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2012-2013年中考历史冲刺模拟卷(8)

最新2012-2013年中考历史冲刺模拟卷(8)

最新2012-2013年中考历史冲刺模拟卷(8)
最新2012-2013年中考历史冲刺模拟卷(8)

最新2012-2013年中考历史冲刺模拟卷(8)

历史试题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1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2年6月5日伦敦举行了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庆典。英国王位采用的是世袭制度,而我国历史上王位世袭制则起源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战国

2.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促进了民族融合 B.学习了汉族先进的文化

C.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A.唐高宗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4.“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政务)”。这里“罢丞相”

的皇帝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雍正帝 D.乾隆帝

5.2012年6月28日~7月8日“十三行艺术珍品展”在广东文津古玩城、荔湾博物馆举行。“广东十三行”是清朝哪一政策的产物

A.册封政策 B.开放政策 C.闭关政策 D.八股取士政策6.历史图片是浓缩的历史,是对客观历史进程更直观、更简明的反映。杜佩妍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张骞通西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A.中外交往 B.民族团结 C.祖国统一 D.抵抗侵略

7.抗击外来侵略,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事件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①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②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③左宗棠收复新疆④义和团抗击

八国联军侵略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8.下图是“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被处死的场景。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顽固派实力强大 B.人民的支持

C.光绪帝没有实权 D.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

9.摆脱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使文化更接近于大众平民,我们真应该感谢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0.“五四精神”是先辈留给我们的永远值得弘扬的精神财富,其本质是

A.追求真理 B.爱国主义 C.解放思想 D.自强不息

11.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主要指的是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没有消灭封建军阀势力

C.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

D.没有建立共产党的政权

12.“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段难以磨灭的惨痛记忆。下列有关“南京大屠杀”

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发生在八一三事变之后②是日本侵略者侵华暴行的集中体现③标志国民政府不

抵抗政策的失败④进一步激发了中华民族抗战到底的决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13.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个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推翻清朝政府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挽救中华民族 D.建立民主共和国14

A.

15.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曾形成过一些错误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这些错误对当时的社会造成很大影响,以下表现属于其中的是

①“大跃进”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文化大革命④“两个凡是”思想④对外开

放⑤农业生产合作化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16.2012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引用了台湾“诗界泰斗”林朝崧的诗“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为实现“缺月重圆”,中央政府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互补互利原则

C.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7.历史文物和历史遗迹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古代文明。下列能代表古代非洲文明成就的是

A.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B.刻有《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

C.圣索菲亚大教堂 D.巴黎圣母院

18.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认为: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这充分体现了

A.人文主义 B.自由平等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19.1931年10月18日,在漫漫长夜里,无数的美国人将明亮的电灯关闭,用这种方式来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 B.爱迪生 C.法拉第 D.卡尔·本茨

20.欧洲殖民者在掠夺美洲的过程中,屠杀印第安人无数,强占他们的家园,掠夺他们的财产。这一残酷的历史现象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发生工人武装起义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21.西方有一句谚语“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其中希腊的“辉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完善了()

A.种姓制度 B.分封制C.三省六部制D.民主政治22.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的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凡尔赛和约》 D.《九国公约》23.1944年6月,盟军官兵在英国南部海岸集结,等待执行一项两栖作战任务。他们将要参加的是

A.诺曼底登陆 B.莫斯科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

24.中东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之一,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关键是

A.印巴争端 B.朝核问题 C.科索沃问题 D.巴以冲突

25.有人评论当今的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角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 B.多极化局面完全形成

C.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 D.美、日、欧盟的三级格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6小题8分,第27小题5分,第28小题14分,第

29小题15分,第30小题8分,共50分)

26.(8分)仔细观察下列图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下面是四幅图片的信息,请将信息中错误的地方指出并改正过来。(4分)

图二:1860年,美俄联军闯入北京西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掠夺并肆意破坏,最后放火焚烧圆明园

图三: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明治天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图四: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军队,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瑷珲条约》。

图五:2003年,聂海胜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获得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

图二:今天的圆明园图三:《马关条约》签订现场图四:八国联军攻入京城图五:神州五号成功发射

(2)从以上图片信息中你有什么启示?(至少答两点)(4分)

27.(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1分)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1分)

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内迁的民族中哪一民族为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文化而进行了改革?(1分)改革的影响如何?(1分)

(3)请你谈谈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1分)

28.(15分)讲话让人振奋,新闻令人激动,同学们结合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和新闻对中国历史进行了入下探究,请加入吧!

【革命的艰难】

材料一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党和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材料一中的“北伐战争”始于哪一年?(1分)请列举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的重大事件至少两例。(2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1分)“解放战争”中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什么?(1分)

【发展的源头】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这是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的根本原因。

(2)材料二中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起点会议是哪一次?(1分)在城市“推动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重点是什么?(1分)在对外开放迈出的第一步是什么?(1分)

【坚持的政策】

材料三我们要一如既往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以上三则材料均摘自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3)材料三中一国两制构想是谁提出的?(1分)“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分别开始于何时?(2分)

【今日的辉煌】

新闻一 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

宁舰”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

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

席交接入列仪式并登舰视察。图六是仪式结束后,胡锦涛

健步登上“辽宁舰”,检阅海军仪仗队。——新华社

新闻二2012年6月29日10时,遨游在太空十六天

的神州九号正式成功着陆,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搭载着我国首位女宇航员的神州九号,在成功完成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后胜利返航,这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一次取得历史性的的重大突破。——人民网(4)新闻一中的新中国第一支海军名称是什么?(1分)新闻二中神州九号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标志着我国在太空领域又迈进了一步,我国首次成功向太空发射的航天器的名称是什么?(1分)

【历史的启迪】

(5)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的体会。(2分)

图六

29.(15分)美国是今天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大国,那么美国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强大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材料一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宗主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8年,才最终赢得独立。

(1)材料一中的“北美13个殖民地”宣告独立的文件是《》,材料一中的“大宗主国”指的是。(2分)

材料二宣言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叛乱诸州的黑人奴

隶,永远获得自由。可以参加联邦军。

(2)据材料二,该宣言是是什么文献?(1分)颁布该宣言的总统如图七

所示,他是?(1分)该宣言的颁布有什么影响?(2分)

(3)美国生活着肤色不同的各种人种,然而今天,美国种族歧视现象仍非常严重,请说说你的看法。(2分)

材料三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实验失败,就在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4)材料三中的“大萧条”指什么?(1分)有何影响?(2分)罗斯福的“试验”指什么?(1分)?试验的中心措施是什么?(1分)

(5)通过这次探究,相信你一定有不少的启示,那么你对我国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建

议?(2分)

30.(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初,世界上原来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美洲的特产玉米、马铃薯等迅速传到亚、非、欧。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亚洲的茶叶等也传到了欧美。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什么历史事件把“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从而促进了各大洲的交流?(1分)

材料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各个地区的国家为了增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区域经济合作”在欧洲的具体表现。(1分)

材料三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当代的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2分)经济全球化给人类社会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答出至少两点)?(2分)

(4)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积极融入世界,请举出一个典型事例。(1分)

最新2012-2013年中考历史冲刺模拟卷(8)

图七

第Ⅰ卷

第Ⅱ卷

26.(1)图一:“美俄联军”改为“英法联军”(1分)

图二:“明治天皇”改为“伊藤博文”(1分)

图三:“《瑷珲条约》”改为“《辛丑条约》”(1分)

图四:“聂海胜”改为“杨利伟”(1分)

(2)略(提示:从反对封建社会,反对侵略,加快科技发展等方面答,言之有理即可)27.(1)丝绸之路的开辟。(1分)匈奴族。(1分)

(2)鲜卑族。(1分)促进了民族融合。(1分)

(3)民族融合客观上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1分)

28.(1)1926年。(1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长征等(答出两个即得2分)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1分)挺进大别山。(1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国有企业的改革。(1分)设立经济特区。(1分)

(3)邓小平。(1分)1997年7月1日。(1分)1999年12月20日。(1分)

(4)华东军区海军。(1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1分)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言之有理即可,2分)

29.(1)《独立宣言》。(1分)英国。(1分)

(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分)林肯。(1分)

(3)全世界的人民不论民族,不论肤色,不论人种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消除各种歧视观念,这样我们才能友好的在地球上生活下去。(言之有理即可,2分)

(4)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国家,改革要适合国情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30.(1)新航路的开辟。(1分)

(2)欧盟的建立。(1分)

(3)根本动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分)影响:促进发展模式的创新;促进国际利益融合;推进国际体系转型;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答出两点即得2分)(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等。(答出一点即得1分)

辽宁省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辽宁省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闭卷考试,请注意分配答题时间。 2.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北宋初,四川地区使用铁钱,但携带很不方便。宋真宗时,成都16家富商联合发行一种纸币,叫做 “交子”,用来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南宋时,纸币的需要量更大,政府就大量印行纸币。这表明交子 A. 具有市场流通交易凭证的功能 B. 促进了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C. 是宋政府敛聚财富的主要手段 D. 提高了四川富商的社会地位 2. 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一的中国…… 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A. 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 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 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3.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如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蓝瘦香菇”“萌萌哒” “尬聊”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与它紧密相关的流行语是 A.民主共和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维新变法 4. 1949~1956年,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化的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经济 D.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5.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 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土地改革完成 C.“一五”计划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 20 世纪50 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 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

历史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抬遗。遂达臻全盛。”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 )C A .文景之冶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2.柳亚子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据此推断此诗创作于( )D A .武昌起义期间 B .北伐战争期间 C .抗日战争期间 D .重庆谈判期间 3.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B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丝绸之路开通 ③隋大运河开凿 ④郑和下西洋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①③②④ D .②③①④ 4.1853年,英国人佩里率领四艘军舰叩开了日本的大门,日本人把这一事件称为“黑船事件”。这里的“黑船事件”是指( )B A .三桅帆船 B .蒸汽轮船 C .潜艇 D .航母 5.某中学拟进行一次世界历史图片展,请你为以下这组图片取一个合适的主题( )D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英国工业革命 C .美国南北战争 D .美国独立战争 6.iPhone 手机由美国苹果公司设计,高科技零部件由美、德等国的企业生产,其它零部件由全球供应商提供,最后汇集拼成整机。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是( )B A .政治多极化 B .经济全球化 C .文化多元化 D .贸易自由化 7.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上感觉不足。”面对以上不足,中国人开展的探索分别有( )A ①洋务运动 ②辛亥革命 ③新文化运动 ④五四运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下列图片反映的古代中国科技成就,按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① ② ③ ④ A .④②①③ B .①③②④ C .④①③② D .④③①② 9.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下举措有益于农民的有( )B ①土地改革 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张老师在复习课上与学生一起制作了一幅思维导图,该 图反映的主题是( )B

初中中考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

2008初中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 考生注意:1.请考生在总分栏上面的座位号方格内工整地填写好座位号; 2.本学科试卷共四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90分钟 1、“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水稻和粟的种植是远古人类生活史上史无前例的飞跃,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远古居民分别是什么吗? A.元谋人、北京人 B.元谋人、半坡人 C.河姆渡人、半坡人 D.河姆渡人、北京人 2、改革是社会进步永恒的主题,请指出商鞅变法的哪项内容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A.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废除旧贵族特权 D.建立县制 3、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较早在我国提出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韩非子 C.秦始皇 D.孙中山 4、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文明的融合最大的贡献是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A.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B.使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C.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D.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5、东汉时,人们要丈量土地面积,计算仓库容积,测量距离远近等,所运用的方法最有可能借鉴 A.《齐民要术》 B.《史记》 C.《水经注》 D.《九章算术》 6、史学界之所以肯定武则天,最主要的原因是 A.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B.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重用有才能的人 D.首创殿试和武举 7、下列科技成就按产生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①《齐民要术》②《本草纲目》③《九章算术》④都江堰⑤活字印刷术 A.③②①④⑤ B.③①④@② C.④③①⑤② D.④①③②⑤ 8、如果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你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读到活字印刷的《资治通鉴》 B.参加岳飞的岳家军抗金 C.到四川经商时使用纸币 D.欣赏到《清明上河图》的真本 9、“封候那我意,但愿海波平”中,“我”的杰出贡献是 A.抗倭胜利 B.收复台湾 C.虎门销烟 D.黄海抗日 10、明朝和清朝前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时期,其主要表现有

九年级历史中国对外关系中考冲刺专题

中国对外关系 一、复习策略 (一)考纲解读 1、理解和掌握本专题的一些重要概念,如丝绸之路、闭关锁国、求同存异等。 2、了解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史实、政策、表现、重大事件和影响。 3、掌握中国近现代的外交政策、活动、成就和影响。 4、知道中美、中日关系的发展脉络。 (二)策略设计 本专题复习,一要注意理解每个时期外交政策的含义,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这些政策提出的内容及影响。二要理清历史线索,明确中国外交方针政策的变化。三要结合政治常识,了解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与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关系。 (三)复习要点阐述 1、中国古代的对外交通 ①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②唐朝的对外交通: 陆路:从长安向东→朝鲜;从长安向西→敦煌→葱岭→印度、伊朗、阿拉伯各国。 海路:从登州、扬州→朝鲜、日本;从广东→马来半岛、印度、波斯湾。 2、中国古代与世界各国的交往 (1)中外政治上的友好交往 ①东汉: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赐给日本倭奴国国王一枚“汉委奴国王”金印。97年甘英出使大秦未果。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受到汉桓帝接见。 ②唐朝:日本13次派“遣唐使”来中国访问。唐与天竺之间在唐太宗时即开始互派使者友好往来。 651年(唐高宗在位),大食遣使与中国通好,此后百余年间,大食派使者来华多达30余次。

③元朝:亚洲、东欧和非洲海岸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派使者到大都访问。 ④明朝:1405—1433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访问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同时也有一些国家的国王和使臣到明朝访问。 ⑤清朝:乾隆帝时,英国派使臣马戛尔尼来访中国,商讨通商事宜。 (2)中外经济往来,互通有无 ①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冶铸、水利技术远播到中亚、罗马和欧洲其他地区。 ②东汉:我国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朝鲜的名马特产运到中国。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传到日本。 ③唐朝:朝鲜的牛、马、麻、人参等输入唐朝,唐朝的丝绸、茶叶、瓷器、药材、书籍等输入朝鲜。中亚、波斯商人把胡椒、波斯枣、药品、香料、珠宝等输入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不断运往波斯、西方。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传到大食、非洲和欧洲。 ④宋元:越南占城稻在北宋时传入我国。中国对外贸易东达朝鲜、日本、西到非洲一些国家。 ⑤明朝: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烟草等传入我国。郑和下西洋,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受到各国欢迎,郑和从西洋购得珠宝、香料和药材等土特产。 (3)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取长补短 中国是文明古国,张骞通西域后,开始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向中亚、欧洲,促进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更善于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促进中华文明。 (4)中国文化的外传 ①科学技术:唐朝时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建筑技术传到日本;数学专著《缀术》传入朝鲜和日本,成为其学校教材。宋朝时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西传埃及和欧洲。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元朝时火药武器传到欧洲。明清之际,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国外。 ②生产技术:两汉时,冶铸技术东传朝鲜、日本,西传中亚、欧洲;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水利技术远播中亚与欧洲。唐朝时纺织技术传入朝鲜、阿拉伯。明朝时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传入南洋各地。 ③文学:屈原的诗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唐诗传入朝鲜、日本。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分) 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互联网查询D.考古发掘 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3.如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B.作者对辛亥革命并不认同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军阀() 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5.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这条道路的标志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红军长征的胜利 6.八年级(8)班开展探究学习,计划在暑期组织部分同学参加“重走长征路”活动。 请你帮助设计一条线路,与当年红军长征的线路大致相同() A.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吴起镇﹣﹣会宁 B.瑞金﹣﹣遵义﹣﹣泸定桥﹣﹣赤水河﹣﹣吴起镇﹣﹣会宁 C.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会宁﹣﹣吴起镇 D.瑞金﹣﹣遵义﹣﹣泸定桥﹣﹣赤水河﹣﹣会宁﹣﹣吴起镇 7.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A.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8.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考历史模拟试题1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 号: ----------------------------------------------------装--------------------------------订---------------------------------------线--------------------------------- 杨河中学2014年中考政史模拟试题(一) 历 史 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规定新中国国旗国歌始于以下哪个法律文件 ( ) A .《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但继续使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主要原因是 A .它旋律优美激昂 B .它由著名的作曲家聂耳创作 C .它提醒我们要居安思危 D .它为人民大众所熟悉 3.小强请伯父谈谈对“文革”的评价,伯父旗帜鲜明的告诉他:必须从根本上否定“文革”。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 ) A.“文革”时期国家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B.“文革”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C.“文革”是对教育文化事业的严重摧残,使中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拉大了 D .以上说法都有理 4.1956-1966年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特征( ) A.遭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5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A .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B .1978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D .近年来开通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6.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有( )

2019年达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9年达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45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5分,共45分) 1. 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导 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B.大运河贯通南北 C.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D.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2. 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军机大臣处理机务;五年后,裁军机处,将军机事务移交总理事务 王大臣处理;乾隆三年,裁撤总理事务王大臣,恢复军机处。这一演变说明 A.君主专制日益加强 B.君权和军权的矛盾 C.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 D.清朝中央集权逐渐走向衰落 3. 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朝, 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 A.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C.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D.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 4.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深刻的印记。如钱文革、孙 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A.孙建国、周跃进、钱文革、刘援朝 B.刘援朝、钱文革、孙建国、周跃进 C.钱文革、周跃进、刘援朝、孙建国 D.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文革 5. 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能看到 A.集美大桥通车 B.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金龙汽车投入运输 D.鹰厦铁路通车 6. 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勃兴 B.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

2020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卷(六)(解析版)

2020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卷(六) 第I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人面鱼纹彩陶盆”等信息相关的原始居民是() A. 元谋人 B. 半坡居民 C. 北京人 D. 河姆渡人 【答案】B 【解析】半坡人,是我国最早进入农耕时代的居民代表,过着定居生活,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内,他们会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会饲养猪、狗等家畜,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是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具,会烧制彩陶。故选B。 2.《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 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B. 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 C. 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D. 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依据题干信息“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可知,商鞅变法注重法治;依据材料信息“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商鞅变法稳定了社会秩序,故A正确。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CD。故选A。 3.“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 A. 儒家思想 B. 墨家思想 C. 道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材料可以知道,“一断于法”是运用严格的法规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故选D。 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 A. 统一文字 B. 修筑道路 C. 开凿灵渠 D.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根据所学知识,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在政治上秦朝创立的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

中考历史冲刺复习资料(重点题)

中考历史冲刺复习资料(重点题) 中国古代史单元主题及朝代 考试标准要求: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至第七单元的单元主题及朝代(包括朝代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 1.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周) 夏朝:禹前2070年; 商:汤前1600年; 西周:周武王前1046年 东周:周平王前770年(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2.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秦两汉) 秦朝:秦始皇前221年; 西汉:刘邦前202年; 东汉:25年刘秀3.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魏 220年曹丕; 蜀 221年刘备; 吴 222年孙权两晋:西晋 266年建立,280年统一,司马炎; 东晋 317年司马睿 南北朝:南朝(宋) 420年刘裕; 北朝(北魏) 4世纪后期建立,439年统一,北魏孝文帝 4.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 隋朝: 581年建立,589年统一,杨坚唐朝: 618年李渊 5.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宋元) (辽:10世纪初阿保机西夏:11世纪前期元昊金:12世纪初阿骨打) 北宋:960年赵匡胤; 南宋:1127年赵构; 元朝:1271年忽必烈6.第七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 明:1368年朱元璋 ; 清:1636年皇太极 1644年迁都北京对全国进行统治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考试标准要求:(1)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2)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3)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 (4)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5)说出《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 (6)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1、中华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商朝)—金文(铭文)—大篆(西周)—小篆(秦)—隶书(秦.汉)—楷书(魏晋后)—草书—行书 2、孔子: (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被公认为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他的学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2)他是春秋晚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把“爱人”之说推及于政治,倡导仁政,“为政以德”(与今日所提倡的“以德政国”新思想相吻合。)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延续中国封建文化二千多年。 (3)孔子的教育成就。涉及到四方面内容:第一,创办私学,广收门徒;第二,采用“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第三,要求学生“谦虚好学”;第四,“温故而知新” 3、百家争鸣:起于春秋,兴于战国。代表人物有: 老子: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教我们辩证地看问题。

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yu

2016 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 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 第Ⅰ卷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近年来,我们党和政府提出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同时要求各地公安机关配枪上岗,对涉嫌恐怖主义的行为毫不手软。这体现了什么样的执政理念( ) A.“仁政”和“法治” B.“兼爱”和“非攻” C.“无为而治”和法治D.顺应自然2.圆周率日是一年一度的庆祝数学常数π的节日,时间被定在3月14日。通常是在下午1时59分庆祝,有时甚至精确到26秒,以象征圆周率的近似值3.1415926。圆周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东汉的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最早记述了圆周率 B.蔡伦改进了圆周率的计算方法 C.司马迁《史记》中最早记载了圆周率小数点后第7位的值 D.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比欧洲早近1000年。 3.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关于五四运动的信息是(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学生爱国浪潮已遍及全国 C.京津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北洋政府逮捕了大批学生 4.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表反Array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 其中1927~1937年应该填( )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国共合作,力挽狂澜 C.星星之火,走向抗战 D.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5.1955年,一位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在某次重 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 A.雅尔塔会议B.第26届联合国大会C.万隆会议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6.“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古希腊人是人类最美好的童年。”下列能支持后者观点的是( ) A.等级制度B.宗教自由C.民主政治D.军事独裁 7.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B.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西传 C.改造0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并传入欧洲D.佛教产生后经阿拉伯人向西传入欧洲8.下列有关西欧封建社会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以血缘为纽带B.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D.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人教版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套

2008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二)本套试题依照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编写,考试内容为《课程标准》规定的七、八、九年级学习内容。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是否形成了正确的历史意识、国家意识、国际意识、世界意识、现代化意识等;能否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历史的关系;能否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正确的历史观点、历史语言论述历史问题。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含读图简答、分析材料、阅读判断、实践应用题等。依据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也设置一定比例的开放性试题。遵循“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的原则,体现基础性,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发展性,突出思维能力的要求,体现学科性和时代性,结合了大量2007年8月到2008年3月的时事背景材料,(如:2008年奥运会、新节假日调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伊拉克战争爆发5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等等)突出论从史出的学科特点和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中国史占试卷题量的 50%(其中古代史22%,近现代史28%)。世界史占试卷题量的50%(其中古代史6%,近现 代史44%)因考虑各省市中考分值不同,所以未设分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2008年3月登陆内地,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其中大战剑齿虎、猛犸象等史前巨兽的特效场面无疑是该片最大的看点。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去体会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到(???? ) A.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 B.七十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C.三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D.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 2.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五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是(??? )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3. 2007年我国节假日进行了调整,端午节已被定为国家法定节日,这一天人们有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这是为了纪念(??? ) A.扁鹊????? B.华佗???? C.屈原?????? D.司马迁

历史中考模拟试题(有答案)

中考文科综合模拟试卷(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每小题 2 分,共30 分) 1.“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下列选项中符合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C) ①使用打制石器②种植水稻③会使用火④过定居生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许多成语典故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特征。以下成语能够体现的历史时期特征是(B) ①退避之舍②围救③纸上谈兵 A早期国家的建立B春秋战国的纷乱 C大变革的时代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下列选项中能提现由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度变化的是( C ) A“三家分晋”到“王扫六和” B“桐叶封弟”到“烽火戏诸侯” C“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聚邑为县,置令丞” D“废井田,开阡陌”到“车同轨,书同文” 4.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必备的重要素养,下列有关年代和时间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 A罗马国建立于公元前6世纪早期 B罗马帝国建立时,中国正值西汉末年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于辛亥年 D中国共产党成立于民国九年 5.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五四青年节,三班历史小组准备以“新主义革命的兴起”为主题制作美篇,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D) ①五四烽火②国民革命歌③台儿庄战役4会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4 D①②4 6. 小明班上有位同学自我介绍:“我的祖先曾驱逐过荷兰殖民者,抗击过日本的侵略,经历了与亲人的离别。我现在盼望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位同学来自

人教版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初中2016级中考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面选项中,朝代名称与建立时间、人物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A.秦朝—公元221年—嬴政B.唐朝—618年—李世民 C.明朝—1368年—朱元璋D.清朝—1636年—努尔哈赤 2.汉字听写大赛经电视热播后,汉字的演变历史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下列汉字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B.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 C.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D.金文→小篆→甲骨文→隶书 3.右面的著作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在这两部著作中均有记载的史实是:() A.秦始皇统一六国 B.东汉建立 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隋朝开凿大运河 4.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的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人民解放战争 5.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又分地”的意义是:()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错误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6.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 A.始终贯彻党的最高纲领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7.“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作出以上重大决策的党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8.“1492年,他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见到了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该材料描述的是:()A.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B.达·伽马到达印度 C.迪亚士发现好望角D.麦哲伦环球航行 9.阅读下表,对美国1950—1999年经济发展总体特征概括最准确的是:()年份1950195519651975 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8.7 5.6 6.3—0.8 年份1982198519941999

历史中考模拟试题

思想品德与历史试卷 说明: 1.本试卷满分100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思想品德部分,占50分;第二部分为历史部分,占5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本试卷答题卡分为思想品德部分和历史部分,各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在对应的答题卡上做答。 第一部分思想品德(共50分) 第二部分历史(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满分32分。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人口增多 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C.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 D.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2、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种东西”是①地动仪②印刷术③造纸术④火药⑤指南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④ 3、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收集了历史资料中不恰当的是: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4、阿育王(约前304年—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君王,在印度家喻户晓。按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 A.婆罗门 B.宋教仁 C.陈独秀 D.鲁迅 5、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悼念的是: A.孙中山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6、图1所反映的事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B.使中国开始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C.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7、在民族危亡关头,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不顾个人安危, 毅然发动西安事变,立下了不朽功勋。下列选项中,对他们评价准确的是: A.“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B.“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2018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南秀北雄,中国徐州”,右图为徐州云龙湖美景。徐州有“九朝帝王徐州籍”美誉。作为汉高祖刘邦的故里,汉初分封为楚国,曾一度势力过大威胁中央。汉武 帝通过什么方法解决了这种问题 A.独尊儒术 B.兴办太学 C.推恩令 D.设丞相 2、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写道:“葡人麦哲伦横渡太平洋,启菲律宾群岛,绕世界一周------有史以来,最光焰之时代也。而我泰东大帝国,与彼并时而兴者,有一海上之巨人郑和在”。以下关于郑和远航的说法正确的是NIweMXXjq3 A.郑和远航目的和麦哲伦一样,都是为了殖民扩张 B.郑和远航后,我国下南洋<东南亚地区)的人增多,促进了南洋开发 C.加强了与亚欧各国的联系 D.郑和共六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从1920年秋开始,徐州市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这与下列 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壮哉!武昌起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道出了辛亥革命的重大意义,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NIweMXXjq3 A.实现了20世纪以来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 B.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形成了近代史上一次政治、思想大解放 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5、据日军《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睹其壮烈者亦为之感叹”。右图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NIweMXXjq3 A.李宗仁 B.彭德怀 C.张学良 D.杨虎城 6、张謇15岁中秀才,41岁中状元,办厂遭遇困境时,翰林院催他回京任职,他固辞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清状元110人,但状元经商成就大业,并造福社会只有他一人。以下哪项不属于他的事迹NIweMXXjq3 A.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B.他的创业经历折射了民族企业的艰难曲折历程

2018年中考历史冲刺技巧

2018年中考历史冲刺技巧 2018年中考历史冲刺技巧 中考临近,历史学科的复习也是如火如荼,在最后几天的冲刺时刻,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必不可少。 一、重课本 (一)梳理教材目录,教材目录清晰记录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可以帮助理清事件的前因后果,找到章节联系的知识点,由点及面地记忆省时又省力。 (二)科学阅读教材,掌握历史教材阅读“三法”:即线索式阅读法、提纲式阅读法和对比式阅读法。 二、理考点 分析每年中考的必考点和相关时政热点。初中历史学科中考范围为九年级世界史,题型分值稳定,考点相对集中,拉分点主要集中在一至两个选择题或是材料探究题的个别问问题上面。所以最后几天建议进行针对性复习,可以大幅度提高分数。 三、巧记忆 (一)提取字头记忆法: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头一个或几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例如,工业革命引发的世界三大进步潮流:民族解放运动、工人阶级运动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可记忆为“解工资”三个字,既简单又有效果。 (二)概括记忆法:将某一历史知识加以概括,使之简单化。例如:“十月革命”的意义可概括为“两个第一,三个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和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三)关键字词记忆法: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关键字词归纳成要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例如:近代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线索,可抓住:产生、确立、巩固、扩展、完善、进一步发展几个关键词进行掌握。 (四)顺口溜记忆法:顺口溜记忆法是最快速也是最简单的,通过联想、谐音等进行记忆。比如:记苏联在1922年刚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可记做“乌(屋)外两只鹅”,即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外高加索;记美国独立战争起止时间时,可记做“一起起舞到一起爬山”,即1775-1783年。 (五)讲解记忆法:给其他人讲述历史事件,记忆效果比一个人自己记忆要高几倍,且记忆的储存时间长。 四、多看题 时间紧张有限,不可能大量做题,但可以通过多看题,尤其多看错题。这样一则可以查漏补缺,二则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复习和巩固大量的知识点,再则可以学习答题技巧和思路。 五、调心态 凌云志,平常心。尽量放松心情,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中考。做到正确认识自我,积极自我暗示,保持乐观的平常心态。

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文明的融合最大的贡献是 A.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B.使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C.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D.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2.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在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到的有 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②在“瓦肆”里有人在说书,有人在看京剧表演 ③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 ④人们在阅读《红楼梦》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下列科技成就按产生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①《齐民要术》②《本草纲目》 ③《九章算术》④都江堰⑤活字印刷术 A.③②①④⑤ B.③①④⑤② C.④③①⑤② D.④①③②⑤ 4.下面为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局面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5.品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联中成语“卧薪尝胆”源于春秋时期哪一个霸主的典故?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吴王阖闾 D.越王勾践 6.“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告诫我们应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7.初二年级三班围绕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问题进行历史探究,同学们讨论热烈,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发表的观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B.进行戊戌变法是为了救亡图存 C.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思想解放 8.“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9.刘伯承与邓小平被称为战场上的最佳拍档。他们共同指挥的著名战役有 ①挺进大别山②辽沈战役③淮海战役④平津战役 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 10.有一位老人自称自己是民国生,请问这位老人今年高寿 A.80岁 B.79岁C.81岁D.82岁 11.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是: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D.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12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A.反右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农村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 13.实现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七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三大 14.《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什么活动实现的? A.文艺复兴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新航路开辟 D.工业革命 15.金字塔创造了古代世界无与伦比的奇迹,也留下了扑朔迷离的“千古之谜”。暑假,李明同学打算去金

(完整版)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考试用时:40分钟考分40分) 一、史学判断(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你仔细判断后,用2B铅 笔在答题卷上将正确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2分,共20分) 1、1997年中国收回了香港主权,雪洗了百年耻辱。英国通过哪个条约割占香港岛的? 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2、八国联军的入侵,曾使古都北京城遭到空前的浩劫和蹂躏。这段耻辱史的发生距今 A.90年 B.100年 C.110年 D.120年 3、“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毛泽东在井冈山 A.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B.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发动了秋收起义 4、毛泽东曾提笔写到“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淞沪会战 C.长沙会战 D. 百团大战 5、“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的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的转折点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6、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以1944年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中起关键作用 的一场著名战役为背景谱写的雄壮诗篇,你知道这场战役是 A.北非登陆 B.珍珠港战役 C.中途岛战役 D.诺曼底登陆 7、发生于2010年1月12日的海地大地震,牵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与海地隔海相望的邻国古巴,在51年前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革命,这场革命的领导人是 A.卡斯特罗 B.曼得拉 C.拉宾 D.阿拉法特 8、圣诞节期间,在美国纽约迪斯尼世界、梅西百货等名店,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商品。一位高级官员不禁感慨道:“如果离开中国制造的玩具,那么,世界上的儿童就会失去很多欢乐。以上材料说明了 A.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 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C.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 D.中国是一个发达国家 9、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今天,我们可以①乘坐火车外出旅游②通过电脑上网查阅资料③用电话与同学联系④收看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其中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发明的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0、某著名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有这样一段名言:“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至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至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段话出自 A.《静静的顿河》 B.《美国的悲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