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震反应谱的局限性及最新发展

地震反应谱的局限性及最新发展

地震反应谱的局限性及最新发展
地震反应谱的局限性及最新发展

地震反应谱的局限性及最新发展

肖燕武

【摘要】摘要:地震反应谱方法是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方法,我国2010新抗震设计规范继续将其作为求解结构地震作用的基本方法。本文回顾了地震反应谱的产生与发展,在研究了地震反应谱基本假设、基本特性及形状特征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地震反应谱存在的局限性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完善地震反应谱方法及更好地利用地震反应谱理论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提供了基础。

【期刊名称】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年(卷),期】2010(008)006

【总页数】4

【关键词】关键词:抗震设计;地震反应谱;局限性;弹塑性反应谱;随机振动

1 反应谱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在实际结构的抗震设计中,结构设计人员通常采用反应谱方法[1]。这不仅是因为此法简单易行、计算省时,而且也因为应用此法得出的结果更具有统计意义。因而,反应谱法被各国的抗震设计规范吸纳为确定地震作用的主要方法[1~6]。

现行各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广泛采用反应谱理论来确定结构的地震作用并非偶然,反应谱的出现是伴随着人类对强地震动加速度观测记录的增多和地震动性质的进一步的了解以及对结构动力反应特性的研究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和应用基于两个前提条件:足够的强地震动记录和数值积分技术[3~6]。

关于强地震动观测记录[7],早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石本已世雄就已经开始对强地震动加速度过程的观测并取得了不少弱震记录,到20世纪40年代,受日本影响的也是多地震的美国已经取得了不少有工程意义的强震动加速度,这些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