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温疫论》辨舌论治特色

《温疫论》辨舌论治特色

《温疫论》是我国温病学第一部名著,它开创了中医温病学新学科之先河。书中创造性地提出杂气病原学说、膜原学说、祛邪为治疗关键的思想及九传学说等,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从《温疫论》中的舌诊为切入点来分析其辨治特色。

1创开达膜原法,并重视传变

《温疫论温疫初起》云:“间有感之轻者,舌上白

苔亦薄,热亦不甚,而无数脉,其不传里也,一二剂自解。”此时舌上白苔亦薄,提示感邪不甚,所以用达原饮逐邪可使邪随汗而解。“感之重者,舌上苔如积粉,满布无隙。”提示积粉苔是感受温疫的典型表现,所以也应服达原饮使伏邪内溃,速离膜原。以上两句说明无论感邪轻重,只要是邪在膜原,都应用达原饮开达膜原。若“服汤已不从汗解,而从内陷者,舌根先黄,渐至中央,邪渐入胃,此三消饮证”。提示如果舌苔随邪气的深入而变黄,且从舌根渐至中央,说明疫邪不从汗解而传入胃腑,此时则应用三消饮分消表里及半表半里之邪。“如舌上纯黄色,兼见里证,为邪已入胃,此又承气汤证也”。提示如果全苔变黄燥,又兼大便秘结等里证,说明邪气已经由膜原传变到胃腑,且已无表证,就应当用承气汤攻下逐邪。以上两句说明若在膜原之邪气不解而传入胃腑,应根据舌象判断邪气内陷的轻重而辨证论治。

2重视早逐客邪

《温疫论注意逐邪勿拘结粪》云:“温疫可下者,

约三十余证,不必悉具,但见舌黄,心腹痞满,便于达原饮加大黄下之。”本句提示尽管温疫可下证有三十余且不必悉具,但吴又可把“但见舌黄、心腹痞满”作为温疫病可下证的典型证候,说明辨舌象是判断可否迅速逐邪的重要指针。但见此证,即提示此为邪伏膜原,欲离而未离之势,此时就应当用达原饮加大黄及早祛邪,以尽早拔去病根。说明在温疫病复杂多变的表现中,抓住舌象来辨证的重要性。但我认为重视舌象不等于只重舌象,对此句应重在领会吴氏“客邪贵乎早逐”的思想,而勿拘泥于文字。

3强调急证急攻

《温疫论急证急攻》云“温疫发热一二日,舌

上白苔如积粉。早服达原饮一剂,午前舌变黄色,随现胸膈满痛,大渴烦躁,此伏邪即溃,邪毒传胃。午后复加烦躁发热,通舌变黑生刺,鼻如煤烟,此邪毒最重,复瘀到胃,急投大承气汤。至半夜热退,次早鼻黑苔刺如失。”急证表现为舌苔,一日之间有三变,即从舌上白苔如积粉,变为舌变黄色,再变为舌全黑生刺,提示邪毒来势凶猛且传变极快,故应急攻。急攻体现在“数日之内,一日行之”,即一日之内就根据舌象变化从用达原饮到用大承气汤攻逐邪毒。这体现了舌象变化在疾病传变过程中对指导辨证用药的重要意义。通过此篇也可体会吴又可“下不嫌早”的思想。

4明辨应下与不应下诸证

在《温疫论应下诸证》中,吴氏非常重视望舌。4.1

首先是望舌苔。“舌白苔渐变黄苔:邪在膜原,

舌上白苔。邪在胃家,舌上黄苔,苔老变为沉香色也。白苔未可下,黄苔宜下。”本句提示若舌苔由白渐变为黄,是因邪由膜原传入胃腑,故宜下。“舌黑苔:邪毒在胃,熏腾于上,而生黑苔。有黄苔老而变焦黑者,有津液润泽作软黑苔者,有舌上干燥作硬黑苔者,下后二三日黑皮自脱。”本句中的焦黑苔、软黑苔、硬黑苔均提示邪毒在胃且积结很深,故应下。“舌芒刺:热伤津液,此疫毒之最重者,急当下。老人微疫无下证,舌上干燥易生苔刺,用生脉散,生津润燥,芒刺自去。”本句提示芒刺舌是因疫毒传胃,津液耗伤,主病情危急,故应急下。而老人因本身气血津液亏虚,所以微疫但无下证而出现芒刺舌时,应生津润燥而不能攻下。“白砂苔:舌上白苔,干硬如砂皮,一名水晶苔,乃自白苔之时,津液干燥,邪虽入胃,不能变黄,宜急下之。”本句提示白砂苔的出现为伏邪传胃,津液耗伤,苔色未及时变黄,从而形成干硬如砂皮状。此时亦宜急下之。

4.2其次是望舌质。

4.2.1舌形。“舌裂:日久失下,血液枯极,多有此

证。又热结旁流,日久不治,在下则津液消亡,在上则邪火毒炽,亦有此证。急下之,裂自满。”本条提示若温疫应下而失下,则会致津血枯竭而造成舌裂。

舌态。“舌短,舌硬,舌卷皆邪气胜,真气亏,

急下之。邪毒去,真气回,舌自舒。”《温疫论》辨舌论治特色

向鸿儒

(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级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75)

关键词:温疫论;舌苔;舌质中图分类号:R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38X(2008)01-0062-01

收稿日期福建中医药2008年02月第39卷第1期

Fujian Journal of T CM February 2008,39(1)

(下转第6页)

62

: 4.2.2::2007-11-11

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