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卫星通信系统安全技术综述

卫星通信系统安全技术综述

卫星通信系统安全技术综述
卫星通信系统安全技术综述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卫星通信系统安全技术综述

作者:关汉男, 易平, 俞敏杰, 李建华, Guan Hannan, Yi Ping, Yu Minjie, Li Jianhua

作者单位:关汉男,易平,俞敏杰,Guan Hannan,Yi Ping,Yu Minjie(信息内容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上海

200240;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 上海200240), 李建华,Li Jianhua(信息内容分析技术国家工

程实验室 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 上海200240;上海鹏越惊虹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

司 上海201203)

刊名:

电信科学

英文刊名: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年,卷(期):2013,29(7)

参考文献(41条)

1.王晓梅;张铮;冉崇森关于宽带卫星网络安全问题的思考[期刊论文]-电信科学 2002(12)

2.Gao G X;De Lorenzo D;Chen A Galileo GIOVE-A broadcast E5 cod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acquisition and

tracking 2007

3.Gao G X;Chen A;Lo S;eta/Compass-M1 broadcast codes in E2,E5b,and E6 frequency bands 2009(04)

4.李跃导航与定位--信息化战争的北斗星 2008

5.Zaidi A S;Suddle M R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a survey 2006

6.王华力;陈长征;韩锋应用于卫星多波束天线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比较[期刊论文]-电子学报 2001(03)

7.汪春亭卫星通信系统 2012

8.Dai L;Rizos C;Wang J The role of pseudo-satellite signals in precise GPS-based positioning 2001(01)

9.Warner J S;Johnston R G GPS spoofing countermeasures 2003(12)

10.黄龙;唐小妹;王飞雪卫星导航接收机抗欺骗干扰方法研究[期刊论文]-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1(11)

11.Aura T Strategies against replay attacks 1997

12.何世彪;谭晓衡扩频技术及其实现 2007

13.Wu W R;Yu F F New nonlinear algorithms for estimating and suppressing narrowband interference in DS spread spectrum systems[外文期刊] 1996(04)

14.Chakraborty M;Chowdhury M K Analysis of adaptive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using least mean squares algorithm 2013(03)

15.Yang G;Yang X Design of adaptive anti-jamming antennas of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receiver 2012

16.Goel S;Negi R Guaranteeing secrecy using artificial noise[外文期刊] 2008(06)

17.Zheng G;Arapoglou P D;Ottersten B Physical layer security in multibeam satellite systems 2012(02)

18.Spac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Specification (SCPS):Rationale,Requirement and Application Notes 1998

19.Spac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Specification (SCPS)-Network Protocol SCPS-NP 1999

20.Spac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Specification (SCPS)-Security Protocol SCPS-SP 1999

21.Spac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Specification (SCPS)-Transport Protocol SCPS-TP 1999

22.Spac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Specification (SCPS)-File Protocol SCPS-FP 1999

23.黄展;李陆;弥宪梅空间通信协议(SCPS)及其应用:现状、问题与展望[期刊论文]-电讯技术 2007(06)

24.Akyildiz I F;Morabito G;Palazzo S TCP-Peach:a new congestion control scheme for satellite IP networks 2001(03)

25.Akyildiz I F;Zhang X;Fang J TCP-Peach +:Enhancement of TCP-Peach for satellite IP networks 2002(07)

26.Akyildiz I F;Ekici E;Bender M D MLSR:a novel routing algorithm for multilayered satellite IP networks 2002(03)

27.Pace P;Aloi G Effective routing algorithm for multilayered terrestrial-HAP-satellite networks[外文期刊]

2007(06)

28.Krawczyk H;Canetti R;Bellare M HMAC:Keyed-Hashing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1997

29.Meyer U;Wetzel S A man-in-the-middle attack on UMTS 2004

30.郑东;李祥学;黄征密码学--密码算法与协议 2009

31.Wullems C;Pozzobon O;Kubik K Signal authentication and integrity schemes for next generation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 2005

32.Cruickshank H S A security system for satellite networks 1996

33.Chen T H;Lee W B;Chen H B A self-verification authentication mechanism for mobil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s[外文期刊] 2009(01)

34.邓安文密码学--加密演算法 2006

35.Duquerroy L;Josset S;Alphand O SatIPSec:an optimized solution for securing multicast and unicast satellite transmissions 2004

36.Harkins D;Carrel D The Intemet Key Exchange (IKE) 1998

37.Kent S;Atkinson R Security architecture for the intemet protocol 1998

38.Wong C K;Gouda M;Lam S S Secure group communications using key graphs[外文期刊] 2000(01)

39.Howarth M P;lyengar S;Sun Z Dynamics of key management in secure satellite multicast[外文期刊] 2004(02)

40.钟焰涛空间信息网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201

41.Bhasin K;Hayden J L Evolutionary space communications architectures for humar/robotic exploration and science missions 2004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d03435652.html,/Periodical_dxkx201307019.aspx

浅谈卫星通信中的常见干扰及其处理措施

浅谈卫星通信中的常见干扰及其处理措施 关键词: 卫星通信措施 卫星通信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不受地理条件限制、通信频带宽、容量大等优势,在军事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卫星通信受自身特点的限制和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干扰,特别是其开放式的系统,使用透明转发器,更容易受到一些不可预见的恶意干扰,下面谈谈常见的几种干扰及其处理措施。 1、地面干扰 (1)地球站设备的杂波干扰。产生干扰的原因包括:设备杂散指标不合格,工作载波中带有杂波或谐波;调制器、上变频器输出电平过高,或者“功放”工作非线性,出频谱扩散;上变频器、功放的工作点设置不当,造成载波噪声。 处理好这类干扰需要严格做好设备的入网验证测试,确保杂波功率限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认真研究设备的使用操作说明,正确设置设备的工作点、调整或更换设备,对设备进行合理匹配组合,消除超标杂波。严格按照入网测试时标定功率电平工作,定期进行各环节测试。设备更新时先通电经测试确认指标合格再投入使用。 (2)电磁干扰。由于地面存在着大量的微波、雷达、无线电视、调频广播、工业电噪声等,这些干扰源串入用户站,通过上行链路发射上星造成上行干扰或串入下行链路造成接收干扰。用户站设备接地不良,接地电阻过高;电缆屏蔽性能差,电缆插头接地不良;链路电平配置不合理。 所有的卫星地球站在选址时都已经进行过环境电磁测试,都应该符合建站要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扩张,一些原来处于市郊、电磁环境比较好的地球站受到的干扰会越来越多,对于接收用户站来说,所处的环境更是复杂多样,受到电磁干扰随处可见。在日常工作中应经常检查所有设备接地是否可靠,机房总接地电阻满足设备要求,站内连接室内外设备的电缆必须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应采用双屏蔽电缆,接头连接良好。发现干扰及时分析判断,查出干扰来源点,缩小查找范围。 (3)互调干扰。一般存在于上行站处于多载波工作状态时,由于功放容量储备不足,回退不够,三阶互调分量超过规定,或上行发射功率超标,使卫星转发器被推至非线性工作区,导致下行互调特性恶化。 处理方法:严格配合卫星入网验证测试,确保上行时三阶互调抑制比满足要求(TWTA:<-24dBc、功放回退约7dB;SSPA:<-27dBc,功放回退约6dB);确保各载波在调制器、上变频输出,功放输入电平严格相等并在功放的线性工作区,加强上行载波监视。 (4)交叉极化干扰。上行交叉极化干扰是因为地球站天线系统发射交叉极化隔离度没有调整好,导致上行交叉极化分量过大,或天线馈源薄膜受损未能及时更换,有其他物质掉进馈源也会导致交叉极化干扰。接收用户站天线接下来收时极化未调整好,导致下行接收受干扰。因此在上行发射信号时预先和相关卫星测控部门进行天线极化调整和测试,确保发射天

信息安全及其前沿技术综述

信息安全及其前沿技术综述 一、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1、定义 (1)国内的回答 ●可以把信息安全保密内容分为:实体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和管理安全四个方面。(沈昌祥) ●计算机安全包括:实体安全;软件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教科书)●计算机信息人机系统安全的目标是着力于实体安全、运行安全、信息安全和人员安全维护。安全保护的直接对象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实现安全保护的关键因素是人。(等级保护条例) (2)国外的回答 ●信息安全是使信息避免一系列威胁,保障商务的连续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商务的损失,最大限度地获取投资和商务的回报,涉及的是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BS7799) ●信息安全就是对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的保护。(教科书) ●信息安全涉及到信息的保密 (3)信息安全的发展渊源来看 1)通信保密阶段(40—70年代) ●以密码学研究为主 ●重在数据安全层面 2)计算机系统安全阶段(70—80年代) ●开始针对信息系统的安全进行研究 ●重在物理安全层与运行安全层,兼顾数据安全层 3)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阶段(>90年代) ●开始针对信息安全体系进行研究 ●重在运行安全与数据安全层,兼顾内容安全层 2、信息安全两种主要论点

●机密性(保密性):就是对抗对手的被动攻击,保证信息不泄漏给 未经授权的人。 ●完整性:就是对抗对手主动攻击,防止信息被未经授权的篡改。 ●可用性:就是保证信息及信息系统确实为授权使用者所用。 (可控性:就是对信息及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 二、为什么需要信息安全 信息、信息处理过程及对信息起支持作用的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都是重要的商务资产。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对保持竞争优势、资金流动、效益、法律符合性和商业形象都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越来越多的组织及其信息系统和网络面临着包括计算机诈骗、间谍、蓄意破坏、火灾、水灾等大范围的安全威胁,诸如计算机病毒、计算机入侵、DoS 攻击等手段造成的信息灾难已变得更加普遍,有计划而不易被察觉。 组织对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的依赖意味着更易受到安全威胁的破坏,公共和私人网络的互连及信息资源的共享增大了实现访问控制的难度。

车载卫星通信设备及操作简介

车载卫星通信设备及操作简介 3.1 卫星通信系统开通前应该注意的事项: 3.1.1 环境勘察 1)选择停放场所 ★选择较为平坦、坚实的空地作为停车场地。确保对卫星信号收发、微波信号收发不形成遮挡。 ★车辆上方应无遮挡物,以免阻碍天线桅杆正常升起。 ★应尽量避开高大的障碍物(陡坡、高大建筑、高大树木等),确保对卫星通信、微波通信、无线网桥通信的信号收发不形成遮挡。 ★如果采用市电则车辆停放地距最近的有效市电电源应在60M以内,且能打地桩以接地或能接入其他的接地系统。 ★车辆停放地还要考虑整车噪声对居民或环境的影响。 2)选择市电电源 ★车载系统原则上应尽量考虑采用目的现场的有效市电电源。 ★在车载系统到达现场前,应与提供电源的单位或供电部门做好协商。 3)确定传输方式 ★同相关单位协商拟采用的传输方式,传输方式应遵循方便接入的原则结合停放场所条件综合考虑。若距机房较近,可采用光纤直接连接的方式;否则可采用微波或者无线网桥传输方式;特殊情况可采用卫星传输方式。 ★采用微波或者无线网桥传输方式时,要预先选定好对端微波架设的位置,以最近的机房和视距传输来综合考虑。原则上在车载系统达到目的现场 前,应架设好对端微波天线,以尽量缩短系统开通的时间。 ★采用卫星传输方式时,应根据使用的卫星经度考虑对应方位无遮挡,且 避免使车头朝向卫星方位停放,以方便卫星天线接收。 ★车载卫星系统通过自动对星需要获取的信息:(1)GPS、(2)电子罗盘、(3)AGC(信标机电压)。

3.1.2 数据准备 确定BTS的相关数据 ★根据网络规划,确定车载BTS相关数据,如频点、邻区切换等,必要时,到目的现场测试移动网络的数据,了解频率干扰情况、话务量分配、切换等情况。同时与传输室确认应急车传输的接入基站,并在基站端对通传输电路,同BSC 核对每套应急传输电路所对应小区的关系、核对小区定义的设备数量、设备类型和软件版本等信息,确保BSC的数据定义与应急车安装的硬件完全对应; ★根据现场的网络状况,确定基站天线的覆盖范围和方向。 ★根据网络规划,确定车载BTS系统接入PLMN网的BTS的相关数据。 3.1.3 带卫星的小C车规范开通流程 1、停车、拉手刹 2、打地桩、接工作地、保护地 3、放支撑脚、启动联合供电 4、挂CDMA天线、升天线桅杆、接馈线 5、对星、核对工作频率、极化、标定功率、载波上星 6、开基站、数据下载 7、开通测试、网络优化 3.2 卫星系统概述 3.2.1卫星系统业务需求简介 卫星传输作为小型应急通信车三种传输方式(微波传输、光纤传输、卫星传输)之一的传输手段解决从车载BTS到各省BSC的Abis接口的传输,实现1x 语音数据及EVDO数据业务的传输。 3.2.2卫星系统组成 根据系统设备配置和改装要求,小型应急通信车包括移动通信系统(不同厂商BTS和BSC设备)、传输系统(SDH、PDH、50M无线以太网桥、车载卫星)及天馈线系统(卫星天线、微波天线基站天线、桅杆等),其中卫星子系统主要由以下几种设备组成: 车载卫星天线、GPS天线、天线控制系统、信标接收机、MODEM、LNB、固态高功放。

浅谈军事通信卫星发展及趋势

浅谈军事通信卫星发展及趋势 【摘要】现代防御技术指挥控制与通信中,通信卫星成了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收集的重要工具,是满足决策部门、军事指挥部门、军政领导通信需要,应付突发事件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阐述了军事通信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并对其发展及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军事战略;卫星通信;应用状况;发挥作用;发展趋势 引言 卫星通信系统实际上也是一种微波通信,它以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微波信号,在多个地面站之间通信,卫星通信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地面的“无缝隙”覆盖。卫星通信是以卫星作为中继的一种通信方式,是在地面微波中继通信和空间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通信距离远、覆盖范围广、不受地面条件的约束、建站成本与通信距离无关、灵活机动、能多址连接且通信容量较大等优点,在全球许多领域应用效果很好,尤其在军事上已成为军事通信卫星提供的现代通信手段,可为军事指挥员提供灵活的全球通信覆盖能力和战术机动性,这种通信能力是其他通信手段无法比拟的,在军事C4ISR系统中,卫星通信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卫星通信在国外军事及战略上的应用状况 迄今只有美、俄两国拥有独立的卫星导航定位能力,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是世界上广泛应用的两种现役导航卫星系统。这两个系统的导航卫星都采用多普勒测速和时间测距的导航方法。GPS的定位精度可达15m,测速精度为0.1m/s,授时精度为100ns。GLONASS的三个相应数据分别为30~100m、0.15m/s和1μs。美国军方认为未来的战争将是“信息战争”,而且还认为夺取制信息权和制天权是未来战争取胜的关键。以侦察卫星、预警卫星、通信卫星和导航卫星为代表的航天系统是夺取信息优势的重要武器,因此,夺取制天权是夺取制信息权的重要保障。 军用航天系统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武器装备的整体作战效能,已成为直接支援作战行动不可替代的手段。美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军用通信卫星系统,包“舰队卫星通信”系统、“特高频后继星”系统、“卫星数据系统”、“国防卫星通信系统”、“军事星”通信卫星系统和“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这些卫星通信系统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各不相同,有的用于为某一军种或三军提供战术通信,有的用于为国防部和国家指挥当局提供战略通信。 二、卫星通信在军事及战略上发挥决定性作用 卫星通信网络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从而实现两个或多个地面站之间通信的网络。通信卫星的作用相当于离地面很高的中继站,卫星通信网络分为延迟转发式通信网络和立即转发式通信网络。现代防御技术指挥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质量管理制度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质量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我公司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质量管理,特制定此制度。 二、本公司的安全技术防范工程之质量管理工作由总经理直接领导,具体负责部门为工程技术部,其他部门进行配合。 三、本公司安防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设计方案的质量管理; 2. 器材与材料的质量管理; 3. 工程实施的质量管理; 4. 系统维护及维修保养的质量管理。 四、设计方案的质量管理 1. 设计方案的质量管理工作,由工程技术部负责实施,其他相关部门配合。 2. 设计质量保证体系: 3. 设计前业务人员应该提交尽可能详尽的设计委托书,使得设计人员清楚明白用户的需求、现场条件以及设计目标。有可能的情况下,还应与设计人员一起实地考察现场,与用户深入沟通,确保设计的工程方案可以达到用户的要求。 4. 设计人员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系统方案,必须符合建设单位的使用要求,可以达到国定相关规定的检验要求。

5. 设计的方案中,选用的专业器材必须是通过公安部门检测的持有生产许可证的合格产品。 五、器材与材料的质量管理 1. 建立供应商档案,包括:所代物资的资质证明、合格证、检验试验报告、价格、功能、质量等有关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建立供应商信息档案。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2. 采购部必须确保采购的器材与材料符合工程需要,达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技防工程专用的专业器材必须选用通过公安部门检测的合格产品。 3. 工程技术部必须对采购回来的器材和设备进行质量把关,对主机等关键设备必须要检查合格后才能送往工地现场调试。 4.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按质、按时、按期采购材料设备,保障按质、按量、按时供应到施工现场。做到材料、设备质量证明文件的收集,并保证真实、齐全、完整与工程施工同步。 六、工程实施的质量管理 1. 工程技术部在工程开工前,设计人员必须将技术交底卡提前交给施工班组的负责人,明确相关工程质量与技术要求。 2. 施工质量标准和技术规程 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A 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安全技术防范概述

安全技术防范概述 一、安全防范基本概念 安全防范的一般概念 根据现在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安全,就是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事故;所谓防范,就是防备、戒备,而防备是指作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戒备是指防备和保护。 综合上述解释,是否可以给安全防范下如下定义: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两种安全理念 中文所说的安全,在英文中有Safety和Security两种解释。牛津大学出版的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对Safety一词的主体解释是:安全、平安、稳妥,保险(锁)、保险(箱)等;而对Security一词的主体解释是:安全、无危险、无忧虑,提供安全之物,使免除危险或忧虑之物,抵押品、担保品,安全(警察)、安全(部队)等。 实际上,中文所讲的安全是一种广义的安全,他包括两层涵义:一指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它对应英文中的Safety,其二是指社会人文性的安全,即有明显认为属性的安全,它与Security相对应。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的被破坏主要不是由人的有目的参与而造成的;社会人文性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的有目的的参与而造成的。因此,广义的讲,安全应该包括Safety和Security两层含义,而我们常常说的安全防范主要是指狭义的安全Security,国外通常叫“保安”。 损失预防与犯罪预防——安全防范的本职内涵 在西方,不用“安全防范”这个词,而用损失预防和犯罪预防(Loss Prevention & Crime Prevention)这个概念。就像中文的安全与防范连在一起使用,构成一个新的复合词一样在西方,Loss Prevention和Crime Prevention也是连在一起使用的。损失预防与犯罪预防构成了Safety/Security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国外,Loss Prevention通常是指社会保安业的工作重点,而Crime Prevention则是警察执法部门的工作重点。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社会的安定与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说,损失预防和犯罪预防就是安全防范的本质内容。 综上所述,安全防范既是一项公安业务(警察执行部门),又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和社会经济事业。它们的发展和进步,既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又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大公共安全理念 所谓大公共安全理念,就是综合安全理念,就是为社会公共安全提供时时安全、处处安全的综合性安全服务。所谓社会公共安全服务保障体系,就是由政府发动、政府组织、社会各界(绝不是公安部一家、更不是公安部执法部门内部的某一机构)联合实施的综合安全系统工程(硬件、软件)和管理服务体系。公众所需要的综合安全,不仅包括以防盗、防劫、防入侵、防破坏为主要内容的狭义“安全防范“,而且包括防火安全、交通安全、通信安全、信息安全以及人体防护、医疗救助防煤气泄漏等诸多内容。 二、安全防范的三种基本防范手段:人防、物防和技防 安全防范是社会公共安全的一部分,安全防范行业是社会公共安全行业的一个分支。就防范手段而言,安全防范包括人力防范、实体(物)防范和技术防范三个范畴。其中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是古已有之的传统防范手段,它们是安全防范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传统的防范手段也不断融入新科技的内容。技术防范的概念是在近代科学技术(最初是电子报警技术)用于安全防范领域并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立防范手段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

浅谈卫星通信小站的建立与建设

浅谈卫星通信小站的建立与建设 摘要随着科学的高速发展,通信技术越来越发达,发射卫星的代价也越来越低,伴随着各国卫星通信系统也迅速建立,相关设备也逐渐普及、完善,实现了面向全球的通信覆盖,形成了“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了“地球村”的伟大设想,世界各地人们实现了零距离面对面通话。本文从作用、介绍等方面对我国卫星通信小站的建立和建设展开了介绍和研究,希望可以对我国卫星小站的发展起到一些作用。 关键词卫星;通讯小站;建立与建设 1 卫星通信小站的建立 卫星通信小站虽然仅仅只是具备辅助的功能,但它对于信息接收、传输方面的作用却是相当强大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就是得益于卫星通信小站的建立,卫星通信小站构成了传输信息平台,确保了信息接收和传输的便捷性、丰富性,防止了失真现象的产生。 1.1 卫星通信系统 卫星、地面、用户等三端共同构成了整个卫星通信系统。其中起到中转作用的就是卫星端,卫星端接收从地面上传来的信号,并对信号进行放大,然后发回地面。地面端由地面上的卫星控制中心以及相对应跟踪、遥控等相关站点组成,通过不同站点的联合来负责地面上众多客户端与卫星的连接,保证信号经由卫星端中转后不会遗失,并且将地球上所有用户与卫星系统相连形成链路。。 1.2 卫星通信系统的特殊之处 第一,卫星通信覆盖范围广,由于卫星是在离地面很高的轨道运行,因此覆盖的面积也要大很多,而且通过多颗卫星的组合还可以进行地面范围的全覆盖,相比于传统方式来说更便捷、迅速、深入;第二,卫星通信系统通过卫星以电磁波的形式进行通讯传播,因此可以进行多频段传输,并且目前已经开发出常用频段外的频段传输;第三,由于大气层外磁信号干扰较弱,因此磁信号稳定,通讯可靠性高;第四,卫星通信系统对于地面建筑的要求低,因此建设速度很快,成本除了卫星外都很低,运行也迅捷方便,维护简单。 1.3 卫星通信小站建立的作用及意义 卫星通信系统旨在通过卫星信号实现对地面的全覆盖,而卫星信息小站的作用就是通过向卫星提供综合信息来让通信系统进行全局掌控,对各个卫星通信小站中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监控,并且充分发挥了卫星通信系统集散市场信息的功能,并且为系统中各个通讯管道的自动化调控提供了大量数据信息,辅助系统做出正确的决定。并且大量卫星通信小站的建立,为我国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重

论综合安全防范系统设计

论综合安全防范系统设 计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论综合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论文摘要:随着安全防范行业的科技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安全防范行业的应用,开创了现代安防的新纪元,现代安全防范的快速发展,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使人耳目一新,安全防范技术已经步入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区别传统安全防范体系,现代安全防范体系提出了多层面交叉防范的全新理念,现代安全防范体系的技术构成呈现跨系统、高智能集成的趋势,现代安全防范产品的设计正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步伐。 综合安全防范系统由视频监控系统、周界报警系统、门禁控制系统、电子巡更系统等子系统组成。以安保中心、生产区为分界面,建立相对独立的综合安全防范系统,并最终把综合安全防范系统的相关信息传输到安保中心区统一的智能化弱电集成管理系统,实现各个建筑的综合安全防范系统既独立运行和本体集成、又实现各个建筑的综合安全防范系统在中心区统一集成和数据共享。 1.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前端模拟摄像+矩阵+数字硬盘录像机+远程网络访问的结构,主要包括图形工作站、矩阵主机、硬盘录像机及安全防范服务器、计算机网络交换设备、彩色监视器等设备;总中心设在安保中心

的智能化控制中心;单体安全防范系统中心设置在生产区的监控室,可以完成对现场图像信号的采集、保存、切换、控制记录等功能。系统应具有开放的通信协议。产品支持标准的数据交换协议,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1.1前端设计 前端设备是安装在现场的摄像装置,包括各类摄像机、镜头、防护罩、支架等,它的任务是对现场的图像信号及报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到保安监控中心。 摄像机选用: 室内固定位置拟采用彩色高分辨率半球摄像机,外观美观,适宜高档装修风格; 室外周界使用彩转黑一体化枪式摄像机+室外防护罩(配合遮阳罩、风扇、加热器等)。 摄像机基本采用交流220V供电后就近降压供电,部分采用交流220V 降压整流后集中供电。系统采用独立的稳压电源集中供电,并采用UPS 全系统集中供电。所有摄像机的电源,均由控制室统一供电。统一提供

浅谈卫星移动通信

浅谈卫星移动通信 【摘要】卫星移动通信由卫星通信技术和地面移动通信技术结合产生的新的通信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发展前景。但由于技术和市场原因,卫星移动通信的市场较小,未来的发展仍有不确定性。从目前的卫星移动通信市场发展情况看,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发展是最好的。未来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是与地面通信网络组成无缝隙覆盖全球的个人通信系统,真正进入个人通信时代。同时,卫星移动宽带、终端综合化、星上处理等都是卫星移动业务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卫星移动通信技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非常有必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关键词】卫星移动通信优势发展动态发展趋势我国的发展现状建议 一、引言 谈起移动通信,我们都不会感到陌生。想家时,拨通父母的电话便能感受家人的温暖;闲暇时,登上QQ便能和朋友一起聊聊自己的故事;还可以经常上网冲冲浪,感受世界的千姿百态,拓宽我们的眼界。移动通信将我们与世界紧紧相连,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但是,单纯依靠现有的地面移动通信系统,还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可不想父母温暖的叮咛因信号差而终止,也不想仅因手机没有信号而置身“孤岛”。我们期盼着,无论何时、也无论何地我们都能与我们挂念的人实现通信。这在21世纪将不再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迅猛发展的卫星移动通信将引领我们走进个人通信时代。 二、卫星移动通信的优势 卫星移动通信是由卫星通信技术和地面移动通信技术结合产生的新的通信方式,具有覆盖范围广、系统容量大、通信距离远、组网灵活、通信费用基本与距离无关、不受地形限制等特点,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发展前景。依稀还记得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瞬间使得灾区对外通信完全中断,卫星是灾区惟一第一时间即可仰仗的通信设备。汶川大地震以悲剧性的方式证明了卫星通信的重要性。使用

信息安全综述

网络信息安全综述 李晴川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学院,学号:S100103006)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安全保障能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因此, 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我国的信息安全。近年来,信息安全领域的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许多新的重要成果。本文主要综述了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发展、挑战、对策。 关键词 网络信息安全 安全机制 技术发展 挑战 对策 一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用户呈几何级数增长,人们对网络信息的需求和依赖日益增强,很多企业正是看到其中巨大的商机纷纷开展网上业务。无论在计算机上存储、处理、应用,还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信息都可能被非授权访问而导致泄密,被篡改破坏而导致不完整,被冒充替换而导致否认,也可能被阻塞拦截而导致无法存取。这些破坏可能是有意的,如黑客攻击、病毒感染;也可能是无意的,如误操作、程序错误等。 因此,网络信息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因此, 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我国的信息安全。 二、网络信息安全的内容 网络信息安全分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两个层面。网络安全包括系统安全,即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运行服务安全,即保证服务的连续性、高效率。信息安全则主要足指数据安全,包括数据加密、备份、程序等。 (1)硬件安全。即网络硬件和存储媒休的安全。要保护这些硬设施不受损害,能够正常工作。 (2)软件安全。即计算机及其网络各种软件不被篡改或破坏,不被非法操作或误操作,功能不会失效,不被非法复制。 (3)运行服务安全。即网络中的各个信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能正常地通过网络交流信息。通过对网络系统中的各种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测,发现不安全因素能及时报警并采取措施改变不安全态,保障网络系统正常运行。 (4)数据安全。即网络中存能及流通数据的女全。要保护网络中的数据不被篡改、非法增删、复制、解密、显示、使用等。

2020新版谈谈现代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新版谈谈现代安全技术防 范系统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2020新版谈谈现代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概述 现代安全防范技术是直接为社会的稳定和保障社会财富的安全服务的。他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预防犯罪(入侵)或有效制止犯罪,打击罪犯为目的。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效率,已成为社会发展潮流的必然。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是一个系统集成工程,是建设单位(使用单位)和设计、施工单位相互密切配合的,充分发挥设备、技术、管理、组织、人员各方面功能的系统工程。 设备集成必须实现各类配套设备的“无缝连接”,软、硬件资源共享以及系统的高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充性和平滑升级的目的。技术集成是将各子系统的功能融合在一起,形成全系统更高层次的、更强大的整体功能,对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而言,很大程度上通过综

合信息管理和辅助指挥决策系统来体现,这也是当前此类系统的难点之一。管理集成是通过合理的、可操作的程序、规范和条例发挥人和设备的作用,实现系统的预定目标。组织集成是通过合理、间接的、可控的组织结构;形成高效运作的快速响应能力。人员集成是通过门类齐备、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各类人员组织分工协作,保证软硬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指挥决策意图的贯彻实施。 一个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完成仅仅是开始,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设备、技术集成的实现,而且取决于管理、组织和人员的集成能否实现。从设计、施工单位角度看、主要注意力集中在设备和技术的集成,因此下面侧重谈谈这个方面的某些技术问题,有误之处请正之。 系统特点 监控、报警系统,能单独应用,并可协调工作。在实际应用中,一台摄像机和一台监视器就可以构成一个最简单的监控系统;一台报警主机和一直探测器就可以组成一个最简单的报警系统,完成一定的任务。但这毕竟是最简单的情况,而实际组成的方式十分繁多。

浅谈卫星通信地球站的维护管理经验

浅谈卫星通信地球站的维护管理经验 【摘要】本文从卫星通信地球站各设备在安装调试、使用维护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及卫星通信地球站的几点维护管理经验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在卫星通信地球站维护管理过程中应注意把握的环节,总结了在维护管理过程中几点体会,对卫星通信地球站系统的维护管理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卫星通信地球站;操作维护;频谱;稳定性 1.引言 卫星通信作为一体化联合作战的主要通信手段,可确保在任何情况下,甚至在地面网络无法覆盖或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及时、快速、可靠、稳定地提供宽带多媒体通信服务,真正做到广域无缝隙覆盖。在汶川地震、日本海啸等重大灾害中,卫星通信以其独特的优势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运行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卫星通信业务的可靠性,所以我们应重视对卫星通信地球站的操作维护工作,更好地保障卫星通信地球站各设备的稳定运行。 2.地球站系统组成 卫星地球站是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设备种类越来越多、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地球站系统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任务多样化趋势明显。在这种条件下,大型卫星地球站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天线、射频、变频设备、解调设备、终端设备等公共资源以及多样化的终端设备等资源复杂程度高,数量大,难以有效调度;支持的众多的任务如临时视频传输、应急通信保障、业务变更调整等,人工协调困难;系统配置变化应对不及时;多种应急任务对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资源缺乏统一的调度管理,人工协调调度效率低下,无法充分发挥设备、资源的效益。 卫星地球站的组成:天线及伺服子系统,射频收发子系统,调制解调子系统,基带子系统,监控子系统,(接口子系统),电源子系统等。 天线及跟踪伺服子系统:卫星信号的收发,及天线驱动(自动、电动、手动/跟踪)。 上行:将HPA输出的射频信号通过天线放大并向卫星发射。 下行:接收来自卫星的射频信号。 跟踪伺服:控制天线对准卫星。 射频收发子系统:完成信号的变频、放大。

信息安全技术概述

1基本概念 1.1信息安全的要素 ●性:指网络中的信息不被非授权实体获取与使用。 的信息包括: 1.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使用访问控制机制,也可以进行加密增加安全性。 2.网络中传输的信息:应用加密机制。 ●完整性:指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 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还要求数据的来源具有正确性和可信性,数据是真实可信的。 解决手段:数据完整性机制。 ●真实性:保证以数字身份进行操作的操作者就是这个数字身份合法拥有者,也就是说保证操 作者的物理身份与数字身份相对应。 解决手段:身份认证机制。 ●不可否认性:或不可抵赖性。发送信息方不能否认发送过信息,信息的接收方不能否认接收 过信息。 解决手段:数字签名机制。 1.2信息技术 ●明文(Message):指待加密的信息,用M或P表示。 ●密文(Ciphertext):指明文经过加密处理后的形式,用C表示。 ●密钥(Key):指用于加密或解密的参数,用K表示。 ●加密(Encryption):指用某种方法伪装消息以隐藏它的容的过程。 ●加密算法(EncryptionAlgorithm):指将明文变换为密文的变换函数,用E表示。 ●解密(Decryption):指把密文转换成明文的过程。 ●解密算法(DecryptionAlgorithm):指将密文变换为明文的变换函数,用D表示。 ●密码分析(Cryptanalysis):指截获密文者试图通过分析截获的密文从而推断出原来的明文 或密钥的过程。 ●密码分析员(Crytanalyst):指从事密码分析的人。 ●被动攻击(PassiveAttack):指对一个系统采取截获密文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攻击,这种攻 击对密文没有破坏作用。 ●主动攻击(ActiveAttack):指攻击者非法入侵一个密码系统,采用伪造、修改、删除等手 段向系统注入假消息进行欺骗,这种攻击对密文具有破坏作用。 ●密码体制(密码方案):由明文空间、密文空间、密钥空间、加密算法、解密算法构成的五 元组。 分类: 1.对称密码体制:单钥密码体制,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 2.非对称密码体制:双钥密码体制、公开密码体制,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同。 ●密码系统(Cryptosystem):指用于加密和解密的系统,通常应当是一个包含软、硬件的系 统。 ●柯克霍夫原则:密码系统的安全性取决于密钥,而不是密码算法,即密码算法要公开。

(整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上海市地方标准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第3部分金融营业场所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市金融营业场所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施工、检验、验收和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本市银行、信用社、邮政储蓄、证券、保险等金融营业场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401 彩色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GB 10408.1 入侵探测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10408.3 入侵探测器第3部分: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 GB 10408.4 入侵探测器第4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GB 10408.5 入侵探测器第5部分:室内用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GB 10408.6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 GB/T 10408.8 振动入侵探测器 GB 12663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15209 磁开关入侵探测器 GB17565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GB17840 防弹玻璃 GB 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A/T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 165 防弹复合玻璃 GA 308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T 36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 368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A/T 394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JR/T0003 银行金库 DB31/295 安全技术防范监控用硬盘录像机通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营业网点 金融机构开办现金出纳、有价证券交易和办理其他重要票据交易的金融服务场所。 3.2 自助银行服务网点(自助网点) 金融机构设立的客户可自行完成存款、取款、转帐和查询等金融服务的电子化无人值守营业网点。 3.3 现金业务库房 金融机构存放现金、有价证券、重要凭证、金银等的场所。 3.4 现金自助服务设备 金融机构提供给客户用于自行完成存款、取款、转帐和查询业务的设备。设立在营业网点和自助网点以外的称为离行式单体现金服务设备。 3.5 远程安防监控系统(远程监控系统) 对分布在不同地区安防子系统所采集的图像、报警、人员出入等相关信息进行异地集中显示、记录、控制的系统。 4 系统设计和施工要求

卫星应急通信解决方案

卫星应急通信解决方案 2007-3-16 13:56:54 阅读531次 为了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应急处置的指挥效率,公安、军队、市政、电力、地震、气象、电信、疾病控制、防火等诸多领域急需建设应急通信系统,将突发现场的视频、音频和其他数据送至指挥中心,为其获取灾情信息,进行现场指挥提供“通信畅通、现场及时、数据完备、指挥到位”的技术保障。由于通信线路的限制,通常采用卫星通信作为应急通信的主用线路,卫星通信灵活多样,机动性好,但系统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因此系统平时应可用于一般的民用通信租赁,为商业用户提供高速率的话音、图像和数据传输,以降低运营成本;在遇突发事件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成满足实际需要的应急通信网,迅速转变为应急战备状态,保证各种通信指挥系统的畅通无阻。 应急通信网络应具备以下特点: 1、平战结合,注重实用性 网络建设要考虑平时应用,尽量简化中心站和远端站的配置,提高利用率,在日常的工作中,整个系统资源可以用来处理民用通信:如电视会议、数据输出、视频传输等工作;当进入应急工作状态,指挥中心和整个系统资源将全部用来应付紧急公共安全事件,能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佳的资源调配和指挥,达到“一点感知,处处可知;闻警而动,处处协同;有备而战,临危不乱”的状态。 2、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应用系统建设 着眼于应急联动实际使用现状,以满足各业务部门的应用需求为前提,尽量利用和整合现有系统资源,避免重复投资,不搞“高、大、全”式的形象工程。注重网管建设,合理调配转发器资源。通过引进规范、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来保证系统的成功实施,建立科学的运行保障体系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把硬件建设放在以需求驱动的基础上。 3、支持高速率数据通信 在以往的卫星通信应用中,单链路用户数据速率达3M-20Mbps的高速率通信需求不是十分普遍,随着视频应用的日益普及,通信和互联网的各类应用速率不断提高,基于卫星通信的单链路宽带数据通信需求正越来越多。因此系统应能够支持多种类和大流量业务,可提供不低于5Mbps速率的数据通信,并具备支持大型网络的能力,适应网络覆盖全国、辐射省市、地区的日益扩大的规模要求。 4、系统安全可靠,易操作,简化接口类型和协议,避免繁复的设备组合在多媒体数据交互的过程中,尽可能选择统一、标准的接口和协议,力求保持通信网络体系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为网络管理带来便利。

网络信息安全课后习题

第一章网络安全综述 1.什么是网络安全? 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定义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用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由此可以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理解为:通过采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使网络系统正常运行,从而确保网络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美国国家安全电信和信息系统安全委员会(NSTISSC)对网络安全作如下定义:网络安全是对信息、系统以及使用、存储和传输信息的硬件的保护。 2.网络安全包括哪些内容? 答:1)物理安全(1)防静电(2)防盗(3)防雷击(4)防火(5)防电磁泄漏 2)逻辑安全(1)用户身份认证(2)访问控制(3)加密(4)安全管理 3)操作系统安全4)联网安全 3.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哪几方面? 答: 1)物理威胁(1)身份识别错误。(2)偷窃。(3)间谍行为。(4)废物搜寻。 2)系统漏洞造成的威胁(1)不安全服务。(2)乘虚而入。(3)配置和初始化。 3)身份鉴别威胁(1)编辑口令。(2)口令破解。(3)口令圈套。(4)算法考虑不周。 4)线缆连接威胁(1)拨号进入。(2)窃听。(3)冒名顶替。 5)有害程序(1)病毒。(2)更新或下载。(3)特洛伊木马。(4)代码炸弹。 4.在网络安全中,什么是被动攻击?什么是主动攻击? 答:被动攻击本质上是在传输中的窃听或监视,其目的是从传输中获得信息。被动攻击分为两种,分别是析出消息内容和通信量分析。 被动攻击非常难以检测,因为它们并不会导致数据有任何改变。然而,防止这些攻击是可能的。因此,对付被动攻击的重点是防止而不是检测。 攻击的第二种主要类型是主动攻击,这些攻击涉及某些数据流的篡改或一个虚假信息流的产生。这些攻击还能进一步划分为四类:伪装、重放、篡改消息和拒绝服务。 5.简述访问控制策略的内容。 答: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常访问。它也是维护网络系统安全、保护网络资源的重要手段。各种安全策略必须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起到保护作用,但访问控制可以说是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下面分别叙述各种访问控制策略。 1)入网访问控制 2)网络的权限控制 3)目录级安全控制 4)属性安全控制 5)网络服务器安全控制 6)网络监测和锁定控制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简介(报警系统)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简述 第一节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组成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主要包括有:入侵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门禁系统)。 第二节入侵报警系统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入侵报警技术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传感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应用于探测非法入侵和防止非法盗窃等犯罪活动的重要技术手段。 一个典型的入侵报警系统由报警探测器、传输系统和报警控制主机组成。入侵报警系统示意图如下: 当探测器检测到防范现场有入侵者时,产生报警信号并通过传输系统送到报警控制主机;报警控制主机经识别、判断后发出声、光报警,还可以控制多种

外围设备,如打开现场灯光、启动录像等等,同时还可以将报警信息输出到上一级接警中心或有关部门。 一:入侵探测器 (一)入侵探测器概述 入侵探测器可以将感知到的各种形式的物理量(如移动、声响、压力、温度、振动等)的变化转化为符合报警控制主机处理要求的电信号,进而通过报警控制主机启动告警装置。 入侵探测器是入侵报警系统最前端的设备,也是整个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报警系统的性能、用途和报警系统的可靠性,是降低误报和漏报的决定性因素。 (二)入侵探测器的种类 银行营业场所使用的入侵探测器,基本上都是室内型。根据使用环境不同,主要有三种探测器类型:微波红外双技术探测器、开关式探测器(门磁探测器、紧急报警开关)、振动探测器。此外,个别环境还可能使用主动红外(红外对射)探测器。 1、微波红外双鉴(双技术复合)探测器: 此类探测器主要用于大面积区域的入侵防范,如:营业大厅、柜台内、ATM 清钞间等处;这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探测器。 ①微波红外双鉴(双技术复合)探测器基本工作原理: 双技术探测器又称双鉴探测器,它是将二种探测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理解为一台探测器内安装了二种不同探测原理的探测器),当二种探测器都探测到入侵时,才可以发出报警信号。 A、雷达式微波探测原理: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每个双鉴探测器内都有一个微波发射腔,(目前常用的双鉴探测器其微波发射频率约为10G左右或24G左右)。探测器不断的向防范区域发出微波信号,微波信号碰到物体时又将信号返送回探测器。当防范区

卫星通信地基础知识

卫星通信概述 1.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定义: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或反射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卫星通信又是宇宙无线电通信形式之一,而宇宙 (1)宇宙站与地球站之间的通信;(直接通信) (2(直接通信) (3)通过宇宙站转发或反射而进行的地球站间的通信。(间接通信) 第三种通信方式通常称为卫星通信,当卫星为静止卫星时称为静止卫星通信。 大多数通信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卫星:轨道在一定高度时卫星与地球相对静止)。静止卫星是指卫星的运行轨道在赤道平面内。轨道离地面高度约为 35800km(为简单起见,经常称36000km)。 静止卫星通信的特点 (1 a 通信距离远,且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只要在卫星波束范围内两站之间的传 输与距离无关) b 覆盖面积大(三颗卫星即可覆盖所有地方),可进行多址通信(一发多收) c 通信频带宽(带宽为500M d 信号传输质量高,通信线路稳定可靠 e 建立通信电路灵活、机动性好(只要卫星覆盖到,均可建立地面站进行通信) f 可自发自收进行监测 (2 a 静止卫星的发射与控制技术比较复杂(所以国内做卫星发射的很少)。 b 地球的两极地区为通信盲区(轨道与赤道平行,切线方向下来无法到达两 c 存在星蚀(卫星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和日凌(地球在太阳和卫星之间)中断 ——(现今可通过处理缩短这种现象)

d 有较大的信号传输时延(发射和接受时间)和回波干扰。 2.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1 通常卫星通信系统是由地球站、通信卫星(前两个为主要组成,负责卫星收发)、跟踪遥测及指令系统和监控管理系统(后两个提供辅助功能,监测卫星、姿态调整等)4大部分组成的,如图所示。 (2 两个地球站通过通信卫星进行通信的卫星通信线路的组成如图所示,是由发端地球站,上、下行无线传输路径和收端地球站组成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