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气瓶爆炸计算

气瓶爆炸计算

气瓶爆炸计算
气瓶爆炸计算

本项目中最可能发生事故是氧气钢瓶发生物理爆炸,具体分析如下:

TNT当量计算

当氧气钢瓶发生爆炸时,气体膨胀所释放的能量(即爆破能量)不仅与气体压力和储罐的容积有关而且与介质在容器内的物性相态相关。氧气为非热力气体,无焓值、熵值;承压状态下称压缩气体,承压钢瓶破裂时属物理性爆炸;其能量计算,与瓶内压力、瓶体容积、气体绝热指数有关。本项目中运用压缩气体爆破能量计算模型计算,其释放的爆破能量为:

Eg=2.5PV/(k-1)[1-(0.1013/p)k-1/k] ×103

式中, Eg-气体的爆破能量,kJ;

P-容器内气体的绝对压力,MPa;

V-容器的容积,m3;

k-气体的绝热指数,即气体的定压比热与定容比热之比,此处取1.4;

令:Cg=2.5P[1-(0.1013/P)0.2857]×103

则:Eg= Cg·V

式中, Cg–常用压缩气体破能量系数,kJ/m3,此处取值为 1.1×103 kJ/m3;

本项目氧气实瓶储存量为400个,假设均发生爆炸,则V=16m3;

则Eg= Cg·V=1.1×103 kJ/m3×16m3=1.76×104 kJ;

将爆破能量换算成TNT当量W TNT。因为1kg TNT爆炸所放出的爆破能量为4230~4836 kJ,一般取平均爆破能量为4500kJ,故其关系为:

W=Eg/4500=1.76×104/4500=0.39㎏,即氧气钢瓶爆炸释放的能量相当于0.39kgTNT爆炸所放出的爆破能量。

冲击波计算

1、爆炸模拟比为a

a=(q/q0)1/3=(0.39/1000)1/3=0.073

2、求出在1000kgTNT爆炸试验中相当距离Ro的相应值

Ro=R/a

按照模拟比值和1000kgTNT在空气中爆炸试验中所产生的冲击波距离Ro/m值计算结果见下表:

表F4.1 钢瓶模拟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超压数值

3、从表F4.2和表F4.3中得到钢瓶爆炸所造成的冲击波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和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注:不考虑爆炸造成的飞散物和火灾对人的伤害,对建筑物的破坏,不考虑低温和中毒对人的伤害)

表F4.2冲击波对人体的伤害作用

表F4.3冲击波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

由以上计算可知,钢瓶在半径3.08m范围内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大于0.126MPa,在此范围内大部分人员死亡,小房屋倒塌,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破坏;在半径3.08~4.62m范围内,人员内脏严重损伤或死亡,木建筑物严重破坏,墙倒塌;在半径4.62~6.16m范围内,人的听觉器官损伤或骨折,建筑物中度破坏,墙大裂缝,屋瓦掉下;在半径6.16~10.1m范围内,人员受到轻微损伤,建筑物轻度破坏或局部破坏;在半径10.1m以外,基本无人员伤害,无建筑物破坏。

15个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

15个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 省达州市申家滩双线特大桥材料加工厂施工工地,中铁二十三局襄渝铁路二线工程指挥部第二项目部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经济损失3万元。 事发时,该批气瓶被运送到事故地点,在装卸工人将气瓶从汽车上卸下时,一气瓶发生爆炸,造成装卸工2人死亡,受伤1人。 事故原因分析: 1、违规充装:经查该气瓶为二氧化碳气和氧气混装,引起化学爆炸。 2、违规装卸:装卸工野蛮装卸,导致气瓶受到强烈冲击,引起爆炸。 案例二: 潼南县某气体经销部搬运工在气瓶存放间用减压表测量氧气瓶压力时,气瓶发生爆炸。下图该气瓶爆炸后的碎片。事故造成 4 人当场死 亡,2 人重伤,其中1 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气瓶阀进气口及活门被烧及碳黑痕迹 损坏的减压器进气口被烧及碳黒痕迹 事故原因分析: 对事故气瓶检查,爆炸的气瓶碎片表面未发现油脂、碳黑等痕迹。对同批气瓶气体分析,未发现可燃气体成分,排除气体混装可能性。但在气瓶阀和减压器接口处有烧损及碳黑存在。认定事故原因是由于减压器混用,可能使其部存有油脂。在测压时,高压氧气接触油脂造成燃烧及爆炸。 案例三: 2016年11月2日上午,新民市某公司院里进行氧气瓶卸车作业时,气瓶爆炸。现场卸车作业2人死亡,远处1人因气瓶爆炸受伤,运瓶汽车风挡玻璃及现场建筑物和厂房玻璃严重破碎。爆炸气瓶呈碎片飞出,卸车地点留有少量残片。一只气瓶被崩起后,砸在厂区一屋顶,后坠落屋。现场运瓶车上仍有四只待卸气瓶,地面有四只刚卸车的气瓶。现场所有气瓶颜色和钢印标识均为氧气。

事故原因分析: 由于事故现场人员均已死亡,无法对事故经过进行了解。但从事故现场现象可以认定,事故过程中仅有卸车操作。从气瓶残片形状,可以认定不属于化学性爆炸。因此,推断此次事故为野蛮装卸,气瓶在剧烈碰撞中致使气瓶薄弱处或缺陷处破坏,造成气瓶的撕裂。 案例四: 某公司焊工从仓库领取乙炔气瓶和氧气瓶并运至车间进行焊接作业,仅焊了一个压缩空气管道接头,约2分钟完成,然后将气瓶放于车间。3月24日早8时50分该焊工在做焊接准备工作时将减压器安装于乙炔气瓶,在开启阀门时乙炔瓶发生爆炸。当乙炔气和被突然减压而气化的丙酮与空气形成爆燃性混合气体后,被车间的电器火花再次引爆,其造成的破坏是可以想象的。爆炸的气瓶已成上封头、下封头和展成平板的筒体的三块。气瓶的填料已大面积散布于车间。事故造成4人死亡,14人重伤(其中2人重度烧伤);设备受损61台,厂房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1300~1600万元。

常见的气瓶事故类型及常见原因以及15个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

常见的气瓶事故类型及常见原因以及15个 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 四川省达州市达县申家滩双线特大桥材料加工厂施工工地,中铁二十三局襄渝铁路二线工程指挥部第二项目部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经济损失3万元。 事发时,该批气瓶被运送到事故地点,在装卸工人将气瓶从汽车上卸下时,一气瓶发生爆炸,造成装卸工2人死亡,受伤1人。 事故原因分析: 1、违规充装:经查该气瓶为二氧化碳气和氧气混装,引起化学爆炸。 2、违规装卸:装卸工野蛮装卸,导致气瓶受到强烈冲击,引起爆炸。 案例二: 潼南县某气体经销部搬运工在气瓶存放间用减压表测量氧气瓶内压力时,气瓶发生爆炸。下图该气瓶爆炸后的碎片。事故造成4人当场死 亡,2人重伤,其中1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气瓶阀进气口及活门被烧及碳黑痕迹

损坏的减压器进气口被烧及碳黒痕迹 事故原因分析: 对事故气瓶检查,爆炸的气瓶碎片内表面未发现油脂、碳黑等痕迹。对同批气瓶内气体分析,未发现可燃气体成分,排除气体混装可能性。但在气瓶阀和减压器接口处有烧损及碳黑存在。认定事故原因是由于减压器混用,可能使其内部存有油脂。在测压时,高压氧气接触油脂造成燃烧及爆炸。 案例三: 2016年11月2日上午,沈阳新民市某公司院里进行氧气瓶卸车作业时,气瓶爆炸。现场卸车作业2人死亡,远处1人因气瓶爆炸受伤,运瓶汽车风挡玻璃及现场建筑物和厂房玻璃严重破碎。爆炸气瓶呈碎片飞出,卸车地点留有少量残片。一只气瓶被崩起后,砸在厂区一屋顶,后坠落屋内。现场运瓶车上仍有四只待卸气瓶,地面有四只刚卸车的气瓶。现场所有气瓶颜色和钢印标识均为氧气。 事故原因分析: 由于事故现场人员均已死亡,无法对事故经过进行了解。但从事故现场现象可以认定,事故过程中仅有卸车操作。从气瓶残片形状,可以认定不属于化学性爆炸。因此,推断此次事故为野蛮装卸,气瓶在剧烈碰撞中致使气瓶薄弱处或缺陷处破坏,造成气瓶的撕裂。

分析空压机储气罐爆炸事故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空压机储气罐爆炸事 故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293-46 分析空压机储气罐爆炸事故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 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储气罐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 1.1储气罐超压 储气罐内气体额定压力是由压力调竹器和安全阀来确定的。一旦二者出现故障,如压力调节器操作失误或其其中的卸荷阀管道等零部件出现故障(安全附件不全、失灵或安装不符合要求,安全阀不能动作或压力表指示不准确等),造成储罐内气体压力急剧上升,另外容器受热(如日光暴晒、火灾等)也会引起容器内压升高。若超过罐体壁厚的强度极限,就会发牛爆炸。 1.2储气罐本体缺陷 储气罐用材不当,设计结构不合理,制造质量差,局部存在如壁厚不均匀、气孔、裂纹、严重锈蚀等缺陷,即使储气罐仍在额定压力下工作,因其局部强度不够仍然会发牛爆炸。

1.3罐内积碳燃烧 往复活塞式空压机的气缸润滑油大都采用矿物润滑油,它是一种可燃物。当气体温度急剧升高,超过润滑油的闪点后如继续升高,将会剧烈地氧化而引起爆炸;另一种情况是沿整个排气系统(包括缓冲罐、排气管道、中间冷却器、后冷却器和储气罐等)形成油沉积物(简称积碳)。积碳因机械冲击、硬颗粒在运动时发生的冲击以及静电放电等产牛的火花,或因冷却不良,润滑油耗量人,至使中间冷却器、油水分离器和储气罐积存人量油垢和炭化物,且未及时清理,因而发牛燃烧爆炸。 1.4管道振动 往复活塞式空压机因一级排气温度过高,对排气管道产生较大的轴向、径向热应力作用而引起管道振动;或因地理条件限制,储气罐与空压机安装距离难以按设计要求安装而引起管道振动;另外空压机吸排气过程具有间歇性,至使管道内气流的压力和速度旱脉动性和周期性变化,这种脉动气流通过管道的弯管、

气瓶爆炸案例

近十年气瓶爆炸伤亡事故及教训 90年代,我国气瓶爆炸致人伤亡、财产遭损的事故较多。经查阅1990年至2000年《深冷技术》及个人行业情报笔记和有关报刊资料,仅仅了解到的致人死伤的气瓶爆炸就有47起,死亡74人。未了解未记人的气瓶爆炸死亡事故肯定还有。为吸取血的教训,也作史料记述,特以气瓶爆炸事故发生先后,作一个典型的气瓶爆炸实例汇编(仅收入有伤亡的、重大的事故,并以氧气钢瓶为主,不涉及液化石油气钢瓶与液氯钢瓶),并归纳了几条教训。“人命关天的事,一定要慎之以慎,确保万无一失。”望引以为戒,高度重度;预防为主,杜绝事故。 1 气瓶爆炸伤亡事故实例 (1)1990年3月22日,大庆油田建设公司第九分公司一中队在切割作业中氧气瓶突然爆炸,2人被炸死。原因为以氢气瓶作氧气瓶进行充装,为化学性爆炸,瓶色漆色为深绿色,气瓶瓶阀型号为QF—30,出气口螺纹为左旋,该瓶是哈尔滨灯泡厂的氢气瓶,氧气厂未认真检查就给充装氧气。 (2)1990年7月12日,山东省莒南县玻璃厂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死2人,伤1人。为化学性爆炸。 (3)1991年10月23日,在上海J1[沙县高南乡小梁山废品堆放处,某公司临时工黄某以十几元钱买下一只气瓶,又借管子钳等工具欲拆下另一只氧气瓶阀,没拧几圈就喷出一团雾气,黄某被击倒在地,反冲出去的氧气瓶把黄某身后20多米处的一妇女当场撞死。无知闯下大祸! (4)1992年1月14日上午9时35分,抚顺某合资企业铆焊厂一只正在进行氧炔焊作业的氧气瓶发生粉碎性爆炸,爆炸碎片击穿两只溶解乙炔气瓶,同时引发火灾,厂房、物品损坏,爆炸声震惊3公里以外的人。两名工人耳膜击穿。经分析氧气瓶中有积炭,含甲烷(7.7%,曾装过),属化学性爆炸。 (5)1992年6月4日下午2时45分,江西瑞金县沙洲乡制氧站氧气瓶爆炸,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车间损坏。原因是瓶内混入乙炔气。 (6)1993年2月1日,扬州制药厂一操作工在开氢气瓶阀时发生爆炸,造成一人死亡。后查明为氢中含氧量高达11%~18%所致。 (7)1993年2月21日9时30分,山东沂南县大庄镇氧气经营处4只气瓶同时发生爆炸,当场炸死2人,重伤1人。经分析,4只气瓶均为充装氧气的氢气瓶,是由村办厂沂水氧气厂充装的。由大庄镇氧气经营处购回,因用户无法装上氧气瓶减压阀(氢、氧瓶螺纹不同,当然装不上),曾三次退回沂水氧气厂,沂水氧气厂又三次发货到大庄。2月21日大庄建筑公司工人装运时,两人叼着香烟开瓶阀,引起爆炸。这是无知违章的典型事故! (8)1993年6月8日晚9时25分,浙江苍南县制氧厂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死亡1人,炸毁厂房7间。查明为氢氧混充引发的化学性爆炸。由于不符合氧气厂站生产条件,温州市劳动局将其关闭。该厂建厂只一年多时间。 (9)1993年11月26日,扬州市卫生防疫站的操作者(检验科副科长)在开氢气瓶阀时,发生爆炸事故,该操作者当场被炸死。经分析,该瓶氢气系扬州晶体管厂氢氧站1月28日充装的,同扬州制药厂2月1日那只爆炸的氢气瓶为同一批,扬州制药厂氢气瓶事故亦致1人死亡。这两次爆炸事故使扬州制药厂和扬州卫生防疫站分别损失200多万元和60多万元。事故的原因为氢中含氧量高达11%~18%。1995年6月7日,经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判定被告扬州晶体管厂赔偿损失63.7092万元。 (10)1993年12月7日8时45分,黑龙江肇东市涝洲粮库进行气割作业,当电焊工气割地磅时,氧气瓶突然爆炸,碎片当场击死2人,击伤11人。原因:二氧化碳气瓶冒充氧气瓶充

气瓶安全事故案例

气瓶安全事故案例 一、事故经过2003年9月16日上午9时许,非法经营户何××,在西塘翠南船厂氧气瓶仓库打电话通知位于陶庄镇陶庄村的天凝氧气充灌站陶庄新站的沈××,称其将派李××(死者,安徽人)来充装氧气。9月16日12:00时多,非法运输户李××由沈××为其充装20瓶。9月16日下午13:00时左右,李××将自备车(车号为安徽K48555)驶入位于原西汾公路北侧的西塘镇新胜村陆家浜铁场内的项××堆场。当李××卸第一瓶氧气瓶时突然爆炸,李××被炸死亡。当时周边幸无他人伤及。 二、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1)在卸瓶作业过程中运输车左后轮胎爆裂,造成车辆左倾氧气瓶掉落与地面废钢材发生碰撞,瓶阀中间断裂且遇油渍引发化学爆炸。(2)氧气瓶本身有缺陷。据调查知,属何××产权的32只氧气瓶与其它瓶相比,明显黑不溜秋,七长八短,手轮等附件残缺不全。据市质监局特种设备检测院现场勘察报告,爆炸的氧气瓶底部正中部位已被机械钻孔,直径为42mm, 且该孔周围有明显电弧焊接痕迹(贴焊)。属报废钢瓶。 2、间接原因氧气充灌及流转管理混乱是造成这次事故的间接原因。(1)个体运输户李××未经交通部门批准,运输及装卸危险化学品,违反了国务院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属严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2)爆炸的氧气瓶产权属何××,而何××经营、运输氧气未经政府任何职能部门批准,违反了国务院344号令第二十七条及第二十九条规定。(3)陶庄充灌新站在明知何××钢瓶有缺陷的情况下,仍多次为其充装,包括原来的天凝氧气充灌站,违反了《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第二十六条和第二十九条规定。 三、事故类别:化学爆炸。 四、事故性质:责任事故 五、事故责任:

气瓶事故案例,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安全

气瓶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安全,了解常见的气瓶事故类型及常见原因,至少掌握15个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 四川省达州市达县申家滩双线特大桥材料加工厂施工工地,中铁二十三局襄渝铁路二线工程指挥部第二项目部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经济损失3万元。 事发时,该批气瓶被运送到事故地点,在装卸工人将气瓶从汽车上卸下时,一气瓶发生爆炸,造成装卸工2人死亡,受伤1人。

事故原因分析: 1、违规充装:经查该气瓶为二氧化碳气和氧气混装,引起化学爆炸。 2、违规装卸:装卸工野蛮装卸,导致气瓶受到强烈冲击,引起爆炸。 案例二: 潼南县某气体经销部搬运工在气瓶存放间用减压表测量氧气瓶内压力时,气瓶发生爆炸。下图该气瓶爆炸后的碎片。事故造成4 人当场死亡,2 人重伤,其中1 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损坏的减压器进气口被烧及碳黒痕迹 事故原因分析: 对事故气瓶检查,爆炸的气瓶碎片内表面未发现油脂、碳黑等痕迹。对同批气瓶内气体分析,未发现可燃气体成分,排除气体混装可能性。但在气瓶阀和减压器接口

处有烧损及碳黑存在。认定事故原因是由于减压器混用,可能使其内部存有油脂。在测压时,高压氧气接触油脂造成燃烧及爆炸。 案例三: 2016年11月2日上午,沈阳新民市某公司院里进行氧气瓶卸车作业时,气瓶爆炸。现场卸车作业2人死亡,远处1人因气瓶爆炸受伤,运瓶汽车风挡玻璃及现场建筑物和厂房玻璃严重破碎。爆炸气瓶呈碎片飞出,卸车地点留有少量残片。一只气瓶被崩起后,砸在厂区一屋顶,后坠落屋内。现场运瓶车上仍有四只待卸气瓶,地面有四只刚卸车的气瓶。现场所有气瓶颜色和钢印标识均为氧气。 事故原因分析: 由于事故现场人员均已死亡,无法对事故经过进行了解。但从事故现场现象可以认定,事故过程中仅有卸车操作。从气瓶残片形状,可以认定不属于化学性爆炸。因此,推断此次事故为野蛮装卸,气瓶在剧烈碰撞中致使气瓶薄弱处或缺陷处破坏,造成气瓶的撕裂。(微信订阅:每日安全生产) 案例四: 哈尔滨某公司焊工从仓库领取乙炔气瓶和氧气瓶并运至车间进行焊接作业,仅焊了一个压缩空气管道接头,约2分钟完成,然后将气瓶放于车间内。3月24日早8时50分该焊工在做焊接准备工作时将减压器安装于乙炔气瓶,在开启阀门时乙炔瓶发生爆炸。当乙炔气和被突然减压而气化的丙酮与空气形成爆燃性混合气体后,被车间内的电器火花再次引爆,其造成的破坏是可以想象的。爆炸的气瓶已成上封头、下封头和展成平板的筒体的三块。气瓶内的填料已大面积散布于车间内。事故造成4人死亡,14人重伤(其中2人重度烧伤);设备受损61台,厂房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1300~1600万元。

液化气罐爆炸四大原因

液化气罐爆炸四大原因 1、事故案例 5月20号凌晨4点30分左右,长春桃园路与东天街交会附近,一快餐店发生液化气罐泄漏,引发爆燃。 事故发生时,附近不少居民都闻声赶来,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和119火警电话。记者赶到时,散落在路面上的大部分杂物都已被清走。但在马路对面,还有一些碎玻璃,环卫工人正在进行清理。而事故发生的快餐店门脸损坏严重,两侧商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据了解,这次事故是因为,快餐店液化气罐泄漏,引发爆燃导致的。 2、液化气罐为什么会爆炸? 液化气罐是用来储存液化气的储罐,其内部有液化气时压力很大,稍有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引起爆炸,液化气在20摄氏度压力为0.8兆帕,40摄氏度的压力可以达到1.59兆帕。液化气钢瓶的最大承受压力为2.1兆帕。若液化气体积不变,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压力就增加0.04兆帕,所以每只钢瓶只能灌85%,也就是14.5千克。在空罐时也不要用温水加热钢瓶,否则会引起物理爆炸。 管道天然气一般不会爆炸,除非泄漏的天然气在密闭空间里达到一定浓度并遇明火。

3、液化气罐爆炸四大原因 01过量充装 液化石油气具有受热膨胀的特性,液化石油气的比重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体积则增大。 液态体积膨胀率比水的大10~16倍。液化石油气温度每升高一度,体积膨胀约为0.3%~0.4%,气压增大 0.02~0.03MPa。由于液体实际是不可压缩的,倘若容器的全部容积充满石油气,即使温度升高不多易能因液体膨胀而产生很大的压力,造成容器的变形爆炸。如果受到火焰烘烤,温度升高到大约60度罐内会充满液态,罐体的膨胀力将直接作用于罐壁,经实验测定和理论计算,满的液化石油气钢瓶,温度升高1℃,瓶内压力增加10~20个大气压。当超过储罐的安全设计压力,易引起储罐薄弱处形成裂缝导致液化气泄漏,如果裂口过大、泄压过快或超量灌装或满液,遇到阳光照射或其他情况使温度升高时就引起蒸汽爆炸。过量充装引发的蒸汽爆炸事故为数不少,西班牙发生的一起液化丙烯槽车爆炸事故的原因就是充装过量。

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本文来自:互联网浏览次数:时间:2009-12-25 14:03:40 [打 印] 【字体:大中小】 [关闭] 一、事故情况概述 1998年10月8日10时40分左右,哈尔滨某化工厂四车间成品库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导致现场的2名装卸工(临时工)1死1伤。事故发生前四车间充灌岗,操作压力为12MPa,操作温度为20度,成品库房有氧气瓶45只。 二、事故破坏情况 经现场勘察,共3只气瓶爆炸,其中1只气瓶外表为绿色油漆,检验期为1989—1994年,公称压力15.0MPa,容积为40.4L,这只气瓶爆破成十几块碎片。碎片内壁呈黑色,断口呈“人”字纹,无明显的塑性变形,全部为脆性断裂。其角阀为氩气阀。 爆炸的另2只气瓶颜色为淡酞兰,呈撕裂状,断口有明显的被打击的痕迹,被打击处向内凹陷,并有高温氧化的痕迹。另外3只被击穿的气瓶,均留有不规则孔洞,其中1只在气瓶上方,直径各约5cm,另外2只在气瓶下方,直径约8cm和30cm,破口向内凹陷,并有高温氧化的痕迹。

面积为70m2的氧气瓶成品库天棚和西侧墙被炸塌,山墙严重变形,铁皮包的门被爆炸碎片穿出一个直径20cm的洞,附近2处厂房玻璃被震碎。 死者身体被炸成多块碎片,伤者被炸成终生残疾。 三、事故原因分桥及结论 从爆炸碎片的内外表面颜色看,其中1只气瓶的碎片外表为绿色漆,内表面呈黑色,角阀为氩气瓶阀,说明这只气瓶为氢气瓶。被检回的内壁呈黑色的碎片共有十多片,其断口形貌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断口呈“人”字纹,均为脆性断裂。分析认为这只氢气瓶内残余有氢气。充装氧气(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4.1%—74.1%),形成了可爆性混合气体,在转动角阀时,产生静电引发了氢氧混合气体的化学爆炸。 另外2只被撕裂的气瓶内壁只有锈蚀,无黑色油脂,断口呈脆性断裂形貌,断口局部有明显的被击打的痕迹,内凹并有高温氧化痕迹,说明这2只气瓶距爆炸点很近,被爆炸碎片的冲击波打击超过其呈受力,失稳破裂,属物理爆炸。 [NewPage] 直接原因:装卸工在装运氢气瓶(错充氧气)前试压转动角阀时产生静电,引发瓶内的氢氧混合气体爆炸,是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某市乙炔气——氧气瓶爆炸事故

某市乙炔气——氧气瓶爆炸事故 【事故概况、经过】 某年5月16日16:25左右,某乙炔气厂氧气充装站的1只正在充装氧气的气瓶发生剧烈爆炸,3名操作工受伤,建筑物受损。 该市乙炔气厂氧气充装站有2组14头充装台,现以A,B组表示,如下图所示。5月16日16:05,充装工开启液氧泵充瓶,首先充装A组气瓶,约10min后切换总阀,充装B组瓶。约16:24,B 组压力表达13MPa压力,1名操作工切换充氧总阀,另3名操作工在关闭B组气瓶阀时,B组第 5只气瓶突然喷出一股火球,随即发生爆炸。 气瓶爆炸后,2块碎片及脱落的颈圈、底座。碎片及颈圈、底座总重量为53.4kg,比气瓶原重量少1kg。因此,该瓶至少炸成3块碎片。 瓶阀断裂成3块,阀体和断裂的瓶嘴连同防错装接头飞离爆炸现场约15m外;瓶阀下部连接螺 纹断裂在瓶内;瓶阀内防爆片大部分炸飞,阀内约剩余1/3。 5个充装间及气瓶库屋顶石棉瓦全部飞落粉碎。8樘钢窗72块玻璃全部震碎;中间3间北墙钢 窗上沿出现裂缝;地面及北墙下部有气瓶碎片撞击痕迹5处,其中离B组约1m处,气瓶碎片擦地划出40cm×15cm×1cm的凹坑。 爆炸气浪将离爆炸点约15m远的水泵房、约20m远的气瓶检验间及40m外的传达室上部窗户玻璃震碎。 现场3名操作工受伤,其中1人左脸部及左前臂部分烧伤;头发烧焦(特别是左侧);右耳充血,听力下降;左脚后掌削成舌形皮瓣2.5cm×6cm,伤口缝合31针。另2名操作工因爆炸造成耳朵充血,听力下降。

【事故原因分析】 1检查和试验情况 经检查,该瓶自使用以来,未曾进行过检验,已超过2个检验周期。 气瓶碎片所测得的壁厚均大于设计壁厚(测厚仪为上海必能信超声有限公司生产的CCH—20全自动超声波测厚仪)。 气瓶碎片剖口未发现夹杂、白点等异常情况,碎片上也未发现可见的微裂纹,气瓶碎片内外表面无明显腐蚀。 综上试验和检查结果,未发现气瓶存在明显质量问题。据计算,其物理性爆炸压力应为 42.30MPa左右,而该气瓶实际充装压力≤13MPa,不到该瓶物理性爆炸压力的1/3。因此,该气瓶不可能为物理性爆炸。 2爆炸性质的确定 爆炸威力远大于充装压力13MPa时的物理性爆炸威力,爆炸时曾发生过剧烈燃烧,气瓶碎片及现场有明显炭黑和油脂痕迹。 气瓶碎片断面兼备塑性和脆性断裂的特征,以塑性断面特征为主,这是气瓶化学性爆炸的特征之一。 据卢某右手虎口硬伤,可认定其在关第5只气瓶(即爆炸的那只气瓶)瓶阀时发生爆炸,是气瓶发生化学性爆炸的特定时机之一。

一起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一起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摘要】采用宏观观察、材质分析、金相分析、壁厚测量、强度校核等手段对一起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炸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安全使用、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引言 案例:江阴市某液化气供应站发生一起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炸事故。事发时,该液化气供应站钢瓶存放间有一名作业人员(该作业人员在爆炸中身亡)。本文从宏观特征、材质分析、强度校核、材料金相分析等方面对事故进行了分析。 1、事故钢瓶基本参数 事故钢瓶无任何产品出厂资料,无定期检验报告,护罩及瓶身上无任何印记。从钢瓶的外观几何尺寸判断,该液化石油气钢瓶的规格应为:YSP-15,按照GB/T5842-1996《液化石油气钢瓶》[1]标准的要求,该规格的合格钢瓶,瓶身内直径应为314mm,公称容积35.5L,最大充装量15Kg。 2、事故原因分析 2.1事故钢瓶宏观分析 爆炸中,钢瓶断裂成上下两部分,钢瓶爆破口位于下封头与底座连接处,下封头沿底座内侧圆周方向整圈脱落,脱落部位周长约为718mm。经对钢瓶爆破口宏观检查,断口与材料表面约呈45°剪切唇,瓶底较厚部位的断口呈暗灰色金属色泽。钢瓶下封头表面防腐油漆已脱落,表面有大面积密集斑点腐蚀坑,钢瓶下封头沿底座一圈较大范围内,有非常明显的腐蚀减薄现象,如图1所示。爆炸后的钢瓶内部除发现有轻度浅表锈蚀外无其它残留物,未见因液化石油气燃烧产生的黑色积碳。 2.2事故钢瓶厚度测量及几何尺寸检查 用超声波测厚仪及游标卡尺对事故钢瓶的瓶身、下封头中部及爆破部位的材料厚度进行了测量。 钢瓶筒体中部选择了多个测点,测得的瓶身材料厚度范围为:3.1~3.9mm 之间;下封头选择中部较厚部位测量三处,测得壁厚分别为:2.5mm、2.3mm、2.2mm;下封头与底座连接的爆破口部位最小厚度为0.6mm。 用卷尺在事故钢瓶中部环缝两侧三处测得筒体周长为:1017mm、1018mm、

事故案例(1) 气瓶爆炸重大事故

事故案例(1)气瓶爆炸重大事故 一、事故经过 某年某月某日13:00过后.某钢瓶检测站站长指挥6名职工将1只400 L的待检测环氧乙烷钢瓶滚到作业现场进行残液处理。工人将瓶阀门打开后未见余气和残液流出,于是把阀门卸下,仍没有发现残余液体和气体流出,即将阀门重新装上并关好。工人再将环氧乙烷钢瓶底部的1只易熔塞座螺栓旋松后,即听到“滋波”的漏气声,随后工人们都去干其他工作了。15:20左右,检测站作业现场的环氧乙烷钢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正在作业现场的4人受伤,伤者立即被送到医院进行救治;经抢救无效,有3人先后在6日内死亡。公安消防部门接报后立即派出7辆消防车、43名官兵赶赴现场,投入扑救抢险工作。爆炸导致站内大部分厂房和围墙倒塌,并造成周围一部分民宅门窗玻璃不同程度损坏。 二、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调查组为查清事故原因,专门派出人员到发生爆炸的环氧乙烷钢瓶的产权单位及最近一次充装环氧乙烷的单位进行调查。市安委会还专门委托某市化厂研究所有限公司的2位专家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论证。2位专家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数次到现场勘查,并对现场钢瓶残片上的结垢物进行了仪器分析测定,提出了意见。 1.直接原因 (1)某钢瓶检验站站长违章指挥。在确认气瓶内存在残液的情况

下,指挥工人松开底部易熔塞座泄放瓶内环氧乙烷气体,且明知环氧乙烷气体为易燃易爆气体,却听之任之,未采取任何措施,导致环氧乙烷气体大量泄放,因环氧乙烷气体比空气重,沉伏于地面并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最终酿成爆炸事故。 (2)工人无知操作。3名职工在清理地烘炉时,由于对环氧乙烷气体易燃易爆的危险特性缺乏了解,在存在环氧乙烷和空气混合气体的环境条件下,使用铁锹清理煤渣,因摩擦、碰撞等原因产生火花,导致混合气体的爆炸。 2.间接原因 (1)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处理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介质的安全措施不到位,对现场操作工人安全培训和教育不到位。 (2)专职安全员未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对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管不力。 (3)该检验站挂靠的主管部门对安全工作不闻不问,疏于管理,从而使该站安全工作无人过问。 (4)该站未按GB 12135-1999国家标准关于气瓶定期检验站技术条件的规定,到公安消防部门报审,单位安全“三同时”不到位,从而存在很多不安全隐患。 (5)市有关专项安全监察的职能部门,虽能按国家规范标准核发证照,但日常监察缺乏力度。所在区、乡对该站安全管理体制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造成安全管理疏漏。 三、事故责任划分及处理意见

二氧化碳气瓶爆炸事故分析

二氧化碳气瓶爆炸事故分析 1999年5月13日下午13点20分,徐州铸造总厂发生了一起二氧化碳气瓶爆炸事故,所幸的是该瓶爆炸发生在午休,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爆炸现场的破坏程度相当严重。这次爆炸事故反映了气瓶在充装、销售、使用中的薄弱环节,值得引起我 们的重视。 1 爆炸现场及破坏情况 1.1 爆炸现场 1999年5月13日上午10时许,徐州铸造总厂收到本市金陵气体供应站送来的15只二氧化碳气瓶,该批气瓶由江苏泰兴二氧化碳充装站充装。直接卸存在其露天仓库内。下午13点20分,其中一只气瓶发生爆炸,瞬间产生的冲击波将15只气瓶全部推到,其中一只气瓶向南飞出52m,砸在机修车间的大门上,旋转进人车间,冲坏地坪,打翻工作台,翻落在墙根下。一只气瓶向西约15°角飞出43m,撞击在西墙上落地。一只气瓶被气浪冲倒后,向西南方向飞出15m,翻越1.2m矮墙落地。还有一只气瓶向南飞出11.3m造成瓶阀折断,落地泄压。此时现场一片白雾状,飞沙走石,气浪附近砖墙(8mX2m)被推到。距爆炸点lorn处有二层楼机房,门窗玻璃全部震碎,紧靠存瓶处有一砖瓦结构平房,工人在房内午休,所幸的是平房外停放一辆3吨铲车,缓解了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使平房没有倒塌,避免了人员伤亡。现场确定已有5只气瓶报废。 1.2 爆炸气瓶及残体基本情况

爆炸气瓶残体距爆炸点西南方向约5.6m,落在块石结构的墙根下,残体瓶口向上,瓶底向下,呈直立状,瓶体展开,内壁面向东。爆炸气瓶的基本情况:气瓶编号02265,水压试验TPl8.8,公称工作压力WPl2.5,重量W45.1,容积V41.3,瓶体壁厚S4.5,气瓶制造代号JP,制造年月97.2,制造厂检验标记(检)。气瓶标注字样明显、清晰、完整。材质为碳锰钢、钢号为37Mn2A。 2 爆炸气瓶数据分析 对爆炸气瓶从轴向、,径向进行了密集点测厚,其数据见表1。 表1 爆炸气瓶数据 (1)最小壁厚处于钢瓶腰部,即瓶口向下500mm处的断口边缘。 (2)最小壁厚处在同一横截面上,断口边缘处的壁厚由于爆炸瞬间的拉伸作用明显减薄。 (3)断口形态分析:①断口呈撕裂状态,颜色呈暗灰色纤维状,端口不齐平,而且与主应力方向呈45~夹角。②爆炸瓶体没有产生碎片。 ③气瓶内、外无明显腐蚀。④实测壁厚均大于气瓶标注壁厚。 光谱分析表明:爆炸气瓶的材质基本符合《规程》要求。

二氧化碳气瓶充装爆炸事故案例

二氧化碳气瓶充装爆炸事故案例 1999年5月13日下午13点20分,徐州铸造总厂发生了一起二氧化碳气瓶爆炸事故,所幸的是该气瓶爆炸发生在午休,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爆炸现场的破坏程度相当严重。 1)事故概况 (1)爆炸现场及破坏情况 1999年5月13日上午10时许,徐州铸造总厂收到本市金陵气体供应站送来的15只二氧化碳气瓶,该批气瓶由江苏泰兴二氧化碳充装站充装,直接卸存在其露天仓库内。下午13点20分,其中一只气瓶发生爆炸,瞬间产生的冲击波将15只气瓶全部推到,其中一只气瓶向南飞出52m,砸在机修车间的大门上,旋转进入车间,冲坏地坪,打翻工作台,翻落在墙根下。一只气瓶向西约15角飞出43m,撞击在西墙上落地。一只气瓶被气浪冲倒后,向西南方向飞出15m,翻越1.2m矮墙落地。还有一只气瓶向南飞出11.3m造成瓶阀折断,落地泄压。气浪附近砖墙(8m2m)被推到。距爆炸点l0m处有二层楼机房,门窗玻璃全部震碎,紧靠存瓶处有一砖瓦结构平房,工人在房内午休,所幸的是平房外停放一辆3吨铲车,缓解了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使平房没有倒塌,避免了人员伤亡。现场有5只气瓶报废。 (2)爆炸气瓶及残体基本情况 爆炸气瓶残体距爆炸点西南方向约5.6m,落在块石结构的墙根下,残体瓶口向上,瓶底向下,呈直立状,瓶体展开,内壁面向东。 爆炸气瓶的基本情况:气瓶编号02265,水压试验TPl8.8,公称工作压力WPl2.5,重量W45.1,容积V41.3,瓶体壁厚S4.5,气瓶制

造代号JP,制造年月97年2月,制造厂检验标记(检)。气瓶标注字样明显、清晰、完整。材质为碳锰钢、钢号为37Mn2A。 2)事故原因分析 (1)爆炸气瓶数据分析 对爆炸气瓶从轴向、径向进行了密集点测厚,其数据见表5-5。 表5-5爆炸气瓶数据 编号壁厚(mm)编号壁厚(mm) 15.197.1 25.7107.5 36.3117.3 47.3126.3 56.4135.3 64.9145.2 76.8155.5 86.7165.6 ①最小壁厚处于钢瓶腰部,即瓶口向下500mm处的断口边缘。 ②最小壁厚处在同一横截面上,断口边缘处的壁厚由于爆炸瞬间的拉伸作用明显减薄。 ③断口形态分析:断口呈撕裂状态,颜色呈暗灰色纤维状,端口不齐平,而且与主应力方向呈45爆炸瓶体没有产生碎片;气瓶内、外无明显腐蚀;实测壁厚均大于气瓶标注壁厚。 光谱分析表明:爆炸气瓶的材质基本符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要求。 (2)爆炸原因

气瓶爆炸事故案例

氮气瓶地面滚动遭撞击,发生爆炸致人死亡 --南京市一五金厂“”爆炸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7年7月6日上午,南京市某单位将一台锌合金压铸机送至某五金制造厂进行维修、补充氮气。负责运输的工作人员于11时10分出发,使用一辆皮卡车(货厢无遮盖)运输设备,并于11时40分抵达五金制造厂。随后,工作人员 将氮气瓶从皮卡车上卸下并滚运到车间内待修的锌合金压铸机旁。经检查发现锌合金压铸机的储能器氮气压力不足,需要补充氮气;维修工人对锌合金压铸机的储能器进行检查时(储能器尚未与氮气瓶连接),氮气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两名维修工死亡、两人受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该爆炸事故为气瓶缺陷引发的脆性断裂事故。气瓶遭受局部强烈撞击且存在表面裂纹缺陷,并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扩展;该气瓶在运输过程中承受烈日暴晒时间达30分钟以上,滚运至锌合金压铸机旁边后又受熔融状态锌合金的环境温度影响,致使瓶内气体压力逐渐上升;车间地面不平整(地面铺设有铁皮,但不平整,凹凸明显),该气瓶滚运过程中,不可避免受到震动影响,相当于对气瓶增加能量,致使气瓶内应力增大,裂纹相应扩展。当瓶内气体压力超过裂纹尺寸的临界压力后,在内应力作用下产生突然断裂,导致气瓶爆炸。 (二)间接原因 1.物的不安全状态:气瓶腐蚀严重,使用超长服役,气瓶残体瓶肩部有一处明显的撞击凹坑,说明气瓶曾遭受过局部强烈撞击,外表产生裂纹缺陷,并在使用过程中逐步扩展。 2.人的不安全行为:气瓶运输和搬运的过程中,未按照气瓶运送的相关要求操作,运输气瓶时未遮盖,搬运气瓶时采取滚运等方式,野蛮装卸。

3.管理上的缺陷:气瓶使用单位和五金制造厂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未按照特种设备管理的要求对气瓶进行定期检查和管理。 三、事故警示与预防 (一)事故警示 在充装、运输、使用气瓶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要求,发现气瓶可能受损时应当及时进行检测。 (二)事故预防 1.使用特种设备需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对顶,建立特种设备档案,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验。 2.发现设备受损或可能受损失,应当及时对特种设备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3.对气瓶的重装、运输和使用人员要定期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强化其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同时,采取正向激励等方式,鼓励员工上报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全员参与,消除事故隐患。 四、专家点评 事故气瓶外表涂覆层基本脱落,腐蚀比较严重,显示该气瓶己有较长的使用时间,且气瓶残体瓶肩部有一处明显的撞击凹坑,说明使用方法不当。这种气瓶很有可能存在缺陷,甚至是至命的缺陷。 在气瓶充装、运输、使用气瓶等压力容器时,一定要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避免违章。同时,必须要按照国家有关的规定按期检验,发现腐蚀、凹陷等问题是要及时处理,确保其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气瓶使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禁止冲击、碰撞; 2.不得靠近热源,可燃性气体气瓶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10米; 3.不得用电磁起重机搬运; 4.夏季要防止日光曝晒; 5.瓶内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 6.运输和储存是要进行固定,卧放时要防止滚动。

气瓶火灾爆炸现场处置方案

气瓶火灾爆炸现场处置方案 本现场处置方案针对组份气间储存的易燃气体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或可能由于违章动火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所指定的应急处置措施。该事故预警信号、应急响应级别设定为二级。 1、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 本公司组份气储存间用于储存公司经营的危险化学品,其中一部分属于易燃气体,如:乙炔、氢气、丙烷、环氧乙烷等物质,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1.2 事故类型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有易燃气体的火灾、爆炸事故。 1.3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和装置 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场所为组份气间。 1.4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情况不受季节的影响。 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可能对周边的设备、设施造成不可修复的危险程度,对厂房也有可能造成结构性损坏,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还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社会影响较大。1.5 事故可能发生前兆 (1)气瓶泄漏,仓库存在违章使用明火、焊接操作,特种作业时未经审批,作业时未按照相应规定制定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未加强安全监管等。 (2)烟气的味道:火灾发生时,烟气会向远处蔓延。烟是最明

显的火灾征兆,看见烟,同时又意味着情况可能非常危险。 (3)可燃气体检测器发出警报声。 (4)闻到烧焦东西的糊味。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 应急组织 发生气瓶火灾、爆炸事故时,总指挥立即启动二级响应, 6个应急行动组立即投入应急行动。其组织架构及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应急小组名单及联系方式等见附件。 2.2 指挥机构及职责 见第3.3节指挥机构及职责。 3、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 事故报警 工作时间内,发现火灾爆炸的第一人应立即报告给车间主管或应急抢险组长,非工作时间内,发现火灾爆炸的第一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相关人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对事故作出判断,明确事故预警、应急响应级别,同时按预定方案展开行动。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救援。 3.1.2 扩大应急响应 当事故不能有效处置,或者有扩大、发展趋势,或者影响到企业周边社区时,应及时启动一级应急响应级别,即:由单位负责人报请高新区应急救援中心启动政府级应急预案。 政府相关部门及周边企业和社区联系电话见附录。

加气站事故案例汇总

案例一三起成都加气站案例 1、事故经过 2008 年2 月25 日,锦江区龙舟路成都公交压缩天然气有限公司成仁加气站天然气泄漏。 2008 年3 月6 日,金牛区营门口北一段151 号长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天然气泄漏。 2008 年12 月28 日,一私家车在武侯区草金CNG 加气站加气时,钢瓶发生爆炸,造成站内部分设施和3 辆机动车不同程度受损。 2、事故原因 (1)高压储气罐排污阀连接管冲脱。 (2)违章指挥、违规操作更换储气罐压力表。 (3)违规加装的非法钢瓶。 3、事故分析 上述事故的原因在于: (1)安全生产管理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培训不到位。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法制意识、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违章指挥、违规操作,日常监管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差,对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技能知识,违章作业现象严重。 (2)安全设备、设施隐患严重。一些企业未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设备设施的技术规范要求,

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排查、分析、查找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完善本企业内部相关安全生产制度、预案、设施设备的检修方面缺乏必要的手段,安全设施经费投入不足,安全管理制度、工艺技术规程、设备、设施、储存场所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机器设备的维护、检修、保养状况不到位。 (3)CNG 加气站与周边建筑安全距离不足。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造成部分企业与周边单位、居民建(构)筑物安全距离不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产生重大安全隐患,而这些隐患整改周期长、协调解决难度大。 (4)车辆违规加装CNG 气瓶行为严重。自武侯区草金CNG 加气站发生违规加装非法钢瓶加气时发生爆炸事故以来,市内加气站工作人员在加气前进行的检查工作中,陆续发现部分违规加装CNG 钢瓶的机动车辆。 4、事故分析结论 加气站要确保作业场站的安全附件、安全联锁、安全保护装置处于完好状态;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防雷防静电及规定送检的仪器仪表要定期监测和送检;建立健全运行设备的维护保养、检修等台账。继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真正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企业日常管理之中。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此外还应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使管理人

气瓶火灾爆炸事故案例汇总

【案例1】装卸工违章作业,造成氧气瓶爆炸。 事故经过:某单位用卡车运回新灌的氧气,装卸工为图方便,把氧气瓶从车上用脚蹬下,第一个气瓶刚落下,第二个气瓶跟着正好砸在上面,立刻引起两个气瓶的爆炸,造成一死一伤。 主要原因分析:两个气瓶相互碰撞,压缩气体在氧气瓶碰撞时受到猛烈振动,引起压力升高,使气瓶某处产生的压力超过了该瓶壁的强度极限,即引起气瓶爆炸。 事故责任划分:(1)搬运氧气瓶时,要避免碰撞和剧烈振动,要戴好安全帽及防震圈。(2)装卸氧气时严禁滚动。 【案例2】江苏淮安发生乙炔瓶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2005年2月16日(正月初五)20时30分,一声震天撼地的巨响,将沉浸在春节欢乐气氛中的淮安市楚州施河镇的居民惊呆了。惊魂未定的人们发现,施河镇太平中路通达市场南入口处的一间15平方米的乙炔气焊门市部,随着这声巨响被夷为平地,门市部路对面西侧一堵围墙也被爆炸形成的冲击波推出数米远,紧邻门市部的一幢二层小楼被震得摇摇欲坠,周围百米内的许多建筑物的铝合金门窗被扭曲变形,玻璃被震得粉碎,满街都是震落下来的碎玻璃片。施河镇顾王村村民、年过半百的公司主顾××、刘××夫妇和同村年仅27岁的农用三轮车主施××在爆炸中当场身亡;路过的行人高××(女)头部、背部、臀部等多处被炸伤,伤势严重。行人杨××因惊吓过度突发脑溢血,当场晕倒。 事故原因:据调查,爆炸由公司主顾某和施某在门市部门前违章焊接农用车引起,顾某在焊接作业时手持点燃的焊割工具调节气瓶减压阀,引起气瓶爆炸。 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加强安全生产教育,进行安全技术和专业技术培训,坚决执行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杜绝易燃易爆作业和明火作业混合交叉的现象发生。 【案例3】哈尔滨某化工厂气瓶爆炸事故。 事故情况概述:1998年10月8日10时40分左右,哈尔滨某化工厂四车间成品库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导致现场的2名装卸工(临时工)1死1伤。事故发生前四车间充灌岗,操作压力为12MPa,操作温度为20度,成品库房有氧气瓶45只。 事故破坏情况:经现场勘察,共3只气瓶爆炸,其中1只气瓶外

乙炔气瓶爆炸原因及措施

乙炔气瓶爆炸原因及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 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 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 详细阅读内容。 溶解乙炔具有纯度高、适用范围广、安全 性高、操作简单、送气稳定性好等特点。因 此,气焊(割)除了用乙炔发生器制取外,也 可采用专门工厂制造的用乙炔瓶盛装的溶解乙炔。乙炔瓶采用焊接气瓶,其设计压力为2.94 MPa,水压试验压力为5.88 MPa。 ①乙炔瓶爆炸原因。除与氧气瓶基本相同外,还有:气瓶内许多填料下沉,形成净空 气;由于乙炔瓶横卧放置,或大量使用时丙酮 随之流出;乙炔瓶阀漏气等。 ②乙炔气瓶防爆技术措施。

除与氧气瓶防爆技术措施相同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A、使用乙炔时,必须配用合格的乙炔专用减压器和回火防止器。 B、瓶体表面温度不得超过40℃。 C、乙炔瓶存放和使用时只能直立,不能横躺卧放。 D、开启乙炔瓶的瓶阀时,不要超过1.5圈,一般情况下只开启3/4圈。 E、乙炔从瓶内输出的压力不得超过 0.15MPa。瓶内乙炔气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表13-2规定的剩余压力。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

CNG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1. 事故案例 1995年,川东某CNG加气站一钢瓶炸裂并飞至50m远,由此还引起钢瓶库的15支钢瓶发生喷射燃烧,焰柱高达20余米。根据调查资料显示:自1994年9月至1997年7月三年时间内,四川省的六个CNG加气站先后有8个钢瓶产生爆炸事故;此外,2004年7月10日在成都、2004年12月13日在郑州分别发生车用复合材料气瓶爆裂事故。 这几起典型的CNG加气站火爆事故,集中反映了火灾、化学及物理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超压的严重危害性。 2. 事故原因 通过分析研究CNG运作过程中的事故案例,分析CNG站发生火灾和钢瓶发生燃烧爆炸的直接和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钢瓶的材质问题。首先,通过对CNG钢瓶的抽样检验和对爆炸钢瓶的宏观检查,断口扫描、电子控针和X射线质谱分析发现,钢瓶材料的抗拉强度值偏高,屈强比偏大,塑性指标偏低,说明强度高而塑性差;其次,通过对钢瓶材质的纯净度分析得知,部分CNG钢瓶中的有害杂质元素(如S、P、0)的含量超过了安全技

术要求的控制指标,即S、P含量>0.01%;第三,钢瓶在制造工艺上存在问题,由于目前此类钢瓶生产的专门厂家装备及技术水平和CNG专用钢瓶的制造工艺所限,一些钢瓶的表面存在气泡、裂纹、结疤、折叠、分层、夹杂、光洁度、麻点和凹坑等较为突出。表明这些钢瓶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和制造精度难以满足技术要求,更不可能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同类钢瓶相提并论。 (2) CH4的气质问题。实质上是介质中的H2S和游离水问题。天然气目前有深层和浅层两种,无论使用未经脱硫的浅层天然气还是使用经过脱硫的深井天然气,H2S的含量一般都控制在20mg/Nm3以下,而总硫化物的含量则控制在270mg/Nm3左右。这个控制指标仅适合于工业与民用燃气的输配气系统,而不适合于CNG的运行设备。这是因为,若CH4中的游离水尚未脱净(实际也不可能脱净)的情况下,硫化物中的H2S则是导致钢瓶积水腐蚀的祸根。从已被炸裂钢瓶的检查情况看,瓶内积存伴有刺鼻气味的黑水,有的达到了2.5~5kg/支(其中积水里的H2S含量超过了8.083mg/L)。从理论上讲,这种H2S的水溶液(即氢硫酸)在高压状态下对钢瓶或容器的腐蚀,比在4MPa以下的管网中进行得更快、更容易。 (3) CNG技术的规范化问题。CNG技术目前有井储式和瓶储式两种。为方便用户,节约成本,有的提出建设油、气共用站的主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