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中国伊斯兰教的社会功能

论中国伊斯兰教的社会功能

顾世群 丁秀勤 齐 程

中国伊斯兰教的社会功能

编者按 顾世群等先生所作此文立意新颖,内容丰富,作者从五个方面对中国伊斯兰教的社会功能进行了系统论述,着重阐述了伊斯兰教对中国穆斯林的心理建设功能、对穆斯林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功能,及其伦理道德功能、经济功能、整合功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现将全文刊载如下。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10个,人口业已达到2千

万。庞大的穆斯林群体,以统一的宗教信仰为核心,形成了内涵一致、表现多样的伊斯兰文化风韵,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

伊斯兰作为一种宗教,它的文化体系、生

活方式及其社会制度,对中国10个穆斯林民族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入的。本文试图从研究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的一般特点出发,着重探讨中国伊斯兰教的诸种社会功能,以就教于伊斯兰教界和学术界的朋友。

一、伊斯兰教对中国穆斯林的心理建设功能 纵观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它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无数次艰难困苦。在过去的封建社会中,穆斯林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下,在其他民族因不同信仰而不予理解的包围下,对安拉的依赖逐渐增强。穆斯林大部分居住在中国的西北部,这里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在无情的自然环境的笼罩下,单个人乃至小群体、小集团的力量显得渺小脆弱。在漫漫的现实苦难中,人们更容易萌生对永恒幸福的追求。费尔巴哈说:“只有依赖感才是表明和解释宗教的心理根源和主观根源的唯一正确而普遍的名称和概念。”大部分穆斯林认为信仰安拉是今世最主要的功修,安拉是值得信赖的唯一真宰,它能帮助人们减轻痛苦,带来永世的幸福。这种心灵对真宰的祈求和依赖增加了主体对苦难的承受力和对未来的期望。

中国穆斯林在精神上渴望慰藉,情感上渴望认同,反映在其居住特点上则明显表现为:是否信仰伊斯兰教是决定人们是否聚居的准绳,甚至在西北地区更祥细地划分为因教派、门宦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聚居区。特别是回

族,其“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特点反映出穆斯林对群体归属感的需要。

穆斯林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

属感主要通过宗教活动和节日来强化。神圣、庄严的宗教活动使具有相同信仰、情感的穆斯林更容易敞开心扉,交流感情,充实内心,这不仅有益于纯净人的灵魂、健康人的感情和心理,而且也极大地加强了穆斯林之间的交往和聚合,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事实上,中国伊斯兰教对内要求穆斯林自觉恪守教规、精诚团结,对外则需要教外人的理解与尊重。

现代社会人类文明有了飞跃的发展,以价值规律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的运作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都剌激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中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发展速度和效果相比,穆斯林聚居区仍停留在解决温饱的水平线上。过于缓慢的发展速度、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巨大反差,势必造成人们心理的强烈失衡。人们需要一种精神依托来抚慰失衡的心态,平静内心的浮躁。伊斯兰教在穆斯林的情感世界中占据相当重

?

6?

要的位置,它是穆斯林维系心理平衡、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支柱。在嘈杂、浮躁的尘世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人们对自我和其他事物的难以把握,都需要心理和精神的不断调适。伊斯兰教崇尚静、净,其主要活动场所———清真寺能给人以神圣、庄严、肃穆、宁静的体验,在这里人们更容易排除私心杂念,开阔心胸,找回已丧失了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伊斯兰教对调适人们的心理有积极的作用,这也是伊斯兰教不分民族、性别、教育程度等等都有其信奉者的重要原因。

二、伊斯兰教对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功能

属于某种社会群体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除与其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背景相关外,与本民族的宗教信仰也有着极大的关系。马坚先生说:“国内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大半与教律有密切的关系”。这意味着对于全民信教的穆斯林民族而言,宗教生活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千余年的发展,伊斯兰教不仅影响着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民族性格,而且它已成为穆斯林判断真、善、美的标准,深入到穆斯林的具体生活方式当中,即伊斯兰文化在中国传播、发展、积淀,外化为穆斯林的生活指导思想,已经演变成与穆斯林生活息息相关、相沿成习的风俗习惯,它与宗教义务和宗教善功紧密相连,风俗习惯遵从的好坏往往是穆斯林评估教胞信仰虔诚与否的重要方面。中国穆斯林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以及节庆、禁忌等等风俗习惯,都无不体现出伊斯兰教的精神,无不能从《古兰经》中找到根据。

伊斯兰教对穆斯林饮食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伊斯兰教提倡吃安拉赐予的一切合法而佳美的食物,所谓合法即“禽食谷、兽食刍、畜有纯德者”。其次,是穆斯林食文化中最为突出的和鲜明的特色———禁忌问题,即禁止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屠宰的动物,这一点在中国穆斯林身上,尤其在西北地区穆斯林的生活当中有着极突出的体现,人们严格遵循《古兰经》关于禁忌食品的规定,穆斯林的身份是极好的约束穆斯林饮食习惯的因素,甚至把其中的某些方面发挥到极点,成为穆斯林生活中最为敏感的问题。

伊斯兰教对穆斯林婚姻观念的影响,也是完全遵循《古兰经》的规定的。在《古兰经》中关于穆斯林婚约的缔结条件、实施过程以及离异和善后问题都有较祥细而具体的规定,甚至于某些细节问题,诸如婚后的两性关系等等也有涉及。伊斯兰教对中国穆斯林婚姻观念的重大影响,着重反映在缔结婚约的条件上。婚姻不只是穆斯林的人生大事,也是一项宗教义务———伊斯兰教既要求每个穆斯林要结婚而且十分强调家庭幸福,因此,一般来说穆斯林能够比较好地协调家庭关系,这不但影响其自身的终生幸福,也会波及到穆斯林社区的地位和影响。

伊斯兰教对穆斯林丧葬礼俗的影响,更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宗教特征。伊斯兰教关于丧葬的规定包括“静、净、速、薄、俭、土、禁”等内容,重点是“速、薄、俭、土、禁”。首先是强调速葬,提倡早亡午葬,晚亡次晨葬,最多不超过三天。其次,伊斯兰教讲究薄葬、俭葬,葬俗不用棺木,只用白布裹尸,伊斯兰教认为白色最洁净,尸体是用塔布匣装运的,而塔布匣是专门用于盛运遗体的清真寺公有财产。再次,伊斯兰教坚持土葬,土葬时头北脚南面西。另外,站“者那则”是穆斯林葬礼中富有特色的礼俗,站“者那则”是指亡人被洗后在上墓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全体送葬人员站着向亡人遗体告别,送亡人上墓,下葬时一不许拜,二禁嚎啕大哭。

综上所述,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和文化系统,包含了风俗习惯的内容,对于全民信教的中国穆斯林各民族而言,宗教的规定已经成为衡量全民族每个成员行为的准

?

7

?

绳。在中国,伊斯兰教与穆斯林民族风俗习惯的关系极为紧密,相辅相成。一方面,前者决定后者的形成和发展,是后者的根据;另一方面,后者间接地巩固了穆斯林的宗教信仰以及宗教认同感和归属感。不仅如此,作为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素质,风俗习惯对于维系民族的团结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三、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功能

一般来讲,与宗教的其他它功能相比,其伦理道德功能在社会中的作用更为突出和显著。挖掘宗教的优良伦理道德内涵,对稳定、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有重大的意义。

作为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古兰经》对穆斯林的宗教生活和行为道德准则作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十分清楚地讲述了一个虔诚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应尽的各项义务。也就是说,伊斯兰教详细规定了穆斯林所应遵守的伦理道德准则,它作为宗教教义已经渗透进每个穆斯林的日常生活当中,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规定了穆斯林个体与安拉的关系。这是伊斯兰教伦理道德体系中的核心问题。伊斯兰教认为崇拜真主是穆斯林的最高善行,穆斯林不仅要经常赞念真主、背诵“清真言”,而且以完善五功、遵守教律作为加强、巩固信仰的外在形式。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观,是以信仰真主为唯一而最高的、表明虔诚之心的准则,穆斯林若有违禁行为,则需真诚地向安拉忏悔方可免罚。这些伦理思想是从宗教本身出发,着重为了维护宗教的神圣性,事实上这些思想对人们的现实行为起了一定的约束作用。另一方面,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伊斯兰教主张,作为个人,穆斯林应当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奋发图强、忍耐谅解、谦虚谨慎、讲求文明礼貌等等。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它要求穆斯林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应当坚持原则,爱憎分明,处事公正,不徇私舞弊,独立自主,自食其力。它还规定了从事经营的穆斯林商人所应具备的诸种商业道德。伊斯兰教不仅十分重视邻里关系,而且非常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主张邻居之间应当加强友谊,互相帮助,主张民族之间要加强团结,认为能团结时就不要分裂,当有团结的可能性时,就要以团结为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这些内容小到对维系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大到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伊斯兰教认为真主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资源为人类服务,作为委托照管自然物质的人类应防止对自然资源的滥用。这除了要求穆斯林感念真主、虔诚信仰外,还隐含着保护环境、爱惜自然的意思。伊斯兰教强调,人类和大自然同是安拉创造的结果,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在当今世界,大自然遭到破坏,环境日益恶劣已成为愈演愈烈的事实,宣传和发扬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对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规范,对穆斯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态度有很大影响。据资料显示,在新疆、宁夏的穆斯林聚居区,由于穆斯林自觉遵守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规范,使聚居区的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酗酒斗殴者也日益减少,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体系比较完善。首先,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体系对穆斯林道德行为的动机有导向功能。在这种导向功能下,穆斯林必然遵循伊斯兰教的道德规范,充分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尽量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对他人、集体和社会也会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友好态度,采取友善的行为,以博取安拉的喜爱。其次,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体系对穆斯林道德行为有监督功能。伊斯兰教认为,安拉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有、无所不能,他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他监督着人们的一切,这也就加强了穆斯林遵奉道德诫命的必要感。

?

8

?

伊斯兰教义与教法的内容紧密相关,互相交叉,没有严格的界限,因此,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规范的施行往往还带着强制性,在穆斯林社区它甚至发挥着准法律的作用。赏罚严明是伊斯兰教的一大特征,这也是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规范能较彻底贯彻的条件之一。

四、伊斯兰教的经济功能

伊斯兰教作为一种观念上层建筑,一种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宗教对经济基础也有能动的反作用。伊斯兰教自身有发展经济的内涵和素质,它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伊斯兰教的经济思想直接影响着穆斯林个体的经济活动,继而会促进社会的物质生产。

首先,伊斯兰教的经济思想影响了中国穆斯林经济观念的形成。

《古兰经》和“圣训”中有大量篇幅鼓励人们买卖、经商,前者明确指出:“真主准许买卖”(2∶275),后者从要求穆斯林独立自主的角度出发,指出:“最尊贵的营生是自食其力,所有的买卖都应是正当的”。伊斯兰教认为,不论在任何时候,只要是合法贸易就能得到真主的赞许和嘉奖,即使在朝觐季节也是如此。这种观念从先知穆罕默德时代至今都广泛流传。历史上,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国少数民族都有善于经商的民族传统,凡有穆斯林的地方就有商业经济活动,通常穆斯林穿梭于牧业区和农业区之间,以“茶马贸易”为核心,进行粮食、皮革、盐等商品交易活动,并由此在农、牧区之间产生许多贸易中心。经济的交流促进了生产技术和文化的交流,也加快了伊斯兰教的本土化和民族化的进程。

其次,伊斯兰教在准许穆斯林进行买卖的同时,也规定了穆斯林必须遵从的商业道德,这有力地维护了商业秩序。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勤奋经商,但同时要严格恪守教义中关于商业道德的规定。诚实守信、互惠互利、公平交易、合理竞争、严禁重利的思想在《古兰经》中多次予以体现。例如,真主“禁止重利”(2∶275),“你们当使用充足的斗和公平的秤,你们不要克扣他人应得的财物”(11∶85),这些规范不胜枚举。比如,在青海循化县和民和县商业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阿訇经常宣讲穆斯林在经商活动中应划清“使得”与“使不得”的界限,其中称量不公使不得,货物掺假使不得,欺行霸市使不得,贪污受贿使不得,这不仅给穆斯林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润,而且使买卖双方建立了良好的贸易伙伴关系,促进了商业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在中国穆斯林的经济发展中,清真寺作为隐性的经济实体,也对经济发展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通常清真寺的经济活动主要通过土地经营、房产租赁以及由“围寺”而展开的一系列饮食、商贸、服务等活动来实现的。另外,宗教节日和宗教纪念活动也是寺院收入的重要手段,一般情况下穆斯林更愿意在这种时刻向寺院捐赠“乜贴”以获取更大的宗教善功。

总之,伊斯兰教崇尚商业,其经典《古兰经》包涵了十分丰富的经济思想和经济制度,正是这些经济思想和经济制度,大大影响了中国穆斯林的经济生活方式。虽然现阶段大部分中国穆斯林已融入农业大军,但亦农亦商的经济形式也得以保存和发展。发挥善于经营、勤于经营的中国穆斯林的经济优势,抑制了不良因素,对于维护民族平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乃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五、伊斯兰教的整合功能

伊斯兰教具有使穆斯林社会、集团结成整体的因素,伊斯兰教的整合功能即伊斯兰教在其历史发展的途程中,不断调节自身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调整因伊斯兰教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团体,达到与社会同步发展的目的,

?

9

?

这也是与社会相适应的问题。

伊斯兰教自进入中国后,便开始了其民族化、地方化的历史进程,经过千余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已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这是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相适应、相协调的必然结果。今天,伊斯兰教将能更好地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相整合、相适应、相交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政治上,政府与伊斯兰教的关系是双向的。首先,国家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国家宪法充分保证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党和政府历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尊重和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在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信仰上互相尊重,这些保持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宗教政策是不会改变的。其次,历史上中国穆斯林把自身的发展同国家的命运联系到一起,提出了爱国爱教的口号。现阶段,中国穆斯林的政治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其利益与全国人民是根本一致的,在国家渐趋富强昌盛的大好形势下,中国穆斯林坚持爱国爱教,并把它视为“信仰的内容”,充分发挥着国家主人翁的作用。

在伦理道德上,大量符合少数民族风情的伦理道德观念发挥着调节和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在一个穆斯林社区,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否往往和伊斯兰教伦理道德观念的贯彻程度有密切关系,它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规范并行不悖,共同发挥着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伊斯兰教提倡的伦理道德与社会主义时期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两者是不相违背的,它们都要求人们正直善良、诚恳忠实、吃苦耐劳、孝顺父母、和睦邻里、爱国爱家,反对人们贪婪、诬陷、私欲、强暴等等。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规范在相同的指导思想的引导下,必然会起到殊途同归的作用,即为了实现现代化,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两者要彼此补充、互相完善,共同创造着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科学文化上,作为伊斯兰文化的载体,中国穆斯林继承了其源文化,并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融进了许多伊斯兰文化,经过千余年的演进,伊斯兰文化终于成为中国文化中别具特色,又具有丰富内涵的奇葩,这突出体现在中国穆斯林在各个历史时期对祖国文化艺术的贡献上。在文学艺术方面,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多才多艺的穆斯林文学家和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是后人的重要财富。在天文历算方面,元代穆斯林札马剌丁编制的《万年历》,成为元代第一个全国通用的历法。在建筑方面,中国穆斯林的建筑才能是突出的,他们在中国建造了无数座清真寺、拱北、道堂等等,元大都(今北京城)的宫殿、宫城就是由著名穆斯林建筑家易黑迭尔丁设计和组织实施的。中国穆斯林在医药卫生、军事、航海等方面的贡献,也是卓著的。作为祖国文化的一部分,伊斯兰文化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在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中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在国际交往上,宗教的国际性决定国内宗教与国外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制度的重大改造,宗教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在今后的国际交往中,中国伊斯兰教与国外伊斯兰教的联系将在保持与国家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广泛建立友好合作的经贸关系,引进资金、技术,发展教育,与中国各企业、集团一道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贡献。

综上所述,伊斯兰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就开始与中国社会及其文化相磨合、相适应,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现阶段,在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科学文化以及国际交往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伊斯兰教必将继续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相协调,并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

0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