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客家人——万里迁徙千年游弋

客家人——万里迁徙千年游弋

客家人——万里迁徙千年游弋
客家人——万里迁徙千年游弋

客家民系五次大迁徙

客家民系五次大迁徙 客家民系第一次迁徙(东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317-589年,受五胡乱华、晋室南渡、南北朝对峙等影响,部分中原汉人南迁,停留在鄂豫南部及皖赣沿长江两岸,以至赣江上下游。少量抵达今广东大埔、梅县等地。移民仍操中州口音。 客家民系第二次迁徙(唐末至北宋) 公元880-1126年,受唐末黄巢事变、五代十国及北宋战事等影响,中原汉族移民的后裔再度南迁,落脚于皖南、赣东南、闽西南,及至与之接壤的粤东北边界。汉族移民仍操中州口音,并开始吸收迁入地原住民的语言。 客家民系第三次迁徙(南宋至明朝) 公元1127-1644年,受金人南下、宋室南渡、元人入主、元明鼎革等影响,部分客家先民及在此期间形成的客家人,在客家大本营内迁移,人口重心先从赣南转移到闽西,再转移到粤东北,少量移居海外。汉族移民与原住民语言融合,汉语客家话从北方话中分离出来。 客家民系第四次迁徙(明末清初以来) 公元1645-1867年,受满洲人南下及入主等影响,部分客家人从客家大本营迁至广东中部沿海及川、桂、湘、黔、赣、浙、台等省,有的移居海外。移居后仍操客家话。 客家民系第五次迁徙(公元1867年以后) 受太平天国运动、广东西路事件及契约华工制等影响,部分客家人迁至广东西南部、海南岛以及海外各地。移居后仍操客家话。

客家在国内五次大迁徙路线图 客家文化中心转移变迁说 客家文化,各地发展虽不尽平衡,在各个历史期其文化中心也不断推移。但作为一个整体,则彼此存在互相吸引、影响和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有宋一代,客家文化中心有二 一是福建路的汀州。汀州,是客家移民早期进入的重要基地。传说宁化石壁乡为客家人的祖居地,并非空穴来风。因此,客家文化在汀州生根开花,是情理中事。故有"风声习气,颇类中州"之誉。其出众人物有:宁化郑文宝,宁化张达观、张良裔父子,长汀杨方诸人。郑文宝,长于诗。其诗颇受同时人的文坛大家晏殊、欧阳修、司马光的青睐。杨方,以理学著称,曾从学朱熹,对客家地区理学的兴起,其功阙伟。 一是广南东路以韶州为中心的粤北地区。因韶州地处岭南北交通要冲,故此地客家文化得地理之便与气候之先。曲江余靖,即是其中佼佼者,余靖,宋代名臣,官至兵部尚书,崇

客家源流考

暨南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客家源流考 学院:暨南大学珠海学院 学系:企业管理系 专业:工商管理 课程名称:中国区域历史文化地理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徐林 2008年0 6 月17 日

客家源流考 摘要: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他们主要是4世纪初(西晋末年)、9世纪末(唐朝末年)和13世纪初(南宋末年),为躲避中原战乱而从黄河流域逐渐迁至南方的汉人。他们都操共同的客家方言,有着共同的生活习俗和共同的心里素质。目前,国内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湖南、四川、贵州、台湾、海南等省、自治区。其中,有几种聚居在广东的东北部、福建西部和江西南部,即人们常说的粤赣闽交界地区。 关键词:客家、迁徙 1绪论 1.1文献综述中华民族大家庭形成的过程,是各个群体、部落或民族经历无数的冲突、融合和艰难迁徙的过程。在汉族的五大民系中,客家民系无疑是迁徙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支。客家是具有显著特征的客家民系,对于客家的研究在建国以来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硕果累累。 1.1.1以国学大师罗香林为代表的“客家学”确定了客家汉族血统的身份。著有《客家研究导论》、《客家源流考》、《客家民系的形成》、《客家人的迁徙》、《客家史料汇编》等研究客家人的力作。 1.1.2美国耶鲁大学韩廷敦教授在《种族的品性》一书中说:“客家人原出北方,他们的方言,实在是一种官话,像中州河南的话。”从语言学的角度,证明客家话源于中原。 1.2研究框架对于客家人的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外不乏佳作,本文 力从客家的几次大迁徙和客家方言以及客家的精神几方面论证“客家源自中原,是汉民族的一支”。 2.从客家的六次历史大迁徙看客家渊源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中华民族的一 次次苦难的迁徙的见证,他们是逃难而来的中原汉族群体,为了生存与种族的延续,六次大规模的充满了血和泪的迁徙(客家史研究权威王香林认为是五次,其区别在于第一次)。这也从根本上论证了“客家人源自中原,是汉族的的一支”这一结论。最早提出“客家南来说”的是罗香林先生。在其作《客家源流考》中,他认为“客家先民东晋以前的居地,实北起并州上党,西属司州弘农,东达扬州淮南,中至豫州,新蔡,安丰。换言之,即汉水以东,颍水以西,淮水以北,北达黄河以至上党,皆为客家先民的居地。① 2.1第一次人口大迁徙客家人是汉族一个系统分明的支派。客家先民是因为 受到了中国边疆部族的侵扰,才逐渐从中原辗转迁到南方来的。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

《我是客家人》校本教材

1 第一课 系客家人 “客家人”是我们约定俗成的自称,但这个称呼的形成却有着一段艰辛的历史。 自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以来,客家先民先后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1。 1 这里是采用比较主流的说法,也有认为客家从秦朝开始迁徙的六次迁徙说或三次迁徙说。 客家人的五次大迁徙 第一次迁徙(东晋南北朝时期):受五胡入华、晋室南渡、南北朝对峙等影响,部分中原汉人南迁,停留在鄂豫南部及皖赣沿长江两岸,以至赣江上下游。少量抵达今广东大埔、梅县等地。移民仍操中州口音。 第二次迁徙(唐末至北宋):受唐末黄巢事变、五代十国及北宋战事等影响,中原汉族移民的后裔再度南迁,落脚于皖南、赣东南、闽西南,及至与之接壤的粤东北边界。汉族移民仍操中州口音,并开始吸收迁入地原住民的语言。 第三次迁徙(南宋至明朝):受金人南下、宋室南渡、元人入主、元明鼎革等影响,部分客家先民及在此期间形成的客家人,在客家大本营内迁移,人口重心先从赣南转移到闽西,再转移到粤东北,少量移居海外。汉族移民与原住民语言融合,汉语客家话从北方话中分离出来。 第四次迁徙(明末清初以来): 受满洲人南下及入主等影响,部分 客家人从客家大本营迁至广东中部 沿海及川、桂、湘、黔、赣、浙、 台等省,有的移居海外。 第五次迁徙(1867年以后): 受太平天国运动、广东西路事件及 契约华工制等影响,部分客家人迁 至广东西南部、海南岛以及海外各 地。移居后仍操客家话。 (资料出自罗香林《客家源流考》 )

2 在唐宋时期的第二次和第三次迁徙中,客家先民的族群意识逐渐觉醒,构建了以“葛藤坑”为起点的客家文化。 “葛藤坑”的故事虽然只是个传说,但其中却包含了类似圣经中摩西“出埃及记”的重要理念,也就是客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首先,葛藤意味着苦难和希望。它是一种豆科植物,全国各地都可以见到,可以入药,可 以造纸,更可以作为逃难充饥的口 粮。客家人的历史大部分时间都跟 这种小小的植物有着密切的关联。 其次,女性成为了客家文化的主角。这不是一种偶然。客家妇女非常优秀,她们四头四尾2、齐家有方;带头放足、个性解放;勤王忠义,不让须眉;吃苦耐劳、扎根他乡。 2 即“田头地尾、家头教尾、灶头镬(锅)尾、针头线尾”。 “葛藤坑”的传说 在昔,黄巢造反,隔山摇剑,动辄杀人;时有贤妇,挈男孩二人,出外逃难,路遇黄巢。巢怪其负年长者于背,而反携幼者以并行,因叩其故。妇人不知所遇即黄巢也,对曰:闻黄巢造反,到处杀人,旦夕且至;长者先兄遗孤,父母双亡,惧为贼人所获,至断血食,故负于背;幼者固吾生子,不敢置侄而负之,故携行也。巢嘉其贤,因慰之曰:毋恐!巢等邪乱,惊葛藤,速归家,取葛藤悬门首,巢兵至,不厮杀矣。妇人归,急于所居山坑径口,盛挂葛藤,巢兵过,皆以巢曾命勿杀悬葛藤者,悉不敢入,一坑男子,因得不死。后人遂称其地曰葛藤坑,今日各地客家,其先,皆葛藤坑居民。 ——罗香林《客家源流考》

客家人的故事(教学设计)

客家人的故事(教学设计)

客家人的故事 横坑小学:卢佩玲 一、课题:客家人的故事 二、课型:选题指导课 三、活动背景说明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成员,客家人是一个极富爱国爱乡品质和创业精神的群体。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客家精神更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开展“客家人的故事”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查找资料、应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调查分析能力、互联网搜索能力。客家精神是客家人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客家人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和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而成的客家文化的深层内涵。开展“客家文化”研究性学习,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客家人特有的刻苦耐劳、坚忍不拔、爱国爱乡、团结互助的精神。 四、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1、从活动中认识客家风俗民情中,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气息的客家人。 2、了解客家人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培养学生间友好团结的民族意识。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并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初步的研究性学习意识,启动主动探究问题的愿望。 情感目标:1、通过操作体验和感受客家人勤劳、勇敢、诚信、好客,对客家文化有初步了解。 2、培养学生间友好团结的民族意识,传承和弘扬客家人特有的刻苦耐劳、坚忍不拔、爱国爱乡、团结互助的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1、确定小组研究的子课题 2、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六、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活动方案表格 七、活动方法及手段

学生自由选择小组,讨论细化分析提出子课题,自由组合探究小组。 八、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主题(6分钟) 1.师:学习新课之前,老师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曲,请同学们认真听这首歌曲与我们平常听的有什么不一样呢? (播放歌曲) 师:说说刚刚听到的歌和我们平常听的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都不错,它是用客家方言唱的一首歌。(PPT)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因迁徙而产生,迁徙给了客家人坚韧的品性。尽管所处环境位于偏僻的山区,但是勤劳的客家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 2.展示围屋、帽子(PPT) 师:这个建筑,叫围屋,是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也是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是客家人的象征和骄傲。这种帽子用客家话来说:是笠麻,是客家人在出门干活的时候用来遮阳的。笠麻四周用布条扎起来,目的还是能大面积遮住烈日。 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关于客家人的信息?(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客家人的故事。(板书) 【设计意图】一堂好的活动课开始是关键,通过这种方式引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能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分解主题,合理分组(20分钟) 师:同学们对客家人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为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客家人,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几个研究方向,设定了以下几个研究小组,(边说边摆)现在,给同学们30秒的时间,确定自己感兴趣的小组。(学生思考)请同学们到自己选好的研究小组坐好。 学生自由组合。 师:为了方便开展活动,请各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

客家人的婚俗

客家人的婚俗 客家人的祖先原来是居住在中原黄河边汉民族的一支,于唐末宋初时开始分批迁徙。中山客家人是从第五或第六次大规模迁徙中,于崇祯末年或咸丰末年迁来中山定居的。他们刻苦耐劳,知书识礼。在家和睦邻里,外出守望相助,活动能力十分强。因此,非常出色地融合了社会主流,涌现了许许多多出类拔萃的人物。尽管如此,客家人仍然保留自己语言及风俗习惯,客家山歌以及婚姻习俗仍在沿用。尤其是婚俗更显得有其独特之处,有:媒妁、压日、过门、转三朝、挪七朝五个步骤。 一、媒妁:客家男女长到十六七岁,便有媒人串门提亲。媒人多是本村或邻村妇女,有的是专职的,也有兼职的。她们多是以谋利为目的,巧妙撮合。经过媒人的安排,男女双方不能直接见面,而要暗地里隔远窥视,窥视时只能单方面知道。如男方见女方,媒人带男方到一地方隔远指向那个女子,然后问男方中不中意。再过一段时间,带女方到某一地方指向男子,问女方愿不愿意。待双方满意后,男女方拿出生辰八字(即出生年月日)互相交换。经过问神看相等“相及”过而无意外,则可定出“压日”时间。 二、压日:压日程序,不可等闲视之。经媒人撮合,男女方家长一致同意,便举行压日,恐夜长梦多,免生意外,男方急于付给女方彩礼或聘礼,俗称“身价银”。通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达成协议。男方一次性付给女方“身价银”和规定数量的糖果礼饼之类实物。如果女方“身价银”和彩礼要得越多,则女方显得越高贵。这就叫“压日”。压日已定,永不反悔,即使日后男女方发现各有不足,只能怨命,否则以数倍奉还,甚至被人作为笑柄。以往这种结合又叫买卖婚姻,“压日”今天来说就是定婚的意思。 三、过门:1、哭嫁:“压日”过后快则数天,慢则半年,男方有权催促女方过门,女方亦无条件接受。过门前两天晚上,女方家族及村中女人,包括小女孩汇集出嫁人家里一起谈心话别,诉说衷情,名曰“开叹情”。用山歌形式随口唱出,唱的多是愤世之语,包括对婚姻的不满,对妇女地位低下的不满,对生活艰辛的不满等等。平时无处诉说,藉此机会大发怨言,尽释心中愁情。唱到动情时伏地抱头大哭,由此引发全场女人哭声连天。待到出门时间到,三托四拖不肯出,有如生离死别。本来是大好喜事,却成为“嫁女小丧家”,民间称之为哭嫁;2、接新娘:早年,男家接新娘须聘请花轿,后改用车辆接送。接新娘的人多是新郎的宗亲兄弟及好友。到达女方时,新娘并不是顺顺利利上轿,还要大搞一番热闹。女家姊妹叔婶要讨拦门钱,出难题戏弄男家来人,几番讨价还价直到傍晚时分才能出行。新娘出门时,要请一位能言善辩的送嫁婆陪行,女家还要在新娘头上顶着米筛,向新娘头上撒米。然后燃放鞭炮欢送。临别,新娘还向最亲的姊妹掌中吐一点唾沫,以示永远留念,有来有往的意思。 婚姻当日男女方均热情款待亲友,大摆宴席,开席时燃放鞭炮,鞭炮响过之后才到的客人随时仍可入席,(与本地人鞭炮响过后便不再来入席的风俗有别,)坐满十人便可上菜。之后每道菜吃完又可再加菜。厨房人员围着宴席四处转,看到哪碟菜少了,又要加料;3、搞新娘:新娘入门时,要过火堆,拜天地,然后进新房,陪嫁婆陪伴左右,寸步不离。当晚,男家的所有宗亲以及朋友汇聚一堂,请出一对新人做节目。由在坐人士出题,新郎新娘表演,多是一些猜谜语、新人对口咬糖果、咬瓜子、对对联、唱山歌之类游戏。目的都是要考验新娘的胆色和才艺,如果新娘对答如流,精巧应付,则备受人们的器重,男家便增添光彩。夜深节目做完客人们才徐徐散去。 四、转三朝:新娘入门第二天早上,就与夫君上堂敬拜父母及祖先。第三天早上,夫妻挑着粉果、煎堆之类食品回娘家,拜谢娘家父母及祖先,还将粉果、煎堆分发给族人宗亲以及亲戚。借此增加情谊,加深亲家联络。 五、挪七朝:第七天,女方的至亲族人及亲朋好友倾巢出动,前往男方拜会。男方尽情摆设盛宴款待,意在加深男女双方家族的沟通和认识,亦显示女方不可轻视的实力,日后共

客家人口迁徙

客家人口迁徙 10历史丁惠松 100200007 摘要:人口的迁徙是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的迁徙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民族的融合, 文化的交流,客家人是汉族五大民系之一,客家人的迁徙是汉族民系中迁徙范围最广,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迁徙。迁移模式和路线总的来看是从北到南、自东到西,从平原到丘陵、山区,沿着河流到核心地区,由国内走向国外,散居世界各地。客家的迁徙对迁移所在地的发展影响是重大的。 关键词:客家迁徙人口分布 迁徙的原因 就迁徙行为而言,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与迁移过程的历史相对应,迁移原因在各时期各不相同。总概各种迁移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A.与迁出地有关的因素 ①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的逆向发展,这是经常发生作用的根本因素。 ②战乱。残酷的战争使繁华的城市和富饶的乡村化为废墟,数以百万计的人在战乱中丧生,剩存者为寻求安定的社会环境,被迫背井离乡,迁徙各地,这是大规模突发性迁移的根本原因。 ③官职迁调定居。 ④游学、经商 ⑤争斗,包括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等。 B.与移入地有关的因素。 北方开发早,南方开发迟。面积辽阔,人口稀少而战乱又少的南方有着南迁汉人定居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如广东梅州在南宋时,“土旷民惰,而业农者鲜,悉汀赣侨寓者耕焉,故人不患无田,而田每以工力不给废。”加上唐宋时期在南方百越地区推行“毋赋税”政策。这些对北方逃难的汉人看来,可谓“世外桃源”而纷纷定居于江南、岭南地区。 C.与介入障碍有关的因素。 客家先民从河洛、中原迁至江南、岭南地区,就交通条件,虽极为困难,但也不是无路可走。从秦代起,就有驿道; 从隋代起,就有运河水道,特别是东南道路和岭南道路; 从宋代起,就有“塘铺”等。 东南道路以大运河为主干,把关中、淮南、东南连接起来,并延伸至今赣、闽等地。入岭南道路有4:一由荆襄道路南下湖南,经湘水、灵渠、桂江、西江进入珠江三角洲;

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的形成

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的形成,经历了个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在其成型的过程中,由于大规模的流动迁徒和环境的险恶,迫使他们摒弃了懦弱保守的性格和意志薄弱的成员,并以坚忍卓绝的精神和斗志开拓着自我的生存环境,从而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但是,客家文化的前身其实是中原文化,客家民系就产生于中原,客家人就是中原移民。遍布于今日粤、桂、台、闽、赣及海外的客家人,先天就带有中原文化的印痕,虽然历时久远,但他们代代相习,不断传递们,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客家文化是演变、递嬗了的中原文化,由于它较多地保存了中原文化的原生形态,所以,从文化渊源上,它和中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是研究中原文化的资料来源和活化石。 没有中原地区移民的流动和南下就没有客家民系,这是客家文化形成的前提。然而,迁徙的原因主要是兵燹战乱、国破家亡,这就使得迁徙带有被迫的性质和悲怆的色彩;也正因为如此,这种流动也使他们更加看重旧有的文化基础和观念形态。中原文化中牢固的本土意识和人文精神时时振动着这些移民的灵魂,使得他们在观念上和汉文化精神始终难以分离。另一方面,完全改变了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又迫使他们改变着旧有的文化(至少是局部地改变),必须建立一些适应新环境、新形势的新文化而对过去有所扬弃。这样,客家文化必然具有两重性:一是有意识地对旧有文化予以保留;二是被动性地对旧文化进行改革,这成为客家文化的格调,也成为客家文化的特质。不管是对旧有文化予以保留还是进行改革,也都无法脱离中原文化这个母体来源。 一 所谓“客家”,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客”,指外来移民;二是“家”,指由中原南下,举家迁徙或落地成家的那些豪门望族。 从历史上看,客家先民多为中原地区、尤其是豫州的居民。其迁徙最早始于西晋末、东晋初。《晋书·地理志》豫州条云:“永嘉之际,豫州沦于石氏。元帝渡江,于春谷县侨立襄阳郡及繁昌县。成帝又侨立豫州于江淮之间,居芜湖;时淮南入北,乃分丹阳,侨立淮南郡,居于湖口。又以当阳县流人渡江,侨立为县,并淮南、庐江、安丰,并属豫州。”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北方少数民族大举南下,最后一举灭掉西晋,中原震动,豪门大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场大变动中受冲击最为严重的是京畿豫州一带的士族豪门。随着东晋政权在南方的建立,他们纷纷迁移南下,而东晋政权为了延揽和照顾这些士族,开始在南方设立这些外来移民的居住侨郡,并以北方地名来命名这些侨郡,以照顾他们的意识和心理。据《晋书·地理志》记载,所设侨郡中规模最大的是“豫州”。由此可见从河南地区来的移民人数最多,势力最大;为了最大限度地照顾这些贵族的利益,东晋又设立了“给客制度”,它直接演化成为“客家”这一称谓,并为客家民系的组织制度和社会结构输入了更大的活力。《南齐书·州郡志》云:“时百姓遭难,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当时,北方大姓几乎全部南移,由于受到东晋政权的保护,这些迁移的北方人并未衰微,反而日渐兴盛,这就为后来的屡屡南移提供了一定的动力源。

《客家人》与“客家人”的精神传统 (1)

学号1150102103 毕业论文 (2011 届本科) 题目:《客家人》与“客家人”的精神传统 学院:文学院 专业:人文教育 作者姓名:陈晓芳 指导教师:哈建军职称:教授 完成日期:2012 年12 月20 日 二○一二年五月

河西学院文学院本科学生学年论文登记表

《客家人》与“客家人”的精神传统 陈晓芳 (河西学院文学院张掖 734000) 摘要:客家是一个迁徙的民系,是汉族民系中极其特殊的一支。西晋永嘉之乱后,因不堪战乱祸害,部分中原汉民开始南迁。所以客家人是中原大迁移中造就的一群顽强不屈的勤劳勇敢又朴实善良的人民。作家窦应泰的长篇小说《客家人》就是以这一伟大民系为主角的,是一部拥有客家独特风味的作品。小说描述了在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广西贺州贺县客家人的谋生与发展的艰辛过程,尽显着客家人坚韧不拔,不畏艰辛,团结齐心等客家文化中的精神传统。继承和发扬客家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神品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客家;文化;客家人;精神传统;现实意义 一、客家文化的起源 “客”意味着行走、路过和陌生化地面对,“家”意味着驻足和栖息的根据地。客家是走走停停、在迁徙中栖息的状态。中国的客家人特指的是晋代以来,由于战乱大规模地移民迁徙形成的一支特殊民系,是汉族支系之一,是唯一不以地域命名的又具有显著地域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学术界一般认为客家先民始于公元前三世纪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早期的客家大多是从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黄河流域逐步往江南,再往闽、粤、赣边界,然后又往南方各省乃至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迁移,并最终成为汉族民系中一支遍布全球且人文特异的重要民系族群。 “客家”之称,出于明末清初的一次大规模族群在广东的“土客械斗”事件,是由当时在广东西部的江门地区(时称四邑)以“四邑人”自居的四邑民系等冠予客家的,是一个他称。所以,“客家”这个名称,不是客家人自己起的,而是当地土著人对从中原迁来的汉族的称呼。章太炎先生在所著《新方言》中《岭外三州语》说:“广东惠、嘉应二州一其民自晋末边岭, 宅于海滨, 言语软古, 广州人谓之‘客家’。嘉应各县客家,且有‘先客’‘后客’之分, 宋末以前迁来者为‘先客’,元明以来从汀精二州迁入者为‘后客’”[1]。 “客家”这个名词,源于闽、粤沿海先民汉族对宋末以来南迁汉族的专称,由于罗香林的客家学说而广为人知,所以这一族群就被称之为客家。“客”是行走的状态,

北人南迁与客家迁徙史

北人南迁与客家迁徙史 摘要:纵观历史,中国的各个民族的迁徙在封建时代可谓屡见不鲜。就汉族而言,在历史上就发生好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促使中原汉人南下的原因众多,政局的动乱、战争的频繁、生产被破坏、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等。客家民系主要是以中原汉人为主体,同时在宋代时期融合了当地的土著人。客家先祖在历史上多次迁移,他们的迁徙都跟中原汉人南下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章粗略阐述多次中原汉人南下的情况,同时粗略探讨客家先祖每个阶段的迁徙状况。 关键词:北人南迁客家迁徙迁移规模迁移时间 (一)北人南迁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迁徙,这使得人类更好适应万变的社会环境,使人类的文明历史更加丰富多彩。在古代的中国,中国各民族就有或大或小的迁徙活动,其中中原汉人的长期南迁尤为突出。北人的南迁多少都能反映当时社会的各种状况,同时北人南迁使得北方发达的文明向文明基础较为薄弱的南方传播。人口的流动,加大了北方和南方的联系,促使了民族的大融合,稳定中国社会,巩固了统治者的政权。下面从历史的几个阶段来简单阐述北人南迁的情况。 秦汉时期。在秦朝之前,就有少数中原汉人向南迁徙,最早可以上溯到战国以前。但是真正的大规模迁徙是在秦始皇合并六国之后,“随着岭南归入秦朝版图,秦始皇发50万人岭南,这是首批大规模南迁的北人。后来中央王朝派往南边的驻军,相信也有落籍不返的”1总之,秦朝几次向南越遣去军民百万之多,经过较长的岁月,汉族与土著民同化。“秦朝南下军民所作的路线,从秦都咸阳出发,朝东过潼关,由今河南洛阳、汝阳折向东南,经宛(今南阳)沿白河、汉水入长江。之后,分两路南行:一路入鄱阳湖,顺江西南赣水谷地,翻粤赣边的大庾岭,出横浦关(即梅岭关),进入今广东福地包括粤北重镇韶关和南海郡治所番禺(今广州);另一路沿长江入洞庭湖,由湖南湘水水谷地西南行,翻过湘桂边的越城岭(今广西兴安县境)而至岭南西部地区。”2西汉末年,政局巨变,中原又发生战乱,人们为求安宁,开始自动南迁。东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纷纷破产,黄巾起义后社会更加动荡,战争频繁,百姓纷纷南下。三国鼎立后,受吴国和蜀国政权吸引,不少北人选择南迁。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统一中国二十多年后,政权出现内讧,后来发展为内乱,同时五胡外族人趁机入侵。不少中原汉人不甘在五胡统治之下,所以中原汉人又一次大规模向南方迁徙。当时人民多数选择在江东一带,更南迁的汉人就集中在豫章(今天江西南昌)、南康(今天江西赣州)一带,有些甚至走向闽、粤。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使得西晋政权根本上分解,一些王室上层谋划南渡,这就使得大批汉人南迁。到了东晋时期,北人南迁最为鼎盛。由于当时东晋政府对南迁世族给予优惠待遇,并且出台一系列吸引汉人的政策,中原汉民就大规模涌向江南。东晋时期,东晋政府不积极北伐,滞留在中原的汉人见汉人统治大势已去,同时又不甘心受制于外族人手中,所以被迫南迁。 隋唐至北宋时期。本阶段初,社会比较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人心安稳。但是在唐玄宗以后,地方节度使势力发展,最后“安史之乱”发生,唐朝政权开始走线衰落,社会变得十分动荡。唐军与叛军长期战争,社会不得安宁,许多地方变得十分萧条。这导致不少中原汉人选择入川或南移。后来的黄巢起义使得动荡的社会更加变得复杂,这迫使深受其害的人们都选择南迁。 南宋至明末清初。北宋在1126年亡于金,开封被破以后,北宋王室南逃。广大军民不愿意受金人的统治,大举南下。南宋高宗也鼓励汉人南下。元取代金控制北方后,举兵南下, 1胡守为著《岭南古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07页 2丘菊贤杨东晨《中原汉人南徙与客家述评》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科学版)1990年

居潮客家人在南迁过程不断发展

63史海钩沉 CHAOSHANGCHAOXUE 客家人与广东境内的广府民系、潮汕民系一样,都是从中原辗转南下的汉族人。我国汉族和各个少数民族都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同阶级和国家的产生相适应,历史地形成的,民族的构成和血统是多元和复杂的。居潮客家人在南迁过程不断发展。据考证,客家人的先民,有过6次大规模的南迁: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 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 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莆田逃亡广东沿海潮 汕至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居潮客家人在南迁过程不断发展 康业丰 摘要:历史上客家人有几次从中原南迁,他们虽然比潮汕人民迟到潮汕,居住地也较为 偏僻,但客家人自主发展,在融合中发展,成为潮汕地区第二支劲旅。 关键词:客家人 六次南迁 发展

客家大迁徙

第一次客家大迁徙西晋“八王之乱”,持续170多年。 西晋永康元年,发生了“八王之乱”,继而又爆发了人民反晋王朝的斗争,大大动摇了西晋王朝的统治。这时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等少数民族趁虚而入,各自据地为王,相互争战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局面。西晋王朝灭亡后,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他们废农田,牧牛羊,虏汉人做奴隶。不堪奴役的汉人大举南迁,他们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进入襄樊,沿汉水入长江迁向湖北、安徽、江苏一带;朝东则由九江到鄱阳湖,或顺赣江进入赣南山区。其前锋已抵达今之梅州大埔,并于东晋义熙九年(即公元413年)以“流民营”为基础设置了义招县。这时,东晋王朝为安置中原移民,专门设立了侨州、郡、县,予以各种优待。这股潮流此起彼伏,持续170多年,迁移人口达一二百万之众。 第二次客家大迁徙唐朝“安史之乱”,历时90余年。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势由盛而衰,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加之中原灾荒连年,官府敲榨盘剥,民不聊生,许多城乡烟火断绝,一片萧条。不久,爆发了先后由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弛骋中原,辗转大江南北十数省。这些地方正是第一次南迁汉民分布的地域。战乱所及,惟有赣南、闽西南和广东东北“堪称乐土”,于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赣江而上,来到今天的赣南、闽西、广东东北的三角地带定居。根据客家族谱记载,这时期的移民,避居福建宁化石壁洞者也不少。这就是中原汉人历史上第二次大举迁徙。这次南迁,延续到唐后的五代时期,历时90余年。 第三次客家大迁徙南宋建立,“客家人”称谓产生。 北宋都城开封,于公元112年被金兵攻占后,宋高宗南渡,在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随高宗渡江南迁的臣民达百万之众。元人入侵中原后,强占民田,推行奴隶制。处于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为躲避战乱,又一次渡江南迁。随后由于元兵向南进逼,赣闽粤交界处,成为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文天祥起兵抗元,率义军进抵梅州,客家儿女纷纷从军,转战于闽粤各地,仅松口卓姓家族,就有800多人,“男执干,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人,为寻求安宁的环境,又继续南迁,进入粤东的梅州、惠州一带。因为这时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遂自称为“客家人”。 第四次客家大迁徙反清运动及移民运动 客家第四次迁徙原因有二:一是受满族入主中原的影响。清兵进至福建和广东时,客家节义之士,出面号召群众举义反清,失败后被迫散居各地。有随郑成功到台湾的;有向粤北、粤中、粤西搬迁的;有的到了广西、湖南、四川。二是客家人口膨胀。赣闽粤边区的客家人,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人口大增,而当地山多田少,耕殖所获,不足供应,乃思向外发展。适逢清政府于康熙年间发起“移湖广、填四川”和移民运动。于是,由中原移居两湖两广的汉民,又大量入川。朱德、郭沫若、韩素音的祖先,都是当时由广东、福建迁到四川的客家人。 第五次客家大迁徙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的“土客械斗”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客家人为基本队伍,辗转征战十

中国民俗地理之客家迁徙

读有关“客家迁徙”期刊有感 这个学期学了一门课程,叫中国民俗地理,这是一门相当有意义的一门课程,自学了中国民俗地理后,我不仅仅从中学到了知识,还了解到了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民俗风貌,增加了我的阅历,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更加爱我的家乡,更让我增强了民系归宿感,使我有意识地去了解我的归宿——客家。 客家先民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经西晋永嘉之乱、东晋五胡乱华,唐末黄巢之乱,宋室南渡,中原汉族大举南迁,陆续迁入南方各省,在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下,经过千年演化,最迟在南宋已逐渐形成一支具有独特方言、风俗习惯及文化形态的汉族民系。客家五次崛起第一次,被视为“客家人的革命”的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是客家人作为中坚之一的“戊戌变法”运动;第三次,是客家人作为主体的“辛亥革命”;第四次,是发生在客属地的土地革命;第五次,是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部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第六次,则是人民共和国的创立,开国元戎中有一大批客家领袖与战将。然而现在却是全球衰落最快的语言之一,面对粤语最强势时,客家没有呈现衰落现象,但是面对科技发达,信息交换便捷的今天,客家呈现严重的衰落现象,一些客家主导的城市越来越少客家人说客家,改而说普通话。 如今,越来越多的客家人站出来保卫客家,台湾客家人发起的一次震惊台湾乃至世界的万人和平游行,其目的是争取客家母语权益,祖国大地上也出现越来越多的客家电台、卫视。而作为客家人的我为了跟好地了解客家,我也特意去找了一下关于客家的资料。最近看了几篇有关客家迁徙的期刊。 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中主要有五次大迁徙:第一次:受五胡乱华影响,自东晋始,大批中原人举族南迁至长江流域。第二次:唐末的黄巢之乱,迫使客家先民继续南下,到达闽、粤、赣接合部,成为客家的第一批先民。第三次:金人南下,入主中原,宋高宗南渡,更多的移民集聚于此,与当地的土著和先期迁入其地的畲族先民交流融合,最终形成客家民系。第四次:明末清初,客家内部人口激增,因资源有限,大批闽、粤客家人从客家大本营向外迁移,最远内迁至川、桂等地区,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即发生在此时期。第五次:受广东西路械斗事件及太平天国运动影响,部分客家人分迁至广东南部和海南岛等地。 在我看来,有一段时期对于客家而已是相当重要的,那就是唐末至北宋时期,唐末至北宋时期南迁的历史。这不仅因为它是整个客家源流史中继东晋末年“司豫流人”迁离中原而揭开客家史序幕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客家南迁运动,并且其结果还催生了华夏民族中一个独特的民系——客家族群的形成。仅以这段时期的客家源流而言,其流寓于以后成为客家基本住地——闽粤赣边的北方汉民,比之上一历史时期不仅移民的来源更为广泛,而且移民的数量也更加庞大。据统计:今日客家姓氏中有一半“是在唐末至宋初迁入闽粤赣边区的”。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客家的第四次大迁徙,越来越多的客家人不断地从客家祖地流转、播迁海内外,继而过台澎、迁粤西、去湘川琼贵,甚至出门过蕃、跨洲越洋,分布于广东中部、广西、四川、湖南、海南、台湾、东南亚和欧美各国。故有言道:“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在我看来,客家迁徙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战乱。残酷的战争使繁华的城市和富饶的乡村化为废墟,数以百万计的人在战乱中丧生,剩存者为寻求安定

客家先民第三次大迁徙

客家先民第三次大迁徙 一、任务背景:北宋都城开封,于公元112年被金兵攻占后,宋高宗南渡,在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随高宗渡江南迁的臣民达百万之众。元人入侵中原后,强占民田,推行奴隶制。处于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为躲避战乱,又一次渡江南迁。随后由于元兵向南进逼,赣闽粤交界处,成为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文天祥起兵抗元,率义军进抵梅州,客家儿女纷纷从军,转战于闽粤各地,仅松口卓姓家族,就有800多人,“男执干,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人,为寻求安宁的环境,又继续南迁,进入粤东的梅州、惠州一带。因为这时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遂自称为“客家人”。这也是客家人称谓产生的原因。 二、客家菜的起源: 1.在两晋时期的中原由于战乱发生移民热潮,很多客家人因此而大规模的迁移,相应的饮食文化也随之改变,一开始由中原的特色逐渐变迁。一开始在晋朝比较有名的特色菜有:酪浆,羊肉酪粥,胡饼,清汤米线等,客家菜讲究功取法,以法求奇,以功求妙,于奇奥外穷其食物之甘旨。“平易近以食为天”,客家人注沉烹饪之术,反是其保留不雅观的表现。客家菜用料讲究新颖,讲究野生、家养、粗类;加工讲究煮、煲、炖,讲究粗刀大块,不破坏食物养分取纤维;烹饪讲究本汁本味,不使过浓佐料,清淡可口,利于消化;伙食讲安搭配,讲究效用,多用药材调度阳阳,清降补泻,并按照时令删减食物品类。所无那些,都反映出客家人正在千百年的糊口实践外,勤于试探摄生之道,长于分结保健经验,注沉把持天然外躲藏的科学事理。 驰名中外的八种干制名食。它们是:上杭萝卜干、永定菜干、明溪肉脯干、宁化老鼠干、长汀豆腐干、武平猪胆干、连城地瓜干、清流将乐笋干。其中,永定菜干还分甜菜干和酸菜干。甜菜干,色泽黑褐油亮,味道鲜美甜香;酸菜干呈黄褐色,酸中带甜,味美爽口。甜菜干用鲜嫩芥菜制成,酸菜干用鲜嫩的芥菜、萝卜缨、油菜制成。宁化老鼠干以田鼠、山鼠为主要原料,先用蒸气蒸熏后,剥皮、剖腹、去内脏,再把鼠肉、肝、心一起下锅,用米饭或细糖熏烤成干,色泽油亮透红,味香耐嚼风味别具。如与瘦肉、冬笋、大蒜一起烹调,其味更美。武平猪胆干加工制作需经过浸、压、烤三道工序。先将猪的肝、胆一起酱浸,加上

客家人的文化精髓

独特的客家文化 历史清楚地表明,客家人的迁徙,大多是由人口稠密、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向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的偏远荒蛮地区而转移的。这些来自中原汉族的客家先民们,在辛勤耕耘创立新的家园的过程中,不断与南方的百越族(主要是畲、黎、瑶等族)融合,不仅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而且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一方面,他们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始终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崇尚诗礼传家,极为注重对传统、文化、语言、习俗的完整保存,并以共同的生活样式、习俗、信仰和观念将自己紧密团结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善于从当地少数民族中汲取养分,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文化的最鲜明特色在于: 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如果你有机会翻开客家人的族谱,或者观赏客家民居的门联,会发现各家各户都有着中原的郡望。如陈姓出于颍川,李姓出于陇西,王姓出于太原或琅邪,谢姓出于陈郡或陈留,何姓出于庐江,黄姓出于江夏,杨姓出于弘农,等等。这类家谱的记载有的虽经不起推敲,但却说明客家人从心底深处以来自中原而感到自豪。在迁移和开发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正是靠着“崇正”精神,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建成了自己的新家园。以台湾客家新移民为例,他们一方面依赖与弘扬客家原乡文化,如“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顽强地沿用方言乡音;并按原乡的家族和宗族形式重新组织家族和宗族,民居建筑也仿效原乡的形式。另一方面恪守中华文化共有的礼乐教化,弘扬爱国家爱民族的优良传统。当荷兰、法国、日本侵犯台湾时,他们坚持民族大义,高举爱国保种的旗帜,与入侵者展开拼死抗争,涌现了刘永福、邱逢甲、吴汤兴、徐骧、姜绍祖等一大批仁人志士,为客家人增了光,为中华民族添了彩!现在,许多创业有成的客籍华侨,在总结自己何以成功时,也觉得是得益于客家崇正精神。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接受和发扬客家崇正精神,他们一次次携儿带孙回到大陆原乡祖籍地乃至中原发祥地寻根认祖,并发起一次次公祭客籍母亲河的活动。 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客家人特别看重读书人,有“茅寮出状元”之谚。在客家人看来,要想改变境遇,惟一办法就是晴耕雨读,金榜题名,走仕途之路。只有通过读书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跻身于官宦行列,才能实现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所以,家境再困难,即使是讨饭也要供子弟读书。作为客家人的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这样写道:“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州,客籍人……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学费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200多块钱,直到后来我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为了望子成龙,光耀门楣,客家人往往集中全家族、全宗族的力量来培养子弟读书。到过客家地区的人一定会发现,在其家族祠堂前立有许多石旗杆,那便是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明证。那些石旗杆是族中子弟中举人、中进士的标志,有多少石旗杆,就说明族中有多少人获得了举人、进士之类的功名。 守望相助,崇尚节俭。客家人讲究一个“义”字,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们认为,要想在新的客居地立足,必须面对重重困难,团结互助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他们提倡“天下客家是一家”,要求客居他乡的同族人或同宗人精诚团结。而且信奉“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人值得十人当”,“帮来帮去,石头变豆豉”。由于客家人崇尚团结,直到今天,在客家人的婚丧红白帖中还保留了用“帮”字的古风。客家人很能吃苦,“一条扁担走天下”是其坚韧顽强精神的真实写照。客家人还有崇尚节俭的美德。有这样一条谚语:“山精山角落,新衫底下着”,说的是客家人把旧衣服套在新衣服上穿,以旧衣保护新衣。由此可见,客家人的生活是多么的节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