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大型购物中心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研究报告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大型购物中心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19-2025年中国大型购物中心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研究报告

【完整版】

决策精品报告洞悉行业变化

专业˙权威˙平价˙优质

报告目录

第一章大型购物中心行业研究方法、意义 (6)

第一节大型购物中心行业研究报告简介 (6)

第二节大型购物中心行业研究原则与方法 (6)

一、研究原则 (6)

二、研究方法 (7)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年中国大型购物中心行业发展现状、特征、阶段研究 (9)

第一节中国购物中心行业发展规律特征分析 (9)

第二节2018年中国零售业整体发展现状分析 (11)

一、消费升级与新消费群体崛起 (11)

二、行业转型初现成效 (12)

三、零售业态分化发展 (12)

四、双线融合趋势渐明 (15)

五、创新业态风起云涌 (16)

六、技术驱动智慧零售 (16)

七、零售新物种频现 (17)

八、零售资本深度整合 (17)

九、持续深化组织变革 (17)

第三节2018年我国购物中心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18)

一、消费升级带动购物中心预期向好 (18)

二、“超级消费者”成购物中心新增长点 (19)

三、购物中心进入内容时代 (20)

四、购物中心会员建设提速 (21)

五、购物中心差异化发展 (23)

第四节2018年我国购物中心行业发展动态分析 (26)

一、北京品质商品进入社区购物中心 (26)

二、文娱业态成购物中心聚客新利器 (28)

三、餐饮业态是购物中心的“救命稻草”吗? (29)

四、个性化+差异化+年轻化,购物中心掀起新一轮餐饮调整 (31)

五、品牌集合快闪店:购物中心的新鲜血液 (34)

第五节2018年我国购物中心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35)

一、新势力加速奔跑 (36)

二、行业竞争格局 (37)

三、邻里型社区购物中心崛起 (38)

四、购物中心并购法则是“强强联合”而非“弱肉强食” (39)

五、实体百货布局下沉三四线城市向购物中心靠拢成转型方向 (40)

第六节2018年关于传统百货购物中心化的思考 (42)

一、创造更加便利的购物消费环境 (42)

二、创新打造本土品牌IP,提升品牌内涵 (43)

三、打造有温情有温度的商业空间 (44)

第七节2018年中国零售数据分析 (45)

一、2018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5)

二、2018年上半年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情况 (46)

三、2018年上半年零售业市场特点分析 (47)

四、2018年巨头布局新零售的下一个时代 (49)

第八节2018年中国零售行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52)

一、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渠道融合达到新高度 (53)

二、聚焦体验式服务,营销形式更为多样 (53)

三、多元化跨界,逐渐弱化企业经营边界 (53)

四、社交电商打破消费边界 (53)

五、强化供应链管理,提升竞争力 (54)

六、新技术应用,推进零售智能化 (54)

第九节中国购物中心行业发展周期现状研究 (55)

一、中国购物中心行业发展阶段分析 (55)

二、2018年中国购物中心行业景气度现状 (56)

第十节小结 (58)

第三章2019年中国大型购物中心行业面临的挑战、问题、瓶颈 (60)

第一节2018年中国大型购物中心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60)

一、市场存在的问题 (60)

二、跟不上消费变化 (60)

三、品牌竞争激烈 (60)

四、转变经营模式困难重重 (60)

五、转型有待系统变革 (60)

六、物流配送问题 (61)

七、大型购物中心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及智能化不足 (61)

第二节2018年中国大型购物中心行业发展对策分析 (61)

一、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回归商业本质 (61)

二、协同创新发展,进行系统变革 (61)

三、顺应消费升级,聚焦潜力业态 (62)

四、重构供应链,推进经营模式转型 (62)

五、创新商业模式,打造智慧零售 (62)

第三节2017-2018年零售行业转型创新的主要做法与特点 (62)

一、积极推进全渠道及业态融合发展 (62)

(一)全渠道数字化模式成为行业主流 (62)

(二)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掌握更准确的消费者数据,实现精准营销 (63)

(三)利用科技全面提升互动体验 (64)

(四)与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和电商巨头进行战略合作,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 (64)

二、全面迈向多业态布局,发挥体系协同 (65)

(一)积极发展多业态,尤其是购物中心、超市和便利店业态 (65)

(二)自营“新鲜+体验”超市新业态;精品超市、生鲜食品成为新增长点 (67)

(三)探索新经营模式、“新物种”,创新零售概念 (67)

三、丰富及拓展自营业务,提升商品个性及毛利率 (68)

(二)发力建立自有品牌 (69)

四、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回归零售业本质 (70)

五、促进与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合作,扩大顾客群及增加销售额 (70)

第四章环境分析:2019年中国大型购物中心行业PEST环境分析 (72)

第一节政策发展变化形势分析 (72)

一、2018年我国宏观政策思路 (72)

二、大型购物中心行业监管体制与主管机构 (73)

三、大型购物中心行业的主要监管政策 (73)

四、大型购物中心对行业促进政策 (75)

第二节经济发展变化形势分析 (77)

一、2018年国际经济形势 (77)

二、2018年国内经济形势 (77)

三、中国经济趋势展望 (78)

第三节大型购物中心行业社会发展变化形势分析 (80)

一、人口结构和人口红利的变化 (80)

二、收入分配的变化 (83)

三、品位/生活风格、生活方式的改变 (85)

四、消费习惯的变化 (85)

五、中国人口大迁移趋势 (87)

第四节大型购物中心行业技术发展变化形势分析 (88)

一、数字化提效推动零售业变革 (89)

二、2017年零售业八大新技术应用 (91)

三、大数据驱动下传统零售企业的创新与重构探讨 (94)

第五章2019-2025年中国大型购物中心行业发展前景与机遇预测 (99)

第一节2019-2025年大型购物中心行业消费需求发展趋势预测 (99)

一、中国经济进入消费主导模式 (99)

二、消费者越来越处于商业活动的中心 (99)

三、全民进入崭新的消费时代 (99)

四、新的消费形态正在逐渐形成 (101)

五、消费人群变化趋势及消费特点 (101)

(一)中产阶级重塑消费市场格局 (102)

(二)富裕阶层推动消费升级加速 (103)

(三)80/90新生代群体崛起,更加追求个性化消费 (104)

(四)90/00数字新生代在消费品质方面有更高的标准 (105)

(五)老龄人口的增长将产生新的需求 (105)

六、个性化产品与服务将成为主流市场的新取向 (106)

七、消费者将会追求愈加丰富的体验形式 (107)

八、中国消费者行为仍将呈现鲜明的中国特色 (108)

九、注重健康已成为突出趋势 (109)

十、消费者圈层化 (109)

十一、其他两大潜在不利场景及其对消费的影响 (109)

(一)“中等收入陷阱”场景 (110)

(二)“向内转”场景 (110)

第二节2019-2025年大型购物中心行业发展前景与机遇预测 (112)

一、大型购物中心市场发展前景 (112)

二、大型购物中心行业发展的机遇 (114)

三、新零售行业发展的机遇 (114)

四、消费升级带来的机遇 (115)

五、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机遇 (116)

六、区域市场扩张带来的机遇 (117)

七、新兴细分行业市场机遇 (117)

八、大型购物中心进入“无界”时代带来的机遇 (118)

九、强化品牌战略带来的机遇 (118)

十、更多小而美的小众市场带来的机遇 (118)

第六章盛世华研总结 (120)

第一节企业失败的原因及提高胜率的策略 (120)

一、企业失败的原因 (120)

二、提高胜率的策略 (121)

第二节盛世华研独创五大决策研究体系 (122)

一、基于“产业”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22)

二、基于“周期”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22)

三、基于“人性”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22)

四、基于“变化”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23)

五、基于“趋势”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23)

六、小结 (123)

第三节致读者:商业自是有胜算 (124)

第一章大型购物中心行业研究方法、意义

第一节大型购物中心行业研究报告简介

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尽可能全面准确地了解与本行业有关的信息,从而做出最科学有效的决策。行业研究是揭示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通过深度的行业研究报告,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与未来发展趋势,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与壮大,起着越来越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本大型购物中心行业研究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数据,综合采用桌面研究法、行业访谈研究法、市场调查研究法、历史资料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归纳与演绎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对我国大型购物中心业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大型购物中心行业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大型购物中心行业企业经营者及投资该领域的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为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投资布局等提供可参考的路径与方向。

相信通过本报告对大型购物中心行业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梳理,您对行业的了解和把控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将为您经营管理、战略部署、成功投资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价值,也为您抢占市场先机提供有力的保证。

与此同时,报告中还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研究体系、知识体系、决策体系以及方法论等丰富内容,让您在了解行业的同时,也掌握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节大型购物中心行业研究原则与方法

一、研究原则

1、真实原则

只有真实的信息资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真实是研究分析的第一要素,因此我们在做研究中,需要辩证的去对待信息,需要大致判断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尤其是对于过多的二手信息,我们需要筛选和确认其信息的真实性。

2、全面原则

行业研究需要坚持全面原则,所谓的全面指信息搜集的全面性、分析过程与方法的全面性、思考的内容的全面性等等,只有做到全面思考与分析才能做出有价值的结论。

3、客观原则

能够客观与准确的描述行业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并不易,但做研究需要谨记研究的客观是基础,是能够为投资者做决策的前提条件。

4、逻辑原则

条理与逻辑清晰是行业研究的灵魂,没有逻辑的研究最多只能说是一堆资料的堆砌,毫无价值。只有在大的逻辑框架下,提供客观真实全面的观点支撑,才算是一个好的行业研究报告。

5、思辨原则

行业研究要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未来必然性的结果,且在不断被验证中,是一个很有挑战的工作,行业研究的成果要经得起推敲。世界是可知的,所有结果,都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数据也是结果,要把人的研究,特别顺着产业从下游向上游逻辑顺序。

二、研究方法

本大型购物中心行业研究报告综合采用历史资料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归纳与演绎法、比较研究法、倒推法和穷举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对大型购物中心行业进行深入研究。

本报告主要研究方法有:

1、历史资料研究法

历史资料研究法是通过对已有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事实和一般规律,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去描述、分析和解释过去的过程,同时揭示当前的状况,并依照这种一般规律对未来进行预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并节省费用;缺点是只能被动地囿于现有资料,不能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只要是追溯事物发展轨迹,探究发展轨迹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就不可避免地需要采用历史资料研究法。各个行业都在不断地发展,如果从一个行业的发展历程来认识它,更有助于较为全

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该行业,并把握它的发展脉搏。

2、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一项非常古老的研究技术,也是科学研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在描述性、解释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中都可以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它一般通过抽样调查、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等形式,通过对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访查、访谈获得资讯,并对此进行研究。调查研究是收集第一手资料用以描述一个难以直接观察的群体的最佳方法。当然,也可以利用他人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即所谓的二手资料分析方法,这样可以节约费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最新的资料和信息,并且研究者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并获得解释,适合对一些相对复杂的问题进行研究时采用。缺点是这种方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研究者和访问者的技巧和经验。

3、归纳与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给定事件的秩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的发现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个模式会存在。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从逻辑或者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存在。演绎法是先推论后观察,归纳法则是从观察开始。

在演绎法中,研究的角度就是用经验去检验每一个推论,看看哪一个在现实(研究)中言之有理,从而获得理论的验证。而在归纳法中,研究的角度则是通过经验和观察试图得到某种模式或理论。由此可见,逻辑完整性和经验实证性两者都不可或缺。一方面只有逻辑并不够;另一方面,只有经验观察和资料搜集也不能提供理论或解释。

4、比较研究方法。每个行业、每个公司都有人的行为产生,没有普适的法则套用,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发现差别、解释差别过程中对已经发生的现象合理的解释。同时研究影响结果的因素和作用机制,探寻哪些因素在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未来的预测。

5、倒推法和穷举法结合。首先假设有N种可能的结果,假设A结果发生,倒退A结果发生会有哪些具备条件,如果目前条件不具备,即可排除A结果。通过不断筛选,得出最大可能性的判断。同时,正推穷尽法和二叉树三叉树结合,与倒推法配合。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年中国大型购物中心行业发展现状、特征、阶段研究

第一节中国购物中心行业发展规律特征分析

零售生命周期理论认为,零售机构像它们所销售的商品和服务一样,也存在明显可变的创新、成长、成熟和衰退的生命周期阶段。零售形态变化的方向和速度可从这一零售生命周期原理得到解释。

表现特征

导入期

经营方法的革新和改良促使新的业态产生,在此阶段,新业态的经营特点还未被消费者和业内理解,市场占有率很低。另外,由于新业态的开发成本、店铺投资费用较高,往往很难获得利润。导入期就是指通过经营方法的革新或改良而产生新业态的阶段。

该理论认为,业态的创新是通过经营方法的革新实现的,而经营方法的革新多以基于低成本经营的低价格诉求为特征,但也可能通过商品组合、顾客服务、销售方式、选址、店铺设计或布局、促销手段、营业时间、物流体制等途径进行革新,通常以各种组合式创新居多。在导入期,新业态的经营特点还没有被消费者和业内所理解,有时甚至是受打击的对象,其市场占有率也很低。另外,由于新业态的开发成本、店铺投资与市场开拓费用较高,因此,往往很难获得利润。同时,新业态的出现还会导致其商圈范围内的异业态之间的争,并容易引起周边的白眼甚至诽谤,在零售业内也未取得独立的身份和地位,因此其对现存的竞争结构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成长期

该理论认为,新业态在这一阶段开始被消费者所接受,其特点也得到了业内的理解,市场占有率也迅速提高。由于新业态所采用的新经营方法越来越被看好,模仿者也显著增加。结果导致现存业态与新业态之间的竞争,即异业态竞争日益激烈。这时,先进入者开始增加店铺,以实现销售额的扩大,利润率也开始进入上升期。

同时,新业态在这一阶段往往被看作是业内最有力的竞争者,与现存业态的竞争也开始进入白热化。随着新业态的迅速成长,现存业态的顾客大量流失,于是现存业态开始采取各种手段防卫,

以免顾客的进一步流失。实际上,许多现存业态都会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新业态的挑战,并部分地借鉴新业态的经营方法,从而增加了零售市场的活力。这种异业态竞争是零售市场所独有的竞争形式。

竞争期

在这一阶段,竞争企业进一步增加,新业态之间的竞争也开始加剧,也可以说是市场竞争的战国时代。在这一阶段后期,一些缺乏竞争实力的企业开始考虑退出市场。销售额虽然持续增长,但促销费用却大大增加,同时,迫于竞争压力的降低,以及伴随组织规模的扩大而造成间接费用迅速增加,利润率下降,从而出现与成长期“增收增益”相反的“增收减益”的局面。

同时,在这一阶段,作为成长期一个重要特征的异业态竞争已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同业态竞争。所谓同业态竞争是指具有相同特征的店铺之间的竞争,是一种同质竞争。各竞争者为了获得差别优势而不断调整经营结构与内容。以低价格诉求为主的新业态,则往往通过提高服务水平、扩大商品组合范围、改善店铺设施等途径提升其经营层次。相反,不以低价格诉求为特征的业态,则往往通过开发PB商品或降低间接费用等途径进行价格竞争。随着竞争的日益激化,一些低效经营的企业开始逐渐退出市场。

成熟期

在这一阶段,新业态的市场占有率已进入零增长,扩大顾客的可能性已不大,企业的销售额主要依赖于现有顾客。各个企业虽然都在努力维持竞争期所获得的市场占有率,但是,业界主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已开始出现滑坡。虽然销售额仍很大,但利润率开始下降,如何降低成本是各个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各个企业为了追求始于竞争时期的差别优势而进行的竞争,促使市场进一步成熟化,并趋于稳定。新业态的特征已逐步丧失,从而成为另一种新业态产生的重要契机。另外,对于以连锁方式经营的企业来说,这一时期则开始关闭效益不好的店铺,并尝试在更好的选址地段开设新店铺,同时也考虑进入其他有成长性的业态,向多样态、复合型零售业发展。

同时,新业态在这一阶段一般可以保持原有的市场竞争关系,并以传统业态的身份应对创新者的出现。应该指出的是,即使是进入成熟期的业态,如果能够成功地在经营管理的某一方面进行改良的话,也还可以重新回到成长期。例如,美国的百货店在第二次大战以后就已进入成熟期,但是,从那以后,随着购物中心的发展,百货店在购物中心中的主力店地位又进一步得以确立,从而使百货店又获得了一次发展的机会。当然,这时的百货店已不同于传统的百货店,已在很多方面按照购物中心的模式进行了改革。

衰退期

由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变化和新业态的出现,市场明显萎缩,整个行业地位都在下降,最终退出市场。这一阶段,由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变化和新业态的出现,从而使传统业态(原来的新业态)的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竞争虽然趋于缓和,但销售额开始下降,并出现亏损,有些企业开始退出市场。这一时期,由于整个行业的地位都在下降,因此,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很激烈。

从这一点来看,异业态之间的竞争在成长期是最激烈的。同时,在这一时期,各业态的服务与价格组合是多种多样的,即使是同样的商品也不一定以相同的价格进行经营。从总体上讲,在这一时期,同业态之间的竞争主要以价格竞争为主,而异业态之间的竞争则主要以非价格竞争为主。当然,价格竞争很容易导致竞争对手的跟随,否则就会处于不利状态。价格竞争的进一步发展,就会陷入破坏性竞争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规模效益将决定其成功与否,因此,最终又可能出现限制竞争、制造垄断的结果。与此相反,非价格竞争主要是通过创新或其他方面的经营改革而进行的竞争,也是一种协调性竞争(通过创造新市场、扩大产业需求,以实现市场占有率或销售额的提高为目的的竞争),因此,可以说是一种理想的符合产业伦理的竞争方式。

第二节 2018年中国零售业整体发展现状分析

2018年4月5日,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共同发布《2017-2018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

报告称,2017年的中国百货零售业在经历了实体零售转型之痛后,经营困难局面逐步改善,呈现出回稳向好态势。广大百货零售企业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为主线,紧紧围绕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以商品和服务为主要内容,主动适应消费升级需要,主动把握技术进步机遇,形成了拓展全渠道、发展新业态、优化供应链等主要转型创新模式,全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变革之象,朝着个性化、智能化和生活方式体验化的方向蓬勃发展。

2017年,商务部重点监测的2700家典型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6%,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3个百分点,典型企业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8.0%和7.1%,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6.5和11个百分点。

一、消费升级与新消费群体崛起

近年来,零售市场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变化,互联网技术使消费者聚集成拥有海量信息来源及话语权的网络社群,并逐渐掌握消费市场的主动权,零售业从“卖方市场”进入到“买方市场”时

代。消费者在早期经历了一轮“低价狂欢”之后,逐渐恢复理性,变得越来越成熟。收入增长驱动消费升级,唤醒大众品质和体验意识,顾客价格敏感度下降、品质追求上升,同时由于线上购物体验受限,对线下的冲击见顶回落。消费形态正在从购买产品转变为购买服务、购买体验,提升生活品质及获得体验逐步成为消费的核心动力。随着消费多样性日趋增大,单一性的市场增长势头日渐趋弱。

目前,中国零售市场一个显著变化在于主力消费阶层年轻化,80后、90后、00后,新生代的消费人群正在崛起。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35岁以下年轻人的消费占消费增长的65%。

由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新生代消费群体普遍拥有超前的国际视野与新的消费理念,追求个性化生活方式,注重优质生活品质,期待丰富的购物体验,他们将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最有影响力的消费群体。百货零售业必须重视新生代消费群体的价值主张,深刻洞悉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追求,积极迎合他们的需求——移动、社交、体验、便利、定制的产品和服务,针对他们对于获客成本、商业运营等方面所带来的种种影响,进行整个供应链的调整变革,迭代升级。

二、行业转型初现成效

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在电商倒逼的压力下,百货零售企业凭借自身多年积淀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加快转型变革,加速业态升级,加力市场深耕,面对消费市场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从顶层设计,区域布局,新老业态融合,商业模式重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战略性调整,大力进行门店改造,深度整合供应链,全面升级渠道能力,积极布局新零售,在行业回暖背景下出现明显的业绩改善。

以王府井、天虹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从数字化、体验式、供应链等方面打造核心竞争力,呈现出营收、毛利的双增长,以重百、首商为代表的企业集团通过内部的业态调整与服务能力强化,实现了毛利经营改善,提升了百货自身的生存状态。高端时尚百货代表北京SKP不断改造升级,显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2017年销售额达125亿元2,再创奇迹,名列全球同业第二。

三、零售业态分化发展

2017年零售业态呈现分化发展,拥有超市优势的社区百货加快拓展,永旺和深圳天虹凭借旗下超市的黏性加速布店,成为去年开店最多的两大集团,专攻四五线城市大众市场的信誉楼凭借独特的自营模式增加4家新店。年轻时尚型和高端奢侈品百货项目受相同定位的购物中心影响较大,新店持续减少。银泰、金鹰、兴隆、王府井、百联、步步高等巨头普遍在购物中心和奥莱发力,大幅缩减百货店发展,北辰、大西洋等彻底退出百货业务。但另一方面,群光、SKP等企业纷纷加速新店拓展。

从区域来看,2017年新开业百货与大型购物中心最多的地区都在华东;但购物中心项目高居

全国第二的西南地区,新增百货店居于第三;大型购物中心数量仅居全国第五的华北地区百货地位仍然较高。百货新店主要集中在北方和四五线城市,江苏去年新增8家百货门店,一线城市由于经济发达,消费多元化,购物中心发展迅猛,原本门店众多的百货业纷纷转型。新开业大型购物中心主力省份为浙江、湖南、重庆、福建、湖北。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超市行业的衍变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时大型综合超市开始兴起,突破5000美元后便利店业态开始导入成长,突破1万美元后便利店进入爆发期;经济的发展以及电商的出现使得近年来我国超市行业便利店增长显著、标超及大卖场增速明显放缓。但是,各地区发展不均衡现象的存在使得业态经营有所不同:1)便利店虽然展店迅速,但主要渗透及增速仍多集中在一二级城市,如上海、广州、南京、杭州等城市店数布局较多,郑州、贵阳、南宁、北京等城市增速显著;2)大卖场及标超虽然整体增速下滑且内部竞争加剧,但在消费升级背景下,欠发达地区低渗透率的现状及电商发展的受限使得其蓝海仍存。

图表:中国超市行业各业态增速的整体情况(包含线上):便利店增速显著,标超及大卖场增长缓慢,线上增速下滑

资料来源:Euromonitor,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图表:中国大陆各地区便利店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凯度咨询,德勤研究,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图表:2016年主要城市便利店门店增速

资料来源:商务部《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德勤研究,安信证券研究中心图表:中、美、日主要超市业态占零售总额比重对比(包含线上

资料来源:Euromonitor,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四、双线融合趋势渐明

随着线上品类红利、人口红利、流量红利的收窄及线下超市赋能增效需求的出现,行业双线融合发展趋势渐明:线上玩家反噬线下,试图获取线下流量,并补齐最后一公里卡位催化体验升级、摊销物流成本;线下拥抱线上,利用双向引流、门店数字化升级及供应链优化力求改善效率问题;同时,线下企业间也正通过多种方式(如永辉生鲜运营能力的输出)优势互补。而数据总是见微知著:据凯度咨询、36氪及公司公告,沃尔玛、华润万家、高鑫零售在布局新零售后市占率或有扭转、或明显上升;永辉超级物种接入微信小程序使得用户的数字化率从30%升至87%,中百集团2017年与永辉关联采购额达2.13亿(占总采购额2%),三江购物推动与阿里合作后毛利率持续上行;盒马鲜生金桥店至2017年底线上订单占比已达70%,自开业起第一批用户留存率超过55%,线上商品转化率达35%;2018年6月大润发联合阿里完成100家门店改造,经改造门店效益提升15%…我们虽不能说新零售是以上数据的全部原因,但这一定程度表明,双线融合趋势下,行业或将再添变数。

图表:双雄坐阵,超市行业双线融合趋势渐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