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影响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几个原因

影响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几个原因

影响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几个原因
影响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几个原因

影响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几个原因

小学美术教育是艺术基础教育。一方面,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美的感受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创造美的能力与激情;

另一方面,美术教育在促进学生智力开发、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等方面也起着不容忽略的重要作用。因此,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极好形式,同时也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育家卢梭说:“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是很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们以学习方法,这确乎是优良教育的基本原

则。”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当前,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究竟如何呢?报纸上曾经刊出这样的调查结果:“就各年龄段的学生对美术(画画)的学习兴趣作了一个调查,非常喜欢美术(画画)的儿童在五岁约占95%,九岁约占60%,十二岁约占10%……”这个结果客观反映了当前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一个趋势:“越大越低”,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这是一个不良现象,它势必影响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学习发展,进而违背全面发展的教育和成长目标,使素质教育难以全面实施。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我认为影响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自身心理、生理发展。

学龄初期的孩子刚从略图期过渡到概念写实期,他们的观察

力、分析能力尚显幼稚,往往以个性想象思维来补充观察认识的不足。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烈,很少对作品进行客观评价与比较,他们的表现欲望能得到充分的满足。从总体看来,他们的兴趣主要存在于绘画活动过程中,对于活动的结果他们也会感到一定的自我满足,这一阶段的学习兴趣偏高。

三年级(九岁左右)以后,他们逐渐进入客观写实期。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分析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他们接收的信息也在成倍增长,促进其审美观念逐步趋向整齐、规律、写实等成人化标准。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经常拿自己的作业和成年人的作品相比,产生畏难情绪。这个阶段学生的技能跟不上知识,手跟不上眼睛,所以他们的表现欲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这个阶段,他们的主客体意识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作品的自我评价、外部比较与评价开始重视,不积极的评价会使他们的自信心、学习积极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挫伤,因此,从整体看来,这个阶段的学习兴趣比以前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二、外部评价。

对儿童画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评价关系到教育培养的方向,关系到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这一点,对于几岁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对儿童画,不少人缺乏正确的观念与态度,他们习惯用成人的标准评价儿童作品,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儿童。譬如,当六、七岁孩子兴致勃勃地将自己的作品给家长看时,得到的却是一瓢冷

水:“这是什么画?大脑袋、小身子,人怎么站得稳?……”这类简单粗暴的斥责,且不说它是否客观公正,单是这种态度就足可以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浇灭孩子那本不浓烈的兴趣之火。而许多教师往往以成人的欣赏标准给儿童作品打分:画画整洁,笔画清楚,造型具象的受到好评;画面整体奔放,用笔自由无拘无束、造型夸张的则是不合规范。这类简单的评价标准和非积极的评价态度对孩子们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相信长期包围在这类评价中的孩子,愿意继续紧握画笔的必定是凤毛翎角了。

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会逐渐呈下降趋势。对于评价,我们应该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美术作品的多样性。

美术作品并非仅仅是照相机似的再现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分析和理解对象,倾注个人的认识、情感于作品中。儿童绘画的意义并不仅仅限于画的本身,而是通过绘画形式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思想和心愿,往往带有强烈的表现性,在欣赏和评价中应特别注意。要积极听取他们对作品的附加的注释内容,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儿童作品,进而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2.儿童作品美感价值的独特性。

儿童的观察、思维、手眼协调等能力均处于稚嫩的阶段,也

就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眼光”。有关专家认为,儿童美术作为一种“生态现象”和人生的一个“生命阶段”,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意义和价值。但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人仍然对儿童画的认识存在误区。误区之一、他们把儿童画与成人画比较,认为不够规范;误区之二、将儿童画与现实形象比较,认为不够真实;误区之三、将儿童画与常规知识比较,认为太离奇。人们把技法、美术常识、生活真实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从而忽略了儿童本身的年龄特点、生理心理因素和创作个性。而正是这些,促成了儿童的独特“眼光”的形成,正是这些,促成了儿童画稚嫩、夸张、奔放、个性化等独特美感的形成。

3.儿童作品评价的积极性。

几岁的孩子,可塑性是非常大的。适当的评价,会有助他们自信

心的培养和学习的积极性保持、提高。一味的否定,只能扼杀天真的童心。因此,对儿童作品的评价应该是积极的,而并非消极的。另一方面画画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和创造能力,可以发展诸多非智力因素,锻炼手指灵活性等等。因此,画必有得,只是有得此与得彼的差异,有得多与得少的区别而已,从这个角度出发,评价也应是积极的。

三、美术教学过程中的诸多的不合理因素,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

教学内容的生硬是扼杀儿童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儿童画的教学内容应是丰富、生动而又有趣的。从内容的选择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如:一位美术教师设计的一堂课:引导孩子想象自己来到了外星球,由于语言不通,只能用绘画手段告诉外星人自己从什么地方来,吃什么等等。面对这样的命题,孩子们感到新奇而兴奋,很快开动脑筋完成了一幅幅动人的作品。

不恰当的教学手段、方法,也是抑制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学习,那么对儿童来说是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儿童学得生动活泼,以至达到入迷的程度。如,教材《树》有的教师范画加讲解,而有的教师则将学生带到树林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概括、然后稍加指点……显然,学生们面对直观生动、丰富的自然形象,学习兴趣也必将高涨。可见,灵活、直观、生动的教学能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反之,如果长期不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想而知了。因此,美术教学中的诸多不合理因素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艺术氛围。

艺术氛围的形成,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要为儿童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营造了艺术气氛,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有的学校,一进校,就能看见学生的优秀作品展,板报、宣传栏也搞得有声有色。他们常常举办各级的画展,组织各种美术活动……每天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学习生活,孩子们耳濡目染,学习美术的兴趣必然是与日俱增。有的学校除了课表上有美术二字外,再难以找到美术的痕迹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根本无从谈起了。可见,艺术氛围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因此,重视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应成为每个教育者的共识。童

年阶段具有可塑性很强的特点,教育者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以各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同时,极力避免不利因素,纠正不利于兴趣培养的言行,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美术学习兴趣“越大越低”的现状。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的搞好美术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