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核医学

核医学

核医学
核医学

1、总论基础知识

核素(nuclide)是指质子数、中子数均相同,并且原子核处于相同能级状态的原子。

同位素(isotope)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同位素。

同质异能素(isomer)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所处核能状态不同的原子

防护基本原则(简):

?实践的正当化即确定该医疗实践是否应该进行

?放射防护的最优化

?个人剂量的限值

辐射防护的目的:/放射线对人的影响减低到最低限度

?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

?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

?使一切具有正当理由的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

外照射防护措施:时间、距离、设置屏蔽

内照射防护:围封、隔离放射性物质,保洁去污,个人防护

PET(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SPE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发生器:从长半衰期核素的衰变产物中分离得到短半衰期核素的装置

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制备主要来源是:核反应堆生产、回旋加速器生产、发生器生产

对半衰期较短的固体或液体放射性废物,收集放置大约10个半衰期后,可按一般废水处理。

SD标准差

2、放射性免疫

放射免疫分析的原理及反应式(论述)

RIA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放射性标记的抗原(*Ag)和非标记抗原(Ag)同时与限量的特异性抗体(Ab)进行竞争性免疫结合反应。这种竞争结合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Ag +Ab *Ag-Ab + *Ag

+(B)(F)

Ag-Ab + Ag

Ab限量,Ag*定量,Ag*和Ag的量大于Ab结合位点,二者通过竞争方式与Ab结合;随着Ag增加,Ag*与Ab结合形成Ag*Ab复合物的放射量降低,二者变化成函数关系。

建立一个放射免疫分析需满足哪些必备条件

●抗体:包括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要求:高亲和力、高特异性、高滴度

●标记抗原:指抗原分子中有一个或两个原子被放射性核素所取代。

最常用的是125I(因为比活度比较高,半衰期合适)

●非标记标准抗原

●分离:根据使用的分离剂不同可以分为:

非特异性分离方法: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如吸附、过滤、沉淀等。

特异性分离方法:利用免疫反应的特异性来进行分离的方法如双抗体法等。

3、内分泌系统

PPT思考题:(看书呗)

1. 简述甲状腺摄131I试验的基本原理及临床意义。P68

2.简述正常甲状腺静态显像的适应证、表现及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异位甲状腺的诊断

2)甲状腺结节功能的判定热结节hot nodule 高功能

温结节warm nodule 功能正常

凉结节cool nodule 低功能

冷结节cold nodule 无功能

3)“冷(凉)结节”的良恶性鉴别

4)功能性甲状腺癌转移灶的诊断和定位:

5)判断颈部肿物与甲状腺的关系

6)甲状腺重量的估算

7)甲状腺炎的辅助诊断

3.甲状腺的核医学检查方法有哪几类?每一类各举两法说明之。

4.试述甲状腺静态显像对甲状腺结节的分类及其影像表现,有何临床意义。

常用甲状腺显像剂及其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131I(有功能的甲状腺组织摄取80%,高度选择性浓聚,特异性高)半衰期较长,射线能量较高、患者辐射剂量较大,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异位甲状腺或甲状腺癌转移灶。

(2)123I为纯γ射线发射体,物理半衰期较短,射线能量适中,对患者辐射剂量小,是理想的显像剂。但123I需回旋加速器生产,价格昂贵,限制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3)99m TcO4-(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摄取,唾液腺、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摄取,非特异性浓聚)显像的特异性不如131I高,但由于99m Tc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短半衰期、能量适中、发射单一的γ射线)、辐射剂量小等优点,故临床上常规使用高鍀酸盐(99m TcO4-)进行甲状腺显像。

甲状腺显像

正常图像:

?位置:颈部正中,甲状腺舌骨前下方,左右各一叶,中间有峡部相连。

?形态:前位呈蝴蝶状。

?大小:每叶上下径约4.5厘米,横径2.5厘米。

?放射性分布:均匀。

异常图像:位置、形态、体积异常

分布均匀普遍增高:甲亢、桥本氏甲状腺炎(早期)

普遍降低:甲减、亚急性甲状腺炎

分布不均匀:热温凉冷结节

?甲状腺结节核素显像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根据甲状腺显像结节显像剂的分布的差异,可将结节分为四种类型:

结节类型常见疾病恶变概率

Eg:甲状腺单发结节常规甲状腺显像表现为局灶型的放射性缺损,肿瘤阳性显像时表现为放射性明显浓聚,可能为:甲状腺癌

?131I治疗甲亢的原理

(1)甲状腺选择性摄取131I,GD、甲亢患者甲状腺摄取131I明显高于正常。

(2)131I衰变发射的β射线在组织内平均射程为1mm,既能破坏甲状腺组织而对甲状腺周围的组织和器官影响较小。(β射线在组织内由于“交叉火力”效应,使甲状腺中心部位接受的辐射剂量大于腺体边缘部位。)

(3)131I在甲状腺内的有效半衰期平均为3.5~4.5d。

131I治疗甲亢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简)

适应症:GD、TMNG、TA

禁忌症:妊娠和哺乳的甲亢患者,计划在4~6个月内怀孕的患者

严重肝功能不良

近期有心肌梗塞

关于131I治疗甲亢的适应证:

(1)131I治疗青少年及儿童甲亢是安全有效的,年龄不应成为限制使用131I治疗甲亢的因素。

(2)用131I治疗甲状腺肿后甲状腺明显缩小,既起到治疗的作用又达到美容的目的。

(3)甲亢患者白细胞或血小板降低,不能继续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4)甲亢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

(5)GD合并突眼。

(6)甲亢伴房颤的患者。

(7)GD合并桥本病。

131I治疗的缺点:造成永久性甲减。

检查前准备:停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和药物以及其它影响甲状腺吸碘功能的物质1~2周。

4、心血管系统

冠心病(论述)?

(1)病变特点:

(2)原理:

静脉注射心肌显像剂后,能迅速被有功能的心肌细胞摄取,其摄取量与该区域冠状动脉血流量成正比,与局部心肌细胞的功能或活性密切相关。(为什么心肌灌注显像能显示心肌血流?) 静息状态下正常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与明显狭窄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85%左右)血流基本相同,心肌摄取心肌灌注显像剂均匀而可表现为正常影像。但在负荷状态下,正常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增加2~2.5倍,但狭窄的冠状动脉血流量不增加或不能增加至相同量,在影像上表现为局部摄取显像剂相对减少,显示放射性稀疏或缺损区。(为什么要做负荷心肌灌注显像?)

(3)图像类型:

可逆性缺损:负荷显像心肌显像剂分布稀疏或缺损,静息或延迟显像填充或“再分布”。

见于可逆性心肌缺血

固定缺损:运动和静息或延迟显像显像剂都存在分布缺损而没有变化。

多见于心梗、瘢痕及冬眠心肌

部分可逆性缺损:心室壁可逆性缺损与固定缺损同时存在,

提示心肌梗死伴缺血或侧支循环形成

花斑样改变:见于心肌病或心肌炎

反向再分布:见于严重冠脉狭窄、急性心梗接受溶栓治疗或PTCA,也可见于正常人,多提示存活心肌肺摄取明显增加,提示左室功能减低,多见于多支冠脉病变,是患者预后不良指标之一

室壁瘤(小题)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1)心影形态失常,心动电影显示局部反向运动,呈囊袋状膨出

(2)局部射血分数减低

(3)时相图示局部时相明显延迟

(4)相位直方图示心室峰与心房峰之间出现附加峰,相角程明显增宽

(5)心肌灌注显像时心尖部大片缺损区,倒“八”字形改变

心肌灌注显像常用的显像剂是99mTc-MIBI和201Tlcl

用于判断心肌是否存活最可靠的无创性的心脏检查的方法是18F -FDG心肌代谢显像

5、肿瘤(无大题)

阴性显像:冷区显像正常组织

阳性显像:热区显像病变组织

肿瘤代谢显像

显像剂:18F-FDG

常用指标: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

6、骨、关节系统:

骨骼组织结构特征

有机物:骨细胞、细胞间质、胶原

无机盐:羟基磷灰石晶体Ca10(PO4)6(OH)2 特性:离子交换柱,化学吸附

显像原理:

显像剂:99m Tc-MDP(亚甲基二膦酸盐)

●与骨骼无机盐离子交换、化学吸附

●与骨骼有机成分结合

●50%-60%沉积吸附在骨骼上。

正常骨显像特点(简)3条

1.全身骨骼显影形态清晰

2.放射性分布左右对称

特点:扁平骨>管状骨

干骺端>骨干

中轴骨>四肢

小儿青少年>成人

3.双肾轻度显影

静态:(了解)

(1)正常成人全身骨骼显像清晰,放射性分布左右基本对称。

(2)放射性浓度的分布存在差异,密致骨或长骨的骨干放射性分布相对较低,松致骨或扁骨及长骨的骨骺端等放射性摄取相对较多。

(3)图像质量好的骨显像能清晰分辨肋骨和椎骨,软组织不显影,双肾和膀胱显影。

骨显像临床应用(简,11大条?)

1.转移性骨肿瘤的早期诊断:

典型表现为多发、无规律、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显像剂浓集区

灵敏度很高,是早期诊断骨转移瘤的首选方法

较X线检查早3-6个月以上发现病变

2.原发性骨恶性肿瘤

3.良性骨肿瘤

4.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急性骨髓炎

?ECT: 12-48小时放射性浓集

?X-ray: 2-3周骨质破坏

5.缺血性骨坏死的诊断

6.骨创伤的诊断

伤后24-72小时放射性浓集,微小骨折、线性骨折、不完全骨折敏感性高

7.骨移植的监测

8.骨代谢性疾病

9.骨关节疾病

热区显像:Hot spot imaging临床最常见

临床最常见。

浓集程度:恶性肿瘤>良性肿瘤>正常

多发病变骨转移可能性大;单发骨移的可能性较小,需定期随访

冷区显像:cold spot imaging较少见

缺血性病变、溶骨性病变、病变进展迅速而成骨反应不佳、伪影金属纽扣钱币等遮挡

7、神经系统

脑血流灌注显像

显像原理:脑血流灌注显像剂能通过血脑屏障被脑细胞所摄取,摄取的量与局部脑血流量呈正相关,当脑细胞受损或脑缺血时,受损的脑细胞摄取放射性药物的能力明显减低或丧失,在体外通过SPECT或PET进行断层显像,即可得到局部脑血流灌注的图像。

脑血流灌注显像剂(3特点):

中性、脂溶性、小分子

脑代谢显像的原理:脑组织需要消耗葡萄糖,静脉注射18F-FDG后,被脑组织摄取,摄取的多少反映了脑组织功能的高低,在体外通过正电子符合探测成像,即可得到反映局部脑组织对葡萄糖利用和脑功能的图像。

癫痫发作期和发作间期的对比(简)

8、呼吸系统

肺栓塞(论述)

(1)肺栓塞特点:多来源于双下肢深静脉,右心等的栓子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梗塞及急性肺心病。

(2)显像原理:

肺灌注显像:显像剂是99m Tc-MAA(聚合大颗粒人血清白蛋白),肺毛细血管的直径为7-9微米,颗粒直径为10-60微米,颗粒仅占0.1%肺毛细血管床,一过性均匀嵌顿在部分肺毛细血管内,嵌顿的肺毛细血管量与肺灌注血流量成正比。生物半衰期为2-9小时,被肝脏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清除。

肺通气显像:吸入< 10 m 的放射性气溶胶或鍀气体,放射性微粒沉积并附着于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壁上,有效半减期为1 ~ 8 h,肺内放射性分布与气道通畅情况和局部通气量成正比。(3)图像特点

◆肺灌注影像出现多发性典型的肺段放射性缺损区,肺栓塞的可能性近乎100%;多体位肺

灌注显像正常(无放射性缺损区),可排除肺栓塞。

◆肺灌注显像和通气显像联合应用

●肺灌注显像和通气显像不匹配(即灌注显像呈放射性缺损区,通气显像正常),肺栓

塞的可能性很大;

●肺灌注和通气显像匹配,则考虑肺实质病变

◆肺灌注显像与X线显像联合应用

●肺灌注显像表现为放射性缺损区,X线胸片胸片正常或出现较小范围的阴影,此时

肺栓塞的可能性很大,约90%。

●若两种显像的病变部位和范围一致或X线显像显示范围大于肺灌注显像则肺栓塞的

可能性较小。

肺通气及肺灌注显像的特点

?核素显像是功能诊断。

?肺通气(V)显像:反映局部通气功能,损害的部位与程度。

?肺灌注显像(Q):反映肺栓塞患者局部血流分布、灌注缺损部位、大小以及血液动力学变化。

?V/Q 影像是否匹配。

9、泌尿系统

肾动态显像

原理:静脉注射经肾小球滤过(99mTc-DTPA)或肾小管上皮细胞摄取、分泌而不被再吸(99m Tc-MAG3,99M TC-EC,131I-OIH)的显像剂后,启动γ照相机或SPECT进行连续动态采集,可获得显像剂经腹主动脉、肾动脉灌注,迅速浓聚于肾实质,随尿液逐渐流经肾盏、肾盂、输尿管并进入膀胱的全过程系列影像。

临床应用:

1.判断肾实质功能

2.上尿路梗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小)

利尿剂介入试验(呋塞米)是鉴别上尿路机械性梗阻与非梗阻性尿路扩张的可靠方法(1)当非梗阻性因素引起上尿路扩张时,因其局部容积增加,尿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尿液流速减慢,尿液潴留于扩张尿路的时间延长。动态显像及肾图检查显示上尿路放射性持续潴留的假性梗阻征象。应用利尿剂后,短时间内尿量增加明显增多,尿流速加快,通过加速排出淤积在扩张尿路中的示踪剂。

(2)机械性梗阻所致的尿路扩张,应用利尿剂后虽然尿流速增加,但由于梗阻未解除,示踪剂不能有效排出。

3.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RVH)

4.移植肾的监测

5.评价肾功能等

肾图

原理:

最常用示踪剂:131I-OIH

正常肾图(简)

正常肾图曲线由a、b、c三段组成

a段(示踪剂出现段):静脉注射131I-OIH后10秒左右,肾图呈急速上升的一段曲线,时间约30秒,此段的放射性计数60%来自肾外血管床,10%来自肾血管床,30%来自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摄取,其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动脉的血流灌注量,又称为血管段。

b段(示踪剂聚集段):(是继a段之后逐渐斜行上升的曲线,通常2~4分钟达到高峰,此段曲线的上升斜率和高度反映肾小管上皮细胞从血液中摄取131I-OIH的速度和数量,主要与肾有效血浆流量和肾小管

分泌功能有关。

c段(示踪剂排泄段):系继b段之后的下降段曲线,曲线初始部分下降较快,其斜率与b段上升斜率相近,反映肾排出131I-OIH的速度和数量,主要与尿路通常程度和尿流量有关。因尿流量的多少受肾有效血流量、肾小管功能及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因此在尿路通畅的情况下,c段能反映肾血流量和肾功能

异常肾图类型(小题)P204图

(1)急剧上升型:单侧多见于急性上尿路梗阻;双侧多见于急性肾性肾衰竭和继发于下尿路梗阻所致的上尿路引流障碍。

(2)高水平延长线型:上尿路不全梗阻和肾盂积水并伴有肾功能损害者。

(3)抛物线型:主要见于脱水、肾缺血、肾功能损害和上尿路引流不畅伴轻中度肾盂积水。

(4)低水平延长线型:肾功能严重损害,慢性上尿路严重梗阻,急性肾前性肾衰竭;偶见于急性上尿路梗阻,当梗阻原因解除后肾图可很快恢复正常。

(5)低水平递减型:见于肾无功能、肾功能极差、先天性肾缺如、肾摘除或对位落空等。

(6)阶梯状下降型:尿反流和因疼痛、紧张、尿路感染、少尿或卧位等引起的上尿路不稳定性痉挛,此型重复性差。

(7)单侧小肾图:多见于单侧肾动脉狭窄,游走肾坐位采集者和先天性小肾。

10、消化系统

消化道出血(小题)

怀疑小肠出血,最好的无创性检查是消化道出血显像

出血定位:在系列动态图像中,最早出现的异常放射性浓聚灶,即为出血部位。

大量出血:出血部位放射性快速增浓且扩大成团块,并随胃肠蠕动很快充满胃肠腔,出现明显的胃肠影。中等量出血:出血部位放射性明显浓聚,范围不断扩大,并随胃肠蠕动,逐渐拉长变形,向下游移动,使远端肠腔内放射性陆续增高。

小量出血:出血部位可见放射性小浓聚灶,时隐时现,看不到远端肠腔放射性增高。

鉴别:动脉瘤或血管畸形在99m Tc-RBC显像时也可出现放射性异常浓聚;异位胃粘膜也可因未封闭以致摄取99m TcO4 -而显影。但在多次延迟显像过程中这些异常浓聚灶位置、形态固定不变,易于出血灶鉴别。判断消化道出血应掌握三个要点:

●除外正常显影脏器组织外的异常放射性浓聚灶。

●随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加,放射性分布范围扩广。

●放射性沿肠道蠕动方向延伸,其分布与肠道一致。

显像剂

?99m Tc-RBC

?99m Tc-胶体(99m Tc-流体胶或99m Tc-植酸钠)是肝脾显像剂,也可被用来进行消化道出血显像。消化道急性活动性出血时,静脉注射的99m Tc-胶体在此瞬间溢出肠壁,显示出血病灶。不能进行延迟显像,不适用于间歇性出血。

肝血管瘤与肝癌的鉴别(论述)

放射性核素肝胆动态显像

原理:肝细胞自血液中选择性摄取放射性肝胆显像剂,通过类似胆红素的代谢途径,分泌入胆汁,经胆道系统排入肠道,应用肝胆显像取得一系列图像。

四期:血流灌注相、肝实质相、胆管排泄相、肠道排泄相

应用:

(1)诊断急、慢性胆囊炎:

●急腹症时,肝和肝胆管显影,肠道排泄相正常,胆囊持续不显影证实急性胆囊炎;胆囊显

影可排除急性胆囊炎。

●胆囊延迟至1~4小时显影大部分是慢性胆囊炎特征。

(2)新生儿胆道疾病的鉴别:

胆道闭锁患儿出生后60天内是手术治疗最佳时期,而新生儿肝炎所致黄疸是手术禁忌症。

肝胆动态显像,24小时后肠道内仍无放射性,诊断为先天性胆道闭锁;出现放射性则为新生儿肝炎。

?Radioimmunoassay, RIA放射免疫分析法?immunoradiometricassay,IRMA免疫放射分析

?Myocardial/pulmonary perfusion imaging心肌/肺灌注显像?Cerebral blood flow perfusion imaging脑血流灌注显像?Cerebral blood flow perfusion tomography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myocardial metabolism imaging心肌代谢显像

?Cerebral metabolic imaging脑代谢显像

?pulmonary ventilation imaging肺通气显像

?Activity pulmonary embolism活动性肺栓塞

?Regional imaging 局部显像

?Planar imaging 平面显像

?Tomography 断层显像

?Three phase bone imaging 三时相骨骼显像

?Four phase bone imaging 四时相骨骼显像

?Whole body bone imaging全身骨骼显像

?Hot spot imaging 热区显像

?Cold spot imaging 冷区显像

?interventional test介入试验

?Regional myocardial/cerebral blood flow局部心肌/脑血流?Gated cardiac imaging门控心肌显像

?Cardiac blood pool imaging心血池显像

?liver blood pool imaging肝血池显像

?Ejection Fraction射血分数

?Nuclear medicine 核医学

?Nuclide核素

?Isomer 同质异能素

?Isotope 同位素

?Accelerate加速

?SPECT单光子计算机发射断层显像

?GFR肾小球滤过率

?Radiopharmaceuticals放射性药物

?Imaging agent显像剂

?Positive imaging阳性显像

?biological half-time生物半衰期

?physical half-life 物理半衰期

?standard curve标准曲线

?labeled antibody标记抗体

?internal irradiation内照射

?interventional test介入试验

?in vitro体外

?mismatch不匹配

?18F-FDG18氟-脱氧葡萄糖

?ERPF有效肾血浆流量

?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

?Dynamic renography肾动脉显像

?RVH 肾血管性高血压

?心脏神经受体显像Cardiac neuroreceptor imaging

?心血池显像与心室功能测定Cardiac blood pool & ventricular function ?心肌热区显像Hot spot imaging

?周围血管显像Circumference vessel imaging

?放射性核素治疗radionuclide therapy

核医学作业习题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核医学的定义是( )。 A.研究放射性药物在机体的代谢 B.研究核素在脏器或组织中的分布 C.研究核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D.研究核技术在医学的应用及理论 2.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发现了( )。 A.同位素 B.放射性衰变 C.人工放射性核素 D.放射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 1.临床核医学包括( )。 A.显像诊断 B.体外分析 C.核素功能测定 D.核素治疗 2. 临床核医学应用范围( )。 A. 应用于临床各器官系统 B.仅显像诊断 C.仅在内分泌系统应用 D.临床诊断、治疗和研究 三、名词解释 1. 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 四、问答题 1. 核医学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一章核医学物理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同位素具有( )。 A.相同质子数 B. 相同质量数 C. 相同中子数 D. 相同核能态 2. 5mCi等于( )。 A. 185kB 3. 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 )。 A.居里(Ci) B.希沃特(Sv) C.戈瑞(Gy) D.贝可(Bq) 4. 18F的中子数为是( )。 5. 在射线能量数值相同的情况下内照射危害最大的是( )。 A.α射线照射 B. β射线照射 C.γ射线照射 D.γ和β射线混合照射 6. 原子核是由以下哪些粒子组成的( )。 A.中子和电子 B.质子和核外正电子 C.质子和中子 D.质子和核外负电子 7. 具有特定的质子数、中子数及核能态的一类原子,其名称为( )。 A.同位素 B.原子核 C.同质异能素 D.核素 8. 核衰变后质量数减少4,原子序数减少2,是哪类衰变( )。 A.β-衰变 B.α衰变 C.γ衰变 D.β+衰变 9. 剂量单位贝可勒尔是( )。 A.照射量的单位 B.剂量当量的单位 C.放射性活度的单位 D.半衰期的单位 10. 设某核素的物理半衰期为6h,生物半衰期为4h,该核素的有效半衰期是( )。 、9 h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哪些是影响放射性核素有效半衰期的因素( )。 A.物理半衰期 B.核的衰变方式 C.射线的能量 D.生物半衰期 2. 在β-衰变中,原子核发射出的粒子有( )。 A.中子 B.电子 C.质子 D.氦核 三、名词解释 1.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 2.物理半衰期(T1/2) 3.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 四、问答题 1. 常见的放射性核衰变类型有哪些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投稿指南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编辑部投稿须知 作者: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来源: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发布时间: 2016-07-18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原刊名为《中华核医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专业的学术期刊。它反映了我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事业发展的水平,对我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方面的人才培养、基本建设、学术交流、技术水平提高及普及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以广大核医学及分子影像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该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术交流。 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与基础研究、短篇论著、病例报告、讲座、综述、技术交流、述评、国内外学术动态、经验介绍、会议(座谈)纪要、读片集萃、新技术研究或应用、质量控制及专题研究等。 本刊发表的论著中包括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攀登计划、国家教育部、国家卫生部及省市资助的重点项目、国际协作项目。凡是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成果奖的核医学课题,绝大部分是在本刊率先刊出的。 本刊的国际地位与影响日益提高,已被数种国际知名数据库[如: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CNKI-KNS3.5题录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科技期刊文摘(中文和英文版)、中国医学文摘放射诊断、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中国医学文摘检验与临床、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学、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等]收录,并与20余种国外有影响的期刊建立定期交换关系。本刊还登载过一些外国学者(包括诺贝尔奖金获得者R. S. Yalow)的论文。近年本刊影响因子提高到0.6以上。 本刊于1987至1999年多次获得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及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江苏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奖励,2000年获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银奖,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2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首届“江苏期刊方阵”双十佳期刊,2005年获得中国科协择优支持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专项资助经费。2006、2007和2008年由本刊选送参加第四、第五和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评选活动的论文有几篇获奖。2007年本刊被评为江苏省第六届优秀期刊、一级期刊。2009年本刊被列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并再次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多次获得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奖。 投稿指南 投稿方式电子邮件投稿(即网络投稿)本刊所接收的电子稿件,一律要求

核医学习题汇总 (带答案)

核医学习题汇总(带答案) 临本班核医学习题汇总一、绪论 1.名词解释核医学:是利用核素及其标记物进行临床诊断、疾病治疗及生物医学研究的一门学科,是核科学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效应:辐射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所受剂量呈正相关,有阈值存在。不超过就不会发生有害效应。随机效应:辐射效应发生的几率与剂量相关的效应,无阈值。 2.简答——核医学辐射的特点:对病人主要是内照射,对医务人员主要是外照射,但管理不当也可产生内照射。于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特殊分布,病人全身受照剂量小,个别器官、组织受照剂量高。 3.选择题:1.核医学影像与其他影像比较:A.可以反映密度的变化 B.可以反映回声的改变 C.可以反映氢核密度的变化

D.可以反映代谢、血流和功能改变 E.空间分辨率更高 2.核医学显像类型的分类,下列错误的是:A.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 B.局部显像和断层显像 C.局部显像和全身显像 D.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 E.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3、1926年美国波士顿的内科医生____ ____等首次应用放射性氡研究人体动、静脉血管床之间的循环时间,被誉为“临床核医学之父”。A.卢姆加特B.亚历山大.丹拉斯 C.卡森 D.特克尔4、1968年美国John Hopkins 医学院的Henry Wager教授确立“______”的概念,1969年开始医院的同位素科开始改名为______科。 A.同位素 B.核医学 C.放射免疫D.核素二、核物理基础核素:原子核的质子数、中子数和原子核所处的能量状态均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核素。同位素:凡原子核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为同位素。一个元素所有同位素的

【2020年整理】核医学大型影像设备发展趋势

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 核医学大型影像设备发展趋势

核医学大型影像设备发展趋势 摘要 随着各种“组学”、“工程学”和“循证医学”的发展,临床医学从原始的“经验化治疗”、“同类疾病统一治疗”发展成为“个体化治疗”的分子病因诊断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时代[1]。个体化治疗的前提是在体准确识别病因靶[2]。因此,多种影像技术(设备)融合的分子影像技术,已经成为并将在未来20-30年内继续成为医学影像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根据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2010年普查结果,参考近期文献和与国外专家直接交流获得的信息,重点介绍PET/CT 和PET/MR的技术进展。 关键词:核医学,PET/CT;PET/MR

目录 摘要 (1) 目录 (2) 第一章融合影像技术发展的基本条件 (3) 第二章 PET/CT设备的发展 (3) 第三章 PET/MR融合技术 (4) 3.1 PET/MR与PET/CT的比较 (4) 3.2 PET/MR的临床价值 (4) 3.3 PET/MR的技术难点与要求 (5) 五、关于融合设备未来的预测 (5) 参考文献 (8)

第一章融合影像技术发展的基本条件 1.以PET/CT为代表的融合影像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材料、制造、电子、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不断为PET/CT技术发展注入活力;生物技术、药学、医学的进步,使PET/CT的科学和临床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2.分子影像显示体内疾病靶分子的能力,源于所选用的分子探针。各种“组学”、“工程学”发现的病因靶,经过处理、筛选,与信号源连接形成分子探针,能够在体内与病因靶动态结合,同时能释放信号用于测定和成像。多种物质可作为信号源(如纳米粒子、微泡、发光物质与磁物质等),但以放射性核素,特别是正电子类核素标记技术最成熟。其发展快、应用广、效果肯定,是PET/CT保持技术领先地位的重要条件。分子探针是融合影像技术今后的主要发展重点之一。 3.PET/CT的价格较高,必须严格适应证,充分考虑价格益比。大量数据证明,通过PET/CT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准确分期和及时监测疗效,可以降低医疗成本,为国家和社会节省卫生资源。多项大样本(数万例)研究证实,PET/CT对各种肿瘤的临床决策影响率均超过30%。目前国内PET/CT服务价格偏高,无医疗保险覆盖,阻碍PET/CT推广。组织多中心临床研究,获得循证医学证据,适当降低收费,争取医疗保险支持,对中国PET/CT事业发展十分重要。 4.知识结构和人员素质是保证融合影像诊断准确性的基本条件。PET和CT的融合产生了影像判断的革命性转变。根据图像模式的转变,拓宽相关影像专业知识,重视使用、操作、判断的规范,特别是对所有相关技术人员的不断培训和继续教育,通过临床路径,结合医疗保险是确保PET/CT技术健康发展、正确使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PET/CT设备的发展 提高采集速度,最大程度利用分子探针的信息,减少处理的复杂性,改进同步采集能力,制造最大程度发挥PET/CT技术潜能的设备,并通过融合、多探针方式满足临床不同需要,是PET/CT在今后15-20年内的主要发展方向。 1.改善探测元器件。探测器负责捕捉正电子湮灭光子、能量转换及光电转换,并输出电脉冲,是PET的“眼球”。 晶体:将高能光子转变为可探测的低能光子。理想的晶体性能包括:入射光子阻滞率高、初级闪烁光子量大、光衰减快、光子输出量高、能量合适、光衰减小等。早期的碘化钠、锗酸铋等,均未满足上述需求。 光电元件:将晶体输出的低能光子转化成电信号。光电倍增管的型号增益达106-107倍。线性好,技术成熟。近年来还有位置敏感型、多道型等上市,在3-5年内,PMT任可以保持主力地位,但PMT存在工作电压高、体积大、速递慢、易受磁场干扰等缺点。 理论上讲,光电元件与晶体块最好是1:1配置,因工艺和价格显示,PMT无法达到这一配比,所有才有组块式,anger式和四分式等设计。 2.获得更多测量信息。探测器输出的幸好,经过分析、甄别、校正、最后通过图像重建实现成像。这一过程中电路、程序可以加以改进,以提高整机性能。 TOF技术:是通过测定湮灭光子到达对向放置探测器的时间差别判定湮灭事件位置的技术。根据光速(2.9*108m/S)可以换算出:光子到达时间差1ns=29.9cm空间差。 作业深度:与晶体不垂直的高能射线可能斜穿透数个晶体后才能被吸收,其吸收点与实际入射点位置信息偏离,成为作用深度。利用入射光自在晶体不同深度作用产生的点扩展函数,可以确定作用深度。

核医学考题及答案

1.核医学: 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2.物理半衰期:实际工作中描述放射性核素衰变速率的参数,指放射性核素由于衰变减少一半所需要时间。 3.生物半衰期:简称血浆半衰期,是指药物自体内消除半量所需的时间,以符号T1/2表示。 4.放射性活度:处于某一特定能态放射性核在单位时间内的衰变数,记作A,A=dN/dt=λN,表示放射性核的放射性强度。 5.有效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进入机体后,聚积在组织和器官中,因放射性同位素本身的衰变和生物的排除作用,而使体内放射性同位素的数量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6.超级骨显像:放射性显像剂在全身骨骼分布呈均匀的对称性的异常浓聚,骨骼影像非常清晰,而肾区却无放射性显像剂分布,膀胱内:放射性分布很少,软组织内亦无放射性显像剂分布,这种影像 7.肾图:静脉注射由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而不被重吸收的示踪剂,立即启动专用的肾图仪连续记录示踪剂到达双肾,被肾脏浓聚和排出的全过程,并以TAC表示,称为放射性肾图,简称肾图。 1.SPECT、PET的原理、特点、临床应用是什么?SPECT的原理:利用引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发出的γ射线经碘化钠晶体产生荧光,荧光光子再与光电倍增管的阴极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光电效应。 特点:SPECT的图像是反映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断层分布图。放射性药物能够选择性聚集在特定脏器、组织或病变部位,使其与邻近组织之间的放射性分布形成一定程度浓度差,而放射性药物中的放射性核素可发射出具有一定穿透力的γ射线,SPECT在体外探测、记录到这种 临床应用: PETCT原理:PET利用正电子发射体的核素标记一些生理需要的化合物或代谢底物如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受体的配体及水等,引入体内后,应用正电子扫描机而获得的体内化学影像。它以其能显示脏器或组织的代谢活性及受体的功能与分布而受到临床广泛的重视,也称之为“活体生化显像”。(目前最常用的PET显像剂为18F标记的FDG(18F-FDG 氟化脱氧葡萄糖),是一种葡萄糖的类似物。) 特点PET采用正电子核素作为示踪剂,通过病灶部位对示踪剂的摄取了解病灶功能代谢状态,可以宏观的显示全身各脏器功能,代谢等病理生理特征,更容易发现病灶; 临床应用1》肿瘤方面:1.肿瘤的早期诊断和良恶性鉴别 2.确定各类恶性肿瘤的分期和分级3.治疗效果评估和预后判断4.早期鉴别肿瘤复发,对肿瘤进行再分期5肿瘤原发病灶的寻找6放疗生物靶区定位;2》癫痫定位3》痴呆早期诊断4》脑受体研究5》脑血管疾病6》药物研究7》高级健康体检2.甲状腺静态显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结节类型:1》热结节(结节显像剂分布增高)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先天一叶缺如的功能代偿。 2》温结节(结节显像剂分别无异常) 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 3》凉结节(结节显像剂分布降低)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瘤囊性变、大多数甲状腺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内 出血或钙化; 4》冷结节(结节几乎无显像剂分布)同凉结节。 3. 简述心肌灌注及代谢显像的基本原理、适应证及临床价值。 原理:正常或有功能的心机细胞可选择性摄取某些显像药物,其摄取量与该区域冠状动脉血流量成正比,与局部心肌细胞功能或活性密切相关。静脉注入该类显像剂后,正常心肌显影,而局部心肌缺血、损伤或坏死时,摄取显像剂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则出现局灶性显像剂分布稀疏或缺损,据此可判断心肌缺血的部位、程度、范围,并提示心肌细胞的存活性。 适应症:,(首选运动负荷实验适应症,不宜或不能完成者考虑用药物负荷试验替代) 1.、运动负荷试验适应症:①胸痛症候群的病因诊断②心肌缺血的范围程度及预后估价③心肌梗死的预后的评价④心脏病内科和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⑤心脏疾患的心脏功能储备的估测。 2.、药物负荷试验适应症: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接受心脏运动负荷试验,如年老体弱者或患有关节炎,周围血管疾病、主动脉疾病、过度肥胖、肌肉病变、严重肺部疾患、病窦综合征等情况时,需要评价心脏的储备功能和诊断冠心病史,药物负荷试验是最佳选择。支气管哮喘、收缩压小于12Kpa和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适用于多巴酚丁胺试验。 临床价值: (1)冠心病心肌缺血①心肌缺血的诊断②冠心病危险度分级③冠心病的预测④冠心病治疗效果的评价(2)心肌梗死①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②急性胸痛的评估③指导溶栓治疗④早起估计预后 ⑶存活心肌的判断①疗效预测②预后估计 ⑷其他心脏疾病①心肌病②充血性心力衰竭③糖尿病心肌损害④微血管性心绞痛 4. 简述肺灌注显像和肺通气显像的原理、适应证和临床应用。P130 原理:经静脉注射大于肺毛细血管直径的放射性颗粒后,这些颗粒与肺动脉血混合均匀并随血流随机地一过性嵌顿在肺毛细血管或肺小动脉内,其在肺内的分布与局部肺血流量成正比,通过体外测定肺内放射性分布并进行肺显像即可反映肺血流灌注情况,故称为肺灌注显像。 适应证: ①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疗效判断,结合肺通气显像及下肢深静脉核素显像可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②肺叶切除手术的适应证的选择和术后肺功能预测 ③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减容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手术部位和范围的确定 ④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以及先天性肺血管病变者,了解肺血管床受损程度及定量分析,药物 与手术疗效的判断,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⑤判断ARDS和COPD患者,肺血管受损程度与疗 效判断 ⑥肺部肿瘤、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患者,观察其 病变对肺血流影响的程度与范围,为选择治疗方法 提供适应证以及对疗效的判断 ⑦先天性心脏病右向左分流及左向右分流合并肺动 脉高压的定量分析 ⑧全身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大动脉炎)可疑累及 肺血管者。 ⑨原因不明的肺动脉高压或右心负荷。 临床应用:1.肺血栓栓塞症 2.肺减容手术 前后功能评价与预测 3 .COPD评价 5.简述全身骨显像的原理、适应症、临床应用。P143 原理:骨骼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有机物包 括骨细胞、细胞间质和胶原,占骨骼组成的1/3。无 机物由占骨骼组织干重2/3的矿物质组成,其中主 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晶体。利用骨的这一特性,将 放射性核素标记与磷酸盐上,形成99mTc-MDP或 99mTc-PYP,经静脉注射后与骨的主要无机盐成分羟 基磷灰石晶体发生离子交换、化学吸附以及与骨组 织中有机成分相结合而使带有放射性核素的化合物 沉积于人骨组织内,利用放射性核素显像仪器获得 放射性核素显像剂在骨骼内的分布情况而形成骨骼 的影像。骨骼各部位摄取显像剂的多少主要与骨的 局部血流灌注量、无机盐代谢更新速度、成骨细胞 活跃的程度有关。 适应症: (1)有恶性肿瘤病史,早期寻找骨转移灶,治疗后 随诊。 (2)评价不明原因的骨痛和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 (3)已知原发骨肿瘤,检查其他骨骼受累情况以及 转移病灶。 (4)临床怀疑骨折。 (5)早期诊断骨髓炎。 (6)临床可疑代谢性骨病。 (7)诊断缺血性骨坏死。 (8)骨活检的定位。 (9)观察移植骨的血供和存活情况。 (10)探查、诊断骨、关节炎性病变和退行性病变。 (11)评价骨病变治疗后的疗效。 临床应用: ㈠转移性骨肿瘤的早期诊断①肺癌②乳腺癌③前列 腺癌④神经母细胞瘤⑤胃癌⑥鼻咽癌⑦甲状腺癌 ㈡原发性骨恶性肿瘤的诊断①成骨肉瘤②软骨肉瘤 ③尤文肉瘤④多发性骨髓瘤⑤骨巨细胞瘤 ㈢良性肿瘤的诊断①骨样骨瘤②纤维性骨结构不良 ③骨软骨瘤④骨囊肿 ㈣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①化脓性骨髓炎②骨与关节 结核 ㈤骨坏死的诊断①股骨头缺血性(无菌性)坏死② 儿童股骨头骨软骨病 ㈥骨创伤的诊断①骨折②应理性骨折 ㈦骨移植的监测 ㈧骨代谢性疾病的诊断①骨质疏松②骨质软化症③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④孤星骨营养不良综合征⑤ Paget病 ㈨关节疾病的诊断①类风湿关节炎②肺性肥大性骨 关节病 6. 超级骨显像的定义是什么?临床意义 放射性显像剂在全身骨骼分布呈均匀的对称 性的异常浓聚,骨骼影像非常清晰,而肾区却无放 射性显像剂分布,膀胱内放射性分布很少,软组织 内亦无放射性显像剂分布,这种影像称为超级骨显 像,或过度显像。临床意义:常见于恶性肿瘤广泛 性转移(肺癌、乳腺癌及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时多 见),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继发性为主)的患者。 7.简述肾动态显像的基本原理、临床应用。 原理:静脉注射经肾小球滤过或肾小管上皮细 胞摄取、分泌而不被再吸收的显像剂后,启动r照 相机或SPECT进行连续动态采集,可获得显像剂经 腹主动脉、肾动脉灌注,迅速浓聚于肾实质,随尿 液逐渐流经肾盏、肾盂、输尿管并进入膀胱的全过 程系列影像。应用感兴趣区(ROI)技术对双肾系列 影像进行处理,得到显像剂通过肾脏的时间-放射性 曲线,(TAC)。通过对系列影像及TAC的分析,可为 临床提供有关双肾血供、实质功能和尿路通畅性等 方面的信息。 临床应用: 1》判断肾实质功能; 2》上尿路梗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 4》移植肾的监测; 5》其他方面应用,如肾血管疾病和明显功能 受损。 8.临床上有哪几种常见的异常肾图?其临床意义是 什么? 异常肾图类型肾图异常定性观察包括两方 面, 一是分侧肾图曲线的自身异常, 二是两侧肾图曲线对比的异常。 常见的异常类型:1》急剧上升型,单侧多见 于急性上尿路梗阻,双侧多见于急性肾性肾衰竭和 继发于下尿路梗阻所致的上尿路引流障碍;2》高水 平延长线型,多见于上尿路不全梗阻和肾盂积水并 伴有肾功能损害;3》抛物线型,主要见于脱水、肾 缺血、肾功能损害和上尿路引流不畅伴轻、中度肾 盂积水;4》低水平延长线型,常见于肾功能严重损 害,慢性上尿路严重梗阻,以及急性肾前性肾衰竭, 偶见于急性上尿路梗阻;5》低水平递降型,可见于 肾脏无功能、肾功能极差、先天性肾缺如、肾摘除 或对位落空等;6》阶梯状下降型,多见于尿反流和 因疼痛、精神紧张、尿路感染、少尿或卧位等所引 起的上尿路不稳定性痉挛,此型重复性差;7》单侧 小肾图,多见于单侧肾动脉狭窄,也可见于游走肾 坐位采集者和先天性小肾脏。 9.简述131I治疗甲亢的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P259 原理: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物质之一,甲亢 患者甲状腺滤泡细胞的NSI过度表达对I131的摄取 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I衰变发射的β射线在组 织内平均射程为1mm,所以β粒子的能量几乎全部 释放在甲状腺组织内,由于β射线在组织内有一定 射程,可以利用放射性“切除”部分甲状腺组织而 保留一定量的甲状腺组织,达到治疗目的,使甲状 腺功能恢复正常。 适应症:①graves甲亢患者②对甲状腺药物过 敏、或抗甲状腺药物疗效差、或用抗甲状腺药物治 疗后多次复发、或手术后复发的青少年及儿童graves 甲亢患者。③graves甲亢伴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的患 者④graves甲亢伴房颤的患者⑤graves甲亢合并桥 本病,内科治疗效果差,摄碘率增高的患者。 禁忌证:①妊娠和哺乳者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③严重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10.简述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适应证、禁忌 证和疗效评价。P263 适应症:①所有DTC患者术后有残留甲状腺组 织,其摄I131率大于1%,甲状腺显像甲状腺床有残 留甲状腺组织显影者,均应使用I131去除残留甲状 腺组织。 ②DTC患者经手术切除原发灶,I131去除残留 甲状腺组织以后,复发灶或转移灶不能手术切除, 经I131显像显示病灶浓聚I131,一般状况良好的患 者 ③残留甲状腺组织已被完全去除的DTC患者, 如其他检查方法(X线、B超)未发现体内有DTC病 灶,I131显像阴性,但Tg水平升高(>10μg/L), 高度提示体内有较弥散的微小DTC病灶,使用I131 治疗的指征。 禁忌证:妊娠和哺乳患者;术后伤口未愈合患 者;WBC在3.0×103/L以下的患者;肝、肾功能严 重损害的患者。 疗效评价:㈠I131去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 织①去除治疗效果评价②随访③重复治疗④影响去 除疗效的因素㈡I131治疗DTC转移病灶①随访②重 复治疗㈢治疗反应及处理 1.放射性药物131碘、18F-FDG、99TC、89Sr(Srcl2) 名称、特点、临床应用? 2. 体外放射分析的定义、基本原理和特点是什么? p49-61 定义:核医学体外分析技术是利用放射分析 方法或派生的相关技术在体外进行机体机体内物质 种类和含量的监测。主要用来测定患者血清或体液 中的激素、生物活性物质和药物浓度等。 基本原理:同于RIA(放射免疫分析)利用放射 性标记的抗原和非标记抗原同时与限量的特异性抗 体进行竞争性免疫结合反应。 特点:1. 灵敏度高 2.操作简便,成 本低,血清、血浆、体液,组织匀浆等不加提纯可 直接测量。 3.脑血流灌注显像的基本原理及主要临床用途是什 么? 基本原理:脑血流灌注显像剂能通过血脑屏障 被脑细胞所摄取,摄取的量与局部脑血流量成正相 关,在体外通过SPECT或PET进行断层显像,即可 得到局部脑血流灌注的图像。(脑血流灌注显 像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脑显像方法之一,广泛应用 于脑血管性疾病,癫痫、痴呆和精神性疾病等的诊 断、疗效监测和脑功能研究中。) 临床应用:1脑血管疾病 2癫痫 3阿尔茨海 默病4帕金森病和亨廷顿病5脑肿瘤6脑功能研究7 脑外伤8脑死亡9颅内感染性疾病10精神疾病11 脑积水、脑脊液漏、脑脊液分流术后疗效观察12药 物成瘾 4.放射卫生防护的目的和基本原则是什么?p31 目的:防止有害的非随机效应,限制随机效应 的发生率,使之达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 原则:①实践的正当化(即确定放射性项目是 否是应该进行的)②放射防护最优化(不免一切不 必要的照射,在项目可行条件下使受辐射最低,最 小代价,获最大尽利益)③个人剂量限值(受照射 人员所接受的剂量当量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值) 5.简述甲状腺吸碘率测定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方法:1受检者准备,停服含碘的食物、药物 以及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一定时间后方可进行此 项检查。2受检者空腹口服I131溶液或胶囊 74-370kBq,服药后继续禁食1小时。在服药后2、4、 24小时分别测量甲状腺部位的放射性计数,用以下 公式计算甲状腺摄碘率。 临床意义:1 甲亢的诊断和治疗 2 甲减的 诊断 3甲状腺肿的诊断 4甲状腺炎的诊断 5有效 半衰期地测定 6. 消化道出血显像的临床意义如何?有何优缺点? 202 临床价值:㈠消化道出血诊断胃肠道小量出 血,一般出血定位较难,尤其是小肠出血更难。核 医学可以提供有效方法,出血速度0.05~0.1ml/min 的消化道出血即能被放射性核素消化道出血显像探 测出,只要出血量达到2~3ml即可被探测。 ㈡病例分析①病史②点评 缺点:特异性差,不能做出病因诊断。 7.常用的骨转移癌放射性核素治疗药物有哪些?其 原理是什么? 目前常用药物有:89SrCL2、153Sm-EDTMP(乙 二胺四甲撑膦酸)、186Re-HEDP(羟基亚乙基二膦 酸)、188Re-HEDP等。 原理:常用药物都有趋骨性,骨组织代谢活跃 的部分浓聚更多的放射性药物。转移性骨肿瘤病灶 部位由于骨组织受到破坏,成骨细胞的修复作用极 其活跃,所以浓聚大量的放射性药物。由于不是肿 瘤细胞直接浓聚放射性药物,是肿瘤部位骨组织代 谢活跃形成的放射性药物浓聚,所以是一种间接地 浓聚机制。转移性骨肿瘤病灶浓聚大量的放射性药 物,放射性核素衰变过程中发射B射线,辐射作用 引起肿瘤组织内毛细血管扩张,水肿,细胞结构不 清;核染色淡或固锁,炎细胞浸润;进一步肿瘤细 胞核消失或空泡形成,坏死或纤维化形成。实验观 察和临床资料都说明,体内辐射作用能致死肿瘤细 胞而发挥治疗作用。 8.简述骨转移癌核素治疗的目的、适应证、禁忌证 p271 目的:能明显缓解疼痛,是有效的止痛治疗。 适应症:①转移性骨肿瘤并伴有骨痛患者②核 素骨显像示骨转移性肿瘤病灶异常放射性浓聚③恶 性骨肿瘤因种种原因未能手术切除或手术后有残留 癌肿,且骨显像证实有较高的放射性浓聚的患者④ 白细胞不低于3.5×103/L,血小板不低于80×103 /L。 禁忌证:①6周内进行过细胞毒素治疗的患者 ②化疗和放疗后出现严重骨髓功能障碍者③骨显像 病灶无明显放射性浓聚④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⑤妊 娠和哺乳者.

核医学重点归纳

核医学 第一到第四章 绪论 1定义: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学科。 2核医学的内容出来显像外还有器官功能测定体外分析法放射性核素治疗 第一章 1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但其中子数可以不同,如131I和127I;2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且具有相同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同一元素可有多种核素,如131I、127I、3H、99m Tc、99Tc分别为3种元素的5种核素; 3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但处于不同的核能状态原子,如99m Tc、99Tc 。4同位素——凡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同,中子数不同)在周期表上处于相同位置,互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 5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6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自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称为放射性衰变。 7 α衰变 α粒子得到大部分衰变能,α粒子含2个质子,2个中子 α射线射程短能量单一对开展体内恶性组织的放射性治疗具有潜在的优势 8 β衰变发生原因——母核中子或质子过多 β射线本质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Β粒子穿透力弱,射程仅为厘米水平,可用于治疗如I 131治疗甲状腺疾病。 9电子俘获 原子核俘获核外的轨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和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 10 γ衰变发生由于原子核能量态高,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在这个过程中发射γ射线,原子核能态降低。 γ射线是高能量的电磁辐射——γ光子 11放射性衰变基本规律 对于由大量原子组成的放射源,每个原子核都可能发生衰变,但不是所有原子在同一时刻都发生衰变,某一时刻仅有极少数原子发生衰变。放射性核素衰变是随机的、自发的按一定的速率进行,各种放射性核素都有自己特有的衰变速度。放射性核素原子随时间而呈指数规律减少,其表达式为:N=N0e-λt 指数衰减规律 N = N0e-λt N0: (t = 0)时放射性原子核的数目 N: 经过t时间后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原子核数目 λ: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常数大小只与原子核本身性质有关,与外界条件无关; 数值越大衰变越快 12半衰期(half-live):放射性原子核数从N0衰变到N0的1/2所需的时间 13放射性活度(activity, A) 定义: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1Bq=1次×S-1 1Ci=3.7×1010 Bq 1Ci=1000mCi 14比放射性活度定义:单位质量或体积中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 -单位:Bq/kg; Bq/m3; Bq/l 15电离当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是和物质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静电作用,是电子脱离原子轨

核医学试题库

核医学试题库一 单选题(共150 题,每题 1 分) 1.根据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的设置,核医学属于:( ) A.影像医学B.影像诊断医学C.放射医学D.影像医学与核医学E.以上均不对 2.有关骨显像的适应证,下列情况中不属于这个范围的是:( ) A.不明原因的骨痛B.前列腺癌,PSA>10μg/L C.临床可疑骨折,X 线阴性 D.类风湿性关节炎非活动期E.代谢性骨病 3.骨肿瘤可出现放射性缺损区的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骨转移病B.Legg-perthes 病C.骨梗死D.骨髓炎E.Paget 病 4.下列选项不是骨显像对骨转移性病变诊断优点的是:( ) A.灵敏度高B.可显示全身骨病灶C.提供放射性核素治疗的依据D.特异性高E.属无创检查 5.骨显像用于原发性骨肿瘤主要是:( ) A.良恶性鉴别B.定性诊断C.排除炎症性骨病变 D.排除外伤性骨病变E.发现多发病灶和转移性病灶 6.下列哪种显像检查不能服用过氯酸钾:( ) A.肝胆动态显像B.胃肠道出血显像C.异位胃黏膜显像D.肝血池显像E.脾显像 7.异位胃黏膜显像其显像剂是:( ) A.99mTc-胶体B.99mTc-RBC C.99mTc-IDA D.99mTc-DTPA E.99mTcO4- 8.肝脏血管瘤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 ) A.肝动脉B.肝静脉C.肝小叶中央静脉D.门静脉E.肠系膜上静脉 9.消化道出血显像正确的说法是:( ) A.显像剂必须采用99mTc 标记的红细胞B.腹部异常放射浓聚位置固定无移动 C.消化道出血经常是间歇的,检查时需要多时相摄片D.本检查仅适用于成年人 E.出血部位局灶性浓聚并可移动 10.静脉注射肝胆显像剂后可被肝内何种细胞摄取:( ) A.肝巨噬细胞B.胆管细胞C.血管上皮细胞D.肝细胞E.转移性肝癌细胞 11.肝胶体显像剂静脉注射后由肝内何种细胞摄取或吞噬而显影:( ) A.肝细胞B.枯否(Kupffer) 细胞C.胆管上皮细胞D.血管上皮细胞E.转移性肝癌细胞12.关于消化道反流显像剂,错误的是:( ) A.锝标记植酸钠B.锝标记硫胶体C.锝标记D.TPAE.高锝酸盐 13.下列药物中,一般不用于转移性骨肿瘤治疗的是:( ) A.89SrCl2 B.153Sm-EDTMP C.188Re-HEDP D.186Re-HEDP E.131I-IC 14.下列选项为放射性核素治疗转移性骨肿瘤适应证的是:( ) A.细胞毒素治疗后 2 周B.WBC80g/L C.骨显像见多处放射性浓聚 D.X 线片未见骨折E.骨显像仅见溶骨性冷区 15.下列一般不能作为肿瘤显像剂的是:( ) A.99mTc-MIBIB.99mTc(v)-DMSAC.67GaD.99mTc-DTPAE.99mTc-GH 16.关于骨质疏松诊断方法,以下方法中最为准确和常用的是:( ) A.单光子骨密度测量法B.双能X 线骨密度测量法C.定量CT D.定量超声E.X 线摄片 17.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属于:( )

核医学答案完整版

一、名题解释 核医学 一、名词解释: 1、核医学:包括试验和医学和临床核医学。前者主要利用核素及放射线进行生物医学的理论研究以探索 生命本质中的重大问题,加深对生理生化过程和病理过程的认识。后者则主要利用核素及放射线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2、核素:表示某种原子具有一定特征的名称,凡是原子核内质子数、中子数和能量状态均相同的一类原 子,称为一种核素。 3、同位数: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些核素称为同位数。 4、同质异能素:相同的核内质子数以及中子数,但不同的能量的状态,称为同质异能态。 5、物理半衰期:放射性核素衰变其原有核素一半所需时间,称之为半衰期,用T?表示。 6、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次数,用A表示。 7、放射性比活度:某一样品中某种核素的放射性活度和该种元素化学量的比值。某一标记化合物样品中 某种核素的放射性活度和该化合物化学量的比值。 8、间接作用:当辐射的能量向生物分子传递时,通过扩散的离子及自由基起作用,并被生物分子所吸收 而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9、直接作用:电离辐射穿过生物组织时,由于其辐射能量向组织传递造成生物体的物理和化学损失。 10、开放源:指工作中使用的那些能向周围环境播散放射性核素的气态、液态、固态或粉末状、气溶状态的电离辐射源。 11、封闭源:将放射物质固定于一个全封闭的非放射性的外壳内的任何电离辐射源。 12、随机效应:指射线引起的危害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 13、确定性效应:指射线对人体的危害不存在几率性,只要达到一定的照射,就都会出现一定的损伤。 14、放射性药物:指含有放射性核素、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一类特殊制剂。一般由两部分组成,标记的放射性核素和被标记的化合物。 15、放射化学纯度: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放射性活度占该样品的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 16、放射性核素发生器:是一种从放射性核素母子体系中周期性分离出子体的装置。 17、激发: 退激时,获得的能量以光能或热能的形式释出。它是某些放射性探测器工作的原理,也是放射线引起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效应的机制之一。 二、填空 1、ICRP(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建议放射生物效应分为确定性效应(有效剂量阈值)和随机效应(无剂量阈值),辐射致白内障属于确定性效应。 2、放射防护的目的在于防止一切有害的确定性效应发生,并将随机效应的发生率降低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水平,为了达到后者目的,放射工作人员全身均匀照射当年剂量当量不超过 500msv 。 3、核仪器从构成上可分为探头和后续电子线路二部分,测量低能β射线可用测量。 4、放射性药物制备的方法包括生产放射性核素、合成配体、放射性核素与配体的结合三种。 5、放射性废物处置方法有:放置衰变、稀释排放、浓缩贮存。 6、辐射源不仅其射线作用于人体,而且还可以通过污染环境介质等途径进入体内进行照射,这种辐射源称之为开放源。 7、放射免疫分析的质量控制就是控制误差,常用的质量控制指标包括准确度、临床有效性以及特异性,灵敏性,稳定性,精密性等。 8、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是利用放射γ射线的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 9、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照射剂量越大生物效应越大,照射面积越大生物

核医学影像物理师专业考试大纲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核医学影像物理师专业考试大纲 国家卫生计生委 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说明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文)精神,中华医学会和卫计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自2004年开始分别组织对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专业技术知识统一考试。 为使应试者了解考试范围,卫计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考试大纲》,作为应试者备考的依据。考试大纲中用黑线标出的为重点内容,命题以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为主。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核医学影像物理师专业考试大纲 第一章核医学总论 1.核医学定义与内容 (1)定义 (2)内容 (3)发展简史 2.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 (1)示踪剂的概念 (2)示踪技术的原理 (3)示踪技术的优点 (4)示踪技术的缺点与局限性 (5)示踪实验的设计 (6)示踪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应用 3.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 (1)显像原理 (2)脏器或组织摄取显像剂的机理 (3)显像条件及其选择 (4)显像类型 (5)图像分析方法及要点 (6)图像质量的评价 (7)核医学影像及其他影像的比较 第二章原子核与放射性 1.原子及原子核 (1)原子结构 (2)原子核结构 (3)结合能

(4)放射性与放射性核素 2.核的放射性衰变 (1)α衰变 (2)β衰变 (3)β+衰变 (4)电子俘获 (5)γ衰变 (6)内转换 3.放射性活度 (1)放射性活度定义 (2)活度单位 (3)放射性浓度 4.衰变规律 (1)衰变规律 (2)衰变常数 (3)半衰期 (4)递次衰变 5核反应 (1)核反应概述 (2)核反应分类 (3)核反应遵从的守恒定律(4)反应能 (5)反应道 (6)核反应截面 (7)核反应产额 (8)回旋加速器实现的核反应(9)反应堆实现的核反应 第三章电离辐射与剂量学

临床核医学试题,独家!历年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 素显像与其它医学影像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A. 图像质量不同 B. 价格不同 C. 显示器官及病变组织的解剖结构和代谢,功能相结合的图象 D. 计算机不同 2. 属于分子水平的核医学显像设备是: A. SPECT B. PET C. γ照相机 D. 液体闪烁计数器 3. TIA的诊断,灵敏度最高的是: A. CT B. MRI C. 脑灌注显像 D. 脑脊液显像 4. 甲状腺显像利用的是 A. γ射线 B. β射线 C. α射线 D. γ射线和β射线 5.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第一次肾上腺皮质显影增强,第2次与第1次显像比较无明显变化,考虑为: A. 肾上腺皮质增生 B. 肾上腺皮质腺瘤 C. 肾上腺髓质增生 D. 嗜铬细胞瘤 6. 既往有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病人疑有心肌梗死出现时,既能明确诊断又能了解梗死部位和范围的检查方法是: A. 心电图 B. 冠状动脉造影 C. 亲心肌梗死显像 D. 心肌酶学检查 7. 胃食管反流测定显像中,胃贲门处时间-放射性曲线出现几个尖峰提示有胃食管反流存在: A. 1个 B.2个 C. 3个 D. 4个以上 8. 肝胆动态显像剂Tc-99m-HIDA主要是由肝脏的什么细胞摄取: A. 多角细胞 B. 星型细胞 C. 吞噬细胞 D. 白细胞 9. 核素显像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最恰当的方法是: A. 肝胶体显像 B. 肝阳性显像 C. 肝血池显像 D. 肝胆动态显像 10. 以下哪项不是肺灌注显像的适应证: A. 肺动脉床极度受损 B. 肺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断 C. 移植肺监测 D. 原因不明的肺动脉高压 二、多项选择题: 1. 甲状腺癌术后I-131去处后的注意事项包括: A. 多饮水,及时排尿 B. 服用大量碘剂,预防甲状腺危象 C. 含服维生素C片 D. 补充甲状腺素 2. 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最佳的方案: A. 手术 B. 外照射 C. I-131治疗 D. 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3. 关于随机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随机效应研究对象是群体 B.主要有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 C. 是辐射效应和遗传效应 D.不存在具体阈值 4. 肾移植后急性肾小管坏死时,基础肾显像异常表现为: A. 峰时延长 B. 半排时间延长 C. 排泄功能指数及ERPF降低 D. 皮质放射性滞留 5. 正常的Tl-201显像图中会见到哪些脏器: A. 心脏 B. 肝脏 C. 肾脏 D. 脑 6. 放射免疫显像可用于诊断哪些肿瘤: A. 消化道肿瘤 B. 膀胱癌 C. 卵巢癌 D. 肺癌 7. GA-67显像可以用于诊断哪些骨骼疾病: A. 骨髓炎 B. 骨和软组织炎的鉴别 C. 关节化脓性炎症 D. 骨质疏松 8. 核素显像诊断肝血管瘤常用的方法有: A. 肝胶体显像 B. 肝血池显像 C. 肝胶体与肝血池联合显像 D. 肝血池显像与CT图像融合 9. 理想的心肌灌注显像剂应具备的条件: A. 心肌代谢的底物 B. 首次通过心肌组织的摄取高 C. 不受其它药物影响 D. 心肌摄取量与心肌局部血流量呈正比 10. 下列哪些情况由于TBG浓度的影响,是得TT3,TT4测定值不能完全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A. 妊娠 B. 传染性肝炎 C. 严重营养不良 D. 多种中度疾病 三、名词解释: 1. 放射免疫分析; 2. 过氯酸钾释放试验 3. 闪烁现象 4. 闪烁骨痛 5. 确定性效应 二、问答题: 1.试述冠状动脉供应哪些心肌节段? 2.如何用核医学方法鉴别肝癌和肝血管瘤? 3.全身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要点是什 么? 4.如何鉴别甲状腺的功能自主性热结节? 5.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的主要适应症。 6.一、单项选择题:1.C;2.B; 3.C 4.A; 5.B; 6.C; 7.D; 8.B; 9.C; 10. 7.二、多项选择题:1.ACD;2.ABCD; 3.ABCD; 4.ABCD; 5.ABC; 6.ABCD; 7.ABC; 8.CD; 9.BD; 10.ABCD 三、名词解释: 1. 放射免疫分析是利用特异性的抗体与标记抗原和非标记抗原的竞争结合反应,通过测定放射性复合物来计算出非标记抗原量的一种超微量分析技术。 2. 过氯酸钾释放试验:正常情况下,碘被甲状腺细胞摄取,迅速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有机化,再与络氨酸结合形成碘化络氨酸。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缺乏时,碘离子集聚在甲状腺内。过氯酸钾和卤族元素一样易被甲状腺摄取,并抑制甲状腺摄取碘离子,促使甲状腺内的碘离子入血。因此,存在碘的有机化障碍时,病人服用过氯酸钾后,甲状腺内聚集的碘离子被置换和排出,从而造成服药前后甲状腺吸碘率的变化。 3.闪烁现象:是指某些肿瘤如前列腺癌,乳癌的骨转移病灶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病人的临床表现显著好转,但复查骨显像可见病灶部位的放射性聚集较治疗前更明显,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会消退或好转的现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