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章节题目

章节题目

章节题目
章节题目

章节题目:帝国时代的文化大一统

学时分配:4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秦汉时期中华文化由“多”到“一”转变的特征,了解秦汉时期的文化变革和政治变革,理解“儒学独尊”的文化大一统的建立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把握秦汉时期帝国文化固守与外拓的双重特点与文化精神的主潮。

其它:

课堂教学方案

课题名称、授课时数:帝国时代的文化大一统(一)/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文化整合与专制帝国的文化模式、汉文化对秦楚文化的继承,秦汉帝国国家意识形态的建立与经今古文之争的有关知识,认识帝国时代文化大一统对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秦汉制度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儒学成为秦汉时期国家意识形态、经学的内涵与内部冲突。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一、专制帝国的文化模式

1、文化整合与一统趋向

2、秦的政治变革与文化变革

政治变革:称皇帝、三公九卿制、世卿世禄制到官僚制、分封制到郡县制

文化变革: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修秦律

3、汉王朝更始改制:继续探索大一统帝国模式

二、汉文化对秦楚文化的继承

1、汉政权的政治背景与文化渊源

2、汉承秦制

3、汉文化对楚文化的继承、传播与综合

4、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文化整合

三、秦汉帝国的国家意识形态

1、焚书坑儒

2、独尊儒术

四、经学与经今古文之争

1、儒学的经学化与神圣化

2、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

1、秦汉帝国创立的制度文化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汉文化是如何继承秦文化和楚文化的?

3、为什么“焚书坑儒”会演变为“独尊儒术”?二者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教育学基础每章复习题

《教育学基础》基本复习题 第1章教育学概述 1.简述教育学发展历程?试举出各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 2.作为一名师范生,学习教育学有何现实意义? 第2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1.根据教育的起源和我国关于教育的本质论争等相关内容,思考教育是什么? 2.试述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3.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4.历史上产生了不同的教育起源的学说,你对这些学说怎样看? 5.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如何?各有什么特征? 第3章教育与社会 1.试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制约性。 2.试述教育与科技的相互制约性。 第4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认识这些规律的教育意义是什么?列举并分析现实中教育违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 2.怎样认识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关系?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试分析那些主要因素在你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作用? 第5章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含义? 2.如何认识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3.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我国现阶段教育精神实质是什么? 4.试述五育的含义及其关系。联系实际,谈谈我国中小学处理五育的关系存在哪些问题? 第6章教育制度 1.什么是学制?制订学制的依据是什么? 2.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和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是什么? 第7章教师与学生 1.如何全面认识教师对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2.如何理解教师的劳动特点? 3.教师的职业角色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认为未来教师的职业角色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4.试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途径。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看法。 5.现代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师专业素养。 6.如何理解教育活动中的学生? 7.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8.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哪些特点?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如何形成良好师生关系? 第8章课程 1.结合“课程”的中外词义,谈谈你对课程概念内涵的理解。

教育学章节练习题完整版

教育学章节练习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教育学》章节练习题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D)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B)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C、《教师资格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3、“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4、中学高级、一级教师职务聘任由(D)聘任。 A、国家教育部 B、省级教委 C、地市一级教育局 D、县级教育局 5、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C) 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创新开拓 6、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B)素养。 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7、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D) 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 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 C、文化学科知识 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8、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及政府部门做出的处理不服或对其侵犯权益的行为,依《教师法》向主管行政机关申诉,请求处理的制度是(A) A、教师申诉制度 B、学生申诉制度 C、学校事故 D、法律救济 9、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A) A、社会地位 B、经济地位 C、文化地位 D、政治地位

社会心理学章节测试答案及知识疏理讲义汇编

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除心理学外,社会学、文化人类学 乃至哲学等都与社会心理学有密切的关系,对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 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一般认为,这两本著作的问世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实现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此内容不作为重点考察)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一).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社会行为公试:B= f(P,E) ●其中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二).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此内容不作为重点考察)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 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一.哲学思辨阶段:(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启蒙期) 人性本善:苏格拉底、柏拉图(古希腊)、康德(德国)、卢梭(法国)、孔子、孟子(春秋战国)。 本性本恶:亚里士多德(古希腊)、马基雅维里、霍布斯、荀子。 人性无善无恶:告子(春秋战国)。 二.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达尔文进化论、德国民族心理学、法国群众心理学、麦独孤本能心理学、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三.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F.H.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谢里夫:社会规范;莫里诺:社会测量法;勒温:群体动力学;瑟斯顿、李科特:态度测量。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价值中立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伦理原则 1

教育学第五章试题及标准答案

教育学第五章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A.潜在性 B.现实性 C.特殊性 D.可塑性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学记》 B.《师说》 C.《论语》 D.《春秋》 3.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A.动力 B.动机 C.条件 D.基础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 A.1978年 B.1985年 C.1993年 D.1995年 8.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 A.教师的个人修养 B.教师的专业素养 C.教师的品质 D.师生关系 9.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是教育技巧。 A.教育理论 B.教育手段 C.教育思想 D.思想品质 10.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 C.品德专业素养 D.职业道德素养 11.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A.管理能力B.控制能力 C.教育能力 D.研究能力 12.“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 A.专业意识 B.专业态度 C.专业技能 D.专业品质 13.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A.条件 B.任务 C.途径 D.结果 17.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 A.列宁 B.加里宁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18.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A.管理学生权 B.科研学术活动权 C.民主管理权 D.教育教学权 19.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 A.高等教育 B.在职培训 C.继续教育 D.终身教育 20.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A.权利 B.威严 C.权威 D.人格力量 2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22.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创新开拓 23.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 A.教师职业的出现 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 C.教育立法的规定 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 27.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 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 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 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 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28.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 A.1985年 B.1989年 C.1993年 D.1995年

社会心理学习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 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P86-87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偏向社会性的分支领域,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哪三个阶段?P90-91 (1)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从古代——19世纪上半叶。 (2)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社会心理学形成的标志:1908年,英国的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的爱德华·罗斯,写 出的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学》的出版。 此阶段,社会心理学形成的三大理论来源: A、德国的民族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研究民族文化,即语言、神话等 B、法国的群众心理学;代表人物——塔尔德和黎朋:暗示和模仿的理论 C、英国的本能心理学;代表人物——麦独孤:认为人有12种本能 (3)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20世纪20年代——现在。 此阶段,社会心理学有三种研究角度: A、实验社会心理学;代表人物——奥尔波特,1924年,《社会心理学》一书,标志 着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B、社会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代表人物——乔治米德,符号互动论 C、文化人类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 3、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P90 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908年,英国的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的爱德华·罗斯,写出的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学》的出版。 4、为社会心理学诞生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的理论是哪些?P90-91 社会心理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和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5、社会心理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P91 1924年,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确立。 6、什么是社会认知?它有哪些特点?P100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认知的特点:(1)直接性(2)整体性(3)选择性(4)防御性(5)惯性 7、社会认知有哪些途径?P101 社会认知的途径:(1)面部表情(2)身段表情(3)言语表情(4)人际距离 8、什么是自我知觉?P102 自我知觉即认识自己,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 9、什么是社会印象?它有哪些特点?P105

《教育学》章节习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 《教育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 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学校的出现是当语言的发展达到较为完备的( )。 A 文化 B 文学 C 文字D书本 2.制度化教育出现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形成。 A 中等教育 B 高等教育 C 社会教育机构D学校系统 3.严格意义上,学校教育系统的基本形成是在()。 A 17世纪下半期 B 18世纪下半期C19世纪下半期D20世纪初 4.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A洋务运动的推行B废科举,兴学校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D北洋大学的创建 5.“教育不应再限制于围墙之内”是( )的教育理想. A非制度化B前制度化C制度化D义务教育 6.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的是()。 A察举制 B 举孝廉C 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7.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学校。 A文法学校B 琴弦学校C 文士学校D骑士学校 8.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发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A古代印度B 古代埃及C 斯巴达D 雅典 9.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教育延伸。 A初等B中等 C 高等D成人 10.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D韩非子 11.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 孟子C荀子D韩非子 12.道家主张教育要()。 A有教无类B 非政C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1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教育学的第二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附答案)

教育学的第二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附答案)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填空题 1.广义的学校包括、、学校教育等部分。 2.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3.教育的基本要素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4.按照教育的目的是否正确,指导思想是否明确来看,教育的功能可 以分为正向功能和。 5.从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来划分,教育可分为显性功能 和。 6.教育的“生产力说”是是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其代 表人物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7.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由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首倡,认为教 育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 8.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由美国学者首倡,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 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 9.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由前苏联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认为 教育产生于社会的。 10.从教育的演进过程看,教育大致经历了原始形态的教 育、、近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四个阶段。 11.在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是指。 12.学校教育的产生是古代社会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学校教育是形式 化教育与非形式化教育的分水岭,它产生于社会时期。 1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我国近代教育总的指导思想,提出这一 思想的清末湖广总督。 14.1904年颁布的“葵卯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学制, 它为我国后来学制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5.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于年,颁布了《乡村学校规程》,规定5 至13岁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16.终身教育的思想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答案) 一、填空题 1.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2.学校教育 3.教育措施 4.负向功能 5.隐形功能 6.西奥多·舒尔茨 7.利托儿诺,本能 8.孟禄,模仿 9.生产劳动 10.古代社会的教育 11.诗、书、礼、乐、易、春秋 12.奴隶社会 13.张之洞 14.葵卯学制 15.1763 16.保罗·朗格朗 二、单项选择 1. B.1995年 2.A.奴隶社会初期 3.B.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

教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 A.商代 C.夏朝 B.周代 D.春秋 2.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3.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六艺 B.八股文 C.自然科学 D.四书 、五经 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洛克 D.杜威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6.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7.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达尔文 B.布厄迪尔 C.勒图尔诺 D.孟禄 8.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指()。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卢梭 9.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n A.赫尔巴特 B.康德 C.培根 D.夸美纽斯 10.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 A.中国古代的《学记》 B.古代印度的《吠陀 C.柏拉图的 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理想国》 1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1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1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14.以“教育的多元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15.终身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由()首先提出。 A.保罗?郎格朗 B.杜威 C.洛克 D.卢梭 16.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17.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康德 D.洛克 18.1939年,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19.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A.《教师资格条例》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0.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家是()。

尔雅通识课《社会心理学》第十二章群体心理答案

2018年10月28日星期日整理 群体的定义、社会助长、社会懈怠 1 【单选题】很多世界纪录不是在训练中产生的,而是在大赛中这是受()影响。 A、同伴 B、自己 C、场地 D教练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社会互动群体的群体影响不包括()。 A群体思维 B、去个性化 C、还有少数派影响 D群体的极化 我的答案:B 3【多选题】低限交往情况下的群体影响包括()。 A、社会助长 B、社会懈怠 C、去个性化 D社会交互 我的答案:ABC 4【判断题】一群人聚在一起就叫群体。() 我的答案:X 5【判断题】如果消失在人群中,个体评价的顾忌会减少,就会出现社会懈怠。()我的答案:2 去个体化 1【单选题】如果一个人在群体中感觉到别人都跟自己一样,就会把行为的责任感归结于()而非自己的选择。 A、社会 B、事件 C、他人

D情境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个性化受群体受规模和()影响 A、群体行为 B、群体熟悉度 C、匿名性 D群体氛围 我的答案:C 3【单选题】电击实验说明()的匿名性也会产生去个体化的效应。 A、环境 B、身体 C、服装 D位置 我的答案:B 4【判断题】忘却个人身份而顺从群体规范 ,就是所谓的去个体化。() 我的答案:2 5【判断题】在群体中人不会抛弃道德约束感 ,忘记个人身份而顺从群体的规范。() 我的答案:X 群体极化 1【单选题】群体讨论增强极化的机理属于()理论 A、信息影响理论 B、规范影响理论 C、群体影响理论 D沟通影响理论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人类希望对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做出评价这可以通过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比较来达成,这属于() A、信息影响理论 B、规范影响理论 C、沟通影响理论

教育学章节复习题与答案

教师考试辅导 《教育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 干的括号,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学校的出现是当语言的发展达到较为完备的( )。 A 文化 B 文学 C 文字 D书本 2.制度化教育出现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形成。 A 中等教育 B 高等教育 C 社会教育机构 D学校系统 3.严格意义上,学校教育系统的基本形成是在()。 A 17世纪下半期 B 18世纪下半期 C19世纪下半期D20世纪初 4.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A洋务运动的推行 B废科举,兴学校 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 D北洋大学的创建 5.“教育不应再限制于围墙之”是( )的教育理想. A非制度化 B前制度化 C制度化 D义务教育 6.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的是()。 A察举制 B 举孝廉C 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7.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学校。 A文法学校 B 琴弦学校 C 文士学校D骑士学校 8.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容比较丰富,发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A古代印度 B 古代埃及 C 斯巴达 D 雅典 9.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教育延伸。 A初等 B中等 C 高等 D成人 10.主“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D非子 11.在教育史上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 孟子 C荀子 D非子 12.道家主教育要()。 A有教无类 B 非政 C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完整版)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 A.达尔文 B.布厄迪尔 C.勒图尔诺 D.孟禄【精析】C 由教育理论可知,勒图尔诺(利托尔诺)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2.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 ( ) A.聘任制度 B.科举制 C.录用制 D.任免制【精析】B隋唐建立科举制。 3.国际上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 ( ) A.主体教育观 B.精英主义价值观 C.知识主义价值观 D.多元主义价值观【精析】D 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多元主义价值观。 4.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精析】C杜威主张儿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精析】A孔子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提出者,题干中的话反映的正是这一教育思想。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 ( )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精析】C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7.现代的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日益走向 ( ) A.社会化 B.民主化 C.大众化 D.自由化【精析】C教育大众化表明有更多的人接受到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的教学学思想中主张“道法自然”的是 ( ) A.道家 B.发家 C.墨家 D.儒家【精析】A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9.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贡献的是( ) A.康德 B.裴斯秦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精析】B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明确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二、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瑞士教育家__________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裴斯泰洛齐 2.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的 __________。卢梭 3.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__________和佛教手中。婆罗门教 4.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近代__________教育。学校教育 5.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__________教育。制度化 6. __________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干预和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立法 7.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__________教育的重要体现。非制度化 8.《教育漫画》是英国近代教育家__________的代表作。洛克 三、简答题 1.古代学校教育具体体现为哪些特征?

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精选第一章_教育与教育学

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精选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学 2.教育 3.教育者 4.受教育者 5.教育影响 5.教育影响 A.诗、书、礼、仁、义、智B.德、智、礼、义、诗、春秋 C.诗、书、礼、乐、易、春秋D.德、书、礼、乐、义、仁 6.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教育标志是( )。 A.人类教育的产生B.古代学校的出现 C.近代学校体系的形成D.终身教育的实现 7.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8.“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9.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 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 10.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 A.教育B.教育学C.教育论D.德育论 1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 )的教育特征。 A.中国B.埃及C.希腊D.罗马 1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 A.斯巴达B.埃及C.希腊D.雅典 13.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 A.文化知识教育B.读写算教育C.军事体操教育D.艺术教育 14.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 )。 A.学校教育B.社会教育C.家庭教育D.教会教育 15.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 A.《乌托邦》B.《理想国》C.《政治学》D.《雄辩术原理》 21.( )于1693年出版了《教育漫话》,肯定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构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A.培根B.杜威C.康德D.洛克 22.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 A.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B.凯洛夫《教育学》

精选--学习教育学章节练习试题第四章.docx

《教育学》章节练习题 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单项选择题 1、培养劳动者是(A)。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 、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根本特点 D 、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2、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C)。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 、德、智、体全面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 、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B)。 A、教育无目的论 B 、社会本位论 C 、科学本位论 D 、个人本位论 4、“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 占优势的基础上” ,这一观点是( A)教育目的论。 A、神学的 B 、科学本位 C 、社会本位 D 、个人本位 5、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D)。 A、哲学观念 B 、人性假设 C 、理想人格 D 、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 6、(C)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 、教育政策 C 、教育目的 D 、教育目标 7、我国教育目标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C)。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 、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 、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8、体育是以(C)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A、提升教育对象智慧 B 、健全品德素养 C 、发展体能,锻炼体魄 D 、追求人生情趣和理 想境界 9、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B) A、智育等于教学 B 、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 C、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 D 、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 10、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 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是(C)。

2016最新超星尔雅慕课社会心理学答案期末答案

社会心理学 部分选项可能不一样,请认真核对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 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会规 范。这属于()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正确答案:C 2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 正确答案:× 3 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 态度三个方面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正确答案:D 4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正确答案:√ 5 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正确答案:D 6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包括 个体也包括()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正确答案:C

7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 )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正确答案:A 8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正确答案:√ 9 ()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正确答案:B 10 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过程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正确答案:A 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正确答案:×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 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纶,这 是()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正确答案:D 2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正确答案:√ 3 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是社

教育学每一章练习题

《教育学》第一章学习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 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 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 促进社会发展 C. 提高人的素质 D. 促进人类和谐 2. 狭义的教育是指() A. 家庭教育 B. 学校教育 C. 个人教育 D.社会教育 3. 宏观的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人 B. 学校 C. 理论知识 D. 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 4. 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是()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洛克 5. 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着作() A. 《教育学》 B. 《民主主义与教育》 C. 《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6.《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洛克 7. 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作者是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洛克 8. 构建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的是()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洛克 9. 提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的是()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洛克 10.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 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 B. 社会发展的需要 C. 文化传承的需要 D. 维持国家稳定 11.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永恒意义的范畴的根本原因是() A. 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 B. 社会发展的需要 C. 文化传承的需要 D. 维持国家稳定 12.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是() A. 社会需要 B. 人类劳动的进行 C. 语言的形成 13.标志着教育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一般的社会交往活动相分离,形成了相 对独立的形态,具有了独特的社会功能的是() A. 学校出现 B.班级授课制的出现 C. 教师出现 D.痒、序的出现 14.在中国,根据文献在夏朝的学校,称为()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1)

电大《教育学》案例分析题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绪论——第三章 案例1: 有人说:“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是学校领导的事情,教师是从事教学的,只要把学生教好就行了,学不学教育学无所谓。” 问题:这种认识对吗?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 答: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之一在于指导教育实践。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育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按照教育和教学规律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去完成教育和教学的任务。认真研究教学过程的本质和特点,研究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状况,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吸收古今中外优秀的教育遗产,从而提高教育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案例2: 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的孩子便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回答,但有些孩子在课后向我提出的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你:“老师,什么是‘酷毙了’?”“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我一时哑然。有时我想,或许我真的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当小学老师了。 问题:面对这位老师的困惑,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请用教师素质现代化的要求来回答。 答:这位教师的困惑,主要在于他对当今时代社会的新生事物,新鲜词的不理解,换句话说是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跟不上步伐。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因为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的目标的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 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

素质的现代化。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 案例3: 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一家族的八代人136名家族成员,发现其中有50名男子都是音乐家。有人认为,这是遗传因素决定的。 问题:你认为对吗?应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答: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人的发展是个复杂多变的过程,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没有这个前提人就无法得到发展。如:一个生来就聋哑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听觉,成为音乐家。但是,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的可能性能否成为现实性,关键还在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必要的遗传素质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一个人的发展。环境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教育才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案例4: 我是一个9岁孩子的家长。在孩子5岁时,我就开始带孩子去各种特长班上课,以培养和开发孩子的智力。可是,近一段时间,孩子拒绝去特长班上课,在学校也拒绝学习任何新东西,而且性格变得孤僻。我想尽了各种办法,他都不肯再学习。我真不知道怎么办,请帮助我。 问题:这位家长望子成龙的努力为什么适得其反?请从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 答:这位家长的做法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与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的。一方面,教育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儿童青少年的发展依赖于教育;另一方面,教育作用的发挥又受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状况的制约。要使教育发挥其主导作用,就必须根据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去进行。 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又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教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_1

---------------------------------------------------------------最新资料推荐------------------------------------------------------ 教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选择题 1 .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 )A.中国 B.埃及 C.希腊D.罗马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 )A.斯巴达 B.埃及 C.希腊 D.雅典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 ) A.希腊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 )A.希腊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 ( )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D.现代 1 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1 1 .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 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 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 1 / 11

教育学分章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分章节练习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选择题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 A.中国B.埃及C.希腊D.罗马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 A.斯巴达B.埃及C.希腊D.雅典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 A.希腊B.埃及C.斯巴达D.雅典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 A.希腊B.埃及C.斯巴达D.雅典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 ) A.希腊B.埃及C.斯巴达D.雅典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 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 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 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 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 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 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 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 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 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A.兼爱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B.兼爱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 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9.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 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 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21.“学不躐等”出自( ) 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2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德莫克里特 24.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 25.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 26.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 A.教育B.教育学C.教育论D.德育论27.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裴斯泰洛齐 28.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 A.夸美纽斯B.康德C.卢梭D.裴斯泰洛齐29.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 A.裴斯泰洛齐B.卢梭C.康德D.洛克30.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 A.洛克B.卢梭C.康德D.裴斯泰洛齐3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 A.《大教学论》B.《爱弥尔》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 3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 A.卢梭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

心理咨询师真题整理——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含答案)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三级)真题2010年5月 1.(单选)F.H.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 A社会认知 B社会心理 C社会行为 D社会影响 2.(单选)最严重的角色失调是() A角色不清 B 角色失败 C角色中断 D角色冲突 3.(单选)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是() A哲学思辨阶段B学派阶段C实证分析阶段D经验描述阶段 4.(单选)“性别”表示() A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B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C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D男女在社会方面的方面 5.(单选)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是() A近因效应 B收银效应 C光环效应 D刻板印象 6.(单选)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的代表性理论 A新行为主义 B认知心理学 C发生认识论 D精神分析论 7.(单选)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不包括() A交换原则 B平等原则 C强化原则 D相互原则 8.(单选)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的行成有重要影响,反映在() A光环效应 B刻板效应 C近因效应 D期待效应 9.(单选)罗特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叫() A控制点 B三维 C可控制 D平衡 10.(多选)通用的问题解决策略包括() A算法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复述策略 D启发式策略 11.(多选)人类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包括() A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B人脑复杂的神经网络 C良好的社会规范 D社会角色的引导 12.(多选)影响自尊的因素包括() A家庭教养方式 B行为表现的反馈 C活动的性质 D参照群体 13.(多选)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 A情绪 B兴趣 C动机 D经验 14.(多选)态度的特点包括() A完整性 B内在性 C稳定性 D对象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