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XQ—1型纤维强伸度及其应用

XQ—1型纤维强伸度及其应用

XQ—1型纤维强伸度及其应用
XQ—1型纤维强伸度及其应用

XQ—1型纤维强伸度及其应用

一、前言

纤维强度是决定纺织品穿着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纤维由于它们的强伸性能不同,所制成的纱线和织物特性也不一样。化学纤维强伸性能由于所用原料及制作方法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化学纤维工业质量管理工作的任务,是要生产出强伸度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必须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条件,以使产品质量稳定,强力和伸长值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采用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是用准确度符合要求的一起十分重要。化学纤维强伸度测量采用单根纤维测量法,但目前我国使用的单纤维强力仪有多种类型,各类型仪器的测量结果有很大的差异,造成了化学纤维生产和使用中质量控制的困难。因此,统一实验方法和测试仪器就成为我国发展化学工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对目前国内所采用的各类纤维强伸度测量仪器的特点,和近年来新发展的XO-1型纤维强伸度仪进行讨论和介绍。

国内早期使用较多的单纤维强力仪为Y161型水压式单纤维强力仪。该仪器采用机械测力原理,下夹持器在拉伸纤维时通过上夹持器带动重锤摆杆偏转产生相反力矩,根据纤维断裂时重锤摆杆偏转的角度,有力矩平衡公式求得纤维强力大小。这种类型强力仪器机械结构较复杂,强力测量存在惯性误差,伸长测量由于断裂装置的延时也会产生较大误差。此外,仪器在拉伸纤维时由于上夹持器有较大的向下位移,下夹持器等速下降时单位时间对试样所加伸长并不相等,仪器拉伸方式属C.R.T等速牵引型。这种拉伸方式的仪器在国外早已停止使用。

八十年代初期,由中国纺织大学研制,后为太仓纺织仪器厂生产的YG001H和YG003等型号的纤维强力仪,为电子式强力测试仪。仪器采用电阻式测力传感器,拉伸纤维时上夹持器位移很小,相对于式样伸长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下夹持器等速拉伸纤维时,单位时间对试样所加伸长相等,属C.R.E等速伸长型仪器。这种仪器与Y161型水压式单位纤维强力仪相比,在拉伸方式上前进了一大步,但由于仪器采用手工操作夹持纤维,不同操作人员所用加持力难以统一,夹持器钳口易夹伤纤维等缺点,仪器测量结果的强力与伸长数值比纤维实际真正的强力伸长值偏低。

九十年代初,由中国纺织大学,上海市纺织纤维检验所和上海世毛麻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联合研制成功的XQ-1型纤维强伸度仪,是适应国际标准、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和数据处理功能强的新型测试仪器。它的主要特点是采用C.R.E 等速伸长拉伸方式,采用气动加持代替手工加持操作,加持力稳定并可根据不同纤维类型加以调节。仪器的使用不仅可以减轻试验人员操作的劳动强度,而且可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避免纤维夹断或者打滑。实际观察可见,绝大多数纤维断裂点位于点位中间部位,这就为正确测量纤维的强力和伸长创造了必要条件。由于仪器加工制作精度高,测试结果数据稳定,近年来在国内推广应用很快。国内大中型化学纤维企业如上海石化、仪征化纤、辽阳石化、天津石化等以及一些省市纤维检验所、商品检验局正在陆续开始使用这类仪器,在纤维质量控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XQ-1型纤维强伸度仪

XQ-1型纤维强伸度仪的结构,包括负荷测量系统、气动加持控制电路、伸长检测和传动变速机构以及微机控制系统等。仪器拉伸纤维采用气动夹持试

样,包括下夹持器下降拉伸纤维、试样断裂后下夹持器回升、上下夹持器自动打开等操作过程全部实现自动化。试验结束后自动打印出纤维强力、伸长、定伸长负荷的单值和统计值。仪器可单独使用,取代旧型号的强力仪器,也可与XD-1型振动式细度仪联机使用,测量同一根纤维的细度与强伸度,试验结束后自动打印出纤维线密度、比强度、模量和断裂比功等单值和统计值。仪器的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纤维强力测量的特点是小负荷测量,要求有较高的灵敏度,由于采用气动夹持需要有特殊的联接机构,增加了包括传感器在内的负荷侧力系统设计的复杂性。本仪器采用测力平衡架油阻尼器的设计结构,设计时综合考虑测力系统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动态响应特性。测力系统阻尼的大小实际上是通过试验方法确定的,使用动态信号分析仪测量不同阻尼系数下的动态响应曲线,以获得测力系统最佳阻尼值。气动加持控制除了在拉伸过程中对上下夹持器启闭进行控制外,供给夹持器的压力可以通过调节阀在0.2~0.5MPa范围内调节,以便根据纤维的不同规格调节器夹持力。下夹持器拉伸纤维的运动,是由步进电机通过一对同步齿轮及丝杆螺块所带动的。改变步进电机的频率可以改变试样拉伸速度,改变步进电机绕组导通次序可以改变其转动方向,使下夹持器变换升降运动方向。驱动步进电机的脉冲数可用来进行纤维伸长计数。仪器各部分功能的协调,是有微机控制系统完成的,并通过适当的接口与细度仪的微机系统联接。

三、纤维比强度测试

XQ-1型纤维强伸度仪和XD-1型振动式细度仪联接测试纤维比强度原理如图2所示。

在测量纤维强力以前,先进行纤维线密度测试。将被测纤维试样放入振动式细度仪1的振动传感器2中,纤维会立即自动起振,并在显示器3上指示出纤维的线密度值。通过操作按键4,还可以显示纤维振动频率和单位线密度张力值。拨盘5用于设置张力大小,其数值应与纤维所用张力夹的重量一致。纤维线密度

测量结果值精通讯线7送入纤维度强伸仪8的微机接口。振动式细度仪也可作为单机使用,所测试纤维密度值由打印机6打印出。同一根纤维在用振动式细度仪测完线密度,再放入纤维强伸度仪8的上夹持器9和下夹持器10中。按操作钮12使上下夹持器自动打开,显示器11上显示试样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定伸长负荷值以及试验次数。拨盘13用于设置试样拉伸速度。打印机14除可打印上述显示指标外,还可以打印出纤维线密度、比强度、模量和断裂比功的单值和统计值,绘制纤维负荷——伸长曲线。

四、仪器的准确性实验

为了考合仪器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我们采用仪征短化纤标准样品(强力值为8.77_+_0.15cN,伸长值为25.4_+_1.8%),进行了XQ-1型纤维强伸度仪不同机台仪器测试数据对比试验。仪器从中国纺织大学1994年生产的仪器中选取7台XQ-1型仪器与上海石化腈纶厂使用的7台XQ-1型仪器进行测试对比。中国纺织大学由同一试验员测试,上海石化腈纶厂由不同实验人员测试。每台仪器测试两次,每次50根纤维,结果如下

表2 中国纺织大学(先东华大学)实验室

由表中数据得:

1.两个单位7台仪器测试结果总平均值十分接近,强力差异仅为

0.01cN,伸长率只差0.1个百分点。

2.试验两次平均强力最大值8.87cN,与总平均值正负差值相接近。伸

长率最大值26.8%,最小值24.8%,与总平势值正负差值也接近。

3.同一试验员用同一仪器测试两次的重复性较好。强力差异在0~0.28cN

之间,平势为0.09cN;伸长率差异在0~2%之间,平势为0.46%。

4.仪器测试结果平均强力伸长值与仪征标样中心相近。各台仪器单独测

量结果强力伸长值也均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

通过实验对比可见,XQ-1型纤维强伸度仪测试数据稳定,机台之间测量结果的差异也是很小的。

1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1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作者:柯屹峰, 郝瑞, 张虹, Ke Yifeng, Hao Rui, Zhang Hong 作者单位:柯屹峰,张虹,Ke Yifeng,Zhang Hong(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300211), 郝瑞,Hao Rui(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300070) 刊名: 眼科研究 英文刊名:CHINESE OPHTHALMIC RESEARCH 年,卷(期):2010,28(2)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29条) 1.操德智;周列民;周珏倩1型神经纤维瘤病神经纤维瘤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 2005(05) 2.Peters H;Hess D A novel mutation L1425P in the GAP region of the NF1 gene detected by TGGE,mutation in brief NO.230 online[外文期刊] 1999(04) 3.Lu D;Nounou R;Beran M Th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bone marrow levels of neurofibromatosis 1 protein and ras oncogene mutation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nd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外文期刊] 2003(02) 4.操德智;周列民;周珏倩镶嵌基因OMGP 与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4(03) 5.Tong J;Hanna F;Zhu Y Neurofibromin regulates G protein stimulated adenylyl cyclase activity[外文期刊] 2002(2) 6.Dasgupta B;Dugan LL;Gutmann DH The neurofibromatosis 1 gene product neurofibromin regulates 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 activating polypeptide mediated signaling in astrocytes 2003 7.Chong JA;Moran MM;Teichmann M TATA binding protein (TBP) like factor (TLF) is a functional regulator of transcription:reciprocal regulation of the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and c fos genes by TLFP TRF2 and TBP[外文期刊] 2005(7) 8.Walker JA;Tchoudakova AV;McKenney PT Reduced growth of Drosophila neurofibromatosis 1 mutants reflects a non cell autonomous requirement for 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 activity in larval neurons1 [外文期刊] 2006 9.严明;何荣根;陈万涛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6(01) 10.Yunoue S;Tokuo H;Fukunaga K Neurofibromatosis type I tumor suppressor neurofibromin regulates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via its 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 function toward ras[外文期刊] 2003(29) 11.Cui Y;Costa RM;Murphy GG Neurofibromin regulation of ERK signaling modulates GABA release and learning[外文期刊] 2008(03) 12.Hegedus B;Yeh TH;Lee da Y Neurofibromin regulates somatic growth through the hypothalamic pituitary axis[外文期刊] 2008(19) 13.Mattocks C;Baralle D;Tarpey P Automated comparative seauence analysis identifies mutations in 89% of NF1 patients and confirms a mutation cluster in exons 11-17 distinct from the GAP related domain [外文期刊] 2004 14.Ars E;Kruyer H;Morell M Recurrent mutation in the NF1 gene are common among neurofibromatosis type1 patients[外文期刊] 2003(06)

2020整形外科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1.肛管及肛门周围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鳞癌 2.通气模式中属于辅助模式的是PEEP 3.高位小肠梗阻早期酸碱平衡紊乱的表现为代谢性 碱中毒 4.输血原则是输同型血,交叉配血的主侧和次侧都 不凝 5.血液对超声阻碍最小 6.原发性肝癌绝大多数是肝细胞癌、肝细胞癌多在肝 硬化的基础之上发生、肝细胞癌多见于男性、混合 型癌最少见 7.肛周癌最主要的转移部位是腹股沟淋巴结 8.判断休克患者微循环效能较可靠的依据是尿量 9.抗休克首要且基本的措施为补充血容量 10.类癌是指起源于胚胎神经嵴的嗜银细胞瘤 11.急救人员5分钟到达现场抢救心搏骤停者,CPR与 AED联合的最佳方式为CPR→AED→CPR 12.心脏疾病所致心排血量减少,不宜用血管扩张药治 疗的是缩窄性心包炎 13.溺水者被救出水后,神志不清,呼吸停止,口唇发 绀。需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先决条件是清除口咽内异 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14.慢性肠梗阻,反复呕吐所引起的缺水是低渗性 15.急性肺栓塞可导致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二 氧化碳分压不一致 16.属于同种移植的是白种人与黄种人间的肾移植 17.皮瓣移植在移植过程中始终保持有效血供 18.脓毒症与菌血症两者的关系是均属于全身性感染菌 血症是脓毒症中的一种可有寒战、高热白细胞计数 明显增高 19.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供者血 浆中存在着、白细胞凝集素或HLA、特异性抗体20.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MHC位于6号染色体短 臂 21.超急性排斥反应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可见毛细血管与 小血管壁有粒细胞浸润、可见毛细血管与小血管壁 有血栓形成、可见管壁纤维素样坏死、可见实质内 明显出血、水肿及大片出血性坏死 22.羟乙基淀粉每天最大用量为2000ml 23.短期内输库存血5000ml,患者容易发生的酸碱平衡 紊乱是代谢性碱中毒 24.黑痣为良性肿物,可分为皮内痣、交界痣和混合痣 25.急性排斥反应的特点是临床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最常 见的类型、多发生在移植术后1周以后、病理学表 现为移植物内大量的T淋巴细胞浸润、大剂量皮质 类固醇冲击治疗通常有效 26.椎管内麻醉时麻醉平面达T后引起心率减慢,其 主要原因是支配心脏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阻滞 27.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最主要的发病机 制是炎性反应失控,导致组织细胞损害 28.输血引起的相关性传染病中,包括疟疾、乙型肝炎、 巨细胞病毒感染、丙型肝炎 29.为防止脂肪代谢所致的酮症,需补给葡萄糖溶液 30.对于心肺功能良好的外科患者,输注红细胞的指征 是血红蛋白低于70g/L 31.全胃肠外营养,糖代谢紊乱所致的最严重并发症是 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 32.用于临床上的3种白蛋白制剂浓度分别是5%,20%, 25% 33.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的优点是水、电解质与营养液均 从静脉输入 34.休克时最能反映组织细胞是否缺氧、缺氧程度、休 克是否好转的主要实验室检查为动脉血乳酸含量35.换气功能监测的内容包括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A-aDO2;肺内分流量QS和分流率QS/QT;动脉氧分 压PaO2与氧合指数PaO2/FiO2;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36.是呼吸机撤离的标准的是临床症状稳定或改善; FiO2<40%;PaO2>60mmHg或PaCO2<50mmHg;自主 潮气量>5ml/kg 37.高渗性缺水时体液渗透压的改变特点是失水多于失 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38.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有助于判断休克的严重 程度是正常时为0.5,1.0~1.5以上时为休克,2.0 以上为重度休克 39.输注羟乙基淀粉具有的作用是增加血容量、维持胶 体渗透压、补充细胞外液的电解质和提供碱储备、 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 40.引起外科真菌感染的因素包括长期大剂量应用广谱 抗生素、化疗或放射治疗、器官移植者长期服用免 疫抑制剂、长时间胃肠外营养支持或用于心肺功能 监测的静脉导管留置严重创伤、糖尿病、慢性肾炎、尿毒症等消耗性疾病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41.钾在机体的含量及分布特点是机体含钾总量为 140~150g,98%存在于细胞内液,肌肉组织含K约 占70% 42.男性,27岁。肾移植术后3个月,近日出现低热、 呼吸困难,无明显咳嗽症状。X线检查:双肺间质 性肺炎。血常规:WBC3.5×109/L,RBC3.35×1012/L,Hb90/L,血清肌酐125μmol/L,痰细菌培养(-),血清CMV-Ag阳性。首先考虑的肾移植并发症为巨细 胞病毒性肺炎 43.男性,45岁。肾移植术后1周,尿量减少,血清肌 酐上升,经移植肾穿刺活检证实为急性排斥反应,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5天无效。下一步应考虑使用抗 淋巴细胞球蛋白 44.女性,48岁。4个月前接受肾移植术,10多天前开 始出现食欲缺乏,继而干咳、发热,近2天呼吸困 难。查体:呼吸30次/分。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 粗,无啰音。X线检查:双肺门周围弥漫性渗出, 呈网状和小结节状影,次日进展成双侧肺门的蝶状 影。首先应考虑的肾移植并发症是卡氏肺囊虫肺炎45.纤维瘤和瘤样纤维病变的临床特点是黄色纤维瘤位 于真皮层及皮下,常与外伤有关,多见于躯干、上 臂近端;带状纤维瘤常位于腹壁,为腹肌外伤后或 产后修复性纤维瘤;隆突性皮纤维肉瘤位于真皮层,突出体表,多见于躯干,有假包膜;黄色纤维瘤一 般直径在1cm以内 46.治疗ARDS最有效的方法是呼气终末正压通气或间 歇性强制通气 47.蔓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好发于头皮、面颈部及四肢, 范围较大、可见"念珠状"或"索状"弯曲迂回的粗大 而带搏动的血管、皮温增高,可扪及持续震颤,有 的可听到血管杂音、累及的组织明显扩张增大 48.对该患者的人工被动免疫方法是TAT1500IU,皮下 注射 49.如果患者伤口较深,则可再追加注射一次,时间在 1周后 50.心肺复苏的"生存链"中,包括早期识别和启动EMS、 早期CPR、早期除颤、早期由专业人员进行高级生

神经纤维瘤病的MRI表现

神经纤维瘤病的MRI表现 *导读: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源于多系统神经嵴损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神经皮肤综合征的一种,临床上少见。…… (1)NF21型的MRI表现在NF中胶质瘤好发于视束,其次是脑干、下丘脑、脊髓。 ①视神经胶质瘤:累及一侧视神经或双侧视神经和视交叉,表现为T1W I低信号, T2W I高信号,Gd2DTPA增强部分强化。 ②其他脑实质胶质瘤:表现为T1W I低, T2W I高信号,不同于周围水肿的轻度不均匀高信号,有占位效应。 ③T1W I基底节区高信号病变:常常累及苍白球、双侧内囊等对称部位,占位效应不明显、有水肿或Gd2DTPA增强表现。有人认为此系该区域具有异常雪旺氏细胞和/或黑色素沉积,发生神经嵴衍生物异常移动引起。 ④T2W I高信号的白质病变:表现为T2W I白质内高信号病灶,无占位效应,神经功能尚可,多见于小脑脚,脑干。在T1W I上表现为等信号,一般较难发现,但在注射Gd2DTPA后强化不明显,与脑实质内胶质瘤的区别在于胶质瘤有占位效应,T1W I 上为低信号。 ⑤脊髓表现:髓内小错构瘤、星形细胞瘤,表现为髓内的异常信号占位影,局部脊髓增粗,病变呈T1W I低信号、T2W I高信号影,边界清晰或不清晰,增强扫描时可无明显强化,有轻度

条片状强化或呈明显强化;椎管内神经纤维瘤多位于髓外硬膜下腔,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异常信号占位,T1W I为等或低信号,T2W I为等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脊髓可受压,可沿一侧椎间孔向椎管外生长,导致一侧的压迫性骨吸收致使椎间孔扩大。 (2)NF22型的MRI表现: ①双侧听神经瘤:大多数听神经瘤表现为以内听道为中心的占位病变,与岩骨呈锐角,其边界清楚。在T1W I为低、等信号,T2W I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时不均匀强化。本组2例NF22型病例均属于该亚型。 ②其他颅神经瘤:表现为受累神经呈结节样或梭形增粗,信号基本同听神经瘤,增强后明显强化。 ③多发脑膜瘤:可发生于颅内任何位置,常与硬脑膜呈宽基底相连。也可发生于脑室内。其信号特点与脑膜瘤一样, T1W I、T2W I上均为等信号,增强时明显均匀强化。 ④椎管内病变:包括髓内室管膜瘤、多发脊膜瘤和多发神经根膨胀性雪旺氏细胞瘤。由于邻近神经根肿瘤的压迫侵蚀,骨表面可出现凹凸不平,椎间孔扩大,椎体后缘弧形凹陷以及椎弓根间距增宽。本组两例NF22型神经纤维瘤病均表现为两侧听神经瘤。

肿瘤知识全面介绍(二)

上皮性肿瘤 (1)良性上皮性肿瘤 1)乳头状瘤:肿瘤向表面外生性生长形成乳头状突起,并可呈菜花状或绒毛状外观,由覆盖上皮发生。肿瘤的根部较狭窄形成蒂与正常组织相连。镜下每一乳头都由具有血管的分支状间质组成轴心,其表面覆盖的增生上皮因其起源部位不同,可为鳞状上皮、柱状上皮或移行上皮。在外耳道、阴茎及膀胱和结肠的乳头状瘤较易转变为乳头状癌。 2)腺瘤:由腺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粘膜腺的腺瘤多呈息肉状,腺器官内腺瘤呈结节状,且常有包膜,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晰,结构与起始腺体十分相似,常具有一定的分泌功能,能分泌浆液和粘液,常见于甲状腺、涎腺、卵巢、乳腺等处。 根据腺瘤的组成成分或形态特点,可将腺瘤分为囊腺瘤、纤维腺瘤、多形性腺瘤和息肉状腺瘤等类型。 ①囊腺瘤是由于腺瘤组织中的腺体分泌物淤积,腺腔逐渐扩张并互相融合成大小不等的囊腔,因而得名。主要见于卵巢,偶见于甲状腺及胰腺,卵巢囊腺瘤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粘液性囊腺瘤,常为多房性,囊壁光滑,少有乳头状增生。另一种是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腺上皮向囊腔内呈乳头状增生,并分泌浆液,所以称为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 ②纤维腺瘤是女性乳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除腺上皮细胞增生外,同时还伴有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这种肿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

③多形性腺瘤好发于涎腺,特别是腮腺,过去常称为混合瘤。由腺组织、粘液样及软骨样组织等多种成分混合而成。本瘤生长缓慢,但切除后常易复发。 ④息肉状腺瘤发生于粘膜,呈息肉状,有蒂与粘膜相连,多见于直肠。其中表面呈乳头状或绒毛状的恶变率较高。结肠多发性腺癌性息肉病常有家族遗传性,不但癌变率较高,并易早期发生癌变。 (2)恶性上皮组织肿瘤 恶性上皮组织肿瘤统称为癌,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常以浸润性生长为主,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发生于皮肤、粘膜表面者呈息肉状、或菜花状,表面常有坏死及溃疡形成,发生在器官内者为不规则的结节状。癌早期一般经淋巴道转移,到晚期才发生血道转移。这与间叶组织恶性肿瘤有区别,恶性间叶组织肿瘤主要先经血道转移。癌的常见类型有以下几种: (1)鳞状细胞癌:常发生于原有鳞状上皮覆盖部位,如皮肤、口腔、唇、子宫颈、阴道、食管、阴茎等,也可发生于鳞状上皮化生的部位如支气管、胆囊、肾盂等处,正常时虽不由鳞状上皮覆盖,但可通过鳞状化生而发生鳞状细胞癌。肉眼呈菜花状,可向深层浸润生长。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可在镜下观察,层状角化物称为“癌珠”,分化较差的鳞癌无角化珠形成,甚至也无细胞间桥,瘤细胞呈明显的异型性并见较多的核分裂像。 (2)基底细胞癌:多见于老年人面部,如眼睑、颊及鼻翼等处,由该处的原始上皮细胞或基底细胞发生。癌巢主要由浓染的基底细胞

肿瘤相关知识word版

肿瘤是常见病,多发病,其中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不仅人类患肿瘤,动、植物也有肿瘤。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调控,导致单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因而得名。 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具有本质的区别。非肿瘤性增生为机体生存所需,所增生的组织能够分化成熟,并且能够恢复原来正常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且这种增生是具有一定限度的,一旦原因去除后就不再继续。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就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功能,并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肿瘤生长旺盛,并具有相对自主性。即使后来致瘤因素不存在时仍能持续生长。 肿瘤的特异性 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异型性是肿瘤异常分化在形态上的表现。异型性小,说明分化程度高,异型性大,说明分化程度低。区别这种异型性的大小是诊断肿瘤,确定其良、恶性的主要组织学依据。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不明显,一般与其来源组织相似。恶性肿瘤常具有明显的异型性。 由未分化细胞构成的恶性肿瘤也称为间变性肿瘤,间变是指恶性肿瘤细胞缺乏分化,异型性显著。间变性肿瘤具有明显的多形性,瘤细胞彼此在大小和形状上有很大的变异,因此往往不能确定其组织来源。间变性肿瘤一般具有高度恶性。 1、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良性肿瘤瘤细胞的异型性小,一般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相似。恶性肿瘤瘤细胞常具有高度的异型性,表现为以下特点: (1)肿瘤细胞的多形性,即肿瘤细胞形态和大小不一致。恶性肿瘤细胞一般比正常细胞较大,有时可见瘤巨细胞。但少数分化很差的肿瘤其肿瘤细胞较小,圆形,大小也比较一致。 (2)瘤细胞核的多形性 瘤细胞核比正常细胞核增大,核大小、形状和染色不一。并可出现双核、巨核、多核、奇异核、核着色深(由于核内DNA增多)。染色质呈粗颗粒状,分布不均匀,常堆积于核膜下,使核膜显得肥厚。核分裂像增多,特别是出现不对称性、多极性及顿挫性等病理性核分裂时,对恶性肿瘤具有诊断意义。恶性肿瘤细胞的核异常改变多与染色体呈多倍体或非整数倍体有关。 (3)瘤细胞胞浆的改变:由于胞浆内核蛋白体增多而多呈嗜碱性。瘤细胞产生异常分泌物或代谢产物(如激素、粘液、蛋白、色素等),因此具有不同特点。 (4)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异型性:一般来说,良性肿瘤的超微结构与其起源的组织基本相似。恶性肿瘤细胞根据其分化的程度表现出不同的异型性。总的来说,恶性肿瘤细胞通常绝对或相对明显增大,核膜可有内陷或外凸,使核形不规则甚至形成奇异型核。胞浆内的细胞器常有数目减少、发育不良或形态异常。细胞连接常有减少,有利于肿瘤浸润生长。 2.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方法分析4例im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瘤由梭形细胞、大量慢性炎性细胞及黏液血管样背景构成。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sma、msa、desmin。随访5~54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imt是以炎症为背景、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主的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少数具有复发倾向及恶变潜能。确诊依靠病理,应注意与一些软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鉴别。 【关键词】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理特征;鉴别诊断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s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 是近年来被命名的主要发生于软组织和内脏的少见间叶性肿瘤,临床和影像学易误诊为恶性肿瘤,其病理组织学形态复杂,诊断较为困难。本文结合文献对4例imt进行临床行为、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2年4月~2006年5月间病理诊断为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病例4例。例1,女,50岁,右上腹不适,胃内发现肿物2年入院,行胃大部切除术。例2,女,48岁,右肺上叶占位,疑为肺癌入院,行右肺上叶切除术。例3,男,40岁,因肠梗阻入院,行一段小肠切除术。例4,女,55岁,左上肺占位,低热10天入院,行单纯肿瘤切除术。4例均自手术日期随访至2006年10月。 1.2 方法手术切除标本经10%甲醛固定,常规制片,he染色,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采用sp法,试剂购自上海长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选用的抗体为vimentin、sma、msa、desmin、cd68、s-100、cd34、cd117、myoglobin、ck、ema。 2 结果 2.1 临床特点 4例imt中患者年龄为40~55岁,平均47.5岁。发于肺部者2例、腹腔脏器2例;临床表现为发热、体重减轻、疼痛者1例,肠梗阻1例;术前1例误诊为胃癌,1例误诊为肺癌。4例病例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5~54个月,无1例复发和转移。 2.2 病理特点大体:例1,胃下部大部分切除标本中,胃后壁黏膜见一2.5cm×2.1cm×1.2cm 肿物,界不清,质硬、均等,固定,未突破浆膜层,肿瘤上方黏膜缺损灶0.8cm×0.7cm;例2,右上肺叶14cm×13cm×3cm,距支气管切缘2.0cm处肺被膜下见一3cm×2cm×2cm肿物,质中等,灰白色、灰褐色,界尚清,未浸润肺胸膜;例3,肠管一段长18cm,距一侧切缘8cm 处见肿物4cm×3cm×2.5cm,肿物椭圆形,表面附有肠黏膜,切面灰红,质韧,黏液感;例4,左上肺肿物3cm×1.5cm×1.5cm,见假包膜,切面灰白,褐色,质软。镜检:4例镜下组织形态大致相似,主要病变包括:(1)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增生,多呈席纹状排列。梭形细胞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 单选题 1.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 C ) A.心 B.肝 C.肺 D.脾 2.呼吸系统的功能主要是( A ) A.进行气体交换 B.进行水液代谢 C.呼出氧气,吸入二氧化碳 D.进行血液循 环 3.气管在4、5 胸椎处分成( B ) A.上下主支气管 B.左右主支气管 C.前后主支气管 D.大小主支气管 4.喉不仅是呼吸的通道,也是( C ) A.消化器官 B.循环通道 C.发音器官 D.分泌器官 5.鼻腔附近含有空气的骨腔叫做( B ) A.鼻道 B.鼻旁窦 C.鼻甲 D.鼻前庭 6.两侧声带之间的裂隙称为( D ) A.咽腔 B.腭腔 C.前庭裂 D.声门 7.气管软骨,具有弹性,使管腔保持开放,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 C ) A.呼吸作用 B.弹性作用 C.支架作用 D.固定作用 8.支气管、血管、淋巴管、神经出入于肺的地方称为( B ) A.纵隔 B.肺门 C.肺尖 D.肺底 9.在组织学上,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其终端的大量肺泡又称为( B ) A.肺间质 B.肺实质 C.两者都对 D.两者都不对

10.肺表面具有活性物质,可以保持肺泡表面张力,保证肺泡结构稳定性,主要由( D ) A.肺间质细胞分泌 B.巨噬细胞分泌 C.?型肺泡细胞分泌 D.?型肺泡细胞 分泌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精选 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 B ) A.补液“宁多勿少” B.“需多少,补多少” C.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和当天继续丧失的液体 D.“失多少,补多少” E.如血压正常不必补液 答案:B 解析: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需多少,补多少。所谓需多少应包含:向体外丧失的部分 体液;血管床容量扩大的部分;微循环淤滞的部分以及血浆外渗的部分。 成分输血的优点包括(ABCDE ) A.减少输血反应 B.减少患者心脏负担 C.提高治疗效果 D.节约血源 E.减低输血传染病的发生 答案:ABCDE 解析:成分输血有减少副作用、减少免疫反应的发生,提高疗效、减少心血管的负荷.节约 血源,减少血源传染病的发生等优点。

胎儿腰背部先天性纤维肉瘤并肝内转移超声表现一例

病例报告 胎儿腰背部先天性纤维肉瘤并肝内转移 超声表现一例 刘小燕 杨小红 孕妇23岁,孕1产0,妊娠17周来我院首次产前常规超声检查未见异常,胎儿大小与孕周相符;妊娠30+6周来我院第2次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大小与孕周相符,右侧腰背部见实质性肿块,余结构显示未见异常。遂转诊至上级医院。复查超声:单活胎,头先露,孕31周,估测体重(1619240)g,羊水量正常(最大深度6.4c m),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脐血流收缩期峰值(peak systo li c vel ocity,PS V)与舒张末期峰值(end d i asto li c vel ocity,EDV)比值(S/D)正常(2.9),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测定正常,脊柱显示未见异常。胎儿右侧腰背部皮下见7.2c m!2.8c m 的低回声实质性占位性病灶(图1),形态不规则,长条形,边界欠清晰,内部回声强弱不均,延续至右侧肾周,可见右肾受压,与右肾脏、右肾上腺及脊柱无明显连续性,病灶内可见较丰富的短线状血流信号,测得高阻力频谱,R I为0.99,流速约78c m/s。产前MR I显示胎儿右侧腰背部大片软组织信号肿块影,伸入右肾后方,右肾受压前移,提示:右侧腰背部软组织肿块(考虑脉管瘤)。34周复查超声:胎儿右侧腰背部低回声实质性占位性病灶范围明显增大,大小为8.6c m!2.9 c m。此次超声检查除病变范围增大外,另于肝内发现多个类圆形低回声病灶,边界清晰,其中1个大小为1.3c m!1.1c m(图2),并见少许彩色血流信号,其余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提示:考虑右侧腰背部实质性占位病灶,不排除恶性肿瘤,合并肝脏多发性转移灶。患者要求终止妊娠。引产后尸检:女婴,重约2103g,身长44.5c m。右侧腰背部可见一肿块隆起,范围约4.2c m!10.6c m,表面呈紫蓝色,切开为实质性肿块,包膜不完整,与皮肤粘连(图3)。肝脏内见多个白色结节,边界清晰,呈?脐眼样#,质硬(图4)。病理诊断:(1)胎儿右侧腰部恶性肿瘤(纤维肉瘤,图5)。(2)肺、肝、肾上腺可见转移灶。(3)内脏其他器官及胎盘未见畸形;其余结构未见明显异常。 讨论 先天性纤维肉瘤较少见,是发生于婴幼儿头颅、颈部及四肢皮下的软组织肿瘤,又称婴儿型纤维肉瘤。 DO I:10.3877/c m a..j i ssn.1672 6448.2010.12.003 作者单位:430007 湖北省公安县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刘小燕);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杨小红) 通讯作者:杨小红,E m a i:l Y angx iaohong123@163.co m

1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肿瘤的诊疗进展(综述)

1型神经纤维瘤病是相对常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易发生良、恶性肿瘤。近期Lancet Neurology杂志发表综述,回顾了1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多学科的治疗策略。 1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是相对较为常见的遗传病;不分性别或种族,则全球的发病率为1/2500~1/3000。NF1型患者易发生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良、恶性肿瘤、以及其它部位的恶性病变。与NF1相关的肿瘤常见的包括:视觉通路的神经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恶性周围神经鞘瘤、胃肠道间质瘤、乳腺癌、白血病、嗜铬细胞瘤、十二指肠类癌瘤和横纹肌肉瘤(表)。 表1. NF1儿童和成人患者不同肿瘤的终生风险 1882年Frederich von Recklinghausen首次描述了NF 1,1987年NIH发表了正式的诊断标准(表2)。本篇综述将回顾NF1良、恶性肿瘤的特征,着重于肿瘤的诊断策略、监测和治疗。此外,本文还根据临床前药物研发的结果,强调了未来治疗的方向,评价了NF1相关恶性疾病基因工程小鼠模型的研究,最后探讨了NF1患者的临床试验。 表2. NIH NF1的诊断标准

一、遗传学和遗传检测 NF1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NF1 肿瘤抑制基因的生殖系突变所致。NF1基因位于第17染色体长臂17q11.2,编码分子量为220 kDa的胞浆蛋白——神经纤维素蛋白(neurofibromin),该蛋白的部分作用为负向调控Ras原癌基因,而Ras是调控细胞生长的重要信号分子。基因突变的患者,体内每个细胞都含有一个突变无功能的NF1拷贝和一个功能正常的NF1拷贝。 尽管此病的许多临床特征从患者出生后就很明显,但形成肿瘤却需要某些细胞获得性NF1变异,完全丧失基因功能。 约有50%的NF1患者并无家族史,,此病为自发性基因突变。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基因型-表现型的关系已经大量被研究。譬如,NF1基因微缺失的患者表现型更为严重,易在早年就出现神经纤维瘤、平均IQ较低、面部特征异常、发生恶性周围神经鞘瘤的风险增加。目前,NF1的诊断多采用临床标准,NF1基因检测只用于临床表现罕见或做生育决策之时。 二、非恶性的临床特征 1. 色素异常 NF1的早期临床表现为咖啡牛奶斑,常在出生后2年内出现(图1)。多于5个皮肤咖啡牛奶斑(直径青春期前>0.5 cm或青春期后>1.5 cm),是NF1的诊断标准之一。这些皮损非恶性,日晒后变深,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浅。对影响生活治疗的咖啡牛奶斑,可采用皮肤遮盖疗法。 腋窝和腹股沟雀斑是NF1另一个常见的临床特征,常在咖啡牛奶斑出现后,患者5~8岁时被发现;这些色素的异常是儿童患者次要的诊断性特征,也可见于皮褶处(如颈部和女性的双乳下方)。 Lisch结节是虹膜良性的黑色素细胞错构瘤,常于儿童5~10岁时被发现,几乎所有的NF1成人患者均有Lisch结节。裂隙灯最适宜于检查这些色素性皮损,Lisch结节并不损害视力或导致医疗问题。

神经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病简介 神经纤维瘤(NF)是一常见遗传性疾病,其发生率为每3 000个新生儿中发生1例,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分为两型:Von Recklinghausen病,或称NF1型,最为常见。NF1 基因定位于17q11.2,其全长约350kb,包含60个外显子,可以转录形成11~13kb的mRNA,编码2818个氨基酸的蛋白,称之为神经纤维蛋白。NF1基因的肿瘤抑制功能被认为主要足依赖它的下调原癌基冈Ras而实现的。NF1基因表达的丢失导致神绛纤维素RasGAP功能的丧失,最终导致Ras活性的增加,细胞增生以及肿瘤的形成。NF2型,较少见,约在55 000例新生儿中发生1例。NF2基因定位于22号染色体长臂1区二带(22q12),含17个外显了,转录产物为4.5kb mRNA,编码一个含59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命名Sehwannomin或Merlin。NF2的临床表现有两种:Wishart型,早期发病(<20岁),症状重且伴脊柱内肿瘤;Gardner犁,晚期发病(>20岁),症状较轻且局限于颅内。两种类型神经纤维瘤全球大约有1 500万例患者。由于不同突变的表达,它可发生在多种组织和器官,患者一般寿命缩短10~15岁,平均寿命61.6岁。其皮肤病变特征为色素斑和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可伴智力发育障碍,神经系统病变和神经纤维瘤的肉瘤改变。在儿童期,有关此病的死亡多由于颅内肿瘤,其次为恶性周围神经鞘瘤、胚胎型肿瘤或丛状神经纤维瘤扩展至重 要结构;而在成人,死亡多由于恶性周围神经鞘瘤或软组织肉瘤、胃肠道出血、继发于神 经纤维瘤血管病的颅内出血等。 NF1和NF2是位于不同染色体的不同的基因突变所致,其临床表现差别很大,但是NFl 和NF2之间诊断仍可能发生混淆,所以需要予以明确: 1.NFl患者可患有认知障碍(智力发育迟钝、学习障碍),有显著数量的Lisch结节,而NF2 患者没有; 2.NF2患者神经鞘瘤很少发生悲变形成神经纤维肉瘤; 3.NF2没有明显数量的牛奶咖啡斑,但可能比正常人数目多; 4.脊根部的哑铃型肿瘤最容易引起诊断上的混乱,此类肿瘤在NF2为神经鞘瘤,在NFl为 神经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的基因检测的方法 在产前或者孕前,通过用NGS测序方法对NF1和NF2两个基因进行测序,可以发现有 基因缺陷的患儿或有父母,及早的做出相应的治疗,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 什么人需要做神经纤维瘤的基因检测 1)怀孕12-20周的孕妇:可以评估胎儿的患病风险,实现优生 2)新生儿:及时了解新生儿的患病情况 3)待生育的夫妇:可以获得夫妻的致病基因的携带情况 专家建议那些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的疑似患者,或者家族中有相关病史的高危人群,以及 处于遗传病高发地区的人群,在咨询医生的意见后进行单基因病的筛查。

肿瘤基础知识培训

第一部分:肿瘤的基本知识 一、概述 肿瘤是常见病,多发病,其中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我国最为常见和危害性最严重的肿瘤为肺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鼻咽癌、宫颈癌和淋巴瘤、白血病。20世纪以来,尽管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致死的第1或第2位原因,但肿瘤学的进展已使肿瘤患者的1/3有根治希望。 二、肿瘤的概念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调控,导致单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因而得名。 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具有本质的区别。非肿瘤性增生为机体生存所需,所增生的组织能够分化成熟,并且能够恢复原来正常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且这种增生是具有一定限度的,一旦原因去除后就不再继续。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就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功能,并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肿瘤生长旺盛,并具有相对自主性。即使后来致瘤因素不存在时仍能持续生长。 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机体的危害性的不同,一般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三、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1.肿瘤是由一个转化细胞不断增生繁衍形成的。 一个典型的恶性肿瘤的自然生长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一个细胞的恶性转化→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生→局部浸润→远处转移”。具有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特点,并且是恶性肿瘤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此过程中,恶性转化细胞的内在特点(如肿瘤的生长分数)和宿主对肿瘤细胞及其产物的反应(如肿瘤血管形成)共同影响肿瘤的生长和演进。 2.肿瘤的生长方式与扩散 (1)肿瘤的生长速度:各种肿瘤的生长速度有极大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肿瘤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恶性肿瘤生长较快,良性肿瘤恶变时生长速度突然加快。 (2)肿瘤的生长方式:肿瘤可以呈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和浸润性生长。 1)膨胀性生长:是大多数良性肿瘤所表现的生长方式,肿瘤生长缓慢,不侵袭周围组织,往往呈结节状,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对周围的器官、组织主要是挤压或阻塞的作用。一般均不明显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因为其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手术容易摘除,摘除后不易复发。 2)外生性生长:发生在体表、体腔表面或管道器官(如消化道、泌尿生殖道)表面的肿瘤,常向表面生长,形成突起的乳头状、息肉状、菜花状的肿物,良性、恶性肿瘤都可呈外生性生长。但恶性肿瘤在外生性生长的同时,其基底部也呈浸润性生长,且外生性生长的恶性肿瘤由于生长迅速、血供不足,容易发生坏死脱落而形成底部高低不平、边缘隆起的恶性溃疡。 3)浸润性生长:为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由于肿瘤生长迅速,侵入周围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如树根之长入泥土,浸润并破坏周围组织,肿瘤往往没有包膜或包膜不完整,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明显。临床触诊时,肿瘤固定不活动,手术切除这种肿瘤时,为防止复发,切除范围应该比肉眼所见范围大,因为这些部位也可能有肿瘤细胞的浸润。

2020年医学基础知识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医学基础知识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1、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 ) A.补液“宁多勿少” B.“需多少,补多少” C.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和当天继续丧失的液体 D.“失多少,补多少” E.如血压正常不必补液 答案:B 解析: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需多少,补多少。所谓需多少应包含:向体外丧失的部分 体液;血管床容量扩大的部分;微循环淤滞的部分以及血浆外渗的部分。 2、成分输血的优点包括( ) A.减少输血反应 B.减少患者心脏负担 C.提高治疗效果 D.节约血源 E.减低输血传染病的发生 答案:ABCDE 解析:成分输血有减少副作用、减少免疫反应的发生,提高疗效、减少心血管的负荷.节约血源,减少血源传染病的发生等优点。

3、肉瘤是由( ) A.神经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 B.间叶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 C.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 D.上皮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 E.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 答案:C 解析:肉瘤是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命名为:来源组织名称十肉瘤。如纤维肉瘤、 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骨肉瘤等。 4、磁场的主要治疗作用是( ) A.消炎作用 B.消肿作用 C.镇痛、镇静作用 D.止咳、平喘作用 E.磁处理后的水有排石作用 答案:ABCDE 解析:磁疗主要有以下作用:(1)镇痛;(2)消炎、消肿;(3)降压、降脂;(4)镇静;(5)抑制肿瘤;(6)止咳、平喘。另外磁化水有活血化淤、溶解人体内结石、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强人体牛物膜的通透性、恢复血管弹性和康复溃疡面,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5、皮肤病的护理应( )

A.避免患者食用辛辣食物及饮酒 B.对传染性皮肤病患者做好消毒隔离 C.对皮损处理应注意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 D.涂药前,用肥皂洗净皮损面 E.嘱药疹患者牢记致敏药物,避免再使用 答案:ABCE 解析:皮肤病患者不能用肥皂洗患处,肥皂有刺激性,会加重皮损 6、预防局麻药物毒性反应的方法包括( ) A.一次用量不超过限量 B.使用最低有效浓度 C.避免误人血管 D.麻醉前适量使用巴比妥类药物 E.药液中均加入少量肾上腺素 答案:ABCD 解析:预防局麻药毒性反应加入肾上腺素也有禁忌证,如病人有高血压、冠心病、肝肾功能不全、甲亢等情况时禁止加入肾上腺素。 7、导致测得的血压高于实际值的因素有( ) A.手臂肱动脉位置低于心脏水平面 B.手臂肱动脉位置高于心脏水平面 C.袖带缠得太松 D.袖带缠得太紧 E.视线低于水银柱的弯月面

纤维瘤病(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docx

纤维瘤病 ( 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根据发病年龄和部位的不同主要包括幼年性纤维瘤病、颈纤维瘤病、婴幼儿纤维瘤病、婴 幼儿肌纤维瘤病、脂肪纤维瘤病等。发病年龄多在30~50 岁,儿童和青少年也不少见。肿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的大肌肉,以腹壁的腹直肌及其邻近肌肉的腱膜最为常见,好发于妊娠期和妊娠后期。腹壁外者则多见于男性,好发于肩胛部、股部和臀部。 二病因病因不明,有些病例可能与创伤或射线照射有关。 三临床表现根据发病年龄及受累部位的不同,分为: 1.幼年性纤维瘤病 发生在儿童和青年人。 2.颈纤维瘤病 是指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表现出来的累及胸锁乳突肌下1/3 的一种纤维瘤病,有时为双侧性。颈纤维瘤病常伴有各种先天性异常。 3.婴幼儿指(趾)纤维瘤病 是一种通常只限于在儿童期发生的纤维瘤病。其典型的部位是发生在指(趾)末端的外侧面,也可发生在指(趾)以外的部位,如口腔和乳腺。此病常为多发,且多在出生时或在 2 岁以内发病。 4.婴幼儿肌纤维瘤病 为发生在皮肤、软组织或骨的单发或多发的结节状病变,既可局限于上述部位,也可伴有内脏的受累。此病绝大部分发生在 2 岁以前,且大约 60%为先天性的。此病也可见于成人,其单发者多见于男性,而多发者则女性居多。已知具有家族性发病者,并已找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证据。 5.脂肪纤维瘤病 是婴幼儿纤维瘤病的一个亚型,局部复发常见。 6.多发性透明变性的纤维瘤病 是一种形态上特殊的、累及儿童的、家族性多发性纤维瘤病,出生时并无表现,可能是由先天性的代谢异常所致。 7.其他 阴茎纤维瘤病、手掌纤维瘤病、足底纤维瘤病、瘢痕性纤维瘤病和照射后纤维瘤病。伴发多发性结

纤维肉瘤相关知识

纤维肉瘤 纤维肉瘤是纤维细胞及其产生的纤维构成的恶性肿瘤,其形态相对单一,并具人字形结构。不包括来自兼性成纤维细胞的其它类型的肿瘤,肿瘤的主要组成是保持产生网硬蛋白能力的退行发育的梭形细胞。在50年代,纤维肉瘤是最多见的软组织肉瘤,凡有一定比例梭形细胞并产生胶原纤维的肉瘤,和多数纤维瘤病及原始末分化肉瘤,均诊为纤维肉瘤。纤维肉瘤以年龄为界可分为两型,大于5岁者称成人型纤维肉瘤,小于5岁者称先天性或婴儿型纤维肉瘤。纤维肉瘤可继发于烧伤瘢痕.潜伏期长达30—40年。亦可继发于放射治疗区,潜伏期4—15年。 一、临床表现 (一)发病年龄、性别 纤维肉瘤发病男女大致相等,或男性略多于女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发年龄在40—70岁,平均年龄47.7岁。 (二)发病部位 纤维肉瘤发生范围广泛,多见于肢体近侧部,下肢多于上肢,尤以大腿最多,占37%~42%,继之为膝、肩部,其次是躯干和肢体远侧部及头颈部。

先天性或婴儿型纤维肉瘤发病部位以肢体远侧部(手、腕、前臂、足踩、小腿)多见。肿瘤位于下肢最多,其次是上肢和躯干.头颈部少见。 (三)症状 韧初无痛性皮下结节,多位于浅筋膜深层,可有外伤 史。生长速度快慢不一,一般初期生长慢,也可有快 者。穿刺活检或局部外伤后生长可突然加速,在数周 内倍增。一半以上患者有程度不同的疼痛,当神经受 压时,疼痛可很明显,同时出现麻木和无力。表面皮 肤可破溃出血。病史长短不一,从2周至25年,平均 3年。有作者报道约l0%左右患者可有数月至五年的局 部疼痛,后发现肿块。 (二)、病理表现 (一)大体表现 纤维肉瘤多发于皮下深层组织或筋膜结构附近,邻近较大的血管神经束。通常为膨胀性生长的单发圆形、椭圆形、结节状或分叶状肿块。直径大小不等,从3cm—8cm或更大,甚至占据整个肌肉间室。肿瘤界限较清楚,有一假包膜或挤压带。但较大的肿瘤与周围分界不清,可弥漫破坏周围结构。分化较好者纤维多,质地偏硬。分化差者富于细胞,纤维少,质地较软。切面灰白,黄褐色或灰红色,

纤维肉瘤的症状

纤维肉瘤的症状 文章目录*一、纤维肉瘤的症状*二、纤维肉瘤的并发症*三、纤维肉瘤的饮食注意事项1. 纤维肉瘤吃什么好2. 纤维肉瘤不能吃什么 纤维肉瘤的症状1、纤维肉瘤并不多见(约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10%)。可在任何性别及年龄中发病,但一般在30~70岁间的发病率较高,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左右,很少在10岁前发病。部分为先天性发病者。 2、纤维肉瘤最常发病的部位为大腿,其次顺序为,躯干及其它四肢骨。肢体的远侧部位,包括手部和足部可能是儿童纤维肉瘤的好发部位,但在成人却罕见。 3、肿瘤绝大多数位于浅筋膜的深层,表现为单一的球形肿块,有时呈分叶状。通常生长较快(但并非都很快)。有时,肿瘤在几周内倍增。某些属于先天性类型的肿瘤在出生时其形体即已相当大。质地较硬,边缘相当清楚。在晚期,可能与骨骼粘连,也可使皮肤溃烂向外呈蘑菇状生长。有时可压迫神经干,但绝大多数病例几乎或完全无疼痛症状(神经干受压者除外)。 纤维肉瘤的并发症本病特点为原始间叶组织、纤维组织黏液变性或肿瘤组织的黏液变性。属于低度的恶性肿瘤,有浸润损伤周围皮肤、组织的可能,损伤骨组织者可形成骨折,损伤神经组织

者,可造成肌肉的乏力、麻木以及针刺等异常感觉。还可以进行远处转移,如转移到肝脏可形成继发性肝癌。 纤维肉瘤的饮食注意事项 1、纤维肉瘤吃什么好 1.1、宜吃猪的瘦肉、鸭肉、鸡蛋、猪肝、蜂乳、黄鱼、海参、鲩鱼、鲍鱼等食品。 1.2、松子可以吃,多吃些新鲜蔬菜。 1.3、多吃强碱性食品,如白菜、柿子、黄瓜、胡萝卜、菠菜、卷心菜、生菜、芋头、海带、柑橘类、无花果、西瓜、葡萄、葡萄干、板栗、葡萄酒等等。 1.4、消瘤蛋:鸡蛋2个、中药壁虎5只、莪术9克,加水400克共煮,待蛋熟后剥皮再煮,弃药食蛋,每晚服1次。散结止痛, 祛风定惊。适宜气滞血淤型。 1.5、银耳藕粉汤:银耳25克、藕粉10克、冰糖适量,将银耳泡发后加适量冰糖炖烂,入藕粉冲服。有清热润燥止血。 2、纤维肉瘤不能吃什么 2.1、饮食上要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2、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 2.3、少吃狗肉、羊肉等温补食物。 2.4、少吃不带壳的海鲜、笋、芋等容易过敏的"发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