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心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

最新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心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

最新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心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
最新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心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心理形态和社会文

化环境

" 内容摘要:农民工作为一个社会整体从发展趋势看,必然要向市民转变,然而农民工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其转变方向也不是唯一的,在这一进程中,农民工的心理形态是复杂的。除了要从制度层面考虑加速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外,本文认为还要关注农民工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心理类型社会文化

我国农民工这一独特的社会群体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农民向城市市民转变,这是城市化战略的应有之义。有学者把这一转变分为两个阶段:农民向农民工的转变和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变。因此农民工的市民化是其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它跨越了农民到城市的历程。考察农民工,我们会发现,农民工既不是原先意义上的农民,也不是城市市民,他们成了城市和农村的边缘人,人们谓之"城乡边缘人"。然而,农民工的这种边缘性,应该是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产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步伐将加大。

一、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心理形态及困境

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和适应过程,是农民工的价值观念、心理形态和行为模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农民工作为

整体必然要在城市生存下去,并向市民转变。但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工面临矛盾的心理状态。

1、分析的视角--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和对城市的心理态度

笔者从农民工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状况及他们对城市的心理态度,依据他们有没有可能留在城市和想不想留在城市成为城市市民两项因素,来分析农民工对市民化的心理。这里所涉及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主要考虑的是经济水平,包括农民工的收入状况和社会制度、政策等赋予的待遇等;对城市的心理态度主要是指对城市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现代文明的认同度。这两项内容不能完全反映农民工在该问题上的思想,但应当承认,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中,这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另外,这里所言的经济水平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并且在当前情况下,农民工的经济水平是由农民工个人的收入决定的,因为由社会制度和政府的政策所带来的额外待遇非常少见。

2、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心理形态

根据以上角度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会发现有几种复杂的情况,简称为四种类型:能而欲、能而不欲、欲而不能、不能不欲。"能而欲"型一般是指经济条件比较好、有一定文化水平、有一定创业能力的人群,他们基本具备留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条件,并且在心理上认同城市,接受城市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希望在城市长期生活下去。"能而不欲"型从能力上说对留在城市生

活没有大的问题,但是在心理上,他们一般不认同城市的生活,往往认为城市是自己挣钱的地方,到一定的阶段要回归农村并在农村创业。应该说,这部分人是有明确目标的。

"欲而不能" 型比较向往城市市民的生活方式,在心理上也已经有了认同感,不希望自己回到贫苦的农村,但是他们在经济层面上并没有能力让自己在城市很好地生存。"不能不欲"型同样没有能力让自己生活得如市民一般,因此他们也不想留在城市,认为城市不属于自己,这种类型的群体可能形成两种情况,一是因为不能而不欲,二是主观上确实不欲,客观上确实不能。

从四种类型看,前两种类型尽管对城市的看法截然不同,但他们有很明确的态度,心理认定也比较肯定,留就留,走就走,目标很明确,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会比较积极向上,心理状态是稳定的。但后两种类型就不一样了。"欲而不能"型由于有比较强烈的心理认同而事实上又不能做到,往往"眼高手低",容易产生一种较严重的矛盾心态,表现得焦灼、不安,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从而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不能不欲"型因为有"不能所以不欲"和"不能也不欲"两种情况,比较复杂和矛盾。一部分人可能会有在城市打工挣钱,回家过平淡生活的念头,但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看到了现实差距而认同了自己的生活定位,认识到自己凭能力留在城市是不可能的,对城市、对生活会有一种无奈的情绪,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丧失自信心,对社会抱消极态度,同样会形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以上分析的农民工的心理形态,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剖面分析,随着市民化

进程的推进,农民工的心理类型会发生变化。根据不同时段的经济情况等因素,各种心理形态的农民工都有可能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但从总体发展趋势看,后两种形态的积极转向是向前两种转变。在这种转型加剧的进程中,城市化的进程在加快。笔者以为,农民工在市民化进程中的心理形态,特别是他们存在的心理困境反映了一种社会发展现实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人们应当考虑如何在发展的进程中加快农民工的心理形态转变,这就需要人们从影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文化环境

阻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就来自社会结构和制度安排。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和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制度,使农民工尽管身在城市,也不能够享受城市的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不能参与城市公共资源的分享,无权参与城市的公共行政和社会服务体系,也没有专门的机构和合法的组织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除了这一系列制度性的因素阻碍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脚步外,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还受到一些非制度性因素的制约。笔者认为,虽然制度性的问题是根本性的,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和农民工自身存在的矛盾心态也是关键的问题。

1、政府认识上的偏差

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中,政府起着领航员的作用,也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有力推动者,政府的言行决策引导着农民工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也引导着城市市民对农民工的心理态度。然而政府在对待农民工的问题上,往往存在很多认识上的不足,从而导致决策上的偏差。

首先是认为农民工会抢了城市职工的饭碗,不利于解决城市职工的再就业问题。这是因为,农民工进城就业往往与民营企业的发展相联系,农民工聚集的城市,一般都是民营经济发达的城市,而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搞活城市经济的基础,这将从根本上拓展城市的就业空间。民营经济的发展在为当地增加税收、从而为国有企业改革成本支付提供财政支持的同时,也积累了兼并、重组和收购国有企业的能力。民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收购国有企业盘活国有存量资产,使处于下岗或"半下岗"的国有企业职工实现再就业。这一论断是被实践所反复证明的。即使换个角度看,农民工与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城镇劳动力就业也不矛盾。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城市苦、脏、累、险岗位和艰苦行业,如建筑业,是城里人不愿问津的行业;农民工就业集中的民营企业,其工资报酬、福利待遇明显低于城里人的预期,其高强度的劳动、严格的管理也是习惯了国有企业的人难以适应的。因此,农民工的就业和城市劳动者的就业有互补的作用。当然,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及人员素质的提高,农民工与城市普通劳动力的竞争将会加剧,对城市劳动力的替代作用也会增强。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这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优化,其结果是社会整体效益的提高和就业的扩大。对劳动力市场竞争中的弱者,政府应通过就业扶持和社会保障加以保护,而不能用城乡分割和市场垄断的办法加以解决。

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保障相关的调查研究

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保障相关的调查研究 发表时间:2013-06-25T14:15:54.5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6期供稿作者:常金兰董燕艳[导读] 参保组与未参保组农民工一般情况现状在所调查的279例农民工中,参保组农民工170人,未参保组农民工109人。常金兰董燕艳(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315010)【中图分类号】R35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6-0412-02 【摘要】目的了解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与心理状况的关系,从而为农民工政府的决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80名宁波地区农民工进行调查。结果未参保组农民工SCL-90评分总分显著高于参保组农民工,进一步分析发现未参保组农民工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均高于参保组(P<0.01)。结论参加社保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于未参保者好,因此,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工收入,保护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有利于农民工的心理健康。【关键词】农民工心理健康社会保障 农民工,也称“进城务工人员”,指的是在城市或城镇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1]。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并未完全覆盖所有人口,由于户籍管理的二元结构,农民工群体往往缺乏应有的保障机制,得到的待遇与城市居民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农民工在城市里属于弱势群体,社保制度不完善。当遭遇重大事件或疾病时,农民工常常面临极大的心理压力。在农民工问题中,比较重要的是农民工心理问题[2]。本文通过调查参保与未参保农民工的心理状况差异及主要表现,来了解社会保障体系与心理状况的关系,从而为政府的决策制定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采用便利取样法,以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宁波市农民工为调查对象,共发放280份问卷,回收280份,回收率100%。剔除1份无效问卷,问卷有效率是99.64%。其中参保者170例,未参保者109例。纳入标准:农村户口在城市务工半年以上;无精神病史,意识清晰;知情同意。 1.2 调查方法由农民工自行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填写时由受过心理测定培训的我校学生指导。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人均月收入、从事工作性质(建筑业与非建筑业)、工作稳定性等。症状自评量表共90个条目,包含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采用5级评分法,从无(1)、很轻(2)、中等(3)、偏重(4)、严重(5),分数越高,心理状况越差。 1.3 统计处理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用百分率、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参保组与未参保组农民工一般情况现状在所调查的279例农民工中,参保组农民工170人,未参保组农民工109人。与参保组农民工相比,未参保组农民工以女性居多,年龄以中青年为主,文化程度偏低,工作稳定性略差,大部分有小孩,人均月收入较低,以建筑业为主。两组农民工一般资料如表1。 表1 参保组与非参保组农民工一般情况(n=279)

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硕士学位论文 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姓名:于乾顺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行政管理 指导教师:杨文健 20070301 摘要 农民工市民化,狭义是指城市农民工在身份上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合法身 份和社会权利的过程;广义是指农民工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全面向城市市民的转化,以实现城市文明的社会变迁过程。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必将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目前,农民工在城市里的边缘化现象依然突出,而且由于城市化水平较低和各种观念制约,以及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等体制藩篱的阻碍,未来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依然步履维艰。针对农民工市民化遭遇的种种困境,本文深入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应对策。对策要求必须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彻底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壁垒,积极促进农民工的政治参与,实现其政治、社会地位的提升;必须加强就业制度创新,建立城乡一体化和谐平等的就业体制,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同时要加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实现农民工收入的增加和经济地位的提高;必须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制,落实农民工的市民待遇,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的“安全网”之下;必须落实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深化义务教育制度改革,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必须推进城市化发展,拓展农民工市民化的居留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必须统一社会各阶层思想认识,建立正确的市民化观念,优化农民工市民化舆论环境。文章最后以江苏省苏南地区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力图通过这一典型的实证,来证明前述解决对策在突破农民工市民化困境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对策 Abstract Peasants engineering citizcns,in a narrow Sell∞,means the process for them to get the same and equal social rights and identities as urban citizens.In a broad sense, it means the transformation of identity,status,value,rights and producing and lifestyles to the urban citizens in an all-round way,which helps to realize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modem urban civilization.Peasant workers engineering urban citizens will help to benefit the income of peasants,accelerate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improve the peasants in an all-round way,solve the present

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

扶沟县职业教育中心农民工培训专题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 许红凯 2011年7月10日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由于受金融危机和就业竞争激烈的影响,在一些企业,一线职工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心理紧张、痛苦压抑、垃圾情绪、丧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由此导致的效率下降、士气低落、事故增加、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逐渐凸现。为此,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我主要给大家介绍自我意识教育,健康情绪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等内容以及如何维护正常的心理,这些内容对农民工而言十分重要且容易被忽视。 第一节自我意识教育 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是隐藏在个体内心深处的心理结构。个体正是通过自我来认识自己,调节自己,在环境中获得动态平衡,求得其独特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强调自我教育,为农民工的自主和谐发展提供了更科学,更全面,更有效的指导。 一、自我意识的内容和要求 自我意识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是,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管理自我,在积极的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指引下,调动身心能量实现自己的最佳发展。

积极的自我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1、对自己的认识客观全面 传统的教育重在引导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忽视对自我的了解。其实,认识自己比认识他人更难,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自己的认识主观、片面,就谈不上自我完善和发展。 2、愉快的接受自己 既要接受,喜欢别人也要接受和喜欢自己。人皆有缺陷和不足,任何一个被大众羡慕的人,必定有着许多自我不满意的地方。所以,不悦纳自己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尤其是青年工人。悦纳自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条件。不能接受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是许多心理问题的根源。 3善于自我管理 善于自我管理的人能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有意义的,可实现的目标,调动全身心的能量,抵御奋斗过程中不良诱惑追求目标的达成。 二、自我意识教育的要点 1.正确的归因模式 人们都有探究行为的结果的倾向,心理学称之为归因。有人习惯于把成败的原因归咎于外部,如任务的难易,运气的好坏;有人习惯于成败的原因归咎于自身,如:努力的程度,能力的高低。这种个人带有倾向性的归因方式被称为归因模式。人们的归因模式会影响人的成长,正确的归因模式能帮助人们找到结果发生的真正原因,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自我完善来优化行为结果。不良的归因模式会造

如何解决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如何解决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经济学08-2班孙涵我国农民工问题上出现一个新的发展动向即第一代农民工逐渐变老,退出城市,“第二代农民工”悄然出现在城市舞台上,并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由于第二代农民工身上反映出许多独特的新现象、新特征、新问题,使得这一群体成为我们特别值得研究的对象,成为政府、媒体和学界近几年倍加关注的热点。 市民化问题应当来说是一个综合性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思路。因此学术界对这一研究比较集中一些。其中,武汉大学刘传江教授的研究及观点颇具代表性。他在《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等文中,对农民工市民化命题的提出及界定、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重要性与进程、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挑战与对策等作了系统的学术研究。当然,也有不少论文直接探讨了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当中的一些具体性问题,如第二代农民工的城市距离、城市适应与融合问题、第二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与自我定位问题。 第一,农民工市民化命题的提出及界定。农民工市民化命题的提出源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从理论层面来看,主要基于我国城乡人口转移“先从农民到农民工”,然后“再从农民工到市民”的“中国路径”,以及经典的教科书理论上的“一步转移理论”不能有效地解释城乡人口转移的“中国路径”所面临的理论困境。因此,需要我们用“农民非农化理论+农民工市民化理论”的“两步转移理论”取代传统的“农村人口城市化”或“农民市民化”的“一步转移理论”。从实践层面来看,“农民工

市民化”命题的提出是基于进城农民工现实的生存状况及其对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不利影响。他把农民工市民化界定为“离农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克服各种障碍最终逐渐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和现象,包括四个层面的涵义:一是职业由次属的、非正规劳动力市场上的农民工转变成首属的、正规的劳动力市场上的非农产业工人;二是社会身份由农民转变成市民;三是农民工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和市民化;四是农民工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城化。” 第二,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重要性与进程。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加速城市化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最终出路。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中,第二代农民工是市民化意愿越来越强烈、市民化过程最为迫切,同时也是比较容易融入城市被市民化的群体。随着第二代农民工进入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如果他们长期不能迈过“市民化”这道门槛,积累到一定时期、发展到一定程度极易成为“问题农民工”,进而引发成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城乡的社会稳定。如何来评价当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刘传江、徐建玲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指数定义为留城意愿率(W)与留城能力指数(A)乘积的平方根。在此基础上,他们还进一步建立了一个反映农民工市民进程的测度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外部制度因素、农民工群体市民化进程和农民工个体市民化进程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有详细的二级指标和具体的量化计算方式。运用该指标体系并结合相关调查数据测算的结果显示第一代农民工处于市民化的初步阶段或称之为低市民化进程阶,第二代农民工处于中市民化阶段。

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及对策研究

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解决势在必行,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涵义已经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性,接着结合当前形势,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强调“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这说明我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挑战与问题以及中央解决此问题的决心和力度。农民工问题不仅涉及其自身的问题,而且涉及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可以说,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三农问题,城乡差距问题的有效解决具有重大意义,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也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许多学者的综合调查,个案研究,本文对农民工的概念做如下说明:一是指具有农村户口,并且拥有少量的承包土地,但主要在非农产业领域工作,家庭基本生活的来源是打工收入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二是指原籍为农村,失地后成为市民靠打工收入为生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基本特征有:主要从事非农产业工作;打工收入是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城市不直接占有生产资料,在农村拥有少量土地的经营权,但也有一些农民工已经出租甚至转让了对土地的经营权;并没有摆脱几千年的“农民”身份,而是一群具有产业工人外表的“农民”。 现阶段我国的农民工大体上包括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由于城市发展而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两个方面。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分为两方面:异地转移,从相对落后的农村到城市打工;就地转移,直接在乡镇企业工作。 市民化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它既指地域空间的转移、从事职业的转变,也强调在转移、转变过程中,行为方式、心理状态、思想观念等方面接受现代城市文

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

湖北日报/2010年/6月/1日/第011版 关注 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 陈会君杨麟 今年以来,富士康员工发生惊人的“十二连跳”,一个个年轻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引起了整个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状况的高度关注。中华全国总工会5月29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对青年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关心职工的生产生活,使广大职工有尊严地生活,实现体面劳动。据统计,我国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中,“新生代”占到60%,大约有1亿人。这些人和他们的父辈不一样,他们在追求更多经济收入的同时,还追求更多的交流和被认同。农民工与市民虽然共同生存在同一空间,但在社会心理上,农民工却存在着高度疏离感。农民工进入城市后,面对的不仅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而且由于劳动时间长、工作条件差、工资低等诸多实际困难,心理困扰也随之而来。不少农民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卑、失落、压抑和缺乏归属感等负面心理问题。心理专家分析,这些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80后和90后,身心还不够成熟,面对问题有很多困惑,受挫后容易绝望。如果此时没有足够的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持续的压力会引发自杀的想法。这一阶段,尤其需要他人的关心和引导。 如何让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走出“心理围城”,专家认为在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疏导措施的同时,最根本的是政府企业和社会应该为农民工住房、教育和医疗等社会需求提供政策保障,让这些农民工享受体面劳动,融入城市生活。 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 ——访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邓大松 一直研究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邓大松谈到最近发生的“富士康员工12跳事件”时,扼腕叹息。“太可惜了,都是非常年轻的生命!”他告诉记者,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根本原因是我国社会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社会矛盾多发的特殊历史时期中,一些企业忽视了劳动者体面劳动的精神诉求。 在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体面劳动”正是劳动者的最好“福利待遇”,也是对劳动者付出的最好回报。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很多人来说,自他们走出家门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像其父母辈那样想过再回家做农民。当看不到靠打工在城市安家生活的可能性的时候,身陷这种处境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认同方面出现了严重危机,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和情绪问题。 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有生产没生活。生活就限于三餐和睡觉。工人彼此间没有交流,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邓大松认为,这种半封闭化的管理方式不符合中国国情。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繁重、节奏性较强、竞争性较大,同工不同酬,工作努力,对社会期望值较高,然而其回报并不高,这使得他们的心理落差大,当这种不平衡的情绪超过了一定的度就可能会做出过激行为。 邓大松认为,农民工实现体面与尊严之所以步履维艰,主要症结是劳资双方的地位不平等,再加上相关的法规欠缺,因此难以有平等的对话机会;没有平等对话,就意味着一方的屈从与忍受。此外,企业里工会职能孱弱,政府部门职责缺位,使得这种平等对话的机会更为渺茫。 他建议,企业在管理方面,应该认识到员工是企业生产力的主力军,关心职工的生产生活,让员工能够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体面劳动。企业的管理既要合法更要合理,合理加班,尊

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 (1) (一)农民市民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1) (二)农民市民化还直接关系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1) (三)农民市民化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2) 二、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 (2) (一)户籍制度和就业政策的限制 (2) (二)社会保障制度缺失 (2) (三)农民工自身素质的限制 (3) (四)随迁子女教育问题 (3) 三、农民工市民化的解决对策 (3) (一)放宽户籍制度 (3) (二)完善社会保障 (3) (三)提高农民工素质,培养农民工新市民意识 (4) (四)加大力度,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4) 参考文献 (4)

摘要: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社会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我们有必要关注农民工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趋势在增强,所谓农民工市民化,指的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借助于工业化的推动,让农民离开土地和家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从事非家产业,其身体、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这一趋势的出现,使农民工问题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我觉得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农民工市民化,接下来主要探讨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 (一)农民市民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我国现阶段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我国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但农民增收的效果不明显。农村劳动力过多,人均支配的土地资源太少,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无疑是最根本原因。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现阶段在乡镇企业不可能更有效吸收大规模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剩余劳动力根本出路在于向城市转移,变农民为市民。这样一方面使从土地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能够依靠城市非农产业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又通过农民市民化大幅度减少农民,把闲置的土地资源适度集中到农民手中,提高农业劳动力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留在农业中的劳动力才能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活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获取更多的收入。所以依靠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来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发展的出路之一。 (二)农民市民化还直接关系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当前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仍然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出路又在于农业现代化。而实施城市化战略,加快农民向城市转移,变农民为市民,又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乃至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只有把大多数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在城镇中获得稳定的职业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经济落后和贫困问题;只有把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商业中来,才能实

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支持

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支持研究 王一(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摘要:本文引入了马克思生存人性论的研究假设,为农民工市民化研究提供了一个主体的视角。在考察中外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可资借鉴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支持体系处理农民工的相关问题。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d Marx to survive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research supposition,has provided a main body angle of view for the peasant laborer resident research.In inspects in the empirical base which in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farmer resident process may the capital use for reference,proposed the peasant laborer resident policy support system deals with peasant laborer's related issue.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支持 Key word:Peasant laborer Resident Policy support 作者简介:王一(1986—),女,吉林省榆树市,硕士研究生,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为项目“’十二五’期间吉林省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D6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11)-02-0121-02 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步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轨道,但是由此引发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并没有与农民向工人的转化、村民向市民的转化同速进行,从而出现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规模庞大的新生社会阶层—— —农民工。作为农民,他们获得了进步和发展的机会,可以说他们比中国现代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自主;但作为工人,他们似乎比中国现代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困惑。因为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已经在城市劳动和生活了近三十年,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城市运转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他们实际的生存状况和权利却与之相去甚远。因此,工作和生活地点的转移并不意味着市民化的完成,农民工的市民化需要系统的政策支持体系做支撑,只有帮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使之成为一种主动的自愿性选择,才能够说农民工完成了实质意义上的市民化。 一、政策支持的视角:从制度变迁到人的发展 当前国内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大多出于四种视角:其一是现代性视角,探讨农民工从传统向现代、从乡村到城市、从封闭到开放转变的过程;其二是农民工社会化的视角,即农民工应该从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来适应城市生活;其三是农民工—— —城市互动视角,认为当前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社会距离正逐步加大,导致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社会生活的不足;其四是社会网络的视角,主要探讨农民工在进入城市后如何进行社会网络的建设以支持其城市生活1。而这些视角最后不约而同地将制度变迁作为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对策依据,主张农民工要实现市民化,就必须进行包括农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的制度改革,其中尤以强调户籍制度改革的观点较为突出。但是这种思路存在着没有从研究对象—— —农民工群体内部的视角去看待农民工市民化的缺陷,这直接导致了当前大量农民工研究先天带有一种理想化的思路,没有将农民工的发展与制度变迁结合起来,难以探讨农民工市民化制度改革的具体操作方法。 鉴于此,本文从研究对象内部出发,用“人的发展”的视角来探讨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支持问题。“人的发展”视角的理念来源于马克思的生存人性论,即:物的生产是人的生产的条件。人类社会建设的目标就是形成一个人的自由的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内,一方面通过物的生产解除了自然对人的强制,一方面也通过改革与社会变革废除了社会对人的强制。人的发展的视角认为人都是一种面向自然的社会化生存,人就是中心,人的需要的满足就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从人的发展的视角出发,农民工市民化也就是农民工、政策与市民化的有机统一,结合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环境,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支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处理农民工与其他人之间关系的政策,二是处理农民工自身在市民化中的政策,三是处理农民工的生产与生活关系的政策,四是处理农民工生存的城乡地域矛盾的政策。对此,本文将在考察中外可资借鉴的经验的基础上,展开具体的论述。 二、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支持的中外启示 主要考察较为典型的以英国为代表的强制性非农化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跳跃式转移”和“农村非农化转移”相结合的非农化模式,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一)英国农民市民化的过程 英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过程最早开始于11—12世纪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农村人口向城市持续转移的浪潮。这一时期迁移的对象主要是穷人,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存,距离也比较长。在15—17世纪,英国又出现了第二次劳动力快速向城市转移的浪潮。这一时期迁移的对象主要是商人、工匠和青年人,迁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前途和获得丰富的生活资料,迁移的距离较短。而英国劳动力流动最稳定、规模最大的时期是从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的,前两阶段虽然劳动力转移规模较大,但到工业革命前的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农业人口仍占80%以上,而此后的圈地运动使英国的农业人口骤降到总人口的25%。从转移模式来看,英国农村人口非农化主要是以圈地运动为核心的强制性转移模式。英国城镇非农产业所需要的劳动力主要也是通过暴力的方式从本国农村强制性转移出去的2。 (二)日本农民市民化的过程 日本是一个山地多、耕地少、土地贫瘠、资源缺乏,但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1947年,日本农村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约为54.2%,属于典型的“传统型”产业结构国家。此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农村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急剧下降,1955年为40.2%,1975年为13.9%,1998年为5.2%。日本农村劳动力能够顺利转移出去,首先得益于其就业容量较大的非农产业,工业地区主导产业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就业机会的扩大是其根本原因。另外,迅速发展的机械工业、钢铁工业等产业大量吸收了从农村分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日本政府在农村人口非农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本国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的特点,对 和谐社会社会 121 --

小学外地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学外地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一、案例情况介绍 学生姓名:张娇 所在学校:崇岗九年制学校 所在年级:四年级 二、研究问题 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四年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但面对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四年级的学习,特别是对升学有一定压力,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张娇是个胆小的孩子,她性格内向、孤僻、懦弱,缺乏自信心,并且是单亲家庭。不爱说、不爱玩、不爱交往,只是静静地坐在角落里,默默地看着别人游戏、玩耍。有时也踌躇满志、跃跃一试地想做一些事,但常常因自我感觉较差,害怕失败,怕被人取笑而情绪低落。有时,自己明明会的问题,看着别人抢着回答而不敢举手。常常是被人遗忘的一个角落。 三、分析原因 张娇是我们班一位很普通的女孩子,她从四川转到我们学校。通过一个月的接触,我发现她平时很少开心地与他人交谈,和老师说话时,更多的时候会脸红、害羞、腼腆。根据平时的观察,我作出了以下判断。该同学可能存在这样几个问题:1.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以至使人际关系受到障碍。2.学习方法不当,接受知识慢,在班级学习成绩暂时落后。在这二个问题中,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成绩差是根本。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引发自卑心理的滋长,总感觉自己在同学面前低人一等,从而导致人际关系障碍的形成,以至只能沉默以对。 四、指导策略 要帮助她,首先就是在态度上要完全地接纳她的现状,并让她认识到她的成绩是可以改变的。 (一)发挥集体的力量,感受温暖 同学的帮助对她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

关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调查报告 ——基于对鄂巴蜀农民工的调查 摘要:农民工市民化对于统筹城乡和谐发展,解决城乡二元体制带来的弊端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本调查报告基于对鄂巴蜀农民工的调查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表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社会认同体制性遗忘 改革开放以来,从东部沿海开始,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第三产业对工人和服务人员的极大需求与农村劳动力过剩,种地收入较低的现实催生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截至2009年全国外出农民工的数量已经达到14533万人。同时,农民工内部也出现了代际更替,80年之后出生的外出农民工,通常我们也将其称为‘新生代农民工’”[1]。农民工在为城市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却与城市居民在身份、地位和权利上存在着很大差距,这种差距埋下了农民工反社会心理的隐患,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农民工市民化的含义 市民化问题是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和城市化加速的进程中产生的,最初出现的是“农民市民化问题”,“农民市民化是指在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借助于工业化的推动,让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大部分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2],这种表述没有囊括农村的闲置劳动力(无地可耕的农民),以及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民,因而不能直接阐释“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本文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分析是基于郑杭生老师的定义,“是指作为一种职业的农民( Farmer 或Cultivator) 和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农民(Peasant) 在向市民( citizen) 转变的进程中, 发展出相应的能力, 学习并获得市民的基本资格、适应城市并具备一个城市市民基本素质的过程。”[3]这样,在分析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由农业生产活动转变为非农生产过程中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转变,还要充分联系农民工的户籍问题。 2、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 本次的调查对象是:来自湖北省黄冈市与钟祥市,四川三台县和重庆潼南县共计75名农民工,其中黄冈市14名,钟祥市25名,三台县28名,潼南县8名。前三地的农民工的情况,均为同学在自己家乡就近统计调查所得,潼南县的农民工全部是出生于80年代后期的新生代农民工。 2. 2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5份,回收75份,有效问卷65份,问卷有效率为86.7%,问卷的调查数据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进行了汇总与分析。为了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在潼南县的同学,对5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以期对他们融入城市的过程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2. 3基本情况

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影响因素研究余京津

Vol.9No.5 2012年5月 第9卷第5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May.2012一、前言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出现的特殊群体,也是学界、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群体。上世纪90年代初期,“农民工”一词正式进入了国家政策文件,获得了政策层面上的认可,“进城务工农民被称为农民合同制工人,简称‘农民工’”(参见:1991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令第87号:《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第一章第二条)目前在城市中的农民工数量已经达到2亿,这一批人为我国的城市发展做出了了巨大贡献,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的贡献已经有结论性的共识,同时也关注到农民工在城市受到户籍制度限制、缺乏社会保障支持、经济生活水平偏低等多方面问题。进入21世纪,在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0%多的大背景下,城市化与市民化进程不均衡,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凸显出现,成为“当代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 二、文献回顾 国内最早提出农民市民化的是黄祖辉等学者,1989年他们在《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一文中提到这一概念。但此后研究几乎空白,形成1989、1994、1999年3个断点,从2001年开始,文献资料才逐年增多。最近几年学界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讨论较为热烈,笔者将其归纳为身份认同、社会融合与社会排斥和整体市民化程度三个视角,并且这三个视角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自我认同影响社会融合水平,社会融合水平又是整体市民化程度的重要体现。 农民工市民化这一命题本身就包含了从农民向城市市民的身份转换,因此农民工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倾向就成为市民化程度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在对身份认同进行操作化时,有的学者采用的是“您现在不务农了是否还觉得自己是农民”(彭远春,2007;王春光,2001),有的学者则采用的是“你是否认为自己是本地人”来衡量(任远、乔楠,2010,人口研究)。这两个典型问题也体现了身份认同的两个向度。社会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的社会为目标(任远、邬民乐, 2006)。社会融合建立在对自我身份的正确认知之上,其融合 程度又影响市民化程度。张文宏等人指出,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应该包括四个部分:文化融合、心理融合、身份融合和经济融合(张文宏、雷开春,2008)。面对城市化研究社会整合 层面上的不足,王春光提出“半城市化”概念(王春光,2006)。任远等人则认为现有多数研究将社会融合看作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忽略了对流动人口感知到的城市的研究(任远、乔楠, 2010)。整体市民化程度研究视角也是本文所采用的一个视 角,目前已有的研究并不是特别多,因为大多数研究关注的是农民市民化,这就包含了失地农民市民化、政策性移民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等多个群体,专门研究农民工整体市民化的也就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 笔者通过对上述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首先是缺少整体性视角,更多地停留在个体心理层面,未能从宏观程度把握,更不能以量化的形式把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显示出来;其次在研究中探寻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影响因素时,大多数还是分散的、孤立的因素列举,像提到人力资本就是简单的受教育年限、社会资本就是有没有城市居民朋友等,缺少系统性因素研究(其实象人力资本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测量系统);最后,在前面两个不足基础上的实证定量研究,就会因为因变量的测量尺度太低和重要自变量的纳入不足,导致模型解释力不够。 三、主要概念和研究假设(一)主要概念 关于农民工的认识虽已有共识,却还没有一个严格确切的定义,由于在当下话语背景中对这一名词所包含的贬义色彩,更是有很多学者呼吁取消这一称呼。本文为了将农民工群体和“外来人口”、“流动人口”等群体区分开来,将其定义为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或非农领域)务工的劳动者。这是一个广义的农民工概念,既包括了跨越本县外出经商务工的农村户籍人员,也包括在本县务工经商的农村户籍人员和保留农村户籍的大中专毕业生。 市民化是本文的核心概念,也是学者讨论的热点。参考有关学者的市民化观点,结合农民工的特殊状态,笔者提出农民工市民化就是指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居住、生活并融入城市,脱离农民的职业和身份,真正实现从外在资格和内在素质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和结果。因为农民工市民化要经过几个阶段:职业非农化、居住城镇化、生活城市化,所以农民工的市民化程度存在差异。 (二)主要研究假设 1.人力资本假设 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影响因素研究 余京津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四川成都610072) 摘 要:本文以2009年九城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基于人 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大假设,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的市民化程度均有促进作用,并且探讨了每项资本的具体影响因素。因此,加快建设人力资本、培育再生性社会资本成为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16··

外地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外地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我校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学校83%的学生是外地农民工子女,不同的家庭教育因素和家庭环境,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再加上来自社会的不良影响,对学生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主导文化产生了一种负面影响,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学生产生了心理上的问题,如:自卑、厌学、缺乏同情心等,同时学生也形成了许多不好的习惯,学困生尤为突出。这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转化学困生,是我校每一个教师面临的挑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必须剖析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创设有利的外界环境,对学困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治,促使他们的心理活动向有益的方向转化。我在教育实践中记录了下面一个案例。 学生基本情况 学生姓名:李海平年级:五(3)班 性别:男年龄:12岁 一、学习表现 1.一年级的时候,即表现为好奇心强,课堂听讲经常搞一些小动作,虽然教师经常提醒,但转变不大。 2.课堂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主要是因为注意力不够集中,总是边玩边做,而且经常做错题或漏做题,且字迹潦草。 3.由于学习基础差,导致成绩很差,所以该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内、课外无论做什么事注意力都不能集中,且好动。 二、家庭背景 其家里有四个孩子,上面有三个姐姐,他是家里最小的,而且是男孩,父母都比较偏向他,他父亲又忙于生计,很少在家。而母亲对他的教育有时过分宠溺,再加上他母亲不识字,学习上对他的关心和督促更少。 三、心理问题与根源有三方面 1.自尊自卑,矛盾交织 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总觉得被人瞧不起,意志消沉。每次发到考卷后,便坐立不安,下课后,故意磨磨蹭蹭晚回家,平时与大家的接触也越来越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提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基本生存和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难题及其原因,探讨如何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社会、经济、制度及自身身心素质等深层次障碍,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对策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镇化,加快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不断满足我国广大农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但由于城乡文化的差异、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以及城乡二元体制等问题的存在,使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基于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和融入城市的强烈愿望,本文探讨如何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发挥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更大潜能。 一、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内涵。新生代农民工既不同于老一代农民工,又与城市市民有着较大的差别。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首次针对这部分80后、90后农

民工,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又叫民二代)”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拥有农业户口、流动到外地城市或城镇被人雇用从事非农工作的80后、90后,他们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精神生活需求,渴望继续学习,重视技能培训,强烈希望融入城市主流社会,并要求和城里人一样平等就业、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甚至得到平等的政治权利。他们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对城市社区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2011年国家人口计生委10月9日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大学生所占比例超过5%。报告关注的新生代农民工指出生在1980~1994年的80后、90后农民工。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76.3%不打算回户籍所在地,愿意回去的人中63.4%希望在县(市、区)就业。他们与农村生活渐行渐远,对融入城市有着更强烈的意愿和新的诉求。那么,什么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呢?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主要表现在:一是职业的转变,由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及由此获得的收入作为其收入的主要部分变为主 要从事非农产业及由此获得的收入成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生活地域改变,由常年居住在农村变为大部分时间、甚至常年居住和

第七篇 社会文化与消费心理

第七章社会文化与消费心理 第一节文化与消费心理 一、文化的涵义 文化的范围无边无际,它是影响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文化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态度体系以及人们创造的物质产品等等。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本章所讲的是广义的文化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二、文化的共同特征及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社会文化,但就全体而言,各种形态的文化都有共同特征。了解和掌握这些共同的特征,有利于人们更有效地组织和开展营销活动。 (一)共有性 文化是由社会成员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劳动中共同创造的,因此它为全体成员所共有,并对该社会的每个成员产生深刻影响,使其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表现出某些共同特征。就消费活动而言,文化影响表现为消费者之间通过互相认同、模仿、感染、追随、从众等方式,形成共有的生活方式、消费习俗、消费观念、态度倾向、偏好禁忌等。社会文化的这种共有性特征为企业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奠定了基础,使之有可能通过适合特定文化环境中消费者的共同要求,而赢得人们对产品的喜爱。 (二)学习性 人们要掌握、继承文化,就必须进行后天的学习,不能依靠先天遗传。学习的途径为:一是父母、教师和各类文化教育机构,采取各种教育手段,组织和促进下一代对文化传统的学习,二是通过观察、模仿和学习他人的行为,了解和接受社会文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行为也是学习得来的,而且消费者在早年学得和树立的文化观念往往是比较牢固和不易改变的。因此,企业既要注意适合消费者的文化观念和习惯行为,又要通过宣传、广告等方式,说服、改变人们过去的消费观念与习惯,让其学习使用新产品的知识,最终达到购买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三)观念性 任何社会的文化都具有一定的职能作用,为人们提供共同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准则。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自觉地遵循文化准则。同时,文化在不断发展着,现代文化中有着新旧观念并存的现象,对企业来说,了解消费者对传统文化准则与现实行为的看法很有帮助。中国人崇尚节约,购买商品要求经久耐用。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