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六年级语文上册18《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2浙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18《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2浙教版

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新词,能以火柴为线索给课文分段。

3、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段落大意。

4、初步感受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教学重点:读懂第一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准备:词卡、录音、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揭示新课。

同学们,大年夜对你们来说是多么美好啊,穿戴一新,亲人团聚,品尝佳肴。可是,在另一个社会里,却有这么一个女孩,她在又嘿有冷的大年夜里,光着头赤着脚,手拿一把火柴,哆嗦地走在大街上,叫卖着……让我们一起来学习19世纪丹麦童话大师写的著名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简介安徒生与西方的圣诞节。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学课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懂得词语。

2、读准生字和多音字字音“

光着头、一只、忘不了、挣到钱、几乎

找不着、只好、去了、挣扎、几个

3、形近字比较组词。

三、再读课文,理请文章脉络。

1、听课文录音,看投影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口头填空:课文写了在()里,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上()火柴、()火柴,最后()火柴()的事。

2、按“卖火柴——擦火柴——捏火柴”的顺序给课文分段,用“∥”标在文中。

3、根据以上小标题,概括每段的大意。

四、讲读课文第一段。

1、轻声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小女孩?用文中的一个词

来回答。

2、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出小女孩的可怜?用“——”划出有关句子体会。

3、交流汇报找出的句子,板示两句话重点理解:

①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一向是妈妈穿的。

②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多读几遍,小组讨论这两句话中那些地方能看出小女孩的生活很可怜、悲惨。

4、拓展练习:小女孩没注意的是(),此时她注意的是(),注意的是

(),可是这一切她都无法得到。

读议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觉得更冷了。

想象句中的“蜷”是怎样一种形态?文中为什么不用“蹲”,这样写好在哪里?联系上下文思考:为什么小女孩又冷又饿却缩在墙角不敢回家呢?

引导学生比较:课文上写风为什么用“灌”而不用“吹”? 4、概括第一段的段落大意。

4、朗读指导:这段是叙述小女孩的痛苦生活,语速要缓慢,语调要低沉,表现初凄凉、

冷漠的环境气氛。

五、回家作业:1、作业本第1、6题。2、熟读课文。

18. 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擦火柴——捏火柴

1—4 5—10 11、12

口头填空及文中三个句子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教学第二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深入感受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理解第二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难点:读懂文章出现的每个幻景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准备:录音、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二、细读课文第二段。

1、听课文第二段录音,思考:小女孩共擦了几次火柴,产生了几次幻觉?

2、读议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文,用“~~~~~~”划出描写小女孩产生幻觉的句子,说说小女孩想得到什么?(2)重点读议“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一句。先理解“奇异”的意思,再引导学生思考:一根火柴发出的光是微弱的,为什么说它是“奇异”的?(因为她寒冷难忍,,在恍惚中把一跟火柴的光看得非常神奇,把一跟火柴的热看得非常温暖。)

(3)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自己坐在大火炉前的幻景?结果怎样?重点读议“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她终于抽出了一根”一句,通过和“她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这句话进行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小女孩顾虑重重而有迫不得已的心情。

(4)感情朗读:出现幻想时,声音要响亮,充满激情和希望;当火柴熄灭,幻想破灭时,声调要低沉,充满沮丧和失望。

(5)回顾学习第五自然段的过程,小结学习步骤:理解幻觉——分析原因——感情朗读。

3、读议第六自然段。

(1)轻声读文,按照第五自然段的学习步骤,分组学习第六自然段,完成表格中的“二”。

(见板书)

(2)交流讨论。

4、读议第7—11自然段。

(1)默读课文,运用学习第5、6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7—11自然段,完成表格中的“三”和“四”。

(2)交流讨论。

理解‘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一句含着的意思。(先答小问题,再归纳:脱离眼前的困境,到一个非常暖和`、食物丰富、欢乐无比的地方去,只是她的幻想与愿望。在当时社会里,她是不可能过上幸福生活的。)

5、概括第二段的段落大意。

6、教师总结板书:小女孩的幻想是幸福、美好的,而现实生活是痛苦、残酷的。

三、回家作业:1、完成作业本2、5两题。2、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板书设计:

次序现实渴望幻景结果

寒冷温暖温暖的火炉火柴梗

饥饿食物喷香的烤鹅又厚又冷的墙

痛苦欢乐美丽的圣诞树烛光上天

星星落地

孤苦疼爱慈爱的奶奶死去

(痛苦的)————(美好的)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教学第三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段落大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破折号,了解破折号的各种用法。

4、能以“我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比童年”或“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为题,

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理解第三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准备:录音、投影

五、教学难点: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听写字词。

2、说说小女孩擦着火柴出现了那些幻景,为什么会有这些美丽的幻想。

二、细读课文第三段。

1、听课文第三段录音,用“——”划出描写卖火柴的小女孩结局的句子。

(1)说说人死后一般的神情是怎样的?

(2)和课文中的词句对比一下,思考:冻死是很痛苦的,为什么课文中要写小女孩死后“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因为小女孩是在美好的幻想中死去的,所以“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提示学生:这样不写死亡的痛苦和泪水,是让读者更好的品味这“通红”与“微笑”中的惨白与悲苦,文章通过反衬手法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生活的冷酷无情,激起人们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3)文中还有哪些词句也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冷酷无情?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看出人们对小女孩的死反映是多么冷漠;“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的小小的尸体上”,新年是多么美好,小女孩却死了,反衬出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2、领会尾句中“幸福“的含义。

(1)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卖火柴的小女孩想得到的幸福是什么?

(2)小女孩得到这些幸福了吗?既然没有得到,为什么结尾先后两次用了“幸福”这个词呢?她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小女孩会悲惨地死去呢?

(3)小女孩想得到的幸福只有在怎样的社会里才能得到?

引导学生想象:如果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怎样做?

三、总结课文,扩展阅读。

1、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幻想一次次地破灭说明了什么?

2、朗读全文,划出文中带破折号的句子,分析它各自的作用,完成作业本第3题。

3、课外延伸;教师朗读刘倩倩的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让学生以“我与卖火

柴的小女孩比童年”为题,说一段话。(准备—互说—指名说—评议)

四、回家作业:1、完成作业本第6题:分段,写段意。2、将课堂上讲的一段话写下来。板书设计:

18.卖火柴的小女孩

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