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一上中国现代文学期中考试资料

大一上中国现代文学期中考试资料

大一上中国现代文学期中考试资料
大一上中国现代文学期中考试资料

五四运动

一.背景

(1).历史背景:

①北洋军阀政府实行独裁统治,投靠帝国主义,大量出卖国家权利,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②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已经迅速壮大到二百多万人,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③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斗争的正确方向(2).文化背景:

①.新文化运动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②.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③.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3).经济背景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

二.发生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

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理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在这种情况下,和会代表提交了关于山东问题的说帖,要求归还中国在山东的德租界和胶济铁路主权,以及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等不合法条件。但结果,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居然准备在《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上签字。最终,英、美、法、日、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呼声,在1919年6月28日还是签订了《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日本。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

三.发展

(1)前期:1919年5月4日,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中心:上海

主力:学生.

(2)后期:6月初以后

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以响应学生。上海工人罢工波及各地,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自此起,运动的主力也由北京转向了上海。

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等人到北京前门外闹市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声明如政府不接受市民要求,“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陈独秀因此被捕。各地学生团体和社会知名人士纷纷通电,抗议政府的这一暴行。面对强大社会舆论压力,曹、陆、章相继被免职,总统徐世昌提出辞职。1919年6月12日以后,工人相继复工,学生停止罢课。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

四.意义

(1).五四精神:爱国,自救,进步,科学,民主,不屈不挠、忧国忧民、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2).思想文化:五四运动进一步促进了反封建思想的发展,与尊重中华文化的复古思潮形成针锋相对的局面。中国的语言文字政策的思想渊源大部分都来自于五四时期的西化理论。

(3).文学艺术: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文学新时代。五四以后,中国出现了大小40多个文艺社团,如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对中国文学发展影响深远。这个时期,出现了大批文学巨匠,如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郭沫若、郁达夫等。

(4).教育变革:教育界引起巨变,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废除学监制,在“开放女禁”呼声下,1919年秋,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岭南大学开始破例招收女生,在教育制度上,妇女权利在五四影响下发生变革。

(5).政治变革:五四运动使苏俄在中国播下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种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党的改组便充分显示出当时布尔什维克革命是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唯一出路,五四运动以后,工人罢工和政治斗争依然不断,1920年五一,北京学生联合会散发《五一历史》传单,使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理论传入工人阶层,为共产党诞生创造了群众基础。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

(6).文学评价

①.理性精神的张扬:五四文化思潮对国民的作用即在于启蒙。新文学的先驱们注重将文学作为改造社会人生的工具,《新青年》“随感录”几乎都是批评人生。鲁迅提出要用文学去揭示社会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促进国民性的改造,《呐喊》、《彷徨》即贯穿着清醒的现实主义理性批判意识,问题小说即是理性讨论显得浅露的艺术表

述。创造社作家的作品也以独特的方法表达着社会人生的探索与思考。

②.感伤的精神标记:被新思潮唤醒的一代青年作家,常常有着梦醒后无路可走的感受,于是苦闷、彷徨、感伤。问题小说有感伤的情怀,乡土小说诉说着乡愁,自叙传讲着零余者的故事,连诗、散文、戏剧都不免于感伤的情绪。

③.个性化的追求:五四是中国文学史上“个人”表现得最突出的时期。创造社的追求就是“表现自我”。鲁迅的小说有着忧愤深广的内心情理,《野草》是一种极为个性化的主观情怀。这一时期散文小品成就最显著,正因为它适合表现作家们各异的个性。

④.创作方法多样化:在鲁迅的开放的现实主义影响下,现实主义逐步发展成主流;但相当多作家向往浪漫主义,要求在作品中抒发强烈的主观情绪,不止反映在创造社“身边小说”一类作家、作品上,在多数作家与各种文体上都有所表现;现代主义方法也有所表现,鲁迅、李金发不同特征的象征主义,创造社的潜意识揭示;新月派的诗的形式的探索等。这些共同构成了一种创作方法多元化的局面。

(7).历史意义:第一,是一场伟大五四运动的群众爱国运动。它的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表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史五四运动上前所未有的。它充分发动了群众,工、商、学联合起来,农民也有部分参加了,实际上揭开了全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促进了全国人民对改造中国的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也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三,五四运动既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又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此,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民众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发动等,这些不仅使五四运动本身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涵,还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阶级上、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条件。

阿Q的形象分析

摘要:阿Q是鲁迅小说《阿Q正传》里的主人公,他有着极其独特的形象,笔者将对他的形象做出分析。将他的形象分为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思想上受毒害,并且他有着独特的“精神胜利法和阿Q的革命。

《阿Q正传》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它的发表,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文章讽刺了一些心灵丑陋的旧中国人,同时也道出了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存在的劣根性。他身上有农民的弱点:主观、保守、狭隘、愚蠢。同时还深深收到封建思想的种种影响,

(一).社会地位

阿Q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的典型。经济地位:阿Q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赤贫者,他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政治地位:阿Q受到惨重的剥削,他失掉了土地以及独立生活的依凭,甚至也失掉了自己的姓。当他有一次喝罢两杯黄酒,说自己原是赵太爷本家的时候,赵太爷便差地保把他叫了去,给了他一个嘴巴,不许他姓赵。

(二).精神胜利法

精神胜利法的定义:在失败与屈辱面前,不敢正视现实,而使用虚假的胜利来在精神上自我安慰,自我麻醉,或者即可忘却的病态的精神状态.精神胜利法表现:具体表现为他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等等。

鲁迅先生正是通过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淋漓尽致的描绘,表明这种普遍在于"国人魂灵"中的精神病症怎样麻木。阿Q非常穷,穷得只剩一条裤,甚至连姓名都没有。但是,他的可悲却主要还不在物质生活条件的被剥夺,而在于他精神生活的被扭曲。他被压在未庄生活的最底层,什么人都能欺负他,可他却并不在乎,常常好像还很得意。这是的关键,是他有一种独特的精神胜利法,分明挨了打,他却想:这是儿子打老子。

他的自尊自负与自轻自贱固然是精神胜利法的主要的表现条件,他的排斥异端与“投降”革命也是精神胜利法的一个相关因素,至于

怒目而视的怒目主义和“在肚子里暗暗咒骂”的腹非政策,更是精神胜利法的最主要的现象了。

阿Q精神的第一个特点是“自尊癖”。阿Q本是极卑微的人,他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人们忙碌的时候才记起他,一空闲,便把他忘记了。然而,阿Q却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甚至赵太爷儿子进了学,他在精神上也不表示尊崇,以为“我的儿子将比他阔得多”。阿Q甚至瞧不起城里人,认为城里人把“长凳”叫成“条凳”、煎大头鱼时加葱丝,都是“可笑”的。

阿Q精神的第二个特点是“欺弱怕强”。阿Q最喜欢与人吵嘴打架,但必估量对手,口呐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他寻衅跟王胡子打架,打输了,他便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他估量小D瘦小打不过他,骂小D是“畜生”,小D让着他,他却不依不饶,进而动手抓小D的辫子;对毫无抵抗力的小尼姑动手动脚,扭住她的面颊,说“和尚动得,我动不得?”大肆轻薄。可是,当他在路上遇到“假洋鬼子”时,他脱口说了句“秃儿”,不料被“假洋鬼子”听见了,“假洋鬼子”举起了“哭丧棒”,他便赶紧缩起脖子,等着挨揍,连吃了几棍子,一点不敢反抗。

阿Q精神的第三个特点是“性幻想狂”。他认为,“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勾当了”。所以,当赵太爷的女仆吴妈在厨房与他

谈几句闲天时,他便忽然抢上去对吴妈说:“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

阿Q精神的第四个特点是“泼皮耍赖”。他跑到尼姑庵偷萝卜,被老尼姑发现了,他还强词夺理,说:“这(萝卜)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

阿Q精神的第五个特点是“善于投机”。阿Q本来是对革命一向“深恶而痛绝之”的,但当他看到“未庄的一群鸟男女(在革命到来之际)的慌张的神情”时,便想:“革命也好罢,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阿Q革命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于是他想到了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宁式床、钱家的桌椅;想到了复仇,把和自己打过架的小D、王胡子连同侮辱过自己的赵太爷、秀才和假洋鬼子统统杀掉;他想起了赵司晨的妹子、邹七嫂的女儿、假洋鬼子的老婆、秀才娘子和吴妈,拿不定主意究竟要谁。所以,当他的“革命”要求一为假洋鬼子所拒斥,便想到衙门里去告他谋反的罪名,好让他满门抄斩。

阿Q精神的第六个特点是“自欺欺人”,即“精神胜利法”。阿Q与人家打架吃了亏,心里就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起老子来了。”于是他心满意足,俨然得了胜利似的。当他被关进牢房时,他便“以为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有时要抓进抓出”;当他被拉去杀头时,他便“觉得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也未免要杀头的”。所以,阿Q“永远是得意的”。

阿Q精神的第七个特点是“奴隶性”。阿Q看到审讯他的人穿着长衫,便知道这人有来历,“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宽松”,立即跪了下来。长衫人物叫他站着说话,但他还是跪着,并且第二次审讯他时,他仍然下了跪。

阿Q的精神胜利法,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的弱点。所以,阿Q又是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同时,由于人类各民族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类似的病态心理,因此,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是对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精神弱点的形象概括。另一方面,通过阿Q这一典型新形象与革命的关系,也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通过阿Q的悲惨结局,鲁迅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总结了辛亥革命没有发动和依靠农民而终于失败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民族革命中的重要性。

(三)阿Q的革命

阿Q虽然是一个贫苦农民,但他对革命毫无认识,甚至盲目的“深恶痛绝之”,但是辛亥革命的风刚刚吹到未庄,赵太爷就威风扫地,连城里的举人老爷也悄悄地连夜把家私运到乡下来。阿Q从他的阶级地位出发本能的感到,革命既然使统治者惊恐万状,那么革命对他肯定有利,于是,他就强烈地“神往”革命。但是阿Q对革命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他认为革命就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在他的心目中,革命就是把地主的财产转变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以闯进赵太爷、钱太爷的家里

随意地占有他们的一切财物,还可以选一个女人做自己的老婆。另外,阿Q的革命还包含着农民式的狭隘报复,要把自己的仇人都杀头,取统治者而代之,当然,这是一种落后的农民革命观。但如果革命党能正确引导,他们是会真正觉悟起来的。但是,阿Q在对革命“神往”之后,还是那么糊涂。直到临死之前,他那可悲可笑的精神胜利法和封建正统观念依然没有改变。阿Q至死也没有觉醒。

鲁迅作品的思想深刻性和格式特点

深刻性

在早年的鲁迅看来,群众是愚昧的落后的,是承担不起救国强国的历史使命。然而要真正使祖国强盛起来,又必须依靠千千万万的广大人民群众,因此,鲁迅认为,只有切实地进行国民性工作,才能使落后、愚昧的群众觉醒,才能救国。

因此,鲁迅在改造国民性上倾注了很多心血,其作品表现了鲁迅思想的深刻性。

一:从正面进行思想启蒙

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他的思想深刻性体现在“打倒孔家店”,宣传科学民主乃至马克思主义思想,我在作品中向大众灌输新思想是一种启蒙,树立大众瞻观学习的榜样也是一种启蒙。

二:对国民劣根性的揭示和批判

鲁迅在其作品作品中揭露人的劣根性,并不仅仅是为了展示中国人的丑恶,更不是为了满足那些所谓优等民族的好奇心理而赢得西方

人的喝彩,二是为了“引起疗效的主义”以救治那些愚昧麻木的不觉悟的人们。在鲁迅看来,揭示国民劣根性实际上就是寻找中国人愚昧落后命根的过程,只有找准了病根,才能真正治好中国人思想上的病。

正因为如此,鲁迅在揭示国民劣根性上花了很大的精力和心血,对国人的各种劣根性有着特别深刻的认识,并因此成为了一个独树一帜的伟大思想家。

一、鲁迅首先解释和批判了中国人妄自尊大、顽固保守的劣根性,并在其作品中深刻地分析了劣根性形成的主客观原因:长期生活在一个封建闭塞的社会环境里;无法了解西方强国。

二、愚昧落后、麻木不仁的国民性表现出来的就是无知、迷信和充当看客。

三、鲁迅在其作品中深刻的揭示和批判了中国人的“奴性思想”。奴性思想是中国人长期以来就普遍存在的思想。“对于羊显凶兽相,对于凶兽则显羊相。”这实际上是依着欺软怕硬的卑怯心理的表现。

四、深刻地揭示和批判了“精神胜利法”。实际上是多种劣根性的组合。逃避现实,欺软怕硬,自欺欺人,还有卑怯健忘,其中最核心的是自欺欺人,使自己在精神上永远处于胜利的陶醉之中,麻木不前。精神胜利法使国人日渐怯弱,懒惰和愚昧,使国家日渐保守和落后。鲁迅在其作品中彻底的否定了自欺欺人的国民劣根性。

小说以华老栓为主线,全篇围绕华老栓为儿子求药治病的线索展开,夏瑜这条线索是在华老栓取药和侩子手康大叔说明人血馒头的来历时,才牵带出来的,而且着重描写的还不是夏瑜本身的革命活动和

就义时的英雄气概,而是观众对于革命者牺牲的做法和态度。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在揭露国民劣根性时的巧妙行文和深刻性。

鲁迅把这篇作品的主要场景放在茶馆,是最恰当的选择,因为茶馆酒店是闲人聚集之所,是最容易看见群众态度的地方。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作品的深刻性。

《药》中夏瑜的这个形象,是有生活原型的。他是鲁迅的同乡,著名的鉴湖女侠——秋瑾。鲁迅对秋瑾的革命事迹是熟悉的,但他并没有用这些材料来描写一个革命英雄的故事,而是以壮烈牺牲的革命者不为群众所理解之事,来衬托出群众麻木不仁的精神状态,则是有深意存焉。

格式特点

鲁迅小说的现代性,首先体现在其形式上的变异与创造。玉石,通过对小说形式的分析去探寻其意味,特别是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形而上的人生思考,便具有特殊的意义。

从《狂人日记》开始,鲁迅小说便显示出一种与中国传统小说迥异的形式特征。在《狂人日记》中,作者借鉴了西方日记小说的新形式。它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故事情节完整、环环相扣、情节依次展开的结构方式,而以语颇杂而无伦次,亦不着日月的日记,按狂人心理活动的流动来组织小说。在叙述者的选择上,作家搁置了传统小说常用的第三人称叙述,而在正文采用了更易于展现人物心理,且与日记体相适应的第一人称叙述,使作品中所有叙述,描写都带有主人公的感情色彩,均渗透于主人公的意识活动之中。不仅如此,作者还独具匠心

在白话日记正文之前添加了一段文言小序,构成了由我与余的对立形成的反讽结构。

继《狂人日记》之后,鲁迅在《孔乙己》中又精心设计了由叙述者小伙计建筑起的三层看与被看结构:孔乙己与酒客的关系,小伙计与孔乙己的关系以及小伙计与隐含作者的关系分别构成一层看与被看

的结构。而读者在新闻记者作品时,又形成了读者与隐含作者,叙述者,小说人物之间的看与被看。这样一来,由小伙计充当叙述者的第一人称叙述便具有更广阔的视角。在孔乙己与就可的看与被看中,孔乙己的自恃清高与实际地位的地下,这一客观显示与主观评价的巨大反差,揭示了中国知识分子自身的悲剧性与荒谬性。当小伙计一旁观者身份进入孔乙己,酒客们的看与被看结构后,他所看到的是孔乙己的可笑与可悲,众酒客的麻木、冷漠和残忍,这是一幕知识者与群众的双重悲喜剧。在阅读之初,读者与叙述者对待孔乙己的态度是一致的,但随着故事的发展,小伙计逐渐参与到对孔乙己的无意识折磨中,此时诚实的读者心理上也会产生一种类似狂人“我也吃过人”的罪的自省。

除了采用日记体、手记、选择独特的叙述者等手法创造有意味的形式外,散点透视和双线并行也是鲁迅小说中常用的手法。《呐喊》《彷徨》中有这样一批小说:它们以一个场面一个道具贯穿全篇。采和截取生活横断面的手法,集中笔墨,于方寸间显精彩,于细微处见精神。《示众》一篇,没有情节、人物刻画、景物描写,也没有主观

的抒情和议论,唯一的场面就是看犯人,无论是叫卖馒头的十一二岁的胖孩子赤膊的红鼻子胖大汉还是梳着苏州俏的老妈子,向人群中直钻的小学生,都只有一个动作——看。而由他们构成的看与被看二元对立,包蕴的或悲悯或嘲弄的复杂情绪,则自然流露不动声色、看似冷静的客观描述中,以一个道具贯穿全篇的,如《肥皂》、《长明灯》等,通过一个道具在小说情节发展中的多次出现反复渲染,其象征意味愈明显。

可以说《呐喊》、《彷徨》以其内容的深刻、格式的特别成为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由各篇小说所建立的现代小说新形式为中国小说的发展与世界文学接轨找到了一个新的融汇点,从而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创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女神》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

一.艺术特色

《女神》是中国浪漫主义新诗的开山之作,开拓和形成了浪漫主义新诗流派。《女神》以鲜明的浪漫主义独树一帜。它强烈的感情,伟美的艺术形象等对当时和后来的浪漫主义诗人发生重要影响。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借用某一形象以寄托抒发自己的激情,表现出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如《天狗》,借助“天狗”这个传统中的天上叛逆者的形象、以寄托作者急切要求反封建的强烈情绪,全诗想象新奇、气势磅礴。《炉中煤》中的煤自称“黑奴”,这正是受压迫者的形象,煤

的外表不好看,但内心十分真挚,有热有光这一切特征恰恰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特点;而“炉中”之“煤”的熊熊燃烧,则贴切地显示出对祖国炽烈的爱。《炉中煤》用受压于地下的、乌黑低贱的“黑奴”——煤的形象来表现劳苦者的爱国之情,十分新颖而恰当.《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有一种割不断的绵绵情意,正好适合表现眷念之情;《凤凰涅磐》的诗句参差不齐,长短并用,富于变化,或长吁,或短唱,节奏感十分强烈,表现出一种悲壮气氛.它的想象新奇,语言粗犷,气势磅礴,声调激越,笔调恣肆.它的美是一种壮美,男性的阳刚之美.

二.思想内容

《女神》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它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反抗一切旧势力的革命精神,对光明的向往等,是最强烈地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总的主题是要求冲破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民族、科学。反抗、爱国、创造是贯穿诗集的基本思想内容:

1.强烈要求冲破封建藩篱,彻底破坏和扫荡一切旧事物、旧思想。诗歌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大胆地反抗封建思想的叛逆者、革命民族主义者的形象。《女神》中的“我”是与广大群众结合在一起的、代表时代精神的大“我”。如《天狗》,从头到尾每句诗中都是“我”,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塑造了一个旧世界

叛逆者的典型形象。“天狗”这种冲破一切罗网,破坏一切旧物的强悍形象,正是那个时代个性解放要求的极度夸张。

2.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为祖国而献身的牺牲精神。如《凤凰涅槃》凤凰的自焚,乃是与旧世界彻底决绝的反抗行动,是叛逆精神的强烈爆发与燃烧。中是烧毁了那“死期已到了”的旧凤凰,才在烈火中飞出永生的华美凤凰。希望古老的中国恢复青春,新生的中国永生不死。《女神之再生》中唱道要创造一个新的太阳,即创造一个新中国。《炉中煤》用象征手法,借燃烧着的煤的形象,表达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思想。是《女神》中表达爱国激情的代表作,是一首爱国主义的绝唱,诗人把祖国喻为心爱的女郎,把自己比作狂烧的煤块,它“为我心爱的人儿燃烧到这般模样!”感情真挚而浓烈。

《伤饬》、《沉沦》对青春、爱情、性爱

的理解

《伤逝》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短篇小说,也可以说是唯一一部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主题的小说。它描写的是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他们单纯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至上,走个人奋斗的道路。涓生和子君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在那个黑暗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问题。他们受西方自由平等、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奋起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涓生和子君经过他们自己的努力,他们成功地住到

了一起,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在他们自己看来,一切都是幸福的,共同志趣和追求使两颗年轻的心贴在一起。子君在刚开始反家庭的专制的斗争中子君同样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决,她喊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样响亮的个性解放呼声,但她以为争得同居的权利,就获得了一切,从此安于平庸的生活,将别的人生的要义都忘却了。旧思想的束缚使子君心甘情愿地成为捶着衣角生活的家庭主妇,全部精力忙于烧饭、做菜忙着喂鸡喂狗沉迷于短暂的“安宁和幸福”之中,终日忙着家庭琐事,并逐渐变的消极颓唐无所作为了,还经常和官太太暗斗。总的来说,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失败,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他们自身的认识不足和经济的贫乏,也是他们爱情失败的重要原因。要想得到真正的爱情自由,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为基础,要彻底的消灭黑暗的旧社会,做一个真正的觉醒者。

面对爱情,男女双方应该要有理性,应该明白爱首先是无私的奉献和给予,是利他而不是利己。要对你爱的人的命运前途着想,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的奉献给你的爱人。同时我们应该牢记,“没有面包爱情就会死亡”。不管在何时何地经济是最重要的,没有一定的经济作为基础,一切都是妄想。

在写《沉沦》时郁达夫就曾说过《沉沦》描写的就是“一个病的青年的忧郁症的解剖,里面也带叙着现代人的苦闷——便

是性的要求与灵的冲突。但是我失败了”。也许小说“失败”了,但正是由于这样的失败,使得作品涉及的面更宽广,内蕴更加厚实,社会与审美价值更大。《沉沦》中的“他”,在情欲的驱动下,一方面去窥视浴女,频繁手淫,另一方面又在本能冲动之后,产生一种道德上的强烈自责甚至产生一种深深的犯罪感。“他”对周围社会的不公平,民族歧视和人际冷漠等等令人窒息的现象发出强烈而愤怒的反抗声音,但同时反抗声背后又无法避免地横亘着严重的自卑感,这两种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交织在一起,无情地折磨着瘦弱的“他”。“他”因为“原来日本人轻视中国人,同我们轻视猪狗一样”而怪罪于贫穷落后的祖国,他在内心高声责问:“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强大起来!”然而这怨恨却源于深切的爱。“他”对祖国始终怀有强烈的热爱之情:“我爱我的祖国,我就把我的祖国当成我的情人了吧!”在小说的结尾,他痛切肺腑的呐喊:“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这一声呐喊,升华了作品的爱国主义主题,提高了作品的思想境界和文学格调。综上所述,《沉沦》中的主人公,其忧郁症的流程可以概括如下:起源于退学在家蛰居时对文学作品的广泛阅读,对于性的认识停留于纯精神层面。离开中国到日本学习,从东京转到N市,随着春季的到来,开始自慰。变态情欲由纯精神层面转向对肉欲的渴望,主要诉诸于自身。秋季到来,学校开学,日益自怨自艾,觉得与世人所不容,这是其循环性忧郁症的

开始。路上偶遇两个日本女学生,使他的忧郁症日益严重,在日记中首次抒发了对于爱情的强烈渴望。他爱上了房东的女儿,并偷窥这个女子洗澡。变态情欲从自身转向他人,从想象转到现实。为避免受到指责,搬进梅园。一个偶然的机会偷听了别人的情事。主人公的情欲在这对情人情欲的满足中获得满足,变态情欲由现实转回想象。离开梅园,遇到招徕客人的妓女,变态情欲由想象再次转回现实。主人公压抑已久的欲望终于得到满足,他的生命也终于走到尽头。郁达夫喜欢称他在性事上的挫折为“忧郁症”,因此“忧郁症”是作家笔下浪漫主角的重要特征。通常的看法是,《沉沦》抒发的不仅仅是性的苦闷,还是时代的苦闷。作家把爱情当作一个社会问题,作为“时代病”的一种突出症状予以表现。可以这样说,“他”总是把自己爱情苦闷的根源归咎于国家、民族的衰败。然而,《沉沦》主人公把自己的死与民族命运联系起来究竟具有何种程度的真实性?我认为,时代的苦闷、国家民族的苦闷,只是作为郁达夫小说中性苦闷的大背景而存在,深层的原因要从主人公内在的心理特质方面来寻找。中日甲午战争里,昔日的“弹丸之地”竟然将“泱泱大国”打得一败涂地,这不能不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切肤之痛。因此,当时日本人对于中国人的蔑视是必然的事实。《沉沦》的主人公,在饱受忧郁症折磨的短暂一生中,复仇心态、逃避心态及自悼心态始终交织在一起,构成其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