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态翻译学发展现状与展望

生态翻译学发展现状与展望

生态翻译学发展现状与展望
生态翻译学发展现状与展望

机器翻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机器翻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篇一:翻译技术领域的现状与展望 翻译技术领域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王华伟闫栗丽 翻译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催生了对翻译技术发展的强烈需求。中国翻译行业在借鉴国外同行经验的基础上,于2007~2008年间在翻译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也还存在一些亟需改进的方面,而这也势必对我国的翻译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1. 国家政策的扶持和行业协会的推动 翻译技术的发展直接关乎整个翻译行业的翻译质量及效率,具备巨大的行业经济效益。对此,科技部、财政部都给与了足够的重视并拨出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在 2008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扶持计划中,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及基于先进语言学理论的中文翻译软件等赫然在列。而中国译协也在 2008年的第 18届世界翻译大会上专门辟出了翻译工具、术语管理和翻译标准等分论坛,着力推动翻译技术的探讨与发展。 2. 词典型翻译软件百花齐放 词典是使用范围最广的工具,它以使用便利的优势,几乎占据了每个计算机的桌面,无论语言学习者还是专业翻译人员,几乎都是必备工具。词典的发展从最早的单机版本发展至今,已经有很多种产品

类型,我们可以见到的有:电子词典、在线词典、手机词典等。“金山词霸”的网络版本“爱词霸”在这两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如爱词霸网络释义、谷歌金山词霸等一系列特色功能的相继推出,将词典型翻译软件的应用领域从传统的桌面计算机拓展到网络、手机等,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另外,类似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因为信息量大,检索便利而成为很多专业翻译人员查词的重要辅助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最新推出的基于用户发布词汇的词典编撰系统之前的词典都是以各大出版社公开发行的词典中的词条作为主要数据库来源,为用户提供查询上的便利。但是传统出版词典的方式存在发布周期长、词汇更新慢的缺陷。互联网的出现,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也提高了用户对新词更新的速度要求,为了方便新词汇的发布,词典编纂系统也就应运而生了。这是一种基于用户的词典发布系统,用户可自由发起词典编纂项目,自发组织人员参与项目,发起人可以按照需要给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权限,将词汇添加等基本工作和审核人员明确区分,既确保了词典的专业性,也实现了专业语料的适时更新和发布。 3. 机器翻译应用软件融入普通网民生活 谷歌语言工具的推出打破了互联网语言的藩篱,用户可以方便简捷地将目标语言的网页转化成自己的母语进行浏览。事实上,这也是机器翻译软件的一个应用领域,而国内的相关软件如金山快译等,专注于为普通网民提供更为友好的英中日网站浏览体验,并在亚洲语言的机器翻译应用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其他如华建等长期从事机器

浅析翻译的创造性

浅析翻译的创造性 人们常把翻译定义为把一种语言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一般人总容易将翻译看成是一种语言上的机械对应活动,丝毫谈不上有什么创意,甚至有人认为翻译就是“模仿”或“拷贝”的同义词。不仅如此,在传统观念中,作者和译者是全然不同的两种角色,作者是自由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处置自己的作品,而译者在这方面没有任何权利,他只能跟在作者的脚步后面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他只能如实地反映原作的思想和风格,不能有自己的主观意志,更没有发挥创造性的自由。 近些年来,认为翻译缺乏创造性的看法在理论界开始受到系统而有力的挑战。当代翻译研究已经证明,翻译不仅是一个很崇高的职业,而且还是一个充满巨大创造性的职业。这对于广大的翻译工作者来说是一种鼓舞,因为这犹如打开了一扇长期关闭着的窗户,使翻译者一下子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视野,由此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性质的认识产生了一种新的飞跃。 译者的创造性体现在翻译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曾列举了翻译中对译者创造性要求最高的七种情况,包括文化词语、特殊的句法结构、具有文化内涵的暗喻、习语、谚语、双关语和新造词、特殊的语音联觉效果等等。其中,最突出的是对原文中遇到的语言和文化障碍所做的出色而灵活的处理。请看例子: 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第22章,有这样一段近乎文字游戏的表达,幽默而不失词趣,可是,多年来成为了一个翻译难题,各路高手屡试不爽。 I love my love with an E,because she’s enticing;I hate her with an E,because she’s engaged.I took her to the sign of the exquisite,and treated her with an elopement,her name’s Emily,and she lives in the east. (David Copperfield,XXII) 这段文字其实是英语中的一种嵌字顺口溜,也是一种文字游戏,说的人一般要讲六句话,每句话最后一个字的头一个字母都要一样(如上述文字都是以字母E打头的单词),如果作不上来便要受罚。此类文字游戏的翻译通常对译者都是一种挑战,因为这种文字上的特点在汉语里似乎是不可能再造的。且看以下两种译文: 译1:……我爱我的爱人为了一个E,因为她是Enticing(迷人的);我恨我的爱人为了一个E,因为她是Engaged(订了婚的)。我用我的爱人象征Exquisite (美妙),我劝我的爱人从事Elopement(私奔),她的名字是Emily(爱弥丽),她的住处在East(东方)。(转引自《英美名著翻译比较》,第271页) 翻译家董秋斯是以上译文的译者。 在这段译文中,英语和汉语夹杂。对于不懂英语的读者来说,那就构成了遗

景观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

景观生态学是本世纪70年代以后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以生态学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的资源、环境经营与管理问题,具有综合整体性和宏观区域性特色,并以中尺度的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关系研究见长(肖笃宁等,1997)。自80年代后期以来,逐渐成为世界上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研究的一个热点。现在普遍的看法是,这门新兴学科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相互结合的产物。要想能够对其来龙去脉有更全面的了解,这就必然要涉及以上两门学科中的一些相关思想的发展。地理学中,由于其学科跨度很大,并不是每一分支都与现代景观生态学有着直接的必然联系。对景观生态学的发生、发展意义重大的仅是其中的综合自然地理学,其中与景观学的关系更为直接和密切。 1 景观学的发展历史地理学中的景观学产生于德国,19世纪末叶,由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德国的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将景观的概念引入地理学中,他认为景观的地理学含义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作为一门研究景观形成、演变和特征学科的景观学产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德国地理学家Seigfried Passarge 于1919―1920年出版了三卷本《景观学基础》之后,又于1921―1930年出版了四卷本的《比较景观学》。在这两部著作中,他认为景观是相关要素的复合体,并系统地提出了全球范围内景观分类、分级的原理;并认为划分景观的最好标志是植被,同时,他还提出了城市景观的概念。作为景观学说的提出者之一的德国人文地理学家Otto Schluter 于本世纪初发表了《人类地理学的目的》一书,在该书中他提出了文化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主题的观点。在1952-1958年间先后完成的三卷本《早期中欧聚落区域》一书中,他提出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区别,并最早把人类创造景观的活动提到了方法论原理上来。其实有关人文景观的思想,早在1925年即在美国人文地理学家Carl Sauer的《景观的形态》一书中得到了反映,在该书中,Sauer 提出应重视不同文化对景观的影响,认为解释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1990)。自本世纪3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一个景观学研究的中心,这就是前苏联的景观学研究。其代表人物为贝尔格。他于1913年即提出,景观是地形形态的一定的、有规律地重复的综合体或群体这一概念。1931年,贝尔格的巨著《苏联景观地理地带》一书出版,该书是苏联系统阐述景观学原理的第一次尝试。在该书中他进一步明确和补充了1913年所下的景观定义,提出了景观的例子,研究了景观与其组成成份之间的相互作用,谈到了景观的发展与起源问题。由于贝尔格等最初的景观研究者们,没有赋于景观任何分级的意义,而把它看成是任何的地理单元,即把它用作是“地理综合体”的同义词,因此,在以后的研究当中,出现了一些自相矛盾或不好理解的东西,为此,许多后继的研究者们,针对这些缺陷做了许多研究工作,以致于形成了苏联景观研究的两大学派:类型学派和区域学派。类型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M.A.别尔乌辛等,而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拉孟斯基、C.D.卡列斯尼克、H.A.宋采夫、伊萨钦科等,而尤以区域学派的影响为甚。H.A.宋采夫1947年在全苏第二次地理学代表大会上关于景观问题的报告,被认为是继拉孟斯基、卡列斯尼克、苏卡乔夫等人之后,对景观学说的第一个巨大贡献。在这一报告及其以后的著作中他给了景观一个新的、更为确切的定义:景观是具有同类地质基础和相同的一般气候的、发生上一致的地域,这是由几个或许多部分―限区―组成,后者在景观范围内形成有规律的结合。之后,又有许多地理学家在相当多的著作中对景观学说进行阐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波雷诺夫和彼列尔曼的工作。他们奠定了景观地球化学的基础,他们主要研究景观中化学元素的迁移,形成了苏联又一个景观学研究方向―景观地球化学研究方向(伊萨钦科等,1962;贝尔格等,1964)。现代景观学研究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强调分析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分析研究通过对景观各个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去解释景观的特征,综合研究则强调研究景观的整体特征,这一方向的景观学相当于综合自然地理;另一个方向是研究景观内部的土地结构,探讨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景观。这一研究在苏联发展为景观形态学,在我国则称为土地类型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

生态学四大法则---翻译

Four Laws of Ecology生态学四法则 这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它所教的很多容都是从地球上的整个生命之网的小环节上所得到的。生态学还没有明确发展为一种结构严密的、或者说是由物理学的规律检验过的简化了的概括原则。不过,仍然有很多法则对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生态圈已经是很明显的了,它们可以组成一种通俗的“生态学法则”。这就是下面所要论述的。 生态学的第一条法则: 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 产生这个结论的某些论据已经讨论过了。它反映了生物圈中精密部联系网络的存在:在不同的生物组织中,在群落、种群和个体有机物以及它们的物理化学环境之间。 一个生态系统包括多重的部相联的部分,它们相互影响着,单就这一个事实就有着某些令人惊异的结果。我们描述这种系统行为的能力由于控制论的发展而获得很大的帮助,这个控制论的发展甚至比生态学还要更年轻。我们把这个基本概念以及这个词本身,都归功于已故的诺伯特·维纳的创造性的思想。 “控制论”(cybernetics)是从希腊词“舵手”的意思中产生出来的,它涉及到掌握或控制一个系统的行动的各种过程的循环。舵手是一个系统的一部分,这个系统还包括着罗盘、船舵及船。如果船偏离了罗盘所指示的方向,这个变化就会在罗盘针的活动上显示出来。当舵手观察到这种变化,并分析了情况后,这个过程就决定了后来的结果:舵手转动船舵,船舵使船拐回原来的航向。这时,罗盘针也就转回到原来的已定的航向位置上,这个循环周期也就完成了。如果罗盘针只是稍稍偏离了,而舵手把舵又转得太远,船的过分摆动也会在罗盘上显示出来——它通过相反的活动来提醒舵手去纠正它的过火的行动。这样,这个周期的运转就使船的行进过程处在稳定的状态中。 按照一种非常相似的方式,稳定的控制论的各种关系也就构成为一种生态上的循环。例如,研究一下淡水的生态循环:鱼——有机排泻物——可致腐烂的细菌——无机物——藻类——鱼。假设由于一个异常的温暖的夏季天气,藻类得以迅速生长。它消耗了无机营养物,结果这个循环中的两个部分——藻和无机营养都超出了平衡,而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这时,生态循环的运转,就像船的运行一样,很快会将这种形势带回到平衡的状态,因为过多的藻类使鱼更容易获得食物,这就又减少了藻类的数量,而增加了鱼粪,最后则导致营养水平的不断增长,这时鱼粪就腐烂了。这样一来,藻类和营养物的水平又向它们原先平衡的位置上回转。

商务英语翻译的实训报告的心得体会总结.docx

商务英语翻译的实训报告的心得体会总结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学校为了培养我们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故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训,在实训中互相学习和进步。在校期间,一直忙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没能有机会走出校园,真正切身感受本专业的实际应用。- 模拟招聘会- 1、在看完有关招聘视频后,进行招聘模拟。在面试过程中,面对考官的各种提问,一些关于专业的知识时,觉得自己的硬件掌握不到位。有时会有一些考验自己反应程度、灵敏度的问题,这时要靠自己平时积累的素养。自己的简历及面试表现给自己提出了很多可实施性建议,如,简历的排版、内容,自己的性格缺点、较好的职业倾向等等。- 2.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有关招聘方面的知识。步入社会时才能从容不迫,在求职者中脱颖而出!面对竞聘的滚滚硝烟和层出不穷的招聘方式,要想笑傲职场,就要未雨绸缪、赢在起点。- 商务礼仪- 1、在听完Erick的讲述,我们了解了商务活动礼仪,规范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塑造员工职业素质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处理商务活动中的人际关系改善服务形象提高服务能力,掌握基本的商务礼仪及正确的商务礼仪技职业形象决

定职业生涯,职业形象决定人生命运。随着人们日常交际的频繁,在商务活动、公务活动、社交活动中越来越重视交往的细节,也许一个微小的细节决定了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如何提高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如何通过你完美的职业形象使你拥有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的人生。了解掌握商务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与我们进行互动游戏,角色扮演,在生活中不同的位置,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塑造完美的职业形象,在提高个人职业形象的基础上完善公司的商务形象。掌握并正确运用职场常用礼仪,纠正不良习惯;掌握商务沟通中的行为礼仪。- (三)国际贸易流模拟- 1、在这次实训中我们要做以下几个外贸方面的单证:合同. 装箱单. 发票.保险单.还盘等。- 2、在做进出口业务时这几种外贸单证是最常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交易双方往往都要以这些单证来确定交易的事宜。虽然说这几个单证的制作不是很复杂,但是通过在实训时,你可以发现这些对人的专业和办事的仔细程度是有很大的要求的。- 3、在这整个实训过程中我们制作和填写了商业发票,装箱单以及合同,合同中的条款和内容必需是一致的,为了防止错列.漏列等问题。在填写这些时要特别细心,注意日期是否正确。在做单时是不允许有任何差错的。从本次实训的整

机器翻译

机器翻译 1 概述 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又称为自动翻译,是利用计算机把一种自然源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自然目标语言的过程,一般指自然语言之间句子和全文的翻译。它是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的一个分支,与计算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自然语言理解(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 国内外现状 机器翻译思想的萌芽关于用机器来进行语言翻译的想法,远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人提出过了。在17世纪,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采用机器词典来克服语言障碍的想法。笛卡(Descartes)和莱布尼兹(Leibniz)都试图在统一的数字代码的基础上来编写词典。在17世纪中叶,贝克(Cave Beck)、基尔施(Athanasius Kircher)和贝希尔(Johann JoachimBecher)等人都出版过这类的词典。由此开展了关于“普遍语言”的运动。维尔金斯(JohnWilkins)在《关于真实符号和哲学语言的论文》(An Essay towards a Real Character andPhilosophical Language, 1668)中提出的中介语(Interlingua)是这方面最著名的成果,这种中介语的设计试图将世界上所有的概念和实体都加以分类和编码,有规则地列出并描述所有的概念和实体,并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和性质,给予不同的记号和名称。本世纪三十年代之初,亚美尼亚裔的法国工程师阿尔楚尼(G.B. Artsouni)提出了用机器来进行语言翻译的想法,并在1933年7月22日获得了一项“翻译机”的专利,叫做“机械脑”(mechanical brain)。这种机械脑的存储装置可以容纳数千个字元,通过键盘后面的宽纸带,进行资料的检索。阿尔楚尼认为它可以应用来记录火车时刻表和银行的帐户,尤其适合于作机器词典。在宽纸带上面,每一行记录了源语言的一个词项以及这个词项在多种目标语言中的对应词项,在另外一条纸带上对应的每个词项处,记录着相应的代码,这些代码以打孔来表示。机械脑于1937年正式展出,引起了法国邮政、电信部门的兴趣。但是,由于不久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尔楚尼的机械脑无法安装使用。1903年,古图拉特(Couturat)和洛(Leau)在《通用语言的历史》一书中指出,德国学者里格(W. Rieger) 曾经提出过一种数字语(Zifferngrammatik),这种语法加上词典的辅助,可以利用机械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其他多种语言,首次使用了“机器翻译” (德文是ein mechanisches Uebersetzen)这个术语。 真正对机器翻译进行研究应该说是从布恩和韦弗开始的。他们研究的是自动词典万, 从1954年1月7日公开展示的IBM701型计算机开始, 机器翻译进人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从那时起, 很多国家都投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随着 Internet 的普遍应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国际社会交流的日渐频繁,传统的人工作业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迅猛增长的翻译需求,人们对于机器翻译的需求空前增长,机器翻译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国际性的关于机器翻译研究的会议频繁召开,中国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机器翻译软件,例如“译星” 、“雅信” 、“通译” 、“华建”等。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商用机器翻译系统迈入了实用化阶段,走进了市场,来到了用户面前。 中国机器翻译研究起步于1957年,是世界上第4个开始搞机器翻译的国家,60年代中期以后一度中断,70年代中期以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都

谈古诗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

谈古诗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 [摘要]古诗翻译要求译者根据需要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对诗歌进行形式和意义的变通,最大限度地把原诗的情、韵、意完好地再现出来,从而达到译文和原文在意境、文化背景和情感上的和谐统一。 标签:古诗翻译;创造性;译者 [一、概论 在古诗翻译中,关于译者能不能进行创造性翻译的问题,许渊冲提出了另一种创造性的翻译理论,那就是译诗与原诗的创优似竞赛论。他认为,“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看哪种文字能更好地表达原作的内容。”(许渊冲,2003)他主张译者应该充分发挥创作精神,译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好诗,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忠实于原作的同时又具有极大的自主性。作品中留有许多空白与不定点等待着读者去补充,而读者的思想中又存在不同的先行结构与前理解,所以读者不同,补充的图景也各异。译者不仅是原作的读者,还是译作的创作者。他们以理解的主动性、阐释的能动性以及重构的创造性把一个全新的译作呈现在译语读者面前,但同时译者不能完全脱离原文文本随意发挥,因为原作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客体具有相对固定的审美意蕴,寄寓了原作者的某种情感。译者的责任应该是把它们尽量完美地再现出来,在译语读者面前呈现出一个忠实的译语文本。 二、译者的创造性发挥达到与意境的和谐 译文是原文的代替物,而不是译者随心所欲地改变原文的意思、风格,按照自己的意图重新创造出译文。诗歌有它比较固定的模式或内涵,翻译时,我们有时需要把诗歌原文中的意境传达出来,充分发掘出蕴涵于其中的美的因素。明朝的朱承爵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声音之外,乃得真味。”(陈伟,1997)这说明了意境的重要性,也说明了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在考虑到源语的语言特征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译语的特点,进行创造性的语言转化,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特征。根据语境的需要还需进行必要的增减词,进行整体的变通。如: 刘方平的《月野》中有: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Winter Bynner的译文为: When the moon has colored half the house, With the North Star at its height and the South starsertting,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及前景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及前景 作者: 指导老师: 专业: 年月日

摘要 景观生态学是生态学中一门年轻的分支学科,它的理论与方法和传统生态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注重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与过程的影响。最近几年,园林生态学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是一项全新的生态学内容。它不但分析体系本身的发展和变化特征,分析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景观生态学为综合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因而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从景现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一般原理、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焦点问题是景观结构、景观动态与景观功能。综述了景观格局、景观动态、景观异质性、景观尺度与景观功能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最新应用领域,展望了景观生态学的研究。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理论框架;应用;发展趋势

Abstract Landscape ecology is a young discipline, its theory and method and the traditional ecology are essentially different, 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landscape pattern and process. In recent years, landscape ecology concern. It is a new ecology. It not only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system itself,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Landscape ecology provides a new theory and method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in recent years, attention.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theory, landscape ecology principles, research method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Are a research focus in landscape ecology landscape structure, landscape and landscape function.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landscape dynamics, landscape diversity, landscape scale and landscape function were reviewed, and discusses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in the new application field, the prospect of the landscape ecology.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 theory;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trend

环境生态学-外文资料翻译

环境生态学(外文资料及翻译) "Environmental ecology, mainly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ecology international wide public concern"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problem", "harmonious society and circular economy", "human survival way and environmental ecological crisis", "China at the beginning of 21 century on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culture and living safety", "global warming the earth's environment and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ozone depletion of earth environment the ecological influence", "acid rain on the earth's environment the ecological influence", "urbanization on city environment and regional climate effect", "desert-oasis ecosystem water heat transfer and the interac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western China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blems". In the 21 st century, the human face of worsen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lack of human resources, clearly recognized that must walk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a long-term perspective,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ecological education is to solv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all. Higher school education is to improve the

机器翻译研究现状与展望1 Machine TranslationPast,Present,future

机器翻译研究现状与展望1 戴新宇,尹存燕,陈家骏,郑国梁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93)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南京 210093) 摘要:本文回顾机器翻译研究的历史,介绍典型的机器翻译方法,包括:基于规则、基于统计以及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方法;针对机器翻译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和分析了基于混合策略的机器翻译方法,对统计以及机器学习方法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描述;论文还介绍了当前机器翻译评测技术;最后对机器翻译进行总结和展望。 关键字:机器翻译,基于规则,基于统计,基于实例,混合策略,机器学习 Machine Translation:Past,Present,future Dai Xinyu, Yin Cunyan, Chen Jiajun and Zheng Guoliang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Novel Software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y presents the history of machin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es some classical paradigms of machine translation: RBMT, SBMT and EBMT. Secondly, we introduce the recent research on machine translation, and describe the hybrid strategies on machine translation in detail, and discuss the applications of machine learning for machine translation. We also analyze the current techniques about evaluation on machine translation. Finally, we draw a conclusion and prospect on the research of machine translation. Keywords:Machine Translation, RBMT, SBMT,EBMT, HSBMT, Machine Learning. 1本论文工作得到863课题资助(编号:2001AA114102, 2002AA117010-04) 戴新宇博士生,主要研究自然语言处理;尹存燕助教,主要研究自然语言处理;陈家骏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自然语言处理、软件工程;郑国梁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软件工程。

翻译的创造性

翻译的创造性 翻译因为通常被定义为把一种语言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一般人总容易将翻译看成是一种语言上的机械对应活动,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创意。但是近些年来,这种看法开始受到系统而有力的挑战。这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是一种鼓舞,因为这犹如打开了一扇长期关闭着的窗户,使翻译者一下子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视野,由此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性质的认识产生了一种新的飞跃。当代翻译研究已经证明,翻译不仅是一个很崇高的职业,而且还是一个充满巨大创造性的职业。 在由Ann Beylard-Ozerfoff等大主编的题为《翻译者的策略与创造性》一书中,就有专门文章来讨论翻译与创造性的问题。在谈论翻译的创造性之前,我们必须要清楚地界定什么是创造性。该书中有关文章对创造性行为的认定可以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性指一个人产生新的或原创思想、艺术创造的能力O。一个创造性的构想一般定义为这样一种构想,它是"有新意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其所出现于其中的情景有用或合适"。 2.创造性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定义,它指把原先存在的一些构想以新奇的方式加以组合。 3.一种学科的规则与约束,不仅不与创造性对立,而且还使创造性成为可能。每一件音乐作品的创作都不能超出音符系统的范畴。一个文学作品,即使它是标新立异之作,也总是要符合它所成文语言的语法规则。但须在掌握了某一学科规则之后,方有可能来打破这种规则,这又是一种体现,创意的方式。 4.创造性行为还可以界定为一种解决问题能力的形式。 5.翻译的过程是将源语转变成为目的语的过程。这一转换过程导致一个新的文本的产生,这个新文本在内容上虽与原作相同,但却是一个崭新的作品。从这一点上说,这就是一件创造性的作品。它是在词、句、语义三个层面上重构信息的结果。语言结构重组的程度越高,这个转换过程的创意便越大。

生态学翻译

生态学翻译 第三章水生生命 全世界各地的人们给与我们地球的名字显示了与文化的高度一致。那些名字,无论是用英文,拉丁文,希腊语,或者汉语,都是指陆地或土壤,揭示了每个地方的文化都坚持以陆地为中心的观点。夏威夷人,地球上被分离的玻里尼西亚居民,把地球叫做ka honua,这是对陆地层次或者泥土路堤的一种暗示。这种以陆地为中心的普遍观点可以解释对地球的描述如此准确的部分原因。这种意象通过把我们的地球描述成一个闪闪发光的球体,或者是大部分由水覆盖而非陆地覆盖的地球来挑战我们的位置感。 生命起源于水体,但从我们的观点来看,作为地球的起源,水生领域仍然是由不熟悉的规则控制的一个不相容的环境。在水生环境中,生命通常是最丰富的,但那里的条件对我们来说似乎是不利的:持续寒冷,被海浪打湿的海岸,在深冬常有猛烈地山体冲刷,在阴郁的水体中小河流汇集流入大海。这一章的目标是进一步熟悉这片领域,我们将看到水生环境和它的生物并获得对水生生命的整体感知,以便为生态学的更加具体的学习做准备。 3.1水循环 水循环改变水库中的水,地球表面大约有71%的水资源覆盖。这些水被不平衡的分配于不同的水环境中,如湖泊河流和海洋,其中大部分是海水。海洋包括生物圈中约97%的水,并且两极冰盖和冰川占了额外的2%,不到1%的水是淡水,淡水包含河水湖泊水和不断变化流动的地下水。地球上的这种形式确实正如古代的柯勒律治的船员所看到的那样:水,到处

都是水,却没有一滴是能喝的。 然而,生物圈的水体分布并不是静态的。图3.2概括了水循环的动态学变化。不同的水环境,比如湖泊.河流和海洋加之大气.冰甚至有机体都可以被认为是水循环内的水库,因为那些地方的水都被储存了一段时间。 在水循环中,水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每个水库。它们或者通过冰雹或地表或地下水流动进入水库,它们的存在要么蒸发要么流动。太阳能通过驱动风和主要来自海洋表面的蒸发的水来促进水循环。水蒸气从海洋表面上升并逐渐冷却凝结形成云,再通过地球上太阳驱动的风的吹动最终形成雨或雪,他们大部分又回到海洋,但陆地水就有了不同的去向。有的直接蒸发重新进入大气,有的被地球上的生物体利用,有的通过土壤渗透作用成为地下水,有的流入湖泊池塘或河流,但它们最终都又回到了大海。 但水库也需要被更新。因为水库的范围变化率不同,它们经常在以不同的速率变化,大气中的水大约每9天更新一次,河流水最快也要12到20天,湖泊水的更新时间更长,它依据湖泊的深度面积和排水率变化在数天到数世纪不等。但最让人吃惊的是最大水库,海洋的更新时间。正如现代人看到的那样,他的更新时间只有3100年,海洋的总水量大约在1.3亿立方米左右。而它在过去的10万年中已经更新了30多次。 3.2水环境的自然历史 水环境的生物与诸如光照温度和水体运动等物理因素的变化和诸如盐度氧气等化学因素的变化一致。我们对水环境自然历史的讨论以海洋的自然历史为起始,因为它是地球上最大的水环境。我们继而来探讨对海洋沿岸的环境的发现,它包括海藻带和珊瑚带,潮间带和盐类沼泽。接着我们探究河流,它们是在陆生和水生环境间变化的主要因素。最后我们考虑湖泊,它是一种内陆水环境,在许多方法上与我们开始的海洋历史相似。 海洋 海洋是可以感知的蓝色大海,你几乎能够体验的一种感觉。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作为能够唤起任何与这样地方亲近的感觉的唯一地球生物群系,是广阔的草原和沙漠地带,如纳米布沙漠,那里广阔的沙丘被称之为沙海。但球环境与水环境之间也有不同之处。在广阔的大海上,一切都是蓝的。蓝色的海水一直延伸到地平线,与蓝色的天空相映。 对陆生生物的体验还不能使我们对来自深海的生物有更加充分的了解。我们梦想去了解未知的另类,如巨大奇异的骨骼。我们常常通过科学虚构的文学和电影去炫耀,这些不为人知的生物,一些超乎我们的想象,它们常生活在大陆之外的深深的蓝色世界。图3.4显示了在深海发现的物种之一,即一个雌性深海华脐雨和它的雄性同伴。

浅谈商务英语翻译现状与问题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45818285.html, 浅谈商务英语翻译现状与问题分析 作者:李雨樨 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05期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与其他国家间的交流与商务贸易日益频繁,这给我国企业向国际市场进军带来了新的机遇,商务英语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需要翻译工作者在掌握商务英语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商务翻译。然后目前我国的商务翻译工作者较少,而且水平较差,这给我国的企业发展带来了阻碍。本文通过对商务英语翻译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商务英语翻译稳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现状;问题分析;解决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我国与其他国家间的商务交流、商务贸易日益频繁。而作为国际贸易沟通桥梁的商务藏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给商务英语翻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开展国际商务过程中,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在经贸问题处理中的语言是否恰当准确决定着商贸能否成功。因此需要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因此了解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有针对性的纠正和改革存在的问题,才能够保障商务英语翻译的实效性。 一、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 与普通英语翻译相比,商务要求的准确更高。如果在商务英语中出现错误就会对商务活动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合同作废或者合同终止的情况,使贸易双方都随经济损失,因此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率要高。在进行国际商务贸易时,贸易双方都特别注重效率和时间,因此贸易双方在进行商讨和交流时要坚持高效简洁的原则,同时也非常重视商务礼仪。因此每个商务英语翻译人员都要准确简练的把原材料的内容进行阐述,进而提高商务洽谈的效率。此外,在进行国际贸易文本翻译时,还要保证措辞的准确与精练以及礼貌用语的运用。也就是说,商务英语要重视语言的精练和客观。 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要准确使用翻译术语,确保目标读者能够清楚了解发布信息者提出的商务要求。翻译人员要把原材料中涉及的全部信息全面完整的表现出来而不能出现遗漏,特别是一些特别重要的商务准则和数据一定要保持完整与忠实。而且商务英语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阅读者清楚了解信息者的要求。因此商务英语翻译人员要准确使用商务术语,有效增强翻译准确性和完整性。国务商务领域内的英语翻译信息资源包括商务贸易信息也可能涉及经济法律等领域的信息,因此,翻译人员要全面了解材料,并且选择标准对等的专业术语进行翻译,以提高词汇的具体性和准确性。

论翻译的创造性-最新文档资料

论翻译的创造性 、翻译的创造性 翻译不是一门简单的技术,而是一门艺术。之所以说它是一门艺 术,和翻译本身具有创造性是密不可分的。 翻译的创造性,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在透彻理解原文 的基础上,通过发扌车其主观能动性,对原文进行的创造性阐释和 再现。旨在通过最恰当的表达方式, 来再现原作中的精神内涵与 意境风貌。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曾写道: “翻译与其说是出自原作 之生命,不如说是出自其生命的延续。”。“译者的任务,就是 在自己的语言中,把纯语言从另一种语言的魔咒中释放出来。 是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将囚禁在作品中的语言解放出来。 翻译具有创造性,但是这种创造性翻译并不是对原文进行随 意的更改和延伸。翻译的创造性要始终以原作为依据。因此翻译 中的创造也是一种有局限性的创造。正如英国诗人莱德顿所比喻 的那样,文学翻译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二、翻译的创造性在语言转换中的体现 (一)词义的延伸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有些词语在词典中的意 思放到另一种语言中,原封不动地照搬翻译过来, 放到具体语境中,会出现意思不通的情况。这时候就要求对英语某些词语的语义进行适度的延伸。如以下的情况: 例1:A personnel deficit has existed for years.

人员短缺的情况已经存在多年了。 名词deficit 在词典上意思是“赤字”,“亏损”或“逆差”。但放在上面的句子中,显得很生硬,读起来很拗口。因此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引申,在句中译为“短缺”。 例2:The man was lured to north London house and secretly filmed in a compromising position with the woman. 这位男子被(一女人)引诱到北部伦敦的一所房子里。他与这个女子在一起有卿卿我我之嫌的情景被人偷偷地拍录下来。 英语中单词compromise 常常可以作“妥协”,“损害”讲,也可以表示“放弃”,“改变”,“修正”,“修改”的意思。 但是现代英语中频频出现如compromising position 一类的表达,使译者不得不费一点思量了。将其译成“妥协的地位”,或者“损害人的地位”显然是行不通的。这样的翻译即便不使人误解,也常语焉不详。其实compromising 在现代英语中做形容词用,常表示人“处于或暴露在某种瓜田李下或不名誉的境况之中。”据此,译者可以根据具体语境大胆进行词义引伸。 二)语义的引申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有很多的不同,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冲突,需要译者绞尽脑汁。译文要做到准确流畅, 可读性强,就要译者进行不地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意思上的调整。具体如下:

景观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解读

景观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 景观生态学是本世纪70年代以后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以生态学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的资源、环境经营与管理问题,具有综合整体性和宏观区域性特色,并以中尺度的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关系研究见长(肖笃宁等,1997)。自80年代后期以来,逐渐成为世界上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研究的一个热点。现在普遍的看法是,这门新兴学科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相互结合的产物。要想能够对其来龙去脉有更全面的了解,这就必然要涉及以上两门学科中的一些相关思想的发展。地理学中,由于其学科跨度很大,并不是每一分支都与现代景观生态学有着直接的必然联系。对景观生态学的发生、发展意义重大的仅是其中的综合自然地理学,其中与景观学的关系更为直接和密切。 1、发展历史 地理学中的景观学产生于德国,19世纪末叶,由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德国的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将景观的概念引入地理学中,他认为景观的地理学含义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作为一门研究景观形成、演变和特征学科的景观学产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德国地理学家Seigfried Passarge 于1919―1920年出版了三卷本《景观学基础》之后,又于1921―1930年出版了四卷本的《比较景观学》。在这两部著作中,他认为景观是相关要素的复合体,并系统地提出了全球范围内景观分类、分级的原理;并认为划分景观的最好标志是植被,同时,他还提出了城市景观的概念。作为景观学说的提出者之一的德国人文地理学家Otto Schluter 于本世纪初发表了《人类地理学的目的》一书,在该书中他提出了文化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主题的观点。在1952-1958年间先后完成的三卷本《早期中欧聚落区域》一书中,他提出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区别,并最早把人类创造景观的活动提到了方法论原理上来。其实有关人文景观的思想,早在1925年即在美国人文地理学家Carl Sauer的《景观的形态》一书中得到了反映,在该书中,Sauer 提出应重视不同文化对景观的影响,认为解释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1990)。自本世纪3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一个景观学研究的中心,这就是前苏联的景观学研究。其代表人物为贝尔格。他于1913年即提出,景观是地形形态的一定的、有规律地重复的综合体或群体这一概念。1931年,贝尔格的巨著《苏联景观地理地带》一书出版,该书是苏联系统阐述景观学原理的第一次尝试。在该书中他进一步明确和补充了1913年所下的景观定义,提出了景观的例子,研究了景观与其组成成份之间的相互作用,谈到了景观的发展与起源问题。由于贝尔格等最初的景观研究者们,没有赋于景观任何分级的意义,而把它看成是任何的地理单元,即把它用作是“地理综合体”的同义词,因此,在以后的研究当中,出现了一些自相矛盾或不好理解的东西,为此,许多后继的研究者们,针对这些缺陷做了许多研究工作,以致于形成了苏联景观研究的两大学派:类型学派和区域学派。类型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M.A.别尔乌辛等,而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拉孟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