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汉语-语法学(五)助词语气词

古代汉语-语法学(五)助词语气词

古代汉语-语法学(五)助词语气词
古代汉语-语法学(五)助词语气词

第五講語法學(五)

古漢語的詞類:

助詞、語氣詞

一、助詞不能单独存在,不起语法意义

助詞是對詞、短語或句子起各種標志作用的詞。

助詞的獨立性最差,意義最不實在,沒有詞彙意義,只有語法意義。

●漢語的助詞有結構助詞、語氣助詞、比擬助詞、動態助詞、事態助詞等。先秦時期,比擬助詞、動態助詞、事態助詞等尚未出現,語氣助詞有時被稱爲語氣詞單獨成一類。

因此先秦漢語助詞以結構助詞最爲重要,它們能在句子或短語的範圍內發生作用,使句子的語序或短語的語法功能發生變化。

結構助詞“之”來源於指示代詞“之”。最初指示代詞“之”放在名詞後面作爲複指,表示領有。如“麟之趾”原始意義是“麟它的趾”,“公侯之事”原始意義是“公侯他們的事”。這也是爲什麽先秦時代詞後加“之”不常見的原因,因爲“之”本身即爲代詞。

處於“X之Y”結構中的“之”很容易演變爲表示領屬的助詞。它的功能有:1.連接修飾語和中心語,修飾語多是名詞性的:

紹復先王之大業。《尚書·盤庚上》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周南·關雎》

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左傳·僖公五年》第一代帝王

2昭 3穆

4昭 5穆

……

●修飾語也有形容詞性的,但數量較少:

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荀子·勸學》没有早年长时期的韬光养晦,就没有后来的赫赫功绩

●固定結構“之類、之屬、之徒”等中的“之”也是這種用法:

故王之不王,非挾泰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孟子·梁惠王上》

2.連接主語和謂語,取消句子獨立性,即將“主之謂”結構作爲一個整體充當更大的句子中的一部分:

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傳·僖公四年》

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論語·陽貨》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論語·八佾》

舜之不告而娶,則吾既得聞命矣;帝之妻舜而不告,何也?《孟子·萬章上》加了“之”的主謂結構,在形式和意義上不完整,不能獨立存在,必須參加到更大的句子中去,讓讀者等待下文。

3.連接前置賓語與動詞/介詞:

先君之思,以勗寡人。《詩經·邶風·燕燕》

寡君其罪之恐,敢與知魯國之難?《左傳·昭公三十一年》

富而不驕者鮮,吾唯子之見。《左傳·定公十三年》

我,一人之爲,非爲楚也。《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禮義之謂治,非禮義之謂亂。《荀子·不苟》

●A之谓B=谓A为B “之”是助词

A谓之B “之”是代词它

●“所”本爲“處所”義:

老子曰:“子自楚之所來乎?”《莊子·庚桑楚》

●“所+V”可能是“V+所”的逆序形式,如:

其南陵,文王之所避風雨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冀之北土,馬之所生,無興國焉。《左傳·昭公三年》

河北(冀)的北边,是马生活的地方,没有国家

“所避風雨”即“避風雨所”,“馬之所生”即“馬之生所”,這種前正後偏的結構,與普通的偏正結構語序相逆,致使人們對它的理解發生偏差,將“所”分析爲結構助詞,並且不再指具體的處所。

所思所想“所”是结构助词,只起语法作用

1.用於動詞(或動詞短語)前,使之變爲名詞性短語:

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墜,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禮記·中庸》

聖王之道也,儒之所謹守认真遵守也。《荀子·王霸》

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爲三,復圍之。《史記·項羽本紀》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木蘭辭》

●動詞大多不帶賓語,也有帶賓語的:

他日,子夏、子張、子遊以有若似聖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想要用侍奉孔子的方法来侍奉他,強曾子。《孟子·滕文公上》

●現代漢語中“所謂、所說、所得、所想”等,都是這個用法。

●“所”字結構也可作定語:所得稅、所有權、我所愛的故鄉……

2.用於介詞前,表示與動作行爲有關的工具、方法、原因、處所、時間、手段、對象等:

是三者,非所以(之)養德用来养德的东西也。《莊子`天地》

所由入者隘,所從歸者迂。沿着进去的地方是狭隘的,沿着出来的地方是迂回的《孫子兵法·九地》

此嬰之所爲不敢受也。《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所以解释为“用来……的东西”是意译,实际上所以根本不是一个词

3.用在動詞前,與“爲”搭配,構成被動句,這個用法出現在戰國末年:为……所是被动结构

毋徒使母子爲太子所魚肉也。《史記·晉世家》

范雎爲須賈所讒。《論衡·變動》

●“所”常參加一些固定格式如“有所……、無所……”等,在此不能分析爲

“(有+所)+動”,而應分析爲“有+(所+動)”,“所”與其後的動詞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齊國之政,將有所歸,未獲所歸,難未歇也。《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智亦有所不至。所不至,說者雖辯,爲道雖精,不能見矣。《呂氏春秋·悔過》夫有所愛、所重而令奸邪盜賊寇亂之人卒必辱之,此孝子、忠臣、親父、交友之大事。《呂氏春秋·安死》

●“者”的位置和“所”相反,位於動詞(短語)、形容詞(短語)或小句之

后,使之變爲名詞性的短語:

往者不可諫改正,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動詞

吾聞君子務努力去做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形容詞

因下令軍中曰:“猛如虎,狠倔强如羊、貪如狼、彊不可使者,皆斬之。”《史記·項羽本紀》小句

●“者”參與兩種固定格式。一是用於時間詞後面:

昔者子貢問於孔子曰:“夫子聖矣乎?”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孟子·公孫丑上》

乃者我使諫君也。《漢書·曹參傳》顏師古注:乃者猶言曩者。

吳,古之建國也,日者荆王兼有其地,今死亡後。《漢書·高帝紀下》时间词+者,者是后缀

二是用於數詞後面:

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也。《孟子·告子上》

二、語氣詞没有语法功能,表达主观态度

語氣是說話人對所說句子與現實關係所持的態度,如直陳、疑問、肯定、否定、假設、擬測、商量、命令、讚歎、驚訝等。

●漢語的語氣可分爲陳述、疑問、祈使、感歎四大類。

現代漢語的語氣常常可以通過不同的語調來表現,古漢語的語氣則衹能依靠語氣詞和語境來考察。

語氣詞有時也被稱爲語氣助詞,是漢語特有的一種詞類。

陳述語氣詞:也、矣

●“也”不見於西周金文和《尚書》,但《詩經》、《左傳》、《論語》和戰國以

後的文獻中卻用得很多,是古漢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語氣詞之一,一直沿用到近代文言中。基本作用是表示論斷、肯定的語氣。

●用在判斷句中: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左傳·隱公三年》

魯衛之政(鲁卫关系非常好),兄弟也。《論語·子路》

見父之執朋友(友执:朋友),不謂之進不敢進,不謂之退不敢退,不問不敢對,此孝子之行也。《禮記·曲禮上》

●非判斷句中,仍是表達論斷或肯定語氣:

墻有茨荆棘,不可掃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詩經·鄘風·墻有茨》

墙有茨,不可扫陈述

墙有茨,不可扫也肯定(主观性)

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左傳·莊公十年》

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爲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論語·堯曰》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也。《孟子·告子上》

●“也”並不表示新事件的出現,而是對所敘述的事物加以肯定。它也可用在

疑問、祈使、感歎句中,但並不表示疑問、祈使、感歎語氣,而仍是表示肯定或論斷的語氣:

子路有姊之喪,可以除之矣,而弗除也,孔子曰:“何弗除也?”子路曰:“吾寡兄弟而弗忍也。”《禮記·檀弓上》疑問

遂置姜氏于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左傳·隱公元年》祈使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不仁者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孟子·盡心下》感歎

●“也”還可出現於句中,一方面表示語音停頓,一方面引起下文:

齊侯之出也,過譚,譚不禮焉。及其入也,諸侯皆賀,譚又不至。冬,齊師滅譚,譚無禮也。《左傳·莊公十年》

子貢曰:“君子之過犯错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改正错误的话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

武安君之死也,以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矣”不見於西周金文,《尚書》、《詩經》直至以後文獻中出現頻率都很高。基本作用是把說到的事物作爲新情況報導出來,陳述該事物得到了實現。

●多用在敘述、描寫句中: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詩經·齊風·雞鳴》

孔子曰:“諾,吾將仕矣。”《論語·陽貨》

君能補過,袞不廢矣。《左傳·宣公二年》

天之棄商,久矣。《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判斷句一般是靜態的,陳述的是一個固有性質,無所謂實現,所以不用“矣”

只用“也”。

新情况出现,用矣——语气词

了——助词,表事态

也:表达状况,静态

矣:表达过程,着眼于时间因素,动态

●同樣,“矣”也可用在疑問、祈使、感歎句中,但並不表示疑問、祈使、感

歎語氣,而仍是報導新情況:

夫正其疆場,修其土田,……不僭不貪,不懦不耆,完其守備,以待不虞,又何畏矣?《左傳·昭公二十三年》疑問

子往矣,無使執事之人得罪於子。《國語·越語下》祈使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論語·述而》感歎

●總的來說,“也”表達一種狀況,是靜態的,“矣”表達一種過程,著眼於時

間因素,是動態的。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十代以后的政治制度你可以知道吗”子曰:“殷因继承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論語·爲政》

歸之於者,執之于天子之側者也,罪定不定,已可知矣。歸於者,非執之于天子之側者也,罪定不定,未可知也。《公羊傳·僖公二十八年》

“可知也”表示某事是可以被知道的,“可知矣”表示以前未可知,現在變得可知了。

●一個語境中,已經發生的事情用“矣”,沒有發生的事情用“也”:

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論語·先進》

不、无、非、未+也

陳述語氣詞:已、耳

●“已”最早見於《尚書》,使用頻率不及“也、矣”高。一般用在敘述句中,

有時也用在描寫句中:

王曰:“公定,予往已。”《尚書·洛誥》

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爲已。《孟子·梁惠王上》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莊子·養生主》

●“已”表示的語氣與“矣”近似,都是對事物進行陳述。但它們古音不完全

相同,語氣也有差異。“矣”是把所說的事物當作新情況來報導,“已”則著重於表示所說的事物不過如此,是一種限止的語氣。它來源於義爲“停止”

的動詞“已”,在“而已”中,動詞性表現得很明顯: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

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爲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不用連詞“而”的話,“已”就容易被視爲語氣詞。

●“耳”是“而已”的合音,也表示限止語氣。《尚書》、《詩經》中未見,春

秋之後的文獻中常見: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荀子·勸學》

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史記·項羽本紀》

●早期的“耳”可以換言作“而已”,表示句子陳述的事實止於這種情況。“而

已”還能顯示出動詞性,合音成“耳”後,意義虛化,只有語氣詞的作用,久而久之,人們已經不能察覺它的來源,因此可以說“而已耳”:

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志,順詩書而已耳。《荀子·勸學》

●“耳”的用法也逐漸擴展,不一定表示限止:

戴安道年十餘歲,在瓦官寺畫,王長史見之,曰:“此童非徒能畫,亦終當致名,恨吾老不見其盛時耳。”《世說新語·識鑒》

陳述語氣詞:焉、爾

“焉”從《尚書》《詩經》起就很常用。本是一個代詞,用在句尾時,指代性減

弱,變爲語氣詞。先秦文獻中,代詞和語氣詞的用法都很常見。

●“焉”有明顯指代性的:

制,嚴邑也,虢叔死焉。《左傳·隱公元年》

昔者吾舅公公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禮記·檀弓下》姑:婆婆積水成淵,蛟龍生焉。《荀子·勸學》

●“焉”相當於“於之”。

●焉:疑问代词位于句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指示代词位于句末

语气词位于句末

●“焉”沒有指代性,僅僅作爲語氣詞的:

楚之滅蔡也,靈王遷許、胡、沈、道、房、申于荆焉。《左傳·昭公十三年》

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心动焉。《孟子·梁惠王上》

●在某些句子中,指代作用和提示語氣作用界限並不很分明:

子糾,親也,請君討之。管、召,仇也,請受而甘心焉。《左傳·莊公九年》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

●隨時代發展,“焉”越來越多被用作語氣詞。對比《左傳》和《史記》就可

看出:

改館晉侯,饋七牢焉。《左傳·僖公十五年》

於是秦繆公更舍晉惠公,饋之七牢。《史記·晉世家》

乃饋盤飧,寘璧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負羈乃私遺重耳食,置璧其下。《史記·晉世家》

●“焉”也用在疑問句中,但仍是表示陳述的,不能說是疑問語氣詞:

君何患焉?《左傳·隱公元年》

陳小而遠,無援,將何安焉?《左傳·文公六年》

王若隱怜悯、爱惜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孟子·梁惠王上》

●“爾”也是指示代詞,表示近指,有“如此”義。用在句尾時,指代作用虛

化,變成語氣詞:

君若用臣之謀,則今日取郭明日取虞爾。《公羊傳·僖公二年》

葉公子高入據楚,誅白公,定楚國,如反手爾。《荀子·非相》

夫唯至明能無所惑,至胆能無所虧爾。[ 三國魏]嵇康《明胆論》

●“爾”和“耳”雖然現在讀音相同,但上古時期並不同音,來源亦不同。“耳”

是“而已”的合音,作用近“已”;“爾”來源於指示代詞,作用近“焉”。“焉”

多提示範圍,“爾”多提示情狀。

疑問語氣詞:乎、與(歟)、邪(耶)

●“乎”是最純粹的語氣詞。西周金文未見,《尚書》、《詩經》中較少見,其

它先秦典籍使用都很多。既用於是非問,也用於選擇問: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論語·鄉黨》

吾恐齊之攻我也,可救乎?《墨子·魯問》

縢,小國也,間於齊楚。事齊乎?事楚乎?《孟子·梁惠王下》

敬叔父乎?敬弟乎?《孟子·告子上》

●疑问语气词:是非问、选择问、特指问(一般需要疑问代词,不一定需要疑

问语气词)——形式上

真实疑问、测度问、反问——是否有疑

●戰國以前“乎”很少用於特指問,戰國後期才逐漸多起來:

堯、舜不復生,將誰使定儒、墨之誠乎?《韓非子·顯學》

(文帝)從容問通曰:“天下誰最愛我者乎?”《史記·佞幸列傳》

“子何故而哭悲若此乎?”對曰:“吾國且亡。”《說苑·權謀》

●“乎”除了用於真實疑問,也常用於反問句:

君人者將禍是務去,而速之,無乃不可乎?《左傳·隱公三年》(君主应该去掉祸患,但你却招致它,难道不是不可以吗)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

●亦用於感歎句:

善哉!技蓋至此乎!《莊子·養生主》

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史記·李將軍列傳》

●感歎句加上“乎”使全句帶有疑而有定的意味,“乎”仍是表示疑問語氣的,

不過疑問語氣比較弱,被全句的感歎語氣掩蓋了。

●“與”也可寫作“歟”,最早見於《論語》、《左傳》,可用於是非、選擇、特

指問:

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論語·微子》

曰:“素冠。”曰:“自織之與?”曰:“否,以粟易之。”《孟子·滕文公上》

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論語·学而》

伯魚孔鲤,字伯鱼,是孔子的儿子之母死,期而猶哭,夫子聞之,曰:“誰與?哭者。”門人曰:“鯉也。”夫子曰:“嘻!其甚也。”《禮記·檀弓上》

屈原至於江濱,……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邪”也可寫作“耶”,多見於戰國以後,可用於是非、選擇、特指問:

國既已治矣,天下之道盡此已邪?《墨子·尚同》

治亂,天邪?……時邪?……地邪?《荀子·天論》

孫子之所言是邪?先生之所言非邪?《莊子·達生》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吾欲論吾國之士,與之治國。敢問何如取之邪?”《荀子·哀公》

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戰國策·齊策四》

●“與、邪”的上古音很接近,有的書只用“與”,如《論語》、《孟子》、《公

羊傳》、《榖梁傳》等,有的多用“邪”,如《莊子》、《韓非子》,它們可能是不同方言或有時代先後。

●用“乎”是純粹的詢問語氣,說話人把一件事情全部說出來,要求對方作答

覆。“與”或“邪”的疑問語氣沒有“乎”那麼純粹、強烈,它表示說話人

猜想大約是這樣,卻不是深信不疑,要求得到證實,是一種探詢的語氣。

感歎語氣詞:哉、夫、兮

●“哉”起源很早,見於西周金文,寫作“才”,先秦典籍中使用很多: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周易·乾卦》

子犯曰:“子玉無禮哉!”《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子曰:“管仲之器其小哉!”《論語·八佾》

●如果不用“哉”字,句子就是直陳性的敘述句、描寫句或判斷句,因此可見

感歎語氣是由“哉”承擔的。

●“哉”也常用在疑問句(大多是反問句)中:

天實爲之,謂之何哉?《詩經·邶風·北門》

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左傳·僖公五年》

子以齊、楚爲孰勝哉?《戰國策·齊策一》

●但並不能說這裏的“哉”是疑問語氣詞。用了“哉”字,句子既有疑問語氣,

又有感歎語氣。疑問語氣是由句子中其它成分承擔的。“哉”不能單獨用來表示疑問。

●句末語氣詞“夫”也表示感歎語氣,它不見於《尚書》和《詩經》,《論語》、

《左傳》及戰國以後的某些典籍間或用之,但頻率遠不及“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论语·子罕》

率天下之人而禍仁義者,必子之言夫!《孟子·告子上》

●“哉”是純粹的感歎語氣詞,表示的感歎語氣強烈而明顯,而“夫”多有惋

惜、詠歎的意味,表示的感歎語氣比較舒緩低沉,在感歎中帶有揣度的成分。

●“兮”一般只用在詩歌、韻文中,有襯字的意味: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詩經·周南·麟之趾》

砍砍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詩經·魏風·伐檀》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離騷》

●“兮”的語氣舒緩,一般是詠歎,很少有驚訝的成分。

祈使句中没有语气词

古代汉语语气词和词头

古代汉语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一、语气词 语气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是说话人对所说的事物表现态度、情绪。有提顿、直陈、疑问等语气。就印欧语来讲,语气是通过谓语动词的屈折变化和句子的语调来表达的。就汉语而言,因为没有词形变化,语气是通过词汇形式、句子类型、语调和语气词来表达的。(一)句尾语气词 古代汉语常见的句尾语气词有“也”、“矣”、“乎”、“哉”等,这些语气词放在全句的最后,分别表达全句各种不同的语气。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语气词的数目是有限的,句子所能表达的语气是多种多样的,一个语气词除了它的基本用法之外,在不同类型的句子中所表达的语气也往往有所不同。 1、也 “也”字位于句尾时,主要出现在判断句中,帮助谓语进行判断,这是“也”字的基本用法。在复句中,“也”字常常用于最后一个分句的句尾,表示对前面论断的肯定和确认,加强全句的语气。例如: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许行》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2、矣 “矣”字也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一个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是:“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 “矣”有时候还可以表示将然,即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把它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国语·句践减吴》 吾属今为之虜矣。《史记·鸿门宴》 “矣”字用于描写句时,往往使全句语气略带感叹意味。有时把这种带“矣”的谓语提前,这种感叹语气就更为明显。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远矣,全德之君子。《庄子·田子方》 祈使句也可以用“矣”字。例如: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矣”字还可以用于疑问句,这种疑问句中必然还另有专门表示疑问的词。例如: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年几何矣?《战国策·触龙说趙太后》 3、乎,与(欤)、邪(耶) “乎”、“与”、“邪”都经常用于疑问句的句尾表示疑问语气。其中“乎”的疑问语气最强,用得也最普遍。 在是非问句里,发问者把一件有疑问的事情全部说出来,要求对方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往往用语气词“乎”。这种“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例如: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趙太后》 “乎”字还可以表示反问语气,但前面必须有疑问代词、否定词或“岂”字、“宁”字、“况”字等相呼应。例如: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墨子·兼爱上》

现代汉语 综述 语气词

现代汉语语气词综述 系别:中国语言文学系 班级:汉语国际教育二班 学号:BC14820226 姓名:张震

摘要:现代汉语语气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本文对近三十篇有关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概况的论文进行综述,其中主要对语气词的意义用法,分布,连用,功能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气词;综述

目录 序言 一.语气与语气词----------------------------------------1 二.语气词的分类----------------------------------------1 三.语气词的语气意义及用法------------------------------1 3.1基本语气词---------------------------------------1 3.2派生语气词---------------------------------------1 四.语气词的分布------------------------------------------1 4.1句中---------------------------------------------1 4.2句末---------------------------------------------1 五.语气词的连用------------------------------------------1 六.结语-------------------------------------------------1 参考文献---------------------------------------------1 后记-------------------------------------------------1 序言 孙苹的《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综述》从语气词的名称、语气词的分类

古汉语通论(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古汉语通论(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古汉语通论(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古汉语通论(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一)句首句中语气词语气词不一定在句尾;有些虚词,它们的位置在句首或句中,同样地能起表示语气的作用。关于句尾语气词,我们在前面几节通论讲判断句、叙述句和疑问句的时候,已经大略地谈过了。现在再谈句首句中语气词。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夫” “其”“唯”三个字。(1 )夫“夫” (f u) 字用於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它是从指示代词“夫”字发展来的,已经变成了纯粹的语气词,不能再解作“这个”或“那个”。现代汉语里没有适当的虚词可以和它对译。下面是用句首语气词“夫”字的例子: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吕氏春秋?察传)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 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列御寇)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脩 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且夫”“故 夫”“今夫”略等于说“且”“故”“今”,但是增加了“夫”字,也是表示要发议论。例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 无力。(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

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今 夫颛臾,固而近於费。(论语?季氏)若夫”则等於“至於”: 此虽免於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 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2) 其语气词“其”字用於句首或句中,表示委婉的语气。在 陈述句或疑问句里,它表示“大概”“恐怕”等意思在;祈使句里, 它就简单地表示委婉的语气,略等于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吧” 字或“啊”字所表示的委婉语气。例如:吾其被发左衽矣! (论语?宪问)我们恐怕已经变为夷狄了吧!) 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上)那么 齐国大概差不多了吧!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我还是回去吧。)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 大概是说这个吧?)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 大概就是说我了吧!以上是陈述句和疑问句。) 君其问诸水滨。(左传僖公四年)您还是向水滨追问 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左传隐公三年) 吧。 ) 可别废弃了先君的事业啊!)以上是祈使句。)其” 丿、字又可加重反问的语气。例如: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左传僖公五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 年)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其谁不知?(左 传僖公三十二年)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其 何伤於日月乎?(论语?子张)这种加重反问语气的“其”字,

文言文常见18语气词用法和分析

文言文常见18语气词用法和分析 一、两个语气词连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两个陈述语气词连用。例如: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译句:(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赶不上人;现在我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例句中的“也已”是限止语气兼论断语气。语气重点在“已”,它同“矣”,可译为“了”。两个陈述语气词连用不算常见,其中较多的是“也已”、“已也”等。 2.陈述语气词和疑问语气词连用。例如: ①然则夫子既圣矣乎?(《孟子·公孙丑上》)【译句:那么您已经是圣人了吗?】 ②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译

句: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③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韩愈:(《祭十二郎文》)【译句:你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例①是疑问语气兼报道语气,语气重点在“乎”,可译作“吗”。例②是委婉的疑问语气兼判断语气,表肯定的反问语气,语气重点在“与”,它同“欤”,可译为“吗”。例③是较舒缓的疑问语气兼判断语气,语气重点在“邪”,它同“耶”,可译为“呢”。三例语气的重心在疑问。 3.陈述或疑问语气词和感叹语气词连用,重心在感叹语气。例如: ① 子曰:“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译句:孔子说:“没有谁了解我啊!”】 ②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译句:难道不是为了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呀?】 ③ 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译句:(这个道理)难道只是限于伶人吗?】 ④ 呜呼,亦盛矣哉!(张溥:《五人墓碑记》)【译句:啊!也够盛大隆重了啊!】 ⑤ (齐宣王)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译句:(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凭借德行使人民生活安定吗?”】 例①~④均为感叹语气兼陈述语气,语气重点在“夫”或“哉”上,“夫”可译为“啊”,“哉”分别可译为“呀”、“吗”、“啊”。

古汉语中的语气词资料

古漢語通論(十四) 句首句中語氣詞;詞頭,詞尾 (一)句首句中語氣詞 語氣詞不一定在句尾;有些虛詞,它們的位置在句首或句中,同樣地能起表示語氣的作用。關於句尾語氣詞,我們講判斷句、敘述句和疑問句的時候,已經大略地談過了。現在再談句首句中語氣詞。在這里我們著重討論“夫”“其”“唯”三個字。 (1)夫 “夫”(fú)字用於句首,表示要發議論。它是從指示代詞“夫”字發展來的,已經變成了純粹的語氣詞,不能再解作“這個”或“那個”。現代漢語裏沒有適當的虛詞可以和它對譯。下面是用句首語氣詞“夫”字的例子: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為黑,黑為白。(呂氏春秋·察傳) 夫處窮閭阨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萬乘之主而從車百乘者,商之所長也。(莊子·列禦寇) 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且夫”“故夫”“今夫”略等於說“且”“故”“今”,但是增加了“夫”字,也是表示要發議論。例如: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遊)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莊子·逍遙遊) 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論語·季氏) “若夫”則等於“至於”: 此雖免於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莊子·逍遙遊) (2)其 語氣詞“其”字用於句首或句中,表示委婉的語氣。在陳述句或疑問句裏,它表示“大概”“恐怕”等意思;在祈使句裏,它就簡單地表示委婉的語氣,略等於現代漢語句末語氣詞“吧”字或“啊”字所表示的委婉語氣。例如: 吾其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 (我們恐怕已經變為夷狄了吧!)

现代汉语语气词“吧”的偏误分析

现代汉语语气词“吧”的偏误分析 发表时间:2019-12-27T14:57:39.74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7期作者:邓舒 [导读] 本文从偏误分析的视角研究现代汉语语气词“吧”的习得情况。首先将语气词“吧”主要的的语法意义作简要描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语气词“吧”的分布和意义进行分类;然后对语气词“吧”的偏误类型进行分类,包括与其他语气词误用、漏用、使用冗余三种偏误类型;最后对语气词“吧”的偏误来源进行分析。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24) 摘要:本文从偏误分析的视角研究现代汉语语气词“吧”的习得情况。首先将语气词“吧”主要的的语法意义作简要描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语气词“吧”的分布和意义进行分类;然后对语气词“吧”的偏误类型进行分类,包括与其他语气词误用、漏用、使用冗余三种偏误类型;最后对语气词“吧”的偏误来源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气词;“吧”;偏误分析 一、引言 在汉语教学中,对学习者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有利于帮助我们了解学生在习得过程的各个阶段对某一语言点的掌握。对汉语学习者在汉语语气词“吧”的习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偏误分析,有助于进行一些规律性总结,更有利于帮助他们向目的语过渡。本文在进行偏误分析类型分析时所采纳的语料来自HSK动态语料库。 二、语气词“吧”语法意义 1.“分”的观点 持“分”的观点的学者主要有朱德熙、吕叔湘先生。朱德熙(1982)根据语气词“吧”出现的语境,将语气词“吧”分为两种:一是表示疑问语气;二是表示祈使语气。吕叔湘先生(1999)认为“吧”可出现在祈使句末尾,表示命令、请求、催促、建议等;可以用在疑问句句末,待遇揣测的语气;可以用在“好、行、可以”等后面,表示同意;用在句中停顿处,表示左右为难、犹豫不决的意思;或用在“动词+就+动词”的句子后面,表示没关系、不要紧的意思。张斌(2000)根据“吧”作为语气词表示语气的职能,将“吧”的语气职能分为表示陈述语气、表示疑问语气和表示祈使语气三种。 2.“合”的观点 主张语气词“吧”的“合”的观点的主要代表有陆俭明和胡明扬。陆俭明(1984)认为语气词“吧”可以出现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中,但不可以出现在感叹句中,“吧”是个半疑问语气词。胡明扬(1988)则认为“吧”是“表态语气助词,赋予说话内容以不肯定的口气”,尽管其与其他词语和语调结合起来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气,但是语气词“吧”的作用是单一的,“吧”的语气意义是表示不肯定的陈述意义。 三、语气词“吧”使用偏误类型 本文结合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语料,对汉语为二语学习者使用语气词“吧”时出现的偏误类型进行归类分析。 (一)“吧”与其他语气词的误用 3.“吧”与“吗”的误用 语气词“吗”一般用在疑问句中,表达说话人询问某事,希望听话者将会给予比较强的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语气词“吧”表示疑问语气时常有半信半疑的语气,语气较弱,主要表示对某件事情的不确定的推测。除此之外,“吧”还有建议、协商之意,语气比较缓和。汉语学习者在使用语气词时容易出现“吧”与“吗”的误用,例如: (1)*像她这样开朗的人也可能得那种病吗? (2)*因此,既然在这“反吸烟”的社会中苦苦地抽下去,不如就为自身健康和周围的美丽环境而戒烟吗。 以上两例都是对语气词“吧”和“吗”的误用所造成的偏误。句尾应该用语气词“吧”,例(1)来表示对事情的不确定性的推测,例(2)来表示建议大家戒烟,类似于一种呼吁,两句中都不可以用语气词“吗”来替代“吧”。 4.“吧”与“了”的误用 (3)*跟你们一起生活已经二十多年吧,我也知道我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4)*死前他跟他的朋友们说:“现在我很后悔……你们别抽烟吧……”所以我认为,我要健康,我就不吸烟。 (5)*我很长时间没给你们写信吧。 (6)*所以为了别人也为了自己,尽量少吸烟了。 语气词“了”是成句的主要成分之一。例(3)“了”与已经连用,表示对现在(说话时)来说已经完成了的事,意思是到现在为止“跟你们已经一起生活了二十几年了”,“吧”则不表示此意。“吧”带有商量的语气,例(4)中应使用“了”,此处表示一种强烈的请求,没有缓和和商量的语气,所以不能用“吧”。例(5)中应用“了”来表示已经完成的事情,不应用“吧”。例(6)将“吧”误用成了“了”,表示说话者的建议、请求,“了”通常表示新情况的出现或者行为变化后的结果,所以此处应该用“吧”。 5.“吧”与“呢”的误用 (7)*在学习中肯求一些趣味,那么,不但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还可以为自己增添一些情趣吧! 例(7)中本该使用语气词“呢”误用成语气词“吧”,语气词“呢”与“还”连用,形成“还……呢”这种句式,在这种句式中不能用“吧”,“呢”在此处表示对某种现实情况的强调。 6.“吧”与“啊”的误用 语气词“啊”在祈使句中昌常常表示嘱咐,命令,带有比较强烈的要求或者催促的情绪,不含有商量的语气。 (8)*你们也别忘记吧! (二)“吧”的漏用 语气词“吧”漏用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可能因为学习者母语中并语气词或者并没有与汉语语气词相对应的语气词,二是语气词“吧”没有具体的实在的词汇意义,汉语学习者可能会忽视其存在,在使用时采取回避态度造成语气词缺失。

古代汉语下 字词

第三讲:《庄子》北冥有鱼《庄子·内篇·逍遥游》 二、字、词、语法难点分析 (一)字: 通假字:冥(溟)有(又)辩(辨)辩(变)邪(耶)决(趐)培(凭)而(能) 古今字:志(誌)反(返)知(智) 异体字:飡(餐) (二)词:1、词与非词:扶摇、夭阏——连绵词、羊角;词尾——然。果然、泠然、犹然、数数然 2、语气词:也 1)句中语气词: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主语之后,表示提示、停顿2)句中语气词:此小大之辩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帮助表达判断。 三、语法: 1、双宾句:芥为之舟 2、语序:宾语前置: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2)、彼且奚适也?——动词宾语前置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彼且恶乎待哉?——介词宾语前置 3、判断句:此小年也。此小大之辩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四、多义词辨析: 1、之:1)代词:2)连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2)连词:主谓之间相当与名词性结构。风之积也不厚。 惯用句式:其……耶(邪),其……耶(邪)表示选择问句。其——委婉语气词,耶(邪)——句末语气词 2、而:1)连词,用语状中之间。怒而飞。决起而飞。 2)连词,表顺接。三飡而反。 3、以:1)介词,去以六月息者也。——谓语后以八千岁为春。——谓语前 2)连词,以游无穷。 《庄子》之《北冥有鱼》: 一、掌握下列词义: 怒:振奋(翅);志:志,记载;抟:环绕着飞向上空;厚:深;覆:倒;培(风):凭借,依赖;决:迅速的样子;抢:突过;适:到……去;年:寿命;知:智慧;劝:鼓励;境:界限;待:依靠。 御风而行:乘 御御六气之辩:乘—顺应 介词:鲲之大;鹏之徙于南冥也;水之积也不厚;此亦飞之至也。 动词: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到……去 之指示代词:之二虫又何知? 人称代词:众人匹之;犹然笑之;举世而非之。 “之”当介词有哪三种用法?

古代汉语常识学习重点和要求

《古代汉语常识》学习重点和要求 对于古代汉语常识的学习,不能只是单纯地学习理论,而与文选的学习脱节。归根结底,学习这部分知识,仍然要落实和体现古代汉语课程的设置目的——培养一定程度的阅读古籍的能力。常识和文选的互相配合和印证,易于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的教学安排,是把两方面的内容穿插着进行讲授的。同学们要善于领会如上所说的教学意图,更好地进行这方面的学习。 尽管如此,从古代汉语常识的本身来说,也并非没有重点可言。这部分的知识包括文字、词汇、语法(句法和词法),以及古书的注解、标点、今译,文体、修辞,诗词格律等等,内容比较广泛,而且都以专题的形式出现,但在先后次序的安排上,又具有学科的相对系统性。在这诸多内容中,总的重点是文字,词汇,语法。具体到每个专题,又各自有其重点和要求,兹列如下,提醒同学们学习时注意。 一、绪论 1、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什么? 二、怎样查字典辞书 1、检字法; 2、几部常用的字典、词典的主要优点。 三、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1、分析汉字造字结构的目的、意义; ※2、“六书”基本理论(名称、定义、例字及解说),结合课外作业初步掌握利用“六书”分析字义的基本方法; 3、异体字、繁简字的基本概念。 四、古今词义的异同 1、古今词义异同的几种基本情况; ※2、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几个基本方面。 五、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如何分析,掌握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要求结合1—2个具体词例加以说明。 六、词类的活用 ※1、什么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有什么不同? ※2、本教材的词类划分的特点; ※3、词类活用的几种基本情况和条件; ※4、使动、意动用法的区别和翻译。 七、古代汉语的词序 ※1、古汉语宾语前置的三种情况及其条件; ※2、关于表示行为数量的词序问题。 八、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1、古汉语判断句的几种基本形式; ※2、“是”字的语法作用; 3、判断句活用的几种情况。 九、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1、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 ※2、古代汉语被动句的几种基本句式。 十、副词

虚词语气词

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 定义: 语气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是说话人对所说的事物表现态度、情绪。有提顿、直陈、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印欧语语气是通过谓语动词的曲折变化和句子的语调来表示的。汉语语气是通过词汇形式、句子类型、语调和语气词来表达的。用来表示语气的词语就是语气词。 分类: 1 ﹑按照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可分为:(1 )句首语气词有:“夫、盖、维、惟、唯”。( 2 )句中语气词有:“盖、也、与”( 3 )句尾语气词有:“也、乎、哉、矣、已、耳、焉、与(欤)、邪、夫、兮”等。 2 ﹑按照语气作用,可分为(1 )用来表示陈述、判断、因果假设复句句末,表示肯定、否定、解释的语气词:“也、矣、已、耳、焉”(2 )用在是非问、选择问、揣测问、反诘问等疑问语气句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有“乎、与(欤)、邪、哉”( 3 )用在感叹句、祈使句中,表示感叹、商量、命令、请求等的语气词有“也、哉、夫、兮”。 二、句尾语气词: 1 、“也”:表静态,通常用在判断句尾表确认肯定的判断语气。用在陈述、祈使、疑问句尾时,都表论断、确认语气。并不是在判断语气之外,又表示陈述、祈使、疑问语气。用在复句中后一分句的末尾,是表示对这一分句的确认语气。 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许行》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2、矣:“矣”字也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一个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是:“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 “矣”有时候还可以表示将然,即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把它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国语·句践减吴》 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鸿门宴》 “矣”字用于描写句时,往往使全句语气略带感叹意味。有时把这种带“矣”的谓语提前,这种感叹语气就更为明显。例如:

古代汉语第2阶段练习题(语法)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古代汉语》第三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填空 1、《左传·昭公三年》:“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参”的用法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 2、动词的活用,主要有两种情况:_______________;形容词的活用,主要有三种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汉语中,副词数量很多,应用广泛。按照副词得意义和用法,可以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等七类。 4、按照所涉范围的大小,范围副词可分为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 5、否定副词“莫”有两种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态副词按其所表语气和情态,约可分为六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韩非子·难一》:“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相”的用法是( ) (A)名词用作意动(B)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C)名词用作使动(D)动词用作使动 2、在下列四句话中,中加点词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 (A)《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 (B)《孟子·尽心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C)《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 (D)《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忘我,我何面目见之。” 3、在下列四组程度副词中,全都表示最高程度的一组是( ) (A)殊孔雅(B)良、尽、加 (C)颇愈、滋(D)极、益、弥 4、在下列四组范围副词中,全都表示总括范围的一组是( ) (A) 悉、皆、专(B)尽、偕、特 (C)俱、具、但(D)举、毕、咸 5、在下列四组时间副词中,全都表示过去时态的一组是( ) (A)既、方、寻(B)向、旋、会

(十二)古代汉语 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3

十二、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一、语气词 附着在句子上帮助表达各种语气的词。有句首语气词、句中首语气词、句尾首语气词三种。 ? 乎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 1、句尾语气词 也 ●基本用法:用在判断句句尾,表达判断语气,帮助谓语进行判断,有肯定、确认意味。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起义》) ●用在复句末尾,仍然是表判断语气,进行肯定确认。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赏罚不信,故士民不死也。(《韩非子·初见秦》) ●用在祈使句或疑问句尾,仍表判断语气,有确认意味。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郑伯克段于鄢》) 晋平公问叔向曰:“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识臣之力也,君之力也?“(《韩非子·难二》) 矣 ●基本用法:用在陈述句句尾,表达陈述语气,帮助把事情发展的新情况告诉别人,有 报道意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 鸡既鸣矣。(《诗经·齐风·鸡鸣》) 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鸿门宴》) ●用于描写句尾,仍表陈述语气,帮助报道新情况。 吾君已老矣,已昏矣。(《谷梁传·僖公十年》) 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齐策一》) ●用在祈使句或疑问句尾,仍表陈述语气。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年几何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矣”和“也”所表达语气的差异: ●“也”所表达的语气是静态的,其中无时间因素;“矣”字则是动态的,其中有时间动 程。 ●“也”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的判断告诉别人,“矣”的基本作用是把事物发展中出现 的新情况告诉别人。

●基本用法:用在疑问句句尾,表达疑问语气。可译为现代汉语中的“吗”或“呢”。 乎 ●是非问: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选择问: 子以秦为将救韩乎?其不乎?(《战国策·韩策》) ●特指问: 轸不之楚,何归乎?(《史记·陈轸列传》) ●用于反问句尾,仍表达疑问语气。反诘语气靠疑问代词、否定词或“岂”、“宁”、“况” 等字表达。 安得无乱乎?(《韩非子·显学》) 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狐假虎威》)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于测度句尾,仍表达疑问语气。推测语气靠“其”、“得无”、“无乃”等词语表达。 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四年》) 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用于感叹句尾,表达感叹语气。 天乎!吾无罪!(《史记·秦始皇本纪》)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附:与(欤)、邪(耶) ●基本用法:用于疑问句尾,表达疑问语气,相当于“乎”。但多数情况下语气不强烈, 有猜测探寻意味。 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子何为者邪?(《庄子·外物》) 商君曰:“子不说吾治秦与?”(《史记·商君列传》) ●用于反问句尾,仍表达疑问语气。反诘语气靠疑“岂”、“独”等字表达。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孟子·许行》)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基本用法:用于感叹句尾,表达强烈的感叹语气。 哉 楚国若有大事,子其危哉!(《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大哉!尧之为君!(《孟子·许行》) ●用于反问句尾,仍表感叹语气。反问语气靠疑问代词或“岂”等表达出来。

古汉语通论(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古汉语通论(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古汉语通论(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古汉语通论(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一)句首句中语气词语气词不一定在句尾;有些虚词,它们的位置在句首或句中,同样地能起表示语气的作用。关于句尾语气词,我们在前面几节通论讲判断句、叙述句和疑问句的时候,已经大略地谈过了。现在再谈句首句中语气词。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夫”“其”“唯”三个字。(1)夫“夫”(fú)字用於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它是从指示代词“夫”字发展来的,已经变成了纯粹的语气词,不能再解作“这个”或“那个”。现代汉语里没有适当的虚词可以和它对译。下面是用句首语气词“夫”字的例子: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吕氏春秋·察传)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列御寇)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脩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且夫”“故夫”“今夫”略等于说“且”“故”“今”,但是增加了“夫”字,也是表示要发议论。例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

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今夫颛臾,固而近於费。(论语·季氏)“若夫”则等於“至於”:此虽免於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2)其语气词“其”字用於句首或句中,表示委婉的语气。在陈述句或疑问句里,它表示“大概”“恐怕”等意思;在祈使句里,它就简单地表示委婉的语气,略等于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吧”字或“啊”字所表示的委婉语气。例如: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我们恐怕已经变为夷狄了吧!)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上)(那么齐国大概差不多了吧!)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年)(我还是回去吧。)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大概是说这个吧?)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大概就是说我了吧!)(以上是陈述句和疑问句。) 君其问诸水滨。(左传僖公四年)(您还是向水滨追问吧。)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左传隐公三年)(您可别废弃了先君的事业啊!)(以上是祈使句。)“其”字又可加重反问的语气。例如: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左传僖公五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其谁不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其何伤於日月乎?(论语·子张)这种加重反问语气的“其”字,

我国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笔记(王力版)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

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参照南大参考书目总结,仅供参考) 《康熙字典》《辞源》《辞海》《古汉语常用字典》《经藉篡诂》《经传释词》《词诠》《 现代汉语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经典释文》《说文解字》《广韵》《中原音韵》《切韵 》直音法反切法 偏义复词本义引申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联绵词古音通假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判断句被动句同义词训诂四书集注说文四家三家诗诗韵韵脚韵例双声叠韵正义传笺十三经注疏集注曰为谓之章句谓之谓言貌犹之言之为言 读为读曰读若读如如字衍文脱文形训声训破读毛诗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檄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句读四六词类活用三十六字母稽古引 经 倒置迂回委婉夸饰平水韵黏对拗句拗救流水对借对词调 名词解释。 1、直切: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 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合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如“毛”,“莫袍切”。《康熙字典》用此法。 3、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如“有缓急,非有益也。”“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 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5、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引申意义是“朝着”、“对着”。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 6、假借义:如同朱骏声所说是“本无其义,依声托字”,与本义不相。如解通邂(解逅即邂逅)。 7、六书: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 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如上、下、本、末、亦、刃。 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如及。 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如江、沐。意符相同的形声字意义上大都合意符所标示的事物或行为有关。如贝与财物有关,言与言语有关,心与心理有关。 E、转注:说法不一。 F、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 8、古今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乐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那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 9、异体字:由于时间或地狱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

《古代汉语》(王力)期末考试笔记整理

《古代汉语》(王力)期末考试笔记整理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古汉语中的语气词

古汉语中语气词语气词 一、语气词的分类: 1 、按照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可分为: (1 )句首语气词有:“夫盖维惟唯”。(2 )句中语气词有:“盖也与”(3 )句尾语气词有:“也矣乎哉已耳焉与邪夫兮”等。2 、按照语气作用,可分为(1 )陈述语气词:“也矣已耳焉”(2 )疑问语气词有“乎与邪”(3 )感叹语气词有“哉夫兮”。 二、句尾语气词: 1 、“也”:表静态,通常用在判断句尾表确认肯定的判断语气。用在陈述、祈使、疑问句尾时,都表论断、确认语气。并不是在判断语气之外,又表示陈述、祈使、疑问语气。用在复句中后一分句的末尾,是表示对这一分句的确认语气。 2 、“矣”:主要用于叙述句尾,同时也常用于其他类型的句子(复句的后分句、描写句、疑问句),表示把已经或者将会出现的新情况告诉人们的陈述语气,是动态的。相当于“了”。 3 、“已”同“矣”的作用相近,原是动词,表示停止、限止语气,表示事实止于这种情况,有往小里说的意思。一般可译为“了”或“啦”。 4 、“耳”:是“而已”的合音。一般用在叙述句尾,动词性减弱,可译为“罢了”。 5 、“焉”是一个有指代作用的语气词,用于叙述句和描写句尾,表提示性的陈述语气。(1 )一般用在不及物动词或动宾词组后面,既表示“于(介词)+ 是(此)”的意思,又表示提示性的煞尾语气。 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2 )用在形容词谓语后面,隐含“于是”而指代比较对象。如“晋国,天下莫强焉。”(3 )用在及物动词后,相当于代词宾语“之”,指代作用更明显一些。如“非曰能之,愿学焉。”(4 )如果“焉”所指代的对象、时间、处所,在本句中的前一部分已经出现了,那么“焉”就不兼指代作用,而虚化为纯粹的句尾语气词了。如“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 6 、“乎”: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疑问语气词。 (1 )用在是非问句尾,(是非问是把事情的正面说出来,然后希望对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译为“吗”。(2 )用在选择问句尾,(选择问是列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用疑问形式提出来,要求对方从中选择一种作出回答。)译为“呢”。(3 )用在特指问句尾,(特指问是用疑问代词提出所问内容,要求对方就疑问代词所指来回答。)可译为“呢”。 (4 )用在反问句尾,(反问句是无疑而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意思,一般不需要回答。)可译为“吗”或“呢”。(5 )“得无……乎”“无乃……乎”可译为“该不会……吧”“只怕……吧”。“乎”仍是疑问语气。(6 )用于祈使句尾。仍是疑问语气词,只是句中的祈请或感叹语调是主要的,“乎”

文言文中的语气助词

文言文中的语气助词 【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乎】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乃】 1.于是,就。 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2.才,这才。 ①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损而润色之。 3.却。 ①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4.是,就是,原来是。 ①视之,乃庞德也。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尔】 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其】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4.代词:他(她)的 ①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焉】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也】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六国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