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沪粤版物理《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新课标教学设计(附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

沪粤版物理《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新课标教学设计(附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

沪粤版物理《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新课标教学设计(附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
沪粤版物理《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新课标教学设计(附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

沪粤版物理《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新课标教学设计(附教材

分析和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声音与建筑及音乐的关系;了解超声的一些应用;知道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和防治噪声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回音壁和三音石的声现象;通过阅读和查询,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一些应用,通过阅读和活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声现象感兴趣,有自豪感;能查找资料了解超声波的应用;能自觉保护声环境。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声音与建筑、音乐、医学、科研等方面的应用。本节内容分为四部分,本节教学方式主要以阅读讨论和讲解相结合为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知道超声和次声及其一些应用;

2、知道噪声的防治途径。

【教学用具】立体声录音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实验、讲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它的一些特性。当人们掌握了声音的知识后,就可以有目的地利用和控制声音,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板书:2.3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二、新课教学

(一)声音与建筑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声音与建筑的关系,知道回音壁和三音石的声现象都是声音的反射现象,它们都是利用了声音的反射原理。

(二)声音与音乐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

1、音乐,是流动的艺术,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语言。

2、对声音的研究也促进了音乐的发展。

3、结合P41的图2-37,知道“双耳效应”的作用及“立体声”的形成。

(三)听不见的声音

让学生阅读课文,自学超声和次声。它们都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控制和减少烦恼的噪声

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知道噪声的概念、现代城市的主要噪声源及控制和减少噪声的三个途径。

三、归纳小结:通过本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

四、巩固练习:当堂完成本节的自我评价和作业。

五、反思:文中对次声的应用没作介绍,可向学生适当补充一些这方面的信息。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先有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传统的教学设计还停留在只考虑知识的重点难点的讲解和教学过程所安排的逻辑起点上。其实教学设计除要考虑以上问题,还应该体现对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情感的培养、学习方式的指导和学习技术(策略)的关注。教学设计从关注学生为什么学,怎么样去学出发,来考虑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样去教,直至学生学得怎么样,考查和评价教学行为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掌握。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任务及对象、策略、过程和评价四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一)教学任务分析。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么现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l。教学背景。教学背景分析是教学的起点。教学关注教师、学生、

内容和环境等,那么,教学背景分析也要从这几方面去呈现在教学前的实际状况。首先,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已达到何种程度,对于本内容的学习所需要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方式都有哪些准备,等等。也就是从学生的原认知水平、认知态度和认知加工能力几个方面来认识教学对象。其次,对于本教学任务的完成,在环境的设置上,当前已经有了哪些准备?对教学媒体的设施和班级的设置,班级学习氛围、课堂教学评价……在教学任务分析中,还需要进一步对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况再作出更明确的分析。如《背影》一课,从小倍受宠爱的学生很可能认为父亲买桔送别事小,不值一提。讲解的时候就要注意避开对事件本身的谈论,着眼于对父亲爬月台的艰难,送别时的担忧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让学生从这些细微之处去感受细腻的情感。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载体。以往我们仅关注教材分析,教材的分析基本关注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考点方面,较少关注与学习教材内容有密切关系的认知和心理因素,以及教材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而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只是阐述其内容,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事实上,教学的载体已不仅仅局限在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材应该二度加工,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因此,对教材也不仅仅局限在显性方面,不再仅是教材的分析,而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

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新部编版的理念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就是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原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系统”、“程序”和“标准”的动态生成过程。其根本目的是获得解决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我个人认为:只有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现代教学设计入手,转变日常教学行为,才能使先进的新课程理念与实践融为一体,才能为有效地落实新课程标准奠定的良好基础。 一、现代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 (一)发展性教学由知识性功能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性功能转变,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如何实现知识学习与促进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双赢呢?第一,从知识的维度看,知识应按其内在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知识结构链,使学生具有发现、认知、形成结构的方法和能力。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复制和转移,而是知识的生产、建构、理解、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知识,把公共的知识转化为个体的知识。第二,从教师的维度看,教师应“激活”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并对其进行个性化解读和诠释。教学如果没有创造性,也会影响学生的发展。第三,从学生的维度看,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建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学生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第四,从教学活动的维度看,要遵照教学的基本规律,并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和“泡沫”等现象发生。 (二)生态性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环境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诸因素相互之间犹如一条“生态链”。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的共同体”,通过彼此间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从而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既非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亦非以人为中心或以物为中心,而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充分互动与交往。教师的主导作用、媒体的辅助作用更多的表现在创设一种有趣有味的鲜活情境,引领学生主动地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处于最大限度地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 ...... 嶺£ 册仪- ......... —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先有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传统的教学设计还停留在只考虑知识的重点难点的讲解和教学过程所安排的逻辑起点上。其实教学设计除要考虑以上问题,还应该体现对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情感的培养、学习方式的指导和学习技术(策略)的关注。教学设计从关注学生为什么学,怎么样去学出发,来考虑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样去教,直至学生学得怎么样,考查和评价教学行为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掌握。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任务及对象、策略、过程和评价四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一)教学任务分析。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么现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I。教学背景。教学背景分析是教学的起点。教学关注教师、学生、

扌彳-FFFFF-* - F.-F- - - = *XFXF* " ~ ' iFFF-r-F-FFF F-=. FXF —…八 内容和环境等,那么,教学背景分析也要从这几方面去呈现在教学前的实际状况。首先,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已达到何种程度,对于本内容的学习所需要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方式都有哪些准备,等等。也就是从学生的原认知水平、认知态度和认知加工能力几个方面来认识教学对象。其次,对于本教学任务的完成,在环境的设置上,当前已经有了哪些准备?对教学媒体的设施和班级的设置,班级学习氛围、课堂教学评价........ 在教学任务分析中,还需要进一步对教学的内容和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况再作出更明确的分析。如《背影》一课,从小倍受宠爱的学生很可能认为父亲买桔送别事小,不值一提。讲解的时候就要注意避开对事件本身的谈论,着眼于对父亲爬月台的艰难,送别时的担忧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让学生从这些细微之处去感受细腻的情感。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载体。以往我们仅关注教材分析,教材的分析基本关注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考点方面,较少关注与学习教材内容有密切关系的认知和心理因素,以及教材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而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只是阐述其内容,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事实上,教学的载体已不仅仅局限在教材,教师在教学中

新课改下创新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新课改下创新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新课改要求培养素质型、能力型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新能力,是我们广大教师重要的课题,当前的课堂教学设计还普遍存在滞后于素质教育思想观念的现象,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素质化的落实。素质教育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素质化以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全面素质,让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为主要特征,课堂教学设计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行为。 落实课堂教学的素质化必须从课堂教学设计入手。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因素,我们要从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努力为学生创造活动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他们的创造个性。因此,那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气氛呆板沉闷,毫无生机,这种课堂教学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和新课标的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要新颖、独特、有创意,更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应当精心设问,应当多设计开放式的、能启迪创造性思

维的问题、话题或情景,鼓励学生探索,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等现代技术手段搜集信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当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内化为自觉行为,在课堂上做到语言精练,指令清晰。力求占学生时间短,但对学生影响深,使学生收益大。教师应根据不同课型、不同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创设浓郁趣味的、民主的、激励的、学生主动学习的、探究的情景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主动学习的行为,感受民主、和谐氛围,感受教师的期望、同伴的鼓励,体现成功的欢乐。 只有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才能在教学实践上转化为具体的素质教育行为。没有教学设计的素质化,也就不会有课堂教学的素质化。 . .

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

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就是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原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系统”、“程序”和“标准”的动态生成过程。其根本目的是获得解决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我个人认为:只有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现代教学设计入手,转变日常教学行为,才能使先进的新课程理念与实践融为一体,才能为有效地落实新课程标准奠定的良好基础。 一、现代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 (一)发展性教学由知识性功能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性功能转变,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如何实现知识学习与促进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双赢呢?第一,从知识的维度看,知识应按其内在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知识结构链,使学生具有发现、认知、形成结构的方法和能力。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复制和转移,而是知识的生产、建构、理解、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知识,把公共的知识转化为个体的知识。第二,从教师的维度看,教师应“激活”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并对其进行个性化解读和诠释。教学如果没有创造性,也会影响学生的发展。第三,从学生的维度看,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建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学生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第四,从教学活动的维度看,要遵照教学的基本规律,并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和“泡沫”等现象发生。 (二)生态性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环境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诸因素相互之间犹如一条“生态链”。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的共同体”,通过彼此间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从而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既非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亦非以人为中心或以物为中心,而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充分互动与交往。教师的主导作用、媒体的辅助作用更多的表现在创设一种有趣有味的鲜活情境,引领学生主动地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处于最大限度地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理念 (一)数学化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数学学习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种数学大众化的教育思想,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力求做到“生活问题数学化”。 好的教师,善于选用学生身边的人、学生身边的事、学生熟悉的物来实行数学化设计。 [案例1] 一位教师在实行“分数除法”的内容教学时,就有这么一个片段。 师:谁能告诉老师,我们班男生、女生各有多少? 生:我们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们想到什么, 生:男生人数是女生的5/4。 生: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5。 根据以上四条信息,你们能不能选择其中两条,提出一个问题? 我们班有男生25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5,女生有多少人? 我们班有女生2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5/4,男生有多少人? 我们班有女生2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5,男生有多少人? 我们班有男生25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5/4,女生有多少人? 师:你们自己能解答这些问题吗?试试看。 我们看到,在上课前,教师就利用学生熟悉的班级男生与女生人数,引导学生去提问,去组合条件编写题目,从而将生活中的问题不知不觉地数学化了,这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情感,也培养了学生数学应用与数学化的意识。 [案例2] “三位数的乘法” 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原题的内容是一个粮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这样一道例题让学生感觉与自己生活大远,和自己的关系又不是很密切,所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照着原例题讲,学生肯定觉得枯燥无味。于是,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来实行延伸。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们一听是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事,兴趣盎然,有的猜测5千克,有的猜测10千克,还有的猜测20千克。教师接着问:如果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12千克水,照这样计算,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水? 学生很快算出平年是4380千克,闰年是4392千克。随着计算结果的出现,学生觉得非常吃惊:“哇!这么多呀!”看着学生吃惊的样子,教师又提出新的要求:“你家所住的楼房(或你家所在的村庄、小区)共有多少户?如果按一家一个水龙头计算,一年要白白流掉多少水?” 虽说都是“三位数的乘法”的应用题,但是因为学生们对来源于生活的素材感兴趣,所以他们感觉不难而且有趣,同时体现了课程综合化要求,使学生受到了节约用水的教育。这样,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升了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水平。 通过开联欢会,能与数学联系起来,与数学的除法、余数等联系起来,这是谁能事前想到的呢?也正是通过这种现实生活的活动,通过活动与数学的巧妙联系,让学生感受并体验到数学化,体验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生活需要数学。 (二)问题化设计理念 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如果始终将数学的教与学置于各种奇妙的富于思考的问题情境之中,这种设计就是很好地贯穿了问题化设计理念。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出发点,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如果教师能善于把课堂教学设计成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却又富于思考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真正地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我们的教学设计,要处处体现问题化理念,问题化理念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用脑想数学,用脑积极地思考数学或与之相关的问题。 [案例3] 怎样围面积最大 (多媒体出示相关画面,配以画外音) 张大伯家院子里有一个长4米、宽2米用栅栏围成的长方形羊圈。他买来20只羊,不过羊圈嫌小,因为每只羊占地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怎么办呢?你能帮张大伯出个主意吗? 生:去买些栅栏。 师:是个主意,要买多少呢? 学生动笔算起来。片刻—— 生1:2x10=20(平方米),(2+10)x2就能够了。 生2:不对,4x5=20(平方米),(4+5)x2-(4+2)x2=6(米)。所以,再买6米栅栏就能够了。

新课改模式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

新课改模式下课堂教学设计的 基本框架 (40分钟)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3分钟) 教师要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实现旧知向新知的导入。然后展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导课常用的几种方法:1、复习回顾,引入新知;2、设置疑问,引入新课;3、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10分钟)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对每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提纲(体现分层教学)。学生按照课堂学习提纲上的路线图,阅读课本,自学深思,勾画圈点,分析归纳,提出质疑,并做好记录,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三、合作讨论,共同探究(10分钟) 学生分组要合理、分工要具体、任务要明确。同时,教师要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间,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之中,变成主持人,组织者,指导者,多倾听,多观察学生的讨论。

让学生人人互助参与、合作交流。(或者让学生站起来讨论,效果更好些) 四、学生展示,教师点拨(10分钟) 学生按照既定的规则展示。与此同时,教师要能适时给予适度的点拔,鼓励学生质疑、挑战、纠错、补充和完善,要真正地成为“导师”。在此环节中,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给更多的学生参与展示的机会,而不是每组派一个去黑板上展示或每组一个代表站起来回答,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能让学生表达的,尽量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做结论的,尽量让学生做结论。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表出自己的见解。激情展示结束后,教师开始精讲,注意学生会的不要讲,要讲在关键点、讲在易混处。同时要对本节知识进行整体梳理形成知识网络,方便学生记忆。此环节要注意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教师要提前胸有成竹)。 五、巩固提高,布置作业(5分钟) 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难度阶梯的习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限时抢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竞赛中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夯实双基,最终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 六、情感升华(2分钟) 此环节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度拔高。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的定义 教学设计实质上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做出精心安排。教师的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系统的有效性。 2、教学设计的实质 教学设计是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点子库”。一篇好的教学设计恰似一幅蕴含师生人文素养、观念想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立体风景图。 备课应是终身的随时感悟,而不应是一时的偶有所得;备课应是心中永远难以忘怀的教学蓝图,而不应是写在纸上供人查验的吃饭家什;备课应是形式和内容俱佳的美好篇章,而不应是徒有外观的花拳绣腿。 二、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系统设计教学的简明程序 你想到哪里去?(目标或任务) 你怎样到那里去?(策略) 你是否到了那里?(评估) 1、备课程标准

首先必须认真研读《课标》原文,字斟句酌,反复揣摩,品味专家对《课标》的解读,真正领会《课标》的要义和精髓。做到:胸有全局,居高临下,心中有数,主线清楚;把握各册教材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掌握教学进度。 在学习新课标时,要真正领会“课标”的要义,不可机械模仿。 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新课标要反复学习,多次完成。手中无“标准”或只在开学前随便翻翻,在日常教学却无暇顾及都是不可取的。课程标准要备在案头,经常翻阅,反复学习。 2、备学生——“目”中有人,灵活施教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最高宗旨: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 3、备教材——“心”中有书,重点明确 (1)吃透教材 拿到课文,先不借助其它任何参考书,独立钻研,吃透教材,“不做教参和标准答案的传声筒”。 怎样才算吃透教材了呢?第一,理清作者思路。认真研读教材,揣摩作者思路,把自己比成作者,沿着作者的思路发展前进。第二,要把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当真正理清了作者的思路后,你就自然而然地说出作者要说的话,就会与作者产生共鸣。第三,能够跳出作者思路的“小圈子”。站在更高层次上审视课文。要能够进得去,还应出得来。 宋代学者陈善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于言下。唯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确定教学目标的原则有以下三点:确定目标要胸中有全局(即课程标准);确定目标要胸中有学生;确定目标要三维一体(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设计案例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设计案例——《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包头市田家炳中学 李桂萍

摘要:在高中生物《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和情感因素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新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关系,课堂教学与探究性学习教学关系是广大生物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等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如何详细解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使新课程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得以落实,如何使日常的生物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的理念是每位生物教师的必修课。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课程的理念与内涵做了教为详尽的阐释,但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却没有提出具体可行的参考措施,这样一来,势必出来两种结果:一方面有利于广大教师充分发挥自己与教研组的聪明才智,在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上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导致部分老师找不到教好的参考做法而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或是盲目跟随,别人怎么教,我就怎么教。另外,有的老师认为“新课程理念都是很虚的东西”尤其是对生物学素养更是不知道从何谈起。仍然认为,只要教会学生,考试得高分就可以了,继续固守“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记”的模式。那么在生物教学中,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才能落实好新课程理念呢? 在课前教师必须进行具有教师本人和学生行为活动的课堂教学设计,这对于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组、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随意性是非常有益的。一份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设计应该是:①具有科学性原则。朱正威先生说:“明白科学是什么,才能决定我们怎么教。”生物是科学的课程,要按科学的课程来设计教学内容。科学是发展的,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只看结果是不对的,科学是过程论,既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②具有学科性原则。生物科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研究的领域,发展的历史等,这些都要求了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有所区别。体现出明显的学科特点。“生命”是生物学科最主要的特征。因此在生物的教学设计中必须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去研究活体的生物以及他们的生存空间,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生命之美。③具有民主性原则。民主性管理学生是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它是建立在对学生充分尊重的基础之上的,体现出教育对人格的尊重与关怀,让学生体验到爱的温暖,感受到学习的责任,动力,享受成功的喜悦。还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这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也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有力挑战。树立服务于学生的意识,是教育民主化

新课改下的教学设计

新课改下的教学设计 一.课前系统 1.教学内容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简要说明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2)分析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的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教材内容与本学段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2.学情调查(简要分析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及能力水平、对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调查方案: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 (2)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3)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等 3.设计教学目标(参照相应的课程标准、结合具体内容撰写,注意三个目标维度的有机结合,切忌相互割裂;用语要标准) 4.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说明案例设计者是如何根据本教学主题及其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指导思想,设计教学方法的,并对选择教学方法的相关依据做简要说明)(2)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课前对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和教学流程的规划和设想,大体阐明设计的关键活动及其流程即可,可以采用流程图方式)(3)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考虑 二.课堂系统(三个方面) 1.导入设计 2.教学过程设计要注意体现: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 (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 (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育人作用 (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3.学习小结(这部分最好是教学活动的录像光盘,如果不具备摄像及刻录光盘的条件,可以采取文字描述的方法。文字描述可以采用表格式描述,也可以采用叙事的方式。采用写实的方式描述教学过程的真实情景,尽量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现象和事件描述清楚) 三.课后系统 1.设计出课后作业 2.设计出学生课后活动建议 3.教学反馈设计

新课标环境下教学设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培训讲学

新课标环境下教学设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 新要求

新课标环境下教学设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本次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经过近300名专家的共同努力,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胜任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研究者,已经成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中小学教师本人也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就教师的教学能力而言是多方面的。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核心能力。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包括具体学科教学能力、一般教学能力和教学认知能力三种。具体由下述几种能力构成:(1)认识能力,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记忆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等;(2)设计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学设计能力,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材、选择与运用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等;(3)传播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4)组织能力,主要包括组织教学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课外活动的能力、组织培养学生优秀集体的能力、思想教育的能力、协调内外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能

力、组织管理自己的活动的能力等;(5)交往能力,主要包括在教育教学中的师生交往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到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这无疑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在课堂教学前,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熟悉教材、默记讲稿,是远远不够的,一次成功的教学首先依赖于教学设计,没有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绝不可能是符合素质教育的“好”的课堂教学。 目前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1.偏重知识传授设计,忽视能力、智力、非智力和思品教育设计2.偏重教学内容设计,忽视教学目的设计;3.偏重课内知识设计,忽视课外知识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的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前根据学生对象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的再加工,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的方法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能力。 1、分析学生特点与组合教学内容的技能。 教学设计中强调的是分析学生特点与组合教学内容,在本质上就是教师课前的备课。众所周知,教学过程中有三个主要因素,即教师、教材和学生。教师的教学是将教材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并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为了使教学过程高效和优化,教师必须在课前对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2-06-28T09:15:37.59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9月总第109期供稿作者:孙呈芳 [导读]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孙呈芳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一校730060 摘要:教师要肯下功夫,刻苦钻研,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思想,给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差异,才能真正设计出一堂好课。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设计方法策略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具体说来,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那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教学设计,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合理设计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恰当,教学过程中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将直接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进而决定教学质量。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仍然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是教学的基石,是第一目标。同时,它又是载体,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在设计这一目标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吃透教材,研究教材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纵横联系。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目标才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大多数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 2.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要根据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而设计,它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注重方法和结论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的智力商数是先天已有的,而情意商数却是后天的培养和努力的结果。科学界已提出:一个人的“智商”只占其成功要素的20%,真正决定人类智慧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因此,一个具有主体性的人,其核心素质是高尚的人格。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去陶冶学生应具备的道德情操、科学品质,已是当务之急,这也是《课程标准》的要求。 下面是《圆面积的计算》的教学目标的设计: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沟通圆与其它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渗透极限、转化、以直代曲等数学思想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的良好思维品质,锻炼学生面对困难勇于克服、弃而不舍的精神。 在以上的教学目标中:第1条属于知识技能目标,它含有“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和“沟通圆与其它图形之间的联系”这两个具体的目标,也就是三维目标的“知识与技能”。第2、3条则体现了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过程性目标,即“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围绕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在过程中落实目标 教学目标一经确立,教师就要根据教学目标去组织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一切教学活动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去展开。我们在教学中,要创建条件、设置情景、扩展环境范围、采取多种形式及手段,使学生亲身体验、独立思考、协作互补,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知识、锻炼思维、培养出情感。例如,《圆面积的计算》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就应该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以复习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面积公式引入新课。(“转化”的起点) 2.进入探求新知的环节后,可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圆面积的求法,再通过合作交流和教师的引导,明确转化的方向。 3.动手实践,完成转化。让学生通过剪、移、拼等操作活动,完成由圆到近似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转化。此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沿半径剪开”的必要性。(转化的关键) 4.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师应作小结并再现公式的推导过程,同时启发学生去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落实数学思考目标) 5.保证课堂练习的质量和时间,以使学生牢记和熟用公式。同时,教师要根据课堂交流和作业反馈信息,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度进行量化检测。(落实知识技能目标、解决问题的目标) 三、精心设计练习题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理念贯穿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充分体现在每堂课的练习设计中。一个好的练习设计,直接关系到我们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练习作为学生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它不仅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手段,而且还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总之,设计好一堂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节课都设计好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作为教师要肯下功夫,刻苦钻研,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思想,才能真正设计出一堂好课。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进行已久,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解放了思想,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全方位了解了新课程的教材体系,构建出一种全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而课堂,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是开启和展示学生智慧的核心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是新课程的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审视教育行为,了解学生动态,提取研究信息, 激发创造灵感。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是怎样的呢?如何去设计一节课,上好一节课? 一.引领课堂的目标要明确 曾看到这样一句话:一个跛足但方向正确的人员必比健步如飞却误入歧途的人要快得多。对于一节课,目标的作用也最为重要。设计一节课首先应考虑的不是导语的设计,情境的设计,教具的准备,而应首先确立明确的目标。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应是多维的,应从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考虑。我认为这些目标中一定有一个核心目标,在达成这个目标的同时,往往也达成了其他目标。所以,我在设计一节课时,一直有“一课一得”这个目标意识。 有了明确的目标,接下去才应去考虑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等,往往我会设计不止一套方案,最有效达成目标的优

先考虑。一节课上下来,我首先反思的也是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是否有所得,目标的实现过程是否愉悦。 二.构建课堂的设计要精心 1、妙设导入语,让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 如果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那么“主旋律”的引人入胜固然重要,但“起调”的扣人心弦也同样不容忽视。一节课的开始学生就能兴致盎然,无疑会为整节课的学习埋下成功的伏笔。在实际操作时有许多有效而又有艺术性的导入方法。如: ①设置情景激趣法。在教学《死海不死》时,可以设计以下导语:“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海浪阵阵,波涛滚滚。有一条小船,在风口浪尖上颠簸。船上的人吓得不知所措。一个浪头过来,船翻了,人落入茫茫大海。此人不会游泳,周围又没有其他船只,连呼救都不可能,看来此人必死无疑。但奇怪的是,这个人没有被海浪吞没,却安然无恙地回到了岸边。原来,这个人掉进了死海。为什么掉进‘死海’却不死呢?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会告诉我们原因”。 ②概述内容设问法。在教学第一册《天上的街市》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在朦胧的夜晚,仰望深邃的夜空,看着那一颗颗眨着眼睛的星星,多么令人神往。天空多么神秘、多么美妙。你看,那颗颗闪烁的星星,多么像美丽都市夜晚的街灯。那朗朗的星空,就像一座天上街市。那里各种物品琳琅满目,街道上、商店里行人如梭,构成了一幅天上街市夜景图。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例:解剖器使用(2010市长陵中学视导课) 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例:克隆羊(2004市视导课),更多的是目标不要求的无用内容教学目标为教学主题服务例:安全用药(区青年教师大赛课) 一、当前教学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1.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比较空,或者写的不是理念。例如摆上一堆建构主义、多元智能之类的东西,什么时髦说什么,什么大说什么。还有的老师想,你不是说不能写大吗?那我就写具体的,结果写是出的都是具体怎么做、而不是理念,是具体的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甚至把教学资源也写到理念里来。 2.教学目标制定比较笼统。大家都知道要围绕着知识、能力、情感这三维的目标来制定,但是知识制定到什么程度?它的依据是什么?能力怎么写?情感怎么定?写得都比较笼统。最关键的是对象不清楚,缺乏可测性。也就是说,你要求这一节课让孩子哪一方面的能力有提高写得比较笼统。例如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等等这样一些说法,都是比较笼统、不具体的、更是不可测的。怎么就叫具备了?怎么就说明他的实验能力提高了?说不清楚。情感目标更是如此,例如培养学生认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样的东西太大了。辩证唯物主义是一个大的观点,这里面结合我们的学科、结合这一堂课,它的特点是什么?写得不清楚。 3.教学组织形式时髦化。什么时髦写什么,该不该合作、该不该探究、该不该讨论,一股脑都来了。其实很多地方有更好的、更多样的组织形式。 4.学习者分析和教学评价设计形式化。学习者分析老师说学生已经具备了什么、这节课我应该怎么样,流于形式的东西比较多。 5.缺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是非常普遍的问题,其他学科也存在。 6.把教学设计理解成教案或课堂实录,把一节已经上完、上得比较好的课,从第一句话说什么开始,到最后一句话,全都记录下来,显然这不是课前教学设计。有些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都一一设计好了,那是不符合课前教学设计的,而是一节课的具体的实录。 教学设计到底是什么?它既不是教案、又不是课堂实录,用一个比喻来讲,可能更容易说清楚。例如要盖一个标志性的建筑,肯定要有设计。首先是一些理念上的设计、功能上的设计,例如要求它达到的高度、要求它写字楼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水电热达到什么样的要求,这些都是先前的设计。只有这样一个设计,工人是不能盖楼的,必须把它细化为施工方案,建筑工人才能按照这个设计去一点一点地施工。从一开始设计到整幢楼盖完,共经历了3个阶段,首先是开始的那些设计,然后是施工方案设计,最后产生了作品,这三个阶段就相当于教学设计、教案和课堂实录。课堂实录相当于盖好的这幢楼,是作品。教案相当于施工方案,非常具体,例如这个地方用水泥、那个地方用什么砖等等。而教学设计是教案之前的,主要是内容分析、学生分析、方法的选择、大的策略和过程的设计。 二、写教学设计之前,应该清楚的2个问题 (一)问题1:什么是有效教学 1.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追求的是课堂教学的达成度,课堂教学的效果。按照课堂教学的效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1类是无效甚至是反效的教学,上了半天还不如不上、不如学生自己看,把学生都讲糊涂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