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气说

心气说

心气说
心气说

《心气说》

孟子

原文:公孙丑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译文:公孙丑问孟子说:“夫子您所谓的不动心(不动贪嗔执著所挂碍的自在),与告子所说的不动心,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原文:“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

译文:孟子回答道“告子曾说: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如果一个人说话没有内涵,举止不中规矩,动容周旋不中节度,他的心能够修好是不可能的。如果一个人的心没有定静到一定程度,那么想要使一身之气能够涵养出它的泰和天然是不可能的)。这后两句‘不得于心,勿求于气’是对的(因为气确实是跟着心走的);但前两句‘不得于言,勿求于心’则是有问题的(因为心未必跟着言走的。

原文: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

译文:这志(特指有向上、向善特质的念头)是气的主导,是气的主帅(因为志立了,气也跟着来了)。这气就遍布、充沛在你的周身里(通常修炼两三年后会感到全身充满一股浩然正气,如水般在全身刚健地运转;气存养七八年后,气轮充沛周身,非常刚健,故叫体之充也)。又说,要时时保持你的“志”,不要暴你的“气”(一把无明火,烧毁功德林)。

既然说:“‘志第一重要,气第二重要’。又说:‘要保持其志,不要暴其气。’似乎志与气两者都重要,有点前后矛盾,这是为什么呢?

原文: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译文:蹶者:跌倒或跑不动的人,比喻“不及者”,被身中低迷的气所控制的人;趋者:跑太快的人,比喻“过者”,被身中浮躁的气所控制的人。志专一不散乱就会生出一股气,气凝聚了也会影响心志的(气太强会令人思想行为走样、激进、没耐性、坐不住;气太弱则会摧毁人的意志),两者相互影响,所以既要“持其志”,又要“无暴其气”。(儒家的养气=佛家的转气轮=道家的炼丹;儒家的浩然之气=佛家的金刚法身=道家的得丹,三教圣贤都是“心气并重”)孟子用这句话向后世众生强调修行上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重点,一是“持志”(=阿耨多罗三妙三菩提),一是“养气”(=转气轮)。这志与气都是与生俱来的,都是本性的一环。

当今修行人中的“过”(趋者)与“不及”(蹶者)都是病,为什么有的人会“过”,有的人会“不及”呢?原因就在于这“气”能扰乱他的“心”呀!(气越偏离中和的人,越容易受情绪所困;越受情绪所困的人,元气就越容易散失;元气越散失越容易受情绪所困。所以,若不懂得怎么养气,这个恶性循环是永远没有改善的一天。)

原文:“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译文:言:指说话,也指肢体语言;浩然:很浩大很充沛;气:是一种流动的能量,是万物构成的主体;直:不扭曲、不造作、顺应自然特性,气能否刚健自在,要看‘心’是否能清明无欲,心‘不二’‘不分别对待’才能‘直’;养:慢慢长养,不是立即有成效,少生气、少烦恼、少计较,多点包容、宽怀、仁爱,气就不会受到伤害而得到长养;无害:动静作息要有节,凡事不宜过度,时时要在心上、饮食上、作息上检点,把容易损伤到气的因素去除掉。

公孙丑问孟子说:“你说告子不对,但你跟告子来比,你的长处在哪里?”孟子说:“我和告子比,我有两个长处,一是‘知言’,一是我善养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又问孟子说:“请问什么是浩然之气呢?”孟子说:“这个‘气’看不到,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它在身中是一股感受。‘气’的作用非常大,它的力量大到不可思议,它的作用没有东西可与之相提并论。这股气正是天地蕴化万物的总能量,也是造化的总枢纽。天下没有任何东西比这气更伟大更坚强了。这‘气’本自具备长养与净化的功能,只要任由它的自在天性去发挥去造化,便可得到无尽的本性之益(直养)。要使身中的这股浩然之气得到净化、提升、长养,所依赖的也只不过是这气中本自具有的特性而已。让它的自然特性展现出来,不要去迫害、限制到它(直养而无害)。

像佛的法身,太虚有多大法身就有多大,这是成佛者的‘塞于天地之间’。这个‘天地’可指宇宙天地也可指我们身上这个小天地,当心真正静下来时,立即有一股浩然之气充沛在体内,好像把身体撑大了一般,也可以体验到‘塞于天地之间’。

原文: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译文:义:是心头上的一股气,仁、善也如此,仁是心理上处处欲其生、处处包容、宽怀的一种心量,义则相反,是心理上的一种裁制、削伐,是一种公正、魄力、断然的心境,仁与义都为了符合大道的节,古人‘义’就是‘宜’,就是要知取舍,拿得起放得下,有仁有义才能教化天下苍生渐渐符合中道;道:在大自然之间无处不在,在你我身中也本自具足,被称为‘性’,性就是一身之道,道是造化的真宰,这本性显现出来,法身的造化才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性没显现出来,造化是造化,但却走在消阳长阴、成鬼成魔的路上;集义:集心上的义;袭:指徒具华美外衣的意思,只有面子,没有里子,这里指外在华美的行为;慊:指契合,在心上不分别取舍,不论向外做些什么,时时刻刻契合本心;

要养这个‘气’,必须配‘义’与‘道’。没有‘义’与‘道’,‘气’就衰败了(因为有了情识之后,周身的气开始乱了,阳气在无形中慢慢消散了)。这浩然之气是慢慢累积‘义’而养出来的,并非‘义袭’可以伪造巧饰的。所以这‘集义’和‘义袭(能分辨清楚,才不会使‘气’又衰败了。做任何事情如果不慊合于这个不二本心的话,气便开始衰败了(人心一堕入对待取舍的时候,我们身中的阴阳就开始溃散了;人心开始不二时,阴阳便开始准备要交合了。要分合,要集散,一切都是‘心’在主宰。)告子不知道这义是在心头上发生的,也不知道这浩然正气不是靠外在的义行就可存养得来的。告子整天在外面经营,根本不懂什么是义(在内不在外)。

义袭并非专指那些小人的作为,而是指那些遗失了内在的本心本性,却只学些外在的花拳绣腿的人。义袭是看起来像是义,但内心却夹杂着贪、嗔、痴、妄,内心没有配上大道的无私,这种义不是以大道为主轴,这种义是个人小义,不是无私的大义。集义是要花点时间慢慢累积的,是一丁点一丁点存养起来的,不是

马上就看得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在起心动念间,一点点去累积心头上的义。你心能清净不二的时候,浩然之气就随时随地在身中发生,精化气、气化神、神还虚、虚还无就一点点进行,这叫集义。向上的志就是义。

明心见性=配义与道,明心则有义,见性则有道。义在于人的行持,道在于天的禀赋。少了一个纯正的心也养不了气,成不了道;少了一个天赋的性,也养不了气,成不了道。‘义’要中大道的节度,而不是你以为的节度,所以说要‘配道’才有用。我们的‘义’怎样才可配到‘道’?道在身中本自具足,只是被心给扰乱了,心若能时时涵养不二(在心头一气上超脱对待的挂碍),就有了‘义’,且当下这个‘义’也已经配上了‘道’。‘气’没合前,‘心’要先合,即在心头的气血微微一动时,不对它有任何对待挂碍时,‘心’就合了。‘心’为君,‘气’为臣。‘心’能够‘合’,周身之气就都跟着‘心’走,慢慢交合了。‘心’怎么合一、泰然?在孔子在‘心斋’中给出答案‘勿听(反观)之以耳,而听以心。勿听之以心,而听以气。”‘分’与‘合’的根本就在心。什么样的‘心’才能使阴阳重新和合?此‘心’若能于黄庭窍内的气机起伏变化皆无分别取舍,‘气’就往和合的方向去造化了。这只是一个观念上的突变,却足以开启见性之门。

在起心动念间往心头灵台内观,观什么?就是观气!观察好恶分别时,心头内的一丁点气机起伏变化(俗称感觉或情绪)的真相,便是开启明心见性之门的第一步了!感觉就是心情,心情就是心的‘好恶’,我们内心的好恶取舍,几乎完全受感觉左右,所以我们简直可以说‘感觉就是你的心’!感觉其实是由一股气的形态所组成的。这‘气’微微起伏的运作状态,造成一个人内在的感受截然不同,可谓天堂也是感受所造,地狱也是感受所造。这‘气’的微微变化营造出感受,而感受影响着心的发恶。所以“心即是气,气即是心,无二分别”。

人们的心情常被胸中一点点‘气’的起伏所影响。所以心头的‘气’有所起伏变化时,我们的心就开始分别好坏,就开始喜欢不喜欢,开始取舍。。。人类的贪爱与烦恼于是便在心头一方寸间上演!然而,气血本无这些意义存在,气血只是自在地起伏,时而凝聚,时而消散,如此而已;它在身中的真相,也只不过是微量的一丁点感受而已。要走出烦恼的唯一路径,便是要对胸中的气血重新加以认识,让胸中的气血恢复本无意义的畅然原貌,不使我们的好恶在气血上攀附助长,人们便得以从情绪中得到解脱,得到自在!从此之后,那清明的心不再为满腔气血而烦恼挂怀,这就是孟子所谓“不动心”的真意。

如何让这气血恢复本来自在的原貌呢?只要观察它,觉知它,把加在‘气’上的妄知妄见去除,把加在‘气’上的声音影像也去除,最后就只剩下气血流动时微微的一丁点感觉而已。霎时烦恼的意义好像都不见了,你将体验到立即从气血中得到解脱的欢喜与自在。

如何能拿得掉‘气’上所攀附的‘相’?就是“观察真相”而已!往内观察胸中当下真实的发生,真相中无忧郁,真相中无烦闷,真相可以解脱烦恼,见到气机自在起伏的真相,就见到畅然,就见到真性。古圣称‘先贤把这个观察心源,而获致心性自在解脱的学问叫“内观”,或“回光返照”。这学问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大家因照见本性而解脱无尽的烦恼挂碍。

原文: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译文:事:往内解释,指不断在心头变化的一股气,总体而言,凡会让你有感觉、有变化或有挂碍的可称为“事”;有事:这股气不断在我们胸中变化,造成我们的性情、感觉,这叫“有事”,方寸中感受变化永远不停地升起,不可能

停的,这就是“必有事”。孟子告诉我们说,真道非离事而外求的,真道不是等心里毫无念头,身中毫无变化、毫无感觉,外在无事一身轻时而求得到的。一身之道是必有事焉的,是在有思考、有情绪、有喜怒哀乐、有消长、有生灭、有造化的状态中求来的。懂得因时制宜,懂得内外的“必有事焉”,就是“道在日常生活中”了,在日常动静间能够抱道不离,就是懂得在心性里面“集义”了。

而勿正:不要矫枉过正(佛家的净相执著),要顺乎本性的自然,不借任何人为的力量去造作经营一个我所喜欢的感受。

心勿忘:上帝创造一个心给你,是给你思考、感觉、体会用的,但你却以为硬把它弄得空空的什么都不能有才叫“静”,这就是孟子所谓的“忘”。勿忘:本心里的虚灵不灭,灵敏的觉知,气血自在起伏,顺其自然的呈现,只要不攀附便是。

勿助长也:助:举凡可以促动心灵更深捆绑的因素都可称为“助”,你越在意胸中气血就越大就越痛苦,这就是“助”;勿助:就是你能对着胸中的那一丁点感觉,能够不加文字、声音、影像,只是看着那一点点的物理变化在生生灭灭,维持它的原貌不须要忘,但也不用贪嗔的情识去助长它。

孟子讲一个浩然之气就是靠一个“勿助勿忘”的本性自在。(观自在)

原文:无若宋人然,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悯:忧愁;揠:用力拔高;病:过度操劳。有个宋人看着田里的苗长得很慢,看得发愁,后来想到一个自以为聪明的办法,就到田里用手把苗拔高了。他回家后对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苗长高了。他儿子跑去一看,苗全都枯死掉了。天底下可以免除“揠苗助长”之害的人实在很少。我们的心要不二,心不二的时候,我们的每一粒细胞里面都藏着真气,那个气就自然地交合长养了。要让它自然地交合长养,自然地转动气轮,而不是靠你的人意造作导引,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孟子讲到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前一种人“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这种人以为这样做没有任何利益,所以既不耕耘也不除草,认为养浩然正气根本没有有,以为无益而竟舍之。所有不耘苗的人,都是因为不能看到立即的效益;而养气之所以很难有立即效益的原因,是因为‘养’是慢慢来的,慢慢‘集’起来的。‘养’与‘集’都是要依照自然的速度慢慢累积的。

另一种是揠苗助长的人,他知道养气有莫大的益处,但却用了一个急躁的办法,一个违反自然的方法,这不只是没有益处,而且还会伤害到这个苗。所以不能一味地吐纳导引,憋气强灌,要顺其自然,‘气当顺则顺,气当乱则乱’。

原文: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事;发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译文:言:告子的言在外,是指所有的言谈举止功业等,而孟子说真正的‘言’不在那些外表上,而是在看不见的内心上发生的,也就是说孟子的‘言’是一个个伴随着气血起伏而开始奔驰的起心动念,这些‘心上的言’包括:诐(不正)辞、淫辞、邪辞、遁(掩饰)辞,用‘辞’不用‘词’是因为‘辞’有看不见、隐藏的意思,指那个隐藏的、看不见的心念,而‘词’是嘴巴上发生的、已经讲出来了,听得见,明明白白,已经成个名词了。

公孙丑问:什么是‘知言’?这个不好回答,因为告子的知言是从外表来检验的(故只反省外在言谈举止),而孟子的知言是‘生于其心’的,是从自己的起心动念上来检验的,不是从外在作为功业上来检验的(故反省内在,即在偏见的当下,觉观自己心头黄庭一窍内气血上攀附的妄知妄见)。无论是诐辞、淫辞、邪辞、遁辞,觉知到它正在发生,正在影响你。若能这样,这个人就开始迈向自由,因为他已经知道控制自己的敌人究竟是谁了,已经可以把气血当成气血看了,那气血渐渐已经不再代表情绪的冲动了。往后有一个不好的气血跑上来,你已觉知到了,往内一观,觉察它的真相,妄想当下尽断,如此就不会使烦恼妄想一直不断地延续下去。

‘我知言’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放一块讲,原因就是在于那个‘言’在你没讲出口之前,先有一个念头‘言’攀附在黄庭的气血上了,所以可以说那些妄念本身就是攀附在‘气’的形态上而已,更直接地说,这‘言’其实就是‘气’!我们在说话,你看的表面是‘言’,而骨子里根本就是‘气’,嘴巴所说的根本是‘气上的声音’。

政:是一个人的思想逻辑、处事风格,好比一个国家的行政风格一样,教育人、治理人的事情也是‘政’。一个人的意念(言)从心里而产生出来,久了便会显现在他所处理的事情上,当这个行事风格已经成形,再拿来治理或教育他人的时候,就将流毒无穷了。

孟子说我说的这段话是人性中的真理,是不动心的真理,是走出烦恼挂碍的真理,也是修心养性、返本还原的真理,是人人所固有的,人人所必同的。即使后世再有圣人降世,必会认同我的这段话,因为自古圣贤一条心,人性的真理永远只有一个,不会有任何出入的。

心:是长远的、整体的思考模式,心是由意累积起来的。

意:是短暂的、刹那的想法;没有挂碍的想法。

念:是意里那些很难割舍的、很令人怀念、久久不能自已的意;挂碍牵绊的当下称为“念”;是意里面常带着一种令人久久不能自己的诱惑、迷惘的存在。

志:是特指那些有向上、向善特质的念头。凡是内心向上、奋发时,身中也必同时升起一股正气的感受来。凡讲到志是建设性、光明感,都会升起一股浩然正气。志持久了,有了惯性了,也会变成心,变成对自己对众生都有建设性的心,使我们成为有人格的人,这种意念称为志。

孟子的名言有哪些

xx的名言有哪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尽信书,不如无书。——《xx·尽心下》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小学生收集关于孟子的名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孟子·滕文公》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孟子·万章上》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其进锐者,其退速。 心之官则思,xx之,不思则不得也。 孝子之至,xx乎尊亲。——xx 惟xx,可以解忧。——xx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孟子-尽心上讲课稿

孟子尽心上【一】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译文: 孟子说:“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立正常命运的方法。” 【二】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译文: 孟子说:“没有一样不是天命(决定),顺从天命,接受的是正常的命运;因此懂天命的人不会站立在危墙下面。尽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运。” 【三】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译文: 孟子说:“寻求就能得到它,舍弃就会失掉它;这样寻求就有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本身之内的缘故。寻求它有方法,得到它靠命运,这样寻求无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在我本身之外的缘故。” 【四】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译文: 孟子说:“万物之理我都具备了。反问自己,所具备的道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快乐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努力按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求仁的道路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五】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译文: 孟子说:“做了而不明白,习惯了而不觉察,一辈子走这条路,却不知道那是条什么路,这种人是一般的人。” 【六】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译文: 孟子说:“人不能没有羞耻心。把没有羞耻心当作羞耻,那就不会有耻辱了。” 【七】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译文: 孟子说:“羞耻对于人关系大极了。玩弄权术诡计的人,是到处不讲羞耻的。不认为不如别人是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八】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译文: 孟子说:“古代的贤君好善而忘记自己的权势;古代的贤士又何尝不是这样?他们乐于行道而忘记了别人的权势,所以王公大人不恭敬尽礼,就不能常常见到贤士。相见尚且不可多得,更何况要把他们当臣属呢?” 【九】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

孟子

《孟子》一章读书笔记 再读《孟子》依然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小学生而已,它的博大精深,远不是我这样初触皮毛的学生可以随便指画的。但是,心中还是有许多认识和感悟,尤其是《孟子尽心上》里有几章,自己反复阅读,又观看人家的讲评,似乎有点深入理解了。 《孟子·尽心上》 (十五章) (一)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说:“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立正常命运的方法。” (二)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①。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②,非正命也。” 孟子说:“没有一样不是天命(决定),顺从天命,接受的是正常的命运;因此懂天命的人不会站立在危墙下面。尽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运。” [注释] ①岩墙:就要倾塌的墙。②桎梏:拘禁犯人的刑具。 (三)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说:“寻求就能得到它,舍弃就会失掉它;这样寻求就有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本身之内的缘故。寻求它有方法,得到它靠命运,这样寻求无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在我本身之外的缘故。” (四)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说:“万物之理我都具备了。反问自己,所具备的道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快乐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努力按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求仁的道路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五)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孟子说:“做了而不明白,习惯了而不觉察,一辈子走这条路,却不知道那是条什么路,这种人是一般的人。” (六)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说:“人不能没有羞耻心。把没有羞耻心当作羞耻,那就不会有耻辱了。” (七)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

孟子·尽心篇

孟子·尽心篇 written by 余思聪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这开篇之语正是尽心篇的核心观点。孟子在这一篇中,着重强调的就是“尽心”、“知性”、“知天”的思想,正如孟子曰: “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此处的天民,便是“尽心”、“知性”、“知天”的。而“天人合一”,这才是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至于生死、夭寿、祸福、富贵、贫贱等等,都是“天命”所决定的,是不可强求的。 《尽心上》的内容一言以蔽之就是: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简而言之,所说的便是如何能做到“尽心”、“知性”、 “知天”的两条途径:(1)内在的自我反省功夫;(2)外在的履行仁义功夫。两者互为表里,相辅为用。 孟子在说起第一点时,有曰: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人们通过自我反省功夫,发扬“诚”的精神, 排除外物对这种道德意识的侵害,使得“良知”、“良能”得以发扬光大,这就是“尽心”的内在涵义。 孟子在说起第二点时,有曰: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内在的天赋道德意识,通过人们的 一言一行表现出来,就形成了孝悌、仁义等道德行为,可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尽心”的外在表现。 《尽心下》中孟子认为“尽心”、“知性”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则是消极方面,二则是积极方面。 从消极方面说,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孟子有曰: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 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欲望越少,就越能保持心性的纯洁。 从积极方面说,就是发扬“恻隐之心”与“羞恶之心”,并且能够拓展开来,

孟子专题之尽心上下

《孟子》专题训练 《尽心》上下 1.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1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①。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13.4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②而行,求仁莫近焉。? [注]①心,指本心,即善心;性,指本性。②恕:指?恕道?,即推已及人。 (1)下列关于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努力扩充善心,就可以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进而可以顺应天道。 B、孟子认为,只要修身养性,就可以之安身立命,确保自身健康长寿。 C、孟子认为万事万物之理都具备在自我的身上,求仁也是如此。 D、努力地推已及人,是求仁的最佳捷径。 (2)请结合上述文段内容,谈谈孟子关于“性善”的理解。 2、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6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①,无耻矣。? 13.7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注]①无耻之耻:把没有羞耻心当作是一种耻辱;?之?,提前宾语的标志。 (1)下列关于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可以没有羞耻心,如果人没有羞耻心,那么什么违法败德的事都做得出来了。 B、如果能把没有羞耻心当作是最大的耻辱,知耻明耻,改过修弊,自然就不会再有令人羞耻的事了。 C、玩弄权谋、机变之巧的人,权位在手,名利熏心,耻对他是毫无作用的。 D、孟子还认为,连动物都要以自身不像个人而羞耻,更何况真正的人呢? (2)请结合上述语段,谈谈“知耻”的作用。 3.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9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①;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 ①嚣嚣:自得,不在乎在样子。 (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游说国君不论成功与否,都要有自得其乐的心态。 B、要达到凡事都有自得其乐的良好心态,关键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C、孟子举古人“得志”与“不得志”的具体表现,含蓄地批评了宋勾践的急功近利。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处世原则,二千多年来一直被中国知识分子奉为奋斗理想。(2)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孟子对“士”的基本要求。

孟子中的成语及注解

孟子中的成语及注解

2014年11月30日制作 1、安富尊荣:谓身安国富,而保其尊荣。语出《孟子·尽心上》:“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注:君子能使人化其道德,移其习俗,身安国富而保其尊荣。 2、抱关击柝:谓守门者及警夜者。皆位卑禄薄之吏。语出《孟子·万章下》:“辞尊居卑,辞富居寡,恶乎宜乎,抱关击柝。”注:辞尊富者,安所宜乎,宜居抱关击柝监门之职也。柝,门关之也。本击椎之也,或曰,柝,行夜所击木也。疏:抱关击柝之职,乃监门之木以警寇也。《荀子·荣辱》:“抱关击柝,而不自以为寡。”集辞:抱关,门卒也。击柝,击木所以警夜者。 3、杯水车薪:谓一杯水,救一车燃烧的柴,喻无济于事。语出《孟子·告子》:“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容斋三笔》卷第十五:“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如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也。’予读文子,其书有云:‘水之势胜火,一勺不能救一车之薪,金之势胜木,

一刃不能残一林,土之势胜水,一块不能塞一河。’文子,周平王时人,孟氏之言,盖本于此。” 4、彼一时此一时:谓时虽有彼此之异,皆为圣贤出而名世之时,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注:彼前圣贤之出,是有时也,今此时亦是其一时也,五百年有王者兴,有兴王道者也,名世,次圣之才,物来能名正一世者,生于圣人之间也,七百有余岁,谓周家王迹始兴,大王文王以来,考验其时,则可有也。集疏:正义赵氏以彼一时,为前圣贤兴,王道之时,此即今也。此一时,为孟子之时。《汉书·东方朔传》:“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今言时间空间之不同。 5、不愧不怍:谓人光明磊落,心无愧疚。怍,惭愧。语出《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无,俯不怍于地。”清·薛雪《一瓢诗话》三四:“诗

孟子尽心上的成语

安富尊荣 读音:ān fù zūn róng 释义:安:安逸;富:富有;尊:尊贵;荣:荣耀。安定富足,尊贵荣华。也指安于富裕安乐的生活。 出自:《孟子·尽心上》:“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 造句:主仆上下都是安富尊荣,运筹谋画的竟无一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不愧不作 读音:bù kuì bù zuò 释义:愧、怍:惭愧。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出自:《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不言而喻 读音:bù yán ér yù 释义: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出自:《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造句:你想他们这朋友之乐,尽可不言而喻了。(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一回) 曾经沧海 读音:céng jīng cāng hǎi 释义:曾经:经历过;沧海:大海。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眼里。 出自:《孟子·尽心上》:“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唐·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造句:老兄是曾经沧海,车皮底下也呆过三天三夜,这一点挤,而且不过两个钟头,不算什么,算不了什么。(茅盾《一个够程度的人》)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比喻见识广 近义词:见多识广饱经沧桑

反义词:初出茅庐乳臭未干 春风化雨 读音:chūn fēng huà yǔ 释义: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自:《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造句:满想在这春风化雨的环境里,多受一些教益,哪知道刚入党后的一点钟内,就要离开这块令人陶醉的土地。(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十二章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用于赞颂师长的教诲得当 近义词: 存心养性 读音:cún xīn yǎng xìng 释义:保存赤子之心,修养善良之性。旧时儒家宣扬的修养方法。 出自:《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造句:释氏只令人到知天处休了,更无存心养性事天也。(《二程全书·外书十二》) 用法:释氏只令人到知天处休了,更无~事天也。◎《二程全书·外书十二》 当务之急 读音:dāng wù zhī jí 释义: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出自:《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造句:今学者当务之急,曰中国古今史,曰泰东西古近史。(清·沈惟贤《万国演义序》)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判断语句中 近义词:燃眉之急迫在眉睫 反义词:遥遥无期 登山小鲁

(完整版)《孟子》名句整理

《孟子》名句整理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5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16 (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16 (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33 (6)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孟子·梁惠王下》)36 (7)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上》)62 (8)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86 (10)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公孙丑下》)109 (11)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滕文公上》)117 (12)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118 (13)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125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141 (15)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1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离娄上》)172 (17)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孟子·离娄上》)177 (18)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孟子·离娄上》)179 (19)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181 (20)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188 (21)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189

孟子尽心上练习

《尽心上》1 班级姓名成绩 一、13.1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①。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13.4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②而行,求仁莫近焉。” (1)下列关于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努力扩充善心,就可以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进而可以顺应天道。 B、孟子认为,只要修身养性,就可以之安身立命,确保自身健康长寿。 C、孟子认为万事万物之理都具备在自我的身上,求仁也是如此。 D、努力地推已及人,是求仁的最佳捷径。 (2)请结合上述文段内容,谈谈孟子关于“性善”的理解。 二、13.6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①,无耻矣。” 13.7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注]①无耻之耻:把没有羞耻心当作是一种耻辱;“之”,提前宾语的标志。 (1)下列关于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可以没有羞耻心,如果人没有羞耻心,那么什么违法败德的事都做得出来了。 B、如果能把没有羞耻心当作是最大的耻辱,知耻明耻,改过修弊,自然就不会再有令人羞耻的事了。 C、玩弄权谋、机变之巧的人,权位在手,名利熏心,耻对他是毫无作用的。 D、孟子还认为,连动物都要以自身不像个人而羞耻,更何况真正的人呢? (2)请结合上述语段,谈谈“知耻”的作用。 三、13.9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①;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注] ①嚣嚣:自得,不在乎在样子。 (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游说国君不论成功与否,都要有自得其乐的心态。 B、要达到凡事都有自得其乐的良好心态,关键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C、孟子举古人“得志”与“不得志”的具体表现,含蓄地批评了宋勾践的急功近利。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处世原则,二千多年来一直被中国知识分子奉为奋斗理想。 (2)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孟子对“士”的基本要求。 四、13.12孟子曰:“以佚道①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13.13孟子曰:“霸者之民欢虞②如也,王者之民皞皞③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13.14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④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注]①佚道:安逸的原则;②欢虞:欢娱;③皞皞:心情舒畅;④仁声:行仁而获得的

孟子中的成语及注解

2014年11月30日制作 1、安富尊荣:谓身安国富,而保其尊荣。语出《孟子·尽心上》:“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注:君子能使人化其道德,移其习俗,身安国富而保其尊荣。 2、抱关击柝:谓守门者及警夜者。皆位卑禄薄之吏。语出《孟子·万章下》:“辞尊居卑,辞富居寡,恶乎宜乎,抱关击柝。”注:辞尊富者,安所宜乎,宜居抱关击柝监门之职也。柝,门关之也。本击椎之也,或曰,柝,行夜所击木也。疏:抱关击柝之职,乃监门之木以警寇也。《荀子·荣辱》:“抱关击柝,而不自以为寡。”集辞:抱关,门卒也。击柝,击木所以警夜者。 3、杯水车薪:谓一杯水,救一车燃烧的柴,喻无济于事。语出《孟子·告子》:“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容斋三笔》卷第十五:“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如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也。’予读文子,其书有云:‘水之势胜火,一勺不能救一车之薪,金之势胜木,一刃不能残一林,土之势胜水,一块不能塞一河。’文子,周平王时人,孟氏之言,盖本于此。” 4、彼一时此一时:谓时虽有彼此之异,皆为圣贤出而名世之时,语出《孟子·公丑下》:“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注:彼前圣贤之出,是有时也,今此时亦是其一时也,五百年有王者兴,有兴王道者也,名世,次圣之才,物来能名正一世者,生于圣人之间也,七百有余岁,谓周家王迹始兴,大王文王以来,考验其时,则可有也。集疏:正义氏以彼一时,为前圣贤兴,王道之时,此即今也。此一时,为孟子之时。《汉书·朔传》:“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今言时间空间之不同。 5、不愧不怍:谓人光明磊落,心无愧疚。怍,惭愧。语出《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无,俯不怍于地。”清·薛雪《一瓢诗话》三四:“诗道之不幸也如此,尚欲不愧不怍,侈言于人曰:‘近体我薄为之,作诗庶几拟古。’” 6、不为已甚:谓不做过分的事。为,做。已甚,过分。语出《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宋·邵雍《寒夜吟》:“不出既往言,不为已甚事。” 7、不违农时:谓不违背农作物耕作的时间。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8、不屑教诲:谓不愿意去教导。语出《孟子·告子下》:“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9、不言而喻:谓意在言外的譬喻,已明白之意,事的浅显者,不待言释已可晓悟。语出《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不言而喻。”《晋书·应贞传》:“贻宴好会,不常厥数。神心所授,不言而喻。”

《孟子》经典名句释义及赏析

《孟子》经典名句释义及赏析 篇一 01仁者无敌。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 【释义】奉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赏析】孟子反对用刑杀来治理国家,他认为仁政是的治理方式。有仁德的人无敌于天下,对国内能通过推广仁德来使百姓安定,对外 以至仁伐不仁,决不至于让血流得把捣米的木槌都漂起来。对于个人 来说,假如能修养仁德,他就能使天下人心服口服;对国家来说,奉 行仁政,对内对外都能成功治理。孟子讲的治国之道是要统治者努力 推行仁政,以德治国,反对刑罚杀戮。オ 0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 【释义】尊敬自己家里的老人,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长辈; 爱护自己家里的子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一切政治措 施都由这一原则动身)要统治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 【赏析】孟子认为有仁德的人能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有 德行的人当政,他能把自己的仁德推广到天下,这样就是推行仁政, 由类似尊老爱幼的仁德美善动身去制定国家的政策,管理天下就是很 轻松的事了。オ 03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 【释义】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怎样对待你。

【赏析】这是孟子与邹穆公一段对话中的一句。当时,邹国与鲁 国边境发生械斗。邹穆公问孟子:“我的地方官员死了33人,可是老 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对这些可恶的百姓,要杀呢,杀不尽;不杀呢,这种瞪着眼睛看长官战死而不去救助的行为,太可恨了。你 说怎么办?”孟子回答说:“灾荒年,你的老百姓有的饿死在沟边路边,青壮年四散逃荒的就有几千人,而你的粮仓里、府库里却装得满 满的。地方官员却没有一个来向你汇报,对老百姓这种严重饥饿情况,还说形势大好。这些地方官员的行为,就叫做对国君怠慢、对人民残 忍呀!曾子说过‘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怎样对待你’。人民在危 难时得不到官府的救济,现在才有报复的机会。所以只要你行仁政, 关爱百姓,百姓自会爱护他们的长官,而愿为之效死了。”オ04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 【释义】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赏析】孟子是个胸怀宽广的大儒。他长期周游列国来推行自己 的主张,要在天下实行仁政,要统治者保民爱民,与民同乐,实现天 下统一。《孟子·公孙丑下》里记载他的话说:“如欲平治天下,当 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假如想使天下太平,在今日的社会里,除 了我,还有谁呢?)正是有这种心胸,他才能对推行仁政孜孜不倦, 即使身处厄运困境,也不改变志向理想。オ 05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 【释义】(圣人)出自于同一类的人,却远远高出于众人。 【赏析】这是孟子对孔子的崇高礼赞。孟子认为孔子是人类中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杰出人物,“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伟大)于孔子也”。并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オ

孟子名言大集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孟子·滕文公》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孟子·万章上》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其进锐者,其退速。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孟子尽心上下练习

《尽心上》练习及答案 一、13.1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①。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13.4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②而行,求仁莫近焉。”(1)下列关于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努力扩充善心,就可以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进而可以顺应天道。 B、孟子认为,只要修身养性,就可以之安身立命,确保自身健康长寿。 C、孟子认为万事万物之理都具备在自我的身上,求仁也是如此。 D、努力地推已及人,是求仁的最佳捷径。 答案1.(1)B(原文没有“确保自身健康长寿”的意思,应是“不管寿命长短都不改变”) (2)请结合上述文段内容,谈谈孟子关于“性善”的理解。 答案(2)人性本善,努力扩充善心就能够知天立命;(2分)在修养善心的同时,如果把自己的善心推及别人,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2分) 二、13.6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①,无耻矣。” 13.7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注]①无耻之耻:把没有羞耻心当作是一种耻辱;“之”,提前宾语的标志。(1)下列关于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可以没有羞耻心,如果人没有羞耻心,那么什么违法败德的事都做得出来了。 B、如果能把没有羞耻心当作是最大的耻辱,知耻明耻,改过修弊,自然就不会再有令人羞耻的事了。 C、玩弄权谋、机变之巧的人,权位在手,名利熏心,耻对他是毫无作用的。 D、孟子还认为,连动物都要以自身不像个人而羞耻,更何况真正的人呢? 答案(1)D(“不耻不若人”意思是“如果不以比不上别人为耻”) (2)请结合上述语段,谈谈“知耻”的作用。 答案(2)知耻才能免去耻辱,(1分)耻是一种促使人进步的动力。(1分)

《孟子》中成语汇总

出自《孟子》的成语 1、安富尊荣:谓身安国富,而保其尊荣。语出《孟子·尽心上》:“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注:君子能使人化其道德,移其习俗,身安国富而保其尊荣。 2、抱关击柝:谓守门者及警夜者。皆位卑禄薄之吏。语出《孟子·万章下》:“辞尊居卑,辞富居寡,恶乎宜乎,抱关击柝。”注:辞尊富者,安所宜乎,宜居抱关击柝监门之职也。柝,门关之也。本击椎之也,或曰,柝,行夜所击木也。疏:抱关击柝之职,乃监门之木以警寇也。《荀子·荣辱》:“抱关击柝,而不自以为寡。”集辞:抱关,门卒也。击柝,击木所以警夜者。 3、杯水车薪:谓一杯水,救一车燃烧的柴,喻无济于事。语出《孟子·告子》:“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4、彼一时此一时:谓时虽有彼此之异,皆为圣贤出而名世之时,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注:彼前圣贤之出,是有时也,今此时亦是其一时也,五百年有王者兴,有兴王道者也,名世,次圣之才,物来能名正一世者,生于圣人之间也,七百有余岁,谓周家王迹始兴,大王文王以来,考验其时,则可有也。集疏:正义赵氏以彼一时,为前圣贤兴,王道之时,此即今也。此一时,为孟子之时。《汉书·东方朔传》:“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今言时间空间之不同。 5、不愧不怍:谓人光明磊落,心无愧疚。怍,惭愧。语出《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无,俯不怍于地。”清·薛雪《一瓢诗话》三四:“诗道之不幸也如此,尚欲不愧不怍,侈言于人曰:‘近体我薄为之,作诗庶几拟古。’” 6、不为已甚:谓不做过分的事。为,做。已甚,过分。语出《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宋·邵雍《寒夜吟》:“不出既往言,不为已甚事。” 7、不违农时:谓不违背农作物耕作的时间。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8、不屑教诲:谓不愿意去教导。语出《孟子·告子下》:“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9、不言而喻:谓意在言外的譬喻,已明白之意,事的浅显者,不待言释已可晓悟。语出《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不言而喻。”《晋书·应贞传》:“贻宴好会,不常厥数。神心所授,不言而喻。” 10、不虞之誉:谓所得名誉初非意料所及。语出《孟子·离娄》:“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注:不度其将有名誉而得者,若尾生本与妇人期于梁下,不度水之卒至,遂至没溺,而获守信之誉。 11、曾经沧海:谓曾经见过大海的人,别的水便难于吸引他。曾,曾经。经,经历。语出《孟子·尽心上》:“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唐·元稹《离思五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后以此喻见识广博、经验丰富的人很难看得上一般的人或事物。 12、成仁取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仁,仁爱。义,正义。《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宋史·文天祥传》:“天祥临刑殊从容……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孟子·尽心上

孟子 盡心上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脩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曰恥之於人大矣爲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曰古之賢王好善而忘勢古之賢士何獨不然樂其道而忘人之勢故王公不致敬盡禮則不得亟見之見且由不得亟而況得而臣之乎○孟子謂宋句踐曰子好遊乎吾語子游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曰何如斯可以囂囂矣曰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 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脩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 下○孟子曰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若夫豪傑之士雖無文王猶興○ 孟子曰附之以韓魏之家如其自視欿然則過人遠矣○孟子曰以佚道 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民雖死不怨殺者○孟子曰霸者之民驩虞如 也王者之民皥皥如也殺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遷善而不知爲之 者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豈曰小補之哉○孟子 曰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 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 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 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孟子曰舜之居 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遊其所以異於深山之野人者幾希及其聞

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也○孟子曰無爲其所不爲無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孟子曰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恒存乎疢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則爲容悅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爲悅者也有天民者達可行於天下而後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曰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孟子曰伯夷辟紂居北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太公辟紂居東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天下有善養老則仁人以爲己歸矣五畝之宅樹牆下以桑匹婦蠶之則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雞二母彘無失其時老者 足以無失肉矣百畝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無飢矣所謂西伯善 養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樹畜導其妻子使養其老五十非帛不煖七十非 肉不飽不煖不飽謂之凍餒文王之民無凍餒之老者此之謂也○孟子 曰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時用之以禮財不可勝用也 民非水火不生活昬暮叩人之門戶求水火無弗與者至足矣聖人治天 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曰孔子登 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爲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 爲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爲物也不盈科 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孟子曰雞鳴而起孳孳爲善者舜 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爲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 之間也○孟子曰楊子取爲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爲也墨子兼愛摩頂 放踵利天下爲之子莫執中執中爲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

《孟子》:尽心上阅读

《孟子》:尽心上阅读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1、安身立命之道 孟子说充分发挥人的善良的本心,就是知晓了人的本性,就知晓天命了。保持人的本心,养护人的本性,这是侍奉上天的办法。无论寿命长短,都不要三心二意,修养自身,等待天命,这就是用以安身立命的方法。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2、不思以至庸碌 孟子说,做一件事却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做,习惯了,却不深知其所以然,一辈子从这条道路上走,却不知道这是条什么路的,这种人就是一般人。 当一切都习以为常,那就注定了平庸。 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3、人不能够无耻 孟子说,人不能够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羞耻是真正的羞耻啊。羞耻是很重要的,不把赶不上人看做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无耻之耻,无耻矣。 不耻不若人,和若人有?

4、得志与否,嚣嚣然也(怡然自得)。 孟子说关于游说四方的态度,被人理解,悠然自得无所求;别人 不理解,同样悠然自得无所求。 那么如何做到呢?孟子认为崇尚德义,就能够做到。所以仁人志 士穷困时不失正义,得志时不背离道。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与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5、使民有道,虽劳死不怨 孟子说,本着让百姓安逸的原则去役使百姓,百姓虽然劳苦,但 不会怨恨;本着让百姓生存的原则去*,被杀的人虽死,但不会怨恨杀 他的人。 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6、君子三乐 孟子说,君子有三种乐事,但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其乐一,父 母健在,兄弟没有灾祸。其乐二,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其 乐三,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而去教育他们。 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 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7、对比之下,高低立见 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很小了;登上了泰山,便觉 得整个天下都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就很难再被别的河流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就很难再被别的言论吸引了。 所以,君子立志学道,不达到一定成就,也就不能融会贯通。

孟子·尽心章句上全文

孟子·尽心章句上全文 (一)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说: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立正常命运的方法。 (二)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①。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②,非正命也。 孟子说:没有一样不是天命(决定),顺从天命,接受的是正常的命运;因此懂天命的人不会站立在危墙下面。尽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运。 ①岩墙:就要倾塌的墙。②桎梏:拘禁犯人的刑具。 (三)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说:寻求就能得到它,舍弃就会失掉它;这样寻求就有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本身之内的缘故。寻求它有方法,得到它靠命运,这样寻求无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在我本身之外的缘故。 (四)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

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说:万物之理我都具备了。反问自己,所具备的道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快乐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努力按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求仁的道路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五)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孟子说:做了而不明白,习惯了而不觉察,一辈子走这条路,却不知道那是条什么路,这种人是一般的人。 (六)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说:人不能没有羞耻心。把没有羞耻心当作羞耻,那就不会有耻辱了。 (七)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孟子说:羞耻对于人关系大极了。玩弄权术诡计的人,是到处不讲羞耻的。不认为不如别人是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八)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孟子说:古代的贤君好善而忘记自己的权势;古代的贤士又何尝不是这样?他们乐于行道而忘记了别人的权势,所以王公大人不恭敬尽礼,就不能常常见到贤士。相见尚且不可多得,更何况要把他们当臣属呢?

(完整版)孟子中的成语

《孟子》中的成语 1、【杯水车薪】谓一杯水,救一车燃烧的柴,喻无济于事。 《孟子·告子》:“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2、【不为已甚】谓不做过分的事。为,做。已甚,过分。 《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宋·邵雍《寒夜吟》:“不出既往言,不为已甚事。” 3、【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不言而喻。” (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植根在心中,它们产生的气色是纯正和润的,显现在脸上,充满在体内,延伸到四肢,不必等他的吩咐,便明白该怎样做了。) 4、【出尔反尔】(原指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尔,你。)现指言论和行动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宋·范仲淹《窦谏议录》:“阴阳之理,大抵不异,为善为恶,出尔反尔,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5、【箪食壶浆】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后用为犒劳拥护王者之师的典故。《孟子·梁惠王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6、【舍我其谁】谓自视极高,自任极重。 《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7、【始作俑者】俑,古代用来殉葬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后用来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贬义词。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8、【事半功倍】事,要做的事情,指措施。功,功效。意为措施只有古人的一半,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后形容费力小,收效大。(注意与其反义词“事倍功半”的区别) 《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六韬·军势》:“夫必胜者,先见弱于敌而后战者也。故事半而功自倍。” 9、【同流合污】后指没有独立人格,顺从世俗,也指和坏人一起做坏事。 《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宋·朱熹《与陈丞相书》:“然彼贤者,其明既足以烛事理之微,其守既足以遵圣贤之辙,则其自处必高,而不能同流合污以求誉。” 10、【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替深水潭赶来鱼的是水獭;替丛林赶来鸟雀的是鹞鹰;替汤武赶来人民的是桀纣。后以此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使人民投向敌方;也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把关系本应亲密的人推向对立面。《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爵”同“雀”。 11、【闻过则喜】过,过错。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意见。 《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宋·司马光《奏弹王安石表》:“伏遇陛下即位以来,日慎一日,闻过则喜,从谏如流。” 12、【习焉不察】焉相当于“于是”。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矣。” 13、【心悦诚服】悦,高兴,愉快。指愉快地接受某种观点、事实等,诚心诚意地信服或服从。语出《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14、【一傅众咻】傅,教。咻,吵。一个人教而众人吵闹干扰。比喻由于不良环境影响,做事不能有所成就。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