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印度历史文化发展

印度历史文化发展

印度歷史文化發展

真理大學宗教系助理教授 林煌洲博士

一、印度歷史文化特性

古代中國稱印度為「天竺」、「身毒」,古波斯及阿拉伯稱印度為「興度」(Hindu),西方稱印度為‘India’,但其實古代印度自稱其國家為「婆羅多」(Bharata)。現今的印度為獨立後的印度共和國,領土僅佔南亞次大陸的一部分,但古代印度版圖不僅涵蓋南亞次大陸,甚至包括中亞、阿富汗、伊朗的一部分。本文所稱的印度是指在近代獨立之前涵蓋南亞次大陸具有地理及歷史意義的印度,也可說是泛指南亞的印度文化圈。

一般而言,歷史的變遷雖影響印度文明及文化的內容及發展,但印度文化的特性及體質先天上主要則是受到地理因素所左右。印度歷史文化始自史前時代綿延至今,既古老且悠久,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具有如下特徵:(一)、多元且一致:印度並非由單一種族,而是由多種族所構成,因此表現出複雜且多樣的文化特性,但同時卻具有共通的一致性,如衣食住行各地雖有不同但都具有一致的行為準則及規範。(二)、區域文化色彩濃厚:印度各地豐富且多元的種族及歷史文化,以及約百分之八十的村鎮比例,造成地區文化意識及認同感重於所謂國家觀念或中央政府。北印度與南印度固然不同,印度各省文化也自有不同,而這又與豐富多變的印度地理環境有關。(三)、亂世多而治世少:始自史前印度河(Indus)文明至今的印度,歷史上紛亂不已,由雅利安人(Aryan)進入印度開始,外族不斷陸續進入印度。中世紀以前,外族多由陸路進入西北印度,而中世紀以後多由印度西海岸進入印度。印度歷史發展由西而東再南向發展至印度半島,真正統一的朝代只有四個,依序如下:佛教的孔雀(Maurya)王朝、印度教的笈多(Gupta)王朝、伊斯蘭教的莫兀兒(Mughal)王朝、基督教的英印(British India)帝國。即便現今印度共和國也非領土統一的國家。(四)、精神文明:自古以來,印度不重視歷史而重視思想,因此,宗教及哲學思想蓬勃發展而成為印度文化的主要核心內容及成就,如印度教、佛教(Buddhism)、耆那教(Jainism),對世界文明史具有極大貢獻。(五)、吠檀多(Vedanta)與印度教道統:雖然哲學及宗教學派思想論爭不斷,但終於融合成為一致的印度宗教哲學思想,而以吠陀(Vedas)與印度教(Hinduism)作為印度文化的精神內涵及正統。(六)、不斷同化與融合:印度可稱為真正的民族大鎔爐,奧族(Australoids)、荼盧維第人(Dravdians)、雅利安人、希臘人、中亞民族如塞種(Sakas)、大月支的貴霜(Kusanas)、波斯人、匈奴、阿拉伯人、蒙古人、土耳其人(突厥)、葡萄牙人、荷蘭人、法國人、英國人等都在歷史上先後進入印度,為印度開創多樣的文明並豐富印度文化的內容。我們甚至可說除了史前新石器時代的奧族可能是印度本土民族之外,其他民族或種族幾乎都是

外來的。他們彼此經由衝突、學習、吸收、調和、同化而融合成所謂印度文化。

此外,由於長期歷史文化的發展及近現代西方文化進入印度,也造成印度各地普遍呈現不均衡的現象,尤其在社會、經濟方面,因而也成為現今所見印度文化的另一項特徵。總的來說,印度文化的認識雖不能離開歷史,但由外在的條件而言,地理環境更重於歷史;而由內在的內涵而言,宗教、哲學與社會三者融合成為一體的印度心靈及生活才是印度文化的主要內容。

二、史前印度河文明

早在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之前,印度河流域就已存在一個高度發達的史前文明,它被稱為「印度河文明」(Indus Civilization)或「印度河谷文明」。在印度與巴基斯坦分別各自建國之後,雖然該文明大部分歸屬巴基斯坦,但印度方面仍陸續發掘出一些新遺址。印度河文明年代約為西元前2500—1500年,興盛期約為2300B.C.-1800B.C.,換言之,當雅利安人約於1500年進入印度時,印度河文明已經衰落甚至可能已經滅亡。印度河文明是金石併用時代,同時使用新石器與銅器,是目前所知印度最早的城市文明。印度河文明分布範圍遼闊,以印度河為中心,東西廣約1600公里,南北長約1400公里,共約300個以上的大小遺址,其中多數是村落。由於哈拉巴(Harappa)與摩罕吉達羅(Mohenjo-daro)這兩大城市遺址各位於印度河上游及下游,且是該文明的重心,因而成為印度河文明的主要代表;同時,也因該文明最早發現於哈拉巴,因此,印度河文明又稱為「哈拉巴文明」。

印度河文明遺跡分布地區大致有四:下游的信德(Sind)地區以摩罕吉達羅為代表、旁遮普(Punjab)至拉迦斯坦(Rajasthan)北部地區以哈拉巴為代表、古迦拉特(Gujarat)地區、伊朗高原東部的俾路支斯坦(Baluchistan)一帶。綜觀印度河文明各城市遺址,我們得知印度河文明具有以下幾項特色:(一)、規劃性城市文明建築,(二)、對外與美所不達米亞有海上貿易且與農耕經濟並行,(三)、祭司神權與商人政權疑似並行,(四)、非雅利安人宗教社會。

規劃性城市建築主要發現於哈拉巴、摩罕吉達羅、卡里班根(Kalibangan)、洛塔(Lothal),都是一地一城市的建築,且都由城塞區及住宅區兩部分所構成。哈拉巴似乎出現較早,摩罕吉達羅其次,其他則較晚,其中哈拉巴似乎自始就採規劃性建築,而摩罕吉達羅則是中途變更而出現規劃性建築。通常高聳的城塞區位於西側,而住宅區位於東側。城塞區以大穀倉及大浴池最具特色,至於住宅區則成方整的棋盤狀,街道整齊劃一,住屋多是兩層建築,屋內具有浴室,且備有排水設施。

由城市遺址出土遺物得知:(一)、該文明未發現鐵器,且武器鈍劣而不發達(二)、普遍使用一定尺寸的日曬磚及燒磚。(三)、發現大量印章,可能用於商業印信的封泥或宗教用途。(四)、普遍栽種小麥及棉花,並備有引水道或水庫的灌溉或供水設施。(五)、發現印章上的船隻圖案及港口遺址。(六)、不同人種遺骨共存。(七)、雖有火祭,但不採火葬而採土葬,並有陪葬品,尤其以發現於城市

外的多人合葬方式較為普遍。

印度河文明因較晚於美索不達米亞,且人種、信仰、印章、器物都發現於雙方,且雙方已有密切的海上船隻貿易活動及交流,因此,有人認為印度河文明由美索不達米亞所開創;也有認為該文明起源於俾路支斯坦;但似乎學者較傾向主張由荼羅維第人所開創。由於仰賴印度河的氾濫農耕經濟不足以維繫廣大的印度河文明,因而與美索不達米亞的沿海商業貿易活動所得正好滿足印度河文明發展所需。

由於該文明並未發現宮殿或神殿等政權或神權象徵,因此無法直接得知是否存在著類似國家制度或國王的政權或神權政治。但由大浴池、大祭司雕像及宗教信仰推知該文明可能是由一群祭司神權所主宰,而大浴池可能即是該神權的象徵。此外,由於大量使用疑似用於商業活動的印章、沿海商業貿易、代表農業貿易活動的大穀倉,而推測一群商人領袖可能與這群祭司神權共治印度河文明。換言之,它可能是政教合一、祭司與商人共治的城市文明。

該文明可能是一種宗教社會,除可由祭司雕像推知之外,由出土的陶板與上面所刻山羊及牛的圖案經常發現於火祭遺跡中也得知當時普遍盛行火祭。大浴池的結構類似現今南印度的印度教寺廟中浴池設施,似乎具有齋戒沐浴的神聖功能。此外,二次葬法、疑似具有靈魂不滅信仰的骨甕上圖案及小孔設計、疑似精靈遍在主義或圖騰信仰的印章上的動植物圖案、重視孕育及生殖能力的地母神信仰,也都宗教有關。

由於印度河文明並未發現任何文獻,而印章上方的疑似象形文字的圖形仍未解讀出,只能由陸續發掘的遺址及其出土物推知該文明的梗概。印度河文明的衰亡原因說法不一,但可能是由於洪水氾濫、河道改變造成乾涸、與美索不達米亞商業貿易中斷導致經濟力量衰落,終於造成衰亡。至於雅利安人摧毀印度河文明的說法則有疑問,一般認為雅利安人在進入印度之前,印度河城市文明已經衰亡而僅餘下零落的部分村落遺址。

儘管印度河文明的理解仍有許多不明之處或疑點,但無疑地史前印度河文明的發現確實具有幾項重大意義:(一)、印度河文明與美索不達米亞同時期,彼此有商業往來及文化交流,此點確立印度為世界四大古文明的地位。(二)、破除以雅利安人的吠陀文明作為整體印度文化代表的誤解。非雅利安人所開創的農耕文化的印度河文明比雅利安人的游牧文化更為發達,事實上,印度文化是由雅利安人與非雅利安人共同開創。(三)、吠陀文明固然主要是由雅利安人所開創,但現今所見的印度教其中許多信仰已發現於印度河文明,如:火祭、淨水、菩提樹、動物、植物、庶物、母神及女神、祭司信仰、甚至疑似瑜珈坐姿的圖像也已出現。

(四)、印度河文明的發現肯定南印度文化,因該文明似乎是由荼羅維第人所創立,而他們被推定為現今多數南印度人的祖先。南印度人因而認識到北印度文化並不優於南印度文化,此點對於平衡南印度與北印度文化具有重要意義。(五)、發現於英國統治印度時期的印度河文明不僅恢復印度民族自信心,也間接鼓舞當時欲脫離英國的獨立運動。

三、古代

遊牧民族的雅利安人約於西元前1500年自西北印度進入印度河流域,開始印度有史時代,稱為吠陀時期(1500B.C.-500B.C.)。經由神話學、語言學及人種學而得知,雅利安人與歐洲雅利安人同種,在進入印度之前曾共住於波斯而稱為伊朗雅利安人。雅利安人引進馬匹並使用鐵器,在印度河文明衰微之後進入印度,吠陀文明由此開始。他們似乎與非雅利安人既有爭戰也和平共存並學得農耕技術,逐漸定居並形成部落及村落。

吠陀是現存印度最古老文獻,共有四部:《梨俱吠陀》(Rg-veda)、《沙磨吠陀》(Sama-veda)、《夜柔吠陀》(Yajur-veda)、《阿闥婆吠陀》(Artharva-veda)。吠陀主要是自然神信仰,屬於神話時期,將自然現象神格化,並加以讚頌及祭祀。前三部內容一脈相承,主要根據梨俱吠陀而來,稱為三吠陀,而阿闥婆吠陀不同於三吠陀,為薩滿信仰,可能原為非雅利安人宗教信仰,內容上包括動植物及庶物信仰、重視母神及女神信仰、咒術等。吠陀讚歌之後有關祭祀儀軌部分的神學書稱為梵書(Brahmanas),而梵書之後是森林書(Aranyakas),神學與哲學並存,內容是有關在森林舉行祭祀及思惟宇宙及自我真理。森林書之後的哲學書,稱為奧義書(Upanisads),內容探討宇宙與人的自我本質及兩者的同一本質關係,是印度哲學的根源,又因列於吠陀的最末,因此又稱為「吠檀多」。這些典籍被認為是創造神梵天(Brahma)啟示聖哲而經由口傳流傳至後世,極為神聖,因而被通稱為天啟經,以有別於聖哲的創作文獻---聖傳經。《梨俱吠陀》約成於西元前1300-1000年,稱為吠陀前期,至於其他上述與吠陀有關文獻大致歸屬於吠陀後期,約西元前1000-700年。

除了出現上述重要的口傳文獻之外,吠陀時期的大事為雅利安人部族之間互相爭戰,並與非雅利安人爭戰,甚至與他們混血,這著名的大戰事約發生於西元前900年時的印度河流域的俱盧(Kuru)一帶,它即是記載於後世的《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史詩。吠陀後期,印度已由部落社會演變到村鎮社會,已由游牧進步到農耕,並已東向發展至印度河與恆河上游一帶,並稱之為中央地區,是當時印度文明中心所在。

吠陀後期以後進入佛教時期(500B.C.-A.D.300),印度文明進而發展至恆河中游一帶,城市逐漸興起,粗造的國家觀念及制度逐漸形成,至佛陀(Buddha, 463 B.C.-383 B.C.)當時已形成所謂十六大國,主要分布於這兩河一帶。此時母系民主政制與父系君權政制同時並存,但兩大強權摩揭陀(Magadha)與憍薩羅(Kosala)都屬於君權政治,各自攻伐並吞併其他諸國,最終摩揭陀統一北印度,從此成為印度文明中心地,君權世襲的城邦國家觀念就此開始延續至後世。

當時約當西元前五、六世紀,恆河流域諸新興國家較偏離婆羅門中心的俱盧,社會及思想較為自由,因而產生不同於傳統婆羅門的沙門(sramanas),如六師外道、佛陀。對婆羅門教展開反思並產生重大衝擊,堪稱為印度文化史上首次文藝復興運動,但主要在於宗教及哲學方面。此時印度也進入史詩時代(400

B.C.-A.D.100),因深遠影響印度文化的兩大史詩在此時代編寫完成。此時期又因婆羅門教與沙門思想彼此爭鳴,婆羅門教方面主要有各種法經(dharma sutras)、法論(dharma sastras)的編纂,因而又稱為經書時代(400 B.C.-A.D.200),不僅代表社會及法律及宗教規範的《摩奴法論》(Manava-dharma-sastra)的主要部分出現於此時,偉大的梵文語言學家巴尼尼(Panini, 350 B.C.)也處於當時。至於沙門思潮方面,則以佛教、耆那教、順世外道(唯物派)、邪命外道為主。在佛教方面則由初期佛教所在地的恆河一帶往外傳播至印度其他各地,而進入部派佛教或小乘佛教時期。

此時期在政治上由摩揭陀發展而形成塞須那迦(Saisuna)王朝,之後由難陀(Nanda)王朝取而代之並統一恆河流域大部分地區及部分印度河地區,為日後的印度奠定統一的政治版圖。難陀王朝時的主要大事為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於西元前326年進入西北印度的旁遮普(Punjab),但因難陀王朝強勢軍力與西北印度諸土王聯合而擊退亞歷山大帝,使他未能跨越印度河,另一方面,也因亞歷山大帝長年四處征戰,部將疲累而不欲再戰,因而停戰折返馬其頓。但此次事件在政治上及文化上都未對印度文化有所影響。

此後進入孔雀(Maurya, 322B.C.-183B.C.)王朝時期,該王朝在難陀王朝的基礎上統一北印度及西北印度,並跨越中印度德干(Deccan)高原至南印度,在阿育王(Asoka, 269B.C.-232B.C.)征服東印度卡陵迦(Kalinga)之後,終於統一全印度,是印度版圖首次統一的王朝。阿育王推行和平仁愛的德政,他稱之為「法」(dharma)政策,並在印度各地豎立石柱及石碑刻文以及選派正法官至各地宣揚正法,此外,在他推動之下,佛教展開第三次經典結集,自此佛教大藏經完備並以文字記載下來,而由傳教師傳播至各地。傳教師宣教範圍跨越印度而達到阿富汗、敘利亞、埃及、錫蘭等地。阿育王的石柱及石碑刻文卡羅須提文(Kharoshthi)可能是目前已知印度最古文字。由於阿育王曾造訪佛陀遺跡並於所豎立石柱上提及即位年代,據此因而得以推算出佛陀的生卒年代,意義重大。

西北印度犍陀羅(Gandhara)一帶早在西元前510年時就曾為波斯大流士王(Darius)所佔領,之後由希臘亞歷山大帝的部將塞流卡士(Seleucus)取而代之,據地為王,並曾派遣馬格斯德聶斯(Megasthenes) 於302B.C.-298B.C.至孔雀王朝首都華氏城擔任駐印度大使,他曾撰寫使印遊記,但該著作已散失不存。此外,婆羅門政治家考提梨耶(Kautilya)撰著《利論》(Artha sastra),不僅是研究孔雀王朝政經制度的寶貴史料,也成為現今印度政經思想的指導方針。婆羅門教聖典古奧義書約在西元前300年以前都已編纂完成,此後所編稱為新奧義書,但少有哲學價值。不僅婆羅教體系六派哲學中的數論派(Sankhya)最早出現於此時期(約257B.C.),沙門體系的佛教、耆那教也獲得很大發展。

孔雀王朝之後為外族入侵時期(200B.C.-A.D.300),孔雀王朝滅亡後,統一的印度陷入分裂,巺迦(Sunga, 183B.C.-A.D.71)王朝取代孔雀王朝,而甘華(Kanva,滅亡於100B.C.)王朝又取代巺伽王朝。此時期大事主要為希臘及中亞民族先後紛立於印度。駐留於西北印度的希臘後裔印度化而分別建立安息(Parthia,

200B.C.-A.D.50)及大夏(Bactria), 而後者更在150B.C.擴展進入旁遮普一帶。此外,塞種也於90B.C入侵,而大月支族的貴霜也於西元一世紀左右入侵。這些外族都是由印度西北進入印度。其中塞種在西元78年建立塞種紀元,而塞種曆法一直沿用至後世;貴霜王朝以迦膩色迦王(Kaniska, A.D.78-101)最為著名,而佛教正是經由大月支而於西元68年傳入中國。

這些外族在進入印度後,部分信仰印度教,但大多信仰佛教,對佛教發展甚有幫助,這可能是由於婆羅門教森嚴的種姓(varna)階級制度及觀念不易接納外族,因此外族多數信仰主張種姓平等及具有寬容作風的佛教,例如大夏的彌蘭陀王(Menander)曾與那先比丘討論佛教思想,據說甚至因而信仰佛教;而貴霜王朝迦膩色迦王同時信仰印度教與佛教,據說曾舉行第四次佛典結集,雖未必可信,但大概在他在位之時匯編集成一部重要的佛教論典。在早期印度文化史上,佛教在調和外族文化與印度文化上可說具有重要貢獻。初期佛教至孔雀王朝阿育王時已發展成為部派佛教(the Sects Buddhism),並延續發展至此時外族入侵時期,其中有些部派因過於探究形上思想而形成保守的小乘佛教(Hinayana),而有些部派則因持不同見解及作風而改革並形成大乘佛教(Mahayana, 約西元一世紀),它們將佛教普及於全印度各地。

此時期文化蓬勃發展,佛教之外,羅門教的六派哲學學派大多成立於此時期,如後來成為印度文化哲學主流道統的彌曼沙派(Mimamsa, 200B.C.)、吠檀多派(Vedanta, 100B.C.)。婆羅門教吸收佛教及其他思想文化以及民俗信仰而產生新形式的婆羅門教,稱為印度教,也出現於此時(180B.C.)。有關的重要典籍,如現今所見的《摩奴法論》已於西元100-200年成立。而兩大史詩,如《摩訶婆羅多》主要部分完成於此時(200B.C.-A.D.200),而《羅摩耶那》(Ramayana)的最後編製也已完成(100B.C.)。《摩訶婆羅多》中有關神學及哲理的篇章稱為《博伽梵歌》(Bhagavad-gita),它的原型也成立於此時(150B.C.),至西元後100年現存形式已經確立,至今仍被印度教徒視為印度教聖經。耆那教也獲得很大發展,約於西元100年時因不同見解分裂為保守的裸身派(Digambara)與改革的白衣派(Svetambara)。此外,初期佛教的象徵物藝術風格,如法輪、菩提樹、佛塔等,由於希臘人信仰佛教而開始首度以希臘風格雕刻人形佛像,因而產生盛行於西元二、三世紀時風格獨具的犍陀羅藝術。

此外,似乎在孔雀王朝分裂之後,南印度諸國紛立發展,以沙達婆哈那(Satavahana, 32B.C.-A.D.320,就是案達羅)王朝為主,而大乘佛教似乎起源於案達羅,受到該王朝很大支持。再者,由阿利卡梅杜(Arikamedu, A.D.20-50)遺跡出土而得知當時南印度已與羅馬有貿易往來。

笈多王朝(Gupta, 320-540)結束紛亂的局面而統一全印度,進入古典黃金時期,文治武功皆盛,是印度史上第二個統一全印度的王朝。但因白匈奴分別於454年、495年兩次入侵而造成該王朝衰亡。由於笈多王朝版圖擴展至阿拉伯海而得以經由港口與羅馬帝國進行貿易。此外,自西元之初,古印度文化已影響南亞及東南亞諸國,笈多王朝時印度人因航海經商已移居及殖民於東南亞,但多是

文化殖民而少有政治殖民。

笈多王朝梵文普遍流行,大量梵文文獻出現,尤其宗教、哲學與文學等方面,原本使用俗語的佛教也不再使用巴利文(Pali)而改用梵文。此時,印度教蓬勃發展,如有關神話及史蹟的各種富蘭那(Puranas)已於西元400年時編成,而現存形式的兩大史詩在四、五世紀時也已成立。被譽為「東方莎士比亞」的文學家迦梨陀沙(Kalidasa)的著名詩作如《雲使》(Meghaduta)、《時令之環》(Ritu Samhara)與戲劇如《莎昆達羅》(Sakuntala)皆聞名遐邇而流傳至今。而《五卷書》(Pancatantra)則是有關政治智慧的動物人語童話寓言故事,流傳廣泛,影響深遠,西方寓言故事的伊索寓言被認為源自於此書。此時為大乘佛教最盛期,以中觀派與唯識派思想為主,並以那爛陀寺(Nalanda,440年)為佛學重鎮。西元400-411年,法顯曾至印度及錫蘭取經求法,古代中國佛教僧侶西天取經熱潮就此展開。在藝術方面,則以阿姜他(Ajanta)石窟的佛教壁畫藝術以及印度教寺廟建築及雕刻藝術如婆羅摩(Bhumara)濕婆(Siva)廟等最為著稱。

四、中世紀

笈多王朝滅亡後,統一的印度再度陷入長期分裂局面,各地紛紛割據建稱王,而進入漫長的中世紀時期(A.D.600-1200),堪稱政治上的黑暗時期。在北印度諸國中以戒日王朝為強盛,以曷利沙伐彈那(Harsavardhana,606-647年)最為著名,由旁遮普擴展而統一北印度,自稱為「北方之王」,他即是中國唐書中所稱的戒日王,同時信奉印度教與佛教。玄奘於此時至印度那爛陀寺求法(629-645年),在思想論辯大會中,擊敗小乘佛教及其他學派而聲名顯赫,並將唯識派思想傳入中國而成立法相宗。戒日王因玄奘而得知唐朝並遣使朝覲,王玄策在太宗貞觀及高宗開元年間曾奉旨三次出使印度,兩國關係友好。王玄策曾於戒日王死後,由吐蕃借兵代為平亂,此外,又曾於佛陀成道地迦耶(Gaya)立碑刻銘。義淨也繼玄奘之後至印度取經(671-695年)。由唐朝至宋朝之間,中國佛教僧侶不斷至印度取經求法,約至十世紀伊斯蘭教進入印度以前為止。

婆羅門思潮吠檀多派偉大哲學家商羯羅(Sankara, 700-750年)、羅摩努迦(Ramanuja, 1027-1137年)出現於此時,因而確立吠檀多哲學以及印度教神學的正統地位至今。印度教由於受到聖典《博伽梵歌》的虔愛(bhakti)思想的影響,使得虔愛運動特別盛行於南印度(578年),進而發展至全印度,深遠影響印度心靈至今。此外,融合民俗信仰所形成的講求神秘力量及儀式的密教(Tantrism)也盛行於此時期,特別是東印度孟加拉地區的帕拉與先那王朝(Pala and Sena, 750-1200年),普遍見於各印度宗教,尤其印度教與佛教。佛教密教於700年時已成立。佛教密教化一方面雖使大乘佛教更接近民眾信仰,但另一方面也因而模糊佛教根本思想及作風,使印度教與佛教趨於一致,終於促使佛教為印度教所吸收及同化。加上佛教最後根據地超戒寺被伊斯蘭教摧毀(1203年),佛教因而消失(少許殘存於孟加拉),但印度佛教早已於800年傳至並發揚於西藏。

相對於「北方之王」的戒日王的霸主地位,西南印度德干地區的首次遮羅其

(Calukya,550-757年)王朝國王自稱為「南方之君」,雙方彼此抗衡,雖曾衰亡但又於973-1189年建立第二次遮羅其王朝,而羅須特羅烏他(Rastraruta, 757-793年) 王朝也是德干地區的強權。至於南印度方面,興起於300年的帕拉婆(Pallava)王朝一直延續到888年才衰亡,之後,朱拉(Chola, 850-1267年)、霍沙拉與耶陀婆(Hoyasala and Yadava, 1111-1318年)王朝陸續取而代之。因這些王朝的興盛而使得南印度荼羅維第文化在宗教、哲學、文學與藝術獲得很大成就,以別於北印度雅利安文化。此外,由於匈奴入侵印度,並與印度人種混血而產生拉迦普特族(Rajputs),繼戒日王之後,於1050年在西印度建立強大的拉迦普特王朝。阿拉伯人也於712年抵達印度信德(Sind)一帶,因而使得蘇菲主義(Sufism) 在1050年傳入印度,因它的神秘主義特性與作風類似於印度教虔愛運動,而造成彼此某種程度上的合流,導致至今印度村民不能區分彼此而同樣敬拜這些聖者。

伊斯蘭教約於十世紀時入侵印度,以阿富汗的迦茲尼(Ghazni) 王朝的摩牟特(Mahmud)為代表,他本是唐朝時被擊退的突厥人後裔,不斷侵擾西北印度的旁遮普地區及北印度,劫掠財寶並破壞寺廟,長達二十五年之久,但並無政治野心。廓爾族(Ghur)牟茲烏定莫罕穆德(Muizudin Muhammad)於1170年滅了迦茲尼王朝,不僅劫掠且佔領北印度,他的大將古德伯烏定阿巴克(Qutbuddin Aibek) 是突厥奴隸,戰績彪炳,北印度寺廟因他而遭到大肆破壞。古德伯烏定統一北印度之後在德里建立蘇丹王朝,稱為奴隸王朝(1206-1290),之後數個王朝更替,這段時期史稱德里蘇丹時期(Delhi Sultant period, 1200-1500年),伊斯蘭教徒由此開始在政治上統治印度。現今德里的古德伯高塔(Qutb Minar)即是他所豎立。

1221年,蒙古的成吉思汗曾入侵印度,但未造成政治影響,而他的遠親帖木兒是中亞突厥酋長,也於1398年入侵印度,並摧毀德里蘇丹時期且取而代之,但他的部將在他死後,在德里獨立另建塞伊特(Sayyed, 1405-1450年) 王朝,仍稱德里蘇丹。之後,部將篡位而建立洛蒂(Lodhi, 1450-1526年) 王朝,該王朝被阿富汗的突厥王巴布爾(Babur)所滅,德里蘇丹時期正式告終。

此時期在南印度方面主要有潘提耶(Pandya, 1251-1310年) 王朝、維迦耶那迦羅(Vijayanagara, 1336-1565年) 王朝。後者國勢強盛,盛產黃金,經濟富庶,與羅馬及東南亞海上貿易頻繁。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歐洲的葡萄牙人迦瑪(Vasco da Gama)繞過非洲好望角於1498年航行至印度。

由於德里蘇丹時期的伊斯蘭文化不同於傳統印度文化,而造成文化的衝擊與改變。例如因波斯文與阿拉伯文與印度語系的興地文(Hindi)混合而產生烏都文(Urdu),終於成為至今印度次大陸的伊斯蘭教徒的主要語言。伊斯蘭建築藝術如高塔、清真寺、陵墓也開始出現於印度,並多少混合一些印度教建築特性。一方面由於受到伊蘭教宏偉的建築所刺激,一方面由於軍事及政治與伊斯蘭教對立而祈求於宗教力量,印度教諸王朝也在九到十三世紀之間建立許多宏偉的印度教寺廟,如旃得羅(Chandella) 王朝所建立的著名的卡朱拉霍(Khajuraho)四大印度教廟群。印度教仍持續發展虔愛運動,羅摩難陀(Ramananda, 1400-1470年)確立羅摩(Rama)即是至上神的信仰,以俗語唱誦及撰寫宗教詩偈。迦比爾(Kabir,

1440-1518年)首先調和印度教與伊斯蘭教信仰,廢棄偶像崇拜及種姓制度,他所作的虔愛詩偈平易、優美而動人。難那克(Nanak, 1469-1539年)也調和印回宗教思想,並主張上帝是唯一而創立錫克教(Sikhism)。

五、近現代

德里蘇丹時期結束後,北印度又陷入紛亂,主要王邦有喀什米爾、馬爾華(Marwar,位於現今拉迦斯坦)、古迦拉底(Gujarat),後兩者為印度教王邦,對維繫傳統印度文化存續至今頗有貢獻,而喀什米爾為伊斯蘭教王邦,強制人民改信伊斯蘭教的政策導致該地區百分之九十民眾成為伊斯蘭徒,因而使得印回衝突延續至今。

阿富汗王巴布爾同時身具突厥與蒙古血統,於1526年進駐德里滅了德里蘇丹王朝,建立蒙兀兒王朝(Mughal, 1526-1858年),至阿克巴(Akbar, 1556-1605年)大帝統一全印度,是印度史上第三個統一的王朝。阿克巴大帝時國勢極盛,不僅與印度教強盛的拉迦普特王邦公主和親,廢除印度教人頭稅與寺廟捐稅,採取宗教融合政策,甚至自創「神教」,定期與各宗教領袖會晤討論,自稱為上帝之子,宣稱其神聖任務為謀求人民福祉。他又穿著傳統印度服飾,將印度教藝術融入庭園、宮殿、清真寺、陵墓的伊斯蘭波斯及阿拉伯風格。這些果敢及前瞻性的措施鞏固蒙兀兒王朝基業並使它成為偉大帝國。

阿克巴大帝之後,後繼者又對印度教徒採高壓政策,導致印回軍事及宗教對立,其中有力代表者為西印度印度教王邦馬拉塔(Maratha) 王邦創建者須梵耆(Sivaji)。他於1677-1680建立該王邦,目的在驅除伊斯蘭教莫兀兒王朝,以恢復印度教王朝及印度教文化。在他死後,後繼者仍持續堅持與莫兀兒王朝奮戰。在莫兀兒王朝衰落,而英國入侵印度之後,又與基督教文化的英國奮戰不已,最後在1817年被英國擊敗,僅保留菩那(Pune)保護地,而名存實亡。馬拉塔王邦對維繫及保存傳統印度文化貢獻不小。

莫兀兒王朝阿克巴大帝時,偉大的印度教詩人吐西陀斯(Tulsidas, 1532-1623年)以興地文撰寫《羅摩耶那》並加以發揚。另一位印度教詩人蘇陀斯(Surdas)也以興地文傳寫《蘇爾詩海》(Surasagara),宣揚黑天(Krsna,奎師那)事蹟及信仰。由於他們而使得羅摩與黑天信仰普及至今,並深烙於印度教民眾心靈中。莫兀兒王朝的文化成就主要為繪畫與建築藝術,在繪畫上以精緻畫(miniature)為主要特徵,主題大多為宮廷、宴會、狩獵或人物,以德里畫派著稱。建築上,出現許多偉大建築並留存至今而成為重要文化資產,如紅堡、胡莫庸(Humayun)帝王陵墓、法德錫克波里城(Fatehpur-Sikri)、阿克巴大帝陵墓、喀什米爾的沙羅瑪庭園(Shalamar Garden)、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泰姬瑪哈陵(Taj Mahal)陵墓等。

自葡萄牙人迦瑪因發現至亞洲的新航路而於1498年抵達印度之後,歐洲勢力開始進入印度。葡萄牙人於1510年已佔領西海岸的果阿(Goa)並於日後成為其殖民地。莫兀兒王朝時,荷蘭、法國與英國陸續由海陸至印度,以爭奪貿易權利並宣揚基督教。1583年,阿克巴大帝接見英國伊莉莎白一世女王的公使。1608

年,東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獲准在蘇拉特(Surat)設立,代表西方殖民主義入侵印度之史。在羅柏.克萊武(Robert Clive)領導爭戰之下,英國東印度公司獲得豐碩的政治及經濟利益。1757年在普拉西(Plassey)的決定性戰役,英國終於擊敗法國,從此獨占印度政經利益。1793年英國以孟加拉作為永久殖民地,並以此地的東印度公司作為征服印度的主要根據地。克萊武成為英國派駐孟加拉首任省督。1857年,在東印度公司治下,爆發傭兵之亂,雖欲藉此反英,但因各地王邦為求自保而未給予支持,一年之後,亂事被平定。因此,1858年,英國決定正式接管東印度公司,印度從此受到英國統治而進入英印帝國時期(1858-1947年)。英國維多利亞(Victoria)女王並於1876年成為英印帝國國王。

由於印度民族主義及民主自決意識抬頭,印度人民於1885年創立國大黨,以謀求印度自治運動,之後轉成獨立運動以脫離英國殖民統治。回教聯盟也在1906年成立,不僅與國大黨共同與英國周旋,同時也為伊斯蘭教徒謀求建國而努力。甘地(Mahatma Gandhi, 1869-1948年)領導之下進行非暴力及不合作運動,終於在1947年獨立建立印度共和國,而回教聯盟則建立巴基斯坦。至於錫克教王邦則因未能建國,而將此政治難題遺留至今。

英國對印度的貢獻主要為引入西方民主政治制度、文官官僚體制、鐵路建設、西式教育。在英國影響之下,孟加拉尤其是近現代印度文化的搖籃。英印帝國時期,主要文化成就有:1784年威廉瓊斯(William Jones)設立孟加拉亞洲協會(Asiatic Society of Bengal),收集並研究印度古文物及文獻,因而開始西方對印度學的研究,並因而促成加爾各答的印度博物館(Indian Museum)首先創立。1921年發掘史前印度河文明,則是世界考古學界的盛事。由於受到西方思潮的衝擊,促使印度教產生社會及宗教改革運動,如梵協會(Brahmo Samaj, 1828年)、亞利安協會(Arya Samaj, 1875年)。印度教文學家泰戈爾(R. Tagore, 1861-1941年)因在孟加拉文學的偉大成就而獲得英國授與爵位,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中國五四運動文人如徐志摩等人也曾與泰翁作中印文藝交流。印度教哲學家則以奧羅頻多(Sri Aurobindo)、惟維克難陀(Viveknanda)為代表人物。而近代佛教也因錫蘭佛教回傳至印度而得以復興,特別是1891年在孟加拉創立摩訶菩提協會(Maha Bodhi Soceity)以維護佛教古蹟及佛教僧侶教育事業、安貝克博士(Dr. B. R. Ambedkar)推動百萬賤民改信佛教運動以及努力於政治立法。

印度歷史文化長期發展的結果,造成現今印度各地區或各省各具地方文化特性,由各地文物、古蹟、文獻、宗教及社會習俗可見一班。經由宗教家與哲學家的睿智,一方面雖然得以將分歧多元的種族、語言及文化調和成趨於一致的印度社會文化,但不同宗教信仰及思想卻形成各自獨具的宗教意識,反而成為今日印度文化衝突的來源,如印度教、伊斯蘭教、錫克教與基督教之間的紛爭。雖然如此,印度歷史文化確實具有強韌的生命力及脫俗的精神力量,在變遷的歷史洪流中及人文地理環境中,以包容、非暴力、吸收、同化、融合的文化特性,將固有的多元文化融合成所謂傳統印度文化,而與中世紀後的外來文化既有所區別,也有所調和,既有所維護,也有所變革,而形成今日所見的印度文化---既一致又多

樣、既宗教又世俗、既傳統又變容。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1. 李志夫。《印度思想文化史—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

國84年。

2. 林煌洲。《印度思想文化與佛教》。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91年。

3. 辛島昇等著。林煌洲譯。《印度河文明:印度文化之源流》。台北:國立

編譯館,民國82年。

4. 林煌洲。民國90年6月。「印度河文明(The Indus Civilization)」。史物叢

刊29期。國立歷史博物館。頁130—159。

5. 吳俊才。《印度史》。台北:三民書局,民國70年。

6. 巴沙姆(A. L. Basham)編。閔光沛等譯。《印度文化史》(A Cultural History

of India).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7. 威爾杜蘭(Will Durant)。《印度與南亞》(Our Oriental Heritage: India and Her

Neighbors, 1935)。台北:幼獅文化公司,民國61年。

8. R. C. Majumdar and others。李志夫譯。《印度通史》(An Advanced History of

India)。2冊。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70年。

9. A. Basham. The Wonder That Was India. Calcutta: Rupa & Co., 1954.

10. Wm. Theodore de Bary ed.(first edition), Stephen Hay ed. and rev.(2nd ed.)

Sources of Indian Tradition. 2 vols. 2nd ed. Delhi: Viking Penguin Books India Pvt.

India, 1991.

11. Romila Thapar. A History of India. vol. 1, Delhi: Penguin Books India Pvt. Ltd.,

199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