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以人为本 安全发展

以人为本 安全发展

附件:安全生产论坛研讨论文

以人为本安全发展

中煤矿山建设集团第三十三工程处潘海宝

摘要:统计显示,98%的事故是因为人的原因引起的。而根据有关部门针对大中型企业近年来发生的

事故所作的另一项统计显示,人为因素中,安全意识薄弱的因素占到90%多,而安全技术水平所占比例不到10%。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企业界的安全培训,90%的精力用在占10%比重的安全技术水平上,只有不到10%的精力用在占90%比重的安全意识上。90%和10%的倒挂说明什么?说明——员工安全意识差,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安全生产的瓶颈。

关键词:安全;意识薄弱;制约;企业;安全生产

Safety of people-oriented development

Mine Hill Construction Group in the thirty-third of the Agency

Abstract: Statistics show that 98% of accidents are due to human causes. According to relevant departments for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recent years by another accident statistics show that the human factor in the weak sense of safety factors account for 90 percent, while the level of security technologies account for less than 10%. Then go back to look at our business safety training, 90% of the energy used in the proportion of 10% the level of security technology, less than 10% of the energy used in the proportion of 90% of security awareness. 90% and 10% of the upside down show? Description - staff, poor safety awareness, safety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bottleneck restricting enterprise.

Keywords: security; awareness is weak; constraints; enterprise; safety

1、前言

没有安全知识,员工就会稀里糊涂受伤害,事故就会不请自来。安全知识重要,安全意识更重要。有了安全意识,人们就会主动学习安全知识,安全就会有保障。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从“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才能警钟长鸣,紧绷安全弦;才能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明白“安全为了谁”,才能找到安全意识之母、安全工作之魂。

2、明确主体,搞清楚“安全工作的主体是谁”

企业内部是由各个岗位组成的,必须让各个岗位承担起安全的责任,把企业的责任主体变成责任合体。要把企业由责任主体变成责任合体,就需要建立和理顺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

企业的管理层担负着整体日常安全生产的责任,是内部的安全管理主体;企业的员工承担着各个岗位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应该是企业内部的安全工作主体。

我们不仅要知道员工是安全工作主体,还应该告诉员工安全工作主体的内涵。

“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更加明确地告诉员工,“我”在安全工作中的特殊地位。“我”的安全,事关个人的生命与成长,事关家庭的美满与幸福,事关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事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自己的安全,“我”责无旁贷。对企业的安全,“我”义无反顾。对他人的安全,“我”有监督和帮助的责任;对他人的不安全行为,“我”有提醒和制止的义务。

每个员工心里都应该明白,安全为了“我”,“我”要保证安全,“我”是安全工作的主体。企业是由每一个“我”组成的,“我”的安全观念、安全习惯、安全行为,构成企业的安全环境,决定企业的安全水平,影响企业的安全发展。任何一个“我”,只要在安全方面存在问题,都会变成单位的安全隐患。只有突出“我”的安全主体地位,发挥“我”的安全主体作用,强化员工的安全主体意识,才是安全管理的精髓。

3、突出主体,用管理手段强化安全主体意识

员工是安全工作的主体,最重要的是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强化员工的安全主体地位,培养员工的安全主体意识。

安全绩效考核是安全管理中强化安全主体意识的重要方式。《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每个岗位都要有安全生产责任制,绩效考核就是要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科学地、合理地确定安全总体目标和安全绩效指标,将整个企业承担的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组织层级和各个岗位。细化、量化安全指标,然后,对安全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最后,严考核,硬兑现,构成管理闭环。最终实现一切工作要预设安全目标,一切业务流程有安全保护程序,一切考核手段有安全量化依据,使安全主体的责任强化体现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培训是强化员工安全主体意识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对员工进行习惯安全技能培训的同时,要加强安全主体意识的灌输。通过形式多样、员工喜闻乐见的培训,让员工思考,安全究竟为了谁?谁在安全当中受益?谁是安全生产的最大受益者?企业安全生产要靠谁?员工的人身安全依靠谁?

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培训和讨论,理清某些员工思想中的糊涂认识,让员工从根本上认识到:安全生产是为了自己;员工在安全管理上是最大的受益者。

4、尊重安全工作主体,用情感方式发挥安全主体作用

员工是安全工作的主体,是安全生产的主要依靠力量。应该在传统管理手段之外,投入更多的亲情化、人性化管理成分,尊重安全工作主体,在尊重中赢得安全工作主体的理解和信赖,发挥出安全工作主体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注重与员工的感情培养。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中,多教育,多鼓励,立即指出,及时提醒,让员工时时刻刻感受到管理者的关怀,这就是安全工作中常说的“有感领导”的一个重要内容。多思考、多沟通,加强互动,形成安全管理严肃、认真、生动、活泼的良好氛围。

企业管理者应从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思考和规划安全工作。改变仅仅从财产是否有损失的角度抓安全的思维方式,把员工的生命利益放在心上,辨识劳动场所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对危及员工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场所进行整改。按照法律规定,保证对员工的劳动保护的投入,为员工创造风险尽可能低的劳动场所。

在法律规定范围之外,企业管理者应主动替员工着想,体现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按照人机工程学的要求,逐步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设施,使生产条件满足员工生理、心理方面的需要。给员工提供超越法律要求的保护,员工主体意识会进一步激发,也会给企业提供超值的回报。

明确主体,强化主体,尊重主体,就是要把安全的外在要求变为员工的内在需求,把安全的硬性规定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使各种规章制度不再是印在纸上、贴在墙上的“一纸空文”,而变成了员工头脑中自觉的安全理念和思维模式。员工认识到自己是安全工作的主体,就会发挥出主体作用,遵守规章制度就会成为自觉的行为。人人懂规程,人人守纪律,“要我安全”就会变成“我要安全”。

5、安全责任需要共同承担

从消防安全日、安全生产宣传周、安全生产月活动再到安全年的提法,我们可以感受到来自全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无论是学校、社区、政府机关,还是车站码头、工厂工地,新安全运动已扩展到全民全社会。可以说,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运动的中心,按照现在的安全体系,安全生产的责任必须进入企业的骨骼、溶入血液,甚至渗入神经系统。企业内部要有能够进行责任传递的机制,责任分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在企业内部形成纵横严密的责任机构。

5.1 共担还要靠分担

我们承认每个人都是经济人、社会人,既能够承担责任,也会自主选择逃避责任。由每个人构成的集体、单位,也有这种逃避责任的智慧。决策机构里应由集体承担责任,但就是没人承担责任;所有制形式面前,集体所有,属于大家,但不属于某个人,就会出现“大家拿,拿大家”的现象。经济学上叫做“公共绿地问题”或“牧羊悲剧”——各家都去公共绿地上放羊,过度放牧,最后导致绿地寸草不生。因为共同承担责任,结果大家都把责任寄托在他人身上。

某农村修公路,采用人海战术,出动很多民工,用的是原始的生产工具。轧路时没有轧路机,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就用拖拉机拖着圆柱体的大石磙代替。一次要轧上坡路,小队长还算有点安全意识,不放心,害怕绳子断了,叫来4个人,让他们每人拿根绳子,重新连接拖拉机和大石磙。拖拉机上坡后,绳子的接口相继脱落,大石磙从坡上滚下来,人们躲闪不及,多人受伤。

这种大规模简单劳动发生的事故,也在印证一个管理上的命题。管理学上有一个“克希纳定律”,是说对于一件事,由一个人单独做,他会全力以赴去完成,因为他要独自承担责任,但一群人一起做,每个人都希望别人承担责任,就形成“责任分散现象”,每个人往往都不会太卖力。同时,由于人数的增多,相互沟通联系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增加了齐心协力的困难,整体的效率便大大降低。责任共担需要责任分担。只有责任分担,压力落在每个人的肩膀上,才能够最终做到大家共担。

建立以安全责任为导向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监督制约机制,调动各种手段,具体落实安全责任,夯实安全管理的基础。每个岗位都要分担具体明确的安全责任,不让安全责任出现缺失,安全共担才能实现。

5.2 让岗位负起责任

岗位是企业中最小的最基本的责任单位,企业的安全责任就是由这样一个个的岗位相互关联共同支撑起来的。企业的安全责任只能落实到岗位上,不能落实到“人头”。为什么?因为人员是流动的,只有他在某一个岗位的时候,才需要肩负该岗位的责任。“责任落实到岗位”和“责任落实到人头”,代表了安全管理的两个认识角度。要承担安全责任,也需要相应的权利。责任落实到人头就会出现经验管理的盲区,我看张三顺眼就给他权利,看李四不顺眼就不给他权利。但如果责任落实到岗位,责任面前就没有了人的区别,只要在岗位上,无论是谁,都会给他配置相应的权利。

安全管理中责权一致非常重要。对每个岗位都要实行职权与职责一致的原则。有责无权,想安全做不到安全,主动负责意识就会受到抑制。有权无责,将必然导致滥用权力、官僚主义、瞎指挥。

参考文献

[1] 祁有红《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新华出版社2010年

[2] 祁有红,祁有金《第一管理》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2006年

[3] 祁有红,祁有金《安全精细化管理》新华出版社2009年

作者简介:潘海宝(1976—),男,汉族,大学专科学历助理工程师

联系方式: 0557-*******;138********

通讯地址:安徽省宿州市汴河东路27号(234000),中煤矿山建设集团第三十三工程处安检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