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中考地理专项复习三(天气、气候)备考提要 湘教版

2015中考地理专项复习三(天气、气候)备考提要 湘教版

2015中考地理专项复习三(天气、气候)备考提要 湘教版
2015中考地理专项复习三(天气、气候)备考提要 湘教版

专项练习(三)

考点分布

考点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它们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考点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

考点3.气候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考点4.利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根据气温、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考点5.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点、分布。

考点6.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考点7.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方法指导

考点一:“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它们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关键是明确两者的根本区别:时间长短不同,天气是短时多变的气候是长期变化不大的。中考多以选择题出现,利用古诗词、生活中的一些俗语区分天气和气候,联系实际生活考查天气、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是本考点常涉及的考察形式。考点二:识别常用天气符号

要求能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天气图,并能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轻松掌握这个考点。

考点三:气候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得出:1、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

2、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

3、同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还需要理解掌握基本概念: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等温线等。

等温线特点与气温关系:1.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小。2.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3.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中心气温高为盆地、低地;中心气温低为高原、山地。考点四:根据气温、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考点五: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点、分布

复习时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第一,气候类型的分布先掌握分布规

律,再结合自己学习地形区的相关知识记住各个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地

区即可。第二,对于气候类型名称中涉及的概念,如季风、海洋性、大

陆性等不必过深研究。第三,气候类型的特征要结合气候资料图,通过

分析理解记忆,尽量减少死记硬背。可略侧重于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

气候、温带海洋、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掌握。

考点六: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复习时只要能比较出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即可,不必从成

因来理解。例如,影响热带和寒带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影

响亚欧大陆中纬度沿海、内陆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地形的

影响使得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存在降水差异,海拔高低不同气温也不同。

考点七: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例如,在生活方面,气

候对文化、艺术的影响不易理解,而对穿衣、住房的影响容易接受;生

产方面,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气候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还表现在气候的

异常变化所带来的灾害。所以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挖掘身边的地理资料和

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效果会更好。

三、重难点解析

考点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大量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诗句。以下四句诗中,描述

天气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吹来舶踔风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只要注意天气和气候的差异,天气是多变的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稳定的,是多年的大气

平均状况。所以选项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是具体

描述天气。

考点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和简单的天气图

(2011·山东滨州)对交通运输影响大,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天气是(

【解析】选D。雾对交通影响大,易造成交通事故。

考点3:考察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2010·湖北十堰)下图是某气象观测站一天中四次气温的观测记录,其中能正确反映14时气温状况的是( )

【解析】选C。一天中14时左右气温最高,所以能反映14时气温状况的是C。

(2010·湖北仙桃)下表是江汉平原中部某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四个同学对该气候规律各抒己见,哪个同学的叙述是正确的( )

A.甲同学:全年高温多雨

B.乙同学:全年炎热少雨

C.丙同学:全年温和多雨

D.丁同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解析】选D。从气温可以判断该地是四季分明的温带,降水集中在4、5、6、7、8这几个高温的月份,由此判断是季风气候;月气温不低于0℃,综合判断该地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考点四:根据气温、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2011·福建漳州)读某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判断该地气候类型可能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解析】选D。图中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

该地位于南半球。

考点五:气候的分布和特点

读甲、乙两图,回答1-2题

1.图中关于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地为荒漠

B.②地降水集中在夏季

C.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D.④地降水最多

2.甲图四地气候类型与乙图一致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 B 2 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和分析气候资料图的能力,.②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降水集中在冬季。所以答案B错。乙气候资料图由气温特点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得知位于亚热带,通过观察各月平均降水量得知乙地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最后确定是地中海气候,再结合分布规律就可获得答案。

湘教版新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气候习题

气象与气候 一、单项选择题 1.古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哪里:A.难以受到夏季风影响 B.夏季风来得迟 C.难以受到冬季风影响 D.冬季风来得迟 2.图示的降水类型为: A.台风型 B.对流型 C.锋面型。 D.地形型 3.若测得A地气温为24°C,则B地气温约为:A.36°C B.18°C C.12°C D.8°C 4.下列词组中,表示气候的是: A.暴风骤雨 B.阴转多云 C.四季如春 D.风和日丽 5.下列四幅图中,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6.世界上各种气候类型中,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7.李明今年14岁,从未见过下雪,下面几个城市最有可能是他居住地的是:A.哈尔滨 B.北京 C.乌鲁木齐 D.海口 8.如下图,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 A.冬春季节 B.夏秋季节 C.春夏季节 D.秋冬季节 9.下列对南方和北方气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南方全年气温变化比北方小 B.冬季,南方和北方气温相差很大 C.夏季,南方和北方的气温相差很大D.北方冬夏气温相差比较大 10.有关某地气候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昨天最高气温达30℃ B.干旱持续了半个月 C.中年高温多雨 D.午后阴有小雨 1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A.全国普遍高温 B.全国普遍低温 C.越往北气温越高 D.越往北气温越低 12.下列词语中,用来描述天气的是: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昆明四季如春 C.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 D.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13.世界上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A.亚洲北部 B.南极洲 C.北冰洋 D.北美洲 14.下图中,贵阳市的天气是: A.晴天 B.多云 C.雷雨 D.雾天 15.下列句子中,描述天气的是:

湘教版天气与气候教案

湘教版天气与气候教案 【篇一:湘教版第一节《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4)】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 气和气候【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区别“天气”和“气候”的概念;②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 的天气图。③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组织游戏、角色扮演,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和联系,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认识卫星云图,了解天气预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①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②理解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学会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教学难点:学会看天气预报和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习任务】回家后收看中央一台19:30分的天气预报,注意卫星云图及以下城市天气情况。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广州、上海、海口。任务一:阅读教材p57前两框题,可以知道: (1)天气是指,其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 气候是指,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由此可看出,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主要表现在______及______两个方面。(2)完成教材p59上2 、3题。 任务二:阅读教材第三框题部分,完成以下各题: (1)天气预报是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2)读图4—1,描绘出常用天气符号(相近符号的区别;风向、风级的识别)晴阴多云降雨霜冻雷雨降雪雾浮尘扬尘沙尘暴台风冷锋暖锋风(西风5级)(南风6级)(3)仔细观察p58图4-2“卫星云图”,思考图中不同颜色代表的地理事物有什么不同? 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绿色表示,白色表示________,白色越浓表示,的可能性越大。在卫星云图上可大致根据云雨区移动方向进行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 1 (4)读图4—3,以下三城市的天气状况为:

七年级地理上册 4_1 天气和气候教案 (新版)湘教版

天气和气候 课 题 第四章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以及卫星云图。 3.能举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活中的影响。 重 点 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难点 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预设流程 个性化设计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67——P.69,完成以下任务。 1.阅读教材“天气”和“气候”两部分内容,完成下表: 2.根据68页图4—2卫星云图的颜色可以粗略判别天气状况: 白色表示 ,白色程度越浓,表示云层 ,下雨的可能性 ; 绿色表示 ; 蓝色表示 。 3.天气预报播报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4.结合图4—3,熟记..常用的天气符号。 5.根据69页“阅读”, 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 越大,空气污染越 。 说出:空气质量级别、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合作探究 专题一:根据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辨别下列词语或诗句描写的是天气,还是 天气 气候 概 念 区别 时间长短 稳 定 性

风和日丽:暴风骤雨:四季如春: 阴转多云:冬冷夏热:电闪雷鸣: 醴陵年平均气温18℃左右: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小楼一夜听春雨:昨夜西风凋碧玉: 东边日出西边雨:春风又绿江南岸: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专题二: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沙、哈尔滨某两日天气情况。 2014年11月26日 2014年11月27日 长沙:︱ 12~16℃ 13~16℃ 哈尔滨:—8~7℃—14~—4℃ 材料二: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又称“可入肺颗粒”。机动车尾气排放、生产生活中排放的烟尘及扬尘为主要来源,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之一,人体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PM2.5数值越高,代表大气污染越严重。近日,华北、黄淮等地将再次出现轻到中度霾,部分地区重度霾。河北已启动重污染天气的II级应急响应,石家庄、保定等6市实施车辆限行。

湘教版初中地理—“中国的气候”教案

中国的气候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及其它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学会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图,温度带图等图标的能力 教学重点: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和温度带划分 教学难点:我国冬夏季气温差异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明白气候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的密切关系,培养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气候复杂多样 一、导入部分—— 快到国庆节了,大家都想出去玩吧,想去哪儿呢?。。。想去的地方太多了。对!应该多出去走走,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出门之前,咱们得做好准备,我们不能打无准备的仗,是不是?首先咱们得知道我们要去的地方冷不冷,下不下雨,要带多少衣服,那要得知道这些,那就得学习我们今天的内容《中国的气候》。请同学们把教材和地图册都准备好,先翻到教材的32页。(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气候复杂多样—— 1、回顾知识:气候和天气 说到气候,我就想起了天气,我看了看今天的天气预报,上面说,今天的天气是23——29度,中雨,明天是22——27度,大雨。 那说明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运动状况,它只代表了短时间的天气情况,而气候是

长时间的平均的天气状况,它具有稳定性。比如说我们广西的气候就是:夏天高温多雨,冬天低温少雨,而且是常年都是如此。 过渡—— 问—— 2.气候的特征 那说到中国的气候,大家可以在教材上看到中国气候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生答:。。。。。。(板书) 师:复杂多样,这是我国气候的最主要的特征,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我国的气候是如何的复杂。首先我们知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气温。(板书) 讲授—— 3、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看第一幅图—— 大家请看课本内的《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图》,首先可以看到它是有不同的颜色和线条组成,观察图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不用的颜色依次表示的是不同的温度范围,用暖色调表示高温,用冷色调表示低温,而在相邻颜色之间的界限用红色线条划分的则是等温线。 问——那什么是等温线 。。。。。。 师解——等温线就是将温度相同的地方用曲线连接起来,所以在同一条等温线上面的地方的温度是相等的。 那大家根据图例,找找一月份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地方。 。。。。。。 小结—— 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一月份也就是我国的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黑龙江的北部,平均温度是在—32摄氏度以下,其中在最北部的漠河出现的极端低温可以达到—52.3摄氏度,漠河素有中国的“北极村”之称。 而温度最高的地方出现在海南省,平均温度在16摄氏度以上。那我们通过简单的计算可以知道在一月份,我国的南北温差可以达到40度以上。我们还发现:

七年级地理上册 《世界的气候》同步测试 湘教版

地理: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同步测试(湘教版七年级上)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表示气候的是 ①风雨交加②风和日丽③冬冷夏热④四季如春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 [ ] A.湿度、风力 B.气温、降水 C.气压、风力 D.风力、降水 3.关于气温变化与气温分布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①世界气温总的分布规律是低纬度高,高纬度低。②同纬度地区,高山、高原气温高,平原、盆地气温低。③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零时)。④陆地月平均气温的最高月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 ]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4.下列关于降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 B.地处回归线降水一定稀少 C.有雨必有云,有云未必有雨 D.沿海地区一定多雨 5.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缺乏的气候类型是:①热带沙漠气候;②地中海气候;③温带海洋性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关于世界气候地区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亚热带大陆西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大陆东岸为地中海气候

B.热带范围既有全年高温多雨地区,也有终年炎热干燥地区 C.40°S~60°N大陆西岸为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大陆是南美洲大陆 7.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严寒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位置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句所描述的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 ]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因素 9.下列地区中多地形雨的是 [ ] A.沿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 C.喜马拉雅山北坡 D.喜马拉雅山南坡 10.实际上,地球表面气温的分布同纬度并不完全一致。主要原因是 [ ] A.各纬度地带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是不一样的 B.地表陆地和海洋受热和放热的情况不同 C.地势高低的影响 D.现代工业的发展 11.一些科学家测算,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日益增多。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进而使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适宜的方法有 ①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气温和降水》教案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课本P60-63。内容包括“气温”和“世界气温的分布”两部分,是气候最基本的知识,为学习本章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以及后面各章节分区地理气候特征的描述,提供必备的知识,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都对后面的学习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 世界气温分布图比较抽象,对七年级学生来说逻辑分析能力较差,因此,读图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难度;其次,教材编排上没有先讲地球的运动,学生对理解纬度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有一定困难,因此,气温分布规律的原因不宜解释过深,尽量联系生活实际。 【设计思想】 根据教学课标要求,本节课设计了二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了解气温和学会测量气温,首先媒体播报天气预报作为切入点引出气温,采取“小小气象学家”自主探究法,明确气温观测的方法以及气温的时间变化。第二个环节是分析气温的分布规律。首先是解决等温线的概念。因为学生已经学过等高线,所以并不难理解。最重要的部分是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主要采用“激情引趣——自主合作——点拨释疑——归纳提升”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演示,采取《探索·发现》的推理、图文结合分析、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从生活体验、身边事例入手的方法等灵活变通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去感受、领会知识,使知识化难为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气温的概念和测定方法;了解等温线概念和特点;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找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合作、紧张高效的去阅读课文和图,利用知识迁移,加强读图方面的引导,挖掘地图中隐含的地图信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能力,实现图文转换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气温测定而得到的气温分布规律等一系列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通过联系家乡实际,

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湘教版

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湘教版 节天气与气候 1、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 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3、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黄色表示沙尘暴。 4、记住简单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天气情况。 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这个符号叫做“风旗”,一个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这个符号中的小短线,叫做“风尾”,每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1个风级用半个短线表示,如:北风五级北风三级。则是东风8级。则是东北风6级。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

降低。 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 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同样的热量,陆地和海洋的温度不一样,因此,海陆上空大气的温度也不一样。 ③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气温年较差。 降水形成的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科学家依据降水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地形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就是由于位于低纬度迎风坡而形成的。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大陆的沿海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4.1 《天气和气候》说课稿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天气状况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描述。接着介绍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求学生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是日常接触较多,但有时又不太注意区分的两个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正确理解、表述、传达天气和气候信息的前提,这为今后学习本章气候知识打下了基础。实际上,什么叫天气,什么气候,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常识,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本节教材特色之一是从实践出发,联系实际,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㈡教育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⑵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能力目标: ⑴学生通过阅读P66-67“天气”、“气候”二个框题的内容,提高阅读材料的能力,只有会读,才能感知教材、领会教材,抓住重点。 ⑵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能力。通过阅读讨论,让学生区分出天气与气候的不同。天气是短时段的大气状况,气候是长时段的大气状况;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 ⑶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是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是该节教材的特色之一,如学生在知道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后,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为此,教材还安排了P70练习4加以实践。在认识了常用的天气符号后,要求学生学会看天气预报,看懂简单的城市天气图。 ⑷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天气预报图和使用天气预报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

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1、天气的特征是多变,气候的特征是稳定 2、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越深,降水可能性越大,白色越浅,降水可能性越小 3、天气符号:识记课本P68天气符号,特别注意雾、雷雨、沙尘暴、霜冻、雪、风台风及其中心等天气符号。 4、画有风尾和风旗的一方,即指示风的方向,风尾和风旗均画在风杆的右侧 5、空气质量Ⅰ级代表优,Ⅱ级代表良,Ⅲ级代表轻微污染, 污染指数0-50代表优;51-100代表良;101-150代表轻微污染;151-200代表轻污染;200以上代表中度污染;300以上代表重度污染。 6、气温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7、日平均气温=2点+8点+14点+20点的气温之和除以4 气温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较差、年较差) 8、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出现在14时(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9、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是非洲,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除南极洲之外寒冷区域最大的大洲是亚洲,世界“雨极”(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南极洲阿塔卡马沙漠. 10、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①从纬度位置看: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这是由于各地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不同造成的,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多,高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少。) 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陆地升温快。) ③从海拔高度看: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较周围低。(海拔每升高一百米,气温下降0.6℃) 11、一年中,北半球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南半球相反。 12、根据温度判断半球,温度向北降低是北半球,温度向南降低是南半球,判断依据是由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降低 13、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14、三种主要降水类型及分布

七年级地理天气和气候教案 湘教版

天气和气候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生产来说,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本节主要讲述了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及其区别,以“当你清晨背起书包走出家门最先感受的是什么?”为切入点,用身边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体现课改中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归纳出天气的概念。之后又附有天气符号、卫星云图以及相关图片,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天气预报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小活动”题目的设计也是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反映了当前课改的提倡的“学习有用的地理”。 教材的最后还提供了大气环境检测的阅读材料,这种贴近生活的知识,对于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大气环境质量、关注健康、增强环保意识都有重要作用。 教法指导: 1、让学生发现问题、师生探究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2、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报纸、图书、网络等查找资料,培养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并通过学生播报天气预报,让学生体验做天气预报员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学生了解的当地素材和电视新闻中的实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景设计: 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 的天气情况。 4、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5、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知识渗透。 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引入: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同学们,这个元旦我要到海南去出差,可我为带什么服装犯了愁,

湘教版天气和气候

湘教版天气和气候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区别一、释义不同: 天气: 1、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如温度、湿度、气压、降水、风、云等的情况。 2、指时间;时候。 气候: 1、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它与气流、纬度、海拔、地形等有关。 2、比喻动向或情势。 区别二、用法不同: 天气:;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气候: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1)湘教版天气和气候扩展资料 一、天气的近义词: 1、气象;[ qì xiàng ]; 解释: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

引证:;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没有高山不显平地……(闯王)才是打江山的气象。” 2、天色;[ tiān sè ]; 解释:天空的颜色,借指时间的早晚和天气的变化。 引证: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天色不早了……少陪你了。” 二、气候的近义词: 气温;[ qì wēn ]; 解释:空气的温度。气温的高低直接由太阳辐射和太阳高度的大 小决定,同时还受气流、云量、地形等条件的影响。 2、天气与气候有哪些不同和联系? 主要目标要学生学会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1、概念不同: 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T、E、P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 气候是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它不仅包括该地多 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还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 气候是在多年观测到的天气基础上所得出的总结和概括,是在 一定时段内由大量天气过程综合而得出的长期大气过程,二者之间存 在着统计联系,从时间上反映出微观与宏观的关系。 2、从时间尺度上讲: 天气是短时间的,气候是长期的 天气具有多变性,气候则比较稳定 在同一时间内不同地区的天气不完全一样,同一地区不同时间 内的天气也常常是不同的。气候一般比较稳定,而且一个地方的气候 特征受它所在的纬度、高度、海陆相对位置等影响较大。 形成原因不同:天气由气团、锋,气候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知识点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知识 点湘教版 知识点 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共四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 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北美洲,亚洲 除了南极洲外,在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 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冰原气候 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各大洲的气候类型 亚洲: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

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 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 欧洲: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非洲:高山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高山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澳大利亚: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另外新西兰的南北二岛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极洲:寒带冰原气候 注:七大洲气候分布特点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季风气候显著 欧洲---海洋性气候分布较广,并向东北延伸 非洲---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天气与气候》

《天气与气候》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生产来说,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本节主要讲述了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及其区别,以“当你清晨背起书包走出家门最先感受的是什么?”为切入点,用身边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体现课改中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归纳出天气的概念。之后又附有天气符号、卫星云图以及相关图片,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天气预报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小活动”题目的设计也是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反映了当前课改的提倡的“学习有用的地理”。 教材的最后还提供了大气环境检测的阅读材料,这种贴近生活的知识,对于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大气环境质量、关注健康、增强环保意识都有重要作用。 2.识别天气预报中常见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天气现象。 3.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预报图的技能。 4.了解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 培养学生认识人类生产、生活与天气、气候的关系,使学生逐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1.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2.综合分析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同学们,这个寒假我要到海南去出差,可我为带什么服装犯了愁,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给我参谋一下?(生答略)。你去过海南吗?(生答略)。那你怎么知道我需要带单衣去呢?(生答略)。恩,是热带,气候四季炎热。我打算2月1日出发去海南,在去之前,我买好了车票,准备好了必需品,还要关注一下什么?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生答略)。好,我知道了,还要关注天气预报。天气和气候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探讨气候的变化规律,对人类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天气和气候。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与区别。 1.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57页第一、二两框天气、气候,解决以下问题: (1)对比分析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和区别。 (2)下列词语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除此之外你还能举出哪些描述天气和气候的成语或诗句? 风和日丽暴风骤雨四季如春阴转多云 (3)“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经典故事,是利用了当地有利的天气还是气候?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区别? 【教师精讲点拨】从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入手,从各自反映的大气状况的时间长短及变化大小分析,联系日常生活中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句理解。 【探究结论】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课本P60-63。内容包括“气温”和“世界气温的分布”两部分,是气候最基本的知识,为学习本章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以及后面各章节分区地理气候特征的描述,提供必备的知识,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都对后面的学习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 世界气温分布图比较抽象,对七年级学生来说逻辑分析能力较差,因此,读图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难度;其次,教材编排上没有先讲地球的运动,学生对理解纬度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有一定困难,因此,气温分布规律的原因不宜解释过深,尽量联系生活实际。 【设计思想】 根据教学课标要求,本节课设计了二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了解气温和学会测量气温,首先媒体播报天气预报作为切入点引出气温,采取“小小气象学家”自主探究法,明确气温观测的方法以及气温的时间变化。第二个环节是分析气温的分布规律。首先是解决等温线的概念。因为学生已经学过等高线,所以并不难理解。最重要的部分是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主要采用“激情引趣——自主合作——点拨释疑——归纳提升”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演示,采取《探索·发现》的推理、图文结合分析、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从生活体验、身边事例入手的方法等灵活变通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去感受、领会知识,使知识化难为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气温的概念和测定方法;了解等温线概念和特点;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找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合作、紧张高效的去阅读课文和图,利用知识迁移,加强读图方面的引导,挖掘地图中隐含的地图信息,培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知识点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知识点湘 教版 知识点 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共四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 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北美洲,亚洲(11种) 5、除了南极洲外,在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 6、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控制)冰原气候(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7、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9、各大洲的气候类型 亚洲: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 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 欧洲: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 非洲:高山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高山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澳大利亚: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另外新西兰的南北二岛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极洲:寒带冰原气候 注:七大洲气候分布特点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季风气候显著

七年级地理湘教版《气温和降水》教案教程文件

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一课时教案科目:七年级地理湘教版课型:新知探索课教师:田晓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温的含义、表示方式,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2、知道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的测定方法及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时间 3、了解等温线的含义,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重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平均气温分布规律,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气温的相关知识,体会气温的意义及其与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知道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的测量方法,学会阅读气温分布图,并能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三、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气温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四、学情分析 由于阅读气温分布图时,需要掌握等温线这一抽象概念,而有的同学始终较难理解,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较差,因此,在读图的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时也不要要求过高。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习作业法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什么是天气?天气的主要特征?什么是气候?气候的主要特征?

天气:指某个地方距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引入新课】不管是天气还是气候,要研究它们都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它们也是与我们生活接触频繁,影响较大的两种生活信息。 【板书】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讲授新课及板书】 1)气温:空气的温度 2)气温的测定: ①均温的测定: 日均温:把一天中2、8、14、20时测得的气温相加再除以4; 月均温:把一个月中每天的日均温相加再除以这个月的天数; 年均温:把一年12个月的月均温相加再除以12。 ②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 ③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减去最低月平均气温。 ④日最高(低)气温出现时间:14(2)时左右 【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72页“气温的测定” 【板书】世界气温的分布 【陈述】通过测量,我们可以知道某一地方的气温状况,那么,如果把世界各地的气温都了解到,就可以分析全球的气温状况了。一般都是使用一种“气温等值线分布图” 【板书】等温线——世界上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活动探究一】 阅读课本73页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一:读图,找出年平均气温大于20摄氏度的地区,以及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周;(学生A答) 问题二:请同学们观察南北半球的等温线相同吗?(学生B答) 问题三:读图后,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2分钟)【注意】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在讲授了走进地理、地球概况与世界的居民后,安排学习世界的气候。气候是自然环境中的基本要素,也是学习的重点。天气与气候是本章第一节,分为“天气”“气候”“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三框内容。课标要求学生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本课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和铺垫。 二、学情分析 所教年级为七年级,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为主体,并向逻辑思维转换的过程。本课应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动手、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学生在以前的自然课、语文课以及日常生活经验中对本课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是对本课知识理解浅显,认知混淆,尤其是天气与气候的概念,所以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辨析过程与实践练习。另外,七年级学生生性活泼,课堂形式不宜单调。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水平目标: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媒体展开学习,增强学生对知识直观感知,便于学生理解。通过度析天气预报,学会合理安排生活与生产活动,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更加注重各种地理现象以及各类经济活动,使学生逐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区别“天气”与“气候”差异,理解简单简单的天气符号、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图。 五、教学难点:分析天气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六、教学过程

1、预报员培训: ○1学看卫星云图,绿色表示______, 蓝色表示________,白色表示 ________。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 出示常用天气符号,采用快速记忆法速记符号 观看天气预报视频 2、挑战播音员:“我是**天气预报员” 现场播报天气 3、风力风向 (1)播报城市的天气状况。 广州:______________。 长沙:____________。 (2)图中会有雷阵雨的 城市是________。 (3)播报下列海域 的风向风力状况。 A(东海附近海面) _____________。 B(南海附近海面) ___________。

湘教版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等新课程理念出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本节内容是全章的入口, 是学习天气与气侯的基础, 学好本节内容对 以后认识气温、降水等天气要素有着重要意义。 学生分析 学生对天气变化的知识,掌握的不是很完整、很透彻,学生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上,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谈感兴趣的现象, 老师有意识的让学生从自己所 谈的现象中总结规律。 设计理念 本节课设计多种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勤于动脑, 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着力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表达能力, 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 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自我, 从而真正成 为学习的主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和“气侯 ”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学 会识别卫星云图,常用天气符号,能够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联系实际区别天气和气侯。 2 、通过对天气特点的分析使学生 学会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解答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收看收听天气预报的习惯,懂得天气与人类生产、 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科学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天气和气侯术语的正确使用; 2、学会看电视天气预报。 难点:读懂卫星云图;掌握预报天气技能。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创设问题情境 中央电视台做过调查,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是《天气预报》发,选择安排了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三个问题: 天气及其影响,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和 。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收看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同步练习 1.选择题 1.如图描述的气候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2.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区有()A.中南半岛 B.台湾岛 C.印度半岛 D.日本群岛 3.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区,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多雨的特点,这种气候叫做()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4.下列气候类型中,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是()A.热带沙漠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冰原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5.读图,回答:甲图四地气候类型与乙图一致的是() 甲图乙图A.①B.②C.③D.④ 6.下列城市的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是()A.伦敦 B.巴黎 C.柏林 D.罗马 7.关于温带季风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的季节变化不明显 B.降水集中在冬季C.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西部沿海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8.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下列城市中最符合该气候特征的是() A.伦敦 B.孟买 C.绍兴 D.北京 9.杰克说“我们这里的气候全年都很寒冷积雪不会融化。”这种气候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寒带气候 D.热带气候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的景观主要是耐寒的针叶林面积最大的两个国家是()A.俄罗

斯中国B.新加坡加拿大 C.俄罗斯新加坡 D.俄罗斯加拿大 2.读图综合 11.读世界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回答问题 图1 图2(1)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候类型与图2中A、B、C、D的对应关系甲;乙;丙丁:。(2)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其降水有何特点?。 12.读下图,完成各题:(1)B气候区,许多树木的叶子都比较小,表面多为“”,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这种树林被称为林。(2)欧洲地中海沿岸,形成了为特色的游览度假胜地(3)A气候的形成是由于来自海洋的风的影响。(4)填下表:图气候类型分布规律主要地区气候特征 A B A B 答案和解析 1.【解析】热带草原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如非洲和南美洲的 热带雨林气候带的两侧,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处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的 区域内,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夏半年在赤道低压控制下,形成湿季;冬半年在信 风影响下,形成干季。年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全年气温在20℃以上。由于降水的年

湘教版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新课程理念出发,选择安排了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三个问题:天气及其影响,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和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本节内容是全章的入口,是学习天气与气侯的基础,学好本节内容对以后认识气温、降水等天气要素有着重要意义。 学生分析 学生对天气变化的知识,掌握的不是很完整、很透彻,学生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谈感兴趣的现象,老师有意识的让学生从自己所谈的现象中总结规律。 设计理念 本节课设计多种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动脑,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自我,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天气”和“气侯”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2、学会识别卫星云图,常用天气符号,能够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联系实际区别天气和气侯。2、通过对天气特点的分析使学生学会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解答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收看收听天气预报的习惯,懂得天气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科学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和难点 重点:1、天气和气侯术语的正确使用;2、学会看电视天气预报。 难点:读懂卫星云图;掌握预报天气技能。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创设问题情境 中央电视台做过调查,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是《天气预报》。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收看

4.2 气温和降水 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

《气温和降水》 学习目标: 1、了解气温的含义、表示,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2、知道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的测定方法及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时间 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重难点)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69页内容,补全下列知识点 1、气温指 ____ 的温度,用 ________ (_________ )表示 2、说说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合作探究: (一)气温的测量 1、读图4-7,阅读活动材料,观察四个时间点的气温情况: 2点 8点 14点 20点 2、通过观察四个时间点计算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 3、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出现在时,最低气温出现在前后 4、气温差= — 5、思考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二)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 2、读课本61页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上最炎热的大陆是,最寒冷的大陆是,除南极洲以外,寒冷区域最大的大洲是,世界平均气温分布从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 3、读课本62页世界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63页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一年当中,北半球月气温高,月气温低,南半球(相同或相反),海洋比陆地拖后个月 4、读图总结,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相比,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或低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高于或低于)海洋气温,同一地区海拔高,气温,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5、根据2、3、4题,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①从纬度位置看: ②从海陆位置看: ③从海拔高度看: 三、巩固迁移:

1.世界上最热的大陆是:( ) A 亚洲 B 大洋洲 C 南美洲 D 非洲 2.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是:( ) A 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南极洲 3.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纬度,高山高原地区气温高于平原地区 B 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C 7月,世界气温最高的地区是赤道穿过的地区 D 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降温 4.某地7月均温20℃,1月均温为-3℃,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 A 33℃ B 17℃ C 20℃ D 23℃ 5.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出现在:( ) A 日出前后 B 正午时分 C 日落前后 D 午后2时 6.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 ) A 60℃ B 6℃ C 0.6℃ D 0.06℃ 7.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为:( ) A 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降低 B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 C 从亚洲中部向两极降低 D 从海洋向陆地降低 8.阿拉伯人的长袍多为白色,且十分宽大,这种服装主要是为了适应:( ) A 炎热的沙漠气候 B 潮湿多雨的气候 C 人们的视觉感受 D 终年严寒的气候 9.在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的原因是:( ) A 南半球地势比较低B南半球海洋面积比较广 C 北半球地势比较低 D 北半球全是陆地 10.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的是:( ) A 海洋 B 陆地沿海地区 C 极地 D 大陆内部的沙漠地区 1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向逐渐递减 (2)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一般在℃以上 (3)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在℃以下,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10℃,主要原因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