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内隐学习的研究方法综述_龚雨玲

内隐学习的研究方法综述_龚雨玲

内隐学习的研究方法综述_龚雨玲
内隐学习的研究方法综述_龚雨玲

湖南社会科学2012/5

内隐学习的研究方法综述X

□龚雨玲

摘 要:内隐学习,即学习中的无意识,指一种不知不觉的学习,它是有机体通过与环境接触,无目的、自动地获得事件或客体间结构关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并没有意识到或者陈述出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本文系统的阐述了有关内隐学习的相关研究方法,并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探讨了内隐学习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

关键词:内隐学习 研究方法 综述

中图分类号:B8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75(2012)05-068-03

内隐学习的研究方法和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在逻辑上是吻合的——通过两种任务来对应意识或无意识主导的过程,借由实验性分离来考察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各自特征。不过在具体研究范式上,内隐学习有其专属的研究方法。

一、内隐学习的研究方法

1.实验性分离的逻辑

所谓实验性分离,就是指在试验中观察到的两个不同处理间的差异。它的逻辑十分直接:如果用以比较的两个测验(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所包含的加工过程是相同的,或者是两组高度相关的加工过程,则这两个测验之间的比较不应该出现实质性的分离。如果出现了分离,那么测验中所控制的自变量就有可能包含不同性质的加工过程。

内隐学习的领域里,正是基于这样的分离逻辑,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方式设计出了很多不同的实验范式。这些研究方法各具特色又相互关联,下面将分别加以介绍。

2.人工语法范式

人工语法范式是内隐学习研究的最重要的实验范式,而内隐学习这一概念也正是雷伯(Reber)的人工语法实验中被第一次提出的。

这一范式的特点就在于:以一套复杂的“语法”规则为核心,作为试验中被试通过内隐学习预期能够习得的知识,而被试是否发生内隐学习,是从分类操作任务的表现来衡量的。

最典型的人工语法可以用类似下面所示的语法图来表示,在典型的人工语法学习中,记忆组(无意识学习条件)被试首先对人工语法生成的字符串进行记忆,然后得知这些字符串的顺序中存在复杂规则,并被要求对语法字符串和非语法字符串进行分类;规则发现组(有意识学习条件)被试则被要求寻找出字符串的规则,即找出人工语法

图1 典型的限定状态语法图(来自Berry和Dienes,1993)

X作者简介:龚雨玲,湖南体育职业学院体育系系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副教授,湖南长沙,410014。

结果发现:被试记忆的字符串越多,对新字符串进行分类就越容易。被试对新字符串的分类成绩显著高于随机水平(69%),这表明被试习得了语法规则。同时,记忆组成绩高于发现组,且记忆组的分类操作水平远高于外显言语报告反映的语法知识所能解释的范围,因而限定状态语法的学习是内隐的,即发生了实验性分离,证实了发生的是内隐学习。

3.序列学习范式

序列学习范式解决了人工语法范式中字符串都是一次性呈现从而无法避免被试在分类操作中可能会回忆先前样例而造成任务不纯的问题,它在实验中呈现先后顺序上具有规则的刺激模式,并考察被试是否发生对序列规则的内隐学习。

序列学习范式往往要求被试在事先不知道序列存在特殊结构的情况下,对序列中项目的某一个属性进行反应,经过大量练习之后,相对于随机情况,被试的反应时或正确率会稳步改善,从而证明被试获得了有关序列潜在结构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方法测试被试的外显知识,如果被试所获得的知识是意识不能通达的,那么被试的学习便被认为是内隐的。

序列学习范式的变式众多,其中三项任务最具典型意义:序列反应时(ser ial reactio n t ime,SRT)任务、矩阵扫描(mat rix scanning)任务以及序列预测(sequence predictio n)任务。

4.复杂系统控制(co nt ro l o f complex system)范式

序列学习范式虽然从静态的语法图规则走向了在实践顺序上前后关系的动态规则,却依然是简单的刺激反应模式,而实际生活中的内隐学习现象可能远比这样的任务来得复杂。当内隐学习在自然情境中发生时,人们所接触的规则,往往不是像序列学习实验中那样简单机械,也不像人工语法实验中那样毫无意义。

为了能模拟人们在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内隐学习过程,研究者们发展出了复杂系统控制模式。

复杂系统控制范式最先由布罗德本特(Bro adbent, 1977)引入内隐学习领域。在复杂系统控制范式中,往往要求被试通过改变一个或多个输入变量的值来控制一个或多个输出变量的值。它最基本的实验程序是:实验前用指导语控制被试的内隐状态,即不告知被试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间有任何关系,实验时则要求被试根据输入、输出变量的初始值在计算机上键入输入变量的值以期达到某一指定的输出变量值,事先编制好的计算机程序则会根据被试的输入计算出输出变量值作为反馈,被试根据反馈输入下一个输入变量值,这种输入反馈的过程一直持续到被试达到并维持设定的输出变量值。

5.自然学习范式

简单地说,自然学习范式提出了这样一个基本问题:自然情境中是否也有内隐学习?如果个体在自然发展中很大程度上会依赖于内隐学习,那么内隐学习的两个基本特点——无意识性和对复杂规则的缄默知识的获得——又如何能在实验室控制以外的自然观察中得到证明呢?

自然学习范式下的内隐学习不同于前面介绍的范式,它最大的特征在于我们往往很难区分出明显的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发展心理学研究证明了儿童很小就学会了远近、大小、高低这些概念范畴,对这类逻辑范畴的学习无疑是无意识的,但是他们并不是在某些确定的任务中产生内隐学习的。

6.信息传递范式

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内隐学习的效果,其实就是看被试多大程度上能够将测试字符串的状态正确对应到反应类型上。

如果将内隐学习的测试阶段看作是信息传递的过程——信息源是符合或不符合规则的刺激,而接收方则是被试,要尽可能准确地反映信息源的真实状况。所以理想情况下,如果被试完全掌握实验中的复杂规则知识,那么被试作为接收方的反应就会完全吻合信息源的真正情况,这时信息的传递是完全的。事实上,学习不可能做到完全通晓规则知识,因此信息传递量总是在最大可能值以下的。那么:信息传递量就可以作为一般意义上规则知识的量化指标,从而为内隐学习引入新的实验因变量。

7.信号检测范式

信号检测论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排除了反应偏向的情况下人们对信号和噪音的区别能力。内隐学习测验中常用的分类操作任务在形式上也完全类似于信号和噪音的辨别任务,只不过这种分辨在内容上是要把符合规则的刺激与不符合规则的刺激分开。信号检测论的引入为内隐学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将分辨力指标与反应倾向指标区分开,或许能为内隐学习效果的度量提供更有效的尺度。

而且,以往信号检测论常用于再认实验,也在内隐记忆研究中得到应用,现在将这种方法运用于内隐学习领域,有可能为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提供一个交汇点。

二、内隐学习的研究方法新进展

1.分离逻辑的缺陷

前面所介绍的研究范式都是基于分离逻辑来进行的。但是,分离逻辑远非完美,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对于分离逻辑本身缺陷和弱点的批评就未曾断绝。

分离逻辑的不足恰恰来自于它最大的特色,即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的区分。两种测验形式的存在,使批评者提出了

哲学·政治

测验之间可比性的问题;从测验的分离进而论证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相对独立性,又引发了对这一逻辑证明过程是否合宜的争论;进而人们又开始怀疑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能否在纯净性上达到其本身的目的,即分别测量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而不受另一种学习的污染?

事实上,由于分离逻辑本身必须建立在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的结果分离上,又无法有力的证明直接测验反应了纯粹的外显学习或记忆过程,而没有受到无意识成分的“污染”;也同样没有办法证明间接测验反应了纯粹的内隐的学习或记忆过程,而其中又没有意识的成分,导致分离逻辑很难起作用。

2.内隐学习研究的新逻辑:对抗逻辑

20世纪90年代初Jaco by等人(Jacoby,1991;Ja co by和Y onelinas,1993)提出和完善了加工分离程序(pr ocess disso ciation pr ocedure,PDP)。虽然一开始PDP是用于记忆研究,但是它的实验逻辑是可以应用到内隐学习的研究中来的。

PD P完全不同于以往传统的任务分离,在实验逻辑上彻底地摆脱了所有分离逻辑所必须要求的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这两种测验形式,成功的使得意识和无意识加工成分得以在一个简单的任务中被区分出来。这种实验逻辑即是:对抗逻辑。

对抗逻辑的特点就在于,它不再完全依赖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成绩的分离来说明问题,而是试图直接设定有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之间的关系:即是相互“协同”,还是相互“对抗”。这从实验逻辑上就结束了对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分离的依赖。这样,在分离逻辑中必需的排他性假设(即对有意识学习的直接测验必须只测量有意识过程,及对间接测验必须只测量内隐过程),在对抗逻辑中就不必被满足了,而这样的排他性事实上也被证明是并不成立的。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内隐学习领域的深入研究和不断开拓,已经能够明晰地辨别出内隐学习实验研究所具有的三大趋势:从实验所关注的具体现象,也就是内隐学习发生的具体领域方面,近年来的实验研究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涉及问题解决中的内隐学习、认知技能迁移中的内隐学习等;从实验所考察的特定情境,也就是内隐学习的影响因素角度,近年来的实验研究对内隐学习的发生条件和伴随特征做出了进一步的诠释,其中某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深入考察了诸如工作记忆容量、刺激时程规律在内隐学习中起到的作用;从实验结果的解释,也就是对内隐学习的理论理解方面,近年来的实验研究为某些理论问题的重新提出和深入探讨提供了实证的支持。

总而言之,内隐学习的研究已经走入了多领域渗透的时代。而笔者所关心的正是内隐学习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这方面有一些新近研究,如贾金平和林丽娟(2009)的《内隐学习理论对数学教学的启示》;崔永芹(2009)的《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中内隐学习氛围的创设研究》以及葛操和沈德立(2009)等的《学优生与学困生内隐与外显协同学习的比较研究》。目前,内隐学习在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还很少涉及到学生的内隐社会认知以及态度形成等德育的方面,笔者希望能有所涉猎。

参考文献:

[1]魏知超、郭秀艳:《态度形成的内隐机制研究评述》,《心理科学》2009年。

[2]赫兴昌、陈健芷:《国内20年来内隐记忆的回顾与最新进展》,《心理科学》2008年。

[3]郭秀艳:《内隐学习的理论与实验》.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4]郭秀艳、杨治良:《内隐学习研究的核心方法——人工语法范式》,《应用心理学》2001年。

[5]郭秀艳、杨治良:《内隐学习的研究历程》,《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

[6]杨治良、叶阁蔚:《内隐学习“三高”特征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1993年。

责任编辑:开柱 庄颜

湖南社会科学 2012年第5期

内隐学习综述

内隐学习研究新进展 一、内隐学习的历史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Reber(1967)在《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一文中, 提出了“内隐学习”一词。他认为内隐学习就是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的过程 ,人们能够按照本质不同的两种学习模式来学习复杂的任务 ,一种是所熟知的外显学习模式, 另一种就是内隐学习模式。Frensch(1998) 认为,内隐学习是对客体或事件之间结构关系的无意识获得[ ;我国学者郭秀艳和杨治良认为, 内隐学习是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一些体验并因之而改变其事后某些行为的学习 ;杨卫星则认为内隐学习是一种无意识、无选择、被动地习得某种刺激材料中较深层抽象规则的学习。综上, 尽管对内隐学习的描述不尽相同, 但大家基本上认同, 内隐学习是个体在与环境接触中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的一些较为复杂知识的过程。只是在所获得知识的复杂程度上,仍存有争议。 二、内隐学习的研究方法 1.人工语法范式 人工语法范式的核心在于一套人工编制出的复杂的语法规则。这种语法相当复杂, 被试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意识地学会它。首先让被试记忆一些表面上任意排列而实际上由人工语法生成的字母串 ,在被试学习了由这种语法生成的大量字母串以后,研究者告诉他们存在一种限定字母顺序的复杂规则, 并要求他们对新的符合语法的和不符合语法的字母串进行分类 ,如果被试对约65 %以上的字母串作出了正确的分类, 就可以认为他已经无意识地获得了关于语法的实质性的知识。这种人工语法范式包括限定状态语法与双条件语法范式。双条件语法范式较限定状态语法范式, 可以避免样例的重复性和长度不等的弊端。 2.实验性分离的逻辑 在试验中观察到的两个不同处理间的差异。它的逻辑十分直接: 如果用以比较的两个测验(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所包含的加工过程是相同的 ,或者是两组高度相关的加工过程 ,则这两个测验之间的比较不应该出现实质性的分离。如果出现了分离,那么测验中所控制的自变量就有可能包含不同性质的加工过程。内隐学习的领域里 ,正是基于这样的分离逻辑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方式设计出了很多不同的实验范式。 3.序列学习

民族认同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研究综述 法政学院X级XXX班 XXX 指导教师××× 摘要: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多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成为国内外备受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学者们主要从民族认同的内涵、结构、发展、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而我国学者还特别提出民族认同应包含本民族和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有密切的关系,但国家认同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展开。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 在多民族国家和地区,民族认同(ethnic identity)与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越来越成为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状况不但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会对多民族地区和国家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Phinney,1999;王亚鹏,万明钢,2002;高永久,2005)。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基本上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人民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西部多民族地区和整个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也成为研究者近年来特别重视的一个课题。 一、民族认同的界定 “认同(identity)”最早由Frued提出,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而关于民族认同的定义,研究者有着内涵相似的不同观点。Phinney(1990)认为民族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包括对民族的归属感和承诺、对民族的积极评价以及对民族活动的卷入。Carla(1998)认为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高永久(2005) 认为民族心理认同是该民族群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对本民族归属感和感情依附的稳定心理特征。孙九霞(2004)将民族认同界定为:民族成员对自我身份归属的认知以及在心理上的依附感。总结这些观点,民族认同是对民族的自我认定,是对民族的归属感和依附感。 二、对民族认同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研究者们主要对民族认同的结构、发展阶段、现状与影响因素、对文化适应和社会稳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关于民族认同的结构,Phinney 的观点受到广泛赞同,她(1992)提出民族认同测量中的四种成分:民族自我认定、归属感、对民族群体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以及民族卷入。Aune & Kristel(2001)通过实证研究将民族认同划分为两个相关维度: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民族区分。万明纲、王亚鹏(2004)将民族认同划分为主流文化认同、消极民族认同和积极民族认同三个维度。陈晶(2004)认为中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 1.内隐联想测验的由来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通过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评价性联系从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其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 众所周知,内隐社会认知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发生的一种自动化的过程。正是由于其无意识、自动化的特征,很难通过传统的自陈式的测外显态度的方法来进行直接测量,而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传统的常用的用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较的间接测量方法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反应时法、情景测验法、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某些方法等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情景测验法等存在难以定量分析、主观性太强、对实验者本身素质要求太高、说服力不够强等问题;也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则存在只能涉及社会认知的知觉层面而难以深入的问题。 我们认为在社会认知研究中,由于所呈现的刺激多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其必然引起被试心理的复杂反应,这些刺激可能与内在需要或内隐态度相一致,也可能与之相矛盾,刺激所暗含的社会意义不同,被试的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就会不同,从而反应时的长短就会不同。在快速反应条件下,被试对刺激的反应形式是很难有意识控制的,在这种条件下所获得的社会认知结果通常认为是内隐的。并且,此前反应时法已经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Greenwald 等在既有的反应时范式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反应时方法加以改进和发展,于1998年提出了一种新的间接测量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2.内隐联想测验的实验范式 2.1 实验原理与基本思想 内隐联想测验在生理上是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的。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存在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结点上,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概念在此类神经联系上的距离来测量这两者的联系。在认知上,内隐联想测验以

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综述

2012年第03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3,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79期) Total No .279 收稿日期:2011—11—12 作者简介:毛文娟(1985—),女,四川自贡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高淳海(1987—),男,吉林延吉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郭成(1963—),男,四川达县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综述 毛文娟,高淳海,郭 成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400715) 摘要:刻板印象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热点,刻板印象是存在的,而刻板印象中比较集中的焦点是关于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不同研究者对性别刻板印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因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性别刻板印象的主要测量方法、 四个研究内容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未来努力的方向。关键词:性别;刻板印象;综述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3—0102—02 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认知图式,刻板印象是有关某一群体成员特征及其原因的比较固定的信念或 想法。[1] 刻板印象往往不以客观经验为依据,而是 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一些固定看法和观念,是与性别角色有关的刻板化认知。它是社会生活中为人们 广泛接受的对男性和女性的固定看法。这种固定看法会影响人们看待男性或女性的观点,并由此而产生偏见。 一、性别刻板印象的测量方法 目前对刻板印象的测量主要还是从直接和间接两个角度来考察。直接测验的方法诸如自由反应法、 Gadener 法、Bighham 法等。间接测验的方法有词汇决定测验、认知干涉测验、内隐联想测验等。目前应用最多的主要是内隐联想测验和刻板解释偏差测量这两种方法。 (一)内隐联想测验(IAT ) Greenwald 等提出了内隐联想测验。[2]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一种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以反应时为 指标, 通过评估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来间接地测量被试的内隐态度。由于IAT 效度较高、 容易重复测量、容易施测、设计巧妙,越来越受到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的青睐。 (二)刻板解释偏差测量(SEB ) 刻板解释偏差测量是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新的测量方法。SEB 是个体内隐态度的指标,把归因作为切入点来研究人的内隐态度。SEB 是刻板印象对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内隐地发生作用、施加影响的结果。SEB 作为反映人的态度的指标,其实验在操作 上引进了很多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贴近现实、自然激发个体的内隐态度等特点,弥补了目前IAT 同类 测量方法的缺憾。 二、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内容 (一)性别刻板印象的角色行为维度 角色行为维度在研究中常常出现, 对于男性和女性不同角色的行为,人们会出现对其性别的偏见,男性常常认为是一家之主,女性则往往和贤妻良母联系。Broverman 和Rosenkrantz 等人对性别偏见的研究中定义了男女性相联系的特质,男性比女性更 具有的特质如能力和理性;相反,女性则是热情和善于表达情感。 [3] (二)性别刻板印象的职业维度 性别刻板印象的职业维度考察普遍的结论是人们都存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并且男性的刻板化程 度显著高于女性。[4] Harris 和Satter 的研究证明了这 种现象。[5] 而Riley 用自由反应式的方法测量, 也得到了一致的结果。男孩与女孩对不同职业的选择有 显著的不同。[6] 不同的性别特征对职业的期望也不 2 01

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最新资料推荐------------------------------------------------------ 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关于小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综述摘要: 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学习策略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 很多学者认为只有掌握了学习策略才算是真正的学会了学习。 一方面,掌握学习策略已成为衡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根本标志。 另一方面,作为指向认知目标的一种心理操作,策略既是儿童问题解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小学生学习策略一、学习策略的界定(一)学习策略的定义学习策略研究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逐渐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对于学习策略的界定,一直以来在各国心理学家以及教育学家中存在很大的分歧,至今没有达成共识。 常常将其与元认知、认知策略、自我调节的学习等概念相互重叠。 概括起来, 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把学习策略看作是促进信息的获得、保持与应用的各种过程和方法。 丹塞雷( Dansereau,1985) 认为, 有效的学习策略是一系列能够促进信息获得、储存以及使用的过程和步骤。 温斯坦( Wein-stein, 1988) 认为学习策略是指那些为有效学习以及为以后使用而保持信息所必须的能力。 1 / 9

另一种观点认为, 学习策略就是对一般学习活动, 如问题解决等进行监控的能力。 也就是说, 学习策略是支持思维活动的操作过程, 它由一系列技能组成, 并指向于头脑中的特定目的( Nisbe etc, 1986) 。 梅耶( Mayer, 1981)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任何被学习者用来促进学习效能的活动。 这些不同看法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学习策略的特征。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根据学习策略所起作用,丹塞雷认为学习策略是由相互作用的基础策略和辅助性策略组成。 1. 基础策略是指直接操作材料的各种学习策略。 2. 辅助策略主要指保证基础策略有效操作的策略,包括计划和时间筹划、注意力分配与自我监控和诊断策略。 这些辅助性策略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和维持某种内在状态, 以使学生能够有效完成基本策略。 根据学习策略涵盖的成分,迈克卡等人将学习策略概括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1.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 其基本功能有两个方面: 一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理,二是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储存。 2. 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内隐学习

摘要:内隐学习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伯提出的, 是指人类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的过程。作为内隐学习的下位概念,语文内隐学习是指学生在复杂的语文环境中不知不觉地获得语文知识并发展、提高语文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应通过优化学习环境、优化课程教学、扩展教学实践等将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完美的统一结合。以此让学生感悟到内隐学习的魅力,自觉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一、内隐学习及其特征 内隐学习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伯提出的, 是指人类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的过程。他指出在内隐学习中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 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语文内隐学习所获得的主要是缄默知识,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它储存于潜意识之中,不能有意识地加以提取,但能在适当的情境下被激活。通过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有意识的学习,却无意识获得了语文能力。 首先,语文内隐学习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方式,具有无意性,恰如杜甫所描述的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我们平常讲的“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其实就说明了语文内隐学习的这种“有意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无意性特征。 其次,语文内隐学习要靠良好的语文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具有情境性。它的进行是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完成的,它的结果发挥作用也依赖于类似情境的刺激。 再次,语文内隐学习是脱离逻辑思维的非语言的心理过程,具有直觉感悟性。学生通过阅读、写作、听说等各种语文学习活动,日积月累,融会贯通,会获得一些抽象的语文知识。 另外,语文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一组相对概念,是有机统一的而非截然分离的。从理论上讲,语文内隐学习是一种无意识、无计划的语文学习方式,语文外显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方式。二者是相对的,而在实际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语文学习的完整内容。所以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把语文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结合起来,同时发挥二者的优势,这样才能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二、与内隐学习相结合的语文教学 根据内隐学习的特点和语文教学的目的,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将内隐学习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是一条全新的思路。内隐学习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比较轻松的学习方式。因此,它既能够帮助教师采用有效的措施将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又能够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发挥和乐于表达的学习态度,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提高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 1.优化学习环境 (1).要倡导有利于语文内隐学习的社会环境,改善社会环境尤其是学生周围的环境。在一个普遍运用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中,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和审美能力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些富有人文精神的标语,既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和幽默感,又能体现人文趣味,这样的环境能使学生在无意之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增加自身的语文素养。(2)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内隐学习的家庭环境。家长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和举止谈吐、爱好追求的良好习惯,是对孩子的良好导向。家长应经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_袁娥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 袁 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学者们为此进行了不懈 的努力,成就卓然。文章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 指出通过引入身份认同理论,把群体或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同文化和社会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从综 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来研究民族问题,并由此总结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变迁的规律或机理, 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 关键词: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身份认同 社会秩序 作者袁娥,女,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邮编650091。 社会中的人参与了不同群体形式的建构,扮演着多个角色,由此形成了一个个角色集。社会成员因隶属于不同群体而拥有多重身份,由此决定了其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不同。传统国家中,其政治中心的行政控制能力有限,以至于政治机构中的成员并不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统治0;而民族-国家时代,/其内部的行政调节仰赖于那些能反思性地予以监控并具有国际特性的条件0,1民族国家建构后的社会成员所担任的角色集较之传统社会亦发生着变化。作为某个民族的成员和某个国家的公民,是人们在群体里担任的角色集中较为重要的两种身份,由此引发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亦成为学界热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0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0,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 体施压的国家。o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 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一旦少91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1o本文系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实证研究0(项目编号:09CM Z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涛译:5民族)国家与暴力6,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页。参见[加]威尔#金里卡著、邓红风译:5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6,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内隐态度研究方法综述

内隐态度研究方法综述 黄霞妮 摘要在过去二十多年里,许多学者对内隐态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测量内隐态度的研究方法上也取得了不少进展。常用测量内隐态度的方法有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 T)、ST-IA T、SC-IA T、AST、EAST以及Go/No-go联想测验(GNAT),最近几年发展出来的新方法有简式内隐联想测验(Brief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BIA T)和SA-IA T。文章对以上研究方法的原理、操作和发展进行了探讨,虽然各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但对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字内隐态度内隐联想测验Go/No-go联想测验简式内隐联想测验 1前言 态度是指个体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稳定性的内部心理倾向.它是社会心理学中研究的重要内容,反应了一个人内部的心理特征,对行为有很好的预测作用。根据态度是否受到意识的控制,研究者把内隐态度分为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美国心理学家Greenwald(1998)等人在分析了大量研究材料的基础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即过去经验痕迹虽不能被个体意识到或自我报告,但对个体当前的某些行为仍然会产生潜在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内隐态度概念,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的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1]。在此基础上,Wilson和Lindsey 等人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2]。随着内隐记忆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间接测量的方法被借鉴到社会认知领域,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Greenwald等人于1998年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在其之后,很多学者对其又进行了发展,产生了很多变式,如GNAT、ST-IAT、SC-IAT、SA-IA T以及BIAT。这些变式继承了内隐联想测验的一些优点,克服了内隐联想测验的部分缺点,为内隐态度某些内隐成分的测量隐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测量方法。同时,这些变式也存在着某些问题。 2内隐联想测验 Greenwald所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可能是目前最为重要的测量方法。我们以Greenwald关于内隐联结测试的文章中所提出的“Flower一InsectIAT”为例,对其程序做简要介绍。该实验设计呈现出内隐联结测试的典型特征,此后的研究大都遵循该程序。实验中通过计算机分别呈现花的名字(Rose,Tulip,Marigold)、昆虫的名字(Bee,Wasp,Horsefiy)、积极词汇(Peaee,Freedom,love)和消极词汇(Rotten,Filth,Siekness),研究者要求被试对这些刺激进行分类,并按照实验要求按键做出反应。实验中主要考察被试在两个联合任务中的反应。在联合任务1中,被试对花的名字和积极词汇共同做出反应

刻板印象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综述

杨亚平1,王沛2 1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2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 E-mail:yaping.ya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d22669066.html, 摘要:刻板印象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自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心理学界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兴趣,作为用以解释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过程的重要操作性构念,刻板印象一直以来都是社会认知领域的核心研究课题。本文对刻板印象研究的理论进展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的依据。 关键词:刻板印象,理论模型,研究方法 1.引言 刻板印象这一术语是1922年Lippman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提出的,它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从认知理论的角度出发,刻板印象可以定义为“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群体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1]。自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心理学界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兴趣。作为用以解释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过程的重要的操作性构念,刻板印象一直是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热点。早期的刻板印象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刻板印象概念的界定,以及对不同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评估。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刻板印象的研究开始从内容向加工转移,这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为一种认知结构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发生的,它又是如何影响后继的信息加工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知觉和行为的;研究视角也开始逐渐从意识代码的角度演变到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2.刻板印象的主要理论模型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刻板印象的理论模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刻板印象的表征模型以及刻板印象的功效模型,下面从各模型理论进展的做一概述。 2.1 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 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其研究进展的趋势是由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到社会环境影响理论。关于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解释,较具代表性的有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近年来又有人对以上两种理论加以整合,提出了社会环境影响理论。 2.1.1 社会认同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Tajfel和Turner(1979年)提出的,它包括三个中心观点:分类(categorization)、认同(identity)和比较(comparison)(因此又被称为CIC理论)。 首先是分类,分类不仅帮助我们将众多的人简单化,而且也界定了某类人是怎样的。如果知道了某人属于某个类别,然后就可以推论出许多关于他的信息。同样,通过了解自己所属类别可以更好地发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可见刻板印象是社会分类的直接结果。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意义及途径研究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意义及途径研究 [摘要]注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创新,发挥教育文化传承的功用,提升受众的多元识读能力及多模态素养,有利于增强受众的民族文化自觉和认同感,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扩大其影响力。 [关键词]文化认同文化传承多元识读多模态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3-0164-01 近年来,随着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密切,国人在感受异域文化气息的同时,也受到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冲击。特别是一些青少年对以商业文化为主导的外来文化盲目地照单全收,迷恋过洋节、吃洋快餐、用洋电器、追洋星,淡漠或丧失对本民族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导致其缺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一、“文化认同”的概念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它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意义 面对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世界文化对本土文化的挑战,一方面,倡导国人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推进中华文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的交流与创新,增强其世界影响力。另一方面,正确引导民众文化认同取向,提倡文化自强、文化自尊、文化自觉、文化自立、文化自新精神。 [1] 增强对本民族文化认同,传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 化和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整合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引进和培植新的文化要素和文化精神,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旺盛活力,才能促进文化和谐、文化繁荣发展,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国际交流和竞争中保持战略的主动地位,确立本民族在世界族群中的地位。[2] 三、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途径 (一)注重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留下了许多有形或无形的历史记忆符号,如故宫、万里长城等名胜古迹,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风俗,孔子的“仁”“礼”,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传统哲学道德文化理念。这些历史的记忆上升为文化符号,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成为传承文明的载体、精神的象征。 1.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内容,整理、保护本地区物质

内隐记忆研究综述

1985年Graf 和Schater 利用记忆测验,以能否有意识回忆为标准,正式提出“内隐记忆”一词。而1924年心理学家William M cDougall 在“Outline of psychology ”中最早使用“内隐的”(implicit )和“外显的”(explicit )这对术语来描述不同记忆形 式。只是在当时并未引起记忆研究者们的足够重视,也未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1]。1968年,英国神经心理学研究人员Warrington 和Weiskrantz 在对遗忘症患者启动效应的研究中就发现了“内隐记忆”的现象:他们用Korsakoff 综合症和额叶切除后的患者作为健忘症被试,以无脑损伤病人作为对照组,发现健忘组被试不能有意识地提取已学过的单词,但仍然保存着关于这些单词的记忆痕迹,这些单词的痕迹可用补笔等测验间接测出。这就激发了人们对正 常被试无意识的,无察觉的记忆现象的研究兴趣,并找到了理解人类记忆本质的全新途径。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 )是指人们不能回忆其本身但能在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Roediger,1993)。其操作定义是,在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经验进行有意识的或外显的回忆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的信息的无意识提取(Graf,Schacter,1985 )[2]。 1.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 1.1任务分离范式 任务分离范式是由心理学家Tulving (1983年)提出来。他是指在内隐记忆研究中,通过改变测验 指导语,造成两种记忆任务(间接测验与直接测验),再通过考察两种记忆测验成绩间的关系来确定是否出现加工过程的分离。 在研究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实验性分离有可能只是任务外部形式上或内部心理操作上的分离,而不是深层加工过程的分离(M erikle,P.M .,1991)。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对此范式进行了一些改进。M erikle 和Keingold (1991)将匹配比较法运用于内隐记忆研究中,将间接测验表现出的比相应直接测 验更高的感受性作为内隐记忆存在的判定标准。杨治良等(1994)也使用匹配比较法对汉字内隐记忆 进行了研究。匹配比较法就是将直接测量任务和间接测量任务在形式上和心理操作上匹配起来,使他们只存在指导语上的差别。这时若出现实验分离,就有可能是深层加工过程的不同,而不是任务差异所引起。 内隐记忆研究综述 彭莉 作者简介:彭莉,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心理咨询中心,长沙,410205。 摘 要:近年来,内隐记忆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内隐记忆研究中两种主要的实验研究 范式:任务分离范式和加工分离范式。同时,归纳与评价了四种主要的内隐记忆模型:阈限说、激活扩散理论、多重记忆系统理论和迁移恰当加工理论最后提出了四点内隐记忆研究对于教学的启发。 关键词:内隐记忆 任务分离 加工分离 内隐记忆 启发 社会心理科学第24卷总第101期2009年第1期总第003页 ·理论研究·

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课题思路模板

民族地区青少年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公民教育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埃里克森在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的阐述中提到,自我的作用是建立人的自我认同感和满足人控制外部环境的需要。自我认同是由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以及过去与未来的联系性构成的一个复杂的内部状态。在少数民族青少年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宗教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时提出了各自的教育目标,为了完成自我认同,少数民族学生必须要对“我是谁”等民族身份和相关的文化内涵作出明确的回答。这些问题的回答都会涉及到自我认同的构建。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少数民族青少年形成了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是对少数民族群体内部的认同,是对本民族内部的传统文化及相关的种种民族特征的认可和接受。但是民族认同并不是少数民族学生认同的最高形式,在我国这个有55个少数民族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仅要认同于本民族,还要在此基

础上认同于中华民族这个大民族,即国家认同,只有达到国家认同,才能使各民族团结一致、维护国家的稳定,进而促进国家的繁荣富强。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对民族地区现代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任务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我国民族认同的传统做法是在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强调国家认同,淡化民族认同和自我认同,这不符合民族地区青少年的认同特点与规律。因此本课题研究的难点便是如何分析与批判我国传统的民族青少年认同问题的教育方法,进一步构建新型的、符合民族青少年认同特点的公民教育的内容与体系。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中、小学生,家长及学校老师和管理、领导人员,以及当地的普通群众和相关的宗教人士的访谈调查、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方法,了解相关情况,并采用社会统计技术进行数据分析。选取有代表性的调查地点,对涉及民

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研究_胡志海

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研究 胡志海 (黄山学院教育系,黄山,245041) 摘 要 本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 )和刻板解释偏差(SEB )两种方法对大学生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进行了内隐研究。发现被试整体在两次实验中均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内隐刻板印象,女大学生头脑中的刻板印象对其行为归因已形成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EB 是一种测量内隐刻板印象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内隐刻板印象 内隐联想测验 刻板解释偏差 内隐社会认知 1 引言 近年来,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迅猛进展,研 究方法的不断创新与完善使得人们能以新的视角对刻板印象进行考察。人们日益认识到: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加工不仅体现在外显过程上,而且还表现在内隐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中。刻板印象同样也有一个内隐成分,有时个体并未意识到自身存在着这样的刻板印象,但相应的社会类别联想却已被自动激活。如Trope (1991)认为,刻板印象影响着社会推理过程中的认同加工,它导致人们对同样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假设和结论,而且这种推理是自动进行的[1]。Devine (1989)发现:只要一遇到刻板印象,群体成员就会自动激活相应的刻板化加工[2]。因此认为存在着内隐刻板印象———“内隐刻板印象是指调节某一社会类别成员的属性的不能内省辨别(或不能准确辨别)的过去经验的痕迹。”(Greenw ald &Banaji , 1995)[3] 。 内隐研究所关注的焦点是:个体的无意识成分是否参与了有意识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前人相关研究表明:刻板印象影响了个体对相应群体成员的各种判断,如对模糊行为的解释、成败归因、与职业 有关的决定等[4-6] 。本研究主要针对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人们常将性别与多种个人属性联系起来(如个性特征、角色、职业等),如将男性与强壮、自信、竞争 等相联,将女性与温柔、依赖、顺从等相联[7] 。这种刻板印象常与职业定位、社会角色联系在一起,如近年来大学生在求职时常遭遇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就业难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本研究则试图从大学生自身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大学生在观念上是否也存在性别偏见,尤其是女大学生们是否存在着自我设置的主观障碍。这对客观认识大学生就业问题,寻求科学有效的解决问题途径很有现 实意义。具体研究主要围绕大学生的职业性别刻板 印象展开,即他们是否对男女两性存在不同的职业定位,在进行社会认知时是否会在无意识上受到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所左右,有无刻板化加工的现象。 在各类内隐研究方法中,内隐联想测验(IAT )由于其良好的心理计量学特征,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用于对刻板印象的研究之中。但内隐联想测验也存在着一定局限性: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内可见的IAT 研究多采用个别施测方式,完成一次实验不仅耗时较长而且易受一些无关因素干扰;另一方面,IAT 的实验情景过于单纯,其结果与被试的社会认知未必都有密切的关联。而以刻板解释偏差(SEB )为指标的内隐态度测量方法则可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选择。它是基于Hastie (1984)提出的观点:个体在面对与自己期望值不一致的情境时,会做出更多的解释行为(归因行为),以使不一致得到合理化解释。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刻板印象对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发生内隐作用[8]。在实际研究中根据被试对问题的不同归因来计算SEB 值。SEB 的问卷编制较为复杂,但施测却较方便,所得结果的社会内 涵也较IAT 丰富[9] 。目前国内有关SEB 的实验还极为少见,本研究同时采用IA T 与SEB ,试图探讨SEB 能否有效揭示内隐刻板印象的存在,它与IAT 的研究结果可否相互验证。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一 内隐联想测验(IAT )2.1.1 被试 随机抽取黄山学院一年级本科生54人,其中男女各半,年龄在17~19周岁之间。2.1.2 仪器 奔腾四系列微机2.1.3 材料 本研究使用内隐联想测验来获得内隐效应。 通讯作者:胡志海。E -mail :hz hls @h s u .edu .cn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5sk226)。1122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5,28(5):1122-1125

内隐自尊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内隐自尊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1.内隐自尊研究应用的重要性 内隐自尊的概念一经Greenwald等人提出,便受到国内外心理学者的共同关注,成为了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内隐自尊是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时表现出的一种无法通过内隐察觉的态度。它的研究拓宽了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对于揭示无意识成分在自我心理中的作用,揭示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是一个重大的启示。所以,加强内隐自尊研究成果的应用性研究,使其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是内隐自尊研究之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 2.内隐自尊在主要领域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关于内隐自尊的理论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内隐自尊的稳定性、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内隐自尊与人格特质的关系以及内隐自尊的ERP 研究等。而内隐自尊的应用性研究刚刚开展,但已显示出潜在的研究空间与价值。主要是内隐自尊形成过程的研究、内隐自尊对个体影响的研究、内隐自尊与社会交往、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现对内隐自尊的应用性研究做简要的回顾。 2.1内隐自尊的形成过程研究 由于内隐自尊是在大量经验累积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潜意识的自动化的整体性自我评价, 因而是难以改变的, 只有通过新经验的累积而发生渐变〔‘2 ] 。一项跨文化实证研究〔’3 ] 发现, 集体主义文化背景的个体移居到个人主义的文化区域时, 其外显自尊随着其接受当地的文化规范就已改变, 并与当地居民一样有偏高现象。而内隐自尊在短期内却难以改变。这表明, 内隐自尊就长期来说是比外显自尊更为稳定的建构。原因可能是外显自尊的形成来自于个体对环境的认知, 人们会按照外在的文化规范建构出新的自我评价, 因而外显自尊较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而内隐自尊似乎是较为长期稳定的个人特质。双重态度(d u al a ttitu d e )模式[ ‘4 ] 认为, 当新的态度形成时, 旧的态度并未消失, 而是被新态度压制在内隐层次里。当个体认知资源不足或因某些原因无法提取外显态度时, 原本熟悉的内隐态度会再度主宰个体的评价反应。因此当个体到一个新的文化区域时, 虽然产生了新的自我评价(外显自尊) ,但原有的自我评价仍会留在内隐层次而难以消失(内隐自尊)在最近的一个研究〔‘5 1里, 研究者操纵外显自尊的测验速度或认知负荷量, 结果发现, 在高时间压力下或高认知负荷量下的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二者呈现出高度显著的正相关。这个结果支持了内隐自尊是自动化的对自我的整体性评价的假设。总之, 内隐自尊是一个存在的建构, 它和外显自薄一起构成了个体对自我的整体评价或态度。区别在于, 外显自尊更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表现出不稳定性或脆弱性; 内隐自尊是根据过去长久的生活经验形成的, 是通过潜意识的、自动化的过程而对自己所做的评价, 是难以改变的。 2.2内隐自尊对个体影响的研究 对外显自尊的研究显示, 外显自尊与各种反馈条件会产生交互作用, 影响个体的正向自尊需要的表现和应对策略。低外显自尊者在受到负向评价或失败的威胁与挑战时, 偏向于在低难度任务上进行自我设限(过一场n 山。pplng ) , 以免在简单任务都做不好的情况下受到更差的评价, 其目的是为了自我保护(义任一pr o tecti on ); 而高外显自尊者偏向于在高难度任务上进行自我设限, 这是为了保留万一任务失败后自我提升(义挂‘enh an ce m 面t )的可能或提高其侥幸成功的价值,其目的是为了超越自我评价, 向更高的标准迈进。另外, 低自尊者偏好选择受到过负反馈的任务, 这可能是由于低自尊者试图弥补在负反馈任务中曾经经历过 的失败, 以自我保护; 而高自尊者偏好选择受到过正反馈的任务, 这可能是由于高自尊者试

英语语音学习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英语语音学习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一、引言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也是口语交际的载体。顺利完成跨文化交流活动离不开语言的支撑,要学会说任何一种语言,首先要掌握这种语言的语音语调。语音学习在整个英语学习中具有先导作用,正确的语音对于听力理解至关重要,还能帮助我们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把单词的音,形,义联系起来,甚至可以提高阅读和写作的水平。现代英语教学强调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交际能力有四个层次,分别是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策略能力以及语篇能力(Canal e &Swain, 1980)。语音作为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也当属于语言能力的范畴(Scarcella &Oxford, 1994)。一个人发音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交际活动。英语语音通常被划分为音段和超音段两大部分。音段即元音和辅音,超音段是话语中大于单个音段的发声单位,重音,节奏和语调决定话语的可理解性,是重要的超音段特征。英语语音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提高英语学习成效而采取的技巧,方法或者刻意的行为或行动。詹金斯(Jenkins)在他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在以英语作为国际语的人际交流中,尽管不是所有的交际失败都由发音引起,但目前发音是引起交际失败最经常,最难解决的原因。因此,语音语调在完成交际任务时承载着不可替代的基本要素的作用。同时,研究表明,学习者的语音水平和他们的听力,口语甚至阅读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语音及语音教学在国内外外语教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如此,语音教学同其他相关教学领域(如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等)的研究相比,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Kelly,1967)。语音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关注学生语音学习策略和英语语音教学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很少。 二、国外研究 国外的早期文献中没有专门针对语音学习策略的研究,例如有学者于1978年调查了34名优秀的语言学习者,在要求被试者描述自己学习经验的过程中只是从一个侧面提及了语音学习策略。初具规模的语音学习策略研究始于O’Malley 等(1985),他们使用的调查工具中有一项是关于语音学习策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语音学习策略使用的比例仅次于词汇学习策略。而真正的系统研究始于Peterson, 他(2000)在Oxford的SILL (the 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

内隐学习及其特征研究

内隐学习及其特征研究 张卫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广州 510631 论著选摘 【摘要】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能对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陈述,然而大量的例子显示,在某些情境下,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也无法陈述出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那些规则,这种类型的学习便是内隐学习,内隐学习是当代心理学家新近提出来的一种学习类型,是当今学习和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热点课题,对内隐学习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对无意识认知心理过程与机制的了解,同时,对教育教学等诸多实践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追溯和总结了内隐学习研究的历史、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内隐学习特征进行了概括和分析,试图以此引发国内学者对内隐学习和内隐认知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内隐学习外显学习无意识认知 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一词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A.Reber于1965年提出,用他早期著作中的话说,内隐学习就是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复杂知识的过程。Reber指出,人能够按照两种本质不同的模式来学习复杂的任务,一种是人们所熟悉的外显学习(explicit leam-ing),另一种便是内隐学习。诸如问题解决、决策制定等凡需要付出努力、采取一定策略来完成的学习活动都属于外显学习;而在内隐学习中,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或者陈述出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 60年代后期,包括整个70年代,人们并没对Reber的这个概念和有关的研究表现出多少兴趣,没有太多的人引用他的成果,也很少人去验证或模拟他的研究。然而,在80年代中期之后,奇迹出现了,内隐学习成了心理学界、尤其是学习和认知心理领域最热门和最受关注的课题,成了“将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的最重要课题之一(杨治良,1994;刘耀中,199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