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板传梁梁传柱荷载计算

板传梁梁传柱荷载计算

板传梁梁传柱荷载计算
板传梁梁传柱荷载计算

§6.1.1.板传荷载计算

计算单元见下图所示:

因为楼板为整体现浇,本板选用双向板,可沿四角点沿45°线将区格分为小块,每个板上的荷载传给与之相邻的梁,板传至梁上的三角形或梯形荷载可等效为均布荷载。

图6-1 框架结构计算单元

图6-2 框架结构计算单元等效荷载

一.B~C, (D~E)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222

??+?

6.09K N/m 1.5m[1-2(1.5/6)(1.5/6)]2=1

7.128K

N/m

活载:222

???+?

m

2.0K N/m 1.5m[1-2(1.5/6)(1.5/6)]2=5.625K N/楼面板传荷载:

恒载:222

3.83K N/m 1.5m[1-2(1.5/6)(1.5/6)]2=10.772K

???+?

N/m

活载:222

???+?

m

2.0K N/m 1.5m[1-2(1.5/6)(1.5/6)]2=5.625K N/梁自重:

3.95KN/m

B~C, (D~E)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屋面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17.128 KN/m+3.95 KN/m=21.103 KN/m

活载=板传荷载=5.625 KN/m

楼面板传荷载: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3.95 KN/m+10.772 KN/m=14.747 KN/m

活载=板传荷载=5.625 KN/m

二. C~D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2

???

6.09K N/m 1.2m5/82=9.135K N/m

活载:2

???

2.0K N/m 1.5m5/82=3K N/m

楼面板传荷载:

恒载:2

???

3.83K N/m 1.25/82=5.745K N/m

活载:22.0K N /m 1.2m 5/82=3.7

5K N /m ??? 梁自重:3.95KN/m

C ~

D 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屋 面 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2.349 KN/m+9.135 KN/m=11.484 KN/m

活载=板传荷载=3 KN/m

楼面板传荷载: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2.349 KN/m+5.745KN/m=8.09KN/m

活载=板传荷载=3.75 KN/m

三.B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计算:

顶层柱:

女儿墙自重:(做法:墙高900㎜,100㎜的混凝土压顶)

330.240.918/25/0.10.24m m kn m KN m m m ??+??+

()1.220.240.5 5.806/m m m KN m ?+?=

顶层柱恒载=女儿墙+梁自重+板传荷载

5.806/6 3.975/(60.6)KN m KN m m m ?+?-?

()()2212 1.5/6 1.5/66/42 6.09/ 1.55/832123.247KN m m KN ??-?+??+????=??

顶层柱活载=板传荷载

=()()222.0/ 1.512 1.5/6 1.5/66/42KN m m ????-?+??+??

2.0/ 1.55/83219.688KN m m KN ????=

标准层柱恒载=墙自重+梁自重+板荷载=

7.794/(60.6) 3.975/(60.6) 3.83/ 1.55/832KN m KN m KN m m ?-+?-+???? (2.332311.52)61/42 2.3325/61/42KN m ++???+???+

()()223.83 1.512 1.5/6 1.5/66/42124.172m m KN ????-?+??=??

标准层柱活载=板传荷载

=()()222.0 1.512 1.5/6 1.5/63 2.0 1.55/83219.688m m m m KN ????-?+?+????=??

基础顶面荷载=底层外纵墙自重+基础自重

=9.738/(60.6) 2.5/(60.6)16.085KN m m m KN m m m KN ?-+?-=

四.C 柱纵向集中力计算:

顶层柱荷载=梁自重+板传梁荷载=

3.975/(90.9) 2.349/(1.20.3) 6.09/ 1.55/832KN m m KN m m KN m m ?-+?-+???? 6.09/ 1.25/8 1.22(2.3323/11.52/)61/42KN m m KN m KN m m +????++??? 15

4.318KN =

顶层柱活载=板传荷载

()()222.0 1.512 1.5/6 1.5/63m m ????-?+?+??

()()222.0 1.212 1.2/6 1.2/63 2.0 1.2m m m m ????-?+?+???

5/8 1.22 2.0 1.55/83239.272m m KN ???+????=

标准柱恒载=墙+梁自重+板传荷载

=11.52/(30.6)15.12/(30.6)15.12/(30.6)KN m m KN m m KN m m ?-+?-+?-+

2.349/(1.20.3)

3.975/(60.6) 6.09/ 1.55/832KN m m KN m m KN m m ?-+?-+????+

26.09/61/21/2 2.67/ 2.4/26 3.83/36200.173KN m m KN m m KN m m m KN ???+??+??=标准层活载=板传荷载

=222.0/36 2.5/ 1.2654KN m m m KN m m m KN ??+??=

基础顶面恒载=底层外纵墙自重+基础自重

9.738/(60.6) 2.5/(60.6)66.085KN m m m KN m m m KN ?-+?-=

(3).框架柱自重:

柱自重: 底层:1.2×0.6m ×0.6m ×253/KN m ×4.55m=49.14KN

其余柱:1.2×0.6m ×0.6m ×253/KN m ×3.6m=38.88KN

§6.2恒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

§6.2.1.恒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计算

一.恒荷载作用下框架可按下面公式求得:

21/12ab M ql =-(61)-

21/12ba M ql =(62)-

故:2771/1221.03663.09.B C M KN m =-??=-

7763.09.C B M KN m =

2771/1211.4846 5.512.C D M KN m =-??=-

77 5.512.C D M KN m =

2661/1214.747644.241.B C M KN m =-??=-

6644.241.C B M KN m =

2661/128.096 3.883.C D M KN m =-??=-

66 3.883.D C M KN m =

恒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受荷简图如图6-3所示:

图6-3竖向受荷总图:

注:1.图中各值的单位为KN

2.图中数值均为标准值

3.图中括号数值为活荷载

图6-4:恒载作用下的受荷简图

(2).根据梁,柱相对线刚度,算出各节点的弯矩分配系数ij μ:

/()ij c b i i i μ=∑+∑(63)-

分配系数如图6-5 , 图6-6所示:

图6-5 B 柱弯矩各层分配系数简图

B 柱:

底层:0.801/(0.8010.609 1.0)

i ++=下柱= 1.0/(0.8010.609 1.0)0.415i ++=上柱=

0.609/(0.8010.609 1.0)0.253i ++=左梁=

标准层: 1.0/(0.609 1.0 1.0)0.383i ++=上柱=

1.0/(0.609 1.0 1.0)0.383i ++=下柱=

0.609/(0.609 1.0 1.0)0.234i ++=左梁=

顶层: 1.0/(0.609 1.0)0

i +=下柱= 0.609/(0.609 1.0)0.622i +=左梁=

图6-6 C 柱弯矩各层分配系数简图

C 柱: 0.609/(0.609 1.00.2110.801)0.

i +++=右梁= 1.0/(0.609 1.00.2110.801)0.382

i +++=上柱=0.801/(0.609 1.00.2110.801)0.306

i +++=下柱=0.211/(0.609 1.00.2110.801)0.081i +++=左梁=

标准层: 1.0/(0.609 1.00.2110.801)0.355i +++=下柱=

1.0/(0.609 1.00.2110.801)0.355i +++=上柱=

0.609/(0.609 1.00.2110.801)0.216i +++=右梁=

0.211/(0.609 1.00.2110.801)0.074i +++=左梁=

顶层: 1.0/(0.609 1.00.211)i ++=下柱=

0.211/(0.609 1.00.211)0.116i ++=左梁=

0.609/(0.609 1.00.211)0.335i ++=右梁=

三.恒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剪力计算,根据简图(6-4)

梁:A M 0∑=21/2.0A B B M M q l Q l

---= /1/2B A B Q M M l ql =--

B M 0∑=21/2.0A B A M M ql Q l -+-=

/1/2A A B Q M M l ql =-+(6-4)

柱:C M 0∑=.0C D D M M Q h ---=

()/D C D Q M M h =-+

D M 0∑=.0C D C M M Q h ---=

()/C C D Q M M h =-+(6-5)

四.恒荷载作用下的边跨框架的轴力计算,包括连梁传来的荷载及柱自重.

7123.24721.1036/2186.556N KN

=+?=67124.17214.7476/238.88393.849N N KN =++?+=

56124.17214.7476/238.88601.142

N N KN =++?+=

45124.17214.7476/238.88808.435

N N KN =++?+=

34124.17214.7476/238.881015.728

N N KN =++?+=

23124.17214.7476/238.881223.021

N N KN =++?+=

12124.17214.7476/238.881382.487

N N KN =++?+=

恒荷载作用下的中跨框架的轴力计算:

7154.31811.484 2.4/2168.099

N KN =+?=

67200.1738.09 2.4/238.88416.88

N N KN =++?+=

56200.1738.09 2.4/238.88665.621

N N KN =++?+=

45200.1738.09 2.4/238.88808.435

N N KN =++?+=

34200.1738.09 2.4/238.881015.728

N N KN =++?+=

23200.1738.09 2.4/238.881223.021

N N KN =++?+=

12200.1738.09 2.4/238.881382.487

N N KN

=++?+=

图6-5 恒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五.弯矩分配及传递

弯矩二次分配法比分层法作了更进一步的简化。在分层法中,用弯矩分配法计算分层单元的杆端弯矩时,任一节点的不平衡弯矩都将影响到节点所在单元中的所有杆件。而弯矩二次分配法假定任一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只影响至与该节点相交的各杆件的远端。因此可将弯矩分配法的循环次数简化到一次分配、一次传递、再一次分配。

所以本框架设计采用弯矩分配法计算框架内力,传递系数为1/2。各节点分配两次即可。

如表6-1所示:

表6-1 恒载作用下的框架弯矩内力二次分配表

上柱下柱右梁左梁上柱下柱左梁左梁右梁右梁下柱上柱下柱上柱

18.78

18.78

18.78

19.13

12.33

15.71

43.79

18.7818.7818.7819.1312.3315.7143.79 6.16 6.72

6.166.72 4.84.84.84.84.54.169.79

1.021.021.021.321.320.66-1.524

2.3541.7842.3541.7842.3541.1840.538.6942.3541.7844.224

3.7948.4453.022

4.6024.6024.6026.7724.6037.22

44.2342.3541.78

42.3541.78

42.3541.18

40.538.69

42.3541.78

44.22

43.2948.44

53.0218.7818.7818.7822.5618.5962.5725.2620.3220.5920.5920.5927.4720.5920.5920.5913.4321.0316.3248.4418.7818.7818.7822.5618.5962.5725.2620.3220.5920.5920.5927.4720.59

20.59

20.59

13.43

21.03

16.3248.4424.6037.2224.6024.6024.6026.7744.23

图6-5 恒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单位(K N.m )

六. 恒载作用下的的框架弯矩图

对于无荷载直接作用的杆件(如柱),将其柱端的弯矩连以直线,即为该杆件的弯矩图;对于有荷载作用的杆件(如梁),则以杆端弯矩的连线为基线。叠加相应简支梁的弯矩图,即为该杆件的弯矩图。

弯矩图如上图6-5所示

1.则梁跨中弯矩为:

22771121.103/6(48.22.53.02.)44.23.82F B C M KN m m KN m KN m KN m =??-?+=中 22771111.484/6(9.79.9.79.) 1.52.82F C D M KN m m KN m KN m KN m =??-?+=-中 22661114.747/6(43.29.44.22.)37.22.82F B C M KN m m KN m KN m KN m =??-?+=中 22661111.484/6(4.16. 4.16.) 1.66.82F C D M KN m m KN m KN m KN m =??-?+=中 22551121.103/6(41.18.42.35.)24.6.82F B C M KN m m KN m KN m KN m =??-?+=中 22551111.484/6(4.8. 4.8.) 1.02.82F C D M KN m m KN m KN m KN m =??-?+=中

5544332224.6/F F F F B C B C B C B C M M M M KN m

====中中中中 554433 1.02/F F F C D C D C D M M M KN m

===中中中 22221111.484/6(4.5. 4.5.) 1.32.82

F C D M KN m m KN m KN m KN m =??-?+=中 22111121.103/6(38.69.40.5.)226.77.82F B C M KN m m KN m KN m KN m =??-?+=中 22111111.484/6(4.5. 4.5.) 1.32.82F C D M KN m m KN m KN m KN m =??-?+=中

七.恒载作用下剪力计算

1.梁端剪力:

7()/1/2(48.4453.02)/61/221.03662.327A A B Q M M L ql KN =-+=-+??= 7()/1/2(48.4453.02)/61/221.03662.853B A B Q M M L ql KN =--=--??=

7A A B `7()/1/213.781B A B Q M M L ql KN =--=-

6()/1/2(43.7953.02)/61/221.03644.169B A B Q M M L ql KN =-+=-+??= 6()/1/2(48.4453.02)/61/221.03644.313B A B Q M M L ql KN =--=--??=- `6()/1/29.708A A B Q M M L ql KN =-+=

`6()/1/29.708B A B Q M M L ql KN =--=-

5()/1/2(41.1842.35)/61/221.03644.046B A B Q M M L ql KN =-+=-+??= 5()/1/2(41.1842.35)/61/221.03644.436B A B Q M M L ql KN =--=--??=- `5()/1/29.708A A B Q M M L ql KN =-+=

`5()/1/29.708B A B Q M M L ql KN =--=-

4()/1/2(41.1842.35)/61/221.03644.046B A B Q M M L ql KN =-+=-+??= 4()/1/2(41.1842.35)/61/221.03644.436B A B Q M M L ql KN =--=--??=-`4()/1/29.708A A B Q M M L ql KN =-+=

`4()/1/29.708B A B Q M M L ql KN =--=-

3()/1/2(41.3542.47)/61/221.03644.054B A B Q M M L ql KN =-+=-+??= 3()/1/2(41.3542.47)/61/221.03644.428B A B Q M M L ql KN =--=--??=- `3()/1/29.708A A B Q M M L ql KN =-+=

`3()/1/29.708B A B Q M M L ql KN =--=-

2()/1/2(38.6940.496)/61/221.03643.94B A B Q M M L ql KN =-+=-+??= 2()/1/2(38.6940.496)/61/221.03644.542B A B Q M M L ql KN =--=--??=-`2()/1/29.708A A B Q M M L ql KN =-+=

`2()/1/29.708B A B Q M M L ql KN =--=-

2.柱端剪力:

7(48.44427.47)/3.621.09Q KN =-+=-

`7(43.2924.35)/3.618.79Q KN =+=

6(16.3220.59)/3.610.25Q KN =-+=-

`6(15.7118.78)/3.69.58Q KN =+=

54(20.5920.59)/3.611.44Q Q KN

==-+=-``54(18.7818.78)/3.610.43Q Q KN ==+=

3(20.5920.32)/3.611.36Q KN =-+=-

`3(12.329 6.16)/3.610.38Q KN =+=

` 2(19.1322.563)/3.611.58

Q KN =+=

1(13.43 6.72)/4.55 4.43

Q KN =-+=-

` 1(12.329 6.16)/4.55 4.06

Q KN

=+=

图6-6 恒载作用下的剪力图

注:

由于该框架结构左右对称,所以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剪力图反对称。

§6.3活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

§6.3.1活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同恒载作用下用弯矩分配法计算框架内力,折减系数为1/2,各节点分配两次即可。

活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如表6-2所示:

§6.3.2.活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一.梁端的固端弯矩可按下面的方法求得;

21/12ab M ql =-(66)-

21/12ba M ql =(67)-

故:1/12 5.6256616.

ab M =-???=- 1/12 5.6256616.875ba M =???=

1/123 2.4 2.4 1.44CD M =-???=-

1/123 2.4 2.4 1.44DC M =???=

`1/12 3.75 2.4 2.4 1.8CD M =-???=-

`1/12 3.75 2.4 2.4 1.8Dc M =-???=

图6-7 恒载作用下的轴力图(单位KN) 代表压力,BC轴与DE轴对称。

3.55

2.138

0.938

0.938

6.47

6.47

6.47

6.47

4.246.45

43.79

6.476.476.474.246.4510.942.552 2.03813.1470.0016.20416.204

15.93

16.244

16.54415.02516.204

15.68416.20415.68415.9314.7316.24415.68416.54416.154

13.328

15.025 6.476.478.076.478.019.096.476.478.076.478.015.118.0057.857.857.859.097.859.6157.7357.08

13.3287.85

7.85 6.4713.3287.087.7359.615

7.857.857.857.857.857.858.0055.116.4715.684

16.20413.32816.15415.68414.7315.68416.20415.68415.6840.5

0.9382.12 2.552

2.126.4711.148.969.379.379.379.329.3211.148.969.379.379.379.329.321.660.391.7621.7621.7620.560.85

图6-8活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表6-2 活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内力二次分配表

右梁右梁左梁左梁下柱上柱左梁右梁下柱上柱上柱

下柱上柱下柱二. 活载作用下的的框架弯矩图

对于无荷载直接作用的杆件(如柱),将其柱端的弯矩连以直线,即为该杆件的弯矩图;对于有荷载作用的杆件(如梁),则以杆端弯矩的连线为基线。叠加相应简支梁的弯矩图,即为该杆件的弯矩图。

弯矩图如上图6-5所示

1.则梁跨中弯矩为:

2277115.625/6(13.328.15.025.)11.14.82F B C M KN m m KN m KN m KN m =??-?+=中 2277113/6(0.5.0.5.) 1.66.82

F C D M KN m m KN m KN m KN m =??-?+=中 2266115.625/6(16.154.16.544.)8.96.82

F B C M KN m m KN m KN m KN m =??-?+=中 2266113/6(2.308. 2.308.)0.39.82F C D M KN m m KN m KN m KN m =??-?+=中

2255115.625/6(15.684.16.204.)9.37.82F B C M KN m m KN m KN m KN m =??-?+=中 2255113.75/6(0.938.0.938.) 1.762.82F C D M KN m m KN m KN m KN m =??-?+=中 554433229.37/F F F F B C B C B C B C M M M M KN m

====中中中中 554433 1.762/F F F C D C D C D M M M KN m

===中中中 2222113.75/6(2.138. 2.138.)0.56.82F C D M KN m m KN m KN m KN m =??-?+=中 2211115.625/6(14.73.14.73.)9.32.82F B C M KN m m KN m KN m KN m =??-?+=中 2211113.75/6(3.55. 3.55.)0.85.82

F C D M KN m m KN m KN m KN m =??-?+=中 三.活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剪力计算

根据简图(6-4)和推导公式计算其活荷载作用下的剪力 如图(6-9)所示:

1.梁端剪力:

7()/1/2(13.32815.025)/61/2 5.625616.592A A B Q M M L ql KN =-+=-+??=7()/1/2(13.32815.025)/61/2 5.625617.158B A B Q M M L ql KN =--=--??=-`7()/1/21/23 2.4 3.6A A B Q M M L ql KN

=-+=??=`7()/1/21/23 2.4 3.6B A B Q M M L ql KN =--=-??=-

6()/1/2(16.15416.544)/61/2 5.625616.81B A B Q M M L ql KN =-+=-+??= 6()/1/2(16.15416.544)/61/2 5.625616.94B A B Q M M L ql KN =--=--??=-

`6()/1/21/2 2.4 3.75 4.5A A B Q M M L ql KN

=-+=??=`6()/1/21/2 2.4 3.75 4.5B A B Q M M L ql KN =--=-??=-

5()/1/2(15.68416.204)/61/2 5.625616.788B A B Q M M L ql KN =-+=-+??=5()/1/2(15.68416.204)/61/2 5.625616.96B A B Q M M L ql KN =--=--??=-`5()/1/21/2 3.75 2.4 4.5A A B Q M M L ql KN

=-+=??=`5()/1/21/2 3.75 2.4 4.5B A B Q M M L ql KN =--=-??=-

4()/1/2(15.68416.204)/61/2 5.625616.788B A B Q M M L ql KN =-+=-+??=4()/1/2(15.68416.204)/61/2 5.625616.96B A B Q M M L ql KN =--=--??=-`4()/1/21/2 3.75 2.4 4.5A A B Q M M L ql KN

=-+=??=`4()/1/21/2 3.75 2.4 4.5B A B Q M M L ql KN =--=-??=-

3()/1/2(15.68416.204)/61/2 5.625616.792B A B Q M M L ql KN =-+=-+??=3()/1/2(15.68416.204)/61/2 5.625616.958B A B Q M M L ql KN =--=--??=-`3()/1/21/2 3.75 2.4 4.5A A B Q M M L ql KN

=-+=??=`3()/1/21/2 3.75 2.4 4.5B A B Q M M L ql KN =--=-??=-

2()/1/2(14.7315.93)/61/2 5.625616.675B A B Q M M L ql KN =-+=-+??= 2()/1/2(14.7315.93)/61/2 5.625617.075B A B Q M M L ql KN =--=--??=- `2()/1/21/2 3.75 2.4 4.5A A B Q M M L ql KN

=-+=??=`2()/1/21/2 3.75 2.4 4.5B A B Q M M L ql KN =--=-??=-

2.柱端剪力:

7(13.328 3.09)/3.6 6.223Q KN =-+=-

`7(10.948.01)/3.6 5.26Q KN =+=

6(7.087.85)/3.6 4.147Q KN =-+=-

`6(6.45 6.47)/3.6 3.589Q KN =+=

54(7.857.85)/3.6 4.361Q Q KN ==-+=-

``54(6.47 6.47)/3.6 3.594Q Q KN ==+=

3(7.858.005)/3.6 4.404Q KN =-+=-

`3(6.47 6.96)/3.6 3.731Q KN =+=

2(7.735 5.11)/3.6 3.568Q KN =-+=-

`2(7.18.07)/3.6 4.214Q KN =+=

1(9.615 2.552)/4.55 2.674Q KN =-+=-

`1(4.24 2.12)/4.55 1.398Q KN =+=

活载作用下的剪力图详见图6-10

三.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1.边跨框架的轴力计算,包括连梁传来的荷载及柱自重

719.688 5.6256/236.563

N KN =+?=

6719.688 5.6256/273.126

N N KN =++?=

5619.688 5.6256/2109.689

N N KN =++?=

4519.688 5.6256/2146.252

N N KN =++?=

3419.688 5.6256/2146.252

N N KN =++?=

2319.688 5.6256/2219.378

N N KN =++?=

1219.688 5.6256/2255.941

N N KN

=++?=

2.活荷载作用下的中跨框架的轴力计算:

739.2723 2.4/242.872

N KN =+?=

6754 3.75 2.4/238.88101.372

N N KN =++?+=

5654 3.75 2.4/238.88159.872

N N KN =++?+=

4554 3.75 2.4/238.88218.372

N N KN =++?+=

3454 3.75 2.4/238.88276.872

N N KN =++?+=

2354 3.75 2.4/238.88335.372

N N KN =++?+=

1254 3.75 2.4/238.88393.872

N N KN =++?+=

800直径圆柱模板计算书

800直径圆柱模板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柱名称KZ2 柱直径D(mm) 800 新浇混凝土柱高度(mm) 3700 柱箍截面类型钢带 二、柱箍布置

立面图 剖面图三、荷载组合

有效压头高度h =G4k/γc =29.87/24=1.245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 Smax =0.9max[1.2G4k+1.4Q3k ,1.35 G4k+1.4×0.7Q3k]=0.9max[1.2×29.87+1.4×2,1.35×29.87+1.4×0.7×2]=38.056kN/m2 Smin =0.9×1.4Q3k =0.9×1.4×2=2.52kN/m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 S ˊmax =G4k =29.87kN/m2 S ˊmin =0 kN/m2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竹胶合板 面板厚度t 1(mm) 18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 ) 37 面板弹性模量E(N/mm 2 ) 10584 梁截面宽度取单位宽度即b =1000mm 。 W =bh2/6=1000×182/6=54000mm3 I =bh3/12=1000×183/12=486000mm4 1、强度验算 验算简图

弯矩图 M max=0.361kN·m σ=M max/W=0.361×106/54000=6.685N/mm2≤[f]=13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验算简图 变形图

柱子承载力计算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三、框架柱承载力计算 (一)正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 柱正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与《混凝土基本原理》中相同(混凝土规范7.3)。如图所示。 即非抗震时: (3-62) (3-63)其中: (3-64)但考虑地震作用后,有两个修正,即: ◆正截面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保证“强柱弱梁”,对柱端弯矩设计值按梁端弯矩来调整。(混凝土规范11.4.2,抗震规范 6.2.2,6.2.3)即: 一、二、三级框架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为: (3-65)一级框架结构及9度各类框架还应满足: (3-66)其中: ——为节点上下柱端截面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组合的 弯矩设计值之和,如图所示; ——为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反时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 矩设计值之和的较大者,一级框架节点左右梁端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应取0; ——为节点左右梁端截面按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采用实配钢筋截面面积和材料标准值,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计算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之和的较大者。 其可按有关公式计算。 ——为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一级取 1.4,二级取 1.2,三级取 1.1。

求得节点上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之和后,一般情况下可按弹性分析所得的节点上下柱端弯矩比进行分配。 对于顶层柱和轴压比小于0.15的柱,可不调整,直接采用内力组合所得的弯矩设计值。 当反弯点不在柱的层高范围内时,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可直接乘以上述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一、二、三级框架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 1.5,1.25,1.15,且底层柱纵筋宜按上下端的不利情况配置。 (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柱剪力设计值(混凝土规范11.4.4,抗震规范 6.2.5) 为了保证“强剪弱弯”,柱的设计剪力应调整。 一、二、三级的框架柱的剪力设计值按下式调整: (3-67)一级框架和9度各类框架还应满足:

模板荷载计算

本方案是以木模板、钢管脚手排架的模板支撑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机械振捣的施工工艺条件下,对施工荷载进行了计算,并应用了统计学原理,获得不同截面梁、板的施工荷载值,不仅减化了计算工作量,并能方便查找应用。 关键词:模板钢管支撑混凝土施工荷载分项系数侧压力荷载组合1施工荷载计算的计算依据 施工荷载的计算方法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本文仅适用于木模板、钢管脚手排架、钢管顶撑、支撑托的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机械振捣的施工工艺,并依据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92,附录中有关“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的取值标准。 2模板支撑系统及其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的计算参数: 模板及其支架的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确定,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钢筋自重标准值可根据设计图纸确定,也可以按下表采用:钢筋混凝土和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和设计值统计表 材料名称单位标准值分项系数设计值备注 平板的模板KM/m2 0.3 1.2 0.36 包括小楞 梁的模板KN/m2 0.5 1.2 0.6 展开面积 普通混凝土KN/m3 24 1.2 28.8 楼板的钢筋KN 1.1 1.2 1.32 每立方米混 凝土的含量 梁的钢筋KN 1.5 1.2 1.8 模板及支架KN/m2 0.75 1.2 0.9 层高≤4m 3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的取值标准: 施工活荷载的取值标准应根据不同的验算对象,对照下表选取,对于大型设备如上料平台、混凝土输送泵、配料机、集料斗等的施工荷载,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并在大型设备的布置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固措施。 施工活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统计表 序号计算构件名 称 荷载类型单位标准值分项系数设计值备注

柱子承载力计算

柱子承载力计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三、框架柱承载力计算 (一)正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 柱正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与《混凝土基本原理》中相同(混凝土规范)。如图所示。 即非抗震时: (3-62) (3-63)其中: (3-64)但考虑地震作用后,有两个修正,即: ◆正截面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保证“强柱弱梁”,对柱端弯矩设计值按梁端弯矩来调整。(混凝土规范11.4.2 一、二、三级框架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为: (3-65)一级框架结构及9度各类框架还应满足: (3-66)其中: ——为节点上下柱端截面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如图所示;

——为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反时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的较大者,一级框架节点左右梁端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应取0; ——为节点左右梁端截面按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采用实配钢筋截面面积和材料标准值,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算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之和的较大者。其可按有关公式计算。 ——为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一级取,二级取,三级取。 求得节点上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之和后,一般情况下可按弹性分析所得的节点上下柱端弯矩比进行分配。 对于顶层柱和轴压比小于的柱,可不调整,直接采用内力组合所得的弯矩设计值。 当反弯点不在柱的层高范围内时,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可直接乘以上述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一、二、三级框架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且底层柱纵筋宜按上下端的不利情况配置。 (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柱剪力设计值(混凝土规范11.4.4 为了保证“强剪弱弯”,柱的设计剪力应调整。 一、二、三级的框架柱的剪力设计值按下式调整: (3-67)一级框架和9度各类框架还应满足: (3-68)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摘要:本文是以木模板、钢管脚手排架的模板支撑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机械振捣的施工工艺条件下,对施工荷载进行了计算,并应用了统计学原理,获得不同截面梁、板的施工荷载值,不仅减化了计算工作量,并能方便查找应用。 关键词:模板钢管支撑混凝土施工荷载分项系数侧压力荷载组合 1施工荷载计算的计算依据 施工荷载的计算方法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本文仅适用于木模板、钢管脚手排架、钢管顶撑、支撑托的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机械振捣的施工工艺,并依据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92,附录中有关“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的取值标准。 2模板支撑系统及其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的计算参数: 模板及其支架的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确定,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钢筋自重标准值可根据设计图纸确定,也可以按下表采用: 钢筋混凝土和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和设计值统计表 3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的取值标准: 施工活荷载的取值标准应根据不同的验算对象,对照下表选取,对于大型设备如上料平台、混凝土输送泵、配料机、集料斗等的施工荷载,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并在大型设备的布置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固措施。 施工活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统计表 4混凝土楼板的施工荷载计算: 现浇混凝土楼面板的施工荷载主要有新浇混凝土、钢筋、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自重,以及

施工活荷载组成,针对验算的具体对象,采用相应的荷载组合方式,现以100mm厚的混凝土楼面板举例,进行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计算,依此类推得到不同厚度楼板的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以便查表应用。 100mm楼板施工阶段恒荷载的计算与统计 楼板施工活荷载的计算与统计 100mm楼板的施工荷载组合计算与统计 不同厚度楼板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统计表

模板计算荷载

1.模板及支架自重 模板及支架的自重,可按图纸或实物计算确定,或参考表3-3:表3-3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 2.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标准值 普通混凝土用24 kN/m3,其他混凝土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 3.钢筋自重标准值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一般梁板结构每立方米混凝土结构的钢筋自重标准值:楼板1.1kN;梁1.5kN。 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计算模板及直接支承模板的小楞时:均布活荷载2.5kN/m2,另以集中荷载2.5kN进行验算,取两者中较大的弯矩值; 计算支承小楞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1.5kN/m2; 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1.0kN/m2。

对大型浇筑设备(上料平台等)、混凝土泵等按实际情况计算。木模板板条宽度小于150mm时,集中荷载可以考虑由相邻两块板共同承受。如混凝土堆积料的高度超过100mm时,则按实际情况计算。 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水平面模板2.0kN/m2;垂直面模板4.0kN/m2(作用范围在有效压头高度之内)。 6.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标准值 影响混凝土侧压力的因素很多,如与混凝土组成有关的骨料种类、配筋数量、水泥用量、外加剂、坍落度等都有影响。此外还有外界影响,如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混凝土的温度、振捣方式、模板情况、构件厚度等。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最大侧压力一般与其成正比。但当其达到一定速度后,再提高浇筑速度,则对最大侧压力的影响就不明显。混凝土的温度影响混凝土的凝结速度,温度低、凝结慢,混凝土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最大侧压力就大;反之,最大侧压力就小。模板情况和构件厚度影响拱作用的发挥,因之对侧压力也有影响。 由于影响混凝土侧压力的因素很多,想用一个计算公式全面加以反映是有一定困难的。国内外研究混凝土侧压力,都是抓住几个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典型试验或现场实测取得数据,再用数学方法分析归纳后提出公式。

柱子承载力计算

柱子承载力计算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三、框架柱承载力计算 (一)正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 柱正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与《混凝土基本原理》中相同(混凝土规范)。如图所示。 即非抗震时: (3-62) (3-63)其中: (3-64)但考虑地震作用后,有两个修正,即: ◆正截面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保证“强柱弱梁”,对柱端弯矩设计值按梁端弯矩来调整。(混凝土规范11.4.2 一、二、三级框架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为: (3-65)一级框架结构及9度各类框架还应满足: (3-66)其中: ——为节点上下柱端截面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如图所示;

——为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反时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的较大者,一级框架节点左右梁端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应取0; ——为节点左右梁端截面按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采用实配钢筋截面面积和材料标准值,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算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之和的较大者。其可按有关公式计算。 ——为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一级取,二级取,三级取。 求得节点上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之和后,一般情况下可按弹性分析所得的节点上下柱端弯矩比进行分配。 对于顶层柱和轴压比小于的柱,可不调整,直接采用内力组合所得的弯矩设计值。 当反弯点不在柱的层高范围内时,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可直接乘以上述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一、二、三级框架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且底层柱纵筋宜按上下端的不利情况配置。 (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柱剪力设计值(混凝土规范11.4.4 为了保证“强剪弱弯”,柱的设计剪力应调整。 一、二、三级的框架柱的剪力设计值按下式调整: (3-67)一级框架和9度各类框架还应满足: (3-68)

柱模板计算书

柱模板计算书 品茗软件大厦工程;工程建设地点:杭州市文二路教工路口;属于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m;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某某房开公司投资建设,某某设计院设计,某某勘察单位地质勘察,某某监理公司监理,某某施工单位组织施工;由章某某担任项目经理,李某某担任技术负责人。 柱模板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柱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木楞或钢楞)组成,第一层为直接支撑模板的竖楞,用以支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第二层为支撑竖楞的柱箍,用以支撑竖楞所受的压力;柱箍之间用对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柱模板支撑体系。 柱模板设计示意图 柱截面宽度B(mm):600.00;柱截面高度H(mm):600.00;柱模板的总计算高度:H = 3.00m; 根据规范,当采用溜槽、串筒或导管时,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 2.00kN/m2;

计算简图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柱截面宽度B方向对拉螺栓数目:1;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数目:3;柱截面高度H方向对拉螺栓数目:1;柱截面高度H方向竖楞数目:3;对拉螺栓直径(mm):M12; 2.柱箍信息 柱箍材料:木楞; 宽度(mm):80.00;高度(mm):100.00; 柱箍的间距(mm):450;柱箍合并根数:1; 3.竖楞信息 竖楞材料:木楞;竖楞合并根数:2; 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4.面板参数

普通模板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

普通模板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 AI计算模板时的荷载标准值 AI.1模板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纸确定。肋形楼板 及无梁楼板模板的自重标准值,可按表AI采用。 表AI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kN/m2 AI.2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对普通混凝土可采用24kN/m3,对其他混凝土可根据实际表观密度确定。 AI.3钢筋自重标准值,应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对一般梁板结构,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自重标准值可采用下列数值: 楼板1.1kN; 梁1.5kN。 AI.4施工人员和设备荷载标准值: AI.4.1计算模板及直接支承模板的小楞时,对均布荷载取2.5kN/m2,另应以集中荷载2.5kN进行验算,比较两者所得的弯矩值,按其中较大者采用;AI.4.2计算直接支承小楞结构构件时,均布荷载取1.5kN/m2; AI.4.3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均布荷载取1.0kN/m2。 注 1对大型浇筑设备如上料平台、混凝土输送泵等按实际情况计算。 2混凝土堆集料高度超过100mm以上者按实际高度计算。 3模板单块宽度小于150mm时,集中荷载可分布在相邻的两块板上。 AI.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对水平面模板可采用2.0kN/m2;对垂直面模板可采用4.0kN/m2(作用范围在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之内)。 AI.6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标准值,一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二式中的较小值。 F=0.22γc t0β1β2v1/2 (A1) F=γc H (A2) 式中:F——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c——混凝土的表观密度(kN/m3);

4.2 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按照箍筋配置方式不同,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柱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配置纵向钢筋和普通箍筋的柱(图4.2.1a),称为普通箍筋 柱;一种是配置纵向钢筋和螺旋筋(图)或 焊接环筋(图4.2.1c)的柱,称为螺旋箍筋柱或 间接箍筋柱。 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工程结构中,几 乎不存在真正的轴心受压构件。通常由于荷 载作用位置偏差、配筋不对称以及施工误差 等原因,总是或多或少存在初始偏心距。但 当这种偏心距很小时,如只承受节点荷载屋 架的受压弦杆和腹杆、以恒荷载为主的等跨 多层框架房屋的内柱等,为计算方便,可近 似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此外,偏心受压构件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承载力验算也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 一、轴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 按照长细比的大小,轴心受压柱可分为短柱和长柱两类。对方形和矩形柱,当≤8时属于短柱,否则为长柱。其中为柱的计算长度,为矩形截面的短边尺寸。 1.轴心受压短柱的破坏特征 配有普通箍筋的矩形截面短柱,在轴向压力N作用下整个截面的应变基本上是均匀分布的。N较小时,构件的压缩变形主要为弹性变形。随着荷载的增大,构件变形迅速增大。与此同时,混凝土塑性变形增加,弹性模量降低,应力增长逐渐变慢,而钢筋应力的增加则越来越快。对配置HPB235、HRB335、HRB400、RRB400级热轧钢筋的构件,钢筋将先达到其屈服强度,此后增加的荷载全部由混凝土来承受。在临近

破坏时,柱子表面出现纵向裂缝,混凝土保护层开始剥落,最后,箍筋之间的纵向钢筋压屈而向外凸出,混凝土被压碎崩裂而破坏(图4.2.2)。破坏时混凝土的应力达到棱柱体抗压强度。当短柱破坏时,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相应的纵向钢筋应力值=E s=2×105×mm2=400N/mm2。因此,当纵向钢筋为高强度钢筋时,构件破坏时纵向钢筋可能达不到屈服强度。设计中对于屈服强度超过400N/mm2的钢筋,其抗压强度设计值只能取400N/mm2。显然,在受压构件内配置高强度的钢筋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是不经济的。 2.轴心受压长柱的破坏特征 对于长细比较大的长柱,由于各种偶然因素造成的初始偏心距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在轴心压力N作用下,由初始偏心距将产生附加弯矩,而这个附加弯矩产生的水平挠度又加大了原来的初始偏心距,这样相互影响的结果,促使了构件截面材料破坏较早到来,导致承截能力的降低。破坏时首先在凹边出现纵向裂缝,接着混凝土被压碎,纵向钢筋被压弯向外凸出,侧向挠度急速发展,最终柱子失去平衡并将凸边混凝土拉裂而破坏(图4.2.3)。试验表明,柱的长细比愈大,其承截力愈低,对于长细比很大的长柱,还有可能发生“失稳破坏”。 由上述试验可知,在同等条件下,即截面相同,配筋相同,材料相同的条件下,长柱承载力低于短柱承载力。在确定轴心受压构件承截力计算公式时,规范采用构件

500×500柱标准规定模板计算书

500×500柱模板计算书 柱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组成,第一层为直接支撑模板的竖楞,用以支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第二层为支撑竖楞的柱箍,用以支撑竖楞所受的压力;柱箍之间用对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柱模板支撑体系。 柱模板设计示意图 柱截面宽度B(mm):500.00;柱截面高度H(mm):500.00;柱模板的总计算高度:H = 3.00m;

计算简图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柱截面宽度B方向对拉螺栓数目:0;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数目:3;柱截面高度H方向对拉螺栓数目:0;柱截面高度H方向竖楞数目:3; 2.柱箍信息 柱箍材料:木方; 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柱箍的间距(mm):450;柱箍合并根数:1; 3.竖楞信息 竖楞材料:木方;竖楞合并根数:1; 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8.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60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 5.木方参数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 E(N/mm2):900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 t(N/mm2):1.50; 二、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γtβ1β2V1/2 F=γH 其中γ--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模板计算高度,取3.00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分别计算得20.036 kN/m2、72.000 kN/m2,取较小值20.036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柱模板支撑计算书

柱模板支撑计算书 一、柱模板基本参数 柱模板的截面宽度 B=600mm , 柱模板的截面高度 H=800mm ,H 方向对拉螺栓1道, 柱模板的计算高度 L = 6000mm , 柱箍间距计算跨度 d = 600mm 。 柱箍采用双钢管48mm ×2.9mm 。 柱模板竖楞截面宽度60mm ,高度50mm 。 B 方向竖楞4根,H 方向竖楞5根。 面板厚度15mm ,剪切强度1.2N/mm 2,抗弯强度12.0N/mm 2,弹性模量9000.0N/mm 2。 木方剪切强度1.4N/mm 2,抗弯强度11.0N/mm 2,弹性模量9000.0N/mm 2。 柱模板支撑计算简图 二、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800

其中 γc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 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3.000h ;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15.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6.000m ; β——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90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8.680kN/m 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0,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0×28.690=25.821kN/m 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0,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0×4.000=3.600kN/m 2。 三、柱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简支梁计算,计算如下 面板计算简图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柱箍间距0.60m 。 荷载计算值 q = 1.2×25.821×0.600+1.40×3.600×0.600=21.615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W=22.500cm 3 I=16.875cm 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 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21.62kN/m A

柱模板计算实例

柱高12.48m,考虑到每小时浇筑高度不超过2m,浇筑高度取的8m。 #1机组汽轮发电机基座上部结构框架柱模板计算书 一、柱模板基本参数(选择900mm*2820mm和1400mm*2420mm两个大断面形式的框架柱进行计算) 1、断面为1400mm*2420mm的柱模板基本参数 柱模板的截面宽度 B=1400mm, 柱模板的截面高度 H=2420mm, 柱模板的计算高度 L = 8000mm, 柱箍间距计算跨度 d = 300mm。 柱箍采用22a号槽钢U口竖向。 柱模板竖楞截面宽度50mm,高度100mm。 B方向竖楞7根,H方向竖楞11根。 2、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000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5.00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5.000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5.000m; 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81.464kN/m2

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81.460kN/m2 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3.000kN/m2。 3、柱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面板计算简图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柱箍间距0.30m。 荷载计算值 q = 1.2×81.460×0.300+1.4×3.000×0.300=30.586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30.00×1.80×1.80/6 = 16.20cm3; I = 30.00×1.80×1.80×1.80/12 = 14.58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24.438+1.4×0.900)×0.237×0.237=0.172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172×1000×1000/16200=10.605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74215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以木模板、钢管脚手排架的模板支撑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机械振捣的施工工艺条件下,对施工荷载进行了计算,并应用了统计学原理,获得不同截面梁、板的施工荷载值,不仅减化了计算工作量,并能方便查找应用。 1施工荷载计算的计算依据 施工荷载的计算方法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本文仅适用于木模板、钢管脚手排架、钢管顶撑、支撑托的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机械振捣的施工工艺,并依据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92,附录中有关“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的取值标准。 2模板支撑系统及其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的计算参数: 模板及其支架的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确定,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钢筋自重标准值可根据设计图纸确定,也可以按下表采用: 钢筋混凝土和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和设计值统计表

3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的取值标准: 施工活荷载的取值标准应根据不同的验算对象,对照下表选取,对于大型设备如上料平台、混凝土输送泵、配料机、集料斗等的施工荷载,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并在大型设备的布置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固措施。 施工活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统计表

4混凝土楼板的施工荷载计算: 现浇混凝土楼面板的施工荷载主要有新浇混凝土、钢筋、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自重,以及施工活荷载组成,针对验算的具体对象,采用相应的荷载组合方式,现以100mm厚的混凝土楼面板举例,进行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计算,依此类推得到不同厚度楼板的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以便查表应用。 100mm楼板施工阶段恒荷载的计算与统计

柱模板计算书

柱模板计算书 柱模板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柱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组成,第一层为直接支撑模板的竖楞,用以支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第二层为支撑竖楞的柱箍,用以支撑竖楞所受的压力;柱箍之间用对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柱模板支撑体系。 柱模板设计示意图 柱截面宽度B(mm):500.00;柱截面高度H(mm):500.00;柱模板的总计算高度:H = 3.00m;

计算简图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柱截面宽度B方向对拉螺栓数目:0;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数目:3; 柱截面高度H方向对拉螺栓数目:0;柱截面高度H方向竖楞数目:3;2.柱箍信息 柱箍材料:木方; 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柱箍的间距(mm):450;柱箍合并根数:1; 3.竖楞信息 竖楞材料:木方;竖楞合并根数:1; 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8.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60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 5.木方参数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900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 t(N/mm2):1.50; 二、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γtβ1β2V1/2 F=γH 其中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模板计算高度,取3.00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分别计算得 20.036 kN/m2、72.000 kN/m2,取较小值20.036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q1=20.036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2= 2 kN/m2。 三、柱模板面板的计算 模板结构构件中的面板属于受弯构件,按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分别取柱截面宽度B方向和H方向面板作为验算对象,进行强度、刚度计算。强度验算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由前述参数信息可知,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间距最大,为l= 220 mm,且竖楞数为3,因此对柱截面宽度B方向面板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两跨连续梁进行计算。

柱子承载力计算

三、框架柱承载力计算 (一)正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 柱正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与《混凝土基本原理》中相同图所示。3规范7.)。如(混凝土即非抗震时: (3-62) (3-63) 其中: (3-64) 但考虑地震作用后,有两个修正,即: 数。调整系抗正截面承载力震◆ ◆保证“强柱弱梁”,对柱端弯矩设计值按梁端弯矩来调整。(混凝土规范11.4.2,抗震规范6.2.2, 6.2.3)即: 一、二、三级框架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为: (3-65) 一级框架结构及9度各类框架还应满足: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66(3-:其中矩的合弯针方向组截面顺时针或反时下——为节点上柱端示如;图所设计值之和,设弯矩组合的时反时或顺针方向——为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值对时,绝弯梁端均为负矩大和的较者,一级框架节点左右计值之;应取0较小的弯矩配实 采用顺时针方向针点左右梁端截面按反时或——为节正算的整系数计调,且考虑承载力抗震积钢筋截面面和材料标准值公关可其按有和的较大者。之力截面抗震受弯承载所对应的弯矩值。式计算1。三级取1.1.取1.4,二级取2,级系弯——为柱端矩增大数,一分弹性可情况下按般之矩柱节得点上下端的弯设计值和后,一求。分比进行配矩端下点的所析得节上柱弯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对于顶层柱和轴压比小于0.15的柱,可不调整,直接采用内力组合所得的弯矩设计值。 当反弯点不在柱的层高范围内时,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可直接乘以上述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一、二、三级框架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5,1.25,1.15,且底层柱纵筋宜按上下端的不利情况配置。 (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柱剪力设计值(混凝土规范11.4.4,抗震规范6.2.5) 为了保证“强剪弱弯”,柱的设计剪力应调整。 一、二、三级的框架柱的剪力设计值按下式调整: (3-67) 一级框架和9度各类框架还应满足: (3-68) 其中: ——柱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且经调整后的框架柱上、下端弯矩设计值,分别按顺时针和反时针进行计算,取其中较大者;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配按实时顺针方向下端截面反时针或——分别为柱上、面正截整系数的虑承载力抗震调标钢筋面积、材料强度准值,且考者。的较大且取两个方向矩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取1.11.2,三级级大系数,一级取1.4,二取——柱剪力增,45.112,7.范公式(混凝土规7.5.算截2、柱斜面受剪承载力计0)1,1.4.111.4.9 面截规范斜此-25%,因5受复加载将使梁的剪承载力降低1%反因。8倍作用时的0.载承受剪载力设计值取静:震时非抗 9)(3-6时:抗震 )-70(3时:心受拉)偏拉柱当中出现力(即:抗震时非 )1(3-7时:震抗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3-72) 其中: 取,M宜取柱上下端考虑地震作比——计算剪跨,可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的较大者,V取与M 对应的剪力设计值。当框。取,可小内弯点在柱高范围时反框结架构中的 架柱的3。大于3时取取1.于0时,1.0,且压为力当力轴对值设剪—取,N

柱模板计算书(0001)

柱模板计算书

柱模板计算书 一、基本参数: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L=9 m 柱截面宽度B=1200 mm 柱截面高度H=1200 mm 面板的厚度h=18 mm 竖楞方木截面宽度b=50 mm 竖楞方木截面高度h=100 mm B方向竖楞间距b1=0.24 m H方向竖楞间距h1=0.24 m 柱箍材料圆形钢管 柱箍圆形钢管直径r=48 mm 柱箍圆形钢管壁厚e=3.5 mm 柱箍间距b=0.4 m 对拉螺栓型号M18 B方向螺栓间距L1=0.48 m H方向螺栓间距L2=0.48 m 二、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γc为混凝土重力密度;24 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t=2.4 小时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v=3 m/h β1 外加剂影响系数β1=1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β2=1.15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H=9 m F1 新浇混混凝土侧压力F1=25.24 kN/m2 F2 倾倒(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 = 4 kN/m2 三、柱模板面板计算 1、B方向柱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按照均布荷载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1)、面板荷载计算 面板荷载计算值q=(1.2×25.24+1.4×4)×0.4=14.36 kN/m (2)、面板抗弯强度计算 面板最大弯矩设计值 其中:l B方向竖楞方木间距l=0.24 m q 面板荷载计算值q=14.36 kN/m 经计算得到:M=-0.10×14.36×0.24^2=-0.08 kN.m 面板强度计算值 其中: W 面板截面抵抗矩W = 21.6 mm3 M 面板最大弯矩设计值M = -0.08 kN.m

柱子承载力计算

柱子承载力计算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三、框架柱承载力计算 (一)正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 柱正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与《混凝土基本原理》中相同(混凝土规范7.3)。如图所示。 即非抗震时: (3-62) (3-63)其中: (3-64)但考虑地震作用后,有两个修正,即: ◆正截面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保证“强柱弱梁”,对柱端弯矩设计值按梁端弯矩来调整。(混凝土规范11.4.2 一、二、三级框架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为: (3-65)一级框架结构及9度各类框架还应满足: (3-66)其中: ——为节点上下柱端截面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如图所示;

——为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反时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的较大者,一级框架节点左右梁端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应取0; ——为节点左右梁端截面按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采用实配钢筋截面面积和材料标准值,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算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之和的较大者。其可按有关公式计算。 ——为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一级取1.4,二级取1.2,三级取1.1。 求得节点上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之和后,一般情况下可按弹性分析所得的节点上下柱端弯矩比进行分配。 对于顶层柱和轴压比小于0.15的柱,可不调整,直接采用内力组合所得的弯矩设计值。 当反弯点不在柱的层高范围内时,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可直接乘以上述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一、二、三级框架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5,1.25,1.15,且底层柱纵筋宜按上下端的不利情况配置。 (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柱剪力设计值(混凝土规范11.4.4 为了保证“强剪弱弯”,柱的设计剪力应调整。 一、二、三级的框架柱的剪力设计值按下式调整: (3-67)一级框架和9度各类框架还应满足: (3-68)

柱模板验算

柱模板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柱截面宽度B(mm):1000.00;柱截面高度H(mm):1000.00;柱模板的总计算高度:H = 3.300m; 2.柱箍信息 柱箍材料:木方; 宽度(mm):45.00;高度(mm):95.00;· 柱箍的间距(mm):450;柱箍合并根数:1; 3.竖楞信息 竖楞材料:木方;竖楞合并根数:1; 宽度(mm):45.00;高度(mm):95.00;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5.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60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 5.木方参数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900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 t(N/mm2):1.50; 二、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γtβ1β2V1/2 F=γH 其中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模板计算高度,取3.30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分别计算得 20.036 kN/m2、79.200 kN/m2,取较小值20.036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q1=20.036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q2= 2 kN/m2。 三、柱模板面板的计算 模板结构构件中的面板属于受弯构件,按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分别取柱截面宽度B方向和H 方向面板作为验算对象,进行强度、刚度计算。强度验算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由前述参数信息可知,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间距最大,为l= 435mm,且竖楞数为 5,因此对柱截面宽度B方向面板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两跨连续梁进行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1.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对柱截面宽度B方向面板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两跨连续梁用下式计算最大跨中弯距: M=0.1ql2 其中, M--面板计算最大弯矩(N·mm); l--计算跨度(竖楞间距): l=435.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20.04×0.45×0.90=9.737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1.4×2.00×0.45×0.90=1.134kN/m; 式中,0.90为按《施工手册》取用的临时结构折减系数。 q = q1 + q2 =9.737+1.134=10.871 kN/m; 面板的最大弯矩:M =0.1 ×10.871×435×435=20.57×104N.mm; 面板最大应力按下式计算:

模板及支架设计计算8974237

模板及支架设计计算书 一、荷载标准值及材料参数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表4.1.1,表4.1.2,表4.3.2,表5.2.2,表A.3.1-3,表A.5.2,续表B ,查得以下荷载取值、荷载组合及材料参数: 1.1荷载标准值 1、恒荷载标准值 (1)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G 1k ):取0.5 kN/m 2; (2)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 2k ):取24kN/m 3; (3)钢筋自重标准值(G 3k ):取1.5 kN/m 3; (4)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标准值(G 4k ), 按式1:2 121022.0V t F c ββγ=; 式2:H F c γ=计算,两者取较小值; 式中:F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 2); γ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 3);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按1.5m/h 的浇筑速度进行计算; t 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采用t 0=200/(T+15),T 为新浇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所以t 0=200/(20+15)=5.7h ;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按照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考虑,取1.2; 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按照塌落度为110~150mm ,取1.15;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均按照最不利原则考虑取构件最大值。 2、活荷载标准值 (1)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 1k ):面板与次楞计算时取2.5kN/m 2,再用集中

荷载2.5kN进行验算,比较两者所得的弯矩值取其大值;主楞取1.5 kN/m2;立杆取1.0 kN/m2。 (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2k):水平面模板取2.0kN/m2,垂直面模板取4.0 kN/m2,且作用范围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之内; (3)混凝土采用泵车输送,梁、墙、柱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Q3k),取4.0kN/m2。 (4)因本工程车站为地下结构,因此不考虑风荷载对模板支架作用。 3、荷载组合 参与计算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效应组合的各项荷载的标准值组合应符合下表规定: 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效应组合的各项荷载标准值组合 注:1、验算挠度应采用荷载标准值,计算承载能力应采用荷载设计值。 2、此表摘自《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表4.3.2 2.1材料参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