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调查及对策研究

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调查及对策研究

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调查及对策研究
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调查及对策研究

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调查及对策研究

一、关于对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分类及其作用的粗浅认识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是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一般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性:高技术性、知识性、高增加值性、从业人员高素质性和动态性。

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分类,我们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以及服务业的服务对象和功能后认为,现代服务业应包括以下四大类:(1)基础服务业,主要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交通等;(2)生产和市场服务业,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3)个人消费服务业,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4)公共服务业,这类服务主要是由政府提供的,是免费提供或收取最低费用的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产业服务化理论”,认为工业生产将变成“服务密集”,即工业产品的生产会融入越来越多的服务作为中间投入因素。现代服务业中的重点行业是生产性服务业,这些行业的出现是由于产业的分工不断深入,使生产组织都变得越来越精巧和个性化,最终导致企业部分活动“外置”而引起的。企业活动外置的趋向性导致了生产性服务业的独立化,也促进了一些新兴行业的形成。这些服务业与工业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不断加强的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制造业的进步会对这些行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同时它们又反过来影响和促进了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现代服务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现代服务业中的教育及培训等行业可以满足人们对自身素质以及科技、教育等方面提高的要求。同时,大众传媒、广告、出版、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由于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价值效应,也会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和消费模式,进而间接影响到人的素质等方面的提高。

2、扩大就业。同其他服务业一样,现代服务业虽然借助高新技术进行发展,但是它们同样是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且一些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也大大增加了对就业劳动力的需要。

3、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人才、信息、科技以及教育等“软要素”的瓶颈不像交通、能源等会形成感觉强烈的硬性约束,而表现为潜在的不明显的软性约束,但是如果它们的发展受阻,那么其造成的影响完全不亚于交通、能源等硬要素。只有建立发达的信息化教育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国民素质,才能为南京进入知识经济社会铺平道路。

4、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现代服务业自身具有低消耗、低污染的特点,能够减少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避免发展以制造业为主的资源依赖型产业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同时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减轻制造业增长所引起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压力。

5、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现代服务业是城市发展的“黏合剂”,它的作用不仅在于将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而且可以促进相互之间的协调和统一,实际上起到了整合城市各种资源和能力的作用。同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一个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还可以充分享受分工与专业化所带来的经济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

6、有利于城市产业集群的发展。国内外的经验充分表明,产业集群的发展尤其依赖于现代服务业的提高。因为集群不仅是某一产业领域关联企业的大量集中,更表现为制造企业、

专业化供货商、服务供应商以及政府、研究机构、大学、行业协会、职业培训机构等多种企业的地域集中。现代服务业的良好发展可以为产业集群提供必要的服务,保证产业集群内部的良性互动,促进其更快地成长和壮大。

二、关于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南京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内容,作为实现“富民强市”、“两个率先”目标的重要手段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服务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推进城市现代化,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南京区域服务中心的地位已初步确立。

1、服务业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的重要力量。“九五”以来,我市服务业一直保持着快速稳定的增长,1996年-2004年服务业增加值连续9年超过12%,其中有6年的增幅超过制造业的增幅。2004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35亿元,增长14.9%。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增加值的比重在“九五”期间从1996年的42.1%上升到2000年的46.2%。“十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出现了一定波动,2001年为47.3%;2002年为47.9%,首次超过制造业;近两年,由于制造业的高速增长,服务业比重有所不同,2003年为44.9%,2004年为43.7%,低于同期制造业52.6%的7.7个百分点。服务业的总量持续扩张,产业地位不断提高,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2、服务业对全市财政收入的贡献不断提高。“九五”以来,服务业实现的税收逐年稳定增长,从1996年-2004年的9年中,服务业税收增幅超过全市税收增幅的有6年,超过制造业增幅的也有6年。服务业税收总量由1996年的25.74亿,上升到2000年的44.96亿,2004年的166.19亿,占全市税收的比重由1996年的25.8%上升到2004年的39.62%,提高了13.82个百分点。同期,制造业占全市税收的比重由1996年的77.5%下降到2004年的59.91%,下降了17.59个百分点。服务业实现税收快速增长,比重逐年提高,为全市财政增长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

3、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九五”以来,我市服务业平均每年增加就业4.85万人。从1995年的93.23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104.3万,2004年的135万,净增加38.8万人。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从1996年的30.8%,2000年的39.1%,提升到2004年的46.5%,提高了15.78个百分点。同期,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全市的比重从1996年的41.7%下降到2004年的35%,下降了6.7%。服务业的发展吸纳了工业调整中的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目前,新增就业岗位有80%以上由服务业提供,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就业最多产业,为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南京城镇居民人均服务业收入比重超过50%,农民人均服务业收入比重过30%。在国民经济19个行业中,人均收入排前10名的都是服务业行业。

4、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情况。“九五”以来,服务业的内部结构逐步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五大产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从1996年的71.27%,降为2001年的66.91%,2004年的64.66%,下降了6.61个百分点。五大产业中,交通运输和仓储业、批发零售餐饮业和金融业占三产的比重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房地产业快速持续增长,从1996年的4.9%上升到2004年的10.57%,增长了一倍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福利业,教育、文艺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科研技术服务业迅速发展,占全市三产的比重从1996年的18.73%,上升到2001年的21.39%,2003年的23%,共上升了4.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这种变化,深刻地反映了新兴服务业必将有更大的发展,逐步提升在服务业中所占的比重。

5、服务业投资情况。“十五”以来,服务业投资额从2001年-2004年分别为全市投资总额的62.45%、60.4%、62.12%、59.46%,平均水平在60%以上。制造业的4年投资分别

占全市的36.4%、39.3%、37.5%、40%。服务业的投资是全市投资的主体,在全市投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房地产业、商业设施投资在全市的城市建设,在改善城市功能、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国内外比较分析

1、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表1 不同类型国家的服务业发展情况表

单位:%,美元

国家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服务业劳力

比重

人均国民收入

下中等收入平均

48

47.28

1230

上中等收入平均

60

55.99

4550

高收入平均

70

68.53

26510

中国

34

28.00

890

与国际水平相比,2001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47.3%,吸纳劳动力比重为40.9%,人均GDP为2494美元,大体相当于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004年,三项批标分别为43.7%、45.67%、3990美元。人均国民收入已大体接近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而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吸纳劳动力比重仍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2、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国内比较

从国内发展态势看,国家已经把加快发展服务业摆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十六大明确提

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各主要城市都将现代服务业作为新一轮发展的战略重点,纷纷抢占服务业发展先机。最近,北京、上海、杭州、宁波、深圳、大连等城市都相继制定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指导意见以及扶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各城市之间围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已到了相当激烈的程度。

表2 2004年度副省级城市服务业指标

数据来源:市统计局单位:%,亿元

城市

第三产业增

加值

增幅%

占全市比重

沈阳

大连

长春

哈尔滨

南京

杭州

宁波

厦门

济南

青岛

武汉

广州

深圳

成都

852.89

825.4 625 761.9 835 1043 804.33 339.37 757.77 830.6 950 2182.6 1300.48 995.7

540.15 11.1

13.1

13 12.1 14.9

14.3

15.8

13

14.2 13 13.8

11.8

12.5

12.3 44.48

42.08 40.72 45.34 43.72 41.48

37.28

38.43 46.81 38.39 48.57 53.03 38 45.56 49.29

与国内15个副省级城市相比,2004年我市服务业总量排第7位,与2001年比持平,增幅排第2位,占本市GDP比重排第8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总体居中等水平。服务业占GDP比重还低于沈阳、哈尔滨、济南,与我市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功能是不相适应的。

(三)我市发展现代服务业面临的差距与制约因素

综合来看,目前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无论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还是与自身发展要求相比,都还存在明显差距,服务业发展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一是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虽然人均GDP已接近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服务业总体水平还未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应有的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和主要城市差距很大。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服务业总量及占GDP比重还有较大差距。与南京城市应有的功能地位也很不相称。二是发展步伐不够快。“十五”以来,我市服务业持续增长,但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的位次处于中等水平,尤其是郊县服务业发展滞后,制约了全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三是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目前支撑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是商贸业、房地产业、金融业,而物流、会展、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快,所占比重较小。

当前,影响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

一是在发展观念上,对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不少同志对于现代服务业将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的发展趋势估计不足,对于现代服务业同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其促进作用认识不足,没有像抓工业、抓开放型经济那样,真正把发展服务业放在突出位置。宏观上确实存在“谈起工业就眉飞色舞,如数家珍,谈到服务业则概念不清,环顾左右而言他”的情况。在突出工业第一方略的同时,没有在战略上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

二是在发展思路上,对南京城市的功能定位分析不够。对自身的资源特点研究不够,对城区应作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作为服务业发展的主阵地,缺少明确的要求,缺少带有导向性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对农村的发展更是缺少统筹考虑。

三是在管理体制上,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一直处于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状态,目前还没有一个强有力机构专门抓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四是在政策措施上,一些部门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作用了解不多,认识不够,抱守现有的条条框框,对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支持、研究创新不够,主动帮助解决困难不够,管的多、支持少,如在财税政策、价格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等方面,忽视甚至歧视服务业的情况还较普遍。

五是在发展空间上,目前我市的功能空间还远不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城市总体发展状况、地理位置和同国内城市竞争的制约因素很大。发达的服务业属于经济核心地——中心城市的特有功能,“服务业”的内涵包括为其他产业和其他地区服务。而我市地处长三角西端,不但要面对国际竞争,还要面对来自上海等中心城市和杭州、宁波等同等城市,以及省内的苏州、无锡等城市的竞争压力。

(四)加入WTO后外资对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有关协议,我国将在2-6年内全面开放国内服务业。与之相适应,南京现代服务业对外资的市场准入限制将逐步取消,对现代服务业的管理规则也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南京主要的现代服务行业将由封闭、半封闭状态走向全面开放,这无疑为外资大规模涌入南京现代服务业创造了条件。因为,在现时国际竞争中,南京所能表现出来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于劳动力成本方面,而外资在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针对南京服务业的竞争,外资一般不会选择劳动力密集型的、低技术的、低知识含量的传统

服务业,只能瞄准高技术、高智力、高信誉、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服务业,攫取南京现代服务业的巨大市场需求潜力和行业资源优势。可见,外资的进入对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分析。加入WTO后,外资全面进入南京现代服务业,一般会以跨国公司为代表。这类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相比,不仅具有市场化、国际化的经营经验和管理技能,而且在技术、资本、信息、创新、企业家才能等资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外资进入南京现代服务业,肯定会以先进的、集约化的经营方式,瞄准南京的高端客户,吸引南京的本土人才,有效挤占南京现代服务业市场。这种做法,一方面给南京的内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南京开发新的服务方式、服务技术、服务行业、服务区域和服务市场,有助于提高南京现代服务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助于改善南京现代服务业的结构,最终有助于加快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挑战分析。外资全面进入南京现代服务业之后,必然会引起多方面的挑战,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挑战是对南京国有企事业单位而言的。因为,在南京现代服务业中的大多数行业,特别是金融业、电信业、教育培训业、医疗保健业、文化传媒业和旅游会展业,国有企事业单位长期占主导地位和支配地位。这些国有企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和行政垄断的保护下,逐步演变为高就业、高成本、低技术、低效益的官商,几乎没有市场化、国际化的竞争经验,难以同国外跨国公司抗衡。由此决定,在加入WTO后,南京现代服务业中的某些国有企事业单位将会被迫倒闭、重组、兼并、租赁、合资以及拍卖,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这种情况的出现,势必加大南京现代服务业在市场化进程中的经营风险,影响部分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导致大量现代和新兴的服务业市场份额被外资吞噬,搞不好甚至会引发“被外资利用”的负效应。换个角度讲,国外跨国公司进入南京现代服务业,与国有企事业单位相竞争,其结局绝不仅仅是带来促进国有企事业单位转换经营机制的正效应,也一定会带来破产或成为附庸的负效应。以我国第三代通信技术为例,现在外资占有绝对技术优势,其在我国申请专利的件数占总量的85%,特别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12项核心技术专利全部由外资控制。这样,中国的电信企业,要搞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服务,就必须依赖外资支持,购买国外公司的专利,其自然也就成为外资的“打工仔”。有鉴于此,我们对于来自这方面的挑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南京缓解资源约束,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目前《南京市加快发展服务业行动纲要》及其政策、意见已经出台,“五大中心”、“十大重点”也已明确,应该说,这些都是符合南京实际的。在此,仅围绕“十一五”期间如何实施,提出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尽快在全市上下形成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共识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今年省、市相继召开动员大会进行部署并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企业和基层都非常欢迎。但是应当看到,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统一,当前主要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个别地方和部门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特点及其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尚缺乏深刻的认识,更没有意识到现代服务业与发展工业,尤其是发展制造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对发展现代服务业不够重视或仅停留在口头上,对贯彻宁政发[2005]131、132号文件精神的措施不够有力,市政府制定的有关优惠政策往往得不到落实,存在着中间梗阻现象;另一种倾向是少数地方和部门虽然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热情很高,但盲目性很大,习惯于传统的思维定势和陈旧的工作方法,满足于做表面文章。当前,进一步解放思想,关键是深入研究现代服务业的特点及内在要求,提高各部门、各单位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认识。建议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要求全市各单位、各部门加强学习、统一认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在贯

彻省、市会议精神的过程中,紧密结合南京实际,突出为发展南京工业五大支柱产业服务,突出南京科研成果如何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突出如何充分体现南京历史文化底蕴,建设魅力城市等重点方面,尽快将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明确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区域定位,旗帜鲜明地把城区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阵地

1、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城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和快速发展,我市城区已经形成了新街口中心商务区、湖南路商业街、建宁路市场群、珠江路IT街、大明路汽车街、长江路文化街以及正在大规模建设的河西中央商务区等在区域经济中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现代服务业的集中区域和产业集群。我市服务业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和五大中心的主要载体在城区,潜力和希望也主要在城区。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速度、规模、质量和水平,对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和重要意义。因此,应重新审视城区经济发展战略,统一认识,旗帜鲜明地要求城区把现代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作为工作重点,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充分利用各自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塑造“品牌经济”,形成产业特色。

2、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城区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主导产业。我市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水平远落后于制造业。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服务贸易承诺表,今年和“十一五”的前两年将是我国服务贸易领域的重点开发期,外资股比、服务地域、经营范围等保护性措施都将取消。因此,我市城区服务业的发展必须适应这一趋势,抓住这一机遇,使其成为我市吸引外资的新增长点。通过加快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促进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增强我市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3、把现代服务业作为考核城区经济工作的主要指标。把城区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阵地,不仅需要冲破传统观念,在发展战略、工作思路和扶持政策上做重大调整,还需在考核体系上有新的举措。建议市各有关部门根据全市服务业发展纲要的目标,对城区经济发展的考核体系进行必要的修订、完善和调整。据了解,无锡市在全省发展服务业大会后,已对该市城区的考核体系作了重大调整。我市作为省会城市,更应快速反应,勇于创新,取得突破。

(三)进一步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1、进一步提高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市级宏观指导和调控能力。从市级层面上加强协调指导,及时研究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和相关政策的调整,建立和完善对现代服务业的经常调研制度及其信息的检测、预测和发布制度。建立健全市、区县两级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责任制,重大项目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列入全市年终检查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完善重点项目保障机制,开辟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完善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建立现代服务业大项目、大活动项目库,高标准推进重点项目的实施。建议进一步深化全市“十一五”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与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的长三角“十一五”经济区域规划相对接,兼顾近期与长远、重点和一般,统筹发展生产性、生活性和公共性服务业,在此基础上抓紧制定全市服务业生产力布局规划和商贸、旅游、会展、物流等专项规划,注意加强对各区县服务产业规划的引导,避免同质和无序竞争。如金融、咨询和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可向河西CBD等地区发展,汽车服务业向大明路城南汽车圈集聚等,形成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各得其所的局面。

2、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逐步理顺管理体制。按照建立服务型政府和精简、高效的原则,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组织化程度,切实解决政出多门和多头管理的问题,对相关职能部门该撤的撤、该并的并。强化发改委作为服务业发展牵头协调部门的作用,负责全市服务业总体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和各行业规划与政策的衔接平衡工作,重点推动服务业重大项目的落实工作。物流方面,可采取省里的模式,由有关部门负责具体规划及组织实施、协调管理工

作;旅游方面,可借鉴上海、杭州等地先进经验,建立综合性的旅游委员会,促进形成旅游与规划、城建、宗教、文物、园林等统筹发展的大旅游产业格局;商务贸易方面,建议对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采取的工商管理职能合一、工商外管理职能合一、内外贸管理职能合一等多种管理模式作比较研究后,根据我市实际,真正撤消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合时宜甚至是阻碍经济发展的经济管理机构,合并和强化相应的综合管理部门。

3、加大改革和开放力度。大力吸引外资、民资进入除国家有特殊规定限制的所有服务业领域,打破服务业中普遍存在的行业垄断和所有制垄断,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有序推进南京现代服务业的企业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凡有条件的事业单位都应转变为面向市场的服务型企业。特别是教育、文化、医疗、科研行业,必须有效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界线,或公立性与私立性的界线,允许中外企业以适当的方式参与经营和运作。主动对接WTO和CEPA,促进服务业与国际接轨,切实改善利用外资的软硬环境,取消不合理的规定,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并强化对现代服务业的监管,维护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市场竞争秩序;同时也应充分考虑与国际接轨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注重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有效实施对利用外资的时空调控、规模调控、行业调控和企业组织调控,建立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风险的监控与预警系统。

4、加快建立反映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特点和水平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现代服务业统计制度。在这次调研中,我们感到,我市服务业的GDP总量有被低估的可能。从构成GDP的工资、折旧、利润、税收四个方面看,2004年,服务业的工资总量超过制造业100多亿元,投资比制造业多233亿元,利润与制造业大体相当,税收比制造业少85亿元。从这些主要数据判断,服务业的GDP总量不应比制造业少170亿元。这次全市经济普查的结果证明,服务业的GDP总量实际已超过千亿元,达1004.28亿元,相比第二产业,不仅不少,还多出近30亿元。这就说明现行的统计指标体系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建议在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率先出台我市现代服务业统计分类目录,为形成完善的、符合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特点和水平的统计指标体系奠定基础。

(四)进一步落实扶持政策,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

1、加快与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相关政策的对接。建议抓紧研究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纲要》(苏发[2005]16号文)、《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苏发[2005]17号文)的有关精神,实现政策对接,特别是尽快规范服务业企业在使用土地和水、电、气方面的价格政策。

2、加快制定实施细则。根据宁政发[2005]131、132号文件精神,相关职能部门应在年内制定相应细化的、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并将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考核,确保将好的政策落到实处,

3、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一是资金政策。建议逐步增加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市政府应考虑对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等安排一定的扶持资金,同时可根据项目需求和实际情况的变化,每年做出调整。各区、县也应相应设立现代服务业发展资金,用于解决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二是税收政策。建议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借鉴上海、杭州的经验,在符合WTO有关规则的前提下,进一步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如: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服务于各行业的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取得的技术型服务收入暂免征所得税;对新办从事物流软件开发、物流技术和咨询服务、物流信息服务企业,开业起1至2年内免征所得税;物流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改造项目购置国产设备,享受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的政策;科技中介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合同经科技主管部门认定后,可免征营业税;具备条件的科技中介企业可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新办独立核算的从事现代服务业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减征所得税。三是投融资政策。建立民营企业互保联保机制,完善为民营经济服

务的信用担保机构和风险投资基金,扩大融资渠道,帮助大型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筹资融资。四是立法工作。在清理不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的法规和政策的基础上,加快地方性服务业立法工作。五是实施“人才带动战略”。立足南京高校、科研机构多的优势,引导各类院校、科研单位和社会乃至国外知名培训机构大力开展高层次、多类型的现代服务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为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培训大批专业人才。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方案(最新)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方案 为推动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与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x理论、“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商贸活区”发展战略,以规划为先导,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为着力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实施资源整合、要素重组、规模集聚和产业升级,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高效、优质发展,使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区经济新的增长极。 (二)发展目标。 到“x”末,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由x年的26%增加到28%;生产性服务业、新型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80%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以上;建成50万平方米的保障性安居房和120万平方米的商品房;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60%以上。 二、总体思路 (三)根据我区总体规划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抓住国家对大别山片区扶贫开发的政策机遇,统筹规划工业与服务业、城市发展与配套服务业,合理规划区域布局和功能布局,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服务

业四大区域板块,即以传统专业市场、饮食、大型超市为主的老城商业板块;以金融服务、交通服务、房地产开发、宾馆会所为主的北部新城板块;以现代家具展示、商务服务、旅游休闲为主的园区与城区结合部新型功能板块;以火车站为中心的仓储物流板块。 三、主要任务 (四)积极发展商贸服务与现代物流业。整合现有零散的物流企业和个体运输户,培育商贸龙头企业,壮大物流企业实力和规模,建成区域性的物流中心。 (五)稳步发展房地产产业。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宅,建设一批房地产开发重点项目、精品项目,提高我区房地产业水平。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逐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 (六)加快金融和保险服务业发展步伐。重点引进金融业法人机构,支持金融机构拓展服务内容,积极发展农村金融业,大力发展商业保险业,不断提高金融业服务水平。 (七)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积极引进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商务服务体系,搭建中介机构信用信息库及相应的网络平台,提升我区商务服务行业整体水平。 (八)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以互联网、移动通讯网、数字有线电视网、无线宽带网络为载体的新型服务业。广泛开发和利用信用信息资源,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资源体系,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发展。

南沙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

附件2: 南沙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 一、航运服务集聚区 航运服务集聚区主要包括龙穴岛除造船基地以外的所有用地、沙仔岛黄阁大道以北地区、小虎岛南部地区、南沙岛东部地区和位于万顷沙镇的南沙保税港区加工区。该区域将重点依托南沙保税港区,重点发展保税仓储、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展示、临港加工等港口物流业务,吸引航运经纪、航运咨询、航运金融、海事仲裁、公正公估等航运高端要素在南沙集聚发展,加快构建完善的保税物流体系,力争建成华南及泛珠三角地区有影响力的保税物流中心、采购中心、转口贸易中心、商品集散交易中心和航运服务中心。 二、科技创新服务集聚区 科技创新服务集聚区主要包括南沙岛南部东起资讯科技园、西至西部工业区滨海地块,面积约10—12平方公里。该区域将依托广州中科院工业技术研究院、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教育部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水平的公共研发机构,开展电子信息、服务外包、生物医药、新能源、精细化工、现代中医药等领域的研发,鼓励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园将先进科技成果在南沙及珠三角地区产业化,积极打造粤港科技联合创新的示范区

和珠三角自主创新的重要区域。 三、滨海文化休闲旅游集聚区 滨海文化休闲旅游集聚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包括上下横档岛在内的南沙岛东南部滨海地块、黄山鲁和大山乸地块,主要依托邮轮码头、游艇俱乐部、高尔夫球场、天后宫、大角山炮台、滨海公园、滨海泳场和南沙大酒店等旅游设施,发展滨海休闲旅游;二是万顷沙十八涌以南地块,主要依托人工湿地、百万葵园等旅游景点发展滨海生态旅游,力争把南沙打造成为世界邮轮旅游航线的著名节点、粤港澳旅游市场的对接枢纽和珠三角滨海观光旅游的重要中心。 四、珠三角鲜活农产品物流集聚区 珠三角鲜活农产品物流集聚区主要包括珠江街、横沥镇和万顷沙镇的农业生产和配送区域,该区域将以国通供港澳水产基地为龙头,加快南沙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现代滨海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区的建设,高标准打造信息化、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吸引国内外农产品物流、交易、科技服务、检测服务等企业进入南沙新区发展,探索建立粤港澳“一地两检”的农产品检验检疫制度,构建绿色、环保、安全的农产品供应体系,力争把南沙打造成为珠三角鲜活农产品的重要供应基地和配送中心。 五、服务外包集聚区 服务外包集聚区与科技创新服务集聚区发展用地范围一致,

2018-2019-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实用word文档 (5页)

2018-2019-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实用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河南省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五,已经成为仅次于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的经济大省。但是,制造业产业基础 薄弱、创新能力不强、服务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及政策环境亟待改善等一系 列问题严重制约着河南省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河南经济发展 方式的转变和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因此,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升级,完 善和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制度及政策环境,集聚高端人才,提升创新能力, 已成为加快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突出问题;对策措施 全球经济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向服务业的加速渗透, 使服务业不断衍伸出全新的发展方式,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一 座城市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及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主要为 生产者提供服务,代表经济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服务部门和行业。它不仅包括 现代经济中催生出来的新兴服务业,如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而且也包括现 阶段保持高增长势头以及居于较大比重从而具有“现代”意义的服务业,如金 融保险、专业化商务服务等,同时还包括被信息技术改造从而具有新的核心竞 争力的传统服务业,如各种咨询业务、现代物流服务业等。 一、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服务业经历了“循序渐进”的制度变革过程,从放宽相 关服务行业的价格管制,到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特定服务行业领域,再到完 成国有服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使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拉动 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一)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在GDP和第三产业中的比重逐年攀升 1992年以来,随着服务领域深化改革的全面展开,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其增加值在GDP和第三产业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首先,现代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从总量上看,现代服务业逐年上升,特别是201X年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其增加值增长迅猛,从201X 年的886.76亿元增长到201X年的4 705.86亿元;从结构上看,在GDP和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从201X年的8.38%和27.22%分别上升到201X年的

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与中国城市转型发展

2011年第10期山东社会科学No.10 总第194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194 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与中国城市转型发展 吴海瑾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江苏南京210018) [摘要]城市转型是一种多元化的综合转型,而转型的总体方向应该是城市能级水平的提升和城市空间的优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一种同时具有研究开发、信息交流与社会 管理等功能的综合体,正在成为城市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带动城市现代经济体系 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服务业集聚区的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创新效应正在引起城市的经济结 构的变化、城市空间要素的优化以及城市功能的提升,从而推动实现城市的转型发展。促进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着眼多样化集聚,优先促进生产者服务业在城市的集聚;从规模导 向转变为创新导向,提升服务业集聚区创新产出能力;培育领军型企业,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引向高水平竞争与合作;加强城市制度与环境建设,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创造支撑条件;提升城 市品质,促进各类服务业发展要素的集聚。 [关键词]城市转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城市空间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1]10-0149-04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要素按照各自经济区位的要求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联结状态,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城市的空间是有价值的,经济和市场力量作用下的城市空间优化、重构过程就是追求空间价值最大化的过程,这种价值是由城市能级决定的,而现代城市能级的提升,其实质就是城市不断转型的过程。当前,在服务经济取代生产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背景下,中国的城市发展已进入必须转型和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 一、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的现实内涵 城市转型是一种多元化的综合转型,而转型的总体方向应该是城市能级水平的提升和城市空间的优化。从城市空间重构的视角来看,城市转型包括产业空间组织形式的转型、城市经济体系的整体转型、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转型、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城市空间要素和城市功能的不断优化,等等。 (一)产业空间组织形式转向高效化、集聚化 城市转型首先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城市产业结构及其组织将重点向内涵高度化转变,即大量新兴产业部门替代传统产业部门;高端或高附加值产业部门替代低端或低附加值产业部门;高技术、高智力含量的产业部门替代低技术、低智力含量的产业部门。不断提升城市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建立新型、多元、高级、稳固的现代城市产业体系。与这种产业结构内涵高度化相适应,要求产业组织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动。市场企业个体降低空间性交易成本的离散性选择是产业组织形式向高效化方向演变,空间形态向地理集聚方向转变的动力,这有利于破除交易成本的先验性,现代企业空间集聚的区位战略正逐步替代原来的纵向一体化产业组织形式。企业之间不再是单纯的竞争关系,而是一种协同关系。不仅要求在产业自动化、智能化的基础上实现组织结构柔性化,而且要求逐渐演变为原子式的组织结构,以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 (二)城市经济体系转向服务化 现代城市是与“先进服务、生产中心、全球网络市场”相联系的。也就是说,在当今全球经济体系中,现 收稿日期:2011-03-29 作者简介:吴海瑾(1970—),女,南京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1BGL103)的部分成果。 941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报告

1、服务业发展速度缓慢,水平偏低。一方面产业发展有一种棘轮效应,即只能进不能退,是制造业大省,产业结构一直以制造业为主,工业总产值多年居全国之首,但制造业越是发展的多,就越是发展,因此导致了制造业的发展挤占了服务业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资源,使服务业产业层次偏低,市场竞争力弱;国际化程度偏低,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另一方面.地理上与的相邻.在现阶段的经济中心地位突出,现代服务业的高度发达,特别是南地区已经是处于现代服务业的辐射之中,南地区的许多制造业企业对现代服务的需求依赖于,而不是自身,这客观上遏制本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区域分布上不协调,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运行的无效率。南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已经意识到了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开始着力建设现代服务业区,但工业区与服务业区相隔甚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成木的增加。而部分城市间产业生态位重复,导致与之匹配的服务业重复建设,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达不到规模效益,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1 产业经济理论表明,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时,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可以为发展新技术产业提供创业的氛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与现代工业制造业形成互动的机制,所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需要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支撑。特别是对于都市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知识、技术和信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型产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人类社会正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现代服务业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发展经济学所揭示的规律表明,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产出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反映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度化。根据OECD一份关于知识经济的研究报告,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我国的现代化同样必须要有发达的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支持。因此,研究我国服务业的现状和结构,明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对于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正确定位从而制订科学的发展战略,突出发展现代服务行业并拉动服务业结构升级、进而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关于现代服务业的概念 目前,关于现代服务业的准确,概念和围,理论界还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1除特别标注,本文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3)或者根据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服务业集聚区建立情况汇报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服务业集聚区建立情况汇报

服务业集聚区建立情况汇报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年以来,围绕推进服务业产业转型升级,我市把大力提高服务业集约、集聚发展摆上重要战略位置,科学抉择,提升资源要素和集聚水平,放大服务业集聚发展特色,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实践证明,在资源能源日益紧张、用地约束不断加大的条件下,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既有利于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企业转型,也有利于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功能,还有利于推动产业集聚、提高集约发展水平,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做法 我市的基本做法有四个方面。一是优化空间布局。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重点空间放在主功能区。在主功能区共有花木大世界、钢材市场、天平市场、科技创业园、苏浙大市场、汽车城、科技园、港物流园等近1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取得了集约发展的效果。二是突出产业特色。充分利用各镇区区域资源优势,使集聚区建设凸显产业特色。在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集团的港区建立起全国唯一的船舶配件市场、现代物流集聚区。在如城依托花木产业的优势建立了花木交易集聚区。三是提升发展层次。在发展传统产业特色的同时,大胆创新,建立新兴高端产业集聚区、科技城(软件园)信息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达到106家。同时与世界500强企业百胜集团及国内知名企业东轮集团、浙大网新、神州数码等30多个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四是强化 第 2 页共 6 页

服务配套。各重点服务业集聚区都有专门管理服务机构,建立了公共信息平台。港物流集聚区加大招商力度,吸引第三方、第四方货代物流企业入驻。初步建立起功能完备的网络支撑和快速的信息通道。 二、初步成效 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虽然时间不长,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体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一是规模效应。“十一五”期间我市120个各类市场建设质态不断提升,呈现出露天交易向室内经营转变、临时摊位向固定网点转变、混合经营向专业特色转变、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的良好格局。全市市场成交额每年以25%的速度不断攀升。 二是集聚效应。我市列入市级的4个服务业集聚区不断发展,不断壮大。一季度四个集聚区新增入园企业133个,投入7.89亿元,完成税收3461万元。一季度花木交易集聚区成交额12.4亿元,预计花木交易集聚区年营业额突破50亿元,嘉信钢材市场超过50亿元。全市亿元以上市场由XX年的5个上升到25个。 三是扩张效应。圣名国际广场、船舶配件交易市场的建设投运成为港区新的商业中心。文峰大世界的落成为主城区商贸集聚区增添了新的亮点。苏浙商贸城、亿丰国际商城入驻企业不断增加,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兴隆装饰城成为最大的装饰用品集散地,为提升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和质量提供服务。驰名省内外的天平小商品市场,有如“小义乌”吸引着苏中、苏北客户前来经营。 第 3 页共 6 页

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律与布局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及布局规律 1.基本概念 现代服务业 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主要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会计审计、研发、现代物流业、信息咨询服务业、法律相关服务业。 争议:服务对象的界点,部分研究认为现代服务业只强调其现代化的特点,其涵盖范围既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生活性服务;也有研究则将现代服务业定义为“为生产者服务的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 包括金融、保险、法律工商服务、经纪等知识密集,为客户提供专业性服务的行为。不是直接用来消费,直接可以产生效用的,是一种经济中的中间投入,用来生产其他的产品或服务。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现代服务业企业及其相关机构以一定规模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集聚。服务企业处于核心地位,直接为市场提供服务产品或服务过程,并接受市场的信息反馈,此外,集聚区中还包括相关机构、基础设施以及政策和人文环境。

2.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机制 1)外部经济性 人才的易获得性;市场的集聚性;信息和技术的可获得性; 2)范围经济性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内不同的服务企业之间由于存在着渗透与关联,可以联合起来提供服务以获得范围经济。与现代服务企业大多具有规模较小,服务功能相对单一的特点,不同服务企业之间往往存在高度缠绕、相互依赖的现象。 以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及协同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SAP为例,在为顾客实施ERP的过程中,SAP会通过与德勤!普华永道等专业咨询公司以及IBM!HP等lT 企业共同组成实施小组来进行"SAP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集中了世界知名的咨询公司!IT应用咨询商和SAP自身的ERP软件这三方面优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ERP 产业链" 3)学习创新效应 集聚带来学习和创新的环境,集群中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可以通过集体学习机制来获得优势。三种途径:一是通过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获得新知识;二是通过集聚区中技能劳动力的流动来促进只是的流动;三是通过集聚区中生产性服务企业之间正式的合作安排促进集体学习机制。 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的创新效应还表现在同业竞争所带来的巨大动力。竞争的密集可以激发创新因子。 生产性服务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将会带来一种社会文化的接近,促使企业之间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念和默认的理解,形成一种非交易的相互依赖,这种社会文化的接近,能够是集聚的企业共同获益。 3.现代服务业的集聚模式 马歇尔新产业区模式、中心辐射模式、卫星平台模式和政府主导模式

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滨城区立足市辖区优势,充分发挥服务业在城市经济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以膨胀规模总量、提升能级水平、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突出项目载体带动,大力培育产业集聚区,促进城区服务业实现园区化布局、集约化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积极加快全域城市化建设,服务业发展呈现了总量大、速度快、质量好的态势。当前,正是滨城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服务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服务业发展在规模、总量、质量上仍需进一步提升,要创新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措施,完善发展规划,全力推进服务业优化升级。 一、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总量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以来,全区服务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服务业总量不断膨胀, 2013年达到**亿元,是2009年的***倍;服务业对于转方式调结构成效显著,服务业比重从2009年的**上升到2013年的***%,年均提升**个百分点;服务业促进消费的作用明显,201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是2009年的1.96倍,服务业已成为我区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主导产业。 (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产业贡献稳步加大。服务业素质稳步提升,逐步成为全区财税增长的重要支撑。2013年,实现地方税收***亿元,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对地税增长的贡献率

**%,拉动经济增长***个百分点。吸纳劳动力作用突出。2009-2013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万人,第三产业不仅吸收了大量新增劳动力,而且吸收了部分农业和第二产业转移的劳动力,从而使2013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达到***万人 (三)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金融保险、旅游业、现代物流、社区服务业、楼宇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服务业呈现出从传统向现代演变,从低端向高端挺进的良好态势。一是金融担保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我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金融体系,辖区内共有各类金融、保险机构56家,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良好,德州银行滨州分行试营业,全区引进市外股份制银行达到7家;众成担保、银泰小额贷款等担保、投资公司快速成长。二是物流业快速膨胀。陆港物流园区达成框架协议;外环线周围物流企业集聚,银河物流、宇航物流发展成行业龙头企业;侨昌农药物流、金龙水泥物流等专业物流运营良好;顺丰、韵达等快递公司发展迅速。三是文化旅游业品牌化发展。中海风景区已成为市民假日休闲的旅游乐园;休闲小街、禾家风尚、绿色生态基地,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杜受田故居、三河湖等旅游景区影响力不断提升。四是社区服务业日臻完善。社区服务业网络逐步建全,“12343”民生综合服务平台启动运营,逐步搭建起居民日常生活服务项目配送体系。五是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崭露头角。滨州国际大厦、众城大厦企业集聚,国际金融中心、铂金时代加快建设。有“中国黄金首饰第一品牌”之称的老凤祥(山东)公司落户,成为我区引进的第一个中国五百强企业区域总部。 (四)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发展后劲持续增强。项目带动投资、投资拉动发展的良性格局初步形成,服务业发展后劲进一步

服务业集聚发展状况研究.pdf

一、安徽服务业集聚发展状况 (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初见成效 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安徽省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的战略性举措,集聚区产业发展渐成规模。截至2014年7月,安徽省已经建成52个服务业集聚区,广泛分布于全省各个地市,兼顾了各地的地区均衡性、行业代表性和比较优势等多方面因素。根据安徽省集聚发展态势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集聚区可分为以下几类:现代物流园区,信息软件园,研发创意园,文化旅游园,服务外包园,中央商务区,金融服务园。这些集聚区技术含量高、就业容量大,大大提升了安徽服务业的发展层次。 (二)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化水平测算 1.产业集聚测度指标选择。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主要有行业集中度、区位商、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等。其中区位商指数在测度产业集中度时比较客观全面,而且计算简单方便。结合数据获得的可行性,本文采用此指标进行计算。区位商可以用产值或者就业人数来计算,考虑到服务业行业特性,以及数据可得性之限,本文采用产值作为计算单位。区位商大于1表示某地区该产业存在产业集聚,区位商越大表明产业集聚倾向越突出;相反,区位商小于1,则说明某地区该产业不存在集聚。 2.测算结果。本文结合我国最新行业分类标准,将服务业细分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十四个行业。经测算得出,安徽省服务业中存在集聚的有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而其他行业都不存在产业集聚。值得注意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这几个行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它们的集聚水平较低,说明安徽生产性服务业并没有充分发挥集聚优势。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教育等行业近几年下降趋势明显,说明以前存在集聚优势的行业正在逐渐丧失这种集聚优势。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安徽服务业的结构不合理。总体来说,目前安徽省服务业产业集聚优势明显,但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明显滞后,在促进经济增长、吸收就业方面表现较弱,其集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无论从成本效益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安徽省都需要把更多目光投向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国内来说,服务业集聚发展是一个新概念,也是一个新业态,现在全国各省都在加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与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服务业的发展规模较小,发展环境有待于改善,仍有很多问题亟待改进。 1.基础薄弱。高度发达的服务业是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源泉。近年来,服务业比重在全国范围内都呈上升趋势,安徽省服务业却面临比重偏低、增速偏慢的境况。2013年,安徽省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1%,比全国低13个百分点。现阶段,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超过50%,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更是接近70%。与之相比,安徽服务业基础薄弱,发展程度不高。 2.行业不全,品牌效应不显著。按照世界服务贸易组织划分,服务业有143个行业,安徽在大多数行业尚处于空白,有的行业也只处在起步阶段。如商业化的税务服务、民意测验服务、信用查询与分析服务等还没涉足,网上购物、远程医疗等新型服务形式还未真正建立。传统服务业尽管有了较大发展,但有影响的服务品牌不多。 3.结构不优,发展层次偏低。与工业企业相比,安徽省服务业企业经营效率竞争力不明显、优势不足。从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来看,传统服务业占的比重大,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行业所占比重不大,因此安徽服务业的行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4.竞争力不强。近几年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发展虽初见成效,但由于起步晚、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法处于探索阶段,和发达省份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为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吸引了周边地区甚至安徽省的许多优质项目、优秀人才,给安徽省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安徽服务业集聚区总体实力不强。与外省相比,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区规模、实力总体较弱,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服务业集聚区只有5家,还有3家没有过亿。甚至个别集聚区盲目追求体量,由于拆迁问题而没有开工建设,造成了土地和资金的闲置浪费。 三、加快安徽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1.转变思想观念。一是要提高服务业开放水平,凡国家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的领域,可向外资、社会资本开放,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管理方式、高效的运作模式,率先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并且实行内外资、内外地企业同等待遇。二是要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以项目建设、兼并、重组和参股等方式进入基础性和公益性领域,使民间投资尽快成为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内生动力。 2.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靠制度、政策推动产业发展,远不如靠市场、靠需求自发推动效果好,“小政府,大

最新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措施资料

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措施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它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出现,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包括直接因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形态,如计算机和软件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同时也包括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如金融、物流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工业的发展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现代服务业主要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知识和技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主要依靠信息科技、人才等与知识相关的要素投入的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由主要依靠消耗资源向更多地依靠智力支持和科技进步转变。 1、 2、 3、 4、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互动关系 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许多服务业部门的

发展必须依靠制造业的发展,因为制造业是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代表现代服务业的生产者服务业的活动,其产出的相当比例是用于制造业部门生产的中间需求,没有制造业的发展,他就失去了需求的来源。通过对美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分析表明,用于制造业部门的生产者服务增加很快,约占整个生产者服务产出的48%;另一方面,制造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生产者服务业的有力支撑。许多生产者服务部门,如金融、保险、电信、会计、技术服务、咨询、R&D、物流等,都是支持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部门。生产者服务能够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附加值,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部门。因此,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依赖于服务的附加和服务业的整合。服务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正越来越多地进入生产领域,对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制造业中间投入服务的增加,正在使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变得愈来愈密切,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之间出现了“耦合”现象。二者相互提供支撑,也日益交织,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产业结构日趋高度化。 3 现代服务业对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推进作用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精编资料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依托信息技术和高 新科技发展起来的现代服务业成为了衡量 一个...[6]陈雪.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 究[J].中国商界.2009,(7).[7]蔡四青.国 外... 发展研究 目录 一、引言 .................................................. 1 二、主要评估方法简介 ..................................... 3 ,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 ........................ 3 ,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 ........................ 3 ,三,多元回归模型的参数估 计 ............................ 4 ,四,、对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评 价 (4) 1.拟合优度检验 (4) 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 (5) 三、模型建立与结论分析 ................................... 6 ,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与分析 (6) 1.模型建立 (6) 2.模型分析 (8)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二,贡献率的运用与分析 ................................. 9 四、结论总结与对策建议 .................................. 10 参考文献:.. (12)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摘要:当今社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技术创新~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各国的现代服务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并且成为国内生 产总值的主要贡献者。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的初级阶段~江苏省作为 我国的经济大省~工业化水平已经步入了中后期阶段~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还处 于初级阶段~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江苏省主要的战略目标。本文通过江苏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及其相关项做多 元统计回归分析~得出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价值。其次~通过对 服务业内各行服务业的发展贡献率研究~发现传统服务业仍然处于主体地位。由 此~江苏省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集合自身优势从多方面入手~让现代服务业的发 展逐步成为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江苏省,多元线性回归,贡献率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XXX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现代服务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建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XXX区作为核心城区,如何利用全区的生态资源优势、交通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现代服务业的基本含义 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将服务业视同为第三产业,即将服务业定义为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之外的其它所有产业部门。而现代服务业,国家统计局还未明确界定标准。理论界普遍认为,它是与以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交通运输、仓储、邮电等传统服务业相区别的一个概念,是在工业产品进入大规模消费阶段时,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理念发展起来的新兴服务业以及部分改造后的“再现活力”的传统服务业。 二、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根据现代服务业的定义,在参考其他地区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我们初步对全区的现代服务业单位进行了梳理归类,详见附表1。

附表1: 说明:1、按行业分类梳理后,由于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有异,而增加值是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根据方案核算的,因此表中所示部分行业增加值为推算数。 2、由于第三产业的统计中,只有限上批发零售业、限上住宿餐饮业和房地产业有较系统的统计制度,而其他服务业统计目前仅针对限额以上的盈利性服务业企业进行,且各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资料不全,因此较难全面反映各行业的实际经营状况。 从上表数据显示,我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点主要有: 1、从单位数看,XXXX年,全区共有各类服务业单位1588个,其中属于现代服务业的单位有711个,占服务业单位总数的44.77%。 2、从增加值看,XXXX年,全区的服务业增加值为46.97亿元,占GDP的31.97%,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7.54亿元,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79.92%,占GDP的25.55%。 3、从贡献率看,XXXX年,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为34.1%,其中现代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服务业的平均贡献率2.2个百分

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影响因素

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影响因素 摘要: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是株洲经济发展动力的活力源泉,本文通过对传统思维定势、城镇化水平、信息产业融合、市场开放度及制度交易成本五个方面进行逐一分析来探究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从而为相应对策研究的开展提供前提条件。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影响因素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后续动力的主要来源,如何突破原有传统产业的固定思路,顺利转型继而大力发展服务业需要对影响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逐一分析。 1受限传统思维定势 株洲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是中国重要老工业基地。伴随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引领,株洲也在日益推进工业转型,从过去依靠传统污染型工业逐步向现代装备制造业过渡,并将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作为三大主导产业。工业的完美转型固然重要,但服务业的发展也不可小觑。从发达国家的历史进程来看,服务业占比基本都在75%以上,有的甚至高达90%多。但株洲由于受传统工业化思维模式的影响,习惯于依赖自身的工业优势来支撑全市整体经济,导致株洲的经济发展仍存在“偏重工业、轻服务业”的倾向,特别是对培植新兴产业及新生业态重视不够,这直接对现代服务业发展产生制约,致使株洲原本较有优势产业如生物医药没有得到长足发展,从而进一步影响产业集聚及集聚效应的产生。 2城市化发展不均衡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占比日益提高,我国经济逐渐由“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过渡。城市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诸多国家的成功发展经验表明,不同等级规模城市形成及自身发展过程本身就是服务业集聚的表现,其中,商业中心城市和具有交通区位优势的城市其实就是服务业高度集聚的经济区域。主要是:第一,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会带来现代服务业的要素集聚。城市中完善的交通设施以及专业化的市场会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汇集,为现

发展沈阳现代服务业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 经济理论研究 43  发展沈阳现代服务业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李 静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辽宁沈阳110161) 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现代服务产业将逐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正在稳步提高。本文根据沈阳现代服务业的现状,尝试分析沈阳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并针对沈阳现代服务业存在的问题,针对沈阳实际提出建设性思路。关键词:现代服务业;理论;发展;对策 现代服务业一般指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包括运输业、通讯业、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金融业、房地产业、科学、教育、广播、公共国防、娱乐和个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区域现代化、国际化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区域经济新的、极具潜力的增长点。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必须发挥对经济腹地的吸纳、辐射功能,说到底就是必须发挥中心城市的现代服务功能,以强大的第三产业去反哺经济腹地。 一、沈阳市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一)绝佳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发展 载体———区位优势 沈阳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又是辽宁省的省会,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沈阳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沈阳为中心集中了以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为主的8大城市,构成了资源丰富、结构互补性强、技术关联度高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民用航空港,全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全国最高等级的“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沟通世界各大港口的大连港、丹东大东港、正在开发建设的营口新港和锦州港,距沈阳均不超过400公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作为东北中心城市的沈阳,对周边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的吸纳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促进沈阳市服务业扩大对外开 放———开放优势 入世后,我国将严格按照人世承诺的要求逐步开放国内市场,使中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服务业是中国人世后开放力度最大的领域。而在许多承诺中,沈阳都被纳人了率先开放计划。在电信服务,在银行服务,在保险业务,在证券 业,零售业等其他种类的服务中,也有类似的开放承诺,可以看出,沈阳市面对对外开放的大好形势,要积极利用,随着外商的进入,资金、技术和现金的管理经验不可掩盖地展示在沈阳市民面前,不应消极回避,而应该趋利避害,有效利用和吸收消化,使我市服务业在这天赐良机中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装备制造业的集聚效应拓宽了生产性现代服务业 的发展空间 沈阳装备制造业的振兴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同时也为现代服务业拓展了领域和空间。装备制造业的调整与改造,会大大增加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需求;同时也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各类人才。这必然对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现代物流、中介服务、科技服务、教育文化等现代服务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并提供更大的发展机遇。装备制造业企业集群的出现,又会使实物产品生产过程中相关的辅助劳动的独立化更加明显,外包服务渐成趋势。因此,为制造过程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生产性现代服务业会有较大的市场发展机遇,在经历资源整合、行业拓展、结构优化阶段之后,一些技术服务含量高、规模效益好、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将会为沈阳地区生产型现代服务业创造出品牌优势。 二、沈阳现代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1.服务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历史上的重工业城市,沈阳市的服务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建设中心城市的总体要求还不相适应,对经济社会的拉动力不强,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沈阳市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首先体现在服务业经济总量小,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偏低。2007年,沈阳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455.5亿元,占全市GDP 的47.4%,而同期北京实现增加值6425. 6亿元,占71.4%,上海实现增加值6223.83亿元,占51.9%,并为2001年以来最高。与这两个城市相比,沈阳的服

现代服务业与旅游业关系研究

现代服务业与旅游业 关系研究 一、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及内涵 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现代服务业的部分业务就已经发展起来了,但是关于现代服务业的定义,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都没有绝对的定论。一下是关于现代服务业的几种主要的定义: 现代服务业主要指那些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主要为生产者提供服务的部门。【1】 现代服务业指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当密集的服务部门。主要有两大块:第一是现代化新技术、新流程、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提升后的传统服务业;第二是伴随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以及为满足生产者新需求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2】 现代服务业又称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从传统制造业的部分环节中分化形成的,是现代生产过程服务的生产者服务业。生产者服务业指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而非直接为最终消费者提供的服务。(郑吉昌、夏晴、来有为,2004)。 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指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技术或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 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 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孙晓峰, 2004 ; 周振华, 常修泽, 2005)。 现代服务业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 是第三产业的延伸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是一种类别, 即第三产业可划分为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有广义和狭义区分, 广义的现代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的升级和新型的服务业。狭义的现代服务业主要指依托信息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技能发展起来的, 信息、知识和技能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刘重, 2005) 现代服务业是指与现代技术密集、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看,服务相伴的信息服务、研发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现代物流、市场营销服务等,但主要是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服务业。【3】 从这些定义我们可以提取出学术界对现代服务业的一些共同内涵: 1、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生产者而不是最终消费者。 2、服务依托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 3、服务具有极高的密集性和科技含量。 4、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理念的提升而变化。 综合这些内涵,我认为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现代化工业化进程发展,并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服务业。它包括商业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基础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四大类。 二、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工业化、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现代服务业明显具有一下特征: 1、从业人员素质高。现代服务业产品中知识含量高,它们的运作经营需要有专门的人才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