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山东省中医经典大赛模拟题库

山东省中医经典大赛模拟题库

中医四大经典知识竞赛试题

姓名科室成绩

一、单选题 (每题1分,共40分)

1.以下哪项是女子七岁的生命特征? ( A )

A肾气盛 B.任脉通 C.任脉虚 D.肾气实

2.《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妇女月经形成最主要的因素是: ( B )

A.肾气充盛

B.太冲脉盛

C.年龄二七

D.脾胃强盛

3. “背者,胸中之府”,胸中指的是( A)

A.心肺 B. 胸腔 C. 肺 D. 脏腑

4.《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不治已病治未病”,体现了:( A )

A.未病先防的思想

B.有病早治的思想

C.顺应四时养生防病的思想

D.善治者治皮毛的思想

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求于本”的“本”是指:( D )

A.病因

B.病机

C.病性

D.阴阳

6.《素问·五藏别论》指出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D )

A.既藏又泻

B.藏于阴而象于地

C.实而不满

D.满而不实

7.《灵枢?营卫生会》指出,营卫运行五十度而复大会的部位在( B )

A.足少阴肾经

B. 手太阴肺经

C.足太阳膀胱经

D.足太阳脾经

8.《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皆属于下”的病证为:( B )

A.诸湿肿满

B.诸厥固泄

C.诸胀腹大

D.诸呕吐酸,暴注下迫

9.《素问?举痛论》认为疼痛的病机主要是寒邪稽留于:( A )

A.经脉

B.肌肉

C.脏腑

D.关节

10.《素问:痹论》中,以疼痛剧烈为特点的,是何种邪气为胜?( B )

A.风

B.寒

C.湿

D.热

11.据《素问?痿论》所述,痿蹙最主要是由于什么病机所致?(D )

A.肝热筋枯

B.脾热肉枯

C.心热脉痿

D.肺热叶焦

12.《素问·汤液醪醴论》中“标本”是指( D )

A.正气和邪气

B.病人和医生

C.先病和后病

D.病人的神机和医生的治疗措施

1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飧泄”的含义是( D )

A. 腹泻如水

B. 肠鸣泄泻

C. 下利不爽

D.下利完谷不化

14. 《素问·脉要精微论》“头倾视深”是哪一府精气将夺( D )

A.胸中之府

B.血之府

C.髓之府

D.精明之府

15.病变重心在肺,易耗伤津阴的温邪是( C )

A.风热之邪 B.暑热之邪 C.燥热之邪 D.湿热之邪16.暑温,身热息高,心烦溺黄,口渴自汗,肢倦神疲,脉虚无力。其病机为( B )A.暑热亢盛,津气受伤未甚 B.暑热未退,气阴已伤

C.暑热虽去,津气欲脱 D.阳明暑热,太阴湿困17.湿热酿痰,蒙蔽心窍的神志改变特征是( B )

A.其人如狂 B.时清时昧 C.昏愦不语 D.神昏谵语

18.春温病发病的主要内因是( A )

A.肾阴不足B.里热炽盛C.肝肾不足 D.肺胃阴伤

19.温邪侵犯人体后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导致下列何项的功能失调及实质损害( A ) A.卫气营血与三焦 B.卫气营血 C.三焦 D.六经

20.叶天士《温热论》中说:“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 A )

A.益胃 B.补气C.益肾 D.补中

2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伏气温病的初起表现( D )

A.灼热B.烦躁 C.溲赤 D.脉浮数

22.热入心包的舌象是( A )

A.舌质纯绛鲜泽 B.舌质深绛 C.舌绛光亮如镜 D.舌焦紫起刺

23.暑湿的治疗,当以何法为主( B )

A.清热利湿B.清泄暑热C.涤暑泄热D.宣化湿邪

24、“水病脉出者死”是以脉象来( C)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25、先里后表适用于(C )

A、表邪易内陷入里

B、但解表则里证不去,但治里则外邪不解

C、正气虚弱,元阳颓败

D、以上都不是

26、麻杏苡甘汤的功效以下列哪项为主(D )

A、祛风除湿

B、散寒除湿

C、益气祛风除湿

D、轻清宣化,解表祛湿

27、百合病的病机是( D )

A、心脾两虚

B、心肾不交

C、肝肾亏虚

D、心肺阴虚内热

28、周某,女,32岁。劳动汗出后即在树荫下乘凉,晚即觉左肩臂麻木不适,余正常,

舌淡苔白,脉浮略紧。治宜选用( C )

A、乌头汤

B、桂枝芍药知母汤

C、黄芪桂枝五物汤

D、厚朴七物汤

29、临床对风寒湿痹久治不愈,有骨变筋缩之变化者,除祛风散寒除湿外,常配合(D )

A、调和脾胃

B、气血双补

C、活血化瘀

D、补益肝肾

30、虚劳腰痛,治宜( D )

A麦味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 C、七味都气丸 D、八味肾气丸

31、产后血虚里寒腹痛可选方( B )

A当归芍药散 B、当归生姜羊肉汤 C、枳实芍药散 D、枳术散

32、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方选( D )

A百合地黄汤 B、半夏厚朴汤 C、麦门冬汤 D、甘麦大枣汤

33、热利下重,腹痛,里急后重甚者,可于白头翁汤中加(B )

A葛根、银花、连翘 B、当归、芍药、木香、槟榔

C、枳实、山楂、莱菔子

D、银花、生地、丹皮、赤芍

34.太阳病,发热汗出的主要病机是:(A)

A.荣弱卫强 B.卫弱荣强 C.风性疏泄 D.热迫津泄 E.卫表不固

35.大青龙汤证的病因病机是:(A)

A.风寒束表,阳郁化热,表寒里热

B.风寒犯表,内陷心胸,心神受扰

C.风寒犯表,营卫不和,卫闭营郁

D.风寒袭表,营卫不和,卫强营弱

E.素有郁热,复感风寒,外寒内热

36、原文“火逆下之,因烧针而烦躁者,(D )。”

A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B大青龙汤主之 C四逆汤主之

D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E桂枝甘草汤主之

37、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的脉症为: D

A头眩时时自冒,小便不利,脉沉紧 B心下痞满,脐下悸,头眩,脉沉涩

C小腹硬满,小便不利,心下痞满脉沉涩 D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

E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起则头眩,脉浮紧

38、原文“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B )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A心中懊憹 B心中结痛 C胸中窒

D心中痞硬 E虚烦不得眠

3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其自愈的指征: C

A. 得汗自出

B. 得汗自止

C. 得小便利

D. 得下利止

E. 得燥屎下

40、“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__E__,小陷胸汤主之”

A. 其脉关上浮者

B. 脉浮而疾

C. 寸脉浮、关脉沉

D. 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E. 脉浮滑者

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风病的症状有( A、B、C、D、E )

A、口眼歪斜

B、半身不遂

C、言语不利

D、昏不识人

E、突然仆倒

2、下列何症属于桃花汤证(B、D )

A下利赤多白少 B、下利血色暗红 C、口渴 D、滑脱不禁 E、身热烦躁

3、下列可解乌头毒性的方法有(A、B、C、E )

A久煎 B、与蜜同煎 C、与甘草同煎 D、与乌梅同煎 E、与生姜同煎

4、新产妇人三病是指(B、C、D )

A、小便难

B、大便难

C、痉

D、郁冒

E、咳

5、泻心汤中的药物是(A、B、D )

A黄芩 B、黄连 C、黄柏 D、大黄 E、栀子

6.以下哪些方证可见身痛的表现(BCDE)

A.桂枝加附子汤证 B.附子汤证 C.麻黄汤证

D.桂枝新加汤证 E.大青龙汤证

7.以下哪些方证可见小便不利(ABCDE)

A.真武汤证 B.猪苓汤证 c.五苓散证

D.茵陈蒿汤 E.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8.以下哪些方证属于寒热错杂证(ABCDE)

A.半夏泻心汤证 B.乌梅丸证 C.大青龙汤证

D.黄连汤证 E.附子泻心汤证

9.猪苓汤证与真武汤证的共有症状是(ABCD)

A.咳、喘 B.渴欲饮水 C.下利

D.小便不利 E.心烦不得眠

10.以下哪些方剂可以主治呕吐(ABCD)

A.干姜芩连人参汤 B.吴茱萸汤 C.小柴胡汤

D.大柴胡汤 E.栀子豉汤

11.以下哪些方证属于表里同病(ABCDE)

A.柴胡桂枝汤证 B.桂枝人参汤证 C.五苓散

D.葛根芩连汤证 E.麻黄细辛附子汤证

1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论述阴阳的转化时指出:( ABC )

A.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B.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C.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D阴为之主,阳予之正 E.阳化气,阴成形

13.《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心所主之五体和五华是:( AD )

A.其华在面

B.其充在骨

C.其充在筋

D.其充在血脉

E.其华在爪

14.《素问·五藏别论》论述五脏总的功能和特点是:( BD )

A.泻而不藏

B.藏精气而不泻

C.能藏能输泻

D.满而不实

E.实而不满

15.据《素问.经脉别论》所述,与津液代谢有关的脏腑是:( ABCDE )

A.肺

B. 脾

C.膀胱

D.胃

E.肝

16.《灵枢·营卫生会》篇主要论述了( ABDE )

A.营卫二气的生成、运行与会合

B.营卫与血汗的关系

C.营卫与痹证的关系

D.营卫与三焦的关系及三焦的部位和功能

E.老人不夜瞑和少壮人不昼瞑的机理17温病中出现动风的原因有( ABCDE )

A.阳明热盛 B.金旺木囚 C.心营热盛 D.血分热盛 E.水不涵木18.身热肢厥,神昏谵语,可见于( ABC )

A.热入心包 B.内闭外脱 C.气血两燔 D.气分热盛 E.阳气暴脱19.湿温病湿热酿痰,蒙蔽心包,治疗时可使用下列哪些方剂( .ABCD ) A.菖蒲郁金汤 B.苏合香丸 C.安宫牛黄丸 E.紫雪丹 E.至宝丹20.下列哪些属于温热性质的温病( ABE )

A.风温 B.春温C.秋燥 D.湿温 E.伏暑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伏暑的治疗当以清泄里热为主,初起兼以解表。

2.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_脉沉紧_;发汗则动经,_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3.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4.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素问·咳论》记载咳证"治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四、简答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

1.湿病的基本治法及其机理是什么?

答:治疗外湿应当发汗(1分),但发汗的要旨是“微微发汗(1分)”,使风湿俱去。若兼有内湿而见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的,应当利小便(1分)。湿性濡滞,非阳不化,故发汗、利小便的同时,应顾护阳气(1分),同时不可妄用大汗、火攻和下法(1分)。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的含义是什么?

答:太阳病应当用汗法,误用下法后患者自觉有气由小腹上冲的感觉(1分),气上冲表示表邪未解(2分),邪气尚未入里(1分),正气抗邪外出(1分)。

分析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要求回答:原文提示的学术观点:

答:①人体阴精的产生,本源于饮食五味。(4分)

②主藏阴精的五脏,可因五味不节而受伤。(4分)

③只有谨和五味,才能健康长寿(2分)

2.孙某某,男,19岁,某医科大学学生。发热、咳嗽3天,于2000年3月12日初诊。

患者3天前外出郊游,因调摄不当致发热,测体温38℃,并有轻微怕冷,咳嗽,痰少,伴有口干咽痛,无汗,余无其它不适。遂往校保健室诊治,校医甲某谓其“上呼吸道感染”,给予解热止痛片、红霉素等药对症治疗。近2天来,病证未见好转,现上症俱在,要求服用中药治疗。

请写出:病名、辨证、病机分析,拟出治法和处方用药。

答:病名:风温(2分)

辨证:风热犯于肺卫(2分)

病机:风热袭于肺卫,肺卫失宣,正邪抗争。(2分)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泄热(2分)

方药:银翘散:双花15克、连翘15克、竹叶3克、桔梗10克、牛蒡子10克、薄荷10克9后入)、豆豉6克、芦根15克、甘草6克(2分)

附件二:

中医经典竞赛题库

一、单选题

第一部分《黄帝内经》:

1、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的著作是( A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2、《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是( D )

A战国 B东汉 C西汉D战国至秦汉

3、现存最早的研究《内经》的著作是( D )

A《素问训解》 B《黄帝内经素问》C《类经》D《黄帝内经太素》

4、现存全部分类注释《内经》最完整的书是( D )

A《内经知要》 B《黄帝内经素问》 C《黄帝内经太素》 D《类经》

5、《黄帝内经》中体现出了中医学的生命观是( C )

A心身统一 B动静统一 C形神合一 D五脏统一

6、《黄帝内经》中所认识的生命规律是( D )

A心身统一,形神一体 B动静统一,法于阴阳

C形神合一,五脏一体 D天人合一,五脏一体

7、气一元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又称( B )

A精气论B元气论C黄老学D形气论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而精藏之。”此处“主水”是指( B )

8、《素问?上古天真论》曰:

A主水液代谢 B主藏精的功能 C主骨 D主天癸

9、《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思想无杂念,则“嗜欲不能劳其( C )”

A口 B心C目 D耳

10、“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的养生方法适应于( B )

A春三月B夏三月 C秋三月 D冬三月

11、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发陈”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物候规律( A )

A春 B夏 C秋 D冬

12、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容平”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物候规律( C )

A春 B夏C秋 D冬

13、《灵枢?天年》篇认为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 D )

A好趋 B好步 C好转D好走

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阴阳之性是( C )

A阳生阴长 B阳杀阴藏C阴静阳躁 D阳化气,阴成形

1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气厚者为( B )

A阳中之阴 B阳中之阳 C阴中之阴 D阴中之阳

1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味厚者的功能是( B )

A通 B泄 C发热 D发泄

1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先痛而后肿者”是由于( D )

A寒伤形 B热伤气 C形伤气 D气伤形

1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先肿而后痛者”是由于( C )

A寒伤形 B热伤气C形伤气 D气伤形

1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 D )

A病因 B病机 C正气 D阴阳

2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的机理是( B )

A胃气衰不能腐熟水谷 B清阳衰于下而不能升

C脾阳衰不能运化水谷 D肾阳衰不能温运脾土

2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味归形,形归气”,其中“气”是指( C )

A水谷之精气 B天地之精气C真元之气 D药食之气22、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夏伤于暑”,到秋引起的病变是( C )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

23、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冬伤于寒”,到春引起的病变是( A )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

24、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秋伤于湿”,到冬引起的病变是( D )

A温病 B飧泄 C痎疟D咳嗽

2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春伤于风”,到夏引起的病变是( B )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

2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阳出上窍”,“清阳”是指( B )

A糟粕 B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 C饮食化生的精气 D津液

2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阳发腠理”,“清阳”是指( D )

A糟粕 B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 C饮食化生的精气 D卫气

2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浊阴走五脏”,“浊阴”是指( D )

A二便等污秽之物 B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

C饮食化生的精气 D精血津液

2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的征兆”是( C )

A上下 B左右C水火 D血气

3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腹满,死”的机理是( B )

A阴阳离决 B脾气内绝 C邪气壅盛 D阴阳竭绝

3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谷气通于( C )

A肝 B心C脾 D肺

3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经文中“之”是指( D )

A阴阳五行 B脏腑气血 C养生规律 D七损八益

33、《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这句经文说明了( D )

A阴阳的统一性 B阴阳的对立性 C阴阳的运动性D阴阳的可分性

3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伤气”的病因是( B )

A寒暑 B喜怒 C湿邪 D燥邪

3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伤形”的病因是( A )

A寒暑 B喜怒 C悲 D恐

36、《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C )

A谋虑出焉 B伎巧出焉C神明出焉 D喜乐出焉

37、《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气化则能出矣”的“气化”主要由何脏腑施行( D )

A三焦 B脾 C肝 D肾

38、《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膻中指的是( B )

A虚里 B心包络 C穴位 D气海

39、《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的“化物”应该解释为( B )

A对水谷消化吸收 B分清泌浊 C化生水谷精气 D化生营气

40、《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中肾为( B )

A阴精之本B封藏之本 C阳气之本 D先天之本

41、《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心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是( A )

A生命的根本 B主思维活动 C主推动血在脉中运行 D主面之华色

42、《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论的五脏的“其华”中,肾其华在( D )

A毛 B骨 C筋 D发

43、《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论的五脏的“其充”中,肺其充在( B )

A毛 B皮 C筋 D血

44、《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肺通于( A )

A秋气 B夏气 C冬气 D春气

45、据《素问?五藏别论》五藏的功能是( A )

A藏精气而不泻也 B泻而不藏 C传化物而不藏 D实而不能满

46、据《素问?五藏别论》六腑的功能是( C )

A藏精气而不泻也 B泻而不藏C传化物而不藏 D满而不能实

47、据《素问?五藏别论》,传化之府中不包含( B )

A三焦 B胆 C肠 D胃

48、据《素问?五藏别论》,为“五藏使”的是( D )

A脉 B脑 C髓 D魄门

49、据《素问?五藏别论》,水谷入口,则( B )

A肠实而胃虚 B胃实而肠虚 C肠胃俱实 D肠胃俱虚

50、据《素问?太阴阳明论》,伤阳的邪气为( C )

A饮食不节 B起居不时 C贼风虚邪 D情志不节

51、据《素问?太阴阳明论》,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病( B )

A泄泻 B四肢不用 C水肿 D饥不受食

52、《素问?太阴阳明论》认为“伤于风者”( B )

A下先受之 B上先受之 C脏先受之 D腑先受之

53、《素问?五藏生成》曰:“肝受血而能( A )”

A视 B步 C握 D摄

54、《素问?五藏生成》曰:“指受血而能( C )”

A视 B步 C握 D摄

55、《灵枢?脉度》指出肺和则( B )

A呼吸微徐 B鼻能知香臭 C口能知五谷 D通调水道

56、据《灵枢?脉度》,五脏不和则( A )

A七窍不通 B留为痈 C耳不闻五音 D舌不知五味

57、据《灵枢?脉度》,六腑不和则( B )

A七窍不通B留为痈 C耳不闻五音 D舌不知五味

58、据《灵枢?邪客》所述,“五藏六府之大主”的藏是( A )

A心 B肝 C脾 D肺

59、据《灵枢?本神》篇所述,所以任物者谓之( B )

A意B心 C志 D思

60、据《灵枢?本神》篇所述,因思而远慕谓之( D )

A意 B心 C志D虑

61、据《灵枢?本神》篇所述,神伤的症状是( A )

A恐惧自失,破月囷脱肉,毛悴色夭 B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

C狂妄不精,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D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62、据《灵枢?本神》篇所述,魄伤的症状是( D )

A恐惧自失,破月囷脱肉,毛悴色夭 B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

C狂妄不精,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 D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63、《灵枢?本神》篇指出,肝藏血,血舍( D )

A志 B魄 C神D魂

64、《灵枢?本神》篇指出,心藏脉,脉舍( C )

A志 B魄 C神 D意

65、《灵枢?本神》篇指出,肺藏气,气舍( B )

A志 B魄 C神 D意

66、《灵枢?本神》篇指出,肾藏精,精舍( A )

A志 B魄 C神 D意

67、据《灵枢·本神》篇所述,心气虚的症状是( D )

A恐 B四肢不用 C腹胀经溲不利D悲

68、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肺气虚的症状是( C )

A恐 B四肢不用C鼻塞不利 D怒

69、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脾气实的症状是( C )

A恐 B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C腹胀,经溲不利 D悲

70、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肝气实的症状是( B )

A恐 B怒 C笑不休 D腹胀,经溲不利悲

71、《灵枢·营卫生会》中“太阴主内,太阳主外”之“内外”是指( A )

A营气与卫气 B体内与体表 C白天与晚上 D气与血

72、《灵枢·营卫生会》中“血者,神气也”的含义( B )

A神气是血产生的物质基础 B血是中焦化生的精汁奉心神化赤而成

C血就是神气 D血受神气支配

73、《灵枢·营卫生会》指出,营卫五十而复大会的部位在( D )

A足少阴肾经 B足阳明胃经 C足太阳膀胱经 D手太阴肺经74、《灵枢·营卫生会》篇认为营卫之气在体内一昼夜各运行( D )

A二十五度 B三十五度 C四十五度 D五十度

75、《灵枢·营卫生会》篇认为夜半后为( A )

A阴衰 B阴陇 C阳衰 D阳陇

76、《灵枢·营卫生会》篇认为日西为( C )

A阴衰 B阴陇 C阳衰 D阳陇

77、《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血与营卫之气( B )

A同名异类B异名同类 C异名异类 D同名同类

78、根据《灵枢?决气》篇,“常先身生是谓精”的“精”指的是( A )

A先天之精 B后天之精 C水谷之精 D天地之精气

79、根据《灵枢?决气》篇,不属于“液”的功能的是( B )

A淖泽注于骨 B熏肤、充身、泽毛 C骨属屈伸 D泄泽补益脑髓

80、《灵枢?决气》篇认为“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痠,耳数鸣”属于( C )

A津脱 B精脱 C液脱 D血脱

81、根据《灵枢?决气》,精脱者的表现是( B )

A目不明B耳聋 C腠理开、汗大泄

D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痠,耳数鸣

82、“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出自( D )

A《素问?上古天真论》 B《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C《灵枢?邪客》 D《灵枢?本藏》

83、根据《灵枢?邪客》“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指的是( A )

A宗气 B营气 C卫气 D中气

84、据《灵枢?本藏》具有“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作用的是( A )

A卫气 B营气 C肾气 D志意

85、《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两虚相得”的“两虚”是指( B )

A自然界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充实B虚邪之风和人体正气虚弱

C气候异常和人体正气充实D、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虚弱

86、据《灵枢·百病始生》篇中“三部之气,所伤异类”的观点,“清湿”所伤的部位

是( B )A上部B下部C五脏D经脉

87、《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虚邪传于输脉时,其症状表现为( D )

A肤痛恶寒 B肌痛时作 C洒淅喜惊 D肢节痛,腰脊乃强

88、《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积著于肠胃之募原,其症状表现为( A )

A饱食则安,饥则痛 B饥饿则安 C饱则积见 D饥则积不见

89、《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虚邪传舍于肠胃,多寒则( C )

A贲响腹胀B腹部疼痛C肠鸣飧泄D便溏出麋

90、据《灵枢·百病始生》篇中“三部之气,所伤异类”的观点,“喜怒不节”所伤的部位是( C )

A上部B下部C五脏D经脉

91、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烦则喘喝,静则多言”是由于( B )

A寒邪外束B暑热薰蒸C湿邪困表D风邪袭表

92、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开阖不得,寒气从之”则生( B )

A痈肿B大偻C痤疿D瘘

93、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强力”则伤( D )

A肝B心C脾D肾

94、据《素问·生气通天论》,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是( A )

A阳气固密于外B阴精充足C精神清静D阴气固守于内95、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对阴平阳秘的解释是( D )

A阴气守持于内,阳气运使于外B阴气充足,阳气壮盛

C阴阳平和协调D阴气平稳,阳气强盛

96、《素问·举痛论》认为“气消”的病因是七情中的( A )

A悲B恐C惊D思

97、据《素问·调经论》所述,阳虚则( C )

A外热B内热C外寒D内寒

98、据《素问·调经论》所述,阳盛则( A )

A外热B内热C外寒D内寒

99、据《素问·调经论》所述,导致内热的原因是( D )

A感寒B感热C伤于饮食D有所劳倦

100、《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的“上”指的是( D )A上焦B肺 C心肺 D中、上二焦

101、《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火”的原文是( C )

A诸痿喘呕B诸胀腹大C诸躁狂越D诸厥固泄

102、《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肝”的原文是( A )

A诸风掉眩B诸胀腹大C诸躁狂越D诸厥固泄

103、《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肾”的原文是( B )

A诸逆冲上B诸寒收引C诸躁狂越D诸厥固泄

104、《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脾”的原文是( D )

A诸风掉眩B诸寒收引C诸气膹郁D诸湿肿满

105、《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心”的原文是( D )

A诸风掉眩B诸寒收引C诸气膹郁D诸痛痒疮

106、《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湿”的原文是( C )

A诸风掉眩B诸寒收引C诸痉项强D诸厥固泄

107、《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热”的原文是( D )

A诸风掉眩B诸寒收引C诸气膹郁D诸胀腹大

108、《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寒”的原文是( D )

A诸逆冲上 B诸暴强直 C诸躁狂越 D诸病水液,澄澈清冷

109、据《灵枢·口问》,下气不足,则乃为( A )

A痿厥心悗 B脑为之不满 C耳为之苦鸣 D头为之苦倾

110、据《素问·宣明五气》论五劳所伤之中,久视伤(D)

A气 B肉 C精D血

111、据《素问·宣明五气》论五劳所伤之中,久卧伤(A)

A气 B肉 C精 D骨

112、据《素问?热论》,巨阳为诸阳主气,是因其脉连于( B )

A风池 B风府 C百会 D大椎

113、《素问?热论》认为伤寒二日,则( B)

A太阳受之 B阳明受之 C少阳受之 D太阴受之

114、《素问?热论》认为三阳经络皆受病而未入于脏者,治以(C )

A吐法 B下法 C汗法 D清法

115、据《素问?热论》,其不两感于寒者,八日则( B )

A巨阳病衰 B阳明病衰 C少阳病衰 D少阴病衰

116、据《素问?热论》,“耳聋微闻”是由于( A )

A少阳病衰 B阳明病衰 C太阳病衰 D少阴病衰

117、据《素问?热论》,其满三日者当用( C )

A泻下之法 B泄热之法 C发汗之法 D涌吐之法

118、据《素问?热论》,热病产生遗热是由于( A )

A热甚而强食 B热甚而再感 C热甚而忧思 D热甚而热食

119、据《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后夏至日为( C )

A病温 B病寒 C病暑 D病湿

120、据《素问?热论》,热病恢复期当禁( C )

A房事 B劳作 C肉食 D七情

121、据《素问?热论》,少阳病的症状为( A )

A胸胁痛而耳聋 B口苦、咽干、目眩 C胸胁苦满 D寒热往来,口苦

122、据《素问?评热病论》,失志者常出现( C )

A脉躁 B烦燥 C狂言 D多汗

123、据《素问?评热病论》,风厥病的病位在于( A )

A太阳与少阴 B阳明与太阴 C少阳与厥阴 D手太阴肺

124、《素问?评热病论》认为劳风病的病位在于( B )

A太阴 B肺下 C太阳 D少阴

125、据《素问?评热病论》,劳风的症状是( A )

A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振寒 B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恶风C汗出辄复热,恶风 D面足俱肿

126、据《素问?评热病论》中“劳风”的治法宜( B )

A表里刺之 B利肺散邪 C饮之服汤 D调其虚实

127、《素问?咳论》论述了外内合邪而致肺咳,其中最易伤肺的外邪是( B )A燥邪 B寒邪 C湿邪 D热邪

128、《素问?咳论》认为,若寒饮食入胃,其邪气伤肺是沿( A)

A肺脉而行 B胃脉而行 C脾脉而行 D心脉而行

129、据《素问?咳论》,“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的症状常出现于( C )A肺咳之中 B心咳之中 C肾咳之中 D肝咳之中

130、据《素问?咳论》,“咳而失气”常见于( D )

A肝咳 B胃咳 C大肠咳 D小肠咳

131、据《素问?咳论》,咳病甚则唾血常见于( D )

A胃咳 B心咳 C脾咳 D肺咳

132、据《素问?咳论》,治疗六腑的咳病当取五输穴的( B )

A井穴 B合穴 C输穴 D经穴

133、据《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其疼痛性质为( C )A得炅则痛立止 B痛不可按 C按之痛止 D按之无益

134、据《素问?举痛论》,疼痛出现胁肋与少腹相引痛者,是寒气客于( D )A小肠 B膜原 C阴股 D厥阴之脉

135、据《素问?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可出现( B )

A痛而呕 B痛而闭不通 C后泄腹痛 D宿昔而成积

136、据《素问?举痛论》,疼痛而喘动应手者,是由于寒气客于( C )

A背俞之脉 B五脏 C冲脉 D厥阴之脉

137、据《素问?痹论》,秋季感受风寒湿之气,发为( A )

A皮痹 B肺痹 C行痹 D著痹

138、根据《素问?痹论》的内容,痹聚在肺的原因是( B )

A感受风寒湿气 B淫气喘息 C淫气忧思 D淫气乏竭139、根据《素问?痹论》的内容,痹聚在肾的原因是( C )

A淫气喘息 B淫气忧思 C淫气遗溺 D淫气乏竭140、《素问?痹论》“脾痹”的症状是( C )

A烦满喘而呕 B食饮不下,腹善满

C四肢解堕,发咳呕汁 D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141、《素问?痹论》“心痹”的症状是( B )

A四肢解堕,发咳呕汁 B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C烦满喘而呕 D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

142、《素问?痹论》“肺痹”的症状是( C )

A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B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

C烦满喘而呕 D四肢解堕,发咳呕汁

143、《素问?痹论》认为卫者为( D )

A水谷之清气 B水谷之精气 C水谷之浊气 D水谷之悍气144、据《素问?痿论》所述,具有“主束骨而利机关”作用的是( B )A经脉 B宗筋 C经筋 D肌肉

145、溲血见于《素问?痿论》中痿证的( C )

A肉痿 B骨痿 C脉痿 D筋痿

146、据《素问?痿论》所述,具有“主渗灌谿谷”作用的是( C )A经脉 B宗筋 C冲脉 D任脉

147、《素问?痿论》认为五脏气热皆可致痿,心气热可致( B )A筋痿 B脉痿 C肌痿 D皮痿

148、《素问?痿论》认为五脏气热皆可致痿,脾气热可致( A )A肉痿 B脉痿 C肌痿 D皮痿

149、《素问?痿论》认为五脏气热皆可致痿,肾气热可致( D )A肉痿 B痿躄 C脉痿 D骨痿

150、《素问?痿论》认为冲脉主渗灌( D )

A宗筋 B骨骼 C机关 D谿谷

151、《素问?痿论》认为痿证中有口苦这一主要症状的是( B )

A脉痿 B筋痿 C肉痿 D骨痿

152、《素问?厥论》“热厥”的主症是( C )

A头晕 B仆倒 C足下热 D四肢逆冷

153、《素问?厥论》“寒厥”的主症是( D )

A头晕 B仆倒 C足下热 D四肢逆冷

154、《素问?厥论》认为阴气起于足的( B )

A五指之表 B五指之里 C五指之上 D五指之下

155、《素问?厥论》认为阴脉者集于( A )

A膝下 B膝上 C足下 D足上

156、据《灵枢?水胀》篇所述,肤胀与鼓胀的症状相同点是( A )

A腹胀身皆大 B皮厚 C腹筋起 D按其腹窅而不起

157、据《灵枢?水胀》篇所述,石瘕是因寒邪客于( D )

A胸腔 B腹腔 C肠内 D子门

158、据《灵枢?水胀》篇所述,具有“色苍黄,腹筋起”症状表现的是( C )A水胀 B肤胀 C鼓胀 D石瘕

159、《素问?汤液醪醴论》中论述水肿病的病因是( D )

A三焦不利 B风邪袭表 C血脉不利 D五脏阳竭

160、《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水肿的治疗原则主要是( A )

A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 B缪刺其处,以复其形 C微动四极 D温衣161、《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夫脉者”,为( B)

A心之府B血之府 C气之府 D精之府

162、《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夫精明五色者”,为( A )

A气之华B血之华C精之华D神之华

163、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精明之府是指( C )

A目 B耳 C头 D髓

164、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秋天的脉象应(D )

A中规B中矩C中权D中衡

165、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如鱼之游在波”是描述( B )

A夏天的脉象B春天的脉象C冬天的脉象D秋天的脉象

166、据《素问·脉要精微论》,“五脏者,中之守也”是指(D )

A五脏内舍五气B五脏内舍五志C五脏内藏气血D五脏内藏精气167、据《素问·脉要精微论》,下列不属于五色中的败色者是( D )A面色如赭B面色如盐C面色如蓝 D面色黄如蟹腹

168、《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虚里是( D )

A脾之大络B心之大络C肺之大络D胃之大络

169、据《素问·平人气象论》,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是( D )

A水肿B黄疸C胃疸D妊子

170、据《素问·异法方宜论》,地域不同,发病亦异。南方之域多( C )A其病生于内 B其病多痿厥寒热 C其病挛痹 D脏寒生满病171、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慓悍者”的治法是( D )

A散而泻之 B引而竭之 C因而越之 D按而收之

172、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邪气实的治法是( A )

A散而泻之 B引而竭之 C因而越之 D按而收之

173、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于病邪深重者,宜采取的治法是( C )A因而越之 B引而竭之 C减之 D彰之

174、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于气血虚衰者,宜采取的治法是( D )A因而越之 B引而竭之 C减之 D彰之

175、据《素问·标本病传论》,下列情况当“治其本”的是( A)

A先病而后逆者 B先热而后生中满者

C先病而后生中满者 D先病而后小大不利

176、据《素问·标本病传论》,下列情况当“治其标”的是( D)

A先病而后逆者 B先逆而后病者

C先寒而后生病者 D先病而后生中满者

177、《素问·标本病传论》认为“治反为( C )”。

A正 B误 C逆 D从

178、《素问·标本病传论》认为“治得为( D )”。

A正 B误 C逆 D从

179、《素问·标本病传论》认为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 C )

A先 B标本兼治 C标 D本

180、《素问·标本病传论》指出“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 A )

A本 B标 C标本同治 D逆

181、据《素问·五常政大论》,能毒者当以( A )

A厚药 B薄药 C无毒药 D针石

182、据《素问·五常政大论》,不胜毒者当以( B )

A厚药 B薄药 C无毒药 D针石

183、《素问·五常政大论》认为,用药当中病即止,不可过用。大毒治病,当(D )A十去其九 B十去其八 C十去其七 D十去其六

184、《素问·五常政大论》认为,用药不可太过,常毒治病,当( C )

A十去其九 B十去其八 C十去其七 D十去其六

185、《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对“坚者”宜采用的治法为( D )

A除之 B散之 C攻之 D削之

186、《素问·至真要大论》对“惊者”的病证宜采用的治法为(B )

A行之 B平之 C缓之 D散之

187、《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对“燥者”的病证宜采用的治法为(A )

A濡之 B温之 C缓之 D润之

188、《素问·至真要大论》对“逸者”的病证宜采用的治疗方法为(A )A行之 B收之 C摩之 D通之

189、《素问·至真要大论》对“诸寒之而热者”宜采用的治法为( D )

A取之热 B取之寒 C取之阳 D取之阴

190、《素问·至真要大论》对“诸热之而寒者”宜采用的治法为( C)

A取之热 B取之寒 C取之阳 D取之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