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急诊的外科治疗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急诊的外科治疗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急诊的外科治疗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急诊的外科治疗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分析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治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160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依据诊治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80例,分析不同诊治措施的临床效果,指导临床诊治实践。结果:综合治疗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症状改善、疾病治愈方面好于常规治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有独特的临床疾病特点,综合性的全方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老年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标签: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急性;治疗分析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由于结石阻塞胆囊管,造成胆囊内胆汁滞留,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对老年患者来说若是胆囊管内结石引起可有胆绞痛的表现,有突发性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向肩背部放散,伴恶心、呕吐等,属临床急腹症,由于其免疫能力下降以及基础疾病的伴随,很易并发缺血、穿孔、梗阻等等[1]。有数据表明我国老年人胆道结石的发病率为10%左右,相应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也随之增多。病情复杂多变,给临床诊治带来挑战,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对此类患者全面分析病情进行综合诊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就诊治措施的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其中观察组(综合治疗组)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60~72岁,平均66岁,发病距就诊时间最短15 min,最长1 h。57例患者白细胞总数>10×109/L,伴随冠心病23例,高血压21例,糖尿病9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组)80例,男50例,女30例,年龄60~74岁,平均67岁,发病距就诊时间最短20 min,最长1 h。52例患者白细胞总数>10×109/L,伴随冠心病21例,高血压19例,糖尿病7例。所有患者经腹部X线摄片示胆囊区见阳性结石,均经临床病史及相关检查确诊。两组患者年龄、发病时间、伴随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疼、恶心、呕吐和发热等,腹痛持续时间较长,作呼吸和改变体位常常能使疼痛加重,少数患者还有眼白和皮肤轻度发黄。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反应能力低下,临床表现具有不典型性,腹部X线摄片可在胆囊区见阳性结石,B超检查示胆囊增大,壁厚>3.5 mm,内有强光团伴声影。 1.3 方法

老年人要警惕胆囊炎

老年人要警惕胆囊炎 *导读:胆囊炎对于老年人是一个易被误诊的潜在性、致命性疾病,平时症状不明显,甚至胆囊内携带伤寒菌后都无临床表现,一旦急性发病则病情较重。 由于生活提高,人们保护意识增强,寿命延长,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人胆囊炎发病率不断增加,65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多见。胆囊炎对于老年人是一个易被误诊的潜在性、致命性疾病,平时症状不明显,甚至胆囊内携带伤寒菌后都无临床表现,一旦急性发病则病情较重。 为什么老年人易患胆囊炎呢? 1.胆囊血液供应不足:常见各种原因的休克、心衰、动脉硬化、血管血栓形成、血管炎,长时间使用扩张血管的药物等,使流向胆囊动脉的血流减少,胆囊壁缺血,抵抗力下降而发炎。 2.胆囊管梗阻:常因胆囊管周围粘连、胆囊扭转,胆囊周

围肿大的淋巴结及转移的新生物压迫,老年人弯弯曲曲的胆囊动脉及动脉瘤对胆囊管压迫,引起胆囊管梗阻,胆囊内胆汁引流不畅,引起胆囊炎。 3.老年人胆囊肌肉松弛,弹力差,收缩无力,胆汁排空不佳,致使胆汁淤滞,造成胆汁浓缩,长期食欲不振,饮水少,消化功能减退,营养不良。许多老人睡眠不佳,长期吃镇静药,使胆汁流动缓慢、淤滞、黏稠,形成结石后易发炎。 4.老年人全身慢性疾病多,如糖尿病、贫血、慢性肾疾病、慢性肺部疾患及心血管疾病等。不仅全身情况差,而且局部器官功能减低,均影响胆囊的功能紊乱,胆汁滞留,易发炎。 5.细菌感染是主要的致病原:尤其在毒血症、大面积创伤时等。细菌通过血液、淋巴或直接进入胆囊内而发炎。 6.各种手术后的并发症,革兰阴性厌氧细菌感染为多见。

老年人反应差,如患有慢性胆囊炎,发生胆囊坏疽、穿孔等严重合并症远比中、青年人多,而且发现较晚,死亡率较高,可达35%,应引起注意。

老年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分析

老年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105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两组,其中55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为对照组;另外50例患者是经保守治疗病情没有得到缓解而改行手术治疗,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本组资料中,对照组的治愈率相比观察组略高,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患者住院时间与观察组相比明显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以及其病情进程、全身各重要脏器的功能、手术的耐受性等方面选取适宜的治疗方式,若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为进一步提高治愈率,应当对手术时机和方式进行适宜的选择。 标签:老年;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 随着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老年人胆囊炎及胆石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其主要症状有发热、呕吐、恶心以及右上腹痛等[1]。同时该病具有发作后病情进展快、大部分患者病情较重、具有较多的合并症,由此必须选择适宜的治疗对该病进行积极治疗,以提高治愈率。本研究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105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治疗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5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其中男45例,女60例;年龄60~81岁,平均(68.5±3.0)岁;患者在发病后2~48 h送入医院就诊,平均就诊时间为(12.5±2.0)h;本研究患者均对其行血常规、肝功能、淀粉酶以及超声检查进行确诊。105例患者中有75例是初次发病,30例为复发。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发热、呕吐、恶心、右上腹疼痛等。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55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为对照组;另外50例患者经保守治疗病情没有得到缓解而改行手术治疗,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3例,女32例;平均年龄(68.2±4.1)岁,平均就诊时间(13.4±1.9)h,39例初次发病、16例复发;观察组中男22例,女28例,平均(69±2.5)岁,平均就诊时间为(12.8±2.0)h,36例初次发病、14例复发。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 对照组55例患者,给予其禁食,补液,水、电解质以及酸碱代谢的纠正处理,同时给予抗生素或联合用药以及心、肺功能支持。通过采取保守治疗症状无缓解而行手术治疗的观察组50例患者,行胆囊造口术的患者有15例,行开腹胆

治疗急性胆囊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治疗急性胆囊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由化学刺激和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胆囊炎症。临床表现有发热、右上腹疼痛,可有轻度黄疸和血白细胞(WBC)增多等。X线摄片、胆管造影、B超、CT检查等有诊断价值。 (1)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DC)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均可轻度升高,如明显升高应考虑可能为胆囊坏死或积脓。 (2)血清淀粉酶(AMY)测定:血清淀粉酶常可轻度升高,并发急性胰腺炎时则显著升高。 (3)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可有轻度升高。 急性胆囊炎检查项: 1、白细胞(WBC或LEU) 2、白细胞分类(DC) 3、嗜中性粒细胞(N)核象变化 4、淀粉酶(AMY) 5、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 白细胞(WBC或LEU)(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个/升(个/L) 【正常值】 成人白细胞数为(4.0~10.0)×109/升。儿童随年龄而异,新生儿为(15.0~20.0)×109/升;6个月~2岁为(11.0~12.0)×109/升;4~14岁为8.0×109/升左右。 【临床意义】 (1)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 (2)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白细胞分类(DC)(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百分比(常用1.0表示100%) 【正常值】 (1)嗜中性粒细胞(N):成人0.40~0.75(40%~75%),儿童0.30~0.65(30%~65%)。

(2)嗜酸性粒细胞(E):0.005~0.05(0.5%~5%)。 (3)嗜碱性粒细胞(B):0~0.01(0~1%)。 (4)淋巴细胞(L):成人0.20~0.45(20%~45%),儿童0.3~0.56(30%~56%)。 (5)单核细胞(M):成人0.02~0.06(2%~6%),儿童0.02~0.08(2%~8%)。 【临床意义】 (1)嗜中性粒细胞(N):增多或减少,同白细胞(WBC)。 (2)嗜酸性粒细胞(E):①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蚓病,某些皮肤病(如湿疹、牛皮癣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鼻咽癌,肺癌等。②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后。 (3)嗜碱性粒细胞(B):①增多。常见于白血病、某些转移癌、骨髓纤维化、脾切除后及铅、锌中毒等。②减少。无临床意义。 (4)淋巴细胞(L):①增多。见于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急慢性血液病、药物反应、变态反应、溶血性贫血等。②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x线照射、化疗、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j素或淋巴细胞毒素等),免疫缺陷病,霍奇金病及尿毒症等。 (5)单核细胞(M):①增高。常见于感染、血液病、胶原性疾病等。②减少。无临床意义。 嗜中性粒细胞(N)核象变化(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百分比(%) 【正常值】 周围血液中幼稚的中性杆状粒细胞(如晚幼粒、杆状核),应为0.01~0.05(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分叶少于4叶,为0.50~0.70(50%~70%)。 【临床意义】 (1)核左移:幼稚中性粒细胞超过正常中性粒细胞的5%,表示中性粒细胞生长旺盛。常见于急性传染病或体内有炎症病煳者。中度感染时,白细胞(WBC)数超过10×109/升时,中性杆状粒细胞大于6%,为轻度左移;大于10%,为中度左移;大于25%,为重度左移。 (2)核右移:为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大部分为4~5叶或更绸(甚者15叶)。表示衰老白细胞增多,造血功能减退,如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5叶核白细胞大于3%),则为疾病的危险预兆,预后不良。 淀粉酶(AMY)(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单位/升(U/L) 【正常值】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机理以及治疗效果分析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机理以及治疗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5-12-31T11:44:50.06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4期供稿作者:贺曙麟 [导读] 湘乡市金薮卫生院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较为复杂的发病机理,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湘乡市金薮卫生院湖南湘乡 411443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解释性胆囊炎发病机理及中西医治疗效果比对;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选取68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34例,中西医结合组34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同西医组76.47%比较,明显较高(P<0.05);中西医结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同西医组20.59%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较为复杂的发病机理,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效果;发病机理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为胆道常见顽固性疾病,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数据统计显示[1],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率占胆石症15%~28%。主要为左右胆管交汇部以上分支内胆管结石,可单独存在,也能与胆外结石共存。针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主要采取外科方案治疗,虽然可以彻底清除结石,但是大多数老年患者难以耐受,甚至因产生并发症而影响预后,因此,选择中医方案治疗,成为临床青睐的治疗方案。本组研究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理机制进行分析,了解其治疗方法,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选取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分为西医组34例,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21-73岁,平均(45.7±3.2)岁,中西医结合组34例,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20-75岁,平均(46.1±3.4)岁。纳入标准:符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诊断标准者;白细胞总数>10×109/L者;经影像学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确诊者;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史者。排除标准: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年龄<18岁者;与本研究不配合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及解痉镇痛药物,并对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进行纠正,保证绝对卧床休息。西医组加用熊去氧胆酸片(江苏黄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4715),8-10mg/kg,口服,早晚进餐时分次给予。中西医结合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柴胡汤加减治疗,柴胡、黄岑各12g,太子参、滑石各15g,法夏、炒山栀各10g,甘草6g,病初起伴寒热头身痛者加板蓝根、羌活;胁痛剧者加炒青皮、郁金;黄疸甚者加田基黄、茵陈;呕恶著者加白蔻仁、藿香。水煎至300ml,1剂/d,早晚分服。 1.3疗效标准 治疗效果根据《胆囊炎和结石基本诊疗路径》[2]中相关标准进行判定,显效:腹痛、恶心及发热等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影像学检查基本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影像学检查明显好转,白细胞总数下降;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作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PSS17.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同西医组76.47%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结石、胆囊、蛔虫等引发胆囊颈、胆囊管梗阻,引发胆囊粘膜缺血,继发细菌感染,是急性胆囊炎形成的主要因素。非结石性胆囊炎

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体会

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与分析老年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情况,为患者临床规范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2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52例患者中,非手术治疗6例,均顺利出院。其余4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胆囊切除者34例,胆囊部分切除黏膜剔除者3例,胆囊造瘘者9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1例行胆囊切除术后3 d,因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治疗方法治疗,以促进其康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来临,急性胆囊炎已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1]。老年患者往往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发生退行性改变,或者合并有其他系统的疾病,手术耐受性下降,危险性增大,因此老年人的急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本院2005年1月-2014年12月共收治老年急性胆囊炎5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男19例,女33例,年龄60~86岁,平均70.5岁,发病时间最少4 h,最长12 d。 1.2 临床表现全组均有急性胆囊炎的病症体征,表现为右上腹痛、发热、部分可触及肿大胆囊,经B超或CT检查均证明胆囊是急性炎症改变,合并胆囊结石存在。52例患者中并发高血压病32例,冠心病20例,脑血管病3例,糖尿病5例,其中8例合并2种以上并发症。 1.3 治疗方法本组全部52例患者入院后24 h内均先行保守治疗,无效者中转手术。具体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切除术、胆囊部分切除黏膜剔除术、胆囊切开取石造瘘术。 2 结果 全组52例患者中,非手术治疗6例,均顺利出院。其余4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胆囊切除者34例,胆囊部分切除黏膜剔除者3例,胆囊造瘘者9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1例行胆囊切除术后3 d,因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临床上,急性胆囊炎主要是因患者胆囊颈部梗阻而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而发生炎症[2]。对于患者来说,如患者胆囊管表现通畅则其炎症可于数小时内消失。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保守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结石发生移动或其梗阻处黏膜充血等情况消失后,其症状将会得到有效缓解[3]。对于老年人来说,其病情较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体会及临床分析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体会及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体会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肝胆外科接治的3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观察组17例,对照组17例,尽早地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在不必要的前提下不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16例患者治疗有效,只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高达94.12%;对照组中,14例治疗有效,3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2.35%;除了观察组中的1例和对照组中的3例之外,其余3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胆囊炎切除手术是可行的治疗方法,尽早地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胆囊全切术,不仅能够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还能帮助患者尽早地恢复健康,提高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生存质量。 标签: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临床疗效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治疗中十分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的发展速度较快,并且会让患者疼痛难忍,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地治疗的话,很容易导致患者死亡,目前,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保守治疗,一种是胆囊切除术治疗。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肝胆外科接治的3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急性胆囊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的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肝胆外科接治的3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观察组17例,对照组17例。观察组的17例患者中,女性患者10例,男性患者7例,年龄为23~66岁,平均年龄为(40.01±1.16)岁;对照组的17例患者中,女性患者11例,男性患者6例,年龄为22~65岁,平均年龄为(39.96±1.61)岁;经过本院医生的全面检查后,34例患者均确诊为急性胆囊炎,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尽早地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在不必要的前提下不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 胆囊炎切除术术前、术后处理:在行手术前,了解患者的病史、体征、临床病症,并为患者进行腹部多普勒超声检查、血糖检查、血液检查、心电图检查、以及CT检查,了解患者有无合并病症,减少患者因合并症而影响到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探讨

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9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29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其中结石性胆囊炎26例,非结石性胆囊炎3例。22例患者治愈,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转上级医院,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以内科治疗为首选,给予积极抗炎、利胆、止痛、对症治疗,大多数患者可取得良好疗效,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标签:急性胆囊炎;治疗 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管阻塞、化学性刺激和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胆囊炎症性疾病,约有95%的患者有胆石症,也称结石性胆囊炎,5%的患者无胆石症病史,又称非结石性胆囊炎[1]。成年人发病率高,女性多见,尤以肥胖女性多见,发病率50岁前为男性的3倍,50岁以后为1.5倍。急性胆囊炎起病多以饱食、吃高脂饮食、劳累及精神因素等为诱因发病[2]。现对2010年1月-2012年6月以来29例内科收治的急性胆囊炎住院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团场医院内科2010年1月-2012年6月所接诊的29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其中,男8例,女21例,年龄37~68岁,其中26例患胆石症,3例未患胆石症,26例患胆石症患者中19例患者既往已知自己患胆囊结石,7例患者不知自己患胆石症,此次发病后住院作肝胆B超检查时才发现。6例患者患糖尿病,8例患高血压病,5例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2 临床表现 25例患者突发性右上腹部或中上腹部阵发性绞痛,多于夜间发作,深吸气及咳嗽时腹痛症状加剧,疼痛发作时患者辗转反侧,神志清,表情痛苦。其中5例右肩胛下区有放射性疼痛。12例患者伴恶心、呕吐症状,17例患者发热,体温多在38.0 ℃~38.5 ℃之间。11例患者为饱餐或吃高脂餐食物后诱发。 1.3 体检检查 29例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右季肋部压痛,墨菲氏征(+),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出现腹紧张,右上腹部稍膨隆,腹式呼吸受限。 1.4 实验室检查

急性胆囊炎病人的护理要点

一、胆囊结石得临床表现 1、胆绞痛 病人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体位改变时,由于胆囊收缩或结石移位加上迷走神经兴奋,结石嵌顿在胆囊壶腹部或颈部,胆囊排空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强力收缩而引起绞痛。疼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胛部与背 部放射,可伴恶心、呕吐。部分病人因痛剧而不能准确说出疼痛部位。首次胆绞痛出现后,约70%得病人一年内会复发、 2、右上腹隐痛 多数病人仅在进食过量、吃高脂食物、工作紧张或休息不好时感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或者有饱胀不适、嗳气、呃逆等,易被误诊为“胃病”。 3。胆囊高积液 胆囊结石长期嵌顿或阻塞胆囊管但未合并感染时,胆囊黏膜吸收 胆汁中得胆色素。分泌黏液性物质,形成胆囊积液。积液呈透明无色,又称为白胆汁、 4、其她 (1)部分引起黄疸,较轻; (2)小结石可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内成为胆总管结石;

(3)胆总管得结石通过Oddi括约肌嵌顿于壶腹部导致胰腺炎,称为胆源性胰腺炎; (4)因结石压迫引起胆囊炎症并慢性穿孔,可造成胆囊十二指肠瘘或胆囊结肠瘘,大得结石通过瘘管进入肠道引起肠梗阻称为胆石性肠梗阻; (5)结石及长期得炎症刺激可诱发胆囊癌。 二、急性胆囊炎得临床表现 1.多见于肥胖、中年以上、经产妇 2.右上腹绞痛,放射痛 3.恶心、呕吐、厌食 4.右上腹压痛、反跳痛与肌紧张 5.Murphy氏征阳性 6.体温升高,有腹膜炎存在 7.血白细胞升高 三、存在得主要护理问题

四、护理措施 1.疼痛护理2。降温护理3、维持有效呼吸 4.T管引流护理5.维持体液平衡6。营养支持7、并发症得观察与护理 8。提供相关知识9。心理护理 (一)维持有效呼吸 1、加强观察 2、采取合适体位 3、禁食与胃肠减压 4、解痉止痛 5、氧气吸入 (二)T管护理 1、妥善固定防止扭曲或受压 2、避免举重物或过度活动 3、淋浴,塑料薄膜保护伤口处 4、引流管伤口每日换药一次,敷料渗湿及时更换,周围皮肤涂氧化锌

老年人胆囊炎,老年人胆囊炎的症状,老年人胆囊炎治疗【专业知识】

老年人胆囊炎,老年人胆囊炎的症状,老年人胆囊炎治疗【专业知识】 疾病简介 胆囊炎是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根据其临床表现和临床经过,又可分为急性的和慢性的两种类型,常见胆石症合并存在。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胆囊内结石突然梗阻或嵌顿胆囊管是导致急性胆囊炎的常见原因,胆囊管扭转、狭窄和胆道蛔虫或胆道肿瘤阻塞亦可引起急性胆囊炎。此外,增龄老化过程中,胆囊壁逐渐变得肥厚或萎缩,收缩功能减退,造成胆汁淤滞、浓缩并形成胆酸盐;胆总管末端及Oddi括约肌变得松弛,容易发生逆行性感染;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滞度增加可加重胆囊动脉缺血。这些病理生理变化是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发生率较年轻人增高的原因,也是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穿孔更多见于老年患者的原因。胆囊管或胆囊颈梗阻后,胆囊内淤滞的胆汁浓缩形成胆酸盐,后者刺激胆囊黏膜引起化学性胆囊炎(早期);与此同时胆汁潴留使胆囊内压力不断增高,膨胀的胆囊首先影响胆囊壁的静脉和淋巴回流,胆囊出现充血水肿,当胆肿内压大于5.39kPa(55cmH2O)时,胆囊壁动脉血流阻断,胆囊发生缺血性损伤,缺血的胆囊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加重胆囊炎进程,最终并发胆囊坏疽或穿孔。若胆囊管梗阻而没有胆囊壁的血液循环障碍和细菌感染,则发展为胆囊积液。 近年的研究表明,磷脂酶A可因胆汁淤滞或结石嵌顿从损伤的胆囊黏膜上皮释放,使胆汁中卵磷脂水解成溶血卵磷脂,后者进而使黏膜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发生变化引起急性胆囊炎。 二、发病机制 1.西医病因病理

(1)急性胆囊炎:至今对本病的发病学了解仍很不够。历来认为与胆囊管结石梗阻后的胆汁淤滞、黏膜损伤、胆囊缺血及细菌感染有关。 ①胆囊管梗阻:通常认为胆囊管被结石或寄生虫梗阻后可引起急性胆囊炎,理由是:胆盐刺激,胆囊壁缺血,继发感染,胰液反流侵蚀。也有人认为在急性胆囊炎的发病上,机械和血管的因素可能比胆盐浓度增高所致的刺激更重要。 ②感染:包括细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感染的细菌主要是在肠杆菌、副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和产气杆菌等。其感染途径有:血源性感染(细菌随血流进入胆囊)、胆源性感染(肠道内细菌细门静脉进入肝脏后未被消灭感染胆囊、肝内细菌经淋巴管进入胆囊)、上行性感染(胆道蛔虫携带肠内细菌钻入胆道引起梗阻和胆囊炎症)、侵蚀性感染(胆囊邻近的组织器官有炎症时,细菌可侵蚀、蔓延到胆囊)。华支睾吸虫和梨形鞭毛虫等均可引起胆囊炎,特别是华支睾吸虫与胆道感染关系尤为密切。 ③神经、精神因素:凡能招致迷走神经张力减低的因素,均有可能发生急性胆囊炎或是胆管炎发病的一个重要附加因素。据文献报道,疼痛、恐惧和焦虑等精神因素,可招致急性胆囊炎的发生,影响胆囊的排空导致胆汁淤积。 ④激素因素:胆囊收缩素能使胆汁分泌增加,胆囊收缩和胆总管括约肌松弛,以保持胆汁的正常分泌和排出。凡肠腔内存在有胆盐浓度升高和氨基酸、脂肪增多的因素时,胆囊可停止收缩处于扩张状态,于是胆汁淤积而发病;性激素:妇女在妊娠时,由于性激素的影响,胆囊排空延缓,胆囊扩张,胆汁淤积常易发生急性胆囊炎。 另外,创伤、烧伤或手术后,有时可发生急性胆囊炎,这可能与出血、麻醉、发热、进食量少继发感染等引起的脱水有关,因脱水可使胆汁黏稠度增加,致胆囊排空延缓。 (2)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既是有胆石发生的基础,也是胆石形成后的后果。它体现了胆囊与结石互相影响的长期过程,其机制大致同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其病情呈慢性迁延性经过,临床上有反复急性发作等特点,本病病例远较急性胆囊炎为多。 ①结石因素:通称结石性胆囊炎。约70%的慢性胆囊炎由此种因素引起,是因胆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壁发生炎症所致,在此基础上还可继发细菌感染。

急性胆囊炎诊疗指南

急性胆囊炎诊疗指南 【定义】 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是胆道疾病中最常见的急腹症。由结石、肿瘤、蛔虫、胆囊扭转和胆囊管狭窄引起的胆囊颈或胆囊管梗阻及细菌感染是急性胆囊炎的主 要病因。可发展为胆囊积脓、胆囊坏疽、胆囊穿孔和胆囊内瘘,有以上合并症时病情变得严重而复杂。部分急性胆囊炎经保守治疗后可转变为慢性胆囊炎。 【诊断】 一、临床表现及专科体检 1、胆结石引起的胆囊炎多有胆结石病史。 2、突发右上腹或上腹部绞痛或胀痛,常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起病常在进油质饮食后,多伴有恶心、呕吐,可有发热、畏寒。炎症重者可出现轻度黄疸。 3、体征:右上腹依病变轻重可有Murphy征阳性、压痛、肿大的胆囊包块、局限性腹膜炎等体征。约20%~25%有轻度黄疽,Mirizzi综合征病人的黄疸严重。

4、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凡危重病人,严重创伤,手术后及较长时间使用TPN的病人,出现右上腹疼痛,不明原因发热时应考虑本病。体检可扪及肿大的胆囊,B超、CT对诊断有帮助。 二、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一般为(10-15)×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胆红素和转氨酶可升高。 2、B型超声:为首选检查方法。可显示胆囊肿大、胆囊内结石、囊壁水肿。结石嵌顿在颈部可被掩盖,需待炎症消退后出现。还可显示胆囊壁穿孔和其周围积液。 3、肝胆CT平扫:为和B超同时选用的方法。二者可相互印证补充。可显示胆囊肿大、胆囊内结石、囊壁水肿、胆囊周围积液、肝脓肿,还可显示肝内外胆管结石、胆总管下段和胰腺情况,肋缘与胆囊的相互位置关系,有助于切口选择。 三、鉴别诊断:急性胆囊炎应与急性胰腺炎、急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溃疡穿孔、右下肺炎、胸膜炎、泌尿系结

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老年结石性胆囊炎48例的护理

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老年结石性胆囊炎48 例的护理 【关键词】老年人;胆囊炎;抗生素治疗;护理 0引言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在老年急腹症中仅次于阑尾炎居第二位[1],起病急、发展快,加之,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免疫功能、代偿功能下降,对炎症的应急性、反应性降低,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一定难度.我科对200401/200608收治的老年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应用头孢哌酮(先锋必)、甲硝唑静滴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确诊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48(男43,女5)例,年龄55~83(平均68.5)岁,均选择头孢哌酮、甲硝唑联合治疗7~14d,除1例感染未控制转至外科治疗外,其余均治愈出院. 2护理体会 2.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反应 在应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老年人多数对腹痛的反应迟钝,因此必须仔细观察,尤其注意腹痛性质和规律以及局部体征的变化,如果应用抗生素后腹痛缓解,体温下降,黄疸逐渐消退,说明药物有效.如果腹痛发作频繁,逐渐加重,黄疸更加显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腹肌紧张,说明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

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头孢菌素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头孢哌酮引起的过敏反应易发生于有过敏史、特别是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因此,使用头孢哌酮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否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或其他药物的过敏反应史.如对青霉素过敏,则应小心使用,对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则选用其他药物.对于老年患者,更应注重监测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血象,发现异常时应适当调整用药剂量.本组用药时间7~14d,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用药时间不应超过14d,以防细菌产生耐药菌株或出现菌群失调症. 2.2饮食及生活指导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好发于饱食油腻或夜间平卧时(胆管阻塞)[2].故合理的膳食对本病的康复及预防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组病例中严重感染者入院后前3d均禁食.在应用抗生素的间隙静脉补充机体每日所需热量及电解质等.3d后可给患者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取量控制在45g以下,但要注意提供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以促进机体康复.使用头孢哌酮期间及停药后5d内饮酒会出现潮红、出汗、头痛、心动过速等反应,所以指导患者用药期间避免饮酒和含乙醇饮料. 2.3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特别是实施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可贯穿于一切护理过程中,在用药的同时,我们注意关心体贴患者,多与患者交谈,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向患者详细讲解有关疾病的保健知识,并将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反应向患者交代清

浅谈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

浅谈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 发表时间:2012-03-23T14:05:49.3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期供稿作者:齐伟[导读] 若病人的全身情况不能接受长时间的麻醉和手术,可行胆囊造瘘术。 齐伟 (黑龙江省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二道河子中心医院 158100)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207-02 【摘要】目的讨论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初期可试行保守治疗,如果经非手术治疗之后,病人出现腹痛加重、体温上升、腹部体征不缓解甚至加重、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不下降或上升,则提示非手术治疗的疗效不佳,如无手术禁忌证应考虑手术治疗。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要一经确诊,在排除胆囊切除术的手术禁忌证之后,可积极做好各项手术准备,进行手术治疗。通常采取胆囊切除术。【关键词】急性胆囊炎治疗 约95%的急性胆囊炎病人存在胆囊结石,称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约5%的急性胆囊炎病人没有胆囊结石,这种类型的急性胆囊炎称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下面将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分析如下。 1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本病女性多见。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多数是由于胆囊颈结石嵌顿,胆汁淤滞于胆囊并且浓缩,高浓度的胆汁酸刺激胆囊壁,胆囊黏膜充血、水肿,继而并发细菌感染,胆囊壁产生化脓性炎症,严重者会产生胆囊黏膜坏死,甚至胆囊穿孔。 1.1 临床表现 1.1.1 症状 (1)腹痛:急性胆囊炎的典型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胀痛,伴阵发性绞痛,疼痛常向右肩部、右肩胛部或右侧背部放射。腹痛常于饱餐、进食油腻食物之后发作,也有部分病人在夜间发作。 (2)发热:病人多有体温上升,感染严重者毒素吸收过多,体温可高达40℃。 (3)消化道症状:部分病人出现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等消化道症状。 (4)黄疸:急性胆囊炎病人中约有25%出现轻度黄疸。其原因可能是急性胆囊炎发作时肿大的胆囊压迫胆总管或炎症刺激Oddi括约肌痉挛,另外,如果胆囊结石进入胆总管或Mirizzi综合征也可形成梗阻性黄疸。 1.1.2 体征根据感染程度的不同,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右上腹压痛、反跳痛、右上腹可触及肿大的胆囊以及Murphy征阳性。感染严重者可出现右上腹或上腹部局限性肌紧张。若胆囊穿孔,则出现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的范围扩大。 1.1.3 实验室检查大多数病人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部分病人血清胆红素、转氨酶轻度增高,1/3的病人血淀粉酶增高。 1.1.4 影像学检查 B超可提示胆囊肿大、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可出现“双边征”。 此外,有条件的医院可选用99mTc-EHIDA检查,由于急性胆囊炎有胆囊颈部梗阻,因此胆囊不会显影,如果胆囊显影,95%的病人可排除急性胆囊炎。 1.2 诊断要点 典型的右上腹痛病史、右上腹压痛、反跳痛和Murphy征阳性,结合B超、血常规、血生化检查,本病的诊断并不难。但本病应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高位阑尾炎、肝脓肿、结肠肝区肿瘤并发肠梗阻或穿孔相鉴别。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部站立位X光平片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肠梗阻的病例可发现液平,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血、尿淀粉酶会增高,B超可发现胰腺肿大等改变,高位阑尾炎病人不会出现胆囊肿大和胆囊结石。如果病情需要,可借助更高级别的影像学检查如CT、MRCP等。另外,对于高龄病人须与心绞痛的发作相鉴别。 1.3 治疗方案及原则 1.3.1 非手术治疗发病初期可试行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合理使用抗生素、解痉、支持治疗、维护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但在保守治疗的同时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并积极做好各项手术前准备,完善相关的各项术前检查。 1.3.2 手术治疗如果经上述非手术治疗之后,病人出现腹痛加重、体温上升、腹部体征不缓解甚至加重、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不下降或上升,则提示非手术治疗的疗效不佳,如无手术禁忌证应考虑手术治疗。另外,已经发生坏疽或穿孔而出现腹膜炎征象者,也应及时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通常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如果病人同时合并心、肺功能不全或有严重的代谢性疾病,而无法接受长时间的麻醉和手术,但胆囊炎症经非手术治疗得不到好转,可行胆囊造瘘术。另外,如果病人病情危急,全身情况很差,开腹之后发现胆囊三角水肿、粘连严重,胆囊管、胆总管、肝总管解剖关系不清,为抢救病人的生命,避免胆道损伤,也可暂行胆囊造瘘术。 2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本病的病因不十分清楚,常见于机体遭受严重的创伤,如大手术、大面积烧伤或危重疾病之后,发病率占急性胆囊炎的4%~8%。可能是因机体的应激反应影响到胆囊的血供而诱发本病。另外,长期禁食、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胃排空延迟而导致胆汁淤滞、胆汁的黏稠度增高,若发生细菌感染,就有可能在没有胆囊结石的情况下产生胆囊急性化脓性炎症。由于本病多发生于严重创伤之后,病人的抵抗力低下,病情常发展较迅速,约75%的病人出现胆囊坏疽,15%的病人出现胆囊穿孔。 2.1 临床表现 2.1.1 症状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常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相似。大多数病人出现持续性右上腹胀痛、寒战、高热,亦可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2.1.2 体征同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右上腹压痛、反跳痛,Murphy征阳性。上腹部也可触及肿大的胆囊。 2.1.3 实验室检查大多数病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病人的白细胞计数常高于2.0×109/L。部分病人也有血清胆红素、转氨酶、血淀粉酶增高。 2.1.4 影像学检查 B超、CT可发现肿大的胆囊,胆囊壁增厚。

2021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思维分享(全文)

2021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思维分 享(全文) 前言 抗菌药物在胆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导致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本文结合真实案例,讨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C)患者初始抗菌药物经验治疗等问题,以此规范临床抗菌药物使用。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80岁,体重70kg,因“右侧腰腹部疼痛伴呕吐1天”,于2020-12-19入院。 现病史:患者2020-12-18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腰背部绞痛,疼痛不可耐受,伴寒战,体温未测,伴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遂就诊于我院急诊。急诊CT示胆囊结石,胆囊炎;血常规示WBC 28.4×109/L,NE% 92.1%。急诊以“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差,二便正常。 既往史:糖尿病病史10余年,自诉血糖控制良好。2015年因结肠癌行手术治疗。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及传染病史。

入院查体:T 36.6℃,P 80次/分,R 18次/分,BP 125/81mmHg;腹平坦,腹式呼吸存在,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压痛及反跳痛明显,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胆囊,Murphy征阳性。腹部鼓音区正常,无移动性浊音。肝区无叩痛,脾浊音区正常,胆囊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未闻及血管杂音及摩擦音。 入院诊断:1.急性结石性胆囊炎;2.2型糖尿病。 治疗经过 初始经验抗感染治疗分析 第1步判断ACC诊断是否成立 患者因“右侧腰腹部疼痛伴呕吐1天”入院,急诊CT示胆囊结石,胆囊炎;血常规示WBC 28.4×109/L,NE% 92.1%;入院查体示右上腹压痛及反跳痛明显,Murphy征阳性。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急诊CT及血常规检查,ACC诊断明确。 第2步评估ACC病情的严重程度 《胆道外科抗菌药物规范化应用专家共识(2019版)》[1]推荐按照《急性胆道感染东京指南(2018)》对急性胆囊炎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急性胆囊炎的护理

急性胆囊炎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评估患者有无胆汁淤滞、细菌感染,是否处于妊娠期,有无免疫功能降低、细菌感染病史。 2、评估腹痛的部位、性质及放射性肩背部疼痛病史。 3、辅助检查:腹部 B 超、X 线平片、胆道造影、CT 或 MRI 检查。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培养。 5、心理及社会支持状况: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病检查和治疗的认知、家庭经济状况及有无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 二、护理措施 1、禁食水,伴严重呕吐者行持续胃肠减压,可使胆汁分泌减少,并有利于胆汁的引流。 2、协助患者取半卧位,以减轻疼痛。 3、病情观察: (1)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等感染性休克征象;出现感染性休克时,按外科休克护理常规护理。 (2)密切观察患者腹痛及腹部体征变化,右上腹有明显压痛和肌紧张。墨菲(Murphy)氏征阳性可在右上腹触及肿大胆囊,胆囊穿孔后可出现腹膜炎体征。 4、对症护理: (1)对已明确诊断的患者,可应用镇痛药和解痉药,以解除肝

胰壶腹括约肌的痉挛而止痛。 (2)高热的患者,可用药物或物理方法降温。 5、遵医嘱进行补液、抗感染、纠酸、护肝等治疗,以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改善全身情况。 6、利胆治疗。 7、经积极治疗,病情继续发展,并出现右上腹剧痛、高热、虚脱等中毒症状时,应立即转外科行手术治疗。 三、健康指导 1、消除患者紧张和恐惧心理,做好安慰和解释工作,让患者配合治疗。 2、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劳逸结合,不适随诊。 四、注意事项 1、对诊断不明确的急腹症患者,不可随意应用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和治疗。 2、禁食期间应静脉补充营养,待胃管拔除后,给予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的饮食。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病人护理试题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病人护理试题 姓名:得分: 一.试题 1 女性,49岁,近半年数次发作性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多为夜间睡眠后发作,并向 右肩部放射,检查;肥胖体质,血压110/80mmhg,p90次/分,右上腹轻度压痛,无腹肌紧张。治疗未缓解,反复持续性疼痛加重,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体温38.5℃,此时可诊断为 A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B胆总管结石 C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弥漫性腹膜炎 D结石性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2男性,64岁,进行性无痛性黄疸1月,上腹胀痛,体重减轻。检查;巩膜及周围皮肤黄染,P90次/分,BP140/70mmhg,血清胆红素征阳性。为进一步确诊选用 A ERCP B PTC C CT D MRI E BUS 3 男性,62岁,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20小时,急诊入院,寒战高热,明显黄 疸,检查;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P120次/分,T40℃,BP90/60mmhg,剑突下压痛,腹肌紧张,WBC20×10的9次方/L。此病人诊断为 A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B 肝脓肿 C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D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4 女性,47岁,胆囊结石病史4年,曾先后发作胆绞痛4次,BUS显示胆囊内充满型结 石,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哪一种 A 胆囊切除 B 经皮胆镜取石术 C 口服排石饮液 D口服利胆素片 E 口服熊去氧胆酸片 5 Murphy征出现在 A AOSC B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C绞窄性小肠梗阻 D 急性坏死性小肠梗阻 6 急性胆囊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 细菌性肝脓肿 B 胆囊积脓 C 胆囊坏疽穿死致胆汁性腹膜炎 D 急性胰腺炎

E 胆囊十二指肠内瘘 二·简答题 1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术后护理常规 答案一DEDABC ● 1.同普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 2.患者清醒后给予半卧位,减轻胆肠吻合口张力,亦有利于引流。 ● 3.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心律和心率的情况。胆囊术后有无心律不 齐。同时应观察切口渗液情况,如有黄绿色胆汁样引流物,每小时大于5ml,应怀疑胆漏,应立即与医生联系进行处理同时应观察有无出血征象。 ● 4.术后3日,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如仍高于39℃应查找感染源,给予抗感 染治疗。 ● 5.对胆囊造瘘者,应密切观察其引流性质和量并保持通畅。 ● 6.“T”形管护理,同“T”管护理常规。 ●7.患者肠蠕动恢复后,可进低脂全流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并限制脂肪 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8..严密观察术后并发症,如出血、黄疸、胆漏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