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实习调研报告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实习调研报告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实习调研报告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中国南京市人民政府为铭记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而筹建。位于中国南京城西江东门茶亭东街原日军大屠杀遗址之一的万人坑。1985年8月15日落成开放。经多次扩建,新馆于200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0周年之际建成开放。

纪念馆概况

纪念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千平方米。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是一处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该馆正大门左侧镌刻着邓小平手书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名。陈列分广场陈列、遗骨陈列、史料陈列三大部分。广场陈列由悼念广场、祭奠广场、墓地广场等3个外景陈列场所组成。其中悼念广场内有

外形如十字架,上部刻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的

时间的标志碑、“倒下的300000人”的抽象雕

塑、“古城的灾难”大型组合雕塑及和平鸽等部

分组成。祭奠广场有刻有馆名的纪念石壁、郁

郁葱葱的松柏和用中英日三国文字镌刻的“遇

难者300000”的石壁。墓地广场有鹅卵石、枯

树和沿院断垣残壁上的三组大型灰色石刻浮雕

及院内道路两旁的17块小型碑雕,部分地记载

着南京大屠杀的主要遗址、史实,这是全市各

处集体屠杀所立遇难者纪念碑缩影和集中陈列,

还有大型石雕母亲像、遇难者名单墙、赎罪碑、

绿树、草坪等诸多景观,构成了生与死、悲与

愤为主题的纪念性墓地的凄惨景象。

纪念馆入口

2005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正式开工,中国雕塑院院长、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吴为山教授负责创作新增加的《南京大屠杀》雕塑。该雕塑共有《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呐喊》《胜利之声》四

组。主雕塑《家破人亡》位于纪念馆馆

外最东角,整座雕塑高10多米,表现的

是南京大屠杀期间,一位眼泪干枯的母

亲抱住死去的孩子仰望苍天的悲痛形象。

巨大的雕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把

人瞬间带回那个饱受摧残的年代。顺着

主雕塑往入口延伸,一组名为《逃难》

的雕塑不断反映着那个年代遇难同胞的

不幸遭遇。《冤魂的呐喊》由一个大而倾斜和一个小而低矮的铜质雕塑组成,立于纪念广场入口,雕塑处于入口的必经之路上,仿佛一道山门,经过馆外雕塑的铺垫,由此正式拉开参观的序幕。劈开的山墙上,一个苦难的人伸着一只手,仿佛是在召唤光明的到来。

灾难之墙、主席台水池墙面、地面及警

示钟柱体均采用黑色镜面花岗岩敷贴;灾难

之墙刻写十三国文字作为背景墙;十字架、

警示钟分立主席台两侧,原集会广场的“残

破城门”及卧地雕塑仍保持原状。纪念广场

位于新馆与原有纪念馆之间,是进入整个纪

念馆区所经的第一个空间。广场上铺装的砂

石是最普通的建筑材料级配碎石。旧馆庭院

采用白色的鹅卵石铺装,寓意累累白骨,取得

了很好的效果。但这是一种景观铺装,上面不

能行走,而新馆广场必须满足大量人群集会的

要求,所以采用了粒径更小,颜色更深的级配

碎石铺装,人走在其上,沙石发出“沙沙”的

声响,犹如冤魂的低声控诉。无生命特质的广

场铺装,配合周边肃穆的环境,令人直观感受

“生与死”的主题。

纪念馆新馆

进入广场之后,左手边便是新展馆。新馆主门厅采用黑色镜面花岗岩外饰面和暗色夹胶玻璃幕墙、门等,建筑总面积15900多平方米,呈刀尖状,东端最高处离地面18米,上下共三层,其中地面一层,地下二层。

新馆建设时挖掘出的遇难者“遗骸”

复位在负二层原位展出,四周用围墙封

闭,其上部顶层屋面留有天窗,适时有

一缕阳光直照“遗骸”,象征遇难七十

年的冤魂“重见天日”,得以昭雪、安

眠。新馆建筑面积约为老馆的六到七倍,

为避免新建部分体量过大,对原有纪念

馆产生压迫感,设计者采用了“体量消

隐”的办法,将新建部分的纪念馆主体

部分埋在地下,屋顶为倾斜的纪念广场。内部空间运用倾斜的墙体、缓坡的地面、穿插的桥等,组合成一种错乱、冲突的压抑空间。

新馆的立面简洁大气,南立面长度达180米以上,东端配以“家破人亡”的主题雕塑,以大尺度和特殊的形式给人带来震撼的心理感觉。外墙采用干挂石材,石材纹理和单元尺寸变化多端,给人以沧桑感。从外形上看,新馆整个建筑如同一个斜插入地面的三角形,造型简洁、有力,恰似一把掩埋在大地中的折断的军刀。“军刀”象征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而将其“折断”用隐喻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新馆的室内设计在运用展板展览的同时,也运用各种立体造型来组成相应的建筑场景,包括灯光在内,共同烘托出了一个悲伤的具有纪念意义的环境。中央大厅的设计利用LED灯光,既代表星星又代表遇难者的眼睛,又一次强烈的突出了“生与死”的主题。

“万人坑”遗址

参观新馆之后,接下来看到的另外一个主题场所是“万人坑”遗址。“万人坑”是整个院区的核心空间和高潮所在。重新设计的万人坑遗址外观像个黑盒子,外观简洁;室内则空间丰富,并安装了恒温、恒湿和通风设备,还对遗骸进行了清理和钙化处理,确保了坑内“遗骸”的安全。观者通过沙石地面、锈蚀钢桥、昏暗的灯光等相结合的环境,可以更直观地感受曾经的遇难现场。

在“万人坑”遗址一旁便是祭场。这是一个重新组织和营造的告慰亡灵的祭祀场所,院两侧的碑林和坚硬的石子铺地形成肃穆的氛围,庭院之中设置了长明的火炬台。冥思厅设计得非常幽暗,参观者可将手中浮动的蜡烛装置点燃,放在室内偌大的水池之中。

和平公园

步出冥思厅玻璃幕墙后,便是和

平公园。观者一下脱出压抑的室内环

境,来到公园之上,近可观南侧青山

松柏、北可看胜利之墙浮雕,向远处

望去,则是耸立的和平雕塑及水中的

倒影,人们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顿

生珍惜和平、祈盼幸福美好之感。

和平公园位于纪念馆区的西部,

总面积达32000多平方米,主要有馆

藏交流区、和平雕塑、景观绿化和照明亮化、水池等项目组成。公园内修建了游步道、排水沟,地面硬质石材铺装,土坡上满铺草皮,坡下条石顺坡摆设,相得益彰;园内开辟了日本友人捐资的“紫金草”花园等。

整个空间氛围以表达和平的美好为主题。设计中,在南边与城市人行道交接

处以填土方式堆起一个草坡,草坡自东向西

缓缓下降,在接近公园纪念雕塑水池边与地

面相平;与之类似的是,在两侧绿地植物的

安排上,也是由茂密到稀疏。如此用意也在

于让人们整理参观展馆后的压抑情绪,平复

其悲愤的心情。和平公园内的植物有白玉兰、

女贞、枫香树、鹅掌楸、赤松、水杉、洒金

千头柏、银杏、千头松、广玉兰、法青等,丰富的植物景观更好的营造了纪念馆的环境与氛围。

和平公园中部是巨大的长条形水池,人们的视线将直接被引向水池终点的和平女神塑像。塑像位于黑色花岗岩石材的“和平”基座之上,基座高18米,塑

像高12米——它由一个手托和平鸽的母亲和期盼和平的儿童组成,象征着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丹尼尔·列别斯基(D.Libeskind)设计的“柏林博物馆(犹太人博物馆)”建筑,称得上是浓缩着生命痛苦和烦恼的稀世作品:反复连续的锐角曲折、幅宽被强制压缩的长方体建筑,像具有生命一样满腹痛苦表情、蕴藏着不满和反抗的危机。该纪念馆最具特色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占地2万平方米的露天广场,地面由2711块高矮不等、刻有请愿书的水泥板铺成,远看就像是一片被微风拂过的麦田,而走近了则像是步入一个巨大的迷宫。这个设计将强迫人们面对过去。

丹尼尔·列别斯基(D.Libeskind)称该博物馆为“线状的狭窄空间”。理由是在这座建筑中潜伏着与思想、组织关系有关的二条脉络。其一是充满无数的

破碎断片的直线脉络。其二是无限连续的曲折

脉络。这二条脉络虽然都有所限定,却又通过

相互间的沟通,而在建筑和形式上无限地伸展

下去。

依据相互离散、游离的处理手法,形成了贯

穿这座博物馆整体的不连续的空间。这二条脉

络是“犹太人博物馆”的特征,同时又是里伯斯金所特有的“二元对立,二律背反”的观点。

尾声

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之后,我觉得这个纪念馆设计更接近于场地设计,在设计中,建筑展馆始终不是设计的主题,他们只是起到感情路线的承接作用,这些展馆可以作为感情路线的节点,为参观者提供参观线路的引导。无论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还是柏林犹太人博物馆都运用线状的狭窄空间将历史编制在一起,使建筑、景观传达出强烈的精神诉求,而不是建筑本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