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PDF全文阅览-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PDF全文阅览-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PDF全文阅览-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PDF全文阅览-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第21卷第2期

2008年4月

中国医学伦理学

Chinese M edical Ethics

Vol.21No.2

Ap r.2008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李珍珠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陕西 西安 710613)

〔摘要〕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以生物化学教学为例,可以从以下五个途径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注重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营造人文氛围;紧抓学科特点,将人文教育融入每个知识层面;改革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利用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注重实践环节,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关键词〕生物化学;人文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565(2008)02-0081-02

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医学界的共识。[1]它是培养医学职业人格和专业精神,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2]专门的医学人文课程的开设固然重要,但若不结合专业课同时进行,往往难以达到预想的结果。笔者对生物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作了初步的尝试,有了一些体会。现撰写成文,以与同道共享。

1 注重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营造人文氛围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师除了要有丰富的知识,引人入胜的教学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直刚毅的精神状态或性格力量,主动地意识到自己是学生最直接的直观对象和生动榜样,学生缺什么,他就从你这里汲取什么。”[3]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会通过不经意的言谈举止,反映出自身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治学态度和人文素养等,而教师自身所具有的一切品质、特点、修养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丰富、发展自己的心灵世界,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只有当教师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之后,才可能通过相对广阔的人文知识教育帮助学生获得关于人、自然、社会及其关系的全面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新的世界观、知识观、价值观。在教学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言传身教,将人文教育蕴藏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引导、感染学生,让学生从情感上体验到人文精神的魅力,用自己的人格来塑造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精神来培养学生的精神。同时,教师的人文精神还必须与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及日常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应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核心,以对学生的爱心、耐心、信心、关心来唤醒他们尊重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的人文精神。

2 紧抓学科特点,将人文教育融入每个知识层面

生物化学的知识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在教授学生医学知识的同时,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将人文教育融入每个知识层面,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获得丰富的人文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深刻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及职业道德教育

对于医学生来说医德的养成与未来他们服务于大众的质量密切相关,与人的生命、幸福、安危及社会文明程度息息相关。学生医德的形成是所有课程、所有教师应该共同面对、共同承担的任务。在教学中寓德于教,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及其对人生、社会和世界的基本态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刻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用几分钟,甚至一两句话就能形成一股持久的感染力,促进学生思想健康发展。如糖无氧氧化的生理意义之一是人体在缺氧情况下供应能量的重要方式。但如果缺氧导致糖无氧氧化过度,可产生大量乳酸,造成乳酸酸中毒。在临床上引起酸中毒的疾病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大失血。针对这一点,结合临床实际,给学生展示了这样一个实例:一孕妇,由于缺乏孕期保健知识,来时已在车上分娩,因无人接生导致大失血。因此一个有经验的医生或护士在处理时,一定会在改善缺氧状况的同时,注意防范病人的酸中毒。在临床工作中,如果基础知识扎实,及时处理,病人很快会康复;否则,如果处理不当、不及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有些病人因此而成为植物人,甚至丧失生命。通过这个事例让学生懂得职业道德与他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密切相关。通过讲解提高了学生的德育素养,强化了学生成为一个未来优秀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感,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重视,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2.2 利用知识蕴涵的美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

生物化学是一门与健康密切相关的课程,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大家知道血糖有三个来源四个去路,来源之一是长期饥饿时,非糖物质如脂肪,可以转变为糖,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这就是饥饿减肥的理论依据。那么问学生:“饥饿减肥科学吗?到底怎样才算美?”应用生物化学及其他相关知识,首先给学生分析减肥不当对健康的害处:减肥不当招致闭经;减肥过快诱发胆结石;还可导致骨质疏松症和骨折;长期吃素还可导致头发脱落等。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人体美必须以健康为基础,而不是只给人外表的感觉。虽然每一个时期的审美标准不一样,但我们提倡的是形体上的健美与心灵内在美的结合,同时我们倡导一个人应注重知识的沉淀、文化的修养、品德的完善。美绝不仅仅是外表和形式的,而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康的复合体。每一个人都可以表现自己所特有的气质和魅力,这也是自己独特的美。所谓美丽是天生的,而气质是可以培养的。引导学生挖掘美的内涵,提升美的认识。

2.3 利用学科特殊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形成自我保健的观念

在生物化学教学的内容中有诸多与自我保健息息相关的

1

8

内容,因此在授课中适时地利用相关内容,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谈到低血糖时,笔者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情景:有些人未吃早饭,早晨最后一节课时,肚子咕咕作响,有的在课堂上不停地看表,有的人早早收拾书本准备下课,有的则跟同桌商量中午吃什么饭,这些人满脑子都在想:我今天中午一定要饱餐一顿等等,根本无法听课。讲完之后,笔者问学生:“你们有过这种体验吗?”回答:“有。”分析原因,回答说:“早晨不吃早饭出现了低血糖”。引导他们总结了低血糖的症状:头晕、心悸、出汗、乏力,倦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由此引发学生对早饭的讨论。通过讨论发现很多学生不重视早餐,有的甚至不吃早餐。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运用生物化学中的相关知识,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早餐的重要性,明确早餐与健康的关系,了解合理早餐对人体的益处,并由此谈到均衡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2.4 利用联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

在学生牢固掌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广泛的联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首先编织学科知识网络,将所学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按其内在的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迁移,又能在应用时迅速而灵活地提取,从而培养学生学科内的综合能力。如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是生物化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糖、脂肪、蛋白质,他们各自有自己不同的代谢途径,但彼此又是联系的,在讲解每一个独立的物质代谢时,始终把握与其他两者的联系,即它们之间如何相互转化,通过哪一个代谢途径,还有什么联系,关键点是什么,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其次,生物化学既是一门医学基础课,与医学其他学科及临床实际、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生物化学课也是较抽象、较难理解、较难记忆的一门课,如果教学过程中采用单一的灌输教学法,必然使学生觉得涩而无味,从而失去学好这门课的信心。因此将每一个知识点尽可能地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不但能使各学科相互补充,而且能促使学生的思维向多方向展开,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中,寻找生物化学与生活实际、临床实际的切入点,应用所学概念及原理解决生活实际、临床实际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能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并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知识特点,认真分析教材,科学地进行课程设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3 改革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

为了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发展,结合自己生化教学实际,设计多元化评价方式,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激发和培养有很大促进作用。

设计中终结性评价占30%,形成性评价占70%,对学生知识的评价着重于实际应用和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同时对学生知识以外的其他能力也有要求,如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都隐含在设计之中。目的是通过这一评价方式,使学生改变以往课堂上被动的接受学习,以及过于偏重于知识点的掌握,为了考试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性学习;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社会实际和科技新发展相联系,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他们的学习广度;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为其进一步发展迈出第一步。

譬如课堂发言考查:教师将自己设计的课堂发言考查表在第一节课就发给学生。每次课在提问和讨论时只要是学生主动发言,教师均在考查表上签字,并根据发言情况做不同的符号(○△☆)。学期末根据记录评定成绩。通过这一方式,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参与课堂及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通过发言能够将自己对问题的思考、认识、理解和探究表达出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这一过程又需要学生充满自信和勇气,改变过去的习惯,战胜自我,敢于表达,这一过程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处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另一方面通过这一方式能起到评价的激励作用。当一些同学主动站起来发言、讨论,老师给他签字时,其他同学就感到有压力,同时也获得了一种动力。那么要想发言成功,课前就必须准备充分,促进了学生课前对知识的探究和主动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良性循环。虽然课堂发言考查只占成绩的10%,但它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激发作用却是巨大的。

4 利用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

现代社会要求教育能培养出更具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更多更好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

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问题为载体,学生讨论,讲解为主的主体多动式教学模式。基本过程如下:每次课前根据下次课的内容布置若干的思考题、讨论题,让学生课外通过预习、查资料、分组讨论等形式课前准备。上课时要求先就讨论题、思考题学生上讲台陈述,说明自己的答案和观点,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就学生的回答或问题提一些启发,引导性的问题,同时鼓励其他同学大胆发表不同见解,直到问题基本解决为止,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概括。这个教学模式是一个递进形式

:

如糖代谢的第一节课,笔者没有直接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设计了一些情景和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譬如:笔者问他们鲁迅先生称赞孺子牛精神,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牛所需甚少,却给予很多。人为什么不能这样呢?既然人三天吃一顿饭也饿不死,为什么人要一日三餐而不是三日一餐呢?再如:人三、五天不吃饭会饿死吗;糖尿是不是糖尿病;你有过饥饿的感觉吗,你知道体内这时的变化吗,等等。最后还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调查你周围一个较胖或较瘦的同学,了解他们的饮食、活动、生活习惯等说明他们偏胖或偏瘦的原因。笔者将自己设计的十几个讨论题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讨论。由于这些问题巧妙而有计划地触动了学生的兴奋点,激发了他们的求知热情,因此他们(下转第144页)

成果。这样既在学理上克服了人们对于传统道家中讲“玄理”的误解,又把丹道之学的内丹在现代生命科学的意义上予以统一;既克服了传统儒学的性理名教之空洞性,又使儒学在现实人生中历久弥新;同时使由西学而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自笛卡儿以来的意识主体性的抽象思辩,使他们在人的现实生命的此在中握手言欢。

张周志教授并赋诗两首,一首云:

“今生得识公,十载沐春风。教诲良思多,感公恩情重。将我深深情,铭刻在心中。愿公康且寿,小草依青松。”

另一首云:

“园丁辛勤一堂秀色,桃李成荫四海春光。芝兰之室辉映朝阳,桃李之师寿比南山。”

陕西中医学院人文社科系主任李亚军即兴赋诗祝贺:

“张弓大道出天然,文德真如八十年;教化青衿成国栋,授渔追孔坐杏坛。高风长沐春风醉,山自巍巍水潺潺;仰抚心膺怀恩义,止于至善四海传。”

张文教授的女儿、西安交通大学二附院教授张超英在发言中说:“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父母生活的照顾、身体的关心”,并表示今后将尽力照顾好二老的身体,协助父亲搞好相关学术研究。

陕西中医研究院赵石麟研究员、陕西中医学院李兴民、西安交大医学院附设卫校原校长王德全、陕西省卫生厅王红星、陕西中医学院医史馆原馆长康兴军、陕西中研院科研处长辛智科、《西北医学教育》杂志副主编杨俊武、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张平川等都先后发言,对张文教授的学术思想和高尚人格予以诠释。

张文教授发言说:大家的溢美和拔高我不敢承受,只能作为鞭策,我虽年已80,身患重疾,但仍愿作一个过河的卒子,为取得医学界、学术界的话语权而努力。目前,有行政的话语权、商界的话语权,但学术界、医学界的话语权很微弱,而作为学术界创造的人类知识和智慧是人类最美的花果,应该有最重要的话语权。他呼吁学术界、医学界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拥有话语权。

当祝寿的亲友请他许个心愿时,张文教授一句高昂的:“祝我们的祖国明天更美好、更富强!”使许多与会者热泪盈眶。

张文教授的发言和祝词,显现了他虚怀若谷、心怀天下的高尚情怀,也显示了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雄心更比青年强,爱学术、爱真理、爱国家和人民胜过自己生命的人生追求的高贵品德。

松岭云岁月春酒盈樽春风满面,鹤语寄春秋南山比峻南极腾辉。主持人王明旭教授和全体与会者祝愿张文教授这位学贯古今,德润桃李的学界大师,在福寿五豆之时眉寿攸宁,为中国文化、医学人文科学的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思想。

〔责任编辑 金 平〕

(上接第82页)往往非常活跃,积极进行自主探索、思考、讨论,甚至辩论。教师也可作为一个辩论者参与其中,提出疑问或者作为向导者,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的讨论进入更深一层。学生从生活实践中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实例中获得了一些感性认识,由此也产生了许多疑惑,学生在这种面临问题、困惑,需要新知识解决问题的困境中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的动力。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带着这些疑问,以浓厚的兴趣进行听课和学习,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同时教师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正是由于这些疑问或困惑的存在,学生在课外会主动查阅资料,积极探索,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为以后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因此,通过变换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主动、积极的学习心态,他们才会有执著的探索精神。正如心理学家赞可夫所说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4]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其他方面的能力无形中得到了提高,人文素养得以升华。

5 注重实践环节,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生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实事求是的精神。首先实验教学以小组为单位实施,许多实验要求小组各成员密切配合、团结协作来完成,以此引导学生学会容忍、谦让、团结互助,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实现操作中要求学生必须一丝不苟地去操作,认真仔细地去观察,很多实验稍有疏忽就会造成实验失败,要么不出结果,要么结果一晃就过去了你无法观察到。对于操作失败的同学要求他们找出原因,严格按操作规程重做,在试剂的剂量上也要严格按规定剂量来操作,要求加一滴就只能加一滴,要求加一毫升就只能加一毫升,来不得半点儿马虎,通过一次次,一遍遍地操作,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每次实验后要分组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在讨论时要求学生一定要实事求是,试验成功的要分析出现结果的机理是什么,未出现理想结果,必须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且按照自己操作的结果如实填写实验报告并且给以合理的分析,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 李恩昌,刘宪亮.论医学生医学职业人格培养的必要

性———医学职业人格研究之一[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18(1):21-24.

[2] 张荒生.推行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J].中国医学

伦理学,2008,21(1):112-113.

[3] 叶云屹.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医用生物学教学中[J].生

物学教学,2007,32(9):64.

[4] 卢红,王爱林,王爱芬.关于课堂教学价值地位的思考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45.

〔作者简介〕

李珍珠(1966-),女,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生物学硕士,研究方向:生物化学、医学生物学、医学营养学教学。

〔收稿日期 2007-12-23〕

〔修回日期 2008-03-25〕

〔编 辑 刘海客〕

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元二平/河北省沙河市第二中学—— 〔摘要〕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呼唤着国民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一门重要的人 文学科,历史学科的教学必须要充分发挥人文教育功能。因为历史学科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 和人文资源,它比其他学科更深刻、更直接地表现了人的本性及人与世界的关系,更能洞察 和发展人的存在意义,更有利于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素养 一、借助历史教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都是90后的新生代,他们几乎接触不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即便是在 历史或是政治的教学过程中,当教师讲述这部分内容时,他们好像在听故事一样,导致现在 高中生只能死记硬背应付考试。所以,在授课时,教师若想借助历史教学让学生能够正确地 认识传统教育,教师可以借助视频,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同时,也使学生的内在品质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得到提高。 二、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1、对课标中三维目标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入研究,寓情于教。目前在历史教学中,大多 数的一线老师只关注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却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殊不知,这正 是历史课作为人文科目的特点和优势,能为学生适应今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终身发展奠定坚 实的基础。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将该内容穿插于课堂之中。 2、对历史现象和任务进行多维度评价。对历史现象的评价既要站在现在的眼光也要分析当 时的社会现状,切不可以数千年之前的思维静态地看待一个事件,只单单强调学生要记忆知识、多做练习等。对人的评价亦是如此。教师不但要以唯物的历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 还要试着收集相关资料,揣测人物当时的心理、动机等。 3、对教学方法进行多元探索。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可以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 观全面发展。课堂中可以学案导引、步步探究,也可以采用辩论法、情景再现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法、材料分析法,也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观看电影等。 三、加强高中教师师德教育 师德包括许多方面,我们认为,历史教师的善良、公正与责任感是其师德的核心构成要素。 1、善良。教师的善良表现为对其教育对象的关心和爱。历史教师在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 班级的领导者、纪律的维护者等角色的同时,往往还扮演着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因此,学生 自然希望其具有仁慈、体谅、耐心、温和、亲切、平易近人等特征,而这些特征都是以善良 为核心的。历史教师的善良是其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教 师不能给学生以善良的印象,那么即使知识渊博、才华横溢,也很难真正赢得学生的喜爱和 信赖。 2、公正。公正指的是教师面对学生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在课堂提问时,有些教师往往习 惯于提问自己喜欢的一部分学生,对其他学生则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在课堂观察时,有些 教师往往习惯于把目光投向自己喜欢的那么几个学生,对其他学生则常常视而不见;在处理 学生冲突时,有的教师先入为主,偏袒自己喜欢的学生,不能一碗水端平。这些都有违公正 原则。当然,要求教师做到绝对的公正,有些强人所难。教师的个性特征,学生的不同表现,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教师的判断。而且,对基础、能力、性格各不相同的学生,用一个尺度进 行衡量和评价,也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但在教学实践中,尽量做到不偏不倚,不以

基础生物化学复习题目及答案

第一章核酸 一、简答题 1、某DNA样品含腺嘌呤15、1%(按摩尔碱基计),计算其余碱基的百分含量。 2、DNA双螺旋结构就是什么时候,由谁提出来的?试述其结构模型。 3、DNA双螺旋结构有些什么基本特点?这些特点能解释哪些最重要的生命现象? 4、tRNA的结构有何特点?有何功能? 5、DNA与RNA的结构有何异同? 6、简述核酸研究的进展,在生命科学中有何重大意义? 7、计算(1)分子量为3 105的双股DNA分子的长度;(2)这种DNA一分子占有的体积;(3)这种DNA一分子占有的螺旋圈数。(一个互补的脱氧核苷酸残基对的平均分子量为618) 二、名词解释 变性与复性 分子杂交 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 回文结构 Tm cAMP Chargaff定律 三、判断题 1 脱氧核糖核苷中的糖苷3’位没有羟基。错 2、若双链DNA 中的一条链碱基顺序为pCpTpGpGpC,则另一条链为pGpApCpCpG。错 3 若属A 比属B 的Tm 值低,则属A 比属B 含有更多的A-T 碱基对。对 4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均为DNA 与组蛋白的复合体。错 5 核酸的紫外吸收与pH 无关。错 6 生物体内存在的核苷酸多为5’核苷酸。对 7 用碱水解核苷酸可以得到2’与3’核苷酸的混合物。对 8 Z-型DNA 与B-型DNA 可以相互转变。对 9 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DNA 多为负超螺旋。对 11 mRNA 就是细胞种类最多,含量最丰富的RNA。错 14 目前,发现的修饰核苷酸多存在于tRNA 中。对 15 对于提纯的DNA 样品,如果测得OD260/OD280<1、8,则说明样品中含有蛋白质。对 16 核酸变性或降解时,存在减色效应。错 18 在所有的病毒中,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即含有RNA 又含有DNA 的病毒。对 四、选择题 4 DNA 变性后(A) A 黏度下降 B 沉降系数下降C浮力密度下降 D 紫外吸收下降 6 下列复合物中,除哪个外,均就是核酸与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D) A 核糖体 B 病毒C端粒酶 D 核酶 9 RNA 经NaOH 水解的产物为(D) A 5’核苷酸B2’核苷酸C3’核苷酸 D 2’核苷酸与3’核苷酸的混合物 10 反密码子UGA 所识别的密码子为(C) A、ACU B、ACT C、UCA D TCA 13 反密码子GψA 所识别的密码子为(D) A、CAU B、UGC C、CGU D UAC

浅谈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勐统镇中心完小李建敏 2015年7月

浅谈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永德县小勐统镇中心完小李建敏 【摘要】:语文是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基础性学科,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乎学生文学素养形成的一个基础性和启发性阶段,作为我国传统教学手段,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文学素养的养成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只有全面深刻地把握好小学语文和人文的关系,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的春天才会最终到来。本文从《课堂教学途径方法文化建设》四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和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途径方法人文光芒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互促,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激发师生的生命潜力、焕发生命激情的过程,是揭示人的真、善、美,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价值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领会作者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创作激情,与作者同欢乐、共忧患。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以饱满的教学激情去感染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教师、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如我在上《四个太阳》时:让学生合作互查生子,开火车查,哪个生字爱错找出来再查,教师报,学生举字卡查,就是教师报,报的形式也不是单一的,有直接报生字的,有报偏旁的,有报字的结构的,有报字谜的……总之,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从多种角度、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将检查寓于玩字卡的游戏当中,学生学得既主动,又愉快。我想,教师多动一下脑筋,学生就多一份收获,作为教师,学生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是干脑力劳动的,如果不尊重我们的服务对象___学生,如果不动脑为学生做好服务,我们真的将愧对“教师”这一称号了。 《语文课程标准》早就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人文性”既包括人的文化性,又包括文化的人性,它的实质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在具体的教学中要体现人文性,就

基础生物化学知识重点

绪论(老师只要求了结部分已经自动过滤) 基本概念: 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简化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装换过程重点内容: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生物体内的化学组成2.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能量装换和代谢调节3.生物体内的信息代谢 核酸 一、基本概念: 核苷酸:核苷酸即核苷的磷酸酯 碱基互补配对:A-T,G-C 三叶草结构:t-RNA的二级结构,一般由四臂四环组成:氨基酸接受臂,二氢酸尿嘧啶环,反密码子环,额外环,假尿嘧啶核苷-胸腺嘧啶核糖核甘酸环(TΨC环) 增色效应:DNA变性后由于双螺旋分子内部的碱基暴露,260nm紫外吸收值升高。减色效应:核酸的光吸收值通常比其各个核算组成部分的光吸收值之和小30%~40%,是由于碱基密集堆积的缘故。 变性和复性:指的是在一定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下,核酸双螺旋结构在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变成单链的过程。复性恰好相反。 重点内容: 1.核酸的生物学功能(1.生物分子遗传变异基础, 2.遗传信息的载体, 3.具有催化作用, 4.对基因的表达有调控作用),基本结构单位(核苷酸),基本组成部分(磷酸,含氮碱基,戊糖) 2.核苷酸的名称(A:腺嘌呤T:胸腺嘧啶C:胞嘧啶G:鸟嘌呤U:尿嘧啶)符号(后面统一描述) 3.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1.有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互相盘绕,2.亲水骨架在外,疏水碱基在内,一周十个碱基,螺距3.4nm,3.两条DNA链借助氢键结合在一起)和稳定因素(氢键,碱基堆积力,带负电的磷酸基团静电力,碱基分子内能): 4.核酸的紫外吸收特性(因为核酸中含有的嘌呤碱和嘧啶碱具有共轭双键的特性所以对紫外光有吸收特性,在260nm处有最大吸收值,不同的核酸吸收峰值不同)、T m(熔解温度)(把热变性过程中的光吸收达到最大吸收一半(双螺旋解开一半)时的温度叫做熔解温度)值及变性和复性的关系:(G-C)%=(T m-69.3)*2.44 5.α-螺旋、β—折叠以及β-转角的结构特点:1.主要维持空间力为氢键,2.α螺旋是一段肽链中所有的Cα的扭角都是相等的,这段肽链则会围绕某个中心轴成规则螺旋构想,3.β折叠是由两条多肽链侧向聚集,通过相邻肽链主链上的N-H与C=O之间有规则的氢键形成,4.转角结构使得肽链不时扭曲走向成为β转角 蛋白质、氨基酸化学 一、基本概念 氨基酸:羧酸分子中α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氨基取代所生成的衍生物,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寡肽:2~20个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连接形成的肽 多肽:由20个以上的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 肽键: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氨基酸的氨基发生缩合反应脱水成肽时,羧基和氨基形成的酰胺键。具有类似双键的特性,

生物化学《基础生物化学》试题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基础生物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DNA 是遗传物质,而 RNA 则不是。( ) 2、天然氨基酸都有一个不对称α -碳原子。( ) 3、蛋白质降解的泛肽途径是一个耗能的过程,而蛋白酶对蛋白质的水解不需要 ATP 。( ) 4、酶的最适温度是酶的一个特征性常数。( ) 5、糖异生途径是由相同的一批酶催化的糖酵解途径的逆转。(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6、哺乳动物无氧下不能存活,因为葡萄糖酵解不能合成 ATP。() 7、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催化反应都需要引物。() 8、变性后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也发生改变。() 9、tRNA的二级结构是倒 L型。() 10、端粒酶是一种反转录酶。() 11、原核细胞新生肽链 N端第一个残基为 fMet,真核细胞新生肽链 N端为Met。()

12、DNA复制与转录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以双链 DNA为模板,以半保留方式进行,最后形成链状产物。() 13、对于可逆反应而言,酶既可以改变正反应速度,也可以改变逆反应速度。() 14、对于任一双链 DNA分子来说,分子中的 G和C的含量愈高,其熔点( Tm)值愈大。() 15、DNA损伤重组修复可将损伤部位彻底修复。() 16、蛋白质在小于等电点的 pH溶液中,向阳极移动,而在大于等电点的 pH 溶液中将向阴极移动。() 17、酮体是在肝内合成,肝外利用。()

生物化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生物化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单选题] * A.葡萄糖 B.氨基酸(正确答案) C.多肽 D.色氨酸 2、下列哪个不属于必需氨基酸()。 [单选题] * A.缬氨酸 B.赖氨酸 C.酪氨酸(正确答案) D.色氨酸 3、许多氨基酸之间以肽键连接而成的一种结构称为()。 [单选题] * A.蛋白质 B.多肽链(正确答案) C.蛋白质一级结构 D.二肽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中()的排列顺序。 [单选题] * A.氨基酸 B.氨基酸残基(正确答案) C.肽 D.肽键

5、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称为蛋白质的()。 [单选题] * A.脱水缩合 B.变性(正确答案) C.复性 D.破坏 6、以下作为模板,传递DNA遗传信息的是()。 [单选题] * A.DNA B.信使RNA(正确答案) C.转运RNA D.核糖体RNA 7、以下负责转运氨基酸的是()。 [单选题] * A.DNA B.信使RNA C.转运RNA(正确答案) D.核糖体RNA 8、以下提供蛋白质生物合成场所的是()。 [单选题] * A.DNA B.信使RNA C.转运RNA D.核糖体RNA(正确答案) 9、以下储存遗传信息的是()。 [单选题] * A.DNA(正确答案)

B.信使RNA C.转运RNA D.核糖体RNA 10、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单选题] * A.DNA B.核苷 C.核苷酸(正确答案) D.含氮碱基 11、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属于DNA分子的()。 [单选题] * A.一级结构(正确答案) B.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12、双螺旋结构属于DNA分子的()。 [单选题] * A.一级结构 B.二级结构(正确答案)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13、酶的化学本质是()。 [单选题] * A.氨基酸 B.蛋白质(正确答案) C.无机物 D.维生素

2017年公需科目 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2017 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考试题
说明:
?
回答正确的题目显示为“蓝色”,错误显示为“红色”。
?
答案选项中“已勾选”的为考生的回答,“紫色”标识的选项为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 2 分)
1.所有的科学观点都是基于实验和观察的结果,而不是任凭人或者神“悟”出 的结果。( )
正确
错误
2.虽然取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但人是一般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不能计入专业 技术人员中。( )
正确
错误
3.科学世界观认为,科学虽然总在变化,但科学知识的主题是非常稳定的。( ) 正确
错误
4.科学假设就是“拍脑袋”,不需要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 正确
错误
5.读者的期待视野是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是一种 审美趣味,情感和人生的追求。( )
正确
错误
6.人影艺术就是人在配合灯光的情况下,利用光与影的特殊效果,形成或大或 小的各种不同造型的图案。( )

正确 错误
7.鉴定古陶瓷的四个基本要求或基本任务,即辨真伪,断时代、定窑口、评价 值。( )
正确 错误
8.《周易》的内容主要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 正确 错误
9.《道德经》就是《老子》。( ) 正确 错误
10.从精神层面上看,艺术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 ) 正确 错误
11.男士穿西装但没系领带的情况下,其衬衣的第一颗纽扣要松开。 ( ) 正确 错误
12.介绍来宾与主人认识时,应先介绍主人,后介绍来宾。( ) 正确 错误
13.孔子反对横征暴敛、严刑峻法,主张兴教化,主张“为政以德”,力图发挥 道德的作用来缓和各种社会矛盾。( )
正确

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 刘瑶 一、概念界定 人文素养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综合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信念、意志、个性、能力等丰富的内涵,是对人自身完善的一种关注与追求。 “初中语文新课程与提高人文素养”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兼顾语言与文化的层面,阐释了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 二、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长期以来的语文学科教育淡化了人文精神,过分追求应试价值,忽视了语文学科在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导致了学生的个性被扭曲,人格遭冷遇。学生不是为显示生活而活,也不是为理想而活,仿佛是为教材而活,为分数而活,成为麻木不仁、心如止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书虫,这与我们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格格不入的。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开篇就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在“课程性质与地位”部分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而,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理性地澄清认识,以更好地做好语文的教与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因此,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理应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中应着力弘扬人文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在陶冶情操、弘扬个性、塑造人格、培养创新上下功夫。 三、具体做法 1.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核心是把人当作“人”。 语文教学属于人文教育,产生人文力量,培养人文素质。人文教育的目的归结为对人格完善的追求,以实现个性的解放;人文的力量既可以培养学生同情、友谊、责任和勇气等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人格行为,又可以加强诚信、独立、创新、自律等现代人格行为的培养;人文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从根本上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学生是主体的人,有自己的独立人格,独立的个性,独立的思想和主体意识,要相信并尊重他们。我们在实践中,强调学生思想的多样性,要在备课、教学设计体现教学的开放性,随机应变,因时定教,因人定法,使课堂教学不囿于教师的圈定的方框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了解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智慧、倾听学生的声音,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2.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这样做,特别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使学生在作品中直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受到美的熏陶。 不仅在课本阅读中联系学生生活去处理教材,而且我们还要善于在平时多留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学生的周记、随笔是语文教师了解学生打开学生心扉的一扇窗,可以结合

【高中生物】基础生物化学新—名词解释

(生物科技行业)基础生物化学新—名词解释

第二章核酸 单核苷酸:核苷与磷酸缩合生成的磷酸酯称为单核苷酸。 磷酸二酯键:单核苷酸中,核苷的戊糖与磷酸的羟基之间形成的磷酸酯键。 不对称比率:不同生物的碱基组成由很大的差异,这可用不对称比率(A+T)/(G+C)表示。 碱基互补规律:在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碱基的大小与结构的不同,使得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只能在G…C(或C…G)和A…T(或T…A)之间进行,这种碱基配对的规律就称为碱基配对规律(互补规律)。 反密码子:在tRNA链上有三个特定的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由这些反密码子按碱基配对原则识别mRNA链上的密码子。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方向相反。 6顺反子(cistron):基因功能的单位;一段染色体,它是一种多肽链的密码;一种结构基因。核酸的变性、复性:当呈双螺旋结构的DNA溶液缓慢加热时,其中的氢键便断开,双链DNA 便脱解为单链,这叫做核酸的“溶解”或变性。在适宜的温度下,分散开的两条DNA链可以完全重新结合成和原来一样的双股螺旋。这个DNA螺旋的重组过程称为“复性”。增色效应:当DNA从双螺旋结构变为单链的无规则卷曲状态时,它在260nm处的吸收便增加,这叫“增色效应”。 减色效应:DNA在260nm处的光密度比在DNA分子中的各个碱基在260nm处吸收的光密度的总和小得多(约少35%~40%),这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噬菌体(phage):一种病毒,它可破坏细菌,并在其中繁殖。也叫细菌的病毒。 发夹结构:RNA是单链线形分子,只有局部区域为双链结构。这些结构是由于RNA单链分子通过自身回折使得互补的碱基对相遇,形成氢键结合而成的,称为发夹结构。DNA的熔解温度(T m值):引起DNA发生“熔解”的温度变化范围只不过几度,这个温度 变化范围的中点称为熔解温度(T m)。 分子杂交:不同的DNA片段之间,DNA片段与RNA片段之间,如果彼此间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互补也可以复性,形成新的双螺旋结构。这种按照互补碱基配对而使不完全互补 的两条多核苷酸相互结合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 环化核苷酸:单核苷酸中的磷酸基分别与戊糖的3’-OH及5’-OH形成酯键,这种磷酸内酯的结构称为环化核苷酸。 第三章酶与辅酶 米氏常数(K m值):用Km值表示,是酶的一个重要参数。Km值是酶反应速度(V)达到最大反应速度(V max)一半时底物的浓度(单位M或mM)。米氏常数是 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不受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的影响。 底物专一性:酶的专一性是指酶对底物及其催化反应的严格选择性。通常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或一类相似的反应,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程度的专一性,酶的专一性可分为三 种类型: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立体专一性。

教师人文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人文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从我 校的课程安排来看,基础教育存在着明显的重理轻文的倾向,诸如历史、地理之类的人文课程,与国外相比,不仅教学课时少,而且教学要求低。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不仅重视课外阅读,而且对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有较高要求,国外很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训练学生收集、查找、分析信息,并结合社会生活科学研究的程序写论文,对比鲜明的。 教师要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标准,要把自己想象成学生,才能明白学生到底喜欢听哪一类型的课程。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在不断的创新中,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依靠大量的作业和考试增加学生负担,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开发其求知的欲望,从而使其在创造、开发、想象的过程中更好地使其知难而进,而最终达到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学以全新的面貌运用到学生的身上,得到最有效的教学效果。 中华民族有着独具特色的人文思想,诸如儒家的仁爱、节俭、谦让,墨家的重实践、任人唯贤等,得以绵延至今。我们如今所说的人文素养,即是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悠久历史的深厚积淀的结果。现如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与人文素养的提高是有共性的,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动、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它主张因材施教,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生动活泼,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人的求知欲、兴趣等各个方面的优势,来填补教学过程中缺乏的教育方式,那就是以人为本。 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更基础,因为人文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总体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为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 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人文素养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内涵。 安林中学徐亚琴

基础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

《基础生物化学》习题 练习(一)蛋白质 一、填空 1.蛋白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 、 、 、 、 、 、 和 等。 2.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 ,这是蛋白质元素组成的重要特点。 3.某一食品的含氮量为1.97%,该食品的蛋白质含量为 %。 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种,它们的结构通式为 ,结构上彼 此不同的部分是 。 5.当氨基酸处于等电点时,它以 离子形式存在,这时它的溶解 度 ,当pH>pI 时,氨基酸以 离子形式存在。 6.丙氨酸的等电点为6.02,它在pH8的溶液中带 电荷,在电场中向 极移动。 7.赖氨酸的pk 1(-COOH)为2.18,pk 2(3H N +-)为8.95,pk R (εH N + -)为10.53,其 等电点应是 。 8.天冬氨酸的pk 1(-COOH)为2.09,pk 2(3H N +-)为9.82,pk R (β-COOH)为3.86, 其等电点应是 。 9.桑格反应(Sanger )所用的试剂是 ,艾德曼(Edman )反应 所用的试剂是 。 10.谷胱甘肽是由 个氨基酸组成的 肽,它含有 个肽键。 它的活性基团是 。 11.脯氨酸是 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 色产物。 12.具有紫外吸收能力的氨基酸有 、 和 。 一般最大光吸收在 nm 波长处。 13.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含硫的氨基酸有 和 两种。 能形成二硫键的氨基酸是 ,由于它含有 基团。 14.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时,蛋白质的含量应等于测得的氨素含量乘 以 。 二、是非 1.天氨氨基酸都具有一个不对称性的α-碳原子。( ) 2.蛋白质分子中因含有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所以在260nm 处有最大吸 收峰。( ) 3.自然界中的氨基酸都能组成蛋白质。( ) 4.蛋白质在280nm 处有紫外吸收是因为其中含有—SH —的氨基酸所致。( )

基础生物化学必过版讲解

一.名词解释 1.等电点(PI):使某氨基酸解离所带正、负电荷数相等,净电荷为零时的溶液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3.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中主链原子在局部空间的排布,不包括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4.变构效应(别构效应):指一些蛋白质由于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其一级结构不变而空间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导致其生物功能的改变。 5.盐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致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 6.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特定的空间结构破坏而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7.核酸变性: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核酸分子中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松散分开,形成无规则单链线团结构的过程。 8.DNA的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彼此分开的单链重新缔合成为双螺旋结构的过程称为复性。 9.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能直接与底物分子结合,并催化底物化学反应的部位称为~ 10.必需基团: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化学基团称为必需基团。 11.别构酶(变构酶):有些酶分子的变构中心可以与变构剂发生非共价结合,引起酶分子构象的改变,对酶起到激活或抑制的作用,这类酶通常称为变构酶。 12.同工酶: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称为同工酶。 13.生物氧化:在生物细胞内,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质氧化分解,生成 CO 2和H 2 O,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生物氧化,又称细胞呼吸或组织呼吸。 14.呼吸链: (电子传递链)指线粒体内膜上由一系列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按一定 顺序排列形成的传递氢或电子的体系,可将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 子传递给氧生成水。由于此过程与细胞呼吸有关,因此称为呼吸链, 也叫电子传递链。简称ETC。 15.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底物氧化过程中,形成了某些高能中间代谢物,再通过酶促磷酸基团转移反应,直接偶联ATP的形成,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16.氧化磷酸化:由代谢物脱下的氢通过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同时逐步释放 能量,使ADP磷酸化形成ATP,这种氧化和磷酸化相偶联的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17.糖酵解:指葡萄糖或糖原在缺氧情况下分解为丙酮酸和少量ATP的过程。 18.三羧酸循环:也称柠檬酸循环(TCA),指从乙酰辅酶A和草酰乙酸缩合成含 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开始,经过脱氢、脱羧等一系列反应,最终草 酰乙酸得以再生的循环反应过程。 19.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并产 生大量能量的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20.糖异生作用: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 21. 脂肪酸的β-氧化概念:脂肪酸在体内氧化时在羧基端的β-碳原子上进行氧化,生成乙酰CoA和少了两个碳原子的脂酰辅酶A,该过程称作β-氧化。

以文学阅读为载体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2019年文档

以文学阅读为载体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 党的十八大明确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高等教育发展明确了方向,即要求高校要把“育人”放在首 位,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2013 年,国务院将“全民阅读”列入立法计划。 在此背景下, 一些有识之士呼吁应在大学生中推广文学阅读,提高大学生人文

素质,引起社会热议。 、大学生阅读现状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寄托着我们民族未来希望、作为今后国家建设中坚力量的中国当代大学生,他们课余的阅读状况如何呢? 根据调查可以发现,阅读量太少的状况在当今大学生中是具有普遍性的,尤其是现在无所不在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网络阅读的便捷性、丰富多彩的图像和易于理解的文字更容易吸引大学生,需要深刻思考的经典文本阅读却越来越被忽略,而恰恰是这些优秀文本著作的深入阅读才能使人们领略和思考更深层次的意义和美感,形成精神领域的升华,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据有关数据显示,美国大学生平均每周的阅读量可以达到500-800 页各类书籍,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一位接受采访的原北大女生说,我在这里一个星期的阅读量是我在北大一年 的阅读量,如此悬殊的数字真该令我们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反思。 二、阅读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意义 人文是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教育的目的是提供价值理性,塑造有理想和人格健全的人。“科学”提供工具理性,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为人类生活服务。当今世界科学和技术飞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给人类发展带来优越的物质生活,但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人们沉迷于物质享受,忽视了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和自身潜能的全面发展。现代社会,人们功利主义横行,价值取向偏轨,道德修养滑坡,环境问题突出,这些情况不容忽视,而在教育领域,功利色彩也日益浓厚,教学过分偏重职业素质教育,忽视人文素质的教育。因而,提倡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发挥文学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帮助大学生提升人文素质在当今社会非常必要。

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

谈一谈如何能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使自己能够更好的从事教研、教学,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我们很有必要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能够与时俱进,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才能更好的从事教育。以下是我的简单认识: 一、如何提高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科学文化素质的一部分,所谓科学素养也叫科学素质。我个人认为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师科学素养应包括:1、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吃透教材,结合自己班的情况,把复杂教学简单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2、 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3、新时代要求教师也要具备新技能,所以我们必须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现在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安装电子白板,我个人认为教师有必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把抽象问题具体化。 二、如何提高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作用,“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教师是就是我们教师日常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操、性格等等各方面的修养,所以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我们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以身示范,做好学生的榜样。1、我们自己

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通过读书,不断提高修养。2、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与领导、同事、家人和谐相处,给自己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3、我们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旧观念,加强与时俱进。 4、在教书之余,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出去旅游,开拓眼见等等。 总之,我相信教师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方面有所改变,有所提高,那么我们在处理教学,师生问题时候也就更加和谐,我们也能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很多时候不喜欢听老师的一大堆道理,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一身说教,我觉得这样的效果更明显。

浅谈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谈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在历史教学中,重新审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是必要的。以此为基础采取一定的策略来进行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是适应历史课标新要求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二是以教材为据在史料补充中凸显教材的人文内涵,三是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与科学教育不同,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要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强调的是人的道德精神价值的熏陶;其次是引领学生做特殊的心灵体认,即以个体身心去体验隐含于古代人文知识中的人文特质化精神品格并产生价值认同。为此,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在历史教学中熏陶学生形成一定的人文素养 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人文素养培养和熏陶,必要结合一定的历史事实来进行,以助学生在鲜活而非空洞的历史过往中深刻感受到蕴含其中的人文观念、精神和能力等。如在教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岳麓版,下同)时,就可以通过补充史料,如将相和故事、刘邦的用人故事、项羽的刚愎自用故事、二桃杀三士故事等,从正反两方面来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充分认识培养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的重要性。将这种“和谐”能力的视角扩大,还会发现在很多王朝的建立初期,如汉初、唐初等,体现到民族关系、阶级关系等方面都是比较和谐的,因而才会出现有文景之治的社会安定与贞观盛世的民族团结等。又如在学习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时,就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与史料补充,如提前补充必修三第五单元中《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的相关内容等,来引导学生认知为现代公民所必备的民主、平等等精神的历史发展源头及其重要意义,进而帮助学生确立推动我国民主与法治社会建设的历史责任感。再如在学习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时,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当代社会现实来对古人的一些思想进行反思,如反思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等。这些,对于影响与熏陶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一定的人文观念和精神是极为有益的。 二、培养学生形成人文素养的策略 1、适应历史课标新要求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认知历史基本知识和提高学科能力为基础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养成。为此,历史教学应顺应这一新的历史需求,通过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升级教学方法来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做好这一点,一是通过多途径多方法的采取来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需求,调动学生历史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如通过任务驱动型教学引导学生有效提取蕴含在历史信息中人文方面的观念、精神和能力等内容,这也有助学生深化对历史问题的认知、理解和做出创新性解读;二是以教材为基础和根据,加强有关经典文化方面的教育。如通过对必修三《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单元和《近现代中国的

学术道德规范与人文素养学习心得

学术道德规范与人文素养学习心得 近年来,针对高校学生的批评声时有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当代大学生学术造假,违背学术研究目的,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热衷炒作,更有甚者丧失学术道德,以抄袭剽窃为手段换取一时之名利;是非界限模糊、道德观念淡薄、自律意识弱化、诚信品质欠缺;过分追求个性自由和自我实现,而对社会的需要、国家的号召和集体的利益较少考虑;不再踏实用功,勤奋学习,而追求享受玩乐,花钱大手大脚,对父母的艰辛和良苦用心缺少理解;自由散漫,不讲公共卫生,不守公共秩序,而较少顾及对环境和他人的影响这些行为和现象。虽然这些现象只属个别,但若不加以制约,将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这些问题的出现和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学术道德方面的欠缺。 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文精神的失落,世界各国都开始重新审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加强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学术道德的培养,有利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有利于高级劳动力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推进高校的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学术道德的培养,能够适应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能够为教育者实施素质教育、受教育者接收素质教育,从而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方法的指导;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提高创新能力、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自知之明、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可以找到现今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学术道德的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全面、系统、可行的解决方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其道德水平及素养的高低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的走向,民族的复兴。开设学术道德规范和人文素养这门课程,一方面响应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另一方面也警示我们时刻铭记使命,争当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目前社会存在的一些学术道德及人文素养方面的问题有了大致的了解,也认识到了学术道德规范及人文素养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课程中老师通过一些案例向我们介绍了科研活动中的一些不端、不当行为,以及该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加深了我们对学术道德和人文素养的认识。 本课程的开设对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使我认识到在我们日常的学习中我们应该更注重和完善知识结构,深刻地体会到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犹如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只具备自然科学知识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缺乏,往往会给一个人的工作和学习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和障碍。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具有非常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修养。这种修养不仅为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研究提供了方便,更重要的是还往往激发了他们的创造灵感。爱因斯坦就说过:我从音乐中得到的东西远远多于从书本中得到的。这门课程使我们懂得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学习和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本次学习,加深了我对学术道德的认识。学术道德是保证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在学术活动中,必须尊重知识产权,充分尊重他人已经获得的研究成果;引用他人成果时如实注明出处;所引用的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从他人作品转引第三人的成果时,如实注明转引出处;

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我们很有必要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能够与时俱进,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才能更好的从事教育。以下是我的简单认识: 一、如何提高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科学文化素质的一部分,所谓科学素养也叫科学素质。我个人认为科学素养应包括: 1、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吃透教材,结合每个班的情况,把复杂教学简单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3、新时代要求教师也要具备新技能,所以我们必须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现在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安装电子白板,我个人认为教师有必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把抽象问题具体化。 二、如何提高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作用,“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教师是就是我们教师日常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操、性格等等各方面的修养,所以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我们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以身示范,做好学生的榜样。 1、我们自己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通过读书,不断提高修养。 2、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与领导、同事、家人和谐相处,给自己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 3、我们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旧观念,加强与时俱进。 4、在教书之余,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出去旅游,开拓眼见等等。 总之,我相信教师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方面有所改变,有所提高,那么我们在处理教学、师生问题时候也就更加和谐,很多时候学生不喜欢听老师的一大堆道理,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言传身教,我觉得这样的效果会更明显。

基础生物化学心得

基础生物化学心得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科学,是研究生命的化学本质的科学。也是研究生命现象的重要手段。生物化学不但可以在生物体内研究各种生命现象,还可以在体外研究生命现象的某个过程。 首先来说说生物化学的静态部分。基础生物化学从第一章开始到第六章完,我们学习了细胞中各种组分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了小分子如何形成生物大分子,或进一步形成大分子聚集体。从了解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开始,我们学习了核酸、酶、维生素、辅酶、生物膜。核酸作为生命的遗传物质,有DNA和RNA两种类型,对生命的延续以及新物种的诞生都提供了理论依据。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而新陈代谢的进行又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因此,了解酶的作用和本质,为理解细胞中复杂的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然而我们都知道单成分的催化活性依赖于酶活性中心三维结构上靠得很近的少数氨基酸残基,而双成分酶必须与辅基或辅酶等蛋白质的辅助因子成分结合才能表现出酶的全部活性,于是维生素就成了不可少的一种物质,比如当体内缺乏维生素B2时人体就会引起口角炎、皮肤炎等病症,可见学习基础生物化学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 从第七章开始。我们就学习了基础生物化学的动态部分,当然这个部分与静态部分是离不开的,且是建立在静态部分上进行的。这部分讲得最多的就是代谢,代谢包括物质代谢与相传伴的能量代谢。在分解代谢过程中,营养物质蕴藏的化学能便释放出来,比如糖类代谢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机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不管是糖类、蛋白质、脂肪,还是核酸代谢对我们生命活动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联系,而且这些联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都是要通过必要的生物化学手段才能够去认识清楚,进而对解释、揭示生命起着很大的作用。 第十三章到第十五章,就介绍了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对这些物质合成所需要的原料、模板、酶以及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进行讲解。这对于我们去控制他们的合成,有了理论基础和可行性。当我们不需要他们合成时我们就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