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东北秧歌《动律组合》说课稿

东北秧歌《动律组合》说课稿

东北秧歌《动律组合》说课稿
东北秧歌《动律组合》说课稿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 东北秧歌《动律组合》说课稿

哈尔滨市幼儿师范学校

舞蹈教研室:郭勇慧

说课题目:东北秧歌《动律组合》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与学情分析、二、教法与学法、三、教学程序、四、效果预测。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高教社版中职舞蹈教材中的第三章第一节,是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行东北秧歌舞蹈学习的重要技能,因此是学生必修内容。

在本节课通过教授东北秧歌的《动律组合》,让学生初步了解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艮、俏、稳、美、浪。知道东北秧歌节奏明快,动作讲究:“活在手,扭在腰,艮在脚”的特点。并能熟练掌握东北秧歌的三种基本动律:1、上下动律2、划圆动律3、前后动律并完成东北秧歌《动律组合》。

因为我们身处东北地区,作为东北人更应学好本地域舞蹈----东北秧歌。本节课是学习东北秧歌的第一节课,让学生初步了解东北秧歌的风格韵律动作特点外,主要是对其进行东北秧歌动律训练,学生只有学会了秧歌的基本动律才能表演好东北秧歌舞蹈,因此本节课是学习东北秧歌的重中之重。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幼师一年级学生。

我校一年级幼师学生,入学前舞蹈为零基础,按着幼师舞蹈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民族民间舞,本节课是一堂实践技能课,就学生自身能力而言,要想准确的把握好东北秧歌舞蹈表演风格、韵律动作特点,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本节课将运用多种

教学手段,努力让学生把知识学“实”,技能用“活”,学以致用,为以后的东北秧歌舞蹈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舞蹈教学要求和我校学生的实际能力,确立了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东北秧歌的风格、韵律、动作特点,掌握东北秧歌的三种动律动作要领,并能熟练完成东北秧歌《动律组合》。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模仿力,训练学生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提高学生东北秧歌舞蹈的表现力。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陶冶情操,增强其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舞蹈素养,增强其对舞蹈表演的兴趣。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东北秧歌舞蹈的三种基本动律。

教学难点:上下动律的动作要领

二、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设计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其获得积极性的感受和认知,从而内化认知结构。

因此在教法设计中采用“分解组合”、“影音资料”、“空白点”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趣味性,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归纳总结动作要领,逐一消化理解,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1、分解组合教学法:

教师在讲授东北秧歌三种动律的动作要领时,逐一将动作进行分解示范,强调动作要领,再进行完整示范,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反复练习实践,达到由易到难,有简到繁的学习过程,从而解决重点部分。

2、影音资料教学法:

运用现代媒体,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通过影音资料看上下动律难点动作的分解画面,学生可以边看、边学、边思考,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解决上下动律的动作发力点,从而有效掌握难点动作的要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3、空白点教学法:

在课堂练习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三种动律的动作要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教为导,给学生时间,独立思考,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趣味,分享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增强对舞蹈表演的兴趣。从而渗透德育与情感目标。

(二)学法设计

根据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完成本节课教学内容,采用以下方法:

1、观察模仿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教师在讲授动作要领时的分解示范、完整示范及影音资料,通过理解消化,反复练习实践,准确完成动律要领,从而解决本课教学重点。

2、合作探究学习法: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分组研究讨论每种动律的动作要点,学生间

可以相互学习切磋、以好带差,互帮互助,化难为易,并根据动律要

求共同协作完成东北秧歌《动律组合》,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3、自我总结法: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

总结自己动作的优缺点,从而达到再一次化解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

通过以上学法的设计,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状态,有效的提

高了学习质量。整节教学,处在师生互动,生生互评中,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趣味,分享成功的快乐,并培养学生

的协作精神,增强其对舞蹈表演的兴趣,从而也使情感目标得以实现。

三、说教学程序

首先是教学各个环节及时间分配,课上45分钟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这样五个认知过程,对东北秧歌的动律要领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将其付诸于实践,完成对整个教学的学习。接下来,我将对以下七个环节逐一进行说明。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知

首先观看视频东北秧歌---音乐舞蹈风光资料片,教师进行内容讲解,让学生了解东北秧歌舞蹈的风格、韵律及动作特点。

设计此环节意图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引出新知,为

下一环节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启发探索,学习新知

1、教师示范,感受新知

首先教师将东北秧歌的《动律组合》进行完整示范,让学生对今天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知。

2、分解组合,讲授新知

教师在教授东北秧歌三种动律时,运用“分解组合”“口传身授”教

学法,逐一将三种动律进行分解示范、完整示范。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反复练习实践,达到由易到难,有简到繁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感知中理解,在理解中实践,在实践中记忆,从而解决重点部分。

3、提出质疑,引出难点

学生在初次学习东北秧歌动律的过程中,自然会遇到困难,教师

及时提问,让学生自己说出本节课难点。

4、播放影像资料,解决教学难点

运用现代媒体,通过影音资料,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上下动律难点动作的分解画面,从而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开扩学生思维,感同身受,并反复运用动作要领,达到突破教学难点。

本环节设计意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接受,让学生对动作要领的认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并付诸以实践,使学生易学易记,优化教学,从而解决教学重难点。

(三)分组合作,实践新知

第一步:组织学生集体复习,完整的合音乐表演组合,教师可在

此期间进行个别指导,一对一的纠错辅导。

第二步: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进行复习,引导学生相互学习,

查找不足,完善组合。在整个过程中,我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

复习情况,并及时加以讲解和指导。

此环节设计意图为,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感受学习乐趣,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培养了学生间的协作精神。从

而渗透德育与情感目标。

(四)课内竞赛,巩固新知

第一步:通过组织小组间的比赛,提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死学为活学,进行有效得学习活动。

第二步:组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价,我适当的加以点评,通过学生自我总结法查找不足,有效的巩固了知识要点,实现了能力的再提高。

此环节设计意图为,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有效的巩固了知识要点,再一次突出本节课教学重难点。

(五)提升认识,拓展新知

通过播放东北秧歌舞蹈《绢花图》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东北秧歌舞蹈的精彩表演。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拓展学生知识,开阔视野,发散思维,延伸教学。

(六)回顾小节,加深理解

对本节课进行回顾、梳理,提三个问题,让学生先自己归纳总结,我再做必要的补充点拨。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确知识点,达到回顾新知的目的。

(七)布置作业指导实践

因为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有所差异,因此作业是按不同能力程度设计的,允许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作业,从而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

A层:能独立、熟练的表演东北秧歌《动律组合》。

B层:能合作完成东北秧歌《动律组合》。

C层:能跟做完成东北秧歌《动律组合》。

四、教学效果预测:

学生能力和水平的差异在舞蹈教学中是不可避免的,本节课东北秧歌《动律组合》对学生来说,掌握起来比较有难度。通过实践教学70%的同学能够熟练完成教学任务,20%的同学基本完成教学任务,10%的同学需要在课下,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基本完成教学任务。总之,通过合理科学的教法、学法的设计,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完成本节课教育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