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二物理

高二物理

本文由oeweijeye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高二物理
第一章《静电场》 第一章《静电场》
练习Ⅲ 练习Ⅲ
7、静电现象的应用
8、电容器的电容
命题:沈志新 审定:杨礼重 (2010 年 9 月 23 日)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班级 姓名 姓名 得分 得分 班级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至 少有一个是正确的) ( )1.如图所示,把一个带正电的小球放入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空腔球壳内, 与球壳接触,其结果可能是 A.只有球壳外表面带正电 B.只有球壳内表面带正电 C.球壳的内、外表面都带正电 D.球壳的内表面带正电,外表面带负电 ( )2.如图所示,在电场强度有 E 的匀强电场中放一金属空心球体,图中 a、 b 分别为金属球体内部与空腔中的两点,则 A.a、b 两点的电场强度都为零 B.a 点电场强度为零,b 点不为零 C.a 点电场强度不为零,b 点为零 D.a、b 两点电场强度均不为零 ( )3.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光滑金属板中点的正上方,有带正电的点电 荷 Q.一表面绝缘、带正电的金属球(可视为质点,且不影响原电场)以速度 v0 开 始在金属板上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A.小球减速后做加速运动 B.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不受电场力的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4.如图所示,将不带电的底座绝缘的导体 AB 置于带正电荷的金属球 Q 附近,当导体 AB 达到静电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导线连接 A、B 两端,导线中有瞬时电流通过 B.用手指摸一下导体 B 端,可使导体带正电 C.导体 A 端电势高于 B 端电势 D.A 端和 B 端的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的场强沿 着 AB 方向逐渐减小 ( )5.如图所示,将一个验电器放在一个带正电的金属球附近,发现验电器 的箔片会张开,则 A.验电器的箔片带正电 B.验电器的小球上带正电 C.若用一个金属网罩将验电器罩住,验电器箔 片将合拢 D.若用一个金属网罩将验电器罩住,但金属网 罩接触到验电器的小球,验电器箔片将继续张开
高二物理第一章《静电场》练习三 共四页 第 1 页
( )6.下列各图是描述一给定的电容器充电时电量 Q、电压 U、电容 C 之间 的相互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
)7.某电容器上标有“1.5F,9V”,则该电容器 - A.所带电荷量不能超过 1.5×10 6C B.所带电荷量不能超过 1.35×10-5C C.所加的电压不应超过 9V D.该电容器的击穿电压为 9V
( )8.两块平行金属板带等量异号电荷,要使两板间的电压加倍,而板间的 电场强度

减半,可采用的办法有 A.两板的电量加倍,而距离变为原来的 4 倍 B.两板的电量加倍,而距离变为原来的 2 倍 C.两板的电量减半,而距离变为原来的 4 倍 D.两板的电量减半,而距离变为原来的 2 倍 ( )9.如图所示电容器充电结束后保持与电源连接,电源电压恒定,带电油 滴在极板间静止,若将板间距变大些,则油滴的运动将 A.向上运动 B.向下运动 C.保持静止 D.向左运动 ( )10.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板 A、B 接于电池两极,一个带正电小球悬挂在电 容器内部,闭合电键 S,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 夹角为 θ,如图所示,那么 A.保持电键 S 闭合,带正电的 A 板向 B 板靠近,则 θ 增大 B.保持电键 S 闭合,带正电的 A 板向 B 板靠近,则 θ 不变 C.电键 S 断开,带正电的 A 板向 B 板靠近,则 θ 增大 D.电键 S 断开,带正电的 A 板向 B 板靠近,则 θ 不变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第 12 题 8 分,其余每题 4 分,共 20 分) 11.如图所示,点电荷 A 和 B 带电荷量分别为 3.0×10-8C 和-2.4×10-8C, 彼此相距 6cm.若在两点电荷连线中点 O 处放一个半径 为 1cm 的金属球壳,则球壳上感应电荷在该中点处产生 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N/C,方向 . 12.图中 A、B 是两个不带电的相同的金属球,它们 靠近带正电荷的金属球 C.在下列情况中,判断 A、B 两 球的带电情况: ⑴、A、B 接触后分开,再移去 C,则 A,B; ⑵、A、B 接触,用手指瞬间接触 B 后再移去 C,则 A,B; ⑶、A、B 接触,用手指接触 A,先移去 C 后再移去手指,则 A,B.
高二物理第一章《静电场》练习三 共四页 第 2 页
13.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相距 d,电势差为 U,一电子质 量为 m,电量为 e,从 O 点沿垂直于极板的方向射出,最远到达 A 点,然后返回,OA=h,此电子具有的初动能为. 14.如图示,A、B、C 三块平行金属板面积相等,板间距离 依次是 2cm 和 5cm,已知 A、B 间的场强 E=4×103V/m,A 板带 - 电 1.6×10 9C,则 AB 板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为pF,C 板带电量为C. 三、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15.如图所示,一带电为+q 质量为 m 的小物块处于一倾角为 37°的光滑斜面 上,当整个装置处于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时,小物块恰处于静止.若从某时 刻起,电场强度减小为原来的 1/2,求:(已知:sin37°=0.6,cos37°=0.8) ⑴、原来的电场强度; ⑵、场强变化后物块的加速度; ⑶、物块下滑距离 L 时的动能.
16.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与水平方向成 α=37 角.一个质量为 m=0.20g,电荷量为 q=-1.0×10-5C 的带电质点 P,以水平初速度从 M 极板的下端

点射入后沿水平直线运动,到达 N 极板的上端点时速度恰好减小为零.已知 M 极 板的下端点和 N 极板的上端点间的距离为 s=48cm.求: ⑴、质点 P 从 M 极板的下端点入射时的初速度 v0; ⑵、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 U.
高二物理第一章《静电场》练习三 共四页 第 3 页
17.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 M、N 相距为 d,组成一个电容为 C 的平行板电容器,M 板接地,板正中央有一个小孔 B,从 B 孔正上方 h 处的 A 点,一滴一滴地由静止滴下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带电油滴.油滴穿过 B 孔后 落到 N 板,把全部电荷量传给 N 板.若不计空气阻力及板外电场,问: ⑴、第几滴油滴将在 M、N 间作匀速直线运动? ⑵、能到达 N 板的液滴不会超过多少滴?
18.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竖直放置在水平绝缘地板上,场强方向水平向 - 右.一个带电质点质量为 m=0.10g,电荷量为 q=-2.0×10 4C,从电容器中心线 上某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下落了 h1=0.80m 后进入匀强电场,又下落了 h2= 1.0m 后到达水平绝缘地板.落地点在两板中心 O 点左侧 s=20cm 处.求电容器中 匀强电场的场强 E 的大小. h1 h2 O
高二物理第一章《静电场》练习三 共四页 第 4 页
1本文由hnulyl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高二物理 目录
第一章 电场
第一节 两种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第二节 库仑定律 第三节 电场 第四节 电场线 第五节 电场中的导体 第六节 电势差 第七节 等势面 第八节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第九节 电容器 电容 电势 电场强度
第十节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实验 1 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 实验 2 练习使用示波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恒定电流
第一节 电流 第二节 欧姆定律 第三节 电阻定律 电阻率
第四节 电功与电热 第五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第六节 电压表和电流表 第七节 滑动变阻器 第八节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第九节 电阻的测量 实验 1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 2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 3 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实验 4 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 实验 5 研究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实验 6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 7 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电学元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磁场 磁感线
第一节 磁场
第二节 磁感应强度 安培力 第三节习题课(一) 第四节 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第五节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第六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第七节 回旋加速器 第八节 习题课(二) 第九节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第十节 磁通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磁感应 磁性材料 质谱仪
第一节

电磁感应现象 第二节 感应电流的方向 楞次定律 第三节 楞次定律的应用 第四节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第五节 习题课 第六节 自感 第七节 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第八节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和守恒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交变电流
第一节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第二节 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第三节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第四节 变压器 第五节 电能的输送 第六节 三相交变电流 第七节 感应电动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电磁波
第一节 电磁振荡 第二节 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 第三节 电磁场 第四节 电磁波 第五节 电磁波的发射与接受 第六节 电视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光的反射和折射 雷达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光速 第二节 影的形成 日月食 第三节 光的反射 平面镜
第四节 习题课(一) 第五节 光的折射 第六节 全反射 第七节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第八节 棱镜 第九节 习题课(二)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透镜成像及其应用
第一节 透镜 第二节 透镜成像作图法 第三节 习题课(一) 第四节 透镜成像公式 第五节 习题课(二) 第六节 实验: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第七节 眼睛 第八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光的波动性
第一节 光学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双缝干涉 第三节 薄膜干涉及其应用 第四节 光的衍射 第五节 光的偏振 第六节 光的电磁说 第七节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本章小结 第十章 量子论初步
第一节 光电效应 光子 第二节 光的波粒二象性 第三节 玻尔的原子模型能级 第四节 物质波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原子核
第一节 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核 第二节 天然反射现象 衰变 *第三节 探测射线的方法 *第四节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第五节 核反应 核能
第六节 裂变 第七节 轻核的聚变 *第八节 "基本"粒子
1本文由452823423贡献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

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
3.有用推论Vt2 -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 ≈10 m/s2 作用点在重心 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 k:劲度系数(N/m) 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μ:摩擦因数 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fm为最大静摩擦力
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3)fm略大于μN 一般视为fm≈μN (4)物理量符号及单位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 同向: F=F1+F2 反向:F=F1-F2 (F1>F2)
β
F
FY
FX
O
X
Y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 F1⊥F2时: F=(F12+F22)1/2
F
F2
F1
O
F
F2
F1

O
3.合力大小范围 |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 Fy=Fsinβ 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成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第二运动定律:F合=ma 或a=F合/m 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第三运动定律F= -F′ 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 二力平衡 5.超重:N>G 失重:N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上或匀速度直线状态。
1本

文由ydyfudao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全方位课外辅导体系 Comprehensive Tutoring Operation System
2011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物理期末备考试卷 高二物理期末备考 慧众教育 2010 年2011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物理期末备考试卷 考试时间: 总分: 考试时间:60 分钟 总分:100 分 校区: 姓名: 得分: 校区: 姓名: 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48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 要求,选全的得 8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4 分,选错和不选的得0分。 1. 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A.安培和法拉第 B.法拉第和楞次 C.奥斯特和安培 D.奥斯特和法拉第
2. 关于电功 W 和电热 Q 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任何电路里都有 W =UIt ,Q = I Rt ,且 W = Q B.在任何电路里都有 W =UIt ,Q = I Rt ,且 W 不一定等于 Q C.W =UIt ,Q = I Rt 均只在纯电阻电路中才成立 D.W =UIt 在任何电路中都成立,W = I Rt 只在纯电阻电路中成立
2 2 2 2
3.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 φ 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分别如图①~④所示,下列关于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 论述,正确的是
φ
φ
φ
φ
A.图①中,回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恒定不变 A.图①中,回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恒定不变 B.图②中,回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直在变大 C.图③中,回路在0~t1时间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小于t1~t2时间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D.图④中,回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先变小再变大
4. 下列关于电源电动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1
全方位课外辅导体系 Comprehensive Tutoring Operation System
A.电动势是表示电源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B.外电路短路时的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 C.电动势数值上等于闭合电路内外电压之和 D.外电路的总电阻越大,则路端电压越接近电源电动势
5. 如图所示, 将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分别固定于 A、 两处, AB 为两点电荷的连线, 为 AB 连线的中垂线, B MN 交 AB 于 O 点,M、N 距两个点电荷较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沿直线由 A 到 B,各点的电场强度先减小后增大 B.沿直线由 A 到 B,各点的电势先升高后降低 C.沿中垂线由 M 到 O,各点的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D.将一电荷从 M 点移到 O 点,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
6. 某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 A 点运动到 B 点,电场线、粒子在 A 点的初速度及运动轨迹如右图所示, 可以判定 A.粒子带正电 B.A 点的电势低于 B 点的电

势 C.粒子在 A 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 B 点的加速度 D.粒子在 A 点的动能小于它在 B 点的动能
2
全方位课外辅导体系 Comprehensive Tutoring Operation System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2 分)
二、实验题( 18 分) 实验题( 7.(6 分)用表盘为下图所示的多用电表正确测量了一个 l3Ω的电阻后,需要继续测量一个阻值大概是 2kΩ 左右的电阻.在用红、黑表笔接触这个电阻两端之前,以下哪些操作步骤是必须的,请选择其中有用的,按 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写出: A.用螺丝刀调节表盘下中间部位的指针定位螺 零 B.将红表笔和黑表笔接触 C.把选择开关旋转到“×1k”位置 D.把选择开关旋转到“×100”位置 E.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表针指向欧姆零点 丝,使表针指
8.(12 分)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用米尺测量出金属丝的长 度。再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 4 Ω。 (1) 下图为螺旋测微器的实物示意图, 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 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 mm。
3
全方位课外辅导体系 Comprehensive Tutoring Operation System
(2)在用伏安法测定金属丝的电阻时,除被测的电阻丝外,还有如下供选择的实验器材: 直流电源:电动势约 4.0V,内阻很小 电流表 A1 :量程 0~0.6A,内阻约 0.125Ω 电流表 A2 :量程 0~3.0A,内阻约 0.025Ω 电压表 V:量程 0~3V,内阻约 3kΩ 滑动变阻器 R :最大阻值 50Ω 开关、导线等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在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应该选用的电流表是。 (3)根据所选的器材,在虚线方框内补画出简洁且合理的实验电路图。
三、计算题: 计算题: 9.(17 分)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距离为 d,加的电压为 U0,上极板带正电。现有一束 微粒以某一速度垂直于电场方向沿中心线 OO′射入,并能沿水平方向飞出电场。当电压升高到 U1 时,微粒可 以从距 M 板
d 处飞出电场。求: 4 d 处飞出电场,则所加的电压 U2 应为多少? ? 4
(1)带电微粒的比荷(q/m)是多少?带何种电荷? (2)要使微粒束能从距 N 板
4
全方位课外辅导体系 Comprehensive Tutoring Operation System
10.(17 分)如图所示,M、N 是一电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轨迹上的两点,MN 的连线与磁场垂直, 长度 LMN =0.05m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9.1×10 T。电子通过 M 点时速度的方向与 MN 间的夹角 θ =30°, (电
-4
子的质量 m =9.1×10 kg,电荷量 e=1.6×10 c)求: (1)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2)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

率 (3)电子从 M 点运动到 N 点所用的时间
-31
-19
5
全方位课外辅导体系 Comprehensive Tutoring Operation System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选择题: 1.D 2.BD 3.D 4.CD 5.A 6.AD 二、实验题 : 7.D、B、E ( 6 分) 8. (1)0.520(0.519—0.521) (2)A1 (3) 三、计算题: 计算题: 9.(17 分)解: (1)当电压为U0时,小球受力平衡
mg = U 0q d
因此小球带负电, q = gd
m
U0
(2)由于两次偏转的位移大小相同,因此可知两次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同,有竖直方向的合外力大小相 同。
qU 1 qU 2 ? mg = mg ? d d 2mgd U2 = ? U1 q 代入(1)中结果得 U2=2U0-U1 10.(17 分) 解: ⑴ 电子作圆周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知,轨道半径 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R=LMN=0.05m
(3 分)
qvB = m
v2 R
电子的速率
V=
qBR 1.6 × 10?19 × 9.1× 10?4 × 0.05 = = 8 × 106 m / s m 9.1× 10?31
⑶电子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T=
2πR 2 × 3.14 × 0.05 = = 3.9 × 10?8 s 6 V 8 × 10
电子从 M 点运动到 N 点所用的时间
1 1 t = T = × 3.9 × 10?8 = 6.5 × 10?9 s 6 6
6
1本文由千晴Jean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本汇总资料适用于应付高二期中期末考 第八章 电场
一,三种产生电荷的方式: 1,摩擦起电: (1)正点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 (3)实质: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2,接触起电: (1)实质:电荷从一物体移到另一物体; (2)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电荷平分; (3), 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合抵消而对外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3,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1)电荷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 电荷相互吸引; (2)实质:使导体的电荷从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3)感应起电时,导体离电荷近的一端带异 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 4,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二,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生,亦不能被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 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三,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叫元电荷,用 e 表示. 1,e=1.6×10-19c; 2,一个质子所带电荷亦等于元电 荷; 3,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电荷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四,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 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电荷间的这种力叫库仑力, 1,计算公式:F=kQ1Q2/r2 (k=9.0× 109N.m2/kg2)

2,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电荷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3,库仑力不是万有引力; 五,电场:电场是使点电荷之间产生静电力的一种物质. 1,只要有电荷存在,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电场; 2, 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静止,运动)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电场力;3,电场,磁场,重力 场都是一种物质 六,电场强度: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 F 跟它的电荷量 Q 的比值叫该点的电场强度; 1,定义式:E =F/q;E 是电场强度;F 是电场力;q 是试探电荷; 2,电场强度是矢量,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方向就是放在该点 的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反) 3,该公式适用于一切电场; 4,点电荷的电 场强度公式:E=kQ/r2 七,电场的叠加:在空间若有几个点电荷同时存在,则空间某点的电场强度,为这几个点电荷在该点的电场强度 的矢量和;解题方法:分别作出表示这几个点电荷在该点场强的有向线段,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场强; 八,电场线:电场线是人们为了形象的描述电场特性而人为假设的线. 1,电场线不是客观存在的线; 2,电 场线的形状: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G:\用锯木屑观测电场线.DAT (1)只有一个正电荷:电场线起于正 电荷终于无穷远;(2)只有一个负电荷:起于无穷远,终于负电荷; (3)既有正电荷又有负电荷:起于正电 荷终于负电荷; 3,电场线的作用: 1,表示电场的强弱:电场线密则电场强(电场强度大);电场线疏则电场 弱电场强度小); 2,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场强方向; 4,电场线的特点: 1,电场线不是封闭曲线; 2,同一电场中的电场线不向交;
九,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方向处处相同的电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平行,且分布均匀; 1,匀强电场的 电场线是一簇等间距的平行线;2,平行板电容器间的电是匀强电场;场
十,电势差: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所作的功 WAB 与电荷量 q 的比值叫电势差,又名电压. 1,定义式:UAB=WAB/q; 2,电场力作的功与路径无关;
3,电势差又命电压,国际单位是伏特; 十一,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到参考点(零势点)时电场力作的功; 1,电势具有相对性, 和零势面的选择有关;2,电势是标量,单位是伏特 V; 3,电势差和电势间的关系:UAB= φA -φB;4,电势 沿电场线的方向降低; 时,电场力要作功,则两点电势差不为零,就不是等势面; 4,相同电荷在同一等势面 的任意位置,电势能相同;原因:电荷从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不作功,所以电势能不变;5,电场线总是 由电势高的地方指向电势低的地方; 6,等势面的画法:相临等势面间的距离相等; 十二,电场强度和电势差间的关系:在匀强电场中,沿场强方向

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与这两点的距离的乘 积. 1,数学表达式:U=Ed; 2,该公式的使适用条件是,仅仅适用于匀强电场; 3,d 是两等势面间的垂直 距离; 十三,电容器:储存电荷(电场能)的装置. 1,结构:由两个彼此绝缘的金属导体组成; 2,最常见的电容器: 平行板电容器; 十四,电容: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Q 与两电容器量极板间电势差 U 的比值;用"C"来表示. 1,定义式:C=Q/U; 2,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强弱的物理量; 3,国际单位:法拉 简称:法,用 F 表示 4,电容器的电 容是电容器的属性,与 Q,U 无关; 十五,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C=εs/4πkd;(其中 d 为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又称板间距;k 是静电力常数, k=9.0×10 9N.m2/c2;ε 是电介质的介电常数,空气的介电常数最小;s 表示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 1,电容器 的两极板与电源相连时,两板间的电势差不变,等于电源的电压; 2,当电容器未与电路相连通时电容器两板所 带电荷量不变; 十六,带电粒子的加速: 1,条件:带电粒子运动方向和场强方向垂直,忽略重力; 2,原理:动能定理:电 场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W=Uq=1/2mvt2-1/2mv02; 3,推论:当初速度为零时,Uq=1/2mvt2; 4,使带电 粒子速度变大的电场又名加速电场;
九章
恒定电流
一,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行成电流. 1,产生电流的条件: (1)自由电荷; (2)电场; 2,电流是标量, 但有方向: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3,电流的大小:通过 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Q 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 t 的比值叫电流 I 表示;(1)数学表达式:I=Q/t;(2)电流 的国际单位:安培 A (3)常用单位:毫安 mA,微安 uA;(4)1A=103mA=106uA 二,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 U 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 R 成反比; 1,定义式:I=U/R; 2, 推论:R=U/I; 3,电阻的国际单位时欧姆,用 表示;
1k =103 ,1M =106 ;
4,伏安特性曲线:
三,闭合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电键组成; 1,电动势: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 电压;用 E 表示; 2,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外电路;外电路的电阻叫外电阻;用 R 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外电压; 3,内电路: 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内电阻,内点路的电阻叫内电阻;用 r 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内电压;如:发电机的线圈,干电
池内的溶液是内电路,其电阻是内电阻; 4,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E=U 内+U 外;U 外=RI;E=(R+r)I 四,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里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1,数 学表达式:I=E/(R+r) 2,当外电路断开时,外电阻无穷大,电源电动势等于路端电压;就是电源电动势的定 义; 3,当外电阻为零(短路)

时,因内阻很小,电流很大,会烧坏电路; 五,半导体:导电能力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升越高而减小; 六: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电阻消失,成为超导;
第十章
磁场
一,磁场: 1,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极,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 2,磁铁,电流都能能产生磁场; 3,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4,磁场的方向:磁场中小磁针北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二,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条有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中每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1,磁感线是人们为了描述磁场而人为假设的线; 2,磁铁的磁感线,在外部从北极到南极,内部从南极到北极;3,磁感线是封闭曲线; 三,安培定则: 1,通电直导线的磁感线:用右手握住通电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 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2,环形电流的磁感线:让右手弯曲的四指和环形电流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中心轴 上磁感线的方向; 3,通电螺旋管的磁场:用右手握住螺旋管,让弯曲的四指方向和电流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旋管 内部磁感线的方向; 四,地磁场:地球本身产生的磁场;从地磁北极(地理南极)到地磁南极(地理北极); 五,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 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 F 跟电流 I 和导线长度 L 的乘积的比值,叫磁感应强度.B=F/IL 2,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 是该点磁场的方向(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北极的指向) 3,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特斯拉 T, 1T=1N/A.m 六,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1,大小:在匀强磁场中,当通电导线与磁场垂直时,电流所受安培力 F 等 于磁感应强度 B,电流 I 和导线长度 L 三者的乘积.2,定义式 F=BIL(适用于匀强电场,导线很短时) 3,安培 力的方向: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大拇指根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跟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 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 并使伸开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 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七,磁铁和电流都可产生磁场; 八,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九,电流和电流之间亦有力的作用;(1)同向电流产生引力; 流假说:所有磁场都是由电流产生的; 十一,磁性材料:能够被强烈磁化的物质叫磁性材料:(1)软磁材料:磁化后容易去磁的材料;例:软铁;硅钢; 应用:制造电磁铁,变压器,(2)硬磁材料:磁化后不容易去磁的材料;例:碳钢,钨钢,制造:永久磁铁; 十二,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叫做洛伦兹力 1,洛仑兹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判

断:伸开左手让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共面且垂直,把左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 (2)异向电流产生斥力; 十,分子电
垂直穿过手心,四指为正电荷运动方向(与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洛仑兹力的方向; (1)洛仑兹力 F 一定和 B,V 决定的平面垂直. (2)洛仑兹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其大小 (3)洛伦兹力永远不做功. 2,洛伦兹力的大小 (1)当 v 平行于 B 时:F=0 (2)当 v 垂直于 B 时:F=qvB 电阻定律:导体两端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性质有关. R=pl/S(电阻的决定式) P 只与导体材料性质有关. R 与温度有关. 2, 伏安特性曲线:描述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 3, 二极管:单向导电性;正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4,串联特点:①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②电流处处相等 ③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和 ④总功率等于各部分功率和 5,并联特点:①总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②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和 ③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④总功率等于各支路功率和 6,伏安法:(1)限流式;(2)分压式. 7,等效图的接法:(1)节点搭桥法;(2)等电势法(拉扯法). 8,电动势:(1)定义:非静电力对电荷所做的功与被移送的电荷量之比. (2)物理意义:反映电源提供电能的本领. (3)公式:E 电动势=W 其/q (4)电动势只与电源性质有关 (5)电动势,内阻是电源性质的衡量指标.电动势以大为好,内阻以小为好. 9,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 外+U 内 10,外阻与路端电压成正比. 11,测量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方法:伏安法,伏箱法,安箱法. 12,外接,内接的原则:观察分压,分流效果哪个明显. 外接,内接的口诀:小外偏小,大内偏大. 13,表头改装电压表须串联大电阻 表头改装电流表须并联小电阻 14,多用电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标欧姆表的刻度 15,功率 16,纯电阻电路: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电路. 17,电源总功率:EI=IU 外+IU 内 18,与门电路,或门电路,非门电路(我只了解了解) 19,电学黑箱问题(我也了解一下) 20,I=Q/t=nqvS………………………S 指电荷通过的截面;V 指电荷定向移动的速度
1本文由545523180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高二物理考试卷 08.03 高二物理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 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错选不得分,漏选得 1 分,共 12 小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 题号 答案 请把选择题答案填入上表 1.在静电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 B.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正电荷一定从高电势的地方向低电势的地方移动 C.在负点电荷的电场中,场强大的地方电势一定比场强小的地方低 D.在同一等势面上的各点

电场强度一定相等 2.正点电荷 A 和 B,带电量均为 q,若在其连线的中点上置一点电荷 C,使三者均在静电力作用下静止, 则点电荷 C( ) A.带正电,电量为 q/4 B.带负电,电量为 q/2 C.带负电,电量为 q/4 D.正、负电均可,电量为 q/4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10 ,电动机 M 的线圈电阻值为 2 ,a、b 两端加有 44V 的 恒定电压,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 24V,由此可知: ( ) a b A.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 12A M B.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 48W C.电动机线圈在 1 分钟内产生的热量为 480J V D.电动机输出的功率为 8W 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E,内电阻为 r,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向上端移动时,两电压表示数 V1、 V2 和电流表 A1、A 2 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V1 变大,V2 变大,A1 变大,A2 变大 V2 B.V1 变小,V2 变小,A1 变小,A2 变小 V1 C.V1 变小,V2 变大,A1 变小,A2 变大 A1 A2 D.V1 变大,V2 变小,A1 变大,A2 变小 5.如右下图示,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 A 和 B,电荷量分别为—Q 和+2Q,它们相距 l,如果在两点电荷 连线的中点 O 有一半径为 r(2r2、
此题学生常出现的错误是什么? 此题学生常出现的错误是什么?
-1-
3、
此题可如何变形或扩展? 此题可如何变形或扩展?
7.把电阻是 1 的一根金属丝截成等长的 10 段,再把这 10 段金属丝并联起来,其总电阻是( ) A.0.01 B.0.10 C.10 D.100 8.如右下图所示 ,R1、R2、R3、R4 均为可变电阻,C1 均为电容器,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 r≠0,当改变 4 C1 个电阻中的 1 个阻值时( ) R1 A.减小 R1,C1 所带电量都增加 B.增大 R2,C1 所带电量都减小 C.增大 R3,C1 所带电量增加 R2 R3 D.减小 R4,C1 所带电量都减小 E r R4 附加内容 上面这道题考察的知

识点是什么? 1、 上面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
此题学生常出现的错误是什么? 2、 此题学生常出现的错误是什么?
此题可如何变形或扩展? 3、 此题可如何变形或扩展?
9.如右下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带电粒子 P、Q 以相同的速度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平行板间的匀强 电场中.P 从两极板正中央射入,Q 从下极板边缘处射入,它们最后打在同一点(重力不计),则从开始 射入到打到上板的过程中( )  A.它们运动的时间 tQ>tP  B.它们的电势能减小量之比ΔEP∶ΔEQ=1∶4  C.它们所带的电荷量之比 qP∶qQ=1∶2  D.它们的动量增量之比ΔPP∶ΔPQ=1∶2 10.如右下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 A,B 接入电池两极,一个带正电小球悬挂在两极板间,闭合 开关 S 后,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则( ) A B A.保持 S 闭合,使 A 板向 B 板靠近,则θ变大 θ B.保持 S 闭合,使 A 板向 B 板靠近,则θ不变 C.打开 S,使 A 板向 B 板靠近,则θ变大 S D.打开 S,使 A 板向 B 板靠近,则θ不变 U/V 11.如右图所示,为某一电源的 U—I 特性曲线,由图可知( ) A.电源电动势为 2V 2 B.电源内电阻为 1/3Ω 0. 8 C.电源短路时电流为 0.6A 0 0.6 I/A D.电路路端电压为 1V 时,电路中电流为 0.5A 12.如右下图所示电路,当 S 闭合后两灯均不亮,已知两灯、电源、电键及电键到电源负极间的导线都完 好,其余三条导线中有一条 发生断路.若某同学使用多用电表来检查断线部分,他用多用表的红表棒 与 a 点相连接,把黑表棒分别先后与 b 点、c 点相连,则以下能检测出断线部分的方法有 ( )
-2-
A.S 闭合,多用表用 6V 量程的电压表 B.S 闭合,多用表用 0.3A 量程的电流表 C.S 断开,多用表用 R×1 量程的欧姆表 D.以上三种方法都不可以

c
×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2 分)
13. 分)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 (6
a S E=9V 0 1 2
5 0 45
(1)用千分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千分尺示数如图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为cm. (2) 已知电阻丝约为 10Ω, 现备有下列器材供测量该电阻丝的电阻时选用, 应选用的器材有 (只填代号) A.量程是 0.6A,内阻是 0.5Ω的电流表; B.量程是 3A,内阻是 0.1Ω的电流表; C.量程是 3V,内阻是 6KΩ的电压表; D.量程是 15V,内阻是 30KΩ的电压表; E.阻值是 0~1KΩ,额定电流为 0.5A
E R R
A V V
A
S
的滑动变阻器; F.阻值是 0~20Ω,额定电流为 2A 的滑动变阻器; G.蓄电池(6V) ; H.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E

S
(3)用伏安法测上述电阻丝电阻

的电路图应选用上图中的那个电路图 14.(6 分)将满偏电流 Ig=300μA、内阻未知的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并进行核对. G (1)利用如下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的内阻(图中电源的电动势 E=4V ):先闭合 S1,调节 R,使电 G 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闭合 S2,保持 R 不变,调节 R′,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 R′的阻值为 50Ω,则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 Rg= (2)将该表改装成量程为 3V 的电压表,需 值为 R0= Ω的电阻. Ω. (填“串联”或“并联”)阻
1 ,读出此时 3
(3)把改装好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进行核对,试在答题卡上画出实验电路图.
三、计算题(共 4 小题,满分 52 分)
15. (10 分)在如下右图所示电路中,电池的电动势 E = 5V,内阻 r = 1Ω,固定电阻 R=9Ω,R0 是可 变电阻,在 R0 由零增加到 40Ω的过程中,求:
R0 E, r
-3R
(1)可变电阻 R0 上消耗热功率最大的条件和最大热功率; (2)固定电阻 R 上消耗的热功率最小的条件和最小热功率.
16. (14 分)如图所示电路,理想电流表读数为 0.75A,理想电压表读数为 2V,经过一段时间,某一电 阻烧断,因而电流表的读数变为 0.8A,电压表的读数为 3.2V,已知 R3=4Ω,问: R2 R1 (1)发生故障的电阻是哪个?它的阻值为多少? (2)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各为多少? V A
R3
17. (14 分)如图所示,在非常高的光滑、绝缘水平高台边缘,静止放置一个不带电的小金属块 B,另有 一与 B 完全相同的带电量为+q 的小金属块 A 以初速度 v0 向 B 运动,A、B 的质量均为 m. A 与 B 相碰 撞后,两物块立即粘在一起,并从台上飞出. 已知在高台边缘的右面空间中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 场强大小 E=2mg/q. 求: (1)A、B 一起运动过程中距高台边缘的最大水平距离; (2)A、B 运动过程的最小速度为多大; (3)A、B 的结合体从平台飞出到再次与平台相撞的过程中,下落的距离是多少?
-4-
18.(16 分)如下图甲所示,真空中的电极 K 连续不断地发出电子(设电子 的初速度为零) ,经电压为 U1 的电场加速,加速电压 U1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如 下图乙所示,电子在电场 U1 中加速时间极短,可认为加速时电压不变,电子被 加速后由小孔 S 穿出, 沿两个彼此靠近的水平金属板 A、 间中轴线从左边缘射 B 入偏转电场,A、B 极板长均为 L=0.20m,两板之间距离 d=0.05m,A 板的电 势比 B 板电势高, B 板右侧边缘到竖直放置的荧光屏 P 之间的距离 b=0.10m, A、 荧光屏的中心 O 与 A、B 板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水平线上,求: (1)当 A、B 板间所加电压 U2 为多少时,电子恰好都打不到 荧光屏上; / (2)当 A、B 板

间所加电压 U2 =U2/2 时,可看到屏幕上电子条距中心 O 的范围。
A K S o B 甲 U1/V 800 o 0.4 0.6 0.8 t/s 乙 b P
U1
0.2
-5-
百时教师高二物理测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答案 13 ~ 14 题 答 题 位 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C
BC
D
B
BCD
A
C
BCD
AD
AD
C
13. (1)__0.2495cm_(2)__ ACFGH__(填字母符号)(3)__甲
14.(1)_100 (2)串联__、 9900 (3)在右图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G
(6× 2=12 分)
R
V
S
19 题 答 题 位 置 (8 )
/
18.解: (1)电子在加速电场 U1 中,根据动能定理 eU1=mv /2①电场在偏 2 转电场中偏转,若能射出,则:L=vt② y=eU2t /2dm③由①②③三式得: y=U2L2/4U1d④从④式可知,L、d 一定时,侧移 y 取决于 U1、U2.要电子都打 2 不到屏上,其临界条件是:U1=800V(最大)时,y=d/2,此时 U2=4U1dy/L =100V (2)由④式可知,对于相同偏转电压 U2 ,U1=800V 时,其侧移 y 最小,当 / U2 =U2/2=50V 时,U1=800V 对应的侧移为 d/4,而 U1 越小,侧移 y 就越大,因此打 在屏上电子的侧移 y 应在 d/4~d/2 之间。 / 设电子打在屏上的点与中心 O 点的距离 y ,由几何关系可知: / / / y / y=(L/2+b)/(L/2)则 y =(L+2b)y/L 代入数据可解得 y 为 2.5cm~5cm
2
-6-
16 题 答 题 位 置 (10 )
/
15.解: (1)当 R0=R+r=10Ω时,R0 上消耗功率最大 Pmax=E /4(R+r)=0.625W
E
2
(2)当 R0= 40Ω时,Imin= Pmin= Imin R=0.09W
2
(R0 + R + r)
= 0 .1 A
,则 R 上消耗
17 题 答 题 位 置
16.解: (1)因某电阻烧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增大,可断定发生 故障电阻是 R1。 由 R1 烧断后:R2=U/I=3.2/0.8(Ω)=4Ω / / 则 R1 未烧断时:路端电压 U =R2I =3V
I
R1
=
U
/
U R3
0
=
3 ? 2 A = 0 . 25 A 4
R1 =
U 0 = 8? I R1
(2) 1 未烧断时: R
(R1 + R 3 )R 2
E (R1 + R 2 + R 3 ) + r
×
(R1 + R 3 )R 2 = I / R 2 = 3V R1 + R 2 + R 3
(10 )
/
R1 烧断后:
E R 2 = 3V R2 + r
由上两式得:E=4V,r=1Ω 17 .( 1 ) 由 动 量 守 恒 定 律 : mv 0 = 2mv
v=
1 v0 碰 后 水 平 方 向 : 2
qE = 2ma
qE = 2mg
∴a = g
v 2 = 2ax
x=
2 v0 8g
(2 分)
(2)在 t 时刻,A、B 的水平方向的速度 v x = v ? at = v ? gt 竖直方向的速度为 v y = gt 解得速度的最小值: v min = 合速度为: v合 =
2 vx + v 2 y
2 v0 4
(4 分)
(3)A、B 的结合体从平台飞出到再次与平台相撞的过程经历的时间为
t=
2v 2v 1 2 1 2 = 下落的距离为 h = gt = gv 0 a g 2 2
(2 分)
-7-
1本文由lightqj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

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蓝天家教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02422556.html, 伴您快乐成长
江西省上饶市二中,余干中学,南康中学,萍乡中学, 江西省上饶市二中,余干中学,南康中学,萍乡中学,遂川中学
场中,当它们从下边缘飞出时相对入射方向的偏角分别为 90° , 60° , 30° 则它们在磁场中 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A.1:1:1 ( B.1:2:3 )
07—08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
高二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120 分 命题人:余干中学 何炳春 审题人:余干中学 朱英旺
C.3:2:1 (共 一,选择题. 8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 选择题. 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 1.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共存的区域内, (不计重力)电子可能沿水平方向向右做 匀速直线运动的有 ( )
D.1: 2 : 3
6.图中 A 是一边长为 l 的方形线框,电阻为 R,今维持线框以恒定的速度 v 沿 x 轴运动, 并穿过图示宽度为 3l 的匀强磁场 B 区域,若以 x 轴正方向为力的正方向,线框在图示位置 的时刻为时间起点,则磁场对线框作用力 F 随时间 t 的变化图线为图中的 ( )
A
B
C
D
2.质子( 1 H)和 a 粒子( 4 He)均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同一匀强磁场,图中 1 和 2 分别是 1 2 质子和 a 粒子运动的轨迹, 则关于两粒子的运动半径 r, 运动速率 v, 运动周期 T, 在磁场 (矩 形区域)内运动时间 t 的关系正确的有 ( ) A.r1=r2 C.T1=T2 B.v1=v2 D.t1=2t2 7.一闭合线圈放在匀强磁场里(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 ,若通过线圈平面的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若线圈面积不变,则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的关系可用 下列哪个图来表示( )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1 和 A2 是完全相同的灯泡,S 是开关,线圈 L 的电阻可以忽略,下 列说法正确的有 A.当 S 接通时,A2 先亮,A1 后亮 B.当 S 接通时,A1 和 A2 同时亮 C.当 S 由闭合突然断开时,A2 立刻熄灭,A1 过一会儿才熄灭 D.当 S 由闭合突然断开时,A1 和 A2 均要过一会儿才熄灭 4.1931 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从理论上预言存在着 只有一个磁极的粒子——磁单极子,当磁单极子(S 极) 从上至下穿过一闭合导体环,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进入环时,环中感应电流方向和图所示方向相同 B.进入环时,环中感应电流方向和图所示方向相反 C.离开环时,环中感应电流方向和图所示方向相反 D.离开环时,环中感应电流方向和图所示方向相同 5.三个速率不同的同种带电粒子,沿同一方向从图中长方形区域的匀强磁场上边缘射入磁 第1页 共6页 高二物理期中联考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02422556.html,
(
)
A B C D 8.水平导体棒质量为 m,长度为 L,通

过的电流为 I,置于倾角为 a 的绝缘斜面上,整个装 置处于匀强磁场中,电流和磁场的方向如图所示,在图示四种情况下,导体棒与粗糙斜面间 的摩擦力可能为零的有 ( )
)
第2页
共6页
蓝天家教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02422556.html, 伴您快乐成长
(共 二,计算题. 4 小题,每小题 18 分,共 72 分) 计算题. 9. 竖直放置的导轨宽 0.5m, 导轨中接有电阻为 0.2Ω, 额定功率为 5W 的小灯泡, 如图所示, 一质量为 50g 的金属棒可沿导轨无摩擦下滑(导轨和棒的电阻不计) ,若棒的速度达到稳定 后,小灯泡正常发光, 取 10m/s2)求: (g (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2)棒达到稳定时的速度
11.一电阻为 R,边长为 a 的方形线框,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与线框所在平面垂直,如图 (a)所示,已知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图中磁感应强度的最大 值 B0 和变化周期 T 都是已知量,求: (1)0~T/4 时间内,通过线框某横截面的电荷量 q. (2)0~T 时间内,线框所产生的电热 Q.
(a)
(b)
10.带负电的电子,电量为 e,质量为 m,重力不计,以速度 v0 垂直射入两板间的匀强磁场 中,如图所示,已知两板间距为 d,入射点为 O,入射速度垂直于板 MN,板长 MN=2d,其 中 ON=2OM,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为使粒子能从两板之间射出,求磁感应强度 B 的 取值范围.
12.如图所示,套在足够长的直杆上的绝缘小环,其质量为 m,带电量为+q 且不变,环内径 略大于杆的直径,将此棒竖直放在相互垂直,且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电场 强度为 E,方向水平向右,磁感应强度为 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环与棒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且 mg>μqE 求小环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和最大速度.
第3页
共6页
高二物理期中联考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02422556.html,
第4页
共6页
1本文由lahsloht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2000—2001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试卷

题 号 得 分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四道大题,共8页.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 小题前注明 文〕 符号的题为文科班学生答题, 理科班学生不答; 〔理〕 注明 〔 符号的题为理科班学生答题,文科班学生不答;没有注明符号的题为文、 理班学生共答.请监考老师提醒考生注意. 得分 评卷人 一.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3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 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3分, 选不全的得2分, 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请将

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下表对应题号下的空格内. 题 号 答 案 1.LC 振荡电路中,在电容器充电完毕未开始放电时,正确的说法是 A.电场能正向磁场能转化 C.电路里的电场最强 B.磁场能正向电场能转化 D.电路里的磁场最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如图所示,某种介质对空气的折射率为 2 ,一束光从介质射向空气,入射角为 600, 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高二物理第 1 页(共8页)




3.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全部衰变所需时间的一半 B.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C.原子量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D.元素质量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4.物体从距凸透镜 2 倍焦距以外逐渐向焦点移动时,关于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从2倍焦距以外向焦点移动,像越来越大 B.像从2倍焦距以外向焦点移动,像越来越小 C.像从焦点外向2倍焦距外移动,像越来越大 D.像从焦点外向2倍焦距外移动,像越来越小 5. 有一无线电发射机, 如果保持振荡电路中线圈的自感系数不变,使电容由C变为2C, 则它所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变为原来的 A.4倍 B.2倍 C. 2 倍 D.
1 倍 2
6.最初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是 A. 7 N + 2 He→ 9 F+ 0 n
14 4 17 1
B. 11 Na + 2 He→ 13 Al+ 0 n
23 4 26 1
C. 4 Be+ 2 He→ 6 C+ 0 n
9 4 12 1
D. 13 Al+ 2 He→ 15 P + 0 n
27 4 30 1
7.一束绿光照射某金属发生了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数增加 B. 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加 C. 若改用紫光照射,则可能不会发生光电效应 D. 若改用紫光照射,则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加 8.下列现象中,不能产生明显衍射的是 A. 光的波长比孔或障碍物的尺寸大 B. 光的波长比孔或障碍物的尺寸可相比 C. 光的波长等于孔或障碍物的大小
高二物理第 2 页(共8页)
D. 光的波长比孔或障碍物的尺寸小得多 9.根据波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在n=1和n=2的轨道上运动时,其运动的 A.轨道半径之比为1∶4 C.速度大小之比为4∶1 B.动能之比为4∶1 D.周期之比为1∶8
10.一群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射的谱线为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11.一种电磁波入射到半径为1米的孔上,可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这种波属于电磁波 谱的区域是 A.γ射线 C.无线电波 B.可见光 D.紫外线
12. 〔文〕有甲、

乙两种不同颜色的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其光路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透镜的焦点在图中的A点 B.甲色光的光子能量比乙的小 C.玻璃对甲色光的折射率比乙的小 D.甲色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乙的小 〔理〕要使 LC 振荡电路的固有频率增大,应采用哪种方法: A.增加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 B.增加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 C.在线圈中插入铁芯 D.减少线圈的圈数 得分 评卷人 二.本题共8小题, 每小题3分,共 24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 线上. 13.从地球向月球发射电磁波,经过 磁波.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 3.84×105km) 14.一同学为了测出学校旗杆的高度,他拿了一根长3m的木杆竖立在旗杆的旁边,然
高二物理第 3 页(共8页)
时间才能在地球上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电
后测出木杆和旗杆影长分别为2m和6m,可知旗杆长为

15.一人以速率 υ 向平面镜靠近,则此人看到镜中自己的像向自己靠近,其速度大小 为 . 高的镜子他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
16. 某人身高 1.80m,至少用
17.在真空中,波长分别为 0.750 m 的红光、0.550 m 的黄光和 0.400 m 的紫光,频 率分别 、 、 .
18.完成下面的核反应方程式
14 7 30 15 1 N + 0 n →14 C + 6 14 6
C→14 N + 7
P→ 30 Si + 14
4 ) 3

19.在水内距水面h=20cm 深处,水平地放置一平面镜,浮在水面上的物体N经过平面 镜成像,若从正上方看这个像,应在水面下 处. (水的折射率为
20. 〔文〕 232 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变成一种稳定的元素. 钍 这种元素是 它的质量数是 ,原子序数是 .
〔理〕当每个光子具有5eV 能量的光束照射金属表面后,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 最大初动能是2eV,为了使这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子的能量不应小于 eV, 为了使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4eV,则入射光子的能量应是 eV. 得分 评卷人 三.本题共2小题,共 1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或按题目要 求作答. 21. 分)某同学用共轭成像法测凸透镜的焦距,他采取的实验步骤是 (6 A.用太阳光聚焦法粗测焦距f; B.从光具座上读出蜡烛到光屏的距离L,使L>4f,并将它们固定; C.让凸透镜从蜡烛附近向屏移动,光屏上出现一次蜡烛清晰的像,记下透镜位置; D.再向远离蜡烛的方向移动透镜,同时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再次出现蜡烛清晰的 像,记下两次成像的透镜间的距离d; E.应用公式 f =
L2 d 2 计算出凸透镜的焦距f; 4L
高二物理第 4 页(共8页)
F.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