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题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题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题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题

第一讲先秦

二、名词解释题

1.(孔子的)“思无邪”说《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提出了"思无邪"说。"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3.(孔子的)“尽善尽美”说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出的观点,就是要求文艺作品“尽善尽美”,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孔子之所以认为《韶》乐“尽善尽美”是因为《韶》乐是舜乐,舜因为具备圣德而受禅让,符合所谓“唐虞之道”,故“尽善”;而《韶》乐又具有“中和之美”,故“尽美”。而《武》乐是周武王之乐,武王是用武力夺取政权的,故“未尽善”,但《武》乐也具有“中和之美”,故“尽美”。这种“尽善尽美”的美学观成为孔子以“诗教”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

4.(孔子的)“文质”说

《论语?雍也》记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主张文采和内容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5.(孔子的)“辞达”说

孔子说的“辞达而已矣”,从

字面上说,当是说,写文章只

要文辞能表达清楚意思就行

了,不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

求形式的华丽。但并不是说文

学作品不要文饰,孔子还说过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

以说明孔子认为一定的文饰

还是必要的,其目的还是为了

更好地表现内容,并使它起到

更大的作用。

6.(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

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

方法。孟子在《孟子·万章上》

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

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

是为得之。"提出了"以意逆志

"说。所谓"以意逆志",就是

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

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

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

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

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

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

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

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

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

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

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

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

的。

7.(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知人论世"说是孟子在《孟

子·万章下》中提出来的说法: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

也。"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

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

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

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

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

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

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

想内涵。"知人论世"说"以意

逆志"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

批评方法。孟子以这种方法解

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

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

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

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

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

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

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8.(孟子的)“知言养气”说

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

说:"我知言,我善养我浩然

之气。"提出了"知言养气"说。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

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

"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

的言辞。这里的"养气"当是指

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

道德品格。"养气"了,才能"

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

品。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

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

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

的道德品格。"知言养气"说的

"气"抓住了人的内在最本质

的蕴涵,因而被后人广泛地引

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形成

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

文的悠久传统,并引导作家从

"养气"入手去指导创作,其影

响都是积极的。

9.(庄子的)“言不尽意”和

“得意忘言”说

"得意忘言"是庄子对言义(即

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看法。《庄

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

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

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

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

所谓"得意忘言"说。在庄子看

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

的,即言不尽意。他说:"语

之所贵者,意也。意之所随者,

不可以言传也。"(《天道》)

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

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

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

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

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有

明星的局限性。不过庄子的以

言不尽意为根据的"得意忘言

"说对文艺创作却影响深远。

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

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

外之旨"、"言外之意",而庄

子的"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

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

秘。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

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

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

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

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

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0.(庄子的)“虚静”和“物

化”说

"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

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

的说法,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

"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

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

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

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

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庄子的"坐忘"就是"虚静",

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

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

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庄

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

"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

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

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

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

创造力才最为旺盛,才能创作

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

品。庄子的"虚静"说对后世影

响极大,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

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

子的"虚静"说的影响。

庄子的"物化"说是与他的"虚

静"说联系的。庄子认为"虚

静" 是认识"道"的途径和方

法,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

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从创作

主体来说,必须具备"虚静"的

精神状态,这是能否创作合乎

天然的艺术之关键。而从创作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必须

要达到"物化"的状态。什么是

"物化"呢?在庄子看来,进入

虚静状态之后,人抛弃了一切

干扰和心理负担,就会忘掉一

切,甚至忘了自己,不再受自

己感觉器官的束缚和局限,而

达到认识上的"大明"。作为创

作者来说,主体的人也似乎不

存在了,主体的"自然"(天)

和客体的"自然"(天)合而为

一,这就是进入了"物化"的境

界,这就叫做"以天合天"。处

在这样状态下的创作自然是

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了。

第二讲两汉

二、名词解释题

1.(司马迁的)“发愤著书”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历述韩

非、屈原等人的事迹后,总结

说:"《诗》三百,大氐贤圣

发愤之所作也。"提出了"发愤

著书"说。司马迁通过分析历

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和

作品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

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

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

步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在

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为了抗

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著书

的产物。值得注意的是,司马

迁的《史记》对汉武帝刘彻并

没有发泄私愤,而是既写了他

残忍、好大喜功和追求长生不

老等可笑事迹,也写了他的雄

才大略和文治武功的伟大之

处,有着公正的"实录"精神。

"发愤著书"说对后来韩愈的"

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

而后工"说都有很大的影响

2、(司马迁的) 实录说

司马迁提倡并在《史记》写作

中实践“不虚美,不隐恶”的

“实录”精神。即不虚假地对

统治者歌功颂德,不隐讳他们

的凶狠残暴的恶行,一切都照

历史的实际情况真实地予以

记录。司马迁《史记》在记录

刘邦(汉高祖)、刘彻(汉武

帝)以及许多酷吏时,正是实

践了他的“实录”精神。这种

"实录"精神,对后世的史学产

生过巨大影响,也对后世文学

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杜甫

的诗被成为"诗史",就说明了

这一点。

3.(《毛诗大序》的)“讽谏”

"讽谏"就是讽刺的意思,“讽

谏"是讽而谏,就是在讽刺之

中包含着"谏(劝说)"的意思。

《毛诗大序》提出了"讽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这就充分肯定了文艺批判现实的意义和作用。老百姓可以用用文艺的形式对上层统治者进行批判,而且"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这就包含着一定的民主因素。它为后来进步的文学家用文学创作干预现实,批判社会黑暗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作了比较明确的论述。

4.(《毛诗大序》的)诗“六义”说

《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本来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表现方法,《毛诗大序》赋予“六义”的新说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风,指诗有教化臣民,并有表达臣民心声、讥刺上政的作用;赋,指铺叙直说的写作方法;比,是比喻;兴,起的意思,“先言他物一引起所咏之辞也”,有一种“感发志意”的作用;雅是正的意思,“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颂是赞美神明的歌舞曲。它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中个别表现一般的概括性以及典型性的特征。“六义”说在经学史上的影响大于它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影响。5.(《毛诗大序》的)情志统一说

"情志统一"说是《毛诗大序》提出来的一个诗论观点,文章里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从这里可以看出《毛诗大序》是承认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情与志是统一的。情,是感情,志,是志意怀抱,但具体所指,根据文中的论述,当多指对人伦教化、政教礼义得失的观点和看法。感情受到激发,就会发言成诗,而诗歌抒发这种感情,表达心中的志意。《毛诗大序》强调诗歌"吟咏情性",但在情志关系上,它更重在志。这基本上是继承先秦"诗言志"的观点,但它正确地阐明了诗抒情言志的特点,说明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已较先秦时代进一步深化了。情志说对后来文学批评的影响很大,后世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多集中在情和志上。

6.(王充的)“疾虚妄”说

王充提倡真实,反对“虚妄”。他认为一切文章和著作必须是真实的,坚决反对荒诞不经的虚妄之作。王充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疾虚妄”,

他坚决反对“奇怪之语”、“虚

妄之文”,批判“好谈论者增

益事实,为美盛之语;用笔墨

者,造生空文,为虚妄之传”

(《论衡?对作》)。王充认为有

“真”才有美,而“真美”又

是和“善”分不开的。只有高

度真实的文章和著作才是有

益于世的。而虚妄之作是必然

毫无实用价值的。王充强调文

章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统一,做

到表里如一,内外相符,这就

为文章的内容形式提出了标

准,为文章做到文质彬彬指明

了方向。

第三讲魏晋南北朝

二、名词解释题

1.(曹丕的)“文气”说

《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

气为主"的著名论断,他说:"

文以气为主,气之情浊有体,

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

兄,不能以移子弟。"可以看

出,这里的"气",是由作家的

不同个性所形成的,指的是作

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

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

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

以气为主"就是强调作品应当

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要求文

章必须有鲜明的个性,而这种

个性只能为作家个人所独有,

"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这就说明了文章风格的多样

性的原因。后世许多文论家、

诗论家常以气论诗、论文,当

或多或少是受到了曹丕"文以

气为主"说的影响。

2。(《文赋》的)“诗缘情而

绮靡”说

所谓"诗缘情"就是说诗歌是

因情而发的,是为了抒发作者

的感情的,这比先秦和汉代的

"情志"说又前进了一步,更加

强调了情的成分。这是魏晋时

代文学自觉的重要表现。陆机

讲"诗缘情"而不讲"言志",使

诗从"止乎礼义"的束缚中解

脱出来。又讲"赋体物而浏亮

","体物"就是要描绘事物的

形象。"体物"就是要描绘事物

的形象。“缘情”、“体物”就

是要诗赋的文学作品注重感

情与形象,说明陆机对文学的

艺术特征的了解又在前人基

础上大大深入了步。

3。(《文心雕龙》的)“才、气、

学、习”说

刘勰说:“才有庸俊,气有刚

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

指的就是作家个性形成的四

个方面:才、气、学、习。才,

指作家才能;气,指作家的气

质个性。学和习则指作家的学

识和修养。这四个因素又可以

分为先天禀赋和后天培养两

类。才和气是先天的,各人因

禀赋不同而各异;学和习则是

后天的,是和作家的努力与他

所生活的环境影响不可分割

地联系着的。作家的才气虽然

有先天好坏的差别,但是又受

到后天学和习状况的影响而

有所发展并逐渐定型。刘勰对

作家才性分析之重视后天作

用的思想,是和他重视社会生

活实践对作家作品影响分不

开的。刘勰比曹丕之只强调先

天作用大大前进了一步。

4。(《文心雕龙》的)“风骨”

刘勰在《风骨》篇中提出他著

名的风骨论。“风骨”的内涵,

说法纷纭,现代著名学者黄侃

在《文心雕龙札记·风骨》篇

中说:“风即文意,骨即文辞。”

教材认为:风当是一种表现得

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而骨则

当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语言表

达。但仔细体会刘勰所论,并

联系到以前所学的知识对于

“风”的解释,“风”应该是

抒发情志的作品所具有的能

化感人的艺术感染力,而

“骨”则应该是指能确切表达

情志的精要劲健、刚正有力的

文辞。“风”和“骨”是相辅

相成的,无“风”则无“骨”,

“风”和“骨”不可能单独存

在。从某种意义上看,风骨可

以看作是文学作品的某种艺

术风格,但不同于体现作家个

性的一般意义上的艺术风格,

如典雅、远奥等,它具有普遍

性,是文学创作中作家普遍追

求的审美特征,也是文学作品

在内容与形式上应具有的风

貌。

5。(钟嵘的)“自然英旨”说(“直

寻”说)

钟嵘主张诗歌创作以自然为

最高美学原则,提出“自然英

旨”说。“自然英旨”说主要

包括下面的内涵:(1)强调感

情真挚。诗歌既然主要是以抒

情为主的,就应该感情真挚,

不能有虚假的感情表现。(2)

诗歌是抒发感情的,为了抒发

真挚的感情,就应该反对掉书

袋(用典故)派和声律派,直

以抒情为主,他说:“观古今

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

“直寻”就是不假借用典用

事,而是直接写景抒情。“直

寻”说是钟嵘文学思想的核

心。“直寻”与“自然英旨”

在钟嵘的理论范畴里基本是

一个意思。

6.(钟嵘的)“滋味”论

钟嵘《诗品》认为诗歌必须有

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只有

“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

的作品,才是“诗之至也”。

钟嵘是中国古代文论家中最

早提出以“滋味”论诗的文艺

理论批评家。要做到作品有深

厚的“滋味”,钟嵘提出“诗

有三义”说,认为要使诗有“滋

味”,关键在于综合运用好

“赋、比、兴”的写作方法。

怎样综合运用“三义”呢?“三

义”中,他又将“兴”放在第

一位,并使“三义”综合运用,

这就突出了诗歌的艺术思维

特征。并且说:“宏斯三义,

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

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

者动心,是诗之至也。”只有

这样,才能写出有“滋味”的

作品。

7。(钟嵘的)“风骨”(“风力”)

钟嵘强调诗歌创作必须以“风

力”为主干,又要“润之以丹

彩”。“风力”与“丹彩”兼备,

才是最好的作品。他在《诗品

序》里论及建安文学时,怀着

无限崇敬的笔触写道:“降及

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

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

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

凤,自至于属车者,盖将百计。

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钟

嵘强调“建安风力”,从他对

“建安风力”的论述及所举的

例子看,他为“风骨”(“风力”)

树立这样一个标准:它具有慷

慨悲壮的怨愤之情、直寻自

然、重神而不重形以及语言风

格明朗简洁、精要强健的特

征。

8.(钟嵘的)“诗有三义”说。

“诗有三义”是钟嵘在《诗品

序》里提出来的:“故诗有三

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

赋。”“三义”具体所指是什么

呢?文中接着说:“文已尽而

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

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

也。”用现在的话说,钟嵘的

“兴”,就是诗的语言要有言

外之意,韵外之旨;“比”,就

是写景叙事要寄托作者自己

的情志;“赋”,就是对事物进

行直接的陈述描写,但写物中

也要用有寓意的语言。并且要

综合运用这“三义”,即如他

所说的,要“宏斯三义,酌而

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

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

心”,才是“诗之至也”,才是

最有“滋味”的作品。

第四讲隋唐五代

二、名词解释题

1.(陈子昂的)“兴寄”

和“风骨”说

陈子昂的兴寄说是说诗歌要

有充实的内容,言之有物,寄

怀深远,因物喻志,托物寄情。

他自己的《感遇诗》三十八首

就借咏物叙事抒发自己壮志

情怀和以物喻人,托物喻志,

寄托自己对社会政治的主张

和见解,是他对自己的“兴寄”主张的最好的实践和最明确的注解。

陈子昂的风骨说,继承了前人的风骨论。他的风骨内涵,根据他在《修竹篇序》对齐梁诗歌“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批评,应该就是指建安风力。即是指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亦即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可以说正是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

2.(皎然的)“取境”说皎然论诗歌创作的“取境”有易、难两种情况,这是诗歌创造中存在的实际情形。有时灵感开通,就会“佳句纵横”、“宛如神助”,创作顺畅,就是“取境”之“易”的表现。有时“取境”艰难:“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这是“取境”之“难”的情况。前者,陆机等已有相关论述,后者是却少有人触及,这是符合创作实情。有时灵感不能畅开,构思当然艰苦,只有继之以苦思冥想,才能深入采掘,遴选意境。他还认为“取境”时“至难至险”的作品:写成之后,如果又能不露凿斧痕迹,“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这才是文章“高手”。

3.(韩愈的)“气盛言宜”说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他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也。”“气盛”,是指作家的仁义道德修养造诣很高而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与孟子的“配义与道”而修养成的“浩然之气”含义相同。“气盛”了,就能创造出“言宜”的文章,把“养气”与作文统一起来了。特别要说明的是,韩愈强调“气盛言宜”并不忽视文章的写作技巧,而是力主在语言上要创新,对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要“惟陈言之务去”。

4.(韩愈的)“不平则鸣”说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还提出了“不平则鸣”论。他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所谓“不平则鸣”从文学理论批评上看,就是认为作家、诗人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

这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是一脉相承的。但他更指出,

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得志

的文人爱“鸣”,也善“鸣”,

他说:“和平之音淡薄,而愁

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

而穷苦之言易好。”这可以说

其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

发展了。

5.(白居易的)“为时”

“为事”说

白居易诗歌理论的核心是强

调创作要有为而作,不为艺术

而艺术。他说过:“总而言之,

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

不为文而作也。”(《新乐府

序》)他对诗歌的抒情本质是

有深刻认识的,说:“感人心

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

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

情,苗言,华声,实义。”不

过强调的重点是“义”,有强

烈的现实功利性。他提出“文

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

作”(《与元九书》),提出了“为

时”、“为事”而作的观点,明

显继承传统儒家的诗文论思

想。所谓“为时”“为事”就

是主张用同情的笔触来抒写

反映下层劳动者生活的苦难,

揭示时政的弊端。

6.(司空图的)“思与境

偕”说

“思与境偕”说是司空图在

《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的:

“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

尚者。”这是讲意境的基本性

质,“思”,可理解为创作中的

神思,即艺术思维活动,侧重

于创作主体的情志意趣活动;

“境”,是激发诗意趣并且表

现之的创作客体境象。“境”

与“思”偕往,相互融会,

这就构成了作品的意境世界。

这种意境论表述很清楚,并用

“思与境偕”概言之,应是司

空图独特的体会。

7.(司空图的)“韵味”

对于诗歌意境的特殊性质,司

空图从鉴赏角度,把“味”作

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了

出来,就是“韵味”说。他在

《与李生论诗书》中强调诗歌

要有“咸酸”之外的“醇美”

之味。他的“韵味”说本于钟

嵘“滋味”说,但有发展变化。

什么是“韵味”的具体所指

呢?那就是诗歌应具有“韵外

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

象”、“景外之景”。笼而言之,

都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

8.(司空图的)“四外”

“四外”说,包含司空图《与

李生论诗书》和《与极浦书》

中“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

就是司空图“韵味”说的具体

内容,笼统的说,都是指丰富

的醇美韵味,细分析则可分三

组,内涵略有不同:“韵外之

旨”,应该是指有意境的作品

有表层文字、声韵覆盖下的无

尽情致;“味外之旨”,则应是

侧重有意境的作品所具有的

启人深思的理趣;而“象外之

象”和“景外之景”则是指有

意境的作品在表层描写的形

象之外,还能让鉴赏者联想

到,但又朦胧模糊的多重境

象。这种情致、理趣、境象,

在作品中都是潜伏着的假存

在,要依靠鉴赏者以自己的审

美经验去体会、召唤、再现出

来。

第五讲宋金元

二、名词解释题

1.(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

“诗穷而后工”说是欧阳修在

《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提出

来的,他认为“诗人少达而多

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

穷人之辞也”,“愈穷则愈工”。

“诗穷而后工”,是说诗人在

受到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

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

歌作品。这种思想司马迁、钟

嵘、韩愈等人的诗文论中也有

类似观点,大体都是讲创作主

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之关系。

欧阳修则进一步将作家的生

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

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

一是诗人因穷而“自放”,能

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

系,于是能探求自然界和社会

生活中的“奇怪”;二是郁积

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

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

有普遍性的人情。这是对前人

思想的深入发展。

2.(李清照的)词“别是—家”

李清照在《论词》中提出的一

个著名观点是词“别是一家”

说,力主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

线。她认为两者区别主要在

于:诗、词声律要求不同。诗

的声律要求简单粗疏,而词的

音律、乐律规则要求严格;如

果说,诗要求语言的节奏美,

则词不仅要求语言的节奏美,

而且要求歌唱时的音乐美,反

对以诗的粗疏的格律来破坏

词之音乐美。

3.(苏拭的)“传神”论

苏轼从诗与画的共通关系入

手,探讨形似与神似的关系,

强调要以典型化的“形”来集

中表达出客体之物的生命内

涵“神”。艺术家的天才在于

通过“形”的描写表现出内在

的“理”,从而达到传神的目

的。他的形、神关系的见解和

他对言意关系的见解是相通

的。他追求“意在言外”、“言

不尽意”的审美意趣。

4.(严羽的)“妙悟”说

严羽的诗论观点最重要的是

“以禅喻诗”,提出“妙悟”

说。他说:“大抵禅道,惟在

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妙悟”

是严羽以禅喻诗的核心。“妙

悟”本是佛教禅宗词汇,本指

主体对世间本体“空”的一种

把握,《涅盘无名论》说:“玄

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

就诗而言,“妙悟即真”当是

指诗人对于诗美的本体、诗境

的实相的一种真觉,一种感

悟。他说:“惟悟乃为当行,

乃为本色。”由于“悟有浅深”,

各个诗人悟的深浅不同,因而

形成各人各派诗歌的审美价

值的不同,亦即形成诸家体制

的高下之别。

5.(严羽的)“兴趣”说

“妙悟”是就诗歌创作主体而

言,“兴趣”则是“妙悟”的

对象和结果,即指诗人直觉到

的那种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

相。“兴趣”是“兴”在古典

诗论里的一种发展,它与钟嵘

所说的“滋味”、司空图所说

的“韵味”有着直接的继承关

系。都概括出了诗歌艺术的感

兴直观的特点及其所引起的

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

6.(严羽的)诗有“别材”“别

趣”说

宋诗所缺少的正是唐诗那种

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往往

“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

诗”、“以才学为诗”,严羽以

“妙悟”和“兴趣”为其理论

基础,提出了“诗有别材、别

趣”之说,批评反对宋诗的这

一倾向。所谓“别材”,就是

诗人有体现在“妙悟”上的特

别才能,他以韩愈、孟浩然相

比较,说明妙悟这样“别材”

不同于学力。韩愈学问高出孟

浩然,但严羽却认为其诗远逊

于孟,这就是“诗有别材,非

关书也”的注释,所谓“别趣”,

是就诗的审美特征讲的,这里

的“趣”便是“兴趣”,便是

“尚意兴而理在其中”,便是

“兴致”,是一种理趣,而不

是宋诗里充斥着的道理、性

理。

7.(张炎的)“清空”说

张炎《词源》还提出了“清空”

的审美要求。《词源》中专设

“清空”一节,可见其对“清

空”的重视,其开篇即说:“词

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

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

什么是“清空”呢?从他对一

些词人词作的评论看,主要有

这样几个层面的内涵:在构思

上,想象要丰富,神奇幻妙;所撷取或自造的词之意象要空灵透脱,而忌凡俗;由这些意象所构成的意象结构整体,构架要疏散空灵,不能筑造得太密太实。这样的词作表现出来的风貌就会自然清新、玲珑透别,使人读之,神观飞越,产生丰富的审美联想。《词源》推崇姜夔词,如《疏影》、《暗香》、《扬州慢》、《一萼红》等,都被推为清空,骚雅之作。8.(张炎的)“意趣”说

《词源》也专设了“意趣”一节,提出了“意趣”的审美要求:“词以意为主,不要蹈袭前人语意。”并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洞仙歌》(冰肌玉骨)、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姜夔《暗香》、《疏影》等词“皆清空中有意趣”,但却批评周邦彦词“惜乎意趣却不高远”。从他的论述看,意趣当是指词中要蕴含着的丰富的审美情趣。但意趣有各种各样,张炎所指则是偏重于蕴含在作品中的超脱高远的情趣,其实它与诗论中的意境很有相同之处。

第六讲明代

二、名词解释题

1、(谢榛的)“情景”说

情景是谢榛诗论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他认为“诗乃模写情景之具”,“作诗本乎情景”。他主张诗歌内在的情感深长,外在的景物要远大。情景应融合,要做到“情景适会”(《四溟诗话》卷二)。所以,所谓“情景适会”就是情景交融。怎样才能做到“情景适会”呢?这种“适会”是在客体触发主体的感兴过程中发生的。在这种状态中,主体“思入杳冥”、“无我无物”,主客体之间就达到了完全的融合统一。2.(谢榛的)“四格”说

谢榛指出诗歌有兴、趣、意、理四格,说:“诗有四格:曰兴,曰趣,曰意,曰理。”(《诗家直说》卷二)从他所举的例子看,兴,就其为审美表现方式言,就是借他物以兴起主体的情感;趣,是就审美效果而言,指诗歌有生趣;意和理,则是就诗歌所表现的主体的意趣、道理而言。理属于理性的,是议论,是道理;意则既有感性色彩,又有理性成分,介于情理之间。“四格”其实就是诗歌的四种审美类型,其对韵、兴、趣的重视,是与神韵、性灵说相通的。

3.(李贽的)“童心”说

“童心”说是李贽在他的《童心说》一文中提出来的。所谓童心,即童子之心,即不含一丝一毫虚假的真心,是不受“道理”、“闻见”(指儒家的

正统思想教条)熏染的心。他

认为童心是一切作品创作的

源泉,最是评价一切作品价值

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从

这种观点出发,他给矛《西厢

记》、《水浒传》等戏曲、小说

以很高评价,认为是“古今至

文”。李贽的童心说是与明七

子派的复古摹拟诗论观相对

立的,并且成为稍后的公安派

性灵说的直接理论源头,对当

时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尤其是

对汤显祖、袁宏道、冯梦龙等

进步文学家发生了巨大影响。

4.(公安派的)”性灵”说

为了评击七子派的复古之风,

公安派的中坚人物袁宏道提

出了“独抒性灵”的口号。他

在给他的弟弟中道(字小修)

的诗集写序时说道“独抒性

灵,不拘格套”,就是“从自

己胸臆流出”的真感情的抒

发。这种“性灵”与李贽的童

心是一脉相承的,其唯一的标

准就是真。这这种观点的胸臆

流出,不肯下笔。提出了文学

批评史上所称的“性灵”说。

所谓独抒性提出对复古派的

模拟风气当然是一打击。出于

这一认识,他认为当代(指他

所在的明代的当时)诗文不可

能传世,而那些闾阎妇人孺子

所唱的民歌《擘破玉》、《打草

竿》之类,由于是“真人”所

唱之“真声”,或可流传,这

就肯定了民歌的价值。

第七讲清代

二、名词解释题

1.(李渔的)“立主脑”说

李渔在《闲情偶寄》之《结构》

部分单立“立主脑”一节以论

文。所谓“立主脑”,他说:

“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

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

之本意也。”而“传奇”(明清

戏曲中的一种名称)的“主脑”

就是一部戏曲的主要人物和

中心情节,即他所说的“此一

人一事,即作传奇的主脑也”。

例如传奇《琵琶记》的中心人

物是蔡伯喈,中心事件是重婚

相府,这就是《琵琶记》之“主

脑”。其他众多人物和事件都

要围绕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

来展开,并为之服务。

2.(李渔的)“剪碎凑成”说

李渔在论述戏曲的人物塑造

时,指出:“欲劝人为孝,则

举一孝子出名,但有一行可

纪,则不必尽有其事,凡属孝

亲所应有者,悉取而加之,亦

犹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一

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要使人物有典型性,就把此类

人物所应有特征都集中到一

人的身上。他说这是“先以完

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

成。”这思想很深刻,其实已

触及到了人物塑造的典型化

问题。

3.(李渔的)“密针线”说

“密针线”,即紧密情节结

构,前后照应,使全剧成为浑

然一体;在创作中,剧作家要

有通盘考虑,精心布局。这在

李渔就叫“密针线”。

4.(金圣叹的)“以文运事”“因

文生事”说

金圣叹指出:《史记》是“以

文运事”,《水浒传》是“因文

生事”。“以文运事”,“事”是

实际存在的,不能虚构,只能

对事进行剪裁、组织(就是

“运”),以此构成文字。“因

文生事”,“事”本不存在,要

靠作家的自由虚构去创作(就

是“生”),以此产生文字。他

认为这种虚构可以更自由地

发挥作家的艺术创作才能。从

这种角度出发,他指出:《水

浒传》“却有许多胜似《史记》

处”。

5.(王夫之的)“情景”说

王夫之的诗歌创作理论特别

注重意境的创造。他认为诗歌

意境的构成莫不由情、景两大

元素。《姜斋诗话》认为诗歌

中的情、景是彼此互相依傍,

缺一不可的。他更进一步深入

考察,提出诗歌中情景结合的

方式有三种:其一是“妙合无

垠”,结合得天衣无缝,无法

分别,这是最高境界;其二是

“景中情”,在写景当中蕴涵

着情;其三是“情中景”,在

抒情过程中能让人感到有景

物形象在。总之情景互相融合

才能构成诗歌的意境美。

6.(王夫之的)“现量”说

王夫之的“现量”说有三义:

现在义、现成义和显现真实

义。对诗歌创作来说,现量说

的“现在”义,就是诗人主体

置身于当下情境中,景是眼前

的景,情是当下之景触发的

情。这也就是传统诗论所说的

“即兴”。现量说的“现成”

义,指的是创作过程的自发

性,所谓“一触即觉,不假思

量计较”,描绘了审美心理的

直觉特征,是说创作过程有其

自身的运动规律,是超思维

的,主体不能也不应该人为地

强制这一自发过程。现量说的

“显现真实”义,乃是前两方

面的必然结果。当下的情与景

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自发地运

动而构成意象,则情和景必然

是真实不妄。“现量”说强调

情景的当下独特性,强调创作

过程的自发性,这就从审美对

象和审美表现过程两方面保

证了诗歌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7.(叶燮的)“理事情”说

《原诗》中叶燮把创作分成

“在物者”即创作客体与“在

我者”即创作主体两个方面。

“在物者”分为理、事、情三

方面。从创作客体言,理、事、

情有自然之物与社会事物之

分别。对自然之物而言,理是

物的本质,事是物的存在,情

是物的情态。对社会事物而

言,理是道理,事指发生的事

件,情指人的感情。诗歌虽是

抒情的,但不排斥理和事。

8.(叶燮的)“才胆识力”说

《原诗》中叶燮把创作分成

“在物者”即创作客体与“在

我者”即创作主体两个方面。

从创作主体言,在四要素当

中,“识”是审美判断力;“才”

是审美表现力;“胆”是主体

的自信力,它建立在“识”的

基础上,“识明而胆张”,“因

无识,故无胆,使笔墨不能自

由”;“力”是“才”所依赖的

生理心理能量,体现在作品中

是作品的生命力。中心意旨就

是要确立一个具有艺术独创

性的诗歌创作主体,只有有了

这样一个独创性主体,才会有

诗歌的独创性。从主客体关系

上说,才、识、胆、力是表现

理、事、情的。这种表现必须

要“当乎理,确乎事,酌乎情”,

要与表现对象的性质特点相

符合。

9.(王士禛的)“神韵”说

“神韵”一词最早是南北朝时

期对人物的评价,指的是人的

风神韵致,后被引入诗论,大

体上指自然神到,风神飘逸的

一种诗歌境界。王土禛继承前

人的诗论和画论思想,总结了

王维、孟浩然以来的山水诗的

艺术传统,强调兴会神到,追

求得意忘言,以清淡闲远的风

神韵致作为诗歌的最高境界。

王土禛张诗歌创作在表现审

美对象时应该做到“不着一

字,尽得风流。”;在情感和物

象之间,他认为应是“兴会神

到”;清和远是具有神韵的诗

歌境界的审美特征。

10、(王士禛的)“妙悟”说

妙悟之境是王士禛诗学被认

为是最高的境界,达到了妙悟

之境就是创作达到了自由境

界。他说:“舍筏登岸,禅家

以为悟境,诗家以为化境,诗

禅一致,等无差别。”创作一

般都要经过从必然王国到自

由王国的过程。在必然王国阶

段,创作主体常要依旁前人的

法则,而一旦妙悟,进入自由

王国,主体就把握了艺术的真

谛,就不必依旁古人,可以自

由创作,而又无比地符合艺术

规律,这就是诗歌创作的化

境。

11.(沈德潜的)“格调”说

明代前后七子推崇盛唐诗,认

为盛唐有高古之格,宛亮之调。主张从格调上学习古人,提倡格调。到沈德潜则提出了格调说。从他的论述看,体裁和音节二者就是所谓格调。体裁指的是诗歌的艺术表现方式及技巧系统,包括意象的构成方式、篇章、字句的组合方式等,体现为一套具体法则;音节是字音经过选择和有规则的组合构成的语音模式所形成诗歌的音乐美。他继承了明七子高古之格,宛亮之调的主张;认为诗应比兴互陈,反对质直敷陈;欣赏唐诗的“蕴蓄”、“韵流言外”,而不欣赏宋诗的“发露”、“意尽言中”(《清诗别裁集·凡例》),要求诗歌有音调美。但沈德潜在体裁和音节外,又主张“蕴藉”和“温柔敦厚”的诗教,所以他的格调还应该包含。有益于教化的内容因素。

12.(袁枚的)“性灵”说

袁枚灵性说可以从以下几点把握:(1)袁枚主张尊重人的自然本性。符合自然本性就是真,从真出发,真可以不合正统道德,它是最高的价值标准。性灵说就是要表现真人的真性情。真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也是袁枚诗学的最高价值标准。从真的诗学观出发,袁枚反对沈德潜人伦日用的正统诗学观。(2)男女之情也是袁枚性灵说的重要内容。诗表现男女之情是必然的,天经地义的。因此,他为艳情诗进行辩护。(3)诗歌在艺术上要变,要有创造性,这是性灵说的另一方面的内容。袁枚的变主张在学古中求变,在继承传统中求创新。艺术表现方式的变化必然导致诗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所以袁枚反对推尊某一种格调。(4)性灵说在审美上主张风趣。王土禛推崇的超脱情怀,沈德潜强调的人伦日用,表现在诗格中都具有庄肃的特征,而袁枚性灵说的风趣则与庄肃相对,具有轻松、活泼、诙谐的特点。风趣是诗人摆脱了庄严的道德政治面到了孔之后的轻松活泼的个性的活脱脱的表现,它来自诗人的真性灵。

第八讲近代

二、名词解释

1.(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里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观点,认为革新小说有必要性和紧迫性。这种观点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但他对传统小说的否定和抹杀却是片面的。其次,“小说界革命”的思想也来自于从理论层面上对小说感化人心作用的分析和认识。梁启超深入分析了小说特有

的移人性情、动人心魄的艺术

感染力——熏、浸、刺、提。

因为有这种理论认识,所以为

改革群众,必要小说界之革

命。

2.(梁启超小说理论的)”熏

浸刺提”说

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

系》提出“熏、浸、刺、提”

一说。“熏、浸、刺、提”指

梁启超所认为的小说特有的

移人性情、动人心魄的艺术感

染力。

3.(王国维的)“境界”说

王国维“境界”说是他在《人

间词话》里提出来的。当是受

到了西方美学家思想,特别是

康德、尼采、叔本华思想的影

响,并在中国古代文论家理论

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境界”

就是“意境”,就是指文学创

作中心物相契、情景交融的意

象特征。“境界”的美学特征:

一是具有“言外之意,弦外之

想”;二是具有真实自然之美。

以意、境二者论文并不从王氏

始,唐代皎然以来许多文论家

都曾经从不同角度论述到意

境问题。只是到了王国维,有

关意境的理论才达到最为完

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4.(王国维的)“有我之境”“无

我之境”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还提

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

境”之说。他说词“有有我之

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

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

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

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从他的论述和所举的例子来

看,所谓“有我之境”即是在

作品中能比较明显地看出作

者主观色彩的景物描写乃至

艺术境界;而“无我之境”则

是诗人主观色彩较为隐晦、物

我完美地统一的景物描写乃

至艺术境界。他又引用西方美

学思想中有关优美和壮美的

区别来概括这两种境界的基

本形态的美学特征:“无我之

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

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

优美,一宏壮也。”

5.(王国维的) “隔”与“不

隔”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还提

出了“隔”与“不隔”的观点,

主张文学作品应该“不隔”。

他说诗词“妙处唯在不隔。”

“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

旨在强调:唯真切自然、意蕴

深刻而灵动;婉若面前而旨在

言外者,是为真境界。以此反

对那种雕章琢句,刻意用典,

韵险词涩的作品,和“为赋新

诗强说愁”的轻浮,以及“隔

雾看花”的游诗卖弄。而上述

三种倾向,王国维均称之谓

“隔”。所谓“不隔”,当是指

语言清新平易,形象鲜明生

动,具有自然真切之美,不见

人工雕琢之痕。反之,“隔”

则是指语言雕琢,用典深密,

精工修饰而缺乏平淡自然之

美。“不隔”的思想吸纳了西

方重视艺术直觉作用的美学

思想的影响,同时更是受到了

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如钟

嵘的“直寻”、司空图的“直

致”、严羽的“妙悟”、王夫之

的“现量”、王土禛的“神韵”

等理论观点的影响,并与之一

脉相承。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1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柏拉图 一、单项选择题。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D) A、亚里士多德 B、贺拉斯 C、王尔德 D、柏拉图 2、《会饮》作者是( C ) A、亚里士多德 B、布瓦洛 C、柏拉图 D、康德 3、迷狂说的提出者是( D ) A、尼采 B、雨果 C、朗吉弩斯 D、柏拉图 二、多选。 柏拉图的美学与文论作品有( A、B、C )。 A、《大希庇阿斯》 B、《会饮》C《理想国》D《诗学》E《九卷书》 注意的问题: 1、柏拉图在雅典城外建立了学园派。 2、柏拉图的著作有《大希庇阿斯》、《伊安》、《高吉阿斯》、《会饮》、《斐得若》、《理想国》、《斐利布斯》、《法律》等。 三、名词解释: 迷狂说或(灵魂回忆说) A这是柏拉图提出的命题。他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明凭附”,一是“灵魂回忆”。 B、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 C、迷狂说(灵魂回忆说)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理念说: 这是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提出的文学本体论范畴。理念,即真理。柏拉图认为现实是对理念的模仿,文艺是对现实的模仿,相对于理念,文艺是模仿的模仿,与真理隔着三层,如果说现实生活是理念的影子,则文艺就是影子的影子。 四、简答或论述。 简述柏拉图的迷狂说与灵魂回忆说。 A这是柏拉图提出的命题。他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明凭附”,一是“灵魂回忆”。 B、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 C、迷狂说(灵魂回忆说)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净化说的是( D ) A、柏拉图 B、康德 C、巴尔扎克 D、亚里士多德 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 B ) A、完全一致 B、不一致 C、相似 D、在似与不似之间 二、多项选择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六要素是(ABCDE) A、情节 B、性格 C、言词 D、形象 E、歌曲 注意的问题: 悲剧六要素: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与思想。 三、名词解释: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名解

名解部分 洪秀全 洪秀全(1814—1864),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称“天王”,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自幼家境贫寒。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与冯云山、洪仁玕等人创立拜上帝教,以图“唤醒世人”。撰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公元1851年元旦,洪秀全率众于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 拜上帝会 拜上帝会,亦称“拜上帝教”,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教义而成立的特殊组织,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19世纪中期,洪秀全受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的影响,在家乡广东花县组织拜上帝会,并模拟《劝世良言》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书,作为该会教义,同时又制定了宗教仪式与会规。洪秀全自称上帝次子,称耶稣为天兄,并将此作为组织管理农民起义队伍的手段。拜上帝会虽曾得益于基督教,但在许多方面与基督教大相径庭。洪秀全以拜上帝会为组织形式,以会员为基本力量,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 永安建制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今蒙山)后,相继建立起各项制度,史称永安“封王建制”。主要内容有:确定官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西王以下诸王均受东王节制;颁行天历,废除清朝纪年;建立圣库制度;令人民蓄发;刊行官方文书。太平天国初具建国规模,进一步巩固了金田起义以来的斗争成果,大大提高了太平军的战斗力,为太平军的出省作战和迅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湖口大捷 湖口大捷是太平军粉碎清军水陆进攻、扭转西征战局的关键一战。公元1855年初,湘军反扑九江。太平天国派石达开等率军西援。西征援军到达江西湖口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与清军相持一月有余。同年2月,太平军突袭湘军水师,湘军大败。同时驻守九江的太平军很好的配合了湖口的战斗。湖口大捷的胜利,扭转了西征军湘潭战后连续败退的局面,太平军从此乘胜西进,全面反攻。到1856年,湖北东部,江西和安徽的大部分均为太平军所控制。 三河大捷 三河大捷是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在安徽三河镇歼灭湘军精锐李续宾部的一次著名战役,也是太平天国战争史上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著名范例。1858年,李续宾率部进攻三河,陈玉成得知三河危急的消息,星夜驰援三河,在当地军民的配合下,以正确的战略战术,全歼清军。三河大捷是继浦口之役之后又一次胜利之役,复苏了后期太平军的士气,扭转了内讧后的危局,保卫了太平天国在安徽的根据地,迫使清军从安庆外围撤走,安庆之围不战而解。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课程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诗缘情 2.发愤著书 3.词别是一家 4.尚巧贵妍 5.文笔 6.文以载道 7.意、趣、神、色 8.义理、考据、词章 9.兴观群怨 10.不平则鸣 11.风骨 12.《南词叙录》 13.诗言志 14.六观 15.以禅喻诗 16.幽情单绪 17.诗大序 18.“文气”说 19.性灵说 20.小说评点 21.以意逆志 22.吟咏情性 23.别裁伪体 24.《花部农谭》 二、简答题: 1.简述先秦儒家的主要文学观念。 2.简述《文心雕龙》中论“通变”的主要内容。 3.简述明代公安派的文学发展论。 4.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发达的原因。 5.简述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学主张及创作理论。 6.简述桐城派文论的主要观点。 7.试列举汉代批评家的主要赋论观点,要求至少举出三家。 8.简述《文心雕龙》的基本思想。 9.试述孟子文艺观的主要理论主张。 10.简述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主张。 11.简述明代小说批评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 12.试述《文心雕龙》在古代文论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13.简述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演义》的评点。 14.简述先秦道家的主要文学观念。 15.简述清代浙西派和常州派的词论主张。 16.简述汤沈之争。 三、材料分析题: 1.王国维《人间词话》(节选)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2.叶燮《原诗·内篇》(节选)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题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参考题 第一讲先秦 一、填空题 1.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录他言行的着作《论 语》。 2.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3.《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 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4.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 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5.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 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6.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提出了“知言养气”说 7.“知言养气”说的“气”抓住了人的内在最本质的蕴涵,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 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8.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9.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提 出了“以意逆志”说。 10.庄子、《庄子》 11.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12.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13.《庄子·外物》篇中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 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 14.《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魏晋以后被 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名词解释题 1.(孔子的)“思无邪”说 《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提出了"思无邪"说。"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3.(孔子的)“尽善尽美”说 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出的观点,就是要求文艺作品“尽善尽美”,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孔子之所以认为《韶》乐“尽善尽美”是因为《韶》乐是舜乐,舜因为具备圣德而受禅让,符合所谓“唐虞之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 1.悲剧(P34)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着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或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2.(杜勃罗留波夫)人民性(P255) 杜勃罗留波夫在《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渗透的程度》一文中,集中地论述了文学的人民性问题。在他看来,具有人民性的作品固然也体现为艺术家运用人民便于接受的形式、描写人民的风俗习惯、使用人民的语汇,但主要的却不在于形式、题材、语言,而在于它的内容所渗透的人民的精神,即在作品中表达人民的思想感情。文学家怎样才能在作品中渗透出人民的精神呢?第一,文学要“表现人民的生活,人民的愿望”;第二,也是关键的一点,文学家要在思想感情上同人民一致。此外,杜勃罗留波夫还认为人民性与现实主义是一致的,作品的人民性的渗透程度标志着现实主义发展的水平。当然,杜勃罗留波夫所说的人民,主要是指农民,所谓人民性,也主要是要表现农民的思想观点和利益。 3.(克罗齐)艺术即直觉(P322) 克罗齐认为,人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源于理智的逻辑,产生概念;另一种是源于想象的直觉,产生意象。艺术活动,就是直觉活动,艺

术是直觉的产物。直觉的最大特性是意象性,“意象性这个特征把直觉和概念区别开来”。这样,克罗齐就把直觉排除在逻辑思维之外,从而把艺术活动、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也排除在逻辑思维之外。 4.(庞德)意象(P348) “意象”是庞德诗论的核心范畴。庞德在《回顾》中对意象作了这样的表述:“一个意象是在瞬息间呈现出来的一个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这个定义包含着意象结构的内外两个层面,内层是“意”,是诗人主体理性与感情的复合。外层则是“象”,是一种形象的“呈现”,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在庞德看来,诗中的意象最终将诗人、读者和诗的创造对象三者引入了诗化的境界。因此,他把创造出完美的意象当做诗歌创作的宗旨:“一生中能描述一个意象,要比写出成篇累牍的作品好。” 5.陌生化(P391) 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文学活动中,重要的不是目的而是感知的过程,只有在过程中,文学主体才能感受和体验;为了延长感受的过程,就必须增大感受的难度;增大感受难度的最佳途径是使事物变得反常、陌生,即对于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物加以陌生化的处理。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情节”就是对“故事”的陌生化处理的结果。 6.含混(P430) “含混”,燕卜荪在《复义七型》中提出,又译“模糊”、“晦涩”和“复义”等,原指一种含有多层意义而无法使人准确确定本义的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详解

2016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闭关政策:清政府从1757年开始施行的对外交往政策。下令只限开放广州一口通商,严格控制对外贸易。之后连续颁布了许多条文,对外国人的各方面活动及华夷交往等都做了细致的规定;一方面它是落后的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清朝统治集团民族狭隘性的表现。结果:丧失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华民族长期隔绝在世界潮流之外。 2、虎门销烟: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持查禁和销毁鸦片的著名事件。鸦片输入给清朝统治带来严重危机,道光皇帝采取了禁烟派的主张,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于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将所有缴获的鸦片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但也成为鸦片战争导火线。 3、领事裁判权(又称治外法权):列强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的该国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的特权。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开始规定此特权,接着美、法、俄、日等国也相继在中国取得了此项特权。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华侨民犯罪可以不受中国法律的制裁,而只能由各该国领事,按照各国的法律进行裁判。这项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权。 4、片面最惠国待遇:指缔约国一方得以均沾对方给予第三国的一切条约权益,但并不给予对方对等权益。始于《虎门条约》规定,此项条款为英国和其他国家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互相援引,攫取各种侵略权益开创了恶例。 第二章:太平天国及第二次鸦片战争 5、拜上帝会:是一个以宗教为形式的农民革命组织,是洪秀全用以组织进行革命的工具。它继承历代农民革命的传统,吸收西方基督教教义中的“一神教”思想和“平等”观念,以及古代“大同”思想,宣扬“神天上帝”的无上权威,树立起一神教思想。拜上帝会使洪秀全个人的宗教理想现实化,进一步激扬了他的宗教狂想。在整个太平天国时期,都以拜上帝教为思想武器,进行宣传组织工作。后随太平天国失败而消亡。 6、湘军:晚清由曾国藩招募湘勇编练的一支军队。1853年,曾国藩受咸丰皇帝命去长沙帮办团练。他以湘勇为基础,实行勇丁由将官亲自招募的制度,同时对士兵灌输以封建伦理纲常,并进行严格军事训练,全军统辖于曾国藩。湘军以营为单位,其主要将领有左宗棠、刘坤一等。曾国藩和湘军成为清朝反动统治的重要支柱。 7、圣库制度:太平天国实行的一种公有共享制度。圣库即国库。规定个人一切财产及战利品皆应上缴圣库,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由圣库供给,违者治罪。肇始于起义之初,广泛推行于定都天京时期。它的实行对太平天国初期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后随着财货来源丰富逐渐名存实亡。 8、永安建制: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后相继建立的各项制度。主要内容:确定官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颁行天历,废除清朝纪年。永安建制为太平天国运动迅速发展奠定了政权基础。 9、亚罗号事件:1856年围绕中国商船亚罗号进行的中英交涉。1856年10月8日,中国商船“亚罗”号,因窝藏海盗,受到广州水师搜查,船上海盗被捕。而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却称该船为英船,要求立即释放被捕人犯,向英道歉。但当叶名琛把人全部送还时,巴夏礼仍然拒收,后英军悍然向广州发动进攻。亚罗号事件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0、马神甫事件:亦称西林教案,是法国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而制造的借口。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1856年,知县逮捕马赖及其爪牙,将其处死。法国遂以此为借口,于次年联合英国出兵侵华。 11、《瑷珲条约》:1858年奕山与沙俄总督在瑷珲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为:沙俄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乌苏里江以东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清政府始予认可。 12、《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俄、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古代文论考研复习题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古代文论考研复习题 (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 绪论部分: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 (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 (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 (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 (4)小说和戏曲评点。 (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 (6)古代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 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 1.为什么说先秦两汉的文论尚未成为独立和专门的学科? (1)这一时期文论与其它学术尚处于浑沌未分的状态。 (2)这一时期的文论与其它艺术论相互杂糅,难分彼此。 (3)文论的未能独立与此时文学观念的尚未净化互为因果。 2.简述荀子文论的特色。 (1)强调文艺源于情感,并对文艺的情感特征作了多方面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倡“中和”之美。 (2)认为大道由圣人表述于经典,因此圣人经典是文艺的最高典范,一切文艺应以儒家之道为指归。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 3.名词解释:“三表法”。 (1)三表法是在《墨子·非命上》中提出的。 (2)三表法原意是说“言有三表”,即“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上本之于古者圣王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1 .《论语》的“兴、观、群、怨”说 《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出了“兴、观、群、怨”说。用现代的话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2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提出了“以意逆志”说。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3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知人论世”说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来的:“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知人论世”说“以意逆志”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论。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经》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4 .《庄子》的“虚静”说 “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就是“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才能创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庄子的“虚静”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的“虚静”说的影响。 5、“文以气为主”:曹丕的文论观点。“气”指人的身体在禀受了自然之气以后所体现出的一种精神气质,是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对艺术学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概括。“文以气为主”,意思是说作家根源于自然生命的精神状态、气质素养是决定文艺创作的主动因素。作家的精神气质对于创作活动的主导作用。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精神气质,在创作中表现为不同的个性

西方文论

西方文论史 一、名词解释(4*5分) 二、简答题(4*10分) 三、论述题(2*20分) 一、名词解释 1、柏拉图——理式 万事万物有一个本源,这个本源就是理式,理式最初是起源于神的,是由神创造出各类事物的共相。 2、文艺复兴 主要指古希腊罗马古典学术的复活和再生,用古希腊罗马的世俗的人文科学(如修辞学、哲学等)以及近代的科学技术,来取代神学。它看似是复兴古典学术,实际上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最早是意大利艺术家提出的,取得成就也是意大利最高。 3、启蒙运动 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先驱们和人民大众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这是 继文艺复兴以后近代人类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主义文艺理论是欧洲当时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对新文艺的呼唤,它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哲学的思想成果。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 4、叔本华——生命意志 叔本华把生命意志归结为追求生存的意志,认为宇宙的万事万物和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即生存下去永不满足的欲求。要想摆脱痛苦,最根本的就是要否定生命意志,使人的认识从意志服务、充当意志的工具的关系中解脱出来。 根本彻底的解脱只有死亡,而暂时的解脱只有通过艺术。 5、尼采——权力意志 尼采的权力意志认为一切事物除了追求生存之外,更重要的在于追求力量的强大、权力扩张、追求优势求和自身超越,认为生命意志就是表现,释放、增长生命力本身的意志,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哲学。 6、精神分析——原型或原始意象 集体无意识和族类记忆,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原型”或“原始意象”。 荣格认为原型的最初形式是人们对于某种情境所作出的反应,当这种情境反复出现,就逐渐印刻在人们的心理结构中。在遇到同样的情境时,人们就会做出相同的心理反应,这种特定的心理模式就构成了原型。所有原型加起来就构成了集体无意识。艺术作品就是通过原型和原始意象来表现集体无意识的。 7、本雅明——“灵韵”说 “灵韵”的概念是作为艺术品和艺术复制品的对立特性提出来的,本雅明认为,艺术作品原则上是可以复制的,但是技术复制是现代社会的新产物,对原来的艺术品有伤害,它伤害的就是艺术作品所特有的“灵韵”。“灵韵”包含两层含义:灵韵代表艺术作品的独特性,不可复制性;灵韵指的是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一种距离感。

近代史名词解释全(1)

三国干涉还辽:1985年中国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俄国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放弃了割占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则再向中国勒索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作为补偿。俄、德、法三国借口干涉还辽“有功”,要求租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皖系军阀——段祺瑞 直系军阀——冯国璋 奉系军阀——张作霖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遵循“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希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 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超越和发展,具有进步意义。但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所描绘的理想天国,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从未实行。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统筹全局的社会发展方案,这是一个带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它的出现,表现了太平天国领导人学习西方“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然而这些措施未能真正实行。 借师助剿:在太平天国进军江南时,清朝地方官闻风丧胆,有人建议把镇压太平军的希望寄托在借助外国军队上,这就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的“借师助剿”方略。 公车上书:公元1895年4月,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派李鸿章赴日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是年,康有为在京会试,他号召各省举人一千三百余人联名上万言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震撼全国。史称“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运动遭到封建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康有为、梁启超出逃,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维新失败。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虎门销烟:道光1839年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共销毁鸦片2376254斤。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国主义的光辉一页。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平壤之战:发生于1894年9月15日,是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当时驻守平壤的清军共三十五营,一万七千人;进攻平壤的日军有一万六千多人,双方兵力旗鼓相当。但清军总统(总指挥)叶志超贪生怕死,于午后四时树白旗停止抵抗,并下令全军撤退。六天里,清军狂奔五百里,于21日渡鸭绿江回国。日军占领朝鲜全境。 黄海海战:发生于1894年9月17日,是发生于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海面的中日双方海军一次主力决战。 海战的结果是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广甲”逃离战场后触礁,几天

中国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出自《尚书》中的《尧典》,是说“诗是言诗人之志的” ,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思想、抱负、情感等。“诗言志”说是现存古籍对文学观念的最早资料,价值表现在两方面:其一,说明古人对诗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已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诗言志”应当是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其二,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诗的感染、教育作用。 “兴观群怨”说: 是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 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兴观群怨”说对文学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乃至知识学习方面的作用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以意逆志”说: 出自孟子的《孟子?万章上》,“意”指读者之意,既不断章取义,也不牵强附会。 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以意逆志” 说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这种方法解说《诗》,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实在客 观的批评原则。 “大美”“天籁”“天乐”说: 出自庄子的《庄子?知北游》、《庄子?齐物论》、《庄子?天道》,“大美”就是最全最完整最高境界之美;“天籁” 指没有任何外在条件下,天所发出的“自鸣” 之音;“与天和者” 即天乐,是档次最高的文艺。这种说法听起来过于玄虚,实际上包含的美学理论非常深刻,它明显是从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理论命题引发出来,但作了精彩的发挥,从而形成为道家文论的核心思想。 “虚静”说:由庄子提出,其本意主要不在文学或文艺,而是讲哲学的认识论,是说人作为认识的主体,在体认和把握认识的对象特别是玄妙的“道” 时,极不容易,必须排除一切外来干扰,诸如功名、情爱等世俗观念,即精神上要彻底解放,心灵世界应做到极度虚无空明,一尘不染。“虚静”说揭示了审美和文艺创作中主题心灵的一个重要特点,即超功利的,是美学和文学理论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现象和规律。 “情志统一”说: 是《毛诗大序》提出来的一个诗论观点。情与志是统一的。情,是感情,志,是志意怀抱,但具体所指,根据文中的论述,当多指对人伦教化、政教礼义得失的观点和看法。感情受到激发,就会发言成诗,而诗歌抒发这种感情,表达心中的志意。“情志统一”说进一 步发展了荀子以来的情志结合的思想,比较明确地指出来诗歌通过抒情来达志的特点,情志统一说对后来文学批评的影响很大,后世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多集中在情和志上。 “讽谏”说: 出自《毛诗序》,“讽谏”是讽而谏,就是在讽刺中包含劝说的意思,这是批评时政、揭露弊端的观点,主要针对的是统治者。“讽谏”说充分肯定了文艺批判现实的意义和作用。老百姓可以用文艺的形式对上层统治者进行批评,而且“言之者无罪”,包含一定的民主因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简答

、简答:兴观群怨的内涵是什么或名解:兴观群怨 (1)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提出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 (2)所谓“兴”,宋代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孔安国说是“引譬连类”,意思是通过诗歌的想象引发人的思想情感。“观”是指诗歌的认识作用,汉代郑玄解释为“观风俗之盛衰”,朱熹解释为“考见得失”,总的意思是通过诗歌可以见出社会的盛衰得失和诗人的主观方面。“群”是指文学作品的团结、协调作用。孔安国说是“群居相切磋”,即通过文学活动达到使人际关系和谐,加强团结的作用。“怨”是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孔安国说是“怨刺上政”、朱熹说是“怨而不怒”。 (3)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二、简答 “兴观群怨”是孔门诗学对《诗》的社会功能的概括。《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孔安国认为是“引譬连类”,《明诗》:“子夏监绚素之章,子贡悟琢磨之句。”即说“兴”是一种《诗》中体现出来的手法。朱熹则从审美角度认为“兴”是“感发志意”,是从欣赏诗歌中获得一种感染和审美感受。“观”,指通过所吟之诗观个人

的品行志向。孔子认为从《诗》可以“观风俗之盛衰”,朱熹则认为可以“考见得失”,都看到了《诗》的对国家社会的反映功能。“群”,指《诗》可以使人统一思想,交流感情,加强团结。“怨”,指《诗》有抒写不满,泻导人情之功用。孔子用“怨”肯定了诗有批判现实的作用。 “兴、观、群、怨”说 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愤,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则是人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感情,加强团结的作用;怨;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12.名词解释:“兴观群怨”。 (1)此说是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主要是针对文学的社会功能而说的。 (2)这种说法是通过诗歌来表达情志以发挥其社会作用的概括论述,这也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特征的认识。 (3)“兴”从作者而言,是指受外物触动而引发内在之情和创作之念;就读者而言,是指诗歌具有艺术感染力。“观”从作者来说,就是要反映现实的真实;从读者来说,是要通过作品来认识社会的真实风貌。“群”指诗歌具有团结群众和教育群众的作用。“怨”既指怨刺上政,也包含一般的哀怨和讽谕和男女之间的情怨。 (4)孔子此说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对后世批评家论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 一、名词解释

当代西方文论(名词解释)

当代西方文论 1】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则是艺术加工和处理的必不可少的方法,将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起来,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颖别致,经过一定的审美过程完成审美活动。陌生化手段的实质就是要设法增加对艺术形式感受的难度,拉长审美欣赏的时间,从而达到延长审美过程的目的。 2】文学性;就是文学的性质和文学的趣味,文学性就在文学语言的联系与构造之中,文学性不存在与某一部作品中,它是一种词类文学作品普遍运用年广东构造原则和表现手段。 3】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三个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无意识是一种本能——冲动,它毫无理性,它处于大脑的底层,是一个庞大的领域。无意识是混乱的、盲目的,但却广阔有力,起决定性作用,是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的内在动力。理论的贡献在于它展示了人的心理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引导人们去注意意识后面的动机,去探讨无意识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4】欲望的升华说:在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方面,它支持泛性论的观点,把性欲看作是文艺创作的动机,作家和艺术家从事创作是受他们的“本能的欲望”的驱使,艺术家和常人一样,由于欲望长期受到压抑而得不到满足,便试图在文艺创作中得到感情的宣泄,以获取快乐,因此他们创作的动因就是“性欲的冲动”。文艺本质上是被压抑的性本能冲动的一种升华,经过生化作用,受压抑的力比多便可以通过社会道德允许的途径或形式得到满足。梦的四种作用方式:压缩、移置、表现手段、二次加工 5】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指20世纪初叶开始,詹姆斯,福克纳等一批小说家撤出传统小说中作者自我的介入,致力于描绘人物的无意识活动,即以自由联想等为线索直接且自然地展现人物意识流动的叙事手法。 6】新批评派:是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以兰色姆《新批评》一书得名。在书中他评论了艾略特、瑞恰兹、温特斯等人的理论,称他们为新批评家。它的崛起是对忽视文学作品本身的种种文学批评倾向的反拨,由于它一开始就抓住了传统文学批评的最薄弱的环节加以批判,并辅之以一整套十分具体、操作性极强的阅读、批评文学作品的方法,因此在西方文学批评界和文学教学活动中占用主导地位。 7】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认为诗应当是非个人化的,针对浪漫主义宣扬感情和个人的观点,明确指出诗歌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脱离,诗歌不是个体的表现,而是个体的脱离。*他把文学家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加以考察,认为任何一位文学家都不会具有完全的意义,只有把它放在前人之间比较、对照我们才能获得客观的评价。*文学家应该消灭个性。*非个人化还应当逃避文学家个人的情感。 8】兰色姆的本体论批评:*强调诗本身的本体存在,认为批评应当成为一种客观研究,它不应当探讨文学与各种社会生活现象的联系,而应对把文学作品看作是一种封闭的、独立自足的存在物,研究其内部的各种因素的不同组合、运动变化,寻找文学发展的规律性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部分[1]

名词解释: 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由孙中山、黄兴发起,以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为基础,于1905年8月成立于日本东京。孙中山为总理,黄兴等分任执事、评议、司法三部工作。其革命纲领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革命主义。发刊《民报》,批判康有为、梁启超的保皇派理论,宣传革命思想。自1906年起,先后发动萍浏醴起义、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各省响应,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后,于1912年8月改组为国民党。 《民报》: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在日本东京创刊,1908年冬被日本政府封禁,1910年初在日本秘密印行两期后停刊。共出二十六期,另附《天讨》增刊。主编及主要撰稿人为胡汉民、汪兆铭、章太炎、朱执信、宋教仁等。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批驳保皇派梁启超《新民丛报》反对革命的谬论,秘密运往国内各地,对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核心。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民族主义是要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是要用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反对少数富人专利,贫富不均,建立社会平等的国家。旧三民主义曾经是资产阶级宣传和动员群众的强大思想武器。1924年孙中山重新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核心的三民主义,是为新三民主义。 萍浏醴起义:1906年,湘、赣等省灾荒严重,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同年秋,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由日本回国,在湖南浏阳、醴陵一带宣传革命,联络会党首领龚春台、萧克昌等,准备于次年1月举行武装起义。后因事泄,仓促于12月4日起事。龚春台发布檄文,称“中华国民军南京革命先锋队都督”,率部连克浏阳、醴陵等地。江西萍乡安源煤矿工人闻风响应,纷纷投向革命,众至数万人,长江中下游同时震动。东京的同盟会总部获悉后,即派宁调元、胡瑛、杨卓林等回长江一带,请求响应。清廷急调湘、鄂、赣等省清军围剿革命军。革命军苦战月余,最后失败,刘道一、萧克昌、蔡绍南及群众数千人。 广州黄花岗起义:同盟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起义。1911年1月,同盟会设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于香港,以黄兴、赵声为正副部长,并在广州设秘密据点数十处。4月初,从海外和内地同盟会会员中挑选八百名敢死志士,组成先锋队,准备于13日分十路进攻总督署各要地。后因人员及军械未及时运到,决定延至27日发动,改十路为四路进攻。当日下午,黄兴率先锋队一百人,进攻两广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遁。后与李准卫队相遇激战,黄兴中弹断右手两指,率十余人且战且走,最后仅剩黄兴,渡江到河南脱险,化装逃往香港。事后有人收得此役中的殉难者的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华兴会: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团体。黄兴与陈天华、宋教仁等于1904年2月创立于长沙,并专设同仇会联络会党。以“驱逐鞑虏,复兴中华”、“同心扑满,当面清算”为号召。次年11月拟在长沙、常德、湘潭等五路同时起事。相约湖北革命党即时响应,占领两

最全中国古代文论试题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发愤著书”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诗经》和《楚辞》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不平则鸣”论。 7.“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的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白居易的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 8.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家”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见《词源序》),又提出了“清空”和“意趣”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摹拟复古之风,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性灵”说的诗学主张。 11.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该做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12.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诗言志”说: 出自《尚书》中的《尧典》,是说“诗是言诗人之志的”,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思想、抱负、情感等。“诗言志”说是现存古籍对文学观念的最早资料,价值表现在两方面:其一,说明古人对诗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已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诗言志”应当是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其二,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诗的感染、教育作用。 “兴观群怨”说: 是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兴观群怨”说对文学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乃至知识学习方面的作用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以意逆志”说: 出自孟子的《孟子·万章上》,“意”指读者之意,既不断章取义,也不牵强附会。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以意逆志”说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这种方法解说《诗》,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实在客观的批评原则。 “文气”说: 是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气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所谓“文气”既是描写作家的气质、个性,又是指作家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创作主体即作家的气质、个性不同,决定了文学作品风格各异。“文气”说强调创作主体心理结构的先天性、稳定性和个性差异,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作家论”的美学涵义,开启了以“气”论作家作品的理论传统。 “风骨”说: 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提出“文章道蔽,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陈子昂的“风骨”说理论为后人继承,成为他们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 妙悟”说: 出自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辨》“唯妙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主要强调学诗主要不是靠“学力”,而是靠“妙悟”,把“悟”作为学诗作诗的基本思维方法。。“妙悟说”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把艺术思维与知识积累、理性思维的差别说得非常透彻。从文学思维的角度看,“妙悟”其实就是一种艺术直觉或一种直觉的心理机制。 “穷而后工”说: 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明确提出的,指诗人在受到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韩愈的“不鸣则平”一脉相承,不同的是,欧阳修更加强调外界坏境对诗人的感发作用,注重内心情感抒发的浓郁、浑融,反对诗人因为处境困窘过分宣泄怨愤之气。 境界说: 出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境界”乃是指真切鲜明地表现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这主要是侧重于作者的感受、作品的表现的角度上来强调表达“真感情、真景物”的。境界说有以下理论意义:第一,它使众说纷纭的“意境”探讨植根于“本”的求索上而不是着重于“末”的玩味上;第二,它对“意境”之“本”──“情”和“景”作了新的明确界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