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复习提纲 TJSS

心理学复习提纲 TJSS

心理学复习提纲 TJSS
心理学复习提纲 TJSS

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刺激)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特点:直接的反应形式;人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单一分析器的活动过程,不同的感官活动,产

生不同的感觉。

刺激→换能→感觉→感知 ①是人类一切知识的来源,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通过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开始了人对世界的认识;

②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平衡(信息超载与不足都会破坏信息平衡,个机体带来不良影响;

③是一切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外部感觉:指接受身体外部刺激、反应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主要包括视、听、嗅、味、皮肤(温度、触压、痛觉,通常这三种感觉混在一起,在感觉上严格区分开来十分困难)等诸感觉。 内部感觉(内脏感觉、黑暗感觉):指接受机体内部(有机体本身)的刺激,反映机体位置、运动和

内部器官状态的感觉。主要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特点:性质不确定,缺乏准确定位)。 当内部器官工作正常时,各种感觉便融成人的一般自我感觉。

编码:感觉信息(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神经能/神经冲动→大脑皮层

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阈限:对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觉察) 能力,即感觉的灵敏度,不是绝对不变的

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也称最小可觉差)

差别感受阈限:对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韦伯定律:K=?I/I (刺激的增量/原刺激量)

后像:当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约1/10秒)的现象。正后像、负后像;痛觉的后像特别明显,其次视觉。 感受性可以发生变化。感受性最常见的变化是适应. 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明适应、暗适应; 视觉的适应最明显,听觉不明显,痛觉的适应难出现;

弱(强)刺激的持续作用 感受性提高(减弱) 意义:有助于适应变化的环境,减少身心负担;对刺激的感性降低,难免丧失警觉性 定义:人的眼睛对广光波的反映(390~800毫微米) 感受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视杆细胞对弱光敏感→暗视觉 视锥细胞对强光敏感→明视觉、色觉

光波 神经信号→视神经→枕叶的纹状区

主要现象:混色与补色、后像、颜色对比(马赫带)、色觉缺陷与色盲、颜色的心理效应

暗适应:亮处→暗处,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明适应:暗处→亮处,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闪光融合:频率增加→融合的感受

定义:人的耳朵对声波的反应(16~20000Hz ) 感受器:耳蜗中的科蒂氏细胞 中枢:颞叶听皮层 属性:音调、音强、音色——声波的频率、振幅、波形 定义:由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引起的刺激 感受器:味蕾 人的基本味觉:酸(舌两侧后部) 甜(舌尖) 苦(舌根) 咸(舌两侧前部)

嗅觉: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与环境、机体状态有关,适应性使嗅觉感受性降低)

肤觉: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的各种各样的感觉

触压觉:外界刺激接触皮肤表面,使皮肤轻微变形叫触觉,明显变形叫压觉

痛觉:对身体有损伤或破坏作用的刺激

温度觉:皮肤表面温度的变化引起的感觉

数值上成反比 数值上成反比 分

类 适应

感觉

的基

本规

律 视网膜 时间因素(刺激

物的持续作用

→感受性变化) 视觉 听觉 味觉 类

型 作用/意义

定义: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客观事物→属性→感官→脑→知觉 联系:知觉源于感觉,都反映外部现象,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区别:反映的对象特性不同,借助器官不同,对经验和知识的依赖不同 数据驱动(自下而上):知觉直接依赖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 概念驱动(自上而下):人们依靠头脑中已有的经验、文化、动机进行加工。 定义:人在观察客观世界时,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把其它事物当成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对象和背景可以相互转化,且相互依赖。 选择性 对象背景差异

客观 对象组合 影响因素 对象的运动 主观:需要、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是否明确的目的任务 知觉系统有将个体属性整合成整体的能力 整体性 对整体的直觉可能优于对个别成分的知觉

对个别成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 定义: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

理解性 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用一个词标示出来。 有助于从背景中分离对象,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

定义: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eg:形状、大小、明度(视亮度)、颜色恒常性

大小知觉: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像大小、物体与观察者距离、参照物等;动觉触觉 形状知觉:视觉、触摸觉、动觉

视觉定位:靠视觉捕捉参照信息,确定客体及自身的位置关系,判断上下、

左右、前后、东西南北等。 听觉定位:判断发声物体的方位,源于两耳听觉的差别。

单眼视觉线索:物体掩蔽或重叠、阴影、线条或空气透视(清晰度)、

运动视差(近快远慢)、眼睛的调节作用(眼肌紧张度) 双眼视觉线索:双眼视轴辐合(提供眼肌动觉信息)

双眼视差(形成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线索)

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运动,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的位移而引起的知觉。 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是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

方看到了连续运动而引起的知觉(动景运动、游动效应、诱导运动)

(光点、直线、图形或画片)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

看到的从一个刺激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电影、电视、活动性商业广告)

眼睛静止不动地盯着屏幕上的一个固定光点,不一会儿发现刺激点漂浮移动,

(光点小,周围没有参考标准)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定义: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收到歪曲的知觉(即

与客观事实不相符的知觉) 有利有弊

错觉 特点:歪曲的知觉;只要条件具备,就会产生错觉;带有固定的倾向性

大多数人在同样的认知环境下会产生同样的错觉;从某种意义上,错觉是正常的 类型:线条错觉、面积大小错觉、不同感受相互作用造成的错觉(形重错觉、视听错觉)、

倒飞错觉、运动错觉(似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

知觉与 感觉 信息加工 恒常性 基本特性 方位知觉 空间知觉 距离知觉/深度知觉

(判断距离的条件) 时间知觉 类型

定义:个体对内外刺激的觉知。 心理状态: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 心理内容:对幸福的体验、对往事的回忆等 行为水平: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

哲学水平: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由思想、幻想等构成

非意识过程:不能觉知的某些生理、心理活动和行为。eg:血压调节、呼吸模式等

无意识:自动化而不受人意志控制的行为(不注意或稍微注意情况下不知不觉进行某种活动)。 潜意识:潜藏在意识层之下的大量观念、愿望、想法、情感、欲望、恐惧等经验。

前意识记忆:记忆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睡眠,梦,催眠,白日梦与幻觉,药物作用的状态 定义:与觉醒相对的现象,二者在时间上交替进行,这种交替受昼夜节律的时间周期调节。

昼夜节律调节新陈代谢、心率血压体温和激素等生理指标的周期性变化,身体活动的周期建立在自然的昼夜交替周期基础上。 1功能恢复理论: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休整、恢复;

2与生物进化有关的生态学理论:睡眠是为了适应生态环境,从而保护自身免遭伤害; 3生物节律理论:帮助个体完成清醒时尚未结束的心理活动(信息处理工作)

; 4成长过程中作用:深度睡眠中垂体腺释放生长激素;

5缺乏/剥夺睡眠:压制对抗疾病的免疫系统、损伤记忆,急躁易怒、反应迟钝、身体能力和学业

成绩下降;慢性的睡眠缺乏会改变新陈代谢和荷尔蒙的功能,过早老化,肥胖高血压,记忆缺失 浅睡:10min ;f 和A 都较低的脑电波;身体放松,呼吸变慢,易被外界刺激惊醒;

偶尔出现“睡眠锭”(短暂爆发的,f 和A 都较大的脑电波):20min ;难被唤醒; 有时会有“睡眠锭”:40min ;f 持续降低,A 增大; 沉睡/深度睡眠: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功能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夜惊; 快速眼动睡眠(REM):与清醒时脑电活动相似,高f 低A 的脑电波出现;眼球开始

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时常伴梦境。

整夜睡眠经历4~5次睡眠周期T ,T~时间、年龄;多数快速眼动睡眠在睡眠后期,持续时间越来越长 表现:上床后很难入睡;容易惊醒,醒后很难再度入睡;时睡时醒,无法进入沉睡阶段,即使睡

眠后也没有恢复疲劳的感觉

①失律性失眠:由于生活程序突然改变,一时无法调整睡眠节律;eg :飞行时差 ②情性失眠:由于外在情境发生变化,暂时适应困难所致;eg:失恋 ③良性失眠/假性失眠:即心理上有失眠感,而事实上不缺乏睡眠。可能是对自身睡眠状态的解释方式或归因错误所致;

④药物性失眠:经常借助安眠药物睡眠而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药物依赖倾向 梦魇/噩梦:一种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内容吓人的梦;醒后能忆出梦中可怕内容,日间情绪压力 夜惊:一般发生在第三或第四阶段极度惊恐的梦,坐起、哭喊等躯体剧烈运动;多儿童期;推断与

神经系统和脑的成熟水平有关

定义:睡眠期某一阶段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心理活动

①“做梦是为了忘记”

②精神分析学家: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示,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

③生理心理学观点:梦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④认知观点: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

⑤非西方文化对梦的解释 起因:精神上的焦虑、现实的重新组合、身体的反应

梦不会影响大脑休息

梦游:是睡眠中自行下床行动,而后再回床继续睡眠,醒后对自己夜间的行动一无所知的怪异现象。 梦游者复杂活动;多为儿童(6~12岁),多数到成年后不治自愈;非严重病态、也不受情绪困扰。 梦话/梦呓:睡眠中说话的现象。

梦游和梦话都在沉睡阶段发生,而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即与梦无关。

意识 注意 觉察意识的 可接近性 功能 睡眠周期 5阶段 脑电图

EEG 90~100min 一周期 形成 因素 失眠 睡眠 障碍 睡

眠 解释 梦

定义: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类似睡眠而实非睡眠的意识恍

惚状态。一般通过催眠师的诱导(使被试的意识集中到一件事情上,而后悄悄接管下被试的意识)形成,催眠是一个系统的程序,用来引导出增强的易受暗示性状态。

生活中的类催眠现象:单调的、重复的刺激,都会让人产生催眠现象。

原因:可催眠性,受暗示性,易感性;个体对标准化的暗示做出反应并体验催眠反应的程度

过程:被试安静舒适状态,外界干扰最小→注意力集中到特定事物→平和语言引导暗示被试的感觉体 自我催眠:气功、瑜伽、祈祷、宗教仪式

心理治疗方面:改变错误的认知方式和内容;eg:酗酒、梦游、自杀倾向、过量饮食等

医学方面:控制疼痛、安慰剂效应;

犯罪侦破方面:测慌仪的应用等;

运动员训练方面:自我诱导、心像训练;

心理治疗:酗酒、梦游症、过量饮食、吸烟等。

医学:减少疼痛,控制疼痛。

犯罪侦破

运动

白日梦:思想开小差。有助于增强创造力,替代作用

幻觉:在一些不寻常的情况下,个体的意识会发生歪曲,看到或听到一些并不存在的事物;是在没有物理

刺激的情况下出现的活灵活现的知觉,是个体改变现实的一种心理建构

幻觉与错觉:幻觉是一种个体体验,不能与情境中的其他个体分享

应用 作用 催眠

第七讲 学习

定义: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的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定义:中性刺激和一个有意义刺激的相结合,从而使个体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

(条件刺激:声音) (无条件刺激:肉末) 儿童对牙医恐惧的文化差异

习得:有机体学会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中性刺激多次与无条件刺激相结合,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的过程。 泛化:与最初的条件刺激相似的新刺激也能够引起与条件反应类似的过程;条件反射泛化

:f 500Hz 附近 分化:有机体学会对某些特殊刺激做出反应;条件反射分化:只对f=500Hz 强化,其他泛化反应消失 消退:条件反应因无条件刺激的缺失而不断变弱(条件反射愈巩固,消退速度愈慢) 对抗性条件作用:应用经典条件反射作用来消除的一种矫正程序。华生帮助克服对小动物的恐惧 系统脱敏:按轻重强度程序将诱发反应的境遇呈现给患者,使之逐步习惯该刺激,消除敏感状态

:食物、水、性

eg :金钱、奖品、表扬。

eg :对任务的享受、对成就的满意。

2.被试动物的反应不由已知的刺激物引起,操作性行为(压杠杆或啄键)是获得强化刺激(食物)的手段;

3.反应不是唾液腺活动,而是骨骼肌活动;

4.实验目的不是揭示大脑皮层活动的规律,而是表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控制有机体的行为。 顿悟学习:在认知结构中将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产生顿悟的原因:1.一方面是由于分析当前问题情境的整体结构

2.心能利用过去经验的痕迹;心智具有组织力的作用,能填补缺口或缺陷,故服从知觉的组织律

位置学习:动物不仅习得关于目的物的意义,也习得关于刺激情境的意义.失去行走能力的鼠走迷宫 潜伏学习:由于缺少强化而没有在外显行为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学习。

内在强化:学期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形成预期,预期的被证实也是一种强化,即内在强化。

观察/替代/模仿学习: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实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2.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高原期:在复杂的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现象。

表现:练习曲线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上升,或者有些下降,在高原期之后,曲线上升

/积极的迁移/正迁移:已形成的动作技能对新技能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能促进

;或学会新的动作技能对已形成的动作技能的保持产生积极的影响的现象;

/消极的(抑制性的)迁移/负迁移:已形成的动作技能对另一些新技能的形成发生

消极的影响,即妨碍新技能的掌握的现象。

原理 应用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

条件

反射 学习的 认知理论 学

第八讲注意

定义: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而忽略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集中性: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深入下去。

与心理过程关系:

1.并非独立的心理过程,只是维持某种心理活动的指向,使活动不断深入;

2.本身不反映事物及其属性,注意时表现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情感体验、意志活动等心理

过程中、成为与这些过程相互联系的一种共同的特性;

3.不能离开其他心理活动而单独起作用;

4.注意表现在人全部的心理活动之中,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和组成部分之一。

区别:注意是心理活动或动作,意识是心理内容或体验;注意更主动和易于控制,决定意识的内容联系: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的内容比较清晰;注意指向的内容一般处于意识活动之中可控制意识状态:注意集中;

自动化状态:本身要求很少的注意,相应意识的参与较少;

白日梦状态:意识变化、注意极少,紧张性低;

睡眠状态:无意识,注意停止。

选择功能:大脑选择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作用;

维持功能:将心理活动维持到一定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

调节功能:完成人脑的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对象转移

种类

依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

定义: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人和动物都有的初级注意

刺激物特点:刺激的强度、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和刺激物之间的对比;

个体的主观状态:个体的需要和兴趣、精神与机体状态、知识经验;

缺点: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难以持久;易受主客观条件、尤其是客观刺激物影响

定义: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人类独具的高级注意

对活动目的和意义的深刻理解;

引起和保持的条件运用自我提醒和自我命令;

排除外界干扰,创造良好地工作条件。

定义: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

特征:兼具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既服从于当前的活动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意志和努力,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有利

形成条件:对活动浓厚的直接兴趣;活动的自动化

根据注意指向的对象:

环境/外部注意: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注意;伴随人的感知觉行为进行

自我/内部注意:对自己的身体、行为、观念的注意;与人的自我意识的活动联系在一起

根据注意的功能:

选择性注意:个体在同一时刻只对有限的信息给予注意而忽视其他信息;

意识指向并集中于一定的刺激;

警觉:在相对较长时间内个体对某种或某些试图检测到的特定刺激保持注意

搜索:主动、积极地寻找目标

分配性注意:个体能对几项不同的任务给予关注或能操作几项任务;

根据注意指向与集中的方向:

内源性注意/目标指向控制注意:自上而下的、由知觉者控制的注意;渐进发展,宽泛的注意→狭窄的集中外源性注意/刺激驱动注意:自下而上的、自动发生的、与当前知觉目标无关的注意,是观察者视野外部的

信息引起的注意定向;更少受认知负荷影响,能引起立即、快速、狭窄的集中被试可忽略内源性提示,无法忽略外源性提示

特点

注意与

意识

功能

引起原因

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

有意注意

(随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随意后注意)

交互抑制

定义: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的观察到对象的数量。 哈密尔顿,成人:黑色圆点:8~9;外文字母:4~6;几何图形:3~4;汉字:3~4

活动任务和目的:任务复杂或注意细节,注意范围小 影响因素 知识经验和情绪:知识经验丰富、整体知觉能力强,范围大

客观—对象特点: 对象集中、排列有规律,范围越大

定义: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

对象特点:刺激物的强度、持续时间、在时空上的不稳定性 主体身体状况和积极性、对活动的态度、意志力

注意的起伏:当人专注于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产生周期性加强和减弱变化的现象; 不随意、意识难以控制;正常的注意现象;可克服;可防止疲劳、提高注意稳定性

定义:注意不自觉的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任务而无关的事物所吸引的现象; 产生原因:无关刺激的干扰或单调刺激长时间作用

定义: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只有一种不熟悉 影响分配的难易的因素:同时进行的活动的复杂程度、熟悉程度、关联程度和自动化程度;

定义: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现象;

原来的注意强度:原来注意越集中,转移越困难

影响因素 新注意对象的特点:符合需要和兴趣,转移容易

个体的个性特点、对前后活动态度:自控力强善于及时转移

主观 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广度 影响因素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散(分心)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 品质

第九讲记忆

第十讲 思维与语言

定义: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 间接性: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产生:个体:语言→思维 人类?

思维的智力过程

思维的操作过程: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思维→表象、想像、概念、推理→问题解决

定义: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定义: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功能:预见、代替、调节机体生理活动、补充知识经验

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产生的想象; 有意想象: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再造想象:根据言语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粘合: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特征、属性、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

夸张: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突出某一方面特点略去另一些特点进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联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创造的新形象;

定义: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具体概念:按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 抽象概念:按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

合取概念: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形成的概念 析取概念: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 关系概念: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概念

定义:从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的过程; 三段论推理: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组成; 线性推理: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

条件推理: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

定义: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思

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按问题的明确程度:界定清晰的问题,界定含糊的问题;

按问题解决时,问题解决者是否有对手:对抗性问题,非对抗性问题; 按问题解决时,解题者相关知识的多少:语义丰富的问题,语义贫乏的问题;

知识的表征方式

定势: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积极、消极

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

动机:耶基斯—道德森定律;动机水平与解决问题的效率关系呈倒U 字形;

中等强度的动机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

情绪:积极情绪(乐观、平静)消极情绪(紧张、惶恐、烦躁、压抑)

概括性 特征

表象 种类 综合 过程 想象 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 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 分类 概念 分类 推理 问题的分类 问题解决

影响因素

直观动作思维:依赖于实际动作解决问题

形象思维:利用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

逻辑思维: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

辐合思维: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常规思维: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创造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新的思维成果

定义: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

创造性

结构性

意义性

指代性

社会性

个体性

人的发声器官的协同活动

呼吸器官(气管、支气管、肺):气流在其中发生冲撞和磨擦而发出声音

喉头和声带:声带中间的缝隙叫声门,气流经过声门引起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口腔、鼻腔和咽腔:形成不同形状的共鸣器,使气流通过时发出不同的声音

布洛卡区:运动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

威尔尼克区:接受性失语症

角回:语义性失语症~实现口语和书面语言的转换

分类

特点

发音机制

中枢机制

生理机制

第十一讲 情感、情绪

定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历史上统称感情; 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

情绪:感情过程;具有情景性、激动性、暂时性;

情感: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的特征:动力性、激动性、紧张度、强度

心境: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漫性);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应激:指人对某种以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情绪的表达:空间距离、身体姿势、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目光 测谎仪

基本情绪:快乐、悲伤和痛苦、愤怒、恐惧、厌恶 复合情绪:基本情绪的组合和叠加;eg :爱,焦虑,紧张,敌意,秋池,内疚,傲慢

焦虑:对不确定危险的泛化复合情绪;适度有利于提高效率激发潜能,过度会形成障碍;考场焦虑是一

种应激状态;紧张和焦虑都会阻碍记忆的提取过程

情绪二因素理论:情绪经验是一种两阶段的自我知觉过程的结果; 体验到生理的激发→为这个激发状态寻找适当的解释

唤醒的错误归因:对于自己的感受的起因做出错误推论的过程。

理论一:情绪是身体和内脏的感觉;

理论二:情绪是大脑和植物性神经的共同作用; 理论三:情绪,必须通过大脑皮层的认知评价才会产生。 方法选择:不损人害己为前提、适合自己为首选、悦己怡人为上选、经济方便为原则 直面问题:有序安排自己的生活,偶尔学会认错; 转换观念: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主体对此事件的解释和评价(自我观、人际观、世界观)所引起的; 自我训练:兴趣、活动、放松、、倾诉、营养;

定义: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情绪知觉、评估和表达能力;

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

理解与分析、习得情绪知识的能力;

调节情绪,以促进情绪与智力发展的能力

情绪的类别 情绪的种类 伴侣之爱 激情后细水长流的婚姻 浪漫之爱

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

承诺:维持爱情长久的意愿,彼此相守的誓言,共度人生的难关 空爱:只包括承诺,如古代指腹为婚、媒妁之言下的婚姻 亲密:彼此依附亲近的感觉,渴望内心的交流

喜欢:只包含亲密,如朋友般真诚相待

激情:浪漫情怀、强烈的情感和无法克制的思念 迷恋:只包括激情,单相思、一见钟情式狂热的爱情 荒唐之爱

激情下的承诺、“闪婚”

完美之爱 真爱的本质,理想化难以达到的完满状态

为解释情绪的本质性机制的几种理论 三大策略 情绪的自我调节 构成 情绪智力

第十二讲需要与动机

定义: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受社会条件制约,有社会性

按产生角度:自然需要(生理需要或生物需要)、社会需要(获得性需要):通过学习获得

按指向对象: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社会物质、精神产品的需要)

客观现实性:其产生建立在客观现实基础上,会随客观条件而变;其满足受客观条件制约

主观差异性:个体对机体内部或外界生活的要求的主观反映;需要的量、质上的差异

动力发展性: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结构,不会只停留在某一水平

整体关联性各种需要互为条件:精神(物质)需要的存在与发展以物质(精神)~为基础(条件

);

各种需要互为补充

:某需要未满足,可通过另一需要的满足保持个体相对的心理平衡;作用: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个体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个体倾向性的基础,个体心理活动的重要推动力.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体希望最大限度实现自己潜能的需要;其他需要都基本满足、最高层次。个性特征审美的需要:指人具有鉴赏美和创造美的需要。

认知的需要:指人探求知识、理解知识的需要。

:个体追求体现个人价值的需要。

自尊:个体对自己的尊重:自强、自信、自主、支配他人、胜任工作、取得成就等

他尊: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追求名誉、地位、尊严、威信、获得承认、引起注意欣赏归属与爱的需要:个体希望获得别人的爱和爱别人的需要;即希望与人交往,并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

安全需要:对安全的环境、恒定的秩序、避免伤害和威胁的需要;喜欢稳定的工作,注意食品药品卫生

生理需要:维持个体生存与种族繁衍的需要;最基层的需要:食物、空气、睡眠、性、母性等.

如果所有的需要都得不到满足,有机体就会被生理需要所支配.

①人的需要都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②层次越低的需要强度越大,人们优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再

依次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

③需要的产生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是波浪式地推进的,在低一级

需要没有完全满足时,高一级的需要就产生了,而当低一级需要

的高峰过去了但没有完全消失时,高一级的需要就逐步增强,直

到占绝对优势。

积极意义: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对建立科学的需要理论、实践影响

消极意义:①马斯洛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称为基本需要,并认为它们与生俱来,需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成熟的过程,这严重低估了环境和教育对需要发展的影响;

②强调个体优先满足低级需要,忽视了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

定义: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的动力。

需要:基础

内驱力:生理需要引起,推动个体为恢复平衡的唤醒状态

诱因:动机的外部条件

情绪:放大或增强作用

种类: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原始动机与习得动机

主导动机与次要动机;有意识的动机与无意识的动机;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具有一致性:个体活动/活动对象/活动的显著性动机性质、内容、强度

并非一一对应:同动机不同活动目的、同活动目的不同动机

一般动机与活动效果一致,生活中往往不一致

种类

特征

影响因素

推测

动机与行为

动机与学习效率

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解决困难任务时所需要的最佳动机水平要低于解

决容易任务时所需要的最佳动机水平。

意志:有意识地确定目的,调节和支配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准备阶段:确立行动目的,选择行动方案,作出决策。

执行阶段:坚定地执行既定的计划,克服那些妨碍达到既定目标的动机和行为,不断审视既定的计划,以便及时修正计划,保证目标的实现。

双趋冲突:两个对个体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但双不能兼得时形成的内心冲突;择偶、择业

双避冲突:两个对个体不利的目标都想回避但不得不选择其一时的内心冲突;贫穷与吃苦

趋避冲突:同一目标既有利又有害,即想追求又想回避的内心冲突;甜食与肥胖、再婚者的心理

多重趋避冲突:对两个目标均形成趋避冲突;改行与跳糟

意志的品质: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力

受暗示性优柔寡断动摇性,刚愎、扭曲任性、怯懦

意志行动中的挫折: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和情绪反应。

挫折情境:干扰或阻碍意志行为的情境

形成——主观因素:生理、心理(过高志向水平、不当的自我估计、挫折承受力);

客观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挫折认知:关键;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态度和评价

挫折行为:伴随着挫折认知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消极和积极的情绪性反应、个性变化)面对挫折:接受现实,承担责任→区分失败类型(方向错误、方法失误)→做决定→在行动中体会胜任和愉快每个人经受的压力的数量,取决于他对情景的解释;挫折感来源于目前没法应对的问题

可改变VS不可改变的挫折感: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改变这种情景?

②其他的什么人能做些什么来改变这种情景?

③做什么能回避或者减少情景的压力?

问题中心VS情绪中心应对:情形可以被改变→问题聚焦应对

情形不易被改变→情绪聚焦应对

问题中心应对:产生一些选择;结果的期望;给选择排序

情绪中心应对:说句幽默、看轻重要性、注意力转移、寻求他人帮助、相信自己、抽烟喝酒

挫折教育

意志行动中

的动机冲突

心理挫折

最有效:适合那个情景的应对策略

但任何给定的挫折情景在不同的时间,两种应对

方式都需要

第十三讲 人格

成因:生物遗传、社会文化、家庭环境、早期童年、自然物理因素

定义: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

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气质+性格+自我意识 外在人格品质+内在特征

基本特性:综合性、稳定性、独特性、功能性

整体性:各方面不孤立、联系;其中任何因素改变都会引起其它因素改变;

人格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整个人的活动,是个人的整体机能的实现。

多重人格: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碍;在个体内存在十几个或更多种独特的人格,每一个人格

在一特定时间占统治地位;它们彼此之间独立、自主,并作为一个完整的自我而存在。

独特性:表现为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价值观、信念、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差异性。 共同性:某群体、某阶级或某民族在一定的群体、生活、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共同的典型心理特点。 稳定性: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景的一致性。

区别不同人的精神面貌,推测他在某种情况下的行为表现

可变性:稳定性是相对的→人格可塑性

生物性:人自然的生物特性的基础~人的生物特性影响人格发展的道路方式,决定人格特点形成难易。 社会性:人的生物特性并不能决定人格的发展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人格的理论:

弗洛伊德:前期~人格化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后期~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荣格:人格中含许多概念,每一概念都反映一种内部力量、都有对立的另一概念,对立双方构成一个人格单元

人格是处于动态平衡中的各种(阴阳)对抗的内在力量形成的“集群”——分析心理学

阿德勒:自卑感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奥尔波特:特质是人格的构造单位;每人3种:根本、核心、次要特质,特质之间相对独立又彼此重叠; 有相对持久性和动力性,能引导行为,造成行为的一贯性;个体独特性的来源;对不同人,不同特质作用不同。 卡特尔:人格特质是人格结构的基本单元;分析人格特质的特点→个体的人格结构

按人格特质的独特性——独特特质和共同特质 按人格特质的层次性——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艾森克:人格由精神质、内外倾性和神经质(情绪稳定性)等三个基本维度构成。

根据两个维度的分析可把人分成稳定的内倾型、稳定内外倾型、不稳定内倾型、不稳定外倾型。 居中间位置的人占多数,只是少数人属极端典型的类型。

大五人格理论:

:好交际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丰富对含蓄;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

:烦恼对平静,不安全感对安全感,自怜对自我满意;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 :富于想象对务实,寻求变化对遵守惯例,自主对顺从;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慧

:热心对无情,信赖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合作;信任、利他、直率、谦虚、移情

:有序对无序,谨慎细心对粗心大意,自律对意志薄弱;胜任、公正、条理、 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 定义:心理活动在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典型而稳定的动力特征,它是与

生俱来的,反映了人格的自然属性. (天赋性)

心理指标: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外倾性(情绪兴奋性强)与内倾性。 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A 型人格:时间紧迫感、长期亢奋状态、多面出击

B 型人格:悠闲自得、不爱紧张、一般无时间紧迫感、不喜争强、有耐心、能容忍

C 型人格:压抑愤怒,过分合作,没有主意目标,不确定性多,过分有耐心、能容忍,尽量回避冲突,屈

从权威,不表现负面情绪——癌症的发生、恶化

人格障碍: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特有的行为模式且对环境适应不良,甚至达害人害己的程度

通常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人早期,并持续到成年后甚或终生;

表演型、偏执型、边缘型、反社会型、强迫型、自恋型、分裂样型、依赖性

特征

第十四讲常见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

健康:指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指疾病或病弱。

WHO心理健康标准: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有良好状态,包括智力发育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坚强,行为规范协调,精力充沛,应变能力较强,能适应环境,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经常保持充沛的精力,乐于承担责任,人际关系协调,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一致。

(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与愉快、行为协调统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适应能力)

心理学概论复习大纲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1、心理的本质: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对客观现 实的反映是主观能动的。 2、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意志等构成的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 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它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是物质发展最高阶段的产物,也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 3、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和指标。行为的复杂性是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 的。 4、常见的心理现象: ?认知活动: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具体的形式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整体及其关系的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却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 注意是指人脑对外界刺激信息的选择以及对所选择信息的指向和集中。 人类不仅能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作出反应,而且还能对过去曾经作 用于感官的刺激作出反应,并且能储存和积累过去的各种行为经验。这 就是人类的记忆活动。 ?情意活动: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一方面,情感是个体存在状态的一种反映;另一方面,情感对人的认知 和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定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 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需要和动机: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反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 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 稳定的心理特征。(脾气、秉性)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行 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5、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个性心理也成人格,是指 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6、总而言之,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认知活动、情意活动和个性心理三个主要 方面。 7、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这 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的母体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8、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9、心理学的主要任务: ?描述与测量: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是心理学研究最基本的目的。 ?解释与理解 ?预测

《心理学》复习提纲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两学培训《心理学》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1.心理学: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3.个性差异:一般指个别差异,即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能力、性格、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4.个性心理特征:个体身上经常表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有意后注意:有意注意转化为无意注意过程中的注意形式,此时的无意注意仍然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只不过不需要意志努力。即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6.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观察到对象的数量。7.感觉阈限: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P82感觉是由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某种感官引起的。但是,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做出反应,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就称之为感觉阈限。 8.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10.记忆: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 11.思维: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借助语言、表象和动作实现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12.发散思维:一种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索新的远景,去追求多样性的思维。 13.动机: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14.迁移作用: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5.定势:未被意识到的对一定活动的准备状态,通过这种活动可以满足某种需要。 16.想像: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 17.意志:(意志过程):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18.个性:指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它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19.需要: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20.兴趣: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 21.能力: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的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中。 22.气质:一种不为活动目的和内容改变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23.气质的动力性特征:不是推动着进行活动的心理原因,而是使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稳定的动力特征。 24.性格:我国心理学界倾向把性格定义为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二、简答 1.心理学的任务P8

心理学复习提纲

心理学复习提纲 1、德国的心理学家冯特把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科学。人们为纪念冯特对 心理学的贡献,把他位于莱比锡大学建立的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做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构建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是冯特和他的学术铁钦纳。 3、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反对构造学派的观点,创立了行为主义。 华生一打婴儿论: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巨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体现了华生认为可以通过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4、奥地利的弗洛伊德从自己的医疗实践中发展了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同时也建立了精神 分析的学说。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5、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他总是和心理过程紧密联系着,而不能离开心理 过程而单独存在。(判断题或者选择题) 6、根据注意过程中有无预定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可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无 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7、注意的品质:广度、稳定性、转移、分配。 (注意的广度也称为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稳定性是指对一定的事物或者一类活动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转移时人们根据新活动、新任务,及时、有意地调换注意对象,即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分配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心二用。) 8、引起感受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同一感觉之间的作用中的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 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的适应。通常,强刺激可以引起感受性降低,弱刺激可以引起感受性提高。此外,一个连续的刺激可引起感受性下降,例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1、联觉: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是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例子:冷暖色调的对比。 2、补偿:感觉补偿的作用是某种感觉丧失之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弥补。例子:盲人的触觉 9、知觉的四个基本特征: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10、记忆的种类:按内容分类可以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以及动作记忆。 11、记忆的三种系统(根据记忆活动的特点、加工形式和记忆内容保存时间的长短)分为: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保持时间大约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又称工作记忆,既接受来自瞬时记忆中的信息,也从长时间记忆中提取信息进行加工。例子:记电话号码。)、长时记忆。 12、德国著名学者艾宾浩斯对遗忘作过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进程是先 快后慢的。 13、当学习程度达到150%,遗忘的速度就会变慢。 14、再认和回忆,回忆又称再现。再认是指过去经历的事物再次出现,能够把它识别并确认 的过程,影响再认的因素有1是对事物识记和保持的程度,二是当前出现的事物和经历过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程度的影响。再现和回忆是我们提取信息的两个过程。 15、思维的种类: 根据思维的发展水平或思维活动的凭借物不同分类分为: 动作思维:也称为操作思维或实践思维,是依靠感知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的思维,是思维发展的最初形式。例子:家电修理人员一边拆卸电器,一边思考、查找电器故障

心理学史复习提纲_1

---------------------------------------------------------------最新资料推荐------------------------------------------------------ 心理学史复习提纲 心理学史复习提纲应用心理学专业 11 级心理学发展概要 课程考试复习提纲 1 、对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一 个短暂的历史的理解(82) 漫长的过去指人类自古以来就对人的 心理有所揣摩、思考和研究,这种思考和研究往往是基于哲学层面的。 短暂的历史指人类真正将心理学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的历史很短。 2 、你对心理学学科属性的理解(18) 有人归结为社会文 化的产物,即人的心理是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特别是通 过语言交流产生的,心理学必须研究文化和社会交往对人的影响, 因此心理学又称为交往之学 3 、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动因(44) 1 人类的好奇心 2 认识到认识自己是最大的知识 3 思想与知 识整合的需要 4 心理学家的生存需要 5 多学科研究的推动 4 、机械论精神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309) 1. 人的心理就像一 部精准的机器,按照一定的秩序而活动,而这些心理活动在时间上 的展开便构成了前因与后果的关系 2. 人的活动是受机械法 则控制的 3. 人是机器意味着人有被观察、被实验和被测量的 可能性 4. 人具有自然的属性,人的规律符合自然的规律 5. 人了解自然的方法和工具可以运用到对自己的了解上 6. 实验 心理学的产生恰恰以此为基本前提 7. 具体体现在重视观察和实 1 / 16

验以及精确的量化 8. 建立了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使得人类 对世界各种现象的研究统一于叫做科学的名义之下,做到有规可循, 从而肯定了科学的地位 9. 使人看到了人与自然抗衡的力量,人 有了重新估价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价值的需要 10. 机械论精神 强调知识必须是精确的,经验观察必须经过数学分析才可靠 5 、 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派关于人的心理的统一性和整体性的思想 6 、 家庭与身世对于心理学家思想的影响 7 、欧洲哲学家和心理学家 对善与知的关系的论述 8 、苏格拉底关于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 尺度的思想(189) 1. 他认为感性世界常变,由此得来的知识是 不确定、不可靠的,只有深入人心灵深处才能找到永恒的真理, 进而提出认识你自己 2. 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 3. 这就将人的精神世界中很重要的特质理性上升为世界的中心, 将知识、特别是经过逻辑验证的严密知识视为人生的追求、视 为一个人的美德,因而有知识即美德的名言 9 、柏拉图关于学 习的论述(208) 1. 那么人如果想获得理性就要靠学习,而学习 就是唤醒沉睡的理性,也就是回忆 2. 所以学习就是回忆 3. 柏拉图认为只有尽量地净化肉体的污染才能更近地接近知识,最彻 底的净化是灵魂与肉体的完全分离,最高的智慧只有在死亡之后 才能达到 4. 因此回忆是死亡练习 1. 2. 3. 4. 5. 6. 1. 2. 主张按自然生活自然指自然的理性规律 按自然生活就是服从命运,服从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因为每个人 的角色就是每个人的命运人不能改变或控制命运,却可以控制对命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

填空: 1.主试通过指导语对被试的影响 2.费希纳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三种感觉测量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均差法这三种方法虽然关注的只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感觉,但它们第一次将人类的心理现象量化地表达出来,使人们有可能对人类心理进行实验研究 3.心理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例量表 名词: 1.实验者效应:主试者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者,使他们的反应符合实验者的期望。 2.双盲:实验者与被试均对实验处理的类型和实验预期的结果一无所知。 3.实验的自动化:被试尽量不与人接触,被试通过计算机或者其他设备做实验。 4.单盲:被试不知道自己正在参与实验或者不知道自己所处的实验处理组。 5.掩饰情节:在研究过程中对实验程序进行似是而非的解释,不告诉被试真正实验的假设,目的是不让他们猜测实验假设。 6.要求特征(需要特征):被试会自发地对实验者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 7.安慰剂效应: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8实验效度: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程度。9实验的内部效度: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10.实验的外部效度:实验研究的结果能被普遍推论到实验情境条件以外的程度。11.被试间设计:每个被试(组)只接受一种实验处理,对另一被试者(组)进行另一种实验处理,故又称独立组设计。12.被试内设计:把相同的被试分配到不同的自变量或自变量的不同水平下(实验处理),也叫单组实验设计 13.混合设计是指在一个研究中有些自变量按组内设计安排,有些自变量按组间设计安排 14.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15绝对感受性:对物理刺激的最低强度的感受能力。绝对阈限与绝对感受性在数值上呈反比。16.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差别。17差别感受性:对物理刺激强度变化的最低强度的感受能力,也叫最小可觉差。差别阈限与差别感受性在数值上呈反比。18“开窗”实验:直接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像打开窗户一样,较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 简答: 费希纳对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影响:联系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1860年提出了用以了解人们对刺激量的心理经验(即知觉大小)的费希纳定律,公式为:S = KlogR (1)奠定了心理学中的一个新兴分支----心理测量学----的基础。(2)发展出了新的心理物理学方法----信号检测论。 被试内设计的优缺点: (1)优点:1、组内设计需要的被试较少。2、组内设计方便、有效。3、组内设计适用于特殊被试群体。4、组内设计消除了被试的个别差异对实验的影响。 (2)缺点:1、顺序效应。2、多次实验处理,导致被试的疲劳、厌倦等情绪。3、不能用来研究某些被试特点自变量之间的差异。4、对实验条件需要较长恢复期的实验,要防止间隔内偶然发生的事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混合设计的基本方法:(1)先确定实验中的被试间因素和被试内因素,将被试按被试间因素的水平数随机分组(2)每组被试接受被试间因素的某一处理水平与被试内因素所有处理水平的结合。

福建省高教自考《心理学史》课程考试大纲笔记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 《心理学史》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心理学史》是是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够了解西方心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掌握心理学发展的思想、理论以及历史规律,提高考生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考生重点掌握考试用书的绪论、第一篇(第一章至第十一章内容),教材其它内容只作一般了解,不作考核要求。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如果说普通心理学是对心理学研究范围和内容的横向展开,那么心理学史则是从纵向探讨心理学思想或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与规律问题。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心理学与心理学史的关系;初步了解心理学史的范围与内容;认清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明确关于心理学史的编撰学原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心理学与心理学史 识记:(1)普通心理学是对心理学研究范围和内容的横向展开,那么心理学史则是从纵向探讨心理学思想或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与规律问题。 (2)以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心理 学的历史被划分为两大时期:实验心理学建立之前的漫长前科学心理学时期 和实验心理学建立之后的科学心理学时期。 (二)心理学史的范围与内容 识记:本书涉及的心理学历史与体系,包括三部分内容:西方心理学史(研究西方国家中作为主流心理学存在和发展的历史)、中国心理学史(包括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和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史)和苏俄心理学史(包括苏联和俄罗斯的心理学,包括十月革命前俄国的、苏联时期及现在的俄罗斯的心理学) (三)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 应用:(1)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理解心理学的现在和未来 (2)心理学史为心理学提高了一种整合力量 (3)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提高理论素养 (4)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培养健康怀疑与批判精神 (四)心理学史的编撰学原则 理解:(1)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 (2)现实主义与历史主义 (3)内在历史观与外在历史观 第一编西方心理学史 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古代西方哲学的心理学思想;明确近代西方哲学的心理学思想;初

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2013级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专题一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 1.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的过程 2.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行 3.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5.心理发展各个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6.心理发展是逐渐分化和统一的过程 二、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1、遗传决定论:创始人高尔顿、格赛尔提出“成熟论”(遗传决定论者由于片面强调家庭出身,过分夸大先天遗传的作用,因而忽视了后天环境和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影响,这正是其观点的致命之处。) 2、环境决定论:洛克“白板说”、华生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环境决定论的根本错误在于否认心理反映的主观能动性,否认心理发展的因作用,片面强调和夸大了环境和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一种机械主义的发展观。) 3、二因素论:德国心理学家斯腾、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只是把遗传和环境的效果简单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一种调和与折中的观点,缺乏实质意义上的理论发展) 4、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遗传、环境、教育三者的关系。①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一个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②社会环境与教育在一点条件下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③个体心理发展动力是通过在活动中产生的心理矛盾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为:外因是表发的条件,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因起作用。)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重点各阶段的基本功能特征及基于此理论的教学方法: 1、核心:主题相互作用的儿童发展心理学 2、认知阶段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0—2岁左右) B、前运算阶段(2—7岁) 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D、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 a.基本功能特征:能做抽象思维、能按建设验证科学法则解决问题、能按形式逻辑的法则思维问题。 b.形式运算阶段(中职学生处于阶段)的认知的三个特征:假设—演绎思维、抽象思维、系统思维。 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学方法:活动法、自我发现法、认知冲突法、同伴影响法 4、认知结构: 格式或图示:本能动作遗传性(基本动作) 同化:在格式或认知结构为基础吸收新经验的历程 顺应:认知结构由于受到被同化刺激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平衡:由于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均衡所导致的主体结构之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适应状态 四、理解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论,重点识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理解: 1.最近发展区(概念):是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与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能达到的水 平,两种水平之间的一段差距,即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理念重要的是发挥教学对发展的主导作用,走在儿童发展前面。 2.最近发展区的启示:教学的着眼点应放在最近发展区,即教学应走在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前面;

认知心理学 复习提纲(经典实验)

Sternberg的记忆扫描(memory scanning)实验(连榕P87)短时记忆中信息的提取(检索)是指把记忆项目从短时记忆中回忆出来。关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问题,Sternberg用记忆扫描实验进行了研究。他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每次实验中,首先给被试呈现一系列的记忆项目,如1――6个数字、字母等。(低于短时记忆的记忆广度)每个项目的呈现时间为1.2秒,呈现完毕后2秒,进行测验。测验项目一半是原记忆项目中的项目,一半不是原项目,前者让被试做“是”反应,后者让被试做“否”反应。 在这个实验中,反应时(从呈现测试刺激到被试作出“是”或“否”的反应时间)为提取的心理历程提供了一个客观指标。Sternberg认为被试的反应时由三个阶段构成,第一个阶段是编码阶段,被试把测验项目表征在工作记忆中;第二个阶段是比较阶段,把记忆项目从工作记忆中提取出来与测试项目进行比较;第三阶段是反应阶段,在比较的基础上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这三个阶段所获得时间的总和就是反应时。另外,Sternberg把识记项目的数量作为唯一的实验变量,并认为记忆项目的多少对比较阶段影响很大,而对编码阶段和反应阶段影响较小。 1平行扫描与系列扫描的假设 Sternberg推断,考察被试者反应时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被试在被试在短时记忆中比较信息的方式。即平行扫描还是系列扫描。 平行扫描是指被试能在同一时间内把测验项目与记忆项目同时进行比较。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所有的记忆项目被一次检查完毕,因此记忆项目的多少对反应时没有影响。 系列扫描是指被试把测验项目同记忆项目一个一个的进行比较,在这种情况下,随记忆项目的增加,反应时也会增加。 按Sternberg的看法,系列扫描又分两种方式,一是完全的系列扫描,一是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 在完全的系列扫描情况下,无论是“是”反应,还是“否”反应,测验项目要与记忆项目中的每一个项目进行比较,而提取和比较每一个记忆项目都需要时间。因此,随记忆项目的增加,反应时将以一个恒定的速度增长。 在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情况下,一种可能是,被试在发现某个记

职业心理学-复习大纲

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 王锋 email: fwa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df4032732.html, 职业心理学 第一讲:导论 ●Work /job 工作 ●Occupation 职位/职业/岗位 ●Career 职业/生涯/事业 ●V ocation 使命 一、职业与职业的特征 1.什么是职业? ●工作(job):有目的,有结果(价值)的,需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而且持续一定时间的活动。 ●职业(occupation):指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进行的某一类确定的独立于个人的工作活动。 ●职位、岗位(position):指在一个组织中个人所从事的一组任务,有一系列重复出现或持续进行的任务相伴随 的一个工作单元。 ●生涯(career):是一个人工作、职位的变化及职业理想实现的整个过程,是终生职业经历的模式。 2.职业的特征 (1)同一性(2)差异性(3)层次性(4)基础性 (5)广泛性(综合)(6)时代性 生涯特点(金树人2007):1、方向性2、时间性3、空间性4、独特性5、现象性6、主动性 3.个体的生涯心理结构:三个相辅相成的系统。 导向系统(职业价值观、世界观、职业伦理);动力系统(职业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功能系统(气质、性格、能力) 二、职业心理学与职业心理咨询 1.职业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的分支。研究与人们选择、从事和改变职业有关的个体差异和特点的一们学科。 内容:职业选择与职业平衡,职业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职业选拔、指导与咨询。 2.职业心理咨询: 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为个体提供寻找职业以及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适应性问题的建 议、信息与帮助的互动过程。本质:互动过程 三、职业心理学的发展 1.职业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1908年美国弗兰克·帕森斯(PARSONS)教授开设波士顿地方职业局,标志着职业心理学诞生,帕森斯因此被誉为职业心理学之父。 2.职业心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三大阶段:应用心理学阶段:个体自我发展;心理动力阶段:关注个体需求、性格、价值观;非直接阶段:提供全面信息 3.我国职业发展变化的趋势:第一,社会分工变革在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新职业种类涌现出来。 第二,分布在第三产业中的职业比重继续不断增加。 第三,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职业结构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将发生变化。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活动 1.心理学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 ○2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的开展心理影厂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二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1) 神经系统的结构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才能得到的知识技能、经验

实验心理学2复习提纲

实验心理学 2 复习提纲 考试范围: 第六章至第八章,第十至十四章 考试题型: 1. 单选题(10分,共10题) 2. 多选题(10分,共5题) 3. 名词解释(20 分,共4 题) 4. 填空题(10分,共5题) 5. 简答题(20分,共2题) 6. 论述题(12 分,1题) 7. 实验设计题(18 分,1题) 第六章:知觉 什么是月亮错觉?如何解释?月亮错觉是指月亮刚刚在地平线升起时看起来比在天顶时要大,而实际上月亮在这两个位置上的大小是相同的(即直径保持不变),此时月亮与地球的距离也是相同的。解释: 1. Boring 和Suzuki 提出,观察到的月亮大小受到此时眼睛和头形成的相对角度的影响。根据注视 角假设,月亮错觉的产生是由于随着月亮升起时角度的变化,观察者头和眼睛的相对位置也有所改变。 2. Ptolemy 提出基于知觉因素的显见距离假设,认为:通过一个充满物体的空间来观察一个物体 时,会觉得此时观察的物体比实际上处于相同距离但通过空旷的空间观察到的物体更远。当月亮在地平线和天顶时,其大小实际上并未发生变化,因此在这两种情况下,月亮投射到视网膜上的视像大小是相同的。但是,根据显见大小和显见距离之间的线性正比关系,较远的物体看起来要大一些,所以,看起来离观察者更远的地平线月亮比在天顶时大。 3. Restle 提出相对大小假设,认为:我们感觉到的物体的大小不仅依赖于物体在视网 膜上视像的大小,而且还依赖于物体当时所处的视觉环境。物体相对所处的环境范 围越小,物体看起来就越大。由于月亮在地平线时所处的空间相对较小,在天顶时 所处空间较广阔,因此,地平线的月亮看起来比较大。

心理学复习提纲

1、心理学诞生得标志: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冯特被誉为“心理学始祖”、“心理学之父”;学生:铁纳钦 2、华生就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得代表人物。 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 4、罗杰斯与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 5、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 6、根据注意就是否有预定目得与意志努力,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7、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就是指事先没有目得、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得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得原因:一、客观刺激物本身得特点①刺激得强度(包括绝对强度与相对强度)②刺激物得新异性③刺激物之间得对比关系④刺激物得运动变化二、人得主观因素:①个体得需要与兴趣②已有得知识经验③人对事物得期待④人得身心状态 9、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定目得、需要一定意志努力得注意。 引起有意注意得条件(规律性):①加深对活动得目得、任务得理解; ②培养稳定得间接兴趣③合理地组织活动④用坚强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11、有意后注意(最高级、最难形成):就是有预定目得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得注意。 12、注意得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与监督功能 13、意识学说:1、冯特得意识心理学;2、詹姆斯得意识流理论;3、维果斯基学派得意识观; 14、无意识:主体没有意识得心理过程,心理活动与心理状态得总与; 15、无意识学说: (一)弗洛伊德得个体无意识理论(过于强调无意识得作用) 人得心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本我,处于心灵得最底层,只知道按照“快乐原则”行事,就是人得各种行为得最后根源与决定因素;第二层为自我,就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得实际条件来调节自己行为得意识,按照“现实原则”活动;第三层为“超我”,处在人格结构得最高层,就是道德化、理想化得自我,它以社会习俗与道德原则为标准,压制本能得冲动,不顾现实得利益得失,按“道德原则”行事。 (二)荣格得集体无意识理论 包括个人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主要) (三)弗洛姆得社会无意识理论 社会无意识就是由社会不允许成员所具有得那些思想与情感所组成,主要就是指普遍得精神在社会中受压抑得部分。 16、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得客观事物得个别属性得反映

心理学史复习提纲

应用心理学专业11级“心理学发展概要”课程考试复习提纲 1 、对“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的理解(82) 漫长的过去指人类自古以来就对人的心理有所揣摩、思考和研究,这种思考和研究往往是基于哲学层面的。 短暂的历史指人类真正将心理学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的历史很短。 2 、你对心理学学科属性的理解(18) 有人归结为社会文化的产物,即人的心理是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特别是通过语言交流产生的,心理学必须研究文化和社会交往对人的影响,因此心理学又称为交往之学 3 、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动因(44) 1 人类的好奇心 2 认识到认识自己是最大的知识 3 思想与知识整合的需要 4 心理学家的生存需要 5多学科研究的推动 4 、机械论精神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309) 1.人的心理就像一部精准的机器,按照一定的秩序而活动,而这些心理活动在时间上的展开便构成了前因与 后果的关系 2.“人的活动是受机械法则控制的” 3.人是机器意味着人有被观察、被实验和被测量的可能性 4.人具有自然的属性,人的规律符合自然的规律 5.人了解自然的方法和工具可以运用到对自己的了解上 6.实验心理学的产生恰恰以此为基本前提 7.具体体现在重视观察和实验以及精确的量化 8.建立了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使得人类对世界各种现象的研究统一于叫做科学的名义之下,做到有规可循, 从而肯定了科学的地位 9.使人看到了人与自然抗衡的力量,人有了重新估价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价值的需要 10.机械论精神强调知识必须是精确的,经验观察必须经过数学分析才可靠 5 、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派关于人的心理的统一性和整体性的思想 6 、家庭与身世对于心理学家思想的影响 7 、欧洲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善与知的关系的论述 8 、格拉底关于“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189) 1.他认为感性世界常变,由此得来的知识是不确定、不可靠的,只有深入人心灵深处才能找到永恒的真理, 进而提出“认识你自己” 2.“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 3.这就将人的精神世界中很重要的特质—理性上升为世界的中心,将知识、特别是经过逻辑验证的严密知识 视为人生的追求、视为一个人的美德,因而有“知识即美德”的名言 9 、柏拉图关于学习的论述(208) 1.那么人如果想获得理性就要靠学习,而学习就是唤醒沉睡的理性,也就是回忆 2.所以学习就是回忆

运动心理学复习提纲

运动心理学复习提纲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心理现象(主要是人类心理现象),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以及能力和人格(个性心理特征)三大方面,及其对行为之影响的科学。 心理学研究对象:个体心理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2)情感过程:人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3)意志过程:控制行为、克服困难的过程 2.个性差异 1)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兴趣、动机、理想和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稳定性:能力、气质和性格 3)自我意识:人对自身的觉知与体察:自我认识、体验、控制 ●运动心理学:研究体育运动活动中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运动心理学研究内容: 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的心理过程及人的个性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研究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 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 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状态问题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1.竞技运动领域:心理评定,心理选材,心理训练 2.体育教育领域:掌握运动技能,增进心理健康 3.大众健身领域:体育锻炼动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动机: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 ●动机作用:动机对人的行为具有起动、调节、维持和制止的作用。1.选择行为的定向功 能2.激发行为的始动功能3.促进行为的强化功能4.持久行为的维持功能

●动机理论: 1.认知评价理论:每一事件均具有两种功能,即与自我决策感相关的控制功能和与能力感 相关的信息功能。 2.自我效能理论: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持的信心和期望,或者对自 己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具备的潜能的认识。 3.目标定向理论:分为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前者关注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后者关注自 己与他人相比的成绩。 ●运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一、满足运动员的各种需要 二、合理运用强化手段 三、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直接激发动机 四、变化训练比赛环境,间接激发动机 五、给予自主权,培养责任心 六、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唤醒:指有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焦虑:指由于不能克服障碍或不能达到目标,而体验到身体和心理的平衡状态受到威胁, 形成的一种紧张、担忧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成分:生理唤醒;情绪体验;威胁、不确定性、担忧的认知表征 原因:三不知,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不知道别人期望自己做什么,不知道最好的行动方针是什么 分类: 状态焦虑:一种短暂的情绪状态,特点是由紧张和忧虑所造成的一些可意识到的主观感受,也是高度的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 特质焦虑:一种人格特征,即在各种情境中产生焦虑反应的情绪倾向和行为倾向。 躯体焦虑:焦虑的生理特征,直接由自发的唤醒引起,通过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心出汗、肠胃痉挛以及肌肉紧张表现出来。 认知焦虑:焦虑的认知特征,由对内外刺激的评价引起,是含有担扰性视觉表象成分的一种不愉快感受。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科学研究的特征:目的性、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 *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①研究对象特殊性; A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有意识、有心理的有机体——人,具有思想、情感、意志及特殊的气质、性格与学习能力;既是生物实体,也是社会实体;心理具有发展性和个体差异性。 B涉及的各种变量多且复杂,难以精确地解释和预测;不能对研究对象做出精确控制与操纵。C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即主体与客体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类活动。 ②研究过程特殊性; A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研究对象控制与操纵欠精确;变量多且设计复杂、精细;易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 ③研究方法特殊性; A需要符合伦理性原则。 B“黑箱方法”,难以准确描述脑内心理活动的具体过程与变化。 C难以进行严格的控制实验,较难确认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心理研究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客观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伦理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方法分类: ①按数据形式分: A量化研究:研究涉及到可量化的变量,并且研究结果中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一种数量化的方式来呈现。 B质化研究:研究涉及的是难以进行量化的材料,研究的结论也常常是描述性的。 ②按研究目的分: A因果研究B相关研究 ③按对变量的干预情况分: A真实验研究B准实验研究C非实验研究 心理学研究设计方法: 变量数据获得方法:

实验法研究心理现象标志:费希纳1860年《心理物理学纲要》 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威廉冯特1879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理论研究:它主要通过理论论证、列举材料、总结分析等方式对心理现象或规律提出新的见解。如青少年早恋心理分析、教师心理健康及调适、试论心理健康教育运作模式等。 描述研究:它主要通过观察、访谈、案例分析(个案)等方式获得事实材料(证据)以表明或证明关于心理现象与规律的看法。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观察研究、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访谈研究、注意力不集中儿童的个案研究等。 实证研究:它主要通过测评、实验等方式获得数据材料以表明或证明有关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的看法。如不同类型学校学生自信心状况研究、教师期望改变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实验研究等。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多样共存 新特点:研究思路的生态化、研究方式的多分支化、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研究结果的数学化、研究过程的计算机化 心理学研究基本环节: 1、问题的提出与课题的确定 2、文献的查阅与综述 3、研究类型的选择 4、变量的确定和控制 5、被试的取样 6、研究的实施 7、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8、结论的获得及其适用性 理论:一种能解释某些现象的具有逻辑关系的肯定陈述,是由一定的科学概念、概念间 的关系及其论证所组成的知识体系。即对一系列抽象变量之间可能关系的描述。 归纳:由事例出发形成理论 演绎:由理论出发形成假设 研究就是检验假设,修改理论的过程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及复习重点

第一章导论第1、2节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认知活动:是人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2.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独特的心理面貌。 3.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不需要任何学习和训练就可以实现的反射。 4.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为适应环境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 二、判断题(错的打“×”,对的打“√”;每小题1分,共15分,并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1.人的行为也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Y 2.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自身的态度体验。Y 3.意志是人的意识的能动方面,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心理表现。Y 4.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思维。N 5.人的心理活动都是在个人自我觉察的情况下进行的。N 6.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Y 7.个性倾向性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趋向和动力系统。Y 8.人的言语活动是人的一种重要而特有的行为反应形式。Y 9.人内在生理性的反应不属于人的行为。N 10.人的心理、意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N 11.心理是脑的机能,只要有人脑就有人的心理。N 12.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发生于单细胞动物。N 13.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干、间脑、小脑、大脑组成。N 14.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Y 15.心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它的表现形式却是主观的。Y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并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1、(A)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1879 B、1789 C、1689 D、1979 2、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D) A、人的心理现象 B、人的行为 C、人的心理活动 D、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的活动规律 3、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B) A、注意 B、感知 C、思维 D、想象 4、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C)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首先,心理学要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其次,心理学要研究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解释、预测和调控)。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自从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建立心理实验室,使之脱离思辩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的。 这就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更为困难和复杂,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了。 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心理学是一门具有长远历史但又很年轻的科学。 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主要观点:用实验的方法分析出心理的基本元素及心理的结构。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 主要观点:强调意识的功能。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主要观点:研究线路可用“刺激-反应”公式来表示,坚持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四、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魏太默、考夫卡、苛勒 主要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五、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研究人的潜意识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 主要观点: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

七、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皮亚杰、奈瑟 主要观点:研究信息加工过程(常用“大声响”方法)。 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 (一)实验与认识心理学 (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三)发展心理学 (四)生理心理学 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一)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二)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三)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四)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五)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第四节: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定义:是指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2、特点: 优点 缺点 二、测验法 1、定义: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三、实验法 1、定义: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2、变量种类: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3、种类 (1)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指在实际生活情景中,有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2)实验室实验:是指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 四、调查法 1、定义: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2、种类: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