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版毛概复习提纲

2018版毛概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

一、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6个)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战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3个)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p.s.后面社会主义改造基本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路线。对象:(3个)(帝国主义是首要对象)

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领导力量:无产阶级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前途:社会主义

五、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①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②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③无产阶级要保持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必须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④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对于旧民族主义革命的区别

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七、新民主主义革命跟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的区别

二月革命资本性质是资本主义性质,未能改变俄国社会性质

十月革命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国家

八、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3个)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九、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十、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即重大意义?

(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中最具独创性的理论.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实践的开始.毛泽东从理论上分析认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红色政权产生和存在的最基本原因;良好的群众基础、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产生和存在的主客观条件.

(3)革命根据地是革命武装斗争的战略基地;武装斗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土地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4)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在于:第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在内部没有民主,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没有和平斗争的条件,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第二,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而中国革命的敌人又占据中心城市,革命只能在农村发动集聚力量,最后夺取政权.

(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有重要意义:第一,在实践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被证明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惟一正确道路.第二,在理论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第三,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问题的典范.

十一、如何理解/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三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三种社会阶级:工人阶级、其他小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十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十三、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怎么)改造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怎么)改造(“四马分肥”)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四马分肥”:私营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这四个方面进行分配)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十四、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紧急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的方法进行改造。

十五、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三点经验+不足(急于求成)

主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以及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等因素,也有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而产生的认识上的一些问题。

十六、如何理解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3.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4.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十七、如何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就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到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把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确定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八、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有哪些(三个)出自哪里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论十大关系》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

矛盾的问题》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盾的问题》

十九、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大意义?

二十、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第二部分

一、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做了总结性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什么区别?(6个)

1、社会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发展的过渡性的社会,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一个发展阶段,这是两个根本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

2、阶级构成不同:新民主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剥削阶级——资产阶级,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不存在剥削阶级,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存在。

3、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不同: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产阶级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参政,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战友。

4、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不同: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人民民主专政是要镇压敌对阶级,保护国家完成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民主专政则主要是对敌对分子、破坏分子的专政,主要任务也变为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

5、经济构成不同:经济上虽然都是多种经济充分并存,但是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只是占主导地位,还不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已经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其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了。

6、生产社会化程度不同: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比较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比较高。

三、今天是不是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这一阶段至少要经过上百年时间。我国当前虽然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但我国经济仍然不发达,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此外,科学技术水平与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从总体上看,: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五、哪“三个代表”(核心观点)

1.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六、“三个代表”历史地位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2.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七、科学发展观内涵

1.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3.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4.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八、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三部分

一、主要矛盾(八大→邓小平→今天)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八大: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建设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十九大: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依据:一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三是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三、新时代的内涵(如何认识新时代)

1.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2.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3.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意义

四、新时代的意义

1. 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 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 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八个明确”)

1.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7.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14个)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新发展理念。

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新时代的精神旗帜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八、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

九、中国梦的内涵是

1.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统一的梦

2.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3.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4.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十、如何奋力实现中国梦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

3.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

6.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7.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艰苦努力

8.实现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

十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第三步最后一步)

1.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2.从2035年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

十二、“五位一体”是什么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十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 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

2.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哪些措施(4个):

第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第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的主要任务(6个)

1)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 激发各类市场主题活力。

4) 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5) 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6)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表现在哪些方面(3个)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十五、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我们只有牢牢坚持党的领导地位,才能使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要建立在人民民主基础之一。社会主义的法律通过人民民主程序来制定,通过人民民主监督来实行,民主和法治向来不可分割。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总之,党对国家的领导是依法领导,目的在于保证国家在民主法治轨道上运行,就会在民主法治轨道上发展。

这就是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

十六、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有哪些方法

1) 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2) 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3)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4) 要建设好网络空间

5) 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十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每个层次属于哪个国家、社会、公民)

十八、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如何)

1) 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2) 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3) 必须提高文化软实力

十九、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1)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2)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3)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4)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5)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二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5个)

1)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

2)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3) 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4)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5)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二十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 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2)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3) 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4) 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

5) 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二十二、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3.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二十三、“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什么关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目标与举措的辩证统一,全局与重点的有机结合,“四个全面”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世界的共同追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发展目标。全面深化是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全面依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四者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建成全面小康、焕发、增强观念、落实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不仅勾画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也勾画出了“第二个一百年”目标中的中国未来蓝图。

二十四、

1. 如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2)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3)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4) 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正确处理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1)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2) 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3) 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4) 处理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关系

5)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4.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因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特征

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 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

3)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6.为什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3个)

第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第二,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第三,注重抓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

7.怎么从严治党(5个)

1)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2)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3)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4) 将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各项建设之中

5) 深化标本兼治,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二十五、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人类命运共同体

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从国际上看,一方面,世界格局正处在加快演变进程之中,另一方面,世界发展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世界经济长期低迷,发展鸿沟日益突出。

面对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世界各国需要以负责任的精神同舟共济、协调行动,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国际社会迫切呼唤新的全球治理理念,构建新的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和秩序,开辟人类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思想体系,其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第一,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第二,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第三,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第四,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第五,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顺应了历史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凝聚了各国共识,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

2.一带一路(互利共赢的外交关系)

“一带一路”建设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一是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深化双向投资合作。“引进来和走出去”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坚持两者并重,进一步挖掘双向投资潜力,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金额市场深度融合,为开放性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继续稳步扩大对外投资,鼓励沿线国家来华投资,营造投资合作良好环境,促进贸易双向平衡。

二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充分尊重各国差异,共同探讨符合各国国情的

合作模式;深度对接有关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不断增强各参与方的获得感,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三是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主要是加强技术创新合作、理论创新交流互鉴、创新人才资源交流合作。

四是把“一带一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与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3.为什么习近平倡议“一带一路”

①“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有效治理和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新秩序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主张、中国方案

②“一带一路”倡议对促进全球经济的振兴、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产生积极深远影响

③“一带一路”倡议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4.“一带一路”影响意义

①探寻经济增长之道。

②实现全球化再平衡。

③开创地区新型合作。

二十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为什么

第一,这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所决定的。

第二,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所决定的。

第三,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的实践逻辑所决定的

2.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1)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2) 确保党始终纵览全局协调各方

3) 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如何)

a) 增强学习本领

b) 增强政治领导本领

c) 增强改革创新本领

d) 增强科学发展本领

e) 增强依法执政本领

f) 增强群众工作本领

g) 增强狠抓落实本领

h) 增强驾驭风险本领

邓小平理论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的基本路线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发展生产力)

5.“三步走”战略

6.改革开放理论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8.“两手抓,两手都硬”

9.“一国两制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

要务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

科学发展观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做

主)

3.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推进生态文静建设

6.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

水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指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新发展理念

5.坚持人民当家做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

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

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

祖国统一

13.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