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不分级小学》教育思想探析

《不分级小学》教育思想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04780497.html,

《不分级小学》教育思想探析

作者:王国明

来源:《中国教师》2011年第03期

作为久负盛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者,约翰?I.古德莱德一生笔耕不辍,其很多著作和研究是和“不分级制”思想有关的。而《不分级小学》被认为是他这一思想的奠基之作。基于对学校教育深入的哲学思考,对儿童、教师切近的心理学考察和丰富的实证研究,该书对分级制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深刻的批判。古德莱德认为,僵化的分级制度和刻板规定的年级期望忽视了儿童个性和经验储备的差异,严重阻碍了儿童的持续发展。他和该书的合著者罗伯特?H.安德森提出不分级制小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尊重差异”和“儿童持续发展”的理论付诸实践,即学校教育的一切要素,都应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和持续发展要求,而非基于年级标准。

一、分级制:年级期望与升留级

学校分级制度是伴随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逐步出现的。近代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得工厂取代了手工作坊,大规模流水线的引进满足了社会追求高效率的愿望。在教育领域,入学儿童随社会人口的膨胀而增加,分级制在克服私塾教育等个性化教育的“浪费”现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这种组织形式在处理大批入学儿童时显得高效、方便,将儿童按学龄分级也有一定的合理性。直到今天,年级观念在教师和家长心里仍然根深蒂固。

但古德莱德在《不分级小学》中认为,分级制将典型(常态或平均)的行为表现作为行政决策的基本依据,而这种典型行为或平均行为的依据标准是儿童的学龄。这种分类将儿童的学习看成依年龄为单位,学习能力跃迁的过程。但古德莱德认为,“小学教育的工作不是要把一个小马力的机器转变成大马力的机器,而是要保证儿童以最高的效能学习,让他们按照自己特有的和适合的步伐向前迈进”。通过大量的有关儿童智龄①与年龄关系的调查,作者发现即便在同一年级内,儿童的智龄差距也很大。即使儿童个体,其各种学习能力也不是均衡的。分级制则忽视了这一点,它默认每个学生的学业,教学进度,孩子们的实龄都是适当的。结果是,“年级标准”如同普罗克拉斯的床架,后进生被拔苗助长,先进生被削足适履。

如果在一学年内,普罗克拉斯的床架没有将所有儿童拉、压到“年级标准”,就会导致留级现象。留级不但使教师和家长的关系变得难以融洽,而且深深伤害了儿童。儿童的兴趣、进取心和自尊心都会因此受到影响,而这对他们的后续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正像古德莱德指出的,“相当大比例的美国人都有心理障碍或疾病,其中大多数是源于不幸的童年。”留级儿童在学校里往往被同学排斥,甚至他们之间也是如此,其学业成绩在一年后并不会有多大起色。这样,持续失败会遏制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形成。所以,留级制与其说是学习失败的结果,倒不如说是学习失败的原因。但留级本身并不是问题症结,因为即便采取“自动升级”,也不会自动给儿童提供利于他们成长的条件。后进生升级后面临的仍是不符合其实际的年级要求。所以,问题的核心是,如何保证儿童获得适合其经验储备和学习进度的教育。古德莱德的对策就是不分级小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