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内涵与研究前沿方向王兴中

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内涵与研究前沿方向王兴中

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内涵与研究前沿方向王兴中
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内涵与研究前沿方向王兴中

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内涵与研究前沿方向王兴中※

王兴中

(西安外国语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西安,710061)

摘要:根据国外著名学者的观点与权威文献,论述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学科内涵,重点探讨了“新”社会地理学的理念、研究的主体内容与前沿方向。全文从社会-文化转型的角度认定“新”人文地理学是一门探索性的社会科学,它的社会-文化空间性为其他社会科学挖掘其学科内涵拓展了思路,并为它们指引空间延伸的方向与内容。第二,探索性地总结了“新”社会地理学主体研究内容、结构及其目标。即“社会空间结构”的综合理念及其进展。第三,探讨了新社会地理学与其他“新”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交叉研究的前沿方向,及其相关的较为成熟的学科内容及其研究框架。全文揭示学科边沿性越来越模糊的新社会地理学的基础原理是人文地理学其它分支学科分析与探讨问题的理念基础。

关键词:社会地理学社会学城市城市地理学人居环境社区规划

1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内涵

人文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学科意义

1.1.1人文地理学将作为一门探索性的社会科学

(1) 纠正“旧”人文地理学“科学理性主义”的偏颇

自“自然主义”达尔文式地理学的创立并进入“科学领域”以来(Paul Claval,2002),人文地理学仅作为对“社会与与区域事实与数字的编目”知识体系(John Lowe and Eldor Pederson, 1983)。其理论体系是关于对“所看到的东西”解构的学科1,没有深入到对“存在着”的世界可被感知到的知识领域。

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学术界质疑“科学理性主义”人文地理学“减少社会联系并增加空间联系,把自然科学的基本逻辑应用于人文联系将是不可取的”(Horacio Capel,1999),所产生解释社会与区域的偏颇引发了在不同哲学体系基础下方法论的大争论,由“数量革命”到“行为革命”再到“结构主义”的“新人本主义”地理法的创立,辨白了不同哲学基础支撑的地理透视范围与空间线索内容。这一系列的理念逐渐得到学术界的赞同。确定了人文地理学对“可感知到空间”用社会与文化去解构的新领域(Rediscovering geography committee,1977)。即用社会-文化的视角真正地找出“地区差异性”,改造地理的“理性”,使其具有人本特征。同样也可以这样理解: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区域差异性是“后”现代人文地理学要解释的空间、构建的理论基础。因此,有人称其为“后现代人文地理学”(Daivid Harvey,1999)。

(2) 创立了现代地理学的标志之一“社会论”

1Paul Claval (IGU文化地理组组长),关于2001年9月17-19日在西安举行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IGU Study Group on the Cultural Approach in Geography 的第一号通知文告内容。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召开的“人文地理学研究前沿委问题”学术沙龙撰写的主题稿。

近30年来,西方国家地理学对传统的“人本主义”进行了重新纠正,确立的以“人为中心”的“新人本主义”系统观点。在不同哲学体系研究方法论的支撑下(包括GIS技术),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逐渐深入并形成了两大综合性理论体系,一是“集空间与社会的结合”,二是“集环境与空间的结合”(Rediscovering Geography Committee,1997)。由于在特定的区域内,人与社会的作用方式可以探求出地理学涉及到的社会理论的核心部分(Daviad Harvey,1999),所以前者对研究空间差异性的探索,构成了“新”或“后”人文地理学综合体系,美国学术界称对其“发现”标志着“现代地理学社会论”(Geography Social Theory)的形成(Rediscovering Geography Committee,1997)。.英国权威学者同样认为,由于“空间性将物质性与精神性结合了起来”,“空间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和阶层代表了空间和时间”,他们都属于文化观念(Edward W. Saia, 1999)。由“新激进”思想构建的人类-社会空间其内涵了广义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理念

(R.J.Johnston,1997),该内容构建了“新”区域地理学。

(3)引发了社会科学领域的革命(Paul Claval, 2002)

①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文化转型,意味着文化不再是文化地理学的独有基础,社会不再是社会地理学的独有基础,它们更不能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要素组成独立的章节2。社会-文化具有空间的客观普遍存在性,因此,社会与文化构建了现在与未来世界与区域的宏观-微观空间。由于社会是多层的,文化是多元的,这意味着构成世界与区域的人类社会-文化空间随社会发展不是同步与同构的。因此,区域的构成与发展规律要在这种差异中去寻找。用这种全新的视角解释区域现象形成了新人文地理学。

②由于自然主义的人文地理学方法强调过去与现在的宏观因素对区域的制约作用。而新人文地理学用“社会-文化”的趋势可预示未来人类行为的区域规律与差异关联,从而揭示以后世界与区域的人文空间结构与变化规律,使其真正成为具有预测世界的全新观点的“手段”科学。(Rediscovering Geography Committee,1997)(Paul, Claval, 2002)。

③新人文地理学通过社会-文化视角转型的“更新运动”,形成了重新评估区域的分析方式,这种空间分析观念(加上地理信息系统手段)3,使其他社会科学者意识到社会空间解释对其理论总结的重要性(Edward W. Soia, 1999)。引发了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如社会学、经济学与人类学等再也不能忽视空间作用,以及由此引发对其自身理论建树的再审视“革命”(Paul, Claval, 2002)。

由上可以认为,新人文地理学的本质在于对存在空间的再发现。它是一门探索性的社会科学。

1.2 社会地理学的社会-文化转型的内涵

1.2.1 成为地理学“社会论”的核心理念(或内容)

①Paul Claval (IGU文化地理组组长,关于2001年9月17-19日在西安举行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IGU Study Group on the Cultural Approach in Geography 的第一号通知文告内容。

②当然西方学者对GIS也有相反的看法:1)GIS为研究地理提供了一个平台,但是一点也没有介入你所感兴趣的具体的社会-文化空间风格。它对社会-文化进程中的人类世界空间了解无任何关系。2)GIS是对主体空间数据的计算系统。它是一个“计算机地理学”,因使地理学看起来像是一个巨大的GIS(Edward W. Soia, 1999)。

(1)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方面

总结西方国家30多年的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其“社会—文化”转型主要从基本理念、研究方法(论)与研究内容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见图1。其转型的核心理念内涵:“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从地点(或区位)和区域角度,通过调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来协调地理的一致性与差异性。(John Agnew,David N.Livingstone,Alisdair Rogers,1999)。

(2) 构建了明晰的新的研究内容

①研究内容构成

早期社会地理学包括对人口、聚落与城市的研究。虽然学术界对社会地理学研究的对

象与内容尚无统一认识。但是它们均集中在“对空间中社会群体的各种社会现象,以及这些社会现象的产生及其各种空间模式”方面(王兴中,孙峰华,刘继生,1993)。自社会-文化转型以来,广义上的“新”社会地理学理论已经成为地理学社会(理)论的核心。其基础内容是研究由区位或地方构建的“社会空间的结构体系”,重点在“研究区位(或地方)的社会时—空过程”。狭义的新社会地理学重点在具体解剖并构建不同类型区域的社会空间的自我调节结构系统,它们突破了“科学理性主义”地理对微观空间不可知的“本体论”界限,并提升到可认知的认识论高度。(王兴中,2003)(Rediscovering Geography committee, 1997)。

念 中的特征

的转型 精神性的

图1 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内涵

参考:Rediscovering Geography Committee,1997;David Ley,1983; John Agnew,David N.Livingstone,Alisdair

Rogers,1999;王兴中,郑国强,李贵才,1988;David Ley, 1999;王兴中,2000;David Harvey,1999;R.J.约翰斯顿,1999)。

② 研究理念途径构成

新社会地理学对区域(或地方)构建的社会空间结构系统的研究,可由两类理念途径构建其内容:一是注重从社会结构调整人的空间行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空间结构与空间过程”方法及其内容(John Loae and Eldor

Pederson,1983);二是从空间行为调整社会空间结构关系的“社会行为模式与社会空间结构(经历)研究”来创建其内容(王兴中,郑国强,李贵才,1988)。

1.2.2 重组中的社会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文化转型的进程,标志着新的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与学科重组过

程,同样也标志着社会地理学与其它分支学科如何交叉的过程。它有两方面如何重组的涵义:一是对空间探索视角与目的转向会形成以此为契机的学科重组;二是社会—文化视角涵盖整个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面临在内容上的再构。对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与对应景观区域的探讨已不是传统分支学科对客观区域实体内容的研究套路。前者的构成来源于人在区域社会—文化行为活动的创造。社会—文化有助于人们理解其区域行为(与选择行为)及其对应空间构成。社会—文化的客观存在性影响着世界与区域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进程。

由于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内容的再造必然导制向以社会—文化转向为主线的“边缘化”与“综合化”的重组。因此,新的社会地理学派生的内容将会向经济-社会转向,旅游-社会转向、城市-社会转向与乡村-社会转向等。有的西方学者认为“社会地理学的地位显得更加模糊”(Horacio Capel,1999)。例如,从时间地理学(研究方法)出发,该方法“代表了对系统空间研究结合了社会科学和其它学科原理来处理人类(阶层)活动的异常具体化”的“(行为)活动形式、场所与其结构”相互关联为中心的时空并存规律。因此,该方法对人文地理学的综合创新,可形成(“从人道主义角度”的)“社会-工业生态学”,(“以人口系统与活动空间形式替代”的)“社会-技术生态学”(Eduord W.Soja,1999)。

2. 社会地理学研究的主体内容与前沿方向

2.1 社会地理学探讨理念内容及其进展方向

2.1.1 解构社会空间结构系统的(区域)综合理念

90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认为研究方法之别主要表现在研究者综合表达理念手段上(Rediscovering Geography committee,1997),理念手段不同导制研究内容与理论上的差异。当前,对(区域)社会地理学研究有两种趋势的“社会空间结构系统”探讨的理念思路。表现在对区域社会空间结构系统的两种辩识观上。一是由于关心主流社会空间结构,导制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男人、发达地区与中心地”构成的社会空间结构关系上。二是忽视由“女人、不发达区域与边缘区”构成的社会空间结构的关系上。因此,在对区域解构上,常力图用前一种结构模式替代或掩盖后一种结构(模式),漠视社会空间结构的多层与多元性性质。使后一种结构成为前一种结构的复制品4,忽视并无视“社会—文化”对社会区域发展与构成有承续阶段、阶层、等级与不同性别需求的客观存在性。因此,对社会空间结构体系的研究,必须用新现实主义手段、女权主义手段与后现代化手段去综合探讨。对社会空间结构系统的理解与再建必须是一系列社会价值、标准与文化期望值构建,重视对社会空间有准确性与独特性的研究(Johnston,1999)(Rediscovering Geography Committee,1997)。

2.1.2 社会—文化进程影响社会空间结构的动态理念

(1)从“社会—文化进程”来揭示社会空间结构系统的过程演变社会—文化进程可以使自然与社会构成的社会空间结构这一客观存在事实发生动态变化。对这些动态变化分析依赖于对应区位(或地点)社会时—空过程的解剖,以替代传统的区域景观结构构成分析方法。通过对众多区位(或地点)的社会—文化进程分类,找出在全球化浪潮影响下,不同区域多种行为空间模式形成的多元区域文化世界与对应变化中的社会文化空间系统。

(2) 从“社会公正与保护”来构建社会空间结构系统的客观现实

新社会地理学强调人类行为在未来社会空间结构中的作用。不同区位(或区域)的人群受其在社会—文化进程经历中所形成的生活期望值(观)与哲学(思想)价值观的影响,为他们的行为提供了多变的动力源,在价值观的主导下,他们构建了世界或区域不同的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水平。不同区位(或区域)多样的价值观在“社会公正与保护”的理念下才能和谐共处,构成一个等级健全、类型多样、互相依存的社会空间体系结构。(Paul Claval,2002)。因此,必须重视对地点的价值建造研究与地点道德观构建研究,以期解构建造社会空间的“本体”。

2.1.3 社会文化类型现代化与社会空间多元结构模式的理念

有以下四类理念。

其一,从社会意识形态入手,研究对应社会关系(模式),以此探讨对应社会空间组合,进而解剖社会空间的结构。

其二,在社会关系对应的社(会)区(域)与场所组合的基础上,揭示一个国家(的空间)系统(或一个行政区域系统或一个自然地域单元系统)及其发展的空间模式。

4①Paul Claval (IGU文化地理组组长),关于2001年9月17-19日在西安举行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IGU Study Group on the Cultural Approach in Geography 的第一号通知文告内容。

其三,寻找社会—文化现代化(或进步)对不同区域文化类型结构的影响因素,如技术进步、交际沟通方式的转换与全球化跟进等。如何试图使其社会—文化类型现代化的同时,保护其社会空间结构不趋同于一个结构模型。

其四,个性自我的存在类型与和谐的社会空间结构。个性自我包括个人自我、社群自我、民族自我与国家自我等不同类型。技术进步与全球化的影响,使这些自我的存在方式与对应的空间结构也有相应的扩展与消退的经历。在这种变化中导致了多种新的排他行为,引发所属空间的消长,导制空间冲突,使社会空间结构失衡。如何看待并寻找个性自我的方式,引导和谐的社会空间结构的平衡。

2.2 社会地理学探讨前沿方向的端倪

2.2.1 社会地理学的基本原理是其他分支学科分析空间问题的理念基础与出发点

(1)地理学的社会论是社会地理学创新的基础。

对空间与社会集合的研究构建了人文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基本理念。使地理学的空间理论抛弃了物质主义论进入到社会论中(Edward W·Soja,1999)。社会地理学追求的集空间性、物质性与精神(社会性)为一体的社会空间的结构体系,恰好是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分析其研究对象的区域基础。

(2)社会地理学的社会空间结构体系是其他分支学科的分析问题的理念和出发点

社会地理学近30年来社会—文化转型的实践,建立了社会空间结构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该框架不但构成了“新”的区域地理学核心

(R.J.Johnston,1986),而且为其他分支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区域或空间分析的理念出发点(R.J.约翰斯顿,1999)。

2.2.2 社会地理学研究的前沿方向

国外发达国家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就认识到城市问题主要是社会空间方面的。其核心是探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与在此基础上的生活空间结构。以此来准确判识生活空间的质量和类型。新社会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能够展示的前沿方向有两大类型。

(1)城市社会地理学与其研究前沿方向

城市社会地理学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以及形成的新学科方面,上世纪80年代国外学术界已经给与充分的肯定。当前国内城市地理学者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与评价(冯健,周一星,2003)(易铮,阎小培,周春山,2003)(顾朝林,甄峰,张京祥,2001),城市规划学者也给予高度关注并加以延伸性引用(叶南客,2003)(王彦辉,2003)。

①基本框架理论——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原理

新社会地理学探讨社会空间结构及其体系,必须以区域为对象,而城市是区域为主导性的社会空间结构。主要研究趋势有两种,一是城市社会结构与空间过程研究,二是社会行为模式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经历)研究。其涉及的前沿方向见图2(John Lowe,1983)(王兴中.郑国强.李贵才,1988)

(R.J.Johnston,1986)(王兴中2000)(顾朝林2000)。

②核心理论框架——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结构原理

对城市生活空间的研究,城市规划学家较多地开展了“人居环境”为主题的城市生活

图2 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的方向

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朱锡金,1987)。地理界其后也涉入此研究领域(陈志慧,徐培玮,1987)。但是都没有转入对社会与生活空间的微观分析。

对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结构的研究,摆脱了对唯物条件的极度关注,转向人本需求的社会空间“关注”研究。其研究方向集中在“社区体系与场所体系两大方面”,其研究内容与前沿方向见图3(Rediscovering Geography Committee,1999)(Truman Asa Hartshon, 1992)。

(2)营业性(城市)场所(的社会-文化)微区位论

(城市)场所是居民认知社会(生活)空间结构中“存在主义的”地方(或区位或区域)概念。它们形成与存在的体系不断地确定对应人们行为空间及其界线。因此,(城市)场所尤其是营业性场所及其体系是(城市)生活空间质量高低的具体体现。社会地理学对他们的研究已涉及或延伸到经济地理、旅游地理、城市地理学等学科正在形成的综合前沿方向。社会地理学与各分支学科交叉的“微区位论”是新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内容。其理念核心,必须在一定发展阶段的宏观与社会条件下,把握(城市)社会空间系统构成的基础上,从提高(城市)社区空间生活质量入手,探求与营业性场所具有和谐关系的“微观”社会空间区位因素与宏观“感应认知”区位因素的关系规律(见图5)。

图3 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结构研究的内容与前沿方向

2.1.3 社会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方向

(1)社会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基本理论研究方向

见图4。

(2)社会地理学与其它分支学科交叉核心内容研究方向

由于新社会地理学建立了社会空间结构系统,以此为基础,很易延伸到对商业、旅游、游憩、公司等人们多种行为活动场所的空间关系探讨,寻找在区域(城市或乡村或行政区)社会空间环境下,这些场所的布局规律与空间秩序(Truman A.Hartshorn, 1992)。形成对各种行为场所的“微(观)”区位的系统理论框架(见图5)。

例如对大型商业购物中心的微区位研究已深入到内部的空间布局方面,从空间的租赁价格分布来探讨商业零售区位与购物文化环境的空间秩序关系(Kerry D.Vandell,2000)。

图4 社会地理学以及与人文地理学其他学科交叉的基本理论方向

图5 新社会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新分支学科的交叉核心内容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Paul Claval,2002,Geography and Culture Today,《人文地理》vol.17 ,1-3.

[2] John Lowe and Eldor Pederson,1983,Human Geography:An Integrated

Approach,John Wiley and Sons Inc., New York. V(proface),262-269. [3] Rediscovering Geography Committee,1997,Rediscovering Geography-New

Relevance for Science and Society,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D.C.,Preface.21-25, 71-74, 35-39, 113, 161-162, 166.

[4] 王兴中,孙峰华,刘继生,1993,《人文地理学概论》,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306-307.

[5] 王兴中,2003,对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的本体解构,《人文地理》Vol.18. 3期,1-7.

[6] 王兴中,郑国强,李贵才译,1988,,行为地理学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

173-314,37-38,195-210,81-87

[7] R.J.Johnston,1997,Geography and Geographers, Edword Araold Ltd., London.

[8] Edword W. Soja,1999,Reassertions:Towards a Specialized Ontology.

Human Geography:An Essential Anthology. Edited by John Agnew,

Blackwell Publishers.Inc.Oxford.. 623-635

[9] David Ley,1999,Geography without Human Agency:a Humanistic Critique.

Human Geography:An Essential Anthology. Edited by John Agnew,

Blackwell Publishers.Inc. Oxford. 192-210

[10] R.J.Johnston 1986,Philosophy and Human Geography: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Edword Arnold. London, 97-135, 114-115

[11] R.J. 约翰斯顿著,唐晓峰,李平,叶冰,包森铭,等译,1999,《地理学

和地理学家》商印出馆,341-345

[12] Truman Asa.Hartshorn,1992, Interpreting the City: An Urban Geography, John

Wiley and Sons, Inc.,Canada. 361-393. 322-359, 200-217

[13] 顾朝林,2002, 《城市社会学》东南大学出版社

[14] 王兴中,2000,《中国城市社会之间结构研究》,科学出版社,93-201

[15] David Harvey, 1999, On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Condition of Change, Human

Geography An Essential Anthology, Edited by Agnew,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Oxford. 95-107

[16] David Ley,1989, A Social Geography of the City , Harper and Row, New York,

327-328,132-164

[17 冯健,周一星,2003,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球科学

进展Vol. 22(3). 308-314

[18] 易峥,阎小培,周春山,2003,中国城市社会之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

望,城市规划汇刊第143期,21-24

[19 ]顾朝林,甄峰,张京祥,2001,《聚集与扩散—城市之间结构新论》,东

南大学出版社,17-32,81-101

[20] 柴彦威,2000,《城市之间》,科学出版社

[21] 叶南客,2003,《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中外城市社区比较新论》,东

南大学出版社,241-292

[22] 王彦辉,2003《走向新社区——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东

南大学出版社,80-116

[23] 朱锡玉,1980,居住环境的构成与质量评价,城市规划,[4]

[24] 陈青慧,徐培玮,1987,城市生活居住环境质量,城市规划,[5],52-58

[25] Horacio Capel,1999,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Geography and Strategies of

Change, Human Geography An Essential Anthology, Edited by Agnew,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Oxford.66-94

[26] John Agnew,David N.Livingstone and Alisdair Roders,1999 ,Region,Place and

Locality, Human Geography An Essential Anthology, Edited by Agnew,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Oxford. 365-367

现代地理学的热点问题、前沿领域、发展趋势

?一、当代地理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1.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 2.陆地表层过程和格局的综合研究 3.自然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4.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和调控研究 5.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和“数字地球”研究 ?1.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 全球变化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学术界为迎接人类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而设计和实施的研究计划,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超级科学计划。研究学科涵盖大气、海洋、地理、地质、地球物理、环境、生物、生态、能源、人口、经济等诸多学科,研究人员涉及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的科学家以及政府和企业界的管理人员,研究方法强调学科的交叉和理论的集成,并将地球系统科学作为其研究的新方法。全球变化研究目前由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 SITAS)等4个正在执行的研究计划组成,每个计划包含有一系列核心计划和交叉计划。为保障各项计划的顺利进行,相应地设计了一系列数据观测与采集系统作为技术支撑,主要有:地球观测系统(EOS)、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OS)、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全球环境调查系统(GOES)等。 全球变化研究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和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的推动下,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涉及古地理环境演变、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减轻自然灾害、典型区域环境定位研究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的对策等众多领域。我国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

传播学专业 各方向介绍

传播学专业(050302) 1.理论传播与传播史方向 在经济、社会日益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传播学已经成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本研究方向在传播学学术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该学术体系的基础理论。 本研究方向的特点是在从传播历史发展入手研究传播活动的普遍规律的基础上,侧重于研究代表传播发展方向的,以广播电视、互联网为主体的传播活动及其规律。传播学所具有的跨学科特征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综合与多元。宏观上,本方向研究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把握传播活动的过程、机理和效果等的基本规律,从新的学术角度,用新的研究方法探讨、开拓传统学术领域;微观上,本研究方向结合我国传播业,尤其是广播电视业、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实践,研究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传播的手段、受众、改革等重大问题。 本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各级各类传播媒体、政府相关机构、企事业宣传或公关部门等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学生理论、科研及教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学生将形成宽厚的人文及社会科学基础,全面掌握传播学原理、理论框架和实践技能,具备对传播现象、媒介实践的批判及反思能力,成为具有现代传播理论素养、适应当前信息传播业以及媒介研究、教育领域实际需要的专业化的应用人才。 本方向的专业复合性要求具有相对宽泛的知识基础,为学生开设了传播全球化研究、基础统计学、传播学理论研究文化与传播研究、传播研究方法等重要的传播学基础课程,同时也为学生世界政治与中国外交、文化外交研究、新媒体传播形态与传播规律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等选修课程。这些课程不但加强了传播理论课程的比重,也更加有效提高了课程之间的延续性和连贯性。 2.应用传播学方向 本研究方向为应用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宏观层面的媒介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制的研究、媒介发展战略研究,中微观层面的媒介策划、媒介品牌、媒介营销等研究。本方向研究依托传媒大学的综合学科交叉平台,如与传媒经济研究、受众研究、媒介市场调查研究、广告学研究等的有机结合,依托长期以来形成的与各种强势媒介的有效关联,使媒介经营管理研究具有学科延展性、专业贴近性和内容实用性的优势。

地理学研究动向与前沿领域

地理学研究动向与前沿领域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 系及其时空规律地科学.它所面对地是复杂地地球表层巨大系统 ,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所构成地统一整体 ,是由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地复杂体系.因此 ,地理学是一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具有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地科学 ,向来以综合性和区域性为特色 ,在当前地大学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地地球系统科学 ,跨越一系列自 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将全球尺度和区域尺度研究相融合.地理学传统地地球整体观被赋予全新地内涵 ,地理学虽然包括了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地内容 ,但要实现跨学科地综合集成却面临着新地挑战.各国地理学家都在不断追求 ,以期使地理学地研究水平逐步提高 ,为建立现代地理学而努力.从近期地发展看 ,现代地理学有如下一些明显地动态和趋势. 一、相邻学科地交叉、渗透与融合 现代科学发展地基本特点之一 ,是从单一运动形态地研究走向 多运动形态及其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地综合研究.相邻学科之间地横向交叉、渗透和融合成为明显地趋势 ,跨学科、多层次地综合研究势不可挡.地球地整体观念和圈层相互作用地研究 ,极大地推动了地球系统科学地发展.地球表层是地理学地传统研究对象 ,以地球表层为研究客体地基础学科主要有地理学和生态学 ,应用领域则有环境科学与资源科学 ,大型项目计划和任务如国际生物圈计划、人与生物圈计划、国土开发整治等.这些必然促进相邻学科之间地汇合、交叉和渗透 ,淡化传统地学科界线.学科地汇合、理论和方法地移植 ,提高了地理学地水平并不断开拓新地研究领域 ,形成新地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 二、加强地理学内部地综合研究

最新颖的生命科学科技前沿

课程名称:最新科技前沿院系:会计学院会计系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最新颖的生命科学科技前沿 摘要: 每一次人类的进步,必须以科技的进步为前提。生命科学发展至今,人类功课了无数难题。从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第一次提出,到1986年生物学家对进行人类基因组的全序列分析设想的提出,再到200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序工作的完成,科技的一步步进步,推动着生命科学的一步步进步。生命科学的一步步进步也在随时随地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关键词: 生命科学成果前沿趋势 前言: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在广袤的自然界中,处处都有生命的踪迹,参天蔽日的大树、匍匐丛生的小草,飞禽走兽、游鱼爬虫,体积以吨计的鲸鱼、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和病毒,生命个体无一不在一定的时空中呈现出盎然生机…… 那么,生物是怎样以一种自然而又科学的方式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呢?它们的存在又为我们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提供了哪些必要的条件呢?我们能从大自然中得到什么珍贵的信息呢?近年来,生命科学有了哪些进展呢?了解生命科学又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哪些便利

呢?…… 种种疑团,无一不需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来了解生命科学,以先进的技术走到科技的最前沿…… 正文: 现代科学技术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命科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的越来越紧密,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什么是生命科学 首先,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一词在字典中的定义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可见,生命科学是基于对生命的研究而形成的一门学科。他用于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 生命科学是系统地阐述与生命特性有关的重大课题的科学.支配着无生命世界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同样也适用于生命世界,无须赋予生活物质一种神秘的活力。对于生命科学的深入了解,无疑也能促进物理、化学等人类其它知识领域的发展。比如生命科学中一个世纪性的

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从国际地理学发展来看,地理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包括:地理学综合研究,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融合;地表过程多圈层耦合与交叉研究;气候变化的环境效应及其适应对策;气候变化、文化差异与区域冲突;自然与人类因素对陆表过程作用的综合研究;自然灾害形成过程与风险分析;城市化与气候变化研究;生态系统演化及其服务功能;全球辐射平衡、碳循环与水循环的遥感综合观测与模拟;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的整合;复杂地表信息时空尺度效应研究;大数据、地理信息科学和全球决策;地理学与环境、健康问题;实验地理与技术手段现代化;未来地球研究;全球环境变化及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文因素。 另外,在美国《科学》杂志2014 年7 月发布的125 个国际科学前沿问题中,地球到底能负担多少人口?温室效应会使地球温度达到多高?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的反应如何?为什么一些国家向前发展而有些国家停滞不前等问题,也都是需要地理学及相关学科共同研究解决的问题。 从中国地理学发展来看,除关注国际地理前沿问题外,还要特别重视对面向未来的中国地理教育,中国地理学的回归与定位,中国城市化以及区域城镇化发展模式,现代地理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的融合等问题的研究。同时,陆表过程主要作用因子的量化研究,地表覆被/ 土地利用变化及人地关系研究,干旱半干旱区和冰冻圈研究,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与适应性研究,西南山地灾害及其风险管理,国土空间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与区域均衡发展,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群发展,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城市建设,信息化与地理学等问题,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理学热点问题。 与此同时,地理学作为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作为从事国情研究的主要学科,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的要求,应抓住时机,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组织科研力量,推进“智库”建设,加强科技战略咨询研究,发挥科技思想库作用,服务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这也是新时期我国地理科学事业发展的核心工作。

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陈力丹

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 陈力丹 (2005-11-29 15:52:24.0) 内容提要:本文从传播学方法论角度,将传播学研究划分为三个学派,分别对它们的形成背景和研究特点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三个方法论学派的任何一个,都难以充分阐释如此丰富和复杂的传播现象,需要在方法论上相互补充,因为组合的整体力量大于分散力量之和。 关键词: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技术控制论学派结构主义符号-权力学派 我们历来把传播学划分为两大派:经验主义学派和批判学派。近来读了陈卫星和胡翼青的书《传播的观念》、《传播学:学科危机与范式革命》,很受启发。我赞同他们将传播学划分为三个学派,虽然表述方面存在差异,但是总的看法相同。陈卫星划分为经验-功能、控制论、结构主义方法论三个学派;胡翼青划分为经验主义、技术主义、批判主义三种研究范式。 这样的划分对于深刻理解传播学很有必要。过去把技术主义控制论方向的传播研究大多归到经验主义学派,也有的被归到批判学派。其实,它与这两个学派的思路很不相同。在新媒介技术急遽发展的当前,这种独特的研究视角到了应当独立看待的时候了。 斟酌用词,“批判学派”之说,难以显示出所指学派的方法论特征,概括得过于笼统;“结构主义方法论”,体现不出该学派的另一个共同特征,即追究表象背后的权力因素。“经验主义”亦没有完整地表现出这个学派的方法论特征。技术主义的理论来源可以追溯到“三论”,特别是控制论。出于以上的考虑,我使用“经验-功能”、“技术控制论”、“结构主义符号-权力”这样的表述,从方法论角度将传播学研究划分三个学派,与陈、胡的划分依据差不多,有些地方略有不同。 传播学产生的社会条件和理论条件 为说明学派的划分,需要讨论传播学得以产生的社会条件和理论条件。自从人类文明以来,信息的传播并没有被当作一种专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任何学科的发轫都源于社会关注,而任何社会关注来源于重大的社会变迁。 传播得以成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只能追溯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从照相术、电报、电话、电影的发明和普及,到20世纪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传播科技的急遽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对世界的感知。人的关系相当程度上变成了如何使用新传媒的问题。 与此相联系的另一个情景几乎同时浮出水面,即工业国家城市人口的急遽增长。这类人口的增加,意味着读和写的传播成为必需,因为生活在城市的人比生活在乡村的人有更多和更复杂的信息需求,他们要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信息,以满足工作、生活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工业化激起的传播科技的急遽发展,以及迅速的城市化,促使人们必须关注传播。因为一系列新的问题呈现在人们面前: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形态、内容、方式等等,均已明显地影响到社会结构、社会心理、社会经济形态和创新模式的发展与变化。 如果从古代学者那里找寻关于传播现象的论述,总会有一些。但是作为现代传播学的较为直接的学科思想先驱者,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的三位代表人物,即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库利(Charles Cooley,1864-1929)、帕克(Robert Park,1864-1944),以及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er,1857-1913)。还有一位优秀的记者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889-1974),也在20世纪初为后来的传播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 杜威是库利、帕克的老师,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只有通过有机系统内循环的信息分享,社会生活才有可能。科学最终要汇集到能够产生相互理解、允许产生合作行为的传播当中。他把大众传媒看作是社会变迁的工具。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把人通过别人认识自己视为人的社会化过程,而传播是这个过程的惟一关键要素。新的传媒修改了传统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反应,改变了个人的日常生活概念。他于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是第一本关于社会传播的专著。他和另一位著名的人类学家米德(George Mead)共同创立了关于社会信息交换的“象征互动论”。 帕克是最早研究报纸的理论家,他在20多年中通过报纸持续考察不同种族背景的社会群体在美国社会的同化、移民整合问题。他认为传播是人类社会关系的本质所在,它创造着和维持着社会。他提出了传媒与舆论如何相互影响、人际网络如何与传媒连接、媒体如何促进社会变迁等后来传播学的前沿问题。

管理学前沿与研究方法论

管理学前沿与研究方法论 郑州大学商学院王伟副教授 领导变革 管理理论正在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这场革命要求管理者们必须超越传统的管理学理论、观点和方法的束缚。传统的管理学理论所关注的是如何控制并束缚员工,如何实施企业制定的管理规章制度,如何通过不同的管理层来引导员工,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现在看来,这种观点必须变革了。新的管理理论要求我们要有新的思维,新的管理方法,使员工发自内心地热爱企业,为企业的兴衰而努力工作。领导在新的管理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管理关注的不再是如何控制员工,而是如何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使员工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并与管理者共同分享信息和决策的权力。团队精神、合作和学习,成为管理者和员工携手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的主要途径和指导性原则。管理者们的任务是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发展,而不再是控制员工的行为。唯有如此,管理者们才能有效地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并实现组织目标。 新旧管理理论在今日的企业管理中并行不悖地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管理理论的一个框架 第一部分:管理的基础 第一章:管理者与组织 管理,从根本上讲,意味着用智慧代替鲁莽,用知识代替习惯与传统,用合作代替强制。 ——彼得·德鲁克 一、管理和管理的职能 管理:管理就是通过对人和资源的配置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优秀的管理者做事是既有效率又有效果的。有效果就是实现组织的目标,有效率就是通过最小的资源投入实现目标,也就是最优化利用金钱、时间、材料和人。一些管理者两个标准都达不到,有些为获得其中一个而牺牲另一个。最好的管理者是保持对效率和效果的关注。 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三、为什么要学习管理 “我为什么要学管理,我要成为会计师。” “我为什么要学管理,那全是常识。” “我为什么要学习管理,经验是最好的老师。” 四、管理的层次 高层管理者:是一个组织的高级执行者并负责全面的管理。 中层管理者:位于组织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之间。有时也被叫做战术管理者, 负责将战略管理者制定的总目标转化为更为具体的目标和活动。 基层管理者:或称运作管理者,是监督组织运作的低层管理者。他们通常的头衔是 工长或销售经理,直接涉及组织内非管理性的员工,实施中层管理者制定的计划。

生物科学前沿简介

第八讲生物科学前沿简介 一、20世纪生物科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记者:匡先生,在展望生物学绚丽的发展前景之前,您能否简要的回顾20世纪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引人注目的成就呢? 匡廷云院士:由于19世纪以来,物理学、化学、地学以及技术科学的理论成就和技术进步,为生物学家认识生物发展规律提供了许多新的手段、方法。所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生命科学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20世纪在生命科学领域有两次革命性的突破。第一次是孟德尔遗传学的再认识和摩尔根的基因论。孟德尔开创了经典遗传学,揭示了生物遗传现象。摩尔根主要用实验手段证明了基因是有序排列在染色体上的。 到了20世纪中叶,迎来第二次突破性进展,即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沃森是生物学家,当时刚刚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研究噬菌体,后来到了英国。而克里克是个物理学家,当时在剑桥读Ph.D,用X射线衍射研究蛋白质晶体结构。沃森的贡献是在于确定DNA 两对特异性碱基的配对。克里克的贡献在于他极力主张建立物理模型,从分子、原子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就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变量和稳定条件。特别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大大减少了变量数目。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完美的结合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这是第二个突破性的里程碑。 图2 玉米籽粒的孟德尔遗传 图3 DNA 双螺旋

DNA双螺旋结构的建立开辟了生物学的新纪元。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因此生物技术的发展对科技的发展对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的推动力是巨大的。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信息科学的发展人类才有可能识破自身的基因。在20世纪末大规模的开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破译人类的基因全序列。这个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20世纪人类三大科学计划。可以说20世纪生物学是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21世纪生命科学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地理学研究动向与前沿领域

地理学研究动向与前沿领域

地理学研究动向与前沿领域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它所面对的是复杂的地球表层巨大系统 ,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所构成的统一整体 ,是由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体系。因此 ,地理学是一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具有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科学 ,向来以综合性和区域性为特色 ,在当前的大学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的地球系统科学 ,跨越一系列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将全球尺度和区域尺度研究相融合。地理学传统的地球整体观被赋予全新的内涵 ,地理学虽然包括了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内容 ,但要实现跨学科的综合集成却面临着新的挑战。各国地理学家都在不断追求 ,以期使地理学的研究水平逐步提高 ,为建立现代地理学而努力。从近期的发展看 ,现代地理学有如下一些明显的动态和趋势。 一、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现代科学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 ,是从单一运动形态的研究走向多运动形态及其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综合研究。相邻学科之间的横向交叉、渗透和融合成为明显的趋势 ,跨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势不可挡。地球的整体观念和圈层相互作用的研究 ,极大地推动了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地球表层是地理学的传统研究对象 ,以地球表层为研究客体的基础学科主要有地理学和生态学 ,应用领域则有环境科学与资源科学 ,大型项目计划和任务如国际生物圈计划、人与生物圈计划、国土开发整治等。这些必然促进相邻学科之间的汇合、交叉和渗透 ,淡化传统的学科界线。学科的汇合、理论和方法的移植 ,提高了地理学的水平并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形成新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

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之我感

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之我感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分子生物学完成了两大重点突破:确定了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基础物质;确定了生物遗传的物质是DNA。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一发现犹如黎明中亮起的第一道曙光,照亮了隐藏在黑暗中的条条大路,为之后的一系列发现照明了方向,由此步入了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阶段。而后DNA半保留复制模型的确立,DNA作为模板转录RNA,RNA作为模板利用氨基酸合成蛋白质,RNA作为模板转录DNA。这些成果的发现共同建立了以中心法则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体系。 中心法则建立的这一过程大约花了近20年,是几代科学家辛苦专研的共同成果,个人觉得这个发展过程还是很飞速的。看分子生物学发展史,我觉得也是在看诺贝尔化学、生理和医学奖收获史。就以中心法则建立的这一过程来说,每走一小步都是一个突破,都极其重要,往往也标志着下一个突破的到来。没有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发现,没有RNA聚合酶的发现,就不会有转录的发现,再就不会有翻译等等的发现。这每一小步成果也都建立在科学家大胆创新的思维,合理的实验设计,共同合作和坚持不懈的反复实验基础之上。同时,在获得这一系列成果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也创造了更多的实验方法与新技术。这些新方法新技术往往推动一个学科的快速发展,甚至带来一个新的交叉学科。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分子结构生物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分子发育生物学…… 20世纪70年代后,以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作为新的里程碑,标志人类从认识生命本质到迈出改造生命的步伐。在D.Baltimore、R.Dulbecco和H.M.Temin 发现肿瘤病毒与细胞遗传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W.Arber、D.Nathans、H.O.mith发现限制性内切酶并荣获1978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后,基因工程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这得益于许多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的不断涌现。M.R.Capecchi、O.Smithies和M.J.Evans凭借“基因打靶技术”共同分享了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基因打靶”技术利用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可与外源性DNA 同源序列发生同源重组的性质,可以定向改造生物某一基因。借助这一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技术,人们得以按照预先设计的方式对生物遗传信息进行精细改造。可以瞄准某一特定基因,使其失去活性,进而研究该特定基因的功能。尽管“基因打靶”技术刚刚诞生20余年,全世界的科学家已经利用该技术先后对小鼠的上万个基因进行了精确研究。根据导致人类疾病的各种基因缺陷,科学家培育了超过500种存在不同基因变异的小鼠,这些变异小鼠对应的人类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糖尿病和癌症等。评委会认为,是因为其“开创了全新的研究领域”,为人类攻克某些疾病提供了药物试验的动物模型。我对这一技术印象深刻,不仅惊叹于它的革新,更惊叹于其实际应用功能。它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或将攻克很多人类疾病,给医学进步带来很大利益。所以说,一个学科的发展往往能推动另一学科的发展,学科之间是有界限的,往往也是无界限的。除了基因打靶,更多的技术已经被发现或将要被发现。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在影响着人类生活,给人带来更多福祉。这也教诲我们在科研工作中要有发现的眼睛,创新的思维。 学习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发现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范围发展最迅速

自然地理学课程论文

目录 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 2、自然地理学研究内容 (2) 3、自然地理学研究基础理论 (3) 3.1 地域分异规律与区域系统研究 (3) 3.2 地表自然过程的综合研究 (4) 4、地理学发展历史沿革 (4) 5、前沿领域与重点 (5) 5.1 陆地表层过程与格局的综合研究 (6) 5.2 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 (7) 5.3 自然资源保障与生态环境建设 (8) 5.4 地球信息科学和“数字地球”战略研究 (9) 6、自然地理学未来发展趋势 (10)

浅析自然地理学 摘要:结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析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简易梳理了自然地理学研究基础方法,对地理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作出了些许探索,讨论了自然地理学前沿领域与重点,在此基础上对自然地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基础理论历史沿革发展趋势 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任何科学能不能成为一门有别于其他科学的独立科学,以及和其他科学的关系如何取决于它是否有独特的研究对象,以及它所研究的对象和其他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之间所固有的客观存在着的相互关系,而不取决于它所运用的方法。自然地理学是否有它独特的研究对象呢?我们对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有怎样看法呢?这却是常常引起事流的。 2、自然地理学研究内容 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出发,自然地理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及其区域分异规律;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成因与变化规律;人类赖以生存的地

球表层自然环境系统的运行机制(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传输);人类与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 自然地理学就是用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审视与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对地表自然环境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 3、自然地理学研究基础理论 科学发展水平的高度取决于科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和探索工作的 强化程度,基础理论的研究是地理学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从当前的态势看,地理学基础理论的薄弱已成为国内外地理学家的共识,但争论却持续不断。近半个世纪以来,地理学理论争论此起彼伏,例外论之争、计量革命、理论革命等,几乎同时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而持续至今,近来又兴起了地理学第一定律之争。 3.1 地域分异规律与区域系统研究 在洪堡的比较地理学和道库恰也夫的自然地带学说的基础上,地理地带性学说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地理地带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在全球各大陆及不同区域得到检验和应用,建立了区域系统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各种自然区划成为人类认识、利用和保护自然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1959 年完成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揭示

现代生命科学前沿专期末考试题

现代生命科学前沿专期末考试题 考试时间 1月13日14:00~16:00,地点:学院一、二教(如果坐不下再开微格教室),形式:闭卷,拉单桌,不允许携带任何资料。 1.论述当代生命科学五个方面的最新进展(30分) a 神经生物学研究进展: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发现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细胞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发现在实验动物经过某些特定位置时,位于海马附近内嗅皮质的另一些神经细胞被激活,这些脑区构成一个六边形网络,每个网格细胞在特定的空间图式中起作用.这些网格细胞共同构成一个坐标系,便于实验动物在三维空间的活动.这些研究解决了哲学家和科学家几个世纪来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即大脑如何对我们周围空间产生地图,以及如何通过这个系统在复杂的环境中导航的. b.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2006年,日本山中伸弥研究小组通过将逆转录病毒介导的Oct4, Sox2, Klf4及c-Myc四个基因转入鼠成纤维母细胞,将成体细胞重编程为具有多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并将该类干细胞命名为iPS细胞.2007年, 美国Thomson 实验室,俞君英博士报道了Oct4, Sox2,Nanog及Lin28 四个基因的转染可将人成纤维母细胞重编程为iPS细胞。2008年4 月, Hanna等将镰刀型红细胞贫血模型小鼠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诱导为iPS细胞, 改善了小鼠的贫血症状。2008年9月, 美国哈佛大学采用iPS技术, 将人类胰腺细胞逆向分化为能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 成功治愈了糖尿病小鼠。利用这些方法,可以避开伦理学的限制获得具有多能性的细胞,这为发育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的应用. c.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以半乳凝素-3为例,研究表明癌症患者血液中半乳凝素-3水平大幅升高.半乳凝素-3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粘附、侵袭、克隆存活以及肿瘤血管生成等过程.而一些半乳凝素-3抑制剂如乳糖基胺,乳糖基亮氨酸,酸碱修饰的柠檬

传播学题目分析

传播学作业 姓名:陈显丽 学号:134502010145 1、如何理解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答:人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生活在自然存在和经过先辈改造了的环境中,这是一种能够清晰感觉到的现实环境。现 在,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大众传媒的时代。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信息传播活动不仅普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 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得以在感受外部世界方面自我扩张。在 不知不觉中,人们总是习惯于接受和理解来自全球四海的各种 媒介信息,生存于大大超出自身可以亲身感受的现实环境的另 一种环境中。这种环境不是实实在在能够感觉到的事件或人、 物、直接听到的观点本身,而是关于它们的复制符号或摹写。 它是与现实环境并存的拷贝世界或象征世界。’但是,由于现代 传媒及时迅速、无所不传、图文并茂的信息展现方式,使得依 赖传媒往往可以满足我们了解更多信息的需求。人们便心甘情 愿地将传媒所营造的信息环境作为自己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和自身行为的重要参照体系。?信息环境的环境化?便成为信息 时代的一种特有社会现象。 最早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的代表性人物是李普曼,其后一些学者也对此进行了更广范围的阐释和论述。李普

曼还指出:?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到一个共同的因素,就是在人与他的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在社会生活层面上,人对环境的调适是通过‘虚拟’这一媒介进行的。?李普曼不但指出了现代社会信息环境替代客观环境的现实,而且指出这种替代的结果除了影响人的认知行为外,也会影响现实环境,使现实环境无形中涂抹上信息化的色彩。 日本的传播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并明确指出:人们依赖信息环境但却无从辨认其真伪,因此信息环境在指导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可能误导甚至欺骗人类。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广泛接触大众媒介,其所建构的信息环境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外在环境的主要渠道;现代媒介除了为人们提供信息外,还可以代替现实环境帮助人们的日常事务,使得媒介?地球村?的现实功能更强。信息环境越来越具有环境化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媒介话语和媒介技术很强的拟真性与包容性以及对信息的垄断式占有,使得媒介信息又能很大程度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内容和认知行为,进而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现实环境也越来越具有信息化的色彩。 2、如何理解新闻价值?以具体案例谈一谈。 答:传播媒介大概有两种含义:第一,它是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这两种都是社会信息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要素。

行政管理学前沿热点问题研究

行政管理学前沿热点问题研究 一、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 政府职能转变是行政管理实践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有学者指出,新形势下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有五大取向,即从全能政府向有效政府转变、从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从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转变、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从政府单一管理向多元主体共同管理转变等。另有学者指出,不同层级的政府在纵向间职能、责任和机构设置上的高度统一所形成的“职责同构”问题,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条块分割矛盾突出等现实问题难以解决的体制性障碍。要解决“职责同构”问题,我们需要按照以下思路重新划分和调整政府的纵向职能:首先,区分公共物品的地方性和全国性,明确提供公共物品者的主体资格;其次,区分地方政府职责的强制性和非强制性,厘清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分工关系;最后,政府职能的纵向配置,应自上而下呈现出从宏观到微观的层级递减趋势。 与上述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相联系,是关于“服务型政府”性质的争论。有学者认为,公共服务是宪政思想的必然追求,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所体现出的政府管理理念,它的提出预示着我国行政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政府管理发展中一个重要转折的来临。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始终是同时存在的。从政府的社会属性来看,自国家诞生以来的所有政府都是服务型的,根本就不存在“非服务型”政府;从我国的政府管理实践来看,一直以来都以“为人民服务”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宗旨,因此,将“服务型政府”作为一种新模式提出是没有必要的。 二、关于行政体制改革的研究 行政改革始终是行政管理研究的重点领域,近五年来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各个层级政府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以及从观念、体制和行为等各个层面对放松规制和强化管理的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等方面。 该领域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是对行政改革目标模式的探讨。有学者认为,行政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有限政府”,应进一步调整政府与社会、市场的关系,放松管制,努力构建“小政府、大社会”模式。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行政改革应充分考虑到政治制度和现实国情的差异,当前的改革方向应是谋求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和“有效政府”,而非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有限政府”。 对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创立于计划经济年代,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全面废弃政府对经济的审批管制。另一部分学者则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指出,不应把一切不合理的东西都归于计划经济,这种看法是不合历史事实的。如果把行政审批制度看作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势必会对它持彻底否定态度;而如果认识到许多问题并不是由计划经济造成的,而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我们就会对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分析,这样才能搞清楚应当否定的和应当肯定的因素。 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学术界存在着分权与集权的争论。一些学者认为,在目前市场经济不规范,全国性统一大市场尚未形成的情况下,应加强中央政府的管理权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权。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在进行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改革时,应重点考虑事权与财权的统一;在决定二者的分权程度时,应重点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即地方政府的承受能力和中央政府的调控能力。分权的力度与速度要与这两个能力的提高成正比,要逐渐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关于公务员制度的研究 公务员制度研究在行政学界是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其研究目的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的公务员制度。2005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正式颁布,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公务员制度研究的深入发展。概括而言,近两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和讨论,主要是围绕《公务员法》的制定和实施来展开的,焦点是如何实现公务员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我国公务员的范围、选拔任用、量化考核和激励与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以及加入WTO与人事制度创新等制度建设方面。 其中,公务员的范围的确定是一个重点问题。有学者认为,制定公务员法必须合理确定公务员的范围,在我国应当将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机构和人员都纳入公务员制度进行统一管理。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国外的通行做法只是将行政部门列入公务员队伍,政党组织、立法、司法机关一般不作为公务员进行管理,因此,盲目扩大公务员队伍的倾向是向原有“干部”概念的复归,这与近年来进行的干部分类管理的改革方向相悖。 在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方面,一个重要问题是对政府雇员制的探究。从2002年吉林省率先推行政府雇员制以来,全国不少地方陆续试行这一做法。随着各地政府“政府雇员制”的试行,对其研究和探讨也不断活跃。有一些学者通过与其他国家政府雇员制度的对比,认为在我国发展政府雇员制度有其现实意义:政府雇员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一种补充,可以促进公务员制度自身的完善,可以解决我国机构改革、稀缺人才资源紧缺、公务员制度健全三者之间的矛盾。另一种相反的观点认为,现行的政府雇员制,事实上就是国家公务员制度所规定的聘任制。由于推行聘任制度的复杂性,存在政府雇员与公务员的关系、职责的分工、传统行政价值理念的冲突等问题,因此要慎重实施“政府雇员制”。 四、关于政府管理方式变革的研究 与政府管理的现代化发展相对应,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主要涉及政府运作的公开透明、公众参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和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等方面。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的意见,这个指导性文件不仅进一步推动了政府政务公开活动的开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对政务公开相关研究工作的深入。

地理学发展前沿专题汇总

论文评分教师签名浅议全球变化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姓名:席许苛 学号:104754140136 专业:学科教学(地理) 方向:地理教育 课程名称:地理学发展前沿专题 任课教师:彭剑峰 上课时间:2014.09—2015.01(周一9-10节)

浅议全球变化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席许苛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去年20 多年来,国际科学界对全球变化研究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人类活动产生的碳排放是全球变暖的重要驱动力、全球变化影响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共识。本文提出立足国际和区域平衡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制定全球变化应对对策。 关键词: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挑战与对策; 1 人类应对全球变化的挑战 全球变化是指由自然和人文因素引起的地球系统功能的全球尺度的变化,包括大气与海洋环流、水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资源、土地利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等的变化。全球变暖是全球变化的突出标志。全球变化在改变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应对全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在过去的30年中,国际社会为进一步认识全球变化的机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减轻其不利影响,进行了政治、经济、科技等多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概括起来有3个方面。 1.1 增进了全球变化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认识 国际社会的共识之一是: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存在着巨大的影响,如果应对不力,将会危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全球变暖会使海平面上升

进而淹没沿海低地。其他一些自然过程也将出现明显变化,全球变暖的影响还表现在热浪、干旱和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强度和频率可能增加;人类社会系统也受到重大影响,如环境风险加剧、水资源短缺、粮食减产、健康和疾病的危险等。 1.2 认识到人类活动是全球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国际社会共识之二是:人类活动是引发20 世纪后半叶以来全球变暖过程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引发全球变暖的依据是什么? 这要从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谈起。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甲烷和臭氧等由自然或人为产生的气体成分,能够吸收和释放地球表面、大气和云射出的热红外辐射谱段的特定波长辐射,将热量俘获在地表-对流层系统内,造成地表和对流层低层温度升高,这称为“温室效应”,这些气体成分被称为“温室气体”。20 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 1.3 国际社会对应对全球变化取得初步的共识 各国政府对全球变化问题高度关心。1992 年世界各国首脑会议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公约确定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共同”责任就是各国都要根据各自的能力保护全球气候。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高度重视。2007 年发布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成为第一个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在实际行动中,中国政府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和绿化国家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人类应对全球变化面临严峻的挑战。 2 人类应对全球变化挑战的时代背景和遵循的准则 2.1 科学技术进步

大众传播学

网络时代下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摘要:“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产生是传播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进入了真正的网络时代,“使用与满足理论”也得到了复兴。网络传播带来的是人类传播史上一场空前深刻的革命,它同时为“适用于满足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拓展了空间。 关键词:使用与满足网络时代受众播客 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将“使用与满足理论”比喻为“自助餐厅”:受众参与传播,犹如在自助餐厅就餐,每个人都将根据自己的口味及食欲来挑选饭菜。自助餐厅里的主角是受众,媒介只是为受众服务。也就是说,“使用与满足理论”主要研究媒介——受众之间的一种趋向,这一趋向的核心主张是:受众成员对媒介产品的消费是有目的的,旨在满足某些个人的、经验化的需求,即人们观看电视与电影或阅读报纸与书籍等,实际上都在不同程度的使自己的某些需求得到满足。① 一、网络时代“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在网络时代的复兴 当家用电脑开始普及,互联网成为与传统四大媒介并列的传播媒介时,这些科技进步的成果也开始进入传播学研究者的视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复兴,也正是源于互联网的发展。 托马斯?鲁杰罗(Thomas Ruggiero)认为,“在每个新的大众传播媒介产生初期,使用与

满足总能提供一种最前沿的研究方法”。他提出了以计算机为中介的“提供了大量传播行为集合”的互联网的三个特性,供“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者考察: 1.交互性“极大地加强了积极地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的核心概念”,因为大众传播中的交互性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传播过程中参与者能够控制和在相互交流中改变角色的程度”,它赋予受众更大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2.去一体化是“媒介使用者从一个丰富的菜单中选择的能力……和传统的大众媒介不同的是,互联网之类的新媒介具有选择性,允许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量身定做”。 3.异步性意味着经由中介传递的信息“可以在时间上错开,电子讯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能够在不同的时间里阅读电子邮件,在各自方便的时间里达成交互。同时也意味着个体能够方便的发送、接收、储存、找回信息。一旦讯息数字化,个体对媒介的操纵性便有了无限可能,和使用传统媒介相比,个体拥有了更多的控制权”。 (二)媒介技术的发展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消解 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受众提供了选择和使用的多样性与宽泛性,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传播变得无疆域性了,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新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与人们自由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限制着人们的自由。在对电视的评价上人们声称“大众是一群被动、消极、受电视蛊惑的‘文化傻帽(Cultural Dopes)’,而传媒则是统治者和阴谋家用大众宣传手段行使权力和愚弄世人的坏技术”②。尽管这样的评价有点极端,却昭示着受众的主动性和被动性之间在媒介技术面前仅有一步之遥。 “使用与满足理论”旨在突出受众为不满足如何使用媒介,主动权应掌握在受众手上的。“网络的发明可以说是企图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人获取信息的需要,因此,它是工具性的胜利,是技术的胜利。它强调的是形式,忽略掉的是内容,它用形式‘颠覆’了内容。”③正因为如此,受众更在形式的笼罩下流连忘返,在媒介文化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全球化的平台上乐此不疲,而忽略了自身感受。“使用网络连接的电脑或信息服务,是为了消磨时间或者出于习惯,表明了电脑仪式化的使用方法,而不是选择特定内容,用于满足需要的方式。” ④可见,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而不予警惕的话,受众的主题地位就会受到一定的威胁,更不用说使用与满足的程度能有多大了。 二、“你”时代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网络被认为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先进的传播媒介,不但集中了多种媒介形式的特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