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品人教版必修三精编学案 第一单元单元高考对接

精品人教版必修三精编学案 第一单元单元高考对接

精品人教版必修三精编学案 第一单元单元高考对接
精品人教版必修三精编学案 第一单元单元高考对接

单元高考对接[学生用书P18]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要处理好几组关系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元素,人是小说的灵魂。分析概括人物形象,是高考小说阅读中的重中之重。常见的是分析人物的性格及性格形成原因,并由此推及人物的命运,反映小说的主题。因此,解读小说时,要处理好分析人物形象时的几组关系,以整体分析概括和局部分析概括题为发力点,力争对人物形象评价准确、全面。

1.分析概括人物形象要正面与侧面相结合。

一般情况下,小说中正面描写要多些,比如人物的语言、行为、神态和心理等。对于人物的分析,在分析了正面之后不要忘记分析侧面,侧面是人物形象的补充。

2.要注意区分形象与性格用语的不同,分析形象要外在与内在相结合。

人物形象题题干中“形象”与“性格”用语是有所区别的,审题时要注意区分。人物形象这一概念的内涵大于人物性格的内涵,人物形象特点的核心是人的性格特点,但还包括人物的肖像、衣着、身份、职业、地位、技能、行为习惯等因素,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则只指人物的品行、情感、精神等心理特点。

3.分析概括人物形象要注意整体与细节相结合。

要抓住情节整体感知人物,整体把握也是理解人物细节的基础。人物形象的塑造,常常是借助语言、行动、外貌和心理等方面的细节描写体现出来的,抓住这些细节进行细致分析,就能逐步破解人物形象的性格密码。抓好了“整体”与“细节”,就能避免孤立地分析人物,缺乏重点地把握人物。人物性格虽然是多侧面的,但一般有一个主导性格,特别是短篇作品中的人物。为此,要注意将不同细节所表现出的相同的性格加以合并。

4.分析概括人物形象要实践(具体的人)与理论相结合。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要着眼于文本中具体的人,还要把人物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普遍性和典型性。因为小说中人物的塑造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以此来表现主题,反映社会现实。这种实践和理论的结合,通俗地讲,叫“化个为类”:善于把小说中的一个人化为社会中的一类人。只有这样,才能分析出人物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方月饼

严歌苓

月饼方的,想不通。也想不通怎么就比我们曾经那些圆的贵。付钱时,手指头乱了。

说好在我住处聚。合住的美国女友玛雅一般午夜前从不归宿。我的屋有晾台,可以“举头望明月”。下午太阳还在,我就把晾台收拾出来了。原先大半面积堆着玛雅大大小小十几个纸盒,里面装着从童年情人卡到非洲椰子壳等什锦垃圾。我感慨:晾台真像个垃圾场啊。她壮实的大脸蛋一唬:“你怎么能说我的感情是垃圾呢?”后来我多次请她把她的“感情”哪怕叠叠整齐,别让我一上晾台就像工兵探地雷。她总说:“我会的,下个周末。”半年住下来,她的周末一般花在睡觉上。

五点的样子,摆开小折叠桌,中央插了一大蓬紫百合。花一点不鲜,玛雅从她上班的超

级市场隔三差五地带回这类“老花”。月光下,花多老都是花。午夜前我得把花搁回原处。玛雅的东西一般碰碰就会碰出后果来。她订的报搁在餐桌上,有回我闲,翻了翻。她很快问我:“下月订报费,你分担一半怎么样?”我说好啊。但那个“好啊!”是甩出去的。同时想,她那么公道,你不快活在哪里?她生日你送她两只象牙球耳坠又不是储蓄,养得出利息,容你慢慢往回支。又一回她带回只小猫咪,我没比她少抱。她给了我一张账单,上面的八十元是猫打预防针和健康检查的费用。这钱我绝对赖不掉。

电话铃又响了。一听文倩声音我就知道她来不了了。她的大律师丈夫又揍了她。问是问不出实话的。她一贯珠光宝气,一贯富富态态,一贯对脸上身上可疑的青色紫色甜甜、淡淡地扯谎。到七点,几乎所有人都来电话,取消了聚会计划。我抓起电话,打给喔喔,说所有穷孩子都变了卦,整个聚会取消了。喔喔是北京人,发不准自己那辆老“volvo”的音,发成喔喔,大家都改叫他喔喔。

“我……都买好烧鹅啦!刚从唐人街回来,还热的!”喔喔那边喊冤一样喊。

“你留着慢慢吃,省一星期鸡蛋钱。”我说。喔喔在读物理博士,靠奖学金买房子置地娶老婆,每天只吃一打鸡蛋,早中晚各四个,一天一块钱。问他什么滋味,他答:“我变了十几种吃法:炸、烹、煮、蒸、腌、卤……后来就不费事了,怎么变都无所谓,反正不是吃着都像鸡屎吗?”

“这怎么行这怎么行!”喔喔的意思是大伙儿的不守信对他打击过大。“你怎么办你怎么办?”一旦失望过度,喔喔就把一句话说两遍,出来一种捶胸顿足的节奏。

“我?我头疼,低烧七天了。”半点谎也没有。要舍得买医疗保险,我肯定娇嫩得多。喔喔马上问我要不要阿司匹林。我回答我有的就是阿司匹林。

“你不会哭吧?……”

我笑起来:“你别哭就行!”

搁掉电话,心死了,没人来了。我劝自己想开些,不聚也好,明一早还要早起打工。我自己坐在晾台上,眼瞪着空空一片天。心空得回声四起。就要去睡时,玛雅回来了。她的早归不知怎的将我激动的心引得酸胀酸胀的。我把中国这个古老的节日形容得又诗意又神秘,用穷了我的英文词汇。说起月亮里私奔的嫦娥、捣药的玉兔、伐桂的吴刚。玛雅忙问:“嫦娥和吴刚怎么样了呢,后来?还有那个兔子?”兔子在美国人看是性爱、繁殖的暗示。我赶紧说他们没怎么样。一男一女中间还有个兔子却谁和谁都不挨,这故事劲儿在哪儿?她满口“喔,真的呀”,脸上的情绪却沉了底。当她看见她的东西被齐齐叠在一边,立即要哭了,她一个个纸盒数上去,发现都在,神经质消掉不少。

她很给面子地终于坐在了桌子对面。我们吃月饼。我开始讲起月饼,讲起有关月亮的所有中国古典诗词:李白、李煜、东坡。玛雅很顾吃相,咀嚼时从不开口,只好对我罕见的滔滔不绝挑眉瞪眼地赞叹。

“这月饼的卡路里一定很高吧?”玛雅打断我,她已吃完两个。她像计算钱一样精确地计算卡路里,可仍是吃下去,胖下去。

我说不高不高。心想,管它呢,反正明年我不会再哄你吃了。

我还是讲月亮。我说中秋节所引起的情绪是最浪漫的,比如思乡、相思、念故土故人。我不时去看天,希望向玛雅证实,八月十五这天的月亮的确比平时大许多,圆许多;有点暖色的粉红或鹅黄。然而一片空空的天。玛雅似乎很感动地听着。紫百合在我们之间散发着淡淡的腐臭。

玛雅决定不再等我们中国人的浪漫月亮。我多想再留留她。站起时她开口了。

“对了,你总是很欣赏我带回的花。以后我们分担买花的钱,怎么样?”

我没说话。她从来没有不公道过啊。我以为我征服了一颗心。也许我征服了,但公道归公道。

她走了,我独坐、闷坐、枯坐。头生疼生疼。蓦地扭脸,天中央竟有了月亮。我看它一会儿,想它从哪里来。一定不是我故土的它,一定不是我的父母十几小时前看到过的它。它很圆很圆,像一枚阿司匹林大药片。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朋友们在中秋节的缺场,导致聚会的取消,让“我”和喔喔充满了失落,而玛雅的早归让“我”本来就低落的心情更加糟糕了。

B.喔喔在国外读物理博士,他基本每天都是吃十二个鸡蛋,为的是节省开销,然后凭借奖学金买房子置地和结婚。

C.月亮里的嫦娥与吴刚被“我”说得诗意神秘又浪漫,而玛雅却对他们没有出现爱情而扫兴,这体现出中西文化的差异。

D.玛雅吃月饼时特顾吃相,咀嚼时就不开口说话,但听“我”滔滔不绝地讲话时,她还是由衷地挑眉瞪眼地表示赞叹。

E.面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和玛雅的离开,加之“我”因思念故土故人的“独坐、闷坐、枯坐”,“我”感到头越加生疼了。

解析:选BE。A项,不是变得更糟糕,而是“将我激动的心引得酸胀酸胀的”。C项,“被‘我’说得诗意而神秘”的是“中国这个古老的节日”,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D项,“挑眉瞪眼地赞叹”还有点儿礼貌性地应对“我”的意思。

★2.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篇小说着重刻画了“我”的形象,通过梳理情节概括出性格特点,再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

答案:①“我”是一个身处国外却带有中国浓厚传统文化和思想意识的人。②节俭、坚强而乐观:买月饼时会因为贵而手指头发乱,甚至舍不得买医疗保险;但在低烧七天而头疼时还在笑,而且安慰别的朋友。③谨慎、公道而随和:插上室友的紫百合会记得午夜前把花搬回原处不惹事;虽然不情愿但也不拒绝室友提出的分担订报、买花的费用的要求。

3.文章最后一段写月亮的句子有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作者在小说的最后一段再次写到月亮,理解其意图可从故事情节、人物、主题和结构等方面加以分析。

答案:①从情节上看,照应上文没有月亮,首尾呼应。②烘托人物心情。用圆月反衬自己的失落心情。③暗示主题:国外的月亮虽圆,却多了“阿司匹林大药片”的理性和西方味道,不能安慰自己的乡愁,体现中西文化的差异。④以景作结,可以造成韵味悠长、引人思索回味的效果,令人反思故事的主题并回味其中的情感韵味。

4.本文为什么以“方月饼”为题?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作者将题目定为“方月饼”别出心裁,探究时既要看到它的表面意义,也要深入挖掘出其象征意。

答案:①题目意象新鲜,独具悬念和吸引力,容易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②引出中国传统的中秋节这一极有文化内涵的特殊节日。③“方月饼”是整个故事的触发点。④“方月饼”象征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合,夹杂着复杂的情感。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单词导学案(教师版)

必修三第一单元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单词导学案 一、重点单词 1.mean v. (mean-- -- ) adj. mean to do mean doing 词汇变形:n. 意义意思-- adj. 有意义的 n. 方法手段(单复数同型) 练习:1> Do you mean (go) to his party without any gifts? 2>Doing nothing means (gain) nothing. 3>Every means (have) been tried by now. 2.celebrate v. -- n. in celebration of 辨析:celebrate / congratulate / anniversary 3.starve v. -- n. 饿死渴望做某事 渴望某事 4.origin n. -- adj. -- adv. 起源于 5.honor n. v. 为了纪念 翻译:和你共进晚餐,我深感荣幸。 6.belief n. -- v. 相信 7.arrival n. -- v. 常见的-al为名词后缀: 8.independence n. --adj. -- v. 依赖依赖依靠

It all depends. 练习:1>(2013全国卷)India (获得独立) in 1947,after a long struggle. 2>(2012福建卷)-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 . If time permits, I may go to Shanghai with my friends. A.Don’t mention it. B. It doesn’t matter C. Forget it. D. It depends. 9.award n. v. 辨析:award / reward 10.admire v. --n. -- adj. 因为某事羡慕某人翻译:我们都很钦佩那位音乐家的才华。 11.fool n. v. adj. make a fool of 欺骗某人做某事 12.permission n. --v. (-- -- ) 允许做某事允许某人做某事未经允许 练习:We are permitted (carry) only the basic necessities to the deserted island. 13.apologize v. -- n. 因某事向某人道歉 14.obvious -- adv. 翻译:显然,李方在借酒消愁。 15.remind v. -- n. 拓展:”V. + sb. +of + sth.”相关短语

必修三 第四单元 第17课 诗歌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名题分解 (备注:无。) 1.(2011年北京卷,22)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 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应该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考点】近现代世界文学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理解。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强调主观想象力,用诗歌表达人的强烈情感,属于浪漫主义风格。故选B项。【答案】B 1.(2011年浙江文综,23)19世纪诞生的印象主义绘画,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图9中,属于后期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作的有() ①《向日葵》②《有藤椅的静物》③《星月夜》④《弹曼陀玲 的少女》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②③④【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应用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组合类选择题可结合排除法。中国工人阶级找到自己的领袖应该在1921年中共建立后,①可排除;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是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③可排除;从“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这一信息中可见②④是正确的。 【答案】B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2011年本课时没有命制试题 必修三模块综合 1.(2011年山东文综,27)(25分)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 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民也,非为一姓也。

必修三第六单元第16、17课

第16课三民主义的提出和发展(文科) 【内容标准】了解三民主义及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三民主义及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和作用 难点:新三民主义对三民主义的发展 【课前自学】 一、(旧)三民主义 (一)背景:1、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2、政治:(1)鸦片战争后,不断加深;19世纪末,中国面临危机(2)无情的现实面前,方案屡屡碰壁,以为代表的派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孙中山一边学习,一边考察,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二)概况: 1、提出:(1)年,孙中山等人在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同盟会纲领:“、、、”。 (2)不久又在《民报·发刊词》上,将这个纲领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2、主要内容: (1)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支持的。(2)主义:指“创立民国”,就是通过,推翻,建立。(3)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现有地价归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所有,由国民共享。 (三)评价:1、性质:近代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2、积极作用:(1)表达了资产阶级在、上的利益和要求; (2)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和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3、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土地革命纲领。 二、新三民主义 (一)背景:1、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孙中山捍卫的斗争都以失败告终,使他认识到救国必须。 2、的胜利,使处于彷徨和苦闷中的孙中山看到希望。 3、和的帮助 (二)概况: 1、提出:年1月,中国国民党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主要内容:(1)民族主义:一为自求解放;二为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民权为所共有,凡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自由及权利。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实行“”的政策。 (三)评价:1、性质:比旧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但在内容上仍属于范畴。 2、积极作用: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对,反对,这成为国共合作的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此后,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在全国展开。 【课中研学】 1、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高三历史 一轮复习 导学案

西湖中学2012年秋季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之人类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进程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授课人中心发言人教研组长课时计划授课时间、班级 导学环节第一部分:知识体系扫描 中国 传统 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汉代儒学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 孔子和早期儒学 孔子 思想 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 社会;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历史影响:开创儒家,整理的“六经”成为儒家的基本文献。 政治思想:提出道德规范有仁、义、礼、智四种。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民本学说。 荀子 思想:①在天人关系上,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②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③提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来本性 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道家 老子:“道”是世界的根本;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庄子: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遥。 法家思想 孟子 伦理观: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 影响: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悝:“尽地力之教”,严刑峻法,著《法经》。商鞅:废除世卿世禄制度、重农抑商、加强中央集权、以吏为师。 韩非子:(1)“法”“术”“势”合一,将法家理论系统化。(2)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奖赏、奖励耕战。(3)主张“事异则备变” 影响: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家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墨家 特点:学术团体纪律严密,推崇夏朝的政治,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 主张:①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②提出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主张。③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提出判别知识的“三表”法。 ④建立了“类”、“故”等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术语,建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方法论基础。 演变:①墨子死后,他的一些弟子形成“墨辩”学派。②汉代以来,墨家学派逐渐湮没失传。 背景:①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②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③秦朝“焚书坑儒”,使儒学发展进入低潮。 董仲舒的新儒学主张:(1)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摆出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2)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 汉武帝的尊儒措施:(1)思想方面: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2)政治方面: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3)教育方面: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如确立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理学的创立:(1)背景:①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儒学陷入困境。②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 ③唐代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北宋士大夫们掀起儒学复兴运动。 (2)概况:①周敦颐: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②邵雍: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③张载:开创了理学中“气学”一派,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④“二程”: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其核心是“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 理学的成熟:(1)标志:南宋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2)学说:①理气论:理比气更根本;万物之理终归为一,为“太极”。②修养论:教育要慎思明辨,格物致知,强调了“仁”和仁者境界等,仁者境界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③社会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要求儒家干预政治,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3)地位及影响:①朱熹注解《四书》成为理学的经典。②作为一代儒学宗师,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理学的发展:(1)标志: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2)表现:①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提出“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主张“发明本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 ②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提出“致良知”的思想。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强调“知行合一”。

人教版必修三unit1复习导学案和答案

Book3 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期末复习 I. 单词拼写 1. The students have to be __________ (提醒) about their homework. 2. __________ (明显),the work is going to take some time. 3. You should __________ (道歉) to your brother for your behavior. 4. With your______________ (许可),I should like to visit Mrs. Thorne. 5. Lewis was much ____________(羡慕) for his work on cancer. 6. It is my ___________(相信) that we’ll find a cure at last. 7. Shortly after our ____________(到达) in London, Lisa was attacked. 8. _____________(农业) land is getting smaller, which demands government’s attention. 9. The guide offers information on local _____________(风俗)。 10. The heavy snow ended hopes of a good ___________ (收成)that year. 11. Do you know when India gained its _______________ (独立) from Britain. 12It is not his custom to ___________(淹没)sadness in wine. 13. I will never ___________(原谅) you for what you said to me last night. 14.The story has attracted ______________(世界性的) attention. 15.She was ______________(奖赏) medal for her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country. II. 完成句子 1. Children’s Day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on June 1. 六一儿童节是在每年的六月一号。 2. Great changes have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in little Tom since his brother went to university.自从哥哥上了大学,小Tom身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 A big earthquake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in Japan, in 2011. 2011年日本发生了一次大地震。 4. A film will be made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those brave fire fighters. 为了纪念那些勇敢的消防战士,一部电影即将开拍。 5. They ____________ ______ and try to frighten people.他们乔装打扮去吓唬别人。 6. We ____________ ______ for the school ball on Christmas Day.我们为参加学校圣诞舞会盛装打扮。 7. He often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me in public, which makes me angry. 他经常在公共场合开我的玩笑,这使我很生气。 8. The fellows likes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their manager.这群年轻人爱捉弄他们经理。 9. I have been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to ____________ a chance to visit Huangshan. 我一直盼望有机会去黄山观光。 10. He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to seeing who was making a loud noise in the crowd. 他特想看看谁在人群里吵闹。 11. In order to finish the task on time, they worked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为了按时完成任务,他们日夜工作。 12. My teacher looked _________ _________ he had known about it completely. 老师好像已经知道了。 13. People love to get together to eat, drink and _________ _________ with each other. 人们喜欢聚在一起吃喝玩乐。 14. We were _________ _________ when you phoned me.你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们正玩得开心。 15. Why do they plan to meet at the _________ _________ at 8 o’clock? 他们为什么在停车场见面? 16. She promised to come, but so far hasn’t _________ _________.她答应来,但现在还没露面。 17. It is a great advantage to him that he always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他总是守信,这一点对他十分有利。 18. I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but he didn’t. 我守诺了,但他没有。 19. We all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till he landed safely. 我们屏住呼吸直到他安全落地。 20. We ________ ________ at 7:00, while the roads were empty.我们7点出发,趁那是路上没什么车。 21. We had planned to _________ _________ at 7:00, but something unexpected happened.我们本打算7点出发,但发生了没预料到的事。 22. The photo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the days we spent in the summer camp. 这张照片总让我想起在夏令营我们一起度过的日子。 23. My memory becomes worse; I have to be _________ _________ everything.我的记性越来越差,什么事都得提醒。 24.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the teacher has known about it.很明显老师已经知道这事儿了。 25. I’m not sure what I am doing this Saturday, but I _________ _________ to the Rolling Stones concert. 我不知道这周末做什么,可能我去听音乐会。III.句义,完成B 句, 使其句义相同或相近。 1. A: Do you know how the accident happened? B: Do you know how the

人教版高中历史—导学案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 一、自主学习 (10 分钟 ) ( 一) 目标呈现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 二) 自学预检 1.约公元前 _______ 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_____。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 制度。 2.禹年老时沿用____的惯例,选举继位人。但是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 自己的后代。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______”的局面逐渐形成。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_________所取代。 3.分封制的内容 (1) 分封对象 : 周武王把 _______分别授予 ____、_____和 __________.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拱卫王室。 (2) 被封诸侯义务: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对周天子服从命令,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3) 被封诸侯权利 : 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 _______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士地和人民分赐 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 4.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____ 、 _____和 _____继承上的矛盾, 西周实行了与 ____ 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 三 ) 问题发现与生成 我发现与生成的问题有: ; 二、教师精导 (20 分钟 ) ( 四) 探究研讨 探究性问题: 1、如何评价分封制?(提示:从分封制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等方面思考) 2、宗法制起到了说明积极作用?

(五)互助展评 合作探究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仍存在的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 (六)自我小结 我的收获有: 三、达标拓展(10 分钟) (七)当堂达标 1、 1.商朝在中央设立的参与商王决策的职位是() A.相、史B.卜、祝 C .卿士、师D.相、卿士 2. 2 .周初实行分封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 A.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 B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C.巩固周王朝统治D.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3.西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的权利有哪些() ①镇守疆土②随从作战③交纳贡赋④朝觐述职⑤建立武装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4.《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的() A.财产 B .地域 C .信 仰 D .血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周)天子适诸侯,曰巡守;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 之。 材料二春秋之世,鲁之朝(周)王者二,??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周分封制对诸侯作出了什么规定?周王和诸侯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 关系?

高中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一单元

必修3 语文学科课程纲要 第三模块(主题) 本册教科书“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有中外小说,古代诗歌,古代议论性及科普说明文。“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议论文的写作,口语交际专题为讨论。“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为:交际中的口语应用,文学作品中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名著导读”介绍了曹雪芹的《红楼梦》和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一、课标要求 对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必修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更具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4、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实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5、在表达和交流活动中,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6、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想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7、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8、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8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纲要求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课标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知识梳理 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原因 时代 思想内容 地位 原因 春秋 仁、礼、为政以德 不被重视 要求恢复周礼有保守的一面。 战国 仁政、君轻民贵 不被重视 强调秩序和仁义,在战国大动乱的时代不可能获得重视。 秦 受压制 秦崇尚法家,实行暴政 西汉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独尊

大一统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魏晋南北 危机 社会动荡;受佛教和道教的冲击 宋明 “理”“天理” 复兴重新 确立正统 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儒学的新发展,更好地适应统治需要。 明清 受批判 儒学呈现守旧、陈腐的习气;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个性企图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 ◆考点解析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原因 见右边栏 出现原因: 1.经济上:“铁犁牛耕”的出现,社会生产力发展,新的生产方式出现,封建经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政治上:分封制和宗法制瓦解,诸侯兼并、社会动荡,各诸侯国政治改革的需要。 3.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术下移,推动了民间文化的发展。“士”阶层地位提高,四处游说,传播思想文化。 4.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程。 意义:①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③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导学案

临颍第三高级中学高一英语导学案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Unit 1 Period 1 Words and expressions Before class(课前预习案)识记 1.beauty n._________(adj.) _______ 2. celebration n.________ (v.) __________ 3.hunter n._______ (v.) _________ 4.believe v._________ (n.) ___________ 5.arrive v._________(n.) _______ 6.independent adj._______ (n.) __________ 7.agriculture n._________(adj.) __________ 8.permission n._________(v.) ________ 9.sad adj.__________ (n.) ___________10.apologize v._________ (n.) _________ In class(课内自主探究案) 重点词汇: 1.starve vi & vt.(使)饿死;饿 1). The enemy is trying to starve us to death. 敌人正在企图饿死我们。 2). I’m starving; let’ s have a big dinner. 我饿得要死了,让我们吃一顿丰盛的晚餐吧。 3). He said he would starve rather than beg for food. 他说他宁愿挨饿也不要饭吃 【现学现用】完成句子 ①他们宁愿饿死也不向敌人投降。 They would rather give in to the enemy. ②他们渴望获得那份工作。 They get that job. 2.gain vt.\n.获得;得到 Guests can gain free access to the swimming pool .客人们可以免费进入游泳池

历史必修三第17课笔记

第17课毛泽东思想 教师:刘娟老师笔记版本:YF版笔者:佚名(该课笔记仅供参考)一.毛泽东思想的含义 含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经济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 国际条件:十月革命的胜利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现实需要:近代救国探索不断受挫,需要新的科学理论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 个人转变: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中共创建到国民革命时期(1921-1927)—发端 代表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25年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27年…等文章主要内容: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 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意义: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2.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初步形成 革命实际:国民大革命的惨痛教训,南昌起义、秋收起 义等接连失败,“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实 际。而农村敌人力量薄弱

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 争》-1928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 主要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土地革命、武装斗争、 根据地建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 意义: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的创举,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标志着毛泽东思 想初步形成 3.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形成成熟 革命实际:抗日战争复杂环境和丰富实践。在分析中 国国情的基础上,论述中国革命进程 文章:《论持久战》-1938年 《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内容: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革命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 官僚资本主义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革命动力工、农、小资产阶级、民族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专题一

东台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导学案 第一模块中国古代史 知识框架 时间结构 第1讲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高考大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目标解读] 1.知道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作用。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宗法制、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 难点: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联系,特点。 二,阅读教材梳理本课基础知识: 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目的: (2)内容: (3)对象: (4)权利和义务权利: 义务: (5)影响: 思维点拨——封建制度和封邦建国的区别 “封建制度”和“封邦建国”是两个历史概念,由于字面的接近,一些同学对此不甚了解,存在思维误区。 “封建制度”是奴隶社会解体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是以地主阶级掌握土地和政权、压迫和剥削农民阶级为标志的社会制度;而“封邦建国”是指分封制,是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广建封国,用以巩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 2.宗法制 (1)目的: (2)内容: (3)影响: (4)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三问题探究一 宗法制对后世有何深远影响? 问题探究二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四课堂检测: 1 (2014·海淀区期末考)以下地图所反映的年代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B.①②④③C.④①③②D.②①④③ 2 (2014·济南市高三调研)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历九代国君。其中,兄终弟及3人,次子继位1人,孙子继位2人,不明嫡庶1人,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仅2人。这一现象反映出() A.分封制度瓦解B.王位继承混乱C.宗法制度松弛D.中央集权确立 3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四课后总结:

人教版B版高一数学必修三导学案

人教版B版高一数学必修三导学案 导学案:3.4概率的应用 一、【使用说明】 1、课前完成导学案,牢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题型; 2、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课上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二、【重点难点】 重点:应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概率的有关问题. 三、【学习目标】 1、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概率的有关问题,并用概率和数学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自主学习 例:为了估计水库中的鱼的尾数,可以使用以下的 方法:先从水库中捕出一定数量的鱼,例如2000尾,给每尾鱼作上记号,不影响存活,然后放回水库,经过适 当的时间,让其和水库中其余的鱼充分混合,再从水库 中捕出一定数量的鱼,例如500尾,查看其中有记号的鱼,设有40尾,试根据上述数据,估计水库内鱼的尾数。 五、合作探究 1、李炎是一位喜欢调查研究的好学生,他对高三年级的

12个班(每班50人)同学的生日作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每班都有三位同学的生日相同,难道这是一种巧合吗? 2、你能设计一个摸奖方案吗? 某食品公司为新产品问世拟举办2004年国庆促销活动,方法是买一份糖果摸一次彩,摸彩的器具是黄、白 两色乒乓球,这些乒乓球的大小与质地完全相同。另有 一只棱长约为30厘米密封良好且不透光的长方体木箱(木箱上方可容一只手伸人)。该公司拟按中奖率1%设 大奖,其余99%则为小奖,大奖奖品的价值为400元,小奖奖品的价值为2元。请你按公司的要求设计一个摸彩 方案。 六、总结升华 1、知识与方法: 2、数学思想及方法: 七、当堂检测(见大屏幕) 导学案:章末复习 一、【使用说明】 1、课前完成导学案,牢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题型; 2、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课上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人教版语文高二-人教必修三《登高》教学设计17

人教必修三《登高》教学设计 广东省韶关北江中学语文科组朱智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3、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1)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难点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四)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渲染、朗读指导、提问法、鉴赏指导、联想触发等。 2、学法:想象法、美读法、思考探究法、能力迁移训练等。 (五)教学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请大家想象老师讲的故事的画面: 一千二百多年前,一个秋风萧瑟的季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着,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空中簌簌下落。江水滚滚翻腾,刷刷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孤鸟在盘旋,猿在哀鸣——这时,一个衣衫褴褛、

老眼浑浊、蓬头垢面的老人慢慢地爬上山,步履艰难,跌跌撞撞……。这位老人,曾经豪情万丈,志在报国;这位老人,曾经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位老人,才华横溢,“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位老人,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然而苍天弄人,他一生数起数落,郁郁不得志。重阳节,本是登高祈寿家人团聚的节日,而年过半百,满身疾病的他却面对处在战乱之中的国家,面对万里之遥的故乡,面对漫天飘洒的落叶,面对滚滚翻腾的江水,不禁百感交集,放声高吟……。大家应该猜到,这位老人是谁吧? 二、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1)请同学们回忆初中曾经学过的杜甫的作品,介绍杜甫的生平。 (《春望》、《望月》、《春夜喜雨》、《绝句》) (2)老师补充介绍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特点: (杜甫,字子美,“杜工部”,现实主义诗人; 一生穷困潦倒,饱经忧患。诗歌全面、真实地反映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民生疾苦——“诗史”、“诗圣”; 诗风:沉郁顿挫。) 2、背景交代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三、联系解题 联系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理解“登高”的含义——重阳节,登高祈寿,怀念亲人,思念家乡,抒发感情。

2020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宋元)

第四单元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国古代文明走向成熟(907年~1368年)宋元;这是我国封建经济和科技文化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时期。 宋元时期,政治上由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科技领域内的发明创造出现高峰,文化继续发展,理学形成,多元化、市民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是中华文明继续发展阶段。 宋代: 960——1279年;元代:1271——1368年 一、预习提示 二、大事概览(见隋唐导学案) 三、材料导学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因太湖平原盛产粮食,故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明清时期,江汉平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输出地,民间俗称“湖广熟,天下足”。《清代全史》: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苏州风俗考》:“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1)从宋代的“苏湖熟,天下足”到明清“湖广熟,天下足”,中国的粮食生产及输出中心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试从经济的角度,指出明清时期太湖平原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变化: 原因: 材料二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原。……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 ——《朱子语类》卷十八(2)材料二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见解: 历史影响:(3)归纳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请归纳: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秦汉的“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反映了古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请列举宋明时期对儒学的复兴做过重大贡献的人物。 (3)趋势: 原因: 人物: 2.(16分)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市与生活材料二生活与观念 (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可以从城市布局、商业发展、社会观念等角度分析)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 说明: (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例: 理由: 回归课本 政治经济文化 必修1 第3课 必修2 第1-4课 必修3 第3、8-10课 第1 页共4 页

英语必修三第一单元导学案

姓名:班级:小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Part1 Words & Expressions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To get a brief understanding and remember the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 . 2. To widen your vocabulary and master the usage of some key words and expressions. 【重点难点】 To memorize the usage of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一、独立预习: I单元重点词汇英汉互译并背诵 1. ___________ vt. & vi. 收割 2. ___________ vt. & vi. 饿死 3. ___________ adj. 独立的;自主的 4. ___________ adj. 农业的,农艺的 5. ___________ vt. 赞美;钦佩 6. ___________ vt. & vi. 淹没;溺死 7. ___________ vt. 擦;擦去 8. ___________ n. 基督徒 9. ___________ n. 信任;信心 10. ___________ vi. 哭泣;流泪 11. ___________ vt . 原谅;饶恕 12. ___________ adj. 宗教上的;虔诚的13. ___________ adj.充满活力的;精力充沛的 14. ___________adj. 显而易见的 15. ____________ n. 庆祝;庆贺 16. ____________ n. 祖先;祖宗 17. ____________ n. 习惯;风俗 18. ____________ n. 必要性;需要 19. ____________ n. 预言;预报; 20. ____________ n. 广播员;报幕员 II重点短语识记 1. ________________ 发生,举行 2. ______________ 节日和庆祝活动 3. ________________ 为了纪念 4. ______________ 以……形式 5. ________________ 打扮 6. _______________ 开玩笑,恶作剧 7. _________________ 用……装饰…… 8. ________________ 聚集在一起 9. _________________ 盼望,期待 10. _______________ 日日夜夜 11. _________________ as though 12. ________________ have fun with 13. _________________ be proud of 14. ______________ turn up 15. _________________ keep one?s word16. ______________ hold one?s breath 17. _________________ get married to 18. ______________ set off 19. _________________ remind … of…20. ______________ throw away 二、合作交流: 写出下列单词的同源词并识记。1. ___________ (n.) 美;美人___________(adj.)漂亮的_____________ (v.)美化 2. ____________(n.) 庆祝_____________(v.) 3. ____________ (n.)起源;由来__________ (adj.)原始的;最初的 4. ____________(adj.)宗教的_________ (n.)宗教 5. ____________(n.)信任;信仰_____________ (v.)相信 6. (n.)到达____________ (v.) 7. ______________(n.)独立(adj.)独立的;自主的 8.______________ (n.)农业(adj.)农业的 9. ____________(v.)赞美;钦佩(n.)(adj.)令人钦佩的 10. ____________(v.)道歉_________ (n.) 11. ____________ (adj.)___________ (n.) 12. ____________(n.)诗人_________( n. )诗________(n.)诗 三、探究展示: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完成下列句子。 1. Mexico gained its ______________ from Spain in l821. (depend) 2. A local poor peasant ________ the soldiers through the forest. (leader) 3.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basic needs of the people should be ________ first. (satisfy) 4. They John the first prize.(award) 5. Most British schools organize ________ events for the students. (society) 6. I tried aerobics (有氧运动) but it was too ________ for me. (energy) 7. You should her for your rudeness.(apology) 8. You were __________ enough to believe him. (fool) 四、反馈总结: 1. Children ofte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e arrival of a holiday. 2. Mom, don…t worr y about me. I am ______________________other boys. 3. The Olympic Games __________________every four years. 4. There is to be a get-together tonight. Please_____________________ for it. 5. That school was found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the famous scientist. 6. The couple worked ____________________to pay back their debt. 7. It looks _________________ it…s going to rain soon. 8.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o visit him the next day. 五、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