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高考政治易混点辨析集锦:专题十四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2015高考政治易混点辨析集锦:专题十四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物质与意识并不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物质能够独立存在,不依赖于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不能独立存在,但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错误的意识也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是是错误的、歪曲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并不是说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正确的。人们面对客观事物进行思考时,总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错误的意识同样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不过是歪曲的反映。

3.规律是客观的,但规律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其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也会发生变化。

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改变规律、消灭规律。但规律是客观事物的规律,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和条件的变化,规律也因之变化。规律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人们可以改变条件从而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但不是改变规律。

4.规律与主观能动性并不是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

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但主观能动性不能制约规律,不能说二者相互制约。

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改变规律、消灭规律。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趋利避害,造福于人类,但不能改变规律本身。

规律是客观的,规律没有好坏之分。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趋利避害,使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造福于人类,但规律本身没有好坏之分。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https://www.wendangku.net/doc/dc3972330.html,

近五年河北省中考文综试卷分析

2013—2017年河北省中考政治试卷分析 田志栋综合来看,近年来,我省中考文科综合命题在继承我省命题整体思路的基础上,难度持续下降,且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同现象进行正确辨别和理解。试题集教育性、生活性、综合性、导向性于一体,更好的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体现《考试说明》的要求,渗透着对学科特点和时代生活的总体要求,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 一、近五年河北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整体分析 河北中考文科综合试题的卷I选择题中的1—10题为思想品德试题,11一19题为历史试题,20—23题为政史综合题,分值为:1——19题各2分,20——23题各3分,共50分。卷Ⅱ第24—26题为思想品德试题,其中24题为简答题,通常以漫画、图表、文字资料等形式设置背景,一般设置两问,分值在7—8分。第25题为分析说明题,以文字材料为设题背景,有时也有漫画、图表等,通常设置三问,分值在10分左右。第26题为探究实践题,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探究性,分值为10分左右。27—29为历史试题。第30题为思想品德和历史的综合试题,分值为18分左右,其中历史占8分,思想品德占10分。 从文字阅读量及答案书写量上来看,近几年河北文科综合试题的文字阅读量基本都在4700——5200字之间,答案书写量大约在1300字左右。 二、近五年河北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具体分析 1、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全面考查。试题选取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例如:2013年考查了党的十八大、交通安全、环境保护、依法治国和宪法、民族精神、消费者权益等知识;2014年考查了核心价值观、公民权利和义务、环境保护、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测试题

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存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李某驾车外出,路遇浅滩,虽然看到因下雨水没路面,仍盲目听从卫星导航系统的“指令”继续前进,结果车辆被水淹没。这启示我们()。 A.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使客观符合主观 C.不能相信现代科学技术 D.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感觉 3.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受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①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②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③物质具有可知性④物质是有生有灭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大力发扬“五千精神”(即“千辛万苦”去创业、“千方百计”来经营、“千家万户”搞生产、“千山万水”找市场、“千条万绪”抓根本),是浙江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这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C.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D.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在2010年央视春晚中,不论是《五十元钱》里的某品牌食用油广告,还是《捐钱》里的网络广告、酒类广告,或者是歌舞表演中的相机广告、魔术表演中的果汁广告都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眼球。然而对于春晚中插播广告的现象,社会各界的评价褒贬不一。据此回答第5~6题。 5.上述材料反映出()。 A.对同一事物人们很难有共识 B.正确的认识产生于争论之中 C.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6.对同一事物人们往往有不同的认识 6.人们之所以会对春晚插播广告一事褒贬不一,是因为()。 ①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②人们的知识结构不同③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不同④正确的认识不是唯一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对于一位领导者而言,要想做出一流的业绩,取得非凡的成就,无疑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但相比其他各项能力来说,决策力则是重中之重。决策,是团队管理的起始点,也是团队兴衰存亡的支撑点,更是影响领导者业绩和团队命运的关键点。决策者要提高决策力,关键要做到()。 A.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从人们的愿望和需要出发 C.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 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8.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全面总结2010年的经济T作,阐述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对2011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这表明意识活动具有()。 ①主动创造性②目的性③计划性④自觉选择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典型高考题

唯物论重要观点和原理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题目中情景一般是处理环境问题。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①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②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一般用于某种精神的作用。民族精神、航天精神) (3)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原理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1)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从辩证法角度:客观实际是联系、变化发展、具体的,多方面的(全面的),做到具体、历史的统一。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 1、物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4.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 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认识论重要观点和原理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实践实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社会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2)社会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3)社会实践提高人类的判断和推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真理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3、真理的条件性原理。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4、真理的具体性原理。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 (1)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2)认识的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的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生活与哲学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三维教学目标识记:世界的物质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实践及其特点理解:意识的本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重点难点简单应用:运动是有规律的;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综合应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法教具教法:知识点的识记与运用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特色教案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解析】1.世界的物质性(识记):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物质体系。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识记):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简单应用):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同时人们还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4.意识的本质(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5.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理解):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6.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简单应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7.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综合应用):我们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这就要求我们: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③反

2015年河北中考文综真题及答案

2015 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政治部分试题解析 1.观察“依法治国”百度搜索量曲线图,会发现2014 年10 月该曲线突然陡峭上扬(见右图)。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中国举办APEC 北京会议 B.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举行 C.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 D.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1.B【解析】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知识,考学生关注时政、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2014 年10 月23 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B 选项切合题意,其余选项与本题无关。故答案案为B。 2.某县国税局两名工作人员涉嫌违法交由司法机关处理期间,该县国税局领导以单位的名义,开具两人工作业绩突出的证明,建议法院从轻处罚。对于这一建议,法院应该() A.采纳,因为公民平等地享有建议权 B.不采纳,因为法院不受国税局管辖 C.采纳,因为法院和国税局都是国家机关 D.不采纳,因为法院应独立地依法作出审判 2.D【解析】本题考查司法保障。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我国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国税局作为行政机关不能干涉法院行使权力,D 符合题意且表述正确;A 在本题中没有体现;BC 说法欠妥,故答案为D。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定要懂中 华民族传统文化,并切身感受她的魅力。回答3~5 题。

3.下列所示事物,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是() 3.C【解析】本题考查继承传统文化。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图一显示的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图二显示的是我国的古诗词;图三是京剧,这些都是我国优秀 的传统文化;图四圣诞快乐是西方的节日,因此要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话就应组合 前三幅图。故答案为C。 4.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每到春节,亲人团聚,其乐融融。全球各地华人共享一年的收获和喜悦,庆祝祖国的繁荣和发展。由此可见,春节凝结的精神内涵()①和谐②创新③爱国④勇敢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A【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影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亲人团聚”体现和谐,“庆祝祖国繁荣发展”体现爱国,创新和勇敢题目中没有体现。故答案为A。 5.在英国爱丁堡过春节的中国留学生小沈,不仅在大学里面看到了大型的兵马俑彩灯展,还在沿街的许多地方看到了春联、饺子等中国特色的事物。在异国他乡过春节的小沈应有的感受是() ①思念家乡和亲人②骄傲和自豪 ③中华文化优于其他文化④中华文化独具魅力 A.①② 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影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在国外过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见物思亲,①入选;国外随处可见中国特色的事物,说明中华文化 以其特有的魅力得到其他民族的认可与接受,我们应该感到自豪,②④说法入选;③说 法本身错误,文化不同,各有千秋,不分优劣。故答案为D。 水是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直接关系人们生活、百姓健康。回答6~7 题。

中考文综试卷分析发言稿doc

中考文综试卷分析发言稿 我主要说一说历史选择题和最后一道综合题,在选择题中第11----23题为历史选择题,所占分值为26分,高于品德所占分值。 1、从分值分布来看,11.12.13.14.15.16.21.22;23;为中国近现代史内容共9题18分,17;18.19.20为世界近现代史内容,共4题8分,由此可见对中国近现代史考察力度加大,应该在复习时加以关注,当然这种过于悬殊的比例可能会有所调整。 2、从考察的内容来看,应该说是比较全面的。这里值得的注意的是15和23小题为文化内容,这一部分在我们学习和复习时往往是一带而过,不够全面和深入,反映在考试中就是得分率较低,15题是得分率最低的,不到30/100,所以在今后的复习时应该加强这一部分的复习。 3、从考察形式看,13道小题都是以材料分析的形式出现的,当然材料形式各部相同而已,有史料,漫画等。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锻炼,同时在上课时必须注意对材料和考点内容的深入分析。 4、从得分率来看,历史选择题的得分率普遍较高,只有15题在30/100,其余的都在80/100以上,这也说明历史题的难度相对较低。 我们再来说一下最后一题32小题。32题为综合题,从

分值上看比往年增加了4分,应该是一种导向,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但是本题实际并没有体现综合,他实际上是三个材料,三个问题,可以认为是三个简答题的累加。从得分率上看,本题得分相当高,一个考场6个满分,16分17个,难度系数应该是比较低的,我们逐个分析一下4个小题 (1)题为历史题,基本上为白给分,满分率达到80/100左右,当然这也给出我们一个明确的导向,就是要对某一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党见到其相关史料时,马上判断出是那一历史事件或那一历史人物,加强史料解读能力。 (2)、(3)题为品德题,品德题一般分为三大类型,分别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两个题都是考的“为什么”的内容,其中(2)题得分率较低,原因可能是我们对法律的作用这一块分析的不够,学生答题时往往都是对个人的评价,所以失分比较严重。(3)题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满分,我们平时练习时这一问题处理的也比较多,就不在多说了。 (4)题为综合性问题,找共同点,我们练习时遇到的较多,这个题满分率较高,学生们都能看到对社会的进步的推动作用。 那么我们在做这一类型题时,要注意个体材料的深入分析,在分析时一定要深入全面,例如这一题,我们在分析时

(原创精品)2019届高考政治哲学生活必考知识点练习:(5)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二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二 考点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中国产品能否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再到“中国创造”,离不开“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不苟且、不将就、不敷衍,精耕细作、精琢细磨,体现专业、注重品质的精神。 材料强调了意识( ) ①具有主动创造性、直接现实性 ②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 ③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④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2、科学家深信人的意识功能与脑波密切相关。一些科学家通过模拟脑波的电信号特征,开发出了可以用脑波控制的轮椅,想去哪里用意念操控就可以办到。 这一科学进展表明( ) ①意识活动是人脑的功能和存在方式 ②意识活动借助物质手段能转化为实践活动 ③科技的发展赋予了意识新的特性 ④科技创新搭建了意识与人脑之间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A 3、2018年2月,我国首颗观测与地震活动相关电磁信息的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它主要用于地震前兆信息研究,为未来建立地震监测体系进行前期技术储备。 材料主要表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真理具有相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4、“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和情感因素。面对生活压力,有人积极倡导这样的励志正能量: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倡导“正能量”是因为它( ) ①具有创造性,能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 ②具有选择性,能在特定条件下控制人的精神 ③具有能动性,能够改变人的精神状态并给人以信心 ④具有反作用,能够调节和控制人体生理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5、2018年1月16日,中石化西北油田首次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慧眼”对变电站进行巡检。过去人工巡检一次花费5小时,后期极易疲劳,质量明显下降。“慧眼”充满电可连续工作8小时,一天可巡视3次,巡视频率是人工的21倍,一旦发现故障,“慧眼”的后台数据中心将立即报警,使故障发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大幅提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与人类相比,机器人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机器人的使用能提高工作效率,人类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 ③机器人能够超越人类思维,在某些方面可以取代人的劳动 ④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工智能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产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6、知人论世是我们进行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告诉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 材料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 A.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B.意识是沟通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桥梁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现存在的反映 答案:D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原理及方法论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重点知识再现 一、唯物论部分主要原理及方法论 1、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 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别: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的抽象和概括,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永恒的、不灭的;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暂时的和可以消失的。 联系: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与方法论 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 3、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与方法论 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4、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离不开物质。 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5、运动和静止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6、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 (2)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规律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1)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7、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8、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 ③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9、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同时要重视精神的力量,

2015中考文综试卷分析

2015年河北省中考文综试卷分析 宽城四中张海民 难度有所下降。整套试题突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辨证的认知和理解,充分体现了学科性质。 一、试卷整体分析本套试题覆盖面广,材料取材新贴近现实生活设问角度小,题量适当结构合理,难度与往年相比有所降低,尤其是30题每年都是拔高部分今年难度明显下降。在考查方向上,体现了注重能力的思想能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1、总体题目数量和分值量变化不大。今年的文综试卷选择题23个;非选择题历史三个、政治三个,政史结合一个。 2、全面考查,突出重点整套试题覆盖面广。政治内容:未成年的权利和权利的保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华文化及中华文化对公民的要求网络与生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我国的民族政策基本国情等知识点都进行了明确的考查。历史部分中:中国近现代史当中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中国近代化道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和世界近现代史中的大国崛起等重大事件和重要知识点都有所涵盖。 二、试卷具体题目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1到10题为政治试题,第1题涉及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依法治国的时政知识,其余试题考查到司法公正、中华文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少数民族的政策等知识点。11

到20题为历史题主要涉及到的知识点有近代化的探索、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等,侧重于中国史考察。 第二部分。材料分析题。24题有关法律维权和精神文明中诚信建设。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社会生活中欠债不还和合理合法维权事件的的理解和分析,这有利于学生对于道德与法律建设的加强了认识。25题有关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有关未成年人的权利和权利的保障,让学生感觉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26题有关公平公正的话题让学生自己评论注重对发散思维的考察。27题有关对外开放认识和相关知识的考察。注重学生对地图分析能力。28题是一个以改革为核心的考察资本主义发展过程阶段。重点考察学生的材料分析概括能力。29题为以史论今由甲午战争论及中国军队建设,具有一定的难度既考查了课本基础知识又必须认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还需要一定的课外知识。因此此题具有相当的难度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30题是政史结合题,第一问为历史,知识点为清朝末年的史实,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迁移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材料中去题目较易。二、三、四问侧重于政治部分考察的就是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与往年相比难度都有所降低侧重于课本知识的考察。 三、针对以上各位领导及相关教师对试卷的分析及自己的思考,对日常教学的建议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在学校分班的现实的基础上,面对绝大部分学生基础太差,能力太不强、积极性亟待提高的情况下,注意基础知识的教学,很抓基础,特别是对课本中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2015中考试题尤其注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综合测试题 1.(天津一中2013届高三)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浙江省委提出了“腾笼换鸟”思路,即下决心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腾出空间培育“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鸟”。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A.意识决定事物的发展 B.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实际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 物质与意识是一致的 2.探月卫星一小步,人类文明一大步。我国已经确定的探月工程计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期工程为“绕”,即绕月探测;二期工程为“落”,即实现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三期工程为“回”,即实现月球样品采样后自动返回。这告诉我们 () ①实践具有能动性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③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A.①②B .②③C.①④D .③④ 3.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 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中得出的结论是() 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②对每一个认识的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 ③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④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从 追求“国强”到强调“民富”,从唯物论角度讲,体现了 ()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B .坚持联系的观点 C.坚持发展的观点 D .实践决定认识 5.(2013 ?新课标1卷?21题)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 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 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这首古诗所蕴涵的哲理主要有() A.物质和运动是辩证统一的 B .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 7.(2011 ?大纲全国卷)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

2018河北中考文综考试试卷分析

2018河北中考文综考试试卷分析 第1题本题为时政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十九大报告的熟悉程度,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不是十九大的内容。第2题本题考查的是道德,题干中的行为都是友善乐于助人的行为,体现了社会正能量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自由的价值取向没有关系。 第3题,本题中民警是国家的执法者,对没有装灭火器的公民依法处罚,但是民警自身身为执法者也并没有做到安装灭火器,也对民警做出相应的处罚,体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且要为公民做出示范和榜样,故2,3正确, 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身权利和维权途径。本题中的关键词“辱骂”这是侵犯了他人人格尊严权(人格尊严权包括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隐私权,姓名权)的体现,故1正确,当权力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护,诉讼是合理的维权途径之一,故3正确,此题中隋某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不是刑事违法。 第5题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技术的重要性。题干中通过“机器人采黄瓜”等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主要的原因是技术的提高和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故选择①④;②的表述是错误的,不能说农村率先完成了,先富带动后富者,而不是率先,并且不能说共同富裕实现了,仍然未实现。故选A。 第6题本题考查的是塞罕坝的环境改善。本题干中没有体现出资源种类增多,主要讲的是生态环境的变化,故③排除。④中建设美丽中国,

夸大了塞罕坝的作用;故选D. 第7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根据题干中关键词“以前荒山”到“现在的华北绿肺”体现了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所以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表述错误;故选C; 第8题. 解析: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根据题干对“回家过春节”的描述得出,人们对亲情的重视和情感的需求;②曲解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并非物质追求。④不符合题意,①③正确,故选A. 第9题.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40周年取得成就的表现;从题干中“由绿皮车变成了复兴号”“由排队买票变成大多数人互联网自助买票”体现出了人们的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①没有在题干中体现出来。③我国还没有实现共同富裕,排除③,选 ②④,故选D; 第10题. 解析:从题干中“从俄罗斯到泰国”“从墨西哥到西班牙”等关键句体现出了我国文化的对外开放,还有中华文化的魅力以及在国际上影响力的显著提高。故①②③正确,④表述错误,夸大了中华文化的作用。 第11题.材料题,从“光绪二十七年”和“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可得知这一年为1901年,结合“四百五十兆”可推测为《辛丑条约》的赔款,所以“洋夷”指的是八国联军,所以选D项。 第12题.材料题,题干侧重于体现康、梁二人对西方认知的停留在表面,意在强调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所以选C项。 第13题.图片题,从图片中能提取到“军阀”的信息,从而判断该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单元综合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易错易混知识点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易错易混知识点 1.物质是具体事物的总和。 提示: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精神、意识现象的存在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提示: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因此并不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3.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提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二者不能混淆。 4.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意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 提示:规律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客观规律是不能被改变或创造的,也不能消灭规律。 5.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 提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有可能是对现实客观对象的虚幻、歪曲的反映。 6.判断: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提示:意识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能作用于客观事物。 7.判断: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提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意识出发。从意识出发实际上是从主观出发。 8.判断:从实际出发,这个实际是静止不变的实际。(×) 提示:一切从实陆出发,就要根据变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9.科学理论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提示:不能把科学理论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科学理论是被实践所验证的正确理论,属于认识范畴。 10.认识的来源与认识的途径是一样的。(×) 提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而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11.判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真理客观性的否定。(×) 提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

【范文】第二单元 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教案

第二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教案 第二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教案 一、@§本单兀的地位 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怎样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呢?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本单元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人手,通过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正确处理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来实现的。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这三方面内容构成了本单元最基本的知识目标。 从能力目标来说,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物质观分析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意识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思想观点,反对上帝或

神灵创世说,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增强自觉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思想,牢固树立热爱真理、追求真理、坚定真理的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总之,本单元探讨世界的本质,告诉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一内容是任何哲学都无法回避、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些内容的认识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因此,本单元在整本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同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正确看待和把握周围的世界,实际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二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围绕上述问题,本单元设置了三课、一个综合探究。第四课和第五课主要讲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第六课主要讲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综合探究主要讲党的思想路线。 基本结构是:物质——意识——实践——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高二政治知识点: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高二政治知识点: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什么是运动? 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

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什么是规律?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客观性的表现 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普遍性的表现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要求是什么? 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人与规律的关系是什么?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所以人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但是,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意识的作用的表现有哪些?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中考文综试卷质量分析

2017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与特点 1、试卷结构 试卷考查范围包括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和世界史总分70分。试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选择题约占,28分,非选择题约占32分。 2、试题的分布和分值的比例 各种题型和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符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符合新课程标准安排合理。试题涉及初中各学期所学内容,并“由远及近”逐渐加重,体现了历史考查“厚今薄古”的原则,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第一大题选择题12道题,1-3小题考查中国古代史,分值6分;4-8小题考查中国近现代史,分值10分;9-14小题考查世界史,分值12分。 第二大题读图题,分值10分,考查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文献。 第三大题材料分析题,第16小题12分,第17题10分,共22分。16题考查苏俄的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7题考查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及其历史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一战、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格局、“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第四大题简答题,分值10分,考查西汉西域都护府的设立、元朝宣政院的设立、郑成功收复台湾、名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一国两制的方针。 3、试题特点 本次中考试题以《考纲》为指导~新课标为准绳~结构严谨~题量适中~题的难易程度适中,从内容到形式都符合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考查的内容仍是学科基本知识~体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原则,其特色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古今结合,用当今的热点话题引出所要考查的历史知识,从而反映出考生对历史的感悟与认识凸现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2)基础知识、基本重点依然是今年考查的重点,主要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3)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根据题意对知识进行整理、运用的综合能力,侧重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有机结合。突出表现在读图学史题和材料分析题中,看图题注重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历史知识和提炼历史知识的能力,材料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运用的综合能力。 (4)明确教学的导向性。以中考说明和历史课程标准为导向,落实三维目标的考查。在考查广度上严格依照中考说明的考试要求,立足基础知识,不出偏题怪题,难度适宜,注重考查重大历史事件 二、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2017年高考文综试卷分析

文综试卷分析  思想政治试题评析(一) 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I卷政治试题注重基础、导向明确,很好地发挥了高考选拔人才和促进高中政治课教学质量提高的功能和作用。整份试卷命题取材丰富,考查有新意,时代特征鲜明,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试题考点分布均衡,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能够客观、公平、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具体来说试卷有如下特点: 一、试题结构稳中有变,突出主干知识考查。 今年文综全国I卷的政治选择题仍然是12题至23题,共12道。非选择题结构有所变动,题号由以往38题2小题和39题3小题调整为:38题考查经济生活(14分);39题考查政治生活(12分);40题第1小题考查文化生活(10分),第2小题考查生活与哲学(12分),第3小题开放性试题“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4分)。试题结构编排有所更新,但考查范围和分值依然保持原有模式。 试卷回避“偏”“繁”“旧”知识点,坚持考试内容的基础性与考试范围的规范性相结合。突出主干知识考查,但又不失考查深度。试卷集中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掌握程度,体现对基础知识学习的高度关注。例如,没有出现令大多考生焦虑的计算题,考查了曲线题,但要求学生对互补品和需求曲线的相关知识综合掌握。 二、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学科的德育优势。 试卷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育德”和“增智”的彼此交融,塑造知行合一,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39题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相关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作出解释为背景,请学生分析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的原因及其意义。本题通过突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