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师大版】2018年秋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2018年秋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2018年秋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2018年秋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单元

第1课时小熊购物

第2课时买文具

第3课时过河

第4课时练习一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单元

第1课时看一看(一)

第2课时看一看(二)

第三单元-加与减-单元

第1课时捐书活动

第2课时运白菜

第3课时节余多少钱

第4课时里程表(一)

第5课时里程表(二)

第6课时练习二

第四单元-乘与除-单元

第1课时小树有多少颗

第2课时需要多少钱

第3课时丰收了

第4课时植树

第5课时练习三

第五单元-周长-单元

第1课时什么是周长

第2课时长方形周长

第3课时练习四

第六单元-乘法-单元

第1课时蚂蚁做操

第2课时去游乐园

第3课时乘火车

第4课时去奶奶家

第5课时0×5=?

第6课时买矿泉水

第7课时练习五

第七单元-年、月、日-单元

第1课时看日历

第2课时一天的时间

第3课时时间表

第八单元-认识小数-单元

第1课时文具店

第2课时货比三家

第3课时存零用钱

第4课时寄书

第5课时能通过吗

第6课时练习六数学好玩-单元

第1课时校园中的测量

第2课时搭配中的学问

第3课时时间与数学总复习-单元

第1课时数与代数

第2课时图形与几何

第3课时综合复习

第1单元混合运算

第1课时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引导发现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说一说

通过看图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1)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食品专柜,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到信息。(出示食品单价课件)

面包每个3元饼干每包4元

蛋糕每个6元花生每包7元糖果每袋5元

(1)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什么东西呢?(指名回答)

(2)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什么呢?

(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准备。学生上面所提出的问题大多是本课的知识点,学生会对课堂兴趣浓厚,积极性高)

2、算一算

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1)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胖胖买了什么食品?(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2)那么,小熊胖胖该付多少钱?请你帮它算一算。

教师引导学生把分步式写成综合式。

说一说既有加法又有乘法的算式中,要先算什么?(组织学生讨论:

3×4+6或6+3×4各表示什么意思?)

(1)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

提问: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讨论:含有乘法和加法的计算的分布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想一想,议一议

(1)小熊壮壮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出示壮壮课件)

同桌互相探究,并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2)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

总结: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式计算中,应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二、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练一练第1题。

大家能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列出什么算式呢?

老师点名学生回答。

(2)说一说,下面各题要先算什么?然后再解答。

4×6+25= 54+36-18= 42+8×4=

9×8+22= 100-75+25= 33+7×3=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强调书写格式。

三、课堂总结

1、提问: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计算题时,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而且还有乘法的两步式计算题,我们把它也叫做“混合

运算”(板书:混合运算)

四、作业设计

完成练一练3--6题。

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小熊购物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12+6 =6+12

=18(元) =18(元)

答:该付18元。

教学反思:

注重趣味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素材和思考的空间。在教学中,让学生们喜欢的小动物小熊走入课堂,以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购物事件作为教学的切入点,给学生提供了可观察、可思考的材料,为枯燥的学习增添了趣味色彩。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学生提出“胖胖应付多少钱”的问题后,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享受收获的快乐。在鼓励学生列出几个乘加、乘减算式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形象具体地说明了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又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了自主探索、发展创造、讨论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体。

第1单元混合运算

第2课时买文具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口算卡。引导发现、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40÷8 28÷7 36÷6 24÷8 81÷9 15÷3

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

二、探索新知

出示P5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 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 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3. 解决问题。

(1)列算式。

笑笑: 18÷3+4 每本算数本现价比原价便宜:3 -10÷2

=6+4 =3-2

=10(元) =1(元)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小组讨论:3-10÷5 表示上意思。

算式“3-10÷5”中的“10”表示5本算术本10元,“10÷5”表示1本算术本多少元。所以“3-10÷5”表示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因此计算“3-10÷5”的时候,应先算10÷5=2,再算3-2=1,用脱式计算式(3)引导学生发现:有减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4.尝试解决问题。

(1)提问:买1本算术本和1本英文本共花多少元?

(2)让学生独立解答。

(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5.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三、巩固练习

1.P6“练一练”第1题。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2.P6“试一试”第2题。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四、总结

1、提问: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计算题时,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而且还有除法的两步式计算题,我们把它也叫做“混

合运算”(板书:混合运算)

五、作业布置

课本6页练一练第1、3、4、5、6题。

板书设计:买文具(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

解法一: 18÷3=6(元),6+4=10(元)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解法二: 18÷3+4=6+4=10(元)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教学反思:

注重解决问题思路的分析,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本节课在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组内交流、班内汇报,使学生在质疑中理清解题思路。教学中并没有单纯地讲授记忆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而是让学生结合解题思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理解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归纳总结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第1单元混合运算

第1课时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

教材第8-10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小括号的产生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2、通过“过河“的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养成在做四则混合运算题目的时候先看运算顺序在进行计算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难点:探索小括号的运用过程,能利用小括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小黑板。指导练习、练习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口算

6×9= 30+15= 42÷6=

2 、脱式计算

7×2+30 46-6×4 63÷9+7

二、解决新知

1.合作探究数学问题。小组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自行编写完整的数学问题。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例如:二年级*班,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准备坐船过河,每条大船限乘客9人,他们至少需要几条船?

2.展示思维,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年级*班,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准备坐船过河,每条大船限乘客9人,他们至少需要几条船?

思维:总人数----限乘客人数----需要多少条船

分步计算:

29+25=54(人)

54÷9=6(人)

综合算式:29+25÷9

思考:这样列式就要依照我们学习的混合运算方法来计算,计算的结果却与我们的分步计算结果不一样。

你有怎样的办法呢?这里我们需要先计算加法。

引入:“()”----小括号----先计算小括号,再计算除法。

看看这样的方法,计算结果怎样呢?学生独立完成,感受这样的方法带来的成功喜悦。

(29+25)÷9

=54÷9

=6(条)

答:至少需要 6条船。

一句话:有小括号真好!

理论,记忆理解: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分段理解,记忆)

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你会做吗?

三、体验知识,形成模块

1、说一说先算什么,在算什么,并计算结果。

5×(36-29)(46+17)÷7 81÷(16-7)

完成之后,再次体验: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

注意:做完括号里的运算之后,不再要括号。

四、课堂小节

1.知道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

2.完整把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阅读记忆: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

3.数学符号要正确书写。

五、作业设计

1.记忆: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

2.完成试一试、练一练。

板书设计:过河(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预算顺序

先乘除,后加减法一: 29+25=54(人)

有小括号 54÷9=6(条)

先算小括号里,法二:(29+25)÷9

再算小括号外

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地感受到要想先算加法,可是运算的顺序又不允许,就只有在算式中添上小括号,改变原有的运算顺序,这样就可以使列出的算式符合解决问题的要求。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巧妙地设计学生喜欢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探究知识的新天地。我们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活动过程,练习形式应多样化,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多角度巩固强化新知。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算法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应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学生可以分步解答,也可以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第1单元混合运算

第4课时练习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1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含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混合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的学习到这就要结束了,关于这部分内容,你们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跟大家说一说。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在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些知识,你们是真的掌握了吗?看看下面的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二、探究新知

师:从图中你们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第7题)

师:小狗和小猴一共能坐满几节车厢?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师:结合情境图在小组里说一说,算式3×6-4和48÷(8-2)分别表示的意思,并算一算。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教师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小组里交流并尝试解答。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提出表扬和鼓励。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问题情境,学生头脑中再现学过的混合运算的知识,体会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练一练第1题。

大家能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列出什么算式呢?

老师点名学生回答。

(2)说一说,下面各题要先算什么?然后再解答。

4×6+25= 54+36-18= 42+8×4=

9×8+22= 100-75+25= 33+7×3=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强调书写格式。

三、课堂总结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总结发言。

四、作业设计

完成练一练3--6题。

板书设计:

练习一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在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练习混合运算,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计算的正确率较高。本节课另有一个重点:通过观察情境图,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尽量用综合算式来解决,特别提示小括号的正确运用。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的条理性。要尽量去引导学生自己多思考、多表达。学生做得对,就让他们自己说说是怎么想的;学生做得不对,就把错误指出来,让全体学生引以为戒,从而使犯错误的同学对错误的认识更加深刻。

第2单元观察物体

第1课时看一看(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14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能力目标: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情感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难点: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与方法:

小正方体、小黑板、课件、小正方体。引导法。观察法、操作法、自学法、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笑笑、淘气和妙想就进行了一个游戏,非常有趣,你们想看吗?

二、探索新知

(一)出示自学目标:(小黑板出示)

在观察、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二)操作活动一——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教师通过课件演示淘气、笑笑和妙想观察立体图形的游戏过程,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游戏的方法,教师适时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观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

3、学生同桌间游戏,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

4、学生交流。

三、学习检测: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教材13页下面的情境图)

请同学们先看一看,再想一想,然后找出下面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

将自己的结果和同学交流。

四、教师精讲点拨

教师针对学习检测情况进行精讲。

五、学生全课总结,拓展升华

说一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练习

教材第15页的练习题。

七、作业布置

1、搭建组合图形,并从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2、完成P14页“练一练”第1、2、

3、4题。

板书设计:

看一看 (一)

站在不同的位置,每次最多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反思:

让学生亲自观察,使学生能在一个轻松、愉快、有趣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学习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真正地落实了新课改的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2单元观察物体

第2课时看一看(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能力目标: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情感目标: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难点: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与方法:

水杯、牙膏盒、每人至少准备两个小正方体。引导复习法。自主学习、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同学们,昨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把你学到的知识告诉老师和同学好不好?

二、出示自学目标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三、学习新知

点名学生说说课本P15页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笑笑说她看不到牙膏盒,她说的对吗?

四、自学自导

1、教师说明活动要求——猜一猜、搭一搭,学生分小组讨论拼搭方法并拼搭。

2、教师发出指令:用4个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有3个正方形。

3、教师发出指令:从上面看有4个正方形。

4、教师发出指令:从侧面看有2个正方形。

5、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自己新搭的立体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五、反馈交流:

1、学生交流自己所拼搭出的形状。

2、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学生分小组相互指令做拼搭游戏。

六、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八、拓展延伸

观察家里的物体,比如冰箱,电视机等,观察后画出正面、上面、侧面的平面图形。

九、作业布置

练一练第1、2、3题。

板书设计:

看一看 (二)

一组(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教学反思:

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交流,避免合作交流的形式化,使每一个学生能通过合作交流验证自己的猜想,积累活动经验。

第3单元加与减

第1课时捐书活动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3、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难点: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准备:

小黑板、小奖品、算式卡片、商品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切入:

我们小学生为“希望工程”捐书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都积极地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三年级和四年级这两个班的同学们还悄悄地比赛,他们都想为“希望工程”多做贡献。老师把这两个班的捐书情况做了个统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捐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吧!

二、学习新知

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统计图,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1)出示图表。这里就是当年我们学校捐书情况的统计表。谁能告诉大家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什么?

(2)你们能提出和加法有关的问题呢?

A、三(1)班和三(2)班一共捐书多少本?118+104=222(本)

B、三(2)班和三(3)班一共捐书多少本?104+95=199(本)

C、三(1)班和三(3)班一共捐书多少本?118+95=213(本)

2、想一想。

(1)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列式:118+104+95=

(2)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和以前学的不太一样。你能不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估算。老师请大家先来估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本?

(4)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学生在小组里叙述题意,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对于解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

3、算一算。

你们认为自己估计的准不准呢?好,请你拿出练习本,动手算一算。

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和好朋友交流一下。

4、请你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四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书?

自己动手做一做,然后与同学交流。

三、联系巩固

1、计算比赛,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又对又快的同学可获得小红花一枚。

2、完成练一练第2、3题。

3、完成练一练第4题。

四、课堂总结

这届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板书设计:

捐书活动

100+100+100=300(本)

18+4-5=17(本)

300+17=317(本)

118+104+95=317(本)

答:三年级一共捐书317本。

教学反思:

创设“捐书活动”的情境,这个问题情境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感到非常熟悉、亲切,并能在自主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探索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基础,本课的教学中,学生依靠积累的经验和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索“三位数连加的方法”的计算顺序。先通过独立思考进行演练,再全班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这个活动的设计学生能全员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同样是具有价值的。

2018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8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我会填(17分) 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 )。 2.秒针走一圈是( )秒,也就是( )分钟。 3.分针从4走到9,走了( )分,时针从4走到9,走了( )小时。 4.一节课40分钟,第一节课从8:20开始,应在( )下课。 5.480分=( )时,1分40秒=( )秒,480秒=( )分。 6.1时20分=( )分,230秒=( )分( )秒。 7.时针在9和10之间,分针指着5,此时是( )时( )分。 8.在50米比赛中,小明用时15秒,小云用时11秒,小红用时13秒,( )是第一名,( )最慢,第二名是( )。 二、我会判(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0分)

1.5分=500秒。( ) 2.钟面上有三根针,最长的是时针,最短的是秒针。( ) 3.读完一篇300字的文章需要1小时。( ) 4.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大格。( ) 5.小丽7:15出发,7:35到达学校,路上用了20分钟。( ) 三、在○里填上“>”“ 六、解决问题(48分) 1.小丽星期天下午3:30到4:10写作业。(10分) (1)她写作业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2)如果还要做30分钟,她应该是几时几分写完作业? 2.一个钟表显示的时间是7:30,它比准确时间慢了6分钟,你知道准确时间是几时几分吗?(5分)

3.淘气包感冒了,打针时需要做皮试,现在钟面上的时间如下图所示,做皮试需要20分钟,淘气包要到几时几分才能让医生看皮试结果?(5分) 4.下面是同学们参加50米赛跑的成绩。(10分) (1)谁最快?谁最慢? (2)最快的与最慢的相差几秒? 5.看表回答问题。(18分)

2014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P2 --4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点:口算题卡、ppt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3×5= 4×8= 7×6= 36-17= 80-43= 9×3= 8×5= 37-15= 8+15= 36+7= 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5-18 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 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2018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

1、比24多6的数是( );比56少4的数是( )。 比5吨多51吨是( )吨;比10吨多51 是( )吨。 2、( )∶15=40 () =80%=( )÷40 =( )填小数 3、2.4与4.8的最简单整数比是( ),比值是( ) 4、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 )。 5、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 6、六(1)班有5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 2 ,女生有( )人,男生有( )人。 7、小红15 小时行38 千米,她每小时行( )千米,行1千米要用( )小时。 8、王师傅的月工资为2000元,比李师傅少15 ,李师傅每月工资收入是( )元。 9、一个圆形舞池周长是37.68米,如果把半径增加1米,面积可增加( ) 10、要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定为( )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在一块长10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 )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2、大船限乘6人,小船限乘4人,38人共租了8条船,都坐满了.租的小船( )艘. 二、判断(5分)

1、7米的18 与8米的17 一样长。( )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3、 1 100 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 4、六年级去年植树101棵,成活了100棵,成活率是100%。( ) 5、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 ) 三、选择(6分) 1、若a 是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a ×58 B. a÷58 C. a ÷32 D. 3÷a 2、自行车后齿轮的半径是前齿轮的3倍,后齿轮转12圈,前齿轮转( )圈。 A. 12 B. 4 C. 36 D. 16 3、林场去年种植了10000棵树苗,年底抽查了其中的1000棵,死亡率是2%。你预计一下,林场种植的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 )。 A. 20% B. 80% C. 2% D. 98% 4、一个饲养场,养鸭1200只,养的鸡比鸭多3 5 ,养的鸡比鸭多多少只?正确 的列式是( ) A. 1200×35 B. 1200+1200×3 5 C. 1200-1200×35 D. 1200÷3 5 5、要剪一个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的圆形纸片,至少需要面积是(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π取3.14)。 A. 12.56 B. 14 C. 16 D. 20 6、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这两个圆的面积比是( )。 A.2∶3 B.3∶2 C.4∶9 D.9∶4 四、计算题(共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67 ÷ 3= 35 ×15= 1+23%= 3 7 ÷7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小学电子教案学科:数学 年级:三年级 姓名: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习的习惯和常规。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学会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本单元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数学好玩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一、本册知识点 一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三级知识点 数与代数数的运算 1、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 2、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 进行估算 3、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除法和连除;乘除混合两步 运算 4、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除应用题 常见的量 1、质量单位千克、克、吨 2、千克、克、吨之间的换算,简单的实际问题 3、年、月、日与24时计时法 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 从三个方向观察用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形状测量 1.周长的认识 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统计与概率不确定现象 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描述事件发生 的可能性。 二、单元课时知识点 第一单元乘除法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 乘除法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口算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一节小树有多少棵 知识点:1、掌握口算一位数乘(除)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一定的口算速度和技巧,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乘、除法,口算速度约为每分种6-8道,正确率达90% 以上。 3、着重引导学生理解20×3的算理,即先计算2×3=6,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 个0,从而得到20×3=60。 4、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乘一位数,由学生自己去类推。 5、给学生适当的练习,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第二节需要多少钱 知识点:1、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掌握0和任何数相 乘都得0这一规律; 3、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及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乘法,5分钟 2-3道,正确率达90%以上。 4、使学生理解计算的过程,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两位数转化 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和,二是分别求乘积再相加的问题。 5、通过实力引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 6、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10×3=30,2×3=6, 30+6=36,即先将12拆成10和2,再分别与3相乘,然后将乘积相加。 7、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用所讲的方法来解答,在解答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 解决。 第三节参加科技馆 知识点:1、掌握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方法,5分钟约2-3道,正确率达到90%以上。掌握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规律;掌握用估算进行 试商的方法;能用乘法验算除法。 2、通过实例实例引入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 决。 3、讲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30÷3=10,6÷3=2, 10+2=12(这种方法用了上节课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 4、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用所讲的方法来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 时解决。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按照要求正确搭建图形 搭建图形

2018年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2018年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___________一、填空(共20分,其中第1题、第2题各2分,其它每空1分) 1、31 2 吨=()吨()千克 70分=()小时。 2、()∶()=40 ( )=80%=()÷40 3、()吨是30吨的1 3,50米比40米多()%。 4、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 5、0.8:0.2的比值是(),最简整数比是() 6、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人,女生()人。 7、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8、王师傅的月工资为2000元。按照国家的新税法规定,超过1600元的部分应缴5%个人所得税。王师傅每月实际工资收入是()元。 9、小红1 5 小时行 3 8 千米,她每小时行()千米,行1千米要 用()小时。 10、用一根长12.56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面积是()。 11、在一块长10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2、请你根据图形对称轴的条数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图形名称。圆、()、()、长方形。

二、判断(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7米的1 8 与8米的 1 7 一样长。………………………………………… ()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3、1 100 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4、5千克盐溶解在100千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 5、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 三、选择(5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若a是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A. a ×5 8 B. a÷ 5 8 C. a ÷ 3 2 D. 3 2÷a 2、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3 7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 3 7 ,两段相比()。 A. 第一段长 B. 第二段长 C. 一样长 D. 无法确定 3、林场去年种植了10000棵树苗,年底抽查了其中的1000棵,死亡率是2%。你预计一下,林场种植的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 A. 20% B. 80% C. 2% D. 98% 4、一个饲养场,养鸭1200只,养的鸡比鸭多3 5 ,养的鸡比鸭多多少只?正确的 列式是()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 (20分) 1、0.62公顷=()平方米 2时45分=()时 2.03公顷=()公顷()平方米 0.6分=()秒2、14.1÷11的商是()循环小数,商可以简写作(),得数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3、把 2.5 4、2.54·、2.545和 2.55……用“>”按顺序排列起来()。 4、在○填上“<”、“>”或“=”号。 (1)0.18÷0.09〇0.18×0.09 (2) 0.7×0.7〇0.7+0.7 (3)3.07×0.605〇0.307×6.05 (4) 4.35×10〇0.8×43.5 5、一桶豆油重100千克,每天用去x千克,6天后还剩下79千克,用方程表示是()=79;x=()。 6、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所对的边长是10厘米,其余两边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直角所对边上的高是()厘米。 7、小明今年a岁,爸爸的年龄比他的3倍大b岁,爸爸今年()岁。 8、100千克花生可榨油39千克,照这样计算,每千克花生可榨油()千克。 9、两个因数的积是3.6,如果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是()。 10、686.8÷0.68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 公正小法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5分) 1、0.05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一定比0.05小。() 2、小数除法的商都小于被除数。() 3、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4、当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相等时,面积也相等。() 5、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 )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5分) 1、下列算式中与99÷0.03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案 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主要是自然数的认识,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 (2)第三单元“分数”,主要学习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能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主要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实际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 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主要学习平面图形大小的比较,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的认识以及相关的面积计算。 (2)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主要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以及一些有趣的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 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主要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 综合应用 进一步整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内容,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教学目标 (1)会进行数的分类,理解自然数与整数的概念。理解掌握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知道什么是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 (2)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底、高,理解掌握相关的面积计算;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及简单的不规则图形面积。 (3)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的互化;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正确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运用分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正确进行分数与有限小数的互化。 (5)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 3、教学重点 (1)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看日历》教案

看日历。(教材第67~69页)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1、3、5、7、8、10、12月是大月,4、6、9、11月是小月。 3.了解平年和闰年。 重点: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会辨别平年和闰年。 课件、2013~2016年的日历、2009~2016年2月份的月历。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 生:时、分、秒。 师:时、分、秒是较小的时间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告诉学生要研究的重点,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师:说一说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一年有12个月,有的月份是30天,有的月份是31天。 ?有时候2月是28天,有时候2月是29天。 ?有时候一年是365天,有时候一年是366天。 ?有平年和闰年之分。 …… 师:你们知道得真多。 1.认识大月、小月。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2013~2016年的日历,把各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表格) 学生填写表格后进行小组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月份123456789101112 2013年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2014年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2015年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2016年312931303130313130313031 师: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1、3、5、7、8、10、12月都有31天;4、6、9、11月都有30天;2月份的天数不一样。 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2月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2月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 2.记忆方法。 师:看一看,记一记,并与同伴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最下面记忆法) 学生观察、思考并记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一说你喜欢哪种记忆法,讲给大家听或演示给大家看。 生1:我喜欢拳头记忆法,伸出我们的左手,掌心向外握成拳头,然后从左手食指突节开始,数到小指突节为7,突出部分为大月,凹入部分为小月,到7后再返回食指,重新从8顺数下去到12止。 生2:我喜欢歌诀记忆法,背诵歌诀,以顺口溜的形式帮助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3.认识平年、闰年。 师:仔细观察2009~2016年2月份的月历,把天数记录在表格中,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表格) 学生观察2009~2016年2月份的月历,填写表格,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展示交流: 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2月份天数2828282928282829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一般是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 生2:2012年是闰年,2016年也是闰年。 师:把下表中是闰年的年份涂上颜色。 学生独立涂色后,组织交流展示: 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 讲解有关平年、闰年的知识: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要注意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师:说一说你怎样知道哪一年是闰年的。 生:因为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已经知道2016年是闰年,所以先把2016年涂上颜色;我们也知道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按这个规律就可以知道2020年和2024年也是闰年。 师:可以这样找。一般是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注意是“一般”哦,也有特殊的情况。一般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就是闰年;特殊就特殊在如果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4.一年有多少天? 师:平年一年有多少天?闰年呢?自己算一算。 学生尝试自己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我是把一年12个月份的天数加起来计算的,结果是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 一生活中的数 各课知识点: 可爱的校园(数数) 知识点: 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 知识点: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

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二比较 各课知识点: 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 知识点: 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知识点: 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2、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 3、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 轻重(比轻重) 知识点: 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了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学生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三加减法(一) 各课知识点: 有几枝铅笔(加法的认识) 知识点: 1、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 3、第一次出现了图形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看图形应用型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有几辆车(初步认识加法的交换律) 知识点: 1、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直观的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 2、鼓励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可以出现两个不同的算式,并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 摘果子(减法的认识)

2018年六年级上数学试题答案

2018年六年级上数学试题答案 一、要出发啦!相信聪明的你是最棒的! 首先我们要进行的是填空题。 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 2、一个挂钟分针长5厘米,它的尖端走了一圈是()厘米。 3、六(1)班有29名男同学,21名女同学,女同学占全班人数的()% 4、甲数是40,乙数是80,甲数是乙数的()%。 5、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面积扩大()倍。 6、甲数是5,乙数是4,那么甲数比乙数多()%。 7、把5克盐溶于9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8、用同样长铁丝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则围成的()面积最大。 二、我会选:我相信,你能行!(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100比80大()。 A.20%B.25%C.80% 2、笑笑和淘气放学后一块儿回家。走了一段路程后,笑笑对淘气说:我己走了全程的40%,淘气说:我己走了全程的90%。()先到家。 A.笑笑B.淘气 C.无法确定 3、一台电冰箱的原价是2100元,现在按七折出售,求现价多少元?列式是() A 2100÷70% B 2100×70% C 2100×(1-70%) 4、画一个周长是18.84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之间的距离应该是()厘米。 A 3 B 6 C 9 D 12 三、下面请你判是非。(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的在括号里画“×”。) 1、在100克水中放入10克盐,盐的重量占盐水重量的10%。 ( ) 2、如果甲比乙多20%,则乙比甲一定少20%。() 3、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4、一种商品打“八五折”出售,也就是把这种商品优惠了15%。() 四、连线题:(将问题与相应的算式用线连接起来。) 六年级一班有男同学25名,女同学20名。

(完整)2018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月考试卷

2018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考号_____ 一、填空:(每题2分,共22分) 1、61+61+61+61+6 1=( 5 )×( 1/6 )=( 5/6 )。 2、 8吨煤,用去41后,再用去4 1吨,一共用去( )吨。 3、17 3的倒数是( 7/10 ) ( )的倒数是0.125。 4、48米的32是( 32 )米 5 2小时=( 24 )分 5、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5 4,那么女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 ( ) 6、7 2×5表示的意义是( )。 61÷3 1表示的意义是( )。 7、男生人数的5 4相当于女生的人数,是把( )看作单位“1”。 8、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1∶2,则这两个锐角分别是( )和( )度。 9、在○里填上>、<或=。 109÷61○109 83÷ 6○83 43÷21○43×2 1615×54○16 15 10、甲数的31与乙数的4 1相等。如果甲数是90,则乙数是( )。 11、一堆沙,运走了它的 8 3,正好是24吨,这堆沙有( )吨。 二、判断:(每题1分,共9分) 1、1米的97和7米的9 1一样长。 ( )

2、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 3因为6×61=1,所以6和6 1都是倒数 ( ) 4、36∶9化成最简整数比是4。 ( ) 5、一个比的前项乘4 1,后项除以4,它的比值不变。 ( ) 6、甲数的51等于乙数的2 1,甲数大于乙数。 ( ) 7、小明身高154cm ,弟弟的身高是1m ,小明和弟弟身高的比是 154:1。( ) 8、男生比女生多41,也就是女生比男生少4 1。( ) 9、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和1。 ( ) 三、 选择题:(每题1分,共7分) 1、一个比的后项是8,比值是4 3,这个比的前项是( )。 ① 3 ② 4 ③ 6 2、一段路,甲车用6小时走完,乙车用4小时走完,甲乙两车的 速度比是( )。 ① 3∶2 ② 2∶3 ③ 1∶2 3.一根钢管长3米,截下3 1米,还剩几米?列式是( )。 ① 3 ×31 ② 3- 3 ×31 ③ 3-3 1 4.电影票上的“5排8号”记作(5,8),则20排9号记作( )。 ①(9,20) ②(20,9) ③(29,9) 5.若A ×5 2=B ×2=C ×1(A 、B 、C 均不为0),则A 、B 、C 中最大的是( ) ① A ② B ③ C 6、把2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乘除法 一、教学内容:P2-P14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2、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3、使学生能够应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4、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 1、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2、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3、能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1、口算乘法中的进位口算 2、口算除法中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 3、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五、课时安排:7课时 六、教学进度:第1-2周 小树有多少棵 教学内容:P2-P3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 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大家一进校园就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它在装点着我们美丽的校园,这么美的环境大家喜不喜欢。(喜欢)要有美丽的环境,就需要花草树木。 二、探索新知: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 引出:20×3= 4、讨论算法。 20+20+20=60 2×3=6, 20×3=60····· 5、将学生的方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说20×3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学生互相交流20×3的计算方法:2×3=6所以20×3=60 6、教师再提出问题: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自己完成,最后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 三、拓展应用: 1、 3×2 5 × 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做完后在全班交流自己发现的计算规律,说法可以不一致,只要意思正确,教师都给予肯定。 2、完成P2第3题,做完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一练第1-3题 (1)1-2 学生独立完成。 第一题先认真看图,明白图意,然后再解答。 第二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第三题前两问可让学生先讨论怎样算,然后再做。最后一问有开放性,学生要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解答。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向学生说明游戏的规则,并演示几次,让学生明白玩法后,再互相进行游戏。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学得怎样? 教学反思: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1、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年龄比较小,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陌生感,但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鼓励良好行为,让他们喜欢上课,喜欢数学。 2、刚入学学生个体差异相对较大,可能有些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掌握一些简单数学知识,教师根据班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适时调整教学进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实践新课标的理念、要求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过程。教材从实际出发,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和客观事实发展,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设了良好的课程环境。教材注重为题的探索性,例如:比较、分类、等部分内容,重点在于经历探索,获取有关知识的体验。 三、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并能认、读、会写 0到10各数。在一一对应的活动中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认识“=”、“<”、“>”,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用一一对应等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下,开始学习认真倾听、思考、表达、书写,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单元“比较”。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体验并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经历“比一比”的过程,同时与他人交流比较的方法,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

过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经历自主探究算法并与同伴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究并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与减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并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养成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认真倾听、有条理地表达的良好习惯。 第四单元“分类”。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分类的过程,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能按给定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习惯,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体会具体位置的相对性。逐步养成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初步感受用数学的乐趣。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经历观察、想象和交流的过程,积累认识几何体的数学活动经验。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在分类、观察等学习活动中,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关系,培养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结合数数、操作直观模型等活动,认识11-20各数。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认识个位和十位,会比较 20以内数的大小。在教师指导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

2017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2017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连除的算式可以写成被除数除以几个数的积,但除以几个数的积时,必须给这个相乘的式子加上小括号。 4、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 ①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如:3.5÷5=0.7 ②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如:3.5÷0.5=7 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如:3.5÷1=3.5 5、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①商×除数=被除数(通用) ②被除数÷商=除数 6、商的近似数: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7、循环小数: 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如,0.37、1.4135等。 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如5.3…7.145145…等。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5.3… 3.12323… 5.7171…) 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如5.333…的循环节是3, 4.6767…的循环节是67, 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 E、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 ①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②例如: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5.333…写作 5.3 ;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7.4343…写作7.4 3 ;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数点,10.732732…写作10.732 8、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9、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018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试卷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填空 1、31 2 吨=( )吨( )千克 70分=( )小时。 2、( )∶( )=40 ( ) =80%=( )÷40 3、( )吨是30吨的1 3 ,50米比40米多( )%。 4、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 )。 5、0.8:0.2的比值是( ),最简整数比是( ) 6、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 )人,女生( )人。 7、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 8、王师傅的月工资为2000元。按照国家的新税法规定,超过1600元的部分应缴5%个人所得税。王师傅每月实际工资收入是( )元。 9、小红15 小时行3 8 千米,她每小时行( )千米,行1千米要用( )小时。 10、用一根长12.56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面积是( )。 11、在一块长10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 )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2、请你根据图形对称轴的条数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图形名称。 圆、( )、( )、长方形。 二、判断 1、7米的18 与8米的1 7 一样长。 …………………………………………( )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 3、1 100 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 4、5千克盐溶解在100千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 ( ) 5、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 ) 三、选择 1、若a 是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a × 58 B. a ÷ 58 C. a ÷ 32 D. 3 2 ÷a 2、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37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 7 ,两段相比( )。 A. 第一段长 B. 第二段长 C. 一样长 D. 无法确定 3、林场去年种植了10000棵树苗,年底抽查了其中的1000棵,死亡率是2%。你预计一下,林场种植的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 )。 A. 20% B. 80% C. 2% D. 98% 4、一个饲养场,养鸭1200只,养的鸡比鸭多3 5 ,养的鸡比鸭多多少只?正确的列式是( ) A. 12000×35 B. 1200+12000×35 C. 1200-12000×35 D. 1200÷3 5 5、要剪一个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的圆形纸片,至少需要面积是(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π取3.14)。 A. 12.56 B. 14 C. 16 D. 20 四、计算题(共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 67 ÷3= 35 ×15= 2-3 7 = 1+2%= 78 ÷710 = 5÷23 = 43 ×75% = 78 ×4×87 = 16 +56 ×15 = 12 ×99+99×12 = 2、解方程 X -27 X=114 X ÷18 =15×23 40%X-14 =712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1

第一单元圆 圆概念总结 1 .圆的定义: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 .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 用字母0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 .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 .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6 .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 .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 .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1 用字母表示为:d = 2 r r= — d 2 用文字表示为:半径=直径十2 直径=半径X2 9 .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0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 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取 3.1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1—.圆的周长公式:C= d或C=2 r 圆周长=X直径圆周长=X半径X 2 1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3 .把一个圆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用字 母(r)表示,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x 宽,所以圆的面积= r x r。圆的面积公式:S= r 2。 14 .圆的面积公式:S= r2 或者S= (d 2)2 或者S= (C 2)2 15 .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16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17 .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它的面积是S= R2- r2或S= (R2-r 2。) (其中R = r +环的宽度.) 19 .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半圆的周长与圆周长的一半的区别在于,半圆有直径,而圆周长的一半没有直径。 半圆的周长公式:C= d 2 + d 或C= r + 2r 圆周长的一半= r 20 .半圆面积=圆的面积2 公式为:S= r2 2 21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面积扩大或缩小以上倍数的平方倍。 例如: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4倍,那么直径和周长就都扩大4倍,而面积扩大16 倍。22 .两个圆的半径比等于直径比等于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以上比的平方。 例如: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那么这两个圆的直径比和周长比都是2:3,而面积比是4:9。 圆周长和直径的比是: 1 ,比值是 圆周长和半径的比是 2 : 1 ,比值是2 23 .当一个圆的半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2 a厘米; 当一个圆的直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a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