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重组战略模式研究——以山西省孝义市为例

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重组战略模式研究——以山西省孝义市为例

不佳.生态环境脆弱,工农业基础薄弱,经济和城

乡发展水平落后.是市域内生态建设区和林牧发

展区。该区域人口密度仅160人/km2,居民点密

度为0.42个/kin2。

市域三大地域空间分异格局是空间结构重组

的基础,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空间

结构也面临着诸多突出问题(图3):

第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空间资源约束问题

突出。孝义市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占全市总面

积的62.5%,台塬区占全市总面积的193%,平

原区占全市总面积的比重不到20%。西部丘陵山

区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大规模的人

口与产业集聚;中部资源型地区由于矿产资源开

发导致采空区增多,地质灾害加剧,造成对土地、

水生态的较大破坏和区域环境的污染,城镇与农

村居民点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东部平川I区域.城

乡建设条件优越.是人口.产业重点集聚区域,但

与基本农田重点保护区域重叠,建设用地矛盾突

出.土地资源要素的限制性相对较大。

第二.城镇人口分布分散。工矿城镇“二元“

化问题突出.其他小城镇“中心地”功能偏弱。孝

义市尽管城镇人口总体规模较大,但是.由于资

源型区域特殊的城镇发展特征,体系规模分布分

散,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偏小,城镇集聚效益难以

得到实现。建制镇数量有7个,但平均人口规模不

足2万人,且多为工矿城镇,城镇与企业的二元化

问题严重.导致城镇用地功能的混乱和城镇内部

明显的空间“二元结构”,而其他小城镇发展滞后,

“中心地”规模过小,功能偏弱.有碍于中心城镇

空间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城乡一体化在更为广阔的

图3孝义市城乡空间布局现状

Fig.3Currentspatiallayoutofurban-rurallandinXiaoyicity层面上的展开。

第三,乡村居民点数量多,平均规模小.布局分散。全市379个行政村,平均人口规模仅782人.人口规模低于1000人的占736%。农村居民点规模小.布局分散.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无法有效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导致乡村居民点普遍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社会服务设施特别是教育文化设施质量低下,严重制约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四,产业布局与城镇发展缺乏必要的优化组合空间,工矿点的布局分散,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同时影响到城镇空间的合理拓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刺激下.孝义市工业用地扩展迅速.但由于缺乏统一有效的规划管理与监督.用地布局分散无序,尤其表现在城镇边缘的开发高度无序.形成城镇边缘”溃疡”。工业布局分散,难以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不仅不利于企业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环境污染的集中治理和土地等资源的集约利用。

第五,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相对突出.尤其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公共设施供给等方面仍存在差距,甚至有继续扩大之势。

3.2空间结构重组思路与重点

针对孝义作为典型的煤矿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市域城乡居民点.产业.生态,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空间重组,以”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导向构建紧凑型空间结构模式。基本思路是:以提高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集约程度,优化经济社会运行的空间环境和人居环境为基本目标,以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空间格局重组和建设活动调控为重点,突出增长极核.强化城乡整合,引导空间集聚.分区分类调控。大力发展市域中心城区,。一体化“改造资源型工矿城镇,提高其他城镇的功能与建设水平;抓好重点工业区建设。促进工业布局的相对集中;加强产业整合,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调整农村聚落的空间布局,推进人口与生产要素向东部平川地区集中;全面实施空间管制,保障区域建设协调有序;落实生态功能分区管理.突出保护生态敏感区域:重视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建设与~体化管理.促进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

遵循“要素集聚.设施整合.城乡互补、空间融合”的布局策略,形成”一心.一带,四区”向心型城乡总体空间结构,为市域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开放.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城乡空间体系(图4)。

一心:即区域发展核心区——孝义市中心城区(含梧桐镇区),是全市城镇投资建设的重点地

^t_.咎1

区.也是区域增长极核.应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提高质量、完善功能并重,促进快速发展。

一带:强化城镇、产业的轴线拓展态势.通过高水平的设施建设和城镇问的高效合作.整合轴线上的重要城镇节点和产业区(包括中心城区.孝义经济开发区.高阳农业科技园区.东许铸造工业区).聚合区域产业集群、高端服务功能和交通枢纽功能,形成辐射晋中南部的区域性服务与创新中心,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四区:即东部核心增长区、中部资源型边际区.西北部生态屏障区.南部边缘区。积极推进东部核心增长区的城乡建设.适度控制中部资源型边际区的城乡建设,严格控制与压缩西北部生态屏障区.南部边缘区的建设活动,引导人口与生产要素向东部核心增长区集聚。

(1)城乡居民点重组——强化中心城镇职能,

结合生态移民.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治理等,推进迁村并点,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集聚.建立区域中心城市一片区重点城镇一一般城(集)镇一中心村一基层村5级城乡中心结构。分区分类调控.西部山区以生态建设和矿区整治为重点,促进人口向东部平川区迁移,东部平川区重点加强城中村改造和中心村建设,提高村庄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率。

(2)产业空间重组——培育经济中心,强化产业基地。重点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实现规模经营。调整工业布局,推进园区建设。按照。三先三后”(先小企业,后其他企业:先重污染企业.后轻污染企业;先因城市景观改造和道路建设要求搬迂的企业,后其他企业)的原则,分区、分期实施企业和用地调整,重点发展孝义经济开发区.东许铸造工业区和高阳农业科技园区3个园区,优化重点城镇服务产业布局。

(3)生态空间重组——突出主体功能,分类分区建设。基于孝义市生态环境自然格局和城乡发展状况,以山脉、水系为骨干,以山.林.田为要素,构建“四区、多廊”的区域生态空间框架,并以此为基础,组合、串联多元自然生态资源和绿色开敞空间。

(4)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空间重组——完善设施配置,加强共建共享。按照分级配置.相对集聚.分区共享的原则,加快区域交通.能源、给排水.环卫、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人居环境水平i整合区域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设施空间布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4结语

当前,大多数煤炭资源型城市正处于转型发图4孝义市城乡空间布局规划

Fig.4SpatialplanofXiaoyicity

展的十字路口,下~步何去何从甚为关键。笔者

认为,通过构建紧凑型的空间发展模式.形成从

宏观到微观各层次均具良好经济.环境效益的合

理化空间结构,将是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

重要突破口。为此,区域空间结构重组要以城乡

居民点重组为主线展开.在空间结构理论的指导

下.通过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构建区域生态框架.

理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网络等措施.建立起符

合区域发展实际和宏观社会经济发展大背景的城

乡空间结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td】.北京:中

国经济出版社,2005.5—6.

2中共山西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努力走出资源

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N】.经济El报,

2007-7-50.

5陈修颖.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基厕l:、动力机

制及其实刀叫】.经济地理。2003,25(4X445-450.

4陈修颖,陆林.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形成基础及

优化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5):526—529.

5赵景海.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进展综述

[J】.城市发展研究,2006(3):86—106.

一懈…旧旧㈨懈

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重组战略模式研究——以山西省孝

义市为例

作者:张玉民, 郑甲苏, ZHANG Yumin, ZHENG Jiasu

作者单位:张玉民,ZHANG Yumin(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室), 郑甲苏,ZHENG Jiasu(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刊名:

城市规划

英文刊名:CITY PLANNING REVIEW

年,卷(期):2010(9)

参考文献(10条)

1.赵景海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进展综述[期刊论文]-城市发展研究 2006(03)

2.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2003

3.陈修颖;陆林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形成基础及优化研究[期刊论文]-经济地理 2004(03)

4.中共山西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努力走出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2007

5.陈修颖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及其实现[期刊论文]-经济地理 2003(04)

6.陈修颖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及其实现 2003(4)

7.中共山西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努力走出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2007

8.陈修颖.陆林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形成基础及优化研究 2004(3)

9.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2003

10.赵景海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进展综述 20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df4991738.html,/Periodical_csgh201009015.aspx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