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整理]怎样上好初中历史的第一节课.docx

[整理]怎样上好初中历史的第一节课.docx

怎样上好初中历史的第一节课

七年级学生如何迈出初中历史学习的第一步,很值得研究与探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有几点粗浅认识,就教于读者。

1、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认识。新生入学的第一节历史课,我先排除学生思想上的模糊认识,说明历史课并非故事课,学生之所以形成这种概念是由于小学历史课故事教学造成的。历史故事的趣味性,生动性适合于小学阶段的学习和掌握,如果到了初中阶段仍停留于这一层次,容易使学生步入误区,以至今后很难达到较高层次的学习。因此,历史的第一课应灌输给学生的是“历史课非故事课”,耍把历史看作一门科学,去探寻其规律,掌握其知识。

2、使用规范的史学语言。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专门术语,正如数学中的“自然数”,物理学中的“摩擦力”,化学中的“分子” 一样,历史学科有历史学科的语言和专门术语。比如历史课常用的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等,还有历史学的一些专有名词;编年体通史,纪传体通史,皇帝年号、历史年表等等。我们要让学生一开始就养成运用历史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述的习惯。如历史上有许多须要理解、掌握和解释的“名词”,我为学生制定名词解释的

“三要素”即时间、内容和作用。例如解释“玄武门之变”,很多同学不知如何下手,但按照“三要索”去解释,使得他们茅塞顿开。

3、教会学生在书本上作标记。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教材,并在教师指导下,划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用符号作标记,会使学生获益匪浅。我曾

作过调查,凡是解决问题能力强,历史成绩好的同学是按照老师要求在书本上作标记的。有一位同学在“王安石变法” 一节中做了以下标记:变法冃的——“富国强兵”下面划上两条横线,

“变法五项内容”下面划上红色曲线,在“变法失败原因”下而打上“△”和“?”符号,表示难点和有疑问。说明了这位学生不仅吸收了老师和教材所讲述的历史知识,而且还进行了加工处理,去粗存精, 实现了知识的升华,这也是学习历史习惯的具体表现,所以历史学习的能力提高很快。相比之下,没有养成这一良好习惯的学生对以往学过的知识就依然是陌生的。

4、增强学生语文基础。深厚的语文造诣,是学好历史的基础。古往今來诸多的历史学家像司马迁、班I古I、司马光既是历史学家,乂是文学家。所以,司马迁才能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的历史巨著《史记》来,很多文学家也拥有渊博的历史知识。因而历史课与文学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感到既要教历史,又要教语文。初一学生由于语文基础薄弱,学到中国古代史内容,读不懂教材的含义,不会写、不会念的字较多。扫除学生学习中的语言文字障碍也是历史教学的首耍任务之一。在具体操作上还可借鉴语文课的朗读法帮助理解,如在讲授明朝“东林党”这一历史概念时,让学生齐声朗读东林党的代表人物顾宪成所作的一副著名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通过朗读和讲解,学生认识到了“东林党”是明朝正直的士大夫集团,憎恨宦官专权,忧国忧民。教师还可以强调“宦官”的“宦”的

读音及写法,强化学生的印象,避免写错别字。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文水平,也是培养学生形成学习历史的习惯的要求之一。

5、培养学生思辩能力。唐太宗手中有三面镜子,其中一面镜子是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O学习历史可以让人变得聪明。评说历史是学习历史的冃的之一。初一学生虽然处在感性认识阶段,思维能力不强,但已有辩别是非的能力,如何能让学生从起步阶段就能走上“正规”的评说历史的轨道,形成正确的评价历史的习惯,而不是简单的用“坏人”、“好人”来评说。我觉得,从初一开始,使学生初步学会用“两点论”去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历史现象,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分析能力和养成学历史的良好习惯。例如,我曾设计了一个对秦始皇进行评价的题目,学生有的肯定,有的否定。我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分析,指出秦始皇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对中国历史发展有重大贡献;但他的暴政又暴露出他的地主阶级的本质,导致秦王朝很快被农民起义推翻。采用“两点论”来评价历史人物,使学生对秦始皇有了本质的理解。可见,培养思辩能力也是捉高学生历史修养的必要环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