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环境微生物》课后答案完整版

《环境微生物》课后答案完整版

《环境微生物》课后答案完整版
《环境微生物》课后答案完整版

第一篇微生物学基础

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

1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微生物?它有什么特点?

答:病毒没有合成蛋白质的机构——核糖体,也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所必备的酶系统,不具独立的代谢能力,必须专性寄宿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合成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繁殖新个体。其特点是:病毒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是具有生命的超微生物,然而,在宿主体外却呈现不具生命特征的大分子物质,但仍保留感染宿主的潜在能力,一旦重新进入活的宿主细胞内又具有生命特征,重新感染新宿主。

2病毒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分为哪几类病毒?

答:依据是:病毒是根据病毒的宿主、所致疾病、核酸的类型、病毒粒子的大小、病毒的结构、有或无被膜等进行分类的。根据转性宿主分类: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放线菌病毒(噬放线菌体)、藻类病毒(噬藻体)、真菌病毒(噬真菌体)。按核酸分类:有DNA病毒和RNA病毒。

3病毒具有什么样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答:病毒的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还含有脂质和多糖。整个病毒体分两部分: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芯,两者构成核衣壳。蛋白质衣壳是由一定数量的衣壳粒按一定的排列组合构成的病毒外壳。核酸内芯有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4叙述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答: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繁殖过程有:吸附、侵入、复制、聚集与释放。首先,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以它的尾部末端吸附到敏感细胞表面上某一特定的化学成分,或是细胞壁,或是鞭毛,或是纤毛。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立即引起宿主的代谢改变,宿主细胞内的核酸不能按自身的遗传特性复制和合成蛋白质,而由噬菌体核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所控制,借用宿主细胞的合成机构复制核酸,进而合成噬菌体蛋白质,核酸和蛋白质聚集合成新的噬菌体,这个过程叫装配。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装配过程如下:先合成含DNA 的头部,然后合成尾部的尾鞘、尾髓和尾丝,并逐个加上去就装配成一个完整的新的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噬菌体粒子成熟后,噬菌体的水解酶水解宿主细胞壁而使宿主细胞破裂,使菌体被释放出来重新感染新的宿主细胞一个宿主细胞可释放10到1000个噬菌体粒子。

5什么叫毒性噬菌体?什么叫温和噬菌体?

答: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作毒性噬菌体。

侵入宿主细胞后,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作温和噬菌体。

6 什么叫溶原细胞(菌)?什么叫原噬菌体?

答:含有温和噬菌体核酸的宿主细胞被称作溶原细胞。在溶原细胞内的温和噬菌体核酸,称为原噬菌体。

7 解释Escherichia coli K12(λ)中的各词的含义。

答:该词为大肠杆菌溶原性噬菌体的全称。Escherichia为大肠杆菌的属名,coli为大肠杆菌的名种,K12是大肠杆菌的株名,括弧内的λ为溶原性噬菌体。

8 病毒(噬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有什么样的培养特征?

答:将噬菌体的敏感细菌接种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多个菌落,当接种适度的噬菌体悬液后引起点性感染,再感染点上进行反复的感染过程,宿主细胞菌落就一个个被裂解成一个个空斑,这些空斑就叫噬菌斑。

10 什么叫噬菌斑?什么是PFU?

答:将噬菌体的敏感细菌接种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多个菌落,当接种适度的噬菌体悬液后引起点性感染,再感染点上进行反复的感染过程,宿主细胞菌落就一个个被裂解成一个个空斑,这些空斑就叫噬菌斑。PFU就是病毒空斑单位,空斑就是原代或传代单层细胞被病毒感染后,一个个细胞被病毒蚀空形成的空斑。一个空斑表示一个病毒。所以,通过病毒空斑单位的计数可知单位体积中含病毒数。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1 细菌有哪几种形态?各举一种细菌为代表。

答:1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2杆菌:芽孢杆菌 3 螺旋菌:弧菌 4丝状菌:铁丝菌

2 细菌有哪些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它们各有哪些生理功能?

答: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所有细菌均有: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及其内含物、细胞核物质。部分细菌有特殊结构:芽孢、鞭毛、荚膜、粘液层、菌胶团、衣鞘及光合作用片层等。

细胞壁是包围在细菌体表面最外层的、具有坚韧而带有弹性的薄膜。可以起到:①保护原生质体免受渗透压引起破裂的作用。②维持细菌的细胞形态。③细胞壁是多孔结构的分子筛,阻挡某些分子进入和保留蛋白质在间质(格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和细胞质之间的区域)④细胞壁为鞭毛提供指点,使鞭毛运动。

细胞质膜的生理功能有:①维持渗透压的梯度和溶液的转移。②细胞质膜上有合成细胞壁和形成横膈膜组分的酶,故在膜的外表面合成细胞壁③膜内陷形成的中间体含有细胞色素,参与呼吸作用。④细胞质膜上有琥珀酸脱氢酶、NADH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电子传递系统、氧化磷酸化酶及腺苷三磷酸酶。在细胞上进行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⑤细胞质膜上有鞭毛基粒,鞭毛由此长出,即为鞭毛提供附着点。

荚膜的主要功能有:①具有荚膜的S-型肺炎链球菌毒性强,有助于肺炎链球菌侵入人体。②荚膜可保护致病菌免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保护细菌免受干燥的影响。③当缺乏营养时,假膜可被用作碳源和能源,有的荚膜还能做氮源。④废水生物处理中细菌的荚膜有生物吸附作用,再爆气池中因爆气搅动和水的冲击力容易把细菌粘液冲刷入水中,以增加水中有机物,它可被其他微生物利用。

3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有什么异同?各有哪些化学组成?

答: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厚约20-80nm,结构较简单,含肽聚糖,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厚约10nm,结构复杂,分外壁层和内壁层,外壁层又分三层:最外层是脂多糖,中间是磷脂层,内层是脂蛋白。内壁含肽聚糖,不含磷壁酸。

化学组成:革兰氏阳性菌含大量肽聚糖,含独磷壁酸,不含脂多糖。革兰氏阴性菌含极少肽聚糖,含独脂多糖,不含磷酸壁。

7 在pH为6、pH为7、pH为7.5的溶液中细菌各带有什么电荷?在pH为1.5溶液中细菌代有什么电荷?为什么?

答:在pH为6、pH为7、pH为7.5的溶液中细菌带负电荷。在pH为1.5溶液中细菌带正电荷。因

为细菌的等电点为pH为2-5。若培养液的pH比细菌等电点高,细菌的游离氨基电离受抑制,游离羧基电离,细菌带负电。若培养液的pH比细菌等电点低,细菌的游离羧基电离受抑制,游离氨基电离,细菌带正电。

8 叙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和步骤。

答:机制:①革兰氏染色与细菌等电点有关②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有关

步骤:1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环挑取少量细菌于干净载玻片上涂布均匀,固定。2用草酸结晶紫染液1分钟,水洗。3用碘-碘化钾媒染1分钟,水洗。4用中性脱色剂(如乙醇)脱色,革兰氏阳性菌不褪色仍呈紫色,格兰仕阴性菌褪色,呈无色。5用蕃红染液复染1分钟,革兰氏阳性菌仍呈紫色,格兰仕阴性菌呈红色。革兰氏阳性菌与格兰仕阴性菌及被区别开来

9 何谓细菌菌落?细菌有哪些培养特征?这些培养特征有哪些实践意义?

答:细菌菌落就是由一个细菌繁殖起来由无数细菌组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细菌集团。

细菌培养特征:1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菌落特征。2在明胶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能产生明胶水解酶水解明胶,不同的细菌将明胶水解成不同的溶菌区。3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细菌可呈现各种生长状态,根据细菌的生长状态判断细菌的呼吸类型和鞭毛有无。4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在液体培养基中,细菌整个个体与培养基接触,可以自由扩散生长。

10 可用什么培养技术判断细菌的呼吸类型和能否运动?如何判断?

答: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培养:细菌可呈现各种生长状态,根据细菌的生长状态判断细菌的呼吸类型、鞭毛有无以及能否运动。如果细菌在培养基的表面以穿刺线的上部生长者为好氧细菌。沿着穿刺线自上而下生长者为兼性厌氧菌或兼性好氧菌。如果只沿着穿刺线生长没有鞭毛,不运动的细菌;如果不沿着穿刺线生长而且穿透培养基

扩散生长者为有鞭毛。运动的细菌。

11 何谓放线菌?革兰氏染色是何种反应?

答:在固体培养基上呈辐射状生长的菌种,成为放线菌。除枝动菌属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染色呈红色外,其余全部放线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染色呈紫色。

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

8. 微生物需要那些营养物质?供给营养时应注意些什么?为什么?

答:(1) 水; (2) 碳源和能源; (3) 氮源; (4) 无机盐; (5) 生长因子

供给营养时要注意碳氮磷的比例,因为不同微生物细胞的元素组成比例不同,对各营养元素要求的比例也不同,因此要合适的碳氮磷的比例。

9. 根据微生物对碳源和能源的需要不同可把微生物分成哪几种类型?

答:根据微生物对碳源和能源的需要不同可把微生物分成:无机营养微生物;有机营养微生物;混合营养微生物;

10. 当处理某一工业废水时,怎样着手和考虑配给营养?

答:污水生物处理中好氧微生物群体要求碳氮磷比为BOD5:N:P=100:5:1

11. 什么叫培养基?按物质的不同,培养基可分为哪几类?按试验目的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类?

答:根据各种微生物的营养要求,将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等物质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用以培养微生物的基质,即培养基。

按物质的不同,培养基可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复合培养基;

按试验目的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基础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富集培养基。12. 什么叫选择培养基?那些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答:用以抑制非目的微生物的生长并使所要分离的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培养基。麦康盖培养基为含胆汁酸盐的培养基,用于大肠杆菌的培养的选择培养基;乳糖发酵培养基也是适用于大肠杆菌生长的选择培养基。

13. 什么叫鉴别培养基?那些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

答:几种细菌由于对培养基中某一成分的分解能力不同,其菌落通过指示剂显示出不同的颜色而被区分开,这种其鉴别和区别不同细菌作用的培养基,叫做鉴别培养基。远藤氏培养基能区别大肠埃希氏菌,枸橼酸盐杆菌,产气杆菌,副大肠杆菌。此外,还有醋酸铅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

14. 如何从粪便污染的水样中将大肠杆菌群中的四种菌逐一鉴别出来?

答:使用鉴别培养基,大肠埃希氏菌,枸橼酸盐杆菌,产气杆菌,副大肠杆菌均能在远藤氏培养基上生长,但它们对乳糖的分解能力不同:前三者能分解乳糖,但分解能力有强有弱,大肠埃希氏菌分解能力最强,菌落呈紫红色带金属光泽;枸橼酸盐杆菌次之,菌落呈紫红或深红色;产气杆菌第三,菌落呈淡红色,副大肠杆菌不能分解乳糖,菌落无色透明。这样,这四种菌被鉴别出来了。15. 如何判断某水样是否被粪便污染?

答:如果水样中检测出有大肠杆菌群,则认为该水样被粪便污染。

18. 营养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的方式有哪些?是如何进入?

答:有主动运输和基团转运。主动运输是当微生物内所积累的营养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外的浓度时,营养物质就不能按浓度梯度扩散但细胞内,而是逆浓度梯度被“抽”进细胞内。这种逆浓度梯度积累营养物质的过程,叫主动运输。基团转位是由一种需要代谢能量的运输方式。通过基团转位进入细胞的物质有糖、嘌呤、嘧啶、乙酸等。

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2.什么叫灭菌?灭菌方法有哪几种?试述其优缺点。

答:灭菌是通过超高温或其他的物理、化学因素将所有的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所有的芽孢或孢子全部杀死。

灭菌的方法有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优越,因为湿热的穿透力和热传导都比干热的强,湿热时微生物吸收高温水分,菌体蛋白易凝固变性,所以灭菌效果好。

3.什么叫消毒?加热消毒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消毒是用物理、化学因素杀死致病菌,或是杀死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或一部分芽孢。

方法有巴斯德消毒法和煮沸消毒法两种。

7.试述pH过高或过低对微生物的不良影响。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废)水时为什么要保持在pH6以上?答:(1) pH过低,会引起微生物体表面由带负电变为带正电,进而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的吸收。(2) 过高或者过低的pH还可影响培养基中的有机化合物的离子作用,从而间接影响微生物。因为细菌表面带负电,非离子状态化合物比离子状态化合物更容易渗入细胞。(3) 酶只在最适宜的pH时才能发挥其最大活性,极端的pH使酶的活性降低,进而影响微生物细胞内的生物化学过程,甚至直接破坏微生物细胞。(4) 过高或者过低的pH均降低微生物对高温的抵抗能力。

8. 在培养微生物过程中,什么原因使培养基pH下降?什么原因使pH上升?在生产中如何调节控制pH?答:微生物在培养基中分解葡萄糖,乳产生有机酸会引起培养基的pH下降,培养基变酸。微生物在含有蛋白质、蛋白胨及氨基酸等中性物质培养基中生长,这些物质可经微生物分解,产生NH

3

和胺类等碱性物质,使培养基pH上升。

在生产过程中,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污泥中含有蛋白质,可不加缓冲性物质。如果不含蛋白质、氨等物质,处理前就要投加缓冲物质。缓冲物质有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铵及氨等。以碳酸氢钠最佳。

霉菌和酵母菌对有机物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pH较低的工业废水可用霉菌和酵母菌处理,不需要碱调节pH,可节省费用。

9. 微生物对氧化还原电位要求如何?在培养微生物过程中氧化还原电位如何变化?有什么办法控制?

答:各种微生物要求的氧化还原电位不同。一般好氧微生物要求的E

h 为+300~+400mV;E

h

在+100mV以上,

好氧微生物生长。兼性厌氧微生物在E h为+100mV以上进行好氧呼吸,在E h为+100mV一下时进行无氧呼吸。专性厌氧菌要求E h为-200~-250mV,专性厌氧的产甲烷菌要求的E h更低,为-300~-400mV,最适为-330mV。

在培养微生物的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繁殖消耗了大量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氢气,使得氢气还原电位降低,在微生物对数生长期降到最低点。

氧化还原电位可用一些还原剂加以控制,使微生物体系中的氧化还原电位维持在低水平上。这类还原剂有抗坏血酸、硫二乙醇钠、二硫苏糖醇、谷胱甘肽、硫化氢及金属铁。

12. 专性厌氧微生物为什么不需要氧?氧对专性厌氧微生物有什么不良影响?

答:因为专性厌氧微生物一遇到氧就会死亡。

在氧气存在时,专性厌氧微生物代谢产生的NADH2和O2反应生成H2O2和NAD,而专性厌氧微生物没有过氧

化氢酶,它将被生成的过氧化氢杀死。O2还可以产生游离O-

2,由于专性厌氧微生物没有破坏O-

2

的超氧化

物歧化酶而被O-

2

杀死。耐氧的厌氧微生物虽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能耐O2然而他们缺乏氧化氢酶,仍会被氧化氢杀死。

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 什么是微生物的遗传性和变异性?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如何得以证明?

答:微生物将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类型和环境条件,以及对这些营养和外界条件产生的一定反应,或出现的一定性状传给后代,并相对稳定的一代一代传下去。这时微生物的遗传。

微生物从它适应的环境迁移到不适应的环境后,微生物改变自己对营养和环境条件的要求,在新的生

活条件下产生适应新环境的酶,从而适应新环境并良好生长,这是遗传的变异。

DNA是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可以从格里菲斯经典的转化实验和大肠杆菌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得到证明。

2. 微生物的遗传基因是什么?微生物的遗传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答:微生物的遗传基因是微生物体内储存传递信息的、有自我复制功能的单位。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看,微生物的遗传信息是通过DNA将决定各种遗传性状的信息传递给子代的。

3. 什么叫分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什么叫反向转录?

答:DNA的复制和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则,称为分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

只含RNA的病毒其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上,通过反转录酶的作用由RNA转录为DNA,这叫反向转录。

4. DNA是如何复制的?何谓DNA的变性和复性?

答:DNA的自我复制大致如下:首先是DNA分子中的两条多核苷酸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彼此分开成两条单链;然后各自以原有的多核苷酸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各自合成出一条新的互补的多核苷酸链。新合成额一条多核苷酸链和原有的多核苷酸链又以氢键连接成新的双螺旋结构。

当天然双链DNA受热或其他因素的作用下,两条链之间的结合力被破坏而分开成单链DNA,即称为DNA 的变性。

变性的DNA溶液经适当处理后重新形成天然DNA的过程叫复性。

5.微生物有几种RNA?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答:RNA有4种:tRNA,rRNA,mRNA,反义RNA。

mRNA叫幸事RNA,作为多聚核苷酸的一级结构,其上带有指导氨基酸的信息密码,它反义氨基酸,具传递遗传性的功能。

tRNA叫转移RNA,其上有和mRNA互补的反密码子,能识别氨基酸及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在tRNA-氨基酸合成酶的作用下传递氨基酸。

反义RNA起调节作用。决定mRNA翻译合成速度。

rRNA和蛋白质合成的核糖体为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由tRNA,rRNA,mRNA,反义RNA协作合成蛋白质。

6. 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蛋白质是如何合成的?细胞是如何分裂的?

答:(1) DNA复制:首先,决定某种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相应一段DNA链的自我复制。

(2) 转录mRNA:转录是双链DNA分开,以它其中一条单链为模板遵循碱基配对的原则转录出一条mRNA。新转录的mDNA链的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与模板DNA链的核苷酸碱基排列顺序互补。转录后,mRNA的顺序又通过三联密码子的方式由tRNA翻译成相应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产生具有不同生理特性的功能蛋白。

(3) 翻译:翻译由tRNA完成,tRNA链上有反密码子与mRNA链上对氨基酸顺序编码的核苷酸碱基顺序互补。tRNA具有特定识别作用的两端:tRNA的一端识别特定的氨基酸,并与之暂时结合形成氨基酸-tRNA的结合分子。另一端上有三个核苷酸碱基顺序组成的反密码子。它识别mRNA上的互补的三联密码子,并与之暂时结合。

(4) 蛋白质合成:通过两端的识别作用,把特定氨基酸转送到核糖体上,使不同的氨基酸按照mRNA上的

碱基顺序连接起来,在多肽合成酶的作用下合成多肽链,多肽链通过高度折叠形成特定的蛋白质结构,最终产生具有不同生理特性的功能蛋白。

由于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而使两者成倍增加后的一个有秩序的过程,即微生物细胞的分裂。微生物将成倍增加的核物质和蛋白质均等地分配给两个子细胞,在细胞的中部合成横膈膜并逐渐内陷,最终将两个子细胞分开,细胞分裂完成。

7. 微生物变异的实质是什么?微生物突变类型有几种?变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微生物变异的实质是基因突变。突变的类型有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表现在个体形态的变异、菌落形态的变异、营养要求的变异、对温度,pH要求的变异,毒力的变异,抵抗能力的变异,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异以及代谢途径产物的变异等。

8. 废水处理中变异现象有哪几方面?

答:废水处理中变异现象有:有营养要求的变异;对温度,pH要求的变异;对毒物的耐毒能力的变异;个体形态和菌落形态的变异及代谢途径产物的变异等。

9. 什么叫定向培育和驯化?

答:定向培育是人为用某一特定环境长期处理某一微生物群体,同时不断将它们进行移种传代,以达到累积和选择合适的自发突变体的一种古老的育种方法。

定向培育在环境工程中称为驯化。

10. 试述紫外辐射杀菌的作用机理。

答:紫外辐射的波长范围是200~390nm,紫外辐射对微生物有致死作用是由于微生物细胞中的核酸、嘌呤、嘧啶、及蛋白质对紫外辐射有特别强的吸收能力。DNA和RNA对紫外辐射的吸收峰在260nm处,蛋白质对紫外辐射的吸收峰在280nm处.紫外辐射能引起DNA链上两个邻近的胸腺嘧啶分子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致使DNA不能复制,导致微生物死亡。

11. DNA损伤修复有几种形式?各自如何修复?

答:(1) 光复活和暗复活:一部分损伤的DNA在蓝色区域可见光处,尤其510nm波长的光照的条件下,DNA 修复酶将损伤区域两端的磷酸酯键水解,切割受损的DNA,将新的核苷酸插入,由连接好形成正常的DNA,这叫光复活。受损伤的DNA也可能在黑暗时被修复成正常的DNA。这叫暗复活。(2) 切除修复:在有Mg 2

和ATP存在的条件下,uvrABC核酸酶在同一条单链上的胸腺嘧啶二聚体两侧位置,将包括胸腺嘧啶二聚体内的有12~13个核苷酸额单链切下。通过DNA多聚酶Ⅰ的作用,释放出被切割的12~13个核苷酸额单链。DNA连接酶缝合新合成的DNA片段和原有的DNA链之间的切割,完成修复。(3) 重组修复:受损伤的DNA 先经复制,染色体交换,使子链上的空隙部分面对正常的单链,DNA多聚酶修复空隙部分成正常链。留在亲链上的胸腺嘧啶二聚体依靠切除修复过程去除掉。(4) sos修复:在DNA收到大范围重大损伤时诱导产生一种应急反应,使细胞内所有的修复酶增加合成量,提高酶活性。或诱导产生新的修复酶修复DNA受损伤的部分而成正常的DNA。(5) 适应性修复:细菌由于长期接触低剂量的诱变剂会产生修复蛋白(酶),修复DNA上因甲基化而遭受的损伤。

12. 何谓杂交、转化和转导?各自有什么实践意义?

答:杂交是通过双亲细胞的融合,使整套染色体的基因重组,或者是通过双亲细胞的沟通,使部分染色体基因重组。杂交育种将固氮基因转移给不固氮的微生物使它们具有固氮能力,对农业生产和缺氮的工业废水生物处理是很有意义的。

受体细胞直接吸收来自供体细胞的DNA片段,并把它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里,从而获得了供体细胞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转化。遗传和变异物质基础的经典实验是转化的突出例子。

通过温和噬菌体的媒介作用,把供体细胞内特定的基因携带至受体细胞中,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转导。

13. 什么是质粒?在遗传工程中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

答:在原核微生物中,除有染色体外,还有令一种较小的,携带少量遗传基因的环状DNA分子叫质粒,也叫染色体外DNA。

质粒可以用来培育优良菌种,在基因工程中常被用作基因转移的运载工具——载体。

例:(1) 多功能超级细菌的构建。(2) 解烷抗汞粒菌的构建。(3) 脱色工程菌的构建。(4) Q5T工程菌。

14. 何谓基因工程?它的操作有几个步骤?

答:基因工程是指基因水平上的遗传工程。是用人工的方法把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DNA提取出来,在离体的条件下用限制性内切酶将离体DNA切割成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每一段平均长度有几千个核苷酸,用DNA连接酶把它和质粒的DNA分子在体外连接成重组的DNA分子,然后将重组体导入某一受体细胞中,以便外来的遗传物质在其中进行复制扩增和表达;而后进行重组体克隆筛选和鉴定;最后对外源基因表达产物进行分离提纯,从而获得新品种。它包括5个步骤:(1) 先从供体细胞中选择获取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2) 将目的DNA的片段和质粒在体外重组;(3) 将重组体转入受体细胞;(4) 重组体克隆筛选和鉴定;(5) 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分离提纯。

15. 什么叫PCR技术?有几个操作步骤?

答:PCR技术称DNA多聚酶链式反应。是DNA体外扩增的技术。

步骤:(1) 加热变性:将待扩增的DNA置于94~95摄氏度的哥嫂问水浴中加热5分钟,使双键DNA解链为单链DNA,分开的两条单链DNA作为扩增的模板。

(2) 退火:将加热变性的单链DNA溶液的温度缓慢下降至55摄氏度后,在这过程中将引物DNA的碱基与单链模板DNA一端碱基互补配对。

(3) 延伸:在退火过程中,当温度下降至72摄氏度时,在耐热性TaqDNA多聚酶、适应的pH和一定的离子强度下,寡核苷酸引物碱基和模板DNA结合延伸成双链DNA。经过30~35次循环,扩增倍数达106,可将长达2kb的DNA由原来的1pg扩增到0.5~1μg。若经过60次循环,DNA扩增倍数可达109~1010。16. 基因工程和PCR技术在环境工程中有何实践意义?举例说明。

答:在环境保护方面利用基因工程获得了分解多种有毒物质的新型菌种。若采用这种多功能的超级细菌可望提高废水生物处理的效果。并在废水生物处理模拟实验中也取得一些成果。

PCR技术广泛运用于法医鉴定、医学检疫、环境监测等方面。

第七章微生物生态

1. 什么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有什么功能?什么叫生态圈?什么叫生态平衡?

答: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个体、种群、群落)与它们的生境(包括光、水、土壤、空气及其他生物因子)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组成的一个自然体。它的功能有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生存在地球陆地以上和海面以下约10km之间的范围,包括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和大气圈内所有生物群落和人以及它们生存环境的总体,叫生态圈。即使有外来感染,生态系统能通过自行调节的能力恢复到原来的稳定状态,这就是生态系统的平衡,即生态平衡。

2. 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最好的天然培养基?土壤中有哪些微生物?

答:因为土壤具有微生物所必需的营养和微生物生长繁殖及生命活动所需要额各种条件,所以说土壤是微生物最好的天然培养基。土壤中的微生物有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动物。

3. 什么叫土壤自净?土壤被污染后其微生物群落有什么变化?

答:土壤对施入其中的一定负荷的有机物或有机污染物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能力,通过各种物理、生化过程自动分解污染物使土壤恢复到原有水平的净化过程,称为土壤自净。

土壤被污染后,土壤的微生物区系和数量发生改变,并诱导产生分解各种污染物的微生物新品种。4. 土壤是如何被污染的?土壤污染有什么危害?

答:土壤污染的主要来在含有有机毒物和重金属的污水和废水的农田灌溉;来自含有有机毒物和重金属的污、废水的土地处理;来自固体废物的堆放和填埋等的渗漏液;来自地下储油罐泄漏和以及农药喷洒。

危害:(1) 有机、无机毒物过多滞留、积累在土壤中,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土壤盐碱化,板结。毒害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破坏土壤生态平衡。(2) 土壤中的毒物被植物吸收、富集、浓缩,随食物链迁移,会转移到人体;或被雨水冲刷流入河流、湖泊或渗入地下水,进而造成水体污染。污染物又随水源进入人体,毒害人类。(3) 污水和废水中含有的各种病原微生物虽然有些在土壤中不适应而死亡,但有些可在土壤中长时间存活,它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转移到水体,进而进而人体,引起人的疾病。

5. 什么叫土壤生物修复?为什么要进行土壤修复?

答:土壤生物修复是利用土壤中土壤中的天然微生物资源或人为投加目的菌株,甚至用构建的特异降解功能菌投加到各污染土壤中,将滞留的污染物快速降解和转化,使土壤恢复其天然功能。

因为土壤受污染后会造成:(1) 有机、无机毒物过多滞留、积累在土壤中,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土壤盐碱化,板结。毒害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破坏土壤生态平衡。(2) 土壤中的毒物被植物吸收、富集、浓缩,随食物链迁移,会转移到人体;或被雨水冲刷流入河流、湖泊或渗入地下水,进而造成水体污染。污染物又随水源进入人体,毒害人类。3.污水和废水中含有的各种病原微生物虽然有些在土壤中不适应而死亡,但有些可在土壤中长时间存活,它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转移到水体,进而进而人体,引起人的疾病。所以要进行土壤修复。

6. 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关键有哪些方面?

答:土壤生物修复的技术的关键有四个方面:(1) 微生物物种;(2) 微生物营养:一般土壤微生物额碳氮比25:1, 污水好氧生物处理的BOD5:N:P=100:5:1;(3) 溶解氧;(4) 微生物的环境因子。

7. 空气微生物有哪些来源?空气中有哪些微生物?

答:空气中微生物的来源很多,尘土飞扬可将土壤微生物带至空中,小水滴飞溅将水中微生物带至空中,人和动物身体的干燥脱落物,呼吸道口腔内含微生物的分泌物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飞溅到空气中。敞开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通过机器搅拌,鼓风曝气等可使污水中的微生物以气溶胶的形式飞溅到空气中。

主要有芽孢杆菌、霉菌和放线菌的孢子、野生酵母菌、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的胞囊。

8. 空气中有哪些致病微生物?以什么微生物为空气污染指示菌?

答:空气中有白色葡萄球菌、金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白喉杆菌、肺炎球菌及结核杆菌、病毒粒子、阿米巴胞囊、立克次氏体等。以绿色链球菌为空气污染指示菌。

9. 水体中微生物有几方面来源?微生物在水体中的分布有什么样的规律?

答:水体中微生物的来源有:水体中固有的微生物、来自土壤的微生物、来自生产和生活的微生物、来自空气的微生物。据海面0~10m的深处因受阳光照射含菌量较少,浮游藻类较多。5~10m以下至25~50m处的微生物数量较多,而且随海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加,50m以下微生物的数量随海水深度增加而减少。

10. 什么叫水体自净?可根据哪些指标判断水体自净程度?

答:河流接纳了一定量的有机污染物后,在物理、化学和水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后得到净化,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叫做水体自净。判断水体自净程度的指标有P/H指数和氧浓度昼夜变化幅度和氧垂曲线。

11. 水体污染的指标有哪几种?污化系统分为那几“带”?各“带”有什么特征?

答:水体污染的指标有:BIP指数、细菌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

多污带:多污带位于排污口之后的区段,水呈暗灰色,很浑浊,含有大量有机物,BOD高,溶解氧极低,为厌氧状态。

α-中污带:α-中污带在多污带的下游,水为灰色,溶解氧少,为半厌氧状态,有机物量减少,BOD下降,水面上有泡沫和浮泥,有NH3、氨基酸及H2S,生物种类比多污带稍多。细菌数量较多。

β-中污带:β-中污带在α-中污带之后,有机物量较少,BOD和悬浮物含量低,溶解氧浓度升高,NH3和H2S含量减少,细菌数量减少,藻类大量繁殖,水生动物出现。

寡污带:寡污带在β-中污带之后,标志者河流自净过程已完成,有机物全部无机化,BOD和悬浮物含量极低,细菌极少,水的浑浊度低,溶解氧恢复到正常含量。

12. 什么叫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有几种?

答: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评价方法有:观察蓝藻等指示生物,测定生物的现存量,测定原初生产力,测定透明度,测定氮磷等导致富营养化的物质。

13. AGP是何意?如何测定AGP?

答:AGP是藻类生产的潜在能力。把特定的藻类接种在天然水体或废水中,在一定的光照度和温度条件下培养,使藻类增长到稳定期为止,通过测干重或细胞数来测其增长量。

将培养液用滤膜或高压蒸汽灭菌器除去SS和杂菌。取500ml置于L型培养管,接入羊角月牙藻,将培养管放在往复振荡器上,在20°C,光照度为4000~6000lx条件下震荡培养7~20d后,取适量培养液用滤膜过滤,置于105°C烘至衡重,称干重,计算一升藻类中的干重为该水样的AGP。

第八章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1. 什么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有什么功能?什么叫生态圈?什么叫生态平衡?

答: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个体、种群、群落)与它们的生境(包括光、水、土壤、空气及其他生物因子)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组成的一个自然体。它的功能有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生存在地球陆地以上和海面以下约10km之间的范围,包括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和大气圈内所有生物群落和人以及它们生存环境的总体,叫生态圈。即使有外来感染,生态系统能通过自行调节的能力恢复到原来的稳定状态,这就是生态系统的平衡,即生态平衡。

2. 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最好的天然培养基?土壤中有哪些微生物?

答:因为土壤具有微生物所必需的营养和微生物生长繁殖及生命活动所需要额各种条件,所以说土壤是微生物最好的天然培养基。土壤中的微生物有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动物。

3. 什么叫土壤自净?土壤被污染后其微生物群落有什么变化?

答:土壤对施入其中的一定负荷的有机物或有机污染物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能力,通过各种物理、生化过程自动分解污染物使土壤恢复到原有水平的净化过程,称为土壤自净。

土壤被污染后,土壤的微生物区系和数量发生改变,并诱导产生分解各种污染物的微生物新品种。4. 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数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空气中有哪些微生物?又有哪些致病微生物?

答:室外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环境卫生状况、环境绿化程度有关。室内的与人员密度、空气流通程度。室内卫生状况有关。空气中主要有芽孢杆菌、霉菌和放线菌的孢子、野生酵母菌、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的胞囊。空气中有白色葡萄球菌、金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白喉杆菌、肺炎球菌及结核杆菌、病毒粒子、阿米巴胞囊、立克次氏体等致病微生物。

5. 水体中微生物分布有什么样的规律?

答:据水面0~10m的深处因受阳光照射含菌量较少,浮游藻类较多。5~10m以下至25~50m处的微生物数量较多,而且随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加,50m以下微生物的数量随水深度增加而减少。

6. 什么叫水体自净?可根据哪些指标判断水体自净程度?

答:河流接纳了一定量的有机污染物后,在物理、化学和水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后得到净化,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叫做水体自净。判断水体自净程度的指标有P/H指数和氧浓度昼夜变化幅度和氧垂曲线。

7. 污化系统分为那几“带”?各“带”有什么特征?

答:多污带:多污带位于排污口之后的区段,水呈暗灰色,很浑浊,含有大量有机物,BOD高,溶解氧极低,为厌氧状态。

α-中污带:α-中污带在多污带的下游,水为灰色,溶解氧少,为半厌氧状态,有机物量减少,BOD下降,

水面上有泡沫和浮泥,有NH

3、氨基酸及H

2

S,生物种类比多污带稍多。细菌数量较多。

β-中污带:β-中污带在α-中污带之后,有机物量较少,BOD和悬浮物含量低,溶解氧浓度升高,NH3和H2S含量减少,细菌数量减少,藻类大量繁殖,水生动物出现。

寡污带:寡污带在β-中污带之后,标志者河流自净过程已完成,有机物全部无机化,BOD和悬浮物含量极低,细菌极少,水的浑浊度低,溶解氧恢复到正常含量。

8. 水体污染的指标有哪几种?什么叫水体富营养化?

答:水体污染的指标有:BIP指数、细菌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9. 在环境工程中有哪些人工生态体系?

答: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是环境工程中的人工生态体系。

10. 活性污泥是什么?活性污泥有哪些微生物群落?

答:活性污泥是由多种多样的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与污(废)水中有机的和无机固体物混凝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絮状体或称绒粒。

微生物群落有酵母菌、霉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物和某些微型后生动物。

11.生物膜是什么?生物膜有哪些微生物群落?

答:生物膜是由多种多样的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粘附在生物滤池滤料上或粘附在生物转盘盘片上的一层带粘性、薄膜状的微生物混合群体。

微生物群落有浮游球衣菌、藻类、固着性纤毛虫、游泳性纤毛虫、轮虫、线虫、寡毛类的沙蚕等。

12. 菌胶团和原生动物在污水生物处理和水体自净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

答:菌胶团:有很强的生物吸附能力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可以衡量活性污泥的性能。

原生动物:有指示作用、净化作用、促进絮凝和沉淀的作用。

13. 详述纤维素的好氧和厌氧分解过程。有哪些微生物和酶参与?

答:纤维素好氧分解:纤维素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纤维二糖,在纤维二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再进入三羧酸循环成为ATP、水、二氧化碳。

微生物与酶:粘细菌、镰状纤维菌、纤维弧菌。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氧化酶、脱氢酶、脱羧酶细胞色素氧化酶。

厌氧分解:厌氧发酵成为葡萄糖,葡萄糖经丙酮丁醇发酵成为:丙酮、丁醇、乙酸、水、二氧化碳。葡萄糖经丁酸发酵,生成丁酸、乙酸、水、二氧化碳。

微生物:产纤维二糖芽孢梭菌、无芽孢厌氧分解菌、嗜热纤维芽孢梭菌。

14.详述淀粉的好氧和厌氧分解过程。有哪些微生物和酶参与?

答:在好氧条件下,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进而发酵成丙酮酸,经三羧酸循环完全氧化成水、二氧化碳。在厌氧条件下。淀粉经乙醇发酵,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在专性厌氧菌的作用下葡萄糖经丙酮丁醇发酵成为:丙酮、丁醇、乙酸、水、二氧化碳。葡萄糖经丁酸发酵,生成丁酸、乙酸、水、二氧化碳。

微生物和酶:好氧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根酶、曲霉、α-淀粉酶、脱支酶。厌氧条件下:丙酮丁醇梭状芽孢杆菌、丁醇梭状芽孢杆菌、丁酸梭状芽孢杆菌、β-淀粉酶、葡萄淀粉酶。

15. 脂肪酸是如何进行β-氧化的?其能量如何平衡?

答:脂肪酸先是被脂酰硫激活酶激活,然后α、β碳原子上脱氢、加水、脱氢、再加水,最后在α、β碳位之间的碳链断裂,生成1mol乙酰辅酶A和碳链较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肪酸。乙酰辅酶A经三羧酸循环完全氧化成水、二氧化碳。剩下的碳链较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可重复一次β-氧化,以至完全形成乙酰辅酶A而告终。

第一次β-氧化可以得到16molATP,其后的每次可以得到17molATP。

16.复杂有机物的沼气发酵三阶段理论内容是什么?甲烷可通过哪些途径形成?

答:第一阶段:水解酸化阶段,微生物为水解和发酵细菌,包括纤维素分解菌、碳水化合物分解菌、蛋白质分解菌,为专性、兼性厌养菌,分解产物为简单小分子的单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及CO2、H2等。第二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微生物为产氢产乙酸菌(为专性、兼性厌养菌),分解产物为乙酸、丙酸、甲酸、乙醇、丙醇和CO2、H2等。

第三阶段:产甲烷阶段,微生物为二组生理作用不同的产甲烷菌,为绝对厌养菌,包括甲烷杆菌、球菌、八叠球菌等。其中一组把氢和CO2转化为甲烷和水;另一组使乙酸脱羧产生甲烷和CO2。

形成途径:由酸和醇的甲基生成;由醇的氧化使二氧化碳还原形成;脂肪酸有时用水做还原剂或供氢体产生;利用氢使二氧化碳还原;在氧和睡存在时,巴氏甲烷八叠球菌与甲酸甲烷杆菌能将一氧化碳还原成甲烷。

17. 何谓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固氮作用?它们各由哪些微生物起作用?

答:氨化作用:有机氮化合物在氨化微生物的脱氨基作用下产生氨。微生物:梭状芽孢杆菌。

硝化作用:氨基酸脱下的氨,在有氧条件下,经亚硝酸细菌和亚硝酸细菌的作用转化为硝酸。微生物:亚硝酸单胞菌属、亚硝酸球菌属、亚硝酸螺菌属、亚硝酸叶菌属、亚硝酸弧菌属、硝化杆菌属、硝化杆球属。反硝化作用:兼性厌氧的硝酸盐还原细菌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微生物:施式假单胞菌,脱氮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紫色杆菌,脱氮色杆菌。

固氮作用:在固氮微生物的固氮没催化作用下,把分子氮转化为氨,进而合成有机氮化合物。微生物:根瘤菌、园褐固氮菌、黄色固氮菌、拜叶林克氏菌属、万氏固氮菌。

18. 什么叫硫化作用?参与硫化作用有哪些微生物?

答:硫化作用: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硫细菌的作用将硫化氢氧化为元素硫,再进而氧化成硫酸。参与的微生物:硫化细菌、硫磺细菌。

19. 什么叫硫酸盐还原作用?它有什么危害?

答:硫酸盐还原作用:土壤淹水、河流、湖泊等水体处于缺氧状态时,硫酸盐,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和次亚硫酸盐在微生物还原作用下形成硫化氢。在混凝土排水管和铸铁排水管中,硫酸盐还原作用产生的硫化氢上升到污水表层,与污水表层溶解氧相遇,被氧化成硫酸使混凝土排水管和铸铁排水管受到腐蚀。20. 铁的三态是如何转化的?有哪些微生物引起管道腐蚀?

答:二价的亚铁盐易被植物微生物吸收利用,转变成含铁有机物。二价和三价铁的化学转化受pH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pH为中性和有氧时,二价铁氧化为三价的氢氧化物。无氧时,存在大量二价铁,二价铁还能被细菌氧化为三价铁。铁细菌、纤发菌和球衣菌可以引起管道腐蚀。

21. 磁性细菌是一类什么样的微生物?

答:趋磁细菌是一类在外磁场的作用下能作定向运动并在体内形成纳米磁性颗粒-磁小体的细菌,其主要分布于土壤、湖泊和海洋等水底污泥中。

22. 氧化铁和锰的细菌有哪些?

答:氧化铁和锰的细菌有:覆盖生金菌、共生生金菌、土微菌属。

第九章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

1.什么叫活性污泥?它的组成和性质是什么?

答:由多种多样的微生物与污废水中的有机的和无机的固体物混凝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絮状体或绒粒。

好氧活性污泥组成: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兼有少量厌氧微生物)与其上吸附的有机无机固体杂质组成。

好氧活性污泥性质:含水率99%,密度1.002~1.006,具有沉降性能。有生物活性,有吸附、氧化有机物的能力。有自我繁殖的能力。成弱酸性。

厌氧活性污泥组成: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与废水中的有机杂质交织在一起形成颗粒污泥。

厌氧活性污泥性质:颜色呈灰色至黑色,有生物吸附作用、生物降解作用和絮凝作用,有一定沉降能力。污泥直径在0.5mm以上。

2.好氧活性污泥中有哪些微生物?

答: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兼有少量厌氧微生物),多数是革兰氏阴性菌,还有其他的革兰氏阳性菌。

3.叙述好氧活性污泥净化废水的机理。

答:类似于水处理中混凝剂的作用,同时又能吸收和分解水中溶解性污染物。第一步,在有氧条件下活性污泥绒粒中的絮凝性微生物吸附水中的有机物;第二步,活性污泥绒粒中的水解性细菌水解大分子有机物为小分子有机物,同时,微生物合成自身细胞。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直接被细菌吸收,在细菌体内氧化分解,其中间代谢产物被另一群细菌吸收,进而无机化;第三步,其他的微生物吸收或吞食未分解彻底的有机物。

4.菌胶团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有哪些作用?

答:

a)指示作用

b)净化作用

c)促进絮凝和沉淀作用

5.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如何利用原生动物的演替和个体变化判断处理效果?

答:

答:由于丝状菌极度生长引起的活性污泥膨胀称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经常出现的有诺卡氏菌属,浮游球衣菌,微丝菌属,发硫菌属,贝日阿托氏菌属等。

7.促使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主要有:

a)温度:最适宜在30摄氏度左右。

b)溶解氧

c)可溶性有机物及其种类

d)有机物浓度(或有机负荷)

e)pH变化

8.为什么丝状细菌在废水生物处理中能优势成长?

答:在单位体积中,成丝状扩展生长的丝状细菌的表面积与容积之比较絮凝性菌胶团细菌的大,对有限制性的营养和环境条件的争夺占优势,絮凝性菌胶团细菌处于劣势,丝状菌就能大量繁殖成优势菌,从而引起活性污泥丝状膨胀。

9.如何控制活性污泥丝状膨胀?

答:根本是要控制引起丝状菌过度生长的环境因子。(1) 控制溶解氧 (2) 控制有机负荷 (3) 改革工艺。

10.含碳含硫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有几种处理方法?

答:厌氧消化法,有机光合细菌处理。

11.叙述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沼气(甲烷)发酵的理论及其微生物群落。

答:第一阶段:水解和发酵性细菌群将复杂有机物水解发酵。微生物群落是水解发酵性细菌群,有专性厌氧的,有兼性厌氧的。

第二阶段:产氢和产乙酸细菌群把第一阶段的产物进一步分解为乙酸和氢气。微生物群落是产氢,产乙酸细菌,只有少数被分离出来。

第三阶段:将第一阶段发酵的三碳以上的有机酸,长链脂肪酸,芳香族酸及醇等分解为乙酸和氢气的细菌和硫酸还原菌。微生物群落是两组生理不同的专性厌氧的产甲烷菌群。

第四阶段:为同型产乙酸阶段,是同型产乙酸细菌将氢气和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酸的过程。正在研究中。

固体物理课后答案

1.1 如果将等体积球分别排列成下列结构,设x 表示钢球所占体积与总体积之比,证明结构x简单立方π/ 6 ≈0.52体心立方3π/ 8 ≈0.68面心立方2π/ 6 ≈0.74六方密 排2π/ 6 ≈0.74金刚石3π/16 ≈0.34 解:设钢球半径为r ,根据不同晶体结构原子球的排列,晶格常数a 与r 的关系不同,分别为:简单立方:a = 2r 金刚石:根据金刚石结构的特点,因为体对角线四分之一处的原子与角上的原子紧贴,因此有 1.3 证明:体心立方晶格的倒格子是面心立方;面心立方晶格的倒格子是体心立方。 证明:体心立方格子的基矢可以写为

面心立方格子的基矢可以写为 根据定义,体心立方晶格的倒格子基矢为 同理 与面心立方晶格基矢对比,正是晶格常数为4π/ a的面心立方的基矢,说明体心立方晶格的倒格子确实是面心立方。注意,倒格子不是真实空间的几何分布,因此该面心立方只是形式上的,或者说是倒格子空间中的布拉菲格子。根据定义,面心立方的倒格子基矢为 同理 而把以上结果与体心立方基矢比较,这正是晶格常数为4πa的体心立方晶格的基矢。 证明:根据定义,密勒指数为的晶面系中距离原点最近的平面ABC 交于基矢的截距分别为 即为平面的法线

根据定义,倒格子基矢为 则倒格子原胞的体积为 1.6 对于简单立方晶格,证明密勒指数为(h, k,l)的晶面系,面间距d 满足 其中a 为立方边长。 解:根据倒格子的特点,倒格子 与晶面族(h, k,l)的面间距有如下关系 因此只要先求出倒格,求出其大小即可。 因为倒格子基矢互相正交,因此其大小为 则带入前边的关系式,即得晶面族的面间距。 1.7 写出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晶格结构的金属中,最近邻和次近邻的原子数。若立方边长为a ,写出最近邻和次近邻的原子间距。 答:体心立方晶格的最近邻原子数(配位数)为8,最近邻原子间距等于 次近邻原子数为6,次近邻原子间距为a ;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复习与思考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2.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图 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 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个简明的概括清楚地说明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但又说明只是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这就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其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

固体物理习题解答

《固体物理学》习题解答 ( 仅供参考) 参加编辑学生 柯宏伟(第一章),李琴(第二章),王雯(第三章),陈志心(第四章),朱燕(第五章),肖骁(第六章),秦丽丽(第七章) 指导教师 黄新堂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03级

2006年6月 第一章 晶体结构 1. 氯化钠与金刚石型结构是复式格子还是布拉维格子,各自的基元为何?写出 这两种结构的原胞与晶胞基矢,设晶格常数为a 。 解: 氯化钠与金刚石型结构都是复式格子。氯化钠的基元为一个Na +和一个Cl - 组成的正负离子对。金刚石的基元是一个面心立方上的C原子和一个体对角线上的C原子组成的C原子对。 由于NaCl 和金刚石都由面心立方结构套构而成,所以,其元胞基矢都为: 12 3()2()2()2a a a ? =+?? ?=+?? ?=+?? a j k a k i a i j 相应的晶胞基矢都为: ,,.a a a =?? =??=? a i b j c k 2. 六角密集结构可取四个原胞基矢 123,,a a a 与4a ,如图所示。试写出13O A A '、1331A A B B 、2255A B B A 、123456A A A A A A 这四个晶面所属晶面族的 晶面指数()h k l m 。 解: (1).对于13O A A '面,其在四个原胞基矢 上的截矩分别为:1,1,1 2 -,1。所以, 其晶面指数为()1121。

(2).对于1331A A B B 面,其在四个原胞基矢上的截矩分别为:1,1,1 2-,∞。 所以,其晶面指数为()1120。 (3).对于2255A B B A 面,其在四个原胞基矢上的截矩分别为:1,1-,∞,∞。所以,其晶面指数为()1100。 (4).对于123456A A A A A A 面,其在四个原胞基矢上的截矩分别为:∞,∞,∞,1。所以,其晶面指数为()0001。 3. 如将等体积的硬球堆成下列结构,求证球体可能占据的最大体积与总体积的 比为: 简立方: 6 π ;六角密集:6;金刚石: 。 证明: 由于晶格常数为a ,所以: (1).构成简立方时,最大球半径为2 m a R = ,每个原胞中占有一个原子, 3 34326m a V a π π??∴== ??? 36 m V a π∴ = (2).构成体心立方时,体对角线等于4倍的最大球半径,即:4m R ,每个晶胞中占有两个原子, 3 3 422348m V a π??∴=?= ? ??? 32m V a ∴ = (3).构成面心立方时,面对角线等于4倍的最大球半径,即:4m R ,每个晶胞占有4个原子, 3 3 444346 m V a a π??∴=?= ? ???

南开大学出版社 张志超《财政学》01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可以定义为:政府为了满足国民的公共需求,在提供公共产品与劳务过程中所从事的经济性收入、支出活动。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3、市场失灵 新的市场失灵是以不完全信息、信息有偿性及不完备的市场为基础的;而原始的市场失效是与诸如公共物品、污染的外部性等因素相联系的。这两种市场失效之间主要存两点差别:原始的市场失效在很大程度上是容易确定的,其范围也容易控制,它需要明确的政府干预。 4、公共需求 公共需求,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具有不可分割性的共同利益的需求。诸如社会公共秩序、防治水旱灾害、环保、国防安全等等。这种需求不是个别需求简单累加的总和。 二、判断以下各陈述的正误 1、财政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受一般经济原则支配,但又不同于普通的私人经济,属于政府专门的经济活动,具有特殊的性质。( T ) 2、在经济社会中,满足公共需求,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既定目标,一般很少涉及到如何最优化地使用经济资源的问题。( F ) 3、“公共财政”可以定义为:政府为了满足其国民的公共需求,在提供公共产品与劳务过程中所从事的经济性收入、支出活动。( T )

4、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需要明确政府事权,并配之以相应的足够的财权。( T ) 5、从政治学角度考虑,人类社会中任何权力都是危险的,因此任何权力都要受到限制。所以,唯一公道的政府只能是权力受到限制的政府。( T ) 6、政府依靠其财政信用,向其公众或者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借钱来满足追加的财政开支需要,即采取“量出为入”原则,可以用来解决其短期的“入不敷出”问题。( T ) 7、经济社会赋予政府以满足公共需求的任务,客观上要求政府一定要像私人那样亲自从事各种物质生产与经营活动,如建立国有企业从事直接生产性活动等。( F ) 8、政府财政活动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在一套严格的制度约束(如预、决算程序)和规范监督下有序地进行。( T ) 9、政治行为广泛参与财政过程,有助于使政府官员较好地平衡社会整体利益与各种局部利益的关系。当然,政治行为广泛参与财政过程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如政府财政开支被疏导到某些滥用权力的政治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手中。( T ) 10、政府财政的本质就是集中提供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公共产品以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增长、变化的公共需求。( T ) 三、选择题(从以下各题所给答案中挑选出所有被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1、现代政府一般要在社会经济生活里发挥( ABCD )职能。 A、保卫国家安全 B、维护国内经济秩序 C、提供基础设施 D、提供社会保障 2、政府的财政活动在诸多方面不同于私人经济活动,政府财政活动具有如下一些的基本特征,即( ACDF )。

(10年上)马基试卷AB及参考答案

(10年上)马基试卷AB及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2011-12-31 浏览次数: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__PTSS110054 _ 开课院系:___社会科学基础部____考试形式:开卷 姓名:学号:成绩: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每小题8分,共40分) 1.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2. 人的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4.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

5.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2. 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相互对立呢? 3. 简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两个途径。

4. 科学社会主义的批判性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性之区别何在? 三、论述题(20分) 联系当代大学生实际,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的看法。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参考答案 (答案仅供参考,鼓励学生有所发挥、有所见解,特别是最后一道论述题,酌情给分。请各位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按教务处有关要求认真批改试卷和综合给分。)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每小题8分,共40分)

财政学(第2版 邓子基 林致远)(课后答案)

第2章 财政的目标与评价标准 效率的含义:在经济学中,效率一般指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 ),指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 实现帕累托效率的三大条件: 1.生产效率: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下,如何将各种资源用于不同产品的生产,才能使产出最大? 2.产品组合效率: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什么样的产品组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愿望? 3.交换效率: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不同的产品应怎样被各个人所利用才最为理想? 衡量效率的简单法则:当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MSB=MSC )时,该经济是有效率的。 完全竞争市场需满足的条件:1.产权清晰(产权指人们对自己拥有的资源行使权力的能力。) 2.价格接受者; 3.产品同质; 4.完全信息; 5.自由进退。 简单功利主义社会福利函数(边沁主义社会福利函数) 社会福利是社会成员个人效用的简单加总 表达式: 政策主张:应采取收入再分配行动以增进社会福利 思想实验:1.个人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2.一元钱对穷人的重要性高于富人→取走富人的一元钱所减少的效用低于穷人增加一元钱所增加的效用→收入再分配行动可提高社会福利。 罗尔斯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 社会福利的高低取决于社会上境况最差的那个人的效用; 表达式: 政策主张:最小最大化原则 采取收入再分配行动,使境况最差成员的效用最大化 思想实验:无知之幕(the veil of ignorance ) 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 ) 是对收入分配离散程度进行研究的一个图形。可表示为一国总收入归于人口中最穷的5%、最穷的10%、最穷的15%等的累积比重。 ?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 ? G=0:收入绝对平等 G=1:收入绝对不平等 一般情况下, 0<G <1 。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等,反之则越不平等。 第3章 财政的起因与职能 1.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指市场经济存在着的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或不足。 市场失灵的原因:1.市场势力:垄断、自然垄断等 2.市场残缺:因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市场不存在问题 3.市场功能不足:a.分配不公平;b.经济波动;c.优值品或劣值品等。 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某些行业因自然、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原因而天然具有垄断的特性。 自然垄断行业存在竞争失灵的原因:独家经营胜过多家竞争 P45财政职能:①配置职能:政府参与资源配置是对私人部门配置资源的补充,集中于矫正121 n n i i W U U U U ==+++=∑12min[,,,] n W U U U =A G A B =+

政治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政治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讲政治 一.名词解释 1.政治: 是人们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2.部落联盟: 若干胞族结合而形成了部落,部落有自己的生活区域和方言。有亲属关系和仅在方言上有差异的共同语言的若干部落,出于共同的需要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则构成了部落联盟。 3.管理政治观分析: 政治是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把握了政治的公众性和管理性特征。但并没有说明公众性的含义,忽视了统治性的一面。 4.氏族民主制 为了维护和协调氏族社会中的这些共同利益与利益差异和矛盾,规约氏族成员的社会活动,氏族社会的公共权力及其机关应运而生。 5.国家政权 是指掌握国家主权的政治组织及其所掌握的政治权力,以维护对社会的统治和管理。国家政权是国家的具体化身,通常都是通过国家政权来理解国家的。 二.简答 1.政治的起源和发展是如何进行的? 政治起源于人类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阶段。在原始氏族社会中,存在着氏族、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四级组织。在这四组织内部,存在着利益的差别和共同的利益。为了维护和协调氏族社会活动,氏族社会的公共权力及其机关应运而生。氏族组织内的权力带着道德强制性,在特定情况下也具有暴力强制性。原始社会中的这种政治,被称为氏族民主制。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利益的对立和政治统治是这些社会政治关系的基本特征,同时社会公共权力也有协调和管理的另一面。 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的建立,消除了阶级利益对立的基础,但社会利益差别仍然存在。社会政治以非阶级性的利益差别的协调和公共利益的维护及实现为主要特征,但社会公共权力仍然有统治的性质。 到共产主义社会,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消灭,人类社会的政治关系不复存在,人类再回到无政治社会。 2.怎样理解政治的涵义及其本质? 确定政治的内涵应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一是政治这一范畴的周延性:二是政治这一范畴的确定性;三是政治这一范畴的本质性。 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含义的理解。把政治定义为: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这一定义有三基本点:其一,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借助于一切社会公共权力形成的;其二,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实现和形成的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其三,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是政治关系。一方面它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

马基考试答案

一辨析题 1~4 × × × √ 二材料分析题 1材料1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2 费尔巴哈说:“自然并不让自己藏起来,它反而是尽力地自荐于人,或者可以说老着脸皮去迁就于人的。恰象空气通过我们的口、鼻以及一切毛孔,挤到我们身体内来一般。” 材料3 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地程度上发展起来。” 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本质原理,回答: (1)材料1 坚持的是何种认识路线?(10分) (2)材料2与材料3 在认识论上有何种区别? 1)材料1中中国古代哲人提出的“生而知之”、“良知”、“良能”的思想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表现形式,坚持的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认为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不受物质决定的东西.孟子的话继承和发挥了材料1孔子的“生而知之”说,有不学而能,不学而虑的“良能”,“良知”;唯心主义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即从天上掉下来的。后者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即认为是自己头脑里所固有的,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虽然他们的说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蛋本质上并没有区别,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坚持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两者都是错误的。 (2)材料2的观点属于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其特点是把认识的主体看作是一种生物性的自然存在,把人的反映看作是认识者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仅仅就从客体来说明认识的形成及其本质,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不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应。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的泥潭。 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实践引入认识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材料3强调在人与自然的改造和被改造、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中,人既改造着客观世界,也改造着自己的认识能力。 时间是认识的基础,他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复习与思考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2.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图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 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个简明的概括清楚地说明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但又说明只是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这就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其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 4.试述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

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模拟及答案马基部分

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马基部分

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真题和答案选 (马基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爱迪生在创造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她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创造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因此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她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 A.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 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D.实践中能够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答案】 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爱迪生把每一次的实验的结果都看成了认识过程中的相对真理。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爱迪生说她一次也没有失败。故A正确。 2.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 A.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C.经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D.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 【答案】 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规律的重复性高,社会规律的重复性低。二是自然规律不需要人去参与,自然而然就能够出现,社会规律需要有人的参与才能体现出来。A本身表述错误,B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也是错的,D说法也不准确,因此C是正确答案。 评价:此题不是很难,还是沿用了往年以材料带考点的形式。从此题中我们能够得出如下的结论:一是马原的基础知识很重要,特别是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建议预备考研的同学在复习时要重点把握基础知识。二是掌握好答题技巧,建议大家在做

黄昆版固体物理学课后答案解析答案

《固体物理学》习题解答 黄昆 原著 韩汝琦改编 (陈志远解答,仅供参考) 第一章 晶体结构 1.1、 解:实验表明,很多元素的原子或离子都具有或接近于球形对称结构。因此,可以把这些原子或离子构成的晶体看作是很多刚性球紧密堆积而成。这样,一个单原子的晶体原胞就可以看作是相同的小球按点阵排列堆积起来的。它的空间利用率就是这个晶体原胞所包含的点的数目n 和小球体积V 所得到的小球总体积nV 与晶体原胞体积Vc 之比,即:晶体原胞的空间利用率, Vc nV x = (1)对于简立方结构:(见教材P2图1-1) a=2r , V= 3 r 3 4π,Vc=a 3,n=1 ∴52.06r 8r 34a r 34x 3 333=π=π=π= (2)对于体心立方:晶胞的体对角线BG=x 3 3 4a r 4a 3=?= n=2, Vc=a 3 ∴68.083)r 3 34(r 342a r 342x 3 3 33≈π=π?=π?= (3)对于面心立方:晶胞面对角线BC=r 22a ,r 4a 2=?= n=4,Vc=a 3 74.062) r 22(r 344a r 344x 3 3 33≈π=π?=π?= (4)对于六角密排:a=2r 晶胞面积:S=62 60sin a a 6S ABO ??=??=2 a 233 晶胞的体积:V=332r 224a 23a 3 8 a 233C S ==?= ? n=1232 1 26112+?+? =6个 74.062r 224r 346x 3 3 ≈π=π?= (5)对于金刚石结构,晶胞的体对角线BG=3 r 8a r 24a 3= ??= n=8, Vc=a 3

财政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① 第1章导论 1.(1)政府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 供电、供水、供气 公共道路、公共汽车、公共电视节目 公立学校、国家助学贷款 医疗保障、失业保险 扶贫、补贴、抚恤计划…… (2)我们为享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缴款 使用费:电费、水费…… 税收: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 专项税(费):社会保险税(费)…… 2.(1)规范分析。公平问题涉及价值判断。 (2)实证分析。本论述分析限制小汽车进口政策的经济效应。 (3)规范分析。政策的优劣问题涉及价值判断。 (4)实证分析。本论述分析利率上升对储蓄的影响。尽管出现“有利于”一词,但非价值判断。 (5)实证分析。本论述的本意是表达“收入差距扩大”与“经济发展”相伴生的问题,尽管出现“正常”一词,但非价值判断。 第2章财政的目标与评价标准 1.(1) ①两点说明:(1)在许多时候,没有正确的答案,只有相对合理的答案;(2)有任何疑义,请发送电邮至:linzy123@https://www.wendangku.net/doc/da4836243.html,.

所谓帕累托效率,指的是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或者说,不存在帕累托改善。 2.(1) 在社会福利不变的情况下,牛郎增加一单位的效用可替代织女减少一单位的效用。 (2) 在社会福利不变的情况下,牛郎增加一单位的效用可用来替代织女1/2 个单位效用的减少。 第3章财政的起因及其职能

1.(1) 海潮的发生概率是一个常识,因此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会太大。道德风险可能成为问题:拥有保险的人可能住得离海滩更近。不过,防潮险市场的运行效率相对较高。 (2)无论是对消费者的医疗保险市场,还是对医生的误断保险市场来,均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这一市场是缺乏效率的。 (3)在监管到位的股票市场中,信息充分,买者、卖者众多,一般视为有效率。 (4)就个人电脑来说,信息充分,竞争充分。不过,有些厂商可能会运用垄断势力,尤其在软件市场。 2.(1)、(2)、(3)、(4) (1)只有少数几家厂商提供电信服务,其运用垄断势力抬高服务价格。 (2)传染性疾病具有负外部性,传染者不因其将病传染他人而支付价格。 (3)国防科技研究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私人企业若参与其中,费用高昂,却 有可能无法得到相应的补偿。 (4)医疗保险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政府提供医疗保险服务,虽解决了逆向选择问题,却无法克服道德风险问题。 第4章财政决策与政府失灵 1.(1)

马基总的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 B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D 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2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A 变是世界的本源 ?B 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 前者是劳动人民和先进阶级的哲学,后者是统治阶级的哲学 ?B 前者重视实践,后者不重视实践 ?C 前者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后者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D 前者主张从自然界出发,后者主张从人出发 ?4 哲学史就是一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这是一种()?A 简单化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B 符合历史实际的观点 ?C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 不符和历史实际的观点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 前者是理论化的世界观,后者不是理论化的世界观 ?B 前者吸取了具体科学的成果,后者没有吸取具体科学的成果 ?C 前者是科学,后者是非科学

?D 前者以实践为出发点和归宿,后者不懂得实践的意义?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A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 革命的批判的观点 ?C 实践的观点 ?D 人民群众的观点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A 表明人类发现了绝对真理 ?B 表明哲学由此成为科学的哲学 ?C 为人类揭示了永恒的真理 ?D 为人类认识真理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8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伟大贡献是() ?A 创立了唯物史观 ?B 建立了革命的人道主义 ?C 使哲学成为实证的科学 ?D 创立了辩证思维方法 ?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 ?A 批判性和实践性 ?B 革命性和否定性 ?C 系统性和完备性 ?D 实践性和阶级性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A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使命是()

固体物理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 金属自由电子气体模型习题及答案 1. 你是如何理解绝对零度时和常温下电子的平均动能十分相近这一点的? [解答] 自由电子论只考虑电子的动能。在绝对零度时,金属中的自由(价)电子,分布在费米能级及其以下的能级上,即分布在一个费米球内。在常温下,费米球内部离费米面远的状态全被电子占据,这些电子从格波获取的能量不足以使其跃迁到费米面附近或以外的空状态上,能够发生能态跃迁的仅是费米面附近的少数电子,而绝大多数电子的能态不会改变。也就是说,常温下电子的平均动能与绝对零度时的平均动能十分相近。 2. 晶体膨胀时,费米能级如何变化? [解答] 费米能级 3/222 )3(2πn m E o F = , 其中n 单位体积内的价电子数目。晶体膨胀时,体积变大,电子数目不变,n 变小,费密能级降低。 3. 为什么温度升高,费米能反而降低? [解答] 当K T 0≠时,有一半量子态被电子所占据的能级即是费米能级。除了晶体膨胀引起费米能级降低外,温度升高,费米面附近的电子从格波获取的能量就越大,跃迁到费米面以外的电子就越多,原来有一半量子态被电子所占据的能级上的电子就少于一半,有一半量子态被电子所占据的能级必定降低,也就是说,温度生高,费米能反而降低。 4. 为什么价电子的浓度越大,价电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 [解答] 由于绝对零度时和常温下电子的平均动能十分相近,我们讨论绝对零度时电子的平均动能与电子的浓度的关系。 价电子的浓度越大,价电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这是金属中的价电子遵从费米—狄拉克统计分布的必 然结果。在绝对零度时,电子不可能都处于最低能级上,而是在费米球中均匀分布。由式 3/120)3(πn k F =可知,价电子的浓度越大费米球的半径就越大,高能量的电子就越多,价电子的平均动能 就越大。这一点从3 /2220)3(2πn m E F =和3/222)3(10353πn m E E o F ==式看得更清楚。电子的平均动能E 正比于费米能o F E ,而费米能又正比于电子浓度3 2l n 。所以价电子的浓度越大,价电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 5. 两块同种金属,温度不同,接触后,温度未达到相等前,是否存在电势差?为什么? [解答] 两块同种金属,温度分别为1T 和2T ,且21T T >。在这种情况下,温度为1T 的金属高于费米能o F E 的电子数目,多于温度为2T 的金属高于费米能o F E 的电子数目。两块同种金属接触后,系统的能量要取最小值,温度为1T 的金属高于o F E 的部分电子将流向温度为2T 的金属。温度未达到相等前,这种流动一直持续,期间,温度为1T 的金属失去电子,带正电;温度为2T 的金属得到电子,带负电,两者出现电势差。

财政学_习题集(含答案)

《财政学》课程习题集 一、单选题 1. 下列属于典型公共产品的是()。 A、公共汽车 B、高等教育 C、国防设施 D、高速公路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职能包括()。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公平与效率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3. 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增加的公共产品特征是指() A、非盈利性 B、非排他性 C、不可分割性 D、非竞争性

4. 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 A、社会产品 B、社会财富 C、剩余产品 D、国民收入 5. 财政在社会再生产中属于() A、交换环节 B、生产环节 C、消费环节 D、分配环节 6. 下列指标中,哪一个指标最能切近实际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 A、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B、中央收入占GDP比重 C、地方收入占GDP比重 D、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7. 从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是()。 A、不断膨胀

B、日渐缩小 C、基本保持不变 D、无规律波动 8. 可以反映出国家政治经济活动的全貌和各个时期政府职能与活动范围变化情况的财政支出分类方法是() A、按支出具体用途分 B、按国家职能分 C、按最终用途分 D、按支出经济性质分 9. 在下列方法中,最适用于财政支出有关投资性项目的效益评价的是() A、企业投资财务分析法 B、“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C、最低费用选择法 D、“公共劳务”收费法 10. 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转移性支出的项目是() A、基本建设支出 B、文教经费支出

C、国防支出 D、债务利息支出 11. 国防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动趋势是()。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基本保持不变 D、随国际形势变化而波动 12. 教育需求实质上是一种()。 A、私人需求 B、团体需求 C、纯公共需求 D、准公共需求 13. 科学技术的财政性质属于()。 A、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混合公共产品 D、私人产品

最新马基(参考)答案

1.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2.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3.根据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有什么重要意义? 5.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当前,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需要协调好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 请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7.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8.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但为什么不能由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所 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呢? 9.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 10.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1.课本60页 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答: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达到预想的目的,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如果不符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因此,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还是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性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列宁曾经指出,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人们能够创造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正如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能自由选择这一种或那一种社会形态。只有遵循历史的规律和进程,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契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其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故此,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人们正是在其对象性活动中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和关系,而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所以,事物发展的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客观规律内在地包含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唯心主义历史观把人们的思想动机看作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显然是错误的。但是,不承认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不承认思想、理论的巨大力量,也是不科学的。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使思想、理论同实际相一致。根据上述原理,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以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为前提。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建立在客观规律(以及思维所固有的规律)基础上的思想,才是正确的思想;只有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不能只在意识本身的范围内兜圈子,而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也就是意识自身的“物化”过程。意识的“物化”是双重的:把观念的东西化为物质的感性活动,即化为实践;通过实践使主观的东西见之于客观,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最后,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着。一般说来,作为认识器官之延长的科学观测设备越是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至于改造世界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手段,更是不言而喻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2.课本60页 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答: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两者相互区别。矛盾普遍性的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和过程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两者相互联结。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3)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极为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某一特定场合与阶段上是普遍的东西,在另一场合与阶段上则是特殊的东西。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1)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2)

《财政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需求的特征。 2、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的。 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 1、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2、试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1)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2)公共需求的整体性;(3)公共需求一般 通过公共机制来满足。 2、(1)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为了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国家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这就产生了财政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3、(1)垄断(2)不能有效解决外在性问题;(3)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平;(6)宏观经济波动 四、论述题 1、(1)背景: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西方经济学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经济自由思想转入低潮,市场失灵理论以及以此为依据的政府干预理论成为主流理论。出现这种转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方国家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三,政府计划体制的成就。 (2)依据:市场失败理论,其核心是对市场缺陷的分析。由于在某种状态下,市场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会失败,政府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针对这种现实的失败或可能出现的失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逻辑起点。但市场失败仅仅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政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有:(1)预算安排;(2)制度安排,包括环境性制度,制约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 (2)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A、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B、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改善低收入阶层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保健或教育状况,提高或维持其实际收入与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兴建公共福利设施、开展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种种福利事业,增进社会成员利益,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质量保障,这也使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D、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实际上,打破人口流动壁垒,使劳动者可以通过“以足投票”获得最大效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劳动积极性,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有效途径。 (3)经济稳定职能。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与增长的职责与功能,而这一功能的产生是基于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功能的失败。A、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