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转换生成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In the late 1950s, a new theory appeared in America and violently punched the prevailing structuralist descriptive linguistics. The founder of this new theory was A. N. Chomsky (1928 - ). As a student of Hebrewwith the structuralist methodology, Chomsky tried toopen up a new route when he found that the classificationof structural elements of language according to distribution and substitution had its limitations. Fromthis practice Chomsky gradually established the well-known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TG) Grammar. The publication of his Syntactic Structures ( 1957 )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the Chomskyan Revolution.

The Innateness Hypothesis

Chomsky believes that language is somewhat innate, and that children are born with what he callsa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LAD), which is a unique kind of knowledge that fits themfor language learning. He argues the child comes into the world with specific innate endowment, notonly with general tendencies or potentialities, but also with knowledge of the nature of the world, andspecifically with knowledge of the nature of language. According to this view, children are born with knowledgeof the basic grammatical relations and categories, and this knowledge is universal. The categories and relationsexist in all human languages and all human infants areborn with knowledge of them. According to him, the study of language, or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can throwsome light on the nature of the human mind. This approach to language is a reaction against behaviourismin psychology and empiricism in philosophy, making linguistics a branch of psychology.

This observation suggests that children are born with aninnate faculty for language in general, a blueprint forlanguages, not just for any particular language. From this, we would then suppose that if children are predisposed for learning any language, human languagesin the world must have the same underlying principles in common. This is what Chomsky called language universals or linguistic universals.

A. N. Chomsky’s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TG) Grammar experienced the following four stages.

The Classical Theory

The Standard Theory

The Extended Theory

The Minimalist Program

In the classical theory, Chomsky’s aim is t o make linguistics a science. This theory is characterized by three features:

(1) emphasis on generative ability of language;

(2) introduction of transformational rules;

(3) grammar description regardless of meaning.

The standard theory is marked by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Chomsky, 1965). In this book, Chomsky made a remarkable change by including a semantic component in his grammatical model. He says that a generative grammar should consist of three components: syntactic, phonological and semantic. The syntactic component can

be called the base component, which consist of re-writing rules and the lexicon. It is the re-writing

rules that generate the deep structure of the sentence, and the transformational rules, in turn, transform the deep structure into surface structure. The semantic component makes semantic interpretations on the deep structure, and the phonological component makes phonological on the surface structure.

In the extended standard theory, Chomsky revised his Standard Theory twice. The first revision is called the “Extended Standard Theory” (EST). The second revision is called the “Revised Extended Standard Theory” (REST).

In his first revision of the Standard Theory, Chomsky moved part of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to the surface structure. Take the categories of the logical component for example, in the following two sentences,

(1) Not many arrows hit the target.

(2) Many arrows didn’t hit the target.

their deep structure is “NOT [ many arrows hit the target]”. Through tra nsformations, the two sentences differ semantically due to the logical component NOT. This shows that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does play certain roles in the surface structure, but Chomsky still believed that semantics is determined by the deep structure.

In Chomsky’s second revision, the most remarkable change is that Chomsky now completely puts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in the surface structure. And, accordingly, from semantic interpretative rules is derived logical form representation.

Why there is tg grammar?The Innateness Hypothesis ( Why should there be a TG Grammar?) When as a student of Hebrew with the structuralist methodology, he found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of structural elements of language according to distribution and substitution had its l imitation……he believes that language is somewhat innate, and that children are born with what he calls a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which is a unique kind of knowledge that fits them for language learning ......According to him, the study of language, or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can throw some light on the nature of the human mind.

Hypothesis is based on some important facts:

1).Children learn their native language very fast and with little effort.

2).Children learn their mother tongue in very different environments, but they follow more or less the same stages in acquisition:

①the babbling stage ②nonsense word stage

③holophrastic stage ④two-word utterance

⑤developing grammar ⑥near-adult grammar

⑦full competence

3)The children learns the total grammar of the language during a limited period of time, from limited exposure to speech (which is often degenerate data)

All these suggested that although babies are not born knowing a language, they are born with a preposition to develop a language. If children are predisposed for learning any language, human languages in the world must have the same underlying principles in common. This is what Chomsky called language universals or linguistic universals.

乔姆斯基与转换生成理论

乔姆斯基与转换生成理论 20世纪50年代后半叶,美国语言学界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转换生成语法,它猛烈地冲击了当时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该理论的创始人就是A·N·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所研究的不是语言现象,也不是人们的语言运用,而是人们的语言能力,这种做法是对当时美国占统治地位的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否定。转换生成语法的创立,被认为是语言学中的一场革命,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很快成为现代语言学最有影响、最有活力的理论。 1.乔姆斯基的简介 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基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他的父亲威廉·乔姆斯基(William Chomsky)是希伯来学者,来自一个后来被纳粹灭绝了的乌克兰小镇。她的母亲艾尔西·乔姆斯基·西蒙诺夫斯基(Elsie Chomsky Simonofsky)是白俄罗斯人,但跟她的丈夫不同的是,她生长在美国,说“普通的纽约英语”。他们两人的第一语言都是意第绪语,虽然乔姆斯基本人说父母在家禁止讲这种语言。他说,他们住在分裂为“意第绪区”和“希伯来区”的犹太人聚居地,他的家庭认同后者,并用“纯粹的希伯来文化和文学”教导他。 乔姆斯基记得他的第一篇文章写于10岁那年,文章是论在巴塞罗那陷落之后,纳粹主义蔓延的威胁。从12或13岁开始,乔姆斯基更加彻底地认同无政府主义。 毕业于费城中央高中,1945年起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师从哲学家C·维斯特·切奇曼(C. West Churchman)、尼尔森·古德曼(Nelson Goodman)和语言学家泽里格·哈里斯(Zellig Harris)学习哲学和语言学。哈里斯对他讲授了自己在语言结构线性算子方面的发现。乔姆斯基后来把这些解释为对来自标记系统的上下文无关文法产物的操作。哈里斯的政治观点对乔姆斯基政治立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1949年,与语言学家卡罗尔·沙茨结婚(Carol Schatz)。婚后育有两女:阿维瓦(Aviva,1957年)和戴安(Diane,1960年)。还有一子哈里(Harry,1967年)。

乔姆斯基主要理论

主要理论 乔姆斯基认为语法主要包括基础和转换两个部分,基础部分生成深层结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得到表层结构,语义部分属于深层结构,它为深层结构作出 语义解释。语音部分属于表层结构并为表层结构作出语音解释。 1.转换生成语法: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由形式语法学家乔姆斯基提出。 他认为仅仅描写语法形式是不够的,而要探索隐藏在语法行为背后的人 类普遍的“语法能力”,这种语言能力通过一套“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 转换规则,从而把意义和形式结合起来,把静态描写提高到动态描写。 2。美国认知语言学家乔姆斯基(A·N·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人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和语言能力。人 类使用语言不是靠机械模仿和记忆,而是不断理解、掌握语言规则、举 一反三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过程。 找到一个图,发不上来,用流程画给你看下 语法→转换部分→表层结构→语音部分→句子的语音表现 |基础部分→深层结构(指向转换部分)→语义部分→句子的语义表现 简单的说,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研究的是人类为什么会说话以及如何了解 新的句子。上图是一个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框图。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 家只需要制定上图中突出显示的四个部分的规则。上图也是转换-生成语 法的理论内容的示意图:语法主要包括基础和转换两个部分,基础部分 生成深层结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得到表层结构,语义部分属于深层结 构,它为深层结构作出语义解释。语音部分属于表层结构并为表层结构 作出语音解释。 2.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所研究的不是语言现象,也不是人们的语言运用,而是人们的语言能力。依据乔姆斯基,小孩子获得语言知识是 一种构造理论的行为,他绝不是单凭经验学会了语言。语言需要模仿, 模仿是语言的基础,但是语言不仅仅是模仿,而且主要不是模仿,主要 是创造新的言语,这就是语言的创造性。乔姆斯基认为,这种创造和生 成新的语言的能力是人的天赋能力,是内在的机能。人都有一本天赋的 词典,具有分辨语词变化的能力。说话人通过一系列结构规则可以生成 这种语言的句子的深层结构,即在每个句子表达出来以前就在大脑中存 在的概念结构。形成了这种句子的深层结构之后,他头脑中已经有了一 个正确的句子。在乔姆斯基看来,人们在说话之前他的头脑中存在着一 个深层的语言结构或是思维能力,而且会形成一个内在的正确的句子。

转换生成语法

Avram Noam CHOMSKKY’THEORY ——转换生成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 一、代表人物 二、含义 三、语言结构的转换规则 四、语法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意义与局限 Noam CHOMSKKY’THEORY ——诺姆.乔姆斯基 ?诺姆.乔姆斯基是当代最著名的语言学家,也是美国著名的政治评论家,曾被哲学界誉为历史上影响最为重大的5位思想家之一。如今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美国政治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通讯院士。 ?主要著作《句法结构》,之后一场声势浩大的…乔姆斯基?革命开始席卷整个美国语言学界 转换 1.“转换”本来是控制论的术语,指事物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生成语法学早期借用这个术语,指的是在句子的生成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具体的操作手段及相应规则的总称。 2.乔姆斯基的“转换”与Harris的“转换”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我们平时所讲是“变换”来自Harris,指的是一种表层的转换,关注的是句子与句子或结构与结构之间的“平行”关系。 3.乔姆斯基的“转换”不单是一种平行的变换,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深层形式到表层形式的生成过程。是把现代音位学的“位”观念引申到语句结构中的必然结果。 4.“转换”体现的是生成语法学“规则系统”阶段的特点,带有个别语法的性质。 生成 一、创造性 这时就语言本身的客观属性来说的。任何一种具体语言都有很高程度上的递归特点,即“有限手段的无限运用”。具体说,外在化的语言是个无限的句子集合,但内在性语言却表现为一套数量有限的规则,语言的创造性就表现为以有限的规则生成无限数量的合格的句子。 二、明确性 这是就语法理论而言的。指的是,一种有效的语法理论必须清晰的理论陈述明确地“预言”某种具体预言中所有“合法”的句子,同时保证不会产生“不合法”的句子。而“明确的陈述必须最终成为一种形式化的理论”。 语言结构的转换规则 ?乔姆斯基语言学的特点是更加注重语言的结构转换规则研究。他认为,短语规则是形成句子的一套规则,这一规则先有一套短语结构改写规则。即句子可以改写为名词短语+动词短语。 ?S 如:the tall man kicked the ball ?NP1 VP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综述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综述 摘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观点的发表, 是世界语言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在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乔姆斯基革命”。 1957年,乔姆斯基所写的《语法结构》的出版,成为了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标志。转换-生成语法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变化,逐渐形成了对语言进行描述和解释的一个体系。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完全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乔姆斯基认为,所谓转换生成语法,主要包括基础和转换两个部分,基础部分生成深层结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得到表层结构,语义部分属于深层结构,它为深层结构做出语义解释。语音部分属于表层结构并为表层结构做出语音解释。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对后世产生了积极作用。转换-生成语法与比它早出现的理论相比,有根本突破;对比它后出现的理论有巨大影响。 关键词:转换-生成语法乔姆斯基表层结构深层结构 引言 转换生成语法,也成生成语法,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一种语言学说,其创建人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1957年,他的第一部专著《语法结构》出版,标志着这种学说的诞生。转换-生成语法的提出风靡了全世界,冲垮了结构语言学的支配地位,因而被人们称为“乔姆斯基革命”。逐渐形成了对语言进行描述和解释的一套体系,在当今语言学界的影响力,犹如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根据钮西来和王晗的研究,转换生成语法从提出到如今已有60多年之久,期间主要经历了六了阶段。外表化的语言指言语行为,说出来的话,音译结合的词句等;而内在性的语言指人脑对语法结构的认识,以心理形式体现。其研究范围限于人的语言知识或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的使用。转化生成语法以描写和解释语言能力为目标,提出语法假设和理论来揭示其规律,说明其原因。 正文 “语法分析的现实目的,就是要从认识语句的各种形式(显性标志:语音、语序、词类分布、转换方式等)入手,对内部的各种关系(结构、语义等)进行准确的认定,有效地把握句子的基本格局,从而迅捷地理解整个语句所要表达的意义。”对此,崔应贤以为,好的理想的句法分析方法应该具备三种基本要求:(一)有助于准确地揭示认识对象的结构特征并迅速地把握语义;(二)能够以一贯之地解释认识对象的所有的具体的句法结构现象;(三)在有形式上的明晰、简易、可操作性。

生成语法理论

《生成语法理论》是一本比较基础的书,对生成语法感兴趣的任何人都可以读,该书从最基本的概念讲起,讲到1985年初的发展。读过这本书后,可以从中掌握生成语法理论,领会生成语法研究方法,了解生成语法的当前研究方向。 人们通常把1957年,乔姆斯基发表第一部专著《句法结构》之时看成转换-生成语法诞生之时。生成语法学是科学研究,而不是哲学研究,生成语法学家研究语法结构形成,不涉及交际功能也不涉及说话时的环境。乔姆斯基等多数生成语法学家认为语言学是经验科学。生成语法学家对大脑物质进行的一种研究。因此生成语法学属于经验科学中的自然科学。 乔姆斯基的研究方法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方法不同。第一,归纳法不可能完整地描写语言,生成语法规则系统是用演绎法建立的。第二,认为语言学应与其他科学一样,在分析某一层次上的结构时尽量利用其他层次上分析的结果,避免对共同性质作重复说明,以便使整个语法理论做到最大限度的精简。第三,语言学应该是提出理论假设,揭示现象背后的哪些观察不到的过程和机制。 从生成语法角度看,语言具有无限性,离散性和结构层次性的特点。生成语法学中语言概念的基础是集合论。每种语言都是句子的集合。句子具有离散性才有可能用字母记录,乔姆斯基说:语言是用有限的字母表构成的长度有限的句子的集合。语言是一个无限集合,不可能把所有的句子都例举出来,所以只好用描写法,语言学家使用语法规则来描写语言,规则构成规则系统,语法学家构拟生成语法规则

系统来模拟人们内在的生成语法知识。生成语法规则系统是人们内在的生成语法知识模式。 生成学派从六十年代起就十分重视对普遍语法的研究。乔姆斯基提出自然语言的共性表现在内容普遍性和形式普遍性两个方面。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具体的有关语言共性的理论。人的语法知识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全人类语言共有的,称为普遍语法,另一部分是各民族语言特有的,称为个别语法。 生成语法学家认为语言不仅包括已知的句子,而且包括一切可能的句子,认为语法不仅指已知语言的语法,而且指一切可能存在的语法。生成语法学不研究语言运用,只研究语言能力,研究理想的说话者-听话者的语感,并不研究所有具体的说话者-听话者的语感。 纵观语言学历史各个流派不仅研究的对象,范围有所不同,企图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生成语法学派试图解释语感,用普遍语法来解释语感,而普遍语法正是人头脑中的机制。

生成语法理论顾阳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理论* 顾阳 上世纪50年代,由诺姆?乔姆斯基(又译作“杭士基”) 开创的生成语法理论标志着语言学研究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范式上的转移,它将语言学研究的重心及宗旨从研究人的语言行为及其结果,转移到研究产生人的语言行为的大脑机制及其相关的生物属性。这一转移是革命性的,推动了众多相关学科的發展及新研究领域的开拓,包括心理学、哲学、逻辑语义学、资讯科学、腦神经科学、遗传学等。由于这些新研究领域的开拓,语言学得以与之交叉蓬勃发展,在认知科学这一门跨学科前沿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带来了人类科学史上继笛卡尔的第一次认知科学革命的又一次认知科学革命。 生成语法理论将人的语言能力看作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从自然获取的天赋,是人类心智的表达,即语言是区别于人和动物心智的一面镜子。生成语法通过对语言的研究来回应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有关人的智力的问题:人类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对现实世界的接触如此之少,但为何他们的知识如此丰富——为什么在语料证据相对贫乏的情况下,儿童能够轻而易举地在出生后若干年内掌握和操控复杂的母语?乔姆斯基从儿童快速获得母语的普遍事实作为切入口,得出人类语言能力具有先天性与后天性。他指出,人类的认知体系中具有独立的、专门掌管语言的机制,1它是自然赋予人的先天语言能力,这一能力在个人后天的成长经验中得以发展乃至成熟。语言机制独特的运作模式,就是语法。作为人类共有的先天机制,语言机制受普遍语法原理的支配和调节。语言机制具有初始状态,这种状态须在语言环境中激活,故儿童必须经历语言获得的发育、成长过程方能得到母语。而初始状态的激活受时间的限制,过了临界点,一个人便终生无法获得完整的操控母语语法的能力。从原始状态的、内在的普遍语法到每个成熟个人掌控的特 * 本文撰写过程中得益于李行德、宁春岩、邓思颖的意见与建议,特此致谢。 1乔姆斯基将其称作语言机制(faculte de language),此概念始见于他1965年的著作《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Cambridge, MA: MIT Press.),在其后的英文著作中乔姆斯基均用faculty of language。中文亦有译作“语言管能”、“语言机能”、“语言系统”。

浅议转换生成语法及其普遍语法理论

浅议转换生成语法及其普遍语法理论 ◆毛绍磊 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转换生成语言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经历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变化,逐渐形成了对语言进行描述和解释的一个体系。作为乔姆斯基语法理论的核心的普遍语法的提出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挑战,对进一步理解人类大脑如何形成语言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对现在正在发展中的二语习得理论也具有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乔姆斯基 转换生成语法 普遍语法理论 20世纪的理论语言学,己无可争议地在语言学史上留下了最辉煌的篇章。本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作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提出了关于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的理论,明确了语言的本质,为现代语言学规定了总任务:把语言作为一个单位系统和关系系统来分析。本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则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Transf or mati onal-Gener2 ative Gra mmar),“乔姆斯基革命”把结构主义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理论语言学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的理论,在语言学界的影响之广泛和深刻是空前的。20世纪大大小小的语言学家,无论属于哪个流派,几乎无不或多或少都受到过其影响。他的影响所及,远不止语言学本身,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许多部门。如果说索绪尔语言学说的提出是语言学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那么作为美国结构主义语法的反动,50年代由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则是语言学史上的又一次划时代的革命。转换生成语言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经历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变化,逐渐形成了对语言进行描述和解释的一个体系,在当今语言学界的影响力,犹如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作为乔姆斯基语法理论的核心的普遍语法,其中心思想是人脑有一种先天的特定结构或属性,即语言习得机制,它是人类学会使用语言的内因。它的提出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挑战。研究普遍语法理论对认知心理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对进一步理解人类大脑如何形成语言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对现在正在发展中的二语习得理论也具有深刻的影响。 转换生成语法的产生与发展。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 m Chom sky)。数十年来,乔氏集中了自己的智慧与经验致力于语言底层(the underlying f or m s of language)的研究,其研究领域几乎遍及生成语法说的全部领域。他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专著展示了“生成语法说”从诞生走向发展的全貌,如:《句法结构》,《句法理论概要》,《关于语言的看法》,《形式与解释论文集》,《语言与责任》和《关于管辖与约束讲演集》等。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基础是由《句法结构》一书奠定的。该书1957年出版。此后,乔姆斯基和他的学生以麻州理工学院为中心,形成了转换生成语法学派,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转换生成语法体系。 转换生成语法的形成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经典理论”时期(1957-1965),以《句法结构》(1957年出版)这本书的出版为代表。在该书中,乔姆斯基在语言学的认识论基础、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等语言研究的几大根本问题上对当时美国流行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提出了全面的挑战,标志着生成语法学派的形成。这本书阐述的内容是第一阶段的语言模式。在这一阶段的语言模式中,语法包括短语结构(phrase structure)、转换结构(transf or mati onal structure)和形态音位三个部分。在经典理论时期,语义是被排斥在语法之外的。第二阶段是“标准理论”时期(1965-1970),以《语法理若论干问题(1965年出版)为代表,标准理论是生成语法第二阶段的语法模式。在这阶段中,乔氏开始关心语义问题。该书提出了所谓“标准理论”(Standard Theo2 ry,简称ST)。根据标准理论,生成语法包括了三部分:句法部分、语义部分和语音部分。在语法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句法是中心,是唯创造性的部分。它具有独立性,是自主的;而语义和语音都是解释性的。乔氏在这一阶段认为语义是由深层结构决定的。第三阶段是“扩展的标准理论”时期(1971-1979),以《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1972年出版)为代表,乔氏称之为“扩展的标准理论”(Extended Standard The2 ory,简称EST)。在这一阶段,1972年的主要变化在于表层结构对语义解释也起一定的作用,而在1977年的理论中,语义解释则被全部放到了表层。第一次提出了“X-标杠”(X-bar)理论和语迹(trace,也称“虚迹”)的概念。第四阶段是“支配约束”时期(1979年-1986),以《支配和约束论集》(简称G B理论)(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 ind2 ing:The Pisa Lectures)(Chom sky1981)为代表。这一阶段的理论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在原来的规则系统之外增加了原则系统,二是提出了“虚范畴”。目前,支配和约束理论仍然处于不断的修正和发展之中。第五阶段是“最简方案”时期(1987-至今)。1992年,Chom sky写出《语言理论的最简方案》一文,标志着生成语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较前的管约论(G B)相比,最简方案有一些显著变化。最简方案汇集了80年代各种研究的结果,这些研究在开始的时候大多旨在修补管约论中某些具体的方面,克服其理论不自然和事实分析上有缺陷的地方。随着修补的越来越多,原有的框架己大为变化,因而提出了新的方案。目前,乔姆斯基的理论还在进一步发展中,主要有三个发展方向:一是更加注重特征研究,二是用拷贝、删略代替移位,三是进一步经济化。这种发展变化,也正表现了转换生成语言学的成熟。 转换生成语法的普遍语法理论及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普遍语法理论对人类母语习得的解释:语言是怎样产生的?Chom sky认为,语言是遗传的产物。语言决不能靠环境“刺激-反应”产生。语言种种现象“很难令人相信,一个生来对语言基本性质毫无所知的人可以学会语言。”人能学会语言,是因为人脑生来就存有人类一切语言的共同特点。这些共同特点可叫“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 mmar)。简言之,普遍语法是人类“初始状态”的一部分,它是先于语言经验的心智状态。这种初始状态是一种人类种属特征,为人类所特有,没有民族性和社会性。它限制着人类语言的可能范围,提供使语言学习成为可能的组织原则。这些原则不是学而知之,而是人类千百年生物遗传的结果,与生俱来。一个人的具体语言知识是人脑的某种属性(普遍语法)与后天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语言获得是在适宜的外部条件下,相对固定能力的成长和成熟过程。他在一次学术通信中指出:人要习得语言,“必须具有一个丰富而有效的普遍语法体系”,这种体系是“大脑的一种天然特征”。他还曾反复论证人的遗传决定了人脑存在普遍语法。普遍语法理论为解释人类学习某种语言提供了基础,普遍语法的研究对于了解人的认识能力有很大帮助。它对哲学、认知心理学、语言学等的理论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启示,如果这一理论能成立的话,那么,它将在我们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基本规则方面带来量的飞跃。 普遍语法理论对二语习得领域的贡献:普遍语法理论虽然是针对母语习得而立,但由于该理论的原则一参数模式基于这样一个理念:普遍语法原则反映了人类语言的共性,各语言之间的差异表现为参数值的变化,因此普遍语法理论刚一提出,便引起众多二语习得研究者的极大兴趣,甚至被视为用语言学理论解释二语习得问题的一次重大突破,并被广泛地应用于二语习得的研究。虽然基于普遍语法的二语习得研究还不够成熟,实验研究结论分歧较大,但却为二语习得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在语言研究与二语习得研究的结合方面作出了有意义的尝试,使二语习得研究从传统的只注重语言行为和语言学习的外部因素转到对语言的内在机制或语言本源的探讨,为我们深入理解二语学习机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 在提出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的概念的同时,乔姆斯基还提出了语言习得机制假说。乔姆斯基在研究中发现许多现象是结构主义语法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所解释不了的。例如:正常情况下儿童可以习得的母语系统知识远远超过他们实际所接触到的母语输入。儿童在五六岁时即可掌握母语,这个年龄的儿童智力还很不发达,学习其他的知识(如数学、物理)还相当困难,而学习语言却这样容易。这种现象,用结构主义语法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都无法解释。不仅如此,儿童所知道的有些东西,似乎不可能是大人们教会的。比如说,儿童能够说出新的语句并能理解他从未听到过的语句。另外,他还观察到儿童在学习其他知识上表现出了天赋上的差别,有的精通音乐,有的善于数理,但是在学习母语上,却没有这样的差别。针对这种(上转253页) 162 文化与传播

Chomsky转换生成语法总结

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 In the late 1950s,Chomsky gradually established the well known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er. TG grammer has been five stages of development. The classical theory,the standard theory,the extend standard, the revised extended,the minimalist program. 12.4.1 The Innateness Hypothesis 天赋假设 Chomsky believes that children are born with what he calls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Chomsky's INNATENESS HYPOTHESIS is based on his observation that some important facts can never be otherwise explained adequately.All these suggest that although babies are not born knowing a language,they are born with a predisposition to develop a language in much the same way as they are born with a predisposition to learn to walk. He argues that LAD probably consitis of three elements:a hypothesis-maker,linguistic universal,and an evaluation procedure. 12.4.2 what is a Generative Grammar? By a GENERATIVE GRAMMAR,he simply means a system of rules that in some explicit and well-defined way assigns structural descriptions to sentence.he believes that every speaker of a language has mastered and internalised a generative grammar that express his knowledge of his language.Thus a generative grammar attmpts to specify what the speaker actually knows,not whay he may report about his knowledge. He puts forward three different levels to evaluate grammers on.They are the OBSERV ATIONAL ADEQUACY level, the DESCRIPTIVE ADEQUACY level , the EXPLANORY ADEQUACY level. On the first level,grammers are able to produce correct explanation for raw linguistic data.On the second level,it should not produce correct explanation for raw linguistic data,but also produce corrcet explanations for the linguistic competence of the speaker and hearer.On the third,grammers that are sufficiently described should reveal linguistic competence and then relate it with universal grammers in order to be related to the initial state of the human mind for the purpose of revealing human cognitive systems. He insists on the HYPOTHESIS-DEDUCTION method and his research is called evaluation process. Eg: John saw mary into Mary was seen by John NP1+AUX +V+NP 2 --------NP2 +aux +be +en+V+NP1 Thus,TG method can not only describe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a sentence,but also interprest the internal grammatical relationships within a sentence. 12.4.3 The classical theory This theory is characterized by three features:1.emphasis on generative ability of language 2.introduction of transnational rules 3.grammermatical description regardless on meaning. He puts forward three kinds of grammer:finte state grammer,phrase structure grammar,and transformation grammar. A finite state grammer is the simplest type of grammar which,with a finite amount of apparatus,can generate an infinite number of sentence.but they are all very simple in their structure.Enhlish is not a finite stage language. The point of Chomsky's devising such a grammar is to show the impracticality of organising language from left to right order,and such a process is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8.1 诺姆·乔姆斯基及其语言观 8.1.1乔姆斯基简介 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1928-)是当代最著名的语言学家, 也是美国著名的政治评论家,曾被哲学界誉为历史上影响最为重大的5 位思想家之一。1928年12月7日生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费城的一个犹 太人家庭。父亲维廉·乔姆斯基是一位以希伯莱语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语 言学者。早期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学习数学、逻辑学、哲学和语言学,在 大学期间就已经与当时著名的描写主义语言学家Harris有所接触,其学 士学位论文是《现代希伯莱语素音位学》(Morphophonemics of Modern Hebrew )。1949年毕业后曾在社会上游荡过一段时间,主要参与一些无政府主义及持社会主义观念的团体的政治活动。而后在父亲的介绍下开始做Harris的研究助手并在Harris 的鼓励下进行语言研究。1951年在学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完成学位论文《希伯莱语语法》并获得硕士学位,该文后来以《现代希伯莱语素音位学》为名于1979年在纽约Garland出版社出版。自1951年起进入哈佛大学学术协会从事学术研究,1953年在美国《符号逻辑杂志》上发表《句法分析系统》一文,对描写主义语言学的分布理论提出了质疑。1954开始撰写论著《语言理论的逻辑结构》(The logic structure of linguistic theory),1955年完成初稿(本书直到1975年才由纽约Plenum出版社出版)。同年,以该论著的一部分《转换分析》为学位论文答辩稿,获得宾西法尼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7年乔姆斯基将《语言理论的逻辑结构》的主要观点凝缩为《句法结构》一书交由荷兰默顿出版社出版。 在《句法结构》出版之前乔姆斯基也曾把自己在《语言理论的逻辑结构》中的许多观点或思想改写成一篇篇文章寄到当时的一些学术杂志上期望发表,但最终都难逃被退稿的命运。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描写主义语言学势力几乎渗透到了每一个领域则是其中的主要原因。追随或倡导描写主义的每个杂志当不愿意发表与自己的办刊宗旨相违背的学术论文的。所以当《句法结构》在荷兰的默顿出版社出版之后,乔姆斯基本人并没对这部著作的影响寄予过大的厚望。但当罗伯特·李斯(Robert Lees)1957年在《语言》杂志地33卷第3期发表题为《评诺姆·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一文之后,美国语言学界开始以极大热情关注这位当时还十分年轻的学者。至此,乔姆斯基初露锋芒,一场声势浩大的几乎席卷“乔姆斯基”革命开始席卷整个美国语言学界。 从1955年秋起,乔姆斯基经著名音系学家哈勒及雅格布森(布拉格学派创始人之一)推荐来到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学实验室,在由英格(V·Yngre)主持的机器翻译小组工作,同时兼任科技法语、科技德语以及语言学、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工作。1960初期,和一批学者合作创办了麻省理论学院语言学系,此后一直在该系主持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及相应的教学科研工作。 如今,乔姆斯基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美国政治社会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通讯院士,等等。 我国学者最早关注乔姆斯基生成语法学的学者有方光焘、吕叔湘等。1981年,乔姆斯基专程到中国黑龙江参加汉语学者主办的第一次生成语法学研讨会,标志着汉语生成语法研究的开端。此后,侯方、宁春岩、徐烈炯、赵世开、司辉、邢欣等成为大陆第一批研究生成语法学的学者。

转换生成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由形式语法学家乔姆斯基提出。他认为仅仅描写语法形式是不够的,而要探索隐藏在语法行为背后的人类普遍的“语法能力”,这种语言能力通过一套“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换规则,从而把意义和形式结合起来,把静态描写提高到动态描写。 2。美国认知语言学家乔姆斯基(A·N·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人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和语言能力。人类使用语言不是靠机械模仿和记忆,而是不断理解、掌握语言规则、举一反三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过程。 找到一个图,发不上来,用流程画给你看下 语法→转换部分→表层结构→语音部分→句子的语音表现 | 基础部分→深层结构(指向转换部分)→语义部分→句子的语义表现 简单的说,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研究的是人类为什么会说话以及如何了解新的句子。上图是一个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框图。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家只需要制定上图中突出显示的四个部分的规则。上图也是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内容的示意图:语法主要包括基础和转换两个部分,基础部分生成深层结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得到表层结构,语义部分属于深层结构,它为深层结构作出语义解释。语音部分属于表层结构并为表层结构作出语音解释。 所谓语言的深层结构, 也就是一般所谓语言的思维形态结构。 所谓语言的表层结构, 也就是一般所谓语言的形式结构。 资料:【语言是附着在思维上的结构体, 语言是受思维支配的, 它是处在交际中的思维的载体。人作为社会的成员必然具有这个社会的思维特征、思维方式和思维风格,我们统称为思维的形态。思维形态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又是一种共时的产物, 它无时无刻不在支配语言表现并模式化为语言的深层机制, 这种人类所共有的、内在的、心理的东西称谓语言的“深层结构”。对比语言学这种分析语言的原理首先是布龙菲尔德创立的结构主义学说,是在结构主义语言理论以及外国语教育的双重刺激下崛起的, 它运用同一种原理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语言进行描述分析。 所谓语言的表层结构, 也就是一般所谓语言的形式结构。我们强调对比语言的深度发展, 并不是说语言的表层结构无关紧要。恰恰相反, 语言表层结构的对比研究是比不可少的, 因为语言的形式结构, 正是其异质性的表现现象。语言的形式结构表现为其基本形式手段和句法形式手段两方面内容。基本形式手段包含语言系统、文字系统、词语系统, 句法形式手段包含句法成分系统、句型结构系统、语序分布系统。而对比语言学又是一门经验学科, 因此, 在进行对比研究之前, 我们不可能先去主观地规定出某些先验的条条框框来, 而总是先去描

乔姆斯基与转换生成语言学

乔姆斯基与转换生成语言学 20世纪50年代后半叶,美国语言学界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转换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是欧美语言学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一种,猛烈地冲击了当时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因此,它的诞生被称为“乔姆斯基革命”。其标志是《句法结构》的出版,其创始人就是A·N·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 乔姆斯基,1928年12月7日生于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研究希伯来语的学者。中学毕业之后,乔姆斯基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语言学、数学和哲学。1951年完成硕士论文《希伯来语语法》。1951—1955年,乔姆斯基以哈佛大学学术协会会员身份从事语言学研究工作,写出《语言理论的逻辑结构》(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Linguistic Theory),后返回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1957年,他把自己的博士论文缩写成《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在荷兰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诞生。此后,他的语言学思想开始在语言学界、心理学界和哲学界引起重视。他的主要著作有:《句法理论若干问题》(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1966),《笛卡儿语言学》(Cartesian Linguistics)(1966),《语言与思维》(Language and Mind)(1968),《对语言的思考》(Reflections on Language)(1975),《规则与表达》(Rules and Representations)(1980),《支配与约束讲稿》(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1981),《语言知识》(Knowledge of Language: Its Nature, Origin and Use)(1986)

以生成语法为理论基础的语言迁移研究

收稿日期:2008-02-27 作者简介:常 辉(1978-),男,安徽阜阳人,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和句法学。 以生成语法为理论基础的语言迁移研究 常 辉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240) 摘 要:本文综述了以生成语法为理论基础的语言迁移研究,包括上世纪80年代在管辖与约束理论框架内有关标记性与子集原则对迁移的制约作用和空主语参数组特性迁移的研究,以及90年代以来在最简方案框架内对中介语初始状态时的迁移研究,并指出了目前生成语法领域迁移研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生成语法;语言迁移;标记性;子集原则;空主语参数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22X (2008)0620042207 The Genera ti ve Approach to Langauge Tran sfer Stud i es CHANG Hu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ghai J iaot ong University,Shanghai,200240,China ) Abstract:This paper is an overvie w of language transfer studies based on generative grammar,including those of the constraints of markedness and the Subset Princi p le on transfer and the transfer of the clustering p r operties of the null 2subject para meter within the fra me work of Govern ment and B inding during the 1980s,as well as those of transfer in L2initial state with the frame work ofM ini m alist Pr ogra m since the 1990s .The p r oble m s with current generative app r oach t o language transfer research are als o s pelt out . Key words:generative gra mmar;language transfer;markedness;subset p rinci p le;null subject para meter 0.引言 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几十年来,学界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早在上世纪50年代行为主义和结构主义盛行时期,语言迁移就被认为是二语习得的重要问题,母语和目标语的异同还一度被用来预测二语习得的难易与成败,那时对比分析是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依托。60年代的错误分析也表明,二语中最常见的错误也源于母语和目标语间的冲突。但错误分析同时还表明,对比分析预测的某些应该出现的错误却没有出现,而一些没有预测到的错误却出现了。这使得人们对对比分析预测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行为主义和结构主义的衰落和认知科学(特别是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理论)的兴起,对比分析受到了极大的质疑和挑战。尤其是中介语概念的提出,使得人们对语言迁移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大量二语习得跟踪研究表明,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并非必定发生,相反,不同母语的学习者在习得某些语言成分时有 相似表现。如Dulay &Burt (1974)的词素习得顺序研究表明,不同母语的学习者对英语屈折后缀的习得具有相似的顺序。这样,母语不再被认为是影响二语习得的唯一因素,而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从此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 mmar )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开始得到重视,以生成语法为理论基础的二语习得研究也开始关注语言迁移和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将回顾和评述以生成语法为理论基础的语言迁移研究,包括上世纪80年代在管辖与约束理论(Government and B inding Theory )和90年代以来在最简方案(M ini m alist Pr ogra m )框架内的语言迁移研究,它们考察的重点都是句法迁移。 1.管辖与约束理论时期的语言迁移研究 这个时期基于生成语法的语言迁移研究主要探讨了标记性(markedness )和子集原则(Subset Princi p le )对语言迁移的制约以及空主语参数(null subject parameter )组特性的迁移。 第31卷 第6期2008年11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 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Vol .31 No .6Nov .2008

转换生成语法概述

转|换|生|成|语|法|概|述 转|换|生|成|语|法|概 李路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哈尔滨150080) 摘要:转换生成语法是由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创立的,是最有影响的语言学 理论之一"转换生成语法及其思想已成为语言研究!认知研究!哲学研究!心理研究,乃至自然科学研究影 响巨大的理论之一" 关键词:转换生成;概述;局限性;天赋观念;普遍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是由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创立的,是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之一,它被认为和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一起代表了现代语言学经历的三个主要时期"以乔姆斯基1957年发表5句法结构6为标志,经过乔姆斯基及其追随者五十多年的研究与发展,生成语法及其思想已成为语言研究!认知研究!哲学研究!心理研究,乃至自然科学研究中影响巨大的理论之一" 一!生成语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在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诞生之前,现代语言科学经历了两个主要时期:[1]一个是历史比较语言学,指的是欧洲18!19世纪时期的语言学家所进行的语言研究;另一个则是由/现代语言学之父0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一般认为是指欧美国家的语言学家在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50年代所进行的语言学研究"20世纪的50年代正好是结构主义语言观一统天下的时期"早年的乔姆斯基深受结构主义语言观的影响和熏陶,其硕士论文就是用结构主义方法对希伯来语作了研究"正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他对结构主义的分类方法产生了怀疑"乔姆斯基决定对原有的理论进行批判!否认,同时提出自己的理论主张,力求建立一套用来解释语言科学,乃至哲学中的根本问题,即/柏拉图问题0的理论" 二!生成语法理论的发展阶段现在大多数的语言学家们都把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分为5个阶段,[2]分别是:从50年代末期到1965年为第一阶段,被称为古典理论阶段, 其特点是认为语义和语法分析无关"5句法结构6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它的出版被人们认为是/乔姆斯基革命0开始的标志,也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1965年到1971年是标准理论阶段,乔姆斯基提出了/深层结构0这个概念,认为一切句子都直接从深层结构或基础部分生成而来,通过运用各种转换规则变为实际的句子或表层结构,这时的语法分析可以纳入语义,但是转换规则只改变句子结构,不改变意义"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5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6"其语法包括四部分规则,即基础部分!转换部分!语义部分和语音部分"1972年到1979年是扩展标准理论阶段,认为表层结构也可以对语义解释起到一定的作用,转换不仅可以改变句子结构,有时也可以改变句义"5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6(1971)标志着一时期的开始,而5关于形式和解释的论文集6(1977)又对这一时期的理论做了一些修正,因而也称为/修正的扩展的标准理论0"1979到1992年为支配和约束理论阶段,研究重点从规则系统转到原则系统,支配理论是其核心"以5支配和约束论集6(1981)为代表,这本书是根据乔姆斯基1979年在意大利比萨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提出的/支配0和/约束0理论整理成的"这一阶段的理论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在原来的规则系统之外增加了原则系统,二是提出了/虚范畴0"目前,支配和约束理论仍然处于不断的修正和发展之中"1992年至今被称为最简方案阶段,它认为普遍语法系统模型由一个数据型的词库和一个/计算系统0构成,认为句法是语法体系中联系语义和语音的机制,遵照经济原则运作,是语言机制完美性和简洁性的具体所在"代表作为5语言学理论最简方案6与5最简方案6"5语言学理论的最简方案6一文标志着生成语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3] 三!生成语法概述 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先天语言能力,这是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的继承,即认为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理性先于感觉,而这种知识的大部分又都是先天就具备的"受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语言能力"[4]在乔姆斯基看来,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能力指的是说某种语言的人内在的具有理解和创造句子的能力,即人类语言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主要特征"而语言运用只是这种能力的一种体现,是人类使用某种特定语言的具体行为,也就是语言现象"语言能力从何而来呢?乔姆斯基又进一步提出了/语言习得机制0这一概念"[5]当一个人说出一个句子时,他并没有意识的把主语放在动词前面,或者清楚的知道宾语应该放在动词后面,但是他说的句子完全符合语法规则,这是人类潜在的语言能力在起作用"由此乔 姆斯基认为,人脑中存在一个具有遗传性的语言习得机制"他认为,人具有天生的习得语言的能力"如果有合适的语言环境,儿童能够很快学会语言,这正是外部环境和内部遗传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认为,语言就像走路一样,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很多有关语言的知识都是在人脑所固有的,或者说是天生的"虽然语言是人类本能这种说法表面上听起来很疯狂,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确实具备语言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天赋的,这就是/普遍语法0"[6]普遍语法是由人类所有语言所共有的原则条件和规则组成的系统,是人类语言的本质所在"普遍语法主要研究语言知识能力,语言知识能力如何获得,怎样应用及其物质实现等"他认为普遍语法是人脑在学习语言前的初始状态,包括人类一切语言共同具有的特点"乔姆斯基还提出了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概念,认为句法结构形成句子的深层结构,深层结构在语义解释中起关键作用"而且深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