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规范信息化系统应用的建议

关于规范信息化系统应用的建议

关于规范信息化系统应用的建议
关于规范信息化系统应用的建议

关于规范信息化系统应用的建议

在前几年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06年以来在培训中心、教务处领导的直接指导和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网管中心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目标,按“首钢培训中心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内容先后完成了培训中心校园网整合、以OA系统为代表的一批数字化校园新应用系统上线和首钢信息化职工培训系统建设等工作。初步形成了我校网管工作的三个特点:服务对象校内校外结合、管理层次从宽代出口到用户桌面、运维范围从局域网到扩展到广域网。

首钢信息化职工培训系统是首钢培训中心数字化校园规划模型的一个应用系统,但不论从服务对象及应用方式还是硬件搭建、软件架构角度来讲,息化职工培训系统的规划、建设、应用及运维相对独立。随着首钢信息化培训系统一期建设方案的顺利实施,首钢信息化职工培训系统从建设期到应用期的过渡及应用范围的扩大,在信息化职工培训系统运维、远程教学的组织、管理和相关应用部门相互职责划分上暴露出不少问题。为此我们结合首钢信息化职工培训系统的应用现状,重点就加强信息化系统运维和

相关应用部门相互职责划分提出一些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调整网管中心内部岗位分工加强信息化系统运维力量

为进一步加快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步伐,加强首钢信息化职工培训系统的规划、建设、应用及运维工作力度。在明确工作

职责及分工的基础上,通过网管中心内部调整,成立网络信息组和远程教育组。

网络信息组负责整体推进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进度,新应用系统需求调研、组织实施,现有应用系统的管理及技术保障,校园网宽带出口到用户桌面的管理及技术保障。

远程运维教育组负责信息化系统规划、项目方案实施,信息化系统应用技术保障,教育培训资源开发。

二、信息化系统应用过程中业务流程分析

随着信息化培训系统建设进展结合系统系统功能,在教育培

网管中心岗位分工

远程运维组(范光宇)

网络信息组(臧雪松)

培训网站管理I 李京辉 异步系统管理I 李建伟 网络系统维护I 刘卓

系统规划与建设I 臧雪松

办公机维护I 外聘教师

课程 资源开发I 范光宇 视

频系统管理I 范光宇 应用 系统管理I 臧雪松

考试系统管理I 李京辉

远程系统维护I 李建伟 经费及备件管理I 王密芳

训过程中已先后开展的应用模式有:远程工种技能培训、远程技能考试、远程英语培训、领导干部安全培训、远程机关管理人员培训等。下一步随着系统应用范围的扩大,定会有新的应用模式被采用。以下信息化系统应用过程中业务流程分析以环节相对复杂的远程工种技能培训为例。

(一)信息化职工培训系统具备的五大功能

远程视频教学、远程同步教学、远程异步教学、在线学习、网上远程考试。

(二)培训方式

首钢信息化职工培训系统应用采用混合教学模式。

混合教学模式:有机地整合面对面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这两种典型教学形式,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和手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

面对面课堂学习:即可以是传统的师生共处一地的面对面形式,还可以是以利用各种手段(如远程视频教学系统、远程同步教学系统)在网络上实现类似于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的学习。

实际教学组织中,培训教师基于首钢信息化职工培训系统所提供的各种功能,采用传统面授、网上面授、网上指导、学员自主学习、网上测试、网上考试等多种形式混合应用完成培训。

(三)培训教学资源

混合教学模式要求各工种培训教学资源以“学习包”的形式出现。

学习包体系结构(层次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在学习软件层面包括:三分屏网络课件、项目教学法课件、案例模拟课件等。三分屏网络课件为当今网络远程教育通用标准,类似于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对培训内容表述系统、完整。教学方面对“以教师为主导”表现较充分;

案例、模拟仿真课件以项目教学法理论为依据,每个项目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采用录像、模拟仿真等各种手段,学员在学习的同时,可以与课件进行交互,方便学习,教学方面对“以学生为主体”表现较充分。

三分屏网络课件可随标准、大纲、学习指导书、教材等文字材料以刻录光盘形式直接发放到学员手中;出于知识产权保护考虑,案例、模拟仿真课件安装在中心服务器,通过网络加密狗加密,学员通过网络学习。

(四)课程(课件)资源开发工作流程

(五)异步教学工作流程

异步教学系统管理员根据教学管理部门的开课通知单、课程教学计划做好课程的基本设置。

(1)把资源开发员提供的教学课件复制到指定服务器、在后台完成部门机构设置,完成教师的权限的设置。

(2)教师系统应用培训。

(3)教师完成课件与课程目录的逻辑连接。

(4)参加培训学员自主注册、申请学习课程,教师负责课程学习权限的审核和日常教学的管理。如学员数量很多(类似公司机关管理人员培训)也可以采取在后台完成人员的导入和课程的审核。

(5)系统管理员负责异步教学系统软硬件(中心服务器、基层服务器、系统软件、后台备份)维护。教师(或教学培训部门指定的专人)负责学员组织、系统应用问题解答、应用情况报表。

(六)考试系统应用流程

考试系统管理员做好考试系统应用的培训,保证考试系统的正常运行,满足职工培训课程考试、各单位职工测评考试和校内学生考试等各种开始需求。

⑴职工培训课程考试:(按开课通知单、教学计划在规定时间内)首先由任课教师利用试题编辑工具软件完成试题的编辑,编辑完成之后把相应的题库文件提供考试系统管理员。管理员经检查测试没问题之后,完成服务器试题、人员导入和考试设置。

⑵各单位职工测评考试:由各单位基层服务器管理员组织所在单位人员利用试题编辑工具完成试题编辑,编辑完成后由管理员完成试题、人员导入和考试设置。组织本单位人员的考试。

网管中心

二〇〇七年九月六日

信息化系统应用范围及效果

银晨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信息化系统应用范围及效果 一、公司概况 银晨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各类医药产品、保健品、医疗器械、中药材及饮片批发、零售经营的企业。目前有一个批发部和五间大型医药零售超市、一间医疗器械专卖店、一间中药配方、一间加盟店。 二、信息化系统启用之前存在问题: 【1】、各个连锁店独立服务器和数据库,配备仓库管理人员和仓库,增加企业经营成本; 【2】、无法实时传递数据,导致企业内部存在各种‘信息孤岛’,企业各部门根本无法协同作业。例如,货物到了仓库无法实时让业务及采购人员等知道,这样导致增加大量的沟通成本。 【3】、盘点环节几乎没有而且也数据不准确,导致库存占用大量资金;也无法及时处理临近失效期的药品。 【4】、半手工操作和传统管理模式导致效率低下--操作效率低、管理效率低、监控效率低。 【5】、由于数据不实时,导致总部与配送中心、各连锁店上下沟通困难,连接反映速度慢,不易实时发现问题。 【6】、前台收款流程不严密,导致收款严重不符;(平均每班相差1000元)。【7】、由于数据不准确,导致门店需要配置一个‘周转仓’,使企业的有效经营面积被占有。 三、解决方案:

【1】、取消各个分店数据库,统一在总部,各分店仓库和仓库人员逐步撤销;【2】、全部分店和仓库制定完善盘点流程,配备盘点机。经过几次盘点,现在员工已经掌握正确的盘点方法,目前已经可以做到每月快速盘点一次,及时检查库存准确性。 【3】、全面启用电脑信息化管理,反复探讨,重组业务流程,制定符合医药经营特点的业务流程; 【4】、各分店前台和总部实时联网,销售数据实时传输至总部,大大方便了总部决策层对问题的发现和实时解决,提高了效率; 【5】、前台制定了完善的收款流程,实现了现金与电脑流水帐平衡; 【6】、通过不断修改,设定各个货位的库存上限和下限,使库存占压资金大大减小。 【7】、总部可以实现电脑自动补货;大大减少在补货环节投入的人力。 【8】、仓库实现药品批号管理,降低药品失效率; 四、实施效果 【1】、每次的盘点的损溢率不断降低。现在已经达到每个分店的平均损溢两至三百元。 【2】、各个货位的库存上限和下限的设定,降低了企业的库存积压资金,各个分店报货统一实现电脑自动化,配送中心每天平均配送两次,各个分店之间的调拨基本不存在。为企业一年节省的成本=库存积压资金 500万×1%=5万。【3】、各分店取消了仓库人员及门店后台录入人员,为企业一年节省的成本= 5个门店× 2人× 2000 × 12月= 24万。 【4】、各门店取消了周转仓,使分店经营空间最大化利用。为企业一年带来的收

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标准

前言 目前《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系列标准由以下6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 第2部分:办公自动化规范; 第3部分:电子交易规范; 第4部分:呼叫中心规范; 第5部分:CRM规范; 第6部分:SCM规范。 本部分由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本部分要紧起草人:

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 第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给出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以下简称 ERP)的相关软件功能、开发治理、实施治理的差不多要求和方法、适用于企业ERP产品与服务选型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不着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依照本标准确达成协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566-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GB/T18491-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软件测量功能规模测量第1部分:概念定义 GB/T 18492-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不 GB/T 18493-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指南 SJ 20778-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软件开发与文档编制 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 3 定义 本标准采纳下列定义 3.1 验收 acceptance 需方授权代表一项活动,通过该活动,需方同意履行合同的部分或全部的软件产品的所有权。

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报告

信息化规划方案报告 (2015年4月) 一、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单位成立3年来,已自建机房1处,位于三楼办公室内,机房占地总面积110平米,硬件系统包括机柜5台,服务器8台,交换机3台,路由器1台,防火墙1台,UPS 1套,KVM 2台,数据存储总容量40T,电信100兆独立光纤接入,为内部提供互联网应用并支撑网站服务器访问。为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已配备上网行为管理器1台、网页防篡改1台、安全网关网络防火墙1台。大楼内通过嫁接电信的CHINANET无线基础设施实现低成本WIFI覆盖,供移动设备连接互联网使用。 商务中心目前有简易机房一处,主要是中国电信的电话和网络设备,网络接入为两条50M的光纤,分为两个物理隔离的局域网运行。 基于自建网络环境运行的软件系统主要是用友财务软件、金蝶财务软件、官方网站群管理系统、政务信息公开系统、政务微博发布系统、文稿采编系统、邮件服务系统、统

一认证平台(单点登录)、OA办公系统、即时通讯系统及其他支撑应用的服务软件,目前搭建的信息化系统已基本满足当前的应用需求。 为了保证应用系统的安全性,按照安全管理要求,近期将采购正版Windows服务器操作系统、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国产服务器杀毒软件,迁移财政局财务软件服务器端和数据,搭建下属各局单位网站群运行环境,为各系统的应用提供安全、稳定的运行支撑。 二、内部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 1、商务中心: 1)机房:商务中心建设之初没有考虑众多入驻单位的 信息化建设需求,机房的设计和建设很难满足将来的各 类需要和管理要求,问题包括防火、防尘、安全、防潮、 承重、用电、恒温等无法满足将来需求和要求。 2)网络运营商:由于只签署了中国电信为通讯服务商,无法达到某些入住单位的双线和专线要求。目前电信接 入的两条50M光纤属于严重浪费带宽资源。 3)楼宇有线网络:楼宇网络设计为单线接入桌面,无 法达到某些入驻单位的内、外网同时使用的需求。4)无线网络:没有预先规划和建设无线网络。 5)局域网划分:由于中国电信接入服务时,进行了物

谨防信息化系统与实际应用“两张皮”

管理视野 Th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特约撰稿人:武钢有限公司质检中心设备管理室肖宝丽 谨防信息化系统与实际应用“两张皮” 在设备管理方面,各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推进程度不一。未应用信息化进行设备管理时,往往会存在设备基础信息台账依靠人工汇集,信息不完善;备件、材料库存信息无法实时掌控,备件、材料资源无法共享,实际消耗成本难以统计;计量管理主要依靠人工统计台账和编制送检计划;各类设备管理报表主要依靠人工汇集等问题。 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并通过信息化的管理逐步实现设备管理精细化,提升设备精益化管理水平,控制设备维修成本,保障设备可靠运行。 通过信息化管理,将品种繁多、数量分散的设备纳入到信息化管理平台中进行管理,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基础信息,实现设备、备件、材料信息和资源共享,专业管理报表自动生成,提升设备保障能力,实现消耗成本受控,降低备件材料消耗。 信息化系统功能设计很重要 以管理创新为导向,强化流程管控和过程管理,重点解决设备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基础信息,实现设备、备件、材料信息和资源共享、消耗成本受控,系统自动生成专业管理报表,提升设备保障能力,降低备件材料消耗。 科学合理的制定信息化系统建设内容和方案是系统建设的关键。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功能和流程设计,需要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反复深入的论证,编制详细的设计需求,提供各种管理报表的模板,融入到各项具体 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12中国设备工程 2017.05(下)

13 中国设备工程 2017.05(下) 中国ing C 设备 工程 Engineer hina P l ant 程序设计中。通过功能和流程设计,设备管理各专业形成有机的整体,将人、机、料、法、环等管理要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系统模块/网络架构将分散的设备信息集成起来,形成可靠有效的设备管理体系。 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管理、备件、材料、计量、设备运行等模块,各厂矿由于在设备管理的内容方面略有不同,主要内容也会有所差别。各管理模块分别按专业管理要求设立相应的子菜单,按岗位设置相应的管理权限和操作权限。 设备管理系统实施与应用 信息化系统流程设置:信息化系统建设如果脱离了实际的管理需要和管理要求,就容易存在系统操作与实际脱节,形成“两张皮”,造成信息化系统建设难以落地生根。因此,在信息化系统建设初期,应按照“精简程序、理清流程、明确要求、分清责任”的要求,对《材料、备件管理办法》、《计量管理办法》、《设备设施管理办法》等专业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和修订,完善了设备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制度建设,明确各项管理工作要求,理顺管理流程,确保制度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紧紧依托管理制度,根据制度要求设置系统各项流程;根据各单位及人员在设备管理中所承担职责的不同,设置不同的使用功能;根据各级人员的操作、审批权限不同,设置不同的使用权限;在系统登入页面,设置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具有唯一性;密码由用户进行设置,每次进入系统时需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每项操作均可以在系统中进行追溯。 通过信息化与制度的融合,将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与设备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保证了设备管理工作的规范、一致、有效。 系统上线运行和深化应用: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从建设开始到上线使用,经过需求确认、初步设计、开发测试、上线运行、优 化改进等阶段,系统上线后,对使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优化完善,持续对系统进行功能完善和程序优化,使系统达到最优。设备管理信息化在公司内部率先实现了系统中备件/材料料号与公司ERP 系统同步、备件/材料计划上抛ERP 系统、ERP 系统领料单同步至本系统等功能,实现了备件/材料资源共享、计量管理全流程信息化。通过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建成较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在具体的实践与应用过程中,主要开展的工作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统一标准,做好基础数据采集。 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上线运行必须有完善的基础数据作支撑,基础信息是系统实施的前提。在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上线运行时,首先进行设备基础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按照统一模板格式,对各项填写内容制定统一的标准,确保各项基础数据的收集按计划进度完成。比如,系统上线初期,“设备基本信息”中录入了1221项设备信息,“计量ABC 台账”中录入了2998项计量设备/器具台账,这些数据的清理、汇总、完善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在初期的信息录入完成之后,系统中的各项数据维护和完善,则按照管理流程在系统中进行,如新增、停用、报废、调拨等各项操作,按管理流程进行相应的申报、审批,各项基础数据的维护成为常态化,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二是试点先行,分阶段推进。 为确保项目顺利部署实施,采用“培训指导、试点先行、测试优化、逐步推广”的方式分阶段开展系统的实施与推广应用工作。进行项目试点和测试优化是为了充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系统运行更加顺畅,更加符合操作和管理需要,为系统的全面推广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选择设备基础工作比较好的车间进行,鼓励试点单位多使用、多思考、多提问题、多提建议,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系统应用形成良性循环。通过不断地优化改进、稳步推进,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得到了全面应用。 ●三是优化完善,深化功能应用。 经过不断的测试、使用、优化,信息化系统在设备管理、备件、材料、计量等各专业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设备管理上,建立和完善了设备基本信息台账,每台设备均按统一的编码规则编制唯一的设备编码,对设备进行ABC 分类管理,在系统中自动生成“设备ABC 分类标牌”,并与设备实物管理相结合,做到标识清晰,统一规范;建立“设备文件档案”管理功能,可方便的查阅设备图纸等技术资料。 在设备运行管理上,围绕设备四大核心“设备三级点检、计划检修、周期维护、周期润滑”,建立维护、检修模型,系统自动生成设备三级点检、计划检修/周期维护任务。通过强化落实设备三级点检,实施预知性的设备维护、检修,采取计划型、主动型的设备运行管理模式,可大大减少设备突发故障,使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保证设备精度。

(完整版)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编写参考模板

XX系统建设方案 哈尔滨市XX局 二○XX年X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简介 (1) 1.1 项目名称 (1) 1.2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 1.3 建设依据 (1) 1.4 定义、缩写词 (1) 1.5 参考资料 (1) 第二章需求分析 (2) 2.1 基本现状 (2) 2.2 建设目标 (2) 2.3 建设内容 (3) 2.4 网络系统功能需求 (3) 2.5 应用软件系统需求 (3) 2.6 信息量估算 (4) 2.7 系统设计原则 (4) 2.8 体系结构 (5) 第三章系统设计 (5) 3.1 网络系统设计 (5) 3.1.1 网络结构 (5) 3.1.2设备选型 (6) 3.1.3传输设计 (6) 3.1.4 IP地址分配 (7) 3.2 系统软件设计 (7) 3.3网站设计 (7) 3.3.1栏目设置 (7) 3.3.2网站功能模块 (8) 3.3.3网上应用系统 (8) 3.3.4网站管理系统 (8) 3.4 应用系统设计 (8) 3.4.1XX子系统 (9) 3.4.2XX子系统 (9) 3.5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9) 3.5.1系统总体设计 (9)

3.5.2监控中心设计 (10) 3.5.3前端监控点布设 (10) 3.6地理信息系统设计 (10) 3.6.1系统总体设计 (10) 3.6.2系统功能设计 (10) 3.6.3数据库详细设计 (10) 3.6.4应用模型和方法设计分析 (11) 3.6.5输入输出设计 (11) 3.7综合布线设计 (11) 3.7.1工作区子系统 (11) 3.7.2水平布线子系统 (12) 3.7.3管理区子系统 (12) 3.7.4设备间子系统 (12) 3.8 机房系统设计 (13) 3.8.1 装修工程系统 (13) 3.8.2电气工程系统 (13) 3.8.3空调新风系统 (14) 3.8.4安保监控系统 (14) 3.8.5漏水检测系统 (14) 3.8.6场地监控系统 (14) 3.8.7消防灭火系统 (15) 3.9 XX设计 (15) 第四章安全保密设计 (15) 第五章工程概算及设备清单 (16) 第六章组织实施 (16) 6.1 组织机构、职责、人员 (16)

信息化建设规划书

基元电气 信息化建设规划书 (2014-2016) (初稿)

前言 公司所在的配电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但是,公司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与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极不匹配,已经严重制约了公司的高速发展。因此,要全面推进公司信息化,要把信息化放在优先地位,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管理、智能配网整体解决方案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参与智能配网的手段和能力,借助于信息技术的迅速采用和扩散,以不断增长的“学习能力”赢得“后发优势”,实现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为适应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企业面临的新挑战,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公司制定的《基元电气三年发展规划》的要求,通过对公司实际调研结合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基元电气信息化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系统地提出了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战略、目标、范围、内容、原则、概算等一系列内容。 运用系统法对公司现有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进行全面分析,配合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需要,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企业实际相结合为出发点,提出信息规划的建议,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未来3~5年信息化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方案包括:前言;信息化需求;信息化发展指导方针、发展战略、目标;基础建设;重点建设项目;未来管理策略;项目实施原则、目标;投资概算与分析等。

基元电气信息化需求分析 基元电气经营发展环境分析 智能电网市场总体状况 根据《2013年智能配网行业分析报告》智能化终端(DTU/TTU/FTU)2013年市场分额达到16亿元,预计2014年达到22亿元,2015年将达到30亿元:配电网管理系统2013年达到12亿元,2014年预计达到15亿元,2015年将达到20亿元;其他环网柜、户外柱上真空开关、智能变压器等2013年272亿元,2014年预计303亿元,2015年将达到330亿元。 总共,配网自动化市场2013年300亿元,2014年预计340亿元,2015将达到380亿。 配电网络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这是当前最重要的投资方向 随着配电网近几年几何量级的扩展,而电网公司运行维护人员增长缓慢的格局形成,未来的维护巡视电子化、现场远程办公一体化必然成为趋势;运行人员随身便携式PAD可扫描釆集设备参数、在线巡检以及后台实时视频支持的故障处理等都会得到大量应用,这些均将在物联网技术平台上运行。 基元电气主要企业经营过程分析 关键业务过程,主要有下列: 1.业务成本核算与管理 2.单据处理 3.市场分析资料的质量 4.信息发布 5.成本控制 6.准时的货物收接、发送 7.快捷响应客户服务 8.采购作业

信息化系统管理制度

XX局信息化系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随着大集中系统应用推广、随着我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及计算机装备水平的提高,为加强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的管理工作和税收信息化建设工作,规范计算机应用,保障网络系统和业务数据的稳定、高效、安全运行,提高科技管税水平,促进信息化建设稳步发展。原有《XX 市地方税务局计算机系统管理办法》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信息化建设管理需要。结合我局的业务需求和实际情况,根据《计算机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

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家税务局总局税务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管理办法(试行)》、《昆明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监察暂行办法》、《昆明市地方税务局计算机管理试行办法》、《XX地方税务局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现将原来《办法》修订为《XX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系统管理制度》。 第二条 XX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工作,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和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在省、市地税局的领导下进行。

第三条信息化系统管理含盖计算机系统运行管理、网络安全管理、业务电子数据管理、设备及耗材管理,等四个方面。 第四条各科室、分局、稽查局(以下统称各部门)。各部门的计算机运用工作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地方税务局有关规定,在局计算机管理部门授权范围内按照本办法规范运作。 第五条我局设立计算机管理部门负责全局的计算机系统管理工作,研究制定相关的工作规划、措施,监督、检查计算机系统的使用、运行情况,传达、协调、制定有关技术和应用标准。使用计算机的各部门,负责相关业务

应用程序的操作、日常维护及安全保密工作。及时向计算机管理部门报告应用中发现的有关问题。 第六条 XX市地税局计算机管理部门内设专职系统维护员职位,负责软件、硬件、数据库和业务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操作员是指经局计算机管理部门授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我局计算机系统相关功能的操作人员。 第七条本办法适用于XX市地税局使用计算机的各部门和全体干部职工(含协管员)。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运行管理

物流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步骤

物流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步骤 1999年11月,国家经贸委会同世界银行召开了现代物流国际研讨会后,我国的现代物流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部分省市政府已开始认识到物流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地区经济和工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性,一些工商企业如海尔、青啤、天汽等也开始认识到物流是企业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外,能够使企业增加效益和增强竞争能力的"第三利润源"。 随着我国社会物流需求的增加,以及对物流认识的深化,大批运输、仓储及货代企业,为适应新形势下竞争的需要,正努力改变原有单一的仓储或运输服务方向,积极扩展经营范围,延伸物流服务项目。但是由于我国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其服务质量还很难满足一些企业的需求,国际上一些著名物流企业在普遍看好我国物流的情况下陆续涌入我国,对我国刚刚起步的物流企业带来较大的冲击。 目前我国物流的企业基础薄弱、效率低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由于规模小、技术落后,使得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不够,成本高居不下,低成本的物流供应链系统在我国就更为罕见,极大的限制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一些大型的国内物流企业正在利用现代通信技术逐步在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更多的物流企业也在跃跃欲试。 物流领域在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之中,既带有一般行业信息化的共性,也有其特性。这是因为物流业全面融汇了多学科的经济科学和技术科学,涵盖资源配置科学、仓储科学、流通科学、环境科学、运输科学、搬运科学及至营销科学、再生科学、系统科学等诸多内容。一次性投入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所以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要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实施。 一、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提出 从目前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分析,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基础信息化,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实现信息共享、信息传输,使得信息更广泛地成为控制、决策的依据和基础,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就能提高决策水平,从而带来效益。在这个层面上可以不涉及或少涉及流程改造和优化的问题,信息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其次是流程信息化,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一方面可以固化新的流程或新的管理制度,使其得以规范地贯彻执行;另

【生产管理】国家标准《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DOC 88页)

国家标准《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 (DOC 88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制作人: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前言 目前《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系列标准由以下6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 第2部分:办公自动化规范; 第3部分:电子交易规范; 第4部分:呼叫中心规范; 第5部分:CRM规范; 第6部分:SCM规范。 本部分由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

第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给出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以下简称 ERP)的相关软件功能、开发管理、实施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适用于企业ERP产品与服务选型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不着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确达成协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566-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GB/T18491-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软件测量功能规模测量第1部分:概念定义 GB/T 18492-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 GB/T 18493-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指南 SJ 20778-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

对标信息化软件系统建设

对标信息化软件系统建设体系 标杆管理又称“基准管理”,其本质是不断寻找最佳实践,以此为基准不断地“测量分析与持续改进”。标杆管理是创造模版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创造自身的管理模式或工作模版,是实现管理创新并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佳工具。 标杆管理强调结合实践,以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去解决。标杆管理可以达到优化流程、量化管理、实现岗位创标建模、指标体系搭建、多部门协同作战、企业持续改进、实现创新落地等目的。其中核心的方法及工具包括:泓冰标杆四法及对标管理软件系统。 泓冰标杆四法: 泓冰标杆管理四法是陈泓冰老师在多年的学习、实践和思考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理论和方法,是标杆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被毕博、埃森哲等国际著名咨询机构采纳并服务于其咨询实践。泓冰标杆管理四法的价值正逐步被全球企业界、管理学术界及公共机构所认知、重视与推崇。关于更详细的案例及使用方法,可参考陈老师的《标杆兴国》一书。 第一法——剪刀思维法 剪刀思维法:是指将发散思维、逻辑思维、交叉思维汇合而成的思维方式,有着剪刀一样一张一合的工作路径。它可以把事物进行发散的创想,然后有逻辑性、目的性地交叉,不断地沿着一条主线去延展,进而把复杂的事物形成自身的逻辑结构,不断的提出最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剪刀思维法的工作路径在对标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在于把任何复杂的管理工作及技术研发工作有效的梳理清楚,因此,也被称为对标管理第一思维法。 第二法——责任层级法

责任层级法:又叫“一域多层分析法”,在标杆管理中,它是一种按组织中各层级人员的职能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路径。即:应用剪刀思维法把组织中所有相关的、类似的问题进行聚焦,聚焦成一个典型的“工作案例”,再把这个案例作为“交叉点”发散出去,分析案例中各层级的人员职能不足和应完善之处,寻找出系统的解决思路,使相关的、类似的问题从此得以解决。责任层级法在对标中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是一种有效地对标管理方法。 第三法——要素建模法 要素建模法:就是将管理中的各模块按层级分解,直至围绕各管理环节背后的关键要素来进行创标建模,使所有管理工作显性化,从而达到全面全环节管控到位。 要素建模法是标杆管理中的精髓,它的作用在于,不论战略问题和宏观问题,还是微观到执行环节的问题,用它都可以制定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将战略目标和理念不折不扣地落实完成。十几年来,陈泓冰对标操作实践和标杆管理辅导实践中,各类组织降本增效的佳绩,主要是通过要素建模法的运用而得以实现的,不但对企业的效益带来了好处,还为政府提高执政能力提供了解决方案。 第四法——协同创标法 协同创标法:是指将管理体系和日常工作中所有的、非独立环节的问题创建数据化的标准,进行量化管理,尽可能把“协调”转化为“协同”,从而减少工作中的协调,保障协作效能,避免内耗并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方法。 协同创标法在理论上讲是涉及面最广和最应该长期关注的。管理之所以是系统化的工作,是因为其中有人的因素、事的因素,有个体因素、整体因素,有显性内容,也有隐性内容。让所有问题真正产生有效的连接,把无序工作变成有序,除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doc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1 调查报告提纲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杨巍巍) 在我国,“企业文化”提出已有多年,企业文化建设愈来愈受到企业家们的重视,优秀的企业文化造就了长久不衰、优秀的企业。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的长远发展,其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意义更加重大。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转型走向现代企业的需要 企业文化紧扣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是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企业经营理念、经营管理模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讲,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这就决定了每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文化蕴含的内容随之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且每个阶段的企业文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企业所处时代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打造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之适应企业所处时代内外环境变化的需要,紧扣企业的发展目标、经营战略,引领企业在转轨变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培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浓郁行业特色的需要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尺度”。基于企业倡导、员工认同并为社会公众所理解的有特色、有个性的企业精神形成的企业

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具有无限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优秀的企业必然有优秀企业文化的强力支撑。因此,培育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浓郁行业特色的企业精神,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既要确立充分体现本行业的特点和规律的发展策略,又要瞄准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既要构建符合企业生产经营规律,科学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又要充分发掘和调动员工的潜能,坚持以人为本;随着市场的变化、政策的调整、管理者的变动,既要适时为企业文化注入新的内容作必要的补充和微调,又要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员工素质、建设“四有”员工队伍的需要 现代化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倡导以人为本,强化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技术和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通过不间断的思想教育,科学、严格的管理,充分运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最大限度地发掘员工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饱含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主人翁精神,培养一支精通业务、严于管理、善于经营的管理团队和业务精、作风正、积极向上、思想过硬的员工队伍。有了这样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员工队伍,就必然能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保证企业长盛不衰。 4.企业文化是强化企业科学管理的需要 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灵活有效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的经验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营战略。我们知道,企业文化是形成和建立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的“思想”,并且通过制度和机制得到集中体现。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灵活的运行机制,直接作用于员工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价值导向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企业文化

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一览表

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一览表 类别制度名称制度要求说明 规划类信息化规划管理制度用于规范信息化规划的制定、审批、推进落实等工作信息化预算管理制度用于规范企业及下属企业信息化专项预算编制、上报 审批、预算资金使用监管、预算完成情况总结等工作 运维类 网络运维管理制度用于规范总部及下属企业网络扩容、网络安全运检、 网络问题排查、网络紧急恢复等工作 故障处理管理制度用于规范总部及下属企业故障处理工作,该工作包 括:故障受理、故障排查、处置任务发放、故障处理、 故障处理结果满意度调查等。制度中规定了事故处理 相关责任方及相关奖惩条例 信息安全检查制度用于规范总部定期开展信息安全检查工作,进一步明 确检查内容及安全性达标要求 数据中心机房管理制度用于规范数据中心机房的运维管理工作,包括:设备 检查、出入检查等 IT资产管理制度用于规范企业总部及下属企业的IT资产登记、配置 变更、资产报废等管理工作 考核类信息化整体绩效评估考核制 度 用于规范企业整体及下属企业的信息化绩效考核工 作,制度中明确规定、考核方与被考核方、相关责任、 考核方式、考核标准等内容 信息化组织绩效考核制度用于规范总部及下属企业信息化组织的绩效考核工 作,制度中明确规定、考核方与被考核方、相关责任、 考核方式、考核标准等内容 信息化人员绩效考核制度用于规范总部信息化人员(包括信息化相关领导)的 绩效考核工作,员工的工作能力缺乏系统化、透明化 的考评指标,为有效考核信息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 鞭策其不断提升专业水平,需要建立并推行信息化岗 位考核制度,该制度要与员工技术岗位职称、绩效工 资相匹配 信息系统使用规范管理制度用于规范企业各级业务管理人员正确使用信息系统, 进而提高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 信息化项目管理类项目招投标管理制度用于规范总部及下属企业信息化项目招标、投标、谈 判、定价、签约等工作 项目采购管理制度用于规范信息化项目的采购管理工作,明确相关责任 方及奖惩条例 项目资金管理制度用于规范信息化项目的资金申请、资金审查、项目结 算、追加资金申请工作 项目资料管理制度用于规范信息化项目相关资料的登记、归档、交验、 使用等工作 项目人员管理制度用于规范信息化项目的人员管理工作,包括:乙方项 目人员资格审查、人员信息备案、驻厂人员考勤管理、

谈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谈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争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的人、财、物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企业的各种资源达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决策,而决策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信息掌握的过程。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在当前全社会都在推行“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的环境下,中国大部分行业都已经过了以前的粗犷式发展的阶段,转入向管理要效益的时期,由此企业管理正发生着一系列长远而又深刻的变革,如何借助这一轮新的浪潮,构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对每个组织而言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一、关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概念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一)概念定义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1. 企业信息化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2.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为两个方向,第一是电子商务网站,是企业开向互联网的一扇窗户;其次就是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企业内部信息的组织管理者。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信息技术与企业业务和管理的融合问题,其涉及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组织、业务管理、设计生产流程,以及外部的政府、机构、供应商、客户等多个环节和多方面因素的系统化工程,其设计实施和应用维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因此,必须对企业信息化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管控。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3. 信息化管理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企业信息化管理包含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企业变革过程管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企业运作管理,以及对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信息化实施过程的管理三个方面的内涵。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企业信息化管理内容非常丰富,既包含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战略性问题,又包含了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组织与控制问题。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4. 信息化管理的价值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企业信息化管理,有助于企业做出应对市场战略的科学化决策,是企业市场竞争的方向舵;能够提高企业业务办事程序的合理性,提高企业业务效率;能够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企业的管理效率与经营效率双丰收。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二) 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历史与趋势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在我国,按照信息化发展规律、信息化的集成度及价值收益可以将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历程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是:财务电算化、数字化企业、信息化企业和智慧企业。jVv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智慧企业”即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一个高感度

智能工厂信息化架构及MES系统整体规划-----180626

智能工厂信息化架构及M E S系统整体规划--- --180626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智能工厂信息化架构及MES系统整体规划 企业信息化架构 基于制造企业的三个管理平台规划,其信息化系统整体架构规划如下: 基于整体信息化架构规划,实现的网络拓扑架构如下:

针对具体一个工厂或制造车间的网络拓扑架构如下: MES整体规划 MES生产执行系统自上向下分为五个层次:用户整合层、分析系统层、应用子系统层、生产管控平台层和数据中心层。如下图所示: 系统层次结构说明

●用户整合层:通过统一的门户,采用灵活严格的权限设置,使企业内外的用户都能 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业务操作,实现全面的协作。 ●分析系统层:整合企业的所有有效信息,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 ●应用子系统层:基于 SOA 模式的标准应用模块组成,可根据企业需求灵活配置。 ●生产管控平台层:由应用建模平台、工作流平台、系统运行平台组成,是整个系统 的核心组成部分和运行基础,该平台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展性,能满足企业不断扩 展的业务需求。 ●生产数据中心层:由数据采集总线、实时数据库、分析数据库、数据访问服务组 成。 ?基于SOA的先进技术平台 ●平台化:基于SOA的平台化设计,集应用建模系统、工作流系统、实时数据系统、 系统运行于一体。 ●灵活性:提供灵活的“随需应变”策略,支持业务规则和界面的灵活配置,支持工 艺流程的灵活定义,可根据业务需求变化快速重构系统。 ●先进性:采用最先进的软件技术,利用BS+CS应用模式,包括SOA技术、WEB技 术、XML技术、中间件技术、软件组件技术等。 ●安全性:充分保证控制系统的安全性。 ●可靠性:合理的系统架构设计,保证系统平台的可靠性达到99.99%。 ●开放性:向下与DCS、PLC、SCADA等过程控制系统集成,向上与ERP、CRM和 SCM等应用系统集成。 ●分布式:支持分布式应用部署和分布式数据管理,支持负载平衡,满足集团化企业 的管理需求。

信息化应用试题3

2016年第三季度信息化应用试题 一、判断题(10分): 1、在主机箱中有:主板、CPU、内存、显卡、声卡、网卡、硬盘、显示器等硬件。() 2、软驱现在一般都用3.5英寸的,古老年代用5.25英寸的,现在去电脑硬件零售商那都可以买到。() 3、人机交互就是指人对计算机发布命令,计算机执行就可以了。( ) 4、鼠标、键盘和显示器都是输入设备。() 5、计算机体积越大,其功能就越强。() 6、计算机良性病毒是指那些只破坏系统数据、删除文件、摧毁系统的病毒。( ) 7、多媒体技术中能应用于教育、培训、医疗等领域,在家庭PC中没有什么用途。( ) 8、若一台微机感染了病毒,只要删除所有带毒文件,就能消除所有病毒。() 9、当院内信息系统大面积出现故障时,如果30分钟内还不能恢复,门诊挂号、住院登记、药房等部门需转入手工操作。() 10、要定期仔细检查你防火墙的设置。你的防火墙是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它将你公司的计算机同互联网上那些可能对它们造成损坏的黑客隔离开来。() 二、单项选择题:(20分) 1.我国卫生信息化工作可以划分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两个领域,其中医疗服务信息化是以___________为中心的信息化。 A. 医院管理 B.医院收费 C.患者 D. 国家卫生信息网 2. 下列有关医院信息系统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 现代化医院管理体系,必须要有信息系统支持,以便适应新的医院运行机制由经营核算型向社会福利型转变 B. 服务性是评价医院信息系统的主要标准 C. 医院信息系统就是用计算机模拟现行手工管理方法 D. 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信息系统,它的应用软件功能涉及到国家有关部委制定的法律、法规 3. 根据卫生部的要求,医院信息系统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 A. 系统须保证7天24小时安全运行,(无休息日),并有冗余备份 B. 系统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必须设置为鼠标与键盘同时进行操作的方式 C. 系统维护只需保证数据安全性操作、数据备份和恢复即可 D. 医院方无须考虑整个系统每年维护费用的持续投入 4. 电子病历的英文缩写为_______,是用电子设备保存、管理、传输和重现的数字化的病人医疗记录,取代手写纸张病历。 A. HPR B. EPR C.EMR D.PIVR 5. 电子病历的组成元素包括基础信息与诊疗信息,其从信息的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文字型、图表型和_______型。 A. 声音 B. 影像 C. 图像 D.视频 6、由一台中心处理机集中进行信息交换的是( )网络。 A.星型结构 B.环形结构 C.总线结构 D.混合结构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范.doc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范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构建稳定、安全、经济、高效、可持续的信息支撑体系,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推动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信息化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计划、统一建设(以下简称“四统一”)的原则,以防止产生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 第三条集团公司信息中心是全公司信息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按照“四统一”的原则负责信息化建设的日常管理及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信息安全管理与信息资源整合等工作。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信息化建设,是指以计算机、通信、网络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各类应用及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集成等)的建设与升级。 第二章统一规划 第五条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根据集团公司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结合信息化建设现状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编制。 第六条集团公司信息中心负责编制信息化建设规划,报集团公司研究审定后实施,其作为信息化建设项目立项的依据。 第七条各子(分)公司应编制与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相 1

配套的信息化建设规划,报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备案。 第三章统一标准 第八条集团公司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体系,信息化标准体系由集团公司信息中心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报集团公司批准后执行。 第九条集团公司所有信息化项目必须采用统一的标准体系,原信息系统必须按统一标准进行更新。 第四章统一计划 第十条各子(分)公司、集团公司各部门依据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实际需求,编制年度信息化建设建议计划,经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审核,报集团公司批准后列入子(分)公司和集团公司年度工程计划。 第十一条计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严禁计划外项目发生,未列入计划的项目一律不予拨付资金。 第十二条已下达计划的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发生变更或需要追加投资的,应当按照计划申报程序报批。 第五章统一建设 第十三条集团公司信息化项目由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和项目需求单位共同负责建设,各子(分)公司、集团公司各部门不得自行建设和 2 重复建设。 第十四条严把需求管理关。需求单位负责提供项目的建设目标、详细的业

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

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 信息技术无论作为企业的战术手段还是战略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益,而提高企业效益并不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单方面可以实现的。只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所能带来的机遇和问题,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企业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使信息技术真正促进企业的发展。 1.企业为什么需要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效益之间的联系并不是显而易见的。那么,信息技术究竟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呢? 从整体的观点来看一个企业,企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是影响企业经营效率的决定性因素,传统的沟通和协调往往是通过人员的往来和会议等方式进行,如果企业只在一个很小的地域范围内,也许这还不是一个大问题。但如果企业的各部分分布在比较大的地域范围内,沟通和协调就有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另外,对于某些企业来说,其业务所涉及的文档、数据、图纸等数量极为巨大,如何存储、修改、使用、传递这些文档、数据、图纸也是令企业很头痛的问题。 而信息技术最显著的好处就是能使信息低成本地存储,方便地使用和修改,高速地流动。这就为企业对于信息资源的管理,以及企业内外部的沟通与协调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从这个角度来说,信息技术能提高企业运营的整体效能。 而从另一个角度,也就是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的角度来分析,信息技术则为企业构筑知识平台提供了可能。 知识经济的主要内涵,就是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与其它生产要素相比较,按照投入产出的观点,其边际收益具有相当的优势。也就是说,知识经济时代意味着从传统的围绕资源收入或围绕资本进行生产,转而成为围绕知识进行生产,知识在诸生产要素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这种核心地位,表明了人类物质生产的水平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的消费不再局限于满足基本需求,产品的小批量、人性化、个性化成为新的竞争焦点,这就对企业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管理就成为企业的新课题。知识的质量、使用知识的效率,直接影响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成本、开发周期等,从而也就决定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何种地位。 所以,信息技术在进行知识的编码化、实现知识共享、流动和积累的过程中所能提供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