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衰,阳虚水泛

心衰,阳虚水泛

心衰,阳虚水泛
心衰,阳虚水泛

喘证-阳虚水泛型

表现:喘促日久,动则喘甚,不能平卧,浮肿,四肢发凉,面青唇紫,舌淡苔白,脉沉弱

中医辨证依据:患者因入院。四合参诊,当属祖国医学喘证范畴。患者久病迁延不愈,脏腑功能衰退,心肺脾肾亏虚,阳虚失于温化水湿,水邪泛溢,凌心射肺,肺气上逆,心阳不振,发为本病。病机总属阳虚水泛。

中医鉴别诊断:

(1)气短:二者同为呼吸异常,但后者呼吸微弱而浅促,或短气不足以息,似喘而无声,亦不抬肩但卧为快。

(2)哮证:喘证以喘息、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主症,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言,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

西医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急性左心衰又称心源性哮喘,两者均可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但支气管哮喘多见于青少年有过敏史,发作时两肺可闻及典型哮鸣音,咳出白色黏痰后呼吸困难常缓解。

(2)心包积液:由于腔静脉回流受阻同样可引起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水肿等表现,应根据病史、心脏及周围血管体征进行鉴别,超声心动图有助于鉴别。

诊疗计划:

1、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

2、尽快完善入院辅助检查,以利诊治;

3、西药予减轻心脏负荷,强心利尿、活血化瘀、改善心肌代谢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4、中药汤剂以温阳利水,纳气定喘为法,方取真武汤加减常规服用,全方如下:

熟附子8g、白术10g、茯苓15g、干姜8g、

桂枝10g、白芍10g

三付,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患者拒服)

熟附子1包、白术1包、茯苓2包、干姜1包、

桂枝1包、白芍1包

每剂分早晚两次温水冲服,日一剂。(患者拒服)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_毛静远

DOI:10.13288/j.11-2166/r.2014.14.026标准与规范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冠心病中医临床研究联盟,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心病分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血管病学专家委员会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I08B02-01,2007BA120B07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201007001)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指由任何初始心肌损伤引起心脏结构或功能变化,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已逐渐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1]。虽然现代医学对心衰治疗理念和手段不断进步,心衰患者预后有了明显改善,但中医药因其在稳定病情、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优势,仍被广泛地应用于心衰的治疗中[2]。然而心衰的中医诊疗至今尚未在业界形成共识,制约了中医药在心衰治疗中的规范应用。 “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立项启动的针对心衰的中医治疗方案、临床路径及评价方法等相关研究[3-6],在文献回顾分析、名老中医经验总结、专家咨询问卷、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常用中药系统评价等研究工作[7-30]的基础上对心衰的基本证候特征、证候演变规律、临床辨治及用药规律进行了梳理、总结、归纳、评价,初步把握了心衰中医诊疗的基本规律。基于这些研究成果,我们起草了《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初稿,经冠心病中医临床研究联盟第三届学术论坛初步讨论,进一步通过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血管病学专家委员会近百名中西医心血管病学专家以会议、邮件的形式充分征求意见、修订完善,形成了《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现公布如下,以供同道参考,并冀在应用中听取意见,不断完善。 1心衰的诊断 本共识所涉及的心衰诊断可参照2014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1]等。 2心衰的中医证候特征 心衰的基本中医证候特征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以气虚为主,常兼有阴虚、阳虚;标实以血瘀为主,常兼痰、饮等,每因外感、劳累等加重。本虚是心衰的基本要素,决定了心衰的发展趋势;标实是心衰的变动因素,影响着心衰的病情变化,本虚和标实的消长决定了心衰发展演变。心衰中医基本证候特征可用气虚血瘀统驭,在此基础上可有阴虚、阳虚的转化,常兼见痰、饮。 3心衰的中医辨证分型 心衰中医证型可概括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阳气亏虚血瘀3种基本证型,均可兼见痰饮证。 3.1气虚血瘀证 主症:气短/喘息、乏力、心悸。 次症:①倦怠懒言,活动易劳累;②自汗;③语声低微;④面色/口唇紫暗。 舌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或舌下脉络迂曲青紫),舌体不胖不瘦,苔白,脉沉、细或虚无力。 3.2气阴两虚血瘀证 主症:气短/喘息、乏力、心悸。 次症:①口渴/咽干;②自汗/盗汗;③手足心热;④面色/口唇紫暗。 舌脉:舌质暗红或紫暗(或有瘀斑、瘀点或舌下脉络迂曲青紫),舌体瘦,少苔,或无苔,或剥苔,或有裂纹,脉细数无力或结代。 3.3阳气亏虚血瘀证 主症:气短/喘息、乏力、心悸。

自拟心衰方治疗阳虚水泛型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自拟心衰方治疗阳虚水泛型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目的:观察自拟心衰方治疗阳虚水泛型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阳虚水泛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31例为观察对象,自拟心衰方治疗,另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阳虚水泛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31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93.5%,高于对照组的70.9%,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疗效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阳虚水泛型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使用自拟心衰方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应用的价值。 标签:心衰方;阳虚水泛型;难治性心力衰竭 阳虚水泛证是中医证候名,正常机体水液代谢依赖阳气温运气化,若脾阳不足,则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去正常的职能,若肾阳不足,则机体水液的蒸腾汽化功能减退,导致机体水液运行出现障碍,在体内蓄积,致使在脏腑与躯体之间泛滥,成为水肿、痰饮等证[1-2]。难治性心力衰竭是在患病后,使用强心苷、利尿剂、ACEI等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仍然存在,未发生任何改善的心力衰竭[3]。该病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临床治疗效果较差,预后较差。为寻找阳虚水泛型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式,本研究以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使用自拟心衰方治疗,另选取同期相同病症患者为对照,进行常规治疗,现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阳虚水泛证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31例为观察组,其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45~84岁,平均(61.1±2.3)岁,病程1~30年,平均(16.1±1.9)年,冠心病15例,肺心病10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心肌病2例。另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阳虚水泛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31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44~83岁,平均(60.9±2.1)岁,病程1~29年,平均(16.0±1.7)年,冠心病14例,肺心病9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心肌病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均为Ⅳ级,均符合文献[4-5]《内科学》《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阳虚水泛证诊断标准,中医辩证为阳虚水泛型,患者临床表现主症为心悸气喘或不得卧,咯吐泡沫痰,面肢浮肿,畏寒肢冷;次症为烦躁出汗,颜面灰白,口唇青紫,尿少腹胀,或伴胸水腹水。舌脉表现为舌暗淡或暗红,苔白滑,脉细促或结代。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难以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患有严重高血压、血液病、恶性肿瘤的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过敏体质患者,精神异常或不愿合作的患者。两组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研究同意书。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通阳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33例和对照132例。对照组给予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阳活血汤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脏指数和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有效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通阳活血汤;疗效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中的重症。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脏病变。患者多由阳气虚弱导致气滞后出现以心悸气短,胀满疼痛为特征的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单独采用西药治疗的疗效并不理想,而且毒副作用较大[1]。随着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深入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成为热点。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增强疗效,还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鉴于此,本院采用通阳活血汤结合西药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并观察患者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符合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患者26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分为观察组133例和对照组132例。排除脏器功能损伤、肺水肿及其他不符合要求的患者。观察组男71例,女62例;年龄57~76岁,平均年龄(65.7±3.8)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2±1.5)年;心功能Ⅱ级29例,Ⅲ级78例, Ⅳ级26例。对照组男69例,女63例;年龄56~77岁,平均年龄(64.8±3.4)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3.4±1.6)年;心功能Ⅱ级28例,Ⅲ级77例,Ⅳ级2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进行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阳活血汤,药方组成:黄芪、丹参各28 g,党参18 g,延胡索9 g,红花、附子、麦门冬、川芎、枳壳、郁金、降香各8 g。水煎服,1剂/d。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

40多年的临床经验阴虚阳虚

40多年的临床经验——阴虚阳虚 中医学是一门伟大的科学宝库,我们应当努力的去挖掘它,并加以提高。 作者是河南省信阳地xx县人氏。祖上世代中医,据老 辈人传,是名医张仲景的后代。长期以来,对祖国的中医学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但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提出一些新观点,以供中医学界的专家人士进行论证和研究。 作者16岁起就跟随父亲学习中医,至今已有40余年。在这40多年的医疗实践中,本人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从而也发现了传统中医学存在的不足之处。不管是在辩证上,还是在治疗方法上,都不能完全的适应病人的需要,应该进行进一步完善,添加新的内容使中医学得到更大的发展。 人体内科的发病的基本原理有两个概念 (一)百病从虚而入(二)百病由气而生 中医内科病的治疗范围极广,由五脏六腑导致的内科病患者众多,发病率极高,病人层出不穷,处处皆是。人体内科病的发病几率在人群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占人群总发病率的70%以上。 (1)百病从虚而入 俗话说:体虚多病,体弱多病。 体虚就易病,虚病有四种(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临床上有些病人的只占一虚,有些病人占二虚,还有些病人占二虚以上,四虚占全,即全虚。虚的越少,病越轻,虚的越重、越多,病越重。 人体一虚,病人就失去抵抗力,病邪就容易侵犯人体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我发现每个病人的病都有虚的一面,其所谓不虚不病,有病就虚。正所谓中医学所讲正不胜邪。 1)气虚 人体的五脏都有气化的功能,即肺主气,肺有肺气,脾有脾气,胃有胃气,心有心气,肝有肝气,肾有肾气。五脏气化功能盛衰直接关系到人体抵抗能力的强弱。各个脏器出现气的不足或者气虚,都能导致疾病的发生。那个脏器气的功能下降,那个脏器就要发病。 气虚有以下几种: 1.脾气虚的病人:胸闷气短,肢体浮肿,多汗易感冒。 2.中气虚的病人: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3.胃气虚的病人:消化力差,不思饮食,食后腹胀。 4.心气虚的病人:心悸气短。 5.肝气不和的病人:急躁易怒,心胸胀满,两肋胀痛。 6.肾气虚的病人:腰膝酸软,肢倦乏力。 2)血虚 血是人体生命的源泉,血是生命重要的物质基础。人体缺血或失血过多,就有生命的危险。通常上说的缺血,贫血,

最新阳虚水泛--苓桂术甘汤加减名医病例

阳虚水泛--苓桂术甘汤加减名医病例 苓桂术甘汤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及伤寒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炙)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苓桂术甘(汤)蠲饮剂,崇脾以利膀胱气。(膀胱气钝则水蓄,脾不行津液则饮聚。白术、甘胸胁当以当则曰:“苓桂术甘汤主饮在阳,呼气之短;肾气丸主饮在阴,吸气之短。盖呼者出心肺,吸者出肾肝。茯苓入手太阴,桂枝入手少阴,皆轻清之剂,治其阳也;地黄入足少阴,出萸入足厥阴,皆重浊之剂,治其阴也。一证二方,岂无故哉!”)误汗动经身振摇,阳虚轻者斯能御意《阳虚水泛----水停中焦眩晕案》姜春华医案:魏某,女,55岁,1973年10月22日初诊。患耳源性眩晕病已7年,发作时视物转动,如坐凌空,素息支气管炎,咳嗽痰多白沫,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滑大。证属痰饮上泛,宜温化痰饮,用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15克,桂枝9克,白术9克,甘草6克,五味子9克。 连服14剂而愈,随访两年未发。 按语;姜春华教授擅于用苓桂术甘汤治疗眩晕证之属于痰饮上泛者。如属耳源性眩晕,姜老常加五味子,并重用至9克。《阳

虚水泛----水停中焦眩晕案》钟育衡医案:成某某,女,50岁,1975年7月5日诊治。头晕目眩,心下满闷,泛恶,气短,善太息,背部寒冷,夏日酷暑亦不能离毛背心,病已七年之久,经西医检查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曾用许多中西药物治疗,均无效果。诊见;精神尚好,体质肥胖,面色晦暗,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舌苔灰白而腻,脘腹平软,按之无痛,两下肢按之微陷不起,脉沉缓无力。诊为留饮,治以温阳化饮,健牌和胃, 方用苓桂术甘汤:茯苓20克,桂枝15克,白术50克,甘草10克,水煎,分两次温服。 服用3剂,病情明显好转,全身轻快.头目清爽,背冷大减。继服上方3剂,尿量增多,下肢浮肿消失,余症基本痊愈。因虑其病年深日久,劝其坚持每月服2剂,连服半年,以巩固疗效,追踪观察,疾病末再发作。 按语:钟育衡教授认为,伤寒、金匮所载治痰饮病处方二十余首,但从本治疗者,只有苓桂术甘汤与肾气九两首。苓桂术甘汤是治疗脾胃阳虚所致饮证的主要方剂,临床以“满”和“眩”为辨证要点。 《阳虚水泛----水停中焦眩晕案》王维澎医案;陈某某,男,38岁。昔日两眼视力均为1、2,半年来,视力骤减,左目0、6,右目0.1。某医院眼科诊为“视神经乳头水肿”,于1985年3月5日来诊。患者形体肥胖,行步不稳,头晕

分析加味真武汤对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

分析加味真武汤对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研究加味真武汤对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98例,随机分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9例。研究组患者施予真武汤加味治疗,参照组患者施予常规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较参照组的73.47%高(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4.90%较参照组的73.47%高,两组数据差异明显(x2=7.47,P<0.05)。结论加味真武汤对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标签:加味真武汤;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是因为多种心脏疾病终末期的临床体现,其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综合征。近几年以来,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本文主要研究加味真武汤对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具体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98例,随机分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9例。研究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40~70岁,心力衰竭的病程为3~120个月,心功能分级为:Ⅱ级患者有30例,Ⅲ级患者有19例,Lee氏心力衰竭的分级有:32例为轻度,17例为中度;参照组男31例,女18例,年龄42~70岁,心力衰竭的病程为4~120个月,心功能分级为:Ⅱ级患者有27例,Ⅲ级患者有22例,Lee氏心力衰竭的分级有:31例为轻度,18例为中度。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分级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基础的治疗,例如吸氧、抗感染等。对参照组患者施予常规的西医治疗:口服雅施达4 mg,1d/次,口服倍他乐克片12.5 mg,1次/d,口服呋塞米片20 mg,1次/d,对伴随房颤患者联合口服0.25 mg地高辛片,1次/d。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施予真武汤加味,其药方为:9 g制附子,15 g生姜,猪苓、泽泻以及茯苓各20 g,白芍和白术各30 g。对伴随血瘀患者添加15 g泽兰,20 g丹参;伴随气虚患者添加30 g黄芪;伴随阳虚患者添加10 g 桂枝;有严重哮喘患者添加10 g葶苈子[2]。要求患者将以上药方水煎服,1剂/d,取300 ml藥汁,分别在早晚服用。两组患者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7天。 1.3 评定标准

淤血体质与血瘀体质

瘀血体质 瘀血体质主要徵候是行血迟缓不畅,多半是因为情绪意志长期抑郁,或者久居寒冷地区,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所造成,以身体较瘐的人为主。常见有头发易脱落、肤色暗沉、唇色暗紫、舌有紫色或瘀斑、眼眶暗黑等症状,脉象细弱。此类型的人,有些明明年纪未到就已经出现老人斑,有些常有身上某部分疼痛的困扰,例如:女性生理期容易痛经,男性身上都有瘀青等,身上的疼痛症,往往由于活动少,而在夜晚更是加重。 表现症状:面色晦滞,口唇色暗,眼睚暗黑,肌肤甲错,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或结代。若病则上述特征加重,可有头、胸、胁、少腹或四肢等处刺痛。口唇青紫或有出血倾向、吐血、便黑等,或腹内有症瘕积块,妇女痛经、经闭、崩漏等。 成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损伤,忧郁气滞,久病入络。 体质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偏瘦 心理特征:性格内郁,心情不快易烦,急躁健忘 对外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邪,寒邪 常见表现:面色晦暗,皮肤偏暗或色素沉着有瘀斑,易伴疼痛,口唇暗淡或紫,舌质暗有瘀斑瘀点,舌下经脉曲张,脉细涩或结代。眼眶、鼻梁暗黑,易脱发,肌肤发干,脱屑痛经,经色紫黑有块。 饮食调补: 谷物:玉米、粳米为主,小麦、荞麦可少食(偏寒凉) 肉蛋类:牛肉、猪肉、鸡肉等 蔬菜:荠菜、香菜、胡萝卜、佛手、生姜、洋葱、大蒜、黑木耳、茄子、藕等水果:山楂、桃子、桃仁、龙眼肉、栗子、橘子 推荐饮食: 丹参炖田鸡 原料:丹参15克、田鸡250克。 制作方法:丹参洗净,稍浸泡;田鸡宰洗净,去皮、内脏。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约6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小时,此汤可淡饮或甜食,调入适量的食盐或冰糖便可。 功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适应症:发热,倦怠乏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者,也可治疗右胁部有积块疼痛者 淤血体质和血淤体质的区别 面色晦滞,口唇色暗,肌肤干燥,眼眶黑暗者多为血淤体质。 血淤体质的主要征候是血行迟缓不畅,多半是因为情绪意志长期抑郁,或久居寒冷地区,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所造成,以身体较瘦的人为主。

田玉美论肺胀阳虚水泛证治

田玉美论肺胀阳虚水泛证治 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430061) 蔡代中 刘 青 熊家平 关键词:肺胀 阳虚水泛证 中医药疗法 老中医经验 田玉美 肺胀阳虚水泛证是临床常见急重症之一。其证以咳、痰、喘、悸、肿为特征,反复发作,病死率高;其病以肺为主,往往影响心、脾、肾。田玉美教授治疗本病疗效甚佳,现将田师经验介绍如下。 1 肺胀的成因 田师认为,肺胀病因,一是起居不慎,感受风寒之邪,致使肺气不宣,未予及时医治,久则胸阳受阻,产生里寒之气,以致浊阴之邪为患,咳喘、短气等症迭出,甚则心悸,这是客观因素;二是脾胃虚弱之辈,水精不能四布,停而为饮,加之胸中阳气不足,浊阴之邪上犯于肺为喘,凌于心为悸。正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所云:“……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惊,微者短气”。亦有肾虚之人,阳气衰微,不能化气,使水饮上泛为喘、为悸,因此脾肾阳虚是本病形成的内在原因。故肺胀的成因应是:胸中有壅塞之气,膈上有胶固之痰,外有非时之感。 2 阳虚水泛证的病机 田师认为,肺胀阳虚水泛证多是在其它证型(如肺肾气虚、痰热郁肺、痰浊阻肺)的基础上,因病情未被控制,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其病变乃由气损及阳,导致肺心脾肾阳虚。肺阳虚不能化津而通调失司;心阳虚则心火不能下交于肾,使肾失温煦;脾阳虚不能运化且转输失职;肾阳虚不能主水,则蒸化无权,故水邪泛滥,充斥内外。其清者为水饮,稠者为痰浊。正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所云:“……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归于四肢,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水溢肌肤则四肢、颜面或全身浮肿;水饮上凌心肺,一则导致肺失宣肃,引起咳嗽、喘促;再则影响肺朝百脉、助心行血的功能,导致血行不畅;心血瘀阻,出现心悸、唇绀、舌下脉迂曲等症状。久之,痰浊、水饮、血瘀互为影响,兼见同病,以致病情缠绵难愈。由此可见,肺胀阳虚水泛证以气虚、阳虚为本,痰浊、水饮、血瘀为标。 3 治法及方药 田师认为,肺胀阳虚水泛证治宜温阳利水、降气化痰、益气活血,方用自拟益肺四号(附子、党参、葶苈子、苏子、车前子、丹参)。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温”,具有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行水道之义。方中熟附子辛热,归心、肾、脾经,可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用于阳虚证。党参味甘性平,归肺、脾经,可补中益气,用于气虚证。两者配伍,具有温补心脾肾阳之功,兼可益气。葶苈子辛苦性寒,可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苦葶苈多用于标实证,“肺之水气满急,非此不能除”,泻水既可从大便而去,又能制约附子等药的热性,使之温而不过,以“和”为原则。苏子辛温,归肺、大肠经,可止咳平喘,为三子养亲汤之主药,有化痰保肺固本之效。两者配伍可起降气化痰平喘、行肺内水饮之效。车前子健脾固肾,具有泻水从小便而去的作用。丹参活血化瘀,用以治疗血瘀证候。 由此可见,益肺四号攻补兼施,气血同治,气降则痰消,血行则水消,用于肺胀阳虚水泛证,实谓对证下药,靡不见效。 (收稿日期:1999-04-14) ? 3 4 4 ? 1999年第21卷第10期 湖北中医杂志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心衰病 辩证分型、症状、方选、方义

心衰病 1.心肺气虚,心血瘀阻 症状:胸闷气喘,心悸,活动后诱发或加重,神疲乏力,咳嗽,面色苍白,或有紫绀,舌质淡或边有齿痕,或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沉细、虚数或涩结代。 治法:补益心肺、活血化瘀 方药:保元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人参10g、黄芪25g、茯苓15g、白术15g、桂枝3g、桃仁12g、红花12g、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5g、葶苈子15g、甘草6g、大枣5枚。全方以人参、黄芪补气,桂枝温阳散寒,茯苓、白术健脾益气兼以利水,桃仁、红花、川芎、赤芍行气活血化瘀,当归养血,葶苈子泻肺利水平喘,甘草培补中气,大枣补气养血。 诊断依据:综合脉证,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心衰病”范畴,证属“心肺气虚,心血瘀阻”。患者老年?性,久病心肺两虚,心肺气虚,无力推动血行,留而为淤,血行受阻,而出现喘憋、胸闷、神疲乏力等症,舌淡苔白,脉沉细俱为佐证。 2.气阴两虚、心血瘀阻 症状:胸闷气喘,心悸,活动后加重,乏力自汗,两颧泛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或有紫绀。舌红少苔,或紫暗,有瘀点脉沉细、虚数或涩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方药:生脉散合血符逐瘀汤加减:人参10g、麦冬15g、五味子12g、

黄芪30g、黄精15g、玉竹10g、桃仁10g、红花10g、柴胡15g、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5g、车前子15g、冬瓜皮20g。全方以人参、黄芪补气,麦冬、五味子养阴,共为君药,玉竹、黄精以养阴,桃仁、红花、赤芍、川芎以活血化瘀,当归活血养血,柴胡以理气,车前子、冬瓜皮以利水消肿。 诊断依据:综合脉证,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心衰病”范畴,证属“气阴两虚,心血瘀阻”。患者老年?性,患者年事已高,阴气自半,加之久病,气阴化源不足,气虚无力推动血行,留而为淤,而出现喘憋、胸闷等症,舌红少苔,脉细俱为佐证。 3.心阳亏虚,心血瘀阻 症状:胸闷气喘,心悸、咳嗽、肢冷、畏寒,尿少浮肿,自汗,汗出湿冷,舌质暗淡或降紫,苔白腻,脉沉细或涩、结代。 治法:益气温阳、活血化瘀 方药:参附汤合丹参饮、苓桂术甘汤加减:红参10g、制附子10g、茯苓15g、白术10g、桂枝9g、丹参30g、檀香6g、赤芍16g、益母草30g、炒葶苈子15g、砂仁10g、大腹皮15g、大枣12g、车前子15g、泽泻12g、猪苓12g。全方红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附子、桂枝温补心肾。丹参、檀香、赤芍、益母草活血化瘀利水,葶苈子泻肺平喘,大腹皮、车前子、泽泻、猪苓利水渗湿,砂仁行气和中。 诊断依据:综合脉证,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心衰病”范畴,证属“心阳亏虚,心血瘀阻”患者老年?性,久病心阳亏虚,不能温通血脉,导致心血瘀阻,心失所养,出现胸闷气喘,心悸,畏寒,尿

从阳虚血瘀论治晚期胃癌_田杰

差异(P<0.01);疗程1 2个月和疗程3 6个月的餐后2h血糖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疗程3 6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上统计结果证实了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疗脾虚胃热证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 方中黄连、黄芩苦寒,清泄壅盛之胃热,干姜、人参温热补虚,同时制约芩、连之苦寒。药物搭配寒热并用、升降相因、切合病机。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连、黄芩、干姜、人参四药,均有良好的降糖作用,部分药物还有保护胰岛功能之用。仝小林教授临床用药时,病情偏 收稿日期:2012-05-14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厅贵阳中医学院联合资助项目(黔科合中药字[2010]LKZ7034);贵州省科技厅资助项目(黔科合J字 [2011]2296号) 作者简介:田杰(1979-),男,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临床及实验。 通讯作者:吴晓勇(1979-),男,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血液病临床及实验,E-mail:xyongwu79 @163.com。寒重者可多用干姜,热盛者可加重芩连,伤津为主用西洋参,气虚为主则用红参。经方为众方之祖,仝小林教授认为临床只要辨证准确,灵活运用经方,做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便可获得良效。 仝小林教授[1-2]认为主症不仅包括医者通过四诊收集到的症状和体征等显症,还应当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X线、胃肠镜等实验室检测结果,相对于显症,这些检测结果属于隐症,是症的概念的延伸和扩展。如对于生化检查发现血脂升高而无任何不适症状的患者,可针对血脂异常首先选用生山楂、红曲、五谷虫等具有降脂作用的中药对症治疗。这种辨隐症极大拓展了中医治疗的临床范畴,对疾病的早期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仝小林教授临床中将这些理化指标定义为“症”,是微观的“症”,与患者的主观感受同样重要,也应当是治疗的靶。 参考文献 [1]仝小林.论症、证、病结合辨治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10,51(4):300-303. [2]仝小林,周强,刘文科.经方新用的思索[J].中医杂志,2011,5(11):901-903. 从阳虚血瘀论治晚期胃癌 田杰1,吴晓勇2,陈信义3,周义浪3 (1.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州贵阳550003;2.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血液科,贵州贵阳550001; 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肿瘤血液科,北京100700) 摘要:胃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生活质量。中医学将胃癌归于“伏梁”、“反胃”、“噎嗝”、“颜瘕”、“积聚”等病证范畴。长期临床实践发现,阳虚血瘀在胃癌的发病、病机转化、临床表现占有重要地位,以温阳散寒、活血化瘀法治疗晚期胃癌收效良好。 关键词:胃癌;阳虚血瘀;中医病机 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12)11-2145-02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危害到人民健康和生命。中医学将胃癌归于“伏梁”、“反胃”、“噎嗝”、“颜瘕”、“积聚”等病证范畴。长期以来,手术加化疗已形成了胃癌的常规治疗模式,虽然早期胃癌的手术治疗效果较为乐观,然而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失去了手术机会。胃癌对化疗不甚敏感,而化疗本身又有诸多的毒副作用及局限性,这就迫使人们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关胃癌的病因病机,多从脾虚、痰结、气滞、血瘀、邪毒等入手,然而近年不少医家发现很多胃癌患者具有畏寒乏力、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等阳虚寒凝血瘀的临床表现,投以温阳散寒活血药,收到较好疗效。现刍议如下。 1病机分析 胃癌为本虚标实证已成共识,在此基础上,部分医家更注重“虚证”,认为胃癌以虚为主,正如《医宗必读·积聚篇》所述:“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根据《灵枢·百病始生》关于“积之始生,得寒乃成,厥乃成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及《灵枢·水肿》“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血以留止,日以益大”的论述,笔者认为阳虚血瘀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原因。阳虚血瘀作为胃癌的病机之一,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正虚邪实之证,正如《景岳全书》言:“噎嗝反胃各虽不同,病出一体,多由气血虚弱而成,……,凡脾肾不足及虚弱之人,多积聚之病”,以表明胃癌发展之虚实变化。而瘀血是肿瘤的中医病机一说由来已久,各种病邪作用于机体,最终影响到气血运行,致瘀血内停,凝结于局部,形成肿瘤,故唐荣川《血证论》曰:“瘀血在脏腑经络之间,结为癥瘕”,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瘀之机贯穿始终,尤其是晚期胃癌,更是如此。有学者对胃癌中医证素进行探讨,认为胃内寒,脾气虚为胃癌的本虚证素,瘀为胃癌的标实证素,脾肾阳虚为胃癌病理结局证素之一的学术观点[1]。王婧等[2]总结了陈信义教授多年临证经验,认为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有胃脘部隐痛、畏寒怕冷、得温则舒、遇寒加重等前驱症状,出现胃部肿块、胀痛、食

中医九种体质测评(四)——血瘀体质

中医九种体质测评(四)——血瘀体质 中医将人的体质大体分为九类,除去相对健康的平和体质外,还有另外八种处于所谓亚健康状态的体质类型,即: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特禀体质、气郁体质八类。每个人体质各异这是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但每个人体质又不局限于其中一种,只是它们在随着你的生活、饮食习惯的变化而改变。如果您想更了解自己的体质,请到莲花温泉疗养管理中心,我们将更全面的为您分析讲解您的体质,为您的健康指明方向! 1、你的皮肤不知不觉出现淤青吗? 2、你两颧部有细微红丝吗? 3、你身体上有那些疼痛吗? 4、你面色晦暗或容易出现褐斑吗? 5、你容易有黑眼圈吗? 6、你容易忘事吗? 7、你口唇偏暗吗? 血瘀体质的各方面特征 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以肤色晦黯、舌质紫黯等淤血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胖瘦均见。 常见表现:皮肤常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紫瘀斑,皮肤长干燥、粗糙,常常出现疼痛,面色晦暗或有色素沉着、黄褐色斑块,眼眶经常黯黑,眼睛经常有红丝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 心理特征:容易烦躁,健忘,性情急躁。 发病倾向:易患出血、中风、冠心病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邪、寒邪。 血瘀体质的调养 环境起居调摄:血得温则行,居住宜温不宜凉;冬应防寒。作息规律,睡眠足够,体育锻炼:多做益心脏血脉的活动,如舞蹈、太极拳、八段锦、保健按摩等,各部分都要活动,以助气血运行。 精神调适:培养乐观情绪,则气血和畅,有利血瘀改善,苦闷忧郁会加重血瘀。饮食调理:可常食红糖、丝瓜、玫瑰花、月季花、桃仁等活血化瘀的食物,酒可少量常饮,醋可多吃,宜喝山楂粥、花生粥,少食肥猪肉等

肾阳虚水泛治疗建议

肾阳虚水泛治疗建议 肾阳虚水泛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老年体衰,或久病失养以致肾阳虚衰,膀胱气化失司,水液停留体内而致。病位在肾,犯及脾或上犯心肺。病性属虑证或本虚标实之证。 症状:周身浮肿,腰以下尤甚,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腰膝痠痛,或小便日少夜多,并见心悸气短,咳嗽气喘,动则喘促,舌质淡胖有齿印,苔白滑,脉沉细,或沉迟。 治疗法则:温肾助阳,化气利水。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真武汤加味:炮附片10克、白术15克、泽泻10克、茯苓30克、车前子12克、怀牛膝12克、干姜6克、肉桂3克。用水煎煮,取汁250~300毫升,分3次微温服用,每日1剂。 2.加减变化:若小便清长量多者,去泽泻、车前子,加菟丝子15克、补骨脂10克、巴戟天10克;若心悸、唇钳、脉结代或虚浮者,宜重用附片15克,再加桂枝9克、炙甘草8克、丹参12克、川芎10克;若兼见喘促,不能平卧,汗出肢冷,脉虚浮而数,宜加人参10克、五味子10克、麦冬12克、山茱萸、牡蛎各12克,或吞服黑锡丹。 (二)外敷药物 1.牵牛散:煅黑丑、煅白丑各6克、煅牙皂7克、广木香9克、沉香9克、乳香、没药各9克、琥珀3克,共研细为末,与面粉拌匀,水调为饼,外敷气海穴。 2.铺脐药饼:巴豆霜12克、轻粉6克、生硫磺3克,研末水调作饼,铺棉花于脐上贴之,俟3、5小时去饼,并食以温粥补之,隔日一次。 3.地龙饼:地龙9克、甘遂、猪苓、朱砂各9克,共研为末,葱适量捣烂,和药末调敷脐部。 4.消河饼:大田螺4个,大蒜瓣5枚、车前子6克,共作成饼状贴敷于脐部。以上诸方均可通阻、化气、利水。 (三)饮食疗法: (1)苡米鸡汤:净鸡2000克、苡米500克、党参30克、生姜20克、葱15克、精盐6克。以上诸物,放入砂锅,加水3000毫升,大火烧开,打去浮沫,改用小火,至鸡肉炖烂为度,每服适量,每日2~3次。 (2)独蒜乌鱼:乌鱼750克、独蒜120克、冬笋20克、火腿20克、鸡汤600毫升、葱10克、生姜10克。先将乌鱼煎l~2分钟,放入独蒜炸熟,再入各物,掺鸡汤入内,小火煮热。每服适量。 (3)苡米烧鹌鹑:鹌鹑10只、芯米20克、黄芪10克、肉汤1000克、生姜10克。按常法烹调至热,随意食用。

2018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内科学》(张伯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出版)。 (1)以胸闷气喘、心悸、水肿为主症。 (2)早期表现为劳累后气短心悸,或夜间突发喘咳惊悸、端坐后缓解。随着病情发展心悸频发,动则喘甚,或端坐呼吸,不能平卧,水肿以下肢为甚,甚则全身水肿。常伴乏力、腹胀等。 (3)多有心悸、胸痹、真心痛、心痹、心瘅等病史。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14年发布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1)主要条件:①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②颈静脉怒张;③肺部罗音;④心脏扩大;⑤急性肺水肿;⑥第三心音奔马律;⑦静脉压增高>1.57kpa(16cmH2O);⑧循环时间>25秒;⑨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 (2)次要条件:①踝部水肿;②夜间咳嗽活动后呼吸困难;③肝肿大;④胸腔积液;⑤肺活量降低到最大肺活量的1/3;⑥心动过速;⑦治疗后5天内体重减轻>4.5kg。 同时存在2个主项或1个主项加2个次项,即可诊断为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指标:①收缩功能:以收缩末及舒张末的容量差计算射血分数(EF值),虽不够精确,但方便实用。正常EF值>50%,运动时至少增加5%。②舒张功能:目前大多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二尖瓣血流频谱间接测定心室舒张功能,心动周期中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为E峰,舒张晚期心室充盈最大值为A峰,E/A为两者之比值。正常人E/A值不应小于1.2,中青年应更大。舒张功能不全时,E峰下降,A峰增高,E/A比值降低。 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的分级方案,主要是根据患者自觉的活动能力划分为心功能四级,心力衰竭三度: I级(心功能代偿期):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Ⅱ级(I度心衰):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

温阳活血汤治疗阳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30例

温阳活血汤治疗阳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30例目的:观察温阳活血汤配合西药治疗阳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温阳活血汤,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阳虚血瘀证具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标签:心绞痛;阳虚血瘀证;温阳活血汤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剧烈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1]。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患者在40岁以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病发病呈上升趋势。本院采用自拟的温阳活血汤治疗心绞痛阳虚血瘀证患者3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来源于本院心内科2009年1~12月门诊和住院部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2~79岁,平均(63.21±4.98)岁,病程1~10年,平均(6.35±1.25)年;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6~77岁,平均(64.64±6.23)岁,病程1~10年,平均(6.41±1.19)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美国ACC/ACP(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内科医师协会)2002年心绞痛诊疗指南的建议。 1.2.2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并结合《中医诊断学》[3],符合血瘀证及心阳虚证的辨证要点。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治疗组同意接受服用中药治疗;年龄为40~80岁。 1.4 排除标准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重度心律失常、重度肺功能不全等严重心脏疾病者;合并甲亢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活动性心肌炎或心包

肾阳虚水泛一治疗方剂(仅供参考)

. 人体内水液正常代谢,依赖肾阳和脾阳的温运气化。肾阳不足,就会导致蒸腾气化功能减退,导致水液运行障碍,蓄积体内,泛滥于脏腑与躯体之间成为水肿、痰饮等证,这种病症就是肾阳虚水泛。常见于慢性肾炎、肾变性、心性水肿等。 补充: 肾阳虚水泛,通常采用温肾助阳、化气利水的方法治疗。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内外兼治,往往有很好的效果。 一、内服方药:真武汤加味:炮附片10克、白术15克、泽泻10克、茯苓30克、车前子12克、怀牛膝12克、干姜6克、肉桂3克。用水煎煮,取汁250~300毫升,分3次微温服用,每日1剂。 随证加减: 若小便清长量多者,去泽泻、车前子,加菟丝子15克、补骨脂10克、巴戟天10克; 若心悸、唇钳、脉结代或虚浮者,宜重用附片15克,再加桂枝9克、炙甘草8克、丹参12克、川芎10克; 若兼喘促,不能平卧,汗出肢冷,脉虚浮而数,宜加人参10克、五味子10克、麦冬12克、山茱萸、牡蛎各12克,或吞服黑锡丹。 二、外敷药物 1.牵牛散:煅黑丑、煅白丑各6克、煅牙皂7克、广木香9克、沉香9克、乳香、没药各9克、琥珀3克,共研细为末,与面粉拌匀,水调为饼,外敷气海穴。 2.铺脐药饼:巴豆霜12克、轻粉6克、生硫磺3克,研末水调作饼,铺棉花于脐上贴之,俟3、5小时去饼,并食以温粥补之,隔日一次。 3.地龙饼:地龙9克、甘遂、猪苓、朱砂各9克,共研为末,葱适量捣烂,和药末调敷脐部。 4.消河饼:大田螺4个,大蒜瓣5枚、车前子6克,共作成饼状贴敷于脐部。以上诸方均可通阻、化气、利水。 真武汤的主要功效是温阳利水,一般不可以久服的,水肿笑了就不能服用,否则就会耗阴伤津。 济生肾气丸、或金匮肾气丸也是温阳利水的,药性比真武汤要平和,可以久服。 仅供参考 .'

阳虚体质

您的体质是:阳虚质(兼有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倾向阴虚质。) 阳虚体质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成阳虚兼血瘀、阳虚兼痰湿。 阳虚?究竟是什么意思? 火力不够,阳气不足。怕冷!怕冷!怕冷!要吃热,穿暖。 明代医家张介宾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阳虚质就是红日不那么温暖。 阳虚质的困扰 - 怕冷,尤其背、腹部。到冬天手冷过肘,足冷过膝。 - 没到老年,总起夜,小便多,清清白白。 - 经常腹泻,尤其是五更早起拉稀便。吃凉的更容易腹泻。阳虚没有火力,水谷转化不彻底,就会经常拉肚子。 - 脚跟、腰腿疼痛、下肢易肿胀。低血压,头晕,心悸气短。 - 头发稀疏、脱发。“肾其华在发” - 情绪消沉,容易有抑郁倾向。耳鸣、色斑。 - 睡眠轻、容易惊醒。常常咬到自己的舌头。耳鸣。 - 黑眼圈、口唇发暗。肾阳虚通常拖累脾胃阳气而导致脾肾阳虚,眼圈口唇则会反映脾脏的问题。 - 上热下寒。常牙痛、口臭、面红油腻、痤疮、烦躁失眠,同时也有尿频、夜尿、便烂、腰腿冷痛。这种表现,下寒是真,上热是假,勿盲目吃清热解毒败火药物。 我为什么会阳虚? 如果你有这些习惯 - 熬夜,总是超过23点也不睡觉。 - 冷饮和凉茶是日常饮品。 - 离空调近一点,才够凉快。 - 冬季,还习惯光脚穿鞋或鞋拖。 - 冬季露着膝盖穿短裙。夏季空调下穿露脐装。 - 过度控制饮食,营养不良。 - 先天禀赋不足,父母为阳虚质。 - 吃了太多的生冷寒凉或者工作环境湿冷。 - 长期、大量用抗生素、激素类、利尿剂、清热解毒中药等。 - 久病损伤阳气。 - 长期大量运动,或喜欢桑拿,出汗过度。 - 汗出当风,大汗淋漓之后,总是要吹风,甚至洗凉水澡。 这些是阳虚最需要警惕的 - 肥胖:如果你是一个又白又软的胖子,那么减肥首先要考虑加强阳气的补养,绝对不要忍饥挨饿。 - 骨质疏松:阳虚质到了更年期、老年期很容易患骨质疏松。 - 关节炎、类风湿:阳虚的人容易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从而导致血脉痹阻不通。 - 水肿:体内水液不能蒸腾,会出现小腿或脚踝水肿。 - 色斑:两颧、眼睑周围、口角部出现褐斑,这是体内阴寒盛,气血淤滞的外在征象。 - 痛经、宫寒:因寒性收引,常有痛经,月经延后,甚至闭经,严重可导致宫寒不易受孕,或子宫肌瘤。 - 冠心病,心率失常:有一种冠心病是因阳气不足,心(胸)阳不振,痰浊凝聚,气血瘀滞,痰浊、阴寒、瘀血痹阻心脉导致。

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真武汤加味治疗的效果观察

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真武汤加味治疗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8-03-16T11:56:58.6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6期作者:李勇 [导读] 针对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真武汤加味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辉景镇卫生院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探索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真武汤加味治疗的效果。方法: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真武汤加味治疗,效果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心功能总有效率显著性超过对照组的 (P<0.05);心力衰竭总有效率显著性超过对照组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显著性超过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真武汤加味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型;真武汤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6-0368-02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延续影响患者健康以及生命安全[1]。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病例,患者群体相对较大。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以及心悸和气短等相关症状,其动则喘息,难以平卧[2]。我院积极开展该项研究,探索分析针对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真武汤加味治疗的方法及效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1月—8月期间收治的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计12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经临床检查以及中医辨证分型,确定为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含男70例、女50例;年龄42~74岁,平均(58.3±6.2)岁;心力衰竭病程未3个月~10年,平均(6.3±1.2)年。在心功能分级方面,含Ⅱ级65例、Ⅲ级55例;在Lee氏心力衰竭分级方面,含轻度62例、中度58例。 1.2 治疗方法 (1)对照组:卧床休息、吸氧以及控制盐摄入和抗感染处理等[3]。西医治疗:培哚普利片(国药准字H20034053,生产企业: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每次4mg,每日1次;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5391,生产企业: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每次12.5mg,每日1次。房颤患者,加用地高辛片(国药准字H11020053,生产企业: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口服,每次0.25mg,每日1次。(2)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真武汤加味治疗。制附子9g、生姜15g、猪苓20g、泽泻20g、茯苓20g、白芍30g、白术30g。针对伴血瘀患者,加用泽兰15g、丹参20g;针对伴气虚患者,加用黄芪30g;针对伴阳虚患者,加用桂枝10g;针对伴严重咳喘患者,加用葶苈子10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服。疗程均14天。 1.3 观察指标[4] (1)心功能: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甚至恶化。(2)心力衰竭:显效:心力衰竭症状积分减少75%以上;有效:积分减少50%~75%;无效:积分减少不足50%。(3)中医证候:显效:中医证候积分为0或减少70%及以上;有效:积分减少30%以上;无效:积分较减少不足30%或增加。(4)生活质量情况:总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2.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及心力衰竭情况 接受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功能总有效率显著性超过对照组;心力衰竭总有效率显著性超过对照组均(P<0.05)。见表1。 3.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喘症”、“心悸”、“水肿”等相关范畴,其发病机制为本虚标实。气虚、阳虚及阴虚属于本虚,而血瘀、水阻及痰饮属于标实。因此,实施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利水除痰、活血化瘀、补益心气。本研究所应用真武汤加味中,制附子具有归经入肾、温壮肾阳之效果。白术具有健脾燥湿、滋养心肾、生化气血之效果。生姜可宣散散水之效果。茯苓与白术联用,具有健脾利水之效果。辅以生姜,可以有效渗散内外之水气。芍药可利水气,还可以敛阴和营、引阳入阴,温药化气。丹参可入心经、通血脉,能引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