿药。

(4)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高效利尿药可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治疗急性肾衰早期的少尿,能增加尿量及尿流速度,防止肾小管萎缩、坏死及急性肾衰时的无尿。呋塞米还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用药后可使尿量明显增加。当肾小球滤过率降至2ml/min时,或当其他利尿药无效时,仍可有效。

(5)急性肺水肿及脑水肿静脉注射呋塞米等高效利尿药可发挥良好效果。能使血容量及细胞外液明显减少,进而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左室充盈压及降低肺楔压。还可通过舒张血管、增加静脉容量、降低左室舒张末压而消除肺水肿,呋塞米等促进血管扩张物前列腺素的释放,也可中介上述效应。对脑水肿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者也有良效。

2.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

3.高血压的治疗

4.尿崩症肾性尿崩症,最常用噻嗪类利尿药,用药二天排出大量Na+后见效。垂体性尿崩症,常用加压素治疗,而利尿药可作为辅助治疗,通过降低胞外容量,促进远曲小管再吸收而使尿量减少。

5.特发性高尿钙症和钙结石治疗量噻嗪类利尿药可使正常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高尿钙患者尿钙的排出显著降低,用于防止钙结石的形成,是因本类药物能增强远曲小管对Ca++的再吸收。

6.高血钙症强效利尿药抑制髓袢升枝粗段对钙的再吸收,增加钙排出而降低血钙。

7.加速某些毒物的排泄当某些药物或毒物急性中毒时,可选用高效利尿药强迫利尿,同时配合输液,使尿量在一天内达5升以上,可加速毒物排出,但这一作用仅对以原型自尿排出的药物或毒物有效。

8.青光眼乙酰唑胺已少作利尿药使用,但可用于治疗青光眼,因它可使眼房水生成减少而降低眼内压。

三、常用利尿药的临床应用

1.阿米洛利(胍酰吡嗪、氨氯吡咪、Amloride、Amipramiaide):作用部位及作用机制与氨苯蝶啶相似,在远曲小管及集合管皮质段抑制Na+-H+和Na+-K+交换,亦非通过拮抗醛固酮而起作用,为目前排钠留钾利尿药中作用最强的药物。口服后4—8小时作用达高峰,可持续24—48小时。本品增加Na+、C1-的排泄和尿酸的排泄。主要以原形经肾脏排除。本品能增强氢氯噻嗪和利尿酸等利尿药的作用并减少钾的丢失。一般不单独应用。本品无降压作用。1日量10—20mg,分2~3次服。

2.氨苯喋啶(Triamterene):作用部位与螺内酯相同,抑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皮质段对Na+的重吸收,增加Na+、Cl-排泄而利尿,对K+ 则有潴留作用,其留钾排钠作用与螺内酯相似,但本品不是醛固酮拮抗剂。适应证:心力衰竭、肝硬化、慢性肾炎等引起的顽固性水肿或腹水,亦用于对氢氯噻嗪或螺内酯无效的病例。偶见恶心、呕吐、嗜睡、轻度腹泻、软弱、口干、光敏、过敏等不良反应。大剂量或长期服用可出现血钾过高。极少出现巨红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减少、肾结石等。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无尿病人禁用。口服:3次/日,50~100mg/次,饭后服。常与氢氯噻嗪合用增加疗

效。注意事项:①长期应用者,应定期检查BUN。②肾脏病人、老年人、糖尿病人应特别注意高血钾问题。③服药后多数患者出现淡蓝色荧光尿。④与洋地黄合用时可使疗效降低,使血尿酸、血糖升高。⑤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合用时可引起急性肾衰。⑥有痛风史的病人宜慎用。

3.螺内酯(Spironolactone安体舒通):与醛固酮有类似的化学结构,在远曲小管、集合管竞争性抑制醛固酮,从而干扰醛固酮对上述部位钠重吸收的促进作用。促进Na+和Cl-的排出而产生利尿,因Na+-K+交换机制受抑,钾的排出减少,故为留钾利尿药。本品为低效利尿剂,对继发性醛固酮升高引起的水肿有治疗效果。用于与醛固酮升高有关的顽固型水肿,如肝硬化腹水、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等水肿,原发性高血压。不良反应:有轻度胃肠道症状;偶有头痛、嗜睡、发热、皮疹等;长期应用本品时,男性可出现乳房增大、阳痿;女性出现月经不规则、声音变粗等。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引起高血钾、血尿素氮升高。肾功能衰竭、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的病人禁用。开始40~120mg/日,分3~4次口服。用药5日后,如疗效满意,继续用原量,否则可加用其他利尿药,常与氢氯噻嗪合用。注意事项:①本品有留钾作用,应慎用补钾剂。②常与氢氯噻嗪合用,增加疗效,减轻不良反应。③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4.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Hydrochlorithiazide):为中效利尿剂。主要作用部位在髓袢升支的皮质部及远曲小管起始部位,排氯、排钠大致相等,增加钾的排泄,增加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有微弱抑制碳酸酐酶的作用,因而尿中HCO -丢失较轻。尚有抗利尿作用,能显著减少肾原性尿崩症的尿量。降压机制尚不清楚,降压作用较弱,但对正常血压不起作用。用于各种水肿、高血压及尿崩症。不良反应: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血症,肝硬变患者可因低钾血症和血氨升高而诱发肝昏迷。此外,可引起高尿酸血症、高血糖症,偶见皮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胆红素升高、过敏性皮炎。对本品过敏者、黄疸婴儿、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口服:成人25~50mg/次,25~100mg/日,每日或间日服用;小儿1~2mg/kg体重/日,1~2次/日;小于6个月的婴儿剂量可达3mg/kg体重/日。注意事项:①服用期间,应注意监测血液电解质含量。②长期服用可致电解质紊乱,故宜隔日服用或服药3~4日停药3~4日。

5.呋塞米速尿(Furosemide):适应证①水肿: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和肾疾病引起的水肿。本品是高效能利尿药,可用于其他利尿药疗效不好而急需利尿的临床情况。在成人、儿童和婴儿均可应用。注射剂可用于不能口服的病人或急需利尿的临床情况。②高血压:可单用或其他药物合用。噻嗪类无效时本品可能有效。但禁用于无尿病人及对本品过敏者。③急性肺水肿或脑水肿。

④配合补液,加速某些经肾消除的毒物排泄。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厌食、胃刺激、呕吐、腹痛、腹泻、便秘和胰腺炎;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听力减退、麻痹、眩晕、头痛和黄视等;血液系统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和溶血性贫血等;皮肤过敏反应:坏死性血管炎、剥脱性皮炎、多型性红斑、紫癜和光敏性皮炎等。口服一次20~40mg 一日60~120mg,长期应用时宜适当补充钾盐。孕妇禁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痛风患者及小儿慎用。不宜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合用。合剂片:呋路米路(Frumil),含呋塞米4mg,氨氯吡咪5mg,为高效能利尿药合剂,因含保钾性利尿药,能减少低血钾发生。用法每日1片~2片。

6.布美他尼(Bumetamide):用于心力衰竭、肝硬化和肾脏病引起的水肿。不良

反应:肌肉痉挛、眩晕、低血压、头痛等不良反应;高血糖、糖尿、高尿酸

血症和痛风等。口服一次0.5~1mg 一日1~3次,长期应用时宜适当补充钾盐。孕妇禁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痛风患者及小儿慎用。

第三节脱水药

脱水药又称渗透性利尿药(osmotic diuretics)是指能使组织脱水的药物。包括甘露醇、山梨醇、高渗葡萄糖等。它们的药物作用完全决定于溶液中药物分子本身所发挥的渗透压作用。它们应具备如下特点:①易经肾小球滤过;②不易被肾小管再吸收;③在体内不被代谢;④不易从血管透入组织液中。根据上述特性,这类药物在大量静脉给药时,可升高血浆渗透压及肾小管腔液的渗透压而产生脱不及利尿作用。

1、甘露醇(mannitol)为一已六醇结构,临床用其20%的高渗溶液。

口服甘露醇吸收极少,只发挥下泻作用。静脉注射后,该药不易从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间液水分向血浆转移而产生组织脱水作用。利尿作用:静注高渗甘露醇后,一般在10分钟左右起效,能迅速增加尿量及排出Na+、K+。经2~3小时利尿作用达高峰。

甘露醇产生排钠利尿作用的原因是通过稀释血液而增加循环血容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并间接抑制Na+、K+、2Cl共同转运系统,减少髓袢升枝对NaCl的再吸收,降低髓质高渗区的渗透压,使集合管中水的再吸收减少。甘露醇还能扩张肾血管、增加肾髓质血流量,使髓质间液Na+和尿素易随血流移走,这也有助于降低髓质高渗区的渗透压而利尿。

临床应用:

(1)脑水肿及青光眼该药不易进入脑组织或眼前房等有屏障的特殊组织,静脉滴入甘露醇的高渗溶液使这些组织特别容易脱水,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如脑瘤、颅脑外伤外缺氧等情况时)是首选药。甘露醇也降低青光眼患者的房水量及眼内压,短期用于急性青光眼,或术前使用以降低眼内压。

(2)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时应用甘露醇,能在肾小管液中发生渗透效应,阻止水分再吸收,维持足够的尿流量,且使肾小管内有害物质稀释,从而保护肾小管,使其免于坏死。还能改善急性肾衰早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肾功能衰竭伴有低血压者,该药维持肾小球滤过率的效果也远比盐水为佳。

不良反应:注射过快时可引起一过性头痛、眩晕和视力模糊。禁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者,因可增加循环血量而增加心脏负荷。

用法:甘露醇(mannitol)注射,1~2g/kg/次,静脉滴注,10ml/分必要时4~6小时重复使用,使在血液中迅速达到所需浓度。

2、山梨醇

山梨醇(sorbitol)是甘露醇的同分异构体,作用与临床应用同甘露醇,但其水溶性较高,一般可制成25%的高渗液使用,进入体内后可在肝内部分转化为果糖,故作用较弱。用法:山梨醇(sorbitol)注射,1~2g/kg/次,静脉滴注,必要时可重复注射。

3、葡萄糖

50%的高渗葡萄糖也有脱水及渗透性利尿作用,但高渗作用维持不久,因易被代谢,并能部分地从血管弥散到组织中,常与甘露醇合用以治疗脑水肿。

用法:葡萄糖(glucose)注射,50%溶液20ml,40~60ml/次,静脉注射。

第四节膀胱灌注治疗肿瘤药

膀胱内灌注方法:病人排空尿液后行膀胱内灌注,每15分钟仰、俯、左右侧卧更换体位,药液保留2小时左右,疗程:每周一次,共8次,以后改为2周一次,再灌4次,共12次;或:每周一次,6次,后改为2周一次,6次,每月一次,持续1-2年。灌注药物有丝裂霉素、噻替派、喜树硷、5-氟尿嘧啶、多柔比星、阿霉素、顺铂、卡介苗、白介素-2、艾迪等。

常用膀胱灌注治疗肿瘤药

药物作用机制用法

噻替派可被膀胱吸收,影响肿瘤DNA复制,预防及延缓肿瘤复发 60mg+蒸馏水50ml

丝裂霉素不易被膀胱吸收,副作用小,影响肿瘤DNA复制 20mg+蒸馏水50ml

顺铂不被膀胱吸收, 影响肿瘤DNA复制,有免疫增强作用 120mg+生理盐水50ml

多柔比星抑制DNA合成,影响肿瘤转录,不易被膀胱吸收 50mg+生理盐水50ml

羟基喜树硷不被膀胱吸收,直接破坏肿瘤,抑制DNA合成 10mg+蒸馏水50ml

艾迪影响肿瘤DNA复制和调节机体免疫双向作用50ml直接灌注

卡介苗主要是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发挥抗肿瘤作用 120mg+生理盐水50ml

白介素-2 淋巴因子,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能力 2400U+生理盐水50ml+卡介苗80mg

第五节抗遗尿药

儿童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显裤子的现象。遗尿症在儿童期较常见,据统计,4岁半时有尿床现象者占儿童的10-20%,9岁时约占5%,而15岁仍尿床者只占2%。本病多见于男孩,男孩与女孩的比例约为2:1。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遗尿症的患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以后。可选用的药物:

1.丙米嗪:用于对睡眠时对膀胱充盈不敏感的思儿尤为有效。体重在25kg 以下的儿童每次服用12.5mg,体重在25kg以上的儿童每次服用25mg,临唾前l小时口服。一般1-2周即可见效,服药以不超过8周为宜。

2.氯酯醒(遗尿丁):用于睡眠过熟的患儿,每次服用60-100mg,睡前口服。如果有效可连服数月。

3.呢醋甲酯(利他林):每次5-10mg,睡前口服。

4.苯甲酸钠咖啡因:每次按每千克体重用药6-12mg,睡前口服。

5.雄性激素: (1)苯丙酸诺龙:每次肌肉注射10-12.5mg,每隔3日用药1次,连用2-3次。 (2)丙酸睾酮:每次肌肉注射10-12.5mg,每隔3日用药1次,连用2-3次。

第六节尿路解痉药

尿路解痉药是指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平滑肌具有选择性解痉镇痛作用,能缓解各种原因所致的尿路刺激症状的药物。

1.黄酮哌酯泌尿灵(片),具有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磷酸二酯酶作用,亦有钙离子拮抗作用及较弱的抗毒蕈碱作用。对泌尿生殖系统平滑肌具有选择性的解痉止痛作用。临床可用于尿道炎、前列腺炎、膀胱炎等引起的尿急、下腹部疼痛等症状,妇科痉挛性痛,如痛经、下腹部疼痛等,亦可配合其他药物用于肾结石、尿道结石、下尿道手术后引起的各种疼痛。口服:每次200mg,每日3~4次。不良反应:视力模糊、口干、恶心、呕吐、眩晕及皮疹、眼压增高、心动过速等。幽门及十二指肠阻塞、阻塞性小肠损害或绞痛、弛绥不能、胃肠道出血及阻塞性的尿道疾患禁用。胃肠出血、尿路梗阻及12岁以下儿童禁用,老年人、机械操作人员慎用。

2.奥昔布宁尿多灵,治疗尿急、尿频、尿失禁、夜间遗尿等疾病,尤适用于膀胱炎、尿道炎及复发性尿路感染所引起的尿频症状。口服,成人5mg/次,2次~3次/日;儿童2.5mg/次,2次/日。不良反应: 视力模糊、口干、乏力、头晕及胃肠道反应等。孕妇及5岁以下儿童禁用。

3.膀胱灵用于治疗急性及慢性膀胱炎,尿意频急,排尿困难及排尿隐痛。急性每日2- 4次,每次2粒,数日后可减为每日2次,早晨1粒,晚饭后2粒。

4.酒石酸托特罗定舍尼亭,用于缓解膀胱过度活动所致的尿频、尿急和紧迫性尿失禁症状,为竞争性M胆碱受体阻滞剂。本品口服后经肝脏代谢成起主要药理作用的活性代谢产物5-羟甲基衍生物,其抗胆碱活性与本品相近。两者对M 胆碱受体均具有高选择性,对其他神经递质的受体和潜在的细胞靶点(如钙通道)的作用或亲和力很弱。适应证:因膀胱过度兴奋引起的尿频、尿急或紧迫性尿失禁症状的治疗。初始的推荐剂量为一次2mg,一日二次。根据病人的反应和耐受程度,剂量可下调到一次1mg,一日二次。对于肝功能不全或正在服用CYP3A4抑制剂的患者,推荐剂量一次1mg,一日二次。儿童禁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注意事项:(1)服用本品可能引起视力模糊,用药期间驾驶车辆、开动机器和进行危险作业者应当注意;(2)肝功能明显低下的患者,每次剂量不得超过半片(1mg);(3)肾功能低下的患者、自主性神经疾病、裂孔疝患者慎用本品。(4)由于尿潴留的风险,本品慎用于膀胱出口梗阻的病人;由于胃滞纳的风险,也慎用于患胃肠道梗阻性疾病,如幽门狭窄的患者。孕妇慎用本品、哺乳期间服用本品应停止哺乳。

5.曲司氯铵氯铵是一类被称为毒蕈碱性受体拮抗剂的抗胆碱能药物,能松弛膀胱的平滑肌,以此减少膀胱的收缩,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这种药物的最常见副作用是口干和便秘。

第七节治疗尿石症药物

尿石症指肾及输尿管、膀胱、尿道结石,是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原因之一。药物治疗一般适合于结石直径小于1厘米、周边光滑、无明显尿流梗阻及感染者,对某些临床上不引起症状的肾内较大鹿角形结石,亦可暂行非手术处理。治疗尿石症的药物多数为植物提取及合成药物,治疗尿石症机制并不清楚,其临床疗效亦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常用中草药有金钱草、海金沙、瞿麦、扁畜、车前子、木通、滑石、鸡内金、石苇等可随症加减。

1.醋羟胺酸 (Acetohydroxamic Acid Capsules) 系尿素酶竞争性抑制药,具有与尿素相似结构的酰胺基,在体内与尿素酶生成螯合物,使该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尿素酶是尿路结石形成的生化诱发物,当它的活性受抑制后,尿素分解减少,尿氨浓度下降,pH值降低,从而溶解尿石和防止感染性尿路结石的形成。口服,一次0.25g,一日3次。不良反应:(1)可见溶血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2)焦虑和压抑等神经系统反应。(3)其他:头痛、胃肠道紊乱、脱发、皮疹和震颤等。急性肾衰患者禁用。注意事项: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肾功能。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服用本品应权衡利弊或暂停哺乳,儿童慎用。

2.友来特友来特增加尿液PH值和枸橼酸根的排泄,减少尿液的钙离子浓度。这种由友来特诱发的变化使尿液中形成结石的盐易形成结晶。所致的钙离子浓度的减少能降低尿液中能形成结石的钙盐饱和度。PH值的升高能增加尿酸和胱氨酸结石的可溶性。用于溶解尿酸结石和防止新结石的形成。作为胱氨酸结石和胱氨酸尿的维持治疗。日剂量为4标准量匙(每量匙为2.5g, 共10g颗粒),分三次饭后服用。早晨、中午各一量匙,晚上服两量匙。颗粒可以用水冲服。新鲜尿液PH值必须在下列范围内:尿酸结石和促尿酸尿治疗 PH 6.2-6.8;胱氨酸结石 PH 7.0-8.0 ,偶有轻度胃肠道不适。禁忌症:枸橼酸氢钾钠不能用于急性或慢性肾衰竭病人,或当绝对禁用氯化钠时不能使用。枸橼酸氢钾钠也禁用于严重的酸—碱平衡失调或慢性泌尿道尿素分解菌感染。

3.消石灵 (Duplinal) 不但能迅速控制泌尿道的一般疾病,且能阻止肾水肿、肾结石的形成,作为利尿和抗菌剂。用于肾脏和膀胱疾患、水肿、膀胱和肾结石等。

4.露化尿石 (Rowatine) 爱尔兰生产的一种复方消石制剂。本品所含松烯族芳香挥发油在肝脏内与葡萄糖形成葡萄糖醛尿配糖体,这种配糖体在尿中含量很高,故能溶解尿石中钙盐成分,又能在尿液中形成酚,故可具有消炎作用。主要用于泌尿系统结石及感染、防止结石复发。

5.利石素(Biochema Cap) 德国生产的以精制松油脂为主要成分的消石剂。临床主要用于肾石、胆石、膀胱结石以及由结石导致的消化不良、肝功能损害、风湿、胃溃疡等。

6.优克隆(Urocalum日本消石素) 日本生产的一种消石剂。其主要成分为栎树提取物,本品服用后能提高上部尿路结石的排出率、缩短结石的排出时间,并能阻止结石增大以及解除疼痛、尿路结石。

7.乙氧肟酸(Acetohydroxamic Acid)(菌石通)为尿素酶竞争性抑制剂。具有防止及抑制碱性尿石的形成和抗菌作用,本品能阻断尿素酶对尿素的分解、减少氨浓度、降低pH值,防止感染性尿路结石的形成和溶解尿石的作用。尚能参与细菌核苷酸代谢,并有阻断脱氧核糖核酸生物合成的作用。用于感染性尿路结石、尿路感染的治疗的预防。注意:个别患者服用初期有轻度头痛、胃肠不适、恶心、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一般在继续治疗中可自行消失、血肌苷含量过高者慎用,孕妇忌用。

第八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治疗

1、α-肾上腺受体阻滞剂

作用原理是阻止神经传递介质肾上腺素和受体结合,能选择性地作用于前列腺及膀胱颈的平滑肌,降低其张力,使尿道平滑肌松弛,改善排尿受阻症状。这类药物起效快,一般用药3-5天,80%的患者症状会得到明显改善。对于同时患

有高血压、高血脂者,选用高特灵既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又能降血压、降血脂。但这类药物不能使增生的前列腺缩小,长期使用会出现耐受现象,副作用也较多。有可能引起直立性低血压,还可能会有心功过速、鼻塞等副作用。

(1)非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

酚苄明(Phenoxybenzamine)有显著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心脏排血量和血管容量、降低氧耗量等作用;同时,还有抗组织胺作用,更有利于毛细血管的恢复。毒副作用]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心悸、心动过速、瞌睡、镇静、瞳孔缩小、鼻粘膜充血、口干、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冠状动脉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及脑血管疾病患者慎用。口服: 10mg /次,2次/d

(2)选择性α1-肾上腺受体阻滞剂

哌唑嗪(Prazosin)为选择性突触后α-受体阻滞剂,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产生降压作用。对冠状动脉有扩张作用,对肾血流影响较小。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或肾性高血压;也适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功能不全。副作用:有眩晕、疲倦、口干、头痛、恶心等。偶有短暂的意识消失,体位性低血压等。严重心脏病、精神病患者慎用。成人口服:每次3-7.5mg,一日3次。这类药物还有阿呋唑嗪、吲哚哌胺、乌拉地尔等

(3)选择性α1-肾上腺受体长效阻滞剂

特拉唑嗪(Terazosin、高特灵)为喹唑啉的衍生物,为一种选择性α1-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具有降压作用外,实验表明在前列腺组织中,能抵消脱羟肾上腺素导致的痉挛,从而改善前列腺增生病人的尿流动力学和临床症状。本品并具有降低总胆固醇等作用。临床除可用于高血压病外也用于前列腺增生症。口服:每晚睡前1mg,治疗高血压剂量可逐渐增至理想血压。推荐剂量为每日1mg~5mg。治疗前列腺增生,一般每日1mg~5mg。服药后少数人可有乏力、视力模糊、头晕、鼻塞、恶心、肢端浮肿、心悸和瞌睡等。驾驶员及孕妇、授乳期妇女慎用,可致体位性低血压应注意。此类药物还有多沙唑嗪。

(4)超选择性α1-肾上腺受体阻滞剂

坦索罗辛tamsulosin 哈乐是上腺素α1受体亚型α1A的阻断剂,其对α1受体的亲和力较α2受体强5400~24000倍。由于尿道、膀胱颈部及前列腺存在的α1受体主要为α1A受体,故对尿道、膀胱颈及前列腺平滑肌就具有高选择性阻断作用。抑制尿道内压上升的能力是抑制血管舒张压上升能力的13倍,因此可减少服药后发生直立性低血压的机率。本品可改善排尿障碍,实践证明本品可降低尿道内压曲线中的前列腺部压力,而对节律性膀胱收缩和膀胱内压曲线则无影响。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所致的异常排尿症状,如尿频、夜尿增多、排尿困难等。由于本品是通过改善尿道、膀胱颈及前列腺部位平滑肌功能而达到治疗目的,并非缩小增生腺体,故适用于轻、中度患者及未导致严重排尿障碍者,如已发生严重尿潴留时不应单独服用本品。一般无严重不良反应,偶可出现头晕及蹒跚感,多可自愈。极少数人偶可出现皮疹,需停药。少数人有胃肠道不适,饭后服药多可避免。对本品有过敏史禁用。口服0.2mg/次,1-2次/d

2、5α-还原酶抑制剂

如保列治。其作用原理是降低体内雄激素双氢睾丸酮的合成水平,使这一和前列腺增生有关激素水平下降,达到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目的。临床观察表明,应用保列治能缩小前列腺体积,增加尿流量,改善排尿受阻症状,且副作用小,但最大疗效需在用药半年后才出现,停药后症状会复发,维持疗效需长期用药。但

若保列治与α-肾上腺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能获得协同作用,提高近期和远期疗效。

非那甾胺(Finasteride)非那司提,保列治、非那甾胺 Proscar 为一种4- 氮杂甾体化合物,它是睾酮代谢成为更强的二氢睾丸酮过程中的细胞内酶-II型5a-还原酶的特异性抑制剂。本药能非常有效地减少血液和前列腺内的二氢睾丸酮。非那雄胺对雄激素受体没有亲和力。适应证:良性前列腺肥大症。不良反应常见阳萎、性欲下降、射精量减少等。口服,5mg/次,1次/日,6个月为1疗程。

5 mg/日,饭前、饭后均可服用。妇女、儿童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3、植物药

优点是长期服用无明显毒副作用。其中一类是植物类制剂,如保前列、护前列、通尿灵等,它们含植物固醇,能干扰腺体的前列腺素合成和代谢,降低性激素结合蛋白浓度,且有利尿、杀菌、抗炎、减轻前列腺腺组织充血的作用,因而具有缓解前列腺增生症状的作用。另一类是花粉类制剂,如舍尼通、塞尿通等,它们都是天然植物的花粉制剂,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酶和微量元素,能抑制内源性炎症介质、收缩膀胱平滑肌、舒张尿道平滑肌、改善排尿症状,对前列腺增生有一定缓解作用,并有增强体质,改善食欲和睡眠等保健作用。

治疗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炎症的植物药

药物作用特点用法

舍尼通花粉提取物,有雄激素受体阻滞作用口服:0.375g/次,2次/d

口服:1-2片/次,3次/d 护前列片为锯叶棕和紫锥花浸出物,可阻断α受

前列平植物提取药治疗BPH及前列腺炎口服:100mg/次,2次/d 柏诺特抑制前列腺增生,治疗BPH及前列腺炎口服160mg/次,2次/d 伯泌松治疗前列腺增生所致梗阻及刺激症状口服:80mg/次,2次/d 保前列植物提取药治疗BPH及前列腺炎口服:1-2片/次,3-4次

/d

通尿灵非洲臀果木树皮提取物治疗BPH 口服:50mg/次,2次/d 甲帕霉素降胆固醇药使前列腺内形成固醇类物质

口服:50万U/次,3次/d 减少

安尿通氨基酸复合物,治疗BPH 口服:2粒/次,3次/d

口服:2粒/次,3次/d 泽桂癃爽含泽兰,皂角刺,肉桂等治疗BPH及前

列腺炎

癃闭舒中成药治疗BPH及前列腺炎口服:3粒/次,2次/d 二、前列腺癌治疗药物

主要指内分泌治疗的药物,对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有效。其治疗是围绕着雄激素产生的下丘脑-垂体-睾丸性腺轴进行,阻断这个环节的任何一步均可消除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的影响。

(一)内分泌性腺轴阻断药

1.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 LHRH类似物主要作用于垂体睾丸轴,即垂体LHRH 受体↓→垂体分泌LH↓→睾酮合成↓→睾酮下降至去势水平,称药物去势。刚开始应用LHRH-A时,由于刺激腺垂体的LHRH受体,分泌LH,使睾丸产生更多的睾酮,故能使前列腺癌进一步加重,对已有骨转移的病人有一定的危险性,主张与抗雄激素药合用。这类药物有:醋酸亮丙瑞林

( Leuprorelin acetate)皮下注射,成人3.75mg/次,1次/4周。戈舍瑞林(Goserelin)皮下注射:每4周1次3.6mg,可能导致男性面部发热、阳萎、排尿困难、皮疹、无力。

2.雌激素类对抗前列腺上皮细胞的过度生长,其作用机制一般认为雌激素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起负反馈的作用。己烯雌酚口服:每次0.25mg~1mg,一般每日1次。长效针剂聚磷酸雌二醇,肌注160mg/次,1次/月。炔雌醇

0.05-0.5mg/次,3-4次/天。

3.孕激素类:有双重作用,抑制垂体释放LH,降低睾酮水平及竞争性阻断细胞内雄激素受体位点。醋酸甲地孕酮,口服一次4毫克,一日4~12毫克。环丙甲地孕酮用于前列腺癌,可增至每天200mg或300mg(2次分服),直至生效,然后逐步降至维持剂量。醋酸氯地孕酮口服100mg/d 3个月后50mg/d。

(二)雄激素受体拮抗剂

1.氟他胺(Flutamide)为非甾体类雄性激素拮抗药,可与雄激素竞争雄激素受体,并与之结合成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内与核蛋白结合,从而抑制依赖性雄激素的肿瘤细胞生长。口服一次250mg,一日3次,不良反应常见有男性乳腺发育、溢乳,有出现轻度的恶心、呕吐、失眠和疲劳。偶见性欲减退,暂时性肝功能异常等。

2.尼鲁米特为与氟他胺同类的非甾体抗雄激素药物,能与雄激素受体结合而无雄激素作用,从而阻断雄激素与这些受体结合,起到抗雄激素作用。对雄激素受体的作用较持久。口服,诱导剂量300mg/d,连服4周。维持剂量,150mg/d,将日剂量1次服或分多次服,效果没有差异。不良反应: 约20%可出现黑暗中视力调节障碍及色觉障碍,停药后可消失。此外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和眩晕、阳痿、性欲减退、面部潮红等。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3.比卡鲁胺比卡鲁胺每天150mg

(三)直接抑制雄激素合成药

酮康唑为抗真菌药,小剂量不引起雄激素的变化,大剂量可抑制睾丸和肾上腺激素的合成。口服200-400mg/次,4次/天。

第九节治疗勃起功能障碍药

一、激素替代疗法

环戊丙酸睾丸激素和庚酸睾丸激素是两种常用的替代治疗用雄激素 .通常每2周~3周肌肉注射200mg。

二、口服药物治疗

1、 5型磷酸二脂酶(PDE-5)抑制剂

PDE抑制剂的优点是口服有效,不良反应多为轻度一过性,但PDE抑制剂是勃起易化剂而非启动剂(即需在有性刺激的条件下才能使阴茎易于勃起),而且不适合于所有的患者,服用硝酸盐(如硝酸甘油)的患者、伴有严重肾衰、低血压、遗传性视网膜退变的患者以及新近发生中风或心肌缺血的患者禁用这类药物。

西地那非(Sildenafil,viagra,万艾可 ) 作用于局部和周围神经系统,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5型,增强一氧化氮的作用,减少环鸟苷酸的降解而促进或增强勃起功能。口服剂量为25mg,50mg和100mg,按需于性交前半小时服用。

伐地那非(Verdenafil,Nuviva)是勃起功能障碍症(ED)治疗领域的最新药物, 结构上同西地那非只有微小差异, 都是通过抑制PDE-5起作用的。伐地那非已获准在美国市场上市。它有以下优点:用量少, 只需20mg 。起效时间快, 15分钟之内见效。持续时间可达5小时以上。副作用小, 但因个体的差异, 仍有不足2 %的人会略感轻微头痛。溶于水和乙醇, 是目前做壮阳酒类、软胶囊及口服液的理想原料。

泰地那非(Tadalafil、Cialis,西力士) l在血浆内的停留时间及治疗

反应窗时间更长,其t

1/2为17.5小时,t

max

约为2.0小时,ED患者服药后24-36

小时性交成功率仍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另外,Tadalafil的药代动力学不受食物、酒精摄入、糖尿病及肝肾功能损害的影响。

2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育亨宾(Yohimbine)可能对脑内与性冲动和阴茎勃起相关中枢的肾上腺素受体产生作用。育亨宾对所有类型的ED均有效,特别是非器质性ED。常用剂量为5~10mg/次,每天3次,疗程4周~8周,育亨宾对器质性ED作用较小,故不推荐用于器质性ED患者。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心脏高频微颤、血压升高和焦虑等。

酚妥拉明(Phentolamine)口服酚妥拉明有改善ED的作用,甲磺酸酚妥拉明口服剂量分别为20mg、40mg、60mg、80mg,约30分钟后,在有效地刺激产生的情况下,患者可自然恢复勃起功能,并可使勃起时间延长3-6小时。禁忌症:恶性低血压,严重动脉硬化和心脏器质性损害,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疾病活动期,以及对本品过敏者。

3、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阿扑吗啡(Apomorphine)盐酸阿扑吗啡舌下片作用机理:与下丘脑内多巴胺受体结合,通过脑中控制性欲的下丘脑室旁核,把下丘脑的电脉冲传至脊髓促使血液流往阴茎。同时它亦会影响一氧化氮的激活,使之被吸收,然后输送至大脑,在人体内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最后增加血液流动,并导致阴茎勃起。平均16-20分钟起效

4、 5-HT(5-羟色胺)拮抗剂

曲唑酮(Trazodone)是一种5-HT拮抗剂,也是一种5-HT再摄取抑制剂,具有镇静和抗抑郁作用,因发现其可引起某些病例发生持续勃起而受到关注。曲唑酮单独应用或与育亨宾合用可改善一些人的勃起功能,但尚未经过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该药常用剂量为100~200mg/d,主要不良反应为异常勃起和嗜睡。

三、经尿道治疗

经尿道治疗(Transurethral Therapy)是将药物直接置于尿道中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前列地尔,商品名为MUSE,是人工合成的较为稳定的前列腺素E1(PGE1)。根据勃起反应,可增减剂量(250μg~1 000μg)。该药不良反应主要为阴茎疼痛和尿道疼痛或有灼烧感。

四、阴茎海绵体内治疗

阴茎海绵体内治疗(Intracavernous Injection,ICI)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入海绵体内以获得勃起的一种方法,注射系统的易用性直接影响着患者及其伴侣的满意程度和对药物的顺应性。目前,已有多种注射系统可供选择。在美国,最常用的ICI用药为前列地尔和Trimix(由罂粟碱、酚妥拉明和前列地尔组成的复方制剂)。患者在注射治疗前,通常要接受医护人员适当的培训和教育,同时要

明确治疗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足够时间和硬度的勃起以完成性交而不是持续1小时以上的勃起。ICI主要不良反应为持续勃起和海绵体纤维化。如果勃起持续时间达4小时以上,应去医院就诊,以避免可能引起的海绵体肌肉损伤而出现永久性阳痿。纤维化可能导致阴茎变形、结节、硬块等,可以在注射部位按压5分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需要10分钟),以减少纤维化的发生。伴有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精神分裂症和其他严重的精神疾病或严重的静脉泄漏症的患者不应采用ICI治疗。

1、罂粟碱

罂粟碱(Papaverine)是一种非特异性PDE抑制剂,能增加阴茎勃起组织中cAMP和cGMP浓度,该药剂量通常为15mg~60mg,对精神、神经性ED有效率高达80%,但对血管性ED作用相对较弱(36%~50%)。主要不良反应为持续勃起和纤维化。

2、酚妥拉明

单独应用时阴茎能勃起但不硬挺,与罂粟碱合用可使成功率明显升高。通常为30mg罂粟碱合用0.5mg~1mg酚妥拉明。

3、前列地尔(Alprostadil)

前列地尔是美国FDA批准的唯一海绵体注射剂,常用剂量为5μg~20μg,主要不良反应为勃起疼痛。

4、血管活性肠肽

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是一种强的平滑肌松弛剂,单独应用可引起勃起但不硬,多与酚妥拉明合用。该药主要不良反应为一过性的脸红、注射部位疼痛和皮肤潮红。在欧洲,已有复方制剂上市,但尚未得到FDA批准。

5 、复方制剂

临床研究表明,复方制剂(Drug Combinations)比单用前列地尔效果好,如罂粟碱/前列地尔、酮色林(Ketanserin)/前列地尔、酚妥拉明/前列地尔等复方制剂。在美国,最有效的ICI药物是一种三方制剂:罂粟碱、酚妥拉明和前列地尔复方制剂

五、经皮治疗药物

目前已有多种经皮给药制剂正在进行临床研究或试验,如硝酸甘油膏、前列地尔膏、氨茶碱、二硝基异山梨醇。

第十节早泄的治疗药物

主要三种药物为多巴胺拮抗剂、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1、多巴胺拮抗剂

能阻滞中枢的多巴胺受体。多巴胺拮抗剂对人或动物显示出明确的抑制射精的作用,包括匹莫齐特(抗精神病药),甲氧氯普胺(镇吐药),硫苯酰胺,氟哌啶醇和催产素拮抗剂。其它能延迟射精的抗精神病药包括氯丙嗪和硫利达嗪,这两种药也能阻断肾上腺素能的受体。

2、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是新一代延迟射精的药物,它能提高人体内5-羟色胺(5-HT)的水平。这些药物包括5-HT再摄取的选择性抑制剂(SSRIs)氟西丁,舍曲林和帕罗西丁。这些药物在阻断5-HT再摄取的同时,也有抗胆碱能的作用。5-HT水平的升高被认为是抑制射精的机理之一。老的三环类抗抑郁药也对射精有影响。这些

药物具有镇静、抗胆碱能和抗组胺的特性,另外还阻碍5-HT的再摄取。然而,这些药物阻碍5-HT再摄取作用的选择性较小,而且它们的其它特性可能对病人的依从性产生不良影响。在这些药物当中氯丙咪嗪对5-HT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均有阻碍作用。氯丙咪嗪能提高生殖器部位感受器的刺激阈,但对骶骨的唤起反应或背侧神经躯体感受的唤起电位没有影响。另一种有抑制射精作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是阿米替林,它有明显的抗胆碱能的作用。

3、抗焦虑药

已知许多用于治疗广泛焦虑和焦虑发作的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对部分男性有抑制射精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强化了GABA(g-氨基丁酸)。这些药物包括利眠宁、劳拉西泮、阿普唑仑。但是它们对射精的影响不如其它药物(如SSRIs)那样普遍和明显,对照的研究表明服用这类药物的男性只有不足10%的人射精较前延迟了。

丁螺旋酮,是不完全的5-HT激动剂,可以提高广泛焦虑病人的性功能。

其它类药物

酚苄明:有报道说非选择性a-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酚苄明有抑制射精的作用。

表面麻醉药:通过应用表面麻醉药可以降低局部感觉从而抑制射精。在性交前30分钟局部使用2.5克的普鲁卡因-利多卡因膏剂可使82%的早泄病人症状得到改善。

第十一节肾癌治疗药物

一、免疫治疗和生物治疗

非特异性免疫方面最常用的是卡介苗,它虽无直接抗肿瘤作用,但可通过免疫活性细胞来扩大细胞及抗体免疫反应的效应,以增强宿主抗肿瘤能力。目前用于临床的特异性免疫有:①免疫核糖核酸(IRNA),免疫核糖核酸存在于淋巴细胞中,可从正常人周围血白细胞或腺血白细胞中或人肿瘤组织免疫的羊或其他动物的脾脏、淋巴结中提取。免疫核糖核酸可使未致敏的淋巴细胞转变为免疫性活细胞。临床主要用于恶性肿瘤如肾癌、肺癌、消化道癌及神经母细胞瘤和骨肉瘤等的辅助治疗,也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治疗肾癌的用法尚不统一,一般多采用皮下注射或静滴,1mg~4mg/次,1~2次/周,可连续2~3个月。②干扰素,通过对肿瘤的细胞毒作用,抑制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干扰素可以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是目前治疗转移性肾癌最有效的药物。理想剂量为干扰素180万单位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周3次。③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能促进和调节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晚期肾癌的作用。用法:1、全身给药:①静脉滴注:20~40万国际单位/次,加入到500ml灭菌生理盐水中滴注2~3小时,每日一次,4~6周为一疗程。②皮下注射:本品20~100万国际单位/次,加入到2ml灭菌生理盐水溶解,皮下注射2-5周/次,4周为一疗程。2、区域与局部用药:①胸腹腔注入:本品30~100万国际单位/20ml灭菌生理盐水/次,胸腔或腹腔注射,尽量抽去腔内积液后注入,1~2周/次,2~4周(或积液消失)为一疗程。②肿瘤病灶局部给药:根据瘤体大小决定用药剂量,不少于20万国际单位/次。

二、化学治疗

肾癌化疗的效果较差,根据文献报道常用的化疗药物有:VLB、MMC、羟基

脲(HU)、优福定(UFT)、博来霉素(BLM)、阿霉素(ADM)、5-氟尿嘧啶(5-FU)、环磷酰胺(CTX)和顺氯氨铂(DDP)等。

第十二节肾上腺疾病的治疗药物

一、皮质醇增多症

药物治疗只作为辅助疗法之一,主要用于术前准备和其他治疗效果不佳时。

1、皮质醇生物合成抑制剂:氨鲁米特、美替拉酮、酮康唑和密妥坦。

氨鲁米特(Aminoglutethimide)对胆固醇转变为孕烯醇酮的裂解酶系具有抑制作用,从而阻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副作用:嗜睡、眩晕、头痛、共济失调等中枢神经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用法:口服,250mg/次,2~3次/日,共2周。维持量,250mg/次,3~4次/日。

美替拉酮(Metyrapone)通常用于库欣综合症的鉴别诊断,也可用于柯兴综合征的治疗。每次0.2g,1日2次。1次1g,1日4次。

2、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水平的药物:赛庚啶、溴隐亭

赛庚啶(CyprohePtadini Hydrocllloridum )口服,每次2-4mg,每日2-3次;小儿每日0.25mg/kg,分2—3次。有嗜睡、头昏、乏力、口干、恶心等副作用。对青光眼、尿潴留症、消化道溃疡、幽门梗阻者禁用,机动车驾驶员、高空作业者、体衰年老者慎用。

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药物治疗适宜于双侧增生的病例,可服用安体舒通40~120mg/天,根据病情摸索出适当剂量长期应用。术前口服安体舒通纠正高血压和低血钾,改善患者心功及全身情况,对术中安全及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此外,有Aminogtuethi -mide 0.5~1.5克/日,分三次服用,能阻断醛固酮合成,可与安体舒通交替使用。还有不影响K+的利尿剂如Amibride、Triamterene-thiazide,亦可联合应用,减少药物用量。

三、嗜铬细胞瘤

术前应用药物缓解症状,降低和稳定血压。常用的药物:①α-受体阻滞药,有酚妥拉明。②β-受体阻滞药,如心得安、贝他洛克等。③α-甲基对位酪氨酸,抑制酪氨酸羟化酶,减少儿茶酚胺合成。

1、酚妥拉明注射用甲磺酸酚妥拉明,拮抗儿茶酚胺效应,用于诊治嗜铬细胞瘤,但对正常人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影响甚少,(1)酚妥拉明试验:静脉注射5mg,也可先注入2.5mg ,若反应阴性, 再给5mg ,如此则假阳性的结果可以减少,也减少血压巨降的危险性。(3)嗜铬细胞瘤手术:术前1-2小时静脉注射5mg ,术时静脉注射5mg或滴注每分钟0.5-1mg ,以防肿瘤手术时肾上腺素大量释出。

2、苯苄胺(长效酚妥拉明) 10mg,每日2次,逐渐加量至血压控制满意,维持剂量为每日40-60mg。

3、心得安嗜铬细胞瘤合并心动过速者可给心得安10-20mg,每日3-4次。

4、α-甲基对位酪氨酸有癌肿转移已不能手术的病例可用酪氨酸羟化酶抑制剂α-甲基对位酪氨酸500~1500毫克/日开始,可加至于3~4克/日,分3~4次服。

2019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

2019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 学习要点 1.快速释放制剂:口服速释片剂、滴丸、吸入制剂 2.缓释、控释制剂:基本要求、常用辅料,骨架片、膜控片、渗透泵片 3.经皮贴剂剂型特点 4.靶向制剂:基本要求、脂质体、微球、微囊 第一节快速释放制剂 1.口服速释片剂(分散片、口崩片) 2.滴丸 3.固体制剂速释技术与释药原理:固体分散技术、包合技术 4.吸入制剂 二、滴丸剂 1.发展了多种新剂型 2.圆整度、溶散时限 3.适用药物:液体、主药体积小、有刺激性 4.基质 水溶性:PEG/甘油明胶/泊洛沙姆/硬脂酸钠 (冷凝液:液状石蜡)

脂溶性:硬脂酸/单甘酯/氢化植物油/虫蜡/蜂蜡 三、固体制剂速释技术 3.固体分散体的速释原理 药物特殊分散状态+载体促进溶出作用—→润湿、分散、抑晶—→阻止已分散的药物再聚集粗化—→有利于溶出。 吸入制剂质量要求 ①气溶胶粒径需控制 ②多剂量:释药剂量均一性检查 ③气雾剂:泄漏检查

④定量:总揿/吸次 每揿/吸主药含量 临床最小推荐剂量的揿/吸数 抑菌剂 随堂练习 A:适用于呼吸道给药的速效剂型是 A.注射剂 B.滴丸 C.气雾剂 D.舌下片 E.栓剂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气雾剂是适用于呼吸道给药的速效剂型。 A:固体分散体中,药物与载体形成低共熔混合物药物的分散状态是 A.分子状态 B.胶态 C.分子复合物 D.微晶态 E.无定形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药物与载体形成低共熔混合物药物的分散状态是微晶态。 A:下列关于β﹣CD包合物优点的不正确表述是 A.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B.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C.使液态药物粉末化 D.使药物具靶向性 E.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包合物没有靶向性。

脂质体—神奇药物递送系统汇总

Hans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药物化学, 2016, 4(3), 19-24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6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21730592.html,/journal/hjmc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21730592.html,/10.12677/hjmce.2016.43003 文章引用: 王继波, 刘继民, 袁红梅. 脂质体—神奇的药物递送系统[J]. 药物化学, 2016, 4(3): 19-24. Liposome—A Novel Drug Delivery System Jibo Wang 1, Jimin Liu 2, Hongmei Yuan 3 1 School of Pharmacy, Medical Department of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Division of Microbiology, Medical Department of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3Pharmacy Department,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Qingdao Shandong Received: Oct. 27th , 2016; accepted: Nov. 12th , 2016; published: Nov. 15th ,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21730592.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 study of liposome has become a focus in physical pharmacy recently and showed the prospec-tive value of application in many ways. The summarization of origin, basic concept, types, prepa-ration, in vivo characteristics, quality control and application of liposome was made. The stability and target design of liposome are the fundamentality of its applicati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liposome was viewed. Keywords Liposome, Drug Delivery System, Stability, Lipid Bilayer, Target 脂质体—神奇的药物递送系统 王继波1,刘继民2,袁红梅3 1 青岛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山东 青岛 2青岛大学医学部微生物教研室,山东 青岛 3青岛市立医院药剂科,山东 青岛 收稿日期:2016年10月27日;录用日期:2016年11月12日;发布日期:2016年11月15日 摘 要 近年来,脂质体已成为物理药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并且已经在许多方面显示出其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Open Access

脂质体透皮给药研究

脂质体透皮给药研究 摘要:经皮给药制剂是通过皮肤使药物吸收入体内发挥全身作用的新剂型,是药剂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领域,众多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以达到治疗水平上的经皮和黏膜透过量。本文查阅国内外文献,笔者综述脂质体的制备方法,脂质体经皮给药的渗透促进作用机制、透皮影响因素、最近脂质 体用于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脂质体;透皮给药系统;透皮吸收 引言:经皮给药系统指在皮肤或粘膜表面给药,使药物以恒定速度(或接近恒定速度)通过皮肤各层或粘膜,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新制剂1.经皮给药系统有以下优势:保持血药浓度稳定在治疗窗范围;避免药物口服经胃肠道及肝的首过效应,经皮传递比口服给药更稳定地直接进入血液;改善患者顺应性,不必频繁给药;提高安全性,如发现不良反应,可立即移去,减少口服或注射给药的危险性。脂质体是由磷脂和其他两亲性物质分散于水中,由一层或多层同心的脂质双分子膜包封而成的球状体。脂质体以其低毒性、相对易制备,可避免药物的降解和可实现靶向性给药等优点,而被广泛作为药物载体使用。脂质体作为经皮给药的载体,应用于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具有显著的促渗透效果。脂质体药物经皮传递中具有更好的性能2,如:①可使用的赋形剂广泛,无需使用高浓度表面活性剂;②较高载药量;③提高药物稳定性,避免药物降解或泄漏,并减少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性;④可使药物突释或缓释,药物突释可提高药物对皮肤的通透性;由于药物存在于固体基质中,也可缓释,使皮肤表面及皮肤组织中长时间保持较高药物浓度;⑤纳米粒尺寸较小,能够与角质层紧密接触,而且其较高的表面积,大大地增加药物与角质层的接触时间和面积,有利于药物经皮吸收;⑥能够在皮肤表面成膜,起到包封作用,减少表皮水分流失,有利于药物对皮肤经皮通透。固体脂质纳米粒应用于经皮给药具有较大潜力,其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在皮肤表面形成闭塞效应膜,增加角质层水合作用,增加皮肤角质层流动性,提高经皮给药效率3。 1.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脂质体常用的制备方法有乙醇注入法、逆向蒸发法、乙醚注入法、pH 梯度法、散法、冻融法、超声分散法、冷冻干燥法4等。近几年又产生几种新的方法。 1.1 超临界二氧化碳法超临界二氧化碳是一种无毒、惰性且对环境无害的介质,较传统制备方法安全,且包封率较高。文震5等利用超临界CO2 技术先将膜材和药物制成脂质体混悬液,再真空干燥制备脂质体,影响脂质体包封率和粒径的因素有压力(脂质体的包封率、载药量均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当温度低于323 K(磷脂相变温度)Tm 时,包封效果较差;当温度高于323 K,包封率、载药量随温度增加而增大;再继续增高就会下降]、共溶剂。测得脂质体平均包封率为87.2%,平均载药量为5.9%,平均粒径448nm。 1.2 微乳法用微乳法制备脂质体包封率比较高,粒径较大。用有机溶剂溶解磷脂和胆固醇后加入待包封的药物溶液,乳化得W/O 乳液;再加入大量的水中 1 2 3 4

刺激响应性药物传递载体的研究进展

刺激响应性药物传递载体的研究进展 智能、可控、高效的刺激响应性药物传递载体是当今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及临床实验的热点。本文以”基于体内微环境”与”利用环境外加刺激激发”为主线,综述了几类重要的刺激响应性的药物传递载体材料。介绍了体内微环境信号如pH、温度、氧化还原电势、葡萄糖及酶响应性载体,环境外加刺激如电信号、光信号及超声信号响应性等体系及多响应性载体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总结了药物传递系统的发展方向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科学研究及临床治疗角度介绍了药物传递系统的发展方向。 标签:药物传递;刺激响应;体内环境;外加刺激 药物传递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 DDS)是现今科学领域的重点攻关项目,在各类生物医用材料研究中,大多数与药物(或者基因)传递相关。目前,药物传递系统研究的主要任务是:①控制药物在体内的持续作用时间及作用等级。②将药物靶向引导到人体中特定的区域或细胞。③克服某种不可避免的组织(如肺、皮肤和小肠等)对药物的阻碍作用。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医学科学家设计了一系列的药物释放载体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若想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智能型药物传递载体显示出了更大的潜力。本文主要分别从”基于体内微环境的响应性载体”和”基于外加刺激信号的响应性载体”来综述目前刺激响应载体的研究进展。 1基于体内微环境的响应性载体 1.1 pH响应性载体人体的消化道有着明显的pH值变化,胃部的pH在2~3而在小肠出pH值升至8左右。基于此变化,简单的以聚丙烯酸PAA类水凝胶为载体包载胰岛素,由于在胃部pH较低,PAA的羧基不发生电离,整个水凝胶紧紧包裹着胰岛素,保护其不被胃液消化。一旦水凝胶来到小肠,pH升高致使PAA的羧基开始电离,整个体系溶胀,便可以通过简单的设计将胰岛素特异性的释放在小肠环境中。目前,大多数针对肿瘤治疗的pH响应性载体是基于肿瘤外部酸性微环境及内部溶酶体酸性微环境的,其中以”质子海绵效应”类载体为代表(可以在酸性下吸收氢离子,使得细胞浆大量渗透进入溶酶体中,最终使溶酶体破裂将药物释放入细胞浆中的一种机理。)发展出了一系列高效的药物及基因载体。 1.2温度响应性载体对于局部温度较高的区域如炎症与肿瘤组织附近,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存在低临界共溶温度(LCST)的聚N-异丙基丙酰胺(PNIPAm)类材料。通过调控其分子链的链段结构,使其在人体较高温度下产生亲水-疏水转变。利用材料的亲水-疏水转变,可以成功的控制载体聚集起效的位置,从而定点的释放出药物。利用温度响应性材料与光热试剂的有机整合体为治疗基体,利用外加辐射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将可以定点定量的对病灶进行清除。

药物递送系统

第五章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学习要点 1.快速释放制剂:口服速释片剂、滴丸、吸入制剂 2.缓释、控释制剂:基本要求、常用辅料,骨架片、膜控片、渗透泵片 3.经皮贴剂剂型特点 4.靶向制剂:基本要求、脂质体、微球、微囊 第一节快速释放制剂 1.口服速释片剂(分散片、口崩片) 2.滴丸 3.固体制剂速释技术与释药原理:固体分散技术、包合技术 4.吸入制剂 二、滴丸剂 1.发展了多种新剂型 2.圆整度、溶散时限 3.适用药物:液体、主药体积小、有刺激性 4.基质 水溶性:PEG/甘油明胶/泊洛沙姆/硬脂酸钠 (冷凝液:液状石蜡)

脂溶性: 硬脂酸/单甘酯/氢化植物油/虫蜡/蜂蜡 三、固体制剂速释技术 3.固体分散体的速释原理 药物特殊分散状态+载体促进溶出作用—→润湿、分散、抑晶—→阻止已分散的药物再聚集粗化—→有利于溶出。 吸入制剂质量要求 ①气溶胶粒径需控制 ②多剂量:释药剂量均一性检查

③气雾剂:泄漏检查 ④定量:总揿/吸次 每揿/吸主药含量 临床最小推荐剂量的揿/吸数 抑菌剂 随堂练习 A:适用于呼吸道给药的速效剂型是 A.注射剂 B.滴丸 C.气雾剂 D.舌下片 E.栓剂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气雾剂是适用于呼吸道给药的速效剂型。 A:固体分散体中,药物与载体形成低共熔混合物药物的分散状态是 A.分子状态 B.胶态 C.分子复合物 D.微晶态 E.无定形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药物与载体形成低共熔混合物药物的分散状态是微晶态。 A:下列关于β﹣CD包合物优点的不正确表述是 A.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B.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C.使液态药物粉末化

脂质体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脂质体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摘要 当两性分子如磷脂和鞘脂分散于水相时,分子的疏水尾部倾向于聚集在一起,避开水相,而亲水头部暴露在水相,形成具有双分子层结构的封闭囊泡,称为脂质体。脂质体的直径为25-1000nm不等,因为其与细胞膜有良好的融合性,所以可以利用脂质体将药物送入细胞内。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已有很长时间,本文首先描述了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研究的最新进展,如免疫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长循环免疫脂质体;然后本文对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靶向作用进行了介绍,有抗体介导靶向,叶酸介导靶向,转铁蛋白介导靶向等;最后总结了各种有药物控释作用的脂质体,主要有pH敏感型,温度敏感型,光敏感型和磁敏感型。 关键词:脂质体,靶向,控释,免疫,长循环。

1 脂质体给药的最新进展 过去30多年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1。最近,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又有了新的发展。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存在的严重缺点是脂质体很容易被淋巴和网状内皮系统从血液中清除,致使能达到病灶的药物很少。针对这个缺点,科学家们研发了几种新的脂质体。 1.1 免疫脂质体 在偶联剂的作用下,将天然或修饰的抗体分子偶联到含有适当功能基因的脂质体上,可形成免疫脂质体。免疫脂质体携带药物具有靶向性强、毒副作用小、半衰期长、运载量大等优点2。免疫脂质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如图1。第一代免疫脂质体,是指连有单克隆抗体的脂质体。通过单克隆抗体与靶细胞的特异结合,将脂质体包载的药物导向靶组织,赋予脂质体主动靶向性,但由于巨噬细胞的吞噬会很快被血液清除。第二代免疫脂质体,此技术包括PEG含有的长循环脂质体,但PEG长链对单抗的屏蔽使抗体与靶细胞的结合能力降低。第三代免疫脂质体,为了增加长效脂质体的靶向性,将抗体或其它配体连接于长效脂质体表面上的聚合物(如PEG)链的末端上,从而避免了PEG链对靶位识别的干扰,得到一种新型脂质体。免疫脂质体具有制备工艺简便,无毒、无免疫原性及可被生物膜利用的特点,它携带、保护及释放药物的能力高于Mab(单克隆抗体),是现阶段抗体靶向治疗的研究热点。 图1 三代免疫脂质体 根据靶向特异性细胞和器官的原理可将免疫脂质体分为抗体介导和受体介导两类3。抗体介导的免疫脂质体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将单抗与脂质体偶联。Audrey Roth4等研究了抗体介导的免疫脂质体anti-CD166 scFv(H3)在前列腺癌细胞的药物输送,用anti-CD166 scFv包覆topotecan, vinorelbine和doxorubicin三种抗癌药物作用于三种前列腺癌细胞Du-145, PC3, LNCaP。结果显示脂质体包覆的药物的细胞毒性远大于未包覆的药物,如图2。受体介导的脂质体是利用受体与配体结合的专一性,针对体内某些组织和器官中存在的特殊受体能选择性识别配体,将脂质体与配体共价结合3。张小文5等人研究了整合素受体

脂质体在药剂领域的研究进展

脂质体在药剂领域的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本文对脂质体特点、制备方法、最新进展及其在药剂领域的应用进行概述,总结分析脂质体在药剂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前景。方法:查阅中国知网、Science direct、Web of Science等主流数据库的文献,并总结归纳。结果:发现脂质体在药剂领域(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等)应用广泛,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部分药物已用于临床。结论: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不断发展与完善在药剂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脂质体、药物递送、靶向、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Liposomes in Pharmaceutical Field Dan Zhao, school of pharmacy, Pharmaceutics 1302, 3131602034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posomes, preparation methods, latest development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pharmacy field, and to conclud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prospects of liposomes in pharmaceutical field. Methods: The literatures of mainstream databases such as China Knowledge Network, Sciencedirect and Web of Science were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Liposom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pharmaceutical fiel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mical medicine, biological products, etc.) and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Some drugs have been used in clinic. Conclusions: As a new drug carrier, liposomes have very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pharmaceutical field. Keywords: liposomes, drug delivery, targeting, research progress 脂质体是指由磷脂等类脂质构成的双分子层球状囊泡,它将药物包封于双分子层内而形成微型载药系统。除常见的类脂质双分子层外,它也可以是多层同心脂质双分子层。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脂质体技术应用于化妆品领域, 但直到 20世纪 70年代才将脂质体应用于药物载体, 并引起广泛关注1。因为脂质体具有诸多优良的特性,例如可通过修饰进行靶向给药、毒性及免疫反应小2等等,其后被广泛用于生命科学及工程领域。 1.脂质体及脂质体药物制剂的特点 脂质体具有以下特点3: 1)脂质体本质上是一种囊泡; 2)脂质体很小一般在 1 μm 以下(1 000 μm =1 mm); 3)脂质体的囊泡壁一般是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也可以是多层同心脂质双分子层; 4)磷脂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形成脂质体 ,并非把磷脂放在水中就产生脂质体 ,磷脂在水中或甘油中搅拌只能形成乳化颗粒; 5)脂质体可以包裹其他物质(如药物)形成不同内容物脂质体,通过电、超声、热、光等致孔可以使药物从脂质体释放,并且所形成孔的大小和分布会影响释药速度4。 脂质体药物制剂具有以下特点5: 1)体内可降解; 2)低免疫原性; 3)保护药物活性基团; 4)可制备靶向制剂; 5)延长药物半衰期。 理想的脂质体载药系统应具备以下特点:包封率高,药物不易渗漏、粒径分布范围窄、稳定性好,氧化降解速度缓慢3。虽然近年来脂质体药物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多柔

第05章 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

第5章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 一、最佳选择题 1、属于主动靶向制剂的是 A、糖基修饰脂质体 B、聚乳酸微球 C、静脉注射用乳剂 D、氰基丙烯酸烷酯纳米囊 E、pH敏感的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 2、将微粒表面加以修饰作为“导弹”载体,使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病变部位的靶向制剂称为 A、被动靶向制剂 B、主动靶向制剂 C、物理靶向制剂 D、化学靶向制剂 E、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3、药物透皮吸收是指 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 B、药物主要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到达体内 C、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 D、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 E、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4、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特点不包括 A、可减少给药次数 B、可提高患者的服药顺应性 C、可避免或减少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 D、有利于降低肝首过效应 E、有利于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5、控制颗粒的大小,其缓控释制剂释药所利用的原理是 A、扩散原理 B、溶出原理 C、渗透泵原理 D、溶蚀与扩散相结合原理 E、离子交换作用原理 6、微囊的特点不包括 A、防止药物在胃肠道内失活 B、可使某些药物迅速达到作用部位 C、可使液态药物固态化 D、可使某些药物具有靶向作用 E、可使药物具有缓控释的功能 7、关于微囊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将对光、湿度和氧不稳定的药物制成微囊,可防止药物降解 B、利用缓释材料将药物微囊化后,可延缓药物释放 C、挥发油药物不适宜制成微囊 D、PLA 是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囊材 E、将不同药物分别包囊后,可减少药物之间的配伍变化

8、滴丸的脂溶性基质是 A、明胶 B、硬脂酸 C、泊洛沙姆 D、聚乙二醇4000 E、聚乙二醇6000 二、多项选择题 1、脂质体的基本结构脂质双分子层的常用材料有 A、胆固醇 B、硬脂醇 C、甘油脂肪酸酯 D、磷脂 E、纤维素类 2、下列制剂具有靶向性的是 A、前体药物 B、纳米粒 C、微球 D、全身作用栓剂 E、脂质体 3、经皮给药制剂的优点为 A、减少给药次数 B、无肝首过效应 C、有皮肤贮库现象 D、药物种类多 E、使用方便,适合于婴儿、老人和不宜口服的病人 4、以减少溶出速度为主要原理的缓、控释制剂的制备工艺有 A、制成溶解度小的酯或盐 B、控制粒子的大小 C、制成微囊 D、将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 E、将药物包藏于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中 5、影响微囊中药物释放速率的因素有 A、制备工艺条件 B、溶出介质离子强度 C、PH值的影响 D、附加剂 E、药物的性质 答案部分

药一 第五章药物递送系统与临床应用习题

第五章药物递送系统与临床应用考试要点 滴丸剂特点与质量要求 吸入制剂的附加剂种类和作用 缓释、控制制剂的释药原理 缓释、控释制剂的常用辅料和作用 经皮给药制剂的基本结构与类型 经皮给药制剂的处方材料 速释技术与释药原理 靶向制剂的分类、特点 靶向性评价指标和参数解释 脂质体的组成与结构 微球的载体材料和微球的用途 药物微囊化的材料 X 速释制剂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A.水溶性载体材料提高了药物的可润湿性 B.载体保证了药物的高度分散性 C.载体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 D.载体材料对药物有抑晶性 E.载体提高了药物的可溶性 『正确答案』ABD 滴丸剂X 下列辅料,可作为滴丸水溶性基质的是 A.聚乙二醇类6000 B.甘油明胶 C.氢化植物油 D.泊洛沙姆 E.虫蜡 『正确答案』ABD 缓控释制剂A 关于缓(控)释制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缓(控)释制剂可以避免或减少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 B.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用药顺应性 C. 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D.减少单次给药剂量 E.在临床应用中对剂量调节的灵活性降低 『正确答案』D 缓控释制剂X 缓释、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包括 A.溶出原理 B.扩散原理

C.溶蚀与溶出、扩散结合原理 D.渗透压驱动原理 E.离子交换作用 『正确答案』ABCDE 缓控释制剂X 下列属于不溶性骨架材料: A.MC B.EC C.PVP D.EVA 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 E.HPMC 『正确答案』BD 缓控释制剂X 下列属于溶蚀性骨架材料的是 A.巴西棕榈蜡 B.蜂蜡 C.氢化植物油 D.硅橡胶 E.硬脂醇 『正确答案』ABCE 缓控释制剂X 属于膜控型片的是 A.微孔膜包衣片 B.膜控释小片 C.渗透泵片 D.肠溶膜控释片 E.蜡质性骨架片 『正确答案』ABD 经皮给药系统A 关于经皮给药系统说法错误的是 A.避免肝首过效应及胃肠灭活效应 B.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增强了治疗效果 C.延长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改善患者顺应性 D.患者可以自主用药 E.起效快,作用确切 『正确答案』E 经皮给药系统A 药物透皮吸收是指 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 B.药物主要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到达体内

多肽修饰脂质体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综述· 多肽修饰脂质体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吴学萍,王驰*(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重庆 400016) 摘要:目的介绍近年来多肽修饰脂质体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和归纳总结近几年相关文献。结果阐述了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肽、丙氨酸-脯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甘氨酸(APRPG)多肽、细胞穿透肽(CPP)、血管活性肠肽(VIP)等修饰脂质体的研究进展。多肽修饰的包载药物的脂质体可以增加药物在体内的选择性,减少药物毒副作用,提高药物治疗指数。结论多肽分子是机体内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将其作为导向物以配体-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方式应用于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多肽;脂质体;靶向药物递送系统;配体;受体 中图分类号:R9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7693(2010)08-0681-05 Advances in Peptide-Modified Liposome 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 WU Xueping, WANG Chi*(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College of Pharmacy,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troduce the advances of peptide-modified liposome 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 METHOD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in recent years were referr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The advances of liposomes modified by arginine-glycine-aspartic (RGD) peptide, alanine-proline-arginine-proline-glycine (APRPG) peptide, cell-penetrating peptide (CPP),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 were elaborated. Peptide-modified drug-loaded liposomes may increase the selectivity of drugs in vivo and reduce side effects of drugs to improve their therapeutic index. CONCLUSION Peptide molecules are a class of important bioactive substances to the body, which are applied in 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 by specific-combination of ligand-receptor with good value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KEY WORDS: peptide; liposome; 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 ligand; receptor 主动靶向药物传递是指利用特定的生物过程,如特异性的配体-受体识别和相互作用,来提高特定部位的药物浓度。主动靶向系统以抗体、多肽、糖类、维生素、糖蛋白等作为配体与靶细胞受体进行专属性作用。其中,多肽分子是机体内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靶向性、无免疫原性、低毒性等优点,将其作为配体应用于靶向药物递送系统(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随着对肿瘤细胞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在肿瘤细胞表面或肿瘤相关血管表面发现一系列受体与肿瘤生长增殖密切相关,并在肿瘤组织中过度表达。受体与其配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选择性和饱和性,且亲和力强、生物效应明显。利用多肽配体为药物载体,通过受体的介导作用,可以增加病灶区的药物浓度,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从而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 脂质体是一种定向药物载体,具有一定的被动靶向作用,在许多疾病尤其是癌症的治疗中显示了明显的优越性。在脂质双层中掺入对特定细胞具有选择性和亲和性的配体,利用细胞受体对配体的识别作用可以实现主动靶向释放药物。例如,多肽修饰的靶向脂质体借助受体与多肽配体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可将脂质体靶向到含有配体特异性受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同时受体与配体结合可促进脂质体内化进入细胞内,增加药物选择性,减少药物毒副作用,提高药物治疗指数,显示了良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多肽作为配体修饰的载药脂质体这种主动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简介:吴学萍,女,硕士生 Tel: (023)68485578 E-mail: xuepingw.8503@https://www.wendangku.net/doc/d21730592.html,*通信作者:王驰,男,博士,副教授Tel: (023)68485578 E-mail: wchi639@https://www.wendangku.net/doc/d21730592.html,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年8月第27卷第8期 Chin JMAP, 2010 August, V ol.27 No.8 ·681·

纳米技术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

纳米技术在药物传递中的研究进展 黄宇华海洋与地球学院22420122201017 纳米技术指纳米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度在0.1~lOOnm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出现的几十年以来,已然成为各个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医药体系方面,纳米技术在药物传递方面大放异彩。纳米药物传递体系它是用来政变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及体内分解,或者作为药物载体,使具有靶向性,并可缓释药物改变透膜能力、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等。其优势有(1)改进低水溶性药品的传递;(2)采用细胞或组织方式靶向传递;(3)跨过紧密的上皮和内膜屏障实现药物胞转作用;(4)大量高分子药物传递到作用细胞内;(5) 共同传递两种或更多药物或治疗方法进行联合治疗;(6)采用治疗剂与显像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药物传递部位的可视化;(7)实时读取治疗剂在体内的效力。 第一代纳米载体的代表是脂质体,起先不具任何修饰的脂质体进入体内后容易吸附血清中的蛋白质从而被识别为外源而被清除。后面在表面加以PEG修饰以阻止被噬菌血细胞摄取从而提高药物循环周期。第二代的能够靶向定位或者有效负载物质在疾病位点上主动或触发性释放。代表是抗体功能化的脂质体以及纳米粒子。第三代的纳米载体主要集中解决药物或载体导人体内时会遇到的屏障,包括新陈代谢的清除作用、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内皮障碍、病变组织内渗透压变化程度等。这些屏障会显著减少药物到达靶向组织时达到一定的药物浓度。目前而言,纳米药物载体按材料类型分为高分子材料、脂质体以及天然材料等,还有各种材料的结合。 1.脂质体 脂质体是由磷脂双分子层自组装形成的球形中空封闭结构,直径一般在50~1000nm左右,是第1种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应用的纳米药物载体。其结构与细胞膜相似,既能运送输水药物,又能运送亲水物质,易与细胞膜融合,将装载物释放于靶细胞。经典运用是将治疗卵巢癌的阿霉素装载于PEG化的脂质体中。现衍生出脂质纳米颗粒,其中分为固态脂类纳米颗粒(SLN)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前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药物释放速度可控性,后者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有效减少了药物泄漏和增加了脂溶性药物的空间容量。 2.高分子材料 纳米壳:纳米壳是一类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内部是由金或硅等无机材料填充的内核,外面则是1~20nm厚度的聚合物通过层层吸附自组装形成的外壳。其有很多合成材料如半导体和金属等,内部可以装载药物。一些金、银或硅制作的纳米壳已经用于靶向肿瘤治疗。 树枝状聚合物:树枝状聚合物是具有树枝状的骨架核心和多层连接活性官能团的树枝状分支末端的球形结构。它既可以在树枝骨架中间的空腔中装载药物,也可以将其偶联于于表面的官能团上。同时官能团上可以搭配各种靶向基团,提高运载效率。因此是重要的纳米载体材料。 碳纳米管:是由单层或多层石墨烯片卷曲而成的无缝纳米管,具有表面积大、理化性质稳定和特有的光学及电子学等优良性质。但它并不能直接运载药物,必须经过大量表面化修饰,降低其的毒性才可实现。是以即便碳纳米管在作为化疗药物载体应用上有极大潜力,但还存在着合成纯纳米管,表面化修饰使其具有生物相容性,提高利用率,评估毒性机理对组织细胞得安全性等问题。 氧化石墨烯:石墨烯是单原子厚度的碳原子层,二维碳原子晶体。它被认为是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的基本结构单元,因其力学、量子和电学性质特殊,颇受物理和材料学界重视。

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

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 学习要点 1.快速释放制剂:口服速释片剂、滴丸、吸入制剂 2.缓释、控释制剂:基本要求、常用辅料,骨架片、膜控片、渗透泵片 3.经皮贴剂剂型特点 4.靶向制剂:基本要求、脂质体、微球、微囊 第一节快速释放制剂 1.口服速释片剂(分散片、口崩片) 2.滴丸 3.固体制剂速释技术与释药原理:固体分散技术、包合技术 4.吸入制剂 减负运动:实例结合片剂学习 再回首:片剂崩解时限 2018 分散、可溶:3

舌下、泡腾:5 普通:15 薄膜衣:30,肠溶:60 QIAN片剂崩解时限总结 可溶内外用,崩解快舌下 分手吃泡面,35分钟就搞定 素颜一刻钟,穿衣半小时 入肠一小时,溶散成碎粒 二、滴丸剂 滴丸剂: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再滴入不相混溶、互不作用的冷凝介质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滴收缩成球状而制成的制剂,主要供口服用。

1. 滴丸剂的分类 2.滴丸剂的特点 (1)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 (2)工艺条件易于控制,质量稳定,剂量准确,受热时间短,易氧化及具挥发性的药物溶于基质后,可增加其稳定性。 (3)基质容纳液态药物的量大,故可使液态药物固形化。 (4)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 (5)发展了耳、眼科用药的新剂型,五官科制剂多为液态或半固态剂型,作用时间不持久,制成滴丸剂可起到延效作用。 3.滴丸剂常用基质 ①水溶性:PEG、甘油明胶、泊洛沙姆、硬脂酸钠、聚氧乙烯单硬脂酸甘油酯(S-40) 冷凝液:液状石蜡 ②脂溶性:硬脂酸、单甘酯、氢化植物油、虫蜡、蜂蜡 QIAN减负运动:基质总结

药用高分子材料——纳米药物载体技术

纳米药物载体技术 用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可实现靶向输送、缓释给药的目的, 这是由于小粒子可以进入很多大粒子难以进入的人体器官组织, 如小于50nm 的粒子就能穿过肝脏内皮或通过淋巴传送到脾和骨髓, 也可能到达肿瘤组织。另外纳米粒子能越过许多生物屏障到达病灶部位, 如透过血脑屏障( BBB) 把药物送到脑部, 通过口服给药可使药物在淋巴结中富集等。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药物( 如多肽、蛋白类药物) 很难越过生物屏障, 用纳米粒子作为载体可克服这一困难, 并提高其在体内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用纳米粒子实现基因非病毒转染, 是输送基因药物的有效途径。 药物既可以通过物理包埋也可以通过化学键合的方式结合到聚合物纳米粒子中。载有药物的聚合物纳米粒子通常以胶体分散体的形式通过口服、经皮、皮下及肌肉注射、动脉注射、静脉点滴和体腔黏膜吸附等给药方式进入人体。制备聚合物纳米粒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1) 单体聚合形成聚合物纳米粒子; ( 2) 聚合物后分散形成纳米粒子; ( 3) 结构规整的两亲性聚合物在水介质中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子。 1 单体聚合制备的聚合物纳米粒子 聚氰基丙烯酸烷基酯( PACA) 在人体内极易生物降解, 且对许多组织具有生物相容性。制备聚氰基丙烯酸烷基酯纳米粒子采用的是阴离子引发的乳液聚合方法, 通常以OH-为引发剂, 反应一般在酸性水介质中进行, 常用的乳化剂有葡聚糖、乙二醇与丙二醇的嵌段共聚物和聚山梨酸酯等, 具体制备过程见图1。当反应介质pH 值偏高时, OH-浓度大, 反应速度快, 形成的PACA 分子量低, 以此作为给药载体材料进入人体后, 降解速度太快, 不利于药物缓释。因此聚合反应介质的pH 值通常控制在1.0~ 3.5 范围内。

药物递送系统与临床应用

视频课件,教材,辅导书,习题集,历年真题,冲刺试卷,题库软件 购买联系QQ:87567314 1 第五章 药物递送系统与临床应用 考试要点 基础回顾 滴丸剂特点与质量要求 特点:生物利用度↑,稳定性↑,液体药物固体化,工艺易控、生产方便, 发展了多种新剂型。 质量要求:性状检查、丸重差异、圆整度检查、溶散 时限检查、小剂量:含 量均匀度、密封。 吸入制剂的附加剂种类和作用 抛射剂、稀释剂、润滑剂 缓释、控制制剂的释药原理 溶出,扩散,溶蚀与溶出、扩散相结合,渗透泵(渗透压驱动),离子交换 作用(药树脂)。 缓释、控释制剂的常用辅料和作 用 亲水性凝胶骨架材料:遇水膨胀形成凝胶屏障 CMC-Na、MC、HPMC、PVP、卡波姆。不溶性骨架材料:聚甲基丙烯酸酯(Eudragit RS,Eudragit RL)、 EC、硅橡胶。生物溶蚀性骨架材料:动物脂肪、蜂蜡、巴西棕榈蜡、氢化植 物油、硬脂醇、单硬脂酸甘油酯。 经皮给药制剂的基本结构与类 型 经皮给药制剂的基本结构大致可分以下五层:背衬层、药物贮库层(聚乙烯醇或聚醋酸乙烯酯)、控释膜、胶黏膜、保护膜。 分类:贴剂、凝胶膏剂(巴布剂)。 经皮给药制剂的处方材料 压敏胶主要包括:聚异丁烯(PIB)类、丙烯酸类和硅橡胶压敏胶。 速释技术与释药原理 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包合技术——溶解度↑、溶出速度↑ 靶向制剂的分类、特点 借助载体,有靶向性。靶向制剂可分为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和物理化学靶向制剂三大类。 靶向性评价指标和参数解释 参数值愈大靶向效果愈好 相对摄取率 r e 靶向效率 t e 峰浓度比 C e 脂质体的组成与结构 主要成分:两亲性磷脂、胆固醇(调节膜流动性) 微球的载体材料和微球的用途 载体材料:天然、合成:聚乳酸(PLA)、聚乳酸-羟乙酸(PLGA) 药物微囊化的材料 常用的囊材可分为天然的(明胶、阿拉伯胶)、半合成或合成的高 分子材料三大类。 X 速释制剂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A.水溶性载体材料提高了药物的可润湿性 B.载体保证了药物的高度分散性 C.载体提高了 药物的稳定性 D.载体材料对药物有抑晶性 E.载体提高了药物的可溶性 『正确答案』ABD 滴丸剂 X 下列辅料,可作为滴丸水溶性基质的是 A.聚乙二醇类 6000 B.甘油明胶 C.氢化植物油 D.泊洛沙姆 E.虫蜡 『正确答案』ABD 缓控释制剂 A 关于缓(控)释制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缓(控)释制剂可以避免或减少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 B.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用药顺应性 C. 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D.减少单次给药剂量 E.在临床应用中对剂量调节的灵活性降低 『正确答案』D 『解析』减少给药剂量 缓控释制剂 X 缓释、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包括 A.溶出原理 B.扩散原理 C.溶蚀与溶出、扩散结合原理 D.渗透压驱动原理 E.离子交换作用 『正确答案』ABCDE 缓控释制剂 X 下列属于不溶性骨架材料:

药物传递系统与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与发展。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药剂学考查试卷 药物传递系统与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与发展 【文摘】如今,人们可以根据治疗效果定制和设计药物,其中包括小分子物质和生物工程药物。但许多新药在体内外不稳定(易降解),一些药物作用虽然很强,但可产生剧烈的不良反应,另有些药物由于生物学障碍,转运能力有限,如肠道吸收差,经血脑屏障的扩散受阻。因此,需要设计智能化的给药系统以防止药物降解,促进药物穿越生物学障碍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控制释放以维持平稳的血药浓度,将药物输送至合适的作用部位(靶向给药),由此增强治疗作用,减少药物的全身分布而降低不良反应。【1】 【关键词】药物传递系统,新型给药系统,靶向给药 【正文】给药系统系指人们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治疗药物的不同给药形式。目前药物制剂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释药系统(DDS)时代,各种新的释药系统发展极为迅速。可分为缓控释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纳米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黏附给药系统、无针粉末喷射给药系统和其他给药系统。【2】本文就其他给药系统状况做一综述,包括离子导入透皮给药、眼部新型给药系统、指甲油给药系统。 一、离子导入透皮给药贴片 离子导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技术,用微量的电流来提高和促进各类药物的皮肤转运,尤其是亲水性药物例如小分子肽类的透皮转运。对于这类药物来说,与其被动的经皮透入相比较,离子导入对人体皮肤的透皮转运要提高约1000倍。 这种大约已有100年的历史的技术近来又得到关注,主要是由于在下列技术方面所取得的进展:首先,由于病人对于许多药物,例如烟碱、硝酸甘油、雌二醇等的被动透皮的贴片已经广泛接受,这些制剂并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激励了人们对于扩大这一给药途径用药范围的兴趣。其次,微电子工业技术上的突破,使得低成本的可编程电子元件的微型化成为可能。最后,由于重组DNA技术和合理药物设计的进步已经产生了多种治疗用活性肽。【3】 离子导入给药的优点:

用于抗肿瘤药物递送的刺激敏感型聚合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Journal of Advances in Physical Chemistry 物理化学进展, 2019, 8(4), 65-73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21730592.html,/journal/japc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d21730592.html,/10.12677/japc.2019.84008 Research Progress of Stimuli-Sensitive Polymer Carriers for Anti-Tumor Drug Delivery Jingguo Li1,2*, Huayang Feng1,2 1Henan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 & Zhengzhou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Zhengzhou Henan 2Henan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Received: Sep. 4th, 2019; accepted: Sep. 22nd, 2019; published: Sep. 30th, 2019 Abstract Stimuli-sensitive polymer nanocarrier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because of their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drug delivery and intelligent controlled release of drugs. They consist of pH sensitive polymer carriers, redox sensitive polymer carriers, hypoxic sensitive polymeric carriers, light sensitive polymeric carriers and ultrasonically sensitive polymeric car-rier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ifferent stimuli-sensitive polymer carriers and multiple stimuli-responsive polymer carriers, and encourages future researchers to design and synthesize novel stimuli-responsive polymer carriers for more efficient drug delivery and in-telligent controlled release. Keywords Stimulating Sensitive Polymer Nanocarriers, pH Sensitive, Redox Sensitive, Hypoxic Sensitive, Light Sensitive, Ultrasonic Sensitive, Multiple Stimuli Response 用于抗肿瘤药物递送的刺激敏感型聚合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李景果1,2*,冯华阳1,2 1河南省人民医院和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2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收稿日期:2019年9月4日;录用日期:2019年9月22日;发布日期:2019年9月30日 *通讯作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